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视域下当代汉语新词语研究

多媒体视域下当代汉语新词语研究

摘要:语言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的必要工具,每天都被频繁使用着。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以及新事物不断出现,各种语言互相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汉语作为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壮大,出现了很多新词语。这些词语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反映了整个时代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有很多不规范的词语随着网络媒体、报刊杂志等混入了人们的生活,对人们的日常交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此,人们产生了对新词语的激烈讨论。有的人认为新词的产生是为我们的汉语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能让我们的语言更有青春活力;但有的人却认为新词的产生会改变我们传统汉语的结构,造成语言混乱的现象。但究竟新词语的产生是利是弊,我们仍不能妄下定论。让我们放下偏见,走进新词语的世界来一探究竟。

关键词:新词语;多媒体;当代汉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汉语词汇发生了很多变化。在很多词语逐渐消亡的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词语,这些词语或是来自其他语言,或是来自汉语本身,这些变化无疑对我们日常生活产生了很多影响。通过对这些词语的研究,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到社会语言发展的大致情况,而且能了解汉语词汇在一个时段内的动态变化,使人们能更好地了解和认识社会,并能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语言环境。通过研究掌握这些词语产生的原因后,我们能对这些新的词语有一个客观的判断标准,不在一味地赞成或抵制,也能够有意识地避免创造出容易混乱的新词,从而使我们的语言呈现出新鲜健康的活力。

一、当代汉语新词语简介

(一)新词语及其判断标准

如果把语言比作盖房子,那么词语就是一块块砖,是房子的基础,词语是语言三要素中最活跃,也是最敏感的要素。语言在不断变化的同时,其实是三个要素在不断地变化,但我们可以感觉到语音和语法的变化周期非常缓慢,而词语因为和社会生活结合的比较紧密,其变化速度是非常惊人的。词语变化的主要形式就是旧词语的逐渐消失和新词语的产生。如国内最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正式出版后,仅仅过了几年的时间就因为新词语太多而推出了“补编本”、“增补本”。根据研究目的不同,不同学者对新词语的定义也不同。胡裕树认为:“所谓新词,即利用原有的语言材料,按原有的构词方式构成的,新词所表示的事物和概念都是新的。”李宇明认为:“新词语包括词、固定短语,也包括产生了新意义、新用法的词语。”周永慧认为:“所谓新词语,顾名思义,就是新创造的词语,它从意义到形式都应该是新的。从意义看,或者代表的概念、思想是新的,或者指示的对象是新的;从形式看,一般应是语汇里未曾出现过的。除此之外,还应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我认为新词语的概念应该是非常广泛的,可以是出现的新词,如“心塞”、“高大上”、“女汉子”等,也可以是原来的词有了新的意义,如“苹果”、“小伙伴”、“粉丝”等,也可以是新事物的名称,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等。总之,新词语在不知不觉间就已经在我们口中流传开来,具有及时性、新、短暂性和冲击力。新词语这个概念也是相对的。当然并不是所有新出现的词都属于新词语。还有很多不符合汉语构词习惯的词不能划为新词语范围内,而是生造词。比如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喜欢讲“生日快乐”说成“生快”,完全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造词方式很牵强。同时我们也要能区分口语中的简化说法和新词语的区别,比如很多人经常把“东风雪铁龙”简化地说成“东雪”,但这种说法是不规范的,所以不能当成新词语收录在词典中。

(二)新词语语料来源

平面媒体主要指报纸和期刊。虽然现在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报纸渐渐地已经不是主要的新闻传播载体,但作为一个传统的媒体形式,它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报纸每天更新,传播最新的消息。自然在这过程中就促成了新词语的产生。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报纸主要有:《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中国青年报》、还有各大地方报纸等。在报纸中出现的词语,如“打非”:打击非法的简称;“富二代”:富翁的子女;“曝光”:大概是指某件事情暴露出来;“脱贫”:脱离贫困;“倒计时”:用来表示距离某一期限还有多少时间,等。报纸上出现的新词语多为时事评论型词语,广泛涉及社会各个方面。这些报纸成为新词语词典查录新词调查语料的第一选择。有声媒体包括电视和广播。电视包括新闻中的播音稿、电视剧电影对白等;广播为播音员的录音等。内地的主流媒体是中央电视台,各地方台近年来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如湖南卫视、浙江卫视等。新闻类节目主要是中央电视台各时段的新闻,比较有名的新闻节目主要有《新闻联播》、《新闻30分》、《焦点访谈》等,但是收集新闻中的新词语费时费力,所以一般词典的语料很少从新闻中收集。如《新闻30分》中曾有新闻说广西的幼儿园接送孩子,家长“刷脸”进校园,“刷脸”一词模拟“刷卡”产生,随后也有几家报纸采用这个词,但它却没有被新词语词典收录,也没有被广泛使用。电视剧也是一个产生新词语的很重要途径。比如近几年流行的“穿越”,指的是现代人通过各种方式回到古代;还有很火的电视剧《甄?传》中角色们的对话还被称作“甄?体”,这个词被评为2012年十大新词语。可见电视剧也是一个新词语产生的平台,并且这些词语流传广、容易被人们所接受。还有各电视台的各种娱乐节目,由于娱乐性强而且紧跟潮流,主持人们说话也是投年轻人喜好,尽量别出心裁。比如湖南卫视跨年晚会上频繁使用“给力”一词,也使其登上年度新词语榜单。在现代社会网络发达的今天,网络媒体无疑成为新事物产生最快最丰富的平台。网络媒体包括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腾讯等各大网站以及BBS、QQ、微博等各大社交网站。现代年轻人刷微博、聊微信、在网上看新闻等,所以这种几乎每天信息更新的速度使新词语不断地产生又不断地更新。但由于信息多而繁杂,也经常会产生一些不符合规范的词。比如有很多网友仿成语的成词方式造出很多类似成语的词“累觉不爱”:十分累,感觉不会再爱了;“十动然拒”:十分感动然而拒绝了;“人艰不拆”:人生本来艰难,请不要拆穿等。这些词词义牵强难懂,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已经发出通知不允许电视节目广告再用。我们就不难看出网络这一复杂的体系产生的新词语虽然多但却也是良莠不齐。

二、当代汉语新词语的产生和及其优缺点

(一)新词语产生的原因

1.社会背景方面的原因

前文我们不断提到,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新现象不断出现,这必然导致新词语的出现。且人们知识水平普遍提高,对于专业术语的认知度也逐渐提高,也是新词语出现并发展的重要原因。另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与外界接触越来越多,新的概念、新的观点不断涌入我们的生活。中西结合,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也使得汉语中出现了很多外来词。如“好莱坞”、“肯德基”等。再加上当前国内的语言规范政策相对开放,为新词语的产生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语言系统内部的原因

首先词汇系统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为新词语的产生提供了很好的途径。当特定的词无法满足相近现象的意思就可以造出一个相同规则的相近词,比如乘出租车说成“打的”,乘摩托车就可以说成“打摩的”;在哪里很厉害说成“*霸”,所以学习很厉害就说成“学霸”,等。语言中修辞方式的作用也可能产生新词。人们形成的这种修辞的思维方式总是在说话中体现出来,比如说一个女孩又笨又可爱会说她是个“笨鹅”,说情节过于夸张离奇我们可以说很“狗血”等。

3.人类认知心理方面的原因

现代的年轻人有一种喜新厌旧的趋新求异心理,表现在说话中,就是喜欢用个性化的新词语。比如喜欢说“帅呆了”、“酷毙了”等。还有人们追求简洁的心理也是产生很多缩略式词语产生的原因。比如“非典”就是“非典型肺炎”的简称;“博导”就是“博士生导师”的简称等。很多调侃类网络词语的兴起则是由于人们的一种逆反叛众心理。人们在如此节奏快的社会中感觉身心疲惫的时候,就喜欢在网络中用一些嬉戏、调侃的词语来放松心情。如“郁闷”、“恶搞”、“卤煮”(楼主)等,以及一些数字词如886(拜拜)、520(我爱你)等。而这种类型的词语大部分是年轻人在用,也体现年轻人这种叛逆的心理。

4.文化传播方面的原因

时代进步、科技发展,网络、电视等媒体的迅速发展,使新词语的产生和传播加速。港澳台和沿海地区的影视文化事业飞速发展,为了迎合大众的好奇心,在各种营销广告、宣传中力求标新立异,使用时尚、新奇的词语。在这个过程中,为新词语的产生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新词语的类型

1.新造的词语

这类词主要是新出现的事物在词汇中的反映,是根据汉语构词的规律对新事物、新概念等进行指称或描写产生的。如“超女”是由原有的词“超”和“女”作为语素按照偏正结构构造的。类似的词有“秒杀”、“雷人”、“冲浪”、“大腕”、“连锁店”、“留守儿童”等。这类词语一般以新事物的产生而产生,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或者名人效应传播开来。

2.增加新意义的旧词语

这类词主要是对以前的词语赋予了新的义项或新的意义,有的渐渐失去了以前的意义,如“山寨”,以前是泛指山村,说“山寨”人们首先想到的却是模仿品牌这个意思;有的还保留以前的意思,比如“恐龙”,增加了新意思长得丑的人,以前的意思也经常会用到;还有的词语则是改变了感情色彩,如“小姐”,以前就是对年轻女士的称呼,现在你随便称呼一个年轻女孩“小姐”,估计姑娘肯定会送你一颗白眼,因为这个词现在用来称呼一些女性夜间工作者,有了贬义的感情色彩。

3.方言词

还有一些方言词也进入普通话词汇体系,形成一种独特的新词语,并在普通话中广泛传播开来。如北方方言中的“侃”、“托儿”、“有戏”等;以及粤港台方言中的“靓”、“搞笑”、“开涮”等;东北方言中的“忽悠”等。

4.外来词

汉语在与其他民族语言的交流中,吸收了很多的外来词。这些词有的是音译词,如“粉丝”、“酷”、“博客”、“比基尼”等;有的是意译词,如“热狗”、“快餐”、“篮球”等;有的是音意兼译词,如“保龄球”、“丁克家族”等。

5.汉语简化词

将汉语中比较复杂的词简化成简洁的词,又形成了一种新词语。比如前文中提到的“博导”、“非典”、“国企”(国有企业)、“体彩”(体育)、“股市”(股票市场)等;还有一些用拼音首字母组成的字母词,产生了汉语拼音缩略语的表达方式,如MM(妹妹)、GG(哥哥)、PMP(拍马屁)等,这种拼音字母词是在以前年轻人聊天时产生的,因为这种词打字时比较方便,而且表达方式也比较可爱,所以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三)新词语产生的优缺点

我们已经知道,新词语产生的方式和途径多样,并且数量庞杂。在这些新词语中,不乏生动简洁又有趣的词语,能丰富我们的词汇系统,从而使我们的语言更加富有活力;然而并非所有的新词语都是符合规范的,还有很多不符合规范的词语正在混淆我们的试听,这些词语会扰乱我们的词汇体系,从而使得汉语构词规律受到破坏。

1.新词语产生的优点

首先,新词语经济简练。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新词语大多是比较简练的,而且用时能准确地表达词义。比如简化词,几个字或几个字母、数字就可以表达词义,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确实是能为人们省了很多事。比如现在很多人喜欢把“这样子”说成“酱紫”,这样既节省了时间,还有了一种撒娇的语气;还有在聊天中很多人同意别人的看法就会说9494(就是就是),几个数字就可以表达准确的意思。其次,很多新词语表达的意思更加形象生动。很多新词具有诙谐幽默又有自嘲讽刺的特点,所以很多年轻人在交流中很喜欢使用它们,显得自己说话很风趣幽默。比如“?丝”一词,很多宅男用来自嘲,渐渐地变成一种很流行的自称,很多年轻人说话时都喜欢自称?丝。再加上很多从比喻义来的词失去了原来直来直去的意思,而变得委婉含蓄,人们在使用这些词语时,也不用担心太过直接而使话变得生硬。比如“长期饭票”指丈夫,因为丈夫是传统中女性的依靠,这样的表达委婉含蓄,又生动贴切;再如以“公斤”为例产生的“公岁”,是“岁”的一半,使自己的年龄说起来变小,是一种含蓄而幽默的说法。最后,新词语一般都是跟随潮流产生,是最流行的词语,所以用新词语使自己说的话时尚活泼,反映出自己积极地生活方式和态度。比如很多年轻人喜欢说自己“奔三”(接近三十岁),体现了自己乐观的人生观。

2.新词语产生的缺点

首先新词语数量庞杂,且规范性不强,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难免会造成误解。比如聊天的时候经常会说7456(气死我了),经常让大人们不知所云;又如KTV(K一顿,踢一脚,作个V字手势),也不是以前的唱卡拉OK的意思。其次,新词随意性太强,很容易造成误解。每个人都可以造一个新词,你说这个词是这个意思,我说是那个意思,如果达成一致被广泛认可则能传播开来,不能达成一致则自成体系,如此便使词义混乱,使人难以理解。如将“感冒”一词用作对一件事感兴趣,有人认为将疾病用作感兴趣的意思不能被接受,而有的人觉得有道理,造成了使用中的混乱。新词的这些特点使得它缺乏规范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交际。更甚的是有很多来源网络的新词非常粗俗,比如TMD本来是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却和“他妈的”首字母相同一时间成了使用频繁的脏话;“草泥马”本是神兽羊驼的别称,因和脏话“操你妈”音相同而被当做骂人的脏话,这种新词的流行无疑使汉语变得庸俗不堪。

三、我们对待新词语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

从前文中新词语的优缺点我们可以看出,当代汉语中的新词语在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交际,使汉语词汇体系变得混乱。那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对待这些层出不穷的新词语,是我们研究新词语最终的目的。首先,存在即合理。我们要承认新词语产生及其存在的合理性,不能盲目地否认它们。虽然其中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但新词的产生本身就是时展的反映,我们虽然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要紧跟时代潮流去使用它们,但毕竟要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就不能逆时代生存,就要学着去适应它,去了解它。只有对这些新词语有了足够的认识和判断力,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让好的新词语丰富自己的交流,避免不规范词语的使用。其次,我们要有紧跟时代步伐的积极心态,要明白新词语产生是时展的必然结果。语言在不断地发展着,如果我们一直强调规范化而使汉语发展停滞不前,不摄入新鲜的元素,汉语就会像一潭死水,渐渐失去活力。开篇我们就提到,词汇是语言最重要的要素,丰富词汇不断接受新的词汇无疑是丰富语言最重要的途径。最后,最重要的原则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新词语中好的部分我们可以积极发扬,在日常交流中可以通过使用它们来使自己的语言更加活泼明了,也可以多向父母老师等解释,让他们也多了解好的新词语的意思。同时也不能盲目地使用,要在说话的过程中作出正确判断,避免使用不规范的新词语,也多纠正说不规范词语的人,让那些不规范的、庸俗的新词语渐渐消亡,从而净化新词语,保留好的部分,使其优点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扬。通过本文系统地解释以及深入分析,我们已经对新词语的特点及其产生有了大致的认识,并且了解了新词语现象对人们生活造成的积极以及消极影响。新词语产生和推广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是每个人都无法阻挡的。我们能做的只有去适应它,最大程度地去规范它、净化它,作为语言学习者,我们都需要尽自己的一份力,使新词语为我们的汉语增添活力,才能更好地将汉语推向世界的舞台。

参考文献:

[1]杨小平.当代汉语新词新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曲伟、韩明安.当代汉语新词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

[3]宋子然、杨小平.汉语新词新语年编(2003-2005).巴蜀书社.2006.

作者:胡娅娅 单位: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