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下沉默的螺旋理论探究

新媒体下沉默的螺旋理论探究

摘要:“沉默的螺旋”理论是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1916.12-2010.3)提出的经典传播学理论,该理论的出现引发了许多的争议。一些学者认为“沉默的螺旋”理论自身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该理论更加缺乏适用性。他们提出了“反沉默的螺旋”“沉默的双螺旋”等观点。然而,笔者认为,在新媒体时代“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核心因素依然奏效,互联网环境不仅没有使“沉默的螺旋”理论完全失效,反而为该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土壤。

关键词:沉默的螺旋;意见气候;对社会孤立的恐惧;准感官统计

一、引言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提出是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主导的时代,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该理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一些学者认为,互联网的匿名性和包容性增加了人们的安全感和信息的多元化,减少了人们对被社会孤立的恐惧。此外,数字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被赋予了更多发声的机会和权力,大众媒介的权威性被削弱。因此,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重新思考是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本文首先对“沉默的螺旋”理论产生的核心内容进行回顾,其次整合学者们对于该理论的质疑,最后分析该理论在新媒体时代下的适用性。

二、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核心内容

1974年德国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在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该理论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如果感知到自己持有的观点和大多数人的观点一致时,会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于是加剧了这类观点的扩散;反之,如果人们感知到自己持有的观点仅有少数支持者时,他们会因为害怕被孤立而保持沉默。因此,持少数意见一方的会越来越沉寂,而持有多数意见的一方会“大声疾呼”,甚至持少数意见的人会迫于压力转向支持多数意见的一方,如此便形成一个螺旋式的发展过程。该理论的三个核心因素是“被社会孤立的恐惧”“意见气候”和“准感官统计”。“对社会孤立的恐惧”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强调人的社会属性。诺伊曼认为,“没有一个社会是由不具备社会性特质的人组成的,不被孤立所恐惧的社会是不存在的。”人们为了避免被孤立,在表达意见时会不由自主地考虑周围的“意见气候”,即自己所处的信息环境中的意见分布情况,并根据感知到的意见氛围来调整自己的观点和行为,使之与“意见气候”相符。这也表示诺伊曼认为人们具有对周围意见氛围进行评估的能力,即“准感官统计”能力。通过感知人们可以判断出哪些观点和行为可以被环境所接受,哪些不会被大环境所认可。“准感官统计是连接个人领域和集体领域的纽带”(诺伊曼,2013:114)。在对“意见气候”进行估计后,人们会通过支持“优势”观点或不发表“劣势”观点来避免面临被孤立的风险。郭庆光将沉默的螺旋理论概括为三个命题。第一,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人们在表达观点或做某件事时总试图从所处的群体和周围的环境中寻求支持者以避免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这是人的社会特性。被社会所排斥会使人感到孤独,人们对被孤立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恐惧。因此,为了避免被孤立,人们努力评估“意见气候”,而对“意见气候”的评估会影响人们在公开场合的意见表达。第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持少数意见的人的沉默会使“优势”意见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变得更为强势,从而带来一种舆论压力,迫使持少数意见的人变得更加沉默或出现支持“优势”意见的趋同行为。因此,舆论的形成呈现出一个螺旋式的发展过程。第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诺伊曼强调大众传播在“意见气候”形成过程中的强大作用。传播媒介的“共鸣效果”,“累积效果”和“遍在效果”对“意见气候”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出来的观点通常被赋予权威性和可靠性,这使得个体对媒体传达的观点产生一种信赖感和安全感,从而使得大众媒介引导社会舆论的发展。“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主导权,个体只能被动接收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有时经由媒介传递的观点可能并非社会上的主流意见,也会被人们误认为是主流观点进行传播,从而触发了“沉默的螺旋”机制并形成某种舆论环境。换言之,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创造着社会现实,引导着舆论走向。

三、新媒体时代下沉默的螺旋理论面临的质疑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提出是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主导的时代。然而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标志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沉默的螺旋”理论也随之受到了更多的批判。学者们提出了“反沉默的螺旋”和“沉默的双螺旋”等观点。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忽略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一些学者认为“沉默的螺旋”理论过分夸大大众媒介的作用,导致了一个二元论:当个人面对某个有争议性的社会问题时,要么选择支持大众媒介所传播的“主流”观点,大声的发表自己的观点,要么为了防止自己被社会孤立而选择沉默。此二元论否认了个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它认为无论人们做出哪种选择都只能被动地接受经由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当作社会的主流意见。然而,有学者认为个体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可以对媒体所传达的信息进行甄别和判断。刘建明(2002)认为,当媒介传达的观点远远偏离人民的意识形态时,会激发受众的逆反心理,引发“舆论背反”效应,即形成与媒介预期相反的舆论,这会导致“沉默的螺旋”理论完全失效。在当代社会,人们寻求与媒介平等的双向交流,而不是被其操纵和控制。此外,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受众有了信息的渠道,可以创造和传播自己的在线内容。这意味着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界限在逐渐模糊。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大众媒介的权威性有所降低。一些持“少数意见”的群体可能会对持“多数意见”的群体产生重大影响,扭转舆论走向,反过来迫使媒体沉默或影响媒体的议程设置,形成“反沉默的螺旋”。高宪春提出,人们对于媒介的抵抗力正在加强,在媒体形成一条“沉默的螺旋”的同时,个体社群也可以在数字平台上形成另一条由个人意见所组成的意见螺旋。这两条螺旋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社会舆论和“意见气候”的形成,此观点被称为“沉默的双螺旋”。该理论肯定个体社群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主动性,在新媒体时代,“意见气候”的形成也可以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

(二)网络的匿名性和包容性会减少人们“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互联网的匿名性减少了人们面对群体的压力,为受众带来安全感。李润权认为,互联网使人们不用面对来自“多数意见”群体的压力,这会增加人们表达不同观点的意愿。Rachoene和Oyedemi(2015)提出匿名性使人们在网络上表达自己观点时缺乏约束和责任感,因此,人们会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用过多考虑被社会孤立的后果。此外,新媒体时代使人们每天被大量信息轰炸,人们接触到的信息也变得更加多元化,互联网的包容性创造了多元化的“意见气候”。Poulakidakos,Veneti和Fangonikolopoulos(2018)认为观点的多元化使人们很难感受到来自主流意见的压力,因为人们总是可以找到自己的支持者。因此,一些学者认为,在新媒体时代,“对社会孤立的恐惧”和来自“意见气候”的压力对人们在公开场合的意见表达的影响正在减少。

四、沉默的螺旋理论在新媒体时代的适用性

尽管许多学者对“沉默的螺旋”理论产生了诸多质疑,但笔者认为该理论在新媒体时代仍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在新媒体时代,人们的从众心理、“对社会孤立的恐惧”“准感官统计”能力、“意见气候”的压力依然存在,只是表现方式有所不同。

(一)互联网的出现并没有改变人们“对社会孤立的恐惧”和从众心理。“对社会孤立的恐惧”和从众心理是人的社会天性,不会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消失或改变。互联网的匿名性只是通过科技手段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隐藏真实身份的工具,使人们认为自己在网络上的言行不会对自己的真实生活产生影响。一旦人们感知到自己的真实身份会被揭穿时,为了防止自己被社会孤立,便会产生从众心理和趋同行为。孙琰(2020)提出即使人们在网络平台上使用昵称来隐藏真实身份,但当自己发表的观点与大多数人的观点不同时依然会面临被“人肉搜索”和“网络霸凌”的风险。互联网只是为人们的在线行为提供了一种安全感,使人们可以更勇敢地表达观点,但当人们意识到自己的意见是“少数意见”时,为了避免被社会孤立,持不同意见者往往会选择沉默或对多数意见进行附和。此外,互联网使人们的从众心理体现得更为明显。“明星直播带货”会引起的消费者哄抢同款产品,“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相似度极高的视频等都是人们的从众心理和趋同行为的体现。因此,人们“对社会孤立的恐惧”和从众心理并没有因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有所改变或消失。

(二)新媒体时代加强了人们的“准感官统计”能力,“意见气候”依然存在。舒尔兹等人(2012)认为新媒体时代使人们对于周围意见环境的感知更为方便和精准。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分享,点赞,转发,评论等功能使人们更容易察觉到“多数意见”和舆论走向,使人们的“准感官统计”更加准确。此外,在新媒体时代来自“意见气候”的压力依然存在。互联网的包容性表面上看为人们带来了更加多元化的信息,但计算机算法和个性化推荐技术使得人们总是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发现与自己相近的观点,这会造成“信息茧房”效应,即人们只能看到某些固定类型的信息从而处于信息的孤岛。在网络环境中,持有类似观点的人会聚集在一起并结成有着某种共同特质的社区,随着越来越多持相同观点的人的加入,此类观点就会被不断强化和扩散,从而形成“意见气候”并引发“沉默的螺旋”。在网络社区中,如果某成员做了违背大多数成员意愿的事情,同样会受到来自他人的批判和孤立。谢新洲(2003)认为,网络空间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规范同样会对其成员产生与现实中类似的压力和社会孤立恐惧感。虽然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赋予了人们更多表达自我的权力,但这种权力的分布是不平等的。社交媒体平台上拥有众多粉丝的“大V账号”或某领域的权威人士们充当着“意见领袖”的角色,他们的观点可以产生很大的影响并左右大多数人的态度倾向,从而推动“意见气候”的形成。

(三)新媒体时代大众媒介依然营造着“意见气候”。许多学者认为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因此,大众媒介在营造“意见气候”的权威性受到质疑。孙琰(2020)中介绍了《2019中国媒体市场趋势》的报告结果。结果显示,中国的电视观众多达12.8亿,电视仍然是人们接收信息的最主要的途径之一。此外,许多传统媒体都在不同的社交媒体平台上开设了公众号,从这些公众号的互动量和粉丝人数来看,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传统媒体一直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为了顺应新媒体的发展潮流,传统媒体也在纷纷转型,更加注重互联网平台的影响力,改变与受众的互动方式。这些变革使得大众媒介在新媒体时代依然营造着“意见气候”并对个体社群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五、结语

尽管“沉默的螺旋”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新媒体时代到来也为此理论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但笔者认为该理论的核心因素“对社会孤立的恐惧”“意见气候”“准感官统计”在新媒体环境下依然适用。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并没有改变人们的从众心理和“对社会孤立的恐惧”,甚至加强了人们的“准感官统计”能力。人们依然需要面对来自“意见气候”的压力,大众媒介在“意见气候”形成过程中也依然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新媒体环境不仅没有使“沉默的螺旋”理论完全失效,反而为该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土壤。

作者:孙亚烁 单位:内蒙古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