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文化建设困境

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文化建设困境

摘要:《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公布,明确了体育强国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阶段、战略任务和重大工程,目的就是要将体育强国建设达到未来可期的状态。青少年体育建设是体育强国建设中的基础环、根源环和未来环,促进青少年体育建设有助于保障体育强国建设的创新力、持久力和生命力。特色校园篮球文化建设是建设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的重要基础,在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建立特色且具有差异化办学模式的行程中具有点睛之笔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对校园篮球特色学校校园篮球文化建设现状进行调查,概括了体育强国建设中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文化内涵,辨析特色校园篮球文化建设意义,总结出特色校园篮球文化建设困境,并提出特色校园篮球文化建设改进路径。

关键词:体育强国;特色学校;校园篮球文化;文化建设

党的以来,指出中国要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体育强国梦和中国梦息息相关。2019年9月2号,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将“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定位为五大战略目标之一,在青少年体育论述中将“促进青少年提高身体素养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的青少年体育文化建设已经作为青少年体育建设工程和体育文化建设工程的共同作用对象,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是建设体育强国的有机组成。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是助力青少年体育工程建设和体育文化工程建设的有效平台。校园篮球文化作为体育文化的一个分类,在从源头基础上提高体育文化的感召力、影响力、凝聚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立特色的校园篮球文化更能促进在青少年阶段普及、感悟、传承和发扬中华体育精神的优良传统。建设特色校园篮球文化是对接和发展青少年体育和体育文化的关键步骤,是实现体育强国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在目前青少年篮球特色学校建设中,文化建设壁垒日益显现,篮球特色学校的文化建设对体育强国建设的促进效应亟待学界研究。

1体育强国建设中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文化内涵

早在1983年,国家文件中体育强国的概念便初次提出,当时国家体委上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开创体育新局面的请示》得到国务院的认可并向全国下发通知,其中首次提到要使中国“成为世界体育强国之一”[1]。《纲要》的提出,本身进一步明确了体育强国建设的目标、任务及措施,部署推动了体育强国建设,充分发挥了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体育的重要作用。在青少年领域,一是要加强青少年体育建设,二就是加强体育文化在青少年阶段的建设。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一直都是社会进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础。笔者认为,青少年体育发展文化内涵一是以青少年为本的体育,在注重和提升青少年身体素养和改善健康生活方式的前提下,构建学校与多方的联动体系,完善相应考核评价机制和场地设施保障,以达到实现青少年对美好体育生活的向往和需求。二是在增强青少年竞技体育实力的前提下,在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化竞赛体系中充当助推器的作用,加快是完善青少年竞赛体系和学校竞赛体系有机融合,实现各级联赛和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对接。三是充分发挥青少年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在弘扬中国体育精神和继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前提下深挖运动项目文化发展、丰富体育文化产品,以达到培育多元的人才和构建出精彩的文化活动的目标。四是实现青少年体育事业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事业、业余与职业体育事业、体育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协调发展。

2篮球特色学校文化建设意义阐释

校园篮球文化作为校园整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中重要的特色组成部分。校园篮球文化作为在校园这一特定区域的体育文化现象,由于其空间、对象、目的等方面的特殊性,具有校园文化、体育文化、篮球文化共通的特征。从宏观的角度讲,校园篮球文化是指在学校范围内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全体人员根据教育、学习和生活的需求,在适应和改造校园环境过程中以篮球运动为物质载体,将多种精神或物质实体融为一体的总和,同时被一定的群体所接受和共有。主要体现为校园篮球智能文化、校园篮球物质文化、校园篮球精神文化和校园篮球制度文化等几个方面[1]。从微观的角度而言,校园篮球文化实质是一种篮球精神文化和篮球文化氛围的总称,主要体现形式是培养学生的篮球精神和篮球技术技能,其主要内容包括了篮球课程、篮球竞赛和篮球课外文化活动等。

2.1“校园篮球”智能文化建设意义

校园篮球智能文化指的是在校园范围内通过学习、感悟、收获到的篮球科学,篮球运动技术和技能,相关的运动损伤、康复保健、预防护理等相关知识。它作为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中学生认识、改造、适应、控制外部环境和自身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最直接的价值体现,对在校园中普及篮球运动和提高学生篮球运动的终身性和持续性都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2.2“校园篮球”物质文化建设意义

校园篮球物质文化指的是校园篮球文化活动参与的活动形式与客观存在的物体,主要包含与篮球活动相关联的场地设施、设备器械与思想物化。在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中,物质文化主要包括篮球专业教师教练员、篮球校本课程、篮球相关器材、篮球运动联赛、篮球队服装、篮球宣传展板和篮球宣传板报等。其在特色校园篮球文化内涵中,发挥着基础承载作用,在推进特色校园篮球文化建设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3“校园篮球”制度文化建设意义

校园篮球制度文化内涵指的是组织机构与规章体制的总和,是学校进行校园篮球组织、开展等方面的保障动力。在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中,其制度文化主要包括篮球相关的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校园篮球工作具体进程中的教学管理、课余训练和竞赛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工作制度。规章制度能够起到对学生、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约束、规范、管理、控制的作用,可以起到教化和规范人的作用,同时也是保障学校发展内部动态平衡的重要保障。

2.4“校园篮球”精神文化建设意义

校园篮球精神文化是一种内在和无形的文化,它指的是利用篮球活动为物质载体,使参与者在与篮球有关的事件中改变主要观念的存在,其目的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篮球价值观、美学理念及篮球思维和意识的结果。校园篮球精神文化是校园篮球运动的统领文化,主要以活动的形式来表现出参与篮球运动的参与者篮球思想、观念、精神信念等方面。校园篮球精神文化还代表着特色校园篮球文化的发展方向,是整体学校文化的内生动力,是影响特色学校之特殊之处的重要体现。

3特色校园篮球文化建设困境述评

3.1篮球运动价值在学校内的重视和认知程度不足

篮球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作为体育文化的一部分而存在,篮球运动最大的特点在于其运动本身的内在价值[2]。在校园当中,篮球运动受众程度高,入门较为容易,其趣味性和易学性在广大学生中也得到了一定的检验。相关的场地设置相比较其他的“三大球”来说,提供基础保障也较为便易,且篮球运动本身就具有体育中教育性原则,在满足于学生教育需求的同时也可以满足特色校园篮球文化发展的需要。但是实际的学校当中,通过访谈相关教练员,教师发现,学校领导对篮球运动价值与重视程度普遍偏低,一般非“体育口”出来的领导往往不会主动的关注篮球这一单一项目的发展,学校篮球运动开展的好坏程度,校领导往往更多从学校篮球队比赛成绩来做出判断,对面向全体学生的篮球课和课余活动还缺乏重视,其面向全体学生的特色校园篮球文化建设往往只依靠少数篮球专业教师的自主性,这样就明显增加了其中的阻力。并且对相关篮球文化的建设也缺少相关概念和差异化理念,只停留在了保障教学和训练的初级阶段,存在对特色校园篮球文化建设存在缺失状态。

3.2在新形式下篮球课程内容形式改变不足,学习途径缺乏创新

学校的篮球课程作为建设特色校园篮球文化的出发点,在整体的校园篮球文化建设过程中起到奠基作用。根据调查,在当前校园篮球特色学校中教师的篮球课程安排多数还是存在只重基础技能的练习和“考什么练什么”的情况。有的时候一个单一的双手胸前传球和三步上篮可以教几节乃至几周,不能满足学生对学习的需求,课程乏味单一。虽然能巩固学生一定的技术能力,拔高考试成绩,但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降低学生对篮球的喜爱程度。与此同时,有关对学生篮球历史,篮球规则,裁判法的传授也相对欠缺,学习途径单一,教师存在未能及时根据新时代学生的需求来提升自己,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只能在保障一定的课堂秩序和组织形式上,限制学生的自主性和内生性动力,其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课程中产生好的感受,反而会让学生对体育课表现出疲惫感,甚至厌学、不服从管理、逃课的情况出现。

3.3特色校园篮球文化氛围建设意识缺乏,忽视了篮球氛围

对学校特色的重要影响目前学校中还存在普遍的目的性和功利主义[2],校园篮球特色学校的特色的评价只是从一些物质层面设置进行,对场地设施保障和学生体质通过率进行评价考核并不能体现特色之处。一次校际联赛的举行只能有一个冠军,获奖的队伍毕竟属于少数,虽然学校的竞赛成绩可以反映出一定的篮球氛围建设程度,但并不能体现学校整体的篮球氛围程度,其可能存在“因比赛而比赛”的单一竞技角逐产生运动的偏离行为,而非通过篮球育人的价值观念体现。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并不能只以竞赛成绩为主要特色,一些办学基础好、场地设施保障充足、生源拔尖的学校可能其竞赛成绩一直处于上游水平,但其学校的篮球氛围可能并不是发展很好。优良的篮球氛围会促进学校整体的校园篮球运动开展,有助与篮球运动的普及和多方面影响篮球运动成绩的拔高,因此目前的校园篮球文化氛围建设并不完善,忽视了篮球氛围对学校特色的重要影响。

3.4部分学校对体育的宣传不足和相应的设施不满足新形式下的需求

在《全国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基本标准》中将建立校园篮球文化作为了一项评选基本的遴选标准,并明确要求了建立通过教育行政部门许可的校园篮球信息平台,目的就是要在展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改进现有的篮球信息报道和交流工作经验的方式。形式多样的校园篮球文化活动是校园篮球文化建设的主要宣传内容,根据实地调查了解到绝大部分学校拥有自己的校园网和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并会组织学生进行一定征文、摄影、报道等活动,但部分学校还存在缺失相关篮球活动的报道,有些宣传平台只是应付检查而存在,缺乏日常管理和更新维护。且宣传手段单一,部分学校宣传主要是靠校队教练老师或学校相关宣传部门负责人包办,学生参与度低乃至缺失。在相关经费使用中也是主要精力在竞赛和训练方面,并没有相关宣传器材的补充和更新,这对于学生篮球知识和钟爱程度都产生的一定的影响。

4特色校园篮球文化建设改进路径阐明

4.1重视篮球运动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加强篮球校本课程建设和完善校园篮球竞赛体系

目前校园篮球特色学校中竞技体育孤立,学生参与程度不高还属于普遍现象[3]。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以人为本”是基本的精神理念,学校体育中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各种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内容。篮球运动具有良好的强健体魄,磨炼意志的功能,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学校体育的本质是育人,而传递知识为其副产品。在学校体育中,参与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和教师,其都是特色校园篮球文化构建的主要生力军。学生通过参加篮球运动,能达到锻炼身体,提高技术技能水平是基本目标,更重要的是健全人格和锤炼意志。故重视篮球运动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加强篮球文化校本课程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场篮球比赛不可能让100名学生都参赛,但可以让100名学生观看甚至让更多数人参与其中,在特色校园篮球文化的建设中,应完善校园篮球竞赛体系加强以学生为主的篮球啦啦队的组建和培养、篮球裁判员和技术工作人员的培训、现场解说和专业主持人的培养等,并邀请高校或篮球俱乐部来到学校进行一定形式的交流和培训形成固定活动。同时加强开展对学生球队文化知识教育和球队主场文化建设等相关活动,促进特色校园篮球文化的建设,真正的让篮球运动回归学生,面向全体学生。

4.2加强扩充篮球教师队伍和现有教师培训,积极在运动中引导学生感受篮球精神魅力

教师作为学生获得感体验的第一主导者,其对学生获得感程度的影响具有深刻性和长久性的作用。教师在篮球课程、课外篮球活动、篮球训练竞赛等方面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中,虽然可以保障至少一名的篮球专项教师的存在,但在举办篮球联赛、篮球社团、篮球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中,专业教师还是存在人手不足现象,因此可以增加与专业院校和篮球专业俱乐部的联系,增加一定的外聘教师和高校篮球专项学生进校实习的机会,达到学校和社会相联系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青少年在中学阶段是其树立信心、磨炼意志、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增加教师在岗继续学习扩充知识的机会,提升教师对篮球人文精神的认识[5],避免教师为竞赛而训练、为教学而教学、为考试而培养的偏离行为,有助于将篮球智能、篮球物质、篮球精神、篮球制度相结合的价值观念和体育素养相结合来对学生进行的教化。篮球教师队伍也代表这学校的精神和文化,能够体现出全校师生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也可促进特色学校内在特色和特色校园篮球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4.3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篮球活动,重视学校篮球文化氛围建设

在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中如何办出自己学校独特的特色,就是结合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因校建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提升校园篮球氛围建设,在建设特色校园篮球文化的过程中,应抓住篮球氛围为出发点,增添谋划一系列符合新时代特色和学生需求的篮球文化活动,以“趣味、健体、全人、炼品”为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通过每年举办校园篮球文化艺术节,确定固定时间,并邀请家长和外界专家进校指导和观摩,促进整体的联动性,保障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将其设置为固定模式,让学生感受到其为一种常态,能够持久的激发学生自觉主动的投入其中。营造一个良好的特色校园篮球文化发展氛围,应增加各方的参与度,结合各方力量建立校园篮球联盟,加强相关的篮球训练竞赛,课外篮球活动和多种创新方式的探讨交流,结合学生,教师,专家,篮球爱好者等多方源动力促进特色校园篮球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4.4拓宽资金渠道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重视学生获得感的特色校园篮球文化宣传体系

欲立其功必先利其器,依托社会力量和政府部门的支持,增添或维修相关的宣传器材和设备,并确立定期保养制度,维修管护相关器材。重视学生在特色校园文化宣传的中心位置,号召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篮球新闻写作、图片影集拍摄、短视频录制、校园球星采访等宣传文化工作。引入用专业教师指导,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篮球专业素养,拓宽学生成才发展渠道。立抓在宣传方面打造出学生喜爱的校园篮球文化基础,做智能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播种机、催化剂、定心药、生命水。形成具有独特魅力的学生感到自豪、老师们感到骄傲、学校感到使命的校园篮球文化宣传体系。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批转国家体委关于进一步开创体育新局面的请示的通知[Z].国发[1983]167号,1983.

[2]何黎明.浅析校园体育文化的定义与分类[J].体育科学研究,2005(02):60-63.

[3]金赛英.论篮球运动的文化内涵[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03):309-311.

[4]程明霞.校园篮球文化建设对高校篮球教学的影响管理[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09):156+144.

[5]陈晨,郭姝延,杨晓光.论中小学篮球文化的构建[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27(03):69-70.

[6]杜昆懋.探究校园篮球运动与篮球文化的发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9):164.

[7]肖焕禹,邵雪梅.体育强国内涵的阐释[J].体育科研:2009(4):3-4.

[8]亲切看望索契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N].人民日报,2014-02-08(01).

[9].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0]鲍明晓,邱雪,吴卅,赵轶龙.关于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基于党的报告提出体育发展全局的战略性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02):1-6+16.

作者:高振东 李利强 张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