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音乐在旅游文化中的传承创新

民间音乐在旅游文化中的传承创新

摘要:在“全域旅游”新理念的指引下,我国旅游业正经历着重大而深远的变革,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也日益紧密。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活动形式呈现出较强的文化色彩,把感受、体验和学习神秘、新奇的“民间音乐文化”作为旅游的主要目的之一。原滋原味的民间音乐艺术体现着当地民族的文化特点和精神内涵,这一特质刚好满足了游客文化旅行的需求。同时,全域旅游也为民间音乐传承和创新提供了契机。本文拟在全域旅游语境下,以衢州地区的民间音乐为例,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从二者良性互动的关系出发,重点探究民间音乐在旅游文化中传承创新的途径和策略。

关键词:旅游文化;民间音乐;传承;创新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2017年3月,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把“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作为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之一。201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就加快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面优化旅游发展环境,走全域旅游发展的新路子作出部署,要求做好“旅游+”,加强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交流合作。挖掘历史、地域特色、民族民俗、传统农耕等文化,把“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和“特色文化、生活方式”等全域旅游资源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一、衢州地区旅游文化的发展现状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伟大科学论断的指引下,浙江人民不断丰富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之间的辩证关系,将理论转为实践。浙江省衢州市在这条道路上走的积极而乐观,衢州地区大力倡导的“文旅融合”已初见成效,这种“软实力”成为了构筑城市发展的“硬支撑”。衢州是部级文化名城,部级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和文明城市。区位优势优越,人文底蕴深厚,自然景色迷人,素有“四省通衢、五路总头”之称。衢州政府致力于打造浙江生态屏障、现代田园城市、美丽幸福家园,推动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生态观光旅游走向文化休闲旅游,策划组织了“全球免费游衢州”活动,打造了休闲游、古城游、乡村游等品牌,全面提升了“南孔圣地,休闲衢州”的形象。无论从自然角度还是从人文角度来看,衢州的旅游文化资源可谓丰富多姿。近年里,衢州旅游业围绕着“旅游+文化”“旅游+体育”“乡村民宿”和“特色小镇”等品牌得到有效发展。以北门街、水亭街、信安湖、南孔儒学文化区、美食街区等为依托,市政府深度开发近郊文化遗存的相关旅游资源,推进“古城游”的品牌文化建设。其中,水亭门,2017年的春节期间成了举国闻名的“网红街”,儒学文化产业园区成为浙江省唯一一个部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此外,以根雕文化艺术为基础的开化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以毛氏文化为依托的清漾毛氏文化村,以畲族文明为基础的畲族“三月三”节等文化旅游活动。依托生态优势,充分挖掘、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推进旅游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共同繁荣,促进衢州旅游业升级发展,不仅是衢州提升城市吸引力、增强旅游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也是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举措。2017年8月,衢州市委七届二次全会明确指出,建设“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既是全面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新路子,也是建设浙江生态屏障、现代田园城市、美丽幸福家园的新载体,更是衢州加快绿。同年9月21日,衢州市被环保部命名为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拿到了一张“金名片”。近期,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浙江(衢州)“两山”实践示范区总体方案》,通过浙江(衢州)“两山”实践示范区建设,将衢州打造成为“两山”实践的全国标杆和示范地。

二、衢州地区民间音乐艺术遗存名录

“国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列为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曲艺、民间杂技、民间手工技艺、民俗、传统体育与竞技等十大门类。所谓音声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曲艺、民间杂技以及民俗等多种形态,非物质文化遗产诸门类一半以上与之相关。它们由相关职业群体活态承载,相当数量在当下与民间礼俗依附共生”①。根据衢州市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名单,可将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曲艺列入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范畴。现笔者将这四类名录列表(部分)如下:统计可得,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和曲艺共计57个名录,其中,民间音乐占15.78%,民间舞蹈占43.85%,传统戏剧占29.82%,曲艺占10.5%。西安高腔和江山婺剧分别成为第一批和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依上表可知,民间歌舞和戏曲(戏剧)占据了衢州民间音乐较大部分比例,凸显了民间音乐的集体性和人民性特点;根据名录中的地域划分进行统计,由少到多依次为衢州柯城区、衢江区、常山、龙游、江山、开化,很显然,城镇化越明显的地域,民间音乐生存空间就越狭小,这也是全国各地民间音乐传承发展普遍面临的窘境。笔者认为,民间音乐艺术生存发展既需要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更需要一定的文化生存环境和人文关照,进行分类统计只是为了更加客观的了解衢州地区民间音乐艺术的分布情况,以便更好的进行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

三、衢州地区民间音乐在旅游文化中的传承创新

(一)民间音乐与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的适切性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活动形式日益呈现出较强的文化色彩,不再仅仅追求美食美景,更是把感受和体验神秘、新奇的“民族民间文化”作为旅游的主要目的之一,原滋原味的民间音乐艺术刚好满足了旅游者的这一需求。同时,民间音乐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特有的文化现象,是该区域劳动人民在千百年的生产劳动中形成的音乐文化审美积淀,应该大力的传承弘扬。由张艺谋导演的系列大型山水实景剧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从2004年的《印象•刘三姐》开始,大型实景演出已在国内不少景区落地生根,成为景区最响亮的名片。如张家界的《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西安的《长恨歌》,杭州的《宋城千古情》,丽江的《印象•丽江》,恩施的《龙船调》,舟山的《印象•普陀》等,都是融合当地传统音乐元素而进行的创作。除了用大型山水实景剧对当地民间音乐文化融合之外,比如在成都就有专门的剧院,或者当地茶馆为游客开展川剧变脸表演。在苏州地区,评弹已经不再是当地人娱乐的一种方式,也是众多游人感受江南水乡魅力之外,不得不去感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当然,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特定的人文景观和文化特色,也并非每一座致力于打造精品旅游的城市都要投入巨资进行大型山水实景剧的排演。或许,如何让游客在享受全域旅游带来愉悦的同时,还能感受和融入当地的民间音乐文化,尽可能多的找到民间音乐与旅游文化间的融合点。这种一举多得的事情才是当地政府和民众更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民间音乐在旅游文化中传承创新措施

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是双赢的事情。文化有其内涵的优势,旅游则广大的客源,但仅有内涵或客源都是不够的,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文化提升旅游的品质和层次,旅游拓展文化传播的途径和影响,才能实现经济YiShuJiaoLiu•艺术交流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推动旅游和文化的同发展。在全域旅游语境下,民间音乐在旅游文化中传承创新,是主动选择更是历史必然,二者属于“强强联合、互惠互利”。在此背景下,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积极促进民间音乐在旅游文化中传承创新的策略如下:第一,牢固树立民间音乐文化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理念。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在《旅游与文化》中指出:“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生活,而且也是一种文化生活”,旅游业同样“不仅是一种经济事业,也是一种文化事业”。如何提升旅游层次,让旅游者获得更多关于历史、人文、民俗、民间音乐等的认知,最终使观光旅游上升为文化旅游,这不仅是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摆在广大旅游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只有牢固树立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的理念,在旅游产业中积极发掘特色文化,不断给旅游注入灵魂、丰富内涵,才能使旅游业更好更快的发展。第二,加大理论研究力度,把握民间音乐精神内涵与文化本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方式的变迁,民间音乐赖以生存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民间音乐的活载体———民俗活动也越来越少。在现代化浪潮的影响下,维护民间音乐传承的根基,即民间热爱本土、本乡的精神信仰越来越淡漠,民族的内聚力也越来越弱。而维系民间音乐生命的民间精神信仰,在传承、发展民间音乐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任何行政命令、行政法规等辅助手段所都无法比拟的。②因此,把握精神内涵和文化本质是在旅游文化中传承创新民间音乐的前置条件。第三,系统梳理和精心提炼衢州民间音乐文化元素。衢州拥有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如衢江十番锣鼓、江山民间坐唱班、江山廿八都山歌以及部级的西安高腔、江山婺剧等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艺术都要积极探索其在旅游文化中传承发展的重要价值及实现途径。借助相关保存技术和还原复制技术,对相关的民间音乐进行挖掘、整理和保存,完整的保护体系,让民间音乐的发展生生不息。第四,构建民间音乐艺术在旅游文化中传承创新的主要举措。1.听———建立背景音乐系统,营造和谐的旅游文化氛围;2.看———培训表演人员,深入主要景点进行现场表演,让游客参体验,如对唱互动,体验当地文化;3.触———如观看古琴制作及古乐器展览,让游客触摸、试奏,增强旅客对古琴等乐器文化的了解;4.演———组织专场演出,如利用节假日(民俗节日)、南孔祭典等固定时间举行不同主题的音乐表演,满足国内外不同层次、不同民族游客的需求;5.创———在开发提高中实现继承与创新结合,合理开发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及特色旅游商品,将地方民间音乐打造成浙西旅游的名片。第五,创设和探索民间音乐艺术发展的外部环境和自我创新策略。一方面积极呼吁地方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在新时代为民间音乐在地方旅游文化中传承创新及开发利用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着力营造和谐的文化生态,培育新型的现代音乐旅游市场体系,从而提高衢州民间音乐在旅游文化中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成立民间音乐研究机构,依据衢州当地的旅游特色,对原有的民间音乐艺术进行艺术加工与创新,努力做到“传承经典,创造新宠”。第六,拓宽传播途径,打造衢州民间音乐文化旅游的互动体验平台。大力倡导传统文化复兴,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如海报、宣传栏等平面媒体,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视听媒体播放经典民间音乐等。通过传统艺术进校园、文化礼堂及文化广场建设、村歌创作及传唱,一些经典的地方民间音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传播。通过组织民乐团、合唱团排演,举办民歌、民乐及民乐知识竞赛,邀请专家和民间艺人开设民间音乐文化讲座等活动,增强旅游者的与民间音乐的互动性和体验性。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平台,减少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地方台、公交车等媒体平台上进行宣传。开发以“旅游+文化”为特色的旅游精品路线,在放松身心的状态下了解衢州源远流长的文化。也可以举办相关高质量的旅游文化节,将土生土长的民间文化展示给外界。第七,积极开设地方校本课程,保护和培养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人。以地方教育部门为主体,创编有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教材应用于中小学的日常教学。另外,不仅要关照部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要辐射到省级和市级非遗传承人,形成梯队建设,不至于让游戏民间音乐文化有失传的危险。同志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中华文化发展繁荣的时代使命与责任担当,民间音乐作为中华文化中最为瑰丽的仙葩,大力传承发展是必须的。而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随着小康生活的到来,人们更多的把注意力集中在文化消费方面,而出门旅游已经成为人们首选的生活方式之一。因此,做好“文旅融合”这篇大文章既是时代需要也是历史的选择。找准“文”“旅”融合发展的着力点,千方百计将民间音乐文化因子更多地融入地方风貌,让民间音乐成为区域旅游的鲜明主题,既为区域旅游增添更强的吸引力,也为全域旅游提供典范和新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丁琳.谈旅游与音乐文化[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9,(03).

[2]陈浩,陆林.基于音乐功能的旅游产品开发[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03).

[3]李广宏.音乐的旅游驱动力研究[J].商业现代化,2006,(11).

[4]王耀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5]刘勇.文化旅游与传统音乐的传承[J].中国音乐,2005,(01).

[6]项阳.无乐何以称礼乐文明———兼论民间礼俗用乐问题[J].音乐研究,2018,(03).

[7]陈宗花.民间音乐生存现状及保护[J].文艺争鸣,2010,(06).

作者: 单位:衢州学院音乐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