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指导范例

小学阅读指导

小学阅读指导范文1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现状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在教师教学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但是当前很多教师语文课外阅读目标不明确。没有目标地进行课外阅读不仅无法提高阅读质量,还会浪费教学时间。基于此,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制订相应的计划,减少学生盲目阅读的情况,提高阅读质量,一般情况下教师应该选择趣味性较强的阅读内容。另外,小学高年级学生还不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主动参与阅读活动。主动学习是确保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同时也是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的关键步骤,此时如果学生阅读较为盲目,那么阅读活动也不具有意义。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原则

首先,教师在进行阅读活动时,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阅读读物。每种读物所体现出来的知识内容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做出引导时,应该结合每一位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读物引导阅读。此时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确保学生可以感受到课外阅读的趣味性,因此选择合适的读物对于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具有重要意义。其次,教师在选择读物时还应该确保读物有一定的价值,因为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主要目的是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所以读物的价值至关重要,因此严格筛选也是重要环节之一。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但是在选择的过程中也应该对其作出引导,解决小学生分辨能力弱的问题,同时结合相应的需求满足阅读才可确保阅读的效果。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策略

(一)精心选择读物

虽然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分辨能力,但是课外阅读的主要目的还是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存量,在一定基础上,教师还应该对读物作出二次审核,如此才可确保学生选择适当的读物,同时教师也可以推荐读物,确保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比如,教师在进行课外阅读教学时,可以推荐学生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结合教师的引导确保此本书的吸引力,促使学生产生深刻感悟。此时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阅读、思考,懂得珍惜每一天的生活,并且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二)结合教学内容作出推荐

对于课外阅读而言,教师主要起到的是指导作用,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确保课外阅读的实效性,并且在课外阅读中,学生还可以结合自身兴趣选择适当的书籍进行阅读。实际上,教师还可以结合课程需求,选择适当的读物供学生自主选择,此过程既满足了学生的选择需求,还尊重了学生的选择。由于课外阅读的前期是教师对读物进行筛选,所以对于课外阅读读物而言,读物一定要具有辅助性作用。比如,《小学生必背古诗100首》,此类书籍不仅具有趣味性,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大量的文学知识,同时也符合当前我国小学教学标准,因此此类书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可以确保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阅读技能指导

小学阅读指导范文2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文阅读;指导策略

小学语文书本上的文章数量有限,篇幅相对较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局限性。教师要多多宣传阅读文章的好处,让学生们乐于、敢于接受长篇幅文章,以兴趣来对抗恐惧。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语文教学正逐步接近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目标,增加课外阅读在学习中的占比。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

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开拓视野,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获取书本上的新鲜知识。开卷有益,学生在阅读国学经典、孔子、孟子等好书的时候,可以感受先贤的品格,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习惯。

(一)课外阅读广阔的阅读视角,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书籍是一片浩瀚的知识海洋,记载着世界的历史、先贤的品格、令人如痴如醉的唐诗宋词、惨烈悲痛的战争史。从现代科学到汉武大帝,从韵律字符到四大发明,书籍几乎囊括了世界上的所有知识。小学生正处在心智发展的重要阶段,面对鱼虫他们会问这是什么,看见变色的颜料,他们小小的脑袋里常常会充满疑问,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面对晦涩、难以解释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书本上寻找答案,在自我探索的过程同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样还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当问题解决的时候,学生会获得一种满足感,从而迷恋上这种求知方式。

(二)课外阅读多样的阅读题材,可以构建学生的智力背景

书籍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从牛顿力学到阿基米德数学、从人物传记到世界历史,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满足学生的需求。小学生处在智力发展和思维培养的重要时期,广泛的课外读物能够让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丰富自身知识、锻炼智力思维。小学生处在难以管教、调皮捣蛋、不爱学习的成长阶段,书籍中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孝亲敬长的优秀模范,能够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形成自律、自学、自尊的好品格。

(三)课外阅读蕴含的阅读文化,可以促进学生的文化构建

小学生的年龄小,缺乏对世界的全面认识。通过语文阅读,学生们可以了解到罗布泊的凄凉、敦煌莫高窟的雄伟壮丽、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惨爱情故事、古筝古琴的悠扬,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将相关知识文化与自身思维交错、融汇,形成自身的文化价值体系。我国教育学家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喜欢阅读的学生其语文成绩普遍较好,语文成绩好的学生其阅读能力是通过长期课外阅读形成的。语文课程的学习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指导和思维点播,但是更重要的因素是学生的自我理解能力和学习思维。课内阅读是针对大多数学生指定的阅读方案,但是却没有很强的训练针对性,仅仅帮助学生了解阅读思维,帮助其树立正确的阅读方式。

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有效策略

(一)课内引领课外,激发兴趣

教师需要加强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之间的关系,确保课外阅读能够有效拓展语文教学,同时应立足教学,扩大阅读,促进学生多读书。在学习相关课文时,教师可以选择与课文相关的其他文章供学生阅读,从而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广泛。比如,在教《丑小鸭》之后,教师可以介绍安徒生童话中的其他作品,如将《海之女》《九冰后》等故事作为课外读物,让学生阅读这些作品,并与《丑小鸭》进行比较,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些作品的理解。教材中的许多文章都节选于名著,但由于篇幅的限制,只截取了部分片段。教师不妨以此为出发点,在课后向学生推荐相关作品作为阅读材料。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草船借箭》就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节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做一个铺垫:诸葛亮为什么这么了解曹操的疑心?他怎么能预测雾什么时候来?“借箭”成功返回营区后,又如何让大家大吃一惊?这就需要学生全面了解诸葛亮的人物特点,通过对《三国演义》的阅读来加深理解。

(二)营造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就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有课外阅读习惯的学生大多数对阅读读物充满兴趣;没有阅读习惯的学生,对课外阅读内容大多不感兴趣。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要重视“兴趣”这一关键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解本章节人物的传奇历史,激发学生对人物了解的兴趣;在讲述风景文章时,为学生放映相关风景图,引导学生课后自行查阅;对国内外的优秀小说进行简单讲解时,选取精彩部分。教师要着力于培养浓厚的课堂阅读氛围,让学生们在环境的影响下自主阅读,从而爱上阅读。比如,我在教四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时,选的是杨红樱写的《笑猫日记》,这套丛书最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这一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杨红樱的作品是《淘气包马小跳》动画,这部动画在中学生中掀起热潮,自然,学生们对《笑猫日记》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我给学生们定了一个规矩,学生们看了《笑猫日记》后,可以和同学或教师讨论,比如写作方法、用词或一些简单的原则。通过这种方式,我听取了很多学生的想法,在听的时候我会和学生分享我的阅读感受,并与他们交流。

(三)结合学生发展特点,精心组织读前指导

不同学生在个性特征、兴趣爱好、阅读偏好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在阅读前紧密结合小学生的接受水平和认知需求,为他们的课外阅读预留足够的引导时间。比如,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强、阅读习惯好的学生,在阅读指导中要注重对学生课外阅读目标和计划的引导,帮助他们更有效地阅读。对于没有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指导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阅读方法上。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完成一定的课外阅读任务。需要指出的是,在阅读任务的安排上,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一些比较有趣、轻松的课上开始,经过长时间的锻炼,课外阅读将逐渐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结语

小学阅读指导范文3

[关键词]课外阅读;导读课;小学语文

一、课外阅读的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得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课外阅读活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专门编排了“快乐读书吧”,将整本书阅读引入小学语文教学中。由此可见,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意义。广泛阅读,不仅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爱阅读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强,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识字量多,这为学生喜欢上学、爱上语文打下良好的基础;相反,不爱阅读的学生比较贪玩,专注力不够,静不下心学习,在语言表达方面会比较弱。

二、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困境

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学生不愿读书,在他们看来,读书是一件很枯燥的事,甚至觉得是份苦差事,不如看电视、玩游戏有趣,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语文教师必须想方设法精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喜欢阅读,同时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然而,在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实施过程中,难免出现以下困境:有的教师自己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未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有的教师只是布置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较少花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的阅读效果不尽如人意;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导致学生阅读内容单一,即使阅读,也只是漫画之类的书籍;有的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缺少及时的反馈,导致学生的阅读敷衍了事。

三、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策略

(一)导读课

导读课,是阅读指导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引导学生阅读。教师要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互动,让学生真正感受读书带来的快乐。导读课重在激发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初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猜读法是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以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话故事”中的《孤独的小螃蟹》为例。

1.看书名学猜读。低年级的学生善于想象,乐于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童话的时候就要灵活地运用猜读法,让学生把他们天马行空的想法表达出来,训练其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题目来猜测。童话故事的题目是作者精心提炼出来的,它就像一扇窗户,能够帮助学生厘清故事的思路,理解故事的内容,把握文本表达的思想。我们可以抓住题目的关键词,引导学生进行猜想,猜着猜着,很多有趣的故事就出来了。如在上《孤独的小螃蟹》导读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先根据封面上的图片猜猜书名,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小螃蟹去旅行》《小螃蟹的日记》等。教师及时肯定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再抓住书名中的关键词“孤独”二字,让学生进行思考、猜测,学生会想:小螃蟹为什么会孤独呢?难道它没有朋友吗?它的爸爸妈妈呢?这样的猜读,让学生产生了阅读期待。

2.观插图学猜读。图画不但是文字的说明,而且可以开拓儿童的想象空间。童话故事中的插图夸张、灵动,充满了童趣,极具吸引力和感染力。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中的信息打开思路,猜想故事的情节发展。如在《孤独的小螃蟹》导读课中,教师可以运用看插图猜小标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猜测兴趣。作者把这个故事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配上精美的插图,每个部分都取了一个小标题。教师在课件上出示七幅插图,让学生猜标题,并说说为什么这么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图中的主要人物进行猜想,也可以依据图中的故事情节来猜想,这个猜想过程就是学生对小标题和插图的解读过程,也是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千奇百怪的故事的过程。不同的学生在对同一幅图进行猜想的时候会形成不同的童话故事,从而激发学生对故事的阅读兴趣。3.依情节学猜读。童话故事之所以吸引学生,是因为故事的情节是曲折的,让学生既意想不到又印象深刻。在《孤独的小螃蟹》导读课中,笔者选取了其中容易吸引学生兴趣的情节——“咔嚓咔嚓剪头发”,联系故事的前后线索引导学生进行有迹可循的猜测。猜中了,学生会获得成功的喜悦;没猜中,也乐在其中,又激发了他们继续猜一猜的斗志。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都是非常活跃的,想象力、逻辑力、语言能力得到了提升,还激发了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甚至编写童话故事的兴趣,这为后面三年级习作《编写童话故事》奠定基础。在本节导读课中,笔者提供给学生的是非常戏剧化的结尾:第二天,很多狮子找上门来,小螃蟹躲到洞里不敢出来,以为是来找他算账的,没想到,原来是来找他理发的,因为他昨天帮一只狮子理发,没想到那只狮子是狮子大王,其他狮子都觉得狮子大王的发型太帅气了。这个情节很是巧妙,笔者引导学生猜想这前因后果是怎么样的?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猜情节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联系插图、联系文本、联系生活来进行猜读。在课外阅读指导课中,引导学生通过书名、插图和情节来猜读,能够让学生对童话故事产生阅读期待,激发其浓厚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阅读,为后面的讨论课、展示分享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讨论课

讨论课,是阅读指导的第二个环节,就是在学生阅读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故事的有趣,感悟故事的主题。讨论课上,学生可以朗读优美段落,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情节,还可以就某个问题交流讨论。如在《孤独的小螃蟹》讨论课上,教师带领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朗读“小青蟹不见了”部分,感受小螃蟹和小青蟹之间美好的友情。学生为小螃蟹与小青蟹真诚的友情而感动,被小螃蟹的助人为乐打动,为小青蟹回来了而欣喜不已。浓浓的读书氛围,轻松的课堂环境,极大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体会阅读的快乐。

(三)展示分享课

展示分享课,是阅读指导的第三个环节,就是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可以是学生续编的一个小故事,可以是给故事画的插图,可以是学生根据故事绘制的手抄报,可以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摘抄的好词佳句,可以是精心制作的阅读记录卡,也可以是课本剧表演等。如在《孤独的小螃蟹》展示分享课上,学生就展示了很多自己为这个故事配的插图,虽然有些稚嫩,但学生乐在其中。还有几个学生生动形象地表演了“咔嚓咔嚓剪头发”的情节,给课堂带来了很多欢乐。展示分享课,是学生更高阅读水平的体现,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展示分享课,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潜能,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阅读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相应的举措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温儒敏.忽视课外阅读,语文课就只是半截子的[J].课程•教材•教法,2012,32(1):49-52.

小学阅读指导范文4

【关键词】分类指导教学;阅读训练;小学语文

一、前言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深化培养学生的语文课程核心素养,需要给予学生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阅读教学作为贯彻语文知识的综合学习活动,通过阅读文本、理解文本、活用文本,从阅读当中获得对于语文知识的深化,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但在实际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自身在阅读量、阅读理解能力上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导致了语文阅读教学活动难以达到教学的普适性,难度过低会导致语文阅读能力较好的学生失去积极参与阅读教学活动的主动性,而难度过高又会使得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难以跟上教学节奏,从而失去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对于教师而言,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对于阅读文本的理解,更加重要的是要帮助全体学生深化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针对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学习能力与水平的差异性,给予学生分类教学是极为必要的。在开展阅读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训练,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有针对性的阅读能力提升。在本文的研究,从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现状出发,结合分类指导训练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建议。

二、分类指导训练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所谓的分类指导训练,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分层教学为核心,实施分组教学活动。在分类指导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差异性,给予学生具有相应的教学活动。在开展分类指导训练的过程中,按照学生的阅读学习基础差异与能力差异进行分层,开展相应的分类指导与阅读训练,使得全体学生都能够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在实施分类指导训练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当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一)以预习活动实施分类训练。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分类指导训练,首先应当从预习活动上进行入手。阅读能力的差异,使得学生在进行文本阅读的预习活动中会出现预习收获的差异,对于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难以对阅读文本建立起相应的预习预判,也就无从在正式的阅读教学中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因此,在开展分类指导训练的过程中,作为教师需要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基本的了解,对学生进行分组,将学生分为三类:一类是具有良好的阅读能力的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给予的指导训练需要从基本的阅读活动中要求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寻找同类的阅读文本进行阅读;二类是具备了基本阅读能力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阅读的内容,要求学生总结与提炼文本中心思想,对文本内的重要句子进行摘录;三类是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需要为这类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预习活动设计,给予学生相应的阅读关键词,引领学生以关键词对文本进行阅读,鼓励学生对于阅读中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摘录,再给予其相应的解答。

(二)在课时目标中落实分类指导训练。在对文本进行导读的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一类学生,其课时目标是需要扩展学生的思维活动,在开展指导训练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现有的文本中对文本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进行升华,在课后的训练作业中为学生开展目标文本以外的扩展阅读作为要求,训练学生建立起更加系统化的阅读知识体系。对于二类学生,则是在课时目标中要帮助学生深化对于阅读文本的理解,在阅读活动中以二类学生为主体开展导读活动,通过精读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阅读文本的中心思想。在课后的作业训练中,要求学生以自己的语言总结全文与各个段落的中心。对于三类学生,要在阅读教学关心学生的学习状态,当学生出现疑惑的时候,要给予及时的解答,在课后的作业中,要求学生对阅读文本的中心思想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建立起基本的阅读体验。

(三)以分类评价巩固指导训练成果。在分类指导训练中,给予了学生具有差异化的阅读训练作业,为了巩固分类教学的成效,在评价过程中,也需要进行分类。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完成训练作业后,对于一类学生要关注其知识的扩展性,评价中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升阅读的覆盖面与能力提升。对于二类学生要求则是针对其不足,给予相应的指正,使得学生能够知道自身在阅读方法上的不足。对于三类学生,对其的评价则是要关注与鼓励,可降低相应的评价标准,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通过开展不同的评价形式,可以达到不同的阅读教学目的,使得分类指导训练的成效可以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高玉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推进,分类指导[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5(12):144-144.

小学阅读指导范文5

一、课堂内外相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探求更大知识领域的需求。特别是当学生看到自己喜欢的文章,看到文章中自己喜欢的段落,会爱不释手,兴趣慢慢产生。而学生的主要阵地是课堂,在课堂中就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他们喜欢上阅读。

(一)由课堂阅读引发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引入课外要阅读的内容。比如,在学习《祖父的园子》时,由文章中诗意的描绘而感染学生,当学生被这样的美景所吸引后,他们感到意犹未尽,一定还想再读一下另外类似的美文,就样就顺理成章地引出萧红的《呼兰河传》,让他们课后慢慢去品。还比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后,在感悟因“目前人类无法移居”而得出“只有一个地球”这个结论的同时,不但呼吁学生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也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疑虑:真的不可以再有一个犹如地球般的星球让人类居住吗?这样就激发了他们对宇宙的探索欲望,这时候可以介绍一些有关科技的书籍,如《我想去火星玩》《我要飞向蓝天》等。另外,当给学生讲故事时,也可以讲到半截,或留下个尾巴,吊起他们的“胃口”,这样也会引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自行找书去看。

(二)在课堂中指导课外阅读方法

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不是告诉他们读什么就完事大吉了,应该对他们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这样才可以真正获得阅读的效果。比如,在学习了《鲁滨逊漂流记》后,要求学生读全书。但不能说布置下去就可以了,还必须指导他们如何去读,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以寻找答案的方法去读;也可以先读与课文有关的内容,再扩大范围来读;还可以划分成几块,一天读几个章节或多少页码,这样不至于让他们觉得负担过重,也能提高阅读质量。

二、阅读与作业互渗透

小学高年级不同于低年级,作业量会加大,难度也会提高,这也就意味着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会少很多,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无暇顾及课外阅读。因此,需要将阅读也当作作业的一种形式,阅读和作业互相渗透,这样阅读的时间会增加,阅读量也会变多。例如,2021 年是建党百年,所以我将红色经典故事作为课外阅读的重点内容,在作业的布置上多了一项内容,即“推荐一本关于红色经典的书籍”,要求从“作者”“主要内容”以及“推荐理由”三方面来回答。

三、经常开展阅读体会交流

课外阅读如果只是读一读,那肯定收效甚微。开展阅读体会的交流活动,可以让学生对书籍内容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例如,每周一次的读书笔记交流活动,让每组选出优秀的读书笔记,标准是在“我的收获”这一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再比如“整本书阅读体会的交流”,全班学生共读一本书,在四周之后,开展读书体会的交流活动,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是以读后感的形式,也可以运用小组对话的方式进行交流。毕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位学生的思想不同,关于阅读的体会也就不同。

四、重视家长的配合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长的责任。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大部分在家里,而且学生的自制力还尚未形成,如果没有家长的重视,没有家长的督促,那么课外阅读很容易荒废。重视家长的配合,让家长在课外阅读中充分发挥作用,这样的阅读才是有效的,学生才可以长时间坚持。

五、以检查的方式促进学生课外阅读

小学阅读指导范文6

关键词:群文阅读;小学语文;语文素养;价值阅读

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有效阅读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的理解水平,增加小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还可以锻炼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但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部分语文教师仍然固守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小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小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和空间,使小学生并未真正参与到阅读中,导致阅读教学质量无法获得有效提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合理应用,打破了传统阅读教学的束缚,开创了阅读教学的新局面,小学生阅读更有动力和方向,强化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为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基础。

一、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

(一)激发阅读兴趣,开阔学生视野

传统的阅读教学以单篇文章阅读为主,学生在阅读后语文教师会进行反复讲解和提问,小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不愿意开动脑筋,缺乏主体意识,使语文阅读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群文阅读的应用打破了单篇阅读教学模式,教师经常根据一个议题挑选几篇优秀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这样小学生在一节阅读课中可以赏析到不同的文章,新的阅读材料对小学生更加具有吸引力,更容易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开阔了小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从而积极主动融入阅读教学中来。

(二)发展学生思维,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它是进行各科学习的基础和前提,而小学语文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小学生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小学生通过思考、探索和交流来解决问题。教师要求小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让小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在边读边想的过程中发散了小学生思维。“量变引起质变”,经过大量的阅读,小学生会总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阅读方法,并形成一定的阅读习惯,使小学生可以在阅读活动中得心应手,从而提高了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掌握阅读技巧,提升阅读速度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小学生课外阅读量的需求逐年增加,教师可以利用群文阅读增加语文阅读的数量,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师需要将多篇文章放在一节课上让小学生阅读欣赏,如果按照传统的阅读和讲解方法,一节课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小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在阅读中要详略得当,要学会提取关键词,学会对文本信息的整合与吸收,从而提升阅读速度,使小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更多的内容,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科学选择阅读议题,激发阅读兴趣

在群文阅读中,教师将多个文本依据议题组合在一起,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并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所以,群文阅读内容的选择要紧扣阅读“议题”。教师可以作者的写作风格为议题,为小学生选择同流派的文章进行阅读,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鉴赏能力。教师要为小学生归纳各种写作风格,从中学习谋篇布局的策略和旁征博引的手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是出自大师手笔,其写作特点各有千秋,为了让小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大师的作品,语文教师可以以作者为议题,引导学生由一篇文章到一组文章的阅读,从而加深小学生对作者和作品的了解,降低学生对同一作者书写的不同文章的阅读理解难度,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群文阅读需要小学生在短时间内阅读完几篇文章,仅靠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很难将所有知识点都吃透,教师可以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知识点作为群文阅读的议题,指导学生采用精读、泛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去领会文章的深意,选取和知识点相关的、具有典型性的文章让小学生进行阅读,让小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发现文章的异同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对不同的文章施以不同的阅读指导方法,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群文阅读议题的选择应贴近小学生的实际,应具有启发性和实用性,便于小学生灵活的掌握群文阅读的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强化方法技巧指导,提升阅读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强化对小学生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的指导,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在群文阅读中,很多教师为了突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把阅读课堂交给了学生,让其自主阅读,但阅读效果却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在于缺乏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群文阅读不是让小学生放任自流,而是要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阅读,从阅读中积累经验。教师可以借助课堂提问来指导小学生群文阅读,围绕议题从不同的角度设置难度适宜的问题,让小学生通过对阅读文本的比较、概括和归纳,总结出自己的答案,使小学生学会知识的有效筛选和整合。语文教师还要对小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科学指导,让小学生学会带着问题阅读、学会找文章的题眼和关键语句、学会高效快速的提取信息,使学生掌握精读、泛读、跳读等阅读技巧,从而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效率。语文教师要鼓励小学生在阅读中发散思维,大胆想象,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富有个性的想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全面看问题的能力。只有小学生自己会发现问题,才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语文教师还要指导小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群文阅读,教师把群文阅读的信息内容集中在一张思维导图上,使碎片化的知识系统化,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方便小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激发小学生群文阅读的兴趣,促进小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宽阅读视野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所以,单纯依靠课内资源进行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利用群文阅读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使阅读教学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宽小学生的阅读视野和获取知识的渠道。要想让小学生爱上阅读,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为小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课外时间,语文教师可以和小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背古诗,也可以和小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素材和阅读体验,用自己的阅读经历感染小学生,使小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语文教师可以借助课内阅读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介绍作者的一些趣事、书中的人物或精彩的片段,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小学生在课后主动的进行群文阅读,在阅读中感受名著的魅力,使学生由“要我读”变为“我要读”,小学生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小学生年龄尚小,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充满童趣的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由故事引入群文阅读,把教学内容以故事的形式呈现给小学生,教师讲完故事再向小学生推荐相关的书籍和文章,促使小学生带着兴趣进行阅读,这比传统的说教有效的多。教师还可以通过榜样激励的方式引导小学生开展群文阅读,使小学生主动投身到课外阅读中,也有助于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

(四)深化阅读情感体验,表达阅读感受

只有小学生形成情感体验,才能和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更深层次了解文章的内涵,并可以将这种情感内化于心,提升自身的人文底蕴。教师可以将表现同一主旨的文章组合到一起供小学生阅读,引导小学生在群文阅读中获得情感的顿悟,深化小学生的认知结构。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阅读体验,语文教师可以开展阅读赏析的活动,选取群文阅读文本中的精彩片段,组织小学生欣赏和评析,让小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去品味,去推敲,收集文中的信息,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在赏析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营造活跃的氛围,为赏析活动增加趣味性,让学生从文本中获得美的享受,进一步激发小学生群文阅读的兴趣。读和写是分不开的,教师应将读和写有机结合起来,让小学生在读中写,在写中读,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在群文阅读后,语文教师要培养小学生写读书心得的习惯,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心得”多了,“体会”自然就深了,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也随之强化,阅读质量也得到进一步提高。群文阅读不应局限于读,还需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巩固读的成果,教师可以通过手抄报、优秀读书笔记展示、讲故事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检验小学生群文阅读的情况,鼓励小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让学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结语

总而言之,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形式,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法,它突破了传统阅读教学的弊端,为小学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所以,教师必须要重视群文阅读的价值,并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将其科学、有效地应用到自身的教学中,提升小学生的阅读体验,促进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获得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贺玉珍.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考试周刊,2016(52).

[2]李娅.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策略[J].数码设计,2019(12).

[3]张曙光.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课内外,2018(11).

小学阅读指导范文7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外阅读;阅读习惯;阅读素材

一、小学英语课外阅读的意义

一是广泛的英语阅读拓展了学生的词汇量,也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语法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以及丰富学生语言输入的来源。二是作为一种语言的英语需要渗透文化内涵,英语语言难以由文化中脱离出来,作为文化载体的英语语言有效地联系了各种文化,因而是我们熟悉外国文化的纽带,西方发达社会的文化风俗、思维模式、价值理念等无不渗透于英语阅读素材中,学生通过大量课外阅读素材的涉猎,能够在自身的思维中融入这些国家的文化理念。三是课外阅读可以引导学生感受逼真的语言情境,特别是有着较强趣味性的童话故事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从而在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知识。

二、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对策

1.指导学生选用适宜的小学英语课外阅读素材

阅读素材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根本所在,然而,并非全部的阅读素材都跟小学生相适宜。教师务必全面地思考阅读素材对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价值,教师在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下面几点:一是选择的阅读素材需要跟学生的学习目标相适应,且能够拓展主题。能够立足于文本中的阅读材料、语法内容、词汇知识等选用适宜的阅读素材。这样一来,当阅读素材中重复出现这些内容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巩固所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二是选用的阅读素材需要跟学生的心智发展相适应。对于刚开始学习英语知识小学生来讲,初步建构词汇量,英语能力比较差,尽管抽象思维有所进步,然而占据主导的依旧是形象思维。为此,指导学生选择一部分形象、生动的绘本素材,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欲望。针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他们掌握比较多的词汇之后,指导学生选择有着相应语法难度、富有挑战的阅读素材。三是注重阅读素材的多样性,教师不但指导学生选择寓言故事、童话故事,而且指导学生选择诗歌、科技知识等,从而实现学生的多样性需求,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过程中丰富自身的生活体验和拓展自己的视野。

2.有效地指导学生小学英语课外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针对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教学而言,其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中才可以实现理想的效果。其中,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关键,教师不但应指导学生选择适宜的课外阅读素材,而且应指导学生阅读的技巧和方法。一是教师应让学生浏览式地阅读整篇文章,且不需要一字一句地阅读和翻译全篇的语言文章。学生能够首先扫描文章,对文章涵盖的有效信息进行把握,明确文章的主旨,把握文章的关键内容。二是教师应纠正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和缺陷。学生在一开始进行英语课外阅读的时候,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可避免地存在。为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存在的问题进行实际地探究,像是对于小学英语课外阅读过程中难以收获有价值信息的情况,教师需要为学生讲解一篇课外短文,从而示范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技巧,以逐步地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3.推动学生真正地消化和吸收小学英语课外阅读内容

学生通过英语课外阅读能够收获比较多的知识和信息,熟悉一些西方文化风俗等。然而,学生在进行阅读后常常遗忘掉有关的内容,未曾有效地记录有关的内容和知识。为此,教师应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做好笔记,可以摘抄下课外阅读过程中碰到的一些好的句式和内容,如此一来,能够推动学生累积大量的知识,从而实现学生英语素养的提升。除此之外,鉴于小学生的课外英语阅读缺少积极主动性的情况,教师能够定期地组织黑板报比赛的活动,激励学生将课外阅读所获得的知识信息展示在黑板报上;也能够让学生做好自己课外阅读的手抄报,再让学生之间互相传阅手抄报。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积极主动性,而且能够推动学生真正地内化课外阅读知识,从而建构丰富的英语学习素材。

三、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小学英语教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外阅读能够丰富学生的课程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因此,为了与新课改要求的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标准相符合,教师需要激励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活动,指导学生选择适宜的课外阅读素材和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璐璐,张海燕.教师对小学《英语》(新标准)教材的评价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3):100.

小学阅读指导范文8

一、小学生高段阅读存在的问题

(一)时间不够用,不能兼顾拓展与课文

小学生高段阅读是对小学生知识量的扩展,但是由于教育改革,课程安排紧密,使小学生不能同时兼顾拓展与课文,对于教师而言,没有确定教学目标,往往在小问题上讨论很久浪费时间,而对于主题却草草了事。再加上小学生是初步设计阅读方面的知识,接受能力比较弱,所以现阶段加大量度让小学生同时练习阅读又要学习课文,就显得时间不够用,容易让小学生心里产生厌学的心理,导致阅读效率停滞不前。

(二)阅读方法单一,程式化

小学生是初步涉及阅读,对于阅读的方法还不是很了解,而教师对于学生在阅读方面的指导也单一,往往忽视了小学生是初步涉及阅读,采用指导中学生的方法来指导小学生,这样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无疑加大了难度,越来越多的教师认为,带着问题去看短文找答案是一种特别好的阅读方法,但是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就不是这样了,他们比较习惯先读全文再看问题,否则很难静下心来去阅读,去找出答案,这也是导致阅读能力停滞的一个原因。

(三)小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监控和引导

小学生心性还不稳定,喜欢玩,难以集中精力去看完一篇文章,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和认知能力,小学生初步涉及阅读,虽说掌握了一定的基础语言能力,但对于广泛的阅读来说,还很缺乏知识经验,对于阅读任务能逃则逃,教师也没有做到一对一的监督指导,在很大程度上都影响了小学生对高段阅读的认知和学习,小学生教学中还引入了游戏课堂,这就使小学生对于高段阅读就很难了,老师不能正确引导学生去学习,去分析短文,这一问题也值得老师们关注。

二、对于小学生在高段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的建议

(一)教师掌握好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兼顾拓展与课文

在小学生高段阅读中,其实教师占据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只有教师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节省课堂上因不必要的问题所浪费的时间,也需要老师指导学生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问题的关键,让学生更快的学到知识,老师也要组织好游戏课堂的进程有序,不能再像之前只是为了一堂课而讲课,而非是给学生传授知识。高段阅读的最高境界就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要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激发并培养小学生对高段阅读的能力和学习兴趣。教师也应正确认识知识可以通过灌输来掌握这一要性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率。

(二)教师指导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对于不同的人而言,喜欢也是不同的,正如“世界上没有俩片一模一样的树叶”,所以在教学当中,教师更应该抓紧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了解学生的习惯对症下药,这样在高段阅读的道路上便又少了一道坎,多了一丝希望,阅读能力就是学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去解读教材的文字语言的能力,要想提高阅读能力,首先得多读,巧读,要运用适合自己的,能有所提高的方法,当然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老师及时的纠正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特别是一些学生只顾着摘抄短文中的名人名言,好词好句却疏忽了对文章主题的了解,这是阅读的一大误区,需要老师和学生特别关注。

(三)摆正学习态度,学会自主学习

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在自主学习的这条道路上,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孩子的爱好出发,激发学生的征服欲和忘我精神,久而久之,这便教会孩子们主动去体会这种自主学习带来的乐趣的这种感受了。其次,创设宽容自主的学习环境,建立平等的师生互动关系,因为教室的态度和他的管理方式对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的心理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只有在宽容、自主、活跃、平等的氛围中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反之,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还会产生厌学心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运用多边互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可以试着打断笼统的学习方案,试着让学生自己去制定学习目标和达成目标的方法,老师要理解孩子的强项和弱项,要时常鼓励孩子,让他有个积极健康的学习心态,这样有助于孩子主动的去发挥优势。当然要想孩子彻底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也需要家长的配合,最好是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启发孩子领悟到学习真正的快乐,同时也要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让他自己知道学习是自己的责任;鼓励孩子耐吃苦,教会它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引导学生学会独立自主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应该用宽容的心态去理解学生的每一个过失;用期待的心情去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学生的每一次成功,我相信只要老师肯用心,学生肯努力,家长肯配合,那么小学生将会是一匹战无不胜的黑马。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