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校园食堂管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建议
【摘要】校园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校园食品安全事件频遭曝光,扰动着家长和公众的敏感神经,加强对校园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提高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意义重大。本文针对校园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建议
1校园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校园食品通常指由学校食堂、供餐单位,以及食品商店向学生提供的餐饮和食品。近年来,不管是校园餐饮舆情事件还是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乱象,频频被媒体和公众曝出。校园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既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影响学校的秩序稳定,更易扰动家长和公众的敏感神经,诱发舆情事件,影响社会稳定。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保证校园食品安全,意义非常重大。1)校园食品安全关系到亿万学生身心健康,是学校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健康身心的形成是学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时代是身体发育和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安全营养的校园食品有助于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和各项活动,是学生健康体魄和心理形成的重要基础。而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不仅是广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学校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有力手段。2)校园食品安全有助于营造和谐校园环境,提高学校竞争力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减少和杜绝学校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不仅是保障学校平稳运行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营造良好社会声誉的重要条件。一方面,校园食品安全有助于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和良好的育人环境,保障学校稳定运行,有序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师生饮食安全是影响学校声誉的一个重要因素,保障校园食品安全能够有效提升学校口碑,有助于提高学校整体竞争力,从而促进学校发展。3)校园食品安全为国家整体食品安全提供有效助力食品安全是国家关注的重要民生问题,校园食品安全作为国家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亿万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幸福,其地位举足轻重。保障校园食品安全,将为国家整体食品安全提供有效助力,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是食品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2校园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据《舆情周刊》统计,2019年我国校园食品安全事件问题类型分布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食品安全问题类型较为集中,占比较多的有:食源性疾病问题占42.43%,居首位;食材过期变质问题、后厨管理乱像分别占比27.27%、9.09%。从食品制作流程来看,食品安全问题分散在原材料采购、存储、制作、传递等各个环节及其管理过程,由此分析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业人员职业素养是造成食源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高校食堂企业文化研究
摘要:高校食堂是后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食堂的性质决定了要做好企业文化,高校食堂的管理离不开企业文化,高校食堂的环境离不开企业文化。要提升高校食堂的文化水平,鼓励和激励员工的积极性,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重视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提高员工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将文化融合经营管理,不断创新企业文化内容,适应新时展需要。
关键词:高校食堂;做好;企业文化
高校食堂是后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全体教师和学生服务的,涉及到全校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安全和正常的学习生活学习。高校食堂和社会餐饮企业还有一定的区别,高校食堂是以服务为宗旨,经济效益不是主要目的,而社会餐饮则是以经济为重点,主要目的是赚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但在性质上,有许多相似之处,高校食堂虽然属于高效管理,但在自主经营上,少不了企业化的管理手段,更少不了企业文化的植入,但这种企业文化还受到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因此,高校食堂如何做好企业文化尤其重要。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的总和。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它是企业生存、竞争和发展的灵魂。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文化包含内容很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表面层的物质文化,称为企业的“硬文化”;其次是中间层次的制度文化;第三是核心层的精神文化,称为“企业软文化”。在我们的管理活动中,企业文化往往是指“企业的软文化”。
1高校食堂为什么要做好企业文化
1.1高校食堂的性质决定了要做好企业文化
高校食堂作为后勤集团的一个部门,一个服务育人的窗口单位,有着和企业一样的经营特点,几乎都是以“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模式经营运行。虽然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高校食堂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食堂不能用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来进行管理,其具备的企业属性,决定了高校食堂离不开企业文化。
1.2高校食堂的管理离不开企业文化
高校安全卫生饮食文化建设初探
【摘要】
校园饮食是校园安全的重要部分,本文以安全卫生的视角分析当下嘉兴市高校饮食环境现况,总结影响校园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提出营造安全卫生的校园饮食文化建设初探,以饮食文化带动饮食安全建设。
【关键词】
安全卫生;高校;饮食文化
一、嘉兴市高校饮食文化基本现状调查
笔者对嘉兴高校食堂卫生、服务管理、价格品质及反馈意见等几个方面展开调查,调查小组分别对嘉兴学院、南湖学院、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及同济大学浙江学院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小组通过对250份有效问卷进行详细的数据总结后可得,各高校学生对于日常必须接触的食堂表示充分关心,反映问题集中在饭菜价格、卫生条件及菜式更新等方面。
二、从安全卫生角度看嘉兴市高校饮食文化存在的问题
食堂管理与食品安全工作探究
时展不断更新变革,我国教育行业的相关体制也在不断完善,而一些校园食堂安全问题的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虽然校园后勤改革正在不断落实,学校食堂的基础设备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良,但在改革的过程中仍存在环境、技术及员工道德方面的风险,进而直接或间接导致出现校园食品安全问题。正因为原有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不足以满足现实需求,所以有必要通过切实可行的手段进行整改,以此加强校园食堂的卫生安全。
一、加强食堂卫生与食品安全管理
1.加强安全隐患排查。食堂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树立食品安全防范意识,时刻注意食堂卫生与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校方应组织管理人员对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加强卫生检查,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卫生清扫及消毒。校领导也务必重视起来,深入校园进行安全检查,设置以抽查形式为主的临时检查制度并保证认真对待,从内到外为校园食品安全筑起一道牢不可摧的防线。同时,食堂的安全卫生管理离不开食堂工作人员自身的卫生意识。学校食堂的卫生要求比一般餐厅更为严格,为了让处于身体发育黄金时期的学生吃到营养、健康、无污染的饭菜,工作人员务必要重视自身卫生。保障工作人员上岗前进行有效消毒,并按要求着装,鼓励工作人员每半年进行一次体检。此外,学校需要建立新员工上岗培训机制,让新员工牢记食堂的卫生安全细则,老员工也需要进行定期的卫生培训,对不足之处应进行总结,着重加强对细节的把控。学校必须加强食品监管,采购食材坚持执行食堂负责人与供应商负责人“双人在场”制度——采购完成后须双方签字确认,以防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时难以进行取证。同时,还需注意完善视频留样记录。
2.完善食堂内控与监督管理体系。学校应当细化食品采购流程,如明确食品采购、验收、出入库和结算环节等,并将相关岗位职责进行明确并落实。此外,应根据学校规模合理设置食堂管理岗位,如采用双人管理机制以起到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作用,务必做到账实相符。学校应完善食堂采购管理平台,增设复核模块,议价后的食品采购价格和数量需要再次进行确认,以此加强对食品采购的管控。同时,采购平台还需要每日将农副产品的市场价格进行标识与明确,此举不仅有利于采购者了解市场状况以便议价,还能更好地缩减开支。
3.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首先,需要根据会计制度的要求加强食堂财务核算力度,将教师与学生的伙食分开核算,细化相关费用,建立健全会计账目,从而将食堂财务状况清晰地呈现给学生家长,让他们对学生的伙食放心。其次,对收支结余进行核算,将结余资金高效利用在学生身上,管理人员应根据盈亏适当调整蔬菜的选购,灵活变通。最后,需要改进食堂的收费和退费模式,提高工作效率。
4.提高食堂服务质量。首先,要改进食堂人员的服务态度,食堂管理人员应根据学生人数、打菜速度设置合理的窗口数量。例如,某一时段用餐学生人数较多,应安排多开放一些窗口,减少队伍长度,缩短等待时间,尽早让同学吃上热腾腾的饭菜。其次,提升厨师的厨艺也十分重要。为此,可以给各学校厨师创造一个相互沟通交流的机会,让大厨能够在分享与相互学习中共同进步;设置地区校园厨艺大赛,奖励优秀厨师,全面提高厨师们的工作热情;让师生对饭菜进行评价,进而对食堂厨师的工作提出意见,侧面提高其厨艺,从而提升食堂服务的满意度。最后,需加大对食堂硬件设施的投入,按照A级食堂的标准对食堂进行大面积改造,尽可能多地配置餐桌、消毒柜、蒸箱、冷冻柜、餐车、热水炉等设备,且必须配备大于师生就餐数量的基础餐盘工具,并尽可能及时更换老旧的餐饮器具。
5.建立系统化的量化考核标准。建立统一的食堂人员考核机制,提高食堂人员的工资待遇。统一有效的考核机制是食堂工作人员的收入与工作业绩直接联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提高员工的素质、能力和工作热情有助于食堂员工以公平良好的心态工作。首先,可以将工资分为职称工资与工龄工资,依据职称的提高和工龄的增长按一定比例进行上调;工龄10年以上的老员工忠诚度较高,可以额外增加工资。其次,应建立绩效考核结果划分规定,学校根据食堂员工的具体表现进行有序划分,以此作为食堂人员的工资发放依据。最后,可以指定其他考核奖励,即根据经费情况和食堂人员情况设置其他考核奖励措施。
校园外卖问题的高校后勤管理思考探讨
摘要:校园外卖经历了一段快速发展的“野蛮生长”期,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力度的加大,大部分高校实行封闭管理,校园外卖瞬间跌入寒冬。对于学生而言,点外卖已然成为刚需,要放弃被长期培养的消费行为难度非常大,学生在学校不点外卖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高校食堂餐饮需求大幅降低,供需关系严重失衡,使得部分食堂生产力闲置,运营压力骤增。本文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下的校园外卖和高校后勤管理关系的分析,提出相关应对措施,使得两者之间能够相互形成良性发展关系,共克时艰。
关键词:疫情;校园外卖;高校后勤管理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和物流配送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完善,尤其是在高校,学生点外卖已经成为校园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然而,高校管理者也因为外卖的问题陷入了管理困境。校园物业禁止外卖进校引发学生和社会争议,来自校外的外卖学校无法介入管理容易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同学之间因外卖放的地方被错拿产生矛盾,同时外卖也给学校卫生清洁带来难处,这些问题环环相扣,让高校管理者处理起来相当棘手。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防止疫情传播也成为不少大学生点外卖的新理由,学校后勤堵不如疏,如何处理特殊时期的校园外卖与学校后勤的关系,如何摆脱后勤经营和管理困境,对于各高校后勤管理者来说是很大挑战。国内很多学者对于校园外卖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例如,陈祥豪[1]就以杭州师范大学为例,对大学校园外卖发展现状及对策进行了深入分析,其认为校园外卖是一种新型的就餐方式,为学生带来诸多便利和多样化选择,但是校园外卖普遍存在商户外卖品质与食品安全隐患、平台外卖商铺及订单配送信息空缺、骑手缺乏必要培训导致配送服务差及用户因外卖丢失影响就餐体验等问题。因此,他提出要完善考评机制,不定期开展商家监督行动;进一步开发平台功能,实现校园用户服务规范化;组建校园配送组织,强化骑手服务培训;加快外卖自提柜建设,妥善解决时间差问题。金瑞珏[2]认为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高校外卖的出现是必然结果,外卖能够满足学生群体的需求,高校不能为了维护秩序而将校园外卖“一刀切”,高校应在与外卖平台配合的前提下,探析校园外卖和高校安全管理的关系,将校园管理实践与社会现实相结合,采取有效措施对高校外卖进行规范,促进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田苗等人[3]提出在高校建设“云餐厅”的思路,即是校园网上订餐平台,将学校食堂各档口提供的菜品放到学校后勤管理部门指定的网络平台或APP上,师生可通过移动客户端订餐、下单,然后由派送员送到宿舍、教室或者由师生到食堂窗口取餐并带走食用的云端餐厅。校园“云餐厅”可有效缓解人流聚集的情况,缓解食堂就餐压力,提高餐厅营业收入,给餐厅员工备餐提供充足的时间,这对于确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师生就餐安全意义重大。王培露等人[4]认为“O2O外卖”作为信息时代的新兴产物正在极大地改变着大学生的餐饮方式。研究发现,高校周边的实体和虚拟餐饮环境具有耦合性,但后者不健康食物的比例更高。各类餐饮行为中,食堂就餐倾向主要受客观建成环境的影响,而选择校外餐厅和外卖则受可达性等客观因素与餐饮环境主观评价的共同影响,改善实体餐饮环境能够降低大学生选择外卖的倾向。综上不难看出,校园外卖给高校的后勤管理提出了不小的考验和挑战,各位研究学者也给出了不少好的解决方法,但是针对长久化疫情防疫背景下的二者关系的研究还不深入和具体,因此,本文将重点针对疫情背景下的外卖和校园后勤管理的发展出路进行进一步探讨。
一、校园外卖的“高峰”与“低谷”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疫情开始前全国外卖用户规模达到2.08亿,仍然每年高速增长,大学生成为外卖市场第二大消费主力军。校园外卖的发展离不开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公司的大肆推广。因为这些公司相信总有沙漠会变成绿洲,他们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前的几年就已经成功地将高校学生的这部分需求和商户连接在了一起,用户的培育已经做得非常出色。高校天然的集中人口带来的可并单和传播性使得这样的发展变得快速,但烧钱的疯狂和学生平均消费能力的略低端,使得这部分的市场无法成为拉动客单价和短期变现的途径。而在新冠肺炎疫情前几年只不过是为O2O开拓了一个天然易成的战场而已,用快速发展的利好消息先让融资更顺畅把企业做大。外卖企业在前期烧钱做大市场、抢占先机的时候,往往不会过多关注自身服务品质、食品安全等问题,这也带来了外卖卫生无法保证、餐盒垃圾乱放、电瓶车横冲直撞等问题,引发了不少食品安全问题及校园安全事故。大部分学校后勤管理者采取“堵”的方式,将外卖拒之校门之外,这种未充分考虑学生需求“一刀切”的做法,引发较大争议。同时,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大部分学校基本实行封闭管理,外卖更是无法进入学校。这种大环境的变化直接导致这两年校园外卖从“野蛮生长期”突然跌入“寒冬期”。
二、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后勤管理的困境
高校食堂餐饮需求大幅降低,生产力闲置,这并非一家高校后勤管理者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大背景下需要面对的新题。
校园外卖食品安全问题及监管对策
[摘要]近几年,校园外卖因其快捷、省时、多样化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青睐。但外卖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黑作坊”、地沟油等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外卖食品卫生安全状况不容乐观,这无疑给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基于此,通过对浙江衢州高校周边校园外卖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目前校园外卖食品存在的问题,从学校、政府、第三方平台等多方面探究其原因并提出解决策略,为其他高校校园外卖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思路与借鉴。
[关键词]校园外卖;安全;监管;对策
近年来,美团、饿了么、口碑等外卖APP在高校校园异军突起,外卖食品风靡大学校园。比起传统的食堂就餐,外卖食品品种多、价格便宜,由专人配送,方便快捷,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需求,给学生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受到了学生的追捧和青睐。但是,外卖食品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卫生安全得不到保障,给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了隐患。同时,外卖配送车辆在校园内横行,给校园治安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1]。因此,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浙江衢州高校校园外卖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合理性的监管对策,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提供思路。
一、衢州高校校园外卖现状调查
为深入了解高校校园周边外卖商家的真实情况以及监管现状,笔者对衢州高校订餐学生、学校周边的外卖商家、政府监管机构进行了走访及问卷调查,调查情况如下:外卖已成为目前高校学生的主要就餐方式之一,90%的学生都有过外卖订餐的经历,甚至有学生一天三顿都吃外卖;校园周边外卖商家较多,一般以小餐馆、夫妻店、小作坊为主,有些商家无实体店面,仅配送外卖,加工环境卫生较差;美团、饿了么等第三方外卖平台对外卖食品加工制作过程缺乏监管,对配送过程亦未采取任何监管手段;监管部门对高校周边餐馆监管力度不够,存在不少监管漏洞。
二、校园外卖食品安全存在问题
(一)外卖食品安全质量无保障
中小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研究
一、发达国家在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上的成功经验
为确保采购安全,美国84%的学校餐饮服务由学区直接负责,仅有14%的学校以合同的形式交由私人或服务管理公司负责。日本于2003年6月制定了《食品安全基本法》,并于同年7月在内阁府设置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对食品安全实行一元化领导。为了加强对学校食品安全的管理,2008年,日本文部省将修订的《学校食品卫生管理标准》下发给各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新修订的标准要求食品从业者向学校提供原材料卫生检查结果,还要求食品生产者提供相关数据。这一制度的实施使进入学校的食品实现了“原材料—加工过程—成品”全程质量监控。在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上,美日两国都把学校食品安全作为社会公共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完善整体的食品安全制度建设。教育主管部门积极参与学校食品安全管理,通过细化要求、强化监测等手段推动和促进了食品安全工作。
二、国家和部分省市区在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上的有益探索
从国内来看,国家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制度》、《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部分省市区在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努力,也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如广西平南县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以后,多年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获得了社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该县的做法是,一是实施“阳光”准入制。即制定《校内食品安全监管实施办法》,要求为校园提供食品的商家,必须经工商、质监、卫生三家机构验收合格,方可向“县食安委”申请加盟为校园食品供货商。二是建立“双档案”。要求企业和学校分别建立供货和收货档案,确保每份进入校园的食品有记载。三是完善监督机制。由“县食安委”牵头,每年对校园食品供货企业进行不少于两次的突击检查,教育行政部门把学校食品安全纳入常规检查项目。
又如,北京市于2011年开始推动食品安全示范校试点,在试点学校的食堂引入目前大酒店使用的“五常法”(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同时采用统一标识管理,包括统一消毒程序、统一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等。2012年起,北京市中小学校全面推广校园食堂标准化建设。作为食品安全示范校的校园食堂须达到餐饮卫生监督量化A级管理标准,做到统一食堂卫生标识,统一卫生管理制度,食品原料采购采用台账式管理,设置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员,学校校长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等。此外,食品安全相关专家全程参与示范校食品安全专业知识研讨和有关标准与制度的审核,制定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和“五常法”管理要点培训,对示范校进行食堂食品安全现场评定、审查、验收。
三、湖南省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现状
2010年,湖南省教育厅下发了《湖南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学校食堂应建立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校长是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负有管理责任,要定期检查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状况。”“学校食堂主要负责人是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直接责任人,具体负责有关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学校食堂主要负责人必须具有一定的食堂管理经验,熟悉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一定的科学配餐知识和经验”,“学校食堂应建立严格的从业人员管理制度。
学生管理制度文明礼仪教育论文
一、健全机制,强化管理
1.制定各种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对于食堂文化建设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东田中学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如《东田中学学校食堂炊事员管理办法》、《食堂工友工作细则》等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规范学生的行为,增强学生组织纪律观念,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保证了食堂就餐管理健康发展。
2.建设完善食堂膳食会。
包括由学校值日校委组成的学校膳委会和只有学生组成的学生膳委会。学校膳委会学校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建设,完善学生膳食委员会制度,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通过他们协助总务处开展学生食堂卫生自检、就餐管理等活动,建立学生问题反映渠道,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掌握学生对生活、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广大学生切身问题进行跟踪处理,并及时传达和解释,协助学校在学生食堂就餐管理。
3.全员参与,齐抓共管。
由于就餐人数多,工友人员少(近400个学生就餐,只有3个工友),学校建立了全员参与的管理办法。首先,把同一个班级的就餐学生安排在对应的就餐桌上,男女错开排列,一组6人,便于管理。第二,建立行政老师值日管理制度,三餐到食堂督促管理。第三,建立三扫两评的管理制度,食堂安排固定班级值日生三扫(早上、中午、晚上就餐后),各学生膳委会成员平时要指导、检查、督促各宿舍的卫生。对每天的卫生等方面进行评比,由值日校委和学生膳委会成员双线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通知学生整改。第四,把就餐管理一部分权力下放到学生膳委会当中,使就餐管理更有效、更民主。膳委会成员由责任心强、志愿加入者组成,推出组长一名和副组长若干名、膳委会成员若干名,主要有二年级学生和部分一年学生、协助值日校委做好平时的卫生检查、餐具排列等工作,不但减轻值日校委的工作压力,而且使管理更精细、到位。第五,学校总务处和食堂管理人员每月举行一次食堂管理反馈会,形成部门之间和管理者信息沟通有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