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考试总结范例

小学考试总结

小学考试总结范文1

【关键词】小学英语;形成性评价;实践;探索

评价方式有许多种,不光只有考试分数一种考核方式,但依旧有很多老师有这个误区。教师应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和课堂活动中积极观察,将学生视为主体,不止观察他们的书面分数,还要全方位的分析探索学生的全面性。以一种丰富的,多样的累积来完成形成性评价,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否则如果教师只注重学分只给予学分评价,对很多学生而言不公平,而言还会产生负面心理。形成性的产生就是一种探求过程而非结果的教学理念。

一、形成性评价的定义

1.全过程观察。形成性评价是近些年创新出来的新型教学方式,由此可以代替相关的老旧教学观念。形成性评价源于学的多方位观察和多面性点名。教师应从学习成绩,课堂态度,以及自身情感进行多层面的探究,然后给出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形成一整套的观察系统,才能更准备的发现问题,改进问题。2.多方面挖掘。教育指出,形成性评价的核心要领对学生学习过程加以重视并做出相关评估。这就需要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多多了解学生日常的学习情况,学生的知识吸取量,知识储备量,已经学生对于英语课程的兴趣或是课外内容的延伸。教师将平时挖掘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类,看到学生学习能力和情感三观的的双重发展。在此基础上做出形成性评价,帮助学生不断进步,达到身心的双面发展。

二、形成性评价的探究

1.为学生提供主动性。小学英文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个充满新奇但又难以跨越的语言认知,教师应当运用好学生的好奇心,在形成性评价中不断树立学生的信息,激发他们的潜在能力和兴趣,给予学生鼓励且正面的评价,以此让他们拥有老师教师的认可和肯定。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很多学生会以学好英语而感到骄傲,教师也应利用好这一点,将形成性评价时刻渗透在学生的教学课堂中。2.帮助学生认识问题。形成性评价另一方面,即时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到自己的缺失和不足,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又同时能获得教师的形成性评价之后,可以更加有效的反省自身缺点,以此更大程度的提升自己在一些领域上的欠缺,在学生逐渐学者认识自我的过程中,教师应参与其中,小学生的认知尚且不晚上,教师应及时给予正确引导,以便于学生更快的找到进步方式。通过教师的指引,学生将能更加详细认真的意识到问题所在,并在此加以调整改正。

三、小学英语中形成性评价的多层面实践性

1.课堂总结。小学生每天都需要在课堂中获取知识,教师根据书本内容来讲解,学生听讲,课堂的吸收度将直接影响学生课后的作业和习题,因此,教师可以在上课时就注意观察学生,有谁认真听讲,有谁没有认真听讲,比如课程《Lookatme》就很符合教师的讲学情景,教师要求学生时刻注意老师。下课时教师可拿出提前准备的小奖品,选出最听讲的几位同学给予奖励,那么,剩下没有奖励的同学,老师也要对他们进行口头鼓励,长此以往下去,学会注意到教学课堂的评价,会更加约束改进自己。2.英语的学习方式多层面总结。英语学习氛围分为很多阶段,比如读课文,认识单词,听写单词,口语表达。教师要注重这些方面的评价内容,可以先根据课程内容带领大家一步步完成这几个阶段的实施,比如再学习课程《Myfriends》的时候,教师先按照步骤带着学生阅读课文,然后教授新单词,听写单词,口语能力。然后教师根据这几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评价,例如那些学生阅读能力较好,哪些学生口语较好,将每一个学生的优点都评价到位,而没有被表扬的那些层面,学生就会因此想要主动去学习改善,想要做到全方位被表扬,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3.英语考试。考试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教师可以利用好考试的总结性价值对学生给予形成性评价。学生考试考不好的情况常有发生,这时教师不应责备,而是应及时给予学生讲解。比如课程《Hello》中,小学生难免会出现单词拼写错误的情况,教师在此时及时指出错误,要求学生在此复习并给出答案,而这个时候,教师即可对学生进行表扬,让所以学生都知道,自己并不比别人差,以此激发他们的信息。总而言之,形成性评价不是单方面的评价,也不像试卷那样只在学期末对学生进行考分总结,形成性评级是多方位的,要帮助学生全方面的成长,认识自己的不足,更加了解自己,并在了解自己过程中改进自己。形成性评价是更加重视过程的一种教学存在。

参考文献:

[1]麻豆兰.小学英语形成性评价的设计与探究[OL].百度文库,2014.12.30

小学考试总结范文2

一直以来,我国教师资格认定采取两种方式:一是直接认定,适用于各级师范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只要他们在校期间思想进步、成绩合格、基本功过关、体检正常,就可以由学校统一申报相应的教师资格。二是通过考试认定,适用于非师范教育专业的人员。非师范教育专业的人员要想取得教师资格,除具备相应的学历条件、专业要求外,还必须通过教育教学知识考试、教学技能考核、体检等一系列程序后,方可认定教师资格。2011年,教育部先后颁发了《关于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试点的指导意见》和《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行办法》,依据以上两个文件精神,改革试点省份2012年入学的师范生毕业时也要参加国家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通过后才能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而且,教师资格也将不再享有“终身制”,每隔五年就要经过考试,再重新注册相应的教师资格。

二、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矛盾与冲突的挑战

(一)生源质量与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

20世纪末,受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影响,许多大学扩大了招生范围和数量,大批优秀的高中毕业生投入本科院校的怀抱,导致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的录取分数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在同批次录取院校中几乎处于最低水平。再加上师范生免学费政策的取消,贫困家庭孩子失去了报考师范专业的优惠条件,也是导致小学教师职前教育专业生源质量降低的原因之一。近几年,农村基础教育在校生人数急剧减少,许多农村小学撤点并校,农村小学教师的需求量也大大降低,为农村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严峻的就业形势阻碍了考生报考小学教育专业的热情,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机构的录取人数逐年下降,有的甚至无法完成计划的招生指标。生源数量的减少、质量的降低影响着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二)学制年限与课程设置之间的冲突

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现有三种学制形式:高中起点两年制专科;高中起点三年制专科;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以高中起点两年制专科为例,学生要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完成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在内的30多门课程,学生根本没有独立支配的学习时间。而且,学生见习、实习及参加其他实践活动的时间都很短,不能满足学生技能训练和能力发展的需要。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压缩饼干式的教育”。具体到教育类课程的设置上,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高度综合为小学心理学、小学教育学和小学专业课程教材教法三大学科。课程开设的形式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很少,就是仅有的几门选修课也以必选方式存在,学生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

(三)素质培养与应试教育之间的矛盾

教师资格证考试是对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质量的一次全面检验,其考试科目包括综合素质、教育心理知识与能力和面试三个环节。教育心理知识与能力考核的是学生教师教育类课程基本知识结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小学语文和小学数学的课程设计能力;综合素质科目主要考查学生所学其他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内容多、范围广;面试或说课环节主要考核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技能和能力,对于还未毕业的专科生来讲存在一定难度。面对考试的压力,容易导致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机构将工作的重心放在突击应对教师资格考试上,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训练,违背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回到应试教育的老路上去。是立足未来合格小学教师素质的培养,还是侧重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需要,或者协调处理好素质培养和应试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摆在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机构面前的重大课题。

三、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简称TQM。指在一个组织内以质量为中心、以全面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收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质量这个概念和全部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关。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考验,只有全面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小学教师,才是发展的唯一出路。

(一)明确培养目标,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为了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建设高素质的小学教师队伍,教育部于2012年2月10日制定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从专业理念和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三个方面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要求,也为培养小学教师的职前教育机构明确了目标和方向。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目标定位于为广大农村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小学师资。教师资格考试虽然不是专科层次职前小学教师教育培养的最终目标,但它却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调整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完善而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的具体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2011年10月8日,教育部新颁布的《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教育类课程采用的是模块化课程设置,最新《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大纲》中的考试内容也是以模块方式呈现出来的。模块化课程(简称MES)是国际劳工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开发出来的一种较先进的职业培训模式。它是在深入分析每个职业和技能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工作标准,将课程和教材开发成不同的教学模块,形成类似积木组合式的教学模式,属于“能力本位课程模式”。模块化课程模式大大增强了教学内容的适应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不同学习基础、发展需求各异的受教育者的需要。新的《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将教育类课程的由过去的心理学、教育学、课程教材教法三大学科,演变成现在的六大学习领域、二十多个模块;开设学时和所占比例都大幅度增加;强调教育实践的重要性,明确规定教育见实习的时间不少于18周。教学实施过程中,每个课程模块可以单独开设,也可以几个模块组合在一起开设;课程开设的形式可以是必修课,也可以是选修课;课时分配也可以是弹性的,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调整。课程改革是提高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的关键,也是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集中体现。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也应采用模块化设置,与教师资格考试内容接轨,既适应考试的需要,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面对较差的生源质量和庞杂多样的课程模块,学校不但不能迁就学生的水平而降低要求,反而更应该高标准,严要求,通过规范教学过程管理,严把教学质量关,努力实现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的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直接教学为主的教学策略,研究和尝试采用更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做到“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即教师教的不应是死的知识,而应重视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学生应将接受学习和自主学习结合起来,学会学习。任课教师、班主任和其他教育力量形成合力,从多角度、多方面、多种途径指导学生学会目标管理、时间管理、效率管理等,最终实现自我管理,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改革教学评价机制,保证和监督教学质量的提高

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的学业成绩评定基本上还是沿用中等师范学校以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绝大多数的课程都安排到期末一、两周内集中考试。学生平时不努力,考前临时抱佛脚,突击应试,学习效果受到很大影响。适应教师资格考试的要求,当前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的教学评价机制也要随之变革,最佳办法就是尽快实行学分制,将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考核全部纳入学分制评价体系。在教学评价方法上,保留必要的考试科目,增加考查课的种类,考查课可以涉及更多的课程模块,测验和评价学生多方面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在教学评价种类上,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统一,采用多元化、灵活、弹性的评价方式,保证和监督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四、总结

小学考试总结范文3

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最重要的时期.小孩子的心智还未成熟,面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渴望,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会碰到许多社会适应性的问题,如情绪处理、心理冲突、是非辨别、沟通择友、信仰目标、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等问题。他们非常需要成年人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使他们在沟通中得到帮助,特别是到了小学六年级和步入初中阶段的青春期学生。

关键词:

小学;青春期;人生观;心理辅导

信息时代的到来,学习内容变得越来越广泛,学习内容的增大使不少学生产生了一系列的困扰和危机,出现了学习障碍的现象。这些困扰的解除,可依靠老师和家长的心理辅导去解决。辅导中我们不仅仅需要对他们进行知识性的遗漏补缺,更加需要运用心理手法去提高他们自我观念、自信心、情感、兴趣、动力、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们更好地去适应现阶段的学习任务,更能帮助他们在步入青春期的道路上,起到一个正确的带头作用和引导作用。

1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心理辅导的内容和意义

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花园中盛开的花骨朵。老师作为辛勤的园丁。不仅起到教育意义这一作用,更需要为他们在步入青春期的道路上,起到一个正确的引导和带头作用。为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目标的最简单的表述可依据江耀强1999年提出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八自”目标:自觉、自知、自爱、自持、自尊、自强、自制和自信。作为小学班级心理辅导的设计点,笔者为之归纳总结出以下几点内容:(1)学会认知:正确制定出未来中学习的计划性、学习中的楷模典范、拥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和枝巧、正确的对待民族与外来文化的认知度。(2)学会做人:设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了解和遵守公民道德、自觉遵守人身行为规范、学会正确的社交技巧。并拥有奉献精神、社会责任、劳动意识。拥有一个正确的荣辱观。并且能够正确的了解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所拥有的权益以及自身多需要履行的义务。(3)学会生存:安全知识、自我保护(包括不沾)、劳动技能、升学指导。怎样面对校园恶势力以及外界恶势力的困扰以及如何正确的进行自我保护。

2实例详解、案例简介

根据调查研究表明,大多数的小学生或多或少的都会存在一些学习或者心理上的问题。以下笔者根据某校某某学生的真实案例结合理论来进行详细分析与指导建议。吴某,小学六年级女生吴某。最近心烦气躁,总是感觉内心空虚害怕一个人独处。这个学期的月考没发挥好,成绩由年级前5名退到了五十多名,知道成绩时忍不住大哭了起来。班主任批评吴某,吴某觉得在班里面子;妈妈看到成绩斥责吴某,吴某觉得痛心。于是,她每天加班加点,中午也不休息。距离下一次月考时间越来越近,她就越紧张、心烦,有时还会出现头晕。心里总想着考试的事,担心自己又会发挥不好,很焦虑。晚上睡觉前一想起要考试了,头脑中就会不自觉的浮现出妈妈斥责的情景,觉得呼吸急促,经常半夜被噩梦惊醒,或者干脆睡不着。白天上课、做作业时也常走神,非常担心自己下一次考试又考不过,如此恶性循环。

3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只有真实的了解孩子的困惑和压力,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和分析问题,才能找出真正存在的误区、只有正确的面对这些误区才能够找到解决孩子心理困扰的最佳措施。根据以上真实的案例我把改学生所面临的困扰和问题解剖成了以下几点进行分析:(1)澄清问题、挖掘原因。教师应该尝试了解当事人对问题的主观阐释、问题对当事人产生的影响、当事人如何处理问题、当下发生了什么是当事人觉得困扰而在意的。(2)协商目标,辅导教师协助当事人描绘对于问题解决的美好愿景和目标。从对当事人所偏好的未来细节进行探讨,聚焦当事人的多个问题,协商出当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他制定下一个小目标。(3)挖掘资源,寻找例外阶段。寻求例外是整个咨询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辅导教师必须积极探讨当事人过去相关的成功经验和各种优势资源。讲学生的优点放大,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从中获取解决问题的希望和力量。强调学生已经切实做过的事情。列举出学生获得的成功与荣誉,给学生规划出下一阶段性的具体目标,把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目标,并且有计划的去进行和实施。(4)教师和学生相互反馈。提供反馈前,一般休息五分钟,给咨访双方都提供了思考的机会。反馈时首先一般教师需要对当事人进行整体的肯定和赞许,特别是针对与目标达成有关的优势力量。然后当事人也对此次谈话对自己的内心辅导所产生的影响和变化,进行一次总结反馈。两者相互达成共识。

4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不同的小学生、不同的问题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也有一定的共同性。我们可以先总结出矛盾的普遍性,再把不同矛盾的特殊性相结合。我把该学生的具体情况加上理论指导的共同性相结合,给出以下几点建议和解决方案。(1)化解青春期女孩的心里误区。小学6年级是步入青春期的一个重要阶段。女孩子在生理上会逐渐发育,所以会感觉内心焦躁不安,害怕孤独,害怕寂寞,不愿意一个人独处。这都是所有学生都会面临的问题。这个时候需要家长在生活上的关心更需要老师去进行学习上和生活中正确的引导。(2)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优化辅导。吴某这一次的考试失误。不仅受到了班主任的批评,也受到了母亲的斥责。使吴某承受了双重打击。考试失误内心已经非常自责,加上老师的批评让自己觉得在班里没面子,这个时候非常希望得到父母家人的鼓励和肯定,结果母亲看到成绩也严厉的斥责吴某。此时在吴某的心里就犹如雪上加霜、更是痛苦不已。老师和家长的双重不理解是导致学生压力大的根本原因。此时老师应针对学生的成绩下滑对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想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3)自身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吴某每天加班加点学习,中午也不休息。不合理的学习和作息时间往往适得其反。经常半夜被噩梦惊醒,或者失眠干脆睡不着。甚至白天在学校里上课、做作业时也常常走神。结果学习也没学好,休息也没休息好。更是得不偿失。需要调节好自身的心态。正确的去面对考试,考试只是检验你是否用心学习的一种方法。并不能因为考试成绩去否定一个人的能力和付出。(4)家长需要帮助孩子排解精神压力。因为一次的失误,而导致其过度的心理紧张和精神压力。知道成绩时吴某大哭了起来。紧张、心烦,有时还会出现头晕。经常半夜被噩梦惊醒,白天上课时也常走神。青春期的孩子因为年纪小,自我认知能力不足,无法自己给自己寻找排解压力的出口。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进行正确的开导。例如,带孩子去郊外呼吸新鲜空气、给孩子做一顿可口的饭菜。哪怕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也会是孩子心中最好的礼物。

5结语

面对青春期的小学生,教师应该做到积极的心理辅导,家长更应该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一方面更加关心自己孩子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适当的缓解孩子在学习上的难题和压力。只有这两方面相互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心理误区。更应该做到具体问题集体分析。把理论知识和孩子的自身情况进行相结合,从而才能让学生们更好地去适应现阶段的学习任务,才能够正确培养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晓英.如何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心理辅导[J].学周刊,2016(7):215.

[2]麦从心.班会课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24):50-51,55.

[3]孙益光.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6(79):188.

小学考试总结范文4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教学质量

1前言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传统应试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手段和教育理念所存在的弊端也在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很多企事业用人单位所面临的竞争环境也变得日益激烈,而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很多用人单位都将人才选拔标准从传统的高学历和优秀考试成绩转变为考核应聘者的创新、实践以及沟通等能力。而语文阅读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理解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的主要教学方式,一直处于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位置。因此,研究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当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小学语文阅读设施不完善:受农村经济发展迟缓、交通设施不健全以及通讯设备不发达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小学始终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落后以及教学形式单调等问题[1]。且虽然近年来我国不断实施素质教育工作,但是与素质教育工作相匹配的教育理念、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标准等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完善,使得很多农村地区的教学机构依然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唯一标准。从而导致了本来教育经费就十分紧张的农村小学只能将大部分的经费都用来提高学生的成绩,而其他教学活动却得不到有效的开展。2.2学生阅读积极性不高:阅读本身就是一种枯燥无味的学习活动,如果我们在阅读文章之前,缺少一定的阅读热情和阅读积极性,那么就会出现中途终止阅读或阅读效果不佳等问题。再加上很多小学生从一开始接触学习就被灌输了考试成绩决定一切的思想,使得他们在学习知识时,只关注可以最直接、最快速、最简单等提高考试成绩的学习方式,对于像阅读这种既费时费力又不能快速提高考试成绩的学习方式,很多小学生则不愿过多的尝试①。2.3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开展阅读活动:虽然我国近年来不断强调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逐步实施素质教育工作,但是,很多农村教学机构都没有完全的摆脱应试教学模式的阴影,考试成绩依然是我们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决定小学生是否可以就读于名牌初中的主要考核指标,使得很多教师、家长以及学生都在不择手段地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继而他们无限制地占用小学生的课余时间督促学生搞与考试有关的学习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占用了小学生的阅读时间。

3完善农村小学阅读现状的策略

3.1营造阅读氛围,完善阅读设施:本文将营造阅读氛围和完善阅读设施的措施总结为以下三点:第一,确保小学生有书可读。通过政府不断加强对农村小学的扶持力度、鼓励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等措施,不断完善农村小学图书馆的建设,同时增加农村小学课外读物的量,以便于最大限度地满足小学生的读书需求;第二,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语文教师、班主任等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每周为小学生安排2—3次的阅读活动,使小学生可以明白阅读的作用和意义,从而主动参与阅读;第三,丰富阅读的内容②。不断丰富农村小学阅读刊物的内容,使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使其喜欢阅读[2]。3.2激发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众所周知,兴趣是我们学习和认知新事物、新思想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对某一事物或某一活动感兴趣,那么我们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学习与该事物有关的知识,反之,我们就会有意识地回避与这一事物有关的一切活动③。因此,如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依然是我们改善农村小学阅读现状的主要措施之一。对此,本人在结合多年工作经验的前提下,将提高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措施总结为以下两点:第一,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将班级的学生随机分成若干组,并对每组学生都布置相应的阅读任务;第二,定期对每组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抽查,对于阅读效果显著的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一来,就会给小学生产生不能拖小组后腿和通过阅读可以体现自我价值等心理,从而达到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的目的。3.3为小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在我国新颁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45万字,而就目前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而言,远远没有达到这一标准[3]。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小学生的阅读时间不足。对此,本文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完善。第一,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使其充分明白对于提高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作用,以便于家长可以在课后监督和帮助小学生从事阅读活动;第二,在学校操场、教室、走廊等区域设置合理的书本存放柜,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获取自己喜欢阅读的书本;第三,教师应彻底转变传统应试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理念,充分明白阅读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4结束语

从上述内容我们不难看出,在教学大纲不断完善、教学改革力度不断加强以及社会人才观念不断革新等因素的作用下,我国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意识到了阅读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但是,受农村小学阅读设施不完善、学生阅读积极性不高以及阅读时间少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农村小学都存在着轻视阅读教学的现状,身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只有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积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才能有效地发现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寻求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为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不断完善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秀红.谈谈农村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J].教育.2016.32.

[2]莫立群.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08.07.

小学考试总结范文5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教学管理;问题;对策

一、引言

小学教学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也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当前的小学教学管理存在一定的不足与落后,其前进的脚步不能紧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脚步,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学教育的发展。要想成功解决小学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要实现对教学管理的改革,从而有效提高小学教学的质量。

二、小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方面存在的问题

课堂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课堂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即课堂纪律与教师调课两方面。首先,课堂纪律问题。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有些教师只知道讲课,却忽略了课堂教学纪律的重要性。当面对学生纪律较差的时候,并没有进行及时的批评与指正,甚至在遇到学生上课没有认真听讲、搞小动作的时候,教师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简单地认为只要学生没有影响上课就无需管理,导致课堂管理不及时,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其次,教师调课问题。教学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教学进程的要求,但也存在遇到不可避免的情况而需要调课的,但是一些教师却因个人原因进行多次调课,却不能及时同教学管理人员沟通,导致教学进度与质量受到消极影响。

(二)作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小学阶段来看,作业是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但是纵观小学作业来看,正是内容上针对性不强,使得作业与当天所学的内容存在分离的现象,每天的作业内容也近乎相同,这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厌烦心理,不想主动做作业,导致所学的知识没有得到及时的巩固。举例来说,小学语文作业的内容一般是将生字写多少遍,背诵或朗读课文,而小学数学作业的内容一般是布置计算题,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的学生通常是为了完成作业而作业,没有意识到作业的重要。

(三)考试方面存在的问题

考试作为考核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重要方法,长时间以来不管是老师或者家长,都将注意力过多集中在学生考试成绩上,这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学校安排过多的考试,不但不能有效考核学习成果,还会起反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学校应逐渐实现对教育的改革,建立起不再为考试而学习,而是更好提高教学素质的机制。

(四)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小学阶段属于基础教育阶段,虽然教学内容相对来说较为简单,但是仍然需要素质较高的教师进行培训与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紧随时代进步的步伐。在当前阶段中,教师自身的危机意识并不强,使得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如果备课不充分,很有可能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影响学习效果。

三、优化小学教学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解决课堂问题的方法

在对课堂纪律进行规范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加强并提高教师自身的责任意识,而不是简单地将授课当作一个任务,置学生的学习效果于不顾。因此教师要严抓纪律,增强课堂管理意识,改善课堂纪律虽然属于强制性措施,但却能为学习质量提供一定的保障。在对课堂中教师调课的问题进行优化的时候,可以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并且依据教师调课的各项要求,认真填写调课表,并且要在指定位置写清楚调课的时间与原因,以此避免影响教学进度现象的发生。

(二)解决作业问题的方法

纵观小学教学中的作业,不难发现的是其千篇一律,不具备很强的针对性,在解决这一问题的时候学校方面可以对作业的形式要求进行一定的调整,教师在布置作业之前务必要认真思考,如何才能将作业与自身所学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与此同时还要向学校提供与布置作业相关的依据与内容等,从而有效地增强教师对课后作业的重视程度,另外一方面来说还有利于挖掘教师思维的潜在能力,让学生通过作业达到巩固知识的作用。教师在对学生上交的作业,更应当严肃处理与批阅,在学生作业中发现的问题与不足要进行有针对性地指正与修改,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的作用。

(三)解决考试问题的方法

随着近些年来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应当将应试教育逐渐转变为素质教育。所以说,教师要注意的是不应当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还要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在教学环节中可以适当减少考试的次数,减轻考试给学生带来的心理与精神压力。这主要是因为适当的考试安排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有利于解决教学问题。

(四)解决教师问题的方法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也需要通过教师来发挥其主体作用,因而教师的素质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所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务必要提高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品德素养。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其自身发挥的榜样作用在小学教育阶段表现得尤为突出。学校在这个过程中要尽量创造更多的教学资源,发展多方面的力量,为教师创造学习的条件。举例来说,可以为教师安排一些提高教师素养的专题讲座,还可以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实现对教师备课与效果方面的提高与进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将新的教学理念合理应用到实际学习过程中,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不断地创新,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在教学理念的问题上,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将教学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对教学评价这一内容来说,不但要重视教学过程,还要重视教学效果。只有教师不断地实现自身能力的培养与进步,才能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提高与进步。

四、小结

在整体教育体系中来说,小学教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加之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为了能够更有效地适应课改的要求,保证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就要求在以上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与贡献,以此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进步提供更多的保障与贡献。

参考文献:

[1]何彦霞.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9).

[2]孙晓梅.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4,(11).

小学考试总结范文6

关键词:小学英语;微课;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近些年来, 英文语言伴随着各国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逐渐深入到各个国家的社会生活当中, 已然成为在全球范围内通用的语言, 也因此成为学生需要在小学时期学习的重要语言知识。 与此同时, 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带动了基础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要求的变化,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教学结构并在学科教学活动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新的教育目标。 这也就意味着, 小学英语教师有必要将微课这一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当中, 并借助该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现阶段小学生英语自主学习阻碍

就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与学习情况来说, 存在着诸多问题阻碍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和意识发展。 一方面,即便是新课改已经提出了一段时间,仍旧有一些小学英语教师局限在刻板的思维当中,认为“让学生记住文化理论知识以应对考试”是基础教育的根本目标,并不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另一方面,大多数小学生尚未形成正确的“英语学习”和“英文语言运用”认识,错误地认为“学英语是枯燥无趣的”,因此不愿主动参与学习。 这样一来,无论教师采取多么合理的引导方法, 学生的能力提高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这也就意味着在现阶段,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为英语学科的核心教学目标,教师除了要不断寻找更科学的教育方法之外,还要着力培养其对于英文语言的正确认识和热爱。

二、英语教学活动中运用微课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路径探索

(一)教师主动学习,提升专业素质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影响着他们对于教学手段的选择和对学生的要求, 进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整体教学质量。 这也就意味着, 想要让小学生在探究英文知识的过程中将自主能力提升到新的高度,教师必须要从自身入手,积极提高自身专业的教学能力[1]。 教师 的 能 力得到 提 高 ,便 能 够选择更适合班级学生的微课教学方法, 并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微课视频中的英文知识, 学生的相关素养自然能够在教师的高质量指导和自身的不断实践中实现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微课是近几年来才出现的新型教学手段, 大多数小学英语教师在之前并未接触过该全新的教育模式。 因此, 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以“提高专业能力”为目标,教师必须主动学习“如何 制作 微 课 视 频 ”以及 “如何 运 用 微 课 视 频 ”,以 便 为 学 生提供更有价值的自主学习帮助。

(二)明确教学目标,做好充分准备目标既是“教”的目标,也是“学”的目标,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定位“教什么”以及“如何教”,更是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知道“学什么”以及“怎样学”,是促进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质量的前提保障。就传统教学来说,将“应试”作为最主要的目标,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是在为考试做准备,学生更多时候是在机械性地记忆考试重点, 教师也经常为保障考试效果而拒绝使用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的新教学方法。久而久之,学生难以在学的过程中收获快乐,不再主动参与学习与实践,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自然得不到发展。 因此,想要运用微课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知识, 教师在调整自身思维结构与专业水平之外, 需要完成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以及微课运用目标。

(三)趣味呈现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小学英语教学之所以会出现结果不尽如人意的问题, 与同学们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有着密切关系。 我国学生长期处于中式语言环境当中, 已经形成了“中式思维”定式,很难在课堂活动中迅速进入“学英语”和“感受英语”的状态当 中。 尤其是小学生由于 与生活和英语的接触尚不深入,很难在“直接学英语”的状态下感受到英文语言的独特魅力,也就无法提高学知识的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也就自然得不到发展。 因此, 运用微课构建新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以明确教学目标为基础,教师可以在新课导入环节播放能够促进目标实现的趣味微课视频, 并以此铺垫新知内容。 在这一过程中, 视频中的趣味元素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而随着注意力被视频吸引,通过不断观察视频, 他们能够自然而然地将关注点转移到趣味元素背后的英文知识上,进而改变“英语是枯燥的、学英语是困难的”刻板印象,重新建立起“英语是有趣的”认识,最终在兴趣被充分激发和建立起新的科学认识的同时,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并提高相关能力素质[2]。

(四)鼓励自主预习,深度培养能力除在课堂新课导入环节运用趣味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让他们以更轻松、积极的状态进入到学习活动当中并提高自主素养之外, 科学的课前预习也能起到别无二致的效果。 在过往的教学活动中, 大多数教师都比较关注课堂上的新知导入,并不关心对于预习活动的设计、不会要求学生提前学知识。 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提前根据教师的要求和提供的微课视频资源自主预习新知, 不仅能够让他们提前了解即将要学的内容,在有所准备的情况下迅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更是可以使其在预习过程中提高自主能力。 因此, 教师有必要制作以支持“课前预习”为主的微课视频并将其通过信息化手段发送给学生, 要求他们提前结合视频内容和教材文本预习新知。 这样一来,以合适的材料为支持,学生自然能够在完全独立的自主预习过程中将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到新的高度。

(五)组织小组合作,促进自主探究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小学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以便为社会培育出能力更强的应用型人才”。 因此,从深化自主的角度出发,可以将学生组成学习小组、 让他们在小组合作中自主探究知识。 学生由于思维结构尚未成熟,很难在教师讲授英文知识之后迅速理解并掌握所学,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出现———意识到自身在英语学习方面的不足,学生会产生“害怕教师”的情绪。受“害怕教师”的情绪影响,他们经常会有意避免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即便对知识存有疑问也不会积极向教师寻求帮助,这无疑会严重阻碍其自主能力发展。 但是,在同龄人面前,他们会有完全不一样的表现。 对此, 教师可以尝试将他们按照能力素养的差异分成不同学习小组, 进而在课堂上播放微课视频,鼓励他们观看视频并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其中蕴藏的英文知识与其他情感[3]。 这样一来,在同龄人面前卸下心理防备并积极讨论,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与知识水平自然能够实现质的飞跃。

(六)合理拓展资源,丰富学习内容虽然面对英文语言在社会交往中被应用得越来越广泛的现实情况, 国家教育部门已经提高了对于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并在修订教材上大下功夫。但是,教材篇幅的固定对其可收录的学习资源形成的限制, 使学生能够从中获得的知识是有限的。在该情况下,若教师只是一味地围绕教材设计微课视频并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能够起到的“促进学生成长”效果必然是微乎其微的, 无法使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更深层次的发展。 因此,以“培养小学生英语自学能力”为目标,拓展英语资源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既可以选择自行在网络环境中搜集合适的拓展学习资源并将其融合在微课视频中以供学生展开自主拓展学习之用, 又可以尝试放手让学生自主搜索拓展素材并制作微视频。无论是哪一种方法,都能在开拓小学生英文视野、夯实基础的同时,将其自主素养提升到新的高度。

(七)及时总结评价,调整学生行为完整的教学和学习活动离不开总结与评价, 尤其是在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 更不能忽视对总结和评价的实践。 但是,在当前的小学英语微课教学模式中,教师经常忽略课后总结与评价,认为“知识讲授完毕”就代表着“教学结束”。在这一状态下,学生既没有完全掌握所学知识、也没有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不会发现,更不会结合现实问题对学生加强培养, 这无疑会严重阻碍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这也就意味着,在微课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带领学生总结自身所学、所得,并对他们的总结收获和学习表现进行客观评价[4]。 如此 ,通过 总结 所 学 知 识 ,学 生不仅能够构建起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把握,更是能够形成良好的“自主总结和复习”习惯,这对他们自主学习素质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而通过评价,教师不仅能指出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的不足, 更可以针对他们暴露出来的不足提出一些调整建议。 一旦学生在教师的客观评价和建议指导下积极调整自身自主学习行为, 他们的相关素养必然能够实现积极发展,整体教学也必然是高效、高质量的。

三、结语

小学考试总结范文7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阅读策略

不同的学生对阅读策略的见解都有所不同。有学者认为阅读策略是单位时间内的知识摄取能力,也是人们阅读行为所选用的一种方式。也有学者认为阅读策略是一种计策和谋略,为了让学生顺利完成阅读任务的一种活动调节、控制谋略。本课题研究认为阅读策略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教性,好的阅读策略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阅读。

(二)家校合作

家庭和学校是对学生有深刻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的密切合作,使学校能够得到家庭的支持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家庭可以得到学校的指导,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家庭和学校是一个平等的合作关系,也是一种互相支持、配合的双向活动。本课题认为,在学生教育活动中学校是主导者,要充分利用家庭教育存在的优势,有效整合和利用两者的教育力量,构建一种家校相互协调、合作、沟通的教学形式,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

(一)选题意义

以“小学语文阅读”为检索词进行搜索,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关于小学语文阅读策略、阅读指导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以家校合作模式为架构的小学语文阅读策略的研究不容易找到。通过对仅有几篇文献的分析可以了解到,绝大部分教育研究者都认识到了家长在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教育中的重要性,但是在家校合作中,如何让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培养方法与效果没有提出来。因此,我们对本课题做了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二)研究思路

在中国文献网站上检索有关阅读教学、家校合作、阅读中实施家校合作的参考文献,对获得的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之后,总结了当前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现状,对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总结,最终明确了课题的研究方向和主题。对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论证优缺点,提出家校合作的设想,并通过研究文献学习先进经验,进而提出了本课题研究的主题。然后,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家校合作中的阅读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了解其影响因素,针对其问题得出应对策略。最后,对小学语文阅读家校合作策略进行个案追踪,了解策略的有效性,进而总结出最合适的策略。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况调查

(一)教师不重视

新课改教学理念小学语文是学生学好各门学科的有力支撑。在家校合作中开展有效的语文阅读引导,剔除学生的惰性思维,让学生的青春活力注入语文阅读学习中。但在农村一些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将新课改理念置于脑后,仍以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授课,强调枯燥的训练,没有开展有效的引导教学,使学生缺乏对语文阅读阅读学习的兴趣,无法提高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能力。

(二)缺少合适的教学情境

对于当下的语文教学来说,学习情境没有很好地结合教材,学生学得枯燥。在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在讲授语文教材时,对新课改教学理念不够重视。且老师在教学中对有效性引导的教学概念认识不够,没有合理地利用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导致有效性引导在课堂中并没有发挥作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导致整个语文的教学效果不佳。甚至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以应付考试为主,在教学中强调学生学习技能以及技巧的学习,使学生的语文思维以及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培养,导致当下语文教学过于理论化,影响了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发挥。

(三)学生缺少学习兴趣

开展有效性引导是为了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以兴趣为引,让学生面对生活中的语文问题时有解决的方法,通过所学语文知识创新问题的解决途径,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全面提高当下语文教学质量。但是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挖掘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完全是开展单一的灌输式教学,甚至只是在教学中让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及训练,并没有积极地探究有趣的语文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进步。因此,语文教师要以学生的智力开发为教学目标之一,提升语文授课艺术,将有效性引导教学应用于学生的语文思维开发中,让学生发现语文的重要价值,热心语文探究,善于应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才是新课改语文有效性引导最应该解决的问题。本课题首先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在了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和家庭合作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前家庭合作的实际状况。然后,通过对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影响家校合作的一些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学习情况总结有效策略。

四、家校合作模式下如何做好小学语文阅读

(一)要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

一些学校教师不重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学校教育就是学生在校期间的管理与教育教学。因此,有些语文教师认为与学生家长沟通是多此一举。笔者认为,这种教学观念是错误的。在素质教育中,学校与学科教师都要做好与学生家长的交流工作,这是对学生负责,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育环节。我们认为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才能为良好的教学工作做好铺垫。为了更好地了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落实家校合作的现状,我们对家长、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了解家长参与学生阅读教育以及相关阅读活动的实际情况,梳理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深挖原因,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阐述清楚,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在实践中总结先进的教学经验,阐述实施家校合作下的小学语文阅读的有效策略。

(二)家校合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小学生自制力差,注意力易分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专心阅读,教师应积极与学生家长配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聚精会神地阅读,陶冶情操,增长学识。为了进一步验证家校合作策略的有效性,我们采用了个案追踪法,将家校合作的实际情况进行追踪分析,以此总结策略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追踪和观察,对其中的问题加以总结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白做人的道理,激发爱国情感。

(三)举办阅读实践活动

小学考试总结范文8

关键词:BOPPPS;教学模型;钢琴课程;参与式学习;学生中心

应用型本科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应热爱小学教育事业,遵纪守法,教育信念坚定,理解和尊重每一位小学生,还要具有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能力和技能,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与艺术素养,能够适应与驾驭小学综合性教学。钢琴课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学好钢琴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个人音乐修养,更为上岗后更好地服务于小学教学打下坚实基础。但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入校前没有音乐基础,入校后学习钢琴比较吃力,重视基础音乐知识、抓基本钢琴技能是小学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的教学目的,这就要求钢琴教师要掌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针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特殊学情因材施教。有效的学习、思考、应用BOPPPS教学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小学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的教学现状,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注重学生参与式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小学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授课模式。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讲,学生练,这种模式是目前最为常见的钢琴教学模式,教师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中,单一的讲授+枯燥的练习方式容易减弱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音乐素养和音乐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教”,忽视了学生的“学”,没有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过分强调学生钢琴弹奏技能的提升,忽略了对学生情感美育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不明确。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数码钢琴教室上课,由于人数多,教师不能及时顾及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若单纯的示范钢琴作品,不加强总结和归纳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就容易导致学生学习思路不清晰,练习钢琴的效果不理想。(四)评价方式缺乏系统性、科学性传统的钢琴课,以期末考试的最终成绩为评价标准,考试曲目单一、选择性少,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真实弹奏水平。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全面性的评价,会导致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为了考试而考试,缺乏对钢琴曲作品内涵的理解,不能切身享受音乐带来的美感和快乐。

二、BOPPPS教学模型的内涵

BOPPPS教学模型是由导入(Bridge)、目标(Objec-tiv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ion)、后测(Post-Assessment)以及总结(Summary)等六个模块构成,选取这六个模块的英文首字母就是BOPPPS教学模型的缩写,这六个模块代表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实施顺序。这一教学模式大概始创于20世纪70年代末,最初由加拿大ISW根据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对教师的资格认证创建。对BOPPPS教学模型进一步的借鉴、研究和思考,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课堂教育教学改革。三、BOPPPS教学模型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小学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的应用

(一)Bridge(导入)。Bridge(导入)是课程的第一环节,它的作用是预示新课。例如,在学习新曲子时,先让学生阅读乐谱,对新曲子的难点进行总结与分析,并猜一猜这一难点怎么弹奏,自行弹奏挑战难点,也可教师弹奏难点,教师弹奏一遍错误的,一遍正确的,让学生分析哪一个正确,通过“自我挑战”和“对比弹奏”两种模式,激发学生兴趣以及强烈的求知欲。

(二)Objective(目标)。Objective(目标)的作用是具体明确的。制定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要知道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什么?学生可以吸收的信息量是多少?学生吸收这些信息最有效的方式和途径是什么?学生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明晰学生从一节钢琴课中,能够获得什么样的审美体验,即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其次,在钢琴教学策略和方法的选用上要明确学生是主体,教学的学习目标的设定要遵循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即过程与方法;最后,教师要知道学生的钢琴弹奏水平,即学生对钢琴弹奏知识与技能的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程度。教师要对每一节课学生的学习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制定的学习目标过难或过于简单都是不科学的,要在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上,通过学习可以达到认知的最近发展区,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学习、反思,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制定适合学生学习的目标,并有效的掌握与达成。

(三)Pre-Assessment(前测)。前测阶段也叫“课前评估”或“预测”。在此阶段,教师可采用的方式有课前的考试、小测验、具有封闭式或开放式的提问等,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先备知识和已有知识的储存量。

(四)Participation(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ion主要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参与、互动。例如,《钢琴》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参与式学习的方法:创设表演展示的机会,教师可以通过鼓励个人弹奏或小组选取代表弹奏的方式上台表演,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弹奏能力和小组团队合作解决弹奏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师的实际弹奏示范、个案研究、情景模拟等方式,丰富学生的课堂参与形式,培养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可以用讨论、分析、弹奏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来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信息,在教授重点和难点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音乐游戏和音乐活动,或者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从而掌握新知识。

(五)Post-Assessment(后测)。Post-Assessment的作用在于了解学生学了什么,是否达到了学习的预期效果。钢琴课的后测形式主要指钢琴弹奏技能水平测试,通过展示汇报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定性的分析与了解。

(六)Summary(总结)。Summary的作用是总结一节课程的学习内容,可以教师总结,也可以创设机会让学生总结。例如,《钢琴》课的总结,教师可以先总结归纳一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补充,也可以让学生总结,通过学生自己总结,或分组弹奏汇报,教师点评补充,教师通过总结表扬学生的努力和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获得自我效能感,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四、BOPPPS教学模型对《钢琴》课程的教学启示与建议

(一)有效导入,建构多样化的教学“前奏”。在传统的钢琴教学中,学生的弹奏和教师的指导占绝对的主体地位,导入环节不被重视或者被忽略。导入环节就像每一节课的引子,忽略了开头,就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现总结与举例钢琴课中常用的导入方法:1.开发视觉的导入在钢琴课前播放视频,可以是钢琴家的演奏视频、纪录片、动画片、电影片段、也可以是具有时代感的综艺节目,视频题材不限。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通过“看”,抓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感,引发学生思考所播放的视频和即将要学习课程的联系,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性。2.触动听觉的导入在学习新乐曲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双眼静静聆听,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配上已有的音乐旋律,想象画面,利用学生产生的情景再现进行导入,从而引发学生对学习新曲子的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数码钢琴音色转换的功能,用不同音色弹奏乐曲,每一个音色代表乐曲中的一部分,学生通过听辨音色,很容易就能区分和了解这首作品的曲式结构,对将要学习的乐曲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同时,可以采用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方式,即将学习的新曲子“画”下来。教师在学习新课之前,先示范弹奏乐曲,让学生根据听到的旋律线条,用各种图形或符号记录并表现它,“画”旋律结束后,可以让学生相互展示并分享自己的成果,通过调动视觉和听觉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乐曲,为新课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利用动觉的导入主要指利用身体动作来表达音乐,最著名的是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和奥尔夫的声势教学(主要包括拍手、拍腿、跺脚、响指)。通过身体律动的导入,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气氛,为学习弹奏新曲奠定基础。教师可以让学生集体跟随新乐曲律动,也可以分组做不同的动作,例如:A组用跺脚表示基本单位拍,B组用拍手表示节奏,两组合作,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还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记忆音乐节奏。手指弹奏钢琴是精细动作,若学生能通过动作律动熟练表达节奏,可以有效促进手指的精细动作发展。

(二)明确学习目标,遵循目标的导向性。传统教学里的教学目标是偏向教师而言,侧重教师是否在课堂中完成了教学目标,而BOPPPS教学模型中的目标,偏向于学生的学习目标,侧重学生掌握与应用知识与技能的程度。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目标可以是同一目标,但前者倾向于教授者的达成度,后者倾向于学习者的达成度,BOPPPS教学模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学习目标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完成一首钢琴作品的弹奏,学生的学习目标应该是多层次、多维度的,从宏观上讲,包括钢琴作品创作背景、作曲家背景、所处的时代背景、作品的曲式结构等;从微观上讲,包括音乐力度变化、强弱对比、旋律层次、手指触键、踏板的使用等。教师要明确一首钢琴作品的学习目标,每一首作品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要明确体现。教师在进行钢琴教学设计时,应将学生的学习目标作为主线,然后贯穿在整个钢琴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不能偏离学习目标,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学习目标展开。

(三)科学互动,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有效度。在传统的钢琴教学中,教师讲、示范、指导,学生听、模仿、练习,以单一、机械、封闭的教学模式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容易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被动学习、接受为主,学习兴趣不能得到充分调动。BOPPPS教学模型强调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充分享受深度参与课堂所带来的乐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教师应尽可能丰富学生参与课堂的方式,根据每节课的学习目标,构建音乐活动。例如,在学习节奏时,可以鼓励学生创编节奏接龙活动,每一位同学至少创编两拍子的节奏型,下一位同学用上一位同学创编的最后一拍节奏型作为第一拍的节奏型继续创编,依次类推。节奏接龙活动不仅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中注意力、创编能力、表现力,在愉快的音乐活动中,学生不知不觉掌握了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只要教师有心,可以围绕学习内容,创设很多有意义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练”的教学环境中获得新知。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钢琴基础相对薄弱,在学习新曲子时,存在学生接受程度之间的差异,有的学生学得快、理解得快、上手也快,但有的同学接受新知相对慢,这时教师可以有意建立生生导师制,即钢琴程度好的同学带领程度薄弱的同学弹奏练习、小组汇报表演等,这样在无形间不仅加深了学生之间的感情,增强了程度好的学生自信心,也提高了程度好的同学的讲解授课能力,同时程度薄弱的同学受到同伴之间的鼓励指导,会进步的很快。作为教师,要勇于打破原有授课模式,在选择教学策略上,尽可能地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大限度的创设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机会。

(四)灵活应用,避免陷入教学形式化误区。在学习和借鉴BOPPPS教学模型时,要根据所教授课程的特点,有选择性应用。六个教学顺序可以适时调整,不能将教学局限于单一的教学模型或者教学方法之中,避免按部就班、生搬硬套的借鉴与模仿。例如,在实际的钢琴教学中,大多数情况“前测”是对上一节课所学习钢琴曲目的检查,“后测”的落实会转移到下一课时的“前测”,“后测”和“前测”相互转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在课下琴房勤奋练习才能达到要求,这一成效不是即时的,需要一个练习的过程,所以在应用BOPPPS教学模型时,应该将教学模型中的教学顺序与自己的所教课程有机地融合,并灵活、适当地选择教学方法。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