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英语范例

科技英语

科技英语范文1

我国是一个十分注重教育的国家,随着人民经济收入不断增加,教育更加成为社会重点关注的项目,大量的社会资金被教育事业吸收。英语一直是教育中的重点科目,影响英语教学效果的因素较多,有关英语教学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教学方式不断更新且针对性较强,而且在科技领域,注重开发了较多的英语教学资源,本文简单分析了科技活动中渗透出的英语教学。

关键词:

科技;英语教学;优势;方向;方式

一、科技活动中渗透英语教学的优势

科技是新时代号召下的产物,已经渗透在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科技成功运用于教学的例子屡见不鲜,并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研发出了许多先进的教学方式,科技活动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立体多维视觉冲击的学习环境。语言学习的目的是能够运用该语言进行正常的人际交流,要想实现该目的,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运用该语言交际的环境。我国的英语教学一直是教育届的一项难题,因为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我国许多学校无法为其提供一个纯英交流的环境。在科技活动中渗透英语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活灵活现的英语使用环境,多种类的科技活动设计为学生提供一种依据自身需要选择英语学习内容和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提高英语水平,改写传统英语学习中出现的发音不标准、死记硬背等“汉语式英语”状况。学生在这种活跃的人性化环境中去学习英语,必然能够达到新时期对于语言学习高效、灵活、运用等要求。

二、在科技活动中渗透英语教学的研究方向

1、科技活动自身具备英语教学因素

例如,就科技英语来讲,它本身就包含英语与科技两项内容,以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为基础,展现学生对于科技知识的理解与把握能力,科普英语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科技、自然等的方方面面,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获取了这些知识,而且也使英语学习更加贴近生活,实用价值更大,由此可见,科技活动自身就包含英语学习的因素。因此,在研究如何将英语教学渗透于科技活动时,只需坚持这个理念。

2、研究如何在科技活动中插入英语学习内容

虽然科技活动自身包含英语学习的因素,但是他们各自的范围却不是完全相等的,科技活动并不一定完全包含英语学习的内容,因此,如何将英语学习的全部内容安插进科技活动中也是要重点研究的话题。例如,在有关航天科技活动中,常常需要运用英语进行解说,但其运用的英语知识可能超出了学生理解范围之外,此时,要在保障解说科学准确的基础上尽量运用与学生英语水平相等的英语知识,或对部分较难的英语知识设计一个解剖模块,这样既让英语成为科技活动的工具,又在科技活动中做到英语知识教学。

三、科技活动中渗透英语教学的方式

1、学校设计科技活动日

运用有奖比赛、展览的方式,引导全校学生都参与进来,例如,让学生设计科技作品,并用英语对制作过程和功能用途进行解说,或者制作三维动画,并用英语配音;或者让学生设计新兴科技概念图。用英语进行解说;或者向学生播放有英语配音的科技纪录片等。多姿多彩的活动形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一个科技创新的机会,而且易形成一种实用英语学习的浪潮,学生在此过程中大胆释放自己对于新兴科技概念的理解,并在个性化环境中提升英语水平。

2、带领学生参加科技展览

现在大多数的高科技产品都是以英语为主要使用语言,老师带领学生参加科技展览,学生边参观边听专业人员或教师的英语讲解,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而且增加了学生的英语知识积累。各种科技设备与解说人员的英语表达方式,促进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碰撞,明确科技语言与英语口语之间表达方式的不同,搜集生活化科技用品词汇。参观结束以后,可以举行一次谈论班会,让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对于某项产品的设计理念、外观、功能用途的看法,让学生在增加科技认知的基础上轻松学习英语。

3、阅读科普英语

在老师的帮助下,将班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将对科技了解较多的学生与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主要活动是阅读一些科普英语材料,如书籍、杂志等,科普能够刺激学生的智力发育,在此过程中渗透英语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

四、结束语

我国英语教学的困难之处就是无法提供多角度的英语学习环境,丰富英语学习活动一直是英语教学研究者目光集聚的焦点,科技活动本身就离不开英语的运用,英语为科技活动提供工具,科技活动为英语学习提供多方面的使用环境,因此,在科技活动中渗透英语教学应该是新时期英语教学研究的新领域,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着重处理如何在保障最大限度的科技知识输出的前提下突出英语教学,做到既增加学生的科技知识积累,又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

作者:庄华萍 单位:吉林省科技创新平台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陈坚林.试论立体式教材与立体式教学方法[J].外语电化教学.2011(06)

[2]孙智,许琳.科技英语汉译之“难”与“切”[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科技英语范文2

1.较多的新词词汇量。

据统计显示,英语大概有两百万左右的词汇量,其中新词大约占到了50%左右的比例,而且每年都会有大约1500—1600个的新词和新义会进入到计算机数据库中。现代的农业科技逐渐的取代了传统的农业,因此传统农业逐渐朝着精准农业的方向发展。在现代农业中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很多崭新的词汇也不断的涌现出来,比如防滴过滤系统、促进生态修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

2.较强的专业性。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每个行业都具备各自的惯用语和术语,作为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学科,农业包括的渔业、牧业、副业、林业以及农业等。其中的专业词汇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如果缺乏一定的专业背景,在翻译一些专有名词的时候就很容易会出现误解的情况,甚至会出现严重的翻译错误。比如美国所谓的“亚洲鲤鱼”实际上是我国的鲢鱼。

二、农业科技翻译中的问题和原因

由于无法变通翻译程序或者专业知识储备不够,一些翻译者在翻译农业科技文章的时候,忽略了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因此使得翻译出来的句子变成了英式汉语或汉式英语,并且经常闹出很多笑话。导致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没有储备足够的农业专业知识。

我们都知道,现在很多翻译人员都是在英语相关专业毕业的,很少了解相关的农业知识,所以很多的望词生义的现象出现在了实际的翻译过程中。比如在对landreform进行翻译的时候应该将其翻译成“农业改革”或者“草地改革”,而不应该翻译成“”。“肥”这个经常出现在大学《土壤学》课程中的词如果处于不同的语境就会有不同的翻译方法,例如肥料应该翻译成为fertilizer,追肥应该翻译成为topdressing,底肥应该翻译成为basemanure。如果在进行农业专业翻译的过程中,翻译人员只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却缺乏过硬的专业知识,就很容易出现各种错误。

2.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

很多民族和国家在漫长的岁月沉淀当中都具有不同的发展经历和历史背景,人们的生活和劳动与其语言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也就出现了存在着较大差异的不同文化。翻译人员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需要对历史文化背景进行充分的考虑,如若不然就会出现大量的错误。比如在威妥玛-翟理斯式拼音法是国外使用的主要翻译方法。一旦以中国汉语拼音的方式对其进行翻译就会发生很多错误,比如将ChiangKai-shek()翻译成“常凯申”。

3.滥用网络翻译软件。

现在网络发展得越来越快,在人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各式的翻译软件。由于其具有十分方便快捷的特点,人们除了可以利用它们对单词进行查询之外,也可以对整段的文字进行翻译,使得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效率得以极大提升。现在很多人对这些翻译软件产生了过度的依赖,还有一些人直接用软件翻译文字而不加修改和调整就直接运用。但是这些软件翻译的文字具有大量的错误,翻译人员如果不经过自己的思考就直接采用这些软件就会出现各种错误。特别是在对与农业科技专业知识相关的一些词汇进行翻译的时候,由于这些翻译软件根本不具备人类的思维模式,不会分析也不会思考,只是翻译单纯的字面意思,因此出现了很多逐字翻译的中国式英语,根本不具备任何逻辑性。所以必须要对网络翻译软件这把双刃剑进行合理的运用,真正的做到扬长避短,使其更好的发挥出作用来。

三、农业科技英语的有效翻译途径

1.通过互联网对其背景进行查询。

现在的网络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快,包括谷歌学术以及维基百科在内的很多提供专业知识的网站出现了。因此翻译人员可以在这些网站上查询相关的翻译对象和内容。如果一些非专业人士的解释中出现问题,就可以通过在一些专业学科数据库的搜索进行修正。如果互联网上可能没有及时的出现一些学科的知识,因此翻译人员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选择一手材料,最好是在图书馆针对各种原始文件记录进行认真的查询,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避免翻译过程中由于不了解背景知识而出现的各种错误。

2.对翻译网站、软件等进行合理的使用。

翻译人员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首先使用翻译软件和翻译网站初步翻译草稿,然而要在选择相关网站的时候做到慎重。不管是翻译网站还是翻译软件,其主要的作用就是翻译相应的词汇。所以如果以英文的句式习惯对规范的中文句式进行书写,最后再通过对翻译软件或者翻译网站的利用就能够得出具有通畅句式以及合理结构的翻译结果。

3.要对相关的翻译理论具有充分的了解。

翻译人员必须要将常用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掌握,并且对农业英语翻译的特点有充分的了解。通常来说,如果农业英语词句能够直译就尽量选择直译的方式,一定要直接而明确地反映出原术语的含义。如果一些词句不能够直译,这时候就不需要拘泥于原文,然而在翻译的时候必须要做到易懂易记以及概念明确。比如在对adrycow进行翻译的时候,如果单纯的按照字面的意思对其进行翻译,那么其就是“一头干巴巴的牛”,而其实际上的真正含义是“不产奶的母牛”,这两者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由于语言空缺的原因,无法将与“旱育秧”相对应的英文词汇找到,这时候就可以选择释义的方式对其进行翻译,比如可以将其翻译为raisericeseedlingsindrynursery。同时还有一些外来词无法采用汉语与其相对应,就可以选择音译的方式,比如将gene翻译成基因。

四、结语

科技英语范文3

1.1新词涌现词汇量大

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迅猛,传统农业逐步向精准农业发展,信息技术广泛用于农业,崭新的专业词汇不断涌现。如:buildaresource-conserving、environment-friendlysociety(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promoterestorationoftheecosystems(促进生态修复)、anti-leakfilteringsystem(防滴过滤系统)、agricul-turalinformatization(农业信息化)等。

1.2语法结构复杂

农业科技文字中为了使篇章结构紧凑、逻辑严密,使用了许多的长句复杂句,有的一个段落只有一句话。这些长句中会有从句、独立结构、非限定动词、后置修饰等复杂结构,被动语态会被频繁使用,这些都给翻译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2目前农业科技翻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很多译者在做农业科技的翻译过程中,专业知识储备不够,翻译程序不知变通,忽略2种语言的种种差异,导致翻译出来的句子是中式英语或英式汉语,经常闹出笑话,让人哭笑不得,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2.1翻译人员缺乏农业专业知识众所周知,目前很多译者毕业于英语相关专业,对农业知识了解甚少,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出现大量的望词生义的现象。如:landreform应译为“”,而不能译为“草地改革”或“农业改造”。大学《土壤学》课程中出现的“肥”这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翻译方式,肥料为fertilizer,底肥为basemanure,追肥是topdressing等;因此,对于农业专业翻译而言,只有语言基础,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很容易出现错误,译出来的文章让业内人不满,让一般的读者摸不到头脑,这是农业英语翻译必须补充的东西。

2.2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漫长的岁月积淀中,各个民族和国家有着不同历史背景和发展经历,语言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文化也不尽相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历史文化背景,否则会出现许多的错误,如在科学巨著《中国科学史》上,李约瑟教授认为中国西夏时期党项族人民就已经会使用蒸馏器酿制蒸馏酒就属于对中国文化理解的问题[1-2]。又如国外使用的是威妥玛-翟理斯式拼音法,如果直接按照中国汉语拼音方式翻译会出现许多啼笑皆非的效果,如把(ChiangKai-shek)被改名为“常凯申”。费正清(JohnKingFairbank)翻译成费尔班德等。据《圣经》记载,“龙”是罪恶的象征。英美人对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无法理解[3]。

2.3滥用网络翻译软件随着网络发展的日新月异,很多的翻译软件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利用它们除了查单词外,还可以翻译整段文字,很是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工作和学习效率。但客观事实是很多人对此过度依赖,更有甚者,把需要的文字用翻译软件翻译后不作任何调整改变直接拷贝来用,其实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译文往往很多存在错误,如果译者不经过自己的思考,根本是无法使用的。尤其是涉及农业科技专业知识的,一些翻译软件没有人类的思维模式,既不会思考也不会分析,只是从单纯的字面意思来翻译,最终导致逐字对译中国式英语,无逻辑性可言,如把“王致和腐乳”译为kingwiththeresultthatwiththemilkofcurd,导致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不太明白其表达的真正含义。因此,要合理地用好这把“双刃剑”,扬长避短,为我所用。

3农业英语的翻译策略

3.1利用互联网核对背景知识

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出现了大量提供专业知识的网站如维基百科、谷歌学术等,可以轻易对翻译的对象和内容特别是专业词汇及专业理论进行网上核对。非专业人士的解释存在一些问题,可以利用Webofknowledge等一些专业科学数据库进行检索及修正。一些学科的知识可能未能出现在互联网上。因此,应尽量选择一手材料,一定要在图书馆查询原始文件记录,减少翻译时因为背景知识不全产生的错误。

3.2合理应用翻译网站、软件

可以使用翻译网站和翻译软件对草稿进行初步翻译,但是要慎重选择相关网站。无论是翻译软件还是翻译网站的作用都只是词语翻译出来。因此,按照英文的句子习惯写规范的中文句子,再利用翻译软件就可以得到结构合理、句式通畅的翻译结果。

3.3熟悉有关的翻译理论

掌握常用的翻译方法和技巧,了解农业英语翻译的特点。一般来讲,能够直译的尽量直译,原术语的含义一定要明确而直接地反映。不能直译,可以不拘泥于原文的词句,但要概念明确、易懂易记。比如adrycow,照字面直译是“一头干巴巴的牛”,这与原含义“不产奶的母牛”相差甚远。“旱育秧”因语言空缺而找不到丝丝入扣的英文对应词,可用释义的方式译成raisericeseedlingsindrynursery。无法用汉语语句对应的外来词,可以音译,如gene(基因)、Yorkshire(约克夏)、EⅠNi-no(厄尔尼诺)等[4]。

4结语

科技英语范文4

关键字:科技英语;翻译教学;翻转课堂

一、引言

科技英语翻译最早是在我国工科类大学外语院系开设的一门专业课。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英语翻译也被纳入外语专业院校和文科院校外语院系的学科体系之中。目前,国内诸多院校不断尝试在本科高年级文理科的个别课程中开展科技英语教学,教学对象主要是英语专业学生和理工科学生。开展好科技英语翻译教学要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并与实践相结合。然而,科技英语翻译课程理论枯燥,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翻转课堂概念概述

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WoodlandParkHighSchool的化学老师JonathanBergmannandAaronSams首次在课堂中采用“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的教学模式,并推动这个模式在美国教育中使用。2011年,该模式被加拿大《环球邮报》誉为课堂教学影响中的重大教育变革,随之成为教育改革和研究的焦点,自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得到推广与普及,并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和推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师在上面“教”、学生在下面“学”的模式,学生可在课前利用教师的媒体材料自学相关课程,在课堂上进行互动,并在课后完成练习。这种教学模式彰显了课堂人性化的特点:突破了教师的授课界限,调整了学生课内和课外的学习时间,使学生可以致力于自主学习,从而更好的理解深层次知识,做到与实际问题真真切切的结合。

三、科技英语翻译特色及现存教学问题

(一)科技英语翻译特色

科技英语作为英语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既囊括英语本身的特点,又呈现自身的语言特色,同时也为科学技术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媒介。首先,科技英语以科技语言为载体,同时伴有数学及工程图示语言,词汇专业性强。译者需要遵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科技英语的特点,针对不同语境对词汇、词义进行选择,使译文表达更加系统化,最大限度的发挥科技英语的专业价值。其次,科技英语也存在篇章幅长、结构复杂等特点。在科技英语翻译过程中,由于英汉文化语境的差异,为使翻译偏差达到最小化,要注意语言结构的严谨性。最后,译者需要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与丰富的科技英语知识积累,保证科技英语翻译的质量,使科技英语知识在专业层面上得到一致性的表达,同时实现文化与功能一致性的诉求,促进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二)现存教学问题

科技英语的词汇专业性强,句式复杂难懂,结构不易理清。在教学时,教师常常根据教材,通过译例来阐述翻译理论,讲解翻译策略,最后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着不足。首先教学的空间、时间和课时都有限,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组织教学或处理突发情况,课堂教学常常被打乱,导致教学效率降低,教学效果难以达到。其次学生课堂互动性和参与度不足,教师以完成教学进度为主,课堂缺少互动,对于科技英语词汇的引申义掌握不够、练习不充分,不仅导致译文的质量大打折扣,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后,教学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缺陷,虽然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科技英语翻译入门的理论和技巧,但因实际翻译时遇到的科技类文本各式各样,学生翻译的质量不高,无法达到科技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用性。

四、翻转课堂模式下的科技英语翻译教学改革

(一)翻转课堂模式建构

不管是理科还是文科出身的英语专业学生都存在科技专业知识匮乏的情况。科技英语翻译教学的翻转课堂模式极其注重学生的基本功是否扎实以及技术的切入是否得当,在该模式下,信息技术是学生顺利获取课下知识和内化课堂知识的有力保障,教师教学提倡多元化以及人文活动的参与。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生学习需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同认知的主体相结合,积极建构知识。在科技英语翻译教学中建构翻转课堂模式需合理利用网络和课堂环境。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应把理论知识内容放在课前给学生自学,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鼓励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学生可以利用科技手段在课外随时与教师和同学交流,避免在独立学习的过程中出现毫无头绪的现象,以有效获取知识。教师也可以获取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知识掌握程度,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和观念的转变。

(二)科技英语翻译翻转课堂特征

1.从本质上改变教学理念

传统的科技英语翻译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的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发展为焦点,教师合理利用教材,有目的性地教学,整合学生对科技英语翻译的学习情况,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研究。翻转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传统“重输入,轻输出”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享受自我学习的过程和学习效果带来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科技英语翻译的兴趣。

2.挑“重、难点”教学,双赢合作

传统的科技英语翻译教学模式采取教师“满堂灌”的策略,缺少了学生探索和主动建构翻译技巧的过程。翻转课堂教学强调教师精讲翻译理论内容,挑出科技英语翻译的难点、重点,节省授课时间,使学生有充足的独立完成翻译学习及练习的时间。“双赢”是指不仅教师很好地完成了教学计划、节省了授课时间、提高了教学效能,学生也都参与其中,吸收了理论知识的精华,更加主动地讨论翻译技巧的重难点部分,从而提高了自身专业素养。

3.课内与课外双管齐下

传统科技英语翻译教学以课内传授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为主,课后进行翻译练习为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设备是推进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媒介。“翻转课堂”鼓励学生利用学习视频进行课前学习,教师在课上对课前学习进行答疑解惑,学生互动交流,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掌握理论知识。课外教学可以利用学习软件提高教学效能。教师通过教学平台即可知道全班学生的翻译练习的整体情况及每名学生译文的优缺点,并据此调整教学计划,改善教学效果。

(三)科技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应用

做好科技英语翻译教学的模式改革需要通过理论指导实践。教师不仅要向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讲解科技英语的文体特点、发展趋势和科技英语翻译的理论、策略与方法,还要进行大量的翻译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纠正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解决学生遇到的难题。首先教师应在上课前充分备课。备课是教师传授知识质量的决定因素,教师备课不仅要准备教学内容、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也应涉及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制作教学视频并根据课程目标精心挑选适合本节的翻译练习以巩固学生的翻译理论。学生在课前也要认真学习,课前预习即将学到的翻译理论与技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领悟书本上的知识。学生可以提前播放教师制作的ppt等教学视频同时记下科技英语翻译的难点和重点,辅以练习以达到操练的目的。其次在课堂进行中,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和学生的线上练习质量,能够对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进行相对准确的定位。为了使课堂教学环节更好地发挥作用,教师可组织学生参与翻译评析活动,如让学生讨论并推荐翻译质量较高的学生作品,以此提高学生分析和鉴赏译作的能力,并激发学生对于翻译实践的积极性。此活动会让学生发现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共性和特性问题。师生共同参与诸如译作评析的课堂活动中来,可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会得到改善。最后对教学进行反思与评价。一是翻译反思,学生分享自己的翻译成果并说明利用何种翻译理论、技巧和方法解决科技英语翻译中的重、难点。教师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和翻译重难点的个性问题集中讲评,总结可取及待改进之处;二是教学评价,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科技英语翻译的质量及网上作业的情况,采用定性与定量的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并鼓励学生互评及自评,力求评价角度多方位,评价结果客观准确;三是教学总结,教师通过对教学计划过程的实施、本节课学生成果的分享及教学评价进行思考和总结,以完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五、总结

不难看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为目标,巧妙地把教育心理学应用于教学之中。翻转课堂模式下科技英语翻译教学以现代技术为媒介更具实用性。学生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也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卢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4,(7):33-36.

[2]丁建英,黄烟波,赵辉.翻转课堂研究及其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7):88-91.

[3]吕婷婷.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研究[J].中国外语,2016,(1):77-83.

[4]冯菲菲.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2):83-84

科技英语范文5

一、教材编写中教学研究系统性的体现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国际经济不断地碰撞与融合,我国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的多样化,要求也更加的严格与多向,而英语作为从小学到大一门必修课也随着时代的变化有了新的教学方向,即要求专业能力与综合能力并进。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国高校都提倡且实行专业类英语的教学,并且在实习过程中要求进行有效的教学。要进行有效的教学必定有一定的系统性研究,这些研究包括教材编写、教学目的、教学期望等。而《农业科技英语综合教程》的编写目标之一就是为了能够解决我国农业英语科技类教材的缺乏情况,能够满足现代高校和社会对农学类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全面提高农业类院校研究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改书的编写内容的选取和安排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出新时代对英语有效性教学的要求,契合了上述所讲的现代农业科技英语有效教学中对教材编辑和教学研究的系统性。该书在文本编写的时候从是生物、中医学、生物学、环境学、动物科学、食品工程、信息工程、农业经济等各方面进行了文本素材选取,为教材充实了转基因技术、微生物历史、中医理论体系基本特征、农业与环境、动物的几个系统、产品召回、GIS和遥感技术在精确农业中应用等其他专业的基础知识,扩展了教材的学识面,明确了现代农业专业类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在于本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应有其他专业知识的补充,从而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也对农业科技英语教学老师需要过硬专业学识和其他专业的基础认知,促使老师不断的激励自身去进修,明确老师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效的学习到英语知识,例如该书中英语翻译技巧和科技文摘要写作方法。与此同时,该书编写的时候进行了讲练的结合,TextA为主要是讲解文本,TextB是练习文本,实现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时,还有利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流畅性,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与积极性,对学生进行更有效的教学,促进高校农业科技英语教学有效性效果的达成。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农业科技英语综合教程》一书编写目的分明、编写内容充实丰富,应用范围具针对性,系统地反映出了农业科技英语教学目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对于农业科技英语有效性教学的实现有有一定的指导性。

二、有效教学离不开合理的教学设计

一堂好的课堂,离不开一套优秀的教学设计,这也是为什么现代教师通过考试中不管是笔试还是面试都要求进行课堂设计。同理,想要进行农业科技英语有效的教学,离不开对专业英语课堂进行一定的教学设计,因为这样可以更加的熟悉教材,能够精心的准备教案,针对性对学生进行教导。而且农业科技英语教学受众一般都是面对大学生这样的年轻人,课堂上的自主性与灵活性程度更高,这也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能够更加的合情合理,尽可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农业科技英语综合教程》在编写过程中尽可能的针对传授对象的学习情况和普遍水平,根据高校的教学大纲明确的指出教学的目的、重点难点。并且该书在编辑的时候不同于以往的英语教材编辑,其更具有针对性,内容上偏向于科技文的分析,对象偏向于通过我国英语四级英语水平以上的农学院学生。同时其文本的讲解主要聚焦于科技文的翻译与因为摘要的写作,这样使教学目的更加明确和教学的方法更加分明时,还有利于老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更有方向感和逻辑感,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面也有提及,该书主要的方向是偏向于科技文体的翻译技巧和因为摘要写作方法的分析与讲解,旨在培养我国农业科技类人才的英语综合能力。因此,《农业科技英语综合教程》一方面详细的阐述了逻辑关系中的联词、句子成分的增译与减译以及介词、冠词与虚词中数量词的增减译,旨在提供较为基础性的翻译技巧。再在这一基础上,为了使相关学者能够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该书循序渐进的阐述了从句译法、特殊词译法、量词译法和定义与描述的译法,从而体现了教材编写较强的逻辑性,循序渐进的安排教学难度与重点,对课堂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另一方面,该书分类的讲述了科技英语中信息摘要、指示性摘要、摘要的主题句、拽要的展开句、拽要的结束句等不同类型的摘要英语写作方法。其在介绍了摘要的基本概述之后,还指出摘要的内容主要包括“研究的目的和范围,研究的内容、过程、方法、条件和主要的仪器设备,实验结果和主要结论的总结”等,并且利用农学、中药、生命、资源、动物科学、食品工程、信息工程和农业经济管理八个大农业方向的科技文本分析出学科间主要语言存在的差异性和去表达特点,对此提供了大量摘要英语写作方法。不管是从翻译技巧的循序渐进还是写作方法的分类讲述,可也看书该书在编写时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也正是这种编写的合理设计才促成了书本运用率的提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想要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离不开好的教材与课堂合理设计。

三、有效的进行课堂管理

科技英语范文6

第一,内容聚焦于比较常见的翻译问题,可为农业科技英语翻译策略的制定或调整提供相应参考

农业科技英语作为专业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的“融合体”,其在表达形式、内容等方面与公共英语有着很大的不同,例如,其词汇的科技性与专业性更强,翻译要求更加严格,内容表达更为严谨客观。这也意味着相比公共英语,农业科技英语翻译的难度更大,翻译过程中更容易出现问题。对此,该书对农业科技英语翻译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以便读者在阅读此书时能够获得更大的启发。

其一,语言句法的难度。与公共英语相比,农业科技英语在语言句法、篇章结构上有着更高的要求,例如,农业科技英语多使用复杂句、长难句,有时一个较长的段落就由两三句话组成,甚至由一句话构成,这让翻译者很难在学术性词汇较多、各类从句较多的复合型长句中理清句子的主干部分,直接影响了翻译的准确性、通畅性。

其二,语义错误也是农业科技英语翻译中较为常见的一个问题。农业科技英语翻译不仅要对科技术语进行精准翻译,还要对基本词汇进行正确翻译,但在进行常用词汇翻译时,往往容易出现“望文生义”的不良现象,例如有人经常将“耕作制度”翻译成“tillagesystem”,而不是“croppingsys-tem”,经常将“农业推广”翻译为“promotionprogram,而不是“extensionprogram”。

其三,存在词汇空缺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也会不断变化、更新,逐渐出现一些新的词汇,以及旧词新意的现象,而这些新词、新现象出现时,一时之间很难找到合适的词汇进行翻译,例如“三农”“转基因”等新词汇刚出现时,大多数人就没有找到准确的词汇进行翻译。其四,逻辑错误问题也比较常见。农业科技英语善用无主句,而这种无主句又与主语缺省,谓语、宾语完整的汉语无主句不同,其可能就是一个介词状语或者后置定语,例如无主句“bybackcrossbreeding”(采用回交育种)就是一个介词状语,这就使得翻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容易出现张冠李戴的问题。

第二,注重翻译问题的解决、翻译策略的制定,实用性突出

农业科技英语翻译是一个精密化、结构化、系统化的“农业工程”,在“构建、实施”过程中,讲究一定的策略与技巧,也就是所谓的翻译策略与技巧,否则容易耗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而该书基于这一认知,结合农业科技英语翻译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翻译策略与技巧。

其一,熟练掌握且灵活运用翻译方法。例如,针对结构复杂、层次纷纭的复杂长句,可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以及垂悬结构来压缩句子长度;针对连环套接、难解难分的复杂长句,可使用先行词it结构来保持文风洗练;针对穿插过多、脉络难寻的复杂长句,可使用平行结构使层次清晰分明。

其二,合理运用翻译辅助软件,例如借助百度翻译、有道词典等电子词典查找词义、确定词汇性质,借助DeepL、彩云小译、SCIRPLUS等翻译软件提高翻译的效率与准确率,借助Checker等查阅软件检查拼写语法上的小错误。

科技英语范文7

关键词:创新性教学;途径;小学英语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力保障。如何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将英语课堂与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是新时代的老师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小学英语教学环境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途径。

一、营造宽松、平等和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小学生具有求知欲强、好奇心强、自尊心强的“三强”特点,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自身特点为学生创设趣味性强、探索性强的课堂情景和氛围,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将同学们的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

(一)课前,积极预设

教师的备课活动要对课堂教学进行积极预设,创设贴近真实的生活情境。

1.在预设基础上制作适合的课件

在科技日趋发达的今天,素质教育要求老师具备基本的课件制作能力,达到最佳的预教育效果。教师制作课件时,应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在讲授重点句型或单词时,可以着重将本部分课件做得有趣和好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课堂展示时善于捕捉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进行“Friends”的教学时,我第一张幻灯片就是放的自己的照片,当我按动按钮时,照片按照自己设定的路线行走起来,孩子们的学习情趣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于是大家都想在下面的活动———findthefriends中一试身手,既实现了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实现了学生的口语练习目标,学生自然积极参与英语课堂交际活动。

3.科技创新能力与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

在英语教学中,有多种教学形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若能将这些种类繁多的教学形式与科学创新能力结合起来,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chant教学中,结合肢体语言教学

例如,在四年级下册unit1let?sspell教学中,chant是这样的:sister,sister,canyousee?AhungrytigerontheTV,tiger,tiger,canyousee?Dinnerforyou,dinnerforme.在教学中我用施礼表达sister,形象的老虎伸手的动作表达老虎,在表达see时,则把手放在眼睛上,TV则用上手画出一个方框来表达……四年级的学生对这样的学习形式非常感兴趣,能很快理解chant的含义,并且可以跟随录音表达出来。

(2)在Let?sdo活动中渗透会话教学,并与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

Let?sdo是Let?stalk的延伸或者拓展。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某一单元Let?sdo部分时,我叫部分同学到台前为大家放置文具在不同的位置,然后问大家“whereismy...?”由于其余同学是闭着眼睛的,当睁开后收到这样的任务,就会跃跃欲试,所以回答的热情就来了,很多的句型都得到了操练。还有适当的幽默会让同学们始终保持注意力,例如:putyourfeetonyourhead,让同学们明白过来时不仅捧腹大笑,缓解了个别同学上课不敢说,怕说错的心理障碍。

(3)合理利用教材资源,鼓励竞争在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

英语教材中配有两张光盘,其中一张为教学附带的各种游戏的操练光盘,学生们对其中的竞争性游戏很感兴趣,所以,在英语课堂中有效培养孩子的科技创新能力,首先要利用好本身的教材。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被认为非常公平、民主且能照顾到全体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大部分同学的创新意识。例如,我们在学习故事“pullthebigcarrot”时,每个小组成员都会按照自己的优势选择适合的角色,即使是不太能够流利表达的同学,也积极选择伸开双手扮成一棵大树,积极参与到故事表演中,为能成为集体的一员而感到自豪和骄傲,也体现了同学们之间互帮互助的友好风尚。

三、积极利用现有的教材,培养孩子们的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的同时,也考验孩子们的创新能力。

1.英语是我们进行语言交流的工具,我们应以教材为本,同时可以跳出教材,将英语应用到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中。教师应掌握各领域的相关术语,能够在各科之间游刃有余的教学,培养学生语用综合能力。

2.注意生成课程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及时关注到大部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点,这需要教师细心观察,捕捉孩子的灵感,关倾听孩子的意见,生成新的课程内容。

四、科技创新下的课堂评价机制

小学生是一个需要激励、鼓励和赞扬的群体,教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并能将这样的心理特点变化成学习的优势,促进学生的学习。

1.评价要具体,不能只是“Good,Verygood.”

教师不宜长时间使用单一的评价方式,学生容易产生“被赞扬式疲劳”。因此,教师的评价要具体。例如,某位同学的书写很好,可以写“Yourhandwritingisgreat.”,某位同学很有创新思维,可以表扬她“Youaresospecial.”等,总之,表扬要具体而生动,这样容易激励学生产生继续努力的愿望。

2.评价方式要多元化,培养孩子的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英语范文8

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高校普遍使用的几套科技英语教材和观摩本校及周边高校科技英语授课,笔者发现当前科技英语教学主要存在教学内容不实用、教材编写不合理和授课模式传统三大不足。在教学内容上,现行科技英语教材的教学内容重语法、句法、文本特点、翻译技巧等语言能力,轻语篇分析、阅读技巧、信息汲取和观点批判等学术能力,而后者才是提高学生专业内英语运用能力的关键。在教材编写上,首先,作为课文的文章或写作年代久远,不具时代性,或观点陈旧,不能反映学科前沿动态,或知识太过专业,给学生理解造成很大障碍,或枯燥无味,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进一步探究。其次,课后练习题型死板,多为传统的阅读理解选择题、词组翻译、单句翻译和段落翻译,而缺少交际能力中重要的一块———听说训练。在授课模式上,由于大部分院校的“科技英语”课程由“大学英语”的授课教师教授,其授课模式与精读精讲的综合课类似。即: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侧重语言细节尤其是词汇的讲解,甚至逐句翻译,轻视文章的语篇布局和观点辨析,阅读成了单纯的语言活动,造成学生获取的新信息少,阅读速度慢,分析能力差。显然,这种费时低效的教学方法不符合当今信息密集的时代要求,更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必须加以改革。

二、科技英语教学改革的依据和原则

(一)充分发挥以内容为依托式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科技英语属于外语学习和学科知识相结合的课程,它的理论依据是以内容为依托的外语教学理论或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CBI教学法将目标语作为获取学科内容的工具,而不是作为直接的学习目标。Leaver和Stryker(1989)总结了CBI教学法的四个特征:1.围绕学科知识而非语言形式进行教学,学习者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学习语言;2.教学中使用的课文来自真实语言材料;3.教学任务是学习新信息,即学生未知,需要探索的信息;4.教学内容和学科知识满足学生特定需求,即为学生未来的专业学习和职业需求服务。Kasper(2000)提出:如果语言教学能基于某个学科知识或某种主题进行,效率会大大提高。其优势有四:第一,关注内容能降低外语学习的焦虑感;第二,引入学科内容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第三,内容学习的阅读量较传统语言教学大大增加;第四,具有一定难度的学科知识和一定深度的认知互动有利于语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笔者认为,科技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充分发挥CBI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优势,区别于传统基础英语教学,由精读转向泛读,由关注语言本身转向关注信息的获取,由侧重语言技巧转向侧重篇章结构,由教师翻译讲解为主转向学生探索分析为主。

(二)教学改革的原则

蔡基刚(2012:233)指出,在CBI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分科英语(科技英语属于分科英语)的教学目标非常清晰,就是用英语进行专业信息的汲取和交流、搜索本专业的文献、听本专业的英语讲座、用英语写论文和进行科研成果汇报等。因此,课堂提问是围绕文章信息的汲取和理解,而非对中心思想的挖掘;分析是对文章观点(尤其是不同观点)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和评论,而不是接受文章传递的思想;活动就是学生通过在项目中搜集信息、辨别信息对课文加深理解,而不是开展无病呻吟的活动;讲解就是讲解阅读、引用、写作技能而非解题技巧。由此看来,《科技英语》课程的教学应围绕培养学生的各种学术技能来开展,包括阅读、写作和词汇技能,专业内的听说技能,以及从事专业知识学习和进行学术交流的技能。

三、科技英语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课文选择

为达到上文提到的教学目的,笔者建议科技英语教材在文章的选择上要遵循语言真实,内容实用多样,难易适度,阅读量大的原则。课文应该满足以下要求:1.是真实的原汁原味的语言材料,而非人为加工或编写的,且写作规范,能为学生撰写学术文章或一般议论文提供示范;2.文章主题是当今主流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体裁和题材多样,内容符合学生的兴趣和他们今后工作的需要;3.文章难度适中,内容主要为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介绍和热门话题讨论,尽量包含大部分该领域的基本词汇,不应太偏,太专业,以对学生的理解稍微构成一定挑战为宜;4.为保证阅读量,每单元设置三篇长度在1500词左右、同一主题的文章,前两篇文章为针对某一特定问题的不同观点或视角的学术文章,供学生在课内分析总结使用。例如蔡基刚(2012:235-236)提到了香港城市大学Stephen Bolton教授在一堂介绍环境科学的英语课上使用的两篇阅读材料。一篇是关于米老鼠象征含义的学术文章,另一篇反驳了第一篇文章的观点,并提出了关于如何看待米老鼠象征意义的不同观点。每个单元的第三篇文章为课外阅读,主题要轻松有趣,用于扩大知识面和词汇量。

(二)教材编排

笔者建议科技英语教材按教学时长安排8-10个单元,每个单元一个学科主题,均设置如下三个部分:1.与单元主题相关且有趣的导读问题2-3个,用于学生课前预习。通过课前搜集导读问题的答案,该学科领域的背景知识被激活,引起学生阅读兴趣。2.三篇课文(上文已论述课文的选择)。并提供主要专业词汇和其它实用生词的注解。3.课后练习。每个单元的练习设置借鉴教育界公认的较成功的分科英语教材English for Psychology(由美国Garnet公司2010年为准备攻读心理学课程的高校学生编写,其目的是教学生在这个学科领域内的听、说、读、写的技能)的练习模式,分为词汇练习和技能练习两个板块。词汇练习包括解释该学科常见术语和词汇,介绍学术词汇的词根词缀、复合词、缩略词、同义词、词汇搭配、讲座词汇、衔接词汇等。技能练习涵盖听说读写的训练。听的技巧有:如何准备听学术讲座、如何预测讲座内容、如何理解讲座结构、如何判断讲座重点、如何有效记笔记等,练习形式是让学生听或观看一段和单元主题相关的讲座后做选择题、填信息或做笔记。说的技巧有:如何用笔记做小组发言、如何做小组讨论、如何提问、如何要求讲座人澄清观点、如何做陈述演示、如何回答问题等,说的练习可与课文或听力材料结合开展。读的技巧包括预测、略读、寻读、搜索关键词、推测词义等,练习是基于课文的阅读理解题,形式尽量多样。写的技巧包括学术写作规范、如何报告研究结果等,练习形式为分小组进行项目研究和小论文写作。

(三)教学模式

陈国华(2008)指出“语言是一种技能,而技能的训练,必须要有一定的强度才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文秋芳(2008)也用实例论证了增加学习密度的观点。目前我国大部分院校“科技英语”总课时为32、48或72,每周2-4课时,开设1-2学期,这种断断续续的教学方式是不可取的。笔者建议“科技英语”课程实行集中强化教学。每周开设6课时,开设8或12周,一学期完成。每个单元的教学安排分为课前、课堂、课后三个部分。各部分活动的设置都要围绕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来开展。课前活动为学生分小组就“导读问题”搜索资料,并就搜集的资料在课堂进行讨论。课堂教学主要包括:1.阅读技巧和词汇知识的介绍。2.阅读训练。建议的活动形式有:学生自己就文章设计问题,要求老师或同学解答;学生总结整篇文章或某一段落;区分文本的主题、论点、论据;全班限时快速阅读;两篇同主题文章对比阅读等。3.课堂阅读笔记。要求学生阅读时将主要概念写在左半栏,将自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写在右半栏,并就自己的学习笔记在小组中讨论。4.学科知识学习。师生讨论课后阅读理解题,澄清学科知识点,同时教师分析语言难点,学习专业词汇。课后活动可采取笔者践行有效的两种形式。一是让学生课后阅读每单元的第三篇文章(或教师提供相关主题的课外文章)并填写阅读记录表。记录的内容包括“文章题目”“阅读时长”“有用的句型”“有用的生词”和“阅读反思”五个部分。一方面监控学生的阅读速度,另一方面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积累语言知识和思考文章观点。二是学生分组就每个单元的主题设计一个子论题,鼓励他们通过网络、期刊杂志、学术论文和图书馆等资源搜索与论题相关的信息,就不同观点进行比较分析,并按照一定的学术规范写作陈述报告。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综述文献观点、评价不同观点的学术思维和写作能力。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