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发展与童年文化的变迁

媒介发展与童年文化的变迁

摘要:生态系统理论可以通过媒介的发展历程探寻童年概念的产生与发展,了解当今儿童的生活环境。20世纪80年代,尼尔•波兹曼提出的童年消逝学说批判了媒介变化导致的童年消逝现象。新世纪,大卫•帕金翰则持反对意见,并给出了以社会建构理论为基础的新时代的童年观点。对两种观点进行剖析有助于重新了解当代儿童童年的生存状态。

关键词:生态系统;媒介;童年文化

一、理论基础:生态系统理论

(一)传统的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他认为,自然环境是人类发展的主要影响源,环境被视为一个重叠的结构,是由宏观系统、外部系统、中间系统、微观系统四个系统由外到内嵌套而成,不同层级的系统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系统中所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随着时间而变化,在许多重要方面影响个体的发展。如果把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放到真实的儿童社会生态系统中加以理解,则微观系统是儿童分别在家庭、学校和同伴群体中的环境,其中的情景要素包括活动、人际关系和角色。中间系统是一个儿童参与的两个或多个情景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比如儿童所在的家庭与学校间的联系。这样不同的情景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儿童的生活环境。外部系统则是儿童并未直接参与却对儿童起到了影响作用的环境,例如家长的工作及人际网络、社区环境、大众媒体等。宏观系统是儿童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形成的大的文化环境,包括风俗习惯、法律政策等。因此,儿童的生态系统理论指出:儿童本身所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文化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共同作用于儿童的发展。

(二)当代儿童视角的生态系统理论

第四次科技革命后,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科技产品的出现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环境,纸质媒体受到了冲击,甚至曾经的学校教育也受到冲击而做出改变。电视、电脑、手机等媒介借助互联网编织成了一张覆盖儿童家庭、学校与社会的纵横交错的网。在学校里,教师使用多媒体作为手段教授学生知识;在家里,儿童通过电子媒介得到新的信息。家庭和学校中成人与儿童的关系也不再是简单的对话与传授,而是借助媒介进行活动。电子媒介不仅占据了儿童的生活空间,也影响了儿童的生活方式,更进一步影响了儿童生活的社会生态系统。儿童的社会生态系统影响了其全部童年。电子媒介的发展如今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态系统的各个部分中,从微观系统到宏观系统,儿童都无法避免新媒介的产生和发展带来的影响,儿童的整个童年都充斥着新媒介。媒介环境就是文化环境的一部分,儿童媒介环境规定的社会文化是不同媒介进行话语权竞争的结果,获胜的媒介必然会通过它的符号表达对整个社会的文化产生决定性影响。[1]尼尔•波兹曼是20世纪后期美国杰出的媒介思想家和文化评论家,也是媒介生态学的创始人。作为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他将媒介作为社会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探寻童年文化与媒介的关系,即在媒介环境的变迁中寻找童年变迁的根源。

二、媒介发展与童年文化变迁

(一)童年概念的形成

童年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生命现象。童年,是人类生命的最早时期,这一概念随着现代医学和心理学的发展逐渐明确。众所周知,大多数哺乳动物的发展是极为迅速的,从幼嫩的婴儿直接步入成熟,只需要花费很少的时间。而人类的发展是特殊的,在婴儿期与成人期之间,具有一个独特的童年期,这是人类成长相对缓慢的阶段。人类学家认为这是一种必要的进化适应战略,既与人的生物适应有关,又与人的文化适应有关。[2]缓慢发展的童年时期不仅有利于个体发展脑力、学习技能,还有利于个体充分接受社会文化的熏陶。20世纪60年代初,法国学者阿利艾斯在他的《儿童的历史——一部家庭生活的社会史》中指出:儿童其实只是近代教育制度确立以来形成的一个概念,在那以前,人们对于儿童与成年人的区别并没有明确的意识。[3]因此,童年的概念是“现代”产生的概念,是人们通过理性的思维得到的结果。童年概念产生和发展一直伴随着不同的争论。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提出:“在所有童年历史中,对于童年历史的探讨,已经成为学者之间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当某个社会现实逐渐绝迹时,它就会变成人们怀旧的焦点,是促使人们加以思考的主题。”[4]在尼尔•波兹曼看来,童年之所以引起争论,是因为其即将消逝。而童年的含义及消逝的原因,尼尔•波兹曼在其论著《童年的消逝》中进行了探讨:由于印刷术的出现使得成人与儿童产生了显著地差异:阅读能力。也就是说,成年人是具有阅读能力的,而儿童不具备阅读能力,因此,儿童是指没有阅读能力的人。根据他对童年的定义可知,童年是社会文化建构的产物。这种童年概念建立在将生物与社会、儿童与成人、童年与成年进行清楚区分的基础上,是一种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逻辑,带有强烈的现代思维色彩。

(二)尼尔•波兹曼的童年消逝说

20世纪后半叶,有关童年的研究逐渐受到学术界和大众的关注,童年的生存状态引起了许多争论。尼尔•波兹曼提出,童年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建构和完善,在得到大家的广泛接受之后,童年开始逐渐消逝。从古登堡的印刷世界到莫尔斯发明电报,媒介的转换使得童年的概念得以出现、发展,随后消失。童年消逝在当代,是电子媒介的兴起逐渐摧毁了童年。首先,如今以电视为代表的视觉媒介逐渐取代了印刷媒介的统治地位,电视以直观的声像形式取代了印刷文字的线性和序列逻辑的特征,这就使得儿童不需要掌握复杂的逻辑和文字阅读能力就可以轻易看懂电视呈现的内容,其读写能力受到了削弱。其次,儿童与成人除了生理上的区别之外,更重要的是文化上的差异。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腐蚀了成人与儿童之间的界限。因为电视受众的广泛性和无门槛性导致电视将一切成人的秘密向包括儿童在内的每一个人揭露,这使得以往成人在儿童面前的权威逐渐崩塌,高强度的输出也导致儿童不再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儿童纯真的社会文化环境受到破坏,成人与儿童之间的界限不再清晰,童年的生存面临危机。最后,童年“纯真”的本质也随着电视新媒体的出现逐渐消失。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的引言中提到,“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逐渐退化,然后扭曲成为伪成人的劣等面目,这是令人痛心和尴尬的”。[6]尼尔•波兹曼从以上三个方面讲述了他眼中电子媒介导致的童年消逝的原因。尼尔•波兹曼书中揭露童年的消逝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儿童的形象逐渐从电视上消失,取而代之是“成人化的儿童”,他们穿着类似成人的衣服,说出的话成熟得让成人感到惊讶,高唱着成人的流行歌曲,俨然变成了缩小版的成人。儿童一直以来的天真无邪、童言稚语的形象在电视上越来越难觅踪迹。其次,儿童与成人的想法日益融合,不仅表现在服装、饮食方面,也表现在对娱乐节目的欣赏趣味上。电视节目不区分观众,儿童也变得爱看成人的节目,而这些节目对于世界观和人格尚未健全的儿童来说影响甚远。例如各种各样的选秀节目层出不穷,不仅参赛者年幼,甚至观众年龄层也在逐渐变小。再次,儿童的游戏也正在消失。传统的童年游戏如今已经难寻踪迹,以往儿童自发的街头游戏已经变成规则明确、场地正式的“竞赛”。儿童不再在学校、街头自由地玩耍,而是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学习各类技能的目的也不再单纯因为兴趣,而是具有其他现实的意义。最后,儿童的犯罪率呈现惊人的上升趋势。根据美国联邦调查局反映,1950年的美国成人与15岁以下儿童的犯重罪的比率为215:1,在成人犯罪率没有下降的情况下,到了1979年,成人与儿童的犯重罪的比例成了5.5:1,这说明成人和儿童犯罪之间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尼尔•波兹曼继承了启蒙时代和浪漫主义学派的关于儿童的“白板说”和“真善美”的观点,将儿童应从成人与社会中得到的美好品质与新兴媒介的出现相对立,以此来说明电子媒介对人类的负面影响。也就是说,他认为媒介的变化导致了童年的纯真世界受到破坏,进而导致童年概念的消逝。

(三)大卫•帕金翰“童年再生说”

尼尔•波兹曼提出的“童年消逝说”为大家展示了新媒介发展下产生的问题,引起了学界对童年处境的思考与争论。对于新媒介对儿童造成的负面影响,大卫•帕金翰在《童年之死》一书中也表达了对尼尔•波兹曼观点的赞成。大卫•帕金翰同样认为成人世界充满了危险与机会,电子媒介的出现使儿童有机会接触到成人的世界。但大卫•帕金翰的著作《童年之死》不仅仅是对尼尔•波兹曼观点的补充和延续,而是为大家展示了一种新颖的、与以往观点都不同的乐观童年学说。这种观点认为现代电子媒体的发展不仅不会使童年消逝,反而会创造出新的电子媒体的一代。在电子媒体时代下出生的一代人拥有天生的媒体素养,相对于他们的父母,电子媒体的一代会更加容易接纳新鲜事物,更加具有民主意识,更加具有社会责任感。书中为人们展示了关于童年文化的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而大卫•帕金翰认为两种看似对立的观点具有同样的缺陷:两种立场都采取一种本质论的观点来看待童年和青少年,并且从一种过度倾向于决定论的角度来说明媒体与科技的角色,未能承认童年生活经验的多样性,以及儿童与媒体之间关系的多样性。[7]在童年的概念方面,尼尔•波兹曼认为童年是印刷媒介的兴起而带来的概念,随着印刷媒介被电子媒介取代,童年随之消逝。但是大卫•帕金翰对此予以反驳:既然童年的概念一开始就是文化建构出来的,那为什么随着文化的变迁,童年的概念不能重新建构,而是随之消亡呢?他认为,童年的意义是由性别、种族或民族、社会阶级、地理位置等社会因素决定的,[8]不同的种族、不同的地域都有自己不同意义的童年。他强调,童年的观念本身是一个社会的、历史的建构,以往的童年根植于印刷媒介盛行的时代,如今电子媒介盛行的时代赋予了童年新的时代意义。因此,大卫•帕金翰认为童年并没有消亡,而是在以一种新的方式存在于我们新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之中。对于电子传媒时代的儿童,大卫•帕金翰并不赞同乐观主义的观点,盲目地认为儿童生来便具有媒介素养;也不赞成尼尔•波兹曼认为的电子媒介导致童年的消逝。他认为成人对于电子媒体的颂扬和远离都没有真正发挥电子媒体的积极作用。电子媒介本身不分对错,关键看如何使用。在这个时代,儿童对于电子媒介的使用具有不可忽视的需求和能力。一味地将电子媒介与儿童隔离开来不符合当今时展的需求,儿童有接触、获取信息和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利。但在众多的选择面前,成年人也要了解儿童的需要,对于浩瀚如海的信息加以筛选,有的放矢地给予儿童媒体权利。

三、重辨现代童年的“消逝与再生”

(一)童年并未消逝

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儿童赖以生长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媒介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儿童本身在身体和心理方面与以往也有了很大不同,因此,儿童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现代儿童身上产生了带有时代文化特征的新特质。对于尼尔•波兹曼认为的童年“消逝”说,我们需要辨明的是,究竟是童年在电子时代消逝,还是印刷时代的童年在消逝?从尼尔•波兹曼的论著中可知,他所捍卫的是电子媒介尚未产生,18世纪印刷时代的童年。他认为的童年永远停留在18世纪,那当代的童年将如何自处?这是以成人的想法绑架儿童现在的生活。尼尔•波兹曼将印刷时代的童年作为一切童年的范式,并用这个童年范式分析新媒介时代的童年命运。因此,尼尔•波兹曼的对于童年单一的定义使得他在不同的时代无法自圆其说,童年理论产生了错位。在以帕金翰为代表的持有明确的建构主义立场的研究者眼中看来,儿童和童年概念的内涵一直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处于不断的建构和自我变革中,儿童和童年的概念不仅受到生理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儿童与成人的互动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形式。既然童年的概念是随着社会建构而产生的,那么童年的概念就一定不是一成不变的。童年的概念必然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化,随着新媒介的出现而不断更新。一时代有一时代之童年,不能将时代的变化和随之而来的童年的变化,等同于童年消失的症状。[9]因此,童年在不同时代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一个标准化范式的童年概念永远不能描绘所有的童年。虽然波兹曼提出的童年消逝说得到了反驳,但是他所提出的电子媒介对童年生存状态的冲击仍是值得人们去关注和思考的。

(二)新时代儿童的童年生活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的横空出世给儿童的童年生活带来了更大的冲击。互联网集文字、图画、声音等多种特点于一身,远远超越以往传统的媒介传播方式。互联网时代到来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我们每一个人。移动支付的快捷和便利逐渐深入人心,人们的生活与互联网紧密联系在一起。互联网对于儿童和童年同样具有新的意义:一方面,由手机、电视、互联网等组成的媒介网络已经成为儿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甚至还在咿呀学语的婴幼儿都可以接触到互联网输出的信息。儿童的社会化在互联网的催动下也越来越早而快速地完成,甚至动摇了家庭和学校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权威地位。越来越多的儿童看到网络上传播的短视频,嘴里说着网络上流行的用语。但在另一方面,儿童的文化生活与成人社会界限变得模糊,儿童过早和过多地接收着不适宜他们年龄的信息。例如韩国社会研究院的调查显示,有超过40%的小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选择是成为荧幕前常见的歌手、演员、运动员等艺体工作者,仅有低于7%的儿童选择成为医生、律师、检察官等。许多儿童热衷甚至沉迷使用各种新媒介,从而产生模仿心理,最终导致身心受到伤害;还有儿童近视率的上升,青少年肥胖和暴力媒介与儿童进攻性等问题也逐渐爆发出来,成为家长与社会共同需要面对的难题。现代童年生长于新旧媒体交融的时代,新旧媒体的交叠出现使媒介的影响力更加扩大,儿童既成为家长控制的消费者又成为社会的消费品,在审美品位、价值体系、心智结构甚至生活模式上都出现了和以往儿童不同的特点。因此,现代儿童和童年的处境变得更加复杂,为我们带来了与以往时代不同表现形式的儿童问题。媒介技术的发展如同一柄双刃剑,一方面,新媒体的发展将传统的童年拉下神坛,破坏了以往人们眼中神圣的童年形象和纯净的童年环境,另一方面,也促使人们去思考,在新的传媒时代,童年的形象应该是怎样的?儿童的社会生态系统又是怎样的?是否应该打破原来的既定轨道,让儿童自身重新去定义和创造?在大众媒介飞速发展的时代,一味地哀叹纯真童年的消逝是没有意义的,要从教育做起,把握儿童与电子媒介的关系,找回文化与技术的平衡,创造有利于童年生存和儿童成长的媒介环境,进而创造有利于儿童生活的社会生态环境,守护好人类自身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常聪.媒介即环境:波兹曼的童年理论探幽[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2]石丽娟,王喜海.童年怎样产生?为何存在?——从人类学视野探讨童年的起源与价值[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4).

[3]侯莉敏.童年的消逝与大众媒介对儿童生活的影响[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4][6]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林兰.论现代童年概念的内涵、源起与局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4).

[7][8]大卫•帕金翰.童年之死[M].张建中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9]赵霞.童年的消逝与现代文化的危机——新媒介环境下当代童年文化问题的再反思[J].学术月刊,2014(4).

作者:巩蕴清 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