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工艺论文范例

民间工艺论文

民间工艺论文范文1

民间工艺美术源远流长,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蕴含着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其民族地域特征最鲜明,其民族文化表征最显著。民间工艺美术来源于群众,具有广泛的识别性和鲜明的个性。平面广告设计作为现代艺术的一种形式,无时无刻不在受着民间工艺美术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往往是被动、自发的,而不是主动、自觉的。这种被动与自发性主要体现在:或仅是平面广告设计个案中采取或选取了民间工艺美术的某一种形式,或在平面广告设计个案中受民族文化、民族美术的影响而潜意识地体现一些民族文化、民族美术的特征。事实上,作为现代艺术的特殊表现形式,平面广告设计的一条最基本原则——易读性,即能准确传达信息,让受众清晰理解广告所表达的意思。把民间工艺美术的思维、理念、特殊表现手法、表现形式、造型特征运用在平面广告设计中,更有利于为群众与广告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从而更有效地形成广告效应。尤其是品牌推广本身必须具有入乡随俗的特点,民间工艺美术为品牌推广的平面广告设计地域化、特色化提供了依据。平面广告设计要走出一条“民族个性”的道路,就必须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中,并进行具有创造性的转化。

二、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及对平面广告设计的启示

(一)郴州民间工艺美术郴州民间工艺美术,是郴州当地文化与中原文化、客家文化与岭南文化的相互融合的独特产物,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艺术思维、艺术理念、艺术特征、艺术形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个性。但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传承和运用。在分析整理郴州民间工艺美术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郴州民间工艺美术的积极因素,并创造性地应用于平面广告设计和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郴州民间工艺美术是湘南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专家学者们研究以郴州市民间工艺美术为主要,然后辐射整个永州市和衡阳市,即湘南地区。其研究主要从湘南古民居、湘南民间工艺美术、湘南民间石雕、湘南民间木雕等几个方面,对民间工艺美术进行了归类、分析和整理。依据研究角度的不同,对有关湘南民间工艺美术研究著作的代表作进行简要概括:(1)具有地方特色的湘南古民居著作,如唐凤鸣著《湘南民居研究》、范迎春著《湘南宗祠——建筑及装饰艺术研究》、王铁著《2012中国高等教育设计专业名校实验教学课题:湘南民居印象》等。(2)有关湘南民间工艺美术的课题与论文,如陆岚的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湘南民间工艺美术资源的挖掘利用与理论研究》、论文《浅析蓝印花布的色彩观》等。(3)湘南民间石雕的研究课题和论文,如何次贤的课题《湘南民间石雕的人文内涵、艺术价值及其保护与利用研究》、论文《湘南民间石雕艺术的文化寻绎》《从湘南民间石雕艺术看中国民间文化的崇德立德意蕴》等。(4)湘南民间木雕的研究论文,李曦《湘南民间家具的装饰特征研究》《湘南古民居的木材选用与木雕装饰》《湘南古民居木雕艺术》等。以上这些课题、论文、著作主要从研究郴州民间工艺美术自身的特征入手,广泛收集郴州民间工艺美术的作品,阐述民间工艺美术的概念并将其分类,系统的分析其造型、色彩及美学特征,部分著作还进一步研究了民间工艺美术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

(二)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对平面广告设计启示(艺术造型的直接借鉴)

1.为平面广告设计注入新的设计灵感。

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是现代设计的土壤并影响其的发展,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来源于群众,并为群众所熟知,平面广告首先得被广大群众认识、认同并接受,因此将民间工艺美术引入平面广告设计,既对民间工艺美术加以提炼与创新,又能让平面广告为人民群众所理解,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以达到广告宣传的目的。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先进的平面广告是国内学习和引进的主体,西方文化也在其中自然而然的传入,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民间工艺美术正面临消亡的边际,将其引入到平面广告设计中,既为中国平面广告设计注入新的设计灵感,又为民间工艺美术的继承和延续寻找到新途径。

2.为郴州地区的民间工艺美术传承寻找到新的载体。

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它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是中国人民群众辛勤劳动的结晶。由于受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影响,民间工艺美术的创作者和消费群体大量进入城市务工,使得郴州地区民间工艺美术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许多民间工艺美术正在加速消亡。将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引入平面广告设计中,将为其生存找到新的传播载体,在传达给广告受众的同时,促进其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也将为现代民间工艺美术再设计与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3.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研究的一种有益补充。

从文化传承角度的考虑,郴州民间工艺美术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一部分,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独特文化的不可替代性,对其文化艺术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是对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研究的一种有利的补充与完善。虽然郴州是中国的一个市,但其工艺美术是人民群众对大自然最纯朴、最直观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这种自然与纯真也是现代平面广告设计所追寻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郴州民间工艺美术的探究,既是对中国工艺美术的一种补充,又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精神魅力的进一步挖掘,也将影响着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作品的创作。

三、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郴州民间工艺美术从源头上分析,是郴州当地文化与中原文化、客家文化与岭南文化的相互融合的独特产物,在艺术思维、艺术理念、艺术特征、艺术形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个性,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包括平面广告设计在内的现代艺术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是可以预期的。但在可见文献中,还没有发现把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应用到平面广告设计教学的研究,因此,这属于尚未涉足的领域,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突破意义。

(一)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如何应用郴州民间工艺美术

1.情感的继承。

平面广告设计者只有在真诚理解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创作者情感的基础上,才能深刻的挖掘劳动人民的艺术成果,并把他们的情感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作品中。例如,在平面广告设计实践教学中,研究郴州大布江拼布艺术的一组同学,一开始只是在网络上搜寻整理资料,缺乏对拼布艺术实物的真实美感的体验,在老师的建议下,联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布江拼布绣传承人何娟,走进了她的公司,了解她的创作历程与民间工艺美术创作的情感体验,接触与了解到真实大布江拼布作品的魅力,他们满怀激情的研究进程PPT汇报,感染了每一位同学,也让班上所有同学了解了大布江拼布艺术绣,为后期拼布艺术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平面广告设计与民间工艺美术虽然在思维方式、表现手段、传达载体上有很大区别,但是对生活的热情、对劳动的赞美、对祖国的热爱是相同的,广告设计者在情感上的继承,也将为平面广告设计作品融入生命力,恰如其分的情感融入,不仅可以为平面广告设计作品增资天色,又可以使其具有亲和力,拉近广告受众的距离,让他们自然而然接受,做到润物细无声。

2.造型的借用与发展。

郴州传统民间工艺美术造型丰富多彩,既有表达吉祥幸福的人物、动物花卉、文字、云纹、回纹、几何抽象形态等,又有广为流传的典故和成语,还有一些约定成俗的造型寓意组合。如果将这些丰富多彩的造型借用于平面广告设计中,将为平面广告设计开拓新的创作空间。如:陈秀同学利用郴州民间剪纸的造型形式制作了“南京青奥会欢迎您”平面广告作品,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南京青奥会”专题设计大赛中荣获三等奖。郴州民间工艺美术造型的借用与发展,既丰富了平面广告造型语言,又为广告主融入消费群体奠定基础。将郴州民间工艺美术融入平面广告设计课堂教学中,既是对郴州民间工艺美术造型艺术的传承,也是对郴州民间工艺美术造型艺术的发展。民间工艺美术造型经过提炼再设计,既吸收其造型的精髓,又承载着广告主赋予的消费理念、价值引导、审美情趣等,是将造型特点、形式美感、大众识别性等融入到平面广告设计中,为平面广告设计注入新鲜血液,促进平面广告设计的发展。

(二)理念的创新

郴州民间工艺美术融入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创新:郴州民间工艺美术传承的创新、平面广告设计形式与内容的创新、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

1.郴州民间工艺美术传承的创新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现代化工业文明的迅速扩展,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的急剧改变,导致许多民族的民间工艺美术在不断消亡和流变,郴州民间工艺美术也正在消逝。2014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潘鲁生就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延续指出,设计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精彩的创意设计可以使传统工艺美术焕发新的生机,既可以成为时尚产业的一部分、成为制造业人文工艺的增值部分,也可以以当代艺术的形态出现,重新建构审美、文化、生活之间的联系。高校具有文化资源优势,地方高校通过其教育幅射功能,可以对地方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传承发挥直接的、有针对性的作用和影响,地方高校平面广告设计与地方民间工艺美术只有合作互补、相得益彰,才能促进彼此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

2.平面广告设计形式与内容的创新

在“地方高校应用转型”的形势下,我院将艺术设计专业定位为“服务地方经济”,作为其主干课程之一的平面广告设计,将本地的工艺美术资源请进课堂,通过教学手段进行继承和延续,对平面广告设计表现形式进行创新的探索,对平面广告设计内容进一步丰富,将郴州民间工艺美术的吉祥寓意、造型特点、审美情趣引入到平面广告设计中,是对平面广告设计形式与内容的创新。

3.郴州民间工艺美术融入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是对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

民间工艺论文范文2

(一)现代主义设计源流

现代主义设计,即功能主义设计,主张以理性主义为出发点,重视功能和造型简洁,反对多余装饰,奉行“少即是多”的原则。1919年包豪斯的成立,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础,从建筑领域开始,影响到城市规划、环境设计、家具设计、工业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艺术设计领域,形成了一场现代艺术设计运动。现代主义设计由欧洲席卷全球,并形成了众多的设计流派,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成为“国际设计主义”风格。然而,在现代主义设计流行近一个世纪里,这种过分强调功能的设计形式逐渐受到了质疑,人们生活在一个高度的复制时代中,从建筑到产品都是千篇一律,富有民族化特征的人文精神和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不复存在,世界趋于单调同化。

(二)西方文化主导下的艺术设计教育

中国高校的设计教育起源于近代社会,从清末民初开始,工艺教育、手工教育、图案教育传入中国,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便走上了向西方的学习之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的现代设计教育再次掀起了学习西方教学经验和方法的热潮,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到国外了解先进的办学经验,同时邀请国外专家来华讲学、办展览,翻译西方的设计教育理论著作和教材,德国包豪斯时期创立的“三大构成”的基础构成教学体系也在这个时候引入并推广开来,至今长盛不衰。同时,《世界工业设计史》《工业设计概论》《销售学》《广告学》等教材通过翻译传入国内,“材料学”“产品设计分析”“商业摄影”“商业插图”“商业漫画”“影视广告”“广告文案”“包装结构”等现代设计教育课程也逐步开设起来,对原来高校的工艺美术专业以图案写生为主的课程教育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在当时设计教育落后的背景下,借鉴西方先进的现代设计教育方式,无疑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变革之初,这种引进的现代设计教育模式的利弊引发了激烈的讨论。老一辈工艺美术家郑可曾在工艺美术教学座谈会上指出,现在一些新东西,什么立体构成、平面构成等,是否能适合于中国的需要,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市场的检验,你的东西没有人买账迟早会被淘汰。高校进行现代设计教育改革是必然的,但是否适合还需要看实践和市场的检验。在以西方设计教育模式为主导的背景下,各校也纷纷进行了社会实践化尝试,建立了设计工作室,配备了生产车间,使计划经济时代的工艺美术教育逐步完成了向市场经济的现代设计教育模式的转型。20多年的实践表明,这种从西方引进的现代设计教育方式是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所需要的。

(三)高校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的反思

包豪斯开创的现代设计教育模式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物质生产高度繁荣的今天,包豪斯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突出,一度引起人们的反思。这种完全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的设计模式,使民族文化全部瓦解,以往的文化差异不复存在,到处矗立着钢筋水泥结构的混凝土建筑,生产的产品完全一致,世界越来越小,它是技术复制时代西方主流话语霸权全球化的结果,是欧洲原则和西方主流理性主义意识形态的体现。中国曾在清末民初引入西方的工艺、图案教育,改革开放初期引入以构成为代表的西方现代设计教育,是因为同时期西方设计教育的先进与我国落后的教育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构成教学源于日本设计界、教育界对包豪斯基础设计训练方法的整理,使之系统化、公式化,以便于掌握,但也存在将灵活的教学实验转变为教条主义教学方式的危险。20世纪末,中国的高等教育开始扩招,高校纷纷兴办艺术设计专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培育出的艺术设计人才不断增加,中国一跃成为了世界最大的设计人才输出国,尤其以中东部发达地区的毕业生居多。随之而来的矛盾也较为突出,一方面设计院校同质化严重,缺少自身特点,照搬照抄国外和先进院校的办学经验;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下降,难以适应社会及市场需求;教师队伍实践能力不足,整体水平不高。另一方面,西方设计教育模式在国内不断的复制中,变成了满足国内教育市场的工具,存在模式化、教条化的问题;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院校资讯落后,对国际现代设计趋势及西方设计教育经验认识不足,仅停留在对中东部院校的学习上,加上经济发展落后,其教学水平不高,仅仅对西方现代设计进行模仿,缺少民族文化内涵。学习西方现代艺术设计带来的问题一度引发了高校设计教育工作者的反思,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和56个民族的文化大国,如何走出自己的设计教育特色之路,如何植根传统、学习西方、办出特色,成为高校设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二、云南高校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探索之路

(一)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现状

云南省的本科高校共有65所,其中开设艺术设计类相关专业有:“视觉传达设计”20所、“环境设计”19所、“产品设计”12所、“服装与服饰设计”8所、“数字媒体(技术或艺术)8所”、“动画”7所、“戏剧影视美术设计”2所。从资料看出,开设设计相关专业的院校约占省内高校总数的1/3。“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设计”由于社会需求量大,开设院校最多。在这些院校中,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建立最早(1984年),从工艺美术系发展为设计学院。云南高校设计类专业起步较晚,建设之初学习国内外高校的办学经验,并逐步摸索,开设新专业,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

(二)反思与探索

云南处于边疆地区,设计专业如何办出特色,现代艺术设计如何教学,高校的设计教育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反思。认为西方的设计教育方式并不完全适合我国国情,重要的是把外来经验内化,形成适合自己需要的教育方式。民国初年,我国在学习西方学制经验时,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当今改革之时,我们对于国外学制的经验,应该明辨择善,决不可舍己从人,轻于吸收。对外来经验应选择吸收,并使之中国化。然而,我们在选择时未能做到去粗取精,各院校纷纷兴办设计专业,互相借鉴,同质化严重。艺术家何怀硕在《传统的再认识》一文中指出,真正具有世界性的艺术,绝不是诞生在民族艺术贫乏颓萎的地方,而是诞生在民族艺术繁荣茁壮的土壤上。中国丰富的民族文化,只要加以开发利用,无疑是设计艺术茁壮成长的土壤。云南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秀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物产、众多的少数民族和灿烂的民族文化,有多项世界自然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是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由于地处偏远,富有特色的手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保护。云南高校相对于中东部地区的高校,对外学习、交流不占优势,但却有丰富的旅游和民族文化资源。在办学过程中,云南高校的设计教育工作者将办学目标投向了民族艺术,扬长避短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针对云南旅游热门而旅游产品却存在特色不足的状况,发展较早的云南艺术学院于2000年开设了“民族艺术与特色产品设计专业”,尝试将民族艺术应用到现代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中。从2004年开始,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喜洲、富民、峨山、香格里拉、石林等地考察自然景观、民族文化、手工工艺,并以现代设计方式进行全方位的阐释,注重体现云南特色的民族和手工艺文化。2013年开展了“美丽云南”主题活动,2014年将“校地合作”升级为“校企合作”,将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效益,并将教学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云南艺术学院的主题创意活动办出了特色,体现了对专业建设的反思和探索。

(三)方法和成效

云南开设艺术设计的高校实施了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人才培养方法,包括对民族文化艺术进行研究学习并将其元素吸收、应用到现代设计中,进行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科学研究;将民族民间手工艺导入到课程中,建设民族民间工艺实验室,并完成现代设计作品;进行主题性实践教学;请非遗文化传承人、民族民间工艺大师进课堂讲解民族民间艺术,学生到工艺大师的作坊中观摩手工艺生产;以民族文化艺术为依托打造艺术设计特色专业。这种方法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民族文化艺术得到了较好的整理和吸收使用,设计专业的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有了深入的认识并进行再设计,使设计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而不再是市场上简单拼贴民族图形的作品;课程中民族民间手工艺的导入,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并能将传统手工技艺应用到现代设计中;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和学生到工艺作坊中考察,使民族艺术和手工艺能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依托云南民族文化艺术打造特色专业,办出了特色,为中国特色设计教育改革之路提供了借鉴。

三、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民族化价值体现

(一)文化反思与民族自信

在信息科技发达的今天,地区间的差异化逐渐缩小,“全球化”越来越突出,在“现代主义”功利化的泛滥之后,差异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地域和民族文化再度回到人们的视野中。以开放的视野将西方的现代设计精神和设计教育方式融入到传统的民族文化之中,并进行创新发展,使传统文化之精神在设计文化创意产业中传承下去,并以创意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是高校设计教育肩负的重任。文化反思与非盲目崇拜西方文化是对民族文化的自信,更是科学认识全球化的人文精神的展现。

(二)对外借鉴与对内重新认识

一方面应学习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教育方式,并灵活运用,不能模式化地照搬套用。中国近代闭关锁国以致落后挨打,足以说明封闭之害。鲁迅先生曾以南亚锡南岛上的昧达族为例,说他们始终不受其他民族的影响,于是人口年年减少,几乎灭绝。对西方的设计教育方式,我们可以根据办学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在全球化的竞争下,世界各国都在形成自己的设计文化,以差异化诠释自己的民族文化精神,而华夏五千年文明创造了优秀而丰富的设计资源,我们没有理由不使用这些资源。对云南来说,既要继承和发扬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也要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审慎的继承,注意创新发展,认识其内涵,而不是简单的拼凑和照抄照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陈劲松在接受香港《文汇报》采访时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过去的生活状态,满足过去时代生活要求……,要活化传承,必须符合当下的生活方式,否则只能变成死东西,进到博物馆。弘扬民族文化是一个传承和创新的过程,没有传承就没有基础,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失去自我;没有创新,文化就不能发展,而只能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在创新时,要在保存原有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创造,并体现设计作品的意境。如在当今的民族民间手工艺传承中,存在着手工艺人重传承轻创新、重技艺轻意境、重经验轻文化的现象,原因是民间手工艺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缺乏系统的艺术设计教育,且认识不足。在高校教育中,在学习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的名、形、质的同时,要重新认识传统,增加设计教育中的本土民族设计内容,从而克服这些问题。“设计形式乃是民族精神的一面镜子,而民族精神则是民族设计的灵魂。”优秀设计中的民族元素,是对民族精神的宣扬,而民族精神的注入,使设计不再浅薄。目前,本土民族文化的吸收利用已经广泛应用在云南的高校设计教育中。

(三)对民族民间手工艺的导入

民族民间手工艺是各族劳动人民创作、生产工艺美术品的生产技艺。云南民族众多,民族民间手工艺丰富,具有深厚的传统民族文化内涵,形成了大量的手工艺村落,成为独特的民族文化现象。汉族的紫陶、乌铜走银、斑铜、珐琅银、斑锡,白族的木雕、银器、扎染、造纸、瓦猫,彝族的刺绣、剪纸、月琴制作,傣族的慢轮陶、手工纸,藏族的黑陶,摩梭的编织,苗族的蜡染,拉祜族的背包,壮族的织锦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手工艺,至今长盛不衰,深受游客喜爱,成为当地的经济来源之一。将这些手工技艺用于设计中,可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西方现代设计中的技术与艺术相统一,开设工作室生产的现代设计教学方法也是统一的。在手工艺的导入中,云南高校在设计教育中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请非遗传承人、工艺大师进课堂,到民间工艺作坊考察、实习,建立实训基地,开展特色工艺研修等,民族民间手工艺在云南高校开始扎根,学生结合手工艺完成设计作品,并将作品推向市场,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可,并频获各类设计奖项。

(四)对民族元素的吸收

将民族元素应用到现代设计和设计教育中,展示本土民族艺术的魅力,可弘扬民族文化价值。民族元素主要体现在民族图形上。“民族图形是各民族在特定的时空环境和认知方式下,为传达民族的审美情趣、文化主旨和哲学观念,借助一定的载体,以工艺美术的手法表现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景物、天象、神话、宗教、意念等的图画形态。”民族图形以神话史诗、器物、宗教活动、民族民间习俗、工艺美术、课堂教学为载体在民间传承,存在于建筑装饰、服饰、民族器皿、民族美术作品、民族宗教中,种类繁多、形态多样,是丰富的设计资源,其他如民族神话、少数民族文字也是可用的民族元素。民族图形和少数民族文字如今已广泛应用于设计中,民族神话则可为动画的发展提供素材。对民族元素的吸收使用应理解其中蕴含的意义,应用现代设计手段进行创新设计,并在设计中合理使用,切忌盲目照抄、生搬硬套、胡乱应用。

(五)丰富的主题性实践教学

主题性实践教学,即以本土民族化为基础设定主题,并围绕主题开展设计实践训练教学。主题性实践教学的意义在于有针对性地对本土民族文化进行挖掘,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环节进行专题实践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对本土民族文化的认识。云南高校设计专业针对云南本土文化,结合民族民间手工艺,在主题实践教学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古滇青铜文化、曲靖爨文化、文山壮族文化、大理白族文化、丽江东巴文化、迪庆藏族文化等等。

(六)传承民族民间艺术

民族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瑰宝,然而,当今从事民族民间艺术的艺人在逐渐减少,很多年轻人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意再从事劳累的传统民族民间艺术。民族民间艺术正在从实用中衰退,走向博物馆和故纸堆中。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保护,不应仅仅停留在整理研究上,而应当应用到市场中,通过设计进行传承。“保护应该是让传统的民间文化、民间艺术形式在现代的生存环境中找寻到自己恰当的位置,重新焕发生命的光彩。”高校设计专业承担了这一任务,通过设计增加其价值,进行活化传承,使民族民间艺术后继有人。

(七)走艺术设计特色教育之路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依托民族民间手工艺,吸收民族元素进行设计教育,形成了“人无我有”的特点,走出了一条特色办学之路。特色专业建设是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具有良好社会影响,各方面水平较高且具有特色的专业,是办学水平的体现。如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艺术系在创建时,对于地处滇西北腹地的现代设计专业如何办学,系主任刘春老师说这里有深厚的民族文化,是最好的资源。他提出了“理论结合实践、实践结合市场、现代设计结合民族元素”的理念,建设民族工艺教学实践示范中心,请民间工艺大师、非遗传承人到校授课,带领学生考察民族艺术并完成主题设计,五年来申报了“艺术设计”省级特色专业,开拓了一条特色教学之路。

四、结语

民间工艺论文范文3

传统包装设计属于一种开环设计,主要是为了实现包装的最初功能,它的运作模式是包装材料→包装产品生产→包装产品使用→包装废料弃入环境。很明显,这种包装设计几乎不考虑包装的环境属性,往往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的能源与资源,并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与传统包装设计明显不同,生态包装设计主要强调以系统集成观点凸显包装的环境属性,其以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核心,在考虑包装基本功能要求的同时也注重生态系统安全的生态设计,因此,生态包装设计属于一种闭环设计,其运作模式是包装材料开采→包装材料生产→包装产品生产→包装产品使用→包装废料回收→二次材料循环再利用。

二、在民间工艺品中应用生态包装设计的意义

在国家越来越重视民族文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开始重视民间工艺品的艺术魅力,尤其是一些具有特定含义的民间工艺品,往往会使人回想起那些已经逝去的美好时光,因而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和追捧。在以前,民间工艺品基本没有特定包装,只是简单的一块布或者一张油墨纸而已。在今天,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政府的有力支持,民间工艺品市场日益繁荣,直接带动了民间工艺品包装产业的兴起和发展,逐渐焕发出勃勃的生命力。毋庸置疑,成功的包装可以在无形中提升商品的魅力,产品包装虽然没有声音,却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一方面,包装可以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成为地域文化的解说员,将当地文化大力弘扬出去;另一方面,包装还能提升产品的艺术欣赏价值,使商品更容易地被大家所接受。所以民间工艺品要重视包装设计,使其成为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当然,民间工艺品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仅仅依靠自身特质是远远不够的。“地方特色”是民间工艺品的不二特色,除了在内容、题材等方面苦下功夫,民间工艺品在包装方面还要与时俱进,不能囿于传统的藩篱,要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包装风格。生态包装设计在21世纪已经成为主流设计趋向,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开始意识到,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已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新兴价值观已被逐渐接受。民间工艺品是民间艺人创造的智慧结晶,在响应生态包装设计理念方面承担着重要使命。而积极应用生态包装设计理念,与民间工艺品的内在精神是不谋而合的。在民间工艺品中应用生态包装设计,是时展的要求,也是民间工艺品凸显产品价值,焕发生命力的要求。

三、在民间工艺品中应用生态包装设计的策略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每一次社会变革、每一项科技发明,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和生活环境的变化,都会对包装的形态和性质产生巨大的影响。纵观包装设计的发展演变过程,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轨迹。毫无疑问,包装设计可以说是人类社会文明中的一种文化印记。随着时代变迁,人们对于生态包装设计这一本原艺术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在民间工艺品中积极应用生态包装设计,已经成为业界的普遍呼声。具体而言,在民间工艺品中应用生态包装设计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

民间工艺品在选择包装材料时不仅要考虑包装材料必须实现其保护功能,还要强调包装材料的生态影响,只有使用生态包装材料,才能体现出生态包装设计理念。鉴于包装材料生产会对自然资源产生消耗,在包装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各种废料,所以民间工艺品在选择和使用包装材料时,要充分了解包装材料的性能,尽量选择可以回收再生、能够重复使用或者能够自行降解的包装材料。同时,要选用单一包装材料,这样可以减少包装材料种类,节约资源。实在要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包装材料时,要使包装材料易于识别,不能喧宾夺主,减弱了民间工艺品的自身价值,甚至可能产生“买椟还珠”的尴尬现象。另外,尽量不使用原材料短缺的包装材料以及废弃后需要特殊处理的包装材料,否则会违背生态理念。其实,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生态包装材料随处可见,比如棉、麻、丝绸等,这些材料具有浓浓的民族气息,将其应用于民间工艺品包装,可以产生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

2、设计合理的包装结构

民间工艺品在设计包装结构时,要在确保产品在运输、销售和消费过程中不会因为受到外力作用而产生变形、损坏的基础上,以减少包装材料消耗为目标,坚持“简而美”的设计原则。一方面,民间工艺品要实现包装结构组合和拆卸化设计,即包装的不同材料以及各个零部件之间要容易拆卸、组合和维修,这样才能尽量延长民间工艺品的生命周期,也有利于包装材料的循环利用,减少新包装材料的消耗,体现生态设计理念。另一方面,民间工艺品要实现包装模式化结构设计,即提高包装结构零部件的灵活性和实用性,促使各个零部件容易快捷更换,或者在同类产品中可以重复使用,以此延长生命周期。另外,民间工艺品还要重视包装结构零部件的环保设计,尽量减少零部件的数量与类型,即实现整体化设计。在我国,诸多材料可以实现合理的包装结构,比如饱满的葫芦有着流动的线条,坚挺的竹节有着笔直的线条,这是任何人工雕琢所无法实现的。民间工艺品可以从自然形态的材料中寻找设计灵感,运用天然的包装结构提升民间工艺品的独特魅力。比如葫芦外壳坚硬、保护性佳,不仅外形美观,而且便于携带,可以积极应用于民间工艺品的包装设计中。

3、采取适宜的包装装潢

产品的包装装潢设计即指用文字、图形和色彩等视觉元素美化产品表面,以此吸引人们的眼光。在生态包装设计理念的指引下,民间工艺品的包装装潢设计不仅要考虑画面装饰以及产品信息的审美传递,还要注重包装装潢需要的原料、废料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种种影响。鉴于民间工艺品的本质特征是“本真”,所以在包装民间工艺品时要避免过度装潢,在色彩、薄膜、电镀材料等方面要加以一定的限制。一方面要避免使用含有重金属的油漆、染料等有毒物质包装民间工艺品,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可以使用不含有毒成分的、分离时易于分解的粘合剂,提高工艺品的使用寿命。在色彩方面,可以运用与工艺品本身相近的色彩,起到相互衬托的作用;在文字方面,要选择能够凸显工艺品本土地域特色的字体,比如楷体、篆体、隶书等;在图形方面,要将民间艺术的元素提炼出来,并与现代设计有机结合,既体现地域特色又凸显时代色彩。

四、结束语

民间工艺论文范文4

关键词:民间美术;高校美术教学;应用研究

民间美术历经几千年的民间工艺积淀,有很强的民族性,如果在高校美术教学中能够对民间美术元素进行合理利用,不仅可以凸显出我国民间工艺的地域特征,而且还可以更好的发挥美术的文化价值功能。

一、民间美术的传承方式

(一)书籍传承

文字的出现不仅方便了人们记录历史,也为民间美术的传承起到了很好的媒介作用,民间美术借助文字这一记录方式为后人留下了很多艺术珍宝,其中包括一些民间工艺的理论和民间创作者所画的艺谱,比如有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唐代的《工艺之法》以及先秦时期的《考工记》等,他们的来源都是各有不同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均是经过几十代人日积月累的努力,逐渐完善并加工才完成的,这种传播方式加强了民间艺人之间的交流,同时也促进了民间美术的普及和传播。

(二)民间艺术品传承

一般来讲,民间艺术传承与书籍的传承有点相似,二者均属于以“物”为媒介的传承范畴,它通过民间手工业者的辛勤劳动所创造出来的工艺品为媒介一代代流传下来,这种传承方式是民间手工艺者将他们创作出来的工艺品卖给或赠与他人,再通过这些民间艺术品的所有者将这种美术技艺带到四面八方,整个传播过程不是在民间手工艺者内部进行的,而是需要由多方面人员的参与才能完成。这种有商品交易的参与,但又不仅仅局限与行业内部的传承方式,使得民间美术的传承范围更加广阔,社会功能也随之得到了增强。

(三)“言传身教”式的传承

从民间美术的传承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美的追求,同时,也可以体会到民间美术与人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密不可分,这种传承方式实际上属于典型的内部传承,它是通过父子、师徒的关系直接传授。但是大多数从事民间美术创作的艺人是没有受过教育的普通老百姓,他们在传承技艺时采用的最多的方法就是“口头”说教,通过这种通俗易懂且最为直接简朴的办法,将其技艺和经验传授给下一代手工艺者,因此,可以更加深刻并且生动直观地交流技艺。在民间,很多美术工艺的传播者由于自身能力和文化的限制,使他们不能很精准的表达出其传承的技艺的精髓,于是,他们不得不以实际操作来教育徒弟,徒弟通过仔细观察师傅技艺的“身教”来掌握该门技艺的精要,因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民间的师徒技艺传承中,“身教”的情况比“言传”多得多,“身教”也就成为民间美术的主要传播方式之一了。

二、高校中民间美术的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所设立的高等院校主要是为了培养高层次的人才,这就需要提升学生们的艺术审美品味,因此,美术等艺术方面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我国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张汀先生是最早提出要关注民间美术发展的人,他早在二十世纪就一直探索着能够体现出民族性的现代艺术教学模式,并且提出了重时间、重民间、重传统的教学方针,有力的把我国美术教育推向新的发展阶段,自此以后,我国大多数的艺术学院以及有关艺术方面的学校纷纷开设有关民间美术艺术的相关课程,提高学生们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并且,教师通过言传身教的教学模式,既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们保护民族艺术的责任心。

三、民间美术资源走进高校美术课堂的实施策略

(一)完善相关的教学设备

民间美术课既是理论课,更是技能课,大量的实践教学环节和理论的普及是课堂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比如说手工制作等,因此,学校要完善相关的教学设备,安排专门的实践教学教室,除此之外,还可以与民间手工艺术作坊进行合作,让学生可以到民间真正体验和学习,既可以充分利用民间的资源,又可以为当地民间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高校很少有现成的民间美术教师,因此,培养师资队伍就显得迫不及待了,学校定期派老师去民间美术工艺者那里进行进修,鼓励美术教师们多研究与民间美术相关的课题,课下要认真备课并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学校也可以聘请民间美术大师来高校代课或者做相关的讲座,增加学生们与民间美术近距离接触的时间和机会。

(三)各地民间美术教材编写

高校美术课堂进行教学的主要理论依据就是专业教材,我国民间美术走进高校课堂的第一步就是要进行各地民间美术的教材编写,所以,相关部门应尽量组织各地方的专家以及民间手工艺者,让他们共同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质量的美术教材,鼓励专业教师认真编写课堂讲义,并且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的修改完善。

四、小结

总而言之,在校大学生对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他们进行民族民间文化教育至关重要,将民间美术带入我国高校课堂,既可以实现民间美术的消化、吸收、转化和升华,也可以帮助普及并传承民间美术,赋予民间美术新时代的活力,极大的丰富我国的美术教育资源,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封美吉.中国民间美术教育的传统与发展[J].艺术教育,2012(1).

[2]刘康杨.浅析少数民族美术对民族高校艺术教育的影响[J].艺术教育,2011(11).

民间工艺论文范文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工艺美术的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2006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委员会年会于2006年11月18至19日在苏州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委员会主办,由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承办。来自各高校及工艺美术研究单位的30余位学者和专家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21篇。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执行院长李超德主持会议,苏州大学白伦副校长致开幕词。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廖军扼要汇报了该院的发展情况。与会代表在霏霏细雨中,兴致浓厚地考察了吴中区光福镇太湖村、山墩村和太湖度假旅游区舟山村的手工艺。从大会交流情况来看,学者们围绕年会主题,进行了多角度、宽视野的深入探讨,大家秉承关心民间、关注社会的精神和学术传统,各抒己见,表现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工艺美术的高度重视和人文自觉。会议涉及的几个相对集中的问题评述如下:   一、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国内刚刚起步,迫切需要人们对此进行理性思考,探寻符合中国实情的客观规律,深化认识和实践,避免盲目、机械、片面和功利。与会学者主动站在学术前沿,结合现实,从各个角度讨论了这一新课题。   张道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议》为题,阐发了独特见解。他认为,非物质文化是相对物质文化而言的,就非物质文化来说,重要的问题不在内容,而在对“非物质”性的理解。在传统观念中,像文学、音乐、绘画、舞蹈等可称作精神的和非物质的,但工艺美术和传统手工艺所表现的东西,却是以“物质”为主的。这是由于所有的艺术表现必有一个“载体”,这载体就是物质。艺术依托物质世界而成立,物质的繁杂决定了艺术的多样。那么,为何艺术在人们观念中又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呢?张先生认为:这里没有绝对的界限和标准,主要看艺术的倾向和人们的习惯,就像“日出日落”、“天圆地方”一样是一种感觉,实际上太阳并非从东方升起,地球也不是方的。由于艺术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和精神,故统称为“精神的艺术”。至于实用性的艺术(主要是工艺美术),它的物质特点显露得比较明显,人们也没有将其视为纯然的“物质文化”,一般只称其为“工艺品”,是物质和精神的结合。由此再看“非物质文化”,其倾向便易理解了。其中,技艺的特点最为明显,它是一种工艺加工手段,即所谓“心灵手巧”。一方面,只有做出了成品才能显示出“巧”来;另一方面,它又是长期磨练出来的形成历史的传统。过去的师徒制传承,为了维护其传统,有些家族式的“绝技”和“秘方”不得外传,虽有其历史局限性,却也充分说明了“非物质遗产”的性质。   中国工艺美术总公司总工艺师朱培初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由来、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意义,综合报告了近年来了解到的中国台湾、日本、韩国对传统文化和民族民间工艺的保护情况,指出这些国家和地区对传统文化特别关注,保护工作起步较早。他特别强调中国台湾“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在《文化白皮书》中对传统文化和民族民间工艺所持的新理念。书中指出:一种文化如果只是依赖先人的遗产自豪,是不对的,因为文化不仅是固(原)有的部分而已,它必须是一个有生命的活的文化。要使文化的内涵不只是固守在传统文物和古代经典的范围,就必须使文化成为一个具有发展性的形态,让它充满生机,有转换或转型的可能。要不断有新的质素参与进来,也要不断吸纳、消融和转化这些成分,最后自我融汇成崭新的形态。所以,文化的意义就在于创造可以继续兴起的新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引进,对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而言,既有积极作用,也有负面影响。特别是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备受学者重视。清华大学的王连海发表见解说,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积极意义很明显,首先引起了业外人士的关注,促进和提升了全民全社会对传统工艺美术及传统民间文化的再认识,发挥的宣传作用不可低估;其次,促进了理论界思维的活跃,引发了专业人士对传统工艺美术的新思考;其三,对开发保护具体品种确实起了作用,但同时存在的问题也较多,负面影响较突出的是在理论界引起了混乱,至今尚未消除;再者,概念的引进还导致了地方或地区间相互攀比、恶性造假的现象;五是对各地民间美术的破坏相当严重,有的品种被列入名录后反而毁了,形成了摧毁性破坏。西安美术学院的赵农分析了《辛巳年》生肖邮票引发的侵权诉讼民事案,呼吁社会各界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中民间艺术的法律保护问题。他指出:社会在界定民间艺术品“原创”或“复制”问题上,在保护民间艺人权利的问题上都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这与民间艺术品多被确定为“非个人的、连续的、缓慢的创作活动过程的产物”[1],作者是“创作该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社会群体”[2]有关。概念的不确定,导致了法律保护的模糊和民间艺人权益保护的被动。他进一步指出:对民间艺人权利的有形和无形的侵害剥夺,已非常严重。如一些领导和专职人员利用职务权力将民间艺术品变成私人的收藏;主流艺术家在采风过程中的非法律行为;民间艺人自身文化素质的局限;地方政府对民间艺术的粗放式经营等。他认为,对人文学者的关怀,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对人类文化生态的关怀,这不是抽象的精神,而是实实在在的生存方式。现阶段,大量民间手艺人的生活仅处于温饱水平,目前最迫切的就是通过手艺致富,而出台相关的法律是根本问题。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徐思民讲述了近几年考察齐鲁民间艺术的概况。他发现:在民间艺术的采访过程中,的确存在着假调查和卖弄、糊弄的问题。他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表示担忧,认为靠近城市或地处城内和发达地区的一些民间艺术,通过市场经济运作尚能发展起来,延续下去,但许多地方性的民间艺术则是传不过来也承不下去。他以山东地区剪纸、泥玩具、旋木玩具、面塑为例,说明民间艺术不是萎缩,而是消失了,这是因为艺人生活艰难,民间艺术作品生存艰难是一个不可抗拒的事实。   #p#分页标题#e# 也有学者注意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中的问题。湖南商学院的李立芳,以湘绣申遗为例,强调在进行申报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必须首先廓清艺术的历史文化渊源,比较其不同的文化背景,把握自身的文化形态,才能有助于在今后的发展中守住自身的文化优势。   二、有关传统工艺美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传统工艺美术的可持续发展是工艺美术理论界长盛不衰的话题。但要探讨现代社会的工艺美术,首先得加深对古代工艺美术的认识,使认知有一个深厚的基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尚刚全面考察了古代工艺美术的特点,扼要而客观地陈述其整体发展脉络,体现了作者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观察视角和工艺美术史的研究方向。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朱孝岳,则对中国传统工艺美学思想作了深入探讨。他认为,中国工艺美学思想有四大特点“以界他国而自立于大地”。一是礼乐相济,礼、乐二者统一在产品的设计、制作和使用过程中,体现了中国人既不畏艰难又随遇而安的特有性格;二是线的舞蹈,中国工艺美术设计讲究线的动态、味道,以线表现气韵,将生活中的变化、情感的起伏化为线乃是了不起的加工;三是中和之美,追求含蓄,又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四是天人合一,崇尚自然天性与人力的巧妙结合。   目前,随着社会的全面转型,工艺美术将面临怎样的态势?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清华大学的李砚祖通过实际调研,对现代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与发展遭遇到的三大矛盾及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入思考。他首先回顾了传统工艺美术的历程,对建国以来的工艺美术发展作了分期,在归纳了传统工艺美术所具有的产业、就业、市场和文化价值后,提出了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存在的三大主要矛盾:其一,经济产业与文化事业的矛盾。工艺美术的经济性和文化性,使其常游走于经济产业和文化产业间,在不同层面上形成了两者矛盾。因此有必要将工艺美术既看作经济产业,又看作文化产业,还可将其作为文化艺术事业来认识、理解、研究和扶持,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其本质和特征,从具体工作出发,加以不同处理。其二,技术更新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矛盾。工艺美术既是物质文化又是非物质文化。它从材料到产品均有显见的物质内容和形态,而工艺技术、方式方法、过程,乃至设计创意、作品功能都是非物质的。社会的变迁,使工艺美术业在技术层面上遭遇到机械工艺取代传统手工技艺、一些传统工艺失传或消亡的问题,形成了技术更新带来的对传统工艺技术保护的矛盾。为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艺技艺保护,应有传统的和手工的两种限定。若不注重对手工性的保护,最终将导致传统工艺美术的消亡。其三,文化变迁与传统工艺美术传承的矛盾。工艺美术的传承是内在文化的传承,要求其不变,而文化的总体趋势则是变,这就带来了矛盾。现代社会,工艺美术传承的目的是文化保持,同时它亦有为当代生活服务的创新要求,因此而具有必然性。但这是有限度的创新,是在传承与保持基础上的创新。最后,针对工艺美术技艺失传、后继无人和传统技艺、工艺美术大师保护不力等现状,他呼吁:要从国家层面上关注和解决工艺美术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问题,对传统技艺和大师予以保护,要真正从组织上、制度上、人员安排及资金等方面落实到位,应在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协同下,制定更为细化的具体到保护品种、技艺的方案和规划。苏州大学的诸葛铠结合纷繁的实际情况,在题为“适者生存:工艺美术的蜕变和再生”的发言中对李砚祖提出的问题作了回应。他指出:中国手工艺正面临着蜕变和再生的考验。但蜕变并不意味着消亡,而是以新的方式再生。然而,蜕变毕竟是脱胎换骨的改造。他认为,传统手工艺的市场日渐缩小、对手工艺品价值认识的偏移、手工艺的创作观念难以与时代同步是手工艺在近代潜在的蜕变因素;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脱离的产品、“推陈出新”中的误区必然导致现代工艺美术的蜕变;而再生之路则可通过形式与思想内涵的分离和移植、形式与技艺的分离和移植、形式与实用性的分离与移植等途径实现脱胎换骨。   此外,还有学者撰文,通过个案对传统工艺美术发展进行探讨。苏州工艺美术学会的冷坚,以苏州戏衣业为例,探究其发展及缘由。苏州戏衣业因昆曲而兴,它成型于明代,繁荣于清代,在全国同行中占首位,行业中心地位始终未移。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影视业的兴盛,苏州又成为全国影视服饰的主要生产基地。仅改制后的苏州剧装戏具厂,剧装戏具的产销量就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来自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的吴元新,书面报告了近30年来对蓝印花布艺术的调查、实践经历和对其现状的认识。他说,蓝印花布已伴随江浙百姓走过了近500年历史。20世纪70年代始,蓝印花布在沉寂后借助外销而求得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南通工艺美术行业对蓝印花布进行了挖掘、研究、收集,开发设计了一系列新品。但近年来,蓝印花布却因缺少销售渠道而陷于困境,为此,他呼吁积极抢救蓝印花布艺术。   三、有关工艺美术教育和工艺美术理论研究方法的问题   艺术可以解救人类精神生活的危机,为此,工艺美术教育问题同样受到了与会学者的关注。湖北美术学院的张昕从文化自觉高度,就高等教育改革中应如何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强化对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在人文学科中开设人类文化遗产课程,建立文化遗产与知识体系的联系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山东艺术学院的许大海重新审视了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阐明了建立艺术设计比较教育体系的必要性,分析了比较视野中艺术设计教育模式构建的理论框架和基本内容,提出了建构符合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创新模式的新观点。苏州职业大学的濮安国,作为中国明式家具研究所所长,介绍了该所的发展计划和目标:对在高校中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作了有益探索。   工艺美术理论研究方法的出新,对于跳出旧框框,促使研究工作逐步深入具有重要意义。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的张朋川,引用最新材料,从湖南宁乡铜器群发掘谈起,以商代青铜虎卣为个案,对青铜艺术研究方法进行了思考。他认为,青铜器纹样的组合应有一定的规律性、地域性,不是任意的。而考古的类型学方法却将器型与花纹分开研究,我国的工艺美术史沿着考古思路来编青铜艺术,造成了青铜艺术研究中的一大问题。此外,中原是最早拥有青铜容器的,该地方恰恰不产铜。而湖南宁乡却出土了300多件铜器,其成分与中原的不同,并发现了古矿。这是否意味着到了商代晚期,作为一个方国会不会生产铜器呢?他独到的分析、介绍和由点而及纵横,再行融合的研究方法,对在研究方法上多加探索,由此提高整体研究水平无疑是很好的启迪。#p#分页标题#e#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王连海以南宋画家李嵩《货郎图》中的玩具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风筝、泥人和不倒翁、扑扑噔、拨浪鼓、风车、鸟笼等六类玩具之样式、形态、材料、工艺、功能、用途、发展历史进行了解析,图文互证,体现了工艺美术史研究的一种深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尚刚,以“一幅巨作,几点猜测—关于大都会博物馆藏元代刻丝大威德曼荼罗”为题,对作品完成时间、开机时间、御容织于哪里、出自哪个作坊、性质作了详细考定,将原本是一篇文章的一个注充实成了一篇新论文。态度科学严谨,重视材料的搜索考辨,细密求证,精深而有新解,对工艺美术史的治学有积极影响。   在涉及到对民艺的田野调查方法时,张道一语重心长地指出,过去,我们研究时,多注意于艺术的外在形式,对于制作艺人及其技艺和艺术思想挖掘不够。今后,一定要关心它的制作者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关心做的方法和技巧。护树要护根,保标要保本。徐思民则提出,民间艺术很丰富,有些在文献资料中很难查到,但艺人却能自圆其说,有头有尾。搞民艺调查,就是要把民间艺人的境界、味道记录到位,而不是带着现代人的审美观念走马观花,那样是无法把握民间艺术本质和真谛的。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的袁宣萍,以撰写《浙江丝绸文化史》的体会,提出在工艺美术调查中当注重行业神崇拜、与行业相关的神话与传说、行业生产与生活习俗、古老的传统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这些都是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   四、特点、展望和发展方向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执行院长李超德在会议结束时说,这次年会是一次高端会议,既有老一辈理论家,也有国内中青年一代的专家,机会难得,受益匪浅。会议讨论的内容十分广泛,上至产业政策、宏观理论,下到具体的一件作品,既有宏观思考,也有考据派的论述,是研究方法的一种学习。他指出,本次年会还是一次新的开端,大家集中起来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问题,共同的目的就是要把民族精神留住,把民族脊梁留住,把民族传统留住。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张夫也在会议闭幕之际发言,他认为本届年会开得非常成功。不仅来了不少德高望重的老先生,说明他们十分关注会议主题,还出现了很多年轻的新面孔,证明大家对热门话题非常关心。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学术部主任卢莹的发言反映出她对工艺美术的未来充满信心。她为专家学者都在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工艺美术的可持续发展而感动。她觉得特别可喜的是,原先大家都以为工艺美术技艺留下了,但文化失去了,工艺美术艺人很无助。现在有这么多人都来研究工艺美术的发展,工艺美术将拥有更好的前景。   综观本届年会,学术前沿性得到了充分体现,达到了举办者的预期目标。年会主题促使与会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统工艺美术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新的探索。而新情况的出现,新问题的提出,新视野的拓展,新方法的运用,使得实证研究和理论建构都有所深化,今后的研究将在以下几方面深入: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如何强调理性,坚持人本原则和人文立场已成为重大课题。怎样尊重民众的权益,实现理性保护和完整的人文关怀,避免因保护而牺牲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避免将文化保护变为文化践踏或生态破坏将成为研究和实践的热点。与之相关的保护中的共性与特性研究,如何因地制宜地运作,张扬文化个性,体现文化遗产价值也将得到深入的探讨。   2.新时期,传统工艺美术原生态的衰落和蜕变形态的衍生两种基本态势仍将持续下去。如何在蜕变过程中保留传统文化形态活的精神,怎样以传统形式承载新的内容,怎样正确处理原生态与蜕变形态、手工技艺与机械生产、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变异等一系列矛盾,使传统工艺美术融入现代生活,怎样在不同的理论层面上观照传统工艺美术,都将成为探索热点。   3.理论研究方法上,加强寻因寻根意识,提倡多元方法的碰撞与互补,使研究成果富有个性也是一个动向。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张夫也在年会上号召大家,传统工艺美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形态,对它的保护抢救研究非常重要,关系到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存亡问题。此事迫在眉睫,现在不做什么时候做?我们不做谁来做?我们肩头的责任重大。希望我们以此召唤为动力,辛勤耕耘,并期待下届年会结出更加丰厚的学术成果。

民间工艺论文范文6

【关键词】乡村旅游;文化产业;融合途径;发展模式

1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概念

从本质上来看,文化产业属于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经济形态,在现代化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简单来说,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标的特殊产业。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与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为特色的新型旅游形式。目前,学术界尚未对乡村旅游的概念达成统一的意见,但基本包括两个方面的要素: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的旅游活动,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从根本上来看,乡村旅游是建立在当地特色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基础之上的,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文化产业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突出乡村旅游拥有的文化基础,表现出持久的旅游吸引力。从长远角度来看,乡村旅游要想获得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与文化产业进行有机融合,借助文化产业的力量实现长效稳定的发展[1]。

2我国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情况

2.1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截止2016年年底,我国乡村旅游游客量达到16.2亿人次,同比增长率达到8%。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农家乐”。旅游者在享受乡村风光的同时也能得到诸多心灵上的体验。由于“农家乐”一步到位的解决了旅游者的衣食住行问题,所以是目前诸多旅游者乡村旅游的首选模式;二是“古村镇游”。旅游者在欣赏诸多富有古典特色的乡村建筑,更加深入地了解乡村文化的精髓;三是“传统民间工艺”游。借助当地传统民间工艺品来进行旅游宣传,不仅在无形中提高旅游地的整体形象,而且吸引更多旅游者的关注,进而产生旅游意愿[2]。

2.2现有融合模式

目前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已逐渐产生了三种融合模式:延伸型融合模式、整合型融合模式以及渗透型融合模式。

2.2.1延伸型融合模式

该种模式将文化产业的价值链延伸到乡村旅游产业之中,根据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具体情况,设计出合适的文化产品,并以此来扩大乡村旅游的发展空间。以苏州市石湖地区为例,该地区作为历史名人范成大的故居处,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积极挖掘这种资源,提高当地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2.2.2整合型融合模式

就是指将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核心环节进行重新整合,形成新的价值链。相比延伸型融合模式,这种整合型融合模式对开发者和参与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通过合适的方法寻找到两大产业之间的交叉点,并同时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例如:世博会和园博会,在融入乡村旅游信息的同时也极力宣传相关的文化内涵,从根本上推动了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进步。

2.2.3渗透型融合模式

这种模式是从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中提炼出核心的环节,相互渗透、影响,从而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协同性发展。比较常见的渗透方式有:将某个乡村旅游景点或文化名人加入到游戏或者推广视频中。这种模式之下,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度将进一步提高。但是就实践情况来看,这种融合模式在我国并未得到广泛的使用。

3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途径建议

要想真正实现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有机融合,仅有成熟的发展模式还是远远不够的。在此基础之上,还应寻找有效的融合途径,从根本上提高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程度。

3.1技术融合

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是建立在一定的技术基础之上的,如果两者无法在技术层面上获得良好的融合,很难真正实现有机的融合。一方面,政府要适当增加财政拨款,确保相关企业或部门拥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具备引入先进技术的资金条件。另一方面,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要在技术上达成一致,建立统一战线,将目光放在国内先进融合技术上,在第一时间内引入先进的技术,为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融合打下扎实的技术基础[3]。除了引入先进的技术以外,我们还可以自觉进行技术创新。例如:乡村旅游企业可以和文化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成立专业的技术研发小组,立足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研发切实可行的融合技术。相比之下,这种自觉的技术创新更加符合我国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实际需求,能够发挥更突出的融合效果。因此,政府主管部门要予以应有的重视,从政策体制方面予以一定的支持,积极鼓励乡村旅游企业和文化企业主动加入到技术创新的行列中。

3.2资源融合

具有深厚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既是重要的生态文化资源,同时也是乡村旅游中的突出特色,是珍贵的乡村旅游资源。就具体的乡村旅游项目来说,要想实现与生态文化的融合,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出乡村旅游资源与生态文化资源之间的交叉点。这种交叉点可以是古色古香的建筑物、富有文化特色的手工艺品,也可以是皮影戏等非物质文化资源。从某种角度来看,能否准确找出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资源的交叉点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两者的资源融合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这种“融合资源”的代表性,还要积极寻找其特色。例如:通过拍摄旅游宣传视频、挖掘传统文化民间故事等渠道,赋予这种“融合资源”更加突出的特色[4]。

3.3市场融合

通常情况下,产品的传播渠道和营销方式的融合是最为高效的融合方式。例如:乡村旅游企业可以和互联网文化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实现网络传播,借助网络的渠道来推广相关的旅游产品,挖掘更多的潜在客户。与此同时,互联网文化公司也可以借助乡村旅游企业的营销来增加人气,提升品牌影响力,从而获得更高的市场价值。乡村旅游企业也可以共享文化产业的市场进行产品的推广和营销。例如:文化产业中有出版发行、广播电视等服务,这些服务直接面向客户群体,是良好的营销推广渠道。对此,乡村旅游企业也可以采取灵活的措施,共享文化产业市场服务,进一步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宣传营销效果。

3.4企业融合

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融合最终还是落脚到企业的融合上。而要想实现最佳的企业融合效果,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搭建企业合作平台。这种合作平台不仅要满足乡村旅游企业的发展需求,也要满足文化企业的需求,必须协调好两者的关系。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在搭建企业合作平台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政府的政策引导将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正因如此,政府应当尽快出台相关的管理措施,引导乡村旅游企业和文化企业主动参与到合作平台的搭建中,明确自身需求,切实遵守平台规章制度,确保合作平台发挥最佳的效用。在这种合作平台的作用下,我国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度将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薛群慧.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三个重点[J].旅游研究,2016(5):5-7.

【2】赵华,于静.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5(4):50-55.

【3】张海燕,王忠云.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4):322-326.

民间工艺论文范文7

关键词:民间艺术;主题学;文化语境;艺术史主题学

研究方法在现代比较文学领域运用较多,通常用于分析文学主题的发展脉络,以及主题发展变化中母题的演变路径、主题和母题的深层次关系。目前,主题学在艺术理论上运用较少,民间艺术领域更容易被忽视。在比较艺术学中,主题学是对艺术主题的相关流变进行研究。具体到民间艺术领域,主要研究某个民间艺术主题在不同的时间(历史)和空间(地域)所呈现的不同艺术形态与相应的主题流变,及其母题与主题演变的相关理论问题。当代文化语境下,研究民间艺术主题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不仅可以梳理历史上主要民间艺术的主题流变脉络,分析相关主题和母题发展的相互影响,丰富中国艺术史学体系,而且可深层探究蕴藏在民间艺术中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引领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

一、民间艺术的基础文化层次

大多数艺术史论家重视艺术史研究,取得了较多成果,但长期以来民间艺术易受轻视,未纳入古代、近现代艺术史编撰视野。从学科建设看,2013年艺术学升格为第十三大学科门类,艺术史也被列为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下的二级学科。目前已有学者开始关注艺术史中的民间艺术研究,如长北的《中国艺术史纲》、李倍雷的《中国艺术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等,为民间艺术领域注入一股清新的学术暖流。“民艺”概念最早由日本学者柳宗悦提出:“‘民艺’一词……谁都能理解民艺的‘民’就是‘民众’的‘民’和‘平民’的‘民’。”[1]柳宗悦将民众、平民所使用的艺术锁定为民艺的基本范围,所谓“民艺”实质上就是民间的造型艺术,即民间工艺美术。目前中国学术界的“民艺”研究范畴,比柳宗悦的“民艺”概念宽泛得多,不仅包括大量具有实用功能的民间工艺,还囊括代表人民群众审美情趣的若干民间艺术,如大众熟知的年画、剪纸等。当然,民间艺术和民风民俗的发展是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容易被混淆。民俗艺术主要指特定区域内与民风民俗相关的艺术,而民间艺术的范畴更大,通常包括民俗艺术在内。虽然国内学界研究民间艺术已有近百年历史,但“民间艺术”一词作为学科出现,最初是由艺术学家张道一先生于1988年提出:“‘艺术’冠以‘民间’加以限定,不是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而是标志着一个层次,一个最基础的层次。”[2]他深入探讨了人类历史上民间艺术的发生发展,认为民间艺术不单是艺术发展的重要分支,更是艺术的一个最基础的层次,是一种具有母型性质的本元文化。这一理论观点在艺术史论领域影响重大,逐渐被学界认同。一般将中国古代传统艺术的发生发展分为四个分支:宫廷艺术、文人艺术、宗教艺术和民间艺术。其中宫廷艺术、文人艺术、宗教艺术的发生发展,与民间艺术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四种艺术都是在原始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前三种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从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为其所用。不管是题材内容,还是艺术风格,民间艺术都是其他三种艺术取材的源头,如民间的顶棚剪纸样式,就被吸纳进皇家家居的设计和制作中。民间艺术是一种母型艺术,是其他艺术的母体,具有典型的矿藏性质。民间艺术大多是实用的民间工艺,作者都是民间匠人。由于不像宫廷艺术、文人艺术那样高雅且有品位,民间艺术往往被社会轻视,民间工匠也多被人鄙夷,历史上鲜有留名。在学术理论层面,民间艺术的关注度也远不如文人艺术、宫廷艺术。张道一先生指出:“由于民间文化带有原发性,面大量广,一直成为其他文化摄取滋养的基地,因而带有‘母型’文化的性质。”[3]也就是说,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文化不单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更是民族文化的基础层次。民间艺术是其他艺术形态发展取之不尽的矿藏,民间文化是其他文化形态发展的滋养之地,具有典型的“母型”性质。民间艺术和文人艺术、宫廷艺术、宗教艺术这四种艺术形态形成四个大的文化圈,可以作为研究中国艺术史的大框架,这四种艺术形态即是学术研究的主要-60-结构线。应当在这四条艺术史主要结构线的研究基础上,深入开展相关的艺术理论研究,从而构成艺术学理论学科“史”与“论”的基本研究路径。民间艺术的价值不仅不能忽略,反而应更加重视,备受全社会关注。民间艺术是中国艺术史学和理论体系最基础的文化圈,但中国自古以来奉行“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很明显的重道轻器观念,民间工艺占民间艺术相当大的数量,自然被视为“器”之列。虽然文人艺术的若干素材及表现形式来源于民间艺术,而这种特殊的艺术创作现象往往不为文人所认可。传统书画艺术从专业和业余角度分为“隶家”和“行家”,文人不愿与民间匠人为伍。在古代,文人艺术家也常与民间艺人一起完成艺术作品。如明清时期的小说版画,文人绘制版画图稿后,交由民间工匠刻版完成,并印刷成品。也就是说,文人艺术家只完成前期的绘图,后续的刻印等一系列工作都由民间工匠承担。古代宫廷艺术大多也由民间艺人完成,只不过挑选其中技术最好的能工巧匠,按照宫廷材质、工艺、创作题材等要求完成艺术作品,仍会不自觉地加入民间艺术的技巧和观念。民间艺人无形中也影响着宫廷艺术的发展,比如宫廷陶瓷做得精美复杂,这些工作大都是由民间艺人完成的。宫廷艺术与民间艺术、文人艺术的观念和审美并无绝对的高低之分,只是从制作方面来看,宫廷艺术相较其他两种艺术更为烦琐,工艺要求更高。宗教艺术中的众多陵墓雕刻、石窟造像、寺庙彩塑、道观壁画等,也基本上出自底层工匠之手,他们同样是按照宗教艺术的题材内容及工艺程式进行制作。可见,无论文人艺术,还是宫廷艺术和宗教艺术,其制作都离不开民间艺人,民间艺术对文人艺术、宫廷艺术、宗教艺术在技术、观念以及作品表现的主题内容、表现形式、技艺手法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容易被察觉,所以民间艺术易受忽视。追根溯源,民间艺术的“母型”性质在影响文人艺术、宫廷艺术、宗教艺术的发展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作为民族文化之根,民间艺术理应形成良性发展趋势。从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便有了古代的“采风”机制,其中的“国风”即为民间歌谣。也就是说,《诗经》最初的艺术材料源自民间艺术。西汉时成立的汉乐府,工作任务之一即是采集民间歌谣。民间艺术和文人的审美趣味相去甚远,古代文人一般没有将民间艺术纳入他们所谓的“艺术”范围之内。但文人艺术受民间艺术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如唐代刘禹锡将原为民间艺术的巴渝竹枝词,加工创作成具有民间风味的文人诗,从三峡风靡全国,甚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产生了西湖竹枝词、岭南竹枝词、京都竹枝词和海外竹枝词等分支。至于中国文人画的渊源,极有可能是随着唐宋青花瓷的发展而产生的。颜色清新淡雅的青花瓷,与追求情趣意境的文人画确实有着艺术表现的内在一致性。宗教艺术主要宣传佛教、道教教义,表现儒家教化思想,一般采用民间艺术的表现手法,这可能源于民间艺术是老百姓最熟悉、最能接受的艺术形态。宗教雕塑、绘画、壁画的制作者——民间工匠群体庞大,最易于寻找,民间又存在大规模的宗教信仰群体,某些带有宗教信仰的官商、民众也自发地进行宗教艺术创作。可见,民间艺术作为一种具有“母型”性质的艺术形态,对古代的宫廷艺术、文人艺术、宗教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到:“自古善画者,莫匪衣冠贵胄、逸士高人,振妙一时,传芳千祀,非闾阎鄙贱之所能为也。”[4]卷一《论画六法》此书在中国艺术史中享有重要地位,其艺术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中足以看出民间工匠的低下地位,也不难理解中国古代艺术史上民间艺术的缺失。古代民间艺术的创作者,大部分是普通群众,以农民为主,以及牧民、渔民等,还包括一些师承或家传的民间作坊艺人。他们创作的年画、剪纸、糖人、挑花、刺绣、纸马、石刻、木雕等民间艺术作品,大多是出于自发性的,具有自娱性和业余性,或为日常实用,或为装点环境,又或者愉悦身心,具有非功利性的特点。这些民间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反映了人民大众的精神信仰和审美需求,是民众精神生活最真实的反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艺术形态,具有本元性,是“母型”性质的文化形态。在当今传承与创造性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伟业中,无论是提升文化自信,还是艺术史学体系的重构与建设,民间艺术都不可或缺。

二、主题学视角的民间艺术

美国学者弗列特里契(W.P.Friedech)、马龙(D.H.Malone)将文学的主题学研究方法归纳为:“打破时空的界限来处理共同的主题,或者,将类似的文学类型采纳为表达规范。”[5]也就是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探究同一个主题。主题学最初运用于比较文学领域的民俗学研究,其研究方法也可以应用在艺术学理论学科中,比如研究艺术史的相关主题流变。民间艺术是艺术史的重要部分,当然可以利用主题学方法研究民间艺术的主题、母题流变,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探讨某个民间艺术主题,归纳总结出众多民间艺术主题在不同时空(历史和地域)中的发展路径和流变原因。从主题学视角审视民间艺术史学,将主题、母题介入民间艺术理论系统,首先必须明了通过主题、母题的理论研究方法,能够梳理民间艺术领域的主题流变问题,以及母题的发展变化会引起主题的演变,这样民间艺术的主题谱系形成一个由小及大的系统,成为中国艺术史学体系的基础部分。其次,主题学的研究视角能解决民间艺术领域的相关理论问题,怎么解决?这就涉及主题学介入民间艺术理论的具体方法问题。主题和母题角度的民间艺术理论研究,已有学者进行筚路蓝缕的探索。张道一先生在《麒麟送子考索》一书中,对“麒麟”这一艺术母题的原型进行追溯,探究历史上“麒麟”图像屡次出现的原因,考证母题“麒麟”为何向“麒麟送子”转变。实际上,张道一先生对民间年画艺术“麒麟”母题的发展引起主题变化的研究方法,与主题学理论不谋而合。他对民间艺术中的一个母题脉络进行分析,属于艺术史学谱系若干分支的组成部分。从主题的角度着眼,若干主题谱系构成一部艺术史,当然有些主题是相对重要的,有些则相对次要,这样就形成了较大的谱系和较小的谱系。艺术史可以看作一个宏大的艺术主题脉络,民间艺术则是其中一个艺术主题脉络的分支。这个民间艺术主题脉络又可分为众多的次级艺术主题脉络,如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用,便可以分别架构各自的主题脉络。宫廷艺术、文人艺术、民间艺术有各自的艺术形态,也存在相同的题材、母题、母题意象,有时表达的主题也趋于相同,或者是主题谱系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交叉现象。当然大部分情况下,文人艺术、宫廷艺术、民间艺术中的人物、花鸟、山水这些相同的母题和题材,所表达的主题、意境又截然不同。比如花鸟题材,宫廷艺术表现严谨富丽,文人艺术表现轻松淡雅,民间艺术表现自然朴实。从一个具体的民间艺术母题出发,追溯本源,罗列它在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主题变化,以及它与宫廷艺术、文人艺术、宗教艺术的母题、主题发展变化的内在脉络关系,这种清晰的主题耙梳是艺术史学研究的有效内容。主题学视域的民间艺术史学,是研究民间艺术史中那些相同母题或主题在不同时空(历史和地域)中所发生的发展演变。张道一先生在《麒麟送子考索》一书中,重点对民间艺术母题“麒麟”的演变路径进行细致考索。“麒麟”的原型为自然界中的“鹿”,它是一种性情温顺的动物,是“麒麟”的母题原型。经考证,最早的“麒麟”图形出现在西汉时期,为画像石中的图案。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已经确立为全社会的主导思想地位。《说文解字》将麒麟解释为一种“仁兽”,而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爱”。很显然,作为仁兽的麒麟,正是汉王朝推崇的儒家思想的具体化形态呈现。“鹿”作为一个艺术母题,有若干个主题发展方向,比如“长寿”主题,此处重点探讨这一母题向“仁爱”主题的发展。可以说,母题“鹿”发展为具有仁爱主题的“麒麟”,母题的形象产生了巨大变化,相应地它产生了一个全新的艺术主题。麒麟母题发展的另一个路径为“麟之趾”,人们祈愿自己聪慧的孩童为“麒麟儿”。自此,麒麟和儿童的母题便形成了紧密的联系,诸多的“麒麟送子”“天上麒麟子”等年画,便是人们求子、祝愿孩子如“麟之趾”般美好前程在中国民间艺术中的具体呈现。古时传说芣苡具有宜生功能,闻一多先生曾从《诗经•周南•芣苡》入手,深入分析古代妇女采集芣苡风俗的神圣与严肃。古代佛教的“磨侯罗”“化生儿”以及民间流行的“莲生童子”“大阿福”等,也是人们求子心理在精神上的反映。不同的历史阶段受儒释道思想的影响程度不同,也相应出现了不同的求子母题意象群,如“送子观音”“泰山娘娘”等。由此可见,麒麟的母题在历史中不断发展变化,形成了“多子多福”的主题。另外,民间有“天上麒麟儿,民间状元郎”的说法,也是“麒麟”和“儿童”的母题结合形成的“望子成龙”主题。张道一先生从母题、主题发展变化角度追溯“麒麟”的原始母题“鹿”,而后在不同的社会文化发展环境中,“麒麟”母题(意象)和不同的母题相结合,演变为“麒麟送子”以及“麟吐玉书”“麟之趾”等母题意象群。同时相应的民间艺术主题也不断演变,从最初的儒家核心思想“仁”,发展到“望子成龙”“多子多福”等民间艺术主题,以至演变为现代民众祈愿的“吉祥”主题。“吉祥”主题在民间艺术中广泛出现,追溯这一主题在民间艺术史学中的发展演变谱系,可以发现“麒麟”便是这一艺术史学谱系中的一个母题原型。对此张道一先生感叹道:“当陈旧的思想意识随着日月流逝,只剩下一个美丽的外壳时……由此转化为一种符号和标志,成为吉祥的象征。”[6]中国古代“吉祥”主题或许有若干主题、母题的脉络谱系,但在此呈现的是艺术史学中“吉祥”主题其中一个民间艺术主题谱系的演变路径。张道一先生对“麒麟”母题(或者说母题意象)如何发展演变为“吉祥”主题的民间艺术史学谱系作专题研究,为主题学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介入民间艺术学的尝试提供了理论佐证。把主题学运用于民间艺术研究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民间艺术与原始艺术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的基石,也和宫廷艺术、文人艺术等艺术形态有着重要的内在联系。在艺术史学领域,从主题学视角窥探民间艺术作品的主题思想,具体包括探究众多民间艺术涉及的母题、题材、主题,以及母题变化和主题流变的内在关系,以此厘清民间艺术的主题谱系演变。民间艺术主题和母题演变形成的众多谱系,是民间艺术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和方法,也是艺术史研究的重要路径,对整个人类艺术史主题谱系的演变也有着重要影响。当然需特别注意,一定要将民间艺术主题置于大的艺术史学因果链中考察。主题学中的母题、题材、意象等因素,应当放在民间艺术史学的因果链中进行考察。“主题谱系”概念准确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为研究民间艺术的主题、母题谱系提供了新的可行路径。艺术主题是一个不断变迁的过程,可以追根溯源,并且不断向前发展。探究民间艺术的主题脉络发展变化路径,正是艺术史研究的重要部分。探讨民间艺术中众多的主题与其母题之间的关系,分析民间艺术的主题谱系与其史学路径的脉络关系,捋清民间艺术主题、母题的发展演变与大的艺术史学的关系,有助于研究主题学和民间艺术史学的内在逻辑关系,从而将主题学介入民间艺术史学研究的方法得以有效实施并产生积极作用。

三、当代文化语境下民间艺术主题学的研究意义

在当代文化语境下,作为艺术学理论范畴的民间艺术主题学研究,最主要的意义是从主题学视角分析民间艺术主题谱系的演变脉络,构建民间艺术史学体系,进而丰富中国艺术史学体系的架构。在整个社会文化范畴中,民间艺术主题学的研究,无疑对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在基因,科学建构民族文化的体系结构,为中华民族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民间艺术理论研究中,主题学视角容易被学者忽视。在艺术史学研究中,民间艺术板块也经常缺失。当代学者主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艺术造型特点出发,对民间艺术的流布与传承进行调研整理并思考对策,如各地的花纸年画、门神纸马、剪纸皮影、印染织绣、编织扎作等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无形中流露出人民大众淳厚、率真、诚实、乐观的情感,表现出鲜明夸张的形式特点,映射出人民的精神信仰和文化路径。民间艺术是农耕时代的特有产物,是人们利用农闲时间自发的艺术行为结果。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态,民间艺术是一条传统之链,是一个时代的代表,可以看到特定时代民众的人文精神,代表一个民族的过去,是一个民族文化历史的见证。假如这些民间艺术消失,民族文化就没有了实物见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艺术被称为活化石就是这个道理。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变革时期,不仅改变着生产方式和经济关系,更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强烈冲击,大部分民间艺术会悄然退出社会舞台或进行现代转型。保护这些民间艺术固然重要,更需要从民间艺术深层次的主题流变进行研究,提炼潜藏于民间艺术中广大民众的审美情趣,挖掘深植于民间艺术中的精神内涵,这对于当代社会文化语境的民间艺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遗憾的是民间艺术常常缺位于中国古代艺术史学研究,学者们更多地关注文人艺术、宫廷艺术的发展史。艺术的主题、母题研究,同样是艺术史领域的绝响。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是目前公认的中西方艺术发展史中体例结构相对较完善的史学著作,对中晚唐以前绘画史及其理论做了详尽梳理,全面叙述画作的鉴品与收藏,并为自轩辕时代以来的372名有代表性的艺术家进行传记著录。其他艺术理论著作如裴孝源的《贞观公私画史》、郭熙的《临泉高致集》、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黄休复的《益州名画录》、笪重光的《画筌》、邹一桂的《小山画谱》等,都是按照对艺术家及其作品评品的方式著述,没有关于主题、母题方面的研究。无独有偶,西方的艺术史撰写路径也没有主题学的参与。瓦萨里的《艺苑名人传》以产生、成熟、衰老、死亡的“再生进程”艺术史观为框架进行撰写,更多的是记录了艺术家的生活及其与作品相关的事情。温克尔曼的《古代艺术史》、沃尔夫林的《艺术风格学:美术史的基本概念》、贡布里希的《艺术发展史》等,也都没有涉及主题学。潘诺夫斯基的《视觉艺术的含义》《图像学研究》用圣像学和图像学探讨艺术作品中的母题转变问题,已经涉及艺术主题学中的母题因素,但并没有从主题学的视角进行母题、主题的发展路径研究。对于民间艺术主题学研究在中西方艺术史学理论体系中的缺失,李倍雷教授提出:“缺乏民间艺术的‘传统’的艺术史学的这种现象,在今天必须加以纠正,让民间艺术成为中国艺术史学的基本部分和架构史学体系与体例的史料。”[7]目前大部分中国艺术史学理论是套用西方史学结构进行撰写,或者用西方美学理论架构中国艺术史,或者用贝尔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艺术理论研究中国的艺术形态和艺术发展路径,这些都不能准确地解释中国的艺术发展,民间艺术史学体系在这种构架下更不可行。将主题学的研究方法介入中国民间艺术史学研究,探究艺术母题、主题的发展脉络,不仅是当代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新视野,而且还可以窥探到中华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路径。特别是在当代社会文化语境中,民间艺术的主题学研究不能缺席。通过民间艺术主题学的研究,可以深层次地认识中华民族精神和民众文化信仰,对传统文化进行自我觉醒、自我审视。“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在北京大学首次提出来的,主要内涵建立在对“根”的找寻与继承上,建立在对“真”的批判与发展上,对发展趋向的规律把握与持续指引上。文化自觉要求对文化地位作用的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对文化历史责任的担当应是深刻而正确的。民间艺术的研究正是建立在对民族文化“根”的找寻与继承上,比如关于“生育”“求子”主题的民间艺术有“送子娘娘”和“麒麟送子”等母题(意象群),广泛分布于年画、长命锁、百家衣、百家被、虎头鞋、虎头帽、猪头鞋等众多民间艺术中。对这些民间艺术母题进行全面梳理,可以找出它们的发展路径,理清艺术母题影响主题演变的诸多因素。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艺术母题不管怎么发展,它们的共同主题始终是求子、保子平安健康等关于孩童的题材,都属于吉祥文化主题的大范畴。文化自觉要求个人、民族都要对自身文化历史圈子的艺术文化有自知之明,做到心中有数,“各美其美”。虽然这个过程很艰巨,但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清醒的认识,才可以在世界诸多文化类型中建立起自己的民族文化观,有条件地“美人之美”,理性思考民族本土文化在当代社会文化转型中的文化自主性,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当代社会文化语境中,以主题学视角研究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一条有效路径。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前提,文化自信建立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是民众主体对自身所处文化的认同和坚守。我国的民间艺术丰富繁杂,是一个庞大的艺术文化圈,是中华民族的“根”之所在。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越深厚,它的凝聚力也就越强。在党的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8]可以坚信,民间艺术主题学理论的研究,能让整个民族更自觉地全面深入了解自身文化,由文化自觉逐渐建立起全民族的文化自信。

四、结语

民间工艺论文范文8

关键词:民间文化;民间美育资源;核心素养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信息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一些优秀民间文化需要进一步发展和传承。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优秀民间文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学校高度重视“非遗”教育,促进“非遗”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探索新形势下“非遗”教育新的方法、途径和规律,在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非遗”校园传承教育活动,提高“非遗”校园传承的水平和质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荣昌历史悠久,素有“海棠香国”和“渝西明珠”之美誉。在荣昌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中,勤劳智慧的荣昌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也形成了璀璨的文化。荣昌有着丰富的民间美育资源。如:荣昌夏布享誉内外,扬雄曾在《蜀都赋》中赞叹“筒中黄润(夏布),一端数金”,如今远销东南亚各国;荣昌陶瓷历史悠久,其中安陶素有“泥精”之美称,在陶瓷行业中独具特色,其产品以“薄如纸、亮如镜、声如磬”而享誉中外;荣昌折扇经历代艺人刻苦钻研、精工创制,逐步发展成为风格独特的民间工艺品,“其精雅宜士人,其华灿宜艳女”,深受人民喜爱;荣昌桥、荣昌猪、荣昌海棠花等都是荣昌地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元素。此外,还有路孔古镇、河包白塔、清升罗汉寺牌坊等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建筑,为民间文化视角下的中学美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人文资源。荣昌具有丰富的民间美育资源,为我们探索中学美术课程新路线提供了文化基础。因此,在现行美术教材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与地方特色紧密结合,探究基于传统文化的中学美术教育,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的弘扬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二、基于传统文化视角的中学美术教育实践研究

1.了解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造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当今时代快速发展,一方面,学生的学习途径发生巨大变化,书籍、报刊、电视等途径已逐渐被网络所取代,各类网络信息冲击着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国家呼吁学生的审美方向回归传统,强调立足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继承传统的文化符号元素。回归生活,不拘泥于传统课堂形式的乡土美术实践,不失为一种改变学生学习途径的有效探索。首先,师生要“走出去”。教师要走出课堂,到民间学习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知识,以提高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解、消化,逐渐完善美术课程教学模式。学生走出课堂,深入自己熟悉的家乡,进行实地体验和田野调查。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荣昌安富陶艺小镇考察、调研,参观荣昌陶艺博物馆,了解地方陶器发展史;参观夏兴古窑遗址;还可以走进镇上的陶艺手工作坊,感受能工巧匠的精思妙想,亲身体验民间文化的博大精深。将实践活动与课堂相结合,不仅丰富了学习内容,创新了教学方式,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都有了很大改善,对事物的认知更加深刻。其次,学校要虚心地“请进来”。荣昌有一批优秀的民间艺术家,如荣昌折扇的部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陈子福、荣昌陶的部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梁先才、荣昌区陶艺实践基地的陶瓷艺术家赵宁宁老师等。邀请这些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人和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开设不同类型的传统文化讲座,同时邀请他们举办展览、现场演示等各种活动,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能够营造传统文化教育氛围,让师生在享受乡土文化盛宴的同时增进对家乡的认识和热爱。

2.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通过开展“弘扬民间艺术、传承民族文化”的主题实践活动,能够让荣昌乡土文化融入中学美术教育。安富陶瓷青少年实训基地规模较大,功能完善。师生到该实训基地实践,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美术教育服务。学校坚持每年在校园内举办以“弘扬民间艺术、传承民族文化”为主题的大型艺术节,包括泥塑创作、扇面绘画、书画展演等实践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渗透美术课程的传统文化教育。

3.提炼传统文化精髓,构建乡土美术选修精品课程

以往的美术中学课程内容主要围绕九大模块,选取中西方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作品,根据不同目标编排。荣昌乡土美术教材的课程标准基于国家新课程标准,增加了学科的核心素养部分,旨在传承荣昌的特色地域文化。选题从美术教育的视角来审视荣昌乡土资源的教育功能和价值,根据主题进行取舍,按照类别划分板块,不断提炼乡土美育资源的传统文化精髓,构建乡土美术教学体系,编写乡土美术教材,打造美术精品课程。目前,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提炼,学校已形成成熟的教学体系,并打造了美术精品课程——荣昌乡土美术(图1、2)。该课程共有4个模块:传统手工艺欣赏、建筑艺术欣赏、书画艺术欣赏、民俗文化艺术欣赏,共12章节,24课时。内容包括:第一章:荣昌海棠;第二章:荣昌草扎艺术;第三章:心灵的慰藉——天主教堂;第四章:扇中精品——荣昌折扇;第五章:泥与火的艺术——荣昌陶;第六章:筒中黄润——荣昌夏布;第七章:东方凡•高——陈子庄;第八章:梦里水乡——路孔古镇;第九章:河包石塔;第十章:家乡的桥;第十一章:家乡的黄桷树;第十二章:荣昌猪及其文化。荣昌乡土美术课程影响深远,学生能了解传统艺术从萌芽到兴盛的整个过程,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加深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强化审美感受力。荣昌乡土美术与统编教材最大的区别在于灵活度更大,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更强。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再次从不同的角度欣赏熟悉的事物,获得前所未有的全新体验。

4.基于传统文化视角的中学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视觉形象为载体,体验感悟为途径,审美强化为核心,美术知识和技能为基础,陶冶学生审美情操,增进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有效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是我们基于民间美育资源渗透民间文化教育的核心和宗旨。以荣昌乡土美术教材为蓝本,通过实地考察、实践课程和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艺术作品的诞生和内涵,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同时,通过一年一度的文化艺术节,展出学生现场制作的民间艺术作品,能够激发学生创作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鉴赏具有一定艺术特色、文化内涵以及与生活经验相关联的乡土艺术作品,学习用美术及相关术语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又增进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有效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结语

深度挖掘具有浓厚历史底蕴的艺术形式,设计适合当地学生学情的地方教材,不仅传承与发展了地方传统文化资源,而且以有趣和多元的形式丰富了教学内容。笔者探索传统文化视角下的美术教育,构建基于地方特色文化的中学美术教育教学体系,形成以本土民间艺术为载体的精品课程,是适应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的教学实践,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的教育精神,目前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得以推广。

参考文献:

[1]赵光磊.视觉文化教育研究——后现代视角.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周宪.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

[3]杨建滨.初中美术新课程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吕德雄.陶行知师德理论及其当代价值.人民出版社,2010.

[6]谢雱.中学美术教材教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冯晓阳.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与传统.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