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

摘要:多媒体具有直观形象、动静结合的特点,已成为小学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将多媒体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不仅能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加深印象,更可以帮助其快速、准确地掌握知识,进而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客观而言,多媒体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媒体;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得数学知识,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并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下面,笔者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就如何利用多媒体增进其教学效果谈谈自己的认识。

1寻找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旧知识固定点—新旧知识连接点—新知识生长点”,是帮助学生从已掌握的“旧”知识向“新”知识建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步骤。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发挥多媒体的优点,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例如,在“循环小数”一课的教学中,笔者特别设计了以下游戏用于导课环节。上课伊始,笔者先组织几个学生开展以“找规律,猜图形”为主题的游戏。笔者用多媒体动态展示各种图形,屏幕上接连出现了两个“□”和一个“□”的形状。当展示到第10个时,笔者提问:“请同学们思考接下来会是什么形状?并说出原因。”继续播放,师生一起猜后面的图形。最后,笔者对显示的“……”提问并加以小结:“这个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这幅图是按照规律依次不断重复而出现的图形。”这样就可以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循环小数”。这一教学方式既突破了“有限、无限”的知识点,又使用了直观到半抽象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发现教学的重点难点

以“相遇应用问题”为例,其教学要点是:一是充分掌握好这类应用题的基本结构特征。二是在学生正确掌握分析同类型数量关系的前提下,正确解答出此类题型。在教学时,笔者设计一组课件用于教学。两辆小型汽车由静止而行到相向而行,直到相遇。学生在观看课件中形成以下印象:时间——同时;地点——两地;方向——相对;结果——相遇。这些印象有助于学生弄清相遇时间、相距距离和速度等概念:两车速度和——单位时间里共行的路程;两车相遇时间——从同时出发到同时相遇所经过的时间;两车相距距离——相遇的这段时间里共行的路程。当形成概念的感性理解后,学生既有了实践方面的感观,又具备了理论上的认知,今后遇到相同或类似问题时就会游刃有余[1]。

3洞悉学生思维的转折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准确把握学生的整体思维方式导向。因为这种要求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所以在学生整体思维转折处,教师宜采用恰当教学方法及时准确点拨学生,以尽可能促使学生产生发散性思维,从而提高学生解答实际生活问题的思维能力。例如,在“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节教学中,笔者设计以下教学流程:上课伊始,笔者播放如图1所示的课件。接着,笔者问:“做课件中的柜体需要多少木板?”学生马上联系实际,开始思考。笔者要求学生互相交流,找出最好的计算方法。部分学生提出了先按照“5×3×2”的方法,求出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再用“3×2×2”的方法求出左右两个面的面积,最后用“5×2×2”的方法求出上下两个面的面积,则三者总和即为需要的木板数。也有学生提出:用“(5×3+3×2+5×2)×2”的方法求出6个面的面积。还有学生提出:用“(5+2)×3×2+5×2×2”的方法,其中“(5+2)×3”是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再乘2就是前后左右4个面的面积。这时,有学生解释说:“‘(5+2)×3’表示周长也可以,理由是前后左右4个面拉直后就是一个长方形,底面周长就是长,而高就是宽。”随后,笔者进行教学的阶段性归纳,向学生提出:“采取各类方法计算得出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把他们相加,求得的面积和就叫做长方体的面积。”随后,笔者在黑板上写出该堂课的标题: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后,笔者问:“这个柜体要刷几个面的油漆?怎样最合理?”对于笔者的问题,学生讨论热烈,发言十分踊跃,都能从实际出发得出结论:可刷1个面、2个面、3个面等,从而明确了在生活实际中,计算长方体表面积不一定6个面都要算。课后,笔者思考:教学行为不仅要让学生进入快乐自由的学习状态,更要让其进入真正自由思考、自主创造的精神境界。

4指引学生思考的着力点

运用多媒体的关键在于,要引导学生自主展开思考,激活其发散思维。由此可知,教师要善于找准多媒体教学的着力点,及时给予指引,以帮助学生提升空间想像力和解题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学了半圆周长概念和计算方法后,依然错误地把半圆周长的一半认作半圆上的周长。经分析,笔者找出了产生这种错误的主要原因:一是学生受圆周长度统计算法和“半”(1/2)的概念影响。二是在数学思维转折处,学生没有想清楚圆周长的一半与半圆周长二者的区别所在。为此,笔者利用课件展示一个半圆图(它的弧长和直径都是可以分离的数学课件),并以多媒体方式加以演示,再向学生提问:“半圆周长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学生边看边思考笔者的问题,立刻就发现了错误出在哪里,并在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总而言之,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能充分发挥声、光、色的演示效果,可实现动与静的完美结合,并能有效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和学生的接受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认知发展规律、个体心理特点、理解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标任务、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等诸多因素,并予以综合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多媒体的最佳作用点。

参考文献

[1]李尚霞.谈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最佳作用点[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1(5):50.

[2]李正英,周贞平.巧妙运用多媒体让小学数学课“活”起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17):65.

作者:魏巧兰 单位:芙蓉区大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