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职称论文范例

建筑职称论文

建筑职称论文范文1

一是材料管理业务,建筑工程当中材料管理业务是非常核心的部分,主要是要对材料的定义、种类以及成分构成等进行确定,发生异常的时候就需要按照相关方面的要求来进行处理并予以记录和保存,同样的,记录的信息以及修改后的信息在经核实并保存之后不能够进行修改,且上级部门可以对相关信息进行查询。

二是人员管理业务,质量管理人员的选择和聘用度需要经过多方面的考察才能顾予以录用,这主要是希望尽可能的保证人员技术合格,通过人员的保障来实现工程质量的保障。

在建筑工程当中,除了以上几个比较核心和重要的业务模块以外,还包括至质量监督业务以及工序控制业务等,都需要在信息系统当中有所体现。建筑工程质量信息管理体系的总体设计,通过这样一个流程图就可以较为清楚的看到整体以及具体业务的处理流程和处理环节,一方面是体现出了工作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另一方面也较为清晰的表现出了工作环节当中人员之间的关系和工作顺序,使得质量管理工作能够更加良好的进行。

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

信息系统功能的实现则通过信息系统的输入与输出来实现,事实上,用户在使用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当中,除了会高度关注其运行效率和可靠程度之外,还会在很大程度上重视系统的输入与输出功能,这主要是因为信息系统这样一种特性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因此在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进行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时还需要考虑到的就是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往往对于计算机技术并不精通,因此站在用户的角度和立场上,可以选择基于菜单的表格形式或者是问答形式来实现人机交互。

下文当中逐一阐述之:一是输入方式,资料管理员通过键盘录入的方式来将相关数据录入到管理系统当中去;二是校对方式,为人工校对,由录入的资料员自行对内容进行保障和责任,三是输入界面,尽可能的保持一致的窗口设计,避免质量管理员进行信息的录入。登陆完成之后输入密码即可进入到系统界面当中,系统界面的菜单栏当中就全面包括上文当中提高的人员管理、材料管理、产品管理以及质量监督管理等各个模块,除此之外还包括系统维护和推出的选项,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权限以及需求来进行利用。如果只是需要进行信息的查询的话则可以直接登陆。

三、结语

建筑职称论文范文2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作为工程监理单位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不仅仅是项目本身的质量安全需求,同时也是提升建设企业的社会形象与企业竞争力,提高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1.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能够提高项目的社会效益

建筑工程建设的一个最大的目的就是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可以用以居住和工作的场所,而这一场所的建造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是否能够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如果在建造过程中不注重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则很有可能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带来很大的安全事故,这些事故不仅仅会影响到建筑的正常使用,有些甚至会威胁到居住者和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进行建筑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合理地进行项目质量的控制,才能保证项目的社会效益和公共安全。

1.2加强建筑质量管理是工程监理企业的基本职责

做好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是监理企业的基本职责,也是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工程监理单位应认真做好工程质量监理工作,认真组织施工现场的巡视工作,核查进场材料、设备、构件的原始凭证、检测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严格按照工程技术标准控制施工质量等等,确保建筑质量。

1.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国家建设效益的基本保证

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不仅仅关乎到建筑质量本身以及建造企业的竞争力等,更重要的是建筑工程的质量将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建设效率。如果产生了工程质量的问题,将会带来很大的材料、经济、人工上的各项浪费,后期的修补和损失,将会十分巨大。另一方面,由于建设项目的质量问题有可能会缩短建筑的使用寿命,从而导致建筑的使用期限缩短,这对于国家的整体建设与发展而言也是十分不利的。因此为了加强与促进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必须重视建筑项目的质量控制。

2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质量管理的技术问题

要合理进行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就必须拥有合理的质量管理的技术,并对其清晰地掌握。然而当前很多建筑企业虽然已经拥有了很多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技术,但是对于这些技术的掌握与控制仍然有所欠缺,建筑企业对于这些施工技术的质量管理水平远远没有达到需要的程度。对于这些技术的质量控制基本程序,质量控制的要点等,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定,由于缺乏合理的质量检验规定以及客观数据分析与预防,导致当前一些建筑虽然采取了很多新型的施工技术,但却很难科学地对施工的质量进行保证。

2.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

管理问题涉及到了基本的制度流程以及人员的安排等等各个方面,而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还是比较注重技术的采用,而忽视了管理对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由于管理的制度和程序不到位,很难讲项目的质量控制要点与进度结合起来并落实到每个人。而质量管理的各层主体都对其需要完成的质量控制任务并不明确,质量计划的制定与落实都没有相应的管理措施来进行保证,这样一来由于工程质量管理的缺失,将极大地影响项目的建设质量。

2.3监理的缺位问题

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监理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他承担着协调承包商和施工方以及对建设过程进行监督的作用。建立监理制度是为了解决我国建设项目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的投资、进度、质量目标的失控问题,改革旧有建设项目管理体制。监理人员应根据监理合同对工程质量、安全、环保、进度实施监督和管理活动。当监理严格执行其职责时,可防止业主方或施工方降低质量的做法,同时可指导施工方进行质量、成本、工期的综合控制,从而提高住房的建设质量。但当前,由于监理的工作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监理的工作难以得到业主和施工方的认可,往往导致监理无法按照流程对项目的质量进行监管。

3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方法

3.1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计划

质量计划既要明确最终产品的技术标准,又要有清楚的项目中间产出物应符合的质量要求,在制定过程中,要注意里程碑计划的设置。里程碑计划是针对项目的策略性计划,是一个稳定且具有阶段目标的工作框架以指导整个项目的施工。制定好里程碑计划有利于明确各中间产物的要求,同时为整个项目制定阶段性的目标,为项目团队提供一个远景目标。同时应辅以WBS方法,将质量的目标进行细分,对各工作包内的质量要求,质量配套设施、质量责任人等进行详细地计划,将质量保证责任落实到每个人,每个工序。这样,有利于将质量的目标分布在整个建设工作的每个阶段,保证工期和质量的要求。

3.2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养员工质量意识

对施工人员的教育是一个长期而持久的过程,且可深入到施工的每一环节中。对员工的教育可分为质量教育和施工技术教育。质量教育进行工人的质量教育,加强工人的质量意识。建设项目是由每个工人的辛勤工作构成的,只有施工单位所有操作人员都将质量要求铭记于心,时刻以良好的建设质量要求自己,不偷工减料,做到施工的认真、精细,才能保证整个项目的质量。首先质量意识要从管理层开始培养,进而逐层深入到基层的所有操作者。施工单位可以其他因质量不良而造成重大损失的工程为实例,给工人以警示作用。同时辅以优秀质量的评比、奖励的活动,以增强工人保质保量施工的积极性。

3.3制定合理的组织结构及管理模式

一个企业适当的组织结构是良好建设质量的保证。职能式组织模式下,项目管理是通过职能部门或职能部门间的合作完成的;项目式结构则是根据项目设置企业的部门,形成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专业技术管理团队,组织中呈直线领导的关系;矩阵式结构则较为灵活,通过横向的项目组织和纵向的职能组织相结合,根据项目的特点抽调专业人员组成团队进行项目管理及施工。施工单位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的组织结构。同时,在管理模式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扁平化的管理架构模式,这样有利于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有利于内部人力、信息、经验等资源的共享、借鉴和互补,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的浪费和因管理因素导致的各种损失;有利于强化总体的掌控能力。

3.4注重成品的保护

施工中的成品有可能受到后期施工中的损坏而影响质量,有些损伤甚至难以恢复到原状而成为永久性缺陷。因此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来保证成品的质量。当各工种存在交叉作业而相互影响时,应加强双方的协商工作,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成品的保护,使对成品的损伤降到最低。尤其是水电管线预埋工作应及时与土建工种取得联系,搞好预埋,避免事后开凿,对结构防水等造成不利影响;防水工程做好后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养护,防止后期漏水问题的发生。

3.5制定合理的监理取费标准,杜绝不正当竞争

有的监理企业为了得到项目,不惜降低自身的取费标准,降低报价,用这种不正当的低价手段来提高竞争力,排挤其他的竞争对手。然而,过低的报价却为监理的工作质量埋下了隐患。由于取费较低,监理单位无法购置新的技术设备辅助现场的检查工作,缺少进行人员培训的经费,这一做法无疑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监理工程师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控制造成影响。因此国家应为监理单位制定合理的监理取费标准,杜绝不正当竞争的发生,从而保证监理单位能够真正对建筑工程质量起到辅助监督作用。

4结语

当前的建筑项目质量控制存在着技术问题、管理问题以及监理的缺位问题,各个建设相关单位应明确当前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存在的根源,并采取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计划、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养员工质量意识、制定合理的组织结构及管理模式、注重成品的保护以及制定合理的监理取费标准,杜绝不正当竞争等措施,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邱晓春 单位:福建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第二篇:建筑工程监理质量控制措施探析

1建筑工程监理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1.1质量控制意识淡薄

在建筑工程监理过程中,对控制管理不够重视,没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在建设施工中质量控制意识还比较淡薄,建筑工程施工工作受到阻碍,相关的评估数据不够详细,施工信息不够准确,建筑企业自身的质量控制工作存在局限性,一些企业领导过度地注重施工效率,质量控制观念不强,从而制约了建筑工程监理的发展。

1.2质量控制体系不够完善

在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中,质量控制体系还不够完善。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环节。目前,在我国一些建筑企业对质量控制体系的制定缺乏该有的重视,对质量控制没有一个有效的设计方法,导致在制定的过程中只是简单的制作,没有参照其它的数据,使得质量控制体系缺失相应的科学依据和事后评估报告。相关的建设施工管理方式和验收管理方式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对整个建筑工程监理质量控制造成一定的阻碍。

1.3质量控制监督评估机制不够完善

在建筑工程中,不仅要注重建筑施工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落实,还要注重质量控制评估和监督。当前一些建筑企业在质量控制中没有相应的评估环节,对于质量控制只是停留在数据的控制上,没有对质量控制工作过多的关注。对质量控制体系的落实,相关的监督机制和监督部门还不够完善,从而使得在建筑工程中不能体现出质量控制的协调性和规范性,工程监理工作不能有效的配合,各个施工部门之间的配合性不够紧密。在质量控制制度的执行和落实过程中,由于涉及的环节比较多,这就使得监督体制不能很好地开展,质量控制工作受到一定的制约。

1.4监理人员水平有待提高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方案和质量控制工作相对比较繁琐、结构比较复杂。由于缺少相关的监理人员,使得质量控制不能够在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中有效运用。监理人员专业知识比较缺乏,管理水平相对较低,这就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不能及时地发现施工质量问题,制约了建筑工程施工工作进行。一些监理人员对质量控制进行日常的审核时,由于专业水平的问题,对建筑仪器的检测不够重视,并且很难发现其中的隐患。部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责任意识不高,这些都使得在建筑工程中监理质量控制工作难以开展和落实。

2建筑工程监理工作质量控制对策

2.1提升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建筑行业中,根据目前建筑工作中对综合性人才缺乏的情况,应该要加强对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综合性人才队伍培养,以此来满足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加强质量控制监管力度,更应该对现有监理人员进行强化培训,提升自我的职业道德素养,并且能够让他们能够充分认识到质量控制在建筑工程的重要性。通过互联网技术和相关的信息技术,对监理人员进行指导,更好地培养实践、创新性人才,为建筑行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保障。加强对先进设备的运用和引进,充分运用高科技设备,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稳定,提升质量控制水平,推动质量控制工作有效进行。

2.2健全审查监督制度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审查和监督是用来协调质量控制的方式,能够有效地保障质量控制工作的规范化。制定有效的质量控制流程,定期及时地对质量控制工作和图纸设计进行监督和审查,以便于能够在最早的时间内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改正和调整。加强对测量定位、施工设备的监督,进而保障施工过程的规范化。注重对施工安全风险和技术隐患进行分析与评估,进而根据风险的具体情况,在建筑工程中开展控制活动。在建筑工程中,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案和质量控制模式确定和完善不同的风险控制体系,结合建筑工程自身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质量控制方式进行跟踪识别。注重质量控制工作的改进和创新,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有效的质量控制制度,这样才能保证建筑施工的规范性,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工作正常运行。

2.3加强领导,注重质量控制工作

通过加强领导,对建筑质量控制工作进行规划,制定相应的领导体系。对设备、人员的管理要科学、合理。在建筑行业运作的过程中,制定有效的监督机制,设置专人对建筑质量控制工作流程进行不定期或是全程的监督检查。提升监督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管理人员对于建筑行业运作过程综合进行分析,制定相关的预防调整方案。对于建筑流程中日常检查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应该详细记录检查结果,不仅包括工程进度、设备使用情况记录,还应该包括工作量的记录和安全措施的维护情况,以此来分析、保障建筑质量控制在实施的过程中能够进行。通过加强管理部门和施工部门之间的交流,了解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质量的实际需求,更好地确定建筑施工方案,推动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

2.4优化质量控制模式

在建筑行业中,推动建筑企业之间的兼并与联合,发挥自身的优势,互补自身的不足。加强对施工流程和施工设备的质量检查,对质量控制结构进行调整,与一些优势明显的企业进行合并,以此来提升整体的质量检测技术和水平。支持和鼓励建筑企业进行质量控制优化,构建创新质量控制体系,优化建筑施工流程,审批施工组织设计,从而实现建筑工程监理质量控制优化调整的目的。鼓励建筑企业对质量控制形式的转变,从单元化的质量控制体系转变成多元化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验收阶段的标准的设定,对涉及到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的项目,做好检测和审查工作,制定相应的检测表格,对不合格的及时进行处理,确保整个建筑工程质量能够满足实际的要求。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监理中加强质量控制的探究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提升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健全审查监督制度、注重质量控制工作、优化质量控制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和水平,确保质量控制的规范性,提升建筑工程有效进行,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赵杰 单位:厦门象屿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第三篇: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探析

1工程设计方面的质量通病分析及防范措施

1.1工程设计中存在的质量通病原因分析

工程设计是建筑工程的蓝图,是工程施工的基础要件。工程设计是否科学,是否存在缺陷是决定工程建筑质量通病存在与否的关键要素。设计阶段产生工程质量通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工程设计单位设计人员主观方面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马虎大意等原因,有时会在工程设计中留下某些缺陷,从而给工程质量通病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2)设计人员设计水平不高,开展工程设计时生搬硬套以前的标准定型图集,结构设计与设计对象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等也是产生工程质量通病的重要原因。比如在设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时,梁板节点上方设计了太多负弯矩钢筋,同时排放不切实际,且由于柱筋对钢筋实际排放位置的影响,导致钢筋净间距小于规定标准,给混凝土浇筑施工带来困难,进而使得后续混凝土振捣施工不达标、混凝土强度下降,产生孔洞等问题。还有部分建筑工程在设计时,没有针对外墙上薄弱部位进行专门的热工设计,导致使用过程中外墙出现泛霜、结露、发霉、长毛等问题。

1.2建筑工程设计方面质量通病的预防策略

首先要完善制度保障。设计单位要从工作实际出发,围绕确保设计质量目标制定并实施一系列配套的规章、制度,将质量管理的理念融入到日常工作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要加强图纸审查、审核力度,严格遵守审图规范程序,保障审图质量。特别是要注意针对不同配置专业的审图人员,并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和联系,避免因为专业交叉导致审图疏漏,要针对常见建筑工程质量病害进行审图。其次要不断提高设计人员的业务能力水平,加强设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其责任意识,通过设计人员的主观努力来提高设计质量,减少设计疏漏和错谬。再次是严格依照设计目标和设计标准开展设计,要规范使用设计语言,对设计较为复杂的地方进行细化描述,确保施工队伍能够准确全面理解设计意图。最后要做好施工图设计审查工作,要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常见的、危害突出的质量通病进行重点审查。

2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质量通病分析及防范措施

2.1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质量通病原因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大量人员、物资、设备的运用和使用,需要多个工种的配合和协调,需要使用各种规范、标准文件,影响因素复杂、繁多。而任何一个因素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施工过程中质量通病的产生。常见的情况包括:工程施工管理不到位,不同工序之间互相影响,彼此干扰,不仅会降低施工速度,还给施工质量埋下隐患。由于施工组织不力,许多工程在主体工程完成后才开始进行水电等项目工程,结果在施工过程中在承重墙、梁等位置开孔、凿洞,损坏了承重结构的强度,严重威胁到工程安全。另外,弱电工程的施工顺序往往就是排在主体工程之后,施工过程中对承重构件的损坏情况更为严重,这些都为质量病害的存在提供了条件。

2.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面质量通病的预防策略

人是社会活动中影响最大的关键性因素。要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第一步就要从人员的角度着手,通过有力措施,强化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职业素养,提高业务能力,尤其对于工程中常见质量通病要有着较为清楚全面的认识,能够针对性的开展质量通病防范措施,最大限度避免质量通病的发生。第二步要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建立健全规范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强化目标管理,将工程目标细化分解落实到个人,明确责任。同时,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做好施工管理记录,确保一切行为可以追溯。第三步要切实做好质量验收工作。质量验收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控的一个关键环节。为保证验收效果,必须严格遵循国家或行业相关规范、标准,依照规定程序进行,切实保障质量验收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准确性。验收不合格的,坚决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第四步要科学管理、使用和维护施工设施、设备,严格遵循设备使用要求,确保设备的正确、高效使用。对于计量用设备要做好设备的校准工作,保证设备计量精度。混凝土、砂浆等物料要根据实验室配方结合现场情况进行调配,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施工。

3新材料推广使用方面的质量通病分析及防范措施

3.1新材料推广使用中存在的质量通病原因分析

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大量新型材料应用到工程建筑领域,推动了技术的创新发展,提高了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为建筑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由于新材料性能的不完善或者由于人们对于新材料认识的不充分,使得新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对工程质量造成负面影响。曾经有过新型混凝土在施工后由于其具有较强的吸湿性,结果施工后的结构受潮在低温环境下造成剥离、脱落,给墙体造成破坏。

3.2新材料推广使用中方面质量通病的预防策略

针对新材料带来的质量问题,首先要全面了解新材料的特性、特点,施工时既要充分发挥新材料的优势特性,也要避免其缺点、劣势给工程带来负面影响。要充分掌握材料对应用环境的要求,比如气温、湿度等。其次要针对材料施工中可能引发的问题提前做好预防措施。最后,在使用新材料时,一定要从局部地区开始使用,做好试点尝试,避免一开始就大规模使用带来的风险。

4结束语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之所以称之为通病,在于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广泛性。加强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水平,对于建筑产业健康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正在深入推进,建筑工程数量规模持续上升。建筑企业要充分抓住这个宝贵契机,不断完善自身,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改进施工工艺,严格施工规范,切实做好每一个工序的质量控制,从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作者:黎方平 单位:吉安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第四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措施研究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1.1建筑施工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需要

企业发展需要借助制度的不断创新和完善,然而建筑企业一直实施招标承包制度,人们的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在体制改革的潮流中并没有发生很大变化,企业机制不健全。建筑工程企业要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创新工程施工管理是必要途径,只有施工项目建设顺利实施,项目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才能得到全面解决。

1.2施工管理能够提高工程管理的有效性

施工管理可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主要有以下方面表现:第一,降低施工风险。施工风险伴随着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基于这种较多的风险因素存在,实施风险管理,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预测和分析,从而降低施工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第二,提高施工效率。工程建设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通过良好的沟通和人力资源管理,可为建设提供更多的专业人才,提高项目建设的效率。第三,降低施工成本。实施资源管理,能够优化资源、合理安排资源的使用,有效降低工程施工成本。

1.3施工管理满足建筑市场的发展要求

由于建筑市场的发展尚不完善,在建筑产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项目开发方、承包方和建筑方的关系十分复杂,行业保护和地区保护现象非常普遍,建筑企业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十分严重,相互压价、低价中标等现象也屡见不鲜。施工管理的不断创新满足了建筑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需要,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使建筑市场日益完善。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在很多建筑施工现场,由于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导致施工事故频频发生。施工事故不仅影响工程的建设进度,更对施工人员造成无可挽回的伤害。安全施工意识缺乏,一方面是施工单位缺少安全教育,很少或者从不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培训,为施工埋下了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施工人员基于对工作的熟悉,忽视自身安全问题,加上相应的安全设施配套不齐全,导致灾难的不幸发生。

2.2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都会有成本耗费,如果其中某一环节控制不到位,工程的整体收益就会受到影响。然而,部分施工企业对于成本的控制,往往不重视,没有起到很好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项目决策人员的成本意识较差,在招投标环节,不能以合理的价格竞标。第二,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对成本的管理不到位,存在某些管理失误。第三,施工管理人员不能对施工成本进行控制,往往会由于材料的购价过高,或者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费用过多,而降低工程的项目收益。

2.3施工管理手段缺乏创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施工管理的手段还处于传统水平,其管理质量难以提高。根据目前施工管理的现状发现,大部分的施工单位其管理手段有所改善,但是还是存在部分施工单位管理手段落后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施工技术、施工材料、施工工艺等各个方面,特别是施工技术将关乎着整个施工进度和质量,但是由于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较低,很多新工艺和新技术都难以实现。与此同时,相关的施工管理人员,由于工作经验缺乏,或是综合素质较低,在管理中没有创新意识,难以实现管理手段的创新。

2.4缺乏健全的施工管理机制

由于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缺乏,往往忽视施工管理机制的建设,导致施工管理没有健全的机制加以制约和监督。施工管理机制不健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施工管理的目标不明确。部分施工单位,没有明确的施工目标加以指导,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案的变更较多,从而影响了施工进度。第二,缺乏相应的奖惩制度,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只有施工人员具有较高的工作积极性,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然而由于奖惩制度缺乏,施工人员缺乏责任心,对待工作懒散不堪。第三,缺少有关的监管机制。建筑工程施工,应从多方面进行管理,其中工程质量应有相关的监管机制来监督,保证施工质量的稳定性。但是目前很多的施工单位,没有相关的监管机制,工程的进度和质量都难以实现。

3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的有效措施

3.1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安全施工是建筑工程建设的首要前提,只有保证施工安全,才能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正是由于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才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使他们具有较高的安全防范意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能够小心谨慎。其次,施工管理人员,应完善安全设备的配置,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的作业环境,比如说必要的安全支架建设等。最后,施工现场应做好安全防护,在部分区域增加安全标示,提醒施工人员避免危险。

3.2对施工成本加以控制

施工管理中的成本管理,是建筑工程的重中之重,成本管理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如果施工管理人员对成本管理有所忽视,往往会由于材料的购价过高,或者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费用过多,而降低工程的项目收益。对施工成本加以控制,首先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将施工成本贯彻落实在施工的全过程。其次,在施工材料的选择和各类机械设备的使用中,应充分考虑价格因素,尽可能地减少购买费用。最后,改进施工工艺,创新施工技术,严格控制各项能耗,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3.3创新施工管理技术

施工管理的技术创新需要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对施工的核心技术进行掌握,创造新的施工设备和施工组织方法,同时结合科学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为建筑工程项目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只有重视施工管理的技术创新工作,不断在施工技术上突破创新,才能有效保证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长久的发展。

3.4建立健全施工管理机制

要想提高施工管理的实际效率,需要借助一定的管理机制加以制约和引导,基于此建立健全施工管理机制十分必要。首先,制定明确的责任制度,对工程建设的所有人员进行责任约束,做到责权分明。其次,为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应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对表现良好的员工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或者其他的精神激励,比如晋升岗位等。同样,对于工作懒散,并且出现违规操作等情况的施工人员应适当地处以惩罚,做到奖罚分明。

4结语

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组成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容忽视。建筑施工离不开施工管理,施工管理为工程建设奉献了重要力量,然而目前很多的施工单位,在施工管理方面确出现了很多问题,譬如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施工管理手段缺乏创新等,应通过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对施工成本加以控制、创新施工管理技术、建立健全施工管理机制等措施,提升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

作者: 单位:金科集团苏州科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第五篇: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及相关技术探究

1国内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带动了建设行业的变化,因而对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不仅仅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也关系到城市长期发展目标和发展计划的实现,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标志,关系到城市各领域、各行业的变化和需求。如果建筑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将危及到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和财产安全,或者给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造成房屋使用功能上的日常生活不便。与此同时,当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显现问题,为了分析其中的权责划分、判断是否属于建设工程施工责任造成,需要有关专业质量检测单位和专业检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检测。国内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中有许多不足和缺陷:一是,建筑工程项目原材料与设备的采购问题。部分单位及其管理人员在进行建筑采购中,对原材料、设备选择使用的时候,或者出于为自身谋取不正当经济利益,或者为了为单位节省费用支出,不同程度地放松、降低了对建筑设施、原材料的质量标准和要求;二是,建设施工水平和质量的问题。从实践情况看,很多建设单位在选择施工方和施工单位组织的时候,并没有对其施工资质和施工技术能力进行深入考察,造成了将工程承包给施工技术不过关的施工单位或者施工方,影响了建设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三是,建设工程施工中的其他质量问题。例如,部分建设单位在进行施工时,没有注意对建设工程周边环境进行保护,没有考虑到将建设项目与周边经济、生活环境的结合;或者,某些建设单位为了确保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建设项目的施工,而简化了部分施工过程、降低了对施工质量的要求,而加之建筑质量检测单位在检测监督环节中的不认真,形成了建设项目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四是,建筑施工质量检测单位没有履行自身的职责。例如,没有按照检测的要求和标准进行检测,或者在检测过程中对被检测对象的选择不符合规定和操作程序等等,最终造成检测结论的失实。

2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优化策略和建议分析

(1)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单位与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相互配合。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内容涉及广泛,包括全部的建设项目工程施工环节和施工过程,由于建设项目工程本身需要多方的共同参与,因此建设质量的保证需要多方合作进行管理,共同致力于发现在建设施工过程中的违规不合理施工操作和施工问题,建立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检测制度,并利用该制度的顺畅运行保障建设工程质量,在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管理、施工技术管理等多方面加强质量检测,提高有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和专业能力,清晰划分建设质量检测管理的职权分工。

(2)提高建设项目工程质量检测技术水平。

建筑行业的工程质量检测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才能够达到对建筑的质量控制目的。在对建筑的主体进行检测时,由于以往技术落后,在混凝土的强度检测、钢筋的配置参数、建筑原料中氯离子的含量等检测中,这些主要因素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检测,而且,检测过程中由于技术不当对建筑主体也产生了很大的破坏提高对工程质量检测的技术支持,可以大大的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减少对于建筑主体的破环程度。

(3)加强管理人员对质量检测管理工作的重视。

建筑工程的领导者决定着整个工程的方方面面,他们自身的素质水平决定着工程是否能够圆满的完成。而对于建筑企业领导的监管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领导是整个企业的最高领导者,有权对所有决定提出裁决,他们的决定关系到上上下下的利益,因此,领导之间的相互监督非常重要,他们的领导方案决定着整个企业的发展和整个建筑行业的前景。因此,领导对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视能够推动之间工作的进度,他们在实施相关的决议时,对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视程度决定着整个工程最终是否能够圆满的完成。因此,应该加强建筑行业个领导的领导能力和水平,加强对于质量检测工程的重视,激励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的良好运转。

(4)建立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科学体制。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符合规定标准,各建设单位、监督管理单位、施工单位及其部门机构和管理技术人员等等需要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和工作。具体分析,在建设单位应当积极对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进行检测,实施负责人管理制度,对违反规定的施工行为和不合格施工环节进行监督和改善;另一方面,也应当对管理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组织学习、讲座和其他交流活动。

3总结

建筑职称论文范文3

1.1监理市场的不规范

当前的监理业务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规范的地方,例如监理业务的转包、监理证照的挂靠行为以及系统内搞同体监理等。这就使得整个监理市场的规范性以及开放性受到严重的影响。很多主管部门利用监理权力,对下属监理企业进行蓄意的保护。

1.2监理工作的不到位

社会的快速发展,是影响到监理工作高质量运作的重要因素。从90年代以来,我国建筑项目的急剧增长,我国现有的监理人员基本素质水平和数量都不能够更好的满足工程发展的实际需要。很多单位出现监理证的挂靠行为。这就使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理工作的实施出现不倒位的情况。

1.3监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偏低

监理人员的素质状况也会阻碍监理工作的实施,通过对各大企业的调查了解到。目前很多企业中大多数工作人员都是涉及到工程设计、以及施工管理等技术方面的人员。而单位的监理人员也大多数是从这类技术人员中经过短期的培训就上岗作业的。实际情况是这些人员当中,不少人员对经济管理以及法律方面的知识都有待加强,这就导致监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偏低。

2建筑工程监理的重要作用

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涉及到整个工程项目的很多环节,是一项系统化控制的操作方式,其主要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1保证建设的合法规范运行

建筑工程的施工往往会牵涉到多方的利益,而监督部门往往都是通过合同的形式对工程的相关事项进行有效的规范,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监理部门的规范控制,不仅有利于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是可以极大程度上的保证工程能够在施工周期较长的情况下合法规范运行。

2.2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的控制是工程监理的最主要职责之一,它是项目评价工程质量的基础参照之一。施工质量的控制主要可以包含全局控制、方案的审查、协调各部门关系、以及工程验收四个方面。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都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监理工程师的行为也会直接决定建设工程的使用功能以及价值的实现。例如对监理工程师对进场原材料的检验、对现场施工工艺的监控工作,都会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3工程进度控制

建筑工程的进度与施工单位的成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它也设计到工程时间计划控制以及现场施工管理等多个方面。监理工作可以从工程的设计、项目的招标以及施工和竣工等多个不同阶段进行综合控制。可以有效的剪短投入时间。其次,监理过程中,工程信息的管理也能够对基础信息进行更加及时、准确的把握,提高工作效率。

2.4建筑工程监理能够有效的控制成本

成本的控制,一直以来都是各企业单位所要控制的重点工作,而在保证质量与进度的同时,通过一系列的监理工作,能够有效的实现对工程费用的控制,通过监理部门对每一项成本的统计核算,制定出合理的采购以及投资方案,避免造成更多的材料或者人力资源的投入,不仅可以提高工程效率,同时也是节约了成本。其次,对各项清单的认真审核,也可以减少工程中的附加费用。

3建筑工程监理的控制措施

3.1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作为监理工程师,必须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要有充足的学习能力以及扎实的监理工作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情况能够做出合理到位的判断与处理。其次,思想道德的培训加强也尤为重要,通过相关内容的培训,使相关人员避免出现违背法律法规的行为。在市场竞争过程中适用合理的竞争手段,这也关系到人员自身的修养。

3.2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理体系

不同企业和单位的内部结构都会有所不同,企业管理部门应该针对自身的条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监理体系。保证每项工作都能够全面的进行监管到位。同时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以及条例,保证监理工作贯穿到整个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监管人员也应该积极配合,严厉执行。

3.3树立正确的工作原则

建筑职称论文范文4

1.1价值工程的概念

价值工程(VE)作为经济与技术相结合的现代化管理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到建筑工程建设管理领域。价值工程(或者价值分析)是指成本与绩效的优化活动,即依靠组织性的活动来对某项服务或者某类产品的功能予以分析,由此实现该项服务或者产品总成本的最低化以及总价值的最高化。根据上述定义可知,价值工程的目标是提升研究对象的总价值,核心是对功能系统的分析,基础是开发集体性的智力资源以及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此外价值工程的原理包括动能变动性原理、价值准则性原理、功能本质性原理、成本变动性原理、行为与代价原理、影响费用三要素原理。价值工程的特点包括普遍性(由建筑工程的多样性决定)、一次性(由建筑工程建设的单件性决定)、系统性(由建筑工程结构的复杂性以及用途的多样性决定)。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为:选择对象→组成价值工程工作组→制定工作计划→搜集整理信息资料→功能系统分析→功能评价→方案创新→方案评价→提案编写→审批→实施与检查→成果鉴定。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属具备普遍意义的工作程序,而具体行业的价值工程工作程序受到该行业实际特点的影响,因此对建筑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领域价值工程的应用研究必须考虑到该行业造价控制的具体特征以及实际要求。

1.2建筑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领域价值工程的应用

由前文可知,价值工程是以实现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化为目标,以对服务或者产品的功能分析为核心的管理技术,因此被广泛应用到建筑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领域。现结合前文所述的相关理论知识,浅析价值工程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领域的应用。

1.2.1总体方案的优化对价值工程的应用

建筑工程建设项目具有投资额高、建设规模大等特点,因此价值工程的应用对总体方案的优化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必须从业主以及国民经济角度来分析建筑工程总体方案的功能,同时必须从建设投资、运营成本以及维修费用三方面分析建筑工程总体方案的成本,因此建筑工程总体方案的设计过程运用价值工程来实现设计方案的优化非常必要,即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两方面来反映建筑工程的最终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如何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价值应为总体方案价值分析的核心,此外必须重视建筑工程整体价值提高的途径:功能不变,造价降低;造价不变,功能提高;造价略微提高,功能显著提高。

1.2.2限额分配对价值工程的应用

限额设计的前提是实现建筑工程各部位、各专业造价限额分配的合理性,因此运用价值工程来完成限额分配非常必要,即以功能、成本的动态原理为基础,使建筑工程实际成本与预定功能成正比例关系。限额分配对价值工程的应用流程为:分析、整理、评价建筑工程各部位与各专业的功能→对建筑工程各部位、各专业的功能进行定量化处理(由此确定各部位、各专业的功能及总体功能的百分比)→依据步骤二所计算出的百分比,分配建筑工程各部位及各专业的造价限额。

1.2.3结构方案的优化对价值工程的应用

研究表明,建筑结构的选择既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造价,又影响到建筑工程的使用年限以及使用质量,例如地基的处理方案、主体结构的类型等均与造价控制相互关联,因此建筑结构的合理选择对控制建筑工程的整体造价非常重要。建筑工程结构方案的优化对价值工程的应用,要求综合考虑到建筑工程的使用要求以及基本功能,即建筑工程建设方案设计过程,组织各专业的设计人员参与设计,以及尝试应用系列先进的新技术。如此设计出多种备选方案,最后再比选,并确定出最终方案。

1.2.4设计方案的选择对价值工程的应用

针对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选择,传统的方法存在经济与技术相互脱节的问题,即对设计方案的技术性、功能性以及经济性进行分别评价,由此确定出造价最低且能够实现预定功能的设计方案,或者功能最强且造价限额合理的设计方案。但就价值工程的观点而言,上述最优设计方案却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方面。价值工程的观点认为,必须始终立足于建筑工程的价值以及功能与费用,对最优设计方案进行选择以确定出具备最高价值的设计方案。价值系数法作为综合评价设计方案的常用方法,具体步骤为:计算出备选方案的成本系数与功能系数→根据上述步骤,计算出备选方案的价值系数。注意最优设计方案的价值系数最大。

1.2.5材料与设备的选择对价值工程的应用

建筑工程建设过程,材料与设备的费用约占建筑工程直接费用的2/3,因此建筑材料与设备的选择必须合理,即满足建筑工程使用质量的同时,切实降低建筑材料与设备的费用。建筑材料与设备的选择对价值工程的应用是指采用提问法来完成建筑材料与设备的选择,而所提问题多涉及到材料的功能、材料的成本、替代材料的成本等。实践表明,运用价值工程来选择建筑材料与设备对降低建筑工程的造价以及提高建筑工程的价值意义重大。

1.2.6图纸审核对价值工程的应用

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图纸审核的情况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运用价值工程来完成图纸审核非常必要。图纸审核对价值工程的应用包括两方面:一是挑选出价值最高的设计图纸,设计图纸的审核突出重点,即所审核的图纸尽量具备功能性强、造价高、影响大的特点,由此实现经济与技术效果的最大化。二是分析、评价设计图纸的功能,即对设计文件以及设计图纸的合理性进行研究,同时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来评审设计方案,由此挑选出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设计方案,进而实现控制造价的目的。

2结束语

建筑职称论文范文5

价值工程理论首先起源于美国,是当代的一种经济科学技术管理方案。它可以利用性能深化的原理来减低成本,同时它也是全方位建筑施工的一种,如果某一商品是一个整体,从整体的性能及成本的全方位开始,使整体得到改进。在建筑施工控制中,价值工程理论着重商品的性能及其更新,管理好性能和成本、财政与科技、质地和价格、公司与客户之间的矛盾。价值工程理论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如今已具有相对较高水平的监管方案,已经被应用到了社会的很多领域,比如商品的设定、建筑工程、系统、客服等多个方面。所谓价值工程,其中的价值是针对商品的好坏以及经济效能的砝码的反映,用数学公式体现其性能完成所用能源的联系:商品的价值(V)等于产品的性能(F)与产品的使用时间的成本即保质期成本(C)的比值。因此,商品的价值与商品的性能成正比,与商品使用保质期的成本成反比。这是科技进步的表现,也是生产力发展的体现。

2价值工程理论与建筑施工项目成本

价值工程理论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通过发现问题、探讨问题、最后处理问题的方式进行,它是应用监管操作方案。也就是说,通过价值工程理论对商品性能以及成本之间的联系来提升建筑施工各商品价值。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要敢于尝试,接触新的科技,从而使得商品价值得以提高。以更新项目设计方法来管理其成本是一个系统性的方式,只注重成本的节俭是不对的,而更应该重视经济和技术两方面对立统一的关系,处理以及调节,不能只着重节俭,不顾水平方面的提高,也不能只看重技能,不顾经济发展,这样的话,建筑施工项目就难以发挥其性能。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必须结合价值工程理论对施工项目进行探讨、理解,通过完成其性能化,提高经济效率,使得其价值得到显著的提升,实现全面的施工项目的更新效益。建筑施工过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作用:对建筑施工过程中项目的成本的控制,一般就是说,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项目成形的时间段,指挥、控制、监管好生产商品以及整个系统模式中所需要的所有物力财务、人力财务以及其它形式的各种支出,按时改正所用的误差,把各个项目的生产支出费用限制在一定的区域之内,保障成本预定值的顺利完成。建筑施工中对各项目成本的管理是为了减轻其成本,使得经济水平得到改善。

3价值工程理论对建筑施工各项目成本的监管

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客服买的是商品最主要的性能,而不只是买商品的自身。因此,拥有全方位高性能商品,其造价成本一定也是相对较高的,但当其出现不必要的性能使得部分顾客用不到的情况时,性能多余的状况就随之产生;相反,还会有一些性能不全面的情况发生。价值工程理论技术是通过以科技与经济水平联系在一起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目成本进行监管,以性能的探讨为核心,把商品推到合适的价格,然后以相对较低的生产资源来完成它的特有性能。在经济学公式中,价值等于商品的实用效能与商品生产资源成本的比值,因此,不难得出此三者的关系具有相对性。运用价值工程理论对生产的资源进行监管,就会减少性能不够或者亢进的情况发生,下面重点从三部分讲述价值工程理论对建筑施工过程中项目成本的管理。

3.1以节俭为准则,对成本进行监管

在商品的质地有保障的同时必须节省资源和设施的支出。一直以来,学校就分质量监管与成本监管为不同的科目,以质量的改善为技能单位的义务,减轻成本当做是财政单位的任务。而在具体操作中,技能单位常常花费很大的资源成本去改善商品的质量,而财政单位又不顾商品的质量去减低生产成本。而价值工程理论需要在有系统的操作中,在保障商品质量的前提下,以节约成本为准则,降低资源的浪费,在每个项目的施工操作中减轻资源的支出,从而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浪费。这一工程必须以其性能完好为前提,从而实现质量以及资源材料的双赢,使得商品的数量、质地以及生产商品的成本之间存在的问题得以系统的解决。

3.2组装技能基础,建立控制信息领域

对价值的参数其正确而又准确的探讨、计数是建筑施工工程中价值工程理论的关键所在,要求能够整理好无数的成本的数字以及性能方面的信息,对价值的探讨是操作的重点,必须运用外界很多信息,所以,构建控制信息领域是对价值工程进行探讨的前提。包括的领域主要有估计数额数据库原料以及设施的市场价等,公司施工额定库且可以对其进行快速的检查与系统的分析,从而能够完成其相应的性能。

3.3价值分析的作用

基于建筑施工过程中价值工程成本管理操作领域的不断推广,关系到管理各个部件使用时间的周期的支出,因此,价值必须要经过严密的探讨、综合理解,探究各个操作的具体方式,尽量对其进行改善,了解性能和成本的联系,改进价值参数,运用价值分析减少一些多余的性能,减少支出,减轻成本。

4结束语

建筑职称论文范文6

一、建筑工程成本控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工期及质量成本控制给予足够的重视

我国大部分的建筑企业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对施工工期和质量成本控制给予足够的重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企业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结合及分配,因此使得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效果不佳。首先,有的建筑企业为了加快施工的进度、保证工程的数量而在人、物、财力都极为有限的情况下盲目的缩短工期,使得工程的额外成本大大增加,最终影响了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其次,有的企业过度重视工程成本的控制,因此质量不达标、偷工减料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有的工程需要返工,从而增加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

2.未对合同进行有效的管理

在建筑工程的管理过程中,因为建筑企业的法律意识比较单薄,所以工程合同的管理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企业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只是走形式,有的合同条款甚至是用招标文件复印出来的,并未根据实际情况撰写相应的合同条款,因而许多条款缺乏合理性、科学性。一旦出现问题,建筑企业在索赔的时候就会遇到各种法律问题,使得工程延期或者停工的现象屡见不鲜,人为的加大了工程成本,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3.成本控制管理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是不完善的。对于建筑工程成本控制来说,只有具备科学完善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才能为成本控制的进行提供理论依据。但是有的企业在项目管理过程却存在权责不明确的情况,降低了工程施工的效率;有的员工不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也给成本控制管理体系的完善增加了难度。因此,要做好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工作,就必须要建立起健全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

二、解决建筑工程成本控制问题的措施

1.高度重视建筑工程工期与质量成本的控制

建筑工程成本控制过程中,工程工期及质量成本的控制是其中最重要的两项内容。对于工程工期的成本控制而言,需要对工程管理过程中工程延期的成本、额外增加施工人员的成本以及制定成本管理措施所需的成本等因素都进行充分的考虑,才能更好的进行工程工期的成本控制。而对于建筑工程质量成本控制而言,则是需要对建筑材料的成本控制、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制定工程预算时的成本控制以及事后成本控制等方面都给予有效的考虑与控制,才能全面、科学的对建筑工程的成本进行控制,从而提高成本控制的水平,促进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2.加强对合同的管理

建筑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只有加强对合同的管理,才能降低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浪费,从而实现对工程成本的控制。在进行合同管理的时候,要对合同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例如在签订合同的时候,要对各项因素都给予充分的考虑,要对合同中的每一条款都进行分析研究,确定没有任何问题的时候再签订合同。此外,要对合同文件进行有效的管理,以便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有合同为依据进行相关的索赔,以降低额外成本,进而使建筑工程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实现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目标。

3.建立健全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能力

健全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是进行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前提保障,因此,建筑企业想要加强对工程成本的控制首先就要建立起健全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第一,根据建筑企业自身发展及管理的需要建立相应的科学管理层次,并制定出有效的考核指标。第二,充分发挥事前工程成本控制的作用,在制定成本控制目标的时候,要将成本控制的责任具体落实到各部门、各员工。第三,实行信息化管理,以确保工程成本信息能够及时有效的传达到管理者的手中,从而使管理者能够及时有效的进行成本分配的调整,从而加强对工程成本的控制。

三、结语

建筑企业想要用较少的成本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就要加强对建筑工程成本控制问题的分析研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找出可行的解决办法,才能对建筑工程成本进行强有力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进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作者:刘洪 单位:新疆和硕县二十四团士管分局

第二篇

1我国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现状分析

1.1建筑成本管理意识不高,管理人员缺乏管理经验

目前,我国很多的建筑工程单位对于建筑工程成本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建筑总投资的数额上,对于建筑市场的波动、投标报价的设计方案评估、施工方案的设计评估等并不是十分关注。甚至建筑单位的领导也仅仅将视线定在报价的环节。因此,在我国,建筑成本管理意识不高,不仅仅是单位的领导,还有建筑单位的成本管理工作人员。建筑单位对提供的建筑设计方案不能有效的进行对比和评估,与施工的方案相脱节,使得项目成本的管理与建筑技术无关,只关注报价的数额。此外,建筑单位忽视市场的变化,将报价仅仅限定在政府设置的取费系数以内,最终导致报价不准。另外,建筑单位的成本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实践调查,很多建筑单位的成本管理工作人员都未接受专业的教育、系统化的培训,既缺乏专业的成本管理理论,又缺乏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实践经验。再加上建筑单位对成本管理的不重视,成本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使得预先设置的建筑目标成本没有进行分解,不能有效的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也影响了建筑成本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滋生了消极怠工的现象。

1.2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成本管理体制

做好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工作,需要科学、合理的制度和机制的协调发展。从理论上而言,我国建筑成本管理制度中主要有奖惩制度、责任明确制度、财务费用管理制度、人事工资制度等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这些成本管理的制度明显落后于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的更新和完善。目前,我国很多建筑单位都设置了成本管理制度,一般而言,采用的是项目经理负责的制度。在建筑项目开始动工以前,设立专门的项目小组,专门向建筑单位就工程的进度和施工状况进行汇报,但是没有制定明确的责任制度。责任不明确,直接导致后期建筑施工进行中,各部分的成本支出较为混乱,无法直接明了的追查施工责任。甚至有的项目小组,直接将成本管理的工作纳入到财务管理范围。此外,建筑成本管理还被人为地进行了分割。

2完善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制度的有效措施

2.1严格管理物资材料,杜绝浪费现象的发生

加强对建筑物资材料的管理与控制,要从施工材料的采购开始抓起,对于材料的数额进行记录,还要重点针对建筑物资的领取和使用,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要加强对采购员的职责明确,以购买的建筑物资物美价廉为工作目标,杜绝和防止在采购中获取回扣及私利的现象。对建筑工地的物资材料,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清查和验收,可以借助量方、验磅等方式,要对建筑材料实地进行检测,减少验收的误差和错误发生。对于建筑材料的入库,要按照建筑单位的规定,办理相应的入库手续,填制相应的入库单。仓库保管员要依据单据和采购员一一验收质量、数量和票据,实现材料物资与票据完全相符。对于材料出库时,更要严加管理和限制,严格执行预算限额使用制度,经相关单位领导的批准,办理领料手续。同时,在管理物资材料制度的同时,还要减少和避免物资材料的浪费和流失,杜绝浪费现象的发生。

2.2树立建筑成本管理观念,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筑单位要树立建筑成本管理观念,提高全体职工对建筑成本的思想认识,在全单位组织相关的学习和培训,将建筑成本管理的观念和意识渗入整个建筑的全过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全面贯彻成本管理工作,使上级领导和基层的施工工人都重视建筑成本,注重经济效益和经济成本。另外,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本身是一个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有受过专业的人士进行操作,保障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成本都与预期的安排相一致。此外,建筑单位还要注重对单位成本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建筑单位只有树立企业的建筑成本管理观念,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建筑企业的成本最优化。

2.3完善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相关制度,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建筑单位要实现正常的工作运行,需要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相关制度。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制度包括四大类,但是仍不能形成良好的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体系。因此,我国要针对目前的成本管理制度,建立相关科学、合理的配套制度及设施,保障成本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及贯彻。尤其是要建立完善的责任明确制度,明确各个领导及施工工人的职责范围,严格审查建筑施工的进度及工程的建筑质量,对于出现的工程问题,追查负责该工作的直接负责人及相关的工作人员。同时,对于明显不符合经济发展的建筑成本管理制度,要积极进行调查和研究,不断改进和完善制度,真正适应建筑单位的全面发展。

3结语

目前,建筑单位之间的竞争在不断的加强,质量与成本成为企业真正较量的关键因素。如何实现建筑工程在质量有保证的基础上成本最优,保障实现预期成本目标,是现在建筑单位最为关注的问题。本论文在结合我国目前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完善建筑成本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观念认识等有效的措施,来保障成本目标的实现,提高建筑单位的经济效益。

作者:董星 单位: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第十分公司

第三篇

1建筑工程管理成本控制的作用

建筑工程的项目成本指的是施工企业在完成施工任务的过程中消耗的各种生产费用的总和。而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就是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通过利用一定的技术和管理手段计划、监督、调节施工过程中劳动消耗创造的价值以及生产资料转移消耗的价值。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是建筑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实现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能够增加建筑企业的生产效益,降低企业施工过程中的物资、人员等生产资料的消耗和浪费,有效提高生产资料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增加。

2加强建筑工程质量与成本控制的措施

2.1质量控制

2.1.1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方面要坚持“三把关,四检验”的原则,“三把关”即对材料供应人员、材料质量检验人员和材料使用人员进行把关,而“四检验”指的是对材料的质量、数量、品种以及规格进行检验。

2.1.2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手工操作占据施工的大部分比例,所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有效措施,要要定期开展对新老员工的专业培训和教育,提高施工人员操作的熟练程度,使其施工操作达到工程项目的技术标准要求,最大程度上降低操作的失误,实现施工过程项目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

2.1.3施工机械的质量控制

良好的机械设备是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的保证,所以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计划要求,选取合适的施工机械进行操作,做好施工机械的维修和保养工作,降低施工机械的返修率,节省施工时间,提高机械设备的质量。

2.1.4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

施工技术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中主要采用手工操作,所以要加强对操作工人的技术培训和管理,此外,还要注意开发和推广建筑工程项目的新技术,在保证其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制定并执行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标准,并加强技术的把关和检验,不断加强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

2.1.5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是为了及时发现影响工序的制约因素,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全面消除这些制约因素,促进每道工序质量的提高和改善,严格执行工序的要求,避免人为因素对正常施工工序的破坏,实现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维护和提升。

2.2成本控制

2.2.1动态成本控制

动态的成本控制就是对导致工程成本发生变化的费用之处进行一定的检查和复核,降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消耗,实现项目工程的成本目标,对可能造成成本变化的各种施工要素进行动态管理,根据施工项目计划和要求最大程度上节约成本,加大对施工过程的检查和监控力度,确保成本控制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实施。

2.2.2全面成本控制

如果说动态的成本控制针对的是施工过程的变化而言,那么全面的成本控制是在其基础上宏观把握其成本管理和落实情况,保证涉及到施工过程的人员、材料、技术都被纳入到成本控制的范畴中来,从施工方案到竣工结算都能实现最大程度的成本管理和控制,在制定施工方案时要综合考虑施工项目的性质、规模以及施工难度等各方面的因素,制定出各种不同的施工方案,在经过专业的讨论和协商后,选取能实现最优成本控制的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影响成本的各种施工因素制定相应的控制和管理措施,实行责任到人的组织方式,将建筑工程成本与自身的经济利益挂钩,提高企业员工的成本控制和管理的积极性。

2.3加强质量与成本控制的协调管理

由于现阶段的建筑工程中分包现象比较突出,所以为了实现建筑企业管理的质量与成本控制的双向发展,需要将两者进行协调管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工程的成本,对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和成本控制的交叉区域要进行协调管理,做好技术、人员、材料和工序的分析和控制工作,降低人为因素对质量和成本管理的影响,最大程度上实现质量和成本的协调管理,提高建筑企业项目自身的效率和在同行业中的影响力。

2.4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和管理机制

在协调好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成本的控制后,还要在对其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建筑企业需要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企业规范制度以及对合同的规定,并实现工程项目的全面监督,加强工程质量和成本的监理工作,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实现监督的公正、公开和透明,并且不断促进建筑工程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使质量控制与成本控制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3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是提高建筑企业竞争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而在建筑工程的管理中,工程质量和成本的控制是极其重要的两个方面,良好的工程质量和有效的成本管理是实现建筑企业稳定发展的保障,也是建筑企业生存的根本措施,所以要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实现质量与成本的最优控制,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使建筑工程成为一个高质量和低成本的优秀工程项目。

作者:顾志刚 单位:广东广州

第四篇

1成本控制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原则

1.1分期核算原则

由于建筑工程具有生产周期长的特点,施工现场的生产操作它总是一个工序接着一个工序的向前推进,而且是流动不息的。因此,必须将项目生产管理活动划分为若干周期或节点,这样方便分期或分节点计算各期各节点的项目成本,便于快速有效的确立财务成果,有利于在实施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及时调整预防控制的重点和方向。

1.2及时性原则

就是企业(项目)成本的核算,应当在规定时期内完成,以免信息失真和过期,甚至失效,而失去了信息的作用和生命力。

1.3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是指为取得本期或本节点收入而发生的成本和费用,应与本期或本节点实现的收入在同一时期或同一节点内容范围内确认入账,不得脱节和错项,也不得提前或延后,以及时和保证体现每期或每节点成本控制的项目成果。

1.4权责发生制原则

就是要把当期或某节点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或某节点收入或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或某节点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或某节点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或某节点的收入和费用。只有这样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真实的财务成本状况和项目经营成果。

1.5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要求对成本有重大影响的业务内容,应作为核算的重点,而对于那些不太重要的经济业务内容,可以相对简单处理。通过实施建立重点和关键要素模块简化核算程序和内容,以有利于节约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2成本控制在建设工程项目投资和施工管理过程中的运用

2.1建筑工程项目经济投资决策环节

由于建筑工程投资大、风险高,且不稳定因素较大。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经济投资决策这一环节必须慎重考虑。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规模、建筑物的选址、建筑施工所需原材料计划、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方案的制定等方面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过程都有一定影响。同时,每项经济决策都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这就要求企业决策者在建筑工程项目决策前期,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对建筑项目的影响;明确建筑的施工规模与建设范围,确定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时间,确保项目工程建筑的可实施性。

2.2建筑工程项目经济设计环节

建筑工程项目经济设计环节是建筑工程项目投资前期准备环节的进一步措施,这一环节能够有效的对项目经济成本进行定位和管理。在这一环节中,相关人员要严格考核与审查经济决策环节的具体方案,要及时纠正和改进在经济投资决策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这样能够避免问题的进一步扩大和恶化,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以有效的节约成本与资源,并有助于进一步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造价。

2.3建筑工程项目经济招标和合同签署阶段

在建筑工程项目经济招标和合同签署这一阶段,建筑施工企业是整个过程从施工到竣工和保修的关键主体十分重要。这就要求建筑投资单位应该合理地选择信誉度高、技术能力强、合作态度好的建筑施工企业,应确保有能力能够按时、保质量地完成建筑工程项目,并能够有效地为建筑投资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合作的双赢目标。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签署合同的科学化管理,有效地约束合作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使双方的利益受法律保护,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合同存在的漏洞而引起不必要的经济纠纷,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避免两败俱伤。

2.4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这一过程中,成本的控制也十分重要。这一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主要依靠控制施工实施主体的经济行为来实现。在施工实施阶段,要严格控制资源的利用,避免企业的资源浪费。同时要按照对建筑工程项目总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方式来明确整个项目的经济成本造价,严格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监督、跟踪,从而有效防止由于疏忽而导致经济成本的浪费,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损失。

3总结

建筑职称论文范文7

1.1建筑工程监理作用

1)保障施工质量。

建筑工程监理人员最基本的职责是控制施工质量,并对项目进程进行评价和调整,主要内容涉及全局控制、协调合作关系、审查方案和工程验收四项内容。全局控制需要有执行效果强、详细的监理规划和细则;审查方案是针对开工条件是否符合国家规定、设计方案合理性进行的审查,包括承包商资质条件等内容;而在验收工程工作中,监理人员以施工合同和技术标准为基本把关和验收工程各关键部位和隐蔽性工程,客观行使质量验收权。

2)控制建筑施工进度。

监理人员对建筑工程施工进程进行跟踪,根据内部要求的多变因素,以及业主方资金投入、建筑市场材料价格、自然天气和建筑施工法律法规等可变因素相应的调整,平衡建筑施工各项内容进度,从而保证建筑工程顺利完成。

3)协调工程参建方关系。

参与建筑工程的人员多,会涉及到不同的利益组织,监理人员工作之一就是协调多方利益关系,以及妥善处理施工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正确解决问题,配合相关部门调查,从而保证施工现场工作人员人身安全,促使建筑施工稳定、协调进行。

4)控制建筑工程投资。

建筑工程投资内容成本费用和造价,监理人员对工程造价评估、费用跟踪和调整需要贯穿于施工投资整个过程中,保证建筑工程进行,还要达到“绿色施工”目标,高效益控制投资成本,这也是间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路径。

5)管理工程建设资料。

根据工程规模不同,建筑工程建设设计施工设计图纸、资金流和各方协议等资料,监理人员应该妥善保管资料,明确建筑施工各方义务和责任,通过这些信息资料,相应的调整建设细节。

1.2监理工作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经济利益主要涉及施工方、使用者和开发商,监理工作职责就是保证工程施工结果满足各方利益,业主方完成预期施工目标,提升企业效益;施工方顺利完成建设,确保自身利益;使用者获得高质量建筑,满足居住要求。监理工作贯穿于建筑工程各个环节中,是工程建设基础性管理工作,需要高度重视。

2建筑工程监理控制措施

2.1整体提高监理人员素质

监理单位在确保工作精准度的同时,还要提高业务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获得业主方信赖,提高行业信誉和地位,才是监理单位积极作用的体现。提高监理人员素质水平,是企业获得良性发展始终是要依靠人才,选拔出管理和技术兼得的复合型人才,是行业顺利发展的基础。对此,国家着力培养和管理专业性强、高素质人才,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为建筑行业提供更多的储备管理人才,促进整个行业发展。另一方面,我国政府直接对建立人员进行垂直管理,对人才流动和市场培养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但由非政府机构进行管理,就会避免主体在责任缺失问题,或者采用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结合方式进行管理,对监理行业发展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2.2妥善处理利益关系

建筑工程业主和监理单位的关系本质是平等的,工程项目建设中实属合同关系,同时也是责任授权和被授权、委托和被委托关系。监理工作合同一旦具有法律效力,就代表明确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合同一旦生成,未经双方同意或协议,单方不可随意撤销或修改。监理单位在形式合同中的权利过程中,其工作应该是独立进行的,业主或者是施工单位是完全干涉的。而监理制度作为建设管理的基本制度,需要与时俱进的完善和深化,强化监理工作重要性,切实提高监理工作地位和影响力,使监理行业走出瓶颈,促进健康的、健全的监理环境。

2.3安全控制措施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会使用辅助性机械设备。因此,建筑施工中辅助性机械设备检查和管理也是非常必要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塔吊,由于其零部件多,安装危险系数高,监理难度会相对较大,故监理工作应围绕塔吊安装周期、正常运行安全。除此之外,施工现场的施工电梯也需要实施监理工作,重点检查提升机钢丝绳安全度,如果发现部件老化或损坏,应该要求施工方及时更换,吊篮处于工作最低位置时,也要确保三圈以上钢丝绳,做到小事也安全。

2.4优化经营结构

优化和转换建立经营机制和结构,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本质要求,监理单位明确企业经营地位,才能促使自身成为市场独立主体,根据市场需求和发展方向,合理选择工作内容。另外,监理单位需要根据自身实力和硬性要求选择全程或者是部分监理,在不断提升竞争力过程中,选择面再逐渐扩大。重视培养和引进咨询服务人才和风险控制性管理人才也会非常必要的,从而更新监理保险制度,对合理转移责任风险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5工程竣工的监理控制

监理工作的最后一项环节是验收工程,确定施工质量,并通过审核信息进行竣工验收评估报告和档案记录,并在竣工报告中签署监理工作的评估意见,附带一份完整、全套质量评估验收报告,这也是建筑使用的证明文件。承包商在对工程质量验收报告内容进行整改之后,监理单位应进行部分的、二次审核,做好验收结束准备,完成监理工作。

3结语

建筑职称论文范文8

在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中,质检实验室作为质量检测单位,应该要对自己检测的工程项目负责,并确保客观公正的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评测。在此过程中,其可以依据的质检评定的凭证主要有在质检目标、国家相关规定以及投标合同等,当然还包括一些其他的依据与凭证,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而实验室的主要工作范围主要是对企业的资质进行有效认证,到建筑工程的实际检测地点进行实地考察,并成立一定的质量检测组织结构。另外,在具体的质检工作中,实验室必须要谨遵客观、公正的检测原则。对所收集到的凭证应该报以客观的态度,和公正的作风。若质检员本身参与到该项目中,那么其就不应该再参与到质量检测工作中。所有的质检工作都应该按照一定的秩序规范完成。

2质检实验室工作环节

2.1做好计划以及准备工作。

质检实验室将整个一年的检测管理内容都做好计划,该计划不仅要包括管理目标,同时还应该包括检测凭证等,为了确保检测计划真实完整,具有可行性,质检实验室应该设置一个评审团,专门来负责此项工作,对各项计划内容进行评审,同时该评审团还需要负责分工以及分配责任等,以此为后期的正式评审提供条件。

2.2进入评审阶段。

评审阶段主要包括如下环节:首场会议,一般都是由评审团团长来主体,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对此次评审的内容进行介绍,同时介绍评审时间等内容,通常首场会议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半个小时即可,而正是开始之后,评审工作者要认真的观察以及检测,并且随时询问,与项目负责单位进行必要的沟通交流;现场评测、现场碰头等环节都在评审工作者有所体现,最后一个阶段是最后会议。

2.3编制质检报告。

评审工作主要是以质检报告的方式呈现,该报告中既要包括评审内容,同时还要包括报告最终的结果等。尤其要注意将符合评审以及不符合评审的内容都明确的标准出来,并且配以专业性的分析,便于查看人员了解原因。质量报告必须要规范合理,能够定量化的内容一定要定量化。

2.4进行跟踪性实施。

建筑工程质检报告中所评审不符合规格的部分,施工单位必须改进,保证安全的进展下去,此时质检实验室应该排出专业评审人员对施工单位进行严格地跟踪监督,分析纠正违规部分的情况,并且应该记录好报告。

2.5结论。

质检工作室的人员完全按照操作流程去工作,首先做好工作计划和准备工作,然后开始评审,编制建筑工程质检报告,最后进行跟踪性实施。当完成这些后,质检相应部门就会根据该年的评测情况,全方面的进行评测,评测主要包括计划制定的合理性,评审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急需改进的方案。

3管理评审工作流程

3.1制定流程与目标实施。

建筑工程质检过程中应该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记录评审工作笔记,这样在展开工作时有依据可循,有所指导。该流程主要有首先需要确定目标,在评审范围内,严格规范,组织工作结构,然后评审人员就可以确定,之后制定规划,目的是确定评审基本目标,对评审的工作内容作好记录和分析笔记,最后还需要编写评审报告,在报告中标注公众出现的不符合规格的质量问题,还需要质检人员跟进工程改进,跟踪监督,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3.2制定管理评审计划。

建筑工程质检实验室组织的管理评审活动,应按照资质评审规则以及管理规则,在有计划的情况下完成

3.3确定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标准。

质检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负责项目工程质量的核定工作,他们的岗位职责是执行各项技术规程、施工规范等,要求他们对工作质量负责,保证其准确安全率。建筑施工质检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该通过统一培训,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建筑业的地位日益突出,质检工作人员贯穿始终,建筑质检工程师必然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3.4施工中参照管理评审记录。

将建筑管理评审的过程记录完善,并将其进行整理、归纳做出报告,把报告作为质检实验室的的工作理论依据。

3.5归纳评审过程中的文件。

将评审过程中产生的文件进行综合归纳,如程序和标准以及记录等,归纳时要保持文档的齐全,以及形式规范、保存的完善。

3.6质量问题纠正。

质检实验室在评审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必须记事纠正,这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问题,关系到工程进度问题。纠正的同时要继续跟进监督工程实施,防止同样的错误第二次出现,需要工程施工人员与质检实验室评审人员各部门协调工作,来共同实施工程,做到良好的监督。这些对工程的总质量都有决定性的影响。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