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论文范例

校园贷论文

校园贷论文范文1

1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环境的发展现状

1.1物质环境发展现状

由于健美操运动所特有的律动特征,因此,对于教学环境的要求较为严格,不仅需要宽敞、清洁的教学场所,同时,对于教学场地的音响效果也具有较高的要求。然而,健美操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新兴科目,与其他开设时间相对较长的科目相比,在教学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上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专业的教学场馆与专业的音响设备无法得到保障。教学活动基本上在室外进行,如遇到雨雪天气,则或是在较为宽敞的走廊、或是借用其他场馆来进行,有时还会被迫停课。这对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的实际效果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1.2非物质环境发展现状

新时代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在非物质环境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主要表现为:首先,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在培养目标的确定上,过于强调对达标测试的满足,因而,造成了“唯成绩论思想”泛滥,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发展取向不够明确,对于学习往往采取应付心理,因而,造成了课堂氛围较为死板、枯燥。其次,为了获取理想的达标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会采取高压式的教学手段,通过对填鸭式或灌输式等凸显强制性特征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来实现对学生进行健美操基本动作与套路的传授。而学生只能进行被动地接受式学习,因而,极易导致师生关系的恶化。第三,为了应付达标测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对教师的示范动作进行反复的模仿式练习,对教师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无暇顾及,因此,良好的人际关系无法建立。由此可见,非物质环境的缺失是影响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环境健康发展的首要因素,其重要的危害在于其完全有悖于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其学习兴趣,造成了学生的健美操学习始终处于一种自主意识缺失的状态之下,因而,学生的自我发展需求难以得到保障,教学的实用价值极为低下。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环境已呈现出明显的恶化趋势,对于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的健康发展,对其教学环境进行有机的优化与整合,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更具有突出的实用价值。

2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环境优化与发展的途径

教学环境主要是由硬件设施与软件设置两大部分所组成,因此,优化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环境的实质在于对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的有机整合,用以获取最优化的使用效率。具体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注重对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资源的整合,为健美操教学的开展提供完善的物质保障

教学环境中硬件设施的改善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会对学校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因此,对于现有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与协调配置,具有现实性。由于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缺失,因此,对于现有教学资源的整合,就成为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果以及促进健美操教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首先,课程安排应集中在春秋两个季节,以便于充分利用气候条件的优势,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其次,对于学校的篮排球场馆的运用应加以统筹安排,在其空闲期间可以适当地安排健美操课程,在有效缓解健美操教学场地匮乏的基础上,提高运动场馆的使用效率;第三,要充分发挥课外体育活动的功能,通过组建学生课外健美操活动社团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健美操活动,营造出浓厚的健美操发展氛围,为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提供宽松健康的发展环境。

2.2强化对软件设施的优化配置,为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2.2.1创新教学体系,切实满足学生的健美操学习需求

教学体系是由一切与教学活动相关的因素所组成,因此,教学体系是营造非物质教学环境的基础条件。由此可见,教学体系的完善性与适应性对于教学环境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相对于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而言,由于教学体系存在着明显的陈旧性,因此,造成了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的非物质环境问题频出。为了实现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环境的优化,应对传统的教学体系进行全面的创新,这是优化过程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应以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为导向,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诸多方面作出适应性的调整,以便于从根本上有效地摒弃应试教育思想的贻害,用以切实满足广大学生健美操学习的自主需求。这对于净化健美操教学环境、提高健美操教学的实用价值,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与保障作用。

2.2.2改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间良性互动的有机生成

师生关系也是构成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环境的重要因素,在传统的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中,因受唯成绩论思想的影响,造成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强制性的教学手段来强迫学生进行被动地接受式学习,致使师生间无法达成有机的情感沟通与信息反馈,因而造成了师生关系的紧张,使得教学环境趋于恶化。因此,改善健美操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促进彼此间良性互动的有机生成,就成为优化健美操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首先,教师应积极自主地实现自身角色的转换,由传统的教学主宰者转变成为教学活动的辅助者与引导者,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建立起师生间平等的交流平台;其次,教师要切实尊重与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要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偏差进行及时的修正,进而增强彼此间的信任感;第三,学生要强化对素质教育理念的理解,充分认识作为教学行为主体的重要意义,进而消除自卑与恐惧心理,达成与教师的交流与互动。

2.2.3切实发挥以人为本教学思想的引导作用,积极构建健美操教学的人文环境

非物质环境所存在的缺失是造成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环境的优化,首先是要彻底解决非物质环境所存在的问题。导致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非物质环境问题频发的罪魁祸首在于应试教育思想的贻害至深,因此,实现对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非物质环境的优化,必须对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予以全面的清除。“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理念的核心思想,对于应试教育思想具有突出的否定与修正的功能。在确定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实现了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促进了互动式课堂氛围的形成,将学生的被动式学习转换成为积极自主的探究式学习,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持久性的维系与发展。因此,在优化高职院校健美教学操非物质环境时,应切实发挥以人为本教学思想的引导作用,通过对人文元素的融入,确保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的非物质环境向着人文环境有机转变,进而在根本上实现对健美操教学非物质环境的优化。

3结语

新时代健美操作为深受高职院校学生喜爱的体育教学内容,具有其他科目无法比拟的普及与推广的优势。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的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环境的恶化,对于该教学科目的可持续发展已形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优化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环境,为学生创设与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使之能够在轻松愉悦的心态下积极自主地参与到健美操的学习活动当中,这对于提高健美操教学的实用价值,推动高职院校健美操运动的普及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邓福昌 单位:渤海船舶职业学院

第二篇

1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目标创新

针对健美操,学生较为感兴趣,具备基本技能,若教师指导,可创编较高质量健美操舞蹈。对于这类舞蹈学生,其三,三级目标。对于健美操锻炼,具备一定兴趣,健美操技能相对一般,在老师指导下,可基本完成健美操训练与创编任务。对于健美操实际教学,必须树立基本教学指导思想,制定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掌握健美操基本技术、技能与知识,使学生树立终身锻炼思想,进而养成良好的创新个性,具备较高思想道德水平、身体心理素质。在实际教学中,按照学生特点,结合实际状况,制定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对于一级目标的舞蹈学生,可向专业健美操运动员培养,指导学生多加锻炼、学习,鼓励其多参加健美操等级考试。对于二级目标的舞蹈学生,因学习能力较强,却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教师可创造学生展示平台,提供自我展示机会,使学生舞蹈欲望得以满足,在健美操学习中,使学生获得自信感,促进其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对于三级目标的舞蹈学生,只要求其学会简单动作,让学生在健美操学习、训练中,不断放松自己,获得快乐即可。

2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内容创新

在现代教育模式下,各学科在不断加强改革,而教学内容刚更新,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教材作为教学内容载体与能力培养工具。对于健美操教材,必须具备针对性、普遍性、生活型、科学性、时尚性等特点,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健美需求,必须进行教学内容创新。首先,理论课重要性。对于健美操运动,和其他运动项目一致,具备专业科学理论知识,设计了人文、自然、社会等科学基础知识。在知识与能力、能力与素质等方面,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处于不同层面时,互相间紧密联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通常而言,知识作为表层与基础,属于素质载体、能力载体,若缺乏丰富健美操知识,不可能具有高素质、强能力。因此,对于体育知识传授,必须依靠体育理论知识,若缺少体育理论课教育,对学生的卫生保健、体育基础理论等知识培养,必然造成重大影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锻炼自觉性与健康意识。

按照相关调查显示,有大约87.4%的教师认为,提高锻炼知识教学,促进体育教学结合健康教学,是体育教学改革核心所在。在许多发达国家,十分注重体育卫生知识教育。所依,必须确保理论课教育课时,开展多样化知识系列讲座,内容涉及健美操的营养、形体美、健康等知识,进而拓展学生思维与知识面,增强学生体育文化知识,提升学生体育素养,进而形成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其次,教学内容精品性。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学内容更新是关键,教材作为能力培养、体育教学的工具与载体。对于健美操而言,具体内容丰富多样、日新月异,要求教师必须注重信息加工,对教材进行分析与判断,加强教材比较与评价,使健美操教材具备针对性、普遍性、生活型、科学性、时尚性等特点,使不同学生个性需求得以满足。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基本知识、健身健美操与竞技健美操三个等级。

3教学方法创新与学生能力培养

首先,教学方法创新。对于健美操教学而言,必须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具有主体性、主导性地位。在开展健美操教学时,必须重视教、学的互动,通过互动教学,优化教学效果。通过教学互动,使师生距离进一步拉近,进而营造愉悦、欢快的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仔细观察学生学习状况,主动征求学生意见,使学生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营造一个民主与开放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信息沟通,确保及时性、动态化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以便于开展创新教学活动。在舞蹈编排、体操创编时,教师适当给予鼓励、赞扬,提高学生自信心,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其次,创新能力培养。针对健美操教学,按照学生实际身体素质与心理特点,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达到健美操教学效果。处于初级学习阶段时,必须注重基础知识积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传授学生关于健美操的锻炼价值、技术特点,使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得以充分激发。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处理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学习健美操的兴趣,突出健美操特点,使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有效提高。当学生掌握一定技术、基础知识之后,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开展健美操创造、编排活动。待学生掌握创编方法后,且具备了浓厚学习兴趣后,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理念与习惯,进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4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评价创新

存在教学活动,就必然存在教学评价。对于健美操教学评价,是按照实际教学目标,根据一定规则,描述、确定教学效果。而开展教学评价,主要是对教、学的一种检查与促进,是教学互动中,教学评价是十分重要的措施。开展创新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评价是以学生为对象。对于传统教学体系,健美操主要以“教”为主,处于该种教学模式下,是对学生知识掌握、舞蹈熟练程度的评价,而忽视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不断创新改革,对于教学评价体系,也作出了相应改变。针对健美操教学评价,由传统教学模式,向学生社会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指标的综合评价转变,由教学评价过程,有机集合了评价结果。对于评价创新,必须注重定量与定性结合,注重他人评价、自我评价的有效结合。在实际教学时,对学生进行评价,不仅需考虑技术熟练程度、知识技能掌握程度,还需评价学生的舞蹈自创、自编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使学生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同时,必须优化学习评价。在教学模式创新体系下,教学评价是其重要内容,学习评价作为教育评价的关键所在。利用教学评价,可了解教师的“教”情况,掌握学生的“学”情况,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依据,进而促进学生优化学习。针对学生学习评价,以学习成绩为基础,评定成绩时,需精选选择各种指标,将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锻炼内容,纳入评价指标体系,方反馈过程性评价效果。另外,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知识运用、知识再创造是一种教育追求,知识再现、知识重复必然会影响学生个性发展,不利于拓展创造性思维。所以,对于健美操教学,开展成绩评定、考核时,必须注重创新能力评价,注重基本知识、舞蹈技术、竞技能力的有效综合,技术能力运用程度。利用教学评价,使学生感受努力锻炼的成就感,让学生明白自己不足之处,进而继续激发他们的努力动机、竞争意识、创造欲望。在评价内容方面,开展多维性评价,包含身体、心理、社会等指标,有效结合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在评价方法方面,通过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的结合,确定考试评分内容,平衡考核侧重点,考核内容包含健美操的理论知识、个人操创新、个人操完情况、集体操创新、集体操完成情况、道德风尚、体操着装、锻炼出勤率等。

5结语

综上所述,近些年来,我国教育体系正在改革,对于健美操教学,更是注重教学模式改革,逐渐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在实际教学时,利用教学模式创新,加强教学教学目标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学生能力培养、教学评价创新,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明白自身教学的不足之处,使学生学习兴趣、爱好得到培养,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终生锻炼意识、习惯,进而促进健美操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邱婷 单位:中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第三篇

一、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健美操教学内容不符合社会时展的要求,未充分考虑学生们的基本教学需求,教学模式与方法均比较传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没有深切认识到健美操教学的真正目的,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教师只进行填鸭式的理论与动作传授,不重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没有留给学生自由发挥与想象创造的空间。健美操教学设施不健全且质量较差,未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时尚健美操对于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的作用及影响

(一)营造良好的健美操教学氛围与练习环境

时尚健美操在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改革中推行时应注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和练习环境。随着时尚健美操的发展和推广,现在逐渐进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课堂。健美操教师应当充分考察时尚健美操的各项基本内容与教学要求,对原有的健美操教材和动作技术要领进行科学改动,使时尚健美操有效融入进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课堂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逐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高校应充分引进各种配备于时尚健美操的教学设施,比如各种健美操音乐播放设置和健美操辅助教具等,为学生时尚健美操练习提供良好的环境,确保教学效果。

(二)充分认识到时尚健美操的意义

教师与学生充分认识到时尚健美操的运动属性,了解时尚健美操健身、休闲、审美、娱乐等多种职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满足审美需求与休闲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采用灵活多元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全面发展。

(三)实现健美操教学方法的创新

高校教育强调学生素质的全面健康发展,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今后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所以健美操教学一定要具有时尚、新颖、有个性以及与时俱进等特点。

(四)加强对健美操教师的培训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教学效果与质量产生重要影响。高校方面应重点加强对健美操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技能培训,逐渐摆脱传统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将符合青年大学生心理思想状况与教学需求的时尚元素融入进健美操教学实践过程中去。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课堂教学设计创新能力,有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适时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进行适当的教学方法调整,使时尚健美操既符合青年学生的年龄特点,又符合青年学生对健美锻炼的时尚性与休闲趣味性要求,达到最高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校园贷论文范文2

1.1合理配置设备,建设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现教中心负责建设和管理学院内的信息化教学环境,熟悉信息化教学设备硬件的配置和性能,根据相应的要求采购配置现教设备,并将其推广到教学应用中。现教中心还要管理和维护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保障教学运行秩序。

1.2开发教育软件,建设现代教材体系

现教中心的工作人员要学习和掌握信息化教学软件,包括操作应用软件和课件开发软件等。能够为教师开发和使用课程课件提供技术服务,为教学中软件的应用提供开发和使用培训。利用拥有的软硬件条件,制作课程开发所需要的视音频素材、图像、程序等。管理和各类信息化教学内容,为学院信息化教学服务。

1.3提供技术支持,保障学院教学活动正常进行

现教中心的工作人员应具备很丰富的软硬件知识,能够快速地处理和解决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当好“服务队”和“消防员”。掌握社会上比较先进的技术手段,能够为教师提供比较先进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服务,保证教学技术手段的领先。

2目前存在的问题

根据笔者的调研和观察,目前高等院校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2.1职能定位不准确

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对现教中心的作用认识不足,只是将现教中心作为教学辅助的部门之一,维护和协助教师的正常教学活动,对于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非常有限。

2.2工作认可程度不高

现教中心的工作人员往往很难在本职岗位上作出成绩,并不是因为工作做的不好,而是因为很多时候都是在做“幕后英雄”。当现教中心承接了信息化教学建设任务后,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最后却因为不是项目组成员来分享成果。有些学校对信息化建设项目没有相应的经费支持,做这样工作既无“名”,也无“利”,就很难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很难将能力强、水平高的人才吸引到这样的岗位上去。

2.3技术任务低等化

有些高校在近几年大量的购进多媒体教学设备,而把维护这些设备的任务都推到了现教中心的身上,而本身的工作人员数量又不增加。造成了现教中心的工作人员将大量的精力都放到了重复简单的维护工作,占据大量的时间。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3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面对信息化教育大潮涌动的今天,自身的职能因发生怎样的改变,未来的发展应该做出怎样的规划,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进行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了解推广最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近年来,各种课程教学的新理论、新概念不断的提出,比如微课、MOOC等,现教中心应该主动地去学习和接受这样的新知识和新概念,并将其融会贯通,通过完成实例、教师培训等方式,将这些新的内容推广到教师中,应用到日常的教学活动里面。

3.2转移工作重心,增强自身实力

首先从管理层面上要解决好软硬分家的问题,就是说院校应该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来完成硬件维护、设备运行的工作,这样的简单劳动可以交给技术水平低一些的工作人员,甚至是勤工俭学的学生来完成,现教中心只负责一些技术指导和支持;现教中心的工作人员将工作的重心放到软件的开发和先进技术的应用上去,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能力,通过观察几届信息化教学大赛的结果来看,现在的信息化教学已经远远不是原来的用PPT做个幻灯片就能满足了。目前的信息化教育已经向网络化、虚拟化、实景式、实时式的方向发展。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制作的课程课件、教学辅助系统等内容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庞大,所使用技术的种类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大。提高现教中心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及时和持续地掌握新的技术,将领先的技术平台应用到学院的信息化建设中,是未来现教中心应该最优先、最重要考虑的问题。现教中心的工作人员应该成为一所学校内最先掌握最新教育技术的人。开拓现教中心工作人员的眼界,从传统的小圈子里走出来,不断接受新的事物,与其他教师合作将新的技术、领先的技术应用到实际。

3.3组建多媒体信息化制作团队,为一技之长的教师提供发展平台

充分发挥校内教师的主动性是现教中心工作的另一个重点。要能让现教中心的工作人员既能得“名”,也能获“利”。由学院主管领导牵头,现教中心具体负责,在全校范围内召集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方面有特长的老师和学生,组成多媒体信息化制作团队,以团队的形式参与到学院的信息化建设招标中,与社会的制作公司同台竞争。从专业课教师来讲,与校内团队的沟通、交流相比校外的制作公司,无疑要方便、容易得多,更好把握工作量和工作进度,制作的作品更贴近和满足校内教师的要求;从有技术能力的教师来讲,既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原本无名无利的“帮忙”变成实实在在的工作,又督促教师的技术水平发展。

3.4为教师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现代化技术水平

现教中心应从技术层面上向教师展示信息化教学所带来的变革和优越。现教中心应该积极地向教师推广和宣传。通过在教师中开展新技术宣讲,让广大教师了解和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可以起到的重要作用,了解到目前社会上比较领先和实用的信息化技术手段;通过对教师进行简单的技术培训,让部分教师掌握简单基本的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制作简单的教学课件;在学生中培养选拔爱好者,提供工作机会,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改革建设中来,现教中心为这些学生提供业务培训和技术支持;及时了解目前社会上比较先进的技术手段,为教师开展课程改革提供技术方案。

3.5利用现有条件充分开展社会化服务工作

高等职业院校具有普通职业院校不具备的教学和科研实力,在地区范围内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包括中小学和其它高职院校都需要相应的技术服务,现教中心应该利用自身目前比较良好的硬件条件和人员优势,充分发挥自身能力为地方服务,与地方周边的中小学、职业院校等单位联系,为他们提供课堂录制、课件制作、技术培训等服务,充分发挥现教中心在社会教学中的作用。

4结语

校园贷论文范文3

(一)是语文教师的素质基础

语文教育的重要性从高考改革中可以清楚看到,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大量的文学知识(包括古代文学知识)及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而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侧重培养的就是写作中的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及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灵活运用。有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无疑是对本科生知识与技能的检阅与训练,并将惠及今后的教学。

(二)有益于语文教师的晋职论文写作

作为未来的中小学语文教师,他们最实际的问题是,走上工作岗位后的职称评聘,教学科研论文是其晋职必不可少的条件。可以说,完成一篇有质量的学士学位论文,将会为他们日后的职称论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写作基础。

(三)与语文教师的教学内容关系密切

从专业知识的角度看,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分量增加了;中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分量增加了;今后的高考中,语文总分将大幅提高;随着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出台,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也尤显重要。这些都要求语文教师具备充分的古代文学知识及运用知识的能力,而古代文学毕业论文的写作恰恰给毕业生提供了一次专业知识梳理与综合运用的机会,这对毕业生今后教学知识的积累、教学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二、选题———高师古代文学毕业论文写作的关键

古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与教师职业关系如此密切,论文的写作自然不能偏废。那么如何才能完成一篇有质量的古代文学毕业论文呢?笔者以为,毕业论文的选题很关键,好的选题等于论文成功了一半。选题要早,选题早就可以早动手,从而缓解与求职、升学在时间上的矛盾。选题也要巧,好的选题可以让学生有话可说,尽量避免学生到网上粘贴、复制,应付了事。选题应该是师生共同的任务,需要在教学中精心摸索,老师的指导以及学生的兴趣是选题的关键。笔者以为选题最好能做到“三个结合”。

(一)与古代文学的学科教育相结合,从学生的兴趣中寻找好的选题

将教学与毕业论文选题挂钩,不失为培养能力的良好途径。因为要选题就必须发现问题,要发现问题就必须多读、多看、多思考。这样的选题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教师对选题的指导要切合学生的兴趣。其方式主要有二:

1.通过课程小论文,找到学生的兴趣

课程小论文篇幅短小,不限题目,要求不高,学生可以随意书写。很多时候,他们只是简单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但这简单的看法,往往就是学生的兴趣所在,是好的选题所在。笔者曾经给大三布置《红楼梦》作业,一学生对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发表了一点看法。之后笔者以《论贾宝玉的玉》作为他的毕业论文选题,近一年的时间,指导他反复阅读《红楼梦》,并查找相关资料,思考“玉”与宝玉形象、“玉”与作品主题的关系,进而完成了毕业论文。学生写得轻松,教师指导得也轻松,教学与选题的结合使师生都受益不浅。

2.通过课堂讨论寻找学生的兴趣

大学高段,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一步增强,对不少问题会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课堂讨论越热烈越能显示学生的兴趣点,而且还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一次对《三国演义》战争的讨论中,有学生对诸葛亮与司马懿的性格十分感兴趣。后来笔者以《蜀魏战争与将帅性格》作为他的论文选题。该论文认为诸葛亮的“慎”与司马懿的“疑”是战争胜败关键,观点不一定成立,但能思考,有见解,与《论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等选题相比,该文选题新,可操作性强。一次讨论,一个选题,一篇论文,一种能力,这就是教学与毕业论文选题结合的收获。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如果能用心细一点,努力发现学生课程论文及课堂讨论中有价值的思考;用力勤一点,尽早确立论文选题并给予尽可能多的指导,那么学生就可以有充分的时间保证,及早进行毕业论文的准备和写作,避免与求职、升学在时间上的冲突。与此同时,由于论文选题源于兴趣,言之有物,毕业论文的完成就能轻松裕如,同时还能避免写作中的抄袭、应付等不良现象,提高论文总体质量。

(二)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从老师的兴趣中寻找好的选题

目前高等师范院校中的古代文学教师,基本上都是硕士或博士研究生,他们在教学的同时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因此教学过程中适当、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一些科研动态、自己的科研情况,甚至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一些自己的研究,这样: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拉近学习与学术的距离;另一方面还可以增进师生关系,增加自己的亲和力。

1.选择一些易于激发学生兴趣的学术热点作为论文选题

比如,近年来,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就是地域文化研究。在向学生介绍地域文化研究成果时,可以充分利用本土资源,让学生以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名人作为选题,研究名人自身、家族或作品等相关内容。这样的选题范围广、自由度大,又便于搜集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且,历史名人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增强写作欲望,甚至增强家乡自豪感。

2.选择与学生所学相关、与自己的研究相关的内容作为选题

与学生上课内容有关联,不会使他们觉得生疏、有距离感,从而望而却步;与教师的研究内容相关,往往容易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师生彼此互相沟通。再者,教师的研究本身强调创新,因此将学生带入自己的研究领域,对学生必然会有所启发,教师指导也相对轻松。此外,教学相长,学生的思考也可能会触发教师的灵感,解决研究的瓶颈,促进教师的研究。这样的选题,或许会有一定的难度,但因为是老师自己在研究或曾经研究过的,对学生会有一定的吸引力,因此也是切实可行的。

(三)与时代结合,在现实中寻找选题

古代文学研究的对象是古代的文化、文学作品,它们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精神的东西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将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与时代结合,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发掘古代文学作品的思想价值与意义。古代文学中有不少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作品的研读和比较阅读,可以很好地提炼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如可将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红楼梦》《聊斋志异》《三言二拍》等的影视改编本作为选题,探讨原作与今天改编本的不同,探讨改编的得与失,从而发掘出内在的人文精神与时代精神。这样做的好处有三:一是学会比较,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二是在比较中对传统文化有新的认识。三是由今及古,易于产生兴趣。

三、结语

校园贷论文范文4

(一)新生代农民工对社区教育的认知情况

首先,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是阻碍其社区教育的主要因素。对“阻碍学习的主要因素”的调研显示,认为“工作时间太长”的占36.2%,“优先考虑生存”的占42.7%,“多赚钱”的占21.1%。其次,在学习地点的选择上,有37.4%的人选择社区学习,有40.4%的人选择远程学习,有22.2%的人选择高校学习。再次,学习费用过高阻碍其接受社区教育。71.8%的人认为学费太高付不起。在“愿意支付社区教育的费用额度”的调研中,愿意花800元以上的仅占38.4%,400—800元的占34.9%,400元以下的占26.7%。由此可见,新生代农民工对社区教育表现出了较为强烈的学习愿望,渴望通过社区教育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真正融入城市。但由于受时间、地点、费用等因素的制约,意愿与现实之间产生了矛盾,严重影响了其继续接受各类教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政策支持情况

1.国家有支持政策,但执行力度不够。

2012年1月,农业部《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到:“根据农民实际需求和特点,确定教育培训内容,选择适合农民学习的时间和地点,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培训,把满足农民需求作为开展教育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01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的1号文件《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指出:“鼓励和支持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农民工开展针对性强、实用性广、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各类培训机构在组织开展培训时,认真组织教学计划的实施,保证教学质量,同时酌情减免有关费用。”但我国尚未形成有关农民工继续教育的专门立法,相关问题缺乏法律依据,政策无法真正落实。调查中,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对政府的支持政策并不了解,不知情。

2.社区有教育计划,但宣传力度不够。

闻潮社区所在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从2003年开始全面实施“蓝领成才”职工素质教育工程,旨在通过企业提供技能岗位需求信息,高校提供教学设备、师资和场地,开发区给予教育奖励与补助资金,集中开展全区职工免费技能培训。10余年来,“蓝领成才”工程共推出成人高职大专、专升本、专业培训、技能等级考评等四大类110多个教学科目,全区3万余名职工参加了学习培训。但调查得知,新生代农民工参加培训的比例不高,只有22%表示对“蓝领成才”工程了解,36.4%比较了解,不太了解或不了解的比例达41.6%。工程的目标虽明确,效果并不理想。

(三)高职院校与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教育资源融合的现状

1.高职院校参与社区文化教育,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文化需求。

目前,闻潮社区配备有篮球场、塑胶跑道、健身馆、职工图书馆,以及100平方米的社区培训教室。其中,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职工图书馆,占地300多平方米,现有藏书5千余册,全年订阅报刊20余种,对开发区职工免费开放。为推进“蓝领成才”职工素质教育工程,社区每年召集相关高职院校进社区设摊,开展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项目现场咨询会。许多所高职院校也为社区职工图书馆捐赠了部分工具类书籍,以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对职业知识的需求。此外,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3所高职院校成立“蓝领成才”工程教学基地,提供进校培训、进企业培训、进社区培训,使新生代农民工真正实现在“学校里上大学、厂里上大学、家门口上大学”。

2.高职院校参与社区社团建设,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业余生活。

作为浙江省最大的廉租房公寓,新雁公寓内居住的多为新生代农民工,为了帮助他们融入城市,闻潮社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目前,社区建有轮滑社、文学社、音乐社、篮球社和手工社等五大社团。近年来,各社团先后举办了“热土下沙,相约闻潮”“中秋联谊会”“和谐之声、唱响闻潮”等精彩活动,并创办了社区报纸《潮韵》,以此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凝聚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积极参与到社区各社团的建设中,利用志愿服务、专业集中实训等环节,与社区社团联谊,开展各类社团活动。目前,闻潮社区牵头创办了“阳光艺校”,校社双方社团组织根据各自特长优势,为新生代农民工开设了音乐、书法、舞蹈、轮滑、腰鼓等免费培训班,丰富业余生活,引导其参与健康、向上的娱乐活动。

3.高职院校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

闻潮社区积极倡导“工作在下沙,生活在下沙,快乐在下沙”的理念,制定以“爱国守法、崇尚科学、团结互助、和谐共处”为主题的楼道文化,以规范新生代农民工的行为准则。利用宣传橱窗、闻潮之声广播站等媒介,向新生代农民工大密度、高频率地宣传构建品质生活、树文明新风的行为规范。利用“红五月”活动宣传模范先锋事迹,为新生代农民工树立典范;设立“知心姐姐”信箱,收集新生代农民工各种情感、咨询、困难问题,并及时给予心理援助。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师生也积极参与社区“安全出行”文明标语征集活动,在“中国梦,我的梦”系列活动中,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参与了“中国梦,我的梦”征文的评比工作;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志愿者服务队承办了“我的梦”家教活动等。各高职院校还积极参与社区“道德大讲堂”活动,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4.高职院校参与社区法制建设,维护新生代农民工合法权益。

针对新生代农民工法治意识薄弱的问题,闻潮社区联合高职院校深入开展法制警示宣传教育工作,开设了社区市民法制学校,并成功申报了浙江省“民主法制社区”单位。一方面,各高职院校参与社区法律顾问工作,为社区策划并组织系列法制讲座、法制宣讲活动,普及新生代农民工的法律知识;另一方面,高校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开展现场法律咨询会、免费提供法律援助的方式,为新生代农民工排忧解难,维护其合法权益。

5.高职院校参与社区网络建设,搭建新生代农民工网络信息平台。

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建设已成为社区教育的重要方面。闻潮社区通过社区网站、QQ群、微信等网络信息平台,为社区与新生代农民工之间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有效地拉近了相互之间的距离。高职院校则通过网站维护、信息审核、信息更新等方式,在社区网络建设过程中起到了技术指导和网络管理的作用。

(四)高职院校与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教育资源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1.资源融合的动力不够。

由于校社双方对社区教育的认识与理解不同,双方的互动层次、级别较低。当前,社区教育只是高职院校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效手段,并非重点工作。因此,在社区教育中,高职院校处于从属地位,工作被动且缺乏积极性,往往局限在志愿者服务等浅层次的义务服务层面,未能从长远效益来认识校社双方互动合作开展社区教育的问题。

2.资源共享的整合力欠缺。

由于受人力资源分配和教学秩序的影响,高职院校与社区教育间一直存在资源共享不全面的问题。一方面,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只是在文体活动设施、教室等资源上与社区教育实现了共享,但实验室、图书馆等资源则很少开放。而这些恰恰是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所需、社区又缺乏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社区是新生代农民工居住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但由于社区未能在高职院校参与社区教育过程中起到良好的媒介作用,宣传力度不够,教育场地有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

3.资源融合的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率不高。

网络的出现,为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教学模式。然而,社区网络平台虽开辟了社区教育的宣传窗口,却缺乏继续教育所需的教学资源模块;而高职院校虽有类似社会培训和精品课程的网站,却尚未形成真正符合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的专题模块,更没有相关的教育互动平台。因此,新生代农民工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率不高,网络教育模式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资源融合的保障机制不健全。

虽然国家、政府和开发区在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问题上给予了一定的保障和实施意见,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却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和评价机制。首先,由于双方用于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经费有限,多以义务服务为主,严重影响了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其次,当前高职院校与社区双方均缺乏专门的协调部门,双方在合作沟通过程中存在很多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再次,虽然双方的社区教育项目越来越多,但后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却难以评估和反馈,不利于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发展。

二、对策与建议

(一)转变观念,提高双方对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教育的认识

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教育的重视程度。社会服务功能是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功能,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社区教育是高职院校责无旁贷的责任。社区教育不仅能为在校学生了解社会提供实践机会,而且能为教师科研、技术转化提供调研和试验对象。另一方面,社区应充分认识到高职院校对弥补社区人力资源不足、教育资源欠缺的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社区教育的发展与提高。

(二)健全机制,激励双方积极参与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教育

1.制定政策法规保障机制。

当前,国家尚无具体的法规规范社区教育活动,需要制定专项政策法规明确高职院校参与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划分高职院校与社区的权责,将高职院校与社区良性互动发展的目标分别纳入学校与社区发展的规划中,保障双方关系的顺畅、协调与同步发展。

2.健全经费保障机制。

针对双方经费不足的问题,高职院校与社区应在国家财政拨款的基础上,开拓保障社区教育经费的新思路。一是可以根据企业需求开发技能培训项目,利用项目合作的方式吸引用人单位、社会团体向社区教育投入资金。二是通过举办社区公益活动,鼓励社会各界捐赠,以改善办学条件;三是鼓励高职院校带课题、带任务进社区,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课题试验项目。

3.健全激励保障机制。

激励是调动高职院校与社区参与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教育的动力。一方面,要健全社工激励考核机制,提高社工对其职业的认同感,真正认识到社区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另一方面,要健全院校的激励保障机制:一是要根据学科优势,鼓励相关学科教师积极参与到社区教育中,并将社区教育服务能力与科研、教学能力设置同等的奖励措施;二是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社区教育中,并将志愿服务、社区实践作为衡量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考核指标。

4.建立督导评价机制。

督导评价机制是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教育质量的有效方法。一是社区要做好对高职院校参与社区教育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评估,由社区方对高校师生的社区服务做出评价。二是要建立健全高职院校与社区互动效果的评价体系,将评价作为促进双方互动发展的工具,激发学校和社区互动的主动性,推进双方良好互动的形成与发展。

(三)整合资源,形成双方对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教育的合力

1.文化资源的整合。

一方面,来自五湖四海的新生代农民工能给社区带来多元共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和谐氛围,有效促进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各种智力支持与文化引导,为提升教育质量贡献力量。

2.物质资源的整合。

高职院校的教学硬件设施的优越条件,能弥补社区基础设施陈旧、配套不全的普遍问题。要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在学历、技能和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就要实现学校与社会物质资源的有效共享。各高职院校在不影响正常的学校教育秩序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开放各类教学场所、实验室、机房、运动场馆、图书馆等设施,以满足社区教育发展的需求。

3.人力资源的整合。

一方面,高职院校应成立专门的服务社区教育的部门,根据新生代农民工需求组建不同学科和不同项目的服务团队,为社区教育服务。另一方面,社区组织也应成立专门的对接高校服务的部门,以便及时将农民工所需和反馈意见提供给学校,确保社区教育的质量。

(四)合力共建,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教育的数字信息资源

校园贷论文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大数据;信用体系;消费者心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金融工具的使用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而与此同时,由于信用体系的不健全,信用风险也随之大大增加。大学生群体具有强迫性消费特点,以及盲目从众和攀比的心理特征,在诸多互联网商家的正向激励面前,大学生容易按照“心理账户”预期,也即内心对于消费品自身价值判断而产生的消费价格预期,做出非理性决策,因此产生更多超支现象和贷款现象。目前社会对于大学生的经济诚信教育尚有缺乏,征信体系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极为必要。

一、大学生消费特点

从2010年的“援交门”,到2015年的校园贷,再到2017年的裸贷,媒体的不断曝光将公众一次次拉回对大学生经济行为的讨论中。大学生需要大量金钱现象产生的原因归结于其入不敷出的异常消费行为。在众多对大学生消费心理的研究中,主要的理论有从众性消费[1]、炫耀性消费[2]和冲动性消费[3]理论。随着强迫行为的研究深入,强迫性消费[4]因结合了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理论,成为了研究大学生消费心理的最新观点。强迫性消费[4]被广为认同的观念是,效用产生在消费行为本身而非商品本身。本质上讲,这是一种非理性的消费行为,往往为宣泄某种负面情绪或填补某一缺失需求。在行为经济学研究中,物质主义因具有一定时代特点,对于解释强迫性消费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物质主义指以物质享受为生活第一要义,在生活中对于物质需求极端重视。在信息时代,物质主义在各种媒介中广泛传播,客观上影响了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21世纪青年。2012年王财玉等人[4]根据经改良的单一构念的强迫性量表研究发现,在大学生群体中,物质主义和强迫性消费呈现正相关关系,社会支持则会削弱物质主义对强迫性消费的激励作用。这一结果验证了物质主义对于强迫性消费的正向作用,同时反映了社会影响的作用。物质主义思想传播也使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延伸至人与物,引发了人对消费品的价值认同及情感宣泄。这一延伸也使得心理账户,也即个体对于消费品价值的主观定义,与实际账户之间偏误进一步加大,验证了心理账户影响下的非理性经济行为。2019年王玉洁在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对心理账户效应反映明显,对于心理账户反映越明显的大学生越具有强迫性消费倾向[5]。这一结果进一步论证了,大学生在面对互联网商家的正向激励时,其追求物质的心理得到极大满足,心理账户估价也得到获利心理暗示,以至于其容易产生强迫性消费倾向。由于大学生具有强迫性消费倾向,社会支持的作用不容忽视,对于大学生的社会性帮助和沟通对于解决大学生异常消费行为十分必要。在此基础上,大学生失信受罚的诚信规则教育,对提高大学生诚信素养和控制大学生异常消费而言有莫大帮助。

二、主流征信渠道以及大学生信用评分

(一)国内主流征信渠道

目前个人征信主流的方向有三种,以银行金融征信、消费工具金融征信和政府社会行为征信[6]。银行届征信以央行征信为主,主要从各大小商业银行的信贷历史和理财状况分析个人信用程度。消费工具征信由2015年支付宝推出的“芝麻信用”和2018年以央行牵头的“百行征信”体系为主,主要从自身软件的使用情况分析消费信用,目前征信分数已应用到公共物品借用、签证和酒店住宿等领域。政府征信由铁道部、法院等部门进行个人履约行为收集,倾向于收集个人行为信用信息,对于“霸座”和“老赖”行为进行整治。

(二)大学生信用评分具体设计

1.大学生信用评分的构成要素。对于大学生而言,可获得征信信息的渠道有两个——学校和支付工具。学校在大学生征信中,主要可以同时充当社会中“政府”和“银行”的角色,提供大学生的遵守规则履约信息和存贮型校园卡的消费信息,大学生常见履约行为如考试作弊情况、论文抄袭情况和图书归还情况等。支付工具可以提供大学生校外消费信息,例如以花呗为主的小额贷款和以淘宝为首的网购消费信息。参照叶湘榕[7]2019年对个人信用评分研究,我们把大学生在学校和支付工具中的信用内容,在征信体系中分别设置为行为分、经济分和消费分。(1)行为分。大学生校内行为分主要依托大学生校规遵守情况和助人为乐情况,数据来源为学校学生表现数据库。主要指标设立例如论文抄袭、考试作弊和图书逾期等负指标,以及例如献血、志愿服务和拾金不昧等正指标。其中正负指标作用的因变量为行为分。学生行为主要由学生主观意愿决定,叶湘榕在其论文中将这一意愿归于“诚信品质”,充分解释了学生行为的内在根源,因此,本文沿用这一概念进行描述。(2)经济分。由于大部分大学生基本生活费由家庭提供,其还贷经济来源主要也来自家庭,因此此处在经济分设定时将家庭人均年收入定为大学生收入水平评价指标。经济分的来源主要为区间型指标,例如家庭人均年收入和校园卡月消费额。此处区间型定义为收入区间和消费区间,用以界定学生还款能力。经济分数据来源可有学校学生基本情况调查数据库和校园卡消费明细管理部门提供。(3)消费分。大学生消费分主要来源于支付工具,评价对象主要为大学生除日常生活饮食开支外的消费行为和贷款行为,例如逾期还款情况和欠费情况。由于大学生压缩饮食开支以满足其他消费需求的行为属于收入分配内部调节,对于其他个体无影响,因此这里不再将网购等消费占比考虑在消费指标内。2.大学生诚信分构建技术。传统大学生征信采取积分制打分方式,导致信用结果呈现阶梯式和极小区分度的特点。为解决大学生个体差异问题,可以借鉴近年来专业人士对于个人征信的评级方法。在互联网企业征信系统中,以芝麻信用为例,其借鉴美国FICO模型,使用传统的5C模型。由于阿里巴巴旗下丰富的业务,采集指标点的范围较大,使其具有丰富信用数据来源的优势。芝麻信用的评估体系[8]主要包括个人特征、支付历史、网购偏好、人脉信息以及黑名单。目前学术界主流的信用评估模型有层次分析法、神经网络以及支持向量机等。学者刘广等[8]在2015年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广东省六所高校部分大学生进行信用评级,观察大学生的信用状况。层次分析因其高可操作性,广泛使用于建模中。但其需要有专家学者构造合理的判断矩阵,对经验和知识的丰富程度要求较高,同时主观性较大,很容易形成不一致的判断矩阵。学者金婷等[9]在2009年等引入FA-BP模型对大学生信贷等级进行评价,实现了评价的智能化和自我优化。学者袁章帅等[10]在2019年实现了改进的离散型萤火虫算法(IGSO),并结合BP神经网络得到协同集成并行算法构建了大学生个人信用评价模型。神经网络因其很好的自适应性、自组织性,在信用评估模型中应用十分普遍,但其容易产生局部极小,收敛速度慢等问题,具有过度适应数据的倾向,这样导致新数据无法很好的应用于模型,同时,神经网络输出的结果,很难被解释。学者王明恺等[11]在2005年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方法在评价贷款大学生个人信用应用时具有一定优越性,并且试探性的建立了大学生助学贷款个人信用评价来分析模型,同时指出支持向量机的方法适用于小样本预测回归,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学者刘潇雅等[12]在2019年通过UCI两组公开数据集,使用C4.5决策树和支持向量机的信息处理方法,研究了个人信用评估的问题,有效的弥补了支持向量机在多数据处理时性能不佳的问题。另外,数据的采集是信用评价体系普遍的一大痛点,现在的区块链技术很好的补充了这个空缺,其不可篡改性使上链的数据安全性和可靠性有了很好的保证,但目前还未落地实施。

三、大学生信用评级的未来应用

大学生信用评级主要可以使用于校内校外两大方面。在校内,校方可使用大学生诚信品质类分数,用于校内评优等活动,以作为对于大学生诚信行为的正面鼓励和教育。另外,目前学术不端现象频发,诚信分的设置对于督促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打击抄袭作弊行为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辅导员可以根据学生诚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做到对于学业不端正和品质不诚信的“早发现,早杜绝”,让学校和教育部也更直观感受到学生的诚信情况。在校外,信用评级可以过滤掉信用不良的学生,降低不良贷款数和违约率。虽然信用良好的在校大学生贷款需求较低,但其在毕业走向社会时有可能需要银行贷款。这时信用考量便可以运用到金融机构的授信决策中,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坏账率。同样在背景调查方面,信用分可为公司筛选信用品质良好的人才。为公司增加投资培养人才回报,降低员工跳槽风险。另外创业投资方可根据大学生信用信息决定是否支持大学生创业;租房公司、房东或租户可根据大学生信用情况决定是否租房给大学生,降低拖欠房租和室内盗窃风险。在校内信用评级大环境下,大学生也得到了规则教育,明白了失信无小事的道理。总体大学生信用评分随着校方和社会的重视,将会有逐年提高的趋势。对于信用评分使用者而言,大学生整体信用水平的提升对于其开展各类业务有莫大帮助。

四、结语

校园贷论文范文6

关键词:校园网络借贷;法律风险;法律问题

如今我国社会发展迅速,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新生事物出现频繁,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和法律问题的出现。例如在高校校园时有发生的网络贷款的事件。高校大学生群体作为校园网络贷款的主要群体,在校园网络贷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尤为突出和关键。因此研究校园网络借贷法律问题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校园网络借贷发展的原因

1.网络贷款信息出现普遍及信息渠道多样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的来源渠道及方式逐步多样化,办事的流程及方式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获得的网络贷款的信息频繁,存在多种方式获取这方面的相关信息。一种是通过网络,在QQ、微信、贴吧等信息媒介中充斥着各种网络贷款信息。通过连续、多样的信息提醒,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另一种是通过人的媒介来获取网络贷款的信息。除了专门做此业务的社会人员外,还存在有学生以兼职的形式去开发校园客户。

2.大学生消费理念的转变。

在各种新媒体信息的影响下,有大部分学生的消费观念出现了追求高消费等的变化,但是在自身经济能力无法满足高消费需求的情况下走进了校园贷款的套路之中。有的是由于网路游戏、甚至于网络的情况,使得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发生变化。同时分期消费也使得学生逐步适应和习惯贷款消费的形式,例如“蚂蚁花呗”和“京东白条”等消费形式普遍出现,学生的消费观念也进一步受到影响,从而引起频繁的网络贷款行为。

二、高校大学生校园网络借贷存面临的法律风险分析

1.学生信息安全风险

高校大学生校园网络贷款导致信息泄露或信息被冒用等情况屡见不鲜。一是针对信息被泄露的情况来看,由于贷款公司的平台技术缺陷、管理混乱、个人违法行为等情况导致学生的个人信息被泄露。由于学生在申请网络贷款的时候会提供个人的身份证、照片、家庭信息、个人信息等,因此出现不法分子利用平台漏洞盗取学生隐私信息,或者贷款公司相关人员利用获得的学生信息非法赚取利益,导致学生的隐私权、名誉权等受到侵犯。二是针对信息被冒用、学生个人信息权益被侵犯的情况来看,贷款公司相关人员、一些不法分子,甚至是作为借款方的学生等利用获得的学生信息进行违法活动,侵犯学生的相关利益。例如作为借款方的学生为了获得借还,利用熟人作案,冒用同学的信息在一些管理不管、审核不严的平台上去借款,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

2.高额利息的风险

在校园网络贷款的众多风险中,最根本的还是引起高额的利息的风险。虽然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对于借贷双方的利息的上限有所规定,但是对于在借贷过程中的管理、手续费等费用的法律规定有其缺失的地方。因此在现实操作过程中会出现利用法律的漏洞从而设置陷阱,引起高额利息的存在。学生在借贷时基于贷款方语言的陷阱以及对条款的不清晰从而背负起高额的债务。然而在实际诉讼过程中,借款方对于在借款中贷款方收取的服务费往往难以举证,有的借款方由于对双方的网络借贷合同条款的不清晰而走入了所谓的“套路贷”中,导致极高的费率出现。

三、大学生校园网络借贷法律风险防范的对策分析

1.社会层面防范校园网络贷款法律风险

从社会层面来看,通过立法保障校园网络贷款有法可依,完善相关制度监管校园网络贷款行为等去对校园网络贷款活动进行监管和风险防范。具体包括以下措施:第一,立法层面的监控和保障。无规则不成方圆,通过立法的层面在制度上为校园网络贷款的风险提供法律制度上的保障。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的信息保护、征信制度等法律法规,在制度层面上减少校园网络借贷出现的违约和违法的情况。在信息安全保护方面,通过立法确定网络贷款的信息安全的保护和对信息泄露和冒用的惩罚的相关规章制度,使得在实际操作中能对侵犯学生信息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有所警示和约束,极大地提高学生信息保护的程度。在立法加强信用体系的建设方面,使得校园网络贷款在借贷前和借贷后等流程中更加公开,为保障交易安全创造良好的条件。第二,完善校园网络贷款的准入和管理的制度,具体包括成立贷款业务、贷款审核、信息管理、协议管理等方面内容。通过对校园贷款公司提高设立准入准则,减少管理混乱或违法的校园网络贷款公司的出现。在校园网络贷款方的市场准入制度建设方面通过立法加强校园贷款从业人员的资质获得、网络贷款公司的设立的相关规定。同时通过严格执法对贷款行为进行强有力的监管,提高从事该行业的人员素质和法律意识,极大地帮助减少因人员素质和管理的混乱导致的不良后果。

2.学校方面加强管理和宣传,减少大学生网络贷款法律风险

学校通过对校园网络贷款法律风险的宣传和校园网络贷款情况的及时了解,减少大学生陷入“套路贷”现象的发生。第一,对于校园网络贷款情况的排查,了解现状。辅导员通过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校园网络到款的情况。同时辅导员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及时宣传校园网络贷款的风险信息,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校园网络贷款的套路,引导教育学生科学理性的消费,建立健康的消费观。第二,学校通过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和开设相关的课程,加深学生对于校园网络贷款的了解。第三,通过邀请金融领域人员给学生开展教育讲座,提高学生对于网路贷款的认识,减少因不了解和不理性导致的校园网络贷款法律风险情况的出现。

3.学生个人方面加强校园网络贷款

大学生由于所处的环境相对简单,容易受到身边的人或事的影响,导致校园网络贷款行为时有发生。因此,作为大学生群体,需要积极了解校园网络贷款的套路,加深自我认识,学会理性消费,树立正确观念。同时作为准社会人员,大学生需加强自身法律意识,注意自身信息的保护和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对于中介或熟人介绍的相关业务需要提起注意,不要盲目确信。学生一旦出现问题,应及时寻找家长和学校等的帮助,积极解决问题,减少因害怕后果而产生轻生的情况和被违法犯罪分子利用的机会。

四、结语

大学生校园网络贷款出现的种种不良后果,需要引起我们社会、学校和学生的关注。虽然校园网络贷款法律风险的讨论和研究已经较为常见,但是到目前为止,校园网络贷款相关问题仍然存在并且时常发生。因此,对于校园网络贷款问题的解决和法律风险的防范采取何种措施上面,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思考,后续需积极关注行业发展的情况,并结合相关实践和理论知识,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提供有效的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雷桦柽.论我国校园网络借贷的法律规制[D].广东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7.

[2]赵静汐.校园网贷的法律规制及安全保障[J].法制博览,2017(9).

校园贷论文范文7

一、诚信教育管理体系完备,构建诚信校园

如数家珍式的将学校资产、教职员工、管理制度、学生情况等信息以大数据形式进行一一登记在网。大到学院主体建筑,小到一草一木的网格化,网络标签让学生更加理解自己的学校,让学生成为学校的真正主人。CRP系统排课,让教师体会到更加公平、公正,避免了个别教师随意、不合理人为改变;CRP系统任务与接收,让管理人员从繁忙的大会、小会中得以解脱,更加专注具体事务的处理;CRP系统学生管理,让学生管理人员更加轻松应对工作;CRP系统学生问题反馈,更加让学生体会到及时、高效。管理的透明化必定带来效益的无限放大,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必然使校园的诚信氛围更加浓厚。

二、诚信教育管理过程留痕,树立诚信学风

直接参与学生管理事务的有校分管学生工作领导、学生工作部、院系学工办、等部门和人员,其分别作为“诚信银行”的“员工”角色。如果班级采取分组管理模式,那么支行负责人可以请各小组组长负责。学生把个人资料、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学习情况、学费、住宿费缴纳、奖助学金情况一一记录存档于CRP系统,作为学生信用状况的依据。具体内容包含学生在校学籍、学历层次、上课地点、宿舍床位、食堂就餐、言行举止等信息。“诚信银行”记录着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与非诚信行为,成为大学生的第二身份证。通过电子“诚信银行”的建立,让学生了解诚信的基本要求,督促学生以“诚信为本”,做有诚信之人,由此树立诚信的学风。

三、诚信教育管理结果量化,塑造诚信学子

为了体现学生诚信教育的“全员化、全程化、全面化”的要求,“诚信银行”实行以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为实施主体,专兼职任课教师上下联动,其他教职员工、学生党员干部、学生各类典型代表共同参与的全员管理机制。在学生入学之初,在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安排中,全面解读“诚信银行”设置的目的意义、使用方法。学生入学后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与“诚信积分存、扣”息息相关,通过网络,不仅使学校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诚信情况,学生本人也可通过其学号和密码进行登录查询,据此结果,校学工部、系学工办、班级等管理单元都可以按照学生诚信银行积分,随时调整学生活动主题,使诚信积分即是学生本人养成行为的表单,更是学校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有利依据。

四、诚信教育管理流程公开,彰显阳光透明

诚信教育如果在阴暗的环境中运行,必定会失去学生的信赖。因此,将诚信教育及采取的手段在阳光下运行才能焕发勃勃生机。诚信银行中的诚信积分在使用前同所在班级、系部、学院签订诚信承诺书,即可获得一定分值的基本诚信金。学年结束,诚信金额在基本诚信金以下的(即扣多加少)可评定为不合格,另外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不同等级,可以考虑优秀、良好、一般等几个等次。“存、扣诚信金”的操作既有学生根据本人表现主动申请加、减分,又有教师开具诚信积分存、扣分通知单,经过一定流程,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加减分程序,最终请学生本人确认签字。操作流程的公开、透明必然对学生诚信教育效果立竿见影。

五、诚信教育管理内容详实,操作执行简便

依据学生管理可能出现的各个环节,科学制定诚信银行诚信金存扣分细则。学生在校期间表现可在学习、实践、生活、经济等方面做一级指标。在各一级指标下,设定具体项目的二级、三级指标,力求体现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各个子环节,做到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学生若有符合存分或扣分的行为发生,则依据存扣分细则进行相应的加分或减分。诚信金存扣分细则越细化,越能有效杜绝人情分滥用,也就越能提升诚信银行公信力。大力实施以“诚信银行”为载体,基于网络大数据为基础的大学生诚信教育必然会掀起一阵旋风,为学生养成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

作者:路成志 单位: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大学生奖贷体系诚信教育

一、大学生奖贷诚信涉及的主要问题

1.弄虚作假获取奖学金

我国高校设立的奖学金是为了给那些在经济上难以完成学业,但成绩又非常优秀的学生提供资金帮扶。在本人从事学生工作时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在申请奖学金时存在着弄虚作假的问题。在2013年奖学金申请过程中,有的学生为了获得奖学金偷偷更改考试成绩,但是还是在最后审核中被发现。还有的同学买通校外机构伪造其他获奖证书,以求比其他申请奖学金的同学多一点竞争优势,更有的同学为了获取奖学金,在学业综合测评中找他人代考获取高分。这些在奖贷工作中发现的弄虚作假现象,值得我们广大教师和校领导高度重视。

2.过分虚荣获取助学贷款

高校助学贷款的意义在于,为那些学习成绩优秀或者是想要学习但没有经济能力支付学费的预备大学生提供了接受高校教育的机会。助学贷款的推行给予了广大学生同样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也是国家为培养人才采取的重大举措。但是这一措施的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大学生恶意追求助学贷款的情况,对高校实行助学贷款工作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本人在长期学生工作中发现,一些同学在提交助学贷款申请时提供虚假家庭工资收入证明,还有的同学为了获得助学金伪造当地出具的证明材料,等等,严重违背了助学贷款的本质意义。

二、大学生奖贷工作中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

诚信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格,也是一个人走向社会,在社会上长久生存的关键。国家为了保证贫困大学生能够上得起学,因而成立了奖学金和助学贷款这样的资助体系,但是那些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缺乏诚信的学生给高校资助工作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导致高校资助体系运行越来越困难,严重制约了国家培养发展人才的脚步。因而高校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工作必须狠抓、严抓,将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真正地做到位。高校应该充分将这项工作列为重点工作之一,确保每一个大学生在大学阶段都能形成良好的诚信品质。

三、大学生奖贷工作中诚信教育的方法

1.构建大学生诚信评价机制

我国高校要构建适合自己的大学生诚信评价机制。具体来说,就是对那些讲信守信的同学给予表扬,可以是全校大会表扬,也可以是校内网上发帖表彰。将诚信传播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使学生认识到讲诚信的重要意义。对于那些在奖学金、助学金申请中弄虚作假的学生给予严厉的批评,甚至可以通报全校,要让这部分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保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犯同样的错误。只有加强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管理,构建诚信评价机制,才能真正地将大学生诚信教育做到位。

2.扩展大学生诚信教育思路

所谓的扩展大学生诚信教育思路就是说,在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时,不能仅仅取决于一节诚信公开课,也不能指望一个“专家演讲”就能实现。应该将诚信教育推行到学生具体的学习生活中,各大高校可以经常性地开展诚信教育活动,有效地将大学生诚信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只有将诚信教育真正深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才能培养出讲诚信的优秀大学生。

四、结语

综上分析可知,加强我国高校大学生奖贷诚信教育,不仅可以使真正贫困优秀的学生得到帮助,还能确保国家为贫困学生提供的助学体系健康地运行。通过高校开展的诚信教育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严寒雪 单位: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大学生助学贷款诚信教育工作

一、当前高校助学贷款工作现状

自2002年开始启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以来,大学生贷款人数与贷款额逐年增加,高校助学贷款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使学生在助学贷款的帮助下顺利完成学业。要实现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高校、银行通力合作。现全国有不少银行参与了高校助学贷款业务,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例,截至2013年末,开行累计发放助学贷款544.7亿元,覆盖中国25个省(市)、1928个县(区)和2689所高校,支持困难学生994.9万人次。但据开行湖南分行2014年底统计,近三年湖南省各高校平均自付本息逾期率为35.34%,部分高校实际贷款逾期率远超过了湖南省助学贷款模式所能承受的14%的风险补偿金比例。平均自付本息逾期率超过70%的高校有3所,超过60%的有16所,而超过50%的多达30所,如此高的逾期率意味着这些学校有一半以上的受资助学生自付本息违约,严重影响了现行助学贷款模式的可持续性。

二、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分析

诚信是维系高校助学贷款工作的根基,应贯穿于贷款工作的始终。针对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笔者在湖南省四所高校(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湖南文理学院)大学生中就诚信问题进行了问卷调研,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1100份,回收1080份,回收率98.18%,有效问卷1061份,男女比例基本各半。56.6%的学生认为社会大环境是造成诚信缺失的原因,52.4%的学生认为自己是个讲诚信的人,43.2%的学生认为自己是一个基本讲诚信的人,但要视情况而定,4.4%的学生认为自己不是一个讲诚信的人,84.8%的学生认为大学生的总体诚信程度一般。多数大学生认为,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范畴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实际生活中不诚信的情况还是常有的。根据问卷及调研的结果分析,导致大学生助学贷款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定制度不完善

首先,由于国家资助政策和财政的大力推动,高校本着“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的原则,为了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获得国家资助,对申请学生只要有贫困证明,基本都能申报成功。高校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主要是依据学生提供的由当地民政部门盖章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或学生自述的相关贫困证明材料。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资格审核和监督难度大,学校无法对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确认,由于缺乏深入的调查与严格的审核,为少数不诚信的学生提供了可乘之机。其次,在高校划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级的过程中,对经济困难学生等级的认定同样由学生的申报材料及班级组成的评议小组完成,这种评定依据缺乏严格明确的等级划分标准。例如,在评定国家助学金等级时,由班级学生组成的评议小组根据贫困生的相关信息投票选出经济困难学生的等级,导致界定经济困难学生的标准过于主观化,有些不诚信的学生借此机会采取拉选票等方式投机取巧换取更高额的资助金额。最后,学校的学生资助档案没有及时更新,也给不诚信的学生提供了机会。有些学生在享受国家资助后尝到了高额资助的甜头,即使家庭经济情况有所好转,也不愿更新或退出贫困生档案,让真正需要帮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无法得到最大程度的资助。

(二)监督和惩罚机制不完善

高校尚未建立对受资助学生的监督机制和对不诚信学生的惩罚机制。学校在对受资助学生的管理中,没有根据受助学生在校期间各方面的表现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监督考核系统。经济困难学生得到学校的资助后,学校对于受助资金的去向,是否用于解决基本日常生活需求无法进行跟踪,对于毕业离校的学生,更是无法对其进行社会监督。同时,缺乏强有力的惩罚制度,是导致少数学生恶意拖欠国家助学贷款或骗取国家助学金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失信学生而言,逃避助学贷款或骗取助学金对他们的生活收益高于守信的学生,守信没有利益,失信没有惩罚,失信的成本他们不需要承担,反而失信的收益远高于守信,完全只是道德层面上的考量标准,而缺乏法律制度上的约束。惩罚机制的缺乏让部分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社会责任意识较弱的学生在利益的诱惑面前放弃了诚信原则。

(三)学生自身因素

首先,部分贷款学生对履行合同承诺重视程度不够。在校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感较强,容易产生自私自利等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在接受资助的过程中,部分贷款学生缺乏感恩精神,把国家学校社会的资助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福利,这部分学生从思想上根本就不重视贷款,更不用说记得按时还本还利息,这些不诚信的主观因素都给高校的资助工作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其次,大学生就业压力大,还款能力不强。笔者所在的湖南文理学院一直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紧紧围绕“合格毕业生百分之百就业,就业毕业生大多数满意”的目标,扎实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2013年初次就业率为89.37%,2014年初次毕业生就业率为91.89%,位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高就业率虽然保证了学生的就业,但是由于企业在选拔人才时更倾向于雇佣有相关经验的人,刚毕业的大学生初次就业工资普遍偏低,而且还要面临结婚生子、房贷车贷、养老、工作不稳定等问题,部分贷款学生还贷压力大,这些都成为拖欠还款的客观因素。

(四)还款方式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开行规定凡贷款学生必须通过支付宝在网上进行还贷。学生由于不清楚还贷流程或者忘记密码,常造成操作失误或者因为没有提出提前还贷申请而逾期支付,网上银行还有金额限制及不支持分期还款,这也给还款学生带来一定压力。

三、强力构建大学生诚信行为,培养长效机制和制度化建设体系,全面推进国家助学贷款还贷工作良性运行

诚信教育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助学贷款过程中应大力提倡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保证还贷率,使助学贷款制度持续健康发展。湖南文理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综合本科院校,多年来一直保持100%的还贷率。该校通过建立制度化、体系化的教育模式,以加强贷款学生的诚信教育为契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诚信度,在大学生中加强“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推进了助学贷款工作的良性循环。

(一)注重加强助学贷款工作过程管理,促进诚信教育

1.措施保障。

湖南文理学院助学贷款工作一直采用“三二二”的诚信教育模式,即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两条教育途径,坚持学生参与和学生自我教育两个原则,注重从经济困难学生、新生和应届毕业生三个层面来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注重加强过程管理来促进诚信教育,主要依靠九大举措确保助学贷款贷后管理工作的实效。一是召开一次助学贷款专门会议,二是做一次“诚信与法制”的专题讲座,三是与获贷学生谈一次心,四是给贷款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或考研学校寄一封协助还贷的信,五是给贷款毕业生发一张还款注意事项,六是建立一套贷款学生档案和信息库,七是建立与获贷学生的长期电话联系制度,八是向家长和用人单位发一封还清贷款后的感谢信,九是学校每年开展考评。九大举措保障了助学贷款贷后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2.机制保障。

从开始实施国家资助政策起,学校就成立了校、院两级资助领导小组统一指导资助工作,学校确保助学贷款管理工作必要的人员、经费、设备等条件,制定一整套有关助学贷款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要求资助专干能及时给贷款学生解答贷款相关咨询,代替外地学生办理提前结清贷款手续,提醒即将进入还贷期的学生按时存入还款额,对于逾期学生督促其及时还贷,降低逾期率,提高还贷学生的信誉。

3.认识保障。

学校在国家助学贷款的贷后管理中,特别注重学生的诚信教育,积极倡导“以诚为天,以信为本,诚信为人,诚信立业”的理念。通过多种渠道和方法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首先,通过第一课堂的“两课”教育以及就业指导课等途径,加强学生对诚信的理性认识。其次,每年开展“我给长辈写封信”、诚信感恩征文活动,组织获得国家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的学生进行义务劳动等,增强学生的诚信和感恩意识,同时提高对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定期与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谈话,及时化解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困惑。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教育,把诚信意识与感恩精神融入经济困难学生的日常生活。最后,树立诚信典型,学校每年评选的“十大风云学子”中就有一项是贫困励志的典型。各学院每年举办一次以助学贷款为主题的专门会议,如座谈会或班会,开展与诚信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编订诚信手册,将古今诚信故事做成宣传橱窗,学校与银行联合举办“诚信与法制”专题讲座,各学院辅导员与获贷学生谈心,内容涵盖国家助学贷款的意义、诚信还贷的重要性、感恩教育,以及用贷、还贷的基本知识等,形式多样,重点各异,但异曲同工。关键是解决诚信还贷的认识与思想问题。通过多项教育相结合,将诚信意识深入学生内心,有很多学生在毕业后主动打电话到学校,要求提前还款。

4.宣传保障。

学校每年都通过主题班会、板报、宣传册等形式,在学生中宣传按时还款的重要性和还款知识。在学生毕业前还会由各学院辅导员组织贷款学生进行专题谈话,主要内容就是告知学生贷款金额、还款时间和还款方式,了解学生毕业后对还贷的打算,再次强调诚信还贷的重要性,给每个贷款毕业生发一张还款注意事项,并附有学校资助中心和经办银行的联系电话。学校还将还款方式以及资助中心教师的联系电话都公布在校园网上,学生有事随时都可以咨询,学生在还款过程中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随时和教师联系,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5.信息保障。

根据银行还款时间的不同,学校资助中心提前一个月将下月还款人员向各学院通报,并且每周通报一次各学院的最新联系情况,对特殊情况提前知晓,重点关注。学校构建学校、银行、学生本人、学生家长和学生就业单位五位一体的还贷网络,加强和贷款学生的联系。在学生毕业前各二级学院建立还款学生的信息网络,包括本人、家长的联系电话、QQ号码,要求学生毕业后及时向学院辅导员报告更新的联系方式;主动和银行沟通,及时掌握学生还款信息;每次还贷期到来之前,学校资助中心对各学院学生提前还贷情况进行通报;对联系不上的毕业生,及时与学生就业单位联系,告知学生欠贷情况,请求支持;对与学生本人、学生家长和学生就业单位均联系不上的,学校采取与学生家庭所在地的村委会、居委会或当地派出所联系的方式,敦促学生按时还贷。

(二)完善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管理制度

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认定不能只通过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来判断,应该在合理性、可行性强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系统的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管理办法。对经济困难学生从入校开始进行调查摸底,将经济困难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消费习惯与其上交的贫困证明材料相结合进行考察。对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审查不局限于依据贫困证明和调查表,应根据经济困难学生是否存在单亲、孤残或其他情况,提供下岗证、残疾证、低保证等能证明家庭经济情况的其他证明材料。同时,对经济困难学生所在的学院班级进行走访,与其所在宿舍同学进行谈话了解他们的情况。建立一套以宿舍—班级—学院—学校为单位的管理监督体系,如果经济困难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存在不诚信的行为,例如,在奖助学金发放后存在不实现象,其他同学可以对其进行举报。另外,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档案实施动态管理,每隔一段时间重新考察贫困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及时更新贫困生的资助档案。

(三)建立经济困难学生诚信档案及奖惩机制

从经济困难学生大一入学开始,建立一套完整的经济困难学生诚信档案及惩罚机制。通过经济困难学生考试是否诚信、是否拖欠学费、日常生活是否勤俭节约等方面进行考核,将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情况、经济状况、信用记录等在校表现纳入诚信档案,日后将与学籍档案一起带入贫困生所在单位,把学校诚信建设与社会诚信建设相结合。高校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状况进行科学的奖励与惩罚,对于在校表现好、诚信程度高的学生可以进行奖励,如颁发荣誉证书、提供就业机会、提高补助金等措施,进一步促使贷款学生增强诚信意识。对于在校表现不好、诚信程度低的学生进行惩罚,如通过取消各项评优评先资格、减少或停发补助金等方法让贷款学生意识到不诚信行为带来的后果。通过建立诚信档案及奖惩机制,减少校园不诚信行为的发生,进一步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意识,让更多经济困难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资助。国家助学贷款是党和国家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问题、支持高校发展的重大举措。提高贷款学生的诚信意识,是推动资助工作进行的有效方式之一,高校必须加强诚信建设,把学生资助工作与诚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将诚信观念深入渗透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中。通过社会、学校、学生三位一体的配合与努力,营造出公众讲诚信、人人讲诚信的氛围,进一步促进高校资助工作的开展。

作者:王良波 单位:湖南文理学院学生工作部

第四篇:新时期大学生诚信教育初探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素质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大学生政治诚信问题

大学生还没有完全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当前,部分大学生在政治诚信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说功利色彩较浓、价值取向冲突。大学生在校园参与入党、评奖评优、保送研究生等问题上,有些人设法弄虚作假,投机取巧拉关系、或是请客送礼,具有很强的个人功利色彩。同时,有些大学生政治理想不够稳定。理想信念摇摆,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减退,政治冷漠,政治上比较随意,有的大学生甚至对原来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发生了动摇。个别大学生党员政治信仰在受到西方文化与价值观的影响,政治信仰危机尤其强烈。此外,还有写大学生政治参与盲目。一些大学生政治鉴别力较弱,把社会政治问题看得过于理想,缺乏辩证观点即使参与政治活动时,目的不够明确,容易随波逐流。

(二)大学生经济诚信问题

首先,恶意拖欠学费。一些大学生故意不交学费,把家长给的学费用于个人消费,甚至用来炒股;还有的学生编造自己家庭因难或者家庭突发事件等经济困难的谎言。其次,是骗取困难补助。一些学生给予资助贫困学生的困难补助或助学金当作是一种便宜,为了得到困难补助,他们往往伪造虚假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最好,是骗取助学贷款。有的学生通过开具假的经济贫困证明骗取助学贷款。

(三)大学生学习诚信问题

学习诚信是是大学生最根本的诚信要求,但是一些大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对知识不求甚解,剽窃成风。首先,学术道德淡漠,抄袭严重。一些大学生学习时对待作业、论文时,靠抄袭同学作业或者到网上下载一篇,敷衍了事。有的大学生写论文时,不是钻研求实,反靠在网上找一下文章进行抄袭。当前大学生抄袭论文成风的现象,已经受到学校与有关部门的重视。其次,考试作弊严重。有些高校存在着学生考试作弊现象,英语四六级、公共课补考、计算机考试都有人进行作弊。一些大学生甚至利用高科技手段作弊,各种手段和方式都尝试。很多大学生对考试作弊理解,这不得不引起社会进行反思。再次,敷衍考勤。大学生在考勤方面谎言请假、编造理由搪塞的现象普遍存在,很多大学生并不认为这种行为是不诚信的表现。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诚信问题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能够坚持诚信行为,但也有学生不诚信的。一些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比较功利、虚荣浮躁、轻诺失信。在选择交往对象时,目的性极强,有的学生为了达到个人目的,在背地造谣中伤他人。一些大学生恋爱时,夸大自己家庭的条件;有的学生在恋爱时用欺骗的方法同时与几个异性交往;有的学生欺骗别人的感情、伤害别人的身体。一些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非法盗用同学的QQ帐号进行诽谤或诈骗等目的;有的学生偷用别人的上网流量;有的学生利用网络传播虚假信息。

二、当代大学生诚信素质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大学生自身主观原因

大学生自身社会阅历浅、心理素质不成熟、思辨与分析能力欠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环境优越,以我独尊、个性比较强,心理逆反、不愿约束。他们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少,对社会的不良现象缺乏清晰认识,自我意识较强,责任意识薄弱,在各种文化冲蚀下,他们缺乏冷静思考,自控能力差,容易致使诚信沦陷,这是主观原因。

(二)学校德育中诚信素质培养弱化

首先,高校对诚信教育重视不够。部分高校的诚信教育定位偏低,重教学科教育,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导致大学生的诚信行为不能持久。一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不感兴趣,把诚信教育看成可有可无的课程。其次,诚信教育存在缺陷。许多教育者忽视诚信教育的内化过程,导致诚信教育知与行为的分离。教育者往往采取灌输的方式,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无法引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体制内存在问题。为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高校用于硬件建设的经费更多,软件上的资金很少,用于学生德育方面的资金明显不足。最后,教育者自身的不诚信行为的负面影响。有的高校弄虚作假,自我吹嘘,虚报瞒报,骗取各种荣誉等。有的教育工作者忙于搞科研,上课应付;个别教师剽窃别人的学术成果,伪造学术论文;还有的高校党员领导干部贪污腐败、违法犯罪等,给学生树立了反面典型。

(三)家庭诚信素质培养教育偏失

家庭对孩子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当前的家庭诚信教育的状况却不容乐观。部分家长对孩子都是娇惯溺爱。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的家长只重视学习成绩的好坏,忽略子女日常行为的规范和矫正。在日常生活中自身就表现出不诚信的行为,给孩子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加强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一)建立诚信教育管理机制

诚信离不开他律,制度建设就是一种他律。首先,要建立诚信奖惩机制。大学生诚信教育要奖励优秀,树立榜样,抓好榜样示范教育,在校园内引领诚信风尚。高校要设立了诚信奖励办法,诚信测评优秀的在评优、入党方面优先。高校还要建立失信惩罚机制,起到惩前毖后的作用。此外,高校还要规范诚信管理制度。高校对于学生失信,要有详细明确的规定,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体现大学生诚信状况,对大学生实施诚信奖惩。

(二)诚信教育环境建设

首先,要优化传媒环境,提供优质的诚信教育舆论氛围。每天大量的信息传给大学生,这些传媒的信息良莠不齐,很多大学生缺乏正确的判断,受骗上当。因此,我们倡导建设优秀的媒体环境,倡导诚信文化。其次,加强校园软、硬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建设和优秀的校园文软、硬校园文化,可以对大学生进行一种诚信文化的渲染熏陶,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建立“四位一体”的诚信教育联动机制

校园贷论文范文8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通识教育;阅读推广

在中央多个部委的共同倡导下,全民阅读推广自2006年以来蓬勃发展。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重地,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责无旁贷。图书馆作为大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广泛开展了各类阅读推广活动,并成为突破大学生碎片化、浅显化阅读困境的重要举措。可以说高校图书馆开展面向大学生的阅读推广活动,即是契合党的决策,响应中央政府号召的务实之举,又是践行党的重要精神的桥头阵地。近十年来,我馆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导向,加强了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以促进通识教育为目的,以阅读推广活动为抓手的服务工作。经过不断的摸索、升级,形成了以文化、竞赛、培训、评选为主的系列活动,并在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文化普及突出特色

“师大共读”是我馆长期开展的一项活动。该活动密切追踪校内教学方面表现突出的明星教师,学有所长的优秀学生,紧跟社会文化热点,每期选择一名老师或同学围绕一本书、一个人或一个主题展开分享阅读。比如,在文史类大众阅读方面,我们邀请校内名师担纲主讲,策划了“图像文献:观看文学的别样视角”“人生若只如初见:爱情的历史世界与诗歌的爱情世界”“唐朝社会的胡风潮流”等多期内容。为了拓展共读的学科覆盖面,我们以学校教学团队获得全国CUPT大赛三等奖为契机,邀请团队师生以“遇见物理,玩定物理”为主题探讨了大学生的读书与学习。在普及传统文化方面,我馆与南充市川剧团合作策划了川剧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邀请川剧名家陈波老师到馆普及川剧知识,与中外学生互动。在共读活动中,我馆打通线上、线下渠道,将线下活动以直播形式通过网络实时传播。活动结束后,现场视频上传至学习通共读专栏,供回放观看。

二、参与竞赛带动示范

通过各类竞赛,带动大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是目前阅读推广普遍采取的方式。近年来,我馆先后参与或组织了多项竞赛活动,主要包括:诵读比赛、设计比赛、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通过比赛活跃校园文化,并借助文化平台推动阅读内容的普及与深化。2018年,我馆选送的选手在全国大学生诵读比赛取得二等奖1项;四川省大学生诵读比赛取得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全国图书馆杯阅读主题海报设计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的成绩。在常年举办的南充市图书馆联盟知识竞赛中已连续多年夺魁。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相关专业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逐步显现了我馆图书文化节活动的影响力。

三、培训助力教学科研

目前,不少高校图书馆都设立了信息检索教育课程。我馆除了常规课程教育外,还与数据库商合作,在每年3-5月、10-11月两个时段,集中面向全校学生与教职工展开各类数据库的的专项使用培训。尤其是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前,会重点展开学术论文的选题、写作等专题培训。这些培训在提高馆内学术资源的利用率,服务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方面起到了显著作用。

四、评优表彰树立模范

为了嘉奖热衷读书、爱好读书的同学,树立读书育人的模范标杆,我馆主动与校团委、学工部对接,在馆内评选年度阅读之星的基础上,重点推送优秀大学生参与全校优秀团员、优秀团干、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各类评优活动的选拔,号召并鼓励广大学生在校期间多读书、读好书。

五、问题与改进

经过多年实践检验,我馆阅读推广工作现存的主要问题是:宣传范围小,活动规模整体偏小;与学院、社团联动不够,导致影响范围受限;活动主题创新不够,形式上仍然以读、写等传统内容为主,缺少数字资源的多元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实效,2017年起,我馆连续两年面向全校学生展开阅读现状调查[2][3],期间获得了大量有关阅读现状、阅读习惯、阅读喜好、服务满意度的基础数据,为日后调整服务工作和开展相关活动提供了指南。总体而言,今后将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逐步提高:加强组织内部的团队建设,扩展诵读、访谈活动的覆盖面;加强与二级单位和学生社团的合作,扩大活动影响力;进一步创新阅读的表现与推广形式,尤其是电子资源的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9-1-5].

[2]韩亮,郎筠,李张春.2017西华师范大学本科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4):10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