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管理论文范例

小学管理论文

小学管理论文范文1

一、加强学校设备,强化教学管理

学校设备的齐全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大的帮助。以我校(此处指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县山南开发区学校,下文同)为例:当初笔者刚接任校长的工作时,由于学校的设备陈旧、办学条件十分差而严重阻碍了学校管理工作的规范进行。而后,笔者决定从学校的环境设施以及教学设备入手进行改革工作。这些年来,我校逐渐更新了所有的教学设备,例如,班班通、美术室以及音乐室等教室设备,而学校的环境也得到了不断地改善,尤其是校园文化。笔者认为,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文化沉淀的表现,通过近些年的努力以及外界的帮助,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深化,环境设施也得到加强。尤其是校园局域网的应用,使得师生的知识量得到不断地扩展。同时,也因为使用了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随着时展,学校的教学工作也从过去的以德育工作为主要方向逐渐转化为以德智体美劳等多方向全面发展。事实上,学校的教学工作能否得到加强,除了取决于学生的听课质量外,教师的教学质量也是关键所在。因此,强化教学管理也是开展学校管理工作的任务之一。笔者认为,各校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奖励以调动其教学积极性,从根本上保证了教师的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强化教学管理工作。

二、通过革新教育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国自古以来便有孟母三迁之说,由此可见,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尤其是中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定性不佳,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随着我国课改的进行,笔者认为,学校也应该根据本校实情,逐渐革新学校的教学理念。因为有趣的学习氛围能够让人更乐于学习。因此,将课改中所要求的科学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改变过去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在充满趣味的课堂中学习。此外,由于每个教师所面对的学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只有慢慢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够找到适宜本班学生的教学模式。好的教学质量是对学校管理工作的肯定,由此可见,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其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改变管理工作

在信息时代下,学校的管理工作也离不开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面对新的教育形式,中小学管理工作显得相对滞后,因为很多中小学的领导一味关注学生的成绩以及学校的升学率,而不重视学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但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学校的管理工作不应只是传统的传授知识的管理,而是对知识与信息的资源的管理。因此,学校的管理也要接受新的变化和挑战,不断地改革、适应时代的发展。

在过去,由于技术限制以及管理需要,学校不得不开设许多管理部门。而学生要了解相关的信息,就必须到相应的部门进行了解,这样不仅大量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也不利于学校的管理工作的进行。因此,学校可以适时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学校相应数据在本校的网页上进行公布,以利于学生查阅,这样不仅节省了学校的大量资源,也有利于学校管理工作的进行。一个学校的优良传统应该在顺应时展的背景下得到传承,这样才能将学校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特色很好地体现在人们面前。

四、总结

以上举措是笔者这些年来的经验总结,总而言之,为了提高办学水平,强化学校的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现代化学校的管理工作要求管理者与时俱进。及时地掌握教学工作的最新信息有利于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的决策。无论是基础教育或是素质教育,其教育管理的工作要与时俱进地革新、调整、发展,同时,还应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改革学校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教学管理的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王世军 单位: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县山南开发区学校

第二篇

一、密度———学校管理的基础

以安全管理为例,副校长负责安全和德育工作。在安全教育中,副校长负责整体协调,将安全管理意识下传到政教处,政教处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办法,然后以行政会形式进行讨论,因地制宜地进行修改,再试行修改。如,在教学管理中,分管副校长对教导处进行管理,教导处对教研组进行管理,教研组对学科教师进行管理。如此,形成从上到下的管理联系层,增加管理的密度才能较好地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其次,要注重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无论是从行政管理层面还是从教师和学生管理层面而言,管理的对象都是人。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一是要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在学校管理中,一些事没人管,一些事没人做,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学校没有相应的人才呢?其实不然,很多教师并不是不愿意去参与管理,而是自身的优点没有被发现。因此,在学校管理中,要尽量看到教师的优点,让其优点在管理中得到充分发挥。二是要为教师的发展提供空间。

在学校管理中,从行政到教研组长很多时候属于传统的空降式聘任,这种模式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而如果能采用竞争上岗的方式,让教师来争取管理职位,效果会更好。以教研组长的选拔为例,学校可指定出一定的选拔方式,然后给教师一段时间准备,最后进行选拔,选拔后采用按年论选方式来进行选拔。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教师在准备过程中不断比拼,在轮换过程中提高教研组长的忧患意识,这样才能让教研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始终保持先进性,从而为教学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精度———学校管理的关键

精度包括精到和精致,所谓精到是在密度管理层次上将管理细化、深入,而精致则是在精到的基础上更进一层。在小学学校管理中,当学校职能部门明确后,就需追求精度管理,精到地推动各职能部门工作的开展。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注重调节个人和团队的关系管理。学校行政对学校实施的管理更多的是对职能部门而进行,而对职能部门的管理是通过对职能部门的负责人而实施管理而实现的。从一定角度上说,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是个人,而整个职能部门是整体,同时,职能部门中的每一个成员也是个体,管理中正是通过对负责人管理而实现团队管理,职能部门负责人对职能部门成员进行管理而完成管理实务。以教研组管理为例,学校对教研组长实施管理而实现对教研组的管理,教研组长对教研组的管理实现教学管理。

在管理过程中,只有让个体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有效地激活团队的活力。同时,学校并不是单纯对教研组长的管理而落实教研组的管理,还需将安全管理、德育管理、学生管理等和教研管理整合起来,才能实现管理目的。其次,要注重对教师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在学校管理中不难发现,一些教师做事认真、积极,而一些教师则表现出懒散思想。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不想把事情做好,这一方面是主观上的愿意与不愿意的因素影响,而另一方面则是主体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满足感是否能得到实现问题。因此,在对教师管理中,一方面学校要从教师的自身特点来实施人员的安排和聘用,另一方面则要注重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有利空间。目前很多小学中延续了按部就班的管理体制,上令下行,管理较为被动。其实,在学校管理中,通过如体育运动、教学比赛、业余活动等多种活动来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才能的空间是大有裨益的。最后,要注重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学校管理从宏观上说是对学校组织的管理,从微观上说,是对整个学校中每一个人的管理。

按从众心理效应,在学校管理中,形成从上而下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积极作用。以卫生管理为例,学校由分管卫生的后勤处对校园环境卫生场地等进行划分后,由班主任布置并监督学生进行打扫。学生打扫后,保持更多的就是看习惯养成。因此,在管理中,要树立“要求学生的自己先做到,自己不能做到的不要求学生”的意识,哪怕一个烟头,一句粗话,都要注意。同时,要对学生行为习惯及时进行表扬,尽量少批评。如此才能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

三、深度———学校管理的境界

管理是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结合,只注重形式,容易让管理流于表面,没有实际效果,而只注重内容则会让管理无法顺利进行。在小学学校管理中,只有将管理形式和管理内容整合起来,在形式的基础上追求内容的不断完善,学校管理才会步上新的台阶。首先,要注重将管理形式和管理内容整合起来。形式是内容的依托,而内容是形式的核心,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让管理走向实效。以小学学校管理中的卫生管理为例,在形式上,是采用班级比分制度,还是采用班主任扣分制,或者是多种制度相结合,这就是形式,而内容则更多地体现的是班级的卫生状况。采用哪种形式不重要,重要的要看这种形式是否有利于管理内容的改进。其次,要注重在管理理念上不断地革新和实践。

从传统学校管理向新的管理模式过渡中,对教师如何管理?教学改革的管理又该如何?学校的理念是什么?要形成的校风、学风是什么?管理中的重点是什么?目标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学校管理中,校长要做到心中有数,并能根据社会和学校的发展需要,不断以新的管理理念充实到学校管理实践中。在管理实践中,理念的落实过程如何?收到了什么样的效果?学生反应如何?教师反映如何?这些问题也是在学校管理中必须思考的。最后,要注重细节管理和过程管理。小事不成何以成大事,学校管理涉及方方面面,每个环节的内容又有所不同,但无论事情多么复杂,作为育人的学校,万事还得从小事做起。学生厌学了,原因是什么?教师批评?学生家庭原因?一个班级学生学习成绩较差,是教师原因还是学生原因?如果是教师,那教师是方法有问题还是态度有问题?在管理中,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就过程而言,毕竟小学管理针对的主要对象是小学生,他们的认知能力还不成熟,在学习生活中难免要出现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管理中要多关注过程。如某个学生辍学了,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问题,还是学生思想的问题?其中的过程如何?提出各种问题,了解了过程后再去处理,问题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管理因此会更加有效。

四、结语

总之,在小学学校管理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在管理实践中落实管理的密度、精度和深度,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对学校进行管理,方可收到更好的效果。

作者:金明 单位:江苏昆山市石浦中心小学校

第三篇

一、目前小学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1.教育观念陈旧落后,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

很多小学管理者还实行传统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如在学校管理上只重视学科教学和理论知识的学习,而轻视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一大批管理者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比较偏重经验管理,以自己的经验或前任的经验最作为目前学校管理的依据,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2.学校管理不民主

学校管理不民主,主要体现在学校的全部事务都由领导掌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几乎没有话语权,每一步教学只能按照学校管理者制定的具体方针政策执行,而不能按照自己擅长或适合的教学方式安排教学,更不用说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极大地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

3.管理上偏重考试结果

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应试教育已经深入学校每一个管理者和教学者心中,教育功利化趋势严重,这就导致在管理者在管理上更加偏重考试结果,而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以人为本的小学学校管理模式研究

以人为本是管理者经常使用的一种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小学学校管理主要是要求学校管理者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在学校管理策略上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鼓励教师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将学校管理对师生的控制转化为对师生的服务。

1.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观念

小学教育是教育的起始阶段,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意识,所以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小学生的具体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虽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对学生的学习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小学学校管理者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观念,正确处理好学生、教师、家长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学校的关系,特别是应充分关注和尊重教师群体与学生群体,善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管理者要关心和尊重每一位教师,深入了解每一位教师的生活情况和教学情况,帮助每一位教师解决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尽量满足每一位教师的心理需求。同时,学校管理者还可以鼓励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当中,进而加强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2.使学校民主管理逐步完善

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就是民主管理,民主管理有利于使广大教师树立主人翁意识,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增强管理者决策的科学性,进而实现小学学校管理的创新和发展。民主管理要求学校建立健全民主管理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一是建立并完善民主管理相关制度。如校务公开制度、职代会制度、校务委员会制度、奖金分配制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教师聘任与考核制度等。二是建立健全民主管理专门机构,并选取不同职位、不同地位、不同身份的人员作为民主管理人员。使学校民主管理逐步完善,要求学校重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强化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在现代管理理念中,教师也不再是传统的被管理者,而同样是管理主体,所以,全校的教职工都应该参与到小学学校管理中,这样才能使学校管理逐步科学化、现代化。如教师可以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建设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给予教师足够的人文关怀

建设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能够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师生文明情况和教育理念,是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因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巨大的、无形的教育力量,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能够让教师得到心灵上的净化,有着独特的教育魅力。

建设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需要特别重视人文关怀,使校园到处都充满着浓浓的人情味。如小学学校管理者可以组织教师和学生建设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长廊,内容可以有学生艺术作品、学生获奖作品、教师风采、教师科研成果、名人故事等,注重内容的艺术性、知识性、人文性、科学性和趣味性。而教师在学校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学校管理者要给予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除了生活上的帮助,还要努力为教师营造一种轻松的、宽容的、具有浓厚人文关怀的环境,让教师产生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而且现代学校的管理者除了要关注教师的业务水平,还要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和精神状态,让教师在工作中体会到快乐和幸福,进而将这种快乐和幸福传递给学生。

同时,管理者还应重视引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友好相处,团结一致,提高学生的凝聚力,进而实现学校的快速发展。另外,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的教育体制也在不断改革,因此小学学校管理者要跟上时展和教育改革的步伐,努力探索和创新适合现代教育发展的管理体制,并逐步完善。

三、结语

小学管理论文范文2

要想做好校园管理,首先就要合理分配管理任务,让在校教师明确学校当前的师资情况,从实际出发进行校园管理,对于年龄较大的教师尽量提出宽松的管理要求,使其在管理过程中发挥自身作用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对于年轻的教师则要加强管理培养力度,打造活力型校园,对教师的日常行为进行合理规范,在校园倡导文明之风,让教师带动学生进行文明用语的学习,改善学校风貌。对于优秀骨干教师则要发挥其典范作用,让其作为教师团队的领头人,带领在校教师努力为校园管理以及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让教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动员学生参与到校园建设中来,带动学校进步。

二、完善管理规章制度

不少教师常年生活在乡镇,其生活圈也是自身生活的各个乡村,而一些教师的家中可能不止一位教师在乡镇小学教书,有的甚至父辈、亲戚都在同一所学校进行教学,这就导致了教师在分配教学教育管理任务时的混乱。除此之外,乡镇学校的学生自小生长的环境较为贴近大自然,其综合素质水平具有差异化特征,不少学生由于天性使然,在学习方面可能缺乏信心和兴趣,而在校园管理中对于校园综合素质水平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每一所学校都有相应的规章管理制度,这些制度是一种强制性的要求,在校园内的所有师生都必须平等接受制度的约束,才能让管理有章可循,得以顺利的开展。所以,要想管理好乡镇小学校园,除了要做好教师管理能力水平提高工作之外,还要特别注意合理分配教师管理,在管理校园时做到全方面考虑,既要将教师安排在合理的位置上,还要重视起乡镇教师关系中的乡情和亲情,充分发挥情感作用来配合规章制度,要求教师做好自身职责工作,调动教师教育的积极性进行校园管理,配合学校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培养,重视校园管理工作,抓好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锻炼,培养学生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教师基础教学工作中,制定相关教育责任制,激发教师教育责任心,积极参与到校园管理中来。

三、加强校内外管理教育

在学生步入学校进行学习之前,对其成长与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往往来自于家庭。特别是对于生活在乡镇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家庭环境往往较为复杂,有的家庭因为普遍知识文化水平较低,孩子也未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在进入学校后就很难跟上教学进度,导致其对学习产生抗拒心理,这样不仅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工作,同时也阻碍了学校校园管理工作的进行。一般来说,学生所接触的层面越广,其所受到的影响就越大,这种影响一旦没有采取正确的方式加以规范,就很有可能导致学生人生之路出现偏差。因此,在进行校园管理的同时也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让家长引导学生在文明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培养学生文明礼貌意识,从一言一行中影响孩子的行为。在加强学校管理工作时,学校还要与家长进行沟通,建议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做好孩子行为规范工作,注重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以身作则规范自己的言行,带动孩子养成一个健康开朗、积极生活的品质。学校通过家庭的影响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认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由抗拒学习变为热爱学习,配合教师完成工作,从而使师生关系达到和谐状态,推动学校管理工作的进行,共同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

四、总结

小学管理论文范文3

一、小学教学管理的现状

(一)我国素质教育教学体系仍未完善

虽然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早就开始实施,但是应试教育仍旧影响着我国教学工作的开展,我国整体的教学水平仍然存在许多不足。许多教师慢慢开始重视素质教育,转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明白素质教育对社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素质教学在一些学校中只是一种工作口号,并没有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降低了素质教育的执行效率。推行素质教育比较困难的原因是缺乏完善的教学体系,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并且学校在推广素质教育时缺乏相关的教育经验,不能保证开展素质教育的效果和质量,素质教育工作难以进行。

(二)不同地域经济、教学水平差异较大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是导致我国教育水平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沿海地区迅速发展的经济、单一的民族、密集的人口为教育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有力条件。相比之下,我国的西部地区不仅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而且地区仍保留着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管理模式。

(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

现阶段,独生子女的现象比较普遍,学生家长娇生惯养自己的孩子,导致学生缺乏独立学习生活的能力,家庭对学生的教育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由于家长的受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无法认识学生的内心世界,不能通过分析学生的内心特点进行教育。家长在工作的压力下,无暇与教师及时沟通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状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影响着学生日后的发展。(四)社会的不良风气影响教学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观念也在逐渐改变,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开展。各种文化的涌入冲击了传统的思想观念,挑战了教学工作的开展。未形成价值观念的小学生,处在不良的社会风气中无法辨别是非。为了小学生能够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学校和家庭要加强重视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合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完善小学教学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小学教学管理体系

在新课程改革开展的情况下,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小学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需要构建完善的小学教学管理体系。教学管理工作者要在管理理论中加入创新的元素,根据小学教学实际的教学特点和教学需求出发,形成有效的教学管理体系。为了符合时代的发展,教学管理工作在开展时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改善小学教学管理的现状。

(二)加强利用教学资源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语言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了能够顺利的开展教学活动,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式,有效的利用教学资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在制定教学大纲时不能忽略了各地区的差异,制定统一的大纲,只有充分的认识到各地区的差异,才能更好的利用教学资源,保障教学工作能够良性发展。

(三)引导小学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

教师要重视社会的舆论作用,良好的社会风气能够促进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保障小学教学工作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教师在进行小学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就要重视社会舆论监督和引导的作用,在发现问题时要及时进行改正。小学阶段学生形成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能够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为学生创建健康的成长环境,才能保证学生身心健康。

(四)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进行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进行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执行小学教学管理。学校与家庭保持良好的沟通,实现教师和家长更好的配合,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状态,能够促进教师更好的进行教学改进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现如今,学生在入学时普遍存在着年龄较低的问题,学生受到社会中传播的各种信息的影响,使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的遇到挑战。社会工作压力不断的加大,家长对日常工作与生活都顾及不上,更别说是关注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进而家长不能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不良信息和习惯的影响,孩子身心成长变得畸形,偏离了正常的成长轨迹。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舒适的环境,需要家庭教学与学校教学同步进行。

三、结束语

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提出有效的建议解决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高小学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需要全社会、民族共同应对小学教学管理的挑战。教育工作者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创新教学管理方式,解决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了我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作者:张霞 单位:山东省德州市天衢工业园天衢中心小学

第二篇:小学教学管理工作影响及启示

一、“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影响

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的过程中,教职工和学生是主要的对象,通过合理采用“以人为本”理念,教职工、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最好发展,是我国教育改革不断创新的最终目的。根据当前“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情况来看,其产生的影响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新课改方面

在我国小学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大环境下,“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很好的满足了新课改的各种需求,在将教学和学生作为主要管理对象的情况下,对于推动小学教育事业长远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采用的“以人为本”理念,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管理模式等都得到快速转变,是我国教育改革不断创新的重要体现。

(二)教师和学生方面

在有效开展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情况下,教师和学生的个人情感、所处环境、心理因素等都能得到及时关注,充分体现出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满足学生求知欲的同时,还能不断提高小学教学质量和水平,对于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所以,“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合理应用,不仅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还能保证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和不断发展,在促进小学教育水平全面提升上有着重要影响。

二、“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启示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和教学改革措施的有效实施,“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深远,对于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根据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以人为本”理念产生的启示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小学教学管理思想的快速转变

在我国教育水平不断提升的现代化建设中,小学教学管理思想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有效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必须注重小学教学管理思想的快速转变,真正掌握以人为本管理各相关知识,才能不断提高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水平。在实践过程中,学校相关领导必须加大“以人为本”理念的宣传力度,让教师和学生充分认识到“以人为本”理念的核心价值,才能在加强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基础上,促进所有教职工共同进步。与此同时,学校管理人员还要注重采纳社会、家长等各方面的意见,充分利用优秀教学管理经验,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从而促进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不断升级。

(二)注重现代小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

在不断加大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投入力度的情况下,“以人为本”理念的充分利用,必须注重现代小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才能为小学教学管理工作创新提供重要支持和依据,最终促进小学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根据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可知,以人为本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不仅可以对教师的日常行为进行管理、约束和协调,还能增强小学教学的整体效果,对于推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不断创新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根据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在教师方面应采取的管理制度有教师听课制度、教案检查制度、教研学习制度等,在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同时,还能促进教师各方面能力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奖惩制度的合理制定和实施,是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不断推动“以人为本”理念的情况下,将岗位竞争制度、教师工作情况、薪资待遇等联系到一起,不仅可以保证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还能不断优化小学教学环境,最终推动小学教育水平快速提升。

(三)高度重视小学教学管理氛围的良好营造

在小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向着多元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的新形势下,“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合理应用,需要教育工作者、管理人员的密切配合和协调,才能为小学生提供一个优越、舒适、轻松的学习环境,从而促进学校整体形象不断提升。因此,根据小学教学的实际发展需求,高度重视小学教学管理氛围的良好营造,注重人文环境的有效构建,有利于提高小学教学质量,从而提升小学教学管理水平。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发挥着重要引导作用,因此,“以人为本”理念的有效实施,需要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吸收和培养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所需的人才,才能更好的推动小学教育改革不断创新。与此同时,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的合理运用,加强人文环境建设,是提升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最对于促进小学教学管理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我国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的过程中,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给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注重“以人为本”理念的充分应用和有效实施,才能真正发挥管理人员、教师的引导作用,最终达到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作者:罗亮 单位:天王学校

第三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管理艺术研究

一、课堂管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进行课堂教学,必然包括课堂管理。良好的课堂管理是课堂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就告诉我们: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与做法,否则无法成功。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重视课堂管理的意义。良好的课堂管理秩序,可以培养学生遵纪守纪的良好行为习惯,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而提高教学效率。著名的加拿大华裔心理学教授江绍伦指出:“教师必须把纪律作为他进行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教给学生。可以肯定,其重要性不低于所规定的课程的学科内容。”由此可见课堂管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但是,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课堂管理依然存在如下问题:(1)部分教师重视教学内容,而忽视课堂管理的重要性。目前,部分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格外重视教学内容和教学技巧,忽视课堂管理的重要性。这就导致课堂教学中,虽然教师已经竭尽全力给学生讲授知识,但有学生在课堂上做小动作,思想开小差,打瞌睡等现象时有发生。(2)师生关系不够融洽。虽然新课程改革强调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了提高升学率,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自我为中心,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接受知识时囫囵吞枣。课堂教学的刻板及教师的高高在上,使得学生敢怒而不敢言,久而久之,学生对学习知识产生厌倦情绪,缺乏积极性,进而产生反叛心理,这些都是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因素。(3)课堂纪律过于死板,只有“罚”没有“奖”。虽然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考虑了课堂管理的重要性,但是课堂管理过于严格,过于注重纪律,只知道“罚”,而没有对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一定奖励。这样的课堂教学,容易导致学生过分紧张的心理,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极其不利。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管理艺术

1.充分重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从课堂管理的定义可以看出,良好的课堂管理,不仅包括课堂纪律,还包括良好的课堂氛围与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管理中,课堂纪律是基础,和谐的课堂氛围则是保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一定的纪律约束学生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则是润滑剂,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师生关系,并对良好的师生关系作出高度评价。首先,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每个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心愿。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得到学生的肯定和欣赏,学生的积极努力学习会促使老师更努力地改进教学方法,以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的学习激情会对老师产生极大感染力,促使教师更积极主动地为学生考虑;其次,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心理学角度,当师生之间产生融洽、亲密的关系时,这种关系会促使学生对教师所授课的内容产生极大积极性,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更容易接受和认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反之,如果师生之间的情感是对立的,则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抵触、不接受,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2.维护课堂纪律,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但是不能忽视课堂纪律的作用。凡事都得有“度”。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师生关系的建立,就容易导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随意,甚至不尊重教师,没大没小。所以,教师必须通过纪律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要让学生明白,和谐的课堂气氛、良好的师生关系,都必须以纪律为基础,谁也不能逾越。就如国家要制定法律,约束公民行为,一旦有人触碰法律的底线,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课堂纪律也是如此,不管学生在课堂教学是如何活跃,都不能触碰课堂纪律的底线,否则必须受到教师的处罚。

3.适时采用激励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激励是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激励包括正激励和负激励,简言之就是有奖有惩。在传统课堂管理中,教师往往过于重视负激励,即“惩”的作用,只知道对违反激励的学生进行惩罚,而不会对遵守纪律的学生进行奖励。这种管理方式是不够健全和完善的。要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教师要懂得奖惩并用。对于遵守纪律的学生,还有部分调皮的学生,有进步则奖,退步则罚。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动力,让学生遵守课堂教学秩序。

四、总结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课堂管理的重要性,并在不断的经验积累中提高课堂管理艺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洪朝霞 单位:泉州市丰泽区第七中心小学

第四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管理思考

一、教学理念的人本性

人类演变的历史进程,从知识到人。一直以来,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评价一个学生学习的好坏只是单纯地以能否掌握知识或更好地运用知识为标准。教师大多数都倾向于这一标准,所以教师就会过分地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在过分强调一方的时候,势必会忽略对另一些方面的重视程度。使得失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且知识论思想得不到正确的发展,从而使得社会价值观变得扭曲。通过新课改不断的推行,教师要更多地注意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或正确运用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学生数学创新性思维,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最终实现数学教学内容的优质化。

二、在管理指标上强调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是管理指标上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强调基本原理,就是要强调知识的新生长点在哪里,是什么,为什么,等等。这是传授学生学会迁移的重点。教师在设置教学方案的时候,要对教学任务进行详细、科学的分析,采用设问法、反复提问并回答问题。对于新知识,教师要关注对语言文字及直观材料结合在一起的语言描述信息。体现原有知识与新增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三、总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为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任何困难,与学生共同坚实地走下去。通过教师的不懈努力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相信数学教学势必会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作者:卢晓智 单位: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洮砚学区

第五篇:中小学教学管理有效性探究

一、中小学教学管理现状

1.没有从根本上转变管理思想

学校管理人员的思想陈旧是最基本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人员仍沿用以往“家长式”和“放羊式”的管理方式。也有部分学校管理者虽然意识上有了一定进步,但受客观条件的影响,没有落实到实际的校园管理中去。

2.教学管理方式还比较落后

中小学的教学管理方式仍然采用一刀切的手段,没有个性化的管理策略。比如:备课使用统一的教案,讲课采用统一的进度,考试使用统一的试卷等。这种一刀切的手段应经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3.教学评估方式不合理

目前,中小学仍然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教学成果的评估标准,没有从提高学生的素质出发。有些评估手段相对落后,如学校的管理人员突然听课,从表面上看是对教师的突击检查,实际会引起学生和教师的不满,这样的评估结果也不合理。学校的管理者应当尊重教学,给教师一定的教学自由空间,重视多元化,强调个性化,为培养教师独特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创造有利的环境。

4.师资匮乏,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一些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能胜任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较少。一线教师与教辅人员绩效分配矛盾不能制度化、科学化划分,即便是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也变成了“一线教师的紧箍咒,越受累越被管”,严重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二、提升中小学教学管理有效性的措施

1.转变教学管理思想

要提高中小学教学管理的有效性,首先要转变教学思想,更新管理者的教育理念。首先,教学管理者要转变自己的管理理念,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参加专业培训等来提升能力。其次,要帮助教师转变教学理念,让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理念。

2.不断提高学校教学方式

教师的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摒弃旧观念,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优化教学过程,形成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此应对“新课程、新教材、科目多、课时少、任务重”的教学局面,从而达到“少课时、轻负担、高效率”的教学质量目标。

3.提高教师的素质,调动其积极性

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为教师成长提供助力。新课标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教学管理方面而言,也要实施这一理念,就要把教师的需要当成学校的需求,把教师的成长当成学校的成长,为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素养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要鼓励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以往的教学管理模式或思路,多多听取教师的意见,让教学管理更民主,才更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气氛

学校是传授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场所,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气氛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但是,就目前而言,一些学校的管理者过于看重学校的物质设施建设,而忽视了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笔者认为,通过建设学习型校园文化目标,创设一个宽松的交流空间,开设形式多样的科研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使学校充满学习的文化氛围,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成长,还有利于教师、学校的发展。这种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是一蹴而就,而需要管理者和广大教师长期的努力奋斗。

5.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全面发挥各方教育力量

小学管理论文范文4

小学课堂管理,主要是对小学生进行管理。全面掌握小学生的情况,有利于灵活管理课堂,优化课堂管理。世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叶子,更何况是学生。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他们有不同的社会背景、性格特征、喜好特长……小学教师接任一个班,就需要对自己的学生进行全面了解、掌握,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优点、长处、特长,这些都需要小学教师去开掘,并使其发挥最大效能。

2改变传统评价方式,以评价优化课堂管理

小学生喜欢攀比,所以评价方式在小学生心中占据重要位置。传统的成绩评价,让成绩好的学生沾沾自喜,到处炫耀,从而对学习更有自信;成绩差的学生碍于面子,干脆把试卷藏起来,认为自己学不好,无心向学,对学习失去信心。因此,应改变传统的成绩评价方式,使学生对学习重获信心,以评价优化课堂管理。

3制定课堂规则,培养小学生的课堂自律能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学课堂管理离不开课堂规则。预防胜于补救,小学教师在学年的开始花一定的时间与小学生民主讨论,共同制定出该学年的课堂规则,以便于顺利进行课堂教学和减少课堂上的捣乱行为,提前给课堂管理打上预防针,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

4提高学习动机,利用兴趣优化课堂管理

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优化小学课堂管理最根本的措施。兴趣,可以理解为动机。长期存在于个体内的动机被称作内在动机;从外面提供给个体的动机被称作外在动机。小学生并不总是具有很高的学习动机,尤其是在课堂上。小学生提高学习动机,学习就变得快乐、有趣,这时就能很快接收大量新信息,便于课堂管理,提高教学成效。那么,优化教学设计需要什么理念?利用小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和好奇心。小学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认识所教的小学生需要什么,他们的兴趣是什么,能力怎样,对什么比较好奇,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如以什么形式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以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定义小学生容易理解?小学生喜欢玩什么游戏?可以设计些什么教学活动让小学生轻松愉快地巩固刚学到的知识?这些练习对于小学生是否适中,有没有偏难或偏易?……小学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要不断推敲小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和好奇心。

5关注特殊学生,优化课堂管理

小学管理论文范文5

1.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内容

在所有的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当中,班主任无疑是一个具有很多特征的群体。一方面,我们知道班主任相同于其他的教师,班主任也会是一个科目的任课教师,他肩负着传授知识的重任。小学班主任也需要揣摩小学生的心理,循循善诱,使学生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然后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领导学生爱上学习,并且培养起学生的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够一步一步的开发出每个学生内在的潜力。第二方面,作为班主任就是一个家庭的大家长。班主任在教导学生学习之余还需要制定一定的规则用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另外就是需要和班干部一起,精心为班级设计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期学生在学习之余可以放松自己另外增强整个班级的凝聚力。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最后一个方面,班主任不仅仅需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需要传授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都知道,班主任是学生们榜样,班主任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学生模仿,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班主任还是要提高模范带头作用,为学生树立起一个好的榜样,帮助学生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2.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实践途径

2.1关爱为基础

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还很不成熟。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天真无邪而又少不更事,他们需要在一个充满爱的氛围中成长,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因此关爱学生这是一切管理的基础。教师应该用平等的姿态来面对每一个学生,因为在学校中,班主任是他们唯一可以依靠的人。当学生有问题而凭借自己的能力又没有办法得到解决时,就会向班主任寻求帮助。这个时候,班主任就要尽自己所能为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万万不可以因为学生的成绩或者其他因素就对学生区别对待。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父母的宝贝。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能因为教师的某些偏见,就让学生产生不公平的感觉。这样对于小学生的内心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也许因为学生某一点的不小心可能就会扭曲尚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的内心。

2.2培养杰出班干部

班干部是帮助班主任处理班级事务的重要帮手,一批得力的班干部会大大的减轻班主任的负担并且会提高整个班级的管理质量。因为班干部不仅仅是学生中的一员,更是连接教师和学生这两个团体之间的桥梁。因此,从班干部竞选开始,班主任就要尽量维持公平公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作为一个大家庭主人的感觉。另一方面,班干部的培养还可以极大的培养学生的执行能力、办事能力以及其它各项基本的素质,例如自觉性、自律性等。另外,并不是培养出一批班干部后,班主任就没有了工作。班主任需要定期的检查班干部的执行情况,查看他们的工作是否合理,对他们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时的尽心纠正,万不可偏私,致使有失公允。在培养办干部时,尤其需要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以及平等意识。班干部的选举是为了协助教师服务整个班级的,而不是为了个人的荣耀。

2.3积极开展各类班级活动

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可以极大地促进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游戏之中极大的促进大家之间深厚的友谊。结合小学生的特点,班主任可以放开手,让学生自主策划活动的内容,比如唱歌、朗诵、跳舞、讲故事等,这样可以让学生笼罩在一片轻松愉悦的氛围之中,另外,值得一提的一点就是在学生自主策划举办活动时,就会锻炼起学生的组织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各项能力,对于班主任而言,在丰富的活动中,班主任可以借机查看每一名学生的特点,以便于日后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更好的挖掘出学生的潜力。

2.4积极与家长沟通

刚刚在上文中提到过,班干部是连接班主任和学生的桥梁。同理,班主任就是连接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桥梁。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共同作用,因此,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至关重要,班主任可以通过家访的方式,及时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家长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提出更好更合理的意见,另外就是将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向家长反映。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没有家庭约束下的真实摸样。

3.小结

小学时期是小学生从稚嫩懵懂转向青涩少年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塑造,因此,作为重要指导的班主任的作用不言而喻。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之余,班主任还要不断地研究班级管理方法并且及时的创新。更好的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基。

作者:柳淑琴 单位:吉林省集安市清河镇中心小学

第二篇: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心得研究

一、规定班级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笔者认为在学生上学之初,就规定好班级规范、规章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在生活方面,规定女生不许戴项链、耳环等饰品,男生头发不得盖过耳朵;不得在教室里吃零食;等等。学生的一言一行,必须严格遵守《小学生行为规范》。另外,班干部制度也要确立。班长、副班长、组织委员、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卫生委员、娱乐委员,各有各的分工,一个都不能少。班级划分小组,每小组五人,设立小组长;每三个小组为一个中组,设立中组长。这样,班里的作业和各类任务就可以层层划分,有条不紊地进行,而不会混乱。

二、树立竞争意识

有竞争才有动力。一个缺乏竞争意识的班集体,会是一个停滞不前的班集体。笔者在管理班级时,设立了奖惩制度。在班级小测验中,名列前茅、进步较大的学生能上班级的“龙虎榜”,解题新颖、作文优秀的学生,能得“班级创意奖”,有时候笔者还会自掏腰包买奖品奖给这些学生。有奖励就有惩罚,对于不按时完成作业和在测验中成绩倒退十名以上的学生,笔者也设立了“黑榜”,以此激励这些学生用功学习。

三、成立家委会

学生是班集体的成员,学生家长也是班集体的成员。笔者认为,班主任不能忽视家长在班集体的作用和贡献。笔者班里成立家委会,选出几名积极性高、有空闲时间的家长担任会员,由笔者和这几名会员一同建立了班级QQ群、班级博客,把班里的情况到博客上,让其他家长都了解班级的动态和活动,笔者还经常通过QQ群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并给家长建议。

四、总结

家委会在笔者班级管理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如在元旦晚会上,班级的布置、内容的设定、设备的提供以及动员家长参加节目,都是家委会成员完成的。这为笔者减轻了工作量,让笔者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生管理上,也让家长密切了同笔者的联系,增加了家长的班级归属感。

作者:马成才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海城学区张湾小学

第三篇:小学班级管理方法研究

一、班级管理“民主化”

真正的民主教育或者民主管理,是要用心灵去赢得心灵的,民主不单单是教育的条件,更是教育的本身。所以,在教育与管理中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个性教育,不以分数论英雄。为了搞好班级管理,笔者采用了“民主化”的管理方式,让学生们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

1、教学实例

为了拉近学生于教师的距离,发扬班级民主精神,我特意在我执教的班级(小学五年级)开过一次主题班会:“有奖征谏”——为教师提建议。并提醒同学们不要错失良机。小学生们比较单纯,听到这个问题之后,先是笑了一阵子,不过一会就活跃了。一段时间过后小学生们陆陆续续的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学生甲说:“老师,你刚教我们的时候和我们一起玩,没有界限,但是后来你越来越爱发脾气了。”学生乙说:“老师,咱们班的班规几乎都是你自己定的,我们都觉得不好。”学生丙说:“老师,你现在变的很冲动,我们犯点小错都要受到严厉的批评。”提建议的同学越来越多……教师总结说:“谢谢同学们的直言不讳,原来老师有这么多的地方需要改进,我相信在未来的一年里只要我们精诚团结,必定能和谐相处,打造一个健康、有爱的班级体。”

2、教学反思

让学生给自己提意见,学生学生的优点,就是在班级管理中发扬了民主式的管理方式。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觉到老师是可以放下架子的,是可以丢下面子的,这样的班级才不是教师的“一言堂”,才是民主的班级。但是,无原则的民主是不可取的,教师在管理时要注意把握分寸、掌握火候,促进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二、班级管理“法制化”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该改一改自己一人说了算的“人治”管理,实施“法制化”的管理化的模式,让全班同学共同制定班级班规,这样才能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

1、教学实例

为了让班级管理走上正轨,笔者和小学生共同商量,制定了本班级的班规。在班会上,我对学生说:“咱们班里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班规。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当话音一落,学生们纷纷讨论了起来。学生甲说:“老师,我觉的不应该制定班规,那样就会限制我们的自由。”学生乙说:“老师,我觉的制定班规更好,如果玻璃被人打坏了,由谁来赔偿。”这时候,笔者抛出一个问题:“大家想不想让我们的班级体变的更优秀?”学生们纷纷点头,说:“想。”“既然大家都想让我们的班级变的跟优秀,那就应该制定相应的班规。但是在制定班规的时候,我们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广泛性。就是这个班规尽可能包括同学和老师今后可能发生的任何违纪现象,不能有遗漏。二是可行性。就是说我们的班规制定出来要能够落到实处,不能使一纸空文。三是制约性。就是说这个班规不是老师和班干部拿来管学生的而是应该约束每一个人,这个班规对任何一个人包括班主任也奏效。”之后,学生们纷纷举手表示可以制定班规,一周后,笔者的班级有了“法律条文”。

2、教学反思

让班规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不仅是班级管理的有效保障,更是落实民主教育的有效手段。小学生的自制能力比较差,如果他们犯了错误,而教师总是喋喋不休的去说教,并不一定有效,但是有了具体的班级规定就不一样了,这样的班规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影响小学生。由此可见,健全的制约机制,是打造健康、和谐班集体的法制保障。

三、班级管理“爱心化”

爱是教育的基础。我们必须从内心深处爱所有的学生,有了这样的想法,我们才能在在言行和举止上发扬民主、实现民主。作为班主任要想用爱心去管理班级体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多理解,少批评

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他们,严禁指责和批评。这种理解包括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心理需要。小学生年龄小,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要理解作为独特的个体的学生的行为总是有情可原的,这样,教师就能真正理解学生、真正赢得学生的爱。

2、掌握交流技巧

爱的教育不是一味的爱就能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要想使学生爱老师、老师爱学生,教师就应该掌握交流的方法。在学校里,班主任是和学生打交道最多的一个人,所以班主任要讲究说话的方式,比如“循循善诱”、“欲擒故纵”的交流方式。好的交流方式,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直截了当、竹筒倒豆子式的教育,更能让学生接受。所以说,班级管理不仅是“民主化”“法制化”,也是“爱心化”。

四、班级管理“勇敢化”

班级管理“勇敢化”主要指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如果出现错误,要勇于承担。要想实施民主教育,教师不能摆架子,更不能无缘无故的爱面子,犯了错误就要承担与反省。

1、教学实例

笔者曾经接手的一个班级里有一个特别差的学生,在接手之前就听到很多教师议论过这个学生。当我教了他几个星期后,他又被指认偷了本班一个小女生的钱,当得知此事后,我气急败坏,把他叫到办公室,给了他一顿“粉条炖肉”。结果,几天过后,那个丢钱的小女孩告诉我,她的钱放在自己的书包夹层里了,现在找到了。当时笔者就放下架子,把那个那个被冤枉的学生找来了,承认了错误。

2、教学反思

这个事件,一直在我心底埋藏着,现在想想,如果当时自己不那么冲动、如果当时对学生多一些接纳,事情可能会是另一种可能。不过,幸亏当时勇敢的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这才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没再恶化下去。教育与班级管理是一项漫长的工作,孩子们的成长也是漫长的,在漫长的工作中,作为教育者,我们要付诸爱心、耐心、勇敢来“静等花开”。

作者:杨永成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杨集镇中心小学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融合

一、语文教学对班级管理具有极高的价值

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个体,班级这个个体的基本成员有班主任、有各科教师和班级学生,它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来完成班级目标。所以,班级是一个育人之处。语文教学也是教师学生在自己的班级进行合作探究交流。语文教师如果能尽情地发挥出语文方面的教育价值,必将会促进班集体形成健康向上、团结合作的班风。

(一)语文教学有利于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主要有制度方面和人文方面。制度方面可以由成文的和不成文的两个方面构成。成文的制度指所涉班级的教育教学方面的工作提出的基本规范形式的要求,是常规方面的管理;而不成文制度指班级中传统的、舆论的、风气的、习惯的等方面的内容,它有不成文的特点,属于约定俗成方面的非常规性的管理,这个非常规性的制度方面也会影响着常规制度管理方面的管控程度以及效果。而且一个班的班风好坏与否,会直接影响到班级学生的核心凝聚力、士气精神等方方面面的氛围。语文教育的核心是体现我们所倡导的真善美。语文的工具性通过知识的传达让学生更加聪明、能干,这些又是认识以及创建一个班级文化氛围的保证;语文的人文性能在班级内体现出教育公正的思想,它是作为那些不成文制度最有力的保证;语文教学具有着活力、创造力,又有它的欣赏价值,而这方面又使班级文化能够具有生命力。

(二)语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有效的课堂软性环境

课堂软性环境,主要是指课堂中占主体的情感方面的氛围。一般包含着师生的精神情绪、感受等。课堂氛围的好坏又影响了学生对教师的解答是否满意,教师对工作的环境与现状是否满意,教师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是和谐的等。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精神享受的过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能尽情享受文化大餐。

二、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相融合,可以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感情。语文教学里的许多文章都是用情打动人的,这些也是大多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对语文比较喜欢的原因。因此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教师要能够借鉴语文课本中的知识做到用情去打动学生。教师无论在平时的学习还是现实生活中,都要时时刻刻地做到关爱学生,去公平地对待学生,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学习的氛围。不管哪科教师都有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职责。作为语文教师或班主任,我们要注意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二者存在的关系,在教学和管理上相互融合,通过自己的教学去启发和带动自己的班级管理,就能在语文教学方面和班级管理方面的实践中,让语文教学同班级管理产生良性的循环,实现语文教学对班级管理的管理功能,同时,又能促进语文教学效果。基于此,语文教师可以针对性地在班级开展一些对学生身心健康方面有意义的活动,例如“欢度国庆”的活动、“知识就是力量”的主题班会、“美化我们的校园、保护地球的环境从我身边做起”的实践活动、“学习雷锋精神”宣传报的创办活动等。现在很多学生的家长外出打工,顾不上教育与关爱自己的孩子,使孩子缺乏了父母的关爱,有的性格孤僻,厌恶学习,有的叛逆。班主任要关爱自己的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温暖,提高他们学习上的积极性。那么,班级里也会充满温情,班级管理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三、语文教学活动与班集体活动完美结合可以增强凝聚力

语文教师或者班主任可以利用小组合作、语文活动等一些形式,让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团结一心。小组合作教学形式可以让全班学生自主参与到活动中来,一同进行合作探究、交流探讨,可以启迪他人,拓展他人的思路,培养他人的创新性思维。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格,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间的认识、帮助,可以促进彼此全面发展,使得班级管理更加优化。教师积极地开展一些课外语文活动,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在小学阶段更应要重视激发起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对学生加强基础方面的训练,培养他们好的语文方面的学习习惯。例如要规范书写汉字,让学生广泛涉猎群书,积累阅读方面的经验,可以开展小组知识竞赛,如汉字书写、中华古诗词、成语接龙等活动,提高他们的识记能力,充分体现语文工具性。同时,教师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以及良好的班风都大有裨益。活动使学生更加了解自身价值,使学生的情感变得丰富。彼此理解、彼此尊重、互相帮助,让班集体好似一个大家庭,这个大家庭应该是和谐、融洽的。

四、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如果想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整个班级都要形成正确的、奋进的、向上的学习氛围,并使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有效地融合,达到双赢。

作者:陈希梅 陈晓远 单位:山东省胶州市营海小学

第五篇:小学班级管理探析

一、理解尊重,在沟通中求转化

转化的前提是知情。了解他们希望什么、向往什么,需要什么,教师就必须和学生在心理上架起联系的桥梁,实现情感上的交流。

1.以沟通求信任。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教师真心诚意地求得学生的信赖,学生便会直抒胸臆,教师才能听其言,观其行,知其情。我在每接手一个新班级时,就反复强调:把我看作你们的知心朋友,遇到什么困难、烦恼等,都可以向老师倾诉。为了避免学生的胆怯心理(不少学生害怕去办公室找老师),我让他们把自己心中想说的话、遇到的烦恼的事、对班级好的建议等等都如实写在周记本上,借此,我就可以知道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处理起问题来,就会得心应手。

2.以沟通求理解。

教师如何达到忠言不逆耳,良药不苦口的效果呢?这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接触、理解。学生只有对教师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消除误解,增进谅解,自觉地接受教师的规劝、批评。孩子终究是孩子,因为他们的年纪和心理的不稳定因素,使他们常会犯错误。因为他们的幼稚,才需要老师的帮助和引导。教师要和学生做朋友,与学生心碰心,和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了解学生,使之产生一种自尊心理,获得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

二、虚心坦诚,在表率中求转化

在学生的思想教育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感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虚心谨慎,真诚坦见,身先士卒去感化学生。

1.教师也是人,也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应将不良情绪深埋心底,始终给学生以亲切之感,以良好的心境、积极的情绪去影响、引导学生。

2.教师不是完人,孰能无过?一方面要真诚坦率,不讳言自己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另一方面要敢于向学生道歉,因为教师虚心地向学生致歉并对失误予以纠正,这不但不会损害自己的形象,反倒能体现教师的豁达大度,有助于学生良好素质的养成。

3.要正确对待困难。班级常规评价不高、学生学习成绩下降……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如不检查自己的工作是否得法,而一味地埋怨、责怪学生,这就容易使学生产生失望心理。

三、关爱体贴,在呵护中求转化。

教师在处理班务时,既要向学生讲明道理,更要多方面地施以精神激励,使他们体会到学校的温暖、老师的关心。教育实践表明,对学生冷酷无情,是不可能使自己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需要的。特别是对有消极情绪的学生,教师只有充分施以爱心,用火热的心肠去温暖学生,与学生在心灵上搭起一座感情的桥梁,才能消除“冰点”。我班有一名叫王敏的小女孩,自幼丧父,母亲改嫁,她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家庭的不幸使她的性格十分内向。通过家访和多次真诚交流,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源流。没有笔,我替她买几支;没有作业本,就送她几本;我还掏钱替她订阅了两种杂志;下雨天,有同学送她回家……所有这些,让王敏同学深深感受到学校的温暖。现在,她活泼开朗多了,也乐于同他人交往了。

四、让孩子在关爱中成长

(一)爱心

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首先应该是爱孩子。无论他出自权贵之家或平民百姓,无论他是品学兼优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爱得公正,爱得信服。爱的力量是无穷。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批评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爱护他们的。正是老师的爱才使得这“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学生能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

(二)细心

班主任这世界上“最小的主任”,要管的事特别多且特别细。应有一颗纤细如发的细心。我坚持“六勤”——“勤观察、勤交流、勤家访、勤鼓励、勤表扬、勤记录”。

(三)耐心

转化后进生成了每个教师都会遇到的问题。班主任对他们不仅应施以爱心、施以细心,更应施以耐心。班里的薛军是最令我头痛的一个学生,他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无论是苦口婆心的教育或是声色俱厉的批评均无济于事。当我品读了“成功教育”法之后,我千方百计地创设机会让他获得成功,细心注意他哪怕是微小的进步,及时给予恰到好处的表扬。哲人说:“使人前进的最大一种刺激物,是一种成功的感觉。做了一点事的人,无论事情大小,只要他尝着一点成功的快乐,便会渴望再次成功的光荣”。终于,我高兴地看到他好转了。其实,耐心就是不放弃。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充分发扬民主,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才是最终目的,真正扮演好引路人和协调者的角色。

五、总结

实施素质教育,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培育学生完整人格,这是一个班级管理者责无旁贷的使命。充分调动和利用多方因素,使每个小学生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才能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作者:胥小毅 单位:重庆市云阳师范附属小学

第六篇: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运用

一、提高自身修养,引领班级和谐发展

1.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

打铁要须自身硬。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班主任,如果不注重自身修养,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不仅造成师生关系淡漠,更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甚至对学生的认知态度产生恶劣的影响,这对孩子的终身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因此,要认真学习教育法律法规文件,了解各种教育案例,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熟悉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不能触碰的教育红线。同时,对待班级学生一视同仁,用严谨的态度,负责的精神,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进行班级管理。

2.倾注爱心,增强人格魅力。

爱是教育的前提。班主任对学生的关注不能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关注学生如何做人会对他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对待学生,像爱自己孩子一样爱学生,这样的老师也会得到更多学生的爱戴。在班级管理中,我经常进行换位思考,用孩子的视角思考学生,设身处地的帮助他们。孩子生病呕吐在教室里,我会弯下身来为他清理掉身上和地下的秽物;孩子与邻班的同学发生矛盾,我也会调查清楚,公平妥善解决;有的早熟的孩子对异性产生了好感,在同学中传的沸沸扬扬而产生消极情绪,我更会和他一起谈心,疏导他的不良情绪,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友情与爱情。

二、构建良好班级环境,营造健康团队氛围

1.建章立制,打造班级文化。

良好的团队意识是凝聚班级的催化剂。每当接手一个新班,我都会首先培养健康向上的班风,树立班级荣辱观,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学生共同制定班规、班歌、班徽和班级发展规划以及奋斗目标,使班级朝着良性发展的轨道运行。在班规制定上,从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选取学生需要努力改正的内容,结合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平等、诚信、友善等要求,从爱班、团结、友爱的层面制定内容,作为学生共同遵守的行动指南。

2.营造氛围,改善班级环境。

充分利用好班刊、教室墙报和教室外主题展示走廊这些资源,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营造班级氛围。班刊上设置“班级动态”、“文明之星”、“进步标兵”等介绍,24字核心价值观墙报与班级奖状互相呼应,图书漂流角摆放整体的图书与教室内整齐的桌椅、干净的教室形成靓丽的风景,教室外学生中华传统文化书法作品和我的中国梦小报展示熏陶感染着学生。

三、关注班级管理细节,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1.见微知著,关注特殊群体。

细节决定成败。多年的班级管理中使我深深地知道,班级中很多棘手的管理问题是由于教师没有关注细节引起的。尤其是高年级的小学生,一些细微的举动如果没被洞察,往往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习成绩差、思想活跃、甚至单亲家庭的孩子就更需多加关注他们的行为举止,发现问题因势利导,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就更能有效地管理班级,使学生朝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2.明确分工,引导自主管理。

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的打造光靠班主任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发挥小助手的作用,使学生学会自主管理,民主管理,通过实际锻炼,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有效利用小学高年级班干部的作用,参与班级管理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实践证明,在高年级采取竞选方式,安排值周班长轮换的方法很有效。值周班长根据学生特长,选聘体委、文委、学委、卫生委员和生活委员。各组之间互相监督评比。班级干部职责明确,运用常规性工作流程,每天向班主任汇报工作,即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培养了他们“敬业、友善、平等、民主”的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

四、拓宽核心价值渠道,增强育人活动实效

1.道德日记书写正能量。

班级里采用“道德循环日记”的方法,记录学生在班级、在家庭、在社会上发生的点点滴滴,积小爱而成大善。班级同学先从常任班干部写起,然后到各组长、课代表进行道德接力,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为、所思所感倾注笔端,吐露内心世界最真实的体验,我经常在文章后进行点评,一些优秀感人的文章,在班会上与大家交流,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实,比空洞的说教更为有效。

2.家校互动搭建关系桥。

家校沟通是教育学生的有效手段。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班主任在常规家访、召开家长座谈会的同时,开发新的家校互动交流平台,拉近了家长与教师的距离,对孩子在家庭和学校的行为表现起到很好的监督和沟通作用,如利用家长QQ群、手机微信、班级博客、校讯通等形式及时与家长保持联系,实现家校联手,共同提高。

3.主题活动践行价值观。

小学管理论文范文6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学校进行了布局调整。八一爱民学校位于红安县七里坪镇,是一所由原来9所村办小学撤并而成的联办小学,包括附属幼儿园,师生共计500余人。人多了,后勤工作也就更加纷繁复杂了。特别是“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对后勤工作的要求更加严格。因此,加强后勤队伍的思想素质建设和业务能力培训,努力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是学校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一是加强后勤人员的思想教育,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意识。学校经常对后勤人员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师生有着直接影响,意识到后勤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工作中处处体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功能。同时,学校尊重、关心、爱护他们,激励他们把本职工作做好,使他们在岗位上感到责任感、成就感,从而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意识。二是加强后勤人员的岗位培训和业务能力培训,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学校积极提供各种学习机会和学习平台,让他们学习锅炉、机械的操作,电气设备的运用,烹调技术的提高,以及食堂操作流程,食堂財、物的管理,努力提高各项岗位技能,为师生生活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师生生活环境

有了一支好的后勤队伍还不够,还必须有好的生活设施和环境,才能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服务师生。近几年,学校在红安县教育局的关怀下,一是引入县能源办20万元资金新建学生食堂九间;二是再次得到济南军区后期援助资金30万元,新建一栋学生宿舍楼;三是政府投入100万元,扩建学生餐厅250平方米,装备了食堂所有的设备;四是新建门卫室,实施门卫管理制度,保障了师生在校的安全;五是校园实现全部硬化、绿化、美化,现在的校园文化氛围浓厚,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师生生活其间,乐在其间。

三、加强后勤制度建设,规范后勤工作

后勤工作具有复杂性、琐碎性的特点,要想把后勤工作真正抓好,必须加强后勤制度建设,让制度管人、管事,让制度规范后勤工作。首先,学校制定了食堂从业人员管理的“三个制度”。一是岗位责任制。根据后勤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定岗,并安排岗位培训,每个后勤人员各负其责,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二是服务承诺制。后勤人员签订服务承诺书,主要是对师生生活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的保证。每个学期结束,师生代表对后勤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价,对成绩突出者进行表扬、奖励,对成绩不足者进行批评教育或调岗。三是责任追究制。学校实行“一岗双责”,对后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违反操作程序、玩忽职守、脱岗等行为,给学校和师生造成重大损失的,既要追究岗位责任人的经济和法纪责任,又要追究后勤管理者的领导责任。其次,制定后勤各项相关管理制度。如《门卫室管理制度》《领导、教师值日制度》《学校24小时巡查制度》《学校重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确保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卫生管理制度》《预防传染病管理措施》等,保障师生在校的饮食卫生和身体健康;《食堂财务管理制度》《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学校财产管理制度》等,保障师生个人利益和福利待遇不受损害,使学校经费支出更加合理,推动学校可持续向前发展;《值日领导、教师陪餐制》要求领导、教师同学生一起用餐,既保证了饮食质量,又与学生打成一片,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各项制度的建设,真正形成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处处有服务、责任有落实的良好局面。

四、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服务质量

在食堂卫生安全管理方面,重点抓三个环节,即“三查一教一罚”。三查是:一查个人卫生,要求人人做到勤洗手,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工作服。二查环境及炊具卫生,环境卫生采取“四定”的办法,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用具实行“四过关”,即洗过关,刷过关,冲过关,消毒过关,同时要求用具摆放整齐。三查食品卫生,从原料采购、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着手,杜绝有毒、有害、变质、过期食品进入校园。一教一罚,就是每日进行三查记录,对违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然后按规定进行处罚。同时,学校还做到“五坚持”“五不准”。“五坚持”,一是坚持校委会值周领导和值日老师陪餐制。每次开饭前,校委会领导和值日老师试餐确认无误后方可食用。二是坚持开启“放心一周”评比活动。三是坚持时时保洁制,每顿进餐后,食堂值班人员迅速将食堂彻底清扫一次,时时刻刻确保清洁。四是坚持每周一次消毒。五是坚持食堂工作人员每学期集体学习一次《食堂卫生管理》《菜肴烹饪知识》,确保业务能力不断提高。“五不准”,一是严把进货关,不准购买无证商贩的原材料和劣质菜。二是坚持生熟分开,不准把生食和熟食放在一起。三是不准未经过培训的人员上岗。四是不准未体检人员及教师进操作间。五是不准食用剩饭剩菜。此外,严格把握食堂“五关”。一是严把采购关,凡是食堂供货商必须提供正规营业执照、食品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二是严把食品入库、出库验收关,凡是证件不齐的商家坚决拒绝,凡腐败变质的食品一律不得进操作间。三是严把蔬菜摘洗浸泡关,凡植物类蔬菜必须按要求浸泡且反复清洗。四是严把食品烹饪关,只要是动植物食品必须煮熟烧透方可销售。五是严把食品出售关,确保餐具彻底清洗,确保工作人员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

五、加强财务廉政监督,树立勤俭办学思想,推动学校工作向前发展

后勤管理涉及师生的切身利益和学校的长远发展,坚持勤俭办学是学校后勤工作的方针。学校加强财务管理,从实际出发,处处精打细算,做到合理开支。积极推行财务公开制度,加强后勤廉政监督,让每个后勤人员严格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用制度和程序来强化勤廉意识,规范办事行为。牢固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思想道德观,发扬勤俭节约、勤俭办学的优良作风,促进学校工作全面发展。

六、结语

小学管理论文范文7

一、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小学专职固定科任教师

有些学校甚至没有专职科任教师,教师身兼数科,教师所学的专业理、化、生或相近科学的都比较少。但由于小学教师缺乏,学校基本上是将小学课作为“副课”“搭秤课”来进行教学安排的。通常情况下,小学课大多由语文或数学教师以及部分即将退休的人员来做兼职。因此,教师普遍都感到精力不足,备课时间很少,课前的准备也不够,上课就较为随意。

2.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小学课程应该得到教师相应的关注和重视。虽然小学监测考试范围不是很广,但我县小学六年级的监测成绩却很差。可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校都普遍存在挤课、占课等现象,这也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3.小学教学设备的落后

从现代化社会来看,有些小学现有教学设备还是相对落后,实验仪器的配置也较为落后,与教学环节并不配套。即使是原有的仪器,也由于仪器老化或管理不善而造成大量的损失,导致学生分组实验实施的难度增大,甚至于有些学校的学生从来没有进过实验室,更不用说进行试验操作。

二、小学教学管理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据有关调查显示,小学课本应是学生最喜欢的书籍,可是大部分小学生都觉得这些课没意思,学完也记不住。这与学校有限的课程教育资源以及多数内容的开展是很有影响的,但影响最大的是小学教师的素养问题。现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开始重视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小学校长也开始重视本校的小学教学。例如,在兼职小学教师的安排上,必须要做到这几点:首先,教导处不能安排年龄大的或文科出身的教师上科学课;其次,要固定的兼职教师,不要时常更换。在我县小学青年教师研讨会上,我县教研员陈老师认为,每年都看到许多的新教师,不仅会高兴,而且还会担忧。科学教师队伍每年都在更新,这是值得我们高兴的,但给我们小学的教学带来多而大的问题,这是令人担忧的,因此,这是提升小学教师素养的基本条件。

三、总结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于小学生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但在小学教学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改进,提出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促进学生的不断成长。

作者:梁晓红 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双城堡镇莲花山乡弓棚子小学

第二篇:小学教学管理问题研究

1.新旧小学教学在管理制度方面的差异

以往的学校管理都是强制性管理,就是以制度和规定要求对管理者实行严格的控制,尤其以封闭校门的管理最为显著。这种控制方式在一定时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在对小学生进行客观上的保护作用的同时,对于教师的责任付出也起到了一定的配合作用。但是这种管理体制从根本上,使得小学生在校园中再度沦为家庭嫩苗的悲剧,在得到校方严加保护的同时,和家庭教育一样,再度失去了接触社会的机会,由此引发为小学生的自主保护意识差、难以区分善恶的局限,对于学生的潜力挖掘,也就起到了扼杀的作用。新时期的小学教学管理,需要以人性化为纽带,以开放式的学校教育和管理机制为保障,意在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社会历练的能力,实现其心智的早熟。新的管理制度较之旧制度,最大的优势便是对后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批判性的承袭,对旧制度既有很对合理性的保留,也有不足性的剔除。由于社会治安的种种问题仍然存在,封闭管理对于小学生的安全维系固然不可忽略,但是在校内管理方面,传统管理中各种机械化的制度则应当予以改善或废止,一切要以尊重学生为宗旨,力图实现师生和谐。

2.教学管理实现改革的必要性

2.1根本必要性:

除了教学内容的革新与开放外,管理层面的工作一样不可忽视。如果说学校的重点与核心工作在于教学活动的精深,那么究其基础和保障,就着重体现在管理体系的严厉与灵活。综上所述,管理教学对于小学而言,堪称学校工作的根本,即便再优秀的教学质量,缺少管理的支撑,也会影响学校的建设成就,并对教师执教的积极性带来很大的损害。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体力、心智等诸多方面的不足,未成年人作为社会阶层中的弱势群体,与老年人、妇女和残疾人同样享有国家法律特殊保护的权利。因此从根本上说,小学教育体系中实现管理的优化,直接制约着学生的成绩好坏,还影响着学生的前途、命运。所以,创造优良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小学学校的必然要求。

2.2现实必要性:

尽管传统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在过去的教育生涯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形态的固本维新,即便是心智不很成熟的广大小学生,其意识和价值都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自由个性的追求、思想的开放以及早期男女交际意识已经摆脱了萌芽状态,无不标志着小学生思想意识的飞跃,而传统相对保守的管理观念,难以满足当代小学生的成长需求。国家教育既然越发重视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小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就不能落后于中学和高校教育的重要性。而与中学和高校教育而言,小学教育的管理更具备现实层面的特殊性,并且需要改革与时间的绝对配合,只有改革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小学教学管理更加有效。

3.小学教学管理改革和实践的主要方向

3.1延续封闭管理的制度:

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中的封闭管理,在当前仍然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教学的管理体系改革,并非意味着将旧制度一概否定,使得产生矫枉过正的不良效果。尽管在小学教学的范畴中,民主风气的注入已经迫不及待。因此小学教育管理的改革主要格局方向,便是实现“民主与专制”的统一,应当采取对外严厉、对内自由的基本政策。教师和政教人员在正常的执教、执勤工作之余,也应当定期展开社会经验的虚拟化历练,让小学生在现实中得以成长。

3.2人性化的班主任管理:

在新课改的理念中,注重教学方式的人性化,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政教人员在封闭管理的执勤上责无旁贷,而对于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来说,主要的任务就是在班级范围内实现人性化的管理,并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消除成绩取人的隔膜。例如有些教师会按照成绩排名为原则,对学生进行座位分配,这既让班级内显得参差不齐,更重要的是会使得学生的自尊心或狂妄心理的滋生,不利于班级和谐,也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因此这种忽视平等待人的原则,必须要取缔。第二,而别小学会分成实验班和普通班,在每一年度里按照年级成绩进行对学生和教师的班级分配。这样的做法不但伤害学生,更属于对教师平等的职业原则的抹杀与无视。长此以往单位年级的优生率不但会逐渐降低,教师的执教使命感也将由此冲淡。所以,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表扬,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鼓励,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进步。学校也要对所有的学生与教师采取平等的看待方式,积极构建和谐校园,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实现完美统一。

3.3教学管理在结构上予以调整和优化:

在传统的教学组织中,教学管理方式就是教师教、学生学,课堂气氛严肃,较适合学生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学生间的团队意识不强,不利于一些需要协同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忽略,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应注重和学生之间的平等性,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身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进行学习,与同学之间形成交流和沟通,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

4.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教学中的管理创新,非但对小学教育体制的进步,起到着非比寻常的助推作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学校建设过程中独立自主、尊重客观规律并且紧密联系社会的诸多优点,在当今的教育工作中,地位不容撼动,其深远影响,同样不得而知。因此,实现对旧有管理的批判性继承,结合社会的发展实现小学教学管理体制的飞跃,体现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理论优势,而这也正是教育活动中始终恪守的重要话题。

作者:王长江 单位:长岭县永久镇中心校

第三篇:小学教学管理以人为本理念分析

1传统小学教学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

传统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师和学生都很难得以全方面、多方位的发展,其个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若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发生一些违反传统管理的行为,教师没有加以及时制止或教师也出现一些违反传统管理的行为,那么教师便会受到相应的出发。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学生和教师都无法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个性无法得以发展,思想无法得以创新,致使很多性格外向的学生和教师为了适应这种传统模式而压抑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同时这种传统管理模式只是单纯的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提升,没有加大重视学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传统教学在针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估标准上,往往是以学生的成绩分数来评价学生的智力及教师的能力。小学作为学生成长和发育的重要阶段,是提升学生全面综合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因而小学管理者应加大重视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结合自身学校实际制定科学的教学发展计划,从而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名发展。

2“以人为本”理念与小学教学管理的融合

2.1转变管理观念,构建以人为本理念:

小学校长作为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决策者和领导者,首先要积极转变自身管理观念,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正确把握好学校与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庭之间的关系,了解并学习科学的“以人为本”教学管理模式,并将其正确运用在自己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去,学会用科学理论来进行教学实践。小学校长要进行“领导者”向“服务者”观念的转变,教学管理中的大大小小事务都应做好带头作用,深入贯彻为师生服务的教学观念。另外,小学校长除了自身需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外,还必须每时每刻为所有师生传播科学的管理及学习思想,让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塑造和综合发展。同时,校长在教学管理工作中还应充分尊重来自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建议,不能一味加以否定,而应针对其可取之处对教学管理进行改进。当小学校长真正的从教学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切实注重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建立起为学生、为教师、为学校、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便会自然而然的向着良性循环的工作模式上运转。

2.2加强教师发展,注重师资力量建设:

学校管理工作不单单需要重视学生,同时必须注重教师自身的发展。教师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直接决定了学校的教育质量。所以,为了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小学校长应当尽快建立一个尊师重教、平等和谐的校园工作环境。在过去的学校管理过程中,学校仅仅是将教师作为被管理目标来实施管理,在学校管理者的眼中教师仅仅是帮助学校完成教学目标的工具。如此管理模式并未真正充分的尊重教师的人格尊严,因此也让大部分教师感到过大的工作压力,最终导致他们产生很大的心理负担。在针对小学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建设工作中,首先我们必须要彻底转变过去的管理理念,将教师从过去的思想状态下解放出来,积极的创新管理方法,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探索出更好的教学方法;另外小学校长应当针对不同教师自身的特长与爱好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帮助他们提升专业教学能力,或者是将一些教育院校或其他机构的专业人员请到学校开展讲座指导,营造继续学习的氛围,帮助教师实现个人的发展。

2.3创建校园文化,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传统教学管理模式更注重的是刚性制度管理,在实施上往往是采用组织管理的模式,但“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则不同,它是一种管理学问、一种管理文化,这种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能够直接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校园文化能够综合体现出一座学校学生和教师的文化面貌、精神状态、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以及道德行为,可以有效感染并约束在其中生活的教师和学生。一个学校和谐、健康、轻松的校园文化可以为教师和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氛围,能够在无形中传递正能量,让师生更好领会校园文化精神,潜移默化的指引其向着教学目标更好前进。小学校长可以利用校园内各种张贴栏、展示柜、黑板报等文化传播场地,向学生展示各种真善美等正能量,让学生能够长期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建立起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意识。另外,校长还应主动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深入了解教师在教学开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充分尊重教师的思维想法,与教师之间构建平等的管理关系。同时还应强调师生之间互相交流,鼓励学生与教师间友谊的建立,校长、教师以及学生三者共同创造和谐健康的校园管理氛围。

3结束语

小学管理论文范文8

1.1生源较差

就目前来看“生源差”几乎是所有民办学校发展的最大障碍。从根本来看,民办学校产生的最根本出发点除了发展教育事业以外就是以赢利为目的。学校在开学以前就已经耗掉大量资金,开学后就要尽快获得资金,这些资金主要来源于学生,学校创办者为了获得最大效益不得不招收最大限额的学生,以满足学校的正常运转,如:教学硬件的配备,生活开支,教师工资的发放等等。民办学校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招生,要招到尽可能多的学生,学校的学习、生活条件要求高于公办学校,只有这样,家长才能认可,因为有了学生就有了一切。于是学校策划者只能顾及眼前,招收了一批良莠不齐的学生。当开学以后,才发现这里的大部分学生不能适应学校的发展,教学质量迟迟不能提高。于是学校的教学重点就落在了转化差生上来,让这些差生的学习有一定成都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家长的信任,这样才能留得住学生。

1.2没有稳定的师资队伍

与公办学校不同的是,民办学校的教师全是“招聘”来的。他们来自于全国各地,具有地域广的特点。之所以来到民办学校各自都有不同的原因,有的是因为工作问题,有的是因为生活问题,也有的是因为社会问题。在民办学校工作一段时间以后,他们为什么又“流动”走了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教师本身素质差,不能适应民办学校的发展需要,具体表现在专业知识差,教学效果不明显;工作能力差;工作态度不端正,拈轻怕重;推卸责任,不注重合作。2)学校办学条件差,不能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表现在工作环境不如意;工资待遇不高;教师自己的才能不能在这里有效地发挥。3)家庭的原因:教师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抛家舍业,时间一久,就有思乡之情。4)社会问题:全国各地政策不同,教师都要受到地方的制约,走来走去还是要回到老家。教师流动性大这一特点给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班级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显得更为重要,老师带领一个班级刚刚形成良好的班风,掌握了该班的学习、生活规律,突然换一个新老师,学生就会感到不适应,学生要花一段时间适应这位老师,在适应的过程中无形的会失去很多。新任老师也要花费很多时间去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来适应自己的工作环境。如果长期频繁调换老师势必要造成学校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给学校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1.3学校场所、教学设备不完整

这是民办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些民办学校的决策者由于资金短缺,又急于开学,暂时租用教学场所。这些场所有的是由一些倒闭工厂的厂房改造而成的,教学、学习、生活环境恶劣,没有体育活动场地,没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没有舒适的休息房间,更谈不上图书馆、先进的教学设施等等。这样的学校怎么来教书育人、培养社会的栋梁呢。

1.4收费制度不够规范、不够统一

由于民办学校是新生事物,所需办学资金不需要国家支持,收费标准国家没有具体的规定,所有的民办学校都是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来收费,收费的标准不尽相同,多则几十万,少则千元,收费名目繁多,形式多样。随着民办学校的增多,因钱的问题学生家长与校方发生纠纷也越来越多。学生所缴纳费用与所收到的效益不能成正比,远远不能得到应得的回报。一些学校从学生那里收缴的费用,不及时投入到教学中来,致使教学环境不能改善。

1.5学校封闭式的管理不能与社会接轨

民办学校学生家长大都工作繁忙,不能及时管理孩子,送到这类学校也出于一种轻松的解脱,把管理权让给学校,由学校全权管理。于是,学校为了让家长省心、放心,采用封闭式管理。把学生整天关在学校里,过着“教室—宿舍—餐厅”三点式单调乏味的生活。学生虽然远离了社会不良风气,与校外游戏厅、娱乐场所隔绝,便利了学校的管理,但这种看似理想的管理方式却违背了教育规律,违背了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社会严重脱轨。

2加强民办中小学的管理措施

2.1要坚持正确的、科学的办学方向

在实践中注重强化民办学校的“育人”意识。实践表明,市场经济对教育的冲击是不可低估的,当人们在对已往基础教育传统模式的审视中寻求通往成功的理想轨道时,竟然发现,强化民办学校“育人”意识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之首。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现在有些民办中小学校在办教育方面,经济意识增强,“育人”意识逐渐淡化。这种现象使基础教育存在着潜在的危机,少数学校借办学之名谋取暴利,被人们骂之为“学店”。如不强化“育人”意识,基础教育改革就难以顺利展开和收到良好的效果,国家提出的要“大力加强基础教育”的任务就只能落空。因此,强化学校的“育人”意识,既是学校工作的必需,也是民办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2.2加强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优秀教师是民办学校的脊梁,是民办学校发展的原动力,是其与公办学校相抗衡的核心资源,是学校竞争力提升的根本依托。“名师出高徒”,从某种意义上讲,民办学校的成功和名气靠的就是教师的水平和质量[2]。因此,要建立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稳定的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必须在素质结构上达到较高水平,在年龄结构上老、中、青比例适当,在学历结构上达到较高程度。要达到此目的仅仅靠高工资、高待遇是乏力的,还应解决民办学校教师的诸多问题,如开展教育科研、提供进修机会、解决住房、医疗保险、职称评定、退休安置等等。政府应维护民办学校教师的合法权益,尽快建立公民办学校间的教师有序流动机制,制订民办学校流出教师的培训费用补偿政策,完善民办学校教师的社会保障体系,尽力缩小公民办学校教师间的待遇差距,积极构建公民办学校教师一视同仁的评价、评优、赛教、培训制度,帮助民办学校建立安全、稳定的教师工作环境,全力为民办中小学发展提供一种优质的管理服务。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教师的福利待遇。这种福利可分为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精神上,如对于工作突出的优秀教师,学校要尽量为其争取职称评定、先进报评等;物质上,如向校董会为教师争取年终奖、教学奖、假期旅游,给带家眷的教师分配家属房等一些相应福利;尽量少给教师摊派负担,周末尽量少搞活动影响教师的休息等。

2.3规范学校的收费制度

民办学校的收费必须“依法依理依情、公正公平公开”,依法是首要的,主管部门没有批准的一定不能收[3]。依理则是在法律允许或者没有明确规定的领域内,不合理的也不能收。为提高办事效率,给民办中小学校收费提供方便,增加办事透明度,体现政府的服务职能;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对民办学校的收费做了具体的规定,使收费制度更加规范化。民办学校的收费趋势开始向低收费、大众化、家庭化方向发展,即民办学校的教育对象开始普及到普通家庭,面向全体学生,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有望进入高档的民办学校。这是民心所向,也是招收更多好学生的有效保证。

2.4建立健全教育管理体制

健全民办中小学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是规范和发展民办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举措。一是学校要明确规定担任董事的具体要求、董事的产生方式、董事会的议事规则等程序性事项,增强民办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可操作性。二是“通过加强民办学校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制度建设,让民办学校接受社会监督,从而促进民办学校教育管理体制的规范化”。三是积极成立民办教育协会,使其在规范民办中小学教育的市场秩序、为民办中小学教育提供信息服务以及加强行业自律等方面发挥作用,并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协调,共同商议本地民办中小学教育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促进当地民办中小学教育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2.5构建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

针对民办中小学的寄宿制管理特点和过于严格的管理制度所带来的弊端,民办中小学应努力创建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拓学生的视野,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时,要以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多激励,少惩罚,尽可能关心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情感,突显人文关怀,激发教师和学生内在的动力,切忌滥用“量化管理”和用单一的分数衡量教师和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