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下成都市数字金融创新研究

乡村振兴下成都市数字金融创新研究

摘要:基于数字进步对金融部门的影响,为乡村振兴金融供给提供解决方案,指出: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改革农村金融信用供给,形成基于新型信用体系的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构建“去中心化”的全新征信模式,真正实现供应链金融的普惠性;可以克服关系型融资中的地理位置约束以及信息垄断租金问题,发展关系型融资。然而,但成功且广泛应用数字技术改革农村金融供给尚面临创新的实际应用与金融基础架构不匹配、金融监管边界等挑战。

关键词:乡村振兴;数字金融;金融供给

0引言

不断推进的农村金融改革仍无法有效满足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金融机构的农村业务亦缺乏可持续发展方案。乡村振兴需要创新金融供给。目前,数字金融对减贫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正吸引着政策制定者和学者的注意,金融和信息系统的研究也开始关注数字进步对金融部门的影响。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理念也为创新的金融解决方案提供了基础。实践上,农村金融机构业已开展数字化实践,借助“金融科技”推进数字化转型,但仍存在很多不足。以数字技术改革金融架构,支持乡村振兴新业态,改革农村供应链融资系统,发展农村关系型融资,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是成都市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

1文献综述

在国外,关于乡村复兴的研究文献主要包括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探索,例如农村建筑/文化/土著知识遗产保护(ThomasWLeslie(2017),农村旅游业发展(OjoKayodeAyobami(2013)等。关于数字金融的学术研究与新兴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同步发展,且通常与金融普惠联系在一起。发展中国家农村数字货币实践与金融包容问题成为这一领域的重要选题,最新的文献主要包括Dzoko,V.andAppiah,E.(2014)、PetersonKOzili.(2018)以及LeeH.Babcock(2014,2015)的系列研究,尤以LeeH.Babcock的研究为代表。他通过考察数字技术在农业部门交易中的应用,认为数字/移动支付可以提高金融包容性,并带来信贷获取的更好的机会。还有一些研究关注数字金融的不足,例如G20summit(2013)认为:数字金融并没有充分地渗透到广大人口中。少量研究关注数字金融稳定性方面的影响,主要包括向穷人提供服务以及数字普惠金融所涉及的风险、在贫困的经济体如何实现可持续的普惠金融等,如PetersonKOzili(2018)对数字金融的批判性讨论。国内在农村金融框架下讨论数字金融的文献,代表性的研究包括: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框架一般性讨论(刘实习,2020;葛延青,2020;)、农村数字金融的普惠特性实证检验(刘锦怡等,2020)、数字金融缓解农村金融排斥(周雨晴、何广文,2020)等。关于数字金融如何支持乡村振兴的学术研究,聚焦于“互联网+”与农业产业链融资。最近的研究文献关注农业价值链以及区块链在金融支农中的作用及发展。代表性观点包括:“互联网+”与农业价值链融合缓解了融资约束,增强了农业价值链的稳定性(李建英,2019);“互联网+”基础上构建的农业价值链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韦汝虹、方达,2018)等。杨蕾等(2018)探讨了基于区块链的四种金融支农新模式:“区块链+政银担”“区块链+政银保”“区块链+两权抵押贷款”“区块链+互联网+物联网”。总体上,国外相关研究能够为我们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关于移动支付提升金融普惠度的实践探索。国内的相关研究,聚焦于扩展互联网金融的普惠特性,但仍然局限在“抵押担保”框架下,对移动支付环境下交易方式改变带来的金融普惠机会关注不足。

2乡村振兴背景下成都市农村金融供给面临的主要问题

自2015年7月成都市成功获批全国首个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以来,成都市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不断推进,尤其是“农贷通”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农村产权、农业政策、农村金融等各类资源,探索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进行产融对接、信用建设,有效改善了农村金融市场环境。目前,“农贷通”平台共入驻一级金融机构92家,金融产品571个,累计发放贷款金额超过230亿元。成都市也正致力于平台升级,完善“农贷通”乡村振兴金融风险缓释补偿机制。但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金融需求,提示金融供给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尤其是金融服务供给的信息问题与成本问题仍未解决。当前,农村各类涉农信息分散,透明度低,社会信用服务的市场 化供给程度较低。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主要依靠抵押品,信贷权上收,信贷配给等手段。但农村普遍存在的轻资产特征难以契合金融机构重抵押的信贷模式,信贷约束严重。金融机构如何利用数字技术转型业务结构,发展新型信贷方式及信贷深化的组织特征,以支持乡村振兴成为成都市农村金融供给改革的核心内容。

3农村数字金融供给创新思路

3.1农村金融信用供给市场化改革。信用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机制。在网络社会,各种智能设备的使用,可以大规模自动采集和实时分析评估数据,尤其是区块链技术创造了一个可以避免人为操纵和篡改的信用证明体系,被视为开启“新信任时代”的一种颠覆性技术。研究发现,即便是最容易获取的“数字足迹”,其效果都要优于信贷评分技术(Bergeretal,2018)。目前成都市农村金融交易的征信获取方式仍主要依靠信用调查、信用登记等人工操作方法,主导的是人行信用评定(如信用村镇、信用户评定)等。信用数据来源有限,主要为金融数据和交易数据。“农贷通”平台虽然也有商业征信公司的信用供给,但更多的是将原有征信获取搬到了线上,信息采集方式、信用形成过程等并未有根本的变化,仍然面临诸如农户征信不完整、农业资产难以定价以及抵押等问题。在农村地区移动支付广泛使用的背景下,通过信息技术采集支付数据以及与此相连的交通出行数据等作为信用数据,在未来农村大数据深入发展的背景下,补充网络行为数据、社会履责数据等更多元的数据,可以解决仅依靠金融数据和借贷交易数据导致的覆盖率问题。同时,以市场化的信用供给补充人行征信系统,推动支付宝、微信等市场化信用机构与公共信用体系融合共生,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新型社会信用体系。通过将信用转化为新的数字化抵押凭证,从征信、信用评级、信用运用方面拓展原有信用体系,形成基于新型信用体系的数字普惠金融,以支持新业态、无借贷交易痕迹客户,推动农业创新和金融普惠。

3.2“去中心化”优化供应链金融。2017年国家层面明确提出了“开拓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业务以核心企业信用外溢与融资担保为基础,被视为解决农户、农业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有效途径。但供应链金融服务集中在少数产业化程度高、供应链管理完善的细分种养殖领域,且大部分农业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与农业合作社、农户之间是一种简单的契约关系,链条不稳定。其次,贸易与融资环节分离实际排斥了农户、农业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因为核心企业与银行均使用各自交易系统,银行需花费较高成本来验证贸易信息的真实性。银行中小企业风险识别存在短板,在信用环境较差的环境下,银行要求核心企业核保核签与见证确认。这些问题均降低了供应链融资的普惠性。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存储、不可篡改和公开透明的特征,构建“去中心化”的全新征信模式: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脱离依赖核心企业“增信”,将自身经营数据“信用化”“资产化”。供应链融资征信的“去中心化”,将打通信息壁垒,将当前处于“信息孤岛”的农户及中小企业真正纳入供应链金融系统之中,打破当下受制于核心企业的困境。

3.3发展关系型融资。关系型融资与保持距离型融资相对,主要应用于缺乏抵押担保的信息非透明借款人。通过借款人与贷款人长期的业务往来获得私有信息,降低信息成本,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关系型融资对农村经济主体金融权利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农村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方式。目前,银行通过人工收集的私有信息为发放关系型贷款提供支撑,但信息收集成本高昂。技术的变化则可以大大优化关系型融资。通过在支付业务发展过程中收集信息,银行可以为之后开展信贷业务提供非常重要的私有信息。在信息生产和信息处理环节,采用机器学习、数据等预测违约率。Fus-teretal(2018)的研究表明:基于机器学习技术来预测违约概率,会增加信贷供给。此外,线上银行,支付平台,信用评分技术的发展,还可以克服地理位置带来的约束,拓展关系型融资的地理范围。区块链技术的公开透明也可克服传统关系型融资存在的信息垄断租金问题。

4结语

数字技术的注入可以提升金融创新效率,缓解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融资面临的信息与风险问题,提升金融普惠度。广泛的在线交易可以促进数字金融的参与,也提高了数字金融使用的深度和广度,这些成为农村金融机构开展数字化实践的基础。但成功且广泛应用数字金融改革农村金融供给面临三个挑战:(1)仅凭技术本身不足以创造信任———金融服务的基础;(2)金融供给创新的风险———创新的实际应用与金融基础架构不匹配;(3)金融监管的边界———如何在防范系统性风险与放松创新捆绑之间权衡。

作者:杨海燕 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