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教育论文范例

卫生教育论文

卫生教育论文范文1

1.1一般资料

对某小学进行分层随机抽取100名小学生,其中三年级学生有34名,四年级学生有35名,五年级学生有31名。男同学有48名,女同学有52名,他们的年龄在8~12之间岁,平均为(10.69±1.25)岁。

1.2调查方法

(1)口腔保健知识、行为的调查:用问卷的形式对儿童口腔卫生保健的知识以及行为进行调查,其评估标准是我国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坚持饭前饭后洗手,饭后刷牙,每天刷牙的次数在两次以上,牙刷应该选用小头软毛牙刷,因为这能够有效避免牙龈出血以及龋齿的发生,同时可以减少局部细菌的滋生。(2)口腔检查方法:对全部儿童进行口腔体检,评估标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口腔监测标准,监测儿童进食前口腔的牙菌斑指数,然后对所有儿童的评估结果建立档案。

1.3健康教育内容

1.3.1进行健康教育的基础就是宣传口腔的基本知识,主要请专业的口腔医师为儿童进行讲解,其讲解的主要内容包括一些基本概念,如儿童乳牙、恒牙的概念,还有牙齿的基本结构,以及牙齿有几种类型,同时介绍不同类型牙齿的功能;除此之外,应该着重向儿童介绍有关牙菌斑和龋齿的知识,明确告诉他们导致龋齿的主要病因就是细菌、口腔内碳水化合物等。

1.3.2其次是指导儿童要养成正确的生活饮食卫生习惯:家长要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饮食习惯,合理饮食,禁止暴饮暴食,禁止食用大量含有糖及淀粉的食用,同时要明确告诉孩儿童口腔卫生疾病的预防与健康教育邹玲1,赛玉拉2(1.新疆阿拉山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博乐833418;2.新疆博州蒙医院口腔科,新疆博州833400)摘要:目的对健康教育应用于儿童口腔保健的作用以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某所小学中的小学生共100名进行研究,然后进行为期一年的口腔卫生疾病的预防与健康教育,并对教育前后儿童对口腔卫生知识、口腔保健行为以及口腔状况的了解进行对比,评估结果。结果在进行健康教育前儿童普遍缺乏对口腔的知识,在经过为期一年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之后,儿童对口腔知识有了明显提高,并且其口腔疾病的患病率也显著降低。结论对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口腔保健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儿童对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同时也能够纠正其错误保健习惯,从而显著提高口腔卫生状况,降低口腔发病率,值得在临床上大为推广。关键词:儿童;口腔保健;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R780.1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5.21.180子牙菌斑的主要致病因素就是糖类和淀粉,他们会在结合后产生酸性物质,造成牙釉质的受损,并最终形成龋齿。此外,禁止儿童在睡前吃含糖较高以及淀粉的食物,因为在夜间这些食物残渣会腐蚀牙齿。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控制食物的进食量,饭后坚持刷牙或者漱口,用温开水或者淡盐水漱口,防止糖分以及淀粉积聚在牙齿上。此期儿童可以多食富含高纤维食物,例如瘦肉和水果蔬菜,因为这些食物能够清洁牙齿比如蔬菜以及瘦肉等,因为高纤维的食物可以对牙齿产生摩擦而起到清洁的作用。

1.3.3指导儿童学会使用正确方法刷牙:最先要大力宣传进行刷牙的目的,明确告诉儿童坚持刷牙能够去除牙菌斑,同时也能够保障个人口腔健康。最好使用小头软毛牙刷进行刷牙,因为这不但适合儿童口腔的大小,而且能够充分接触到孩子牙齿的周围,可以彻底对牙周进行清扫。牙膏的选择应该使用含氟牙膏并且定期更换品牌。坚持每天刷牙两次,采用竖刷法。

1.3.4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每隔半年去口腔医院检查一次口腔卫生,做到及早发现疾病,及早治疗,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卫生习惯,防止疾病的发生。

1.4统计学处理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若P<0.05说明存在明显差别,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结果

对实验中的儿童进行健康教育,然后对比教育前后儿童的口腔卫生知识、口腔保健行为以及口腔状况,结果教育后儿童对于口腔知识的了解,口腔保健行为以及口腔疾病状况均大大优于教育之前(P<0.05),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3讨论

卫生教育论文范文2

1.1调查对象

为全面、科学地了解武陵山片区卫生人才资源和医学教育状况,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1年1月至10月对武陵山片区所辖的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武陵山片区71个县(市、区)中的27个县(市、区)进行了卫生人力资源。同时调查该片区医学教育院校现况。调查对象包括11个地(市、州)的卫生局,27个县(市、区)的卫生局,以及41所县级医院,394所乡镇卫生院,2所本科院校,2所职业技术学院,1所医学专科学校。

1.2调查内容与方法

用自行设计的《武陵山片区医卫人力资源现状调查表》、《武陵山片区医卫人力资源现况和对高级卫生人才的培养需求调查问卷(医疗机构)》、《武陵山片区基层医卫人力资源现状和对高级卫生人才的培养需求调查访谈记录表》和《武陵山片区医学教育情况调查表》实施调查。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查阅档案、现场问卷调查和实地查看等方式,对武陵山片区的卫生人力资源和医学教育现状进行数据采集。

1.3分析方法

运用比较分析法、归纳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将所采集资料录入Excel,对武陵山片区医技人员数量、医护人员执业情况、医护人员职称学历、高等院校医学专业设置、医学招生规模等项目进行分析。

2调查结果

2.1武陵山片区卫生人力资源现况

武陵山片区共有卫生技术人员85081人,每千人口卫技人员数2.77人,仅为全国平均值4.36人的63.5%;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0.94人,仅为全国平均值1.79人的52.7%;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0.86人,仅为全国平均值1.52人的56.8%。怀化市311个乡镇医院中,执业或助理执业医师少于2人(含2人)的医院有62家,没有一个执业或助理执业医师的医院仍有5家。

2.2卫生人力资源职称与学历结构

武陵山片区卫生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3114人,仅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3.66%;中级职称23185人,占27.25%;初级职称36768人,占43.22%。该区域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普遍偏低,本科以上(含本科)学历12724人,仅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14.96%;大中专及以下学历占主体,其中大专学历33549人,占39.43%;中专及以下学历38808人,占45.61%。

2.3武陵山片区医学教育现况

武陵山片区无独立设置的医学本科院校,目前开办医学类专业的高等院校仅5所,包括2所本科院校(吉首大学、湖北民族学院)、1所专科学校(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2所高职院校(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另外有开办医学类专业的中专学校2所(咸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恩施州卫生学校)。武陵山片区内的2所综合大学(吉首大学、湖北民族学院)设有医学院,但医学本科生的年招生规模仅600人,涉及临床医学、护理、针灸推拿、中医学、医学影像学、中药学等6个专业,其中临床医学专业年招生数不足300人,且无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本科专业。

2.4武陵山片区对高级医卫人才的需求

435所医院中的385所医院对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全科医学专业以本科及以上学历需求为主,市级以上医院对硕士研究生需求尤其强烈;326所医院对医技和护理人员以专科及以上学历为主,县级以上医院对本科生有较大需求。被调查的435所医院中有405所医院要求从医人员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功底,过硬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较强的应急处理能力;426所医院要求医务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人际沟通能力,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要服从安排、安心扎根基层医疗工作。

3讨论

武陵山片区是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于一体的贫困片区,由于地处偏远,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此次调查发现,该区域城市化率低,医院环境、设施、生活条件等较差,医务人员待遇较低,医生晋升职称阻力较大,导致外地区高职称、高学历医务人员不愿进入该区域从事医疗工作;同时该区域医学高等教育层次偏低、规模偏小,本区域培养的医学生远不能满足老百姓的医疗需求,且大部分医学毕业生不安心在贫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长期服务,导致武陵山片区基层医卫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尤其乡镇医院医务人员严重缺乏,有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更是稀少。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改委《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要求,要促进武陵山片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示:要改善民生,保障武陵山片区老百姓的就医质量,必须大力改善该区域卫生人力资源现状。提高武陵山片区卫生人力资源的建议:

3.1加强武陵山片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

武陵山片区政府可依靠国家扶贫攻坚规划,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对贫困片区医疗卫生事业的专项支持。地方医疗卫生机构可以项目建设为“良剂”,积极筹措资金,引进必要的医疗设备,加强县级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和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扩大县、乡医院门诊科室、检查项目和住院病床,同时规范村卫生所的标准化建设,全面优化县、乡、村诊疗环境,形成以县级医院为中心,乡级医院为枢纽,村级卫生所为基础的三级医疗卫生全覆盖的网络和功能相对完备,设施相对齐全的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使武陵山片区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老百姓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经济的医疗卫生服务,也为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提供更加齐备、先进的医疗服务平台。

3.2提高武陵山片区医务人员工作待遇

要留住人才,必须提高医务人员工作待遇,尤其要改善基层乡镇卫生医院的医务人员待遇,加强他们的业务培训,给他们相应配套的政策扶持。在工资收入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的工资水平,要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政府要给予合理补助。在培训晋升方面,政府要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重点加强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培养培训;对长期在城乡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业务培训、待遇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在对基层医疗机构核编、定编的基础上,允许基层医疗机构直接进院校定向招聘,并给予一定的进编自主权。在执业环境方面,要提高医务人员的社会地位,为医务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一方面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纵向和横向交流,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另一方面完善医疗执业保险和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保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3.3构建适应贫困地区卫生人力开发的医学教育体系

卫生教育论文范文3

1.1文明礼仪教育符合社会发展对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职业岗位对劳动者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求他们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胜任岗位工作,在工作中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又要求他们具备高尚的爱国情操和集体精神,能够协调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无私奉献、遵纪守法。同时,他们还应具备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品质以及人文修养和审美能力。礼仪修养是人文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文明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作为准社会劳动者,同样面临未来岗位对其综合素质的高标准要求。

1.2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的阶段是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时期

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的阶段是学生学习和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经过职业学校学习,学生的性格趋于稳定,行为习惯基本养成,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现状

2.1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但在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足。一是制度、方案多,系统开展专题实践活动少,德育工作缺乏系统性;二是开展各种专项评比活动多,但没有客观、科学的德育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德育评价或对班级的评价无法客观、准确;三是学校德育内容不系统,造成德育工作目标不够明确,更谈不上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去培养学生;四是学校要求与学生需要差距较大,学校的要求过于教条、严格,学生的需求更实际。因此,学生在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时往往会出现一种抵触甚至逆反情绪,教育效果不明显。鉴于上述因素,必须对学校德育工作有所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这也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2.2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现状

近年来,卫生职业教育蒸蒸日上,但存在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每年入学新生除了文化基础素质呈现下滑趋势之外,文明礼仪素质也在逐渐滑坡。他们由于受到社会大环境中不文明行为的熏染和接受文明礼仪教育不够,导致文明礼仪方面的知识相对缺乏、礼仪认知和行为相脱节,滋长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气。例如不懂得尊重父母、师长,与人交往不懂谦让、不讲礼貌,在公共场合不守秩序、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体贴别人,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品性;不以一位合格中职生的外表形象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型、着装标新立异,染发、戴首饰、化妆等现象常常出现;没有养成爱护环境卫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随地乱扔垃圾,不珍惜公共财产,学生之间的偷窃行为时有发生等。这类情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学工作,并且学生不能形成正确的集体主义精神、人生观、世界观,对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和走向社会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如何开展科学、高效的中职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培养品德高尚、行为举止文明、专业技能过硬的卫生职业劳动者是当前卫生职业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

3卫生职业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对策

3.1全员动员,统一思想行动职业学校可组织召开文明礼仪教育动员大会,说明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等,使全校上下达成共识、统一思想,营造“未雨绸缪”的文明礼仪教育氛围,并号召全体教工积极投身于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活动中。

3.2整体规划,构建礼仪教育体系

职业学校可根据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在深入研究学生群体特性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未来岗位对卫生职业人才的文明礼仪素质要求,整体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评价体系和实施方案,按照学期、学年计划,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交往中的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入手,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明礼仪教育实践,并逐渐形成文明礼仪教育的长效机制。

3.3环境美化,营造校园礼仪文化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促进学生文明行为养成的强大动力,它能陶冶情操、催人奋进,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内化学生的文明素养,塑造学生的礼仪形象,为学生的和谐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这样的认识,卫生职业学校在文明礼仪教育中应努力创设整洁、文明、优美的校园环境,营造积极向上、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氛围,实现校园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让学生置身于处处蕴含隐性教育信息的校园环境中,在轻松愉悦的成长环境中内化优良品行、纠正不良习惯、快乐成长、勤奋向上。职业学校可利用橱窗、宣传墙、板报等,以警示标语、学生作品、教师作品等为载体,通过制作文明礼仪标语、绘制文明礼仪宣教图片、评选校园文明礼仪之星等方式,在校园内营造“美化环境、净化心灵、耳濡目染、文化育人”的教育氛围。

3.4树立榜样,引导学生进步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的榜样,职业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除了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外,还应注重学生人格的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用自身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因此,职业学校教师应自觉学习礼仪知识,规范自身礼仪行为,形成具有良好修养的教师群体,塑造良好的形象。职业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应具有“榜样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5开设讲座,强化礼仪知识学习

职业学校可聘请校外礼仪专家或组建校内礼仪讲师团,定期对学生开展普通礼仪和职业礼仪知识讲座,强化他们礼仪知识的学习和行为养成。如在一年级新生中开展普通礼仪讲座,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礼仪知识,养成良好的仪容仪表礼仪、升国旗礼仪、校园集会礼仪、尊师礼仪、课堂礼仪、课间礼仪、同学礼仪、食堂就餐礼仪、图书馆阅览室礼仪、宿舍礼仪、尊长爱幼礼仪和孝亲礼仪等;在二年级学生中开展医学生职业礼仪讲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交往礼仪、出行礼仪、临床实训见习礼仪、病房礼仪等。

3.6搭建平台,实现学生自我养成

职业学校可以根据本校文明礼仪教育的整体规划,为学生搭建形式多样的文明礼仪实践平台,让他们在自我实践中逐渐养成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3.6.1文明礼仪主题班会

以主题班会形式开展文明礼仪知识的学习、演讲和竞赛以及文明礼仪行为的强化训练,以“文明礼仪”为主题开展班级精神文明建设,使学生“讲文明、行礼仪”的意识和行为由被动接受逐渐成为学生的潜意识和主动参与的自发行为。

3.6.2国旗下演讲

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学生进行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国旗下演讲,在全体学生中倡导“讲文明、行礼仪”。

3.6.3文明礼仪主题黑板报

学生会每学期组织班级办一次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黑板报,并进行评比。通过该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礼仪知识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礼仪认知水平。

3.6.4礼仪之星大赛

每年举办文明礼仪之星大赛,评选出年度校园文明礼仪之星,在全校进行表彰和宣传,为学生树立榜样;学生会也于同期开展学生“微笑照片”征集活动,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形象美、心灵美的养成实践。

3.6.5其他

包括校园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文明礼仪班集体”评选、作文比赛、校园文明礼仪摄影作品及书画比赛等。

3.7组织交流,分享礼仪教育经验

职业学校可定期派出相关领导、班主任和教师参加校外文明礼仪教育研讨会,学习兄弟院校文明礼仪教育的成功经验;可定期召开校内文明礼仪教育研讨会、座谈会等,分享礼仪教育经验,实现共同进步。

3.8拓宽礼仪教育领域,发挥合力育人的作用

3.8.1密切家校联系,发挥家庭礼仪教育功能

每年新生入学报到时,学生管理部门组织全体新生家长召开第一次家长会,明确文明礼仪教育的总体目标、基本思路和家校职责,让家长知晓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框架,在思想上与学校达成共识,高度重视自己孩子的德育工作,在行动上积极主动,以自己的榜样作用来引导和教育孩子,从而形成家校共同参与育人的局面。

3.8.2密切与实习单位联系,反馈文明礼仪教育效果

卫生教育论文范文4

1.1调查对象

抽取2013年10-12月接受湖南省卫生厅统一举办的“湖南省乡镇卫生院医生培训班”医生206名(每家卫生院1名),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1.2调查表设计

本课题组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在经过5位相关专家(3位教授、2位副教授)论证后,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其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①医生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职称、学历、学习背景;②中医药知识知晓率调查,题目为闭合式,共10个题目,内容主要涉及中医药基本知识,如中医藏象、五行、八纲辨证、六淫、辨时给药、中医养生等知识,答对赋分为“1”,答错或不答赋分为“0”,超过2个题目未回答者视为无效问卷,满分为10分;③中药及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及需求情况,内容包括中药及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情况、迫切需要学习的中医适宜技术等。调查均采用封闭式提问,调查前进行预调查,一般10min可完成答卷,根据预调查反馈的信息,调整问题后,Cronbach'sα系数为0.84。

1.3调查方法

调查前,统一培训10名调查员,根据每期乡镇卫生院医生培训人数的50%随机现场发放问卷,以无记名方式,当场填写并检查后回收;若发现未填写或缺项,则当场要求补填。共调查4期,每期调查人数分别为49、51、53、53名,共发放问卷206份,回收有效问卷206份,有效回收率100%。10d后随机抽取15位乡镇卫生院医生重测,重测信度为0.86。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秩和检验等统计方法,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中医药知识知晓率

乡镇卫生院医生中医药知识知晓率(答对的题数/总题数)为63.83%,其年龄、性别、学历、职称均对中医药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无差异(P>0.05),但其学习背景对中医药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有差异。

2.2中药及中医适宜技术应用情况

乡镇卫生院医生中药及中医适宜技术应用情况不容乐观,仅有20.39%的医生经常采用中药治疗疾病,不足20%的医生经常使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疾病。

2.3迫切需要学习的中医适宜技术

不同医生对中医适宜技术的需求不一,大多数医生希望学习针灸、推拿、敷贴、拔火罐、刮痧等操作协助治疗疾病,96.60%的乡镇卫生院医生希望学习一种或多种中医适宜技术来帮助诊疗疾病。

3问题与对策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强调要开展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但本调查发现,湖南省乡镇卫生院中医院校毕业的医生仅占21.84%,接受过西学中培训的医生为18.45%,说明中医培训及中医继续教育的范围太窄。本次调查发现,乡镇卫生院医生具有“四低”特征,即低学历、低职称、低中医药知识知晓率、低中药和中医适宜技术使用率。学历和职称是反映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的指标之一,本次调查的206名医生中,81.55%的医生学历为中专和大专,90.29%的医生职称为助理医师和医师,这与同类调查的数据较为接近。另外,乡镇卫生院医生中医药知识知晓率仅为63.83%,且具有中医背景的医生中医药知识知晓率要高,由此可见中医院校教育及中医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在低中医药知识知晓率的前提下,仅有少部分人经常采用中药及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疾病。众所周知,中医适宜技术在治疗疾病方面不仅能够节省医疗费用,且不良反应小,疗效显著。临床研究表明,中医适宜技术不仅可以配合西药较迅速、较长时间地控制血压,还能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不适症状。因此,不少乡镇卫生院医生希望学习一种或多种中医适宜技术以帮助诊疗疾病。基于乡镇卫生院医生的“四低”特征及乡镇卫生院医生迫切希望学习中医适宜技术的情况,建议卫生主管部门为乡镇卫生院医生提供中医继续教育的机会,使乡镇卫生院医生提高学历、职称、中医药知识知晓率、中药和中医适宜技术使用率,达到提高临床治疗水平和降低基层医疗费用的目的。为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

3.1开展网络远程教育及对口援助,拓宽中医药继续教育的渠道

目前,我国常用的中医药继续教育渠道为各类研修班、学习班、学术讲座、学术交流及脱产进修等,但我国乡镇卫生院医生数量少、日常工作繁重,加之高昂的培训费用等,导致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医生无法离岗学习,进而影响中医继续教育的开展。而网络远程教育可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使乡镇卫生院医生可随时随地学习,能有效帮助其提升学历和职称,提高中医药知识知晓率,并可节省费用。另外,卫生主管部门可指定省、市中医院对口援助县中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定期选派中医药专家赴基层讲学,安排中医骨干到基层历练并指导县中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在中医适宜技术开展中遇到的问题。

3.2合理选择中医药继续教育内容

根据乡镇卫生院医生呈“四低”的特征和迫切希望学习中医适宜技术的现实状况,在进行乡镇卫生院中医继续教育时,应首先夯实乡镇卫生院医生的中医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再开始加强中医适宜技术(针灸、推拿、刮痧、火罐等)的培训,以实际满足乡镇卫生院医生的迫切需要。

3.3以农村地区疾病为导向,创新中医药继续教育方式

卫生教育论文范文5

1.1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法律依据

在《精神卫生法》正式颁布实施之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开展多年,但一直是靠政策性的文件进行驱动和指引,缺乏国家层面的正式立法支撑,该法的出台实质性地改善了这一困境。《精神卫生法》第16条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精神卫生知识教育,配备或者聘请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辅导人员,并可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条款实质性地赋予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及该工作相关从业人员相应的法律地位。同时,该条款将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性提升到法律义务层面,督促各高校切实加强对相关工作的重视,积极配备相应的场所、设备和经费,招聘和培养专业师资以及开设相关的公共必修课程。

1.2有利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业队伍专业化建设

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进行学生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开展心理卫生知识宣传、组织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以及培养学生朋辈辅导队伍等,其中大部分对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有极高的要求。20世纪末在各高校刚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初,由于心理学和精神医学学科背景师资的缺乏,曾广泛采取的方法是由思政课老师教授心理健康课程、由政治辅导员兼任心理咨询老师等,这种方式最大的弊端就是缺乏专业知识往往会使工作效果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心理学专业的普及,再加上相关从业资格准入制度的规范化,近年来这一现象出现明显的转变,但仍然有高校因为重视不够而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专业化建设与时俱进。《精神卫生法》中第67条第2款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进行岗前和在岗培训,应当有精神卫生的内容,并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辅导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第23条第1款明确规定“心理咨询人员应当提高业务素质,遵守执业规范,为社会公众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服务”。这两款条目在法律层面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业人员的准入和自身成长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将督促各高校聘请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专职老师,并为他们的专业技能成长提供相应的保障,如鼓励和资助考取专业资格进阶证书、参加各类心理咨询技术学习班等,这无疑会促进这支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1.3为高校心理干预情境中各方权责划分提供了基本的指导框架

在高校心理干预情境中,经常需要和学生个案的家长(监护人)进行沟通,取得他们的配合与支持。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偏见等原因,精神和心理障碍个体及其家属在强烈病耻感的驱动下往往不愿意正视问题。具体到高校心理干预情境中,由于担心子女的精神/心理问题会给他们贴上“标签”,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就业、婚娶等人生发展轨迹,有很大一部分家长对子女已经确诊的精神或心理障碍采取隐瞒的应对方式,对子女在校发生的疑似精神/心理障碍发作采取回避、否认甚至责难的应对方式,这样不但不利于个案(疑似个案)学生自身问题的及时妥善干预,也会给校园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之前面对这样的家长,校方往往只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尽量让家长理解支持。《精神卫生法》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此类工作的被动和尴尬。该法第16条第4款“学校和教师应当与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近亲属沟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表明了在发现学生出现精神/心理障碍(疑似障碍)时校方所需承担的告知义务,也赋予了校方就个案学生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的相关权力。而该法第28条第2款“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发生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其近亲属、所在单位、当地公安机关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将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既强调了监护人对于个案学生需承担的送治义务,也赋予了校方在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时采取相关措施的权力。第49条“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应妥善看护未住院治疗的患者,按照医嘱督促其按时服药,接受随访或者治疗”则明确规定了已确诊个案学生的家长在其子女在校期间所需承担的看护义务,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个案学生在校期间因精神/心理障碍导致的各类意外发生后校方所需承担的损失风险。

2《精神卫生法》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的挑战

2.1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工作权限界定模糊

《精神卫生法》第23条第2款规定“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第51条规定“心理治疗活动应当在医疗机构内开展”。这些条目明确限制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范围。一般而言,我国高校心理健康中心配备的专职心理教师大多都具备国家(二级或三级)心理咨询师(员)从业资格认证,仅极少数具备心理治疗师从业资格认证。加上法律对心理治疗的场所有明确的规定(应当在医疗机构内开展),因此在学校情境下的心理干预只能为心理咨询,不能涉及心理治疗。而在大多数心理干预的实践中,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界限并不明晰,这将使得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在进行心理干预时需要更加谨慎地规避可能发生的法律风险,不但不利于学校情境下的心理干预的开展,更会将原本可以在学校情境下进行的干预全部转介到医疗机构。这样既增加了社会不必要的医疗负担,也会使那些原本问题轻微的学生因为病耻感而不去医疗机构,反而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机。

2.2对学生个案问题的判断和处理受限制

《精神卫生法》第29条规定“精神障碍的诊断应当由精神科执业医师作出”;第三十条规定“精神障碍的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这两条法律条款主要是致力于减少“被精神病”这一社会不公现象的,体现的是对人最基本权利的尊重和对人性的关怀。但在某些校园心理危机干预情境下,这两条法律会在一定程度下限制问题的处理,即在权衡如何保障问题个案正当权益和确保其人身安全以及校园环境安全时面临一定困惑。当有学生出现疑似精神障碍时,学校心理健康教师不能对其作出诊断,只能运用相关心理和精神卫生知识做预判,然后建议学生自己或者家长陪同学生去医疗机构进行诊断。这时很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学生因为病情的影响失去自知力(或部分自知力)从而不愿意就医,家长因为担心子女被贴上“标签”也不配合学校的建议,这往往导致学生个案的问题被拖延,不利于其及时得到妥善诊治并导致问题恶化,也给校园的安定带来了潜在的威胁。

3《精神卫生法》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调整策略

《精神卫生法》的颁布实施,在社会层面迎合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构建法治社会的大背景,是符合时展进步规律的;对于社会个体而言,该法也充分体现了对于公民的人权尊重以及人文关怀。反映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务中,《精神卫生法》对相关的工作即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应当积极地调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着力方向,抓住机遇和规避风险,以求适应形势的发展。

3.1进一步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规章制度

当前高校情境下的心理健康服务基本是按照各高校自己所定的规章制度来开展的。《精神卫生法》使得各高校在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的时候,不但要考虑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还要遵循国家法律的相关规定。这些规章制度的改进落实到实际中表现为:在心理普测、心理危机干预、个体咨询等环节上,需引入知情同意环节,并形成正式书面材料;在辅导个案材料的保存和呈报等环节上,需强化保密观念和措施;在涉及严重心理障碍学生的处理中,要明确规定学校心理中心的功能只能是告知监护人并建议转介,而非直接干预/治疗。

3.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转移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内容主要是对心理障碍学生提供专业辅导。随着《精神卫生法》对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从业人员的工作权限作出了明确的限定,以前那种关注问题解决的工作模式将发生改变。高校应当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心转移至心理卫生教育、心理科普知识宣传、心理问题学生的前期预警等,而把对专业素质要求更高的严重心理障碍干预等工作移交至其他对应的社会机构,如医院等。此外,在大学生心理辅导这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传统工作业务范畴内,更多地推进针对普通大学生的成长辅导,如职业生涯辅导、人际交往辅导以及积极心理品质养成等,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这种工作重心的转移同时也迎合了当下心理学界从关注人们心理问题到关注人类积极品质的转变的大趋势。

3.3重新思考学生主体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定位

卫生教育论文范文6

1.1自然环境改变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海上自然环境主要包括高温、高湿、高盐雾的海洋大气环境。高温、高湿、高盐雾的大气环境直接导致了舰艇微小气候的改变,舰艇内空间相对密集,通风较差,居住条件拥挤,容易使人心理压抑、烦躁。(2)海流、海潮、风向等引起振动、冲击、倾斜、摇摆,其产生的效应作用于人体,使人产生头晕、恶心、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理不良体验。(3)舰艇上设备运转产生的电磁、噪声等舰艇特有环境易引起人听力下降、疲劳和烦躁等。卫生人员不同于专业海员,当诸多因素叠加和累积之后,久而久之易导致心理极度疲劳。

1.2生活环境改变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陆地医院往往处于信息丰富的城市地区,由于医院性质和特点,卫生人员与外界有广泛联系,获得信息的渠道也非常多,生活内容较为丰富。而在海上航行中,卫生人员处于封闭的环境中,无法通过因特网、手机等获取信息,不仅不能与家人、朋友在一起,而且与他们的联系也会中断,从而使卫生人员对现实生活产生了一种隔绝感,表现出茫然和无所适从。此外,船上的物质资源相对比较贫乏,业务工作也不如陆地上繁忙,卫生人员经常会无聊、烦躁和情绪低落。再加上空间狭小、居住密集、值夜班制度等影响卫生人员的作息,且由于交往的人员是固定的,活动的空间是有限的,常常使部分卫生人员人际关系紧张等。

1.3躯体不适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高温、高湿和高盐雾的海洋气候影响长期航行人员的健康,例如某部710名护航官兵体检时检出不合格者186人(26.2%),位居前10位的疾病或症状分别为:关节炎、肠易激综合征、肌肉劳损、慢性鼻炎、慢性胃炎、智齿冠周炎、失眠、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浅表真菌感染,这些疾病多与海上生活有关。某海上医院船人员报道,船上生活空间狭小、舱内噪声不断、照明习惯改变、船内相对密闭、通风较差、人员居住密集(每舱住4~10人)、值班轮转制度、人员之间的互相影响等导致了卫生人员睡眠质量差、体质下降、免疫力降低等,所以上呼吸道感染较多。亚非热带炎热潮湿气候既容易引起腰、关节酸痛,又易于真菌繁殖,加上舰艇上人多,淡水相对短缺,卫生清洁工作难以面面俱到,因此脚癣、股癣、皮肤过敏等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舰艇在航行中受浪和大风的干扰产生振动、冲击、倾斜、摇摆等运动,这些运动或它们之间的综合运动对人体前庭器官均可造成刺激,当这些刺激超过前庭器官的生理阈值且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发生晕船病,常表现为嗜睡、咽部不适、唾液增多、眩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等不同程度的症状。据报道,一般人未经适应性训练,晕船发生率为50%~90%。

2长远航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

2.1建立心理小组,了解卫生人员心理状态

在长远航准备工作期间,组织方设立专门的心理小组,从心理选拔开始全程介入医疗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立以医疗队负责人为首的心理防护小组,根据医疗队成员的专业特点,吸收心理专业人员、政工干部、高年资医生加入,各业务组室设心理联络员,明确彼此之间的职责,分工合作。掌握每名卫生人员的性格特点、家庭状况,建立家庭和单位联系卡,以便定时联络;委托单位重点关心家庭困难多的同志。

2.2心理动员与心理选拔

“和谐使命”是海上医院船承担的一项重大任务,有着较高的社会关注度,参加者的动机和心理预期可能是各种各样的,不同的动机也会影响卫生人员的心理状况。许多卫生人员最初考虑的多是远航期间能到达多个国家,领略各地风土人情,初期兴奋感往往会掩盖其他顾虑。所以,在航行途中遇到不适时,心理预期不足,易产生较大的冲击感,个别人甚至有“休克”的体验。因而,远航前应认真做好心理动员工作,一方面使卫生人员从国家战略层面、自身所处的地位等了解任务意义,增加自豪感;另一方面,充分预计航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危险,从心理上做好准备,认清所面临的困难。此外,对人员进行心理选拔,剔除心理症状明显、个性问题突出的确实不宜出海的人员。

2.3鼓励建立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在群体中有着正式组织不能替代的作用,它可以较近距离、较为深入地观察到卫生人员的动态,并及时给予卫生人员心理支持。非正式组织常以兴趣、爱好、习惯类似而自发成立。在安排舱室时有针对性地把兴趣类似的卫生人员安排在同一舱室,把情绪易于起伏的人员与心理稳定的人员安排在一起,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在业余时间可以开展唱歌、下棋、看电影、练乐器等活动,以此增加群体凝聚力,加强卫生人员之间的沟通,调节卫生人员的心理。

2.4利用时机进行心理鼓舞

医院船出海往往长达3~4个月,在漫长的航程中,卫生人员最初的兴奋感过了之后,便进入心理烦躁、厌倦、疲劳反复交替的阶段。心理小组应利用一些特殊时机进行宣传鼓舞,以提升士气。例如,在重大节日如国庆节举行升国旗仪式,让卫生人员重温军人誓词,增强民族自豪感;中秋节举办中秋晚会,表达卫生人员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在一些特殊的日子,如成员的生日、纪念日等,组织一些小型晚会等,让成员感受到归属感和被需要感。

2.5合理宣泄不良情绪

按心理学相关理论,不良情绪的合理宣泄有助于心理正能量的恢复。对于在航行过程中情绪反应明显的成员,应深入了解原因,并针对原因有的放矢地解决其困扰,如家庭出现困难者可寻求组织帮助。卫生人员正处于心理压抑期则可组织卡拉OK、朗诵比赛等活动,以释放其压力。心理医生、各室长组长等应主动关心卫生人员,以聊天、谈心的形式鼓励其说出自身的困扰并加以引导。

3启示与思考

3.1管理部门制订预案,细化不同环节,做好心理保障

随着我国和谐海洋理念在全世界的传播,医院船等卫生舰艇也多次远航执行医疗任务。长远航舰艇受高温、高湿、高盐雾等海洋大气环境影响,受海流、海潮、风向等引起的振动、摇摆的影响以及电磁、噪声等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对卫生人员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了一定影响。卫生人员不同于受过良好训练的海员,有较好的海上工作适应性。因而,在远航前,管理部门应认真做好保障预案,针对各个环节,细化各个方面的保障,重点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使卫生人员对海上生活有良好的适应性。

3.2加强前期适应性训练,打下远航中良好心理躯体状态的基础

远航前,应组织一系列的训练,以提高卫生人员的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首先,安排专家进行海上伤员救治程序、组织与工作的培训,使卫生人员熟悉医院船救治程序、医疗信息系统的操作、常用卫生装备的使用。其次,利用夏季组织卫生人员在我国近海不同海区进行渡海适应性训练和平衡功能训练,训练方式采用阶梯式和递进式,如加强抗缺氧、抗噪音、抗异味、抗晃动等为一体的综合训练,提高卫生人员应激反应的阈值,可通过开展翻梯、瑜伽、荡秋千等活动进行抗晕训练。通过训练,减轻卫生人员航海过程中的晕船反应,躯体反应的减轻和训练过程中的意志训练也能减轻心理反应。

3.3心理鼓舞和心理疏导同时进行,发挥良好的群体效应

卫生教育论文范文7

1.学习型违纪

该类违纪是指与学习活动相关的行为失范,一般以破坏学校教学秩序为主要表现形式,如旷课、替考、抄袭、夹带考试资料等,其中旷课和夹带考试资料是主要的两种表现。从调查情况来看,近年来,学习型违纪目前居于违纪学生行为的主体,占到违纪案例的80%以上,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类违纪学生多数具有学习目标缺失、诚信意识不强、厌学情绪较为严重的特点,当然也存在少数同学因纪律观念缺乏而为同学考试“两肋插刀”的现象。

2.学术型违纪

该类违纪是指在学术研究方面有不端行为且构成恶劣影响的行为失范,如违规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等。从调查结果来看,此类违纪较以上两种违纪具有明显的群体特性,即在本科生中的发生率较低,但在以学术研究为主业的研究生中,却有着一定的比例,尤其是在一系列“知名学者学术造假”案例的催生下,使得该类违纪也备受高校和社会关注。

二、高校教育管理违纪学生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处分告知需进一步落实

按照《规定》第五十八条、第五十九条,学校对学生做出处分,应出具处分决定书,送交本人,处分决定书应当包括处分和处分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学生可以提出申诉的权利及申诉的期限。就此而言,处分告知过程,应涵盖学校对学生行为的性质、影响做出的界定,给予学生处分的依据和结果,以及学生所享有的申诉权利等要素,这些要素构成了完整的处分告知,是正面开展违纪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在一些高校具体的操作中,这一环节往往被忽视,如有的高校以口头告知代替书面告知,有的高校则是将处分文件的送达代替处分告知书的下达,或是把告知作为一次单向的信息传达,不向学生做具体的解释与说明,这些草率的做法更多地凸显了教育管理者“居高临下”的态度,忽视了双向互动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也淡化了处分工作本身的严肃性和制度性,易使学生认为处分仅仅是高校依法治校的一种工具和手段,而非以育人为目标指向的教育行为,从而在观念与心理上与教育管理者形成对峙,不利于之后违纪教育活动的开展。

2.教育理念需进一步凸显

处分的下达与告知,不应成为处分工作的终结,反之,以维护违纪学生享受公平教育权利的视角,对其进行跟踪教育,则是实现违纪学生教育转化的核心环节。然而,许多高校在进行违纪学生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把工作重心放在处分前各项程序的实施,处分后的跟踪教育则相对薄弱。但就实际而言,高校依据《规定》和学校管理制度对违纪学生进行处分,其实是对学生的一种不利益,对于正处在利益诉求较高阶段的大学生而言,受处分后,未得到应有的教育和引导,势必会产生一定的挫败感、后悔感、失落感,进而影响自信心的重塑、健康人格的完善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正是很多违纪学生自暴自弃的症结之一。还有一些高校的教育管理者,虽然以信息库的形式加强对违纪学生的管理,但其实是从维护校园稳定的视角出发,把违纪学生作为具有一定安全隐患的另类群体对待,没有视其为教育管理的对象,实施的是“管牢”而不是“管好”的管理模式,以制度的“冰冷”取代教育管理应具的“温情”,这容易让违纪学生未能从根本上认清教育管理工作育人成才的根本宗旨,对教育转化缺乏一定的认同感。

3.权利救济需进一步完善

对学生正当权利的救济,是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方面,但在大多数高校现行的违纪学生教育管理机制中,这一点更多的是体现教育管理者过浓的本位色彩,尤其从听证制度的不完善和处分解除制度的缺失两个方面可见一斑。事实上,《规定》第56条明确指出,学校在对学生做出处分决定之前,应当听取学生或者其人的陈述和申辩。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以检讨书取代学生陈述的简单化处置较为普遍,且很多高校也并未拥有一个相对固定和具有代表性的听证组织,听证过程往往演变为辅导员、班主任对违纪学生的批评教育和心理疏导,违纪学生的陈述与申辩权利未能得到充分尊重。违纪处分解除制度的缺失,同样是凸显违纪学生权利缺乏救济的表现之一。按照当前违纪处分工作的要求,一旦学生受到处分,其处分材料将放入其个人档案,这意味着该“污点”将一直跟随学生,直接会对学生的求职就业、学习深造等产生诸多不利影响。而许多高校在这一过程中,采取的是“不作为”做法,既不对学生受处分后的行为表现进行记录,也不予以评价、鉴定或说明,不利于促进违纪学生的成长成才。

三、完善违纪学生教育管理机制的途径

高校应坚持育人成才的理念,从充分维护和保障学生受教育权出发,进一步完善教育管理机制,凸显教育管理机制在塑造人、引领人、教育人中的积极效应,促进违纪学生的成长成才。结合本文所述,针对违纪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的不足,应从以下几点加以完善。

1.完善处分告知工作

告知是高校有效实施违纪处分工作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告知内容的不全面、程序的不严谨和实施的不稳妥是教育管理者人本理念缺位的外在表现,也是处分工作制度化与教育管理人性化的错位。而严谨、规范的告知工作,不仅可以规避违纪处理过程潜在的纠纷隐患,也可以凸显教育管理者对学生知情权的尊重和维护。就此,笔者认为完善处分告知工作,需要做到事前告知与事后告知的“双管齐下”,即一方面,要在处分决定未正式下达前,进行有针对性的约谈工作,掌握、记录违纪事件的详细经过,尤其是关于参与的缘由、参与的程度和参与的结果等细节内容,并向违纪学生口头说明违纪事件的性质、后果和学校给予处分的依据,倾听学生的想法,征求内心的意见,化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认清”,从而使学生对处分结果形成一定的心理预期,提升对教育管理工作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处分文件下达后,则要按照《规定》的有关要求,通过书面的形式,向违纪学生出具《处分告知书》,详细说明处分的原因、依据、结果和申诉的权利等内容,并由学生本人或委托人签名确认,以此显现对学生正当权益的尊重,使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目标指向与青年学生强烈的自我实现需要相符。同时,制度的规范性、严密性和刚性也能使学生内在的自我约束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更为自觉地响应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

2.实施分类引导教育

违纪是大学生内心信念、行为准则、道德观念矛盾的表现,是大学生道德选择后的一种行为结果。违纪学生虽在纪律意识、法制观念等方面存在一些共性,但不同类型的违纪行为,也体现出违纪学生在思想、观念与行为等方面的个性差异,切合这些个性特点,加以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对于教育管理者而言,可实施分类引导机制,以实现“对症下药”、事半功倍的成效。笔者认为,实施分类引导机制,其基础在于违纪学生的信息库的建立与跟踪完善,即要对违纪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状况和日常表现、兴趣爱好、家庭环境情况等基本信息进行梳理和整合,形成违纪学生的个人档案,同时,要实行专人负责的信息联络机制,及时对违纪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记录和评价,把个人信息作为教育的基本素材,运用到教育管理过程中,增强教育引导的针对性。

对不同类型的违纪学生群体,还应该更有侧重点,比如针对学术型违纪的学生,除以上基本信息外,还应注重对其学术方向、成果作品、导师等方面的信息,以实现对学生的全程、动态掌握。实施分类引导机制的关键,在于根据违纪类型、行为动因、心理动态等因素,对违纪学生采取相应教育引导举措,比如,对于考试作弊的学生,要注重开展诚实教育,尤其是要利用复习迎考阶段,加强违纪条例的宣讲和规范事项的提示,避免违纪行为的反复出现,以诚信观念的树立破除考试违纪的侥幸心理,杜绝再次的失信行为;对生活型违纪群体,则更多的是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要对学生的心理动态、行为动向和个性特征做出客观评价,以制度规范的刚性约束学生行为的随意性,并根据学生个体的实际,适时开展心理上的疏导、行为上的督导和观念上的引导,用爱心、关怀、理解来激励、鼓舞、教育学生,利用集体、舆论的力量,借助班会课、团队活动等形式来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改正错误。

3.构建污点清除机制

卫生教育论文范文8

信息化和服务型社会的建立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人又时常面对着外界各种形式的压力。为此,很多人都有宅在家里的经验,足不出户享受着各种社会服务或专注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中。微生物世界中有没有类似的“宅文化”呢?学生刚接触这个问题时,首先引导他们思考:微生物有家吗?什么是微生物的家?对于像风餐露宿的地衣和随波逐流的水生菌等微生物而言,家也许只是个虚无的概念,但对于寄生菌而言,就具体很多。它们可以寄生在任何生物的体内、组织中,甚至细胞内。这类微生物从寄主中源源不断获取营养,规避着外界不利的环境,最终往往导致寄主的衰亡,从而失去了“家”。事物都有两面性,宅文化也是,微生物里有没有益的宅文化呢?相信此时,很多学生都会有答案。当然,课堂讨论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只有活跃的思维,没有最终的答案,往往会步入到更深的知识领域。就像讨论“宅”的微生物,我们都知道享受宅文化的人也不一定一直宅在家里,微生物是不是也这样呢?答案自然是是,不少兼性营养的微生物就是如此,腐生和寄生状态时而切换,有些寄生真菌还产生了典型的二型现象,这些知识点往往是微生物学相关课程如真菌学和植物病理学中才会介绍到的。再比如,我们都知道宅文化不是自闭的,人们通过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与外界社会保持联系,那么,宅在寄主内的微生物与外界环境有联系吗?当然有,一些昆虫病原真菌在杀死寄主的过程中,会根据某些与寄主种群波动有密切联系的环境因子,如温度,来判断是否进入到休眠阶段,以此规避可能来临的寄主匮乏期。但它们又是通过何种手段感知外界的环境呢?这就牵涉到细胞生物学、流行学等相关的课程,而且往往是科学家正在研究的热点问题。知识就是这样一环接一环,有些专业的学生有时候就不了解微生物学与自身专业有何关联。通过这些看似无关的课堂讨论,他们至少可以体悟到学习本课程的必要性。

二、微生物世界的“机器人文化”

乍一看,是否有些科幻?其实不然,机器人文化早已在我们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生产车间里的各种机械臂、家居中的扫地机、跳舞机器人,再如开发中的陪宇航员聊天的人形机器人等。它们是人类能力的延伸,是改善生活品质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助手,另外,还是人们“懒文化”的一种体现。学生可能会问,机器人文化是人类高度文明的智慧结晶,如此微小、如此低等的微生物会有吗?请大家发挥想象力,试问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有何不同?如何进化而来?真核微生物中有各种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等,这些细胞器对于真核微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提供着通用能源ATP、各种养分和中间代谢产物等。说到这,可能有人不认同,细胞器不像人体里的各种器官吗,怎么会是微生物创造的“机器人”?让我们回想一下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诞生,它们是如何成为微生物结构的一部分的。简单而言,就是在距今二三十亿年前的地球上,某些个体较大的原核生物将具有有氧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的小型微生物细胞吞入体内,通过长期驯化将其功能化为细胞器来提高自身的生存竞争力。这个细胞器的演化发生在遥远的前寒武纪,但至今还可以找到诸多证据,包括细胞器膜结构、核糖体结构和基因等来证明其合理性。说到这,是不是对微生物有了肃然起敬之感,这么简单的生物就懂得将那些关键功能“包工”给“机器人”。如此说来,人类的“懒文化”不是我们独有的,而是来源于“老祖宗”———原始微生物。另外,微生物当中有没有作恶的机器人呢?从某个角度来看,病毒就是如此。病毒从严格意义上讲不能算是一种生命形态,有科学家推测病毒的核心就是从原始生命基因组中剥离的一小段基因所构成的,如果把病毒理解为微生物无意间制造的微生物“机器人”,是不是更形象一些。讨论到这里,有没有产生一种想法:原始微生物可以将小型微生物“机器化”,我们人类可不可以这样做?其实,人们早就开始利用各种微生物降解环境污染物、产生各种能源物质等,但微生物毕竟是生物,它要生存,就要消耗营养,产生代谢物,扩增种群,这些必要的生命活动都大大降低了人们安排给它干“正事”的工作效率。可不可以构建微生物“机器人”,让它只做人们设计好的工作呢?这一想法在前几年由海洋微生物学家CraigVenter提出,不过他说的不是微生物机器人,而是“合成”新生物。但由于牵涉到伦理学的问题,此想法应该还处于凝聚共识的阶段。不知这位科学家的想法如何形成,不过这一研究设想可行性是存在的。原始微生物早就在几十亿年将这一想法付诸实施,且获得了成功,也为之后高等生物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当然,伦理上的研究讨论有其必要性,我们这里就不再展开讨论了。

三、微生物世界的角色分工

人类关系社会化后,角色分工越发明显,每个人在不同时空中都处于特定角色。每个人清楚地认知和执行特定时空背景下的社会角色,对于社会稳定尤为重要。就如学生在大学中做好学习者的角色,在家里为子女的角色,在社团活动中为组织者、参与者等角色。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当然也存在着“角色分工”。通常理解,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分解者的角色。学过微生物的学生自然了解微生物中还有扮演生产者的蓝细菌和显微藻类,它们的重要性一点都不亚于陆地上的植被。当然,作为消费者的微生物也同样重要,要知道从原始生命诞生之后的20亿年时间里,微生物在地球生命系统中扮演着所有的角色。如今社会职业角色日趋多样化,新型职业不断涌现,每个人都向社会的其他人提供着某种服务,享受着他人提供的服务,这是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微生物有没有这般细化的分工呢?人类社会提供的各种服务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需求,微生物需要什么呢?各种各样的营养物、稳定安全的生存空间等。这些微生物的需求都有相应的微生物类群提供着,如土壤中的纤维素分解菌提供碳源、固氮菌提供着氮源、产酸菌溶解矿物质释放矿质元素等。这些微生物提供的“服务”,也早已被人类加以利用,例子随处可见。角色特征是不是就只有人类独享了,有的稳重、有的急躁、有的投机、有的无私。万千世界充满着各种可能,微生物身上自然有这些特征的影子。例如,土壤中分解腐殖质的土生性微生物常年种群密度稳定,而土壤中的发酵性微生物种群就“急躁”地大起大落;偏利共生关系中总能找到无私的一方,而混居在一起的微生物中不乏机会主义者“抢食”其他分解菌通过胞外酶分解的有机营养物。讲到这,有没有找到跟自己有点像的微生物呢?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