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策略优化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策略优化

摘要: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节是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的基本现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职院校要全面推进“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以此助力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策略优化,促进高素质、高技能优秀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模式;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策略;优化

高职教育的宗旨在于培育大批兼具专业理论与熟练技能、能够胜任一线生产管理的优秀技能型人才。因此,“理”、“实”一体化乃高职教育的本质特色。近年来,虽国内各大院校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中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技能型人才,但由于课程设置中实验、实习与实训过程的脱离及教学模式上教、学、做的脱节,实训环节以演示或验证性实验为主,知识评价上重理论轻实践等,这些均严重阻碍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鉴于此,本文重点结合“一体化”教学的内涵与特点,就基于“一体化”模式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策略优化进行了探讨,旨在为该专业教学改革建言献策。

一、“一体化”教学

上文提到,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决定教学过程必须以工作过程为核心进行课程设置、以行动为驱动进行教学活动。而“一体化”教学就是通过整合教学环节,把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依循职业教育要求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体现高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特点的教学模式[1]。“一体化”教学具有如下典型特点:一是教材一体化。在教材中,理论与实践的体现不再单纯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区别,而是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整合;二是环境一体化。即理论课堂、实训室、实习车间等的一体化,这使得教室不再指向传统的教室,而是兼具教室、实训室、工作室、实训车间的多元综合体;三是教师一体化。“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兼具专业理论、实践能力与业务素养,能够指导学生在“教、学、做”合一的环境中完成各项目,实现培养目标[2]。

二、基于“一体化”模式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策略优化

(一)遴选行业标准,明晰教学思路

行业标准是相关领域一线专业岗位设置、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评价方式的基本依循。行业涉及多项标准,部分还存在相互冲突等问题,如网络行业标准众多,不同企业间标准可能存在不兼容性,因此,高职院校可牵头行业专家、地区龙头企业、专业领头人、优秀教师等,结合学校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明晰目标岗位等级,并结合岗位责任、范围与难易度遴选行业标准,确立主流标准,明晰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所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等级。与此同时,院校要结合行业标准,分析归纳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岗位标准与核心技能,对比大纲明确改革内容,形成基本的教学思路,要成立专业指导小组,全程参与到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建设与督导工作中来,保障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实用性,同时要结合实施方案将该专业相关资格证书考取融入培养要求中,全面推进与课程相匹配的课件、讲义、文本等资源建设,全面促进教、学、做、训、评一体化教学模式[3]。

(二)选编课程教材,整合教学内容

为了推进“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高职院校必须重新选编课程教材,在教材内容深浅、理论把握及实践培训方面要严格遵循“必需、够用”的基本原则,面向应用的同时兼顾学生未来发展及实践能力提升要求。具体而言,要结合专业课程建设要求,全面整合校内外优秀教学资源,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为指导,全面树立教学做与理实一体化教学思想,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拓展提升”四轮驱动,以工资工程组织讲解知识,实现知识的层次递进,彻底转变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失衡、课程教材与实验指导两张皮的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材一体化。除此以外,高职院校要结合课程教材整合教学内容,以学生“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再就业能力”三种能力培养为出发点,依循实践应用、项目实战、策略知识习得等组织项目教学,构建以工资过程为基础的课程内容,将理论知识融入每个项目、每个任务中,全面提升学生职业技能。例如,教师可以“中小型企业网组建”为载体全面整合教学内容,载体描述如下:某学校有教职工300人,涉及财务处、教务处、信息系等16个部门,分布于6栋办公楼中,组网要求财务处仅允许财务人员访问,其他部门可互访,学生可访问除教务处以外的各网站,学校借助一条专线与外网相连,根据载体描述可将课程内容分解为十二个项目[4],如图1所示:

(三)分配课程任务,组织教学实施

课程内容分解后,教师应针对各项目进行细分,将其分解为不同的任务。如家庭网络(SOHO)的组建项目可分为三个任务:双绞线线缆及其制作、利用网卡实现双机直连、利用计算机串/并口实现双机直连,其所涉及的知识点包括网络硬件组成、网络分类、双绞线传输介质、IP、OSI模型、TCP/IP模型、物理层、PING命令等;构建互联互通的单位局域网任务涉及IP地址与子网划分、获取以太网中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关系、Ping命令的使用、tracert命令的使用、构建跨网段网络互联、跨区域网络的网络互联六个任务,涵盖了IP子网地址、IP路由概念与原理、路由器基础知识、端口概念、arp协议原理等知识点[5]。课程任务分配后,教师需要将中小型企业网组建为载体,构建4个学习情境,先由教师进行课程项目描述,讲解相关知识点,再由学生讨论解决任务,教师从旁指导,全过程在计算机网络实训室完成,全面体现“教、学、做”一体化要求。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中,各项目均依循项目背景介绍—理论知识点讲解—小组方案设计(分组辅导)—纠错重做—项目总结一项目考核这样一个基本教学过程展开,并严格遵循“做中教,做中学,做中训、做中评”的基本原则,以做为基础,实现教、学互融,训、评共促,各环节严格以行业标准为准绳,以切实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6]。

(四)完善保障体系,注重以赛促学

为了克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缺陷,保障该模式的高效应用,高职院校要推进双师队伍建设、完善实训环境,建立健全保障体系,同时鼓励学生参与计算机设计大赛与大创项目,达到以赛促学之效。一方面,行业标准源自产业一线,与生产实践息息相关,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快双师队伍建设,依据教师专业标准体系严格要求,并建立以双师素质为导向的新教师准入制度与双师素质为核心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将师德师风、工匠精神、教学实绩作为职称评聘依据,定期组织教师参与挂职训练、技术开发,全面提升双师队伍专业化水平,缩小课堂教学与企业需求的差距,提高自我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加快实训环境建设,设置以技能演练为主的实操室、创新研发为重点的技术交流中心及理实一体化教室,完善计算机网络技术演示设备、仿真软件、信息管理系统等教学条件,以完善的实训条件保障学生人人参与,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此外,高职院校要以计算机设计大赛及大创项目为驱动,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不断提升学生的用网、组网、设计网络等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专业技能,为真实项目孵化夯实基础,为日后踏入工作岗位创造价值,一举多得[7]。

三、结语

基于“一体化”模式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对高职院校教学设备、资金投入、师资力量等均有极高的要求。为了保障“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全面深入与应用推广,各院校要强化行业标准遴选,建设一体化教材与实训环境,以赛促学,同时要求教师具备强大的理论水平与较高的动手能力,以便立足教学高点指导学生,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在此前提下,通过教学内容整合与教学模式实践,全面助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策略优化,促进专业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宋星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应用[J].电子商务,2011(2):75-76.

[2]孙俊.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4):57-58.

[3]李益,张博.基于行业标准的高职“教学做训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7):28-29+51.

[4]张学文.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J].网络与信息,2012,26(6):53-54.

[5]欧文吉斯.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9):160-161.

[6]王准.创新战略驱动下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11):35-37.

[7]陈功平,王红.“一体化”教学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改革中的应用[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32(5):79-86.

作者:钮燕 单位:南通工贸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