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资源论文范例

卫生资源论文

卫生资源论文范文1

1.1调查对象

为全面、科学地了解武陵山片区卫生人才资源和医学教育状况,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1年1月至10月对武陵山片区所辖的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武陵山片区71个县(市、区)中的27个县(市、区)进行了卫生人力资源。同时调查该片区医学教育院校现况。调查对象包括11个地(市、州)的卫生局,27个县(市、区)的卫生局,以及41所县级医院,394所乡镇卫生院,2所本科院校,2所职业技术学院,1所医学专科学校。

1.2调查内容与方法

用自行设计的《武陵山片区医卫人力资源现状调查表》、《武陵山片区医卫人力资源现况和对高级卫生人才的培养需求调查问卷(医疗机构)》、《武陵山片区基层医卫人力资源现状和对高级卫生人才的培养需求调查访谈记录表》和《武陵山片区医学教育情况调查表》实施调查。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查阅档案、现场问卷调查和实地查看等方式,对武陵山片区的卫生人力资源和医学教育现状进行数据采集。

1.3分析方法

运用比较分析法、归纳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将所采集资料录入Excel,对武陵山片区医技人员数量、医护人员执业情况、医护人员职称学历、高等院校医学专业设置、医学招生规模等项目进行分析。

2调查结果

2.1武陵山片区卫生人力资源现况

武陵山片区共有卫生技术人员85081人,每千人口卫技人员数2.77人,仅为全国平均值4.36人的63.5%;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0.94人,仅为全国平均值1.79人的52.7%;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0.86人,仅为全国平均值1.52人的56.8%。怀化市311个乡镇医院中,执业或助理执业医师少于2人(含2人)的医院有62家,没有一个执业或助理执业医师的医院仍有5家。

2.2卫生人力资源职称与学历结构

武陵山片区卫生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3114人,仅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3.66%;中级职称23185人,占27.25%;初级职称36768人,占43.22%。该区域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普遍偏低,本科以上(含本科)学历12724人,仅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14.96%;大中专及以下学历占主体,其中大专学历33549人,占39.43%;中专及以下学历38808人,占45.61%。

2.3武陵山片区医学教育现况

武陵山片区无独立设置的医学本科院校,目前开办医学类专业的高等院校仅5所,包括2所本科院校(吉首大学、湖北民族学院)、1所专科学校(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2所高职院校(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另外有开办医学类专业的中专学校2所(咸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恩施州卫生学校)。武陵山片区内的2所综合大学(吉首大学、湖北民族学院)设有医学院,但医学本科生的年招生规模仅600人,涉及临床医学、护理、针灸推拿、中医学、医学影像学、中药学等6个专业,其中临床医学专业年招生数不足300人,且无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本科专业。

2.4武陵山片区对高级医卫人才的需求

435所医院中的385所医院对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全科医学专业以本科及以上学历需求为主,市级以上医院对硕士研究生需求尤其强烈;326所医院对医技和护理人员以专科及以上学历为主,县级以上医院对本科生有较大需求。被调查的435所医院中有405所医院要求从医人员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功底,过硬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较强的应急处理能力;426所医院要求医务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人际沟通能力,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要服从安排、安心扎根基层医疗工作。

3讨论

武陵山片区是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于一体的贫困片区,由于地处偏远,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此次调查发现,该区域城市化率低,医院环境、设施、生活条件等较差,医务人员待遇较低,医生晋升职称阻力较大,导致外地区高职称、高学历医务人员不愿进入该区域从事医疗工作;同时该区域医学高等教育层次偏低、规模偏小,本区域培养的医学生远不能满足老百姓的医疗需求,且大部分医学毕业生不安心在贫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长期服务,导致武陵山片区基层医卫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尤其乡镇医院医务人员严重缺乏,有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更是稀少。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改委《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要求,要促进武陵山片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示:要改善民生,保障武陵山片区老百姓的就医质量,必须大力改善该区域卫生人力资源现状。提高武陵山片区卫生人力资源的建议:

3.1加强武陵山片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

武陵山片区政府可依靠国家扶贫攻坚规划,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对贫困片区医疗卫生事业的专项支持。地方医疗卫生机构可以项目建设为“良剂”,积极筹措资金,引进必要的医疗设备,加强县级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和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扩大县、乡医院门诊科室、检查项目和住院病床,同时规范村卫生所的标准化建设,全面优化县、乡、村诊疗环境,形成以县级医院为中心,乡级医院为枢纽,村级卫生所为基础的三级医疗卫生全覆盖的网络和功能相对完备,设施相对齐全的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使武陵山片区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老百姓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经济的医疗卫生服务,也为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提供更加齐备、先进的医疗服务平台。

3.2提高武陵山片区医务人员工作待遇

要留住人才,必须提高医务人员工作待遇,尤其要改善基层乡镇卫生医院的医务人员待遇,加强他们的业务培训,给他们相应配套的政策扶持。在工资收入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的工资水平,要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政府要给予合理补助。在培训晋升方面,政府要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重点加强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培养培训;对长期在城乡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业务培训、待遇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在对基层医疗机构核编、定编的基础上,允许基层医疗机构直接进院校定向招聘,并给予一定的进编自主权。在执业环境方面,要提高医务人员的社会地位,为医务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一方面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纵向和横向交流,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另一方面完善医疗执业保险和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保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3.3构建适应贫困地区卫生人力开发的医学教育体系

卫生资源论文范文2

(一)基层卫生院物资管理制度不健全

卫生院由于重视程度不足,或是人力和物力方面的缺陷导致了其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物资管理制度。首先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没有进行责任的明确分工,一人多职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使得问题发生时,工作人员之间互相推脱,不仅造成了员工之间矛盾的产生,也不利用责任的跟踪和追究。有的卫生院因为没有明确的职位划分,出现了凡事请求领导指示的情况,比如在进行资产的处理时,单凭领导的指示就随意出售卫生院资产,无形中造成了卫生院物资的流失。另外,当前的卫生院大多都是财务部门进行账目的管理和控制,业务部门进行实物的管理,这样的任务分配往往导致账目的记录和实际情况不完全吻合,账目真实性不能保证。除此之外,物资的购买缺乏审批,没有经过审批而购买物资往往产生购买的盲目性,出现资产闲置的情况,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二)物资采购、投资、管理环节存在漏洞

基层卫生院物资采购、投资和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相比于其他问题更为突出。基层卫生院分布广、不集中,使得相关部门对卫生院的管理难度增加,管理的力度也远远不及市、县级医院,这就使得基层卫生院在物资采购和使用等方面随意性加大。有些基层卫生院在没有考虑到自己单位的财力状况和设备使用可行度的情况下,就购置了耗资多、大型的、先进的医疗设备,最后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使得设备使用受限,无法发挥出本身的价值,造成了资金的流失。另外,基层卫生院对应收账款等应收类项目的重视度不足,他们只是看中货币资金的获得,也正因为如此,没有对应收款项进行及时的催收,呆账坏账的产生也就不足为奇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基层卫生院物资的流失。

二、加强基层卫生院物资管理的建议

(一)准确定位自身实力,引进专业人才,规范固定资产的使用

首先,基层卫生院管理者要转变基层卫生院物资管理的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在全体职工中宣传物资管理知识,强化普及医院物资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科学有效地搞好医院物资管理工作。其次,要根据目前卫生院中的现有流动资金、医护人员、医疗水平准确定位卫生院实力,合理引进医疗设备和器械,在能够满足现有的医疗现状,又不超出自身能力的前提下,优化固定资产的配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再次,基层卫生院要积极引进专业医疗人才,在自身财务能力的范围之内,尽量引进有水平的医疗人员,这不仅能够提高基层卫生院的医疗水平,提升基层卫生院医护人员的医资力量,而且能够解决基层卫生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和维护问题,专业的医疗人员能够从专业的角度看待问题,使基层卫生院的固定资产的管理走向正规化,改善基层卫生院目前的固定资产管理现状。最后,要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维护做出详细的规定,要把固定资产的使用与医护人员的奖惩制度联系起来,严格规范基层卫生院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维护,减少固定资产的损失,延长其使用时间,使基层卫生院本身就不充裕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二)完善基层卫生院物资管理制度

完善基层卫生院物资管理制度可以保证卫生院工作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有利于确保在发生问题时能够进行责任追究。首先,要明确工作内容和责任的分工,尽量避免一人多职的现象,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单位物资管理工作,出现问题,可根据员工职责追究相关的法律责任,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员工的消极怠工状况。其次,建立基层卫生院会计核算制度,选用专业的会计工作人员对物资进行管理,提高财务核算的质量。财务人员要严格遵守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规章制度,定期清点卫生院物资数目和使用现状,做到心中有数,并仔细进行账目核对,保证账目的真实性,杜绝账实不符的情况发生,确保国有物资安全与完整。最后,对卫生院物资进行处理时要严格根据规定走完各项流程,先要由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科学评估,然后按照程序进行申报审批,审批下来执行时,要密切对实施过程进行跟踪,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三)加强物资使用管理,实行绩效考核制度

加大对应收款项的重视程度,而不仅仅只是重视资金的收入。物资的使用和租借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审批,并进行详细的记录,防止物资无故流失。除了对物资进行定期的清查核算外,还要重视设备的维护、维修,对资产要做到节约高效的使用,发挥出它全部的价值。基层卫生院应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考核时要保证公开公正,将工作业绩和工资挂钩,对工作能力强的员工要进行适当的奖励,为卫生院留住人才。

三、结语

卫生资源论文范文3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研发的卫生政策研究知识服务平台的总体目标是“整合卫生政策研究信息资源,实现知识的准确分类、快速定位和获取,建立综合信息门户,实现用户分层管理,构建能充分满足卫生政策管理人员和卫生政策研究人员需求的知识服务平台”。为实现这一目标,首要任务就是要对信息资源进行遴选,即确定该知识服务平台整合和利用的资源范围。卫生政策研究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医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和政治学等多个学科。为满足科研人员的不同需要,应根据其使用行为,研究卫生政策研究知识服务平台中期刊资源的遴选标准,使卫生政策研究知识平台服务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资源的准确推送。卫生政策研究领域知识服务平台的期刊资源采集标准,要综合考虑交叉学科的特性,期刊遴选集合既要包含本领域的核心期刊,还要包含与本领域密切相关的其他学术期刊。核心期刊是面向某个学科或者某个主题的,其学科范围较明确,因此利用现有的期刊评价工具就可确定核心期刊的范围。期刊遴选集合主要是面向交叉学科,其学科范围较为模糊。该领域中作者所发表的文献刊登在不同学科的期刊上,因此界定期刊遴选集合较为复杂,目前还没有相关的评价工具可确定对交叉学科期刊的遴选范围。本文主要立足于科研人员的文献使用行为,以文献计量学为基础,探索知识服务平台中期刊的遴选标准,为卫生政策研究知识服务平台的建设奠定资源基础。

1现有期刊遴选的方法

1.1基于布拉德福定律布拉德福定律指出,相当数量的专业论文相对集中刊载在少数专业期刊中,形成核心区,其余数量的论文高度分散在大量非专业期刊中,又形成包含着与核心区同等数量论文的区域,每个区域中的期刊数量成1:a:a2的关系。但布拉德福定律遴选各学科领域核心期刊也存在单一数据源无法满足期刊遴选的需求和主题检索容易导致大量期刊漏检等问题[1],而卫生政策研究涉及广泛学科,仅通过主题检索很难确定其研究内容和范围。

1.2基于引文分析科学工作者的引用行为是科学活动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科学交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引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引用是否真实地使用文献,也能够反映文献的价值(质量、重要性和影响度)[3]。由美国科学情报所(ISI)建立的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CI)收录了国际上高质量的学术期刊,建立了科学的文献计量指标,被科研人员用于科研绩效评价,但由于语言的限制以及源期刊分布的不均衡等原因,导致SCI在期刊收录范围上产生了很大的遗漏[4]。因此,单纯以引文分析法确定期刊的采选范围也不能全面满足卫生政策研究人员的要求。

2卫生政策研究领域期刊的遴选方法

2.1期刊遴选方法D.P.Wallace在1986年有关文献分散与老化之间关系的研究中,以期刊的被引次数代替期刊的载文量,认为期刊被引用的次数也可像期刊的载文量一样,直观地反映其在本专业的贡献大小和地位[5]。根据该研究成果,本文假定文献的被引用情况可从另一个方面反映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期刊。因此,本文将布拉德福定律所反映的期刊载文量累积数与期刊累积数之间的函数关系,转化为的引用文献数量累积数与引用期刊累积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并以此确定期刊的遴选范围。该期刊遴选方法是一种综合评价学术期刊的方法,一方面充分考虑了布拉德福定律在文献计量学中的应用特点,反映了高水平学术期刊在学科领域内的权威性,也能采用较为客观的方法从不同水平、不同学科范围的期刊中遴选出较为重要的期刊;另一方面弥补了载文量会受到期刊发文量的影响,造成低水平高载文量的期刊被遴选出来。以某一学科文献大量引用的期刊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期刊被引文献数量的多少对期刊进行排序,根据布拉德福定律将被引文献划分为3个数量相等的区间,确定3个区间的期刊数量,并以第一区间的期刊作为卫生政策研究知识服务平台的期刊采选范围。该方法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确定了卫生政策研究领域的期刊遴选范围,以文献计量学理论和卫生政策研究人员的引用行为基础,确定了交叉学科的期刊遴选方法,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意义。

2.2期刊遴选步骤将引文分析与布拉德福定律充分结合,可弥补单一数据源造成的大量相关期刊漏检的现象。具体遴选步骤如图1所示。依据现有权威标准,结合卫生政策研究人员的判断,确定卫生政策研究领域分析的初始数据集合和确定数据集的时间范围,采集其中文献的题录信息,分析其期刊论文引证的来源期刊的文献数量,利用布拉德福定律确定期刊的被引频次累积数与期刊累积数之间的函数关系,从而确定遴选范围。

3卫生政策研究领域期刊的遴选过程

3.1数据选择

3.1.1中文数据集合的确定参考《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收集国内卫生政策与管理类期刊26种(表1)[6]。《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编制的,最早于1987年,最新版(2008年版)收录了1765种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由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清华大学图书馆和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以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基础。

3.1.2外文数据集合的确定ISIWebofScience收录了各领域的核心期刊。但是由于对学科范围的界定的不同,会导致该核心期刊范围较为狭窄,不能够充分满足卫生政策研究领域外文期刊的采选要求。因此本文拟将WebofScience中卫生政策领域的核心期刊作为初始期刊集合,通过布拉德福定律进一步将其“小核心大范围”化,从学科领域内部的引用机制确定卫生政策研究领域的期刊遴选范围。WebofScienceSCIE的172个学科类目中,与卫生政策研究相关的有2个:HealthCareScience&Services有64种期刊;Public,Environmental&Occu-pationalHealth有118种期刊。SSCI的55个学科类目中,与卫生政策研究相关的有2个:HealthPolicy&Service有43种期刊;SocialSciences,Biomedical有32种期刊。这4个学科类目的期刊去重后共有期刊220种。通过专家咨询法,将卫生政策研究核心期刊范围缩小到34种期刊[7](表2)。

3.2分析卫生政策研究领域期刊的遴选范围

3.2.1中文期刊的遴选范围以CNKI系列全文数据库为来源数据库,该数据库收录了中国大陆出版的6600多种核心期刊和专业特色期刊。本研究下载了26种卫生政策研究相关期刊2004-2008年发表的45672篇学术论文的题录信息及其6937种引用期刊,其中引用的中文期刊3164种,外文3773种,引用的中文期刊论文50989篇,引用的外文期刊论文7064篇。卫生政策研究中文期刊数量和被引文献数量关系见图2。按照期刊被引文献数量的多少对期刊进行统计,并按降序排列,利用布拉德福定律对其进行分析。按照期刊被引文献数量,将3164种期刊中的50989篇文献,平均分为A、B、C3个区域(每个区域平均16996篇文献)。A区域———期刊总数为22种,期刊最低被引文献数为293篇,期刊文献数为16884篇,总被引频次为25365次。B区域———期刊总数为182种,最低被引文献数为40篇,期刊文献数为17099篇,总被引频次20355次。C区域———期刊总数为2960种,最低被引文献数量为1篇,期刊文献数为17096篇,总被引频次为18433次。由于CNKI收录的引文数据不完整,会导致期刊遴选数量过少,无法满足卫生政策研究领域资源建设的要求,因此将A区域和B区域两个集合内的期刊总和作为卫生政策研究领域的遴选期刊,共计204种期刊。通过A和B两个集合范围,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包括了与卫生政策研究最相关的全部26种期刊,另外还有临床医学、公共卫生、药学和护理学等多个相关学科的178种期刊,其中被引文献数量居前30位的期刊见表3。通过卫生政策研究人员的学术引用关系,充分表明了卫生政策研究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研究内容涉猎范围较广。#p#分页标题#e#

3.2.2外文期刊遴选范围以ISIWebofKnowledge数据库为采选范围,下载了2004-2008年34种卫生政策研究外文核心期刊发表的26841篇学术论文的题录信息。采用ThomsonDerwentAnalyzer[8]进行分析,经过数据清洗后,得出26841篇文献引用的117552种期刊,引用的期刊论文458666篇,平均每种期刊有3.9篇论文被引用,每种期刊平均被引频次为5.4次。按照期刊被引文献的多少对期刊进行统计,并按降序排列,利用布拉德福定律对其进行分析。按照期刊被引文献数将117552种期刊的458666篇文献,平均分为A、B、C3个区域(每个区域平均有152888篇文献)。A区域———期刊总数为250种,期刊最低被引文献数为201篇,期刊文献数为152924篇,期刊总被引频次为273637。B区域———期刊总数为5993种,期刊最低被引文献数为7篇,期刊文献数为152854篇,期刊总被引频次为199086。C区域———期刊总数为111309种,期刊最低被引文献数为1篇,期刊文献数为152888篇,期刊总被引频次为162913。根据布拉德福定律,A区域是载文密度大、质量高的核心区,期刊数为n1;B区的期刊载文密度一般,质量也一般,期刊数为n2;C区的期刊数量较大但质量不高,期刊数为n3。依照布拉德福定律,n1:n2:n3=1:a:a2,a应为一个常数,约为20。被引文献数量最多的30种卫生政策研究领域的外文核心期刊具体见表4。

4问题及展望

4.1中文期刊数据库引文收录不全面,导致中文期刊遴选存在误差虽然本研究所采用的CNKI数据库是国内唯一一个学科覆盖面广、引文数据较丰富的学术期刊数据库,但由于其引文标引规则的局限性,并不能真实反映文献之间的全部引用关系,造成中文期刊遴选过程中,A数据集合文献量过少的现象。因此将B集合也考虑进来,这与布拉德福定律有一定差别。

卫生资源论文范文4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自主学习;主动性;模式创新;线上;互联网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互联网+”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积极开展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1],通过新型的学习方式提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2]。2020年6月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继续医学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充分发挥远程教育方便快捷的优势,鼓励和支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学习[3]。2020年9月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第十七条中明确提出,“创新继续教育方式,逐步推广可验证的自学模式。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健全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网络。”指导意见同时指出,推进“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认证”,支持“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建设”[4]。医信平台跟踪国内外发展形势,积极响应国家和上级领导的要求,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和资源优势,创新继续医学教育模式,为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尽可能地创建方便、灵活、自主、多样的学习方式,以激发学习者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使继续医学教育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通过继续教育真实提高其职业发展能力。

1医信平台介绍

医信是由医学参考报社(CN11-0269)和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社(CN11-5709/R)于2017年联合创建的医学互联网学习交流平台。医信是专为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医学教育学习服务的专业性服务平台,核心目标是促进国际与国内医学专业知识的传播交流,利用新型互联网技术为我国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搭建国际化、专业化、互动型的自主学习和交流平台。医信APP已在苹果商店和各手机应用商店上架,用户下载APP后只需进行实名制注册,通过真实手机号获得验证码,填写所在机构、专业和职称,通过平台认证后,就可以在此平台学习相关文献和直播内容,并可与专业同行进行沟通和交流。医信创建了新型的互联网继续医学教育自主学习模式,具有独特的功能属性、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自主研发的智能推荐系统、内容审核系统、学习管理系统、学习激励系统、会议服务系统、直播系统等,均已获得了国家版权局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认证。

2医信平台的自主学习模式、内容和特色

2.1微论文

全球的医学专业文献每年超过300万篇,国内每年新医学论文近百万篇,广大医务工作者在获取最新国内外研究进展时,需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文献检索和翻译。因受网络条件、外语水平、时间精力等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难以及时对专业文献进行检索和追踪,无法及时了解和掌握专业的最新进展和发展动态。医信与各专业出版机构合作,现已覆盖42个学科专业,邀请4000余名专家,及时跟踪本专业领域的最新国内外学科发展,结合我国实际以“权威性、专业性、时效性、实用性”为原则,对最新文献进行筛选、翻译、解读和点评,凝练为千字以内的“微论文”形式进行报道,辅以图片和表格,并对重大专业进展进行解读和点评,指出其核心实用价值和临床意义所在,帮助广大读者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文献的核心精髓,并指导如何应用于工作实践。医信现已累计报道了源自全球5,628个国际医学专业刊物的123,816篇微论文及专业图片和表格9万余张,在提升广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知识和临床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推进我国继续医学教育模式转变具有深远的影响。医信采用领先的TMT(Technology,Media,Telecom)技术研发出智能推荐系统,依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卫技人员的需求及其自身知识积淀水平,动态地收集、跟踪、统计、解析和重组,在坚持实用性、针对性和前沿性的前提下,精准及时的进行个性化内容推荐,并可对本学科、跨学科内容进行追溯关联,形成知识网络。分层次、分内容的学习架构,使所有学习者都能够获得适合自身需求的个性化内容,极大的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每个学科每周为用户主动推送5-10篇微论文,每篇微论文的阅读时长约2-3分钟,用户可随时随地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每天用不超过10分钟即可了解本学科的最新进展,显著提升了学习效率。对于感兴趣的相关内容,用户可通过附属链接直接查看原文,并通过医信推荐阅读相关文献,实现深度学习。用户可对微论文进行点赞、收藏、转发和评论,以在线讨论的形式进行提问、沟通交流,探讨经验,开展学习互动,还可以自行邀请同行、仰慕专家和添加好友等方式拓展交流范围,结识更多的专业同行。医信微论文的年量约1.3万篇,年总学习人数超10万人,评论数量超3万条,收藏/点赞/转发总数超7万次;阅读微论文的用户中高级职称占18.7%,中级职称占41.8%,初级职称(及其它)占39.5%;其中45%的用户来自于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南京、武汉七个城市,其它用户广泛分布于全国29个省的多个市县地区。医信微论文正以其方便、灵活、高效等优势在我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并越来越受到学习者的青睐。

2.2直播及回放

我国每年召开的部级和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项目众多,但大多数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却因工作、费用、主办方人数控制等原因,难以参与现场学习[5]。医信利用互联网技术跨越时间、空间的特性,将线下培训实时迁移到互联网移动终端,使广大学习者尤其是边远地区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学习对象,能够实时观看在线培训或培训视频回放,拓宽了学习者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丰富了继续医学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医信在此类活动中是技术支持平台,可帮助项目主办方建立线上数字会场,会前预告,开展议程管理,沟通专家讲者,统计线上报名情况,现场/线上进行扫码签到;培训过程中直播专家讲授内容,同时还可以同步播放演讲PPT、进行投票评选、开展线上互动交流、发放电子问卷等;能够永久保存视频资料,精准记录参会者行为数据,汇总统计全程学习交流数据。医信可以为每一个在此平台举办的培训项目提供真实可靠、科学的教学过程和反馈情况的数据支持。包括主会场及各分会场的主讲人员信息,演讲时长,线上线下的学习人数,每个学员的进场时间、离场时间、学习时长、线上互动次数、问卷/考核反馈情况,统计参加学习者的专业分布、职称分布、地域分布,并定期反馈会后视频的回放情况等。近3年来医信已累计直播会议/培训/系列讲座500余场,包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师培训等方面的培训和课程。累计参加学习人次超50万次,特别是2020年1月至12月,线上培训和直播成为学术交流的重要渠道,线上参会人数已远超线下会场参会人数,更多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此种便捷高效的方式获取本学科、交叉学科及跨学科的前沿学科进展和同行经验,不仅为他们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也大大降低了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学习成本。医信根据学习者注册的专业,在“推荐”专栏中每周推送十余个相关学科的培训项目活动信息,愿意参加的用户可预先报名,即可不断接收到来自平台提供的项目信息进展情况和提醒消息。对于无法参加现场学习的用户,可按照活动名称、讲者姓名或专业词条进行检索,随时随地观看培训项目的直播/回放;对于现场参会者,因无法同时参加各个分会场的学习,也可通过医信平台观看其它分会场的视频回放。医信直播和回放均开放评论,在培训中和培训后用户都可随时提问和评论,与讲者进行沟通,解除疑问,或发表专业见解和评论,交流经验和体会。医信现已有专业点评与评论五万余条,形成了独特而珍贵的内容资源。2020年大量现场培训项目被迫取消、延期或以网络直播形式进行,医信在此一年期间开放直播活动300余场,如中国国际高血压大会、京津冀急诊急救高峰论坛、北京骨科年会等,涵盖37个专业,其中部级项目占21%,省市级项目占48%,相关机构及科研团队活动占31%。可观看视频回放超6000条,总学习人数超10万人,总观看人次近200万人次。直播线上交流超5万条,学习者中高级职称占14.2%,中级职称占33.4%,初级职称(及其它)占52.4%;其中26.7%的用户来自于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南京六个城市,其它广泛分布于全国29个省的多个市县地区。

2.3精选SCI期刊

为了方便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快速便捷的从微论文中链接原文,医信从SCI期刊数据库中筛选出与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关系最为密切的覆盖42个临床及相关医学专业的5,628本刊物,将这些期刊的历史文献进行索引,目前已完成100多万篇精选摘要,进行数字化转换后进行,英文原文内容通过医信智能翻译功能可实现一键翻译转为中文,大大提高了检索阅读英文文献的便捷性和阅读效率。医信平台将上述内容进行结构化和数字化,提取每篇文章的标题、作者、文章来源、关键词、正文内容、图表内容、发表时间和参考文献等字段,可根据任意字段进行检索排序,通过简便的操作即可快速精确检索和定位内容,提高了广大医务工作者获取知识的效率和精确度。

2.4医学名词规范

鉴于医学科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的需要,为便于用户查询和规范医学名词的使用,医信平台与国家名词委员会(http://www.cnctst.cn)合作,陆续将各医学专业的名词进行全面系统化的梳理,并进行数字化转化,努力推进医学专业内容等标准化、规范化和专业化进程,目前正陆续进行各医学专业词条整理和数据转化工作。

3总结与展望

卫生资源论文范文5

1医学期刊服务领域的不断推进

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的要求,选择研究、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和文化特征的多维一体生活方式疾病防治体系;研究慢病防治技术筛选评价标准,开发慢病防治技术并在全国试点城市推广;建立集体检、诊断、预防、管理、健康促进为一体的慢病综合防治体系和评估监测模型;建立以社区为基础、个人家庭检测为手段、中心医院(或医学中心)为支撑的慢病分级防治网络和网络健康管理信息平台;整合和促进慢病防治科技资源科普化,集成开发慢病防治信息资源包、健康科普图书等科普资源。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给社区医疗带来很大的发展动力,而社区医疗对疾病诊疗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刊开展以疼痛为例的专题论文,专栏刊发慢病防治的论文,疼痛患病率极高,且给患者、家庭、社会医疗等多方面造成巨大的负担,每年全球用于诊疗疼痛的金额占全球GDP的2%~3%。多数患者会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社区医疗机构对疾病诊疗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社区诊疗现状不容乐观,诊疗水平有待提高,诊断符合率约10%,提示社区医疗机构人员诊疗环节薄弱。所以未来要深入推行科学的社区诊疗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社区诊疗水平。只有社区医生的诊疗水平提高了,患者才愿意到社区门诊看病,只有患者愿意去社区看病了,才能逐步实现三级分诊的原则。提示社区医生继续教育至关重要,做好基层医生的培训工作,才能整体提高我国医学诊疗水平。例如我刊在重视学术传播的同时,时刻不忘科技传媒的职责,2017年10月27-28日在全国科普日“健康一生”宣传活动中,走进社区,积极宣传预防疾病为主旨,卫生健康引领未来的理念,开展专家一对一义诊,邀请武汉协和、同济的名医专家开展慢病防控讲座,切实将学术殿堂的理论知识落地,使医学期刊既能惠及到社区医生,也让公众在科普宣传活动中受益。

2基层卫生医疗作者群的培养

基层工作的难点在人才培养,为此,杂志的主编联合编委会的专家专门撰写基层医师的培训手册及诊疗指南。通过提高基层诊疗水平,强化基层卫生医疗作者的论文撰写水平,提升基础医疗机构的实力,推动基层医疗可持续发展。国家2014年在全国范围内1200家医院进行基层医师的培训和巡讲,基层医疗服务是慢性病防控的关键和基础,强化对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工作,特别对慢性病的高发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防治至关重要。既包含对广大民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民众的健康意识,也包括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已有高血压、心血管病患者的治疗,提升对慢性病防控的认知意识。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现状严峻,而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在基层,这既是我国医改的重点,也是心血管学科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为了展示我国的医改重点工作,我刊专门约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发表了一系列专题论文,《“健康中国”背景下健康管理的发展策略》、《从全球视角看中国脑卒中疾病负担的严峻性》、《全球健康覆盖及其相关研究》等。为此,还设立了继续教育项目、基层论坛、专家面对面专场等形式,把心血管病的最新诊疗规范、指南、技术、进展、理论传递给广大的基层医师,切实提高了广大基层医院心血管病的诊疗水平,对广大基层医师来说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一方面,建立自上而下的数据管理体系以及效果评估体系,保障疾病筛查及治疗干预的效果,切实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移动健康管理平台,协助医生高效管理患者,帮助患者做好家庭长期监测和自我管理,助力“科学就医”的目标实现。医学期刊领域的专家一直坚持推进糖尿病防治的社会化宣传和引领工作。呼吁各方在糖尿病防治工作中积极协作,关注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关注医患之间的良性互动。积极倡导“5公里健康跑”活动,以倡导公众更积极地关注健康、重视健康运动的生活理念。而持续多年的糖尿病经典活动“蓝光行动”,将继续在重点城市、重点地区推进,将糖尿病的防治意识深入人心。

3对期刊数据的深度挖掘,作好学科引领作用

3.1利用期刊的引文数据

分析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的状况和需求评估,为循证决策、恰当应对、有效风险沟通,找寻学科动态,引领学科发展。

3.2依靠专业优势搜集数据

其专业数据来源主要依靠国内医学期刊资源目录,包括基础信息管理分析、传染病监测报告、损伤中毒监测报告、地方病监测报告、卫生健康危险因素、卫生应急监测报告,数据采集主要依靠ERP、CRM等期刊系统,保持期刊信息通畅,了解疾病控制工作架构,找寻下一步工作要点。

3.3常规工作的实践分析

关注的内容主要是流脑、人感染H7N9、霍乱、高温中暑、救灾防病、食源性疾病的毒理学研究,通过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疾病谱运行的问题与变化,做出分析与应对措施,同时这些分析结果,也是专业学科关键绩效指标(KPI)的重要来源。当有分析结果出来的时候,医学期刊要行动,这个行动就是要在第一时间内告知公共卫生、预防医学科研人员“了解你所需要的最新医学研究动态”。

4办特色专栏,关注疾病防控

抓好杂志质量管理,继续打造品牌期刊。专家论坛栏目为我刊的特色栏目,且一直是我刊的推存栏目,大部分刊出的论文为专向约稿,为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学科带头人的最新学术前瞻性报道,具有很好的专业学科引领作用。为此,我刊每期均有重点专题栏目的论文刊发。近期刊发的肝病与代谢疾病专栏,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新进展》、《降低肝脏胰岛素抵抗的治疗策略》、《肝脏与多器官对话》等研究前沿内容。特邀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连续性报道,尤其关注肝脏脂肪含量测定在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对医疗卫生人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针对基层医药卫生人员刊发的诊疗方法专题论文,定量超声方法不仅可以定量诊断脂肪肝,而且具有简便、经济、灵敏度及特异度高的优势,尤其适合向基层医院推广并进行大规模人群研究。已将肝脏脂肪含量定量技术在社区人群及全国多中心研究中进行了验证、应用与推广,并在大样本人群中获得了肝脏脂肪含量与糖脂代谢紊乱及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量化关系结果。引发了人们对脂肪肝和代谢紊乱这个医学健康问题的深刻关注,公众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有了更全面深刻的了解。

卫生资源论文范文6

关键词:《中国卫生法制》;中医药;卫生法律;中医药法律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在疫情防控、疾病治疗期间发挥了巨大作用,也引起了我国社会各界对中医药发展的关注,中医药行业迎来重要发展契机。国务院于2009年5月7日颁布的《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研究制订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名录,逐步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专门保护制度”[1]。《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曾指出“以提高中医药发展水平为中心,以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机制为重点,以增进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为目标,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促进中西医结合,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中医药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国家鼓励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企业等,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中医药研究方法,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加强中西医结合研究,促进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继承和创新”。可见加强中医药行业迎来重要发展机遇的同时,其相关法律的研究势在必行。《中国卫生法制》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集学术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研究卫生法和卫生法学理论,探讨卫生法制工作的规律和发展方向,介绍国内外卫生法制建设动态和卫生法学研究成果,交流地方卫生法和执法经验,普及卫生法律知识等的中文学术期刊,在相关卫生法律研究领域中具有代表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卫生法制》近10年来中医药相关法律研究情况,并根据其结果指出我国近年中医药相关法律的研究状况,以期为中医药相关法律的发展提供建议。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以《中国卫生法制》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所刊发的中医药法律相关的44篇学术论文(不包括简讯、文摘与信息等)为研究对象,对其数量、作者单位、基金项目、被引情况逐条记录,进行统计分析。

(二)方法。在参考相关文献的研究方法基础上[2],通过查阅《中国卫生法制》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所刊发的1111篇学术论文,仔细查看有无中医、中医、中医药相关信息,并将登记数据分类输入Excel进行统计处理。

二、结果

(一)总体情况。统计发现,在44篇中医药法律相关的文章中以2019年占比最高,达到6.29%。2010年和2011年整体占比也较高,这与当年期刊中开设中医药管理专栏、中医与中医专题、医药知识产权专题有关。随后中医药相关的发文量呈现了下降趋势,但从2016年开始整体呈逐步上升的趋势,除了与当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有关,也从侧面反映出近年来学术界对中医药行业开始重视,与之相关的学术研究开始增多。但不可否认的是,近10年关于中医药法律相关研究情况整体较少,仅有3.96%,值得反思。见表1。

(二)第一作者单位及所在地区情况。通过查阅44篇中医药法律相关文章的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统计发现排在前6位的分别为北京中医药大学(8篇,18.18%)、南京中医药大学(4篇,9.09%)、首都医科大学(3篇,6.82%)、江苏省中医医院(2篇,4.55%)、上海中医药大学(2篇,4.55%)、中国政法大学(2篇,4.55%)。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的地区前3位分别为北京(18篇,40.91%)、江苏(10篇,22.73%)、广东(3篇,6.82%),皆为我国经济医疗发达地区。

(三)研究内容。44篇文章中,有关键词的有43篇,主要以中医药、传统中医药知识、中医药立法、知识产权、立法、中医医师为主,总体可体现出中医药相关法律研究的热点,高频关键词统计见表2。44篇文章的主题内容涵盖了中医药法、传统知识、法的制定、医疗损害、中医医师资格考核、知识产权、行政处罚、诊疗活动等,依次为11篇、4篇、4篇、其余为3篇,研究内容较为广泛。

(四)基金项目。全部的44篇论文中,17篇有基金项目资助,涉及23个项目,全部为国内单位部门资助,统计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获基金资助论文占统计论文的38.64%,资助面较窄,总体受资助数量较少,各年分布不均,且部级项目近10年发表的论文仅1个,远少于其他三类级别项目,可能无法满足较高层次对中医药相关法律深入研究的需要。

(五)被引情况。44篇论文中共有31篇论文被引用,被引用超过10次的有4篇,被引频次在10次以上的论文统计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被引10次以上的论文刊发于2010-2016年,总体被引数量较少,被引用的论文大多集中于讨论,中医药知识产权、中医药人才培养和中医药立法这几个方面。

三、讨论

(一)研究范围广泛、但研究数量较少。44篇论文基本涵盖了我国中医药领域目前的热点问题,但从《中国卫生法制》近10年的刊文情况来看,关于中医药法律相关的文章数量较少,无法满足当前中医药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并且缺乏对中医药法律人才培养的相关论文,无法为提高中医药领域相关人才的储备提供借鉴和参考。社会成员对我国中医药法律认知情况也缺少相应的社会调查,没有相应数据的支撑,也缺少这方面的文章,以至于无法为我国完善中医药立法提供意见参考。

(二)中医药法律人才培养规模不够。随着教育部专业的调整,目前仍开设医事法律相关专业的中医类院校较少,造成中医药法律基础人才储备不足的现象。以2020年研招网硕士、博士招生目录检索来看,在硕士培养阶段,仅有北京中医药大学和暨南大学开设相关专业,分别开设在中医学和药事管理学科下。在博士培养阶段仅有北京大学和浙江中医药大学开设相关方向,分别放在临床药学和中医药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下进行招生。可见,我国目前中医药法律人才储备不足,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不够,中医药相关法律研究的数量自然也就较少。

(三)国家资助较少。《中医药法》自2017年7月1日实施以来,引起法学界与中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从近3年该刊中医药法律相关的发文量明显提升就可以看出来。但从所受到基金资助情况来看,所获得基金支持较少,尤其是部级基金,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部级基金资助的论文成果出现,可见国家对该方面研究的资助还不够,无法满足研究者对中医药法律相关理论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四、建议

(一)继续开设研究专栏,搭建研究平台。从该刊近年来的栏目设置来看,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中医药研究专栏了,很多的与中医药相关法律有关的文章都刊登在理论研究、执法与研究和医事法苑等栏目,不利于加强引导,形成中医药法律专门的研究平台。在国家大力重视中医药行业发展的背景下,建议期刊可重新开设中医药相关法律研究专栏,以加强引导,吸引从事中医药相关法律研究学者的广泛投稿,以适应我国中医药行业全面发展的需要,并以此为契机搭建中医药相关法律研究平台,加强学术交流,以促进我国中医药相关理论研究的蓬勃发展。

(二)加大中医药法律人才培养规模。面对当前开设医药卫生法律专业高校较少的情况,要加强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尤其是中医类院校与综合实力较强的法学院高校可以实行联合培养机制,利用各自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补齐短板,共同开设医药卫生法律专业,既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能力,也可以保障人才培养规模,还保障了人才培养的质量[3]。

卫生资源论文范文7

关键词:药学文献检索;临床药学;教学效果

徐州医科大学临床药学专业建于1997年,经过20余年的发展,秉承“以人为本,药学服务”的现代药学教育理念,构建了“一体两翼”的课程体系;通过整合课程资源,实现了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了“懂医精药,能力为先”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先后开展了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专业基础课程的改革[1-3],成效显著。药学文献检索作为临床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临床药学专业“一体两翼”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4]。该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文献信息收集、整理、加工与利用能力,掌握科技文献的检索方法和科技论文的写作技巧,促进学生提高学习、研究和创新的能力,培养其具有相应的科研素养[5],以利于课程论文和今后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随着“大数据”“精准医疗”“人工智能”等概念的提出,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专业数据库的出现,在丰富药学文献检索课程内容,便利文献检索的同时,也为药学文献检索课程的本科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任务。为适应当前形势,实现我校临床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满足实际工作需要,通过整合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案和内容等措施对临床药学专业药学文献检索课程进行改革。

1整合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我校临床药学专业学制五年,药学文献检索课程在四年级第二学期开设,主要服务于后续的综合技能实验和五年级第二学期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及撰写。因与前期开设的理论课程有明显脱节,时间跨度较长,学生对理论课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不知如何应用,缺乏文献检索在科学研究中应用的感性认识,教学效果欠佳。如能在进行药学文献检索教学过程中,整合与之相关的课程,适时安排相应实践操作,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问题,不仅有利于提高药学文献检索的教学效率,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改善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6]。针对上述情况,从我校临床药学专业培养目标出发,在本课程授课初期向学生介绍临床药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本课程的目标、定位,让学生了解毕业论文或科研设计的流程,使其认识到本门课程对后续综合技能实验课、毕业论文设计及进一步深造进行科研选题的重要作用,明确本门课程开设的目的和重要作用。在授课内容上,不拘泥于教材,突出重点,适当讲解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重点讲解获取科技文献的方法和途径以及科技论文的写作的方法与要求。在课程的学时分配上,增加中英文数据库的检索及使用上机实践的学时比例,增加网络环境下获取文献的方法及途径内容,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在教案设计时选择与临床药学学科密切相关的“合理用药”“精准医疗”等科研实例,讲解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根据课程内容设置一些问题,以班级竞赛的方式,在同时上课的两个班级中,通过随机提问或者让学生推荐的方式选出代表回答问题,作为班级的课程平时积分。利用大学生争强好胜和集体荣誉感强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7]。在课程安排上,相应的理论教学结束后及时安排上机实践,同时将临床药学专业的综合技能实验安排在药学文献检索课程结束后的第二周,并将综合技能实验内容与数据库检索相关实验内容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文献检索知识面广、实践性强的特点,通过上机实践和后续的药学综合技能实验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文献检索技能,提高教学效率。

2引入案例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临床药学专业的药学文献检索课程主要内容为:文献检索及科技论文写作概述、中英文数据库的特点及应用和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与方法。从教学方式上又可以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课程设置30个学时。其中理论教学部分具有内容多、信息量大、理论性强的特点,与前期所学的其他课程相关性不大,知识相对独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通过课堂讲解的方式开展理论部分教学,由于内容相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容易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在学习本门课程时,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学习兴趣不高[8]。因此,在药学文献检索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选择与临床药学专业相关的科研实例或话题,使学生进入某种特定的事件和情景中,提出问题,让学生对所给出的科研实例或话题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能联系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加深印象,又能更加容易地掌握所要求掌握的内容,有利于培养他们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例如在讲授数据库检索及应用时,以学生所熟知的我院某个任课教师的科研课题为例,介绍糖尿病发病机制及用药现状,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检索该教师发表的科研论文、申请的发明专利,教师进行总结,介绍应用合适的检索途径和检索策略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在介绍学术规范时,向学生介绍2017年湖北某高校知名学者的学术造假事件及其对学校和个人的影响,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哪些行为是学术不端行为,如何避免不端行为,通过积极讨论、主动答题等方式引导,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

3制订多元化的考核方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考核是保证课程正常开展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和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药学文献检索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大学生获得一定的文献信息收集、整理、加工与利用能力,掌握科技文献检索和科技论文写作的方法,使其顺利完成课程论文或毕业论文。根据药学文献检索课程特点和课程内容设置,采用“文献检索知识及应用考核+综述报告考核+平时成绩”考核方式。其中文献检索知识及应用考核部分占总成绩的50%,考核在第二次上机实践课时进行,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我校图书馆已有的数据库资源或网络资源(如中国知网、WebofScience、PubMed等数据库平台),检索相关文献的技能。考核内容基于学生所熟知的专业课教师的课题或与临床药学专业相关的主题设置题目。通过关键词、作者、期刊名称等进行专利、毕业论文及期刊检索。综述报告考查成绩占总成绩的40%,布置与临床药学专业相关某一个疾病的“个体化给药”“精准医疗”“合理用药”等课题,或者让学生选择与自己参加过的科研有关的课题撰写相关研究进展,严格按照我校本科毕业论文的格式进行撰写,重点强调中英文摘要、主题内容的撰写要求、论文格式、参考文献格式的具体要求。同时采取学生相互检查、挑毛病、提建议的形式,以便学生更快地掌握论文写作技巧。教师在课堂上选择几篇往届学生的综述报告或毕业论文,对于内容质量及格式规范给予点评,供学生参考。根据综述报告的质量和格式规范给予评分,作为综述报告的考查成绩。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主要由课堂回答问题、分组讨论、任务完成及上课出勤组成。通过制订多元化的考核方案,达到检验学生是否具备文献检索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科技论文写作技能的目的,体现文献检索课程以实践为导向的特点,促进文献检索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药学文献检索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临床药学专业文献检索课程教学中,根据课程本身特点,引导学生认识该课程对后续综合性技能实验、毕业论文撰写及研究生学习的重要作用,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制订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方案,体现药学文献检索课程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特点,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掌握文献检索使用及科技论文撰写的方法。根据专业特点因材施教,将案例教学引入药学文献检索教学中,通过引入与专业相关的案例,开阔学生的视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尝试,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为学生后续课程及毕业论文撰写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安琳,郑友广,谷小珂,等.案例教学法在临床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3):62-64.

[2]段静雨,张春平,李岩,等.大数据背景下临床生药学教学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21):41-42.

[3]高剑,牟杰,薛运生,等.药学专业物理化学教学改革与探讨[J].科技视界,2015(5):46.

[4]牛一民,刘阳.临床药学背景下中医药必修课程的开设[J].药学教育,2017,33(6):30-32.

[5]李艳萍,吴剑峰.药学文献检索与科研设计课程应用型教学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4):56-57.

[6]陈辉,郝志友,孙彦君,等.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文献检索课现状分析及改革策略[J].中国西部科技,2013,12(7):98.

[7]谷小珂,张玲,郑友广.提高临床药学专业药物化学教学质量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20):84-85.

卫生资源论文范文8

【关键词】需求;健康教育;学术交流;基层

学术交流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对知识、经验、成果进行的探讨、论证、研究活动,其本质是通过激励、激发和启迪,促进学问的总结、推广和创新[1-2]。学术交流为参与者提供了开阔视野、更新知识、了解动态、激发灵感的机会,促使涉足者深入地归纳问题、分析问题和寻求解决方案,从而帮助“人力”掌握有系统的专门学问向“人才”转变。需求评估是在专家判断的需要和潜在需要、供给、主体诉求和可接受程度这几个因素之间找出平衡点。广州市的基层健康教育人员主要包括区级健康教育所的全职人员52人(11个区合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的健康教育专责人员189人。广州市健康教育所从1997年开始,每2年组织1次学术交流会。前9次学术交流会均以论文稿件为基础开展交流,从第10次起,稿件形式有所扩充[3]。为了更好地制定未来3年的学术交流供给措施,笔者于2018年3月启动了需求评估工作。项目组在充分考虑备选措施的结构、质量、有效性[4]的基础上,根据卫生服务研究中“需求”的来源和转化关系[5]选择评估对象,以定性方法为主开展评估。

1从典型对象了解诉求并拟订备选措施

1.1通过小组讨论了解诉求

根据广州市健康教育所往年的基层学术交流措施自订小组讨论提纲,主要内容是学术交流的必要性、既往措施的可延续性和存在的问题。选取区级公共卫生服务包健康教育专线2016和2017年考核累计分数[6-7](下简称考核分数)中上和中下水平(即第3和9名)的区,每区选取基层健康教育人员代表8人参与讨论,共组织小组讨论2场。小组讨论获得的诉求如下。a1?有必要继续举办健康教育学术交流会;a2?基层健康教育人员对学术交流会的功能期待主要是更新专业知识和开拓工作思路;a3?可延续以往征稿和评奖、现场交流和优秀稿件网络公开的做法。存在的问题包括:a4?基层健康教育人员身兼数职,科研能力有待提升;a5?科研或科普项目主管部门面向基层的申报配额少,导致基层健康教育人员获得科研或科普项目立项的机会甚少,足以提供交流的学术成果则更少,建议加强立项前的交流;a6?有些基层健康教育人员认为学术和自己的日常工作关系不够密切,建议选择与日常工作关系更密切的内容进行交流。

1.2经过半结构式访谈后得到备选措施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项目组评阅了基层健康教育人才培养方面的规划和政策文献,草拟出8条学术交流备选措施,并自订了半结构式访谈提纲。提纲主要内容为是否支持备选措施、对政策与措施的开放性意见。项目组在充分考虑代表性的基础上设置典型对象的抽样条件及抽样要素,分别对3名典型对象开展访谈。抽样条件是:在考核分数位于前2名的区且满足要素①者1人,满足要素②③者1人,满足要素②④者1人。抽样要素包括:①区级健康教育所专职人员,从事健康教育工作6年以上,至少参加过2次广州市健康教育学术交流会,资历和业绩已达到申报基层副高级职称条件且即将参评基层副高级职称;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镇卫生院健康教育专责人员;③从事健康教育工作4年以上,至少参加过1次广州市健康教育学术交流会,最近3年内取得中级职称;④从事健康教育工作2年以上,已取得初级职称而未取得中级职称。3名典型对象对项目组草拟的8条备选措施没有反对意见,并提出了优化建议和6条补充意见。访谈得知诉求a1~a3与政策“建立更好的医学创新激励机制和以应用为导向的成果评价机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吻合;存在的问题a4、a5与政策“创新人才评价机制,不将论文、科研等作为基层卫生人才职称评审的硬性要求”(“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人才发展规划)吻合。但是政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申报基层或非基层卫生专业评审时,单位均应根据事业单位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等额推荐评审”(广东省卫计委关于做好2017年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导致多人竞争一个推荐机会,科研或科普项目的立项数、论文数等反映学术水平的业绩则成为取得单位内部推荐的重要基础。以政策“应提交能够反映其业绩能力水平的材料”、“将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专题报告、病案分析、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新技术新项目推广应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次数等作为评审标准的重要内容”(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的指导意见)为基础,兼顾应对问题a6,可考虑将科普短文、实践案例、校园教案、项目或工作方案设计书、工作总结作为健康教育学术交流的稿件类型,与论文同时征集。半结构式访谈后,8条草拟的措施中有5条被修订完善,新增措施6条,备选措施增至14条。

2联系专家与基层人员对学术交流备选措施进行评判

2.1通过专家咨询开展的备选措施必要程度评判

利用上一阶段所获的信息设计备选措施的专家咨询表,联系广东省内健康教育专业机构或高校公共卫生领域副高及以上职称、承担过健康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专家6名开展备选措施必要程度的电子邮件咨询。咨询得到专家判断这些备选措施的必要程度。项目组根据专家咨询中的开放性意见增加了3条补充措施。

2.2通过结构式访谈得到典型对象的评判

项目组在考虑可及性和代表性的基础上设置结构式访谈典型对象的抽取条件。抽样数量增多,抽样要素与研究初期的半结构式访谈相同。抽样分3层,在考核分数位于前2名、中等水平、末2名的区,分别抽取满足条件①者1名,满足条件②③者1名,满足条件②④者2名,3个层共得到12名。最终开展结构式访谈12人,得到典型对象评判备选措施的需要程度和可接受程度。对电子邮件咨询和结构式访谈结果进行赋值,5表示必要程度、对象需要程度、对象可接受程度很高,1则反之。结构式访谈结果与专家咨询结果一并在表1中列出。对于基层健康教育学术交流备选措施1~14,其必要程度中位数、对象需要程度中位数、对象可接受程度中位数3者之间的肯德尔协调系数W=0?670(χ2=26?136,P=0?016)。对于补充措施1~3,对象需要程度和对象可接受程度的中位数均在4(比较高)及以上。

3启示

3.1有必要在保留论文和科研交流的基础上拓展具有健康教育特色的学术交流的载体

小组讨论中了解到不少人期待更新专业知识和开拓工作思路,这映射出学术交流的源动力。另一方面,尽管当前有“不将论文、科研等作为基层卫生人才职称评审的硬性要求”的政策导向,但是从典型对象中了解到报评高级职称前,论文、科研等业绩实际上成为取得单位内部推荐的重要基础。因此在人力资源相对丰富,内部竞争不可忽视的广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论文、科研方面的交流仍然存在刚性需求。这一推论在小组讨论和半结构式访谈中得到的印证。主动的期待和职称申报政策的牵引作用决定了论文、科研仍然是基层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但是学术交流的载体远远不止包括论文和科研。根据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到的信息,科普短文、实践案例、校园教案等都可以成为具有健康教育特色的交流载体。而从专家的评判结果来看,增加这些载体的必要程度中位数达到4?5(5最高)。因此,在保留论文和科研交流的基础上,拓展交流的载体是改进工作的佳选。

3.2备选措施符合专家的判断和基层的需要,可优先采纳评分高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