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政策论文范例

卫生政策论文

卫生政策论文范文1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行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许多医院面临着严峻的发展形势。在当今的社会形势下,想要在医疗行业中占据有利地位,实现长久发展,就要在管理手段上提升优势。档案管理作为医院管理工作之一,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医院的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想要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就要做好档案管理这一基础性工作,不断将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科技化,使医院紧跟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

【关键词】医院;档案管理;创新

医院中的档案包括医疗档案、人事档案、财务档案等,是医院进行学习、研究和调查的重要依据,高效率的档案管理能够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反之如果档案丢失或损毁则会导致严重后果。当今,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也应结合现代化手段,简化工作程序,减少工作量,进行高效、清晰、有条理的档案管理。

一、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够。医院的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医疗知识、档案管理手段以及相应的信息技术手段。但当前,大部分医院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医疗方面:对医护人员进行大力培养,努力提升医院的医疗条件和诊疗水平,但很少有医院重视档案管理工作。调查显示,大部分医院的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并且医院没有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档案管理相关工作的培训和学习。档案管理人员的晋升空间较小,人员流动量较大,对档案管理工作造成了影响。(二)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由于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重视,大部分医院没有针对档案管理制定出严格的工作制度和责任制度,导致工作人员态度散漫,缺乏责任心。另外,当前的医院档案基本是由各个科室分别管理,缺乏统一性,容易出现保存重复、分类模糊等情况,给日后的档案利用和调取加大了难度,还会造成重要资料的丢失和收集不及时。(三)没有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考虑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急需对医院的档案管理设备进行更新,但在一些中小型医院中,使用的档案管理设备过于陈旧,由于受到医院的经济条件和规模限制,没有对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进行及时更换,一些医院甚至依然利用人工进行档案信息的整理和搜索,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在后期使用档案时需要耗费更大的精力。

二、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

(一)树立正确档案管理观念。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首先要重新树立档案管理观念,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医院要引导档案管理人员建立正确的工作观念,了解工作性质,增强自身责任意识。将档案信息作为重要的研究和学习资源,在加强管理的同时让医院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入开发和研究。首先,要树立现代化管理观念,不断学习新的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质量。其次,要树立动态化管理观念,打破传统的档案管理局限,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竞争意识。(二)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创新档案管理模式就要对传统的档案管理制度进行改革,考虑到当今的管理需求,医院必须将档案管理工作责任落实到个人,制定出详细的工作职责,使各项工作职责的落实程度和档案管理人员的薪资福利相挂钩,督促档案管理人员更加认真地完成工作,对各类档案进行明确分类和编号。其次,还要制定严格的档案借阅制度,规范借阅流程,严格审批,进行详细的信息登记,明确借阅期限,对于逾期借阅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在借阅期间必须保证档案内容的保密和完整,不得泄露机密信息。要将不同机密等级的档案进行分类管理,定期检查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的完整,对盗取机密信息的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对于需要销毁的档案资料也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最后,要对存放纸质资料的库房做好防火和防潮工作,以免档案资料受到环境影响遭受损坏。(三)将档案管理工作和现代科技相融合。传统的档案资料以纸质资料为主,极容易受到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遭受损坏,并且其占用空间较大,后期资料查找难度更大,极为不便。当今,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和现代科技相结合,信息资料也不再只是单纯的文字,还加入了音频、视频资料。利用科技信息手段进行档案管理方便、快捷,能够在瞬间完成备份和检索,降低了因自然灾害和环境因素造成档案损坏的概率,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人力和物力成本,应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广泛利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医疗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想要提高医院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仅要提高医疗条件和诊疗水平,更要在档案管理这类基础性工作中下足功夫。档案管理是医院进行医疗服务、研究、人员管理和财务管理的重要依据,与医院的发展密切相关。医院应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创新管理方法,为医院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使医院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1]门淑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有效途径[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4):3446-3448.

[2]方萍.关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探讨[J].湘潮(下半月),2014(7):85.

作者:杨朝波 单位:石家庄市藁城中西医结合医院

第二篇:医院档案管理改进方法

【摘要】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为现代化医疗卫生事业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是保证医院医疗卫生系统正常运营的必要条件。本文结合新医改背景下社会的整体需求,分析了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站在全局角度,对医院档案管理模式的优化与改进提供几点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新医改;医院;档案管理;改进;策略;分析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量相对较大,管理内容十分复杂,管理人员缺乏一定的全局意识,无法对医院内部医疗文件、诊疗记录、政策要求等文本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导致档案调取环节错乱无序,档案管理质量和管理效果不尽人意。受到新医改政策的积极影响,我国很多医院及地区医疗机构都在内部档案管理模式上进行了优化调整,使现代化医疗卫生系统的运行效率得以全方位提升,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造福于整个社会,加快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一、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整体的规划方向应该发生较大转变。然而部分医院无法明确认清当前形势,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尚未构建完善,对一些细节问题没有进行深入分析,制约着医院长远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的管理水平相对较低,至今没有制定出统一的规划目标及管理准则,导致医院各部门管理工作难以进行有机协调,档案管理系统运行效率难以得到有效提升。部分医院领导人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并将档案管理工作划分到科室管理范围,采用科室管理模式进行统一监管,造成档案管理形势相对固化,制度化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很难切实体现。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给整个医疗卫生行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稳定加快造成了严重的制约,还会给各项基础诊疗工作带来诸多不便,降低医院医疗系统的运行效率。(二)档案管理意识相对缺乏。档案管理人员的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决定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现阶段,很多医院都存在着档案管理模式单一、档案管理手段落后、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业务能力较低等问题。医院领导部门普遍认为,档案管理工作无法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只要对医疗卫生文本数据进行简单整理,保证医院内部工作的协调进行,就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责。这种错误的认识,不仅使现代化档案管理水平严重降低,还对医院稳定、健康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管理人员在这种管理背景下,工作热情渐渐丧失,应付现象愈发严重。管理层具有相对落后的全局观念,那么势必会影响到整个医疗卫生系统的正常运行,新医改理念的深化发展困难重重,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二、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策略

(一)对档案管理给予高度重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医院档案管理模式的调整,结合社会整体需求,对医院档案管理思路进行转换,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领导层能够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从而对档案管理工作予以大力支持,使新医改背景下的档案管理制度更加完善。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在不断探索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树立起积极向上的服务意识,明确自身职责,发挥出管理价值,制定出合理的档案管理方案,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具备较强的全局监管意识,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从而最大限度地彰显出现代化档案管理的实际意义,迎合新医改最新要求,保证人民群众的根本权益。(二)加强信息化档案管理建设。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信息时代的快速来临,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别样的生机与活力。新医改进程持续加快,不仅广泛造福了人民群众,同时也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创造了新的改革机遇。想要进一步提升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质量,我们必须站在全局角度,对医院档案管理改进方向进行明确,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信息化档案管理方案的宣传与实施,转变管理人员及领导人员的档案管理观念,使现代化医疗卫生事业的稳定发展规划顺利实现。医院信息化档案管理建设工作的开展,需要专业设备、仪器的大力支持,政府及有关部门需要为医院大力投入建设资金,使医院能够引进大型先进设备,并开设信息化管理室,为信息化档案管理计划的实施提供有利条件。此外,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医院档案管理人才培训活动,使工作人员能够具备较高专业技能,掌握到先进管理设备的操作要点,充分满足医院的长远规划要求,推动我国现代化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

三、结语

总之,在新医改背景下,对医院档案管理观念进行革新,在全国范围内宣传现代化医疗卫生事业的稳定、健康发展规划,调动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参与热情,让人民群众发挥出监督审查的重要作用,协调各部门、各环节的管理工作,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注入新鲜元素,激发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顺应社会长远发展趋势,对医院档案管理建设质量进行强化提升,构建信息化交流平台,广泛接纳建设性意见,改进医院档案管理局限性较大的问题,促使整个社会的国际化发展进程得以迅速加快。

【参考文献】

[1]李玉红.探究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策略[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03):281-282.

[2]生国栋.探究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措施[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6):1-2.

[3]张爱曾.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方法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5(06):68-69.

作者:闫晓静 单位:石家庄市藁城中西医结合医院

第三篇: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创新途径

【摘要】医院文书档案,有效涵盖医院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统计资料、发展规划、合同、会议记录、协议、委任书、基建项目资料等重要内容,是医院开展医疗护理管理、行政管理和党务管理等活动的重要历史凭证。本文主要是从医院文书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针对医院文书档案管理的创新途径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说明。

【关键词】医院;文书档案;管理;途径;创新方式

在开展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现代医院需要积极创新自身的管理模式,提升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促进该项工作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够充分满足现代医院发展的实际需求。

一、医院文书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的问题

现阶段国内总体医疗水平在不断上升,满足了居民基本的医疗需求,但是从当前医院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医院文书档案管理的各个方面。(一)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着不够健全的问题。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具体执行过程中,缺乏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支撑,这主要是由于现在很多医院自身条件和外部因素影响造成的。针对医院文书档案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妥善合理的标准和规定,没有合理统一的归档制度,导致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无法发挥预期的作用。(二)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现阶段,很多医院针对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文书工作者和档案工作者之间的工作协作度不够高,影响到了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完成效果,同时还会给管理工作增加难度。(三)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本身的基础较差,和时代有着脱节问题。在开展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很多医院本身的管理基础较差,针对归档工作的管理质量要求较低,同时专业的医院文书档案管理人员较为缺乏。管理基础较差,再加上管理手段和现代社会有着一定的脱节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实际的管理质量。

二、医院文书档案管理有效的创新途径分析

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需要积极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采用切实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手段,针对现有的管理方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进,逐渐提升其整体的实施效果。(一)医院领导要能充分重视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领导的重视,将能够为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支持,促进该项工作取得良好的完成效果。现阶段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积极阐述自身的工作性质,表明该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这样领导将能给予该项工作以更多的重视。同时,医院文书档案管理人员还需要积极向领导汇报相应的工作情况,让医院领导了解到管理工作的进度和完成效果。(二)加强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工作。完善合理的基础设施,是开展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通常情况下,在开展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使用打印机、扫描仪和复印机等方面设施,医院需要积极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逐渐增强办公的整体自动化水平,为提升工作效率,增强工作效果,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三)健全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制度。完善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开展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依据,将能够为医院积极开展相应的文书档案管理提供良好的标准和规范要求。积极健全现阶段的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制度,主要是将原有的制度进行不断更新和完善,使其能够更好适应现阶段的办公自动化水平,更好地为管理人员提供支持。同时还需要注意到的是,针对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情况进行细致性的规定,实施全面的责任制度和考核制度,从制度层面提升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四)创新医院文书档案管理的具体手段。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现阶段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趋势,医院需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积极开展相应的文书和档案归档、收集、分析和整理工作,同时还需要积极进行相应的电子化加工,针对文档进行分类保存,并做好备份工作。其次,还需要积极使用到网络信息系统和检索平台,医院医院文书档案使用者,能够在检索平台中,直接快速地搜索到需要的信息。

三、结束语

医院文书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到了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主要是集中在了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着不够健全的问题,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本身的基础较差,和时代有着脱节问题,以及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得不到重视等方面。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积极采用良好手段加以创新和优化,比如说医院领导要能充分重视到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工作,健全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制度,以及创新医院文书档案管理的具体手段。

【参考文献】

[1]杜巍.浅谈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5(17):00299.

[2]庞杏才.现代信息技术下的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创新[J].卷宗,2015,5(10):107.

[3]苏丽萍.办公室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一一从信息社会视角下分析[J].科研,2016(11):00266.

[4]杜莹莹.试析精神病医院文书档案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创新应用[J].办公室业务,2016(5):33.

[5]李巍巍.浅析信息化背景下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C]//"决策论坛——管理决策模式应用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2016.

作者:王雨 单位: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第四篇: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摘要】医院档案是医院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重要信息资源,能够为医院的发展和创新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当前医院无论是医疗水平还是管理水平都取得了较大的提升,这也要求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也要与时俱进,与当前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相适应,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医院的发展和建设。

【关键词】医院;档案管理;管理理念;管理制度;信息化建设

医院档案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属于潜在的社会资源,随着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越来越无法与当前医院的现代化发展相适应,在这种情况下,医院档案管理则需要及时调整思路,加快创新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医院的发展服务,全面提升医院的医疗水平和管理质量,为医院的健康、有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树立全新的档案管理理念

在现代化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作为指导,以此来全面提升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需要重视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化管理意识的培养,使其树立全新的档案管理观念,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从而更好地挖掘出档案管理工作的潜在价值,加大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力度,更好地服务于医院的各项工作。同时在当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还要引入竞争机制,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全面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档案管理体制,加快档案管理工作的转型和创新发展,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从而提升医院档案服务质量,为医院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二、创新档案管理制度

医院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通过进一步健全医院档案管理制度,可以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约束档案管理行为。在医院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制度已无法适应当前医院档案工作发展的需求,因此需要进一步对医院档案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在具体制作过程中需要利用辩证及发展的眼光,针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实际情况,遵循档案信息的高效利用来科学、合理地对档案管理制度进行适当地调整和修改,在制度中要明确规定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内容,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为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提高档案工作现代化、信息化水平建设

当前信息化技术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广泛应用,在医院统一领导下,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利用计算机技术有效地完成了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全面提升了医院档案的现代化水平。档案信息更便于检索和利用。而且构建了医院档案管理系统,并与其他管理系统实现了有效的联网,档案内部实现了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

四、实行综合管理,提升管理效益

当前许多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不规范,档案分散于各个部分,没有专门的部门对医院内部形成的各种门类及各种载体的档案进行统一收集和管理,档案管理缺乏规范化,这也使医院档案无法发挥其重要价值。因此在当前医院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采用集中和规范化档案管理形式,并做好档案管理规划、制度建设等工作,有效地维护好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通过对档案实体进行统一管理,全面提升医院档案管理效益,这不仅有利于更好地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而且档案管理人员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编研工作,对档案信息进行深层次的开发,进一步挖掘出医院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价值。

五、创新服务利用,发挥社会效益

医院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服务。因此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将做好服务作为其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实际工作中,档案服务工作的好坏会对档案工作效能带来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从档案利用及档案业务工作两方面来对档案服务工作进行创新。即在加大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力度,针对当前医院发展过程中对档案信息需求量大的特点,进一步拓展档案工作内容,使档案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各科学及临床一线。同时还要增强档案服务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有效性,拓展医院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全面提升医院档案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对档案服务内容进行延伸,实现医院档案信息的高效利用,更好地实现档案的社会效益。

六、结束语

在当前新形势下,现代化医院的发展要求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要不断进行创新,通过转变思路及全面提升档案服务能力,从而使医院档案能够与当前医院现代化发展趋势相适应,利用优质的档案服务,使档案在当前医院转型升级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出重要作用,履行好为医院发展服务的重要责任,更好地促进医院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春宁.如何做好医院档案管理的创新工作[J].黑龙江科学,2015(08).

[2]练丽珠.新形势下医院档案管理的创新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2).

[3]黄骅.医院档案管理的重要环节及对策研究[J].城建档案,2013(10).

作者:梁丹 单位:哈尔滨市普宁医院

第五篇:医院档案管理现状与对策

【摘要】医院档案管理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院科研技术的开展和正常运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从建立科学高效的档案管理制度、重视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医院;档案管理;现状与对策

医院档案是医院人事、医疗、后勤、基建等各个方面的重要资料和历史记录,对医院的日常运营、医学研究、事务处理、人事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整理和收集医疗服务的相关资料,医疗档案管理涉及的事务领域非常广泛,大到医院全部人事和管理的档案记录,小到医院的所有相关活动的方方面面。医院的档案管理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系统工程,只有科学地做好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医院的高效运转和长期发展。

一、医院档案概述

医院档案记录对医院科研、医疗技术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资料支撑依据作用,合理地利用医院档案能够很好地促进医院医疗事业的发展,医院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档案管理是指医院为了完善和记录医院日常运营的各种活动,对医院建设、医疗资料等各种图文影像的资料记录和管理,这些档案资料是医院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宝贵资源,是促进医院医疗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档案是医院重要研究成果的记录载体,一方面是维护医院日常经营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也是推进医院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医院档案管理现状

(一)缺乏系统健全的档案管理体制和统一的标准。目前绝大多数医院的档案管理存在着医院发展过程中体制和管理标准不一致的问题,档案管理的体制建设缺乏全面性,使得许多医院资源和资料没能系统性地保存和记载,对医院的资料检索和科研调查非常不利,档案管理和档案制定的标准不统一,使得在资料查阅和检索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二)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和技能不够。目前在大多数医院档案管理相关人员看来,档案管理的主要作用就是记载记录,而档案管理涉及的面广,对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养的要求也相对较高,目前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人员多是从其他行政或者相关部门抽调出来进行组合,缺乏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能科学地管理和优化医院档案管理。(三)档案信息收集困难,利用意识较低。医院档案管理的档案收集过程较为复杂繁琐,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运用科学的方式进行收集和记载。由于医院部分医疗资源的特殊性和保密性要求,使得部分档案建立和记载过程相对繁琐,保密和保管监督工作显得非常关键,缺乏一个高效的信息化系统或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对相应需求的人员进行权限开放,进行高效合理的医院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医院档案管理对策

(一)建立科学高效的档案管理制度。医院档案管理需要有一个科学的整体规划,建立完善的医院档案管理制度,将任务和要求层层下分,从而实现整个医院档案管理的高效运行,强调各个医院档案文件的标准和统一,便于使用人员的资料查找和检索,也便于管理人员的资料整理和运用。(二)重视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当前大多数医院将档案管理视为一种价值较低的辅助工作,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档案管理的经验和知识技能。因此在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招录过程中应该尽量选择具有相应的档案管理背景的人员,同时要提高人员的综合能力,应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督促。(三)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高效的信息化档案管理平台能够很好地解决人力和资金的问题,传统的纸质记录耗费时间,而且保管也是一大难题,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立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同时许多信息涉及保密等问题,通过信息化管理开发相关人的权限能够很好地约束和监督,从而实现对医院档案信息的高效管理和利用。

四、总结

医院档案是医院人事、医疗、后勤、基建等各个方面的重要资料和历史记录,对医院的日常运营、医学研究、事务处理、人事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出发,从建立科学高效的档案管理制度、重视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对医院档案管理的发展现状是一个总结与归纳,提出的管理建议是医院档案管理的一个理论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娟.当前背景下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性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7(9).15-23.

[2]董桂兰.关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探讨[J].北京档案,2011(4):47-48.

[3]刘芸.OA系统与医院档案管理的链接研究[J].档案管理,2017(2):61-63.

[4]刘银茂,朱秀红.浅谈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兰台世界,2008(20):112-113.

作者:董雪 单位:滨州市人民医院

第六篇:现行医院档案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当前受我国医疗改革的影响,医院要想不断发展,就要对医院档案工作进行现代化、规范化的管理,从而更好地提升档案的利用率,增强医院档案管理成效,进而更好地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对推动医院稳定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但对现行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有效分析,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解决,因此本文就通过当前我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制定合理的解决策略,为推动我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现行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解析

档案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中最为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内容。要想提升医院档案管理的整体质量,就要加强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实施策略以及优化方式的研究,可是通过对现行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分析,还是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这样会对医院档案管理质量的提升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应对现行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形成问题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与研究,并结合相应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策略,进而真正有效地提升医院档案管理水平,促进医院长远发展。

一、现行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一)在医院中缺乏一定的档案管理意识。因多方面因素,很多医院并没有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很多医院领导层并没有良好的档案管理意识,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无法有效开展,对后期工作带来一定影响。只有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才能为医疗研究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但是有些医院却认为只有将医疗工作和科研工作做好才是最重要的,就是由于这一观念,导致很多医院领导层忽视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且有些医院的工作人员也只注重医务工作的开展,可是对于工作内容却并没有进行记录,甚至还有些医院人员也没有做到对医疗档案进行及时的存储,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欠缺认识,最终会影响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也会对医院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二)医院档案管理软件的系统开发力度有待提升。对于我国档案管理软件开发整体效果还是有待提升的,由于其与计算机硬件技术之间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须要提升档案管理软件开发力度,从而为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坚实基础。在我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主要是以单版机计算机档案管理为主,其在各大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和意义,它不仅能够转变传统以手工为主的档案管理工作形式,也能使档案管理更加便捷、高效。但是当前随着档案管理工作对信息化系统的利用和需求不断的增强,对于单版机计算机的档案管理技术也已经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并且与当前的医院信息系统间也存在一定的距离,所以对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来说,必须开发新的软件系统,档案管理软件的升级更新是现今最为重要的工作。(三)欠缺健全的管理体制,整体标准应进行统一。对于现今我国医院体系来说,都以根据自身科室特点建立了明确、完善的管理体系,可是对于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来说,却还未曾建立起健全的管理体制,并且档案管理工作也缺乏相对统一化的标准体系。在医院当中,有很多部门中的档案是通过自身进行有效管理的,而对于这样的形式却导致医院档案信息不能更加连贯、完整地进行保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会带来一定影响,并且医院无法从中获取具有价值性的资料,也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统一。并且在对相应资料进行查找时,也会非常困难、费时费力。因此对于医院来说,为了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就要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制定统一的档案管理标准系统,从而更好地保障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四)部分医院中对纸质档案缺乏有利的保管策略。在当前有非常多的医院已经实现了档案管理的无纸化管理形式,将纸质档案通过运用信息技术的形式将其进行分类保存,不仅能够确保档案资源的安全性,也能为后期工作提供一定的便捷,有利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可是对于医院来说,纸质档案的管理工作依然是最为重要的工作项目。通过对现行医院纸质档案管理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在其工作当中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其表现为:医院档案管理室常年潮湿阴暗,并且还会有虫子等。这样的问题非常容易导致纸质档案受潮发霉变质,再有虫子的啃食会给纸质档案带来严重破坏。对于这样的情况医院必须要重视纸质档案的管理工作,并制定合理的解决策略对相应问题进行完善,从而确保纸质档案的安全和完整。

二、增强现行医院档案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一)不断提升医院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增强的档案管理意识。要想全面有效地提升医院档案管理整体水平,就必须要保障医院正确认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且要保障医院全员形成正确的档案管理意识,才能更好地确保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医院内部的领导层必须要充分认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其意义与作用,并且也要重视档案管理与医疗和科研等工作的良好开展,从而有效增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增强。另外,医院也要对整体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工作,使其增强认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掌握更多档案管理的知识,这样才能保障医院工作人员积极配合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良好运行提供坚实基础。(二)重视对医院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创新。通过对当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形式进行分析,发现医院档案管理所运用的软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需求,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推动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就必须要加强对医院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创新,合理的利用当前信息化技术手段,从而有效地保障档案管理软件能与医院信息系统呈现兼容性。因此医院必须要开发新的档案管理软件,并积极有效地对当前信息化技术进行研究,科学地选用符合国家鉴定标准的软件管理系统,从而更好地提升医院档案管理水平,进而保障医院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不断发展。(三)制定完善的医院档案管理体系。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当中,科学有效的档案管理制度,不仅能够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也能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真正有效地确保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良好运行,对医院档案信息进行科学管理,这样才能为医院未来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并且为了更好地提升医院档案管理质量和整体水平,医院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对档案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和完善,并将其渗透到各个部门当中,确保医院各个环节能够根据相应标准和制度开展档案管理工作,进而更好地促进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四)对医院纸质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在很多的医院纸质档案管理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对该问题进行解决,医院必须要对纸质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和完善,如在对纸质档案进行保存工作中,一定要选择通风好、光照好的房间进行存储,确保房间内的干燥,不会因潮湿问题而导致纸质档案发霉变质。并且为了更好地防止档案受虫害破坏,医院内部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对纸质档案室进行定期杀虫和消毒,以免虫蚁给纸质档案带来破坏。对于医院来说,必须要增强的对档案信息进行管理,确保医院档案的安全性和完善性,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医院未来良好发展。

三、结束语

在现行的医院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是促进医院未来稳定发展的关键部分,所以医院必须要正确认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升对医院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创新,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从而发挥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势与作用,为促进医疗事业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邝鹏.现行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5(19):66.

[2]芦婷婷.现行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展望,2015(16):208.

[3]毛霏霏.现行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4(13):106.

作者:李保君 单位: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

第七篇:医院档案管理要点

【摘要】在社会办公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下,医院档案管理也开始朝着技术化、信息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文章在阐述办公自动化内涵、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在办公自动化环境下开展医院档案管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办公自动化;医院档案;管理;改善策略

医院档案记录了医院发展的全过程,存储了医院发展过程中的大量医疗科研成果,为医院管理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持,深刻影响着医院日常运营管理。在医疗卫生改革的现代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医院档案管理开始朝着自动化、系统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逐步实现了医院档案自动化办公管理。医院档案自动化办公管理对医院传统档案管理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挑战,为了能够进一步发挥出办公自动化对医院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文章对办公自动化环境下医院档案管理要点问题展开探究。

一、办公自动化环境下医院档案管理的内涵和特点

(一)内涵。医院档案信息办公自动化是指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进行办公室管理工作,从而提高办公室数据信息接收、传递和存储的效率。办公自动化改变了原有的手工操作管理方式,提高了管理的工作效率。(二)特点。第一,工作时效高。医院档案按照功能具体可以分成科研、人事、病历、设备、会计等多种内容。医院的正常运行管理需要医疗、教学、财务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环节的密切配合。办公自动化环境下的医院档案管理能够加强医院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突破传统手工档案管理的局限。第二,对医院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办公自动化环境下的医院档案管理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具备多样化的档案存储形式,由此在实际工作操作中对工作人员的素质、技能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三,医院档案管理出现了新的标准。办公自动化实现了医院档案标准化管理。第四,医院档案管理存储实现了多样化发展。在办公自动化环境下,医院档案存储管理从原有的单一纸质形式转变为文本、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第五,促进了医院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医院传统档案管理注重各个科室的分散管理,无法保障档案的完整和高效利用。办公自动化环境下的医院档案管理能够加强对各部门、各科室之间的工作协调,在最大限度上实现对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

二、办公自动化环境下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医院档案管理制度。现阶段,医院档案办公自动化管理处于初级阶段,在管理操作的过程缺乏必要的软硬件设施来保证信息的完整,甚至还会使得患者的个人信息被泄露,严重影响了患者的个人生活。医院档案管理虽然得到了政府部门的支持,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发挥出资金支持的重要效用,没有打造出高效、统一的医院档案管理平台。(二)医院档案人员综合能力不高。办公自动化环境下的医院档案管理采取多种存储形式来管理文件,对医院档案文件的管理方法、管理原则、管理技术和传统档案管理存在区别,由此对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现阶段一些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缺乏医院档案管理的必要知识技能,学历水平较低。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这些医院档案管理人员不懂得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提升医院档案管理效率。(三)医院档案管理缺乏统一的标准。办公自动化环境下的医院档案管理得到了先进设备的支持,一方面提高了医院档案管理效率,另一方面也使得医院档案管理滋生出新的问题。办公自动化环境下的医院档案管理一般只会保留最后的档案文件,而之前的原始文件会消失。同时,医院档案办公自动化管理还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医院档案自动化管理操作形式混乱,不利于进一步提高医院档案管理效率。(四)医院档案管理缺乏完善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第一,医院档案办公自动化管理的总体水平较低,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手工操作管理的问题,不利于提高医院档案管理效率。第二,医院档案管理队伍素质不高,在实践中缺乏对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经验。第三,医院档案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开发利用不完全,一些产品的质量有待提高。

三、完善医院档案自动化管理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医院档案自动化管理制度。在医院档案系统文件和档案管理被分离之后,在实际操作中,二者会出现越权的问题,为了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需要医院加快制定一套完整化的医院档案自动化管理制度和标准,实现对医院档案自动化管理工作操作的规范。同时,医院档案自动化管理中涉及的各个文件需要采取统一的格式进行管理,保证不同接口文件信息的顺利归档。(二)打造专业的医院档案管理队伍。人员是医院档案自动化管理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提高医院档案信息自动化管理效率需要加快打造高素质的医院档案管理队伍。医院需要紧跟时展需要定期对员工开展全面的培训,更新医院档案自动化管理工作人员的知识储备。另外,在医院档案自动化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员工实施激励奖惩机制,将医院员工的职称评定和其业绩进行挂钩,从而进一步激发医院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三)制定科学合理的医院档案管理标准。医院档案管理的主要业务流程是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编排、鉴定和利用。为了保证各项业务流程的有效连接,需要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结合实际确定自动化环境下的医院档案管理标准,为医院档案管理各部门工作指明方向,在档案信息的选择、鉴别、归档过程中要严格把关,从而保证医院档案自动化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四)构建医院档案自动化管理子系统。在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平台技术上需要进一步打造医院档案管理子系统,通过医院档案管理子系统来将电子公文运转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有效结合,为医院档案自动化管理机制的归档管理和完整,公文的形成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五)加强医院档案自动化管理的网络安全建设。为了保证医院档案自动化管理的安全,需要加强对构成医院档案自动化管理系统设施、软件、硬件的管理,从而保证医院档案自动化管理各网络系统应用不受损害,促进医院档案自动化管理系统的稳定运行。在医院档案自动化管理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数据加密技术、攻击检测技术、数据恢复技术的综合应用,保证患者个人信息的安全,维护医院和患者双方各自的利益。另外,在实现医院档案自动化信息管理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档案信息安全的保护,对自动化环境下医院档案管理应用操作作出明确的规定,并借助计算机技术进一步提升医院档案自动化管理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动化环境下的医院档案管理是一项系统化、科学化、整体化的工作,但是现阶段的医院档案管理多少存在管理意识淡薄、管理缺少专业性、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手段技术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医院档案自动化管理效率,不利于实现医院档案信息管理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在新的历史环境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医院档案自动化管理效率,需要相关人员加快建立完善的医院档案自动化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医院档案管理标准,打造专业的医院档案管理队伍,完善医院档案信息自动化管理子系统,加强对医院档案自动化管理信息的监管,通过一系列工作的完善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医院档案自动化管理效率,促进医院档案管理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莉.在办公自动化环境下如何做好电子文书档案管理工作[J].城建档案,2016(02):51-52.

[2]杜建民.浅谈办公自动化环境下的文书档案管理的特点和建议[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4(09):64-65+72.

[3]李理.办公自动化环境下医院档案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78):178+174.

[4]张爱曾.办公自动化环境下医院档案管理探讨[J].档案管理,2015(06):91.

[5]杨永丽.刍议办公自动化环境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J].才智,2015(32):259.

卫生政策论文范文2

[摘要]

为了响应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地方本科院校积极开展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探索。国际贸易专业具有实践性强、创业性强等特点,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将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总结国际贸易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融合路径进行设计,从师资队伍、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案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一、引言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从2015年起教育部将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具有开创型个性和创业基本素质的人才为目标,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其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15年11月,由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要求从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局出发,加快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从而带动更多地方高校加快转型步伐,推进高等教育全方位改革,为经济提质增效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在这样的背景下,实践性、创业性较强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首当其冲。通常来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由于涉及国际货物与服务的谈判、交易、报关报检、结算等一系列过程,涉及大量的国际贸易实务和专业操作知识,对专业教育的要求较高。与此同时,国际贸易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驱动性。近年来,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上海自贸区和中韩自贸区的建立,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的提出,都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兼备发展高等教育和促进地方经济的双重角色。因此,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培养适应区域发展需要的人才,对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不够

应用型本科高校完整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发展。但在许多地方本科院校中,由于历史传统的原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并未得到充分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一直处于边缘化和非主流的地位,尚未纳入主流教育体系,具体表现为: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案中没有鲜明体现,课程体系设置不健全,没有形成鲜明的学科和专业;在思想认识上,一些高校还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整合上升到办学理念的高度。虽然学校一直强调创新创业,但是在专业教育的具体过程中,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不足,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二)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互独立

当前,许多高校设置了多个学生实践环节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但在专业教育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尚未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得到体现。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仍相互独立,两者缺乏紧密的融合。国际贸易专业,本质上就是培养如何与各国各地区商人进行贸易的人才,该专业的实践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在授课过程中纳入创新创业教育十分必要。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教育仍然是以实务性操作和基础性理论知识为引导,侧重于如何进行操作,未将创新创业教育归并其中,从创新创业的角度去鼓励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做得尚不到位。尽管一些专业教师已经意识到这点,从实验课程的设置、实操环境的模拟、实训基地的建立等方面尽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但受限于时间和环境的约束,学生仍然难以将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相结合。

(三)缺乏复合型师资队伍

教师在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由于目前我国没有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和学科,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非常稀缺,大多数院校从事这方面授课的教师也仅限于就业指导教师和学生管理人员,存在教师学历、职称和年龄的不合理,教师队伍的不稳定,课程缺少长期规划等问题,难以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进行。一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已经充分意识到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从多途径增加专业师资,师资队伍由名牌大学毕业的专业教师,或常年在一线从事经营管理的专业人员组成,然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么过于关注专业教育,要么过于关注创新创业教育的某一方面,缺乏能将二者有效结合、既有专业背景又在相关领域进行过创新创业实践的教师。

(四)缺乏创新创业与专业知识相关教材

市场上专业教材较多,传统的专业教材侧重于从专业知识的角度对所学课程进行解析,突出专业重点和特色,而缺乏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知识相融合的教材,因此教师只能是将不同的教材进行拼凑,用于教学。但这样容易出现知识体系不系统,衔接不规范等问题,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且大部分创新创业知识倾向于实践性,在专业教育过程中难以体现和传授。

三、专业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设计

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应努力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一方面,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离不开专业知识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以专业教育为依托;另一方面,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会更好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理论和实践更有效地衔接在一起。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体系是未来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学发展的必然之路。

(一)打造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融合型的师资队伍

高校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起着关键作用,要想真正将专业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必须打造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融合型的师资队伍。因此,学校应大力选拔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专业教师到企业相关岗位或部门学习和培训,了解企业实际运行状态,学习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促进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为教师提供参加各类创新创业领域学术交流的机会,提升教师的创业素养;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实践教学竞赛,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成果展评。此外,广开渠道,扩大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师的来源,充分利用校友等社会资源网络关系,聘请国际贸易相关企事业单位专业人员,或企业家和优秀的创业者担任专业课的实践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教师,通过校企双方的教育教学经验交流活动,打造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融合型的师资队伍。

(二)构建“专业+创新创业”教学内容体系

首先,在课程大纲中加入创新创业内容。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构建有针对性的、时效性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并将其纳入到学生必修学分里面;其次,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将学生参与竞赛活动、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将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充抵为专业实习学时,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第三,在教材的选定上,可以适当选用带有创业板块或者专题的教科书。

(三)丰富教学形式

在现有教学形式的基础上,加入创新的教学形式,例如创业专题讲座、企业对口培养、暑期实践模拟、与企业联合开展竞赛等多种方式。鼓励和指导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国内外的各种竞赛,如品牌大赛、企业策划大赛、国际贸易业务模拟大赛、国际商务专题竞赛,提升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四)构建创业孵化平台等支持环境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需要企业、社会等多方提供支持。因此,可以借助学校、企业和社会力量来推动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思维,强化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首先,学校和企业合作构建创业孵化平台,为在校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真实平台。其次,学校应借助校友、社会关系等渠道吸引资金,利用国家相关的扶持政策,建立“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示范基地,为学生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相融合奠定资金基础和推广平台。第三,学校可以通过实验室模拟仿真、创业模拟大赛等方式,为创新创业教学提供硬件基础和软件环境。例如,大连财经学院打破学院各专业和年级的限制,与大连金普新区双D港跨境电商产业园合作组建了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对具备创新创业潜质的学生进行系统的培训,该中心计划开设创业理论、创业实务和创业实践三大课程模块,由校内教师和企业专家联合授课。

(五)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要想做到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应改变教学方法,在课堂上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诸如通过研讨课、演讲课、案例分析、模拟演练、项目研究、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将创新意识、创业情感、创业兴趣融入到专业学习或专业实践中。同时上课形式应更趋多样化,进行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互动式教学,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整合班型,增加小班化教学覆盖面,推动教师把前沿学术发展情况、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中。运用慕课和微课等最新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在授课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素质,包括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心理品质和创新创业知识;培养战略眼光、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营销能力和决策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

(六)改革考核方式

要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紧密联系,相应的考核和评价体系也要有所调整。改变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考核内容,不再强调知识的死记硬背,而是强调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来;改进考核方式,根据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特点,积极探索能考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多元考核方式,提高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的考核比重,改变标准答案式考试模式,积极探索和实施非标准答案式考试。与此同时,还可以采用参加创业大赛、进行创业实践等加分考核方式,既能考察学生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能够有效把握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效果,还能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而言,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二者密不可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应考虑地域特点和专业优势,构建符合地方人才培养需求的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教育体系,提高大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能力,拓宽大学生创新思维,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作者:李辉 李丹捷 张红梅 单位:大连财经学院经济学院 大连财经学院高职学院

[参考文献]

[1]孙秀丽.试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衔接[J].教育发展研究,2012(7):58-62.

[2]谭格莉.关于国际贸易专业创业教育的调查分析———以广东青年职业学院为例[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1):47-52.

[3]张彩霞,肖望喜.地方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改革探讨———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J].当代经济,2015(5):17-22.

[4]徐墉.努力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N].杭州日报,2015-07-11

第二篇:高职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摘要:

基于“互联网+”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成果导向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电子商务专业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在要求,是高职院校有效行使高职教育职能的使命所在,有利于改变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择业观念。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应树立基于“互联网+”成果导向创新创业教育新理念,完善基于“互联网+”成果导向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加强基于“互联网+”成果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搭建基于“互联网+”成果导向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优秀人才,促进高校与科技、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

关键词:

互联网+;成果导向;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教育

1“互联网+”及成果导向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互联网+”是总理于2015年提出的概念,就是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融合,促进各行各业的产业发展。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基本上每个行业都实现了与互联网行业的结合,利用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的优势,这种结合将会逐渐走向深层化,这对于我国传统行业的飞速健康发展有着积极意义。然而,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有机结合也种一种挑战,这其中关键就是要敢于创新,只有通过不断地创新才能让“互联网+”中的+真正有意义和实际价值,因此,“互联网+”可以被看作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演进。所谓的“互联网+”模式,在目前的社会中展现出多种特征,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对解决目前创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着良好效果。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OBE)最早是被美国提出,经过不断的理论与实践丰富已经逐渐成为了具有深刻内涵的教育理论之一,是目前提高教育理论层次的改革性理论。由于成果导向理念对于高职教育需求具有天然的适应性,目前已逐渐被我国高职教育界认识与接受。我国目前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才的推动。加上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的积极意义,高等高于在我国的比例也逐渐升高,这种改变进而导致了我国就业结果和就业方式的改变,中国掀起了一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其实质是将创业教育的理念反映到高职教育之中,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与趋势。高职院校,特别是电子商务专业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点,探索基于成果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

2基于“互联网+”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成果导向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2.1是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2016年11月16日至18日在浙江乌镇举办,围绕本次大会的主题,越来越多人认识到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可以从这个国家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强弱体现出来的。由于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想要打造出一个创新型的国家,就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通过人才将知识与技术转化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而这一点就需要我国高校积极做好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工作。

2.2是电子商务专业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在要求

有相关研究显示,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56万人。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其中的高职毕业生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必定要面临更加严峻的社会现实。高职毕业生缺乏将知识转化成为推动社会力量的能力,导致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值得注意的是,以我国高职学生作为背景的中小型高科技电子商务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着巨大作用。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教育,就无法培养适合当前经济发展的综合性创新创业人才,我国的创新可能只会局限于服务行业的创新,科技创新无从谈起。

2.3是高职院校有效行使高职教育职能的使命所在

从某种角度而言,创业是实现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创业活动不仅关系到人才,同样关系到区域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我国的高职院校不仅要开展基本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实际上还需要深刻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通过加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有效促进学生创业技能的提升这对于间接促进就业有着积极意义。从另外一种角度而言,通过这种商业化模式的科研方式作为高职院校新的合资企业苗床实现对就业的直接促进。

2.4有利于改变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择业观念

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创业已经成为缓解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有效方式之一。特别是在部分专业技能不够扎实的高职毕业生群体上,更加明显。通过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有效促使高职院校重视电子商务专业,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大学生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率。因此,可以认为这种基于“互联网+”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仅仅能够满足高职学生的发展需求,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促进高职教育的深化改革也有积极意义。

3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成果导向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关键问题

3.1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缺乏创新高技术优势

清华大学2015年的《全球创业观察报告(2014)》指出,中国青年创新者在中高技术上并没有优势,大学生创新高技术的优势没有在“互联网+”的作用下体现出来;从创业行业范式来看,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主要集中于零建筑业和售商业。而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创业方式多集中在开设和经营淘宝网店,大学生的创业还处于初始阶段,并且仍以传统的创业模式为主,缺乏创新性,“互联网+”思维还没能渗透到大学生创业范式的教育之中,没能让行业的专业化与互联网完美结合,实现利益最大化。

3.2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思想认识不到位

有些人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存在误区,他们认为电子商务创业教育就是教学生怎样开淘宝网、创业岗位就是店铺装修、商品拍摄、图片图像处理,网店文案撰写等,也有些人认为高职学生毕业后能够进行自主创业的是极少数,大多数高职学生毕业后会主动选择进入薪水较高的企业,同学之间互相推荐,哪家企业工资开得高就往哪家企业跑,这样会造成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频繁跳槽,因此高职学生希望在大学里多学一些电子商务岗位技能和求职技巧往往更重要,而在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需求和意义并不大。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在于对高职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意识的培养,而在实际推行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的领导、教师、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往往会侧重于互联网知识和电子商务岗位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许多高职教师由于从来就没有从象牙塔中走出过,没有真正的企业工作经验,更没有创业实践经历,因而他们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授,他会认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仅仅只是帮助高职学生将来就业的一类辅助课程。从学生角度出发,中国的大学生很多都是追求稳定,缺乏冒险精神,认为创业就是去冒险,多数大学生毕业之后,只想得到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学不学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无关紧要。

3.3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匮乏

要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高职教师自己首先要具有创新创业意识,而目前我国高职教师实际情况是高职教师恰恰缺乏创业意识,很多人选择从事教师职业往往是创新创业的逃避者和抗拒者,创业的人当不了教师,选择当教师就无法去创业,因此,现在高职学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教师一般都是搞学术的,知识比较丰富,但缺乏创业教育意识,更没有创业实践经验,因而在创业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倾向于理论说教,达不到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我国高职院校创业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相当匮乏,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资师多数都是半道出家,赶鸭子上架,现买现卖。在我国高职教育队伍中,有创业实践经历的人,创业失败者一般都会选择继续从事教育事业,他们往往会抗拒创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高职学生的创业激情,而创业成功者,像马云那样的教育工作者一旦创业成功,往往都会选择继续当老板,不可能走回头路,选择进高校当创业课程教师。由于体制原因,我国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主要是从事信息管理或企业管理专业的职业教师,缺少创业经历和创业经验,甚至都没有去过企业,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人更少,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岗位技能更是一窍不通,对他们来说,创新创业教育只是纸上谈兵,难以在教学实践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指导。

3.4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学方法和教育体系不完善

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许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创新创业教学方法也没有统一标准,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换过了不同的教师,其教学内容和方法就会改变,这样会造成教学过程不连续,而他们传授的创新创业教学的内容也很学科化,缺乏实操性。

4实施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成果导向创新创业教育的措施

4.1树立基于“互联网+”成果导向创新创业教育新理念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从普通高等学校学科教育脱胎而来,以教师为中心,注重分科、强调思辨、忽视动手等学科教育习气不可避免地成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先天缺陷。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院校成果导向创新创业教育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媒介和工具、以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为导向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高职教师从事高职创新创业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让高职学生能够成功做事,清楚聚焦并组织教育系统中的每件事情,促使课程发展基于“产出”而非“输入”,将焦点放在高职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不是学校和教师“教了什么”,促使创新创业课程设计回归学生毕业后能带走的实际创业能力,而不是具体的课程要求;强调围绕高职学生的学习任务、专业设置、职业范围开展教学活动,重视培养高职学生适应未来、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等。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院校成果导向教育应倡导以高职学生为中心,重视高职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创业能力,扩展成功学习机会,强调高职学生个人的进步表现和创业成就。成果导向教育强调“成功是成功之母”,以所有的高职学生均能创业成功为前提,但并不是以相同的方式、用相同的时间来达到成功。

4.2完善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院校成果导向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成果导向教育没有固定的课程模式,是一种包容性的理论。成果导向教育的课程规划并未要求教师、学生采取固定的教学、学习方式,却鼓励教师善用批判性思考及广泛、多元的方式,引导学生依其个别差异与需求来进行学习,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可见,成果导向课程实开发实施强调教学的输出,即学生的学业表现,只要有助于学生自我表现或学习成果展示的策略和方法,成果导向教育就可以采纳。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为实现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提供教育保障。成果导向创新创业教育是助力于高职达成培养目标非常贴切的教育理论,在高课程实施中,需要借鉴能力培养的教学思想,运用于成果导向教学改革。然而,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还没有开发到位,没有根据我国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对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院校成果导向课程的开发进行准确定位,只是跟风式的采取拿来主义,哪所学校知名度高,哪个专家讲座开得多,就采用哪所学校的课程体系。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应该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运用互联网工具,构建基于“互联网+”成果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除了开设《社会创业》、《创业技能》、《创业启动与运营》、《创业融资》等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课程之外,还需完善创业实践课程的开设,如对《商品拍摄》、《网商创业》、《网店物流运营》、《网店客服》、《网店美工》等创业实践课程进行准确定位,通过慕课、微课、创客等基于“互联网+”的学习方式,开展相应理论与实践教学工作,让基于“互联网+”成果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更加完善。

4.3加强基于“互联网+”成果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基于“互联网+”成果导向教育要求教师清楚聚集于学生在一段学习经历后所能达成的最终学习成果。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发展知识、技能和个性,使他们能够达成预期成果。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和创新创业教育起步都较晚,电子商务专业和创新创业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大部分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都是学习信息管理、企业管理专业,从来没有从事过企业工作,没有进行过社会创业,更不具备网商创业经验,对“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特点的认识含混不清。而有创业成功经验的人像阿里巴巴的马云等都已脱离教育行业成为一名知名企业家,极少有人愿意继续从事清贫的教师职业。因此,学校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的要求和特点,打破人才聘用机制,多引进具有丰富企业工作经验的人才,在职称评定和待遇方面要向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人才倾斜。

4.4搭建基于“互联网+”成果导向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要积极探索基于“互联网+”成果导向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搭建基于“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如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与广州昊王皮具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一个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平台———哈淘电子商务学院。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点和特点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鼓励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开设淘宝网进行网上创业、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大赛、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设计大赛等创业实践活动。通过校企合作搭建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以互联网为工具,以创新创业理论教育为基础,以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创新创业实践人才为途径,让学生尝试开设淘宝网店从事网商创业、走进网商创业中心,完成电子商务创业项目的孵化,提高网商创业实战经验。

作者:杨兴 严中华 单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姜太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徐联恩,林明吟.成果导向教育(OBE)的改革及其在美国实践的经验[J].教育政策论坛,2005,(08).

[3]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教课程开发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09).

[4]严中华.国外社会创业研究述评与展望[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04).

[5]李坤崇.大学课程发展与学习成效评量[M].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1:184.

[6]马化腾.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07).

[7]互联网时代主创团队.互联网时代[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02).

[8]杨兴.电子商务行业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的实践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3,(09).

第三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优化研究

摘要:

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对于偏重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而言,创新创业教育更应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了多个地区11所院校498名学生的感知数据,据此,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教学体系、内部保障体系、外部支持体系三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给出了系统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1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与目标

1.1内涵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是指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素质的人才为目标,将创新教育、创业教育、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等全面整合而成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是分阶段、递进式的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意识启蒙、创新创业知识教授和创新创业实践锻炼的一种实用教育方式①②。“创新创业教育”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区分,它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实践体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训和锻炼,让学生对自我有个清楚的认知,有利于形成自身的创业思维与意识,提升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并最终形成创新创业行为③④。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更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职业技能的训练。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整合职业教育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育理念层面上注重学生对创新创业内涵和精神、价值的理解;在专业技能层面要结合实际讲创新,结合实例谈创业;在素质教育层面要从创新创业系列课程、活动、实践等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业和创新精神。

1.2目标展望

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综合能力,而不是单纯的为了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问题⑤。所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目标应包含三个方面,即基础知识、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基础知识目标,是指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应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基础通识课程中不断融入创新创业理念,为学生打好创新创业的理论基础⑥。专业能力目标,是指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注重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基础训练,让学生逐渐拥有批判性思维、敏锐洞察力与果断决策力等创新创业必备的能力素质。综合素质目标,是指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应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让学生树立执着拼搏、追求卓越、勇于攀登的创新创业精神⑦⑧。

2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2.1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

为明确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切实分析存在的问题,笔者于2016年6月开展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感知调查”,以网络问卷调查为主要形式,向高职院校在校生及部分毕业一年的学生,发放问卷,从问卷网站后台回收的数据显示,共有537名学生参与此次调查,剔除填答时间在3分钟以下的随意填答式问卷后,得到498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2.73%。调查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样本的基本信息,以单选题居多;二是受访者对所在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内容反映,提供“有”、“无”、“不知道”3种答案;三是受访者对所在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评价,根据5级里克特量表,按照评价从低到高设置5个选项,统计分析时转化为“1-5”的定序变量。问卷回收后,从网络后台导出数据借助SPSS19.0进行分析,SPSS可信度分析结果为:Cronbach'sAlpha=0.908,一般认为克朗巴哈系数在0.6以上问卷及数据可用,说明此次问卷设计合理,数据质量可靠。498份样本中,有女生271名,男生227名,以大三学生居多,占70.08%,另有少部分低年级学生和已经毕业的学生;结合受访者填答问卷终端的IP和所填院校名称来看,参与本次调查的学生来自云南、广西、贵州、江西、湖南等省份的11所高职院校;有23.09%的受访者表示,有毕业后自主创业的打算,更有近80%的受访者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强烈程度在“一般”以上。可见,在当前环境下,创新创业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路径之一,学生群体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迫切。

2.2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教育飞速发展,但是高职院校对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培养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⑨。问卷的第二部分为被调查者所在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现状调查。该部分的问卷主要分为“被调查者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了解程度”、“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情况”、“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构的认识情况”、“学校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措施”及“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实践措施”等五个方面。从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2%的被调查者表示从未接触过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这显示有相当一部分的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观念认识不足,而没有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的高校中,有51%的被调查者反应不能很清晰的辨别创新创业课程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区别。被调查的11所高校中,有高达6所高职院校没有独立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而是将创新创业课程直接融入到就业指导课程之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混淆了创新创业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设立的目标与任务,使创新创业课程逐渐边缘化。在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构的摸底调查中,仅有2所高校设置有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其余10所高校均未设置创新创业教育有关的管理机构。而对于保障体系方面,7所高职院校没有设置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等机构,在设置了相关机构的院校学生中,仅有15%的被调查者表示知道相关的机构设施,仅有3%的学生接触过此类的平台设施,其余调查者则显示为不知道此类设施的存在或没有接触过该类的设施。高职院校普遍与校外企业联系紧密,均有学生课外实训基地,但实训内容较为粗糙,高达85%的被调查者显示在实训期间只能做基础的工作,不能向创新或者创业方向延伸发展。

2.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创新创业教育观念认识不足。相对于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训练,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较多的院校仅把其作为就业指导的补充内容,或者流于形式,游离在专业课程的边缘,没有很好的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您所在的学校是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这个问题的得分均值为1.6分,远低于平均值3分,说明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对您的帮助是否大”这个问题,得分均值为2.3分,其标准差为0.16,数值较小,说明被调查者的评价差异性不大,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的帮助普遍不大。同时,调查显示,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到位,不能很好的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教育偏向于形式主义甚至功利主义,把关注点仅放在举办讲座、参加大赛或者指导学生开店创业等方面,而忽略了对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长期培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合理,部分院校将提升就业率、培养学生快速创业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重视技巧教学而忽略素质培养,重视短期产生的效应而忽视长期的培养成果⑩。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薄弱。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较为薄弱,在调查中显示,高达90%的学生表示没有正统的接受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更多的是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开设有创业模块。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普遍没有进入学校的主教学体系之中,更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除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创业模块外,高职院校还会使用开设选修课、举办讲座、校园活动等方式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但是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教育课程体系。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较为单一,在“学校创新创业课程的丰富程度”这一问题中,得分均值为1.4,其标准差为0.24,显示学生不论何种专业院系,接受的都是统一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这直接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庸化,教师大多泛泛而谈,没有结合相应的专业特点展开,对学生的启发和帮助甚微。高职院校普遍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非常随意,往往依照本校老师的情况而采取不一样的方法,课程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也缺乏专业的有相关经验或者认识的创新创业教师,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效果,也使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到达了一个尴尬的局面。③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构不足。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构设置不足,据调查结果统计,11所被调查的高职院校中,仅有2所高校有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构,3所高校将管理机构挂靠在学生处(含就业中心),2所高校将管理机构挂靠在学校的团委部门,另外4所高校没有设立相关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构。另一方面,对于设置了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构的高职院校,其管理机构大多只有名头,而没有发挥实际的作用。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开设由相应的教师决定,几乎与管理机构不对接,管理机构如同挂名存在,没有相应的制度规范,也没有课程考核标准与教学体系。另一方面,创新创业课程多由辅导员等负责学生工作的教师讲授,缺乏较为专业的教师,也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培养体系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多方面的不足,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存在很大的缺陷,亟待完善和改进。④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措施不够。保障措施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正常运行有比较大的作用,并能一定程度上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在被调查的高职院校中,只有3所高校设置有类似的创业孵化基地等设施,给予学生创新与创业的相关支持。对于“是否接触过相关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帮扶措施”这一问题中,其得分均值为3.8分,进一步的调查了解,笔者发现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实施了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措施,如通过政策、资金等方式鼓励大学生申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将创新创业的拓展学分纳入素质拓展学分体系等。但是,较多高职院校的保障措施暂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大多是比较零散的帮扶措施,随意性较强。对于“学校的创新创业扶持政策是否容易被获取”这个问题,得分均值为1.4,标准差值为0.11,反应出学生普遍在获得该类扶持信息上有较大的困难,创新创业教育信息交流不畅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效果。⑤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缺乏。实践环节是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核心部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高职院校学生接受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主要可分为校内模拟实践和校外实地实践。从问卷的调查中显示,“是否能提供丰富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这一问题的得分均值仅为1.8。综合调查分析发现,限于实践基地、实训经费及设备等问题,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践主要偏重于创新创业理论的讲授,或者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不能很好的为学生提供如电子沙盘模拟、模拟公司实训、网络营销模拟、创业孵化基地运营等实践课程。而校外实践方面,绝大部分高职院校都与校外企业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合作,但多数合作只停留在表面上,没有在深度和广度上挖掘,企业由于经济效益原因仅能提供参观学习、基础实习等方面的项目合作,较少能在创新创业教育层面展开合作。

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建议

基于对11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笔者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创新创业教育内部保障体系、创新创业教育外部支持体系三个方面构建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

3.1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构建

结合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现状调查与分析,依据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和品质素养,笔者尝试提出了一个分层递进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即将实践和课程相结合,建立包含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的教学体系。①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其核心部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强调对学生基础知识、专业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全面的培养,是一种分层递进的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按照分层递进的原则,可分为三大类型,即创新创业基础知识课程、创新创业专业能力课程和创新创业实践提升课程。创新创业基础知识课程是通识类课程,主要包括《创新创业基础》、《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就业与创业指导》、《创业文化》、《创业概论》等,这类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品质素养,为学生梳理基本的创新创业理论框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创新创业专业能力课程涉及创新创业所需要的经营管理、营销策划、工商税收、法律、财务等专业知识,同时与学生自身的专业相结合,将创新创业专业知识融入到学生的培养计划中。该类课程主要包括《财务管理》、《财税学基础》、《企业风险管理》、《会计学基础》等。由于创新创业专业能力课程涉及到较多的公司管理、运营等工商管理类主要课程,因此可以依据学生专业的不同开设不同的课程,也可相应的开展选修课程,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习一定学分的创新创业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需要的创新创业专业能力课程。创新创业实践提升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基础部分,是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演练和能力提升的课程,主要包括《沙盘模拟对抗》、《模拟公司运行》、《创业计划书撰写》、《创造学》等课程,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训打下坚实基础。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构建。实践环节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双驾马车之一,也是学生从接受理论基础知识学习到综合能力实践运用的转变阶段,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锻炼和培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主要可以分为学校活动、专业赛事、创业实践三个环节。学校活动是高职学院最容易操作且成本相对最小的环节,可通过开展创新创业专题讲座、创业竞赛、沙盘模拟、虚拟电商交易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创新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专业赛事一般依靠现有的成熟赛事,如“挑战杯”、“创青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通过学分绩点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此类赛事。创业实践是指依靠校内创业孵化基地、校外企业实训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过程,并一定程度上实现创新创业的目标。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布局适合本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按照时间顺序列出相应的实践计划,并与各专业学生相对接,为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做好保驾护航工作。

3.2创新创业教育内部保障体系构建

创新创业内部保障体系是为了保障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实施,确保创新创业教育能在高职院校发挥应有的作用,其保障体系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组织保障、政策保障、平台保障。组织保障包含三个板块,分别是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创业教育指导中心和师资力量。创业教育领导小组主要由学校领导及各专业系部负责人等组成,是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决策部门,创业教育指导中心是领导小组下行机构,负责创业创新教育的具体工作,如目标制定、课程体系安排、制度建设及日常管理等。师资力量是创业创新教育顺利开展的前提,高职院校要建立一支具备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又有一定创业经验的教师队伍,全面开展创业创新教育工作。政策保障包含管理制度体系及创新创业学分体系两个部分。高职院校要制定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制度体系,规范管理对课程的设定、评价及相关活动的开展和验收。推行创新创业学分制度,规定学生必须修行一定的创业创新学分才能毕业。平台保障包含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及创新创业信息平台三个部分。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对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来说非常重要,它是学生进行创新培训、创业模拟甚至是直接创业的场所。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可设在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中,主要提供创新创业咨询服务、人事、场地租赁、融资平台等功能。信息平台是指通过学校创新创业网站的搭建,方便学生更好的接收创新创业相关信息。

3.3创新创业教育外部支持体系构建

创新创业教育对高职院校来说是个艰巨的任务和挑战,除了校园内部的发力,更需要外部体系的支撑。创新创业教育外部支持体系主要包含政府、外部企业和社会三个方面。高职院校要主动寻求政府的帮助,力求能在政策给予、资金扶持等方面获得政府的支持,必要时还可由政府与学校共同合作,共建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另一方面,可与企业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基础项目、必备资源及综合实践平台,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创新创业实践体验。这里的实践体验将与普通的学生实习不同,将基于学生的专业基础,开始相关产业实地的创新训练与创业实践,并将实践环节不仅局限于普通的一线生产环节,而是覆盖到产品生产与经营销售的全方面,让学生了解产品的多个方面,为下一步的创新创业做好准备。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社会的支持,社会上的相关行业协会及机构有足够的创新创业机会和资源,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这些平台机构,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搭建良好的桥梁,发挥他们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支持作用。

4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培养双创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要以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为核心板块,以创新创业教育内部保障体系与外部支持体系为支撑力量,共同构筑出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创新创业是新时期的潮流,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使命,高职院校要响应时代的号召,结合自身的实际基础,以课程教学体系、内部保障体系、外部支持体系为骨架,构建出符合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要在专业知识教授的同时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在专业人才目标培养的同时,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业素质,使其成为拥有创新创业综合能力的新时代大学生。

作者:王晓天 单位:云南财经职业学院

注释:

①张田梅,何延宏,高春.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探索与构建[J].中国外资,2012(14):257-258.

②梁巧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文秘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探索[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6):100-104.

③李雪莲.构建“一体两翼”创业教育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基于云南省高职院校的问卷调查分析[J].价值工程,2012(23):272-274.

④王占仁.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化特性与发展取向研究[J].教育研究,2016(03):56-63.

⑤⑥胡伟.项目实践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6(31):455.

⑦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架构与理论价值[J].教育研究,2015(05):56-63.

⑧邓益军.浅议民办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02):47-50.

⑨薛成龙,卢彩晨,李端淼.“十二五”期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回顾与思考———基于《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02):20-28,73.

⑩薛成龙,卢彩晨,李端淼.“十二五”期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回顾与思考———基于《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02):20-28,73.

参考文献:

[1]张田梅,何延宏,高春.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探索与构建[J].中国外资,2012,14:257-258.

[2]梁巧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文秘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探索[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6):100-104.

[3][5]胡伟.项目实践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6(31):455.

[4]王占仁.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化特性与发展取向研究[J].教育研究,2016(03):56-63.

[6]李家华,卢旭东.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9-11.

[7]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架构与理论价值[J].教育研究,2015(05):56-63.

[8]邓益军.浅议民办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02):47-50.

[9]薛成龙,卢彩晨,李端淼.“十二五”期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回顾与思考——基于《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02):20-28,73.

[10]滕爱聪.创业创新背景下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式转变策略研究[J].高教学刊,2016(23):195-196

第四篇:创新创业教育思考

摘要:

为响应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策方针,更多高校开始面向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而由于教育质量以及师资团队力量的差异,导致教学培育出的学生莨秀不齐。本文就如何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做出几点思考,希望能够帮助到高校教育工作者。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思考

自我国党的17大提出“提高自助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未来我国发展战略。教育部提出用5年的时间,完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基本目标。教育历史又站在新起点上,但高校所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莨秀不齐。有的高校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业氛围十分浓厚,教育成效显著;而有的高校没有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仅仅在教育前加上了“创新创业”四字,取得的教育没有取得显著成效。如此看来,教育工作者便需要转变教育思维,转换教育模式,开辟新的教育篇章。

一、现如今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由于我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时间并不长,并且在近年来教育部以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大力支持与推动的作用下,全国各高校纷纷响应政府号召,在各个院系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但高校目前还是遵循着“各自为政”的教学理念,尽管高校时刻听党指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但政府并没有统一的指导标准对高校进行教育管理,导致高校各自有一套教学方式,教学质量也是参差不齐。近年来高校的教学中有一些典型的成功案例,但其余更多的却是“形似而神不似”。很多传授创新创业知识的教师并没有授课经验,高校采用替补顶包的方式应负了事,高校教师热衷于推荐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但并没有真正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却并没有对参赛学生进行赛前培训,仅仅依靠学生的自制力与临场应变发挥能力,因此教学与传统教育的填鸭式教学并无两样。有的高校无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在于通过教师教学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想要通过具有创业经验的企业家进行教育教学,但忽视了企业家并没有教学经验,很多企业家在进行公开课讲授时千篇一律、夸大起谈,甚至用故事罗列的方式吸引高校毕业生进行就职,将讲座变成了变相的招聘会,企业家不懂的教学规律导致教学成效略低。

二、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我国教育部所提出的高校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对新兴产物的创新意识以及开辟新事业的创业意识。我们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希望最终达成的目的一定不是在大学生毕业之后便立即参与科研工作,或是立即用积攒的资金进行早期创业,而目的在于通过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与创新意识,在就职以及步入社会后的各个时期、阶段都发挥创新热情,对各行各业之发展做贡献,因此,我认为新时期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加强以下几点着重建设:

1、通过转变高校学生对创新创业教学的观念,以此来深入强化教学内容

转变高校对创新创业观念的认识,首先就要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纸上谈兵,传统的通过教师讲授的授课方式一定不会取得好的成效,创新创业需要落到实处,就需要教师通过对某一专业学生将来的就业导向进行了解,并根据就业方向设计将来会进行的创业项目。通过将创业目标、创业实质流程以及创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进行提前告知,让学生感受到在实际社会生活中进行创业取得成功的来之不易,来锻炼学生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并通过创新创业实质性操作来实现创新创业人才的初级选拔,减小由于创新意识不牢靠导致的屡见不鲜的大学生创业失败情况。以实际行动牵动思想升华,以创业案例带动人才发展,在案例的学习过程中实现以学至用,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再次实现问题的发现,这才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所在。

2、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的建设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高校对教师团队的建设,对本校本专业师资力量的强化,表面上是对学生有利,但培育出的优秀毕业生定会壮大高校的社会组成,拓展思路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潜在创业思想。高校可以通过组织教师进行国际劳工、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或者社会权益保障部门组织的高校教师创业知识培训课程,实现教师对创新创业专业理论知识的扩充填积。本专业教师除了要对专业知识进行孰知深入之外,还要对其他专业知识进行粗略了解,采用综合知识运用提出问题解决方式。进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应当在校外扩充自身创新创业知识,以挂职创业、去别家公司参与实习或者通过自身创业来增添教学经验,并在就职创业过程中记录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式,以此来将经验传授于对应学生,高校也可以通过设立相关方面的政策来支持教师进行实际经验的扩充。

三、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现如今我国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分析,问题教育不在少数,但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发现问题才能进一步将问题解决,因此面对问题我们不气馁。通过高校对师资力量的完善提升,人性化的教学设计定会实现高等院校教学的进一步提升。

作者:刘涛 李涛 宁小浩 单位:吉首大学软件服务外包学院

参考文献

[1]行龙.引入研究性教学理念,着力提高本科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7,(22).

[2]龚克.关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0,(8).

[3]左健民.论校企合作视角下高校“卓越计划”的实施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4,(2).

第五篇:创新创业教育食品质量管理教学改革

[摘要]

食品质量管理学是大学食品科学、食品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课,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影响下,近年来常熟理工学院生物食品工程学院在教学改革中优化分类教学内容、采用传统教学与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结合的教学方法并通过多元考核方式评定学生成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文章进行了总结分析。

[关键词]

食品质量管理学;PBL教学法;创新创业教育

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为我们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指明了方向。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能力和素质的人才为目的的一种教育观念和形式,我校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构建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各专业课程教育应重视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专业课教师也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注重启发学生自主思维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食品质量管理学》课程内容涵盖部分创业基础理论知识及技能,更应注重加强本课程与创新创业类课程的有机融合,进行教学改革。

1《食品质量管理学》课程开设现状

食品质量管理是为保证和提高食品生产的产品质量及工程质量所进行的调查、组织、计划、协调、控制、检查、处理及反馈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食品工业进入了一个产业升级、调整、提高的关键时期,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一些食品安全事件(如三聚氰胺、细菌性食物中毒、瘦肉精、苏丹红等事件)的报道也使企业和社会深刻地认识到了食品质量仅仅由检验这一环节监控效果很不理想,应将食品质量控制放在整个食品链的管理上。在此背景下,我国高校的食品学院相继开设了《食品质量管理学》课程,我校也于2004年开始建设《食品质量管理学》课程,并在食品质量与安全及食品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开设了《食品质量管理学》课程,与其它课程相比较,《食品质量管理学》课程是新兴学科,质量管理学中的一些重要理论及工具产生于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在食品行业的应用经验更少,因此本课程的内容在不断完善中。

2《食品质量管理学》课程内容的优化分类

《食品质量管理学》是一门将质量管理学应用于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的学科,主要研究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方法、原理以及在食品加工生产中的应用,并向整个食品供应链延伸。《食品质量管理学》研究内容包含食品质量管理、控制工具、质量成本管理、企业危机管理、影响食品安全的危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GMP(良好操作规程)、SSO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食品安全性评价、食品安全风险分析、5S管理等内容。但由于国内各高校开设《食品质量管理学》课程历史较短,经验积累较少,多个版本的教材内容、结构、顺序及案例均不一致。本课程的学时较少(我学院根据专业不同将本课程学时设置为16~32学时),在此学时少,内容多的情况下,彻底研究教学内容并确定重点难点,合理安排和规划学时将本课程的精华传授给学生就成为课程教师的重要任务。在全面了解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其它课程设置并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后,我们把教学内容分成以下三类:第一类是重点掌握的内容,包括食品质量管理学绪论中的基础知识、质量管理工具、抽样检验、食品质量成本管理及食品企业危机管理,由授课教师在课堂上详细介绍、重点讲解,并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类是熟悉理解的内容,如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的认证及食品卫生质量管理监督等,可以设计安排问题由学生分组讨论,并照问题制作PPT汇报讲解讨论结果,然后由大家进行补充,最后授课教师进行总结;第三类是一般了解的内容,如在其它课程《食品安全控制》、《食品卫生学》中已涉及的的GMP(良好操作规程)、SSO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的内容,布置问题由学生课后自学并完成作业。

3《食品质量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3.1通过举例讲解提高学生学习《食品质量管理学》的积极性

学生对质量管理学缺乏了解,在初次接触本课程时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有个别学习态度不端正现象,以混学分为目的,求知欲不强,在学期第一次课程讲授《食品质量管理学》绪论部分内容时,在介绍质量、质量管理的概念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掌握食品质量管理学的概念及知识结构内涵,利用这一关键时机通过介绍朱兰、戴明两位伟大的美国质量管理专家的生平及他们对日本1950年后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的巨大作用来激发学生学习质量管理学的兴趣;在之后的学习中通过介绍已发生的食品质量安全的大量案例对相关食品企业的巨大影响、及目前食品质量安全现状引导同学们认识到食品质量管理学在食品企业发展中所产生的关系到生死存亡的作用,由此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3.2学生充分参与,传统与创新教学方法结合

《食品质量管理学》涉及到食品及管理学两大学科领域的知识,实践性较强,单一通过以理论灌输为主要目的的传统教学方法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授课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我校《食品质量管理学》课程开展的过程中,不断改革发现PBL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以问题为本的学习法)效果突出。PBL教学法于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创立[1],指在学生学习知识和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中,以分析具体案例为切入口来提出问题,为他们创设有意义的、真实的情境,并为他们提供资源,给予引导和指导。通常由以下五个步骤组成:提出问题、制订计划、检索资料、分组交流讨论和教师总结。两个教学方法的结合应用通过讨论问题来激发、启迪学生的自主思维,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以解答案例所涉及的问题为目的,将理论实践有效结合,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例如在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的学习中,带领学生去当地食品加工工厂参观香酥酱鸭的生产流水工作线后,将学生分成按流水线所包含的生产环节分成四个HACCP小组,分别制订香酥酱鸭原料验收、加工处理、包装贮存及销售四个环节的危害分析工作单,在分组讨论过程中将所学食品原料学、食品加工工艺、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微生物学、食品添加剂学、食品包装学等专业知识整合起来,并建构关于HACCP的知识体系,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还调动学生们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质量控制工具是本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建立在统计学基础上的技术方法,通过传统理论教学方法、死记硬背只能在理论层面上熟悉各个工具,但具体应用能力不足,PBL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环节。例如在设计开展质量控制新工具——关联图的学习过程中,已有《食品工艺学》制作水果罐头经验的学生再通过教师播放的视频了解某生产车间桔子罐头的制作流程后,进入到一个真实的生产加工情境中,按食品企业行政及组织结构分组寻找导致桔子罐头变质的主要原因,并模拟开展头脑风暴会议,有针对性地设定要解决的问题后各抒已见,各组分别制作桔子罐头变质主要原因关联图,通过PPT各小组代表陈词介绍本组制作的关联图,其他小组提问共同讨论,最后由教师运用关联图的基本原理启发引导、补充提高、总结点评,完成桔子罐头变质原因的关联图的制作。并通过小组间互评及教师打分相结合的方法对各小组案例分析结果进行测评。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道轻器”的思想根深蒂固,直接影响到了我国教育思想理念[2],以追求学问义理为主的教育被放到了首要位置,而以方法技术为主的科学技术教育特别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常常被忽视,即使在以职业教育为目的的高校中很多课程设置亦存在理论性过强的特点,与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相悖甚远。因条件限制很多课程的实习、实践机会有限,授课过程中我也发现大多数学生热衷于死记硬背理论知识并以此为专业学习的至高目的,缺乏对企业实践认知的积极性,课程结束后学生无法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空有满腹理论但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差,将直接影响到创新创业能力。PBL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对食品专业特别是食品质量管理课程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参与创新的自主性,有助于专业类课程和创新类课程的有机融合,使学生有效地对所学多方面食品专业基础课程知识思考、串联、应用,对今后将要学习的食品专业课程的定位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此外我校食品质量管理教研组为了帮助学生增强关于质量管理学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的相关性的认识,还从本地食品药品企业中引入了一些质量管理学案例,如苏州创德兴芡实企业有限公司、苏州雷允上制药公司等。

3.3考试改革

2005年我校开设《食品质量管理学》课程以来,考核成绩采用由传统的以课本知识为主的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70%,平时提问及作业成绩占30%的评分方法。在参考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TAFE(TechnicalandFurtherEducation)的通过考试来引导培养学生注重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的原则后[3],2010年以来,我校《食品质量管理》课程逐渐由原先的单一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考核转变为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多元考核[4],有助于引导学生注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在新的多元考核中,通过闭卷考试测试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如食品质量的概念、特性、质量检验制度标准、HACCP、GMP、SSOP的基本原则等;通过半开卷考试以手写纸稿的形式由学生自备考核所需参考资料,考核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质量管理工具的操作使用、工序质量控制方法(如排列图、控制图、直方图)的应用及质量成本的核算、分析、管理和优化等环节均可采用半开卷考试进行考核;由教师根据食品工厂参观实习中所接触到的案例命题,通过分组书写实训报告并进行答辩汇报的方式考核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团队合作能力。多元考核的成绩分值分配为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50%,半开卷考试占总成绩的20%,实训报告书写及答辩评分占总成绩的20%,课堂考勤、提问及课后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10%。

4《食品质量管理学》课程教学目前尚存的不足

反思当前的《食品质量管理学》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的不足:第一方面是该课程的专业教师学科背景有待加强,目前教师队伍中大多是原来从事食品加工、食品卫生、食品微生物学等学科的老师,少有从事质量管理学研究的教师,教师自身对质量管理学的知识掌握的系统性不足,亟待进一步完善,建议通过对食品质量管理学教研组教师进行质量管理专业的相关系统培训、参与企事业单位管理、科研、生产实践等活动,不断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方法来改善。第二方面知识体系编排与融合还有待改进。目前在国内出现的不同学者编著的《食品质量管理学》课程本科中文教材中,大多是在《质量管理学》教材的基础上加入与食品行业关系密切的HACCP、食品质量管理案例改编而来,我校采用的山东农业大学刁恩杰教授主编的2008年第一次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学》,是本科应用型教材,强调了食品科学的具体实践,其中包含了大量的食品生产行业案例,有效将食品科学理论与质量管理学理论融合。但缺乏食品质量检验内容,且随着新的影响食品质量的不安全因素出现,教材常常跟不上学科发展动态,在此情况下我教研组教师根据最新文献编制相关讲义《食品质量检验讲义》供学生作为辅助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各校教师应根据所面对学生的专业、层次、现有的知识结构来选择与编排内容,我校还推荐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问题阅读参考书,以弥补所选择教材内容的不足。如李正明主编的《安全食品的开发与质量管理》及江汉湖主编的《食品安全性与质量控制》(均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此外,学院积极邀请当地食品相关的科研院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卫生监督所、技术监督局的专家通过学术报告中引导学生了解最新的食品质量管理科技前沿内容及食品行业领域内的创业前景,是一个值得采纳的辅助教学手段。

5教学改革效果评估

在创新创业理念指导下的《食品质量管理学》课程改革的逐步开展深入中,发现学生对本课程更乐于投入,态度更积极,与任课教师的互动也更丰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对本课程教师的教学评价平均分从2011年的84.2分逐渐上升到了2016年的93.3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对本课程教师的教学评价平均分也从2011年的83.6分逐渐上升到了2015年的92.1分,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然 黄友如 单位:常熟理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2]杨吉华.职业技术教育存在价值的文化性阐释[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13(9):97-101.

[3]史习明.从市场意识到市场实践:澳大利亚TAFE教育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8):89-91.

[4]谭晓玲,谭俊.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地方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3(17):169-170.

本文文献格式:张然,黄友如.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下的《食品质量管理学》教学改革初探[J].广东化工,2017,44(1):168-169)

第六篇:互联网+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摘要】

创新创业教育是近年来国家高等教育的热点问题,倍受关注。“互联网+”视域下,如何构建符合高校特点和工作实际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成为众多高校人关心关注的难点课题。本文以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三个方面分析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及其基本模式,探索“互联网+”时代下,适应经济社会新常态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

【关键词】

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2016年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29.3万人,较去年增加近9000人。而2016年我省整体经济形势下滑,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加,形势十分复杂严峻。为了促进我省大学生就业创业,辽宁省先后出台《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等院校创新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辽政办发[2016]65号)、《辽宁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辽教电[2016]95号)等文件,要求高校建立“互联网+”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鼓励建立众创空间为创业者提供免费高带宽互联网接入服务,对用于创业服务的公共软件、开发工具等费用予以优惠和减免,努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

一、高校“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现状

自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后,各省、市两级政府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先后出台政策,鼓励高校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省内高校纷纷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机构,开展“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活动。

1、加强顶层设计,全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各高校纷纷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就业创新工作领导小组或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确定各职能部门相关职责,经过调研,大多数高校都是由就业部门作为牵头单位,主要负责创新创业工作的日常管理,政策指导;共青团组织负责创新创业大赛活动的组织和举办等;教务部门则主要负责创新创业的教育管理,包括课程设计等。各部门通力合作,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稳步推进。

2、重视平台建设,大批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应声而起。

各级政府设立创新创业专项扶持经费,用于资助各高校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帮助高校搭建平台,设置载体,使创新创业政策有效传播到大学生中去。各级政府部门也都建立自己的孵化基地,供区域内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入驻。各高校在充分考虑本校学生特点的情况下,积极探索“互联网+”环境下的线上线下平台建设,如网站、微信、自媒体等平台,及时为学生提供创业政策、创业资讯,确保“互联网+”模式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有效推进。

3、深化课程改革,积极推进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

“互联网+”时代的学生其实都非常富有创新精神,拥有E时代特有的思维、气质和个性,敢想敢干。将创新创业课程融入整体教学内容,能够有效调动有创新创业想法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已经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总体方案,并实行学分管理。为全面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基础性保障。

二、当前“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机制还不完善。

因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内发展时间短,许多高校存在观望态度,创新创业体系建设仍然处于探索和尝试的阶段。目前,在我国高等学校中有几种教育模式普遍存在,第一种模式是:对全体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理念教育,普及度较高,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注不够;第二种模式是:与社会脱轨的“闭门教育”,形式大于内容;第三种模式是:成立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投资巨大,但教师和学生参与度都不高;第四种模式是:建立多部门齐抓共管的管理模式,结果却往往是无人真管,存在机构健全,却绝大多数是“空架子”的现实问题。

2、创新创业师资力量薄弱,孵化基地作用发挥有待提高。

高等学校的学生,思维活跃,拥有较强的创业潜能,在动手能力、技能操作和创造力方面有较强的优势。政府和企业都很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但从师资的培养,到学生的教育,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由于目前高等学校创新创业师资力量薄弱,学生的一些创业想法和项目,没有适合的老师进行指导,形成了有孵化基地却孵化不出项目的尴尬局面。

3、创新创业课程设计不尽合理,理论多于实操。

许多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主要以理论为主,实操为辅,操作性不强。一些学生感慨学习到的理论应用性不强,课堂上感觉学到了很多创业理论知识,也有信心尝试创业,可是真正将创业梦想付诸实践时,却四处碰壁。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缺少系统性的开发,通用的教材与本校的专业特色又难以实现有效对接,实用性不强。

三、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建议模式

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常常受到机构设置和部门职能的制约,无法形成合力,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理解也很片面,往往导致将其视为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短期行为。高等学校应该进一步确定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定位,明晰培养目标,从人才培养的高度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顶层设计,整体规划,有的放矢地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教育教学模式,并从创新创业教育的机构设置、运行机制、课程体系、平台建设等方面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1、搭建一个平台

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组织不同类别、不同形式的创新创业竞赛,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实训条件,提供优质的创业实践软件,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互联网+”模式下的创业全过程。现如今,高校的创新创业平台有很多种形式,比较常见的如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创业孵化器、创客空间等等,为学生们提供了真实的创业实践平台。高校有创业意向的学生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平台上的资源,交流信息,分享就业创业经验,激发出更多创意灵感和创业意向,从而实现真正创业。

2、开设两类课程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更是一种具有较强综合性质的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在有效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促进地区经济繁荣发展,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增强学校教育的竞争力,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创新创业课程总体应该分为两大类,即专业课程中的创新创业知识和独立设置的创新创业课。各专业课程均应以创新创业理念为基础进行课改,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专业课程教育的全过程。独立设置的创新创业课程则应以实际操作为主要课程内容形式,让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学生在创新创业课程上仿真体现创业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3、三种途径组建师资队伍

建立一支专兼职配合、跨行业组合的教师队伍,既是国家社会发展所需,也是创业教育自身发展所需。主要途径有三种:一是现有专业课老师。专业课老师有着多年的专业基础和教学经验,接受本专业的创新创业知识容易,且能够真正灌输到教学全过程,是最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理念的方式。二是校外聘请创新创业课程教师。这些创新创业课程教师可以是创业成功的企业家,可以是多年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也可以是在创业路上有过经验的校友进行经验分享,形式和内容都不受限制,但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最为有效。三是选派就业创业工作人员及辅导员等外出参加创业培训课程。这些学生管理人员日常与学生接触最多,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对学生的指导更直接。

4、两个方向帮助学生发展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国家整体经济水平的普遍提高,百姓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得到了大大改善,如今的大学生们已经不再是十几年前的大学生,他们越来越注重个性化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许多大学生选择在国家大力提倡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尝试创业。高等学校应该通过自身的能力努力实现不同学生的知识诉求和能力渴望。一是帮助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去创业。创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学生不是想创业就能成功,高校首先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创业思维,而这个创业思维,也需要新的教育思维。二是帮助没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创新是创业教育的灵魂,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媒介都需要给予学生创新的思维和意识。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传授学生创新创业的专业知识,从而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创业技能,再通过顶岗实习、就业实习等手段,提高自身能力。

5、两个目标推动创新创业工作全面发展

高等学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学生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因人而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能“一刀切”。高等学校应该以两个目标为落角点,推动学校创新创业工作的全面发展。第一个目标是:推动学生创业项目成功孵化,即成功创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大批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如果经过高等学院的培养,学生能够成功创业,那必然是创新创业的理想成果,但即使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中创业教育开展较好的学校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也不过10%。而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试点的几个高校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9所院校,毕业生创业比例也不到4%。这个目标实现起来难度显而易见。第二个目标是:推动学生将创新创业理念应用于学习、工作和生活。这个目标核心内容是“意识养成”,即将创新创业理念内化为学生的知识能力,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使其无论身处什么环境,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都能较好和适应,并勇于开拓创新。

四、结论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等学校必须及时构建和完善符合高校自身特点、专业特色和学生总体水平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不能千篇一律。其创新创业模式需要从理念定位、运行机制及终极目标进行全方位设计。只有利用互联网建构起一个高校、政府、企业三方一体化的互动机制,才能形成社会参与度较高的具有高度开放性和创新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作者:黄雅娟 马红 单位:苗辽宁金融职业学院

课题项目: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2015—2016校级课题《“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编号:LJZYL201511

【参考文献】

[1]李小天,何旭.贵州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研究与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15(8):373-374.

[2]周微微.促进大学生创业成功的环境因素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33):137-139

[3]梁伟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15:1-20.

[4]李飞标,徐志玲.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J].继续教育研究,2011(6):120-121.

[5]胡旭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科学定位及对策研究——以经营类学科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07(12):20-22.

[6]房汝建,朱锡芳,伍婷.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6):105-106.

[7]杨康.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0):53-56.

[8]陈卫莉.“三课堂”联动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8):87-89.

[9]刘军,刘鸿莉,黄潇苹.应用型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例[J].价值工程,2016(9):222-223.

第七篇:软件工程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摘要:

本文,从软件工程专业着眼,探寻当前软件工程专业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趋势,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大学生人才更好的创业和就业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专业保障,最终实现高校培养高质量、高素质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目标。

关键词:

软件工程专业;高校创业;创新教育改革

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下,高校的教育方向和教育模式开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现如今高校教育中除了需要注重学科专业知识的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改革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需要,同时也新增加了创新创业教育推进大学生创业朝向良性发展,为高校大学生创业和毕业人生道路的选择指明方向,促使学生具备更深层次的专业素质和创业理念,从而提升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一、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

1、培养学生对创新创业机会的识别

作为高校创业教育指导者,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创新创业机会的识别,使学生将学科专业知识和实践的积累运用到具体工作中,并通过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考察作为理论支撑,探寻创新创业机会,从而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优质发展。

2、培养学生对创新创业风险的基本把控能力

机会和风险往往是共同存在的,获得机会的同时会伴随着风险的发生,作为高校创业教育指导者要培养学生的风险识别和基本的评估把控能力,具备这种能力是使学生进行就业和创业的根基,有助于增强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对机会风险的理性认识,从而提高其防范风险的能力,推进创业机会价值的最大化,促进学生创业目标的进一步实现。

3、注意培养学生建立属于自己“志同道合”的创业团队

作为高校创业教育指导者要是学生知道创业的成功更多的是依靠团队力量而最终实现,尤其是软件工程专业学生表现的更为明显。每个网络或编程的完成需要很多个同伴通力合作才可以最终完成,其中一个环节的编码出现差错都会影响整个编程,体现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也是如此,培养学生创建创业团队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创业成功概率的提升。

二、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践

1、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创业机会识别的教育改革实践

机会是创业活动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关键要素之一,作为软件工程专业学生要了解创业机会和商业机会的区别,注意分析适合本专业的创业机会。软件工程专业学生需要观察和了解当前社会发展的技术变革,例如:网络电话协议技术的出现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关联性,可以促使出现哪些新的创业机会等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考察和分析,以促进新形势下软件工程专业创业机会的出现。

2、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创业需要注意的创业风险把控

针对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创业风险把控需要教育者使学生理解风险分为“系统性”和“非系统性”风险,软件工程专业相关创业中很容易出现“非系统性”风险,例如:技术风险,编程风险,创建某网络平台时的bug漏洞风险等。需要教育者对学生创业方案进行具体实践操作,从中找寻和探究出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出规避风险的办法,以促进创业目标更好的实现。同时,教育者可以从创业风险教育角度出发,培养学生规避风险提出新创业商业模式的意识,从而进一步提升创业成功的可能性。例如:戴尔公司将创业风险转化为创业新商业模式,通过考察发现已有的电脑库存与供应链明显存在无效率,找寻解决办法将自己公司的角色进行转变,生产计算机的同时将顾客的需求进行综合和总结,将已经设计好的计算机按照顾客的需求装配零配件和相关系统要求,然后将产品直接运送到顾客手中,实现省去中间销售环节的同时满足顾客的不同需求,提升计算机技术和服务质量,促进公司整体水平的提升。

3、学科渗透教育培养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创业团队意识

高校创业教育指导者需要对软件工程专业学生进行学科专业渗透教育,使学生精通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对相关专业有所涉猎和了解,培养学生根据自己创业方向所需组织符合自身创业目标的团队,共同实现和完成既定的创业目标。例如: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往往比较擅长理性、技术型的工作,但是在创业中感性认识也是必不可少的,需要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对文科专业有所涉猎,同时也可以找寻一些文秘型或管理型的专业同伴进行创业方案的共同拟定,促进创业创新教育改革的良性发展。

总之,本文以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为例,从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出发,探寻新时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和具体教育策略,以实现高校培养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更好的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教育指导者对学生的能力和社会发展需求进行综合的考量,将学科理论与教育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并同时注重学生的具体实践和应试操作能力培养,将创业机会、创业风险、创业团队建设教育进行整合,促进当代高校学生创业能力水平综合提升。

作者:黄荣 吴春光 宁小浩 单位:吉首大学软件服务外包学院

参考文献

[1]左雪松,夏道玉.《创意产业崛起背景下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转型升级——以温州高校为例》.[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2]吴春明,邹显春,杜云.《高校非软件工程专业学生计算机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5).

[3]叶凯,李磊.《校企合作构建“实践式”创业教育模式的分析与思考——以鼓豆网与大连市高校共建创业孵化新平台为例》.[A].辽宁省

高等教育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暨第六届中青年学者论坛论文集二等奖摘要集[C].2015.

第八篇:独立学院校企合作创业教育创新

摘要:

当前社会竞争激烈,高等院校为谋求自身发展,抓好教育质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校企合作是一种新型培养模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实现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根据独立学院的特殊性,依托主体学校资源,在校企合作中如何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对于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独立学院;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

校企合作是高校通过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培养人才,结合企业的专业技能要求,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校企合作中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学校利用企业提供设备,或者安排企业工程师来高校授课,实现了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实现定向培养,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上岗工作,减少了岗前培训的环节。通过校企合作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对高校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独立学院校企合作方式

独立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形式多样,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发教材和课程。根据企业培养的目标,开设专业课程,并编写相关专业教材。课程开发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环节,结合学校实际,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由教师、学生和企业工程师共同参与,实现课程改革,教师可以学习到企业最先进的技术,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工程师也可以了解到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这是校企合作最基本的形式。

(二)共建实验实训室。实验实训室教学作为专业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学生学习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安排在实训室中,通过教师指导学生们完成相应的专业训练,掌握专业技能。实验实训教学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订单培养,特色班合作。合作班是一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与优质企业紧密合作,根据实际工作岗位需求,实施学校企业双元教学,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计划。在校期间通过工学交替?环式学习达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努力培养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兼优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四)开展专业技能竞赛。专业技能竞赛是学生职业技能展示的平台,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通过各种竞赛,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专业技能竞赛也是独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学以致用,明确学习的目标,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热情,教育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共同开发科研项目,校企合作中企业研究课题可以进入课堂,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科研项目研究当中,可以有效提高师生的科研水平,科研水平可以有效提高独立学院的知名度,促进独立学院的发展。

(六)校企合作培养人才。高校可以引进企业教师到学校任课,将企业技术和知识传授到课堂中,不断更新课堂知识。企业员工可以利用高校资源,到高校深造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二、通过校企合作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校企合作中要积极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引导作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理念。通过校企合作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学生建立创新创业价值目标。生涯教育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还可以引导学生追求以创新创业为自我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创新创业价值目标。高校可以通过邀请优秀企业家、成功创业者到校开展创新创业专题讲座、论谈、沙龙等形式,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

(二)搭建创新创业素质训练平台,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立足点,也是培养大学生创业兴趣的有效途径。以学科竞赛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开展企业培训,通过校企合作班锻炼学生的创造力;校企合作共同开展创业知识竞赛、创业技能竞赛、创业路演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创业素质实践平台。

(三)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助力优秀创业项目稳步发展。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要增加投入,改善硬件和软件环境,建立坚实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训练基地。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实行校企联合的模式,借助于优秀的企业资源,实行“真项目、真操作、真环境”的见习模式,使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与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为学生将来的创新创业积累宝贵经验。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建立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创客空间、创业社区、创业园等,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指导、培训等,全力扶持创新创业项目发展,帮助大学生成功创业。

三、结论

校企合作中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制和机制,逐步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努力营造创新创业文化,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将创新创业思维和理念植入脑海,不断追求和探索,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促进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发展。

作者:吴真真 单位: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鲁保富.论教育现代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

[2]唐嘉芳.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自身可持续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8.

卫生政策论文范文3

摘要:

简要分析了当前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勘测设计、施工管理、现场监理、质量监督、试验检测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的措施,为今后工程管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材料质量

0引言

农村公路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和基础性工程,与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近几年,随着国家“城镇化”、“文明生态村”、“美丽乡村”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由于公路建设属于劳动、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会导致各种事故发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为此,必须要加强农村公路工程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构建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1当前农村公路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工程前期准备不充分

工程项目前期主要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由于工程咨询公司或设计部门本身工作比较繁忙,对农村公路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工程项目是否可行、方案的优劣、造价的高低、设计的好坏等不能进行深入论证,有时走过场、摆样子,对工程项目的实质内容很难全面了解,从而造成前期准备不充分,给今后工程带来隐患。

1.2工程招投标不规范

虽然现在农村公路全面推行公开招投标制度,但肢解工程规避招标、假借资质参与竞争、暗中勾结透露标底、转包工程获取利润等现象时有发生,致使一些施工能力差的单位中标,甚至有的纯属“皮包”公司,借用资质投标,施工机械、技术管理人员都是从“五湖四海”拼凑来的,工程质量自然就难以保证。

1.3质量保证体系不完善

⑴政府质量监督力量薄弱。按照质量监督规定,县级公路、重要乡道、中型以上桥梁新改建项目由市质量监督站进行监督,其他一般乡道和村道由县级质量监督站负责。但县质量监督站一般成立时间较晚,普遍缺乏懂技术、会管理的技术人员,不能满足农村公路建设发展的要求,政府监督起不到应有作用[1]。⑵工程监理人员数量不足。监理人员数量不能够按照监理办法足额配备,且业务和素质较差,不能正确监督和管理合同、工期、质量、造价,不能真正发挥“质监卫士”作用。⑶施工自检重视程度不够。有的施工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质量自检体系,每道工序完成后不能及时进行自检,甚至自检不合格后对自检资料凭空编造,弄虚作假,欺骗监理人员,给工程质量埋下了很大隐患。

1.4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质量意识淡薄,单纯追求进度和利益,对质量问题不关心、不重视,只想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现场管理人员配备不足,不能做到每道工序都进行严格把关,施工期间工地经常出现“空档”现象,致使施工现场混乱,人员涣散,施工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2多方面加强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管理

2.1加强勘测设计和施工图审查

勘测设计和施工图是公路工程施工的第一道关口,必须要严格把关和审查。首先,要委托资质高、业务精、口碑好的勘测设计单位,对于无资质、无信誉的单位坚决不能使用;其次,设计单位人员进行实地测量、地质勘探时,要充分考虑农村公路穿越农田、灌溉区的因素,及时加强与附近村庄的联系沟通,在线形、边沟设置等方面征求当地意见,满足当地群众出行和经济发展需要,防止出现边施工边修改设计现象。施工图完成后,要按照程序由设计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总工程师、总经理等层层把关审查签字,并要委托具有一定资质的单位进行审图,出具图纸审查合格报告后方可正常使用。

2.2加强公路工程招投标监管

招投标在公路工程施工前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必须要严格按照《公路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实行公开招投标,排除人情干扰。在招标过程中,要严格加强对投标单位中标前和中标后的资质、业绩、人员、机械设备等方面的审查,坚决杜绝弄虚作假、施工转包和违规分包现象;开标过程中,要聘请纪检监察、财政、发改委等部门相关人员现场监督,防止徇私舞弊;评标过程中要遵循公平、公正、客观、准确的原则,评标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与评标有关的情况,不得参加影响公正评标的任何活动。

2.3加强公路监理工作

随着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推出和应用,监理人员的业务和数量已不能适应公路工程发展需要,必须要与时俱进,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才能更好地履行监理职责[2]。⑴谨慎选择监理单位。对于不用公开招标的农村公路工程项目,在选择监理单位时要选择具备资质的单位,并要具有懂技术、懂经济、懂法律、懂管理的监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工程监理业务技能和实施经验,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和监理经验。⑵明确监理工作职责。要建立完善的监理组织,配备好总监办、驻地监理办和各专业监理工程师、现场监理员。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监理人员职责和任务,加强对质量、进度和费用的有效管控。⑶加强监理业务培训。要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不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提高监理人员综合业务水平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2.4严格控制材料质量

对公路工程所需原材料如沥青、石灰、粉煤灰、碎石、水泥、钢筋等,在进场时要向厂家索要材料的试验报告、出厂证明或质量证明书、合格证等材料;进场后,各种原材料都要按有关试验检测规程和技术规定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一律不准使用[3]。

2.5加强试验检测工作

试验检测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的优劣,质量监督站中心试验室和施工单位工地临时试验室都要配置相关试验检测设备,配备专职试验检测人员。⑴精心管理试验设备。只有试验设备运转正常才能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要加强试验仪器设备的管理,建立日常使用台账,使用前要对设备进行计量检定、校准,使用后要及时进行清理和保养。⑵配备试验人员。目前,县级交通部门试验室普遍存在着试验人员少、业务素质差、流动频繁等特点。为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必须要加强试验室人员的配备,需有足够数量的试验检测工程师和检测员,熟悉试验检测标准、规范、规程及仪器设备的原理、性能和操作,具有试验检测经历和水平,爱岗敬业,勤劳踏实,并且要保持相对稳定。⑶建立试验室制度。试验室只有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才能确保仪器处于良好运行状态。主要包括:试验检测工程师岗位责任制、试验员岗位责任制、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卫生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等。

2.6落实全面质量保证体系

落实思想保证体系,教育每一名施工人员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意识,促使他们自觉加强质量管理,严格把好每个关口;落实组织保证体系,建立以项目经理、总工、副经理为一级管理层,以施工队长、工程质检部、试验室主任等为二级管理层,以各班组长为三级管理层的人员组织机构,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人员组织网络;落实控制保证体系,实施全面系统的质量控制,包括施工组织方案的控制、材料机具的控制、分项工程施工控制等。

2.7加强质量监督检查

⑴严格质量监督程序。建设单位在项目开工前向质量监督站申请质量监督手续,资质、人员、机械、施工组织安排等符合建设程序要求的,下达《质量监督通知书》,未办理质量监督手续的不准开工,从源头上遏制质量管理的漏洞。⑵把好竣工鉴定关口。对于完工的建设项目,质量监督站要根据竣工验收办法、质量鉴定办法等要求,及时对公路工程项目的宽度、标高、横坡、厚度、强度以及弯沉等项目进行检测,符合要求的出具质量鉴定报告,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返工整改[4]。⑶加大巡视督查力度。要采取综合督查和专项督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工程质量管理行为、施工工艺和实体质量进行全面督查;对工程重要部位、关键工序和主要指标进行针对性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下达整改意见通知书,限期整改。⑷加强质监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通的质量监督队伍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必须要从人员学历、资历、专业知识、职称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不断提高质监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水平,选聘学历高、专业对口、公道正派的人员充实到质监队伍当中。要加强质监人员学习教育培训,提升综合业务素质和能力[5]。

3结语

本文从提高勘测设计质量、加强招投标监管、做好质量监督和监理、控制原材料、加强试验检测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公路建设质量管理的措施。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农村公路建设的质量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提高农村公路建设质量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断提高政府部门、施工企业、人民群众的质量意识,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相互监督的良好局面,努力建成政府满意、群众认可的良心路。

作者:刘海峰 单位:海兴县交通运输局公路管理站

参考文献:

[1]阎丽萍.论如何搞好农村公路质量监督工作[J].山西交通科技,2008(1):6-7.

[2]张力.浅谈如何加强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管理[J].山西建筑,2009(5):189-190.

[3]叶松强.浅谈如何加强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工作[J].管理观察,2009(20):23-24.

[4]郭炳军.农村公路建设的质量管理探析[J].科技向导,2013(26):87.

[5]刘向阳.如何做好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J].交通世界,2012(5):198-199.

第二篇:公路工程常见质量通病成因措施

摘要:

公路工程建设常见质量问题是施工单位研究管控的重中之重。对公路工程常见的沥青路面早期破损、路面不平、软土地基沉陷、高填土下沉、压浆不实、路面开裂等质量问题逐一分析,并结合公路工程质量通病提出防治措施,以期对我国公路进一步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公路养护

0引言

随着经济建设水平的日益提升,我国公路工程也得到迅速发展。不断增加的公路工程项目给公路工程建设单位创造了丰富的市场机遇,与此同时,在公路工程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上也给公路建设施工企业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从整体上看,当前国内公路工程质量总体偏好,质量事故较少,很好地达到了设计要求满足人们出行需要。然而从细处分析仍然有不少的质量问题,尤其是沥青路面松散有坑槽、水泥路面出现断板裂缝、路基有沉降路面有不平整等质量通病,严重制约我国公路工程质量高效、优质目标的跨越实现。作为常见且难以彻底解决的质量问题,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出现,对公路正常使用、公路寿命周期、企业及社会形象造成深远影响,出现的返工维护直接与经济挂钩,形成资源的浪费。这需要公路工程从业人员很好地反思,认真总结分析,刻苦钻研,争取质量通病最大化减少,保证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创建优质公路工程品牌。

1公路工程常见质量通病概况

1.1沥青路面存在早期破损

沥青路面早期出现破损是公路工程发生概率最大的质量问题。该问题主要指公路竣工通车后不久或者在一两年时间内出现路面多处或者大面积的破损、裂缝情况。

1.2路面存在不平

对公路工程质量进行好坏考核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路面状况。路面不平也是公路常见的质量问题。车辆行驶者的舒适程度、行驶速度、安全系数与路面平整度息息相关。虽然在人为耗损及自然环境的双重作用下,保持路面平整是有时效性的,但在工程规定时间内路面存在不平是需要认真分析对待与处理的。

1.3软土地基存在超限沉陷

含水量大、承载能力弱是软土地基自身具备的特点,一定程度上使得软土公路的工程质量更加薄弱。在软土路段建设无法避免的情况下,要通过加强该路面的强度与韧度达到最大限度杜绝超限沉陷问题的发生,有效提升工程安全系数。

1.4高填土存在下沉

因使用高填、深填、半填半挖的施工方式在公路工程的立交桥部位、桥头等出现局部下陷的情况,即为高填土下沉。高填土下沉多因施工材料在干容比、含水量方面最佳比例没有达到,或者没有科学控制施工过程中压实程度,这些都容易导致施工路面出现干裂、变形、下沉。

1.5结构孔道存在压浆不实

在灌浆强度低的情况下,对孔道内填充容易不饱满和容易锈蚀预应力钢筋,削弱结构混凝土因灌浆握裹钢材预加应力传递的作用。在预制T型梁,存在因波纹管不畅没有处理,致使压浆不实,经超支波无损探伤检测发现,在孔道内有空洞,导致全部报废,不仅造成工期延误,给施工单位本身直接带来经济上损失和影响企业声誉。

1.6水泥路面存在干裂断板

公路工程另一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就是水泥路面干裂、断板问题。该情况多是因土基强度不均匀或者不够、混凝土路面在施工时昼夜温差大、路基路面未压实等因素导致翘曲应力增大作用板体出现开裂。

2公路工程常见质量通病成因分析

2.1沥青路面早期破损问题

该问题造成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因不科学的沥青材料水深配合比例或者不合适的施工温度造成施工材料质量降低。二是在把握施工方向上出现偏离,施工单位通常更对施工进度与施工的平整度更加追求,使在科学把握施工材料上存在忽略,致使包括早期沥青路面破损在内的诸多安全隐患被埋下。因此,对于公路工程施工建设,在施工态度上要端正,要将公路路基、路面的综合强度、耐久性、安全性、舒适性综合考虑,最大范围提升安全系数。同时在沥青混合料施工当中,要严把沥青材料在进场摊铺时的质量,对摊铺、初压、终压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严格控制,按碾压操作规程严格步骤施工,控制横向裂缝,极力避免雨雪水日后通过缝隙渗入路基,影响工程质量。

2.2路面不平问题

通过整理分析造成路面不平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施工作业人员素质技能不够,对先进机械设备不能很好地运用。另一方面,在基础施工没有严格控制,使波浪起伏形状在路面出现。鉴此,要达到公路工程路面平整度要求,从路基施工开始就必须对高程和平整度进行层层严格控制,对路基路面的压实度要施工到位,再对路面平整度方面的微观构造及外观构造进行合理调整,确保路面施工达标。

2.3软土地基沉陷问题

对软土地基要根据不同土质添加对应材料来改善。白灰粗砂可以改善含水量大的软土地基,在软土地基有成孔时,将水泥、筛好的生石灰块、粗砂均匀搅拌、捣实,在生石灰块与地下雨接触时,填充料体积就会膨胀,达到挤压土基作用,使路基承载能力更高。遇到稻田、藕池、苇塘等特殊状况的软土路基,需要先将植被、淤泥清除,将水排尽,再通过混合水泥、石灰,拌匀碎石后进行摊铺压实,夯实地基。

2.4高填土下沉问题

对高填土下沉进行预防,首要控制路面平行线分层的填土标高,一般规模施工时的填土高度按照试验时路基填土厚度的90%进行控制;在衔接新旧填土时,对接茬台阶的最小长度填土要严格控制,杜绝接茬处出现超厚、压实不足情况;要杜绝超厚填土,避免漏夯、夯实不足情况,对于机械难以压实的路段要通过小型的机具进行补夯;冬季施工要注意土地受冻情况,要保证填土压实密度上的均匀性;回填多种土质时,要综合试验填土的压实度、密度标准,不能简单以一种土的击实试验作为标准。

2.5孔道压浆不实问题

对预应力结构孔道出现的压浆不实,可通过以下施工措施控制。一是灌浆用的水泥要采用新出厂的普通硅盐酸水泥或者是标号高于425#的硅盐酸水泥。二是要根据施工季节、现场条件、使用材料来科学选择灰浆配合比,并需要配比试验的确定通过。三是灌注前要保证灌注管道的通畅,并用压力水冲洗孔道。四是孔道压浆要在张拉后抓紧施工,注意连续、均匀、缓慢压浆。五是孔道要一次性灌成,不能中途停顿。

2.6水泥路面开裂问题

水泥材质的不合格是水泥路面断板的主要原因。因此保证施工水泥混凝土的质量合格是第一要务。对含碱量过高,小窑灯生产的水泥混凝土要坚决禁止。第二,施工过振会对混凝土造成分层离析,板块裂缝,在捣振时对不密实的部位要严加注意,避免混凝土分层因过振产生。

3公路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预防措施探讨

3.1地质勘探调查到位

要详细探查公路工程建设经过的水文、地形、地貌等地质状况,尤其对特殊的路基路段、地表不良路段等形成具体的勘探报告,以更好设计规划施工方案。

3.2路基排水设计到位

在公路工程建设当中,对路基纵向、横向排水设计当中要因地制宜、统筹考虑、整体规划推进,做到路基两侧杜绝长期积水浸泡,从而不因承载力下降而发生变形;做到平坡路段边沟有纵坡,村屯路段有排水边沟;做到挖方段截水沟根据汇水状况科学设计,路基低路段有渗水盲沟等,实现整个公路工程排水科学、合理、高效、畅通。

3.3路基填料质量到位

要严格按照公路工程施工设计图纸,对路基填料最大粒径要求和最小强度标准要求根据不同填高明确使用,严禁直接将种植土、膨胀土、冻土、腐殖土等用于路基填筑,路床填料优先选用砾类土,土质差的细粒土用于路堤底部。

3.4路基边坡稳定到位

要依据工程地质、填料种类、边坡高度等条件规范确定因高填深挖产生的路基边坡。高填路基的稳定性测试要确保通过;对于过高的填方边坡,要加置边坡平台。

3.5路基填筑高度要到位

要科学试验计算因冷胀、地下水、雨水作用对路基填筑的影响,根据路基规范设计要求必须保证最小填筑高度。对因客观限制填筑高度不能达到要求的最小值时,则要采取对应的解决措施。例如,通过换填透水性材料设置隔离层,修筑地下渗透沟等提升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3.6路基综合防护到位

要构建硬防护结合植物防护的综合防护体系,对稳定的土质边坡通过植树、种草增加防护;对风化、松散的挖方边坡建造护面墙、砌石工程防护;对沿河、易受冲刷路段建设挡土墙、石笼抛石增强直接防护。

4结语

公路工程常见质量通病解决需要各个建设施工管理环节齐抓共管,思想重视、责任明确、管控严格、技术到位、措施针对、有考核监督,才能实现问题突破,建设出优质、精品公路工程。

作者:冉凡磊 单位:邢台市交通综合执法支队

参考文献:

[1]宁英,王春玲.试论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C]//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政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2015.

[2]鄯增平.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工程技术,2015(10):102-103.

[3]马全义.高速公路路基工程常见病害与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6(1):208-209.

[4]刘茹霞.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分析[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年1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5.

第三篇:公路工程质量控制检测应用

【摘要】

随着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人们对于公路的舒适感和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施工单位对于公路工程质量控制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而公路工程检测作为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在公路工程质量控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在分析试验检测作用的基础上,对检测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

公路工程;质量控制;检测

对公路工程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很多,因此需要做好质量控制。在公路工程的施工中,需要做好公路的试验检测工作,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服务公路工程的质量控制。

1公路工程质量控制中试验检测的作用

第一,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品的质量是否达到国家标准进行科学的检测与鉴定,这是公路工程控制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在施工之中,需要做好每一道工序和每一个构件的检测试验与质量控制,从而为创优质工程、提工程质量奠定基础。第二,做好试验的试配,原材料的选择应该考虑到合理性与经济性,节约工程造价,进而创造出更为客观的经济效益。第三,通过检测与研究,对各种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工艺的设计标准规范进行严格的鉴定。第四,对于完工后的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以及单位工程,都需要做好抽检,评定其质量等级。第五,试验检测可以对工程的质量缺陷进行评价,同时也可以预防工程的质量事故。第六,在竣工验收阶段,试验检测可以提供工程合格依据[1]。

2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的主要内容

2.1材料检测

公路工程建设施工需要水泥、石灰、土、碎石、预制构件等一系列的原材料产品和构配件,对于这一部分材料和配件需要按照一定的规范与标准来进行严格的检验,只有满足施工质量要求,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另外,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需要对其出场证明、质量证明书以及产品的质量检验合格证等资料进行检查。在进入到施工现场之后,也需要做好材料的抽检处理,确保其能够满足质量标准,符合本工程的施工设计标准规范。在进行检测时,应该满足材料的相关要求,如公路填方不得施工有机质土或者是高液性的粘土;人工轧制的碎石,应该关注级配、密度、压碎值、坚固性等一系列指标;工程用砂主要是检测其喊你两和颗粒级配,尽可能选择孔隙率最小,含泥量最低的砂子。对于各种原材料,除开常规性的试验之外,还应该与材料的特点和具体的工程相互的结合,来进行常规性的试验,以检测其是否能够满足施工技术的要求。

2.2标准试验

在公路工程开更,或者是配合比变更之前,应该通过标准化的试验对材料的基本性能进行检验,从而评价这一材料是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在公路施工中,路基工程是基础,对于粒径低于38mm的路基土、水泥稳定粒料、石灰土等路基的填料,需要将其最佳的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加以确定,可以通过重型击实的方式完成,之后再利用校核无侧限抗压强度是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2]。设计水泥混凝土配合比,主要是按照公路工程设计的抗渗性、和易性、耐久性、保水性等进行水泥标号的指标选择,并确定材料的配合比。沥青混合料由粗细集料和矿粉组成,在试验中主要是对稳定性、高温强度等技术标准进行检验,如稳定性可以利用马歇尔试验来进行测试。沥青用量会直接影响到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其最佳用量需要根据混合料的密度、稳定度、空隙率、流值、饱和度来确定。

2.3施工质量跟踪检测

第一,在完成分部工程之后,需要按照公路公路的质量评定检验标准,做好工程的试验跟踪检测。第二,在测量检测环节,主要是考虑到桥涵与道路中心线的测量,对轴线的实际位置和设计的偏移量进行检测。第三,路面的压实度和路基是重要的检测项目之一,可以通过核子密度湿度仪、环刀法以及灌砂法等进行检测,但是工作量相对较大。第四,利用路面的弯沉仪来进行路基路面承载能力的检测,可以利用回弹弯沉值来表示其大小,回弹弯沉值越小,其承载力越大,反之越小。路基边部、低填方路段、挖方等比弱点,都需要适当增加检测频率。第五,在混凝土的抗折、抗压强度试验中,需要对加荷载的速度进行合理控制,无论是速度过快还是速度过慢,都可能造成偏差,最后都需要对测定值进行准确的处理。另外,沥青混合料中的厘清含量,矿料的级配都需要检验,在一定程度上,检测值就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评定标准。

3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与控制的效果

3.1确保原材料质量

通过原材料的质量检测,做好针对性的试验分析工作,就可以对原材料的质量有一个全面的掌握,避免不合格的原材料施工,为公路工程的后续施工质量奠定基础条件。

3.2促进施工顺利进行

做好标准试验检测、原材料检测以及工程的质量跟踪检测,同时做好施工人员、施工机械以及施工设备的合理安全,有利于公路的路面工程、路基工程、隧道工程等质量,注重现场的施工管理,就能推动公路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避免质量缺陷对施工的进度造成影响,避免出现延误工期的现象,也能确保施工任务顺利完成[3]。

3.3提高公路工程质量

在完成施工之后,需要按照具体的要求,由具备资质的检测单位对路面、路基、隧道等部位进行质量的检测,并且做好相应的记录,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与评估。最后,确保整个工程质量的评定为合格,所有的施工都能够满足设计要求。通过试验的控制,能够确保工程运行状况的良好性,不会出现任何的质量缺陷,为顺利、安全的同性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这样的操作也能够提升行车的舒适度,对于今后的公路工程的质量检测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4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公路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做好质量控制是一项关键而又复杂的工作。通过试验检测,就能够对公路工程质量进行合理的控制。所以,做好公路工程的检测,就能够满足公路工程质量的最终要求。

作者:詹友生 单位:安徽省黄山市公路管理局休宁分局

参考文献

[1]赵宁,叶力.试验检测在公路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探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02):108-109.

[2]丁涛.刍议公路工程检测在公路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4(22):23.

[3]王世英.分析试验检测在公路工程质量控制中的作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12):146+148.

第四篇:公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与进度管理

摘要:

从公路工程质量控制和进度管理两方面展开分析,探讨了影响工程质量的相关因素,明确了进度控制的基本程序,并提出了质量控制与进度管理的相应措施,同时分析了二者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希望能促进公路工程施工进度的合理开展,节约投资成本,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关键词:

公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进度管理

0引言

公路工程项目属于庞大的系统化工程,具有建设周期长且施工工艺复杂的特点,而且极易受各种环境因素影响,当前我国的公路工程项目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施工工艺发展进步,公路工程项目进一步拓展[1][2]。但是工程质量问题及进度控制问题仍是影响公路建设发展的关键,对于整个项目的顺利完工以及公路后续投入使用的社会经济效益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1公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分析

1.1公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相关影响因素

1.1.1人为因素

公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人是最终的主导者和实施者,公路工程的实地勘察、设计规划以及施工都需要有关工作人员去开展实施,而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相关人员的思想文化水平、管理水平、施工技术水平以及职业素质都会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3]。因此,人为因素是公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

1.1.2材料设备因素

一方面,材料是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的物质基础,施工材料的质量安全之间决定着工程项目整体的质量,一旦材料质量不达标,不仅会影响到具体的施工进度,还会埋下施工安全隐患,导致公路施工整体质量不合格,因此施工材料质量控制是公路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另一方面,机械设备是公路工程施工的重要保障,现代化施工机械设备的合理利用,不仅能提高施工效率,还能增强公路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水平,因此,合理控制机械设备的操作性能以及操作技术对公路工程质量控制具有重要影响意义[4]。

1.1.3技术方法因素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方法涉及到施工方案设计、施工工艺流程规划以及操作技能等各方面,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法是公路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前提和保障[5]。例如公路路基检测、基坑开挖以及土方回填、碾压等作业都需要专业的施工技术水平,否则很容易出现路基开缝甚至断裂的严重质量问题。

1.1.4环境因素

影响公路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包括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等施工技术环境,管理制度体系、质量监控措施等工程管理环境以及劳动作合、劳动工具等劳动环境。而且环境因素具有多变性,这些都给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带来极大的挑战[6]。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和管控,合理利用有利的环境因素来开展公路施工质量控制。

1.2公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具体措施

1.2.1提高公路工程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

公路工程建设需要强化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尤其要重视对施工班组、特种作业人员及关键施工技术岗位人员的教育培训,帮助其熟练掌握施工技术流程,严格按照施工质量标准要求来开展施工工序。而且还要重视公路工程施工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思想认知,保证基本的职业素养,避免偷工减料或者是违背操作流程的不良行为,确保整体施工质量安全。

1.2.2完善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制度体系

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检测体系,任用公路施工项目经理为质量控制第一责任人,并成立相应的质量检测小组和施工技术小组,依次分配施工质量监管工作,明确质量控制的责任。另一方面要加强施工材料设备的监管,确保施工材料性能、质量符合施工标准要求,例如公路的沥青路面施工,需要使用偏细的混合料,而且为了防止路面出现裂缝,还需要考虑到施工材料的抗渗和抗压强度,此外还要注意材料的运输和储存工作,做好材料的防潮、防火、防盗工作。而对于施工机械设备,则需要建立定期检修制度,确保施工机械的安全有序运转,保证公路工程施工质量。

1.2.3提高公路工程整体施工技术水平

提高公路施工技术水平,需要确保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并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而且要加强施工方案编制和审核工作,制定合理的公路施工计划,优化施工技术资源配置,尤其要重视对公路工程路基的土质、承载力的科学分析,采用合理的基地处理技术,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同时还要系统做好施工图纸的会审以及施工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来进行合理施工。

2公路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分析

2.1公路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基本程序

确定合理的施工进度目标,依据公路施工合同规定的具体开工日期、交工日期以及总工期,全面考察公路现场施工条件,进而合理确定各分项工程的开工日期与交工日期。编制科学的施工进度计划,综合考虑公路施工工艺关系、施工起止时间、材料设备相关计划、劳动力计划以及其他公路施工保证计划等,系统编制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合理控制公路施工进度。申请公路建设开工报告,按照一定程序向监理单位申请开工报告,并严格按照公路施工监理工程师下达的具体开工日期准时开工建设。调整完善施工进度计划,结合公路施工实际情况,及时地调整施工进度偏差问题,而且要科学地预测公路建设未来的施工进度情况,全面落实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公路建设合理有序开展。编写施工进度控制相关报告,主要是为了对公路施工进度控制做出详细的总结,汲取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公路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效率。

2.2公路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具体措施

首先,要对公路工程进行实地勘察,全面考察公路建设的各项影响因素,并综合分析有关的勘察数据以及报告,进而制定相应的公路工程项目实施计划表,详细安排各项施工工序流程。而且要不断地优化施工进度计划方案,尤其是公路工程关键线路的施工,对于施工工期的缩短具有重要影响意义。具体而言,在公路工程施工时,可以将顺序作业调整成搭接作业,进而科学合理地对公路工程项目进行排序,还可以适当地推迟一些非关键工序的起始时间,并相应地延长一些关键施工工序的持续时间,进而从多方面增加计划外的资源,有效地缩短公路施工工期。其次,合理调整公路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可以采取相应的经济措施、技术措施以及组织措施,从组织层面来看,在公路施工中可以适当增加工作面,合理延长工作的劳动时间;从技术层面来看,主要是通过创新改进施工工艺和技术,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来提高施工效率,有效缩短工程工期;而从经济层面而言,主要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资金数额,从而为技术措施提供资金补偿,确保公路施工高效开展。

3公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与进度管理之间的关系

公路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目标与进度管理目标之间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公路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相互对立,因为要确保高质量的公路工程,进度就需要慢下来,而且为了实现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目标,就必须降低工程投资目标及进度目标,而公路工程进度控制目标,则需要适当降低工程质量目标,因此,质量控制与进度管理存在对立性。另一方面,公路工程质量控制目标与进度管理目标又具有统一性,都是为了确保公路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益,需要在科学优化公路工程建设计划的前提下,实现二者的高度统一,提高公路工程建设的整体社会经济效益。而且,公路工程质量和进度之间还相互影响,合理的施工工期安排,能确保公路工程整体质量安全,但一味追求工期缩短,草率施工又会影响工程质量,反之,过分强调工程质量控制,又很可能会延误工期,给公路工程建设造成经济损失。因此,要寻求质量控制与进度管理的平衡点,合理地制定施工进度计划,确保较好的质量安全,满足公路施工标准要求,努力减少工程维修及返工现象,确保公路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

4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项目建设是动态发展的过程,而工程质量控制和进度管理涉及到公路建设的全过程,而且直接影响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及社会经济效益。因此,我们统筹处理公路工程质量控制与进度管理之间的关系,并结合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从人为因素、材料设备因素、技术水平因素及环境因素方面出发,完善相关的制度体系,并提高施工人员基础和施工技术保证,进而合理地组织开展工程质量控制和进度管理工作,提高公路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益。

作者:李春旺 单位:邢台市公路工程监理所

参考文献:

[1]董彦召.公路大修工程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的协调[D].西安:长安大学,2011.

[2]翁学新.公路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管理方式的应用研究[J].北方交通,2013(3):119-121.

[3]陶春刚.浅谈公路工程管理项目中进度管理的创新[J].广东科技,2013(Z1):89-90.

[4]范宁宁.公路工程管理中关于质量与进度管理的思考[J].科技创业家,2013(15):26.

[5]黎兴松.公路工程项目成本、进度、质量的集成计划与控制研究[J].硅谷,2011(1):98.

[6]邵育和.公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原理与方法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4):272,285.

第五篇: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摘要:

公路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公路工程是各行各业快速发展的基础,是经济迅猛进步的保障,物流、交通、运输业都需要公路工程作为基础,而公路工程在开展施工的过程中,会由于项目的复杂性造成各种无法预料的质量问题,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的不足或缺陷是导致产生一系列质量的问题的两大原因。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各方面的全面了解和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完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不足,尽量杜绝或减少公路工程中的质量问题。

关键词: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要素;质量控制

前言

随着二十一世纪经济迅猛发展,我国社会中各行各业均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有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一语道破道路建设和公路工程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公路可谓是挑起了交通运输业的大梁。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公路的施工与建设需要有条不紊,公路的质量需要够硬,使用寿命需要够长,可以说在这些方面我们都存在不足,都急需弥补。而现如今,我们面临的是我国公路工程无论是在施工的技术上、管理上还是公路质量上都存在很多问题。因此,不仅为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更为了经济的发展,我们要对公路工程各个技术要领深入剖析。

1公路工程项目的几大特点

对于公路工程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由表及内,由公路工程的特点入手,从本质出发。简单说,公路工程项目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1.1受外界影响严重

公路工程的施工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施工过程将存在大量的实际问题和巨大的工程量,所以施工过程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气候、温度、雨雪等外在自然条件都是无法确定的。而公路工程施工时往往是露天作业,所以外在的自然条件会对施工过程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而且这些是我们无法控制的。

1.2场地和人员设施的流动性大

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是随着施工的地点与施工进程而不断转变和移动的,所以施工进程进行到哪人员、设备、施工所需的物资就会移动到到相应的地方。在转移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很多不确定的问题和事件,因此而带来的安全隐患也不可避免。这将给公路工程施工过程带来很大挑战。

1.3施工过程复杂协作性要求极高

公路工程的难度性不仅在于它巨大的工作量,更在于它分门别类的工程内容,复杂繁多的项目在不同的地理条件和路况下将分配为多个分项工程。公路工程最终的情况不仅要靠每个项目做到尽善尽美更需要每个分项工程协调配合,化零为整[1]。

2关于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技术要素

2.1路基施工的技术控制

路基顾名思义,一路之基,是公路最基础的部分。俗话说“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这方面讲,公路路基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简单说,路基施工中所涵盖的关键有以下几点:首先,施工技术文件作为科学的、针对的、概括性的文件应该被严格遵循。施工放样操作科学有序进行,断面测量科学、仔细、认真。其次,路基填料决定路基好坏,路基的好坏决定公路质量,由此可见路基填料的选择也至关重要,为保障公路质量,我们应该选择标准、优质土质,而像淤泥、冻土、有机土此类不达标的,会对路基施工造成恶劣影响的土质应该杜绝使用。最后,通过采取分层压实的方法,提高其均匀度和压实度,使其控制在质量要求范围内[2]。路基施工的技术控制被总结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路基开挖时严格遵守施工文件中的施工要求严格遵循技术规范。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路基的承压强度,此外,还应着重注意路基的水稳性能要求。二是在开挖路基之前,相关施工人员应提前移除妨碍工程进行的植被和草木,施工放样、断面测量工作严格实行。三是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要综合考虑路基的施工地点地理状况、路况情况,收集有用信息,科学分析路基的施工高度和坡度问题。如若存在冻土、淤泥等不达标的土质及时清理清除,在清楚过程中应注意挖掘机在开挖过程中,土质应被及时作出运输移除等相关处理,务必使其堆积高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防存在安全隐患。

2.2路面施工的技术要素

合格的路面应满足足够的强度、刚度、平整度、抗滑性能和稳定性,而稳定性又分为高温稳定性、低温稳定性、水温稳定性和大气稳定性。路面结构又分为面层、连接层、基层、底基层、垫层、路基、地基。我们在这主要简单分析最表层的面层。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可谓说是公路工程路面施工中的两大主力军。沥青路面的优点在于平整、耐磨、良好的降噪功能和较短的施工工期等。但其稳定性有所缺陷,所以沥青路面多用于三级、四级公路。而水泥混凝土路面拥有不同于沥青路面的长施工工期,“慢工出细活”这句话总是没错的,所以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高强度和较强的耐久性、耐磨性。性能决定用处,因此一般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于高速、一级、二级或更低级次的路面。沥青路面施工主要概括为层铺法和拌合法两大类。层铺法适合于晴天和高温天气,层铺法,层即分层,层铺即分层摊铺和碾压。沥青混合料的碾压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初压、复压和终压,终压过程中又包括成型阶段。将沥青与矿料高温加热并充分搅拌在运输至工程地点摊铺碾压的方法被称为拌合法,也是公路施工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3公路工程施工中质量漏洞出现的原因

分析解决方案免不了要剖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深入肌理地了解才会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便利的捷径。3.1管理漏洞施工过程出现质量问题往往离不开管理人员的失误,施工质量需要管理人员具有准确的判断力、强悍的操作调动能力和精明的决策力。高水平的管理能力可以将施工现场调动的更加有序,从而高效、高质的完成工作,而低水平的管理能力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更有甚者会浪费有效资源和时间人力。3.2技术工作漏洞施工过程中施工放样仔细认真是被多次强调的,而施工放样马虎搪塞过去的直接后果是出现质量问题。施工的精确度应保障在最准,这就需要技术人员的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技术工作的漏洞不可避免,但我们要尽量将误差降到最低。

4关于公路工程质量控制的要素

4.1人员方面

公路工程的施工现场或上层管理都有大量的技术或操作人员,这些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专业素养都对工程的建设和推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公路工程质量人员素质提高必不可少。可以对新入人员展开专业培训,专业教学,对老员工教授新设备的使用方法,设立期刊和相关书籍的读书点,全面提高人员素质。

4.2材料方面

材料的选取对施工过程尤其关键,管理材料的有关人员需注意材料的性能、规格是否合适是否达标,还要对所选取的材料进行试验检验。施工材料的良好优质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4.3施工方法方面

我们要善于打破常规、采取新的方法和新技术。把握施工地点现实的地理状况采取恰当的施工方法,实施高效的施工方案,把握好这些将大大提高工程质量。

5结束语

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取决于诸多方面,技术人员、施工材料、施工方法等都会对其造成大小不一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技术规范严把关、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严要求各方面都不能掉以轻心,在小方面上不放过才能以小见大,提高整体水平。

作者:陈海波 单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西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卫生政策论文范文4

摘要:

渗漏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房屋建筑施工的较大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房屋建筑渗漏的主要原因,其次,深入探讨了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包括严格控制防水材料的质量、外墙的防渗漏施工技术、外窗的防渗漏施工技术、厨卫的防渗漏施工技术、屋面的防渗漏施工技术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房屋建筑;施工;渗漏;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渗漏问题也日益引起高度重视。从目前来看,房屋建筑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着局部渗漏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没有选择合理的防渗施工技术。若不能对其进行彻底解决,那么必将会对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造成较大地阻碍。文章就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1房屋建筑渗漏的主要原因

导致出现房屋建筑渗漏的因素较多,但主要原因还是由于防水材料质量较差、施工质量不过关,以及没有恰当处理房屋建筑的变形缝。具体来看,外墙是整个房屋建筑中最容易、也是最为严重的渗漏部位,除了会受到各种施工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天气的较大影响。尤其是在下雨天更易出现房屋建筑渗漏现象,其次则是屋面、厨卫、外窗等位置。

2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

2.1严格控制防水材料的质量

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大量的防水材料。这些防水材料,都是确保房屋建筑是否会出现渗漏问题的关键,务必要予以重视。(1)要强化防水材料质量的控制,要基于供货商的售后服务、产品价格、供货质量等来择优评定。(2)对防水材料务必要予以严格验证,每一批次的防水材料都应该指派专业人士来负责检验,并确认产品鉴定证书、检疫证明、合格证书等。若防水材料达不到要求,那么要立即将不合格品退回供应商,限期整改。需要复检的,必须在施工企业的见证下取样复检。对易碎、易潮、易变形、易污染的物品,在运输、堆放、安装过程等环节亦要进行监控。(3)施工企业务必要定期对库存的防水材料进行抽样检查,确保防水材料质量。

2.2厨卫的防渗漏施工技术

与房屋建筑的其它位置相比,厨卫的日常用水量较大,属于较易出现渗漏的为止。针对这种情况:(1)施工人员要选择性能较好的防水材料,要严格基于防水材料的安装标准。当完成了防水材料施工之后,需要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完成注水测试,以便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若注水测试过程中出现厨卫渗漏情况,那么要及时查明原因,及时解决,然后再测试,直到不会出现厨卫渗漏问题为止。(2)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预留下孔径为20mm的孔洞,待完全安装完毕水管之后,可对缝隙用石棉、水泥等材料进行修补。(3)针对厨卫中易出现积水、渗漏的部位,要着重做好防渗漏措施。(4)严格控制厨卫地砖的防水质量。

2.3外窗的防渗漏施工技术

外窗渗漏的主要原因有四点,分别是:(1)铝合金窗户的密封材料质量不达标、性能老化。(2)不同材料连接处的防水处理措施较差。(3)不同材料存在着不同的温度膨胀系数。(4)施工不合理,出现基底与密封材料脱离、搭接缝变形过大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开展相应的外窗的防渗漏施工技术:(1)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彻底清洗,铝合金窗户的密封材料,务必做到其表面不会出现灰尘、油污等,若有些密封材料出现起壳开裂的现象,务必要及时剔除。(2)铝合金与玻璃的接缝处,务必要用防水密封膏或专用玻璃结构胶来密实嵌填,务必做到没有孔洞、缺口出现在表面,整个表面做到顺畅、光滑、平整。另外,铝合金与玻璃的接缝处应该要做到加固密封处理。

2.4外墙的防渗漏施工技术

房屋建筑外墙中砂的含泥量要低于5%,并且还要对砂的尺寸大小予以严格控制。所选择的水泥标号务必要达到施工要求,严禁采用收缩性的水泥。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外墙的抗渗透能力,可适当在水泥中添加一定的防水剂。此外,在外墙的防渗漏施工过程中,务必要深入贯彻“利”、“权”、“责”三者相结合的原则:①“权”是确保外墙防渗漏施工质量的保证,是指完成质量控制任务所需要的权限;②“责”是指以岗位论责、以职务论责,换而言之,就是保证外墙防渗漏施工质量的职责;③“利”是指根据外墙防渗漏施工质量的情况,来适当给予一定的奖惩,若质量较佳,那么要予以奖励。若出现质量事故而造成修补、返工、浪费等情况,那么要予以惩罚。各质量目标责任人的责任目标,都务必要形成体系、互相关联,做到专检、交接检、互检、自检。

2.5屋面的防渗漏施工技术

从目前来看,屋面渗漏也是房屋建筑中较为常见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施工人员务必要基于施工场地的气候条件和施工环境,来对防渗漏材料进行合理选用。并且施工过程中,务必要严格基于防水材料的安装标准。当完成了防水材料施工之后,需要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完成注水测试,以便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若注水测试过程中出现屋面渗漏情况,那么要及时查明原因,及时解决,然后再测试,直到不会出现屋面渗漏问题为止。另外,需要由低到高地压实铺贴的卷材,确保卷材处于平整的状态。值得注意的是,一个施工工序完成之后,务必要在检查合格之后,才能够开展下一个施工工序。

3结束语

总之,务必要采取多种防渗施工技术,来合理控制房屋建筑项目的局部渗漏问题,尤其是要进一步加强房屋建筑关键部位的防渗处理,切实提高房屋建筑施工质量。

作者:李连德 单位:格尔木屹天发展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海军.聚氨酯材料在房屋建筑施工工程防渗处理中的应用[J].扬州职业技术学院报,2008,21(9):124-128.

[2]杨祝.研究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A].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企业精细化管理与决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下)[C].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5:1.

[3]沈玉琴.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J].中华建设,2016,(3):152-153

第二篇:建筑施工技术节能理念探析

摘要:

文章阐述了建筑施工技术中节能理念应用的必要性,深入分析了节能理念在建筑施工技术中的应用,并对节能理念在建筑施工技术应用中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建筑;施工技术;节能理念;应用

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与能源的使用密切相关,建筑行业本身就是能源消耗大户。若能够将节能理念应用到建筑施工技术中,多采取节能材料和节能施工技术,既可对生态环境予以保护,又可节约能源,应用价值极大。文章就建筑施工技术中节能理念的应用进行探讨。

1建筑施工技术节能理念应用的必要性

1.1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因素

从目前来看,虽然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环境严重污染”、“资源过度开发”都是不争的事实。党中央、国务院都高度重视“节能减排”事宜。若建筑施工技术中不合理应用节能理念,那么必然会导致出现较为严重的能源消耗。由此可见,节能理念在建筑施工技术中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1.2保护生态环境的必然因素

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都会消耗掉大量的能源。若能够采取行之有效的节能技术,那么必然能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环境污染程度。

1.3改善生活环境的必然因素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建筑“舒适度”的要求日益提高,这必然就会增加建筑中的设备设施。而节能理念在建筑施工技术中应用,既不会影响到建筑性能,又能够适应节能环保的要求。

2节能理念在施工技术应用中的问题

2.1节能制度及节能设计标准比较滞后

从目前来看,建筑施工技术中节能理念的应用,还在处于探索阶段,还相当不成熟,还存在着较多的弊端和问题。尤其是节能制度及节能设计标准都处于落后状态,不能较好地规范和指导建筑施工,也很难将节能技术真正地落到实处,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2.2节能技术应用不到位

节能理念在建筑施工技术应用,需要以先进的节能技术作为应用基础,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予以监督。但是从目前来看,问题较多,弊端较大,有相当一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仅仅只将节能理念作为营销的卖点,但没有具体落实到建筑施工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由于节能技术的成本较高,而放弃应用。

2.3建筑施工节能在设计方面存在不足

设计是建筑工程施工的第一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例如我国与气候相近的国家相比,我国在采暖地区维护结构的热功能相差甚远。施工节能设计的不足,使设计无法指导施工的有效实施。

3节能理念在建筑施工技术中的应用

3.1清洁能源的利用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若要真正贯彻节能理念,那么就需要应用多种新能源和节能设备设施。例如,若该地区地热能资源、水能资源、风能资源丰富,那么可安装相应的发电装置或热水器来对这些资源予以充分利用;若该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那么可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或太阳灶,而清洁能源中发展潜力最大的就是太阳能,利用太阳能的优势较为明显:(1)太阳能热水器或太阳灶通常都安放在建筑顶层,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建筑空间,将太阳能转化为可供用户使用的热能和电能,以此来满足用户家庭中的暖气供应、热水供应与照明供应等的需要。未用完的热能和电能还可储存到太阳能电池中,以供日后利用。这样一来,既能够有效降低建筑电力能源的消耗,又能够起到较佳的环保、节能的效果。(2)目前已经基本建立健全太阳能采集与转化系统,并且还不断优化其主要设备,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也利于贯彻节能理念。

3.2整体和外部环境的节能设计

(1)合理选址。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之前,就应该深入分析、调研当地的具体情况,在确保生态平衡的基础之上合理选址,为日后的节能打下良好的基础。(2)外部环境的科学设计。务必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及地理位置,来合理设计建筑物的外部结构体形、太阳直射方向、位置朝向等,以便能够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若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场所在北方,那么建筑设计的关键在于提高建筑物的热源效率,并且让采暖能耗尽量减少;若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场所在南方,那么建筑设计的关键在于遮阳和通风,尤其是气候闷热、潮湿的沿海区域,更要注意合理应用自然通风技术,并且还要注意有效利用建筑物周边水系来平衡环境湿度。

3.3提高施工技术,避免建材的浪费

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务必要选择最适宜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以此来有效节省建筑施工能源,缩短施工时间,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例如,传统建筑施工需要通过人工搭接的方式来连接钢筋,但这种方式不能充分利用钢筋的性能,会大量浪费资源。而现代建筑施工则采用螺纹连接法,能够大幅度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由此可见,建筑节能也应从施工中工艺改进着手,避免建材浪费现象的发生。

4结束语

总而言之,节能环保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只有全方位地在建筑施工技术中应用节能理念,才能够确保整个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健康发展,因此节能理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种法梅 单位:格尔木屹天发展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周鑫.论房屋建筑节能施工技术[A].百川利康(北京)国际医学研究院.2015年建筑科技与经济学术论文集[C].百川利康(北京)国际医学研究院,2015:2.

[2]陈海发,蔡旋,军,等.房屋建筑施工中节能技术的应用解析[A].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区域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6:1.

[3]肖俊兰.论房屋建筑施工的节能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6,(15):148

第三篇: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摘要:

随着高楼大厦的不断出现,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是其质量的保障。文章就对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进行简单地分析。

关键词: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分析;思考

随着各种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更新,我们在对高层房屋建设的质量控制有着很多种方法。高层建筑主要需解决的还是安全问题,对于他们的施工技术有着各种不同严格的要求。接下来就认真对高层建筑以及施工技术进行准确地分析。

1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高层建筑在与普通建筑在施工技术中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他们所要解决的是高层建筑的一种层高问题。因为楼层越高,对于地基以及整体施工方法上的要求就越多,经过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调查研究发现,从施工方法上来说,楼层每增加一个高度都会增加一定的施工技术难度。通过对高层建筑在施工技术方面的总结,对技术可以分为四个特点“高”、“深”、“长”、“合”,下文开始就对这个四个施工技术方面的特点进行描述:(1)“高”。所谓的“高”可以分为四点:第一就是建筑的高度,第二就是在施工时候需要更多的高空作业,第三这样的高楼建筑队施工技术的要求很高,第四对于其他各个配件的要求也较高。接下来再根据这四点进行不同地论述和分析:①高层建筑的高度。建筑楼层的高度导致了一些建筑材料在运输方面的困难。因为楼层高度的原因,一般情况下都是垂直运输,通过垂直运输的主要特征可以发现,垂直运输会因为高层的关系,没有很合适的垂直运输设备,导致在高层建筑中运输非常麻烦以及困难。②高空作业。在高楼建筑的过程中,一般在一定高度以后就要进行高空作业。高空作业是一项很危险的作业,经常会造成一些人员的伤亡,所以我们在这方面的施工上要加大能源安全的保护措施。高空作业主要在于外墙的装修以及材料的运输,还有一些高空防护通讯等等的问题。最为重要的一点还是高空坠物我们要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③施工技术。高层建筑和低层建筑相比来说,它的结构稳定性要求要好。我们在进行高层建筑的结构整体设计时,要保证高楼建筑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同时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对于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对其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要求也很高,因为这些都是确保高层建筑的一个质量问题。④人们对于高层建筑的质量要求。因为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地进步。人们逐渐意识到房屋结构性的质量问题非常重要,所以,更多人在买房的时候会对其结构进行认真地思考,防火、防水、设备及其他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追求,对设计和施工的要求也越高。(2)“深”。所谓的深就是对高层建筑的机方面的要求,因为楼高的原因,所以我们在打地基的时候需要用到深坑地基,因为这样才能确保高楼建筑的一个质量和安全。在施工过程中,高层建筑,为了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基础埋深应不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2,桩应不少于1/1的建筑物的高度,必须有一层地下室。因此,对于高层建筑,至少5米埋深,至少在20米或更深的高层建筑埋深。(3)“大”。所谓的大,就是指高层建筑和普通建筑相比来说他的工程量较大。因为层高、工程量大的问题,需要各个部门进行协调以及配合,这些都是在建筑施工技术方面的一些重点。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由于工程量大、涉及的项目较多,特别是在大型和复杂的施工过程中,通常是边设计、施工边、边准备,这就要求多个部门进行有效地协调,取得优异的效果。(4)“长”。高层建筑由于大量的工作和复杂的特点,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较长,一般在两年以上。

2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应用

施工是指施工期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的施工过程。可以说,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路,在指定场所进入物理过程,包括基础工程施工、施工主要结构、屋面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现场被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施工现场”,也称为工地。下面将通过高楼施工场地的一些施工负责以及施工部署方面进行简单地描述。(1)程序步骤:①施工的流程以及施工的顺序,对于整体高楼建筑的质量会有很大的影响,事先应进行有效地处理,对于他们各个阶段所要做的事情,以及顺序进行制定方案。②对建筑施工进行分阶段设计,把每个阶段要求列出来。③认真对于他们施工方法以及施工需要的机器进行选择,保证其安全。④对于整体施工方案进行设计,设计必须符合高楼建筑的一些主要特征。(2)施工部署:①对整个工程进行事先的部署,对工程质量、进度、成本以及最终的目标进行可设定。②对施工计划进行分包,对劳动力进行划分,对所有的物质供应进行统计和发挥,对机械设备的供应以及选择进行有效地计划和划分。③对人体高楼建筑等目标进行一个施工程序的设定,必须严格遵守这样的施工程序,并进行整体的设计与施工。④对于整体的施工部署进行一个统筹安排,在这个统筹安排中,必须包含各个方面,确保高楼建筑施工的安全性,以及最后高楼建筑目标的安全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们对高层建筑有很多要求,我们在施工时必须满足这些技术方面的要求,才能达到最终安全与质量管理的目的。

作者:朱小青 单位:重庆华兴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第四篇: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

摘要: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国内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而对于建筑企业而言,想要赢得市场竞争力的最捷方式,就是控制建筑成本,提高施工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建筑行业开始认识到施工管理的重要性。文章对当前部分建筑企业在施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粗浅的优化管理措施,为建筑企业提升施工管理水平,进而提高建筑施工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当前各大建筑行业在国内的竞争越来越大,从而使得建筑行业在建设水平、管理能力以及质量控制上不断地寻求突破,以此获得竞争优势。施工技术管理问题,是建筑行业的一项基础工程,它对于项目的成本控制、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激情以及工程质量的控制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将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点放在优化施工管理工作中,下面就来具体的分析几点当前建设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1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具体问题

1.1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可能缺乏完整性

当前多数的建筑企业承建项目的方式都采取分包形式,这就容易导致不同的建筑单位在施工质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分包的施工形式使得施工原则和规范难以统一,为日后扩大建筑规模带来一定的影响。针对这样的形式,需要及时地制定一套有效的约束管理体系,从而保障建筑施工质量。不过,目前仍有一部分建筑企业在施工技术管理方面,缺乏科学合理且有效的管理体系,从而导致建筑项目的施工准备不精细或者相关部门对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监督力度不够,而影响施工进度。另外,施工管理体系的不完善,还可能导致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随意性较大、施工设备不完善或缺少,影响了整个施工项目的质量。

1.2部分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部分施工人员缺乏意识,思想觉悟不高。尤其是活跃度较高的年轻人,喜欢钻施工管理制度的空档,有偷懒或做事敷衍等情况出现,影响了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及工程质量。同时,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缺乏管理经验和有效的管理对策,有可能使得制定的制度和规范缺乏切实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致使施工管理制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无法落实到实处,影响施工进程和工程质量。

1.3部分建筑企业过度忽视施工技术管理

在建筑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过程情况下,绝大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能够在行业竞争中取得优势,都通过降低建设成本,并且提高施工质量的方式,或引起先进技术或设备,再提高工作效率等。然而,也有部分企业可能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以选购低劣的建筑材料、减少施工技术管理上的人员和资金的投入等方式来营造一种“成本最低”的假象,实质上是已降低工程质量的方式,来减少资金的投入,建造“豆腐渣工程”。这是相关企业对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有意忽视,或者企业领导者的轻视,致使建筑项目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极有可能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不仅为增加成本,而且也给企业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

2针对建筑技术管理水平的优化措施

2.1健全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施工技术的管理制度,要切实的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管理的内容包括:施工前期设计人员工作编制、责任明细以及相关的违规处罚措施。制定有关部门的监督责任明细,相关监督人员或部门领导者具体的监督内容,以及违规行为的处罚条例。制定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相关的行为准则,对施工地区有一个明确地划分,例如材料的堆放位置、员工的休息区、施工区、运输车辆的进场路线以及员工车辆的停放区域等等。对施工过程的监督人员,制定必要的行为规范,和制定工程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监督内容,对监督人员绘制的表格、收集的施工状况的有关信息、数据要有明确的要求。例如,明确信息的收集的时间、事情反生的原因以及责任的追究情况等。

2.2加强《施工管理技术重要性》宣传

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最好的方式不仅仅要依靠制度来规范行为,而且要对相关工作人思想意识进行培养。有很多企业为了更好地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根据自身的情况编写了一套《施工管理技术重要性》宣传手册,分发给每个相关的工作人员,并在特定的时间里,组织企业各层的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学习。在每个工程项目开展施工之前,公司的领导会项目有关的负责人、设计人员以及各个环节的施工人员集中学习,使得企业从上而下加强对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视,对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视。将其引导成为公司每个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意识和态度,从而自觉地端正施工态度,进而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提高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也提高了企业形象,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2.3企业领导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企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经实力的快速提升。但是,企业的领导者不能盲目地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了质量的保证,尤其是建筑类的企业。相关企业的领导者的身上,还肩负着一种社会责任感,因此,企业领导者一定要有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要保证工程的质量。只有提高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才能保证施工质量优势,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建筑行业中站稳脚跟。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企业要将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而在优化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方面的具体措施,可以通过完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提高相关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企业内部的宣传力度等方式来优化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另外,企业的领导者要对企业的发展有一个正确地认识,不能盲目地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略了施工的质量,这不仅会给施工项目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还会造成成本的过度投入以及资源的浪费,还有可能引起极大的安全事故,给企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作者:张文峰 单位:聊城市人民防空办公室质量监督站

参考文献:

[1]孙波.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解析[J].建筑设计管理,2014,(10):86-87+96.

[2]朱海峰.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的探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2,(3):64-65.

[3]管保山.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J].中华建设,2014,(6):110-111.

[4]谭笑楠.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21):212

第五篇: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分析

摘要: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对于高层建筑的要求不断提升。基于此点,我国高层建筑单位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人才与施工技术,充分掌握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同时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工作。

关键词: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当前我国高层建筑施工特点分析

当前,我国高层建筑施工要考虑到逐层施工及多层施工的特点,尽量提高施工效率与施工时间。同时,考虑到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提升高层建筑施工材料垂直运输的效率。要结合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特点对该技术进行优化,最终确保高层建筑的安全性能。当前我国高层建筑施工主要特点如下:①高层建筑施工任务量较大,施工周期相对较长,存在诸多对建筑正常施工产生影响的因素。②一般高层建筑施工,对于地基基础施工的要求相对较高,通常是因为高层建筑上部结构负荷较大导致的,所以地基基础对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与安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2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探析

2.1三线控制技术

(1)垂直度控制技术。决定高层建筑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就是高层建筑的垂直度。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高层建筑的柱列分布的明确位置,同时还要考虑到其四个边角柱的位置。在将边角柱拆模以后,其它要以这四个边角柱作为基线拉钢线,同时要利用重锤和激光仪对基线拉钢线进行测量与调整,以保障高层建筑正面的垂直度与平整性。

(2)轴线控制技术。通常轴线控制技术包括传递轴线、控制过程线。①传递轴线。由于脚手架与工程施工高度是共同上升的,导致部分建筑基准点难以进行引测。因此,在高层建筑的二层以上施工中,每一层均要以上一层作为基准和参照,同时在对应部位预设200mm×200mm的方形小孔,采用大线锤进行引测,在利用钢卷尺或经纬仪对轴线进行检测,保障其位置的准确性。②控制过程线、在开展模板支撑工作时,要确保建筑剪力墙四角垂直度的一致性。

(3)标高线控制技术。高层建筑每一层预设的预控轴线洞口要大于四个,通常在开展标高定位的过程中会有三处及以上进行同步引测,通过水准仪控制每层标高。在标高控制过程中,必须要确保四个投测点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在这个过程中,要实时调整与检测其状况。

2.2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混凝土施工技术对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有决定性作用。因为高层建筑施工周期相对较长,同时混凝土极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天气状况、施工时间等,会导致混凝土质量与建筑施工标准不一致。因此,在高层建筑施工前要做好施工准备工作,通常是结合高层建筑的主要特点以合理地选购、配置混凝土的强度,同时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试验,合理调节配置比例,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混凝土强度与设计规定相符。在运输混凝土的过程中,要利用泵送技术,确保泵送流程和具体的施工要求相一致。除此之外,还要严格依照相关的施工标准、施工规范计算配合比例,合理控制水、砂石的数量,最终确保高层建筑施工质量。

2.3钢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当前,在高层建筑施工中,钢结构施工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延伸。究其原因为钢结构施工技术施工效率高,施工时间段,其强度相对较高。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包含多种钢结构施工类型,例如混凝土混合结构、重型结构、大跨度空间结构等。但由钢结构材料具有较强的导热能力,因此,高层建筑钢结构的热传导性就相对较强。一旦高层建筑内部发生火灾,将对建筑物及使用人员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在应用钢结构施工技术时,要提前做好防火工作。除上述之外,一般情况下,在实际中应用钢结构施工技术均要利用大型吊机辅助施工,吊机的起重性能对于钢结构的安装速度与效率有直接的影响。因此,要充分重视钢结构的吊装与焊接技术。

2.4地基与测量技术施工要点

高层建筑地基测量,对于高层建筑整体施工质量有直接的影响。部分高层建筑地基、土质状况不佳、持力层较深,需要利用预制桩对其进行加固。在选择预制桩时,要结合工程实际土质情况进行选择。同时,若施工区域地基基础埋深深度较高的话,需要利用沉井法、沉箱法进行施工,保障施工安全。

3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概述

3.1加强对材料的规范管理

①选购的建筑施工材料要与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相符,同时满足设计要求。②组建专业的单位对材料质量进行验收,建立明确的施工材料质量,从源头控制高层建筑施工质量。③禁止使用不合格的施工材料。

3.2严格控制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配比时,要反复对混凝土配比进行试验,以确保在实际施工中能够及时有效地调试混凝土配比。严格审查含沙量、含水量的比例,确保混凝土的性能与相关标准相符。同时在运输混凝土时,最佳运输方式即为泵送。泵送的方法可以有效保障混凝土的性能,缩短施工时间。当然,不管是采用何种混凝土配比方式、运送方式,均要实时监控混凝土的强度,并进行严格地验收,确保混凝土的强度,提高施工质量。

3.3优化施工工序

高层建筑施工人员要严格依照国家标准、设计规范进行施工。加强施工质量检验,同时实时监督、管理每道施工工序的施工质量,及时处理施工中产生的问题。重点控制、管理、监督施工中极易产生的质量问题,由此才能保证工程按照特定的施工工序顺利开展,最终保障了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

3.4加强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高层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措施如下:①加强基坑支护的控制与管理,实时勘测施工区域土质状况。考虑到实际环境要素,制定基坑支护方案,之后进行基坑挖掘工作,其目的是保障施工的安全,减少安全隐患。②加强脚手架等防护工作的管理,合理编制脚手架施工方案,确定严格的支撑系统,严格依照施工设计安全方案开展安装与拆除工作,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3.5提高施工团队的综合素质

①加强施工团队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保障施工团队可以充分掌握施工流程。②组建以施工团队为中心的质量管理结构,通过文化宣传与教育,充分调动施工团队的创造性与工作积极性。③培训施工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与实践能力。

作者:王德强 单位:吉林省长岭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站

4结束语

文章主要分析了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肖玲.论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J].住宅与房地产,2016,(12):150.

[2]方立华.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管理探讨[J].低碳世界,2016,(1):112-113.

[3]卢浩.超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4.

[4]潘建敏.广州市J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第六篇:节能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要点

摘要:

在住宅建筑施工过程中,节能施工管理涉及很多方面。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总耗能不断增加,加大了能源与资源之间的矛盾,成为当前城市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就节能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

建筑工程;节能技术;管理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内外环境舒适度要求不断提升,需要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不断采用节能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的降低能耗,坚持环保节能的理念,通过投入最小的资源和代价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站撸,树立合理的节能规划目标,有效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不断采用可再生能源,降低能耗。本文针对阶段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展开论述。

1节能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对建筑工程施工而言,为了满足节能环保的目标,就要满足工程的可靠性、安全性、节能型以及适应性等要求,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施工不到位,施工深度满足不了实际需要。施工人员综合素质较低,没有树立节约环保的理念,依然采用落后的施工观念,增加耗能。在整体工程规划过程中,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布局,导致施工过程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影响到施工顺利进行。另外,有的施工人员没有从整体把握工程施工,导致在施工衔接上经常出现问题,对设备选择,无法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在安装施工过程中,建筑耗损很大,无法满足节能环保的需要,增加了能耗。在通常情况下,理想的节能建筑要满足以下三点,一是能够在不同季节、不同区域控制接收或阻止太阳辐射;二是能够在不同季节保持室内的舒适性;三是能够使室内实现必要的通风换气。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提高建筑资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的减少建筑维护的能源损失,降低能耗;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改进传统的施工技术,不断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保证节能技术落实到位,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

2节能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要点

根据估算,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科学的建筑技术,可以降低大部分的能耗。因此,在进行节能住宅建筑施工过程中,要采用完善的施工技术,保证和国内建筑物舒适、卫生、环保,尽量减少建筑内能源总需求量的同时,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的新能源,从而减少使用在建筑领域内易引起环境污染的能源。下面就针对节能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要点展开论述。

2.1做好节能建筑施工技术规划设计

根据国际发达国家的经验,在进行节能建筑设计过程中,要从整体上控制建筑能耗。日本提出了“建筑的节能与环境共存设计”的理念。因此,节能建筑设计师要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能源分析专家、环境专家、设备师和结构师等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效的降低施工排耗,提升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第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节能建筑地址,做好建筑外部环境设计,对建筑物周围树木、植被、水面、假山、围墙等景观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有效发挥小区景观环保作用。第二,要设计好建筑物的体量和建筑朝向,对小区周围的微气候进行改善,美化小区环境。第三,设计合理的建筑形体,合理规划建筑物的内微环境和外微环境,设计建筑内部各种构件,优化相关软件,保证室内和室外空气畅通。

2.2围护结构

建筑围护结构组成部件的设计对建筑能耗、环境性能、室内空气质量与用户所处的视觉和热舒适环境有根本的影响。建筑维护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起到保温降耗的效果。在通常情况下,增大围护结构的费用仅为总投资的3%~6%,而节能却可达20%~40%,可见效益十分明显。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通过改善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在夏季可减少室外热量传入室内,在冬季可减少室内热量的流失,从根本上改善建筑物内部的环境,减少建筑冷、热消耗。第一,提高围护结构各组成部件的热工性能,一般通过改变其组成材料的热工性能实行,如欧盟新研制的热二极管墙体和热工性能随季节动态变化的玻璃。第二,根据当地的气候、建筑的地理位置和朝向,结合建筑实际的施工情况,选择围护结构组合优化设计方法。最后,评估围护结构各部件与组合的技术经济可行性,以确定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围护结构。

2.3门窗节能技术

对建筑物而言,门窗是建筑物内外热量进行交换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做好门窗隔热工作,有效的保证室内温度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第一,在进行建设过程中,要控制好门窗的面积,但是不能影响室内采光和通风。第二,要保证门窗的气密性。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居民可以选择安装具有保温性能的防盗门。为了保证良好的通风条件,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因素,采用双层窗户。第三,在进行建筑结构建设过程中,要采用新型的保温节能门窗,有效的降低空气负责和供暖符合,控制好门窗与外墙的比例,采用具有良好保温性能的玻璃。门窗对建筑节能影响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建设单位,就要控制好门窗与墙面的比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断采用隔热性能较好的门窗材料,有效的降低建筑能耗。第四,可以采用智能玻璃,这种玻璃能感知外界光的变化并做出反应。在通常情况下,应用比较广泛的光致变色玻璃。在光照射的条件下,玻璃会感光变暗,光线不易透过;在没有阳光的时候,光线可以透过玻璃,到达室内。这种玻璃在阳光强烈的情况,能够吸光,在阴天的时候,玻璃就会变亮。

2.4屋面节能技术

在进行屋面节能施工过程中,要阻止屋面热量的传递,做好屋面的保温工作。当前,“冷屋顶”受到很多专家的欢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冷屋顶能够有效提升阳光的反射率,有效减少热量吸收,大大降低空调负荷,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在实际过程中,冷屋顶可以减少空调负荷减少一半以上。在我国,随着屋面节能技术的发展,广泛的采油工的加厚或者加气混凝土屋面,另外,还可以在屋面铺设岩棉毡等绝热材料,设置良好的保热隔层。在进行屋面保温施工过程中,不能选择密度过大或者导热系数过高的材料,避免增加屋面的重量。还要控制好屋面保温层的吸水率,避免保温层吸入大量水分以后,达不到保温的效果。在进行屋面遮阳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遮阳百页或者飘板等,构造建筑物良好的外部形象,保证遮阳的效果。

2.5太阳能技术

就目前而言,太阳能技术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我国地域广阔,太阳能辐射量巨大,因此,在进行建筑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开发太阳能,丰富太阳利用方式。第一,太阳能热水系统,这种系统结构简单,造价很低,在我国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可以为居民提供大量的热水。第二,太阳能发电光伏发电系统,这种系统就是利用太阳能光伏,通过吸收太阳能,进一步转化为电能,从而满足用户的需要。就目前而言,太阳热水器技术比较成熟,已具备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但仍需进一步地完善太阳热水器的功能,并加强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建设,提高太阳利用技术。

2.6采用节能新技术

为了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在建设过程中,要提升供暖和制冷设备的效率,控制好设计、安装、管理,要不断采用高科技,采用计算机和专用只能以对管网流量进行分配,提升供热质量,不断节约资源。在散热器上设置热量分配表和温度调节阀,有效的控制热能,降低能耗,保证舒适度,提升节能的效果。另外,节能住宅建筑建设施工过程中,要采用新型的管道保温材料,从根本上减少管道热量损失。在实际过程中,可以采用交联聚乙烯(PEX)管作为通水管,主要运用双向循环盘的原则,在冬天的时候,地热、太阳能或各种低温余热可以向管道内提供热水,在夏天,输入冷水可降低地表温度,可以有效的保证室内温度均匀,舒适环保,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因此,施工单位要提升施工效率,控制好节能技术管理的每一个细节。在节能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节能设计的目标,不断采用节能环保的新材料和新工艺,加强对节能施工技术的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

作者:张伟 单位:池州市建筑管理处

参考文献

[1]石昱.论节能住宅建筑施工技术控制要点[J].民营科技,2012(08):266.

[2]赵瑞彤.试论节能住宅建筑的施工技术控制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9):246

第七篇:新时期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探讨

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阐述了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的意义,讨论了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提出了几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优化性措施。

关键词: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建筑工程

1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概述

建筑施工管理大体包括建筑技术管理系统、档案管理、技术培训、安全技术、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图纸会审、“四新”技术的开发应用等内容。我们一般可以把这些内容分为外部和内部行业,内业包括提高技术标准的规定,行业发展的技术管理体系,以及在职培训,行业内的档案管理包括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和施工过程中的建设更新以及技术实施。外业则包括施工技术的准备和执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技术的办法。实施施工技术管理时,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避免公司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或缺乏技术管理而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2建筑施工技术优化管理的意义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施工技术的优化管理,从优化人员配置到控制项目的成本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筑公司在日益竞争的国内建筑市场想要生存和发展,施工技术优化管理是决定建筑施工项目成败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技术的优化管理工作是极其重要的,要想完成一个好的工程项目,在不断加强施工技术管理能力的基础上,对建筑施工技术进行一些创新和改革,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某些弊端,这样就可以使得建设项目管理技术达到一个新的水平,进而提升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

3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施工管理体系不完善。建筑领域中基本上都采用总分包制度,并且不同的建筑施工部门之间的软硬件设备也都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因此,要想建立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显得极其困难。面对如此浩大的建筑工程,要想保证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质量,我们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一般情况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主要是对项目工程总包单位的技术管理工作,以分包合同作为技术纽带,总包建筑单位和分包建筑单位应该尽量做好有效的衔接工作,然而,由于没有办法保证工作衔接的紧密性和没有办法打破分包单位软硬件设备的约束,我们要想完完全全深入贯彻实施原来的建筑施工技术,而且严格依照设计的要求进行采购、运输、堆放原材料,那么将会大大影响建筑施工的进度,大大增加建筑施工的管理成本,并且也会增加单位与单位在工作交接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几率。

(2)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不严格。大部分的建筑施工单位内部往往缺乏健全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因此,在建筑监督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就没有办法根据有关的操作流程和规范标准对操作人员的施工行为进行合理的监督和管理,没有办法掌控建筑施工人员的教育文化程度。

(3)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制度体系不健全。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很多建筑施工单位既不能深入落实国家、地方的建筑建设技术标准,又不能建立健全完善的行业监督管理组织部门以及规章制度。在建筑施工人员方面,专业人员和建筑建设技术岗位也无法形成良好的对接,然而建筑施工单位内部通常对各个岗位的施工技术责任和任务也不进行一个明确的划分,这就严重导致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常常出现没有人负责或者很多人负责意见事情的现状。另外,虽然一小部分施工单位严格依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要求进行了施工操作,但是由于对相关的建筑施工人员没有进行技术培训、对施工现场没有设置一些消防设备和没有对各个施工程序定期进行验收以及检查等,同样无法满足建筑施工的实际需要。除此之外,由于建筑施工的外界环境和建筑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的严重限制,也使得完善建筑施工制度体系成为了建筑行业眼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建筑施工技术优化管理的措施

(1)完善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制度。完善和落实各种技术标准,施工规范,程序和文件的要求以及技术管理系统的组织责任,目的是为了确保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有一个技术负责人,以避免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无人负责或责任不清等问题,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与此同时,结合进度与预付款的金额,单位需要制定一系列实施计划和实施方案,比如施工材料的采购、施工人员的安排以及机器设备的配置等各项计划,做到各个方面有效衔接,将人力物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避免出现人员及机器搁置的情况。另外,制定管理制度时,要做到对各项工序的施工时间进行合理安排,符合实际情况,提前预想出建筑施工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并提前想好解决方法,争取将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除此之外,虽然有的建筑施工技术人员按部就班进行了施工作业,但是由于建筑施工人员缺少相关的技术培训、有些设施没有进行消防处理以及有的施工工序没有进行验收检查,这也造成实际的施工需求无法满足。因此,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制度亟待完善。

(2)加强监督管理的执行力度。将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做好是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人员安全的前提,要想加强工程的监督管理,这就要求我们真正做好执行工作,否则一切将成为空谈,发挥不了根本的作用。以此,一定要加强工程的监督管理执行力度,首先,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体制,使工作人员在操作时依靠相应的准则规范和操作程序来进行施工。其次,要将这种监管真正落实,对每一个环节的施工质量都要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来严格执行监管,如若发现有违章的行为,应立刻对其进行处理,使其改正,以防出现更大的事故。最后,管理好工程的内在与外在因素,一定要保证工程高效的完成,做好质量监督工作,保证在良好质量的情况下按时交工。

(3)施工阶段注重技术优化。建筑工程的负责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合理的方案与预案以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结合施工目标与计划制定每项细则,并对其进行监督考核、反馈信息并将设计最优化。在网络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下,大多数行业都开始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进行管理,这种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更便于针对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来开展工作,这就使得每一个管理者可以更加及时、准确地获取本企业的相关情况。因此,在建筑的管理过程中,可以试着去利用信息化管理技术来管理施工进度、合同、相关资料等,实现管理最优化。

(4)对工程质量与技术资料进行严格审查。工程的技术资料与质量是各部门拿来评比的主要依据,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施工时应对工程的质量及技术资料进行严格审查。首先,单位可以做一些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来保证工程的实施进度与效果,并对工程的质量进行记录与评定。其次,对施工人员进行奖惩制度,对发现问题的人员进行奖励,同时,对工作过程中玩忽职守的人进行惩罚,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得人人都能参与进来。对于审查出的问题及时解决,以避免出现重大失误。

(5)优化建筑施工中的各项规范。建筑施工单位应该首先认真分析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的实际特征,根据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一套符合企业自己实际情况的建筑施工急速管理制度,与此同时,建筑施工单位也应该编写各个建筑施工环节的指导书以及设置一些关键性的建筑施工环节的限值,这样可以更好地约束所有的建筑施工操作人员的施工行为。

5总结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的环境下,面对建筑行业间如此强烈的竞争,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加大建筑施工监督管理的执行力度,优化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严格审查工程质量与技术资料,优化建筑施工中的各项规范,真正落实做好这些工作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建筑施工过程中各环节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建筑施工的成本。与此同时也可以使建筑施工企业在当今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更重要的是也可以提高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作者:秋高平 单位:陕西建工第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蔡菲.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J].中华民居,2013(12).

[2]梁建民,张文鹏.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21)

第八篇:节能理念下建筑施工技术运用

摘要:

树立节能理念,对于能源消耗巨大的建筑行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它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在施工技术中,若想做到既可以保护社会环境,同时又能节约能源,就要注重节能理念的运用,以及选用新型节能施工技术和节能性材料。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具体探讨一下节能理念在建筑施工技术中的运用

关键词:

建筑施工技术;节能理念;应用

目前,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耗能与产能同样巨大,因此面临着和全球同样的局面,那就是多种传统类的资源正面临着即将枯竭的尴尬。我国在过去并不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其主要原因在于在计划经济时代,将注意力都放在了经济建设上,因此就出现了环境问题。当前,我国面临的资源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能源分布极不均匀,二是能源利用率过于粗放。而我国的高耗能建筑在经过调查后发现占据了全国建筑的95%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加强施工技术中的节能理念势在必行,以便来缓解我国当前面临的能源消耗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还能够使得能源保障体系更加安全与可靠。而且,加强施工技术中节能理念的应用,对于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能源利用率的提升也会带来帮助。

1建筑施工技术中应用节能理念的重要性

目前,人们对于能源的问题随着类似于煤矿等一些传统资源逐渐的日期枯竭而变得越来越受到关注。而且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这些资源肯定有会枯竭的那天。我国虽然是能源大国,但人均能源拥有量受人口众多的影响,导致整体的储存量低。不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还有,在能源分布上,中西部地区过于集中,而东部发达地区显的十分匮乏,这就产生了我国能源分配的不平衡性。而且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商业资源的供应也不是很充足。然后,在总能源的消耗中,煤炭资源就占了75%。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能源利用率较低,并且浪费资源能源的现象时有发生。据统计,在能源利用率方面,我国比发达国家要低10个百分点。因此,在建筑施工技术中应用节能理念是极为重要的。

2建筑施工技术中节能理念的应用策略

利用科学的施工技术和先进的节能理念是降低建筑行业中能源问题的关键之所在。若想缓解建筑行业能耗较为严重的问题,就必须要向每一名建筑员工灌输节能理念,告诉他们节能的重要性,并要求他们把这种理念带入到实际工作中去。这样才有利于我国解决能耗问题。

2.1太阳能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在推进我国环保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太阳能施工是十分重要的一种环保技术。目前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到很多领域,这主要是源于它较为突出的优势,例如操作方便、不受环境影响、安装简单等。目前这种技术已经被运用到了建筑行业的节能工作中来,应该说意义还是十分重大的。通常,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供暖供热是太阳能技术在建筑行业中主要的表现形式。为了能够有效的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都会在楼顶上安装太阳能电池,以便释放足够的太阳热量,并在太阳能电池中储存此前太阳能所释放的热量所转化的电能。最后在转化给供电设备。不过,它所储存的电能并不是无限使用的,但是用于基本的照明用电还是可以的。而如果将太阳能转化成热能,也是可以满足用户正常的保暖需求的。

2.2建筑外墙保温施工技术理念的应用

在建筑中决定建筑物的节能水平是否合格,通常都会从墙体所占比例以及保温隔热功能的角度出发。由此可见,在建筑节能的工作中,墙体保温处理起着多么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常见的保温方式有三种:外墙夹层保温、外墙内保温以及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是初级的保温技术。若想用这种方式取得保温,只需在外墙内壁上贴保温材料即可。不过现在此种保温方式很少被人采用,原因则在于它减少了室内的空间和面积,对美观产生了不好的影响。相比较而言,外墙夹层保温在保温方法中算是比较理想的一种,因此在发达国家得到了普遍的使用。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并且保温效果也不错。不过目前我国对这种保温方式还没有进行普遍的推广,原因在于外墙夹层保温无论是技术还是成本,要求都很高。不过墙保温目前在我国已经成为普遍使用的一种保温方法。尽管这种方法表面看上去并不美观,但保温效果的确很好,成本也不高。它主要是利用墙体的外表面,运用混凝土空心砖、粉煤灰作为固定的保温材料。不过目前一种用海泡石、硅酸铝纤维做成的硅酸盐复合绝热砂浆成为了墙体保温的新型材料。它的市场前景被广泛看好,原因则在于它克服了传统材料的很多缺点。

2.3门窗保温的设计施工

第一,墙窗的比例要在施工的过程中科学的设计出来。因为据统计,门窗的传热损耗、寒气渗透量均为三分之一,是建筑能耗损失最多的部位之一。所以,施工人员在设计门窗的时候,一定要对墙窗比例进行严格的要求。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要求:减低热量的消耗、减少门窗的总体面积以及爆冷空气的渗透,提高门窗的密闭性。但以上措施必须是要在保证门窗功能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另外,在门户的内部填充聚苯乙烯板或岩棉板可以加强门窗的保温性能,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增强门户的隔热绝热作用。同时为了能够增强保温性能,降低发生冷桥的几率,在选择制作窗户的材料时可以选择钢塑或者全塑料。

2.4绿色可再生能源理念

在设计建筑物的时候,考虑到目前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加强,通常都会重点利用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而太阳能、水电能、地热能、风能等都属于可再生能源。不过在利用水电能的时候考虑到目前电力缺口的情况,它就不太适合被过多的利用了。而太阳能更多的体现在人们对于热水的需求,但由于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实在太高,因此并不符合实际的经济条件。相比较而言,地热是最符合条件的可再生能源,首先,它成本低、无污染。并且地壳深层的热水在通过使用地源热之后可以抽提上来,这样可以在冬季进行取暖。目前,在建筑领域当中,绿色能源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逐渐耗竭而被广泛的得到运用。

2.5优化建筑施工方案,节约建筑能源

若想真正的发挥科学的节能理念,就必须要把它深入到建筑工程中的各个方面。建筑施工所涉及的范围有很多,例如工程施工的设计组织工作以及各项资源的利用等等。在施工过程中关于人力、物力安排不合理以及资源浪费的现象,都可以通过对建筑施工方案的优化得到很好的解决与监控。特别是窝工现象和机器空转现象,在施工方案优化后都得到了明显的改观。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若想有效的安排机械设备的使用,从而提高建筑材料的再生利用率,就必须制定出一套合理科学的施工进度计划。这样对实现建筑能源的节能,推动各项建筑资源的循环使用工作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2.6改进施工工艺,减少建材浪费

目前,各种施工工艺、技术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都在不断的改进。而工作效率也随着新技术的应用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施工工艺的改进,对于建筑能源的有效节约以及建筑施工水平的提高都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在以前,都是用搭接的形式来对钢筋进行连接,应该说比较浪费。但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创造出了一种叫做螺纹连接的新方法,很好的解决了浪费钢筋的问题,对于钢筋建材的节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可见。建筑施工工艺的改进对于建筑节能也是非常有效的措施之一。

3结束语

建筑施工当中的节能工作对于我国的建筑行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不仅关系着我国的能源发展,而且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工作者应该刻苦专研,不断创新,让我国建筑施工当中的节能工作迈向新的高度。

作者:陈和庆 单位:厦门年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徐晶川.建筑施工技术中节能理念的应用探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6).

[2]郭鸣宇.论建筑施工技术中的节能理念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5).

[3]李铁军.浅析建筑施工技术中节能理念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9).

[4]郭海荣,王永健.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的改进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2(33)

第九篇: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市化进程也逐渐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给城市用地带来了压力,而高层建筑的出现,则有效缓解了这一难题。相对于传统建筑而言,高层建筑对于施工质量的要求更为严格,并且由于高层建筑的自身特点,在施工中存在较多的技术难题。为提高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必须采用合理有效的施工技术。文章对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技术要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希望通过文章的研究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高层建筑;建筑施工;施工要点;施工技术

1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

在我国的建筑施工中,高层建筑作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普通建筑相比,高层建筑的专业性更为突出,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也很高。深入地了解高层建筑的特点,对于提高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高层建筑对于施工安全有着更高的要求,涉及到的施工技术非常多,主体施工量大。其次,高层建筑对地基的强度有着很高的要求,以此来满足高层建筑对于高度的要求,提高安全性,如果地基承受力不够,就会导致重大的事故。最后,高层建筑施工历时大约为两年,所需的工期很长。

2我国高层建筑施工现状

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了经济的繁荣,在建筑行业,尤其是高层建筑的施工中,应用了很多现代化的先进施工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建筑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日益增多,对于高层建筑的需求也越来越紧迫。高层建筑无论在工程数量还是在施工面积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建筑结构也日趋复杂化。为了适应日益提升的高层建筑建设的需求,必须进一步提高和优化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案。提升高层建筑施工的效率,须注重工序间的衔接,以适应建筑逐层施工的特点。同时,高层建筑对于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很高,因此应结合施工的环境特点和实际情况,提高施工工艺。

3我国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要点

3.1混凝土泵送技术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使用得最普遍的原材料当属混凝土了,而混凝土施工中较为关键的环节就是混凝土的泵送技术。泵送的流程大体为,安装混凝土泵机、混凝土输送管道,以及固定输送管道,进而完成混凝土和水泥砂浆的泵送。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用量非常大,对于混凝土的要求也很高,因此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泵送技术获得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施工中,经常在混凝土中加入化学外加剂和粉煤灰,即所谓的“双掺技术”,为需要进行高空浇注的地点提供混凝土。

3.2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钢筋工程施工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及结构强度。为提高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进一步提高钢筋施工技术,使之更具可行性,更加合理和科学。首先,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相关技术人员对于施工中的细节应做到清楚、明了,工作人员应充分掌握各结构的构造,深入了解图纸。其次,应做好柱插筋的位置控制工作,避免出现钢筋位移等问题,无法满足设计图纸的要求。最后,为保证螺纹接头牢固可靠,在钢筋绑扎工作完成后,应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检查。

3.3逆向施工技术

逆向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十分常见。逆向施工是指沿着地下室的轴线或者高层建筑的支护结构,在高层建筑内部浇注与其相关的位置。也可以采用建立支撑柱的方式,从而实现对于整个建筑结构的施工荷载。此外,还可以将底板作为承受上部结构自重的支撑点,在实施封底之前,向下开挖土方,并进行浇注。将逆向施工技术应用到高层建筑施工中,可以促进基层建设的顺利完工,为后续的工序打好基础。由于采用逆向施工技术是地上结构和地下结构同步施工,因此可以有效缩短工期,提高施工效率。

3.4预制模板技术

标准层建设结构的施工,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具有很高的重复性。而纵向结构的应用,则成为导致施工质量受到影响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进度。在高层建筑施工中,为尽量减少高空的交叉作业,提高主体结构的整体完整性,通常采用滑膜法,而施工的安全性也进一步得到了保障。爬模法主要应用在钢筋筒壁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中,采取分层浇注的方法,在建筑物底部构件周边组装滑升模板,从而满足建筑规定的标准的浇注高度。每种施工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在实际的施工中,应将这些施工方法有机结合,从而提高施工效率,简化施工流程。

3.5混凝土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如果混凝土的质量不佳,就会影响到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控制,应从加强混凝土的配合比开始,而不是局限于施工中。控制混凝土的配比,重点在于水泥、砂石骨料的用量,以及含水量的合理控制。同时,应选取级配好的砂石作为混凝土的骨料。混凝土裂缝是建筑施工中十分常见的问题之一,为防止和减少裂缝的产生,应严格控制好混凝土的强度和温度,同时还必须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3.6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目前,在高层建筑施工中,主要采用泵送的方式进行混凝土的施工,不仅能够缩短施工时间,有效提高施工的效率,还可以使混凝土的效果得到最大化的发挥。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在混凝土施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泵送混凝土的过程中,更要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工作。然而,实际上,有些施工单位对于混凝土的养护工作较为忽视,片面追求施工进度,缩短工期,而没有做好混凝土的工作,在投入使用前混凝土没有得到很好的养护,导致混凝土配比存在问题,混凝土的强度不足,对施工质量造成不良的影响。气候条件、温度变化以及周围的环境会对混凝土的养护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提高混凝土的养护效果,在养护期间,必须做好温度控制工作。混凝土的种类不同,其配比也存在差异,所需要的养护时间也是不同的,因此在选择养护时间时,需根据混凝土的配比来确定。

4结束语

通过对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现状以及施工过程中几个主要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可知,在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中,对混凝土的养护、逆向施工技术、模板施工技术等都是重要的施工技术。在实际施工中,关于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各个要点都要考虑周全,才能切实地保证工程整体的质量。高层建筑作为城市快速发展的产物,缓解了城市人口居住压力,对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必须不断地克服各种困难,切实地提高高层建筑施工的技术和质量,从而使我国高层建筑水平更上一层楼。

作者:孟繁馨 单位:哈尔滨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参考文献

[1]陈辉.浅析超高层建筑桩基的设计与施工要点[J].建筑施工,2010(15):27-29.

[2]周丽娜,董英辉.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分析[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1(4).

[3]熊启发,郎占鹏,李瑞平.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2011(2).

[4]李雪华.浅析当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