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数字教育范例

乡村数字教育

乡村数字教育范文1

1.研究论文刊发时间及数量

根据论文的发表年代对农村教育信息化主题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其研究历史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份及数量,从2000-2011年所刊发的论文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从2000年第一篇由河南财经学院统计学系的赵乐东发表的《信息化教育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关农村教育信息化的论文开始,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发表的相关论文总量达447篇。虽然2000年只有一篇相关论文,但从2008年到2011年相关论文总量皆超过60篇,即使2002年、2009年和2011年这3年较前一年在年总量上有稍许下降,也无法影响其总体的上升趋势,特别是2006年国家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文件后,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更是得到广大学者的高度关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相信在未来几年中,农村教育信息化这一主题仍将继续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2.研究论文期刊分布

对论文期刊分布的统计可以反应出论文的质量,从而体现出该主题现阶段的研究水平。据统计,共有169种期刊刊登过此类论文,主要集中在教育领域期刊,其中有10种刊物是教育学核心期刊(以CSS-CI2010—2011年收录为准)。发表该主题的论文在6篇及6篇以上的刊物共计12种,共231篇,约占所有论文总量的51.678%;而在教育学核心期刊上刊登的此类主题论文共计80篇,仅占总论文数量的17.897%,所占比例较低,这说明我国对于农村教育信息化问题的研究仍处在初级阶段,研究的层次相对较浅,因此研究水平有待提高。图2为刊载量在6篇及6篇以上的期刊刊载情况。图2刊登论文期刊情况

3.研究论文作者所属单位分布

通过对论文作者所属单位的分析,可以得出哪些群体在关注农村教育信息化问题,也可以了解研究该主题团体的主要力量分布。为在4篇及4篇以上单位机构的直方图,共12所高等院校,除去西北民族大学为一所民族类院校外,其它均为师范类院校或由师范类院校合并的院校,其中有5所为教育部直属的高等院校,分别为西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西北大学,且安徽师范大学和河南师范大学也是省属重点大学和省重点建设大学。图3论文作者单位情况西北师范大学关于该主题的论文产量最高,共计26篇,随后的东北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也有17篇和14篇。之所以这些院校高居榜首,得益于这些院校相关专业的发展优势和人才力量,也说明了在推动该领域的发展中我国高等院校处于主力军的地位。

二、高被引论文期刊分布

对于高被引论文的研究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获知论文的质量和论文的被认可度。经统计,被引次数在4次及4次以上的论文共92篇,占论文总量的20.582%,这些论文共分布在40种期刊中。其中出现频次在3次及3次以上的期刊有5种,分别是《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中国远程教育》、《现代远距离教育》、《教育研究》,均为教育或教育技术类期刊。说明教育技术类专业是引领该领域发展的主要力量。

三、论文主题分析

对于研究论文的高频关键词分析可以直观、准确地概括出论文的内容和方向,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把握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使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对共现网络进行分析,可得到共现网络图。共现网络由图4可以看出:①教育信息化、农村中小学、农村教育、教育信息化建设、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等词处于网络的中心,说明这些词与其它关键词共同出现在同一篇论文中的次数最多,它们是该研究主题的核心,即其它研究领域都是围绕这些核心展开的;②教育技术培训、农村远程教育、优质教育资源、教育改革、信息技术课、教师专业发展等词处在网络边缘的节点,作为高频关键词共词在网络中的边缘节点,表明它们是当前农村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点。

四、结论与展望

1.研究的基本现状

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从近几年开始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2006年,我国加大对信息化发展的重视从而进行的一系列战略部署,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成果。从研究期刊来看,《中国教育信息化》、《中国电化教育》、《中国教育技术装备》、《中国远程教育》、《教育信息化》、《软件导刊(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研究》是刊发论文产量较高的杂志,其中《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中国远程教育》是该主题研究成果认同度较高的主要传播阵地。该领域的核心研究机构主要是我国教育部直属重点师范大学以及各省重点师范大学,这些研究机构和团体具备很强的专业素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普通师范院校以及一线教师对该主题的研究和关注仍处在较浅层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2.研究热点剖析

通过对高频关键词的统计分析发现,对于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农村基础教育。在研究中,专家学者关注较多的是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信息技术课、优质的教学资源、教师专业发展等层面,并将不断深入到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培训、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师信息素养的完善以及教师运用教育技术手段来不断完善课堂,亦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使用能力中。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的层面会更加贴近于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这也将推动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3.研究的空白与薄弱点

从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研究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通过研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并且结合文献计量学分析可知,主要问题有:

(1)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方面,过多偏重于技术层面,而忽略了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提高。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是指使用多媒体的技术,而更多的是指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中能够具备一定的搜索、选择、使用和评价信息的能力。技术是体现教学能力的手段,教师获取相应的多媒体技术能力,旨在用此提高教学质量。对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这一层面的研究还较为匮乏,而一线教师的实践必须作为此类研究时所应考虑的重要因素,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从而推动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2)学生层面,虽然推行了“校校通”、“农村远程教育”等一系列工程,但是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接触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机会仍然很少,几乎没有使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机会。

(3)学校及各级管理部门对教学管理系统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偏低。高度重视教学管理系统的信息化不仅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高速共享,且能促进学校及各级管理部门的相互协作及了解,同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4)农村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层面较为狭窄。城乡差距、地区差异决定了城市与农村、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贫困地区在教学资源的需求上必定有所差别,因此针对农村不同地区,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要符合当地实际情况。作为教师,在选择教学资源的过程中要针对实际教学情况对资源进行甄选,且在甄选过程中应遵循适用原则,因此要求教师应具备较高的信息选择能力。

4.发展趋势

乡村数字教育范文2

关键词:数字技术;数字乡村大脑;乡村数字治理;数字素养;乡村振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22〕1号)、《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和《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等文件要求,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乡村试点,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有利于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乡村振兴的创新驱动作用[1]。推动数字经济与农村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速推进农村产业数字化发展,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2]。多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发展加速,农村劳动力大量持续输出进城务工,导致全国部分农村曾一度出现“孤寡老少”、土地荒废和城乡差距持续拉大等现象。该问题逐步引起了国家、省、市、县和乡各级党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通过制定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采用如植树造林、修路致富、发展农村特色产业、选派优秀大学生任驻村干部或第一书记、大数据精准扶贫、引才回乡创业、乡规民约和积分制等手段,从乡镇、村委和村民等上下联动,主抓农村党建、农业农村生产方式转变、农民致富思路和技术手段转变、数字防疫、安全应急及生态环境治理思想转变等方式,并利用新基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孪生和元宇宙等数字技术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当前已取得一定成效[3]。

1数字乡村顶层发展规划与设计

本文重点讨论如何构建包括数字乡村感知平台、乡村数据传输、数字乡村大脑、数字乡村应用体系(含乡村党建、乡村政务、乡村教育、乡村医疗、乡村劳务就业、农村电商与乡村旅游等)和乡村数字治理(含公共信息服务、舆情分析、疫情防控、乡村安全及森林防火、防水及地质灾害、乡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决策分析)等,形成区域数字乡村顶层发展规划。

1.1数字乡村感知平台的规划与设计

建设数字乡村感知平台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布设多渠道信息感知点,对农村环境各类静态、动态的监测数据(如天、地、人、物和时空)进行综合采集,根据不同场景采用不同的传输网络,将数据汇集到后端数字乡村大脑和数字应用中心,汇聚形成乡村政务数据、产业数据、生态数据、监管数据、旅游数据、农业数据和信息数据等丰富数据资源池[1]。因此,数据乡村感知平台是重要的前端数字基础设施。

1.2乡村数据传输框架规划与设计

建设数字乡村数据传输网络,主要划分为乡村政务网区、互联网区,以及其他不同场景传输网络(包括4G/5G、广电网、物联网、专网、无线网络、光纤通信、量子通信和星链网络)[4]。当前,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呈现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三网融合发展趋势,且传输网络呈软件定义网络(SDN)化,实现网络能力开放、业务快速发展,提升运维效率,实现传输网络高带宽、智能化和差异化等特点。目前,已在全国具备条件的乡村开始逐步普及应用。

1.3数字乡村智慧平台的规划与设计

智慧平台重点通过构建包括高算力云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含乡村政务云、乡镇云、区县云等云网平台及安全体系)、数据安全态势感知可视化大屏、同城容灾中心和异地容灾中心等数字底座[2],以及搭建数据中台、AI使能平台、业务使能平台和领导驾驶舱等数字乡村大脑运营中心,构建数字乡村核心枢纽,支撑数字乡村数据汇聚形成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视频识别、人脸识别、AR与VR、算法工具、数据智能、机器翻译、知识图谱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数据资源库,形成各类信息处理核心大脑中枢及指挥中枢[4]。目前,在全国部分经济条件较好地区已开始试点应用。

1.4乡村数字治理平台的规划与设计

乡村数据治理模块含公共信息服务、舆情分析、乡村安全及森林防火、洪水及地质灾害应急等。乡村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主要整合已有乡村医疗、教育、旅游、养老、农业和公共安全等信息资源,采用微信小程序、触摸一体机和户外LED大屏等展示、宣传和监管方式,按照政策法规、供求信息、市场信息、价格行情、农业资讯、新闻中心、村规民约、村特殊文化展示、文明家庭(如好媳妇、好婆婆)评比、掌上生活及农技知识库等信息模块对外,同时采用信息定制推送等方式为用户提供便捷的个性化服务。构建疫情监控与分析系统,充分利用系统,争做县乡村第一发声平台,把控舆论话语权,有效引导村民按照“不信谣、不传谣”的舆论方向,理性面对任何舆情事件,据实调查,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力争做到以下4点要求:一是数据来源,媒体覆盖全;二是数据能力,采集处理快;三是数据抓取,安全无漏稳;四是智能算法,行业领先准。按照国家、省、市、县、乡和村一体化防疫要求,积极提供乡村疫情填报信息(含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和健康申报等)、物资精准定位投放、网格化环境消杀及防疫监督、同城查询、微信流调及出入登记等功能,疫情地图精准定位、图示化展现疫情分布等功能,实现疫情管控在线化、数字化,保障重要疫情信息实时、精准,并可追溯历史数据,防疫物资关联和标签化管理发放等。

1.5乡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平台规划与设计

构建乡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平台,监测农村空气、水质质量及监测养殖场、农副产品加工工厂的废水和固废处理;同时,平台提供技术支撑,正确积极向村民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如各乡村统建垃圾池并规范集中处理垃圾、清明节避免引发森林火灾并规范烧纸钱祭祀去世亲人、过年过节杜绝放送孔明灯等,并制定村规民约、积分制等宣传教育措施,构建乡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确保乡村家园和青山绿水。加强村庄风貌引导和整体管控,以中心村为重点加快新型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利用乡村感知平台、乡村数据传输、数字乡村大脑、数字乡村应用体系和乡村数字治理等数字技术手段,形成智慧乡村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为县乡村党政主管部门和农业科研机构研究乡村振兴政策和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2数字技术平台模块在乡村振兴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乡村应用体系主要包括智慧乡村党建、乡村政务、乡村教育、乡村医疗、农业数据服务、乡村劳务就业、新型农产品线上线下联动营销模式、乡村旅游、农家乐和特色农场等。

2.1乡村党建的应用分析

党建引领一切,乡村党建工作要作为项目的重中之重建设,特别是智慧党建平台建设。智慧党建平台,主要采用省、市和县三级架构,服务于省、市、县(区)、乡(镇)、村和企六级应用,包括基于“一云、一网、一平台”的“一中心+N库+M应用”模式,提供组织管理、党员教育、党建宣传、党员服务和党建大脑等多项功能[3]。具体来说,通过一中心(包括用户管理、统一认证、大数据、GIS和AI等)、N库(包括党组织信息库、党员信息库和教育资源库等)及M应用(含对接中组部信息系统、政府与公共服务应用等)的建设,采用党建平台功能模块、接口、流程、数据和规范等标准化建设,实现“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总体目标。该模块有利于党建工作规范化开展,增强党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党的先进性。还有利于推进党支部的规范化建设。

2.2乡村政务的应用分析

乡村政务主要应用在乡村政务云,落实省、市、县到乡、村、企业的基层地方群众服务要求,对接基层乡村服务平台、乡村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宣传乡村政务、村社信息、线上线下办事流程、惠民政策查看、村规民约和积分制等内容事项。该模块有利于方便农民办事,提升农村政务的处理效率。

2.3乡村教育的应用分析

乡村振兴要紧抓教育长效机制,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成果提供持续有效动力。为实现教育公平,提升乡村村民综合素质,必须高度重视乡村教育。因此乡村教育要结合国家教育信息化2.0要求,应用数据中心和云网融合服务能力,从教育“放管服”“教学管评考”角度,全面打造低成本、高效用的乡村数字化校园服务平台;为基层教育部门提供数据管理平台,全面整合教育、管理相关数据,提供可视化看板和分析决策平台;为基层学校打造快速、高效的业务平台和管理平台,帮助学校快速实现达标的数字化校园软硬件条件和基础环境;为教师贴身打造相关业务应用,结合教师工作场景,实现教学、科研和自身履历的电子化管理;为学生和家长提供资源分发平台和教辅资源平台、北斗导航+学生电子书包定位服务和学生精准画像服务等功能,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学习能力,让乡村孩子能享受到几乎与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服务。该模块有利于缩小教育的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2.4乡村医疗的应用分析

要解决农村看病难的问题,建设智慧乡村医疗势在必行。设计智慧乡村医疗就是在乡村范围内打造互联网医院(或乡镇村卫生院所)和县域医共体,实现跨科室、跨院区的区域医疗卫生保健业务协同体系,可以优化基层有限医疗资源(含云诊室、专家或医生、医疗物资和救援工具等),提高工作效率,开展在线会诊、医技协助和医疗信息共享等新业务,实现医疗信息的区域共享;利用移动智能终端、5G、云存储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开展疑难病例远程专家会诊服务、医疗机器人精准手术、互联网+远程继续教育、区域慢性病管理、康复随访治疗和在线医疗健康保健宣教,提高临床专病专科的诊治水平,改善患者医疗健康管理的连续性。此模块主要实现病有所医的问题,让老百姓在家就可以看病。

2.5农业数据服务的应用分析

实现农民增产增收,收集分析农产品数据十分重要。充分依据农业大数据综合服务,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农业大数据平台,包括农业生产基地低成本多维度对土地土壤成分及环境监测的分析;精准农业种植、大棚温控采光、无人机施肥和农田自动灌溉;动植物生长规律监测、病害虫害监测及药物除害;专业化种植养殖体系;野生动物入侵警示及农作物防护;霜冻、水灾、火灾和地震等监测与防护;新型农业机械种植、收割和生产加工作业;农户种植预警、生产监控、农业经营预测预警、动态分析和决策支持等农业数据服务功能。加快推进农业数据现代化发展取得新进展;加快蔬菜、食用菌、中药材、辣椒、金刺梨和肉牛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加强粮油水建设,提升粮油收储调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该模块主要解决乡村农民增产增收的问题。

3关于数字技术在乡村振兴中应用的几条建议举措

3.1组织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创建“村居美好生活共同富裕示范集成带”试点,形成乡村振兴的典型,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有效衔接,坚持农业农村数字建设优先发展,把解决好“三农”智能化问题作为工作的突破点,合理利用数字经济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扎实有序推进现代智能化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发展,大力实施数字乡村项目建设,加快农业农村数字化、现代化建设步伐。

3.2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脱贫攻坚战,农村的“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还要持续巩固和拓展,要不断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建立持续有效的帮扶机制,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

3.3探索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立公平合理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加快建立产权流转和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深化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和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构建“联股联业、联股联责、联股联心”的经营新机制,加快推广“保底收益+效益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科学合理引导农民,以其自有剩余资金、闲散资金或物资设备等多形式协商入股新型乡村经营主体成为乡村企业股东;或靠自己的技术或劳动力承包土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农村闲置资源资产。不断完善财政资金合法支持方式,引导将政府将农村的发展类扶持资金投入到农村产业,以及把政府投入形成的集体积累和存量资产量化为村集体或农户持有的股金,推动农民成为乡村企业的股东,长期有效持续增加农民的收入。引导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交易方式,推进农村私人各类产权和集体各类产权进行公开规范的流转和公平交易。逐步推进农村宅基地建设和审批制度改革。

3.4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当前,人才缺口较大已经成为制约乡村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需进一步加强乡村数字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乡村居民的数字素养。更好建设乡村数字专业人才队伍,需做好“培养”与“引进”服务举措。一是可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及平台企业开展数字经济领域人才下乡活动,发挥驻村工作队、大学生村官和科技特派员等的作用,为当地干部群众普及数字经济相关知识,提升农村居民的数字素养,提升干部队伍的数字技术应用与管理水平;二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对乡村人才的服务力度,构建城乡人才双向流动的政策体系,吸引更多数字经济领域的人才投身乡村,服务乡村产业振兴。

3.5大力发展智慧农业

当前,我国的智慧农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智慧农业能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要大力推进发展智慧农业。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一是政府统筹各种资源,加大农村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通过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我国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大力改善,但智慧农业的关键技术还需继续研究突破,好的经验也没有得到有效推广和应用,完全靠市场规律在发展。现急需政府建立相关框架,统一认定相关技术指标,推广可行的经验模式;二是整合各种助农资金,继续加大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农村智慧农业相关产业的投入成本;三是发挥农村产业合作社的有效优势,真正让农民成为合作社的主人,让合作社团结带动农民从事智慧农业产业的投入,有效增加农民的收入;四是建立共享智慧农业数据机制,整合智慧农业的各种有效数据,建立数据共享认证平台;五是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加强农村智慧农业人才的培养,开设智慧农业人才专修班,建成一支既懂智慧农业推广又懂技术操作的新时代农民队伍。

4结束语

通过研究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顺利实现的探讨,为贵州省农业农村持续健康智能发展建言献策。这对提升贵州省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快速健康智能发展,和建设贵州省新时代的农业农村新貌、新风和新气象提供文献依据,对中期实现农业现代化,远期实现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和国家强的远大宏伟目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春玲,赵爽,刘遵峰.以数字经济助力乡村产业振兴[N].经济日报,2021-12-14.

[2]吴萌:数字经济助力乡村振兴[R].中国三农,2021.

[3]周志凯,葛伟,张超.关于数字乡村平台项目探讨研究[R].中国信息协会,2021.

乡村数字教育范文3

关键词:乡村振兴;数字乡村;乡村发展;建设路径

党的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信息技术创新不断更迭,大数据、区块链、数字媒介以及 5G 时代到来的背景下,各行业加快推进数字化建设进程。而农村是我国新时展的重要方面,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村产业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对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 2018 年“数字乡村”的概念的提出,2019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2020年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印发《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全方位多层次部署数字乡村重点任务,2022 年 1 月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印发《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的颁发指导“数字乡村”建设,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这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

1问题提出

“数字乡村”建设作为基层智慧创新内容,是“数字中国”进程的重要方面,不仅有利于农业形成信息化发展,更有助于乡村振兴的整体推进。在“数字乡村”建设浪潮下,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不同角度的研究,李燕从“数字乡村”的内涵出发研究发达国家的建设经验,从而提出中国数字乡村发展“4+2”模式,即四个要素的转变和两个维度方向[1]。刘艳鹏从乡村信息基础设施、能力支撑平台、产业数字化方面探究数字乡村建设的问题,提出提升农业从业人员技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并进行全方位治理的措施[2]。王廷勇、杨丽等以城乡“数字鸿沟”现象为着力点提出应进一步夯实数字环境,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立足产业振兴,大力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完善数字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格局的方案[3]。苏岚岚、彭艳玲认为农民主体数字素养水平偏低以至于不能较多参与数字化治理,提出全方位提升农民数字素养水平、完善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策略体系的对策建议[4]。通过梳理发现,多数学者从乡村数字建设的内涵、价值意义或者乡村振兴某一方面问题困境的视角研究数字乡村建设未来发展空间,很少从现有数字乡村建设试点成功经验出发,提出现存困境和决策建议。基于此,本文拟从现行国家数字乡村建设的不同地区试点出发,探究其在发展突出经验基础上提出现存困境并分析优化路径,推动十四五时期“数字乡村”向“数字中国”全面发展进程。

2数字乡村建设试点的探索经验

2.1实现产业数字化技术模式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现代智能技术发展迅速,传统工业与网络系统横向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数字化在工业上的成功经验转换到农业产业,以精密准确的测量、勘察、智慧气候等高新技术可以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并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安徽省长丰县 2020 年被列为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之一,长丰县抓住机遇,利用数字赋能乡村振兴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数字乡村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其“中科合肥智慧农业谷”建设相对成功,通过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将“一院一园一基地”规划贯彻落实,切实运用遥感卫星、无人机、土壤传感器等智能方式勘测地形,用数字化方式分析农作物长势并精准计算施肥时间。此外,作为数字乡村建设典型示范点,长丰县构建草莓发展大数据平台,莓农们依托智能设备进行莓园监管,推进草莓小镇建设,草莓产业的集群式发展打造出数字乡村农业园区新模式。

2.2建设治理数字化服务平台

在乡村建设过程中,网络化治理有效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提高乡村治理的效率。浙江苍南县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升级,建设互联网+党建、互联网 + 政务、互联网 + 村务三位一体的治理体系,这种新型治理方式有效“智”造村民生活安全感、幸福感的数字化乡村。苍南县政务负责人遵循“从基层找问题,向群众问需求”的理念,打破以往固化思维,数字化模式重构工作机制,推进“浙闽跨省一网通办平台”的应用进程,线上申请的民生服务措施不仅使村民得到便利,更让治理变得公开透明,为民生建设治理开启新型升级措施。利用数字智能形式进行智慧党建和政务两手抓的模式使群众融入村务治理过程,运用“数字门牌• 一码到家”的民生服务系统将数字治理改革落实到一村一户,在办理政务方便快捷高效发展背景下,互联网 + 党建、政务、村务以助力推动乡村数字化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 

2.3打造文化数字化网络品牌

乡村文化的发展是乡村振兴工作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脱贫攻坚取得良好成效的同时,“精神扶贫”显得至关重要。塑造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亟待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素养,继承传统文化亟须摒弃糟粕,加大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力度[5]。湖北秭归县秉承“以文化人”理念,丰富人们精神世界,将文化融入智能数字化发展,依托微信视频号、抖音、微博等线上平台大力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打破文化归属时空局限性,塑造精神文明云分享。“数字赋能”政策促使湖北秭归县秉承文化发展数字化理念,打造屈原故里文化品牌,将端午文化以数字媒介的形式保留并传承下来,运用 AR、VR、3D 投影等技术让前来参观的游客沉浸式体验端午文化。其 100 多村组社区依托“群雁村播”借网红流量进行各种云视听盛宴,在文化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开发智能乡村文化特色品牌。

3数字乡村建设的现存困境

3.1数字主体意识较淡薄

在数字化乡村发展过程中,政府作为管理者主要是政策制定和落实的行为主体,而村民群众担任数字乡村的行为主体需要融入各项建设过程,发挥主体能动性的作用,增强自身的数字素养,提升自身数字能力水平,真正实现数字赋能乡村建设进程主人公的作用。在政民融合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多是政府对政策的认知清晰,如何进行数字乡村建设,颁布何种文件,对其内在要义政府大多都明了于心,这样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进行。但如何让群众群体明了自身在数字乡村中的地位与作用成为一项难题,梁漱溟曾有“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的言论,对其表示困惑不已[6]。数字乡村建设是多主体共同推进,如政企之间、政民之间、企民之间相协调。而民众大多养成坐等思想,淡化自身主体意识,实则在各项措施和数字产业以及智能技术的运用过程中都是以民为主,明确自身主体的重要性对政策实施有所助益。

3.2资金投入来源较单一

没有经济支持的发展是不长久的,在数字乡村的建设进程中,资金的投入无疑更为重要,国家政府拨款资金有限,中国乡村众多并较为分散,数字乡村建设投入周期较长,设备、人力、能源、技术等各项发展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特别是乡村数字医疗、教育、道路的发展对资金需求更多,如何化解资金的缺口问题也是重中之重。乡村建设的投入来源目前为止以政府为主,民间资本或其余资本大多认为数字乡村工程短时间内看不到成效,成本回收速度慢,虽想进场但也需要契机,因此大多呈现观望状态。而政府财政的支持有限,未来数字乡村建设的顺利发展需要各行业资本的鼎力支持。

3.3数字技术人才较匮乏

当今数字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以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新趋势,乡村基础设施不完善、教育水平低下、新业态发展缺乏人才等问题的突出则会导致数字乡村建设发展缓慢。在数字乡村战略实施过程中,人力资源是重要条件,人是创新的主体,也是各项事业建设的主心骨,即使是在数字化建设的现代社会,机器也并不能取代人进行生产和发展。数字化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型人才的支持,强化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农业发展密切融合[7]。数字乡村建设的产业设备、网络化管理、智能性服务都离不开精英人士的参与,但高层次技术人才在乡村呈稀缺状态。现今大多数乡村人员外出务工,青年人才、大学生、高技术人才在乡村的流失现象较为严重,乡村的人口构成以老幼为主,日常生活智能化、就医出行信息化、农业发展智能化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能用科技满足农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较为匮乏,对于这类呈中介作用存在的人来讲,其要求更高,不仅需要精通互联网信息技术还需对农村农民农业有所研究。如何在技术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双重困境下发展数字乡村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4数字乡村建设的优化路径 

4.1提高农民行动主体意识

主体思维和行动保持一致性是建设数字乡村的核心,在同客观世界的所属联系中,人是具有主导性的存在,数字乡村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主体的地位,使村民成为数字乡村的最大受益者[8]。浙江苍南县线上治理模式诠释政民协同并进的建设数字乡村,然而区分政府行为主体与村民行动主体十分重要,二者之间互相作用,但农民行动主体意识淡薄的情况下政府作为政策者应开展“数字学习”讲座、“数字建设”竞赛、“线上数字交流”活动会、“电商计划”培训班等让村民充分参与到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学习加强自身数字素养能力。增强农民主体意识靠政府客观推动必不可少,但自身主观意识思想改变也不可或缺,具体来讲,可通过学习政策文件,依托数字媒介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平台寓教于乐,让智慧生活增添幸福感,使村民全身心投入到数字农产业、数字文化、数字村务工作中。主客观作用双重力度提高数字乡村建设农民自身的主体意识,对其积极参与智慧村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4.2促进资金多方投入建设

资金是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支撑,多方面建设智能化乡村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和资金支持,在电商发展迅速的同时,不少地区也依据媒介平台展开线上销售模式,如湖北秭归县将打造一村一网红的目标贯彻实施,发扬正能量的同时也使农产品销量呈现增长趋势。在本地电商销售的同时可将其所得利益投入到农业生产、设备采购、乡村建设的各方面,呈现循环经济模式,与此同时,做好当地线上口碑获取更多流量支持,企业则会衡量发展收益,增加对本地特色产业的帮扶。长此以往将数字乡村建设资金方面形成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社会各方协同推进的多元投资共建模式,形成新型数字乡村“共建共治共享”发展形式。

4.3培养吸纳数字技术人才

数字乡村建设进程面临的另一问题就是技术人才的短缺和人才的流失[9]。在技术人才的培养方面,“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是不断扩大信息化人才队伍至关重要的一步。一方面,“引进来”人才就是将高技术人才从外特聘回乡村并给予一定的惠利奖助措施,吸引广大能人志士参与这一工程上来,也可以通过建设试验基地的方式特聘高校教授参与数字乡村的建设。另一方面,“走出去”就是在现有乡村人才的基础上鼓励其去科研中心、高等院校进行交流培训,将丰富的实战经验与扎实的理论基础交互作用碰撞。除“引”“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吸纳人才外,对人才流失这一问题也需有所措施。鉴于乡村发展条件有限,首先要将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其次良好宜居的生活环境也给人强烈的归属感,再次对于人才流失,政府更要做出一些奖励措施,如利用待遇的提升、对家乡情感的共鸣、生活的保障等各方面留住人才[10]。

5结语

乡村数字教育范文4

关键词:数字孪生;物联网;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农业中已应用广泛,当前数字孪生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正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中,有利于推动现代农业向智慧农业方向快速发展。数字孪生[1]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运行历史等数据,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在虚拟空间中完成映射,从而反映相对应的实体装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数字孪生是一种超越现实的概念,是一项用数字技术创建真实对象的数字等效物的技术,可以被视为一个或多个重要的、彼此依赖的装备系统的数字映射系统。物联网与数字孪生的结合将进一步增强孪生数据和应用结果的可信性。

1项目的提出

1.1项目的建设背景

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福建省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和福建省职业教育发展政策为指引,结合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和省供销社乡村振兴职责,将学校特色与“乡村振兴”作为行业背景,紧密结合物联网和数字孪生技术产业发展,建设具有鲜明供销特色的专业数字孪生物联网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选取乡村振兴典型应用场景作为仿真题材,创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教学理念,构建“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训学生动手能力,助力学校教学与研究工作,基地具备未来与行业结合将打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能力。

1.2项目的建设思路

数字孪生物联网实训基地围绕乡村振兴,以产业振兴作为切入点,将“数字农业”为主题,建设与真实应用场景保持高度的一致性的数字农业虚拟仿真实训平台,打造“沉浸式”体验与交互的“理、实”一体仿真平台行业应用实训仿真系统,并配套教学资源等内容。使学生深入了解物联网技术的行业应用,做到虚实结合,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整体专业技能,实现专业课程、教学资源、教学管理、行业知识、行业应用等多维度的统一和融合,促进优质教学资源与信息化教学方法在专业群中的聚合、共享。一个按照分层构架思路的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和实训平台如图1和2所示。

1.3项目的建设目标

以《教育部关于开展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的通知》[2]为指导,结合《福建省供销合作社“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和福建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创新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方向,建设具有显著示范作用的物联网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线上线下融合的学习基地建立全要素虚拟仿真场景,线上购置数字农业等项目式教学平台。线下实训室营造与企业一致的办公环境,同时,将工作任务项目化,实现情境重现。通过平台搭建,为学校物联网专业构建虚实结合、实训即实战的实践教学体系,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学习基地。(2)创新创业活动支持中心基于“数字孪生”物联网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可与周边地区的中小微企业等进行深度校企合作,搭建学生创新创业与社会需求对接平台,承接数字农业、农业物联网等服务。学生经过平台训练,可参加物联网建设、物联网运维、农业数据分析等岗位实习,实施相关创业项目孵化。(3)技能竞赛训练平台学生在完成实训后,实训指导教师可以选拔成绩优异的学生组队参加相关的省级及以上大学生技能大赛,提升实践操作技能,在实现以赛促学目标的同时,为学校争得荣誉。(4)“双师型”师资赋能中心在“数字孪生”物联网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有效提升现有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如引进和培养专职物联网教师,加强校企深层次合作,开展新课程研发,或是创新教学方法,并在此基础之上申报相关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课题,为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创造理论和实践的各方面环境条件。(5)开放性的校外培训及社会服务平台“数字孪生”物联网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成后,可建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库,积极为区域行业企业提供人才培养、培训、咨询服务,为企业提供物项目规划、联网项目建设、物联网运维、物联网设备维修等技术技能服务,提供从规划、建设到运维一揽子物联网服务解决方案,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将学校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成为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物联网人才培养基地。

2项目的实施

2.1实施的路径

对接行业,业务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将结合企业实际业务,运用虚拟仿真技术,“以虚助实、虚实结合”,构建以技术为支撑、以数据为驱动的数智化自循环教育科技生态,再现现代农业“真实”基地。多链交叉,仿真业务流程。实训基地将产业链、数据链、技术链、商业链融合,围绕数字农业、智慧仓储、智慧溯源等业务领域,仿真多岗位融合,将现代农业的生产管理业务流程和科学管理内容,通过“迁移”互联等方式,以新业态、新产业与新技术融合的节点、内容、特征为切入点,将信息技术嵌入现代农业生产,建立与企业“同步”的智能化流程,科学引导学习者,深入挖掘物联网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建设可循环、可重演、可创新的物联网相关专业虚拟仿真基地。技术赋能,仿真业务数据。实训基地着眼于解决学生难以获取企业实际生产数据等敏感信息的困境,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数据的同步共享,供学生实训。同时以省供销社乡村振兴为背景,虚拟仿真数智化商业场景,构建实训项目,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2.2具体实施内容

项目建设立足对学生专业核心素养的培养,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以培养新时代具有工匠精神的社会主义技术人才为目标,以供销《福建省供销合作社“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乡村振兴工作为重点,服务三农的智慧供销为应用场景,以数字孪生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为契机,搭建虚拟仿真工作场景,打造虚实结合的沉浸式、体验式实训环境,建立“看得见、进得去、学得牢”的实践教学模式,提升优化基础实训设施,建设行业应用实训系统和涵盖专业领域的优质教学资源。(1)物联网虚拟实训室从教学实际出发,按照“实训+创新+互动”原则,基于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的背景,贴近企业实际的应用场景和文化氛围等,形成高度仿真的实训环境,重点培养学生行业规划设计能力、系统建设、平台运维等核心能力,建设从基础到专业虚拟仿真实训室,服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教学工作,支撑专业群学生日常学习与实训工作,同时可为学生提供创业空间、为区域企业提供营销咨询服务。(2)虚拟仿真实训平台根据实训需要及行业应用场景需要,采用AR/VR技术,建设数字农业虚拟仿真实训,通过互联网、5G技术,将实验室、校外实训基地的物联网数据进行实时共享,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物理实体的虚拟化映射,利用多种传感器和网络通信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生命周期的动态监测,以及生产环境的精准还原,通过数据孪生技术使学生能够实时体验,如图3所示。(3)实训软件支持平台建设数字孪生+数字农业实训平台。依托合作企业的行业经验和先进技术,结合传感技术、数字孪生技术,建设数字孪生+数字农业实训平台,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3]等现代农业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行业实训应用系统,支撑学生对物联网行业基础知识的理解;根据物联网知识体系层层递进的关系以及学习过程需由易到难,从物联网认知学习、关键技术学习、行业基础知识学习、行业应用实训、最后综合应用实训,让学生全方位的掌握所学知识,使学生能够快速地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4)教学资源建设精准对接我省产业发展,遵循产教融合、服务产业升级的要求,面向现代农业企业,以数字农业、智慧农业虚拟仿真实训平台为依托,联合福建省区域企业共建数字孪生物联网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库,推进专业教学资源全面对接行业企业真实数据,实现人才培养和产业链相融合,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区域经济创新发展培养高素质、高适应性物联网人才。

3项目的预期成效

项目建成后,主要服务于学校各专业专项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跨专业综合实训、创新创业实践等需要,从物联网专业群共享,发展为其他相关专业共享的实训平台,最终成为学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中的组成部分,服务于全校师生。

3.1学校内涵发展实现新提升

本项目的建设,学校物联网专业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更加突出,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机制、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形成明显的优势,最大程度上增强学校在物联网人才培养的竞争力,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全面提升学校物联网专业群社会影响力及示范效应,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2师资队伍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将围绕教师能力成长,实施名师战略,搭建产学研一体交流平台,打开教师能力提升通道。通过开展校企合作、校际交流、教师企业实践,继而将实践成果应用于教学,大幅度打开教师的企业实践空间,打开教师能力提升的通道,带动教学团队的成长。

3.3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依托数字孪生物联网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加强与区域行业企业的联系,积极为行业、企业开展培训服务,为构建全社会终生教育体系作出贡献。使数字孪生物联网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既能满足校内外学生的综合实训及其开展课外活动的需要,又能为周边企业员工提供证书培训与资质认证、专业技能大赛、实践教学研讨会等各种形式的增值服务,成为具备教学、科研、培训、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共享型的多功能实训基地,打造校企合作和社会服务的良好品牌。

3.4全面提升学生就业质量

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培养职业技能、修炼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学生专业岗位能力与就业能力。依托教学成果分析,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行为活动、兴趣特征等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帮助学校开展教学效果诊断、多维度评价学生,从中发掘学生潜质、价值倾向以及薄弱点,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的精准指导、精准评价乃至精准教学,实现人才培养与人才输送的精准化,全面提升学生就业质量。

3.5助力“双高”建设

数字孪生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目标对接“双高”建设任务,在建设过程中打造具有突出特色优势的专业群,新增物联网技术应用和网络综合实训室,完善电子实训室,整合优化原有机器人、综合布线等实训室,进一步推进“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开放共享,全方位助力“双高”建设。

4项目的保障措施

4.1组织保障

为保证数字孪生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将成立“数字孪生物联网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组。全面负责项目建设领导工作,负责项目建设方案和招标文件的审定,负责施工进度的调度、监督和检查,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根据工作需要,项目组下设技术工作小组、综合协调小组、资金保障小组、监督审计小组。

4.2资金保障

为保障实训基地建设的顺利实施,除省级财政专项投入外,争取主管单位、行业企业、学校自筹资金等形式积极筹措项目建设资金。另外,在本专项资金拨付后,保证各项配套资金落实到位,并做到专款专用。

4.3制度保障

健全项目建设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各项管理制度。加强人才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学质量建设。建立并执行内部质量保障机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亲自抓。同时,建立专业群管理机制,根据项目建设任务成立项目组,专业群建设负责人为承建项目监督负责人,负责项目实施组织、推进和反馈工作,确保任务清晰、责任到位、考核到位。

参考文献:

[1]经理人学堂[J].国企管理,2021.

[2]李毅,向浩,周妮笛.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虚拟仿真资源体系构建研究[J].职教通讯,2021(03).

乡村数字教育范文5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乡村振兴;经贸模式

一、高等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嬗变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人才为主要目标,其社会服务职能仅仅体现在人才培养上。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开展科技工作”成为其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内涵。21世纪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随着高考扩招,高等职业院校迅速升至上千所,学生数量占到高等学校学生的一半。高等职业教育逐步由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建设。随着国家有关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出台,“职业培训、对外交流与对口支援”进一步丰富了高等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职能内涵。至此,高等职业教育形成了以人才培养为主,职业培训、技术服务、对外交流与对口支援等多种内涵并举的社会服务职能,且更加强调社会服务的横向性、区域性、互动性,彰显了高等职业教育特色。《河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河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总体设计和阶段谋划。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省乡村振兴的任务艰巨且迫切。河南高等职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社会职能逐渐凸显,财经商贸类院校在乡村产业挖掘、品牌打造、农产品销售等方面应作出积极的贡献。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是一所商科类职业院校,以“商科特色,非商融商”为办学宗旨,以“思政+育人+科教+平台”的模式,多角度助力河南乡村振兴,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二、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

(一)创设思政大课堂,赋予乡村振兴使命

1.设立校地共建党建试点。思政大课堂能够使思政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影响学生和教师,将乡村振兴的责任感植入师生心中。河南经贸职业学院为将乡土情结植入师生心中,选择了郑州市中牟县刁家乡、姚家乡2个乡作为重点区域,进行校地党建共建设点,在党建宣传、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文化打造和乡村产业发展方面提供帮扶。党组织之间实行常态化互联互动,共享优质师资,共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合力打造特色党建品牌。

2.开设校内外劳动教育基地。校内,在学校综合楼顶楼搭建智慧农业劳动实践基地,以真实劳动和沉浸式场景让学生体悟劳动教育真谛。同时,也开启了“新劳动教育”与乡村融合发展的新探索,为全校学生提供了一个走进广阔天地、体验农耕文化、了解农耕文明、热爱美丽乡村、爱家乡爱祖国的农业学习教育实践基地。校外,在刁家村的莲花池建立了学生劳动实践基地,至今已先后安排7批学生共137人来到该基地进行“直播带货”劳动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磨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通过科学的劳动教育教学体系,把德智体美劳五育有机融合,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真正让学生认识到劳动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同时,也让师生共同感知乡村、体验乡村,进行技能练兵,磨炼工匠精神。

(二)创新人课技概念,打造乡村振兴主体

1.扩大主体范围。乡村振兴的主体是人,这里的人不仅包括在校学生,更重要的是包括农村居民。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打造了校内校外两条人才培养路径。校内针对在校学生培养农村“生力军”,校外针对农村居民培养“新型农民”。在校内学生培养过程中注重课程再造和技能打造。在校外农民培养中注重按需供给。从2017年7月至今,共承接了河南省科协组织的“河南省农村电商技能人才骨干教师培训班”3次,培训规模达1000人,培训主题分别为“农产品的网络销售”“农产品的多平台运营”“农产品品牌策划与推广”。近年来,学校教师受到各地方农委的邀请,足迹遍布荥阳、中牟、新密、登封、灵宝等11个县市,共开展农村电商人才培训62场,受益人数超过15000人次。疫情刚刚缓解的2020年下半年,受各地商务局邀请,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教师走出校门,针对各地的定制需求,开展农村电商技能培训19场,人数达2017人。

2.创新课程设置。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未来将重点发展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农业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尤其是以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创新引领的E贸区建设和“互联网+”农业新功能、电商镇(村)、智慧绿色乡村等新模式。在电子商务专业群助力乡村振兴行动中,特别设计了涵盖农产品选品、农产品新媒体营销策划、农产品直播、农产品短视频推广4个内容单元的农村电商特色课程模块。这些模块灵活进行组合或嵌入其他课程中,有的放矢地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合的农村电商人才。同时,开发了农产品品牌塑造、农产品网络推广、农产品视觉营销3门方向课程,带来了直播营销、短视频营销、新媒体营销、网店运营与推广、营销策划、视觉营销等9门课程的岗位化、行业化改革。为了保证培训效果,培训团队成员还参与编写了河南省科协组织的培训用书——《农村电商培训教材》,累计印发上万册。该书用生动朴实的语言、真实可行的案例,为农户们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提供了便利,为农户们学习电商知识和入门操作提供了专门用书。

3.深化校企合作。以校企合作为纽带,实现“实训—实战—实践”的技能提升。技能只有通过校内个人实训练习、团队实战演练再到校外真实商业环境实践才能实现飞跃。河南经贸职业学院电子商务虚拟产业园和大数据运营实训中心进行校内外农村电商人才实训,并为学员提供练习机会。目前,基地校企合作企业达39个。其中,上市公司8家,占比20.5%。目前,校企合作培养涵盖了共建实训基地、订单培养、学徒制培养三个层次。与中企动力、河南锐之旗、河南百果园组建订单班约137人,进行订单式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在借鉴市场营销专业易居先锋、建业至尊学徒制培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拟与千蚁电商、阿里巴巴客户体验中心共同进行学徒制培养。企业与学校相互渗透,校企共同进行课程开发、科研攻关、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共同实施教学。这些校外实训基地为高水平农村电商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重视科技转化,推动智慧农业发展

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8%,数字经济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为促进数字农业发展,河南经贸职业学院紧盯智能园林花卉和高附加值经济作物方向,开展农业物联网立体化多维度信息采集,进行农业大数据智能分析、智能农机装备应用、农业气候气象服务、作物生成信息化、农产品营销、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方面的研究与集成应用示范。学校围绕智慧农业技术方向不断发力,在横向农业产业服务和纵向科研平台建设方面取得重大进展。2019年,建设西华县黄桥乡智慧农业溯源大数据平台,在地方特色农业建设上提供科技支撑。2020年3月,河南省科技厅批准依托学校建设河南省智慧农业远程环境检测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1年1月,河南省科技厅批准学校成立河南省农产品溯源国际联合实验室。一个智慧农业实践项目和两个科研平台围绕智慧农业技术方向不断融合发展,在农业物联网智能感知、云平台搭建、数据传输及接口标准化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与应用推广工作。学校通过建设农产品专业化的工程研究中心和实验室服务好乡村产业振兴。做好机载多传感器无人机平台,野外植被红外、紫外和荧光检测系统,农业大数据分析与专家指导系统,激光诱导元素测试系统、植物生长环境异常预警系统和果实甜度、维生素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培养智慧新农人;促进创业孵化;引领农业数字化发展。

(四)搭建网络平台,丰富乡村振兴载体

疫情之下,乡村旅游业疲软,特色农产品成为农民增收的重中之重。学校依托教育部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打造了“智汇兴农”云平台和“直采益农”线下产品助农体验馆,旨在将农产品与客户有效安全链接,促进农村产业兴旺。

1.智汇兴农——线上电商助农云平台

“智汇兴农”云服务平台以种养殖大户、农特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农产品经纪人为主要服务对象,以“网站+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的形式,打造了一个公益性的乡村振兴线上服务平台。平台主要有四大核心功能栏目,分别是《名优产品》《公益助农》《空中讲堂》《美丽乡村》。《名优产品》栏目集中展示各地名优农特产品介绍;《公益助农》栏目展示各地农特产品供应信息;《空中讲堂》栏目为目标人群提供各种主题系列的电商技能培训视频;《美丽乡村》栏目展示乡村振兴先进案例。“智汇兴农”云服务平台实现了多方共赢。第一,为农村用户开展农特产品营销提供培训和信息支持,为其实施农产品上行提供有效渠道。第二,为批发零售企业提供更优秀的商品供应信息来源。第三,为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开展社会服务,提升专业技能提供了便利。第四,为政府部门宣传普及惠农政策等信息提供了窗口。2020年学校投入了70万元资金用于平台的开发,2021年投入300万元资金用于平台的内容填充和运营推广。目前,河南全省20多个职业院校加入云平台,开展分工协作,进行平台内容填充和运营推广。

2.直采益农——线下产品助农体验馆

河南产品直采体验中心定位品质、品牌、健康,打造一周一地市特色产品展销会。该中心为河南108个县的特色农产品建立完整供应链,进行线上线下推广,通过线上线下新零售渠道,助推河南优质产品走出河南,走向全国。设立专题扶贫展馆“西华馆”,积极推广西华产品,组织专家开展抖音等短视频制作专题培训,帮助企业破解销售难题。河南产品直采体验中心设立河南县域电商远程监控、大数据、农产品认证、县域电商服务、品牌管理、品牌孵化、AR溯源、快递服务、会展服务、人才服务、直播、渠道建设、对外交流等中心,为入驻客户提供全程系列化服务。该中心还定期组织入驻客户到省内、省外和国外进行电商交流和学习。该中心打造的开放式展销平台,可集中展示河南各地市优质产品。河南各地市、各县域农产品免费入驻该中心进行产品展示,优先对接各大电商平台,吸纳国美、京东、拼多多、安德在线等知名电商企业入驻。该中心始终坚持“上网下乡”的发展战略,通过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大力促进河南农产品上行,拓宽河南产品特别是贫困地区产品的网上销售渠道,多措并举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结语

乡村数字教育范文6

关键词:乡村振兴;品牌建设;高职院校

党的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1]。目前,学者们普遍认识到农业职业教育对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对此有了较多的研究,而对非农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路径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见,非农职业教育院校门类齐全,对应的专业可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有效推动乡村与城市的融合发展[2]。乡村振兴不仅仅是解决谁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更要使乡村真正实现文明、富裕。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40 37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15 204元[3]。城乡差距较大,虽然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但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依然任重道远。非农专业投入到乡村振兴的恢弘建设中去,一方面可以解决一些传统农业专业无法触及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将为非农专业开辟专业服务领域,提升专业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案例通过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和实践。

1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在乡村振兴中的可行性分析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是在传统设计基础上进行拓展的多媒体信息传达技能。其本身包括品牌建设、包装设计、广告宣传、电子商务设计等方向涉及的应用,这些应用旨在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其艺术设计的特性包含了许多文化建设与传播的功能。这些都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1.1品牌建设对乡村振兴的意义

2018年《农业部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指出,坚持抓产业必须抓质量,抓质量必须树品牌,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提高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4]。农产品自身辨识度低,受自然环境、季节气候等影响较大,产品品质保障较难。因此,建立品牌观念,维护品牌形象,同时促使品牌的拥有者为保护品牌价值而采取一系列质量保障措施,有利于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刺激农产品的技术革新。优质品牌是消费者辨别产品的重要依据,品牌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1.2乡村振兴为高校“双创”建设提供发展空间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深入实施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 力促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通知》(发改高技〔2022〕187号)指出,充分利用教育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等重大赛事平台,为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提供更多展示机会[5]。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省“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对接铜川新区坡头街道办事处的长命村,为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双创”建设开辟了一个重要平台。

2乡村振兴实践项目中的调研与规划

2.1项目考察与市场调研

长命村位于陕西省中部、关中盆地和陕北高原的交接地带;村庄两面环水,中间为高岗。植被丰富,空气优良。由于平地少坡地多,耕地比较分散,粮食种植较少,以经济作物为主。其中最有特色的是花椒,其次是苹果,另外还有樱桃、核桃、高钙菜等多种经济作物。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业,兴建了现代化的智慧猪场。课题组通过和村中人员座谈,发现农产品的生长有一定的不可控性,产品产量与质量均会因气候变化受到很大影响,导致产品价格浮动,经济效益不稳定。如何避免这种大环境对市场的冲击,是农产品市场销售的一大难点问题。长命村的发展,不能以单一品种推销为主,而是应当以打造一个整体的自然生态村庄的形象来开展。加之“长命村”村名本身含义非常美好,符合现代社会对健康长寿的普遍需求。

2.2项目规划

不同的地理文化培育出不同的人文特征和产品文化。农产品作为地理标志产品,有三层含义:一是生长于特定的地理或地域范围内;二是产品具有特殊的品质特色;三是产品特殊的品质特色归因于地理及人文的因素[6]。打造长命村特色乡村品牌,辐射产品与乡村旅游服务,促进乡村新型服务业发展,发挥乡村资源、生态和文化优势,大力发展适应城乡居民需要的休闲旅游、餐饮民宿、生态采摘、文化体验、健康养生、养老服务等产业。使用“互联网+”进行整体联动设计,农业与电子商务有机结合,实现产、供、销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直接带动周边经济发展,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增加经济收入。通过以上分析调研,结合国家现有的美丽乡村建设,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利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优势,规划“唤醒长命村”项目,打造新型生态村庄,建设充满新活力的“长命村”品牌形象。

3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助力“长命村”品牌建设

利用“长命村”为品牌设计乡村标志。讲好乡村故事,推动乡村品牌建设。著名学者普林斯在《叙事学:叙事的形式与功能》中对“叙事”进行了定义。“叙事的确无处不在且变化无穷。可以把它界定为:对于一个时间序列中的真实或虚构的事件与状态的讲述。”[7] 因此课题组在为长命村进行品牌赋能的时候,避免孤立形象的设计,挖掘长命村长命文化,结合乡村独特风景民俗,与现展的连续性,以品牌叙事作为一种品牌营销手段。美国营销学专家西蒙斯在其营销学著作《故事思维》中说:“通过故事,你可以深入挖掘和触摸到最有心机、最敌对和最霸道的人的那颗柔弱的心。”[8]针对长命村打造品牌的叙事核心“蓬勃生机、长命不息”,加入延绵不绝的时间维度。内涵包括:村庄独有的果木优产带生态;丰富的农产;提倡的农文化养生;热情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康有活力的生活状态。在进行标志设计时,采用了设计字体,字型端庄中富有灵气。图形从当地写生景观中抽象而来(图1为长命村实景),山水相依层层叠叠,是一种情感依托的故事背景。在标志下方加入了品牌核心标语“蓬勃生机,长命不息”加强故事主题联想。最终完成图文结合的标志设计(图2为标志设计),并成功申请了农产品类、食品类与旅店类的商标注册。在标志设计的基础之上,进行了品牌形象的设计,为长命村提供了基础部分和应用部分的视觉设计(图3为长命村品牌形象设计手册)。同时拓展到产品包装的相关设计上。所有设计最终落地实施(图4为品牌形象设计实物展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政府部门和广大村民的认可。

4乡村振兴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促进与发展

4.1乡村振兴与专业课程融合,深化专业教育改革

2015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这就要求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进一步加强与专业课程教育的联系[9]。高职专业课程教育不仅要让大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更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专业技能应用型人才。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由于缺乏实践训练的真实项目,相对地忽视了知识运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乡村振兴创业项目的融入能够帮助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深化、转化和升华,提高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运用于乡村振兴创业实践,这也是高职专业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4.2乡村振兴与专业课程融合,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乡村数字教育范文7

[ 关键词 ]  乡村振兴;“三农”问题;农村经济

农业、农村、农民(以下简称“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强,农村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后,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工作任务,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针对“三农”新问题,找准“三农”工作的着力点,探索“三农”发展新路径,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农民职业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一、找准“三农”新问题

——农业现代化程度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基础。从目前的情况看,大多数乡村地区的农业生产仍然以传统、粗放、分散的种植、养殖为主,产业化现代化程度不高,竞争力不强,质量效益低下。虽然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大力推动农业特色化、产业化发展,但效果并不明显,农业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大部分停留在初级生生产加工阶段,机械化、集约化程度低,精加工、深加工后劲不足,农业品牌产品少,产业链条短。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由于农村污染量大面广,而农村的环保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治理难度较大。我国种植业和养殖业普遍生产规模较小、布局分散,生产经营方式粗放,呈现以面源为主的污染特征。虽然目前已开展了大量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农业面源污染尚未有效遏制、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体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能力弱,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难,畜禽、水产养殖和种植业污染负荷大且缺乏有效监管手段。

——农民职业化程度低。持续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而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乡村振兴必须以农民自身发展为基础和归宿。过去由于我们更多重视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使农民自身发展积累一些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民民主权利落实不够、农民的现代公民意识仍较淡薄等方面。

二、探索“三农”发展新路径

——整合优势资源,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构建农村产业体系,是农民致富增收的长远保障,更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根本前提。一是深度挖掘资源。以当地资源禀赋为基础、以城乡居民消费升级趋势为导向、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挖掘各地在农产品加工、观光旅游、养老服务等方面的多重功能,推动乡村资源全域化整合、多元化增值、产业化变现。二是强化品牌塑造。各地产业发展中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人文资源,充分突出资源特色、品质特色、文化特色,塑造出市场竞争力强、社会认可度高的优质品牌,以品牌效应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三是拓展销售渠道。巧借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东风,在持续优化传统供应配给的同时,通过搭建电商平台、培育网络红人、畅通直播途径等方式,打造线上销售渠道,扩大农产品销售覆盖面。

——探索数字乡村建设,加快农村现代化转型。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农村现代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一方面以数字技术打造智慧农业,依托 5G 技术的发展,积极建设农业大数据管理中心,搭建全方位农业数据监测平台,在选种育苗、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强化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推动农业走向标准化、智能化、集约化发展道路。同时,将数字技术运用到缴费充值、快递寄取、业务办理等村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村民充分享受现代信息技术为生活带来的改变。另一方面,运用数字技术融入乡村治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使广大村民通过新媒体平台广泛参与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努力打造基层群众自治新样本。

乡村数字教育范文8

[关键词]“互联网+”开放教育;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互联网+”开放教育创新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现实背景

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互联网+”开放教育灵活的学习制度实现了千万人的大学梦、成才梦。目前,很多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都转移到城市,乡村的经济发展所需人才严重匮乏,加快推行面向乡村新型产业的的开放教育,大规模建立开放教育学习中心,实现精准的乡村教育供给,提高开放教育助力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效能是现实所需。当前,信息技术创新不断催生新业态,建设数字化乡村教育已经成为全民共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创新乡村人才培养模式,以“互联网+”开放教育加快推进乡村教育数字化,推动我国乡村人才培养模式步入智能化、数字化、在线化和协同化发展,实现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二、“互联网+”开放教育创新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价值意蕴

乡村发展需要大量的具有现代化农业生产和新型产业技能的人才,要培养这些人才离不开教育。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有利于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增强美丽乡村建设、农民增收等。推进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势所趋,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事关乡村社会高质量发展,“互联网+”开放教育创新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引起上至政要下至百姓的共同关注,有利于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国“互联网+”开放教育创新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发展,面向广大农村的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亟待完善,全方位重塑乡村教育的体制机制,化解当前我国城乡教育资源不公平问题,推进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解决乡村教育落后的现实问题,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决策依据,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三、我国乡村振兴人才现状

(一)我国乡村面临人才向城市非农领域转移趋势

我国当前乡村经济发展情况:一些地区农村产业发展受薄弱的配套基础产业限制,而想要改善这种限制短期内无法实现,所以这些乡村经济的发展很难为当地的农民提供充分的就业条件,当地的农民只能通过到非农领域工作来实现脱贫增收;一些贫困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主要制约因素为地理位置、人才和资源等,例如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没有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结构单一,增收途径单一,农民脱贫与致富的主要路径是向城市非农领域转移;一些农业现代化发达地区,由于生产方式的改变,释放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向城市非农领域转移。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发展阶段,乡村劳动力向城市非农领域转移是今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趋势,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我国城镇化水平如果达到70%的话,需要从农村向城市非农领域转移劳动力超过一亿人。

(二)我国农村家庭主要劳动力逐渐转为“80后”和“90后”的农民“80后”和“90后”

农民面临供子女上学和照顾老人的压力,被迫就近就地选择职业,采取的就业方式是非农业与农业相结合。我国目前“80后”和“90后”的农民工总量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50%以上,其中在乡村就近就地就业的人数达到40%以上。这些新生代农民工需要灵活的就业方式,农忙的时候,在家从事农业、接送小孩、照顾老人,农闲的时候就近就地选择一些临时性的工作,如道路施工、焊接、建筑行业的抹灰、砌筑等一些对技能有一定要求的职业。需要开放教育能够提供从业资格和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

四、我国乡村开放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乡村开放教育专业人才储备不足

乡村振兴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是乡村人才振兴,乡村人才振兴的主要途径是开放教育,开放教育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乡村振兴为开放教育创造发展机遇。目前,乡村开放教育的从业人员整体文化水平不高,专业能力与专业素质不足,要想实现乡村人才振兴战略需要有足够的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储备。具体而言,现在开放教育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虽然逐步提升,但受经济发展不均衡、教育理念不正确等因素的制约,开放教育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不能满足乡村地区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从而限制了这些地区的文化产业和现代化农业经济的发展,进而影响我国乡村振兴事业的实现。

(二)乡村开放教育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由于乡村开放教育受到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开放教育机构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开放教育的专业建设水平不能满足乡村振兴发展的要求。一些乡村的开放教育学校教育体系不够完善,没有针对乡村地区的实际经济发展情况与现实要求开始适合的专业与培训内容。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根源是由于开放教育没有得到政府和各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导致协同办学进展缓慢。

(三)乡村开放教育环境欠佳

由于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开放教育水平存在差距。其中,乡村开放教育发展能够得到的教育资源支持主要来自政府财政拨款与企业间合作,由于乡村开放教育学校招生规模较小,所获的资金支持与城市学校相比有很大差距。随着地理位置和地理条件的不同,这些差距不断增大。有些乡村开放教育学校在开设专业上更倾向于现代化的产业,存在离农、去农问题。

五、完善开放教育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体系

基于乡村振兴人才的成长环境、发展规律与特性,开放教育应该从培养主体、培养目标、培养对象、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等方面完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体系。

(一)精准定位、协同推进培养主体

乡村开放教育应该努力形成由多元主体参与的联动体制机制。首先由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政治优势,采取相应的开放教育政策,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合理规划,统筹协调,调动各方力量参与面向农村的开放教育,其次是得到相关企业、行业的积极支持与参与。

(二)精准定位、分层设计培养目标

按照乡村振兴人才发展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需求,设计不同的培养目标。例如,针对普通的乡村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掌握传统的技艺知识、制作工艺等,进行普通的职业技能培训即可;针对一些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更高,需要提供相应的学历培养与更高标准或更全方位的培训。

(三)精准定位、分类管理培训对象

为了更加精准有效提升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质量,应该按照人才需求层次不同、发展目标不同,对人才培养对象进行分层、分类管理,采取与各层、各类相适应的培训方式。当前,我国乡村振兴人才的培训对象可以分为新型职业农民、向城市非农领域转移的农民工、乡村医生、乡村干部、工匠农民和乡村创业农民等,开放教育应该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确定相应的培训目标和培训方式,根据他们不同的需求进行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包括专科、本科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

(四)精准定位、分类开发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的设计,是否符合培训对象的生产生活的成长环境,是否能对其产生足够的吸引力,是否满足其对职业选择的各类需求,要求开放教育应更加精准的对培训内容进行开发、分类。因此,可以开发设计“1+X”培训模块包,来进行基础的通用的职业能力培养和专业的特定的职业技能培训,1代表的是基础的通用的职业能力,是大多数不同的职业都需要的通用能力,X代表的是特定的专业的职业能力,针对的是具体的岗位能力,不同的培训内容,X的差异性和层次性是不同的。

六、“互联网+”开放教育创新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

(一)加强“互联网+”开放教育人才培养顶层设计

转变政府官员的政绩观,加大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力度,提升政府领导对国家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新模式、新策略、新思路的深刻认识。聚焦目前乡村发展现状,统筹规划“互联网+”开放教育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战略,健全制度,创新办学机制,精准施策,打造一批爱农民、爱农村、懂农业的乡村专家队伍,吸引外来的资金、技术、人才加入,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形成“互联网+”开放教育赋能乡村振兴发展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和空间格局。构建“互联网+”开放教育服务我国乡村教育振兴战略的绩效评价体系、教育政策与立法体系,提升“互联网+”开放教育服务农村的能力,进而提升乡村居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和生活幸福指数。规范开放教育发展,修订、完善相关部门法律法规,明确责、权、利关系,在合理的范围内增加开放教育内容,确保开放教育体系构建、组织管理等工作能有序开展;提升对乡村开放教育的重视程度,在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乡村振兴人才教育的类型、内涵,确保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工作规范化开展;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各种新型乡村振兴人才的培养力度,做好研究和协调工作,保证各种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政策的全面落实;完善教育补助机制,对能主动接受培训并掌握一定技能的乡村振兴人才,相关部门应给予相应的资金补助,相关部门对乡村振兴人才的职业、文化程度等建立专属档案,进行后期技术跟踪服务,提升开放教育培养质量。

(二)以“互联网+”开放教育培育乡村振兴实用人才

运用远程开放教育的先进手段和当前智能化先进技术,发挥开放教育的系统优势,结合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变化,做好精准教育供给,开设适应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紧缺专业及专业群,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责主业,例如培养村官大学生工程、社区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乡镇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为乡村振兴“量身定专业”“量身定课”“量身定班”,为乡村医疗、金融、供电系统、企业集中培育一大批用得上的实用人才,培养致富带头人,提供学历提升机会,快速提升乡村人员整体学历水平,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提供智能化、精准化的学习支持服务。完善培养环节,开展乡村治理、绿色生态产业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乡土乡情教育,提升新型农民的精神层次和综合素养。

(三)以“互联网+”开放教育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运用“互联网+”开放教育思维整合多方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加大精准化数字资源推送,把做好专业教与学的融合共建作为开放教育助力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的重要依托。注重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导学工作,做好农民学习者全过程关注,打破学习孤独感,在不同学习阶段都注入不同学习动力。加快实施乡村教育联网攻坚行动,推动实现乡村教育宽带网络全覆盖,推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实现技术支撑与支持服务并行。努力推动文化馆、图书馆、阅览室等公共文化产品的数字化建设,为广大农民提供丰富的文化教育食粮,把乡村教育办成“在农村”“富农村”“为农民”的教育。

(四)以“互联网+”开放教育培养优秀的乡村教师队伍

推进学习型乡村建设,立足乡村现实,发挥“互联网+”开放教育资源优势,依托开放大学现有资源,针对贫困农村实际需求,因地制宜构建乡村教师培训体系,加强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提升乡村教师培养质量,建设符合当地乡村经济发展特点的优秀教师队伍,为培养新型农民服务。进行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在开放教育系统中精选出年轻的优秀的骨干教师,作为乡村开放教育专职教师,按照其专业特长承担相应课程建设与讲授;开展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在各行业、各企业、各部门、各机关、各团体精选出热爱教育、愿意服务乡村的专业行家,作为开放教育的兼职教师;增加现场指导教师规模,把当地的种植庄稼能手,致富农民,土专家选出来,做乡村开放教育的现场指导老师。

(五)以“互联网+”开放教育构建“乡村教育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