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基础理论范例

体育基础理论

体育基础理论范文1

关键词:体育法学;问题;学科建设;理论基础

一、体育法学的概念

这里所提到的概念是指体育法学在确定学科之后所形成的概念。因此其概念问题也是整个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而各学科的成果的形成也都是在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得到的,也就是说当确定好基础概念之后,其才能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相关的信息。所以,概念不仅可以让人循序了解到事务的本质,当某种事务有了概念之后,它自身的属性就会更容易被人察觉,从而呈现出两者的不同与区别。所以高校要想确定体育法学的学科的地位,首先需要建立有完善的学科概念。

二、利用学理化来实现体育法学学科建设

(一)体育法学学理化的涵义

体育法学学理化是指把原来的研究模式上升到另外一个层面,但我国体育法学地方的发展不仅仅是理论方面的建设,而且还要提高其学理化的层次,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体育法学的规范化与合理化,从而走向成熟。因此,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其一定要形成一个规范化的知识系统,也就是说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提升,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逻辑,从而完善理论建设,提升体育法学学科建设的质量与水平。

(二)体育法学学科建设学理化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我国对于体育法学的研究案例是非常多的,但是对体育法学学理化方面的研究却少之又少,当然这也是未来发展必须要重视的地方。当前,尽管很多体育法学的研究内容都会涉及到学理化方面的知识,但很多都只是对体育法规条例进行解释,其并没有对体育法学展开深入的分析。上升到学理化层次的体育法学不应该只是对法律条例进行解释,其还应该由各方面解答,因为缺少对学理化方面的思考,其是很难形成一个真正的体育学理论的。我国当前对于该学科的研究并不是很成熟,而对体育法学的基础理论也缺乏一定的研究,这主要是受各种行为的影响与约束导致,因此整体的内容还不是很全面,其操作性也属于薄弱状态。

(三)如何进行体育法学学理化建设

体育法学学理化建设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对体育法学的基础概念展开研究,而该学科的基础概念又是体育法学学理化的起点。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相同的概念会表达出不同的观点,但对这些不同观点进行分析则是学理化进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目前对体育法学的理论还没有统一的意见,但每一种概念中都包含了体育、法律等关键词,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体育法学属于一门法学与体育学相结合的学科[2]。所以,体育法学应该突出法学上的特殊性,然后对这些特殊性展开深入的研究,当然这也属于学理化研究的一部分。

三、体育法学学科建设路径问题分析

(一)重视学科研究者的培养

体育法学学科的建设是需要得到学科研究者的支持才能实现的,而相关人员要想对该学科展开更深入的研究,其就应该提高对体育法学研究者的培养工作,所以可以这样认为,体育法学研究者是体育学研究的核心内容。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过去的体育法学研究后主要集中在体育院校内,而随着该学科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各大法学院校也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工作,同时也提高了对体育法学人才的培养。所以,相关人员可以在法学院校、体育院校开设的体育法学基础上提高法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建设,即在推广体育法学课程的同时也要培养研究生群体,这样才能为研究工作注入新的力量与活力。

(二)重视体育法学的课程建设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对于体育法学课程的建设并不是很到位,甚至有些高校并没有开设体育法学课程或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而专业的体育法学教师也非常的缺乏,从而导致课程效果不理想。所以,各大高校在进行体育法学建设时,其一定要重视学科体系的构建,如成果评价、学科设置等,例如:在编制教材体系时,其可以利用统一的体育法学教材来作为参考,然后使用统一的教材来展开教学[3]。当然,对于教学方面的培养也是很有必要的,高校可以聘请相关的专家或教授来为教师进行培训,从而提升教师自身的水平,体育法学要想得到发展,这需要体育院校与法学院校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四、结论

综上所述,学科建设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并且整个建设的过程也非常的漫长,同时也是学科走向成熟与发展的必要基础,所以,各大高校一定要重视体育法学学科建设工作,也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但是,当前我国对于体育法学的一些概念与基本问题等研究并不是很深入,如学科体系构建、学理化建设、学科性质等等,而相关人员只有不断的进行创新与完善,其才能促进我国体育法学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丹.论体育概念的渊流演变及其对我们的体育认识和变革的启示[J].体育与科学,2010,07(04):1-8.

[2]布莱克肖,著,郭树理,译.体育纠纷的调解解决———国内与国际的视野[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15:113.

体育基础理论范文2

关键词:体育课堂互动教学理论基础策略

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中心要素和实施体育课程体系的主要平台。课堂互动能够有效地加快体育课堂教学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有效的体育课堂互动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否则,互动就会出现盲目、无效、甚至负面影响的效果。对此,该文以此为研究视角,试图对体育课堂教学中有效互动的理论依据和基础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为广大教师在课堂能够有效地实施互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1体育课堂有效互动教学的相关概念

互动,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和彼此作用。长期以来,不同的学科领域对互动一词的含义有着不同的诠释。例如,《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认为互动是包括了自我互动、人与人之间互动和社会互动3个部分;《社会学词典》中把互动理解为人之间的心理的相互影响。同样,在《心理学大辞典》里互动被诠释为人之间通过交往而产生的社会现象,包含激进的和消退的两种心理;《教育大辞典》中,互动被列为教育中一个关键性词语,被看作是个体间发生的反应过程。其中拓展了互动的内涵,指出教育中的互动也包括了个人自身的外在和内在的交互动作。从这些不同学科领域对互动含义的解释来看,互动既有不同的内涵,但同时也有着共同的含义。这种共同的含义主要上指,互动首先是一种人际互动,互动的主体是多类型的,主要包括了个人自身内外在、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这种相互作用通过主体的行为和心理来表现,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相互作用。体育课堂是学校开展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以及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基本平台,具有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的共同特征。沃尔特多伊尔曾指出,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同时性和多样性、不可预测性和即时性以及公共性与历史性等特征。而理想的体育课堂具有以上特征以外,而且应该是知性灵动的天地和有机系统,离不开师生、教材、环境等要素间相互影响。这些要素是构成体育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基本要素。近年来,不同的学者对其概念有着不同的定理解。如:体育课堂互动是指特定的体育教学情景中师生间、学生间发生的相互促进或抑制的作用;体育课堂互动是指构成教学各个要素在课堂的时空背景下所产生的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体育课堂互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心灵互动等。这些研究成果对后续研究体育课堂教学实施有效互动实践,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该文根据研究需要,认为体育课堂互动是指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体育教学主体通过一定的媒介或特殊符号所产生的多向性和连续性的交互作用和影响。而体育课堂教学有效互动,就是指课堂上的这些基本要素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要有效率、有效果和有效益。只有在有效的体育课堂互动中,师生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体系和进程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2体育课堂有效互动教学的理论基础

体育课堂互动并不是一种空洞的理论,它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第一,课堂互动具有一定的哲学基础。德国哲学家胡塞尔(1859—1938)提出了“交互主体性”概念,又称为主体间性。其主要含义是指意识既是主体与客体的单向构造,而且也是主体之间的双向活动。卡尔亚斯贝斯(1883—1969)提出了“生存的交往”理论,认为人的存在具有自我存在和社会存在的双重性,二者是孤独与联合的完美统一和相辅相成的。在生存的交往中,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内在精神化的平等和人格化的平等。这是体育课堂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具备平等关系的基础性原则。同样,交往行为理论的提出者哈贝马斯认为,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有两种向度:一是社会实践活动中“主体-客体”的向度,二是“道德-实践行为”的主体际向度。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认为实践具有交往性,人类的交往都是一种中介性的活动。从这个角度来讲,体育课堂首先是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性的实践性活动,教师和学生是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人或主体,教学内容、学习环境、场地器材等则是客体,前者属于主体际向度,而前者对后者的作用则属于“主体-客体”的向度。第二,课堂互动具有一定的社会学基础。学校体育课堂是一个群体性集合体,也是一个动力整体。勒温的“群体动力理论”曾指出:“团体中各个成员是相互依赖的关系,不能轻易地被割裂开来。否则,团体的动力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布鲁默提出的“符号互动论”也认为,人是唯一能够创造并使用口头语言、身体语言及其他各种符号进行沟通和互动的特殊动物。互动是人之间沟通与交流的特殊方式,在互动过程中使用语言、姿势等互动符号,能够使人与人实践的互动得以顺利进行。体育教学课堂自然属于一个动力性团体,课堂中师学生间和学间正是靠着多种特殊的互动符号来进行交流的和互动的,充分体现了体育课堂的社会性一面。第三,课堂互动具有一定的心理学基础。体育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各阶段的学生,课堂互动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也是人内心之间的相互作用。早在20世纪50年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应该是知识的获得,而不应该只是对学生的强化。在此基础上,认知建构主义强调了学习者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把学生作为意义的制定者,教师则是意义制定过程中的指导者。美国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的学习类型及智力类型各具独特性。这为教师应以多元的观点看待学生提供了理论依据。此外,动机理论认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是人两种类型的动机。在体育课堂中,这两种动机都非常重要。对体育教师来说,在有效的体育课堂互动就有助于刺激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提高。正如倾向性需求理论所说的那样,如果学习中学生的成就、归属和影响力等情感和需求遭受到挫折,那么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次数和主动性就会越来越少。

3体育课堂有效互动教学理论的运用

(1)加强体育教学与心理学的渗透。课堂有效互动实际上是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心灵交流和情感沟通。体育教育在教学中采用互动策略时,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对学生的学习动机给予引导,通过互动环节,让学生喜欢体育、喜欢锻炼、喜欢上体育课。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发挥其学习、参与以及锻炼的主动性和能动性。(2)加强体育互动环节社会学知识的渗透。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五大领域目标,最后一个目标就是学生的社会发展领域目标。体育教学通过有效的互动设置,让学生服从集体,树立团队与合作意识,通过互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样有利于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3)加强互动中教育理论的运用。体育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领域,教学过程中互动环节亦具有教育学理论和教育功能的特点。互动内容必须具有教育学的一般功能特点,即教育、教养和发展三大功能。否则,一味地追求互动的乐趣而缺乏互动的教育功能,那么就会被视为无效的体育课堂互动。(4)有效互动必须体现哲学原理。体育课堂互动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体育教师不能成为课堂的主宰者,教师应该在互动中扮演和学生平等地位的角色,树立平等的关系。在教学中,既要看到自身对学生的影响,也要清楚学生对自己的影响,二者相互作用、相互提高。

参考文献

[1]刘锦.大学体育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模式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3):163-165.

体育基础理论范文3

(一)心智的体验性

认知语言学中有一个基本观点,即在现实与语言之间存在认知这一中间环节。如果不具有概念化、范畴化和推理等认知能力,人类就无法接近和理解语言和现实的本质。这种人类普遍的认知能力在体验哲学理论中就是人类的心智体验,它是通过身体与客观世界的互动和感知而形成的。语言产生之初,人类基于身体和空间开始认知外部世界。空间概念关系在人的概念系统中处于中心位置,它赋予人类进行空间推理的能力,却不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客观世界。所以,我们通常都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利用空间的概念关系和事实来构建和认知无形的概念系统。总而言之,空间概念和身体经验是人类进行认知和推理的两大主要机制,是人类原始思维的基准点,也是人类最重要的隐喻来源。既然语言是人类通过自己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和感知而产生的,那么在体验式英语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教师就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语言习得的过程,既要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心智体验能力,又要构建与其相互沟通的体验桥梁。同时,学生也应该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并且在语言的习得体验中寻找到适合自身学习的认知机制和规律,不断地融入到教师所提供的真实的语言体验之中。

(二)思维的无意识性

与其他学科相比,认知科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它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主要研究人的概念系统以及人对世界进行概念组织和范畴化的心理表征方式。从更严格的意义上说,认知科学应隶属于对人的心智的跨学科研究。然而,在短暂的时间里,认知科学界提出了“人类的思维大多数都是无意识的”这样的革命性命题。换言之,人类无法直接感知存在于自身心智中的思维和概念。L&J甚至认为,人体至少有95%的思维都是无意识的,它构成了知觉思维的组织结构。没有无意识思维的认知构建,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意识思维。人类无意识的概念系统就如同“无形之手”决定了我们对不同的经验进行概念化的方式,并且构建了存在于这个系统中的各种不同的实体。比如,时间、事体、因果关系、理性和道德等。因此,试图通过哲学思辨就想触及人类深层次理解的做法只是一种幻想。因为有意识的思维只是思维冰山的一角而已,而绝大多数的思维是在表层意识之下进行的。我们知道,人类的认知具有体验性,语言作为人类认知的一部分也是体验性的,而整个语言学习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因此也是可以通过体验习得的,而这样的体验也应该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这样的话,不同语言中存在相同及相似的概念及表征方式并非偶然,而是源自概念体验的自然结果。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的人拥有大量相同或相似的身体经验,而人类的认知活动恰好根植于这些体验活动,因此从中直接产生大量相同或相似的概念结构并不为奇。但是人类由于受到各自民族语言文化和语言世界观的影响,也会呈现出不同的个性和差异。结果,不同文化环境中的语用者会选择不同的概念结构对世界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而体验式英语教学理论能够为学生充分创造体验语言和思维的机会,并且让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通过与客观世界的感知与互动自主地掌握语言的本质和规律。从这一点上来说,思维的无意识性对于学生客观地认识人类的思维与语言习得的本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三)概念的隐喻性

从本质上而言,体验哲学认为抽象概念大部分是隐喻性的。然而传统语言学仅仅将隐喻视为语言形式上的一种修辞,是用一个或多个独立于常规意义的词或词组来表达概念间“相似性”的方法,是日常语言迥异的表现,并且能够独立于人的思想和行为而存在。所以,隐喻充其量只能是修辞学、文学或文体学研究的对象,它所涉及的主要是语言层面的问题。这样就完全忽略了隐喻在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过程中所具有的认知功能。体验哲学认为隐喻来源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和体验,是身体经验和心智体验的产物。隐喻不仅是语言层面的问题,更是人类普遍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是用于构建和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推理的主要认知机制,所以隐喻的实质应该是思维层面的问题。谢之君认为,一个民族的语言是这个民族长期认知体验的结果。学习一门外语从某种意义上正是学习另一民族的认知经验。因为学习者自身带有所属民族的和个人的认知经验,所以外语学习涉及两种语言模式和其表征的经验模式。这一论断告诉我们,在语言认知和习得的过程中,既要重视语言和文化的普遍性规律,又不能忽视不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语言表征方式,同时也要善于挖掘各种语言文化实体之间产生差异性的理据和规律。本着关注和挖掘语言和文化的普遍性规律和特殊性原则的目标,“抽象概念大部分是隐喻性的”论断更加合理地揭示了现实、认知和语言之间的关联,无论对外语教学者还是习得者来说都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二、体验式英语教学理论的应用

每一种语言理论的产生必然伴随对其应用的研究。结构主义理论的发展使句法和词汇的替代练习风靡一时;生成语法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功能教学法的发展;而认知语言学与语言教学的结合也产生了诸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该理论所倡导的语言体验观认为语言教学不应该是被动的、机械的单一灌输过程,而是使学生通过课堂的直接体验和认知逐步发展和形成观点的过程。以下我们分别从教学大纲、课程设计和教师重新定位三个方面来论证体验式英语教学理论的优势及可行性。

(一)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语言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实体,所以语言的教与学也不可能在瞬间得以实现。这样,语言的教学者就必须掌握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将这个复杂的过程拆分为若干可控制的部分,而教学大纲正好在教学评估、教学内容、语言习得时间等方面为定义语言背景知识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经验和实践价值。此外,教学大纲还能为教学者提供理念上的支持。它好比是一个事先已被规划好的旅程路径,教学者只需要顺沿这个轨迹就能达到目的地。简言之,教学大纲能告诉我们“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Wilkins认为二语的教学大纲基本上可分为:重视过程的分析型和重视结果的综合型两类。前者认为学习者必须识别应该掌握的语言元素,所以大纲撰写者的主要任务就是使学习者充分接触语言元素的各种课堂活动显性化。后者强调语言元素的提炼与之相关的语言技能培养。而折中主义者也试图通过结合不同的方法来定义语言的内容,却很少涉及如何解决不同方法论之间的“兼容性”的问题。Hutchison&Waters认为,教学大纲的撰写与完善远比我们想象中复杂得多,它至少应该包含评估性大纲、组织性大纲、材料大纲、教师大纲、课堂大纲和学习者大纲。所以,教学大纲不应视为教学过程中的单一分支,而是教与学交际互动的产物。体验哲学发现人类的身体经验和社会经验决定了人类的认知能力,这种认知能力反过来又能影响人类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形式(包括词汇、句法等)是体验心智与客观世界互动的结果。所以,语言的习得绝非只是将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匹配于母语中。显然,这样的方法是建立在传统的语义学对意义的研究基础之上的,即语言的内容与客观世界之间存在直接对应的关系。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习得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认知过程,人的大脑也不可能像乔姆斯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完全自治的系统。既然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那么他们所说的语言也绝非止步于对客观世界的镜像反映。语言的特点尚不应该如此,真实情境中的语言教学活动就更不能简单地公式化了。另外,Holme也认为,教师不仅需要通过合理地设计语言活动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语言形式与空间意象的根源,还应加强学习者分析语言形式与意义之间关系的能力,并通过具体语境中的交际活动,帮助他们习得不同的语言构式,切实提高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所以,二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应该只是注重语言形式的习得,更重要的是如何挖掘并利用隐匿于语言形式背后的心智体验。

(二)教学设计

英语课堂的教学设计至少应该包括使用英语教学中现存的理论和实证方面的信息来制定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大纲来选取、调整和撰写相应的教学资料;并为传递教学资料和建立评价标准来制定相应且合理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教学的终极目标。在传统的语言教学中,目标情景分析在设定教学大纲、教学资料、方法论和测试等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Hutchison&Waters表示,英语课堂的教学设计主要可分为三大类:即以语言为中心、以技能为中心和以学习为中心;整个教学设计应该是一个动态交际的过程,涉及到与学习相关的因素必须贯穿于教学设计的各个阶段,其目的是将学习情景的潜力最大化。而体验哲学认为,语言习得是一个动态的认知过程,具有体验性。不同的语言承载在不同民族的概念系统中,所以学习一门外语就意味着学习者必须对自己原有的概念系统做出相应的调整。然而,二语习得者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受到母语思维方式和文化体系的影响,习惯倾向于把母语和二语中原本并无关联的语言形式和意义夸大化或将二者混用。那么,语言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的侧重点来帮助习得者克服这些困难并顺利实现概念系统的转变。同样,Holme也认为,在教学设计中应首先考虑语言形式的习得,并通过反复练习得到巩固,其主要作用是为语言的重新构建提供语境,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需要不断的制造具体的语言场景来为语言的重构提供条件。其次,在纠正语言学习的错误时,教师应该注重对学习者想表达的意义进行拓展,而文本的输入应该为提高学习的潜在兴趣服务。第三,由于身体经验能够帮助学习者内化和吸收新的语言形式,所以要让学习者充分意识到身体动作在语言习得中的重要性。此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习者将每一次与目标语的接触都视为探索和习得新的语言形式的机会。最后,教师应该认识到语言既不是不断变化的动态体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态结构。语言既有内在灵活性,同时也不缺乏稳定性。所以,外语课程教学设计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帮助语言习得者能够自然地运用目标语进行语言交际活动。

(三)教师重新定位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与主体,是课堂教学步骤的决策者和主要执行者。教师决定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学生一般不能参与这些过程的决策,在课堂上完全是被动的听众角色。束定芳认为,这种传统的PPP教学模式的致命缺点是以教师为中心,以应试为导向,导致学生缺乏足够的语言输入,且在方法上极易误导学生。体验哲学虽然不是专门的语言教学理论,也不是专门为外语教学而设计的,但它对传统的语言教学理论提出了挑战,并对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有了全新的定位。该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通过体验的方法挖掘自我的认知方式和规律,是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下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换言之,体验式英语教学的特点就是从语言的体验性本质出发,以相应的形式和内容调动学习者内在的各种语言体验因素,目的在于顺应学习者外语学习过程的本质需求,以实现最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认为,在体验式英语教学理论指导下,教师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任务为导向,努力让学生通过体验真实的语言环境来认知和掌握语言使用的规律,从而培养他们在实际情境中的语用能力。所以,教师不再只是单向的知识传播者,而是语用能力训练的主导者和整个体验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教师在课堂中的任务是组织学生参与各种与文化相关的语言交际活动,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和互动条件,帮助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真正做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互动式和启发式为主要手段的英语教学模式。其次,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外语教学应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尽量为学生创造感知语言形式与意义的机会。比如,在词汇教学方面,教师应该使学生意识到词义不是词本身所固有的,而是人在不同环境中与客观世界互动的结果。词义也不是简单地对外部世界的镜像反映,而是人类通过对外部世界的认知用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过程。所以,词义并不一定是语言与外面世界之间的一种直接的对应关系。此外,词义范畴的边界也是模糊的,变化的、不稳定的。比如,要理解“Theirmarriageisontherocks”这一句子,仅仅依靠词典上的释义是远远不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要求培养学生根据“ontherocks”的原型意义和隐喻能力去拓展语境中的含义。另外,认知语义学认为一词多义现象的本质是概念隐喻中具体域到抽象域的跨域映射。倘若教师能了解这一点,纵然无法预测词义的发展,却可以较好地解释某些词汇的具体意义与抽象意义之间的关联,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词义的演变过程从而提高其阅读理解的能力。最后,教师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语言的习得并非独立于文化之外。人类的认知并不能如实地反映客观世界,而是人类的心智和身体经验感知的结果。为了有效地帮助学习者提升语言习得能力,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和参与度。所以,语言教师的最终任务不是培养在单一文化环境中生存的学习者,而是在各种文化群体之间能够自如地交流和沟通的文化传播者。然而,在体验式英语教学中,应该尽量避免教师角色的两种极端表现,一种是固守传统的教师角色而统得过死,另一种是误解了体验式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扮演的角色而放得太松。在上述两种倾向中,前者彻底抹杀了体验式教学的作用和意义,后者则容易造成一盘散沙的局面,都不利于体验式教学的正确实施,不利于理想教学效果的实现。从这一点上来说,如何在“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教师为导向”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是体验式英语教学理论执行者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三、结语

体育基础理论范文4

关键词:体育素养;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方法;教学模式

一、引言

在西方国家的高中院校中,体育课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体育成绩和体育素质在升学中占比很大。然而在我国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体育作为高中教学体系中的“副科”,一直扮演着学生学习之余的“休闲活动”和“减负活动”的角色。目前我国高中体育教学模式仍然困宥于传统教学圈子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体育项目比较少;第二,教学模式固定不变,上课的基本流程就是跑步热身,做完准备运动然后就自行解散,部分学生干脆回教室自习;第三,高中生的体育意识和健康意识较弱,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二、什么是体育素养

教育部在新的课程实验标准中提出了培养“学科素养”的教育目标,并针对各个学科的学科特征和教学实际制定出相应的“学科素养”标准。“学科素养”不是各种要素的简单组成,而是糅合各个要素于一身,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思考方式,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根据教育部新的《高中体育课程标准》,“体育素养”主要包括五个要素:健康意识、体育文化、身体素质、体育意识、体育品德。健康意识,即是培养高中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维持身体健康状态的意识;体育文化,即要求高中生具备基本的体育常识,了解体育的科学文化内涵,了解参加体育活动的基本作用;身体素质,即要求高中生通过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机能,能够完成基本的体育项目考核;体育意识,是指要求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自觉形成的心理活动,主要表现为对体育课的重视度和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育品德,即要求高中生在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中具有良好的体育修养,遵守体育规则,尊重对手。

三、基于体育素养立意下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创新模式设计与思考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高中生的“体育素养”,既要充分体现“体育素养”的五个要素,也要结合教学实际。因此,根据我多年来的高中体育教学经验,总结出了高中体育课程“模块教学法”,即将高中体育课分类分模块进行教学,力求全面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根据教育部提出的高中“体育素养”要求,高中体育课可以分为以下四类课程:体育基础理论课、体能基础课、体育兴趣课、体育竞赛课。下面我将具体介绍以上四类课的基本上课思路和上课方法。

(一)体育基础理论课

体育基础理论课,是指通过课堂上课的形式,体育教师向学生讲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以及体育运动的正面作用。这一模块的课程通常在每学期上第一节体育课时进行。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上课:①教师讲解。体育基础理论课是体育专业必修课程,因此教师对于基本的体育常识非常熟悉。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讲解PPT,并结合自身的体育教学经验,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以及上体育课应注意的问题,例如,参加体育活动不仅能锻炼人体的机能,而且对于大脑发育很有帮助;在体育活动中应充分热身,避免过度运动对身体造成伤害等。②观看体育理论知识片。针对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健康意识,国家拍摄了一系列的体育理论知识教育片,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下载一些体育理论知识片让学生观看。在上完体育基础理论课后,体育教师可以做一个随堂测验,即编辑一份关于体育基础理论的试卷让学生答题,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体育基础理论课是基于“体育素养”立意下的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体育文化而设计的。体育基础理论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而且能够让学生知道上体育课时应注意的问题,为后面的课程模块打下理论基础。

(二)体能基础课

体能基础课,是指培养学生基本体育素养,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体育教学课程。体能基础课是学生进行其他体育活动的基础,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体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能基础课模块的上课内容及上课流程:①组织学生跑步热身,跑步圈数在二到四圈范围内,视跑道长度而定;②组织热身运动,包括伸展运动、体转运动、膝关节运动、弓步、侧压、手腕脚踝关节运动等,每一个单项运动以四个八拍计时;③短跑训练。进行五十米、两百米短跑冲刺训练,每个项目做一组;④折返跑训练。设置五米、十米、二十米定点,让学生进行折返跑,该项目做两组;⑤力量训练。男生做两组俯卧撑,每组二十个,要求快起快落;女生做两组仰卧起坐,每组十五个,要求同男生一样。体能基础课的设计意图是:组织学生跑步和做热身运动是每次上体育课都必须要进行的热身活动,能够帮助学生的身体血液充分循环流动,身体机能达到训练前的最佳状态。短跑训练主要训练学生的冲刺和加速能力。折返跑训练除了锻炼学生的冲刺加速能力,也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反应能力和能够在高速状态下瞬间反向加速的能力。力量训练主要作用是增强学生的肢体力量,除此之外,快起快落地进行俯卧撑和仰卧起坐也能锻炼学生的力量爆发力。总而言之,体能基础课就是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身体基础机能,为后面的体育兴趣课和体育竞赛课打下体能基础。

(三)体育兴趣课

体育兴趣课,是指在体能基础课的基础之上,按照学生的体育项目兴趣爱好进行有针对的授课。体育兴趣课是体能基础课的延伸,是增强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度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也是培养学生“体育素养”中的体育意识的重要教学方法。体育兴趣课模块的上课内容及上课流程:①根据学生的目标兴趣项目分组,比如可以分为篮球组、排球组、体操组等等;②将每个体育项目兴趣组匹配到相应项目的指导老师,由指导老师来教授项目的专业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育兴趣特长;③课程结束要进行结课考试,比如篮球组可以考学生的投篮、上篮和运球;排球可以考学生的击球、扣球等。设置体育兴趣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特长,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兴趣特点进行分组,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在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时,能够自觉形成一定的心理活动,提高对体育课的重视度和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四)体育竞赛课

体育竞赛课,是指在学期结束时,利用上课时间组织一次小型运动会,不仅能够检验本学期的体育教学成果,而且在比赛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优良的竞赛道德和体育修养。体育竞赛课模块的上课内容和上课流程:①根据学生的体育兴趣项目小组分组进行比赛,比赛内容视兴趣项目特点而定,比如篮球组可以组织一场篮球比赛,田径小组可以组织一场三千米比赛等;②对在比赛中表现优异的队伍或个人给予适当地奖励。体育竞赛课事实上相当于成果检验课,是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的一次学期总结。在竞赛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公平竞赛,灌输友谊第一的比赛思想,培养学生基本的竞赛道德,提高学生的体育思想品德素养。

四、关于创新基于体育素养立意下的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的建议

创新教学理念,重视体育教学尽管体育科不是高考的必考科目,但并不意味着体育科就是副科,就应该不被重视。事实上,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学生在面对繁重的高考压力时身体很容易被打垮,临近高考而疾病缠身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因此学校管理层应该引起重视,开展多种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增强学生体魄,为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未来着想。转变教学思路,创新体育教学模式。传统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过时,体育教师应该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培养学生“体育素养”的要求创新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采用分模块的体育教学方法,充分考虑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需求,在体育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体育文化、身体素质、体育意识和体育品德,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教学水平,增强体育科的学科地位。

五、结束语

基于体育素养立意下高中体育教学模式创新是新形势下教学模式的新变化,其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在体育课中的主体地位,还能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学校管理层和体育教师都应该转变思想观念,重视体育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体育学科素养,以此来提高高中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吴小芳.浅析初中体育课如何提高学生参与度[J].新课程(中学),2016(4).

[2]陈刚刚.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调查与思考[J].现代高中生体育运动,2010(4).

体育基础理论范文5

摘要:

当前经济转轨期,主流价值观念受到极大冲击。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体育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又是思想工作的内在需求。本文从当前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和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脱嵌”状况出发,论述了高校体育教育工作中嵌入核心价值观的可行性,提出了体育教育工作中核心价值观的嵌入思路和方法,对指导高校核心价值观落小、落实、落细,实现高校体育教育工作新格局,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校;体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分析;研究

当前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换挡减速”,由高速发展逐步过渡到新的均衡增长[1]。经济转轨必将带来各类社会热点和社会矛盾叠加出现,社会冲突和风险事件更加频繁,传统思维观念和主流价值观念受到严峻的挑战。研究高校体育教育工作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握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特点,探索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的内化教育引导策略,对于创立高校体育教育工作新格局,拓宽高校思想教育工作途径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必须承担“新常态”下新使命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是各种文化思潮传播激荡的重要场所。2015年1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将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教育工作全过程。[2]高校体育教育作为一项综合性教育工作,不再仅仅是一项身体运动教育,而是承载着特定历史和现实背景下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是意识形态的有效传播载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工作的重要切入点[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对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坚定理想信念,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上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上“重知识、轻体育”。

我国教育体制“重知识、轻体育”的观念根深蒂固。各种文化课程的考试压力使体育锻炼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中,高校对体育教学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课时等方面让位于其他文化课程,忽视了培育思想品德的功能。

2、体育教育中“重技能、轻品德”。

日常体育教育中,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多将教学重点放在技术战术、动作要领等训练方式和提高身体素质上,本身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有限,认为体育课和思想教育毫不相干,没有认识到体育教育工作蕴含着的思想教育价值,忽视了体育精神对学生人格成长、全面发展的规范、引导和激励作用。

3、课程设置上“重分工、轻融合”。

高校教育体制中,课程设置互相独立。思想教育仅由思政课教师或辅导员承担,体育课只承担体育活动的开展。虽然分工清晰,但却忽视了身心的同步发展,忽视了学科之间的互相融合,割裂了高校体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天联系,限制了体育教育在发挥思想教育上的巨大作用。

三、高校体育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的可行性分析

1、本质要求和终极目标的一脉相承。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高校体育教育是教书育人的重要构成部分,它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锻炼人的体质素质,陶冶人的性情精神,锤炼人的意志品质,塑造人的理想信念。两者的本质要求和终极目标,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为两者的互相嵌入提供了理论依据。

2、教育内容和学科属性的高度契合。

体育是促进人格全面自由发展、道德水平提高、价值观念形成的有效手段。体育精神中所蕴含的爱国精神、团队意识、纪律行为规范、公平公正规则等等,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同时,高校中体育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为公共基础课,同隶属于基础课教学部门管理,便于两门学科的教师交流探讨,创新理论,这为在两者的交叉融合创造了便利条件。

3、思想观念与实践活动的相辅相成。

高校“两课”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传统课堂模式基本是灌输式、表态式的集体说教,形式单一,内容抽象,使一部分学生对政治理论产生漠然、反感甚至抵触情绪[4],这种强迫式的教育忽视了“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和人文关怀。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灵活性强、趣味性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充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依托体育活动这种载体,将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内心”,锤炼其自我人格和价值体验,这为核心价值观嵌入高校体育教育工作提供了途径保障。

4、理论灌输与隐性渗透的有机融合。

理论灌输[5]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基本方法,社会意识不会自发产生,需要外界输入,使民众接受并形成自己的认识。当前形势下,大学生自主意识不断增强,简单集中的输入忽略了学生主体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体育活动基于人的主观能动性,能满足学生追求愉悦、优胜、自我价值的情感需要,更容易对其中蕴含的价值观产生共鸣和认同。相比直接输入,渗透到体育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循序渐进,效果持久[6]。理论灌输和隐性渗透的有机融合为核心价值观嵌入高校体育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方法创新。

四、高校体育教育中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与措施

高校体育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多方面契合,同时相互补充,互相嵌入的空间很大,为解决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1、与体育运动精神相嵌入,筑牢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想平台。

体育精神是体育运动的灵魂,它在体育运动中孕育并升华成一种心理意识、价值观念、信念追求。以篮球运动为例,整体配合打得越好,越容易得分。如果只想着自己的技术数据统计,把其他伙伴晾在一边,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学生在品尝胜利的喜悦时,也体悟到了团队凝聚焕发出的力量。在观看国际篮球比赛时,将国家实力和民族形象直接通过体育赛事展现出来,这种自发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根本无需思想教育调动。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同时,篮球运动也彰显了队员独立自由的个性,提高了队员的积极进取品德、组织纪律规范、职业道德水平、服从大局意识、拼搏奉献精神和协作配合能力。这些恰恰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提的“全面自由发展、追求平等参与、追求公平竞争、追求法治规范、追求敬业奉献、追求诚信友善”的内容环环相扣,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导向。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应深入挖掘体育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结合点,有意识、有针对性的在教学中渗透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在参与运动时亲身体悟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及对人的巨大激励引导作用。

2、与高校体育活动创新相嵌入,创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连接桥梁。

体育活动是高校抓好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抓手。一是重视教学工作。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互动的最好时机,常规教学应借助体育运动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争先协作、维护团队、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意识;还应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借助体育题材纪录片或历史影像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讲述新中国运动员为国争光的历史,形成爱国主义的内化力量。二是重视课余活动,组织各种运动竞赛,比如迎新比赛、班级联赛、院系友谊赛等,增进友谊,增强集体荣誉感。依托每年一次的学校运动会,打造学校特色优势项目,营造奋发拼搏和集体主义的氛围,加强思想政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是设立学生社团协会,比如篮球、足球、长跑等协会组织,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社团规范、会员守则和发展规划中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依托同一种的体育爱好,凝聚特有的运动精神和团队氛围,从而对参与其中的每个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自我规范和成长,促成主流价值观念的形成。

3、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相嵌入,搭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人文载体。

高校体育文化是高校在体育实践中创造出的文化形态[7]。一是改善高校运动场地和场馆设施,创造运动氛围。高校要合理规划和开发大型运动场、体育馆等运动场地;合理利用空置土地开辟小型运动场地,安置小型运动器械,如乒乓球台、单双杠等,充分满足师生运动需求,调动学生运动积极性。二是建设体育主题建筑和运动雕塑,展示体育、艺术与文化的完美结合,凝固体育运动精彩瞬间,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获得力量、信心、鼓舞和激励,用艺术的方式弘扬和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举办不同形式的体育文化节和体育会展,在“奥运”“亚运”“足球世界杯”“世锦赛”等国内国际大赛时间节点,挖掘体育文化传统和历史资源,宣传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展示运动员成长道路,用榜样的力量示范引领广大青年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可以举办一些体育征文、体育现象讨论、运动员访谈等活动,让学生谈体会谈认识,让核心价值观渗入到学生日常校园生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4、与高校体育教学优化相嵌入,畅通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传播渠道。

高校体育教学遵循“以人为本”。一是明确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寓“价值观教育”于体育运动乐趣,切实承担起体育教育的使命。体育教师是高校体育中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组织者和承担者,教师的知识储备、言谈举止无一不在时刻影响着学生。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在教学中观察并培育学生的兴趣,以身作则,以真诚的情感投入和亲身的经历体验来感化学生,在共同的价值观上引发共鸣。二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寓“价值观评价”于体育考核体系,树立起“终身体育”的观念。体育以“育人”而为导向,而不是以“培养运动员”为目标。综合考核体育教师工作成绩,将教师在思想道德教育、体育社团建设、运动会、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等方面的工作也纳入到考评体系当中;同时,综合衡量学生的价值观,将学生的体育考核标准细化为行为规范、意志品质、精神状态、思想道德等各个方面,将主流价值规范逐步内化到学生的一言一行之中。

作者:于昊田 单位:山东省农业工程学院基础课教学部

参考文献:

[1]刘伟,苏剑.“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调控[J].经济科学,2014,04:5-13.

[2]中办国办印发《意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J].党建,2015,02:11-13.

[3]金奇.思想政治教育的嵌入式存在———基于嵌入理论的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2012,11:129-131.

[4]曾秀芳.浅析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手段及创新[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01:63+67.

[5]徐飞.列宁灌输理论及其当代启示[D].广西大学,2014.

[6]李鹏.意识形态教育中的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J].继续教育研究,2014,02:111-112.

[7]胥万兵.校园体育文化促进大学生自我和谐发展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07:83-85.

第二篇:高校体育教育问题学生基本功大赛探讨

摘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及问卷调查法,对举办的7届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的特点与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本功大赛反映了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常态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大赛内容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既重视体育理论又重视技术技能,凸显了体育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强调课程的核心内容,重视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同时基本功大赛也还存在参赛学校选取方式欠合理,说课与基础教育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结合不紧密,大赛评价过于单一等问题。针对其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为提高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的针对性和改进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大赛内容;人才培养;核心课程;核心内容

为了推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创新,加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交流,展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精神风貌,促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教育部从1997年至2014年举办了7届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1],大赛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2]。由于大赛所具有的影响和重要性,已有学者对大赛的组织过程及大赛的成绩比较进行研究[3-5],有的研究者对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的改革进行探讨[6]。但对于7届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未见相关文献。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及问卷调查法,对教育部举办的7届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科学地设计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和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教育部举办的7届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为研究对象。查阅了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教育改革、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标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竞赛规程等文件的精神,及相关文献;并访谈了部分参赛学校的相关领导和指导教师,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相关资料;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的,就基本功大赛的组织过程、参赛学校选取、比赛内容、比赛评价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

2结果与分析

2.1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的特点

2.1.1大赛成绩反映常态的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

1997年首次举办的基本功大赛,从确定参赛学校到比赛时间,间隔时间较长,各学校参赛学生进行了长达半年的集中训练[7],比赛成绩很大部分反映的是少数学生集中训练的结果而非常态教学质量的结果。为了避免大赛成绩反映的是集中训练的结果,全国体育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对比赛准备时间进行了调整,从第4届基本功大赛开始,从抽取参赛学校、确定参赛学生、决定比赛项目到最后比赛时间,这些程序完成仅3个月,学生真正准备参赛的时间大概只有2个月,比赛内容包括基础理论中的多门课程和技术技能中的田径、球类、体操、武术内容等。从访谈参赛指导老师和现场观摩可知,在短短的2个月时间希望通过集中训练来取得好成绩是不太可能的,根据运动技能的学习及形成规律,好成绩的取得主要依靠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各课程教学的质量,合适的参赛准备时间的大赛成绩能较好反映常态的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是交流教学经验和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大赛,参赛准备时间的长短对大赛结果的有效性有重要影响。从调查可知,70.9%的人认为组织参赛的准备时间为2个月较合适,大赛成绩能较好反映常态的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准备时间过长展示的是集中训练的结果,而非平时课程教学的结果,若准备时间过短,则参赛选手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对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整理。

2.1.2基本功大赛理论与技术技能项目的分值设置较科学

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设置的体育理论与技术技能的分值比例,对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理论与技术技能的教学具有导向性作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经历了从重术科轻学科理论到重学科理论轻术科的发展过程[8-9],体育教育界围绕这两种教育思想一直争论不止。基本功大赛比赛项目的分值设计体现了大赛组织者对体育理论和技术技能的重视程度,调查结果显示,86.6%调查者认为基本功大赛设计的体育理论与技术技能的分值比例为200∶200(即1∶1)较为合理,说明体育理论与技术技能课程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中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从7届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的比赛内容看,基础理论比赛项目由首届只有体育理论课程,到第3-6届比赛内容由体育理论课程、外语、计算机等课程内容组成,不仅增加了课程门类,内容设置也从单一到综合化。第7届取消了计算机,增加了说课内容,反映了对教学技能的更加重视。从基本功大赛设置的分值和体育理论与技术技能的比例来看,第1-2届大赛有重术科轻学科理论的倾向,但从第3届基本功大赛开始,理论项目与技术技能项目的分值为1∶1,说明基本功大赛内容设置既重视体育理论又重视技术技能,且大赛的理论课程内容涉及体育基础理论、外语、计算机、教学技能等课程,说明大赛的目的是引导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综合素质全面的人才,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高素质体育教师,是要求理论知识扎实,技术过硬,综合素质全面的体育师资。

2.1.3大赛内容凸显了体育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

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课程门类及内容设置既要能反映体育教育专业的特点,又要体现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大赛应设置那些课程内容,8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体育理论应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体育教学设计、说课等,8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技术技能应包括田径、篮球、排球、足球、武术、体操等,8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通识课程应包括英语、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说明以上课程基本反映了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从历届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的项目设置来看,基本功大赛体育理论课程从10多门减少至5门,术科类比赛项目始终由田径、球类、体操、武术等4类项目组成,通识课程比较重视英语,从第7届开始增加了说课内容。这些比赛内容较好反映了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未来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需求。从访谈结果可知,大多数参赛指导教师都希望增加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方面的比赛内容,这反映了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这一结果跟姚健的研究结论相似,[6]反映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的要求。从调查结果及7届基本功大赛课程设置可知,体育教育工作者比较认同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理论的核心课程是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说课,技术技能的核心课程是田径、三大球、体操和武术,基本功大赛的项目设置充分体现了体育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很多学者研究认为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出的“一专多能”的理念不太符合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实情,并对此提出了一系列改革设想[10-12],但学者们对体育教育人才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要求的认识是一致的,对核心课程的设置也是基本相同的。

2.1.4基本功大赛体现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核心内容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对体育师资培养的要求,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教体艺[2003]7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压缩授课学时学分、增设课程门类等要求。在贯彻该方案时,许多高校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及学时进行了大力改革,减少了原有主干课程的课时数,增加了很多方向选修课程。从访谈参赛指导教师可知,在课程授课学时少,教学内容并未减少的情况,难以完成教学任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运动技能难以达到规定的要求,课程目标难以实现。对于课程该由多少教学内容来构成,一直困扰着授课教师。基本功大赛项目设计的内容对于指导教师设计体育专业课程的核心内容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从历届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设计的项目内容来看,体育理论部分的内容中人体科学课程的内容变化不大,而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一直沿用2003年前的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比赛内容非常重视体育课程各教学篇章的知识点。从技能部分的内容来看,田径比赛内容始终围绕着短距离跑和跳;球类项目一直以篮球、排球、足球三大球为抽取内容,其中篮球抽取定点投篮和运球绕标志物接投篮组合技术,足球抽取踢准和运球绕杆以及传接球组合技术,排球抽取发球和垫传扣组合技术;从体操类比赛的内容来看,主要由单(双)杠和跳箱(技巧)、跳绳及广播体操组成;武术类比赛的内容是以简化太极拳和套路作为比赛内容。从7届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技术技能部分的比赛项目的具体内容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核心课程的核心内容,作为培养基础教育体育师资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技术技能,在课程内容的构建上必须重点考虑,并安排充足的课时容量要求学生学习并掌握相关课程的核心内容。第7届基本功大赛增设了说课和校长论坛内容。校长论坛以圆桌论坛的形式介绍参赛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特色和学校体育工作特色,校长们也进一步认识到高校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校长论坛对于引导学校加强体育人才培养,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培养合格基础教育体育师资,必须重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培养。第7届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首次在基础理论部分增加了说课项目,分值为40分,相当于术科中武术和体操的分值。增加说课内容符合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13],教育部举办的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增加了说课内容,一方面是反映是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技能的重视,另一方面引导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必须重视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培养。

2.2基本功大赛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2.2.1基本功大赛存在的问题

(1)选取参赛学校的方式不够合理

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竞争性强,凸显了其专业特点和能力,对参赛学校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改革影响大,参赛学校选取的科学合理与否对于大赛的效果将产生影响。首届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参赛学校包括教育部直属大学、地方综合性大学、地方师范大学、地方体育学院、师范学院等,在第3届参赛学校中包括了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等在内的专业体育院校,也包括一般性地方高校的体育系。第7届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包括了天津师范大学和一般地方高校的体育学院。基本功大赛一方面展示的是高校体育学科和部分课程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展现的是学生的体能和运动能力以及学生的文化素质。我国高校招生制度对人才进行了一次大筛选,高校招生中对学生进行了分层,即分成重点、一本、二本、三本等层次,体育学科中的人才选拔也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即每年招生中体育技能高分和文化最高分进入体育专业院校或教育部综合性大学,其他依次进入不同层次的学校。不同类型高校的生源质量大相径庭,特别是学生专业技能的差异更大。同时,我国教育资源差异巨大,专业体育院校中名师如云,是体育学科发展的“领头羊”,因而这些学校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接受的是优质教学资源。而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资源及生源质量却差别很大,有的相对较好,有的相对较差,无法与专业体育院校的资源和质量抗衡。不同层次院校的学生在同一大赛平台上进行比赛,固然能体现出不同水平和质量,但对于地方性普通院校的学生有欠公平。体育运动竞赛凸显其竞赛的公平性,无论什么层次的比赛会将其分成不同的组别。从7届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的参赛学校来看,不同层次的学校都存在,不同学校的学生在同一平台上展现其技术技能和基础理论,从访谈参赛指导教师和学生反映这种选取学校的方式和参赛方式有失公平性。

(2)说课比赛内容对教学能力要求的体现不够

第7届基本功大赛首次设计了说课比赛,这表明大赛更加注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考察。自从高校大学毕业生实行自主就业以来,招聘工作“逢进必考”成为了常态,新教师招聘也不例外,说课成了教师招聘面试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在体育教师技能大赛、体育教师资格考试等也经常设计说课环节,说课在体育教师成长中成为了提高教学技能的重要途经选择,已成为衡量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14]说课展现的是体育教学的综合能力。但当前新教师的招聘面试除了说课外,还有一个模拟实际课堂教学的环节,通过说课和课堂教学来综合考察毕业生的教学能力。但基本功大赛设计的说课比赛,只由参赛学生对选定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然后把教学设计的思想和方案向评审专家陈述,没有模拟实际课堂教学的环节。通过访谈,大多参赛指导教师认为只是说课比赛,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教学能力,认为可以增加模拟课堂教学环节来考察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其实从2010年后,在体育教师技能大赛、体育教师资格考试和教师招聘等均广泛采用模拟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考察体育教学能力。所谓模拟课堂教学是指执教者根据课前准备在无学生参与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际课堂由参赛者或应聘者在10-15分钟自演一节课的教学过程。

(3)基本功大赛的评价方式较单一

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是教学交流经验交流的大赛,同时也是参赛学校进行体育教育专业人才质量整体评价的大赛。从历届基本功大赛的评价看,技术技能类及说课成绩评价公布的单项团体总分与得分排序,团体总分与得分排序,体育理论及英语只公布了项目得分排序,最终公布单项和综合的一、二、三等奖的参赛学校,这种方式仅仅可知参赛单位比赛成绩在所有参赛中的成绩,未知参赛学生的具体的优缺点在何处?基本功大赛只重视了终结性评价,大赛成绩评价过于单一。从调查结果可知(见表5),74.6%人认为基本功大赛的评价应终结性与诊断性相结合[6],这一结果与姚健的研究相似。即公布参赛学校比赛的最后结果的同时,还应根据比赛成绩对参赛学校进行专业诊断,对每一所参赛学校在比赛中的优点及缺点进行整体评价,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改革的方向进行科学指导。

2.2.2改进基本功大赛的建议

(1)改革参赛学校的选取方式

历届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的成功举办,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建议今后举办此类大赛时,可以考虑分不同层次选取参赛学校,每次选取同一层次的学校安排在一起进行比赛,参赛成绩在同一层次内进行比较和设定名次,不同层次的学校分开比赛。因此建议把参赛学校分成独立设置的体育院校、部属高校和“211”学校的二级体育学院、省属普通高校的二级体育学院三个层次。同一层次同一类别学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才更具有可比性,同一层次的学校安排在一起进行比赛,这样比赛更加公平。若考虑到组织的难度,可以每年开展一次大赛,每届比赛从同一层次的学校中选取参赛学校。调查结果显示,支持参赛学校按省市分层分类选取的占76.4%。

(2)增加模拟课堂教学项目

为了能全面展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运动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建议把教学能力考察内容分成说课和模拟课堂教学两种方式,即可以分为两个层面考察,一是要求参赛学生撰写一份45分钟的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二是根据其教学设计进行15分钟左右的说课和模拟课堂教学。说课重点考察参赛选手的体育教学技能和教学设计能力,模拟课堂主要考察参赛选手的实际教学能力。这种方式不仅能更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教学水平和能力,也能好与毕业生应聘及基础教育体育教研接轨,而且在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中采用模拟课堂教学的方式,对于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技能培养中的应用具有引领作用。

(3)改革基本功大赛的评价方式

建议在以后的基本功大赛中,采用终结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相结合,由参与大赛的全国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家学者及裁判为参赛学校的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进行综合评价。即一方面做好参赛选手最后成绩的公布,另一方面根据参赛选手的成绩分布情况对参赛学校的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状况做一个诊断性评价,这一诊断性评价不作为参赛成绩,只提供给参赛学校在今后改革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做参考。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的目的是检验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能更加凸显基本功大赛的目的,引领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

3结论

为了检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从1997年起举办的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反映了全国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常态水平,基本功大赛凸显体育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引导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核心内容的设计,引领体育教育专业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协同提高,重视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但基本功大赛存在参赛学校选取方式不够合理、说课与基础教育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要求接轨不够的现象、大赛的成绩评价方式较单一等问题。为了增强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的针对性和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导向作用,需对基本功大赛进行必要的改进。

作者:黄永飞 吴玉华 钟艳汕 柴云梅 姚蕾 单位:赣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成都体育学院 北京体育大学

参考文献:

[1]关于举办2014年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的通知[EB/OL].[2014-02-26].

[2]梁晓刚,卢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若干问题思考[J].体育学刊,2010,17(4):81-83.

[3]金宗强.2009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成绩比较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25(2):146-149.

[4]陈宁,刘建,杜万庆,等.对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的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26(3):39-42.

[5]刘朝猛,蔡东,韦霞.通识教育视域下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误区及对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4(3):82-86.

[6]姚健.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改革架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10):96-100.

[7]钱铭佳,杨静珍,李伟民,等.对培养未来文武双全,德才兼备的体育师资的研究—97首届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的分析与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3,(1):70-72.

[8]汪鸽,潘宪民.中外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4):515-517.

[9]李强,毛振明.对03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四维视角的反思[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10):92-96.

[11]李强,毛振明.对03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四维视角的反思[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10):92-96.

[11]唐炎.现行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J].体育学刊,2014,21(2):61-64.

[12]沈强.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管理探析[J].体育与科学,2014,35(2):105-108.

[13]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4]赵志荣.体育课程说课的多元定位[J].体育学刊,2012,19(5):102-103。

第三篇:高校体育教育学生基本功大赛研究

摘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教育部举办的7届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基本功大赛较好反映了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常态教学质量和水平,大赛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凸显了体育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要求和课程的核心内容,对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较全面评价,对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到了较好的引导作用。但基本功大赛也还存在对学校人才培养特色反映不够、比赛结果公布不完整、参赛学校选取不够合理、比赛项目分值设计不够合理、说课比赛内容与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脱节等问题。对改进基本功大赛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体育教育;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比赛项目

为了加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交流,展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推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促进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教育部从1997年至今举办了7届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1],基本功大赛对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较全面评价,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和人才培养创新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2]。由于大赛所具有的影响和重要性,已有学者对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的组织过程及大赛的成绩比较进行了研究[3-6],但对于已举办的7届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进行全面综合的研究,目前还未见相关文献。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及访谈法,对教育部举办的7届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对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改进基本功大赛提出了相关建议,为进一步改进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和改革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1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的特点

体育教育专业主要是为基础教育培养体育教师而设置的,一些综合性大学、专业体育院校、师范院校都有设置。不同类型院校对体育教育专业培养要求及条件不一样,反映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2001年教育部启动了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颁布了体育课程标准,为了适应基础教育的体育课程改革,培养合格的中小学体育师资,统一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和标准,教育部2003年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该方案的出台对保证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是检验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的一种方式。

1.1基本功大赛引导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才

对于是培养技能型的还是综合型的体育教师一直存在不同的认识,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经历了从重术科轻学科理论到重学科理论轻术科的发展过程[7,8],围绕这两种思想一直争论不止。从7届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的比赛内容看(见表1),基础理论比赛项目由首届只有体育理论课程,到第3-7届比赛内容由体育理论课程、外语、计算机等课程内容组成,不仅增加了课程门类,内容设置也从单一到综合化。从基本功大赛的分值比例和理论项目与技术技能项目的比例来看,第1-2届大赛有重术科轻学科理论的倾向,但从第3届基本功大赛开始,理论项目与技术技能项目的分值比例改为1:1,说明基本功大赛既重视学科理论也重视术科,且学科内容涉及体育基础理论、外语、计算机等课程。说明大赛要引导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综合素质全面的人才。

1.2基本功大赛凸显了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

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有明确要求。从历届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的项目设置及分值来看(见表1),基本功大赛体育理论课程从10多门减少至5门,技术技能类比赛项目始终由田径、球类、体操、武术等4类项目组成,这4类项目既有体能类也有技能类项目,这些比赛项目基本涵盖了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访谈的参赛指导教师也认为,这些课程是能满足基础教育体育师资专业要求和特点的核心专业课程。历经7届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经过多年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总结,认同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科课程的核心课程是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体育教育专业的术科课程的核心课程是田径、三大球、体操和武术,基本功大赛的项目设置充分体现了体育教育专业核心课程。虽然很多学者认为“多能一专”的复合型人才不符合体育教师的实情,提出了一系列改革路径[9-11],但学者们对体育教育人才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要求的认识是一致的,对核心课程的设置也是相似的。

1.3比赛内容体现了体育教育专业核心课程的核心内容

为了推动基础教育的体育教师教育改革,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提出了培养复合型体育教师人才,要求体育教育专业应压缩课程授课学时,增设课程门类的要求。在贯彻该方案时,许多高校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及学时进行了大力改革,减少了原有主干课程的课时数,增加了很多方向选修课程。从访谈参赛指导教师可知,在课程授课学时少、教学内容并未减少的情况下,难以完成教学任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运动技能难以达到规定的要求,课程目标难以实现。对于课程该由多少教学内容来构成,一直困扰着授课教师。基本功大赛项目设计的内容对于指导教师设计体育专业课程的核心内容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从历届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设计的项目内容来看,体育理论部分的内容中人体科学课程的内容变化不大,而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一直沿用2003年前的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比赛内容非常重视体育课程各教学篇章的知识点。从技能部分的课程内容来看,田径比赛内容始终围绕着短距离跑和跳;球类项目一直以篮球、排球、足球三大球抽取内容,其中篮球抽取定点投篮和运球绕标志物接投篮组合技术,足球抽取踢准和运球绕杆以及传接球组合技术,排球抽取发球和垫传扣组合技术;从体操类比赛的内容来看,主要由单(双)杠和跳箱(技巧)、跳绳及广播体操组成;武术类比赛的内容是以简化太极拳和套路作为比赛内容。从7届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技术技能部分的比赛项目的具体内容看,一定程度上说明以上内容是该课程的核心内容,作为培养基础教育体育师资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技术技能,在课程内容的构建上必须重点考虑,并安排充足的课时容量要求学生学习并掌握相关课程的核心内容。

1.4基本功大赛基本反映了常态的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举办基本功大赛的主要目的是检验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科学设计比赛内容和赛程是准确反映质量的环节。1997年首次举办基本功大赛,从确定参赛学校和比赛内容后,各学校参赛学生进行了长时间的训练(半年)[12],比赛成绩很大部分反映的是集中训练的结果而非常态教学质量的结果。为了避免大赛成绩反映的是集中训练的结果,教育部全国体育教育专业指导委员尽量缩短参赛的前期时间,基本功大赛从第4届开始,从抽取各省参赛学校、确定参赛学生、决定比赛项目到最后比赛时间,这些程序完成仅3个月,学生真正准备参赛的时间大概只有2个月。比赛内容包括基础理论中的多门课程和技术技能中的田径、球类、体操、武术内容等。从访谈参赛指导老师和现场观摩比赛可知,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希望通过认真训练来取得好成绩是不太可能的,根据运动技能的学习及形成规律,好成绩的取得主要依靠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各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同时,参赛学校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24所高校参赛,24所高校的参赛成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该成绩基本反映了体育教育专业正常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1.5重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

体育教育专业是为培养中小学体育师资而设置,因此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内容。2011年11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我国教育史上第一部《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对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为了培养合格基础教育体育师资,必须重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培养。2014年第7届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首次在基础理论部分增加了说课项目,分值为40分,相当于术科中武术和体操的分量。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增加了说课内容,一方面是反映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技能的重视,另一方面引导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必须重视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培养。

1.6基本功大赛力求全面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基本功大赛的比赛内容包括基础理论和技术技能两大部分,基础理论中包括体育理论课程、计算机基础、英语笔试和口语、说课,基础理论部分是通过选择题和判断题的方式进行客观评价,说课及英语口语采取主观性评价。技术技能部分的武术及体操采用主观性评价,田径和篮球采用客观性评价。基本功大赛评价方式的多样性,主要是为了全面准确地评价各学校参赛学生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和技能水平,从而较好地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2基本功大赛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基本功大赛对人才培养特色反映不够

历届基本功大赛的参赛学校包括教育部直属大学、地方综合性大学、专业体育院校、地方师范院校等,不同类型的学校其培养的目标有差异,如体育院校主要培养中等学校的体育师资,地方性师范院校主要培养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还有民族性较强的大学等,这些学校培养的体育师资都会具有其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而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只设置了共性比赛项目,未设置参赛学校的特色项目展示,对不同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反映不够。

2.2参赛学校的选取不够合理

首届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参赛学校包括教育部直属大学、地方综合性大学、专业性体育院校、地方性师范院校等,在第3届参赛学校中包括了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等在内的专业体育院校,也包括一般性地方高校的体育系。2014年第7届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包括了天津师范大学和一般地方高校的体育学院。基本功大赛一方面展示的是高校体育学科专业水平和部分课程教师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展现的是学生的体能和运动能力以及学生的文化素质。我国高校招生制度对人才已经进行了一次大筛选,高校招生中对学生进行了分层,即分成重点、一本、二本、三本等层次。体育学科中的人才选拔也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即每年招生中体育技能高分和文化最高分进入体育专业院校或教育部综合性大学,其他依次进入不同层次的学校。不同类型高校的生源质量大相径庭,特别是学生专业技能的差异更大。同时,我国教育资源差异巨大,专业体育院校中名师如云,教学条件比较优越,因而这些学校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接受的是优质教学资源。而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资源及生源质量却差别很大,有的相对较好,有的相对较差,无法与专业体育院校的资源和质量相比。不同层次院校的学生在同一大赛平台上进行比赛,固然能体现出不同水平和质量,但对于地方性普通院校的学生有欠公平。体育运动竞赛凸显其竞赛的公平性,无论什么层次的比赛会将其分成不同的组别。从7届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抽取的学校看,不同层次的学校都有,不同学校的学生在同一平台上展现其技术技能和基础理论,访谈参赛指导教师和学生反映这种抽取学校方式和参赛方式不够合理。

2.3比赛项目分值设计不够科学合理

从基本功大赛的分值分布来看,基础理论部分的体育理论100分囊括了近6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而外语及说课合计100分,其中外语课程为60分、说课40分。这种设计分值方法,一是没有体现出体育教育专业基础体育理论课程的重要性,二是体育教学技能仅通过说课是很难全面考察学生的教学能力。技术技能部分,田径项目与其他项目比较,田径项目的分值始终占有很重的分值,而其他技术技能项目的分值相对低,这种设计给人造成其他技术技能与田径项目相比有不太重要的感觉。比赛分值的设置从一定程度上引导高校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对不同核心课程的重视度,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重视分值高的课程,然后考虑分值略低的课程。而在2011年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并未着重提及要重视田径课程[13],体育课程标准中强调的是运用体育的多种手段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用目标引领内容,确定教授的内容。

2.4说课内容未能全面反映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

2014年基本功大赛首次设计了说课比赛,这表明大赛更加注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考察。自从高校大学毕业生实行自主就业自主择业以来,招聘工作“逢进必考”成为了常态,新教师招聘也不例外,说课成了教师招聘面试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在体育教师技能大赛、体育教师资格考试等各类考核中也经常设计说课环节,说课在体育教师成长中成为了提高教学技能的重要途经选择,已成为衡量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14],说课展现的是体育教学的综合能力。但当前新教师的招聘面试除了说课外,还有一个模拟实际课堂教学的环节,通过说课和课堂教学来综合考察毕业生的教学能力。但基本功大赛设计的说课比赛,只由参赛学生对选定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然后把教学设计的思想和方案向评审专家陈述,没有模拟实际课堂教学的环节。通过访谈,大多参赛指导教师认为只是说课比赛,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教学能力,认为可以增加虚拟课堂教学环节来考察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其实从2010年后,在体育教师技能大赛、体育教师资格考试和教师招聘等均广泛采用虚拟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考察体育教学能力。所谓虚拟课堂教学是指执教者根据课前准备在无学生参与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际课堂由参赛者或应聘者自演完成一节课的教学过程。

2.5基本功大赛的结果公布不够完整

基本功大赛是全国性的专业性比赛,既展现一个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科水平,又展现一个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参赛学校都非常重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基本功大赛组委会从出台方案到组织报名以及比赛过程组织总体上是有序和公平公正的,但也存在比赛结果公布不够完整的问题。从第7届基本功大赛的成绩公布来看,基本功大赛在每个比赛结束后张贴成绩公告,在闭幕式上只用口头告知参赛学校的获奖等级,但后续没有任何获奖的书面材料,即既没有获奖证书,也没有正式公文,导致参赛领队及队员回到学校后无法报告比赛结果,不利于基本功大赛工作的推广。在公布参赛学校的比赛结果的同时,还应根据比赛成绩对参赛学校进行专业水平诊断,对每一所参赛学校在比赛中的优点及缺点进行整体评价,对学校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改革方向进行科学指导。

3改进基本功大赛的建议

(1)基本功大赛应更加突出体育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

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应进一步加强对比赛内容的研究和设计,更加突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及体育时事政策等基础理论课程,以及田径、三大球、体操、武术等是核心技术课程,而且每届大赛的项目内容不能固定,应围绕核心课程内容有所变化。

(2)改革参赛学校的选取方式。

建议今后举办此类大赛时,可以考虑分层次进行,把同一层次的参赛学校安排在一起进行比赛,参赛成绩在同一层次内进行比较和设定名次,不同层次的学校分开。因此可以考虑把参赛学校分成体育院校、综合性大学或师范大学、地方院校三个层次。同一层次的参赛学校安排在一起进行比赛,这样比赛更加公平。若考虑到组织的难度,可以每年开展一次大赛,每届比赛选取同一层次的学校比赛。

(3)科学设计比赛项目的分值。

建议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基础理论部分200分进行适当的调整,可设计体育基础理论100分、外语40分、说课和虚拟课堂教学60分,技术技能类部分200分可平均分配,田径、球类、体操、武术各占50分。

(4)增加虚拟课堂教学项目和学校特色项目展示。

建议把教学能力考察内容分成说课和虚拟课堂教学两种方式,即可以分为两个层面考察,一是要求参赛学生撰写一份45分钟的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二是根据其教学设计进行15-30分钟的说课和虚拟课堂教学。同时为了更好地反映不同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还应增加参赛学校的特色项目展示。

(5)完善基本功大赛的结果公布。

比赛成绩的文本告知方式或奖章等次等,同时增加对参赛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诊断工作。在比赛结束后应给予学校正式书面成绩,在公布参赛学校的比赛结果的同时,还应对每一所参赛学校在比赛中的优缺点进行整体评价,根据参赛学校的成绩对学校的专业水平进行诊断,对学校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改进建议。

4结论

为了检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从1997年起举办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基本反映了全国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常态水平,基本功大赛凸显体育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引导体育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内容的设计,引领体育教育专业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协同提高,重视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但基本功大赛也还存在对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反映不够、参赛学校选取不够合理、比赛项目分值设计不够合理、比赛结果公布不够完善、说课与基础教育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要求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建议基本功大赛要更加突出体育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引导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要更加重视核心课程的教学质量,改革参赛学校的选取办法,更加科学设计比赛方式及分值,能更加全面地考察学生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作者:黄永飞 单位:赣南师范学院体育学

参考文献:

[1]关于举办2014年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的通知[EB/OL.

[2]梁晓刚,卢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若干问题思考[J].体育学刊,2010,17(4):81-83.

[3]金宗强.2009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成绩比较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25(2):146-149.

[4]陈宁,刘建,杜万庆,潘小非,李静山.对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的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26(3):39-42.

[5]程序,叶涛.2009年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综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4):100-103.

[6]姚健.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改革架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10):96-100.

[7]汪鸽,潘宪民.中外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4):515-517.

[8]孙思哲,李俊辉.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1):108-111.

[9]李强,毛振明.对03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四维视角的反思[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10):92-96.

[10]唐炎.现行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J].体育学刊,2014,21(2):61-64.

[11]沈强.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管理探析[J].体育与科学,2014,35(2):105-108.

[12]钱铭佳,杨静珍,李伟民,季克义,邓树勋,季浏.对培养未来文武双全,德才兼备的体育师资的研究—97首届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的分析与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3(1):70-72.

体育基础理论范文6

关键词:体育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

我国从1978年开始对体育专业的研究生进行大量招收,仅仅在2008年一年,我国的体育专业研究生达到了3000人,博士研究生达到了300人[1]。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专业除了在数量上能够与之匹敌之外,在专业划分门类上也更加具体化,出现了体育经济学这一新兴学科。体育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经济学和体育学的交叉学科,主要是通过经济学的知识服务于体育事业的发展、解决体育经济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虽然体育学科在研究生数量和规模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仍然举步维艰,尤其是新兴学科体育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任重而道远。

1.体育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1高校创新意识淡薄,培养模式单一

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就无从谈起。体育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主要是由两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方面,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应试教育,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这种一板一眼、“填鸭式”教学方式缺乏启发性和创新性,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只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将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缺少素质教育的直接体验。另一方面,我国从1978年开始招收体育专业的研究生,对体育经济学这一新兴专业的学科认识尚浅、发展水平较低、重视力度欠缺。高校对这一新兴专业在学习网络资料建设和相关教学设施配备上投入较少,可供使用的教学和学习资源不足。课题研究是提高体育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较为有效的途径,但是高校对这一专业具有针对性的科研项目、课题研究、实证性研究较少,所划拨的科研经费不足。在培养模式中,很多高校将毕业论文作为体育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毕业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但是,大多数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是对相关论题的文献资料的复制粘贴,多停留于理论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实证研究,毕业论文的辅导模式沿用了传统的导师负责制的形式,这种形式会使学生只能受到导师的影响,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1.2研究生课程设置落后,缺乏灵活性

体育经济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落后,缺乏灵活性是阻碍其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方面,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分配比例失衡。体育经济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选修课程,开设的选修课程很多与学生的知识水平、学生的兴趣和社会的要求不相符合,这就会导致学生在选修课上出现睡觉、玩手机、不认真听讲的现象。二是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不足。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内容与本科阶段的课程内容相差无几,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都与本科阶段所学习的内容有较多重合之处,教师对这些知识的讲解还是按照本科阶段的方式进行,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感。三是课程设置脱离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体育经济学专业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兴学科,其发展时间较晚,高校对这一专业的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会出现理论课多于实践课、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机会少的情况。

1.3研究生导师学术水平参差不齐

在研究生阶段,导师的学识、人格魅力、学术素养会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感染着学生,导师是研究生在自我提高和培养自身创新能力的带领者和指路人,因此导师的学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研究生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样地,体育经济学专业导师的学术水平也会在无形中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不过,很多体育经济学专业的导师的知识结构陈旧,学术素养较低,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方面的观点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格格不入,这就会导致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上课,单纯地传授课本知识忽视社会实践内容,最终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在处理学生和教师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导师会将自身的主体地位放在首位,忽视了学生也是课堂中的主体位置,没有按照学生的知识水平、个体的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过分强调整齐划一。此外,近年来,高校对体育专业的研究生招收规模和数量上都大大增加,这就会出现导师少学生多的尴尬境地。导师由于自身的精力和时间有限,不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这就会使某些学生在研究生阶段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体育经济学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在学科建设和师资力量配备方面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有些导师出于学科建设的发展需要,只能被迫从原来的专业转入到该学科。

1.4缺乏浓厚的学术交流环境

由于体育专业的特殊性,研究该学科和领域的学者和专家本身并不多,这就会导致举办一些大型的学术交流会、学术研讨会的机会不多,一些关于体育专业这个学科的学术问题也得不到及时地讨论与解决。体育经济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其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学科建设还未完善,这就会使学界对这一学科的重视力度不足,导致缺乏浓厚的学术交流气氛。这一新兴专业沿袭了大多数专业的形式即导师制,这种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研究生与其他导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与沟通的机会。

2.体育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探索

2.1高校增强创新意识,改革教育模式

高校要把培养体育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贯彻到教育方针和教育方案中,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高校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知识水平和未来社会的需求给予学生不同的教学方案。同时,开展一些体育经济学专业的科研项目、课题研究,投入一定的科研资金,让学生将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教师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手段为学生提供别开生面的课堂教学,将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容相融合、相交叉,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这个专业的前沿动态。在改革教育模式上,高校打破原来的毕业论文一对一导师指导的方式转变为导师指导小组的方式,让不同导师之间的思想进行交流与沟通,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2]。此外,高校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思想观念并结合自身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取其精华。

2.2构建以创新能力为主导的课程体系

研究生创新能力是在日常的学习中逐渐形成的,课程设置是否具有科学性是其重要的考量因素。第一,要重视学生的体育基础理论课程。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由学生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熟练性对于今后在学习其他知识时能否有效进行知识迁移有着直接的关系,这种基础理论重在传授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同时,体育经济学专业是一个实践性相对较强的专业,这就需要在课程设置上要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让学生在学习体育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第二,要加大体育经济学专业的选修课程比例,增加一些跨学科、新兴学科的门类,让学生对这一专业的发展前沿动态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开设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中涉及到本科阶段学习过的知识时,教师要增加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学会融会贯通、触类旁通。

2.3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导师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一,由于高校近年来对体育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扩大了招收规模和数量,容易产生导师少学生多的情况,因此高校要严格注意导师所带学生的数量,导师要根据每位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和素质的不同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让每位学生在研究生阶段都可以得到发展。第二,高校在对导师进行遴选工作时,除了要考察导师的科研成果的数量和等级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对导师的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前沿性作为重要的考核标准。第三,高校可以将导师对人才培养的成效纳入到对导师的考核评价机制中,这种激励机制可以帮助导师加强对自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旦部分导师没有通过考核标准,可以将其进行淘汰,让导师加强对自身学术素养的提升。第四,高校在对毕业生优秀论文进行评选时,可以适当引入奖励项目,将论文的创新性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这样可以加强导师和学生对论文质量的严格把控,从而增强导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识。

2.4营造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学术交流环境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除了自身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敏锐的思维能力之外还有学校浓厚的学术交流氛围这一大环境的影响,因此高校需要营造一种和谐、民主、自由的学术交流氛围,这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说明:一是要营造和谐、平等的学术氛围。由于体育经济学专业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对这一专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加之,体育专业招收研究生的历史较短,起步较晚,对这一领域研究的专家和学者比较少,因此学术交流会、研讨会等会议召开也会较少。面对这种情况,高校之间要加强联系和沟通,定期召开和举行一些学术交流会,让学生了解到当前自己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沿动态的趋势,让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疑问得到解答。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激发灵感,将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进行吸收、消化,进而融为自己的知识体系,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高校要为体育经济学专业提供一些发展平台和实践平台。体育经济学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这就需要高校与一些从事体育方面事业的企业进行校企联合,让学生在企业中得到锻炼,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此外,高校之间也可以进行联合,举办一些与体育经济学相关的比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比赛中得到经验、增长才干。

3.结语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非一日之功。体育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改革教育模式、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建设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和营造融洽的学术氛围,才能为其体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满江虹.从圈羊到放羊:体育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范式转向[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3(2):5-10.

体育基础理论范文7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管理;创新;途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团结稳定的根本保证,是国家人才成长和培养的重要方法与手段。教育包含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诸多主体内容,体育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承担着有效提升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身体质量健康状况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使命,是整个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体育教育,尤其是高校体育教育,直接关乎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关乎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在众多事务快速有序向前发展过程中,管理是提升效率最为直接的方法与手段。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管理,事关高校体育目标的达成。管理创新又是实现管理功能优化与合理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经验总结,剖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创新驱动的方法与构想,对于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实质性的指导与建设意义。

1、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管理取得的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鼓励之下,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在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指导下,课程改革与建设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快乐体育和终身体育的体育教育思潮逐渐在学校体育改革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高校师生普遍的价值追求。随着体育教师专业的发展、思想观念的更新与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我国高校学生也由之前的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消极被动学习状态,逐渐消除对体育教师的抵触情绪,转而评价体育课堂生动形象,体育教师幽默风趣额,是健康与智慧的化身等诸多优良评价,充分证明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长足进步。此外,我国高校体育教育还在校内外体育竞赛活动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突出起来的肺炎疫情,也有效促进和滋生了线上体育教育的开展。总之,当前我国高校体育管理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均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就,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实践中,受体育专业特点、教师专业能力与水平、管理者思维意识与偏见等方面的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管理也存在较大程度的局限性,需要与时俱进,积极进取,严格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和教育行动要求,积极主动进行管理创新,才能正确有效地实现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2、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高校体育教育管理是错综复杂的过程,既是因为管理主体与要素的复杂性与多边形,更是由于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因此,为更进一步充分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的有效创新,必须深挖当前高校体育教育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才能对症下药,提供相应的发展方法与策略。为此,我们通过专家访谈、实地观察等方式,对当前高校体育教育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逻辑分析与罗列,主要变现在5个大的方面:管理理论因循守旧、管理职责不够明确、管理内容不够清晰、管理方法略显陈旧、管理策略智慧化程度不足。对此,我们将逐一进行分析与论述,旨在对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的过程有着更为深入更为细致的认识,使方法与策略的确立能够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2.1、管理理论因循守旧

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时刻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是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人一贯的工作作风与要求。对于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理论而言,某种程度上管理理论的先进性与整体水平就决定了管理能力的高下与管理效率的整体格调。因此,对于管理理论的学习与基础的夯实,是管理决策者与执行者的智慧之举,是事倍功半的谋略行动。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须利其器”,理论武装便是高校体育教育管理过程中的“设备更新”环节和阶段。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理论包含指导理论、基础理论和相关理论三个方面的内容。指导理论起直接的指导作用,基础理论和相关理论是指导理论的重要补充。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理论指导过于陈旧,受传统计划经济发展观念的影响,管理者和决策者的理论学习与进步局限于对国家方针政策的机械记忆、理解和宣读,缺乏二次加工深入细致研究的过程,也缺乏对理论研究的创新与突破。究其原因,因为老一辈体育工作者受教育素质和文化水平的局限性影响,缺乏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型事务的应对能力。如今,众多70后、80后高职称高学历管理人才已经陆续投入高校体育教育管理实践中来,他们已经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理论,只需要对指导理论进行深入学习和加工,理论储备便能充分指导管理工作实际。因此,在全新的教育理念影响下,管理者和决策者应该对管理理论内容进行更新换代。与此同时,随着通讯网络设备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理论更新的速度日新月异,理论学习的方法今非昔比。因此,管理者和决策者应该充分注重理论学习的方法与手段,与时俱进,积极进取。

2.2、管理职责不够明确

管理职责是工商管理和行政管理运用较多的词汇,人们甚至认为管理职责是否清晰是关系到各项工商和行政管理能够实现的头等重大事情。近年来,在教育管理中,管理职责也逐渐被剥离和分化出来,成为教育管理重要的内容和环节。长期以来,由于高校体育教育在整个高校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没有根本确立,体育教育的特殊作用没有得到稳定发挥,高校体育教育管理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体育教育工作到底是由体育部门专门人才来管理,还是学校分管领导进行实质性管理,还是学校领导通过学校体育委员为对整个体育教育工作进行分门别类的领导与管理,至今在相关领域仍然存在诸多争论与误区。体育教育管理“踢球”现象在诸多高校时有发生,教务处和分管校领导从校级层面将“皮球”踢向体育工作部,而体育工作部认为学校体育教育管理如校园路跑、体育大课间等,均需要学校安保、教务、医疗卫生等多部门的协同工作,单凭体育一己之力无法完成艰巨复杂的管理任务。长此以往,体育教育管理被当成责任和负担在各个职能部门之间推来推去,美能做到责任明确,管理效率大大降低。在实践工作中,不论是学校层面统筹规范体育教育管理,还是学校层面指定体育部门管理体育教育事务,由其他部门积极协同配合,均属于工作方法与策略的问题。只要明确了体育教育工作管理的主体责任人,管理效率的提升便不是特别艰难的事情。

2.3、管理内容不够清晰

在高校体育教育管理实践过程中,管理内容的清晰程度直接决定管理质量和水平的整体提升程度。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关于管理内容的明确规定与细化,为体育教育管理有效提供了认识论与方法论层面的借鉴,可以广泛加以参考和借鉴。但是,在借鉴过程中应该充分清楚体育教育管理与其他管理事务的本质差别。体育教育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体育活动过程,因为有身体运动的参与与控制,使体育教育内容的明确与控制相对更加精细化复杂化。在体育教育管理实践中,管理和决策者除了严格按照教育管理的方法与手段确立管理内容,还应该严格按照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体育运动参与规律、体育的本质与目标、学校体育功效的实现等方面的特殊要求确立体育教育管理的内容,而后逐渐进行板块和条例的划分,细化到课程设置与教学监督、课内外体育活动风险等级划分与控制、课外运动训练和竞赛体系的建立与均衡发展等管理内容的确立与区分。

2.4、管理方法略显陈旧

高校传统的体育教育管理模式,过分依赖教育行政统一命令一个模式搞一刀切,管理者、领导者、决策者通常是一个人所为,对于体育教育管理事务有较大的支配权力和空间。在此背景下,管理方法必定走向单一和独断专横,表现出过分利用管理权力对管理事务和相关管理对象的发号施令与行为控制和约束,不利于管理事务的良性发展和管理对象工作热忱的发挥,也不利于最重要的管理对象学生群体体育活动过程中运动参与以及身心健康既定目标的达成与实现。为此,应该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调整领导决策者和管理执行者的思维意识和习惯,转换管理理念,由管理向服务和治理转变,牢固树立管理者的服务意识,而非硬性地统治、控制和发号施令。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应该充分调动各种因素,运用各种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促进管理对象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促进管理目标的达成与实现。

2.5、管理策略智慧化程度不足

管理包含人财物和时间空间信息等诸多要素,并且管理是一个从信息输入到信息加工处理再到信息输出的封闭过程。无论是对于管理要素施加影响,还是对于管理过程施加控制,都需要个人和集体智慧的融入。因此,在高校体育教育管理过程中,为使管理对象对于体育教育的发展与运行规律有明确的了解,并且能够积极主动投身于高校体育教育建设与发展中去,要求管理决策者和执行者充分发挥智慧,才能充分调动管理对象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因此,对于高校体育教育管理决策者和执行者而言,必须有高度敏感的神经,高度警觉的思维意识和习惯,较强的自我反思能力,并且能够对体育教育管理发展变革与前沿有敏锐的捕捉能力,才能促进管理效用的最佳化实现。

3、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管理创新的途径

根据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症下药,一一对应,就有管理理论更新、管理职责明晰化、管理内容精准化、管理方法科学化、管理策略智慧化等方面的具体发展路径。

3.1、管理理论更新

对于理论更新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是党和国家发展以及治国要领的时间经验总结。理论更新也是经济文化社会诸事务快速有序向前发展的重要前提与保障。高校体育教育管理决策者和管理者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进取,与时俱进,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理论、教学学和体育学基础理论以及人文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相关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方能在错综复杂的高校体育教育管理中做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3.2、管理职责明晰化

管理过程中责权利的分化与细化,是管理效率提升的重要前提,不仅公共管理和经济文化社会诸事务管理如此,教育管理也是如此。在高校体育教育管理过程中,管理决策者和执行者应该将管理分工和职责明晰化作为管理的重要内容与抓手,尽量避免过渡环节和中间环节的责权利不清晰不明确,有效防止管理对象打擦边球思想与不良作风的滋生,管理者和管理对象均应该梳理责任意识和担当风范,方能形成团结协作和良性竞争的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管理团队,创造最佳的管理效率和奇迹。

3.3、管理内容精准化

对于管理内容的精准化处理,既是认识论层面的要求,更是方法论层面的重要举措。在高校体育教育管理过程中,为使管理内容尽可能的精准化,必须统一管理思想,确立普遍的管理原则、方法与策略,“头脑风暴”和“个人英雄主义”均将导致对于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的极端危害,必须坚决予以抵制和剥离。在对管理内容进行精准化处理的过程中,应该坚持群智群策的原则,充分调动所有对象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与热忱,向时间要真知,向空间要效率。

3.4、管理方法科学化

按照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管理方法是指用来实现管理目的而运用的手段、方式、途径和程序等的总称。管理的基本方法包括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和教育方法。而管理的教育方法是指组织根据一定目的和要求,对被管理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道德教育,启发其思想觉悟,以便自觉地根据组织目标去调节各自行为的管理方法。鉴于教育管理的突出特征,也鉴于高校体育教育管理在整个高校教育管理和高校发展重的突出作用,在高校体育教育管理实践中,应该充分运用人本管理、科学管理、目标管理、系统管理等管理方法,通过讨论、协调的方式,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手段,使高校体育教育管理时刻朝着科学化和有序化的方向发展。

3.5、管理策略智慧化

当前,党和国家大力提倡经济文化社会诸多事务智慧化发展。我国经济文化社会从劳动力密集型向资源和科技密集型的发展,便是智慧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与成就。教育事业的本质目标就是培养国家经济文化社会传承和发展综合人才,因此,在教育管理决策过程中,对其进行智慧化转型升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鉴于高校体育教学的灵活性与重要性,在管理实践中,应该充分吸收各种管理模式的优点,充分运用“合拢式管理”、“抽屉式管理”、“一分钟管理”等策略,使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管理朝着系统化、科学化、民主化和标准化的方向不断迈进,早日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的既定目标。

4、结束语

体育基础理论范文8

 

在中国体育学术理论书籍中所能见到的西方体育史及体育哲学的译著很少。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成都体育学院曾经翻译过两本《世界体育史》([美]范达冷•本奈特等著,翻译小组译,成都体育学院,1976年。)和《体育运动全史》([匈]拉斯洛•孔著,颜绍泸等译,中国体育史学会办公室,1986年。),但没有流传开。现在所能见到的恐怕只有周恃天译的《西洋体育史》(Hackensmith.C.W著,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1年。)一书了。而有关西方体育哲学译著则至今还没看到。现在对外学术交流频繁,获得有关外文资料方便,但系统地从全貌上了解西方体育理论发展情况,还需要研读能够反映其研究水平的代表性书籍。特别是西方体育基础理论的译著,对于广大普通体育理论工作者和学习者来说尤为重要。但是,多年来我国体育理论研究强调应用性,现在很难见到基础理论学科的专著出版,国外译著更为少见。今年,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谭华教授出访了欧美各国,为我们带回了西方体育学者的一批重要学术著作,这对当前我国体育基础理论建设无疑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有关这些书籍的情况,在谭华教授的主持下,将陆续介绍给大家。笔者所学习的这本《AHistoryandPhilosophyofSportandPhysicalEducation:FromAncientCivilizationtotheModernWorld(体育史与体育哲学)》是由美国学者罗伯特•麦基考夫(RobertA.Mechikoff1949~)所著的2002年版本。罗伯特•麦基考夫先生是美国一位知名的体育理论家,就职于美国圣迭戈州立大学锻炼与营养学院,曾获得俄亥俄州立大学历史与哲学专业博士学位。现担任美国高等教育体育联合会会员(NAKPEHE)、国际奥林匹克学院(IOA)教授、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奥林匹克研究中心奥林匹克专业研究员、美国考古学会会员(AIA)、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官员等职。该书出版发行后受到广泛好评,已连续再版四次,并翻译成韩文出版。罗伯特•麦基考夫先生主要的研究领域是体育历史与哲学的发展,他特别关注从古代奥运会到现代奥运会的历史与哲学问题。同时,还从事古希腊和古罗马竞技体育方面的历史遗存研究,在欧洲许多博物馆和图书馆进行大量的古代奥运会历史文物的历史学研究。罗伯特•麦基考夫先生取得了许多成绩,研究成果颇丰,在国际奥林匹克研究中具有一定影响。   罗伯特•麦基考夫先生所著的《AHistoryandPhilosophyofSportandPhysicalEducation:FromAncientCivilizationtotheModernWorld(体育史与体育哲学)》(2002年版)一书,其特点是以哲带史,以史论事,史哲结合,论述精当,脉络清晰。   全书分为五部分内容,共17节。各部分主要内容大体如下:   第一部分为古代文明。作者首先通过对苏美尔、埃及和中国古文明的分析,论述了西方体育形成的历史源头,旨在阐明西方体育起源中所表现出的人类共性和多质特征。作者强调人类的身体运动能力、健身、竞技和游戏从其存在之日起就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的本性中所固有的运动特点和相互竞争以求生存的天性,是人类产生身体运动文化愿望的生理心理基础。随着人类的进化,为了生存和荣誉的身体运动就成了人类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并且通过多种多样的体育运动形式表现出来。另外,参与体育运动带来的无限乐趣也是人们喜欢的重要原因。作者在书中说,正如当代人一样,这些古文明时期的人们把体育运动与精神和世俗世界紧密联系起来。尽管这些古代文明已消失很久,但是他们在西方文明的科学、建筑、思想以及体育运动等方面都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第二部分作者沿着欧洲从精神世界到世俗世界的历史进程分析了西方历史上人体运动观的流变。这部分作者按照西方历史发展脉络对体育发展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主要从中世纪900~1400年的哲学观以及运动和体育、文艺复兴时期及变革、科学及启蒙时期以及19世纪德国、瑞典和丹麦对体育发展及人体哲学的贡献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作者特别对西方历史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哲学家、教育家有关体育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分析。   第三部分作者对美国体育专业理论及发展进行了论述。   书中介绍了美国体育专业理论及发展情况,作者对19世纪美国体育运动中人体运动观的改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作者对美国1885年后在科学、医疗和健康观的发展进行了阐述,并且集中分析了1900年~1930年美国体育的改革情况。19世纪美国社会文化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早期科技创新深刻地影响了体育运动的发展,新兴体育运动和游戏广泛开展。作者还主要介绍了这一时期美国赛马、球类运动中板球、垒球和足球、“业余”运动的开展情况。   第四部分作者对美国体育发展史及哲学观进行了论述。   19世纪美国哲学是以先验论和实用主义为主。作者分析了爱默生、卢梭、达尔文的实用主义思想,并对美国体育教育家皮尔斯、威廉•基姆斯的体育思想进行了论述。同时,作者对美国殖民时期的体育进行了回顾,描述了20世纪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情况。   第五部分是作者附加的一部分关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政治及社会历史资料选编,分别为1896~1936年、1848~1968年、1972~2000年三个时期的现代奥林匹克政治及社会历史选编。在这个资料汇编中,作者为读者详细了解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政治及社会历史情况提供了较为详实的文献材料。   该书内容丰富,史料详实,图文并茂,阐述清晰,是了解西方体育和美国体育发展历史的一部好书。作者首先为读者理解西方体育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该书并非泛泛地对西方体育历史事件的简单罗列,或对众多哲学家思想的一一介绍,而是将西方体育发展历史与深刻的哲学思考联系起来。在西方体育发展的宏观历史背景下,作者选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西方哲学家、教育家做精细的和深入的分析评介,为读者梳理出西方体育思想发展的逻辑脉络。这也正是该书的最大特点和值得称道之处。现在体育史与体育哲学在我国研究趋冷,发展并不如意。虽然偶有体育史方面的专著出版,但大都是适应社会热点的专题史罗列,成果平平。而体育哲学的研究未见多少成果出现。事实上,这两个学科研究的价值转向和模式转变已成必然。中国体育史学研究需要从浩瀚的历史材料中提取哲学精华,为揭示人类体育的本质意义提供历史素材。体育哲学则需要从抽象的概念理论走向历史和现实,两者的交融互补是焕发各自学术生机的前提和基础。该书作者将体育史与体育哲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出其深邃的思想深度,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范式。#p#分页标题#e#   书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从西方古老文明一直到20世纪西方体育运动广泛开展的历史进程,突出了在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哲学家、教育家的体育思想。全书以西方哲学家对人体一元论或二元论的认识为主线,分析在不同历史时期体育运动的发展情况。正如作者所认为的,当把肉体、灵魂和精神看作同一体的一元论时,这一时期体育就会发展;当把肉体、灵魂和精神看作对立的两个部分时,在二元论时期体育就会受到抑制。作者用哲学研究的方法,从本质上为我们说明了自雅典和斯巴达起,在西方历史长河中此消彼长的人文主义和军国民主义两种体育思想的哲学来源和历史流变。   作者始终用现代化、宇宙论、实体论、一元论和二元论等几个重要的哲学概念统领全书。书中特别指出,欧洲近代城市化和工业化对西方体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由于作者擅长于历史和考古学方面的研究,书中对西方古代文明进行了较好的阐述。古代体育文明早在公元前就已经繁荣发展,并且以尚未发现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先祖。   产生于美索布达米亚、埃及和中国的古代文明中许多体育项目,和我们现在所分享着的体育运动项目相同。东西方古代体育文明中的相似性说明了人类体育的同质性,而其中的不同又揭示出各自体育文化的独特之处。作者指出,古希腊有两种体育运动观———自然主义与非自然主义流派。源于一元论的自然主义认为,体育和智育应该相结合,使人能够均衡发展。源于二元论的非自然主义则认为,体育只能为智力发展服务。书中以雅典和斯巴达为例,说明雅典人追求身心和谐发展。雅典的体育教育是通过体育来进行教育,使雅典的公民可以获得取得公民资格所需要的重要美德、忠诚与勇气。而斯巴达人的体育训练观(不是体育教育)是严格的身体训练,为了达到军事目的而锻炼身体。作者着重分析了古希腊三位伟大的哲学家对体育运动的看法。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在二元论的基础上形成了对人体的哲学观。他们都认为,能够陶冶灵魂的智力活动总是高于对身体的发展和训练,智力的发展至关重要。他们将人体视为魔鬼用来侵蚀灵魂的工具。因此,对身体的训练是堕落行为,应尽可能地反对和排斥。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清楚地表达了精神和灵魂比肉体更重要的观点,这一点在其所提出的社会等级制度的观点中体现得尤为清晰。在晚期,他提出了精神和肉体和谐发展的思想,但是,这并不等同于二者可以平等发展。亚理士多德认为健康的灵魂取决于健康的身体,所以,理性的灵魂要受到教育。体育(体操)能使年轻人身强体壮,以便在战时能保卫雅典,和平时期服务于雅典。他坚信,健康的灵魂要有健康的身体为条件,因此,体育对保障身心健康很有必要。希腊人非常崇拜人体的健美和敏捷,通过不断完善自己的躯体,人们才更像诸神一样。所以,古希腊对身体的发展既是一种宗教活动又是一种体育活动。希腊人崇尚对人体健美的发展,形成了一种超越的人体运动的审美理想,这一直影响着西方体育文化的走向。   过去我们对欧洲中世纪体育情况了解有限,该书作者对此进行了详细论述,大大开拓了我们的研究视野。作者指出,中世纪的人体运动观反映了神学信仰,很多早期的基督教徒不赞扬人体,而是轻视它。虽然希腊人是出色的运动员,崇拜人体并拥有健美的体形,但却被这些早期的基督徒视为异教徒。在这些基督教教徒看来,古希腊通过运动和获得身体健美来敬神是过分看重世俗的东西(对身体的崇拜)而对精神世界重视不够(对灵魂的熏陶)。绝大多数的基督徒认为,参加体育运动或致力于发展身体的训练都会污染身体,而身体是灵魂的居住之所,这样会玷污灵魂。中世纪基督徒所持的观点相当程度上是对异教信仰做出的反应。在有关中世纪宗教的著作里,基督被描绘为肉体、精神和灵魂的完美统一体。从上帝创造包括人类万物的这个角度来看,肉体和灵魂都是好的,因为上帝不会有意创造有害或是邪恶的东西。一些正统的基督教徒坚持拒绝接受人体邪恶说,但是他们只是极少数。   作者认为,基督人体运动观是在新柏拉图派哲学以及教会的观点上共同建立起来的明确的但又自相矛盾的有关人体运动的价值体系。那些属于禁欲的二元论的基督徒们所持的观点源于柏拉图哲学观,认为为了净化灵魂,人体不应有任何享乐。而希伯来作家坚持认为,作为上帝唯一真实反映形象的人,是肉体和灵魂的身心统一体。但到了14世纪一场大瘟疫横扫欧洲,留给人们的是对死神的绝望和困扰。由此,人体更被视为是“罪恶的携带者”。作者认为另一种人体运动价值观源于东正教和希腊哲学思想的融合,这点从基督教僧侣们的生活中可见一斑。他们寻求通过禁欲、祈祷和放弃物质所有来开悟,除了宗教礼仪和体力劳动,基督徒应避免肉体享乐和诱惑。虽然在此观点下体育无法存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人体没有认识。他们对人体所持的态度只是一个选择的问题:他们选择的是,剥夺自身肉体的享乐。   经院派倡导体育运动和健康,因为身心完整才能快乐。但是,早期的基督教僧侣通过禁欲来达到开悟,抨击旨在促进健康的所有形式的体育活动。这是绝大多数教会所持的立场,即人体是卑劣的、堕落的,无法拯救。由此可见,早期的基督教僧侣和经院派在关于人体价值和体育运动价值方面存在分歧。   在中世纪发生的事件中,既有骑士时期骑士们的运动技艺,又有为十字军东征而服务的运动以及僧侣们的禁欲主义。作者指出,一般人们总是从神学和哲学的立场出发,认为中世纪除了当时的军事活动,不存在任何体育运动。但事实并非如此。尽管许多早期的基督徒并不像希腊人那样重视身体,但仍然有一些个人和团体并不排斥人体。早期的教会受到希腊哲学家的巨大影响,在古希腊和一些教会,人体享有显著的地位并且受到尊重。希腊诸神和基督教中的上帝都以人的形式出现。而教会也无法压制人们玩耍和嬉戏的天性,他们对贫民和贵族从事的游戏和娱乐活动持容忍的态度。中世纪贵族联赛经常会出现残忍和流血的场面,教会则反对格斗场面。在十字军东征期间,教会确实允许与联赛有关的竞赛活动和格斗,用以备战。   作者对中世纪人体运动观的深刻分析为读者指明文艺复兴以来西方体育思想是在中世纪复杂的思想基础上的一种延续和不断成熟。任何跨过中世纪而认为西方体育思想是古希腊的简单重复都是缺乏理论依据的。作者同时提醒读者,中世纪时期的哲学思想掺杂着宗教,往往表现为难以掌握和理解的许多模糊不清的思想的混合体,中世纪的体育思想和运动实践亦是如此。#p#分页标题#e#   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体育发展的起步时期。作者在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变迁进行简介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和教育家维多利诺,以及改革时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伊拉斯谟、路德、卡尔文等人的体育思想。文艺复兴时期是知识分子的觉醒时期,并由此改变了中世纪对人体的态度。人文主义的哲学观点强调的是实实在在的人,而非精神的自我。这种思潮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有关人体的事情被视为是可以接受的,其中运动和体育是其直接的受益者。宗教被降为是个人或内部生活的一个部分,应由个人来决定。因此,改革运动更多的是致力于社会和宗教改革,要依靠个人去解读圣经,这对教育的影响巨大。无论来自何种社会阶层的人都要学会读书识字。从这个角度讲,这是朝着发展国立全民教育体系迈出的一小步。此外,改革运动还鼓励了中产阶级的崛起,宗教成为评判人们行为的工具。新教徒们更重视现世的而非来世的事情。这些变化对人们如何看待游戏活动和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作者指出,路德和卡尔文的改革思想试图将游戏和娱乐从人们的生活中去掉。这种争论导致了新教徒的工作观的形成,即人内心世界的道德美可以通过观察其工作习惯来评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娱乐玩耍,你就是在表明,你是一个罪人。这种工作和娱乐观的现代表现形式在美国仍然可见。   路德和卡尔文主义削弱了中世纪的信念,即否认人体价值以净化灵魂,取而代之以这样的观点:人体的存在是为了做上帝认为的好事,好好地利用上帝所赐予的时间。但是,改革运动对娱乐和体育的态度和早期僧侣的思想几乎相同:两种神学都反对娱乐、运动和体育。   作者在介绍欧洲科学时期(1560~1688)和启蒙时期(1688~1789)的基本情况基础上,分别分析了这一时期的科学思想家伽利略、培根、牛顿、霍布斯、笛卡尔、贝克莱,教育家弗兰西斯、理查德、蒙田、夸美纽斯、汉密尔顿、洛克,伟大的哲学家卢梭的体育思想。作者指出,当代教育中的重大思想在这个时期已经萌芽,如民主教育。教育与启蒙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样,体育也受到它的影响。这一时期许多评论家发表了很多有关把体育运动作为培养理想的个人和群体的方式的好处,以及“本性”在培养全人方面的作用的评论。因此,第一批“现代”的体育教育者就出现在启蒙运动时期并非巧合,他们的许多思想仍存留至今。   作者特别对19世纪欧洲体育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首先从19世纪德国观念论主义者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等人的哲学理论入手,分析了自我观念对欧洲体育发展的影响,说明了19世纪西方体育已取得了其哲学地位,并且得到了巨大发展。作者联系19世纪欧洲的德国、瑞典和丹麦体育发展情况具体分析观念论在体育中的运用,逐一对学校体育中学生、价值观、目标、大纲、评估等进行了阐述,并就教育家海因奇的体育思想进行了介绍。   作者指出,如古希腊人一样,德国的理想主义者相信对自我的发展。作为人类主要存在形式的身体,灵魂和智力应受到教育。每个人全面发展的观点基于完美主义,这种发展的道德观为运动员精神和公平竞争提供了道德理论框架。   体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德国、瑞典和丹麦体育教育家的理想主义哲学和他们不懈的努力。但是他们对体育的促进是为了达到其军事目的,而非真正为了体现其教育和健康的价值。作者同时指出,美国体育运动的发展影响了世界的发展。19世纪标志着这样一个时代的到来,美国人开始接受体育活动,这与对人所持的积极态度有着紧密的关系。人们逐渐从健康的乡村生活方式转向不利于健康的都市生活,而体育则成为一种弥补的手段。此外,人们认为,参加体育运动能够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和发展个人技能。许多诸如刚毅、坚强等美德都和体育有关,使之成为值得从事的成人运动。把体育引入教育机构说明,美国人认为这些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教育性。   作者对西方体育历史发展的其他方面也有很好的分析和论述,这里不一一列举了。总之,该书作者试图阐述西方体育从古代文明开始,经过15~16世纪的孕育、17~18世纪的教育化、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的课程化和科学化、19世纪末期~20世纪法制化和全球化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   同时,作者紧紧围绕西方体育中人文主义传统和科学主义传统,从体育哲学角度揭示西方体育存在和发展的本质与特征,为读者尽可能地论述了西方体育的发展历程。作者依据其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通过体育历史与哲学的有机结合,深刻分析了西方体育各个历史时期的体育运动观,为读者全面理解西方体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书中有许多不凡的理论分析和论述,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是一部西方体育基础理论学科的好著作,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