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论文范例

体育教师论文

体育教师论文范文1

1.确保运动场所、器材的安全,做好积极预防

学校要保证运动场地、运动器材的安全,每个学期初要对所有的场地、器材进行一次彻底的检查,每个月也要例行检查,对不合乎安全标准的、超期使用的、老化的器材及时维修、更换或报废处理。体育教师在上课前要认真检查体育器械,严禁不合格的、有安全隐患的器材进入体育课堂。体育活动的所有环节尽可能考虑周全,做好积极预防工作。

2.健全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安全措施严格落实到位,形成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体育安全的管理要落实到每一个人,健全安全监督机制,让每一个体育教师都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1.利用体育理论课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学生对体育课存在一些误区,认为体育课就是室外课,就是蹦蹦跳跳,忽视了有关体育的理论学习。教师要充分利用理论课,让学生学习掌握运动损伤的预防、急救处理方法、运动处方等理论知识,通过系统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安全知识,掌握应急自救、紧急处理、救人方法等。学校也应通过橱窗展示、校园广播、校报展览等向学生做好安全教育宣传工作。

2.让学生学会应急救人和应急逃生技能

应急救人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不能盲目,否则会导致不必要的损伤。例如,在实践课上要让学生熟练、正确地掌握脱臼和骨折的处理办法、心肺复苏方法、心脏按压人工呼吸、休克处理、大出血的紧急处理等。另外,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做逃生练习,既可以锻炼身体又能让学生掌握逃生的技能。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在教学楼演练火灾逃生;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锻炼上肢力量,提高攀爬能力,掌握攀爬逃生自救技能;在进行武术教学时,让学生掌握防身格斗技巧,为正当防卫提供必要的技能;在游泳课上,指导学生掌握游泳技能等。这些都是应急逃生必需的技能,掌握这些技能将使学生终身受用。

三、教师要注意教学中的安全

1.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

在教授一些有危险性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适当降低难度,让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教学内容,但是也不能因为潜在的危险性而舍弃这些教学内容。另外,为了教学安全,可适当改变教学方法。比如,掷铅球时,可以用实心球代替铅球,大大降低了危险系数;越野跑可以在操场上进行,不必到校外,以消除校外道路交通带来的安全隐患。

2.体育教学中做好分组练习

学生的身体素质千差万别,运动技术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异,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器材,这样可以降低运动危险系数。比如,在“跳山羊”教学中,高个子的、弹跳性好的学生可以选择高一点的“山羊”,反之选择矮一点的“山羊”,避免学生出现恐惧心理和摔倒的危险。

3.严格体育教学

首先,体育教师要认真准备好每节课,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认真检查器材、场地,排除安全隐患,认真了解每一位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其次,高度重视准备活动,不走过场,在运动中做好对学生的保护与帮助。再次,杜绝“放羊式”教学,杜绝教师擅自离开课堂的情况。教师要熟练掌握运动伤害的应急处理,一旦发生意外伤害应做出紧急正确处理。最后,课堂教学结束后一定要进行放松活动,这样可以有效缓解疲劳、平缓心率,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四、结语

体育教师论文范文2

1.观念陈旧,缺乏改革的激励机制

在一些高职院校,体育教育通常处于边缘化的位置,认为只要上课能做一些基本动作,跑一跑,跳一跳,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很少有人深入地思考一些深化教学,更好发挥其作用的问题。老师们主观上是这种认识,客观上学校也鲜有鼓励体育教师改进教学的制度措施和奖励机制,造成干好、干不好都一样,没有奖惩措施,造成教学改革效果不理想。

2.现行教材不利于教师组织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高职课程改革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设计理念上,充分突出了职业性的特点,体现了行业、企业的需求。但由于学科性影响时间之长,影响的程度之深,导致目前高职教材在内容取舍上,形式编排上,还存在着本科教学的影子,致使理论内容较多、较深,动手训练、实训内容较少,职业化的特点不明显。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时的限制等因素,照顾了理论内容就没有了实训实践,兼顾了实训环节就无法讲透理论内容。这样的限制和困难更多地体现于教学中,导致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难以连贯地贯彻下去。

3.现有师资结构制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现在,在大多数高职院校,师资多数由传统师范类教师组成,没有企业工作经验,也鲜有职业教育经验。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开展了“双师”培训工作,但培训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正在高职院校大力发展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式仍然没有走出教师本位模式的束缚,使得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难以深入开展下去,从而未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高职体育教育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策略

1.围绕职业能力培养,改革高职体育课程教学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16号)的文件精神指出:高职教育的培养是适应社会和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适应岗位的职业能力,要面向职业岗位设置课程,做好课程设计计划。体育教学作为高职教育教学的一项内容,要注重在课堂教学中明确培养目标。

2.搞好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把课堂搬到工地、车间、工作现场,让学生在更真实或更仿真的环境中,学习课程理论的同时,锻炼动手能力,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了做到这一点,实训室或实习车间是最好的课堂环境。在今后的工作中,首先要发挥地方政府对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尤其是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管理、指导功能,从政策、资金、人员、制度等方面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提供保障。其次,学校要与企业建立良性的联动、合作机制。学校为企业培训毕业生及顶岗实习生,企业为学校派出兼职教师,提供实习场地及机会、见习课堂等便利条件,在互利互惠的同时学校要把握让企业先赢的前提,做好校企的深度融合。如此才能做到不论是在学校的课堂,还是企业的车间,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才能深入开展下去。

3.整合高职课程教学内容,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体育教师论文范文3

目前在大部分的幼儿园中,担任体育教学活动的教师普遍学历水平不高,体育知识也很匮乏,导致对幼儿体育活动的组织缺乏了科学性。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仅仅成为了简单的户外活动,几乎没有专业的指导和示范讲解,更忽视了合理安排体育课程内容。

二、男幼儿教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优势

近年来,男幼儿教师作为一种新鲜血液注入学前教育工作者队伍,成为幼儿园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男幼儿教师以其性别、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一)男幼儿教师基于生理因素所形成的教育优势

从生理因素上来讲,男幼儿教师和女幼儿教师的差异不单是器官上的差异,还有组织、细胞、分子的差异,遗传与基因、解剖与生理机能、运动机能及其身体形态的差异。正是这种先天的差异性,使得男幼儿教师的体育教学在速度、密度、力度、险度等方面均展现出强烈的“阳刚”风采。男幼儿教师所选择的活动内容普遍刺激、惊险和富有挑战性,因为爆发力、体力及反应速度等方面的优势,男幼儿教师在一些细节上也会如鱼得水。例如,在一次体育课上,幼儿在玩“小小跳水员”的游戏(幼儿要从凳子上面跳下来)。由于幼儿的准备动作不当,在起跳的时候失去了平衡。几乎所有的围观女性教师都发现了这一情况,其中几位身体本能地冲过去,这个时候身旁的男幼儿教师还在组织其他幼儿排队。可是就在幼儿要摔倒在地的一刹那,身旁的男幼儿教师一个跨步,伸出双臂抱住了幼儿,使其稳稳地站在了地上。其反应速度之快,力量之大,让女教师感慨不已[6]。

(二)男幼儿教师具有阳刚之气和果敢的性格特点

男幼儿教师阳光、勇敢、坚强的性格特点能促进幼儿更好地成长。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幼儿园教育中幼儿身心的健全发展。男幼儿教师具有其独特的教育优势。男性具有独立、自主、坚强、自信等优秀品质,具有阳刚之气,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发展。孩子在与男幼儿教师的接触中,通过游戏潜移默化地感受着男性品质,在自然中便学习了他们的举止。所以在幼儿园,男幼儿教师能帮助幼儿模仿、学习男子的气概,从而形成良好的角色心理认同。

(三)男幼儿教师组织的体育活动内容丰富、活动量大,能够满足幼儿的需要

男幼儿教师身体素质好、体育技巧高、精力旺盛、办法活、点子多、保护能力强,更适合带领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男幼儿教师组织的体育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既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又可以激发幼儿积极参加游戏的兴趣。男幼儿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以哥哥的身份介入,在与幼儿玩耍的过程中会深受幼儿的喜爱。男幼儿教师会给孩子更多的游戏时间,让他们尽情地玩耍。特别是让那些精力旺盛、喜欢运动、大一些的幼儿得到满足,同时也减少了他们的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另外男幼儿教师善于抓住体育活动中的关键点,在给幼儿传授体育活动知识技能的同时,完善幼儿的人格和个性,为幼儿的终身健康打下基础,让幼儿在大量的活动中得到满足,心情愉悦,身体健康[7]。

三、提高男幼儿教师体育教学活动水平的建议

(一)男幼儿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体育知识与技能

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是教师素养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着他们对教学的认识和理解。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是教师获得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的教师,应该拥有过硬的体育专业知识与技能。体育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化的基础,特别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教师面临着科学技术的综合化,教育的社会化和教育科研一体化的趋势,要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随着全球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和我国对教师专业化的关注与实施,幼儿体育教师作为教师成员中的一个群体,在倡导幼儿体育的思潮中不可忽视。

(二)男幼儿教师应该具备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身体素质

健康的身体是搞好幼儿体育工作的重要保障。男幼儿教师要教育和照看一群天真活泼的幼儿,需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身体健康的教师,精力充沛,工作效率高,与幼儿一起活动,给幼儿带来自信和欢乐;如果教师体质差,精神状态欠佳,则班级的气氛压抑、沉闷,影响幼儿的心理。男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影响幼儿的个性品质形成。具有优秀心理素质的教师其工作方式倾向于民主型,心胸开朗,处事机智灵活,所任教班级幼儿大多守纪律、有礼貌与人亲近,能友好相处。男幼儿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在幼儿面前,展现出自身的人格魅力,以获得幼儿的信赖和喜爱。

(三)男幼儿教师应该提升体育教学水平

体育教师论文范文4

1.职业素养。

关于职业素养这一类,主要设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体育教师非常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教学中工作严谨,认真负责”,有70%的学生选择表示认同。二是在“下列哪些行为造成了教师的职业素养较低”问题中,有27%的学生选择了体育教师经常不备课就开始上课,有7%的学生选择了教师在上课时接听电话,有9%的学生选择了体育教师无故缺席和与其他科任教师换课,还有6%的学生选择了教师并没有按照课程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三是“你认为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在逐渐降低吗?”有接近87%的学生认为没有,并不赞同这一观点,有7%学生的保持中立态度。通过职业素养方面的调查发现,现阶段的体育教师在职业道德上并不存在很大的问题,但还是存在教师采用比较散漫和随意的心态上课,并且这种教学观念有可能会继续存在。

2.道德品质。

关于道德品质的调查设立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体育教师不平等地对待、不尊重学生的行为存在”,只有5%的学生认为存在,还有少数学生表示没有感觉到这种问题的存在,有95%的学生认为并不存在。二是“体育教师待人真诚,能作为学生们学习的榜样吗?”,有93%以上的学生一直认为体育老师平时待人比较热情、诚恳,并把体育老师树立为自己学习的榜样。三是“下列哪些行为影响了你对体育教师道德品质的评价?”其中认为教师在评判学生时用语不文明的占6%,教师的形象(举止、着装等)不具有表率作用的占14%,认为教师社会公德心不强占10%,还有72%的学生认为教师形象较好。四是“你认为体育教师的道德品质在逐渐降低吗?”95%以上的学生认为没有降低。通过对体育教师道德品质的调查发现,虽然从总体上看,教师的道德品质还是不错的,但还是存在少数道德观念较低的教师,并不能通过教学在言论、行为、生活作风和思想意识方面为学生树立起榜样,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领、推动等积极向上的影响作用。

3.高尚情操。

体育教师是否具有高尚情操的调查涉及三个方面问题:一是“体育教师会经常发牢骚,比如在课堂纪律不好或是其他情况下”,其中有28%的学生认为体育老师平时上课确实会发一些牢骚。二是“体育教师以家庭背景好坏来对待学生”有10%的学生选择了同意,75%的学生选择了不同意,剩下学生保持中立的态度。三是“你认为体育教师的高尚品质在逐渐降低吗?”有27%的学生认为是的,有73%的学生认为并没有降低。通过上述问题,可以了解到虽然体育教师在情操方面的表现不算差,但是学生却对教师今后情操的提升抱有不看好的心态,因此,体育教师的高尚情操培养也是不忽视的问题。

4.教学能力。

这里的教学能力不仅包括教师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还包括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因此在教学能力方面我们设置了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体育教师的知识体系丰富,能理论联系实际地教学”,有85%以上的学生认为体育老师知识丰富,博学多才,其中有15%的学生认为体育老师缺乏丰富的体育知识。第二,“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频率高吗?”,有83%的学生经常与老师互动交流,17%的学生很少与体育老师交流甚至一次都没有交流过。第三“,你认为下列哪些内容是体育教师最为欠缺的?”有17%的学生选择了教学氛围的制造,有10%的学生选择了与学生之间的友好关系,还有10%的学生选择了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性,而有63%的学生则认为并不欠缺。第四,“当学生的观念与教师的观念产生分歧时,教师最常用的方式”,其中有40%的学生选择了探讨式交流,有35%的学生选择了说服学生,有6%的学生选择了直接忽视,还有19%的学生选择了各存争议。第五“,你认为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必要进行提升吗?”有15%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85%的学生认为不必要。分析调查结果可以发现,体育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编排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且有些教师还喜欢讲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上课敷衍,浪费教学时间,因此,对体育教师的师德修养进行改进和加强是很有必要的。

二、体育教师师德修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

根据以上体育教师师德修养的调查情况可以看出,在各项指标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问题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为工作态度不端正,比较敷衍和散漫,个人品行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以及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从调查结果还可以看出,其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于教师自身、学校的管理体制以及社会风气等因素。本文立足产生的问题,将进一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1.体育教师个人对师德修养的重视程度不够。

一是缺乏教学责任心,部分体育教师仅将教学生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并没有把将学生培养成思想品行端正、技术水平高超的人才作为教学目标,不仅认为只要将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讲解完就算是完成任务,也不管学生有没有将体育知识点消化理解,体育技能掌握熟练与否,而且缺少更新知识体系和技能水平的积极性,因此频频出现工作态度较差、职业素养较低的现象。二是思想认识程度不够,多数教师并不认为自身的道德素质和品德能影响到学生,只认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教好书,锻炼好学生的体能和提高技能即可,不具备以身作则的思想理念,因此,当学生不好好学习时,就采用严厉的语气和粗俗的语言来评判学生,这种行为为学生所诟病,不利于树立良好的师者形象。

2.学校缺少对体育教师师德修养提升的监管体制。

体育教师师德修养的培养和提升需要学校给予监督和引导,但是很多高校在这方面都做得不够,主要原因是学校往往只重视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而轻视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因此对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个人品行的监督不到位。另外,对教师的师德修养建设缺乏具体措施,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对国家和教育部门颁布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法规也没有真正落实,从而造成了教师师德修养水平逐渐下降的现象。

3.社会不良风气对体育教师师德修养造成的不良影响。

虽然这一因素在影响体育教师师德修养方面的作用较小,但是社会的腐败思想和消极生活态度,对于部分立场不坚定、思想觉悟差的教师就很容易造成他们的意志薄弱,对职业的认同感低,有时甚至还会出现一些不良的职业道德败坏行为。

4.改进和加强体育教师师德修养的措施。

4.1学校要积极开展增强体育教师师德修养的活动,提高体育教师师德修养建设的意识。

首先,学校要定期让教师学习师德修养课程,如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法等,了解教师师德修养是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其次,教师应明确自身的教学职责和任务,从而能自觉更新知识体系和观念,并自觉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体育教学工作中,以此来不断完善自身的师德修养水平。必要的师德修养活动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能够帮助教师达到师德规范的标准。

4.2建立体育教师师德修养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要建立合理的体育教师师德修养考核机制,首先,必须由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评价,以实现客观和符合实际情况。其次,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岗位聘用、职称晋升或是涨工资的重要依据,从而激励教师加强师德修养。最后,考核内容要从备课、言行举止、着装、教学能力、教学方式等方面着手,以做到全面改进和加强体育教师的师德修养。客观公正的评选机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个人修养的养成。通过一定的制度及规范对教师的行为进行约束,促使教师自觉完成个人修养的提升,对于建立体育教师师德修养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4.3体育教师通过与学生之间的友好交流来促进师德修养的培养。

友好的教学气氛不仅能让教师轻松了解学生的心理和道德状况,而且也能帮助教师进一步明确自己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如何做人,从而能够自觉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等。教师的行为举止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因此,教师在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友好关系的过程中,更要找到自己的定位,从而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形式来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

三、结语

体育教师论文范文5

1.1教育模式制约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发展

目前阶段,我国高校教育模式其中的主要缺陷是没有根据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实质需要,重视书本知识忽略实际行动。如今的教育制度只是表面指出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的任务是死板的掌握各个学科的理论知识,课程的排版缺乏让学生实践社会,培养对社会做出全面、正确的判断能力。各个高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也是层次不齐,特别还有一些学校已经放弃了体育教学的这个课程,无法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

1.2学习因素制约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发展

1)学习动机影响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

所有学生的学习活动都是有一定的动机来激发的,学生学习的动机是加强学生学习的内部因素,也是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观因素。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成功的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责任性。在于生活基础和教育模式以及个人因素、思维方式和人性特点的不同,同一个学生在学习才中往往受多类的动机影响,年龄的变化、环境的改变,对学习动机发生变化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学生如果受到错误的思想动机或者间接的思想动机的影响时,学生自然就不会对体育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2)学习效率影响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

当今教育重点推行的是素质教育,在很多学校以学习成绩为最终目的,以分数判高低,严重忽略体育活动,这样反而是降低了学习效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脑部活动非常激烈,消耗大量的体力。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受到体力消耗的影响导致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下降。根据研究发现,高校学生的学习成绩与身体健康、人际关系、焦虑、恐惧、敌对、偏激、抑郁、精神病化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有效学习。

1.3身体素质制约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发展

在身体素质上存在着各种制约因素:诸如身体过度肥胖、先天发育不良造成的身材矮小,由于先天和后天原因造成的运动能力缺乏的学生群体

1.4心理因素制约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发展

1)感情受到打击

很多高校学生逐步进入了爱情的世界,无论是情趣相投,还是感情寄托,大学时代的爱情成功率不超过20%。大学生大部分缺乏独立生活的意识,缺乏稳重的性格和冷静的思考,感情失败,心理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产生绝望和孤独的心理,严重者直接走向极端。

2)独生子女心理问题

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弱点大部分表现在独特的个性和意识品质上,会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任性、孤独、意志薄弱等情况。这类学生不懂得与别人进行良好的心理交流,另外还有个通病怕吃苦、懒惰、受不了打击、经不起挫折等等。

3)竞争压力太大

改革开放的速度加快,生活节奏紧凑,工作压力变大,高校学生开始担心自己的前途问题。各类竞争压力,学生如果失败或者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就产生自卑、消极的情绪。

1.5经济因素制约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发展

1)经济困难影响体育项目的发展

新兴时代的学生对体育项目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已经对学习传统的体育项目和教学内容产生了厌倦的心理,他们更多的是愿意挑战有冒险性、时尚性、生活化的体育项目。比如,街舞、攀登、网球、跑酷、轮滑等项目,学校提供的体育场所和器械都非常有限,部分喜欢锻炼的学生都去校外的健身俱乐部或者野外集训营等收费的场所,贫困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参加这些活动。

2)经济困难影响学生业余时间的支配

部分高校比较注重贫困生的问题,为这类学生提供了勤工俭学的机会。校内勤工俭学只能解决少部分学生的贫困,而且这类机会有限,所以很多学生进入社会,在社会上做家政服务、家教、或者运用自己专业的知识在公司兼职,做产品的推销等脑力型的工作来寻求更多的机会。这样在某些方面确实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但是也基本上占用完了学生所有的业余时间,所以这些贫困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参加体育锻炼。

2维护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权益做好体育教学的研究对策

2.1采用“成功体育”的教学方式来帮助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

成功体育的教学方式要做到对学生负责,为学生积极开创条件,使每一个人在参加体育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成功体育关键就是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的获得自我超越的成就感,让身心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敢于超越自我、敢于挑战新目标,不断的积累如何获得成功的过程和成功的感受,逐渐提高他们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他们敢于掌握运动技术的自信心。

2.2针对先天性因素不合适参加运动的弱势群体进行康复式的体育教学课程

在众多学生中有病痛、残疾、肥胖、体质瘦弱的学生情况,针对这类学生开创康复式教学课程,促进学生在参加恢复健康的体育活动的同时,享受运动的乐趣、培养顽强的意志、客服自卑的心理、勇于挑战困难的人生目标。在了解这类学生的基本情况后,可以开设比较轻灵的体育运动,如远足、太极拳、五禽戏等传统养生运动项目,同时多灌输一些有关运动保健健康知识,让这类学生慢慢掌握到简单的急救措施和方法,针对心理上对体育课程存在抵触的弱势群体,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

2.3在教育公平下维护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

当今社会教育公平下,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权利作为学生群体的组成部分学校重视不够,应该对此部分学生加强关爱,以他们的权益为主体,制定专门的教学规章制度,设置独立的检测体系。

2.3.1构建完善的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问题教学管理体系

针对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问题,制定专门的教学大纲和丰富可行的教学课程安排;开创独立的弱势群体学生检测体系,针对弱势群体学生定期给予体质健康检测、指导,帮助学生量身打造符合科学的个人体育锻炼方案;加强体育保健课的教学。

2.3.2大学人文教育下对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生命呵护

当今大学现状都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一般都是关注正常学生,对体育弱势群体学生没有给与生命的关怀,教育是以育人为主,提升人的本质灵魂的传授过程,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之间学会相互关心,尤其是普通学生对于弱势群体学生的关怀,懂得照顾他人,学会欣赏生命,鼓励生命和完善生命。在教育公平下,没有人文关的大学教育是非常失败的教育,从根本上忽视了对人的生命的呵护和完善,无法对生命给与价值的提升。呼吁全校师生共同营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生存的温馨环境,提高对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认识,加强校园内宣传报道、播放有关弱势群体的电晕,促使正常学生与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心理交流,充分考虑到弱势群体的需要,体现大学教育下的人文关怀。

2.4和谐社会下维护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

弱势群体在社会支持和社会保护中一直都是政府的重要工作,肩负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明确自身的责任,切实履行政府的职责,才能慢慢解决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支持和关怀的问题,逐步体现出我国整个社会的工作、公开、透明,维持社会稳定发展。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也是社会群体中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学校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工作势在必行,务必发挥学校的优势,真正意义上建立保护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环境。

体育教师论文范文6

无论学习什么,首先必须对所做的事产生浓厚的兴趣,生如很多高校体育老师对于现在的体育授课方式的变化。一提起体育课,给很多学生的感觉就是一上课学生们在操场上集合,体育老师点名,点完名之后就是围绕着操场跑步。很多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缺乏锻炼,以至于在体育课上少量的运动就会体力不支,只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就体育老师喜欢让学生围着操场跑步而言,很多学生开始厌恶上体育课,有的甚至选择逃课,针对这些突出问题,作为新世纪的体育老师,应该深刻的思考日常的授课方式,选择什么样的课程才能吸引学生,让学生们在快乐的做游戏之余也能更好的锻炼身体呢?

1.1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师在体育游戏的选择上要有针对性

首先在体育课上选择游戏一定要有针对性,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锻炼。例如立定跳远有利于学生们的双腿锻炼,然而很多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缺乏双腿的锻炼,剧烈的运动会拉上学生们的双腿韧带,这是,作为体育教师,在上体育课时可以举行踢毽子比赛,让学生们在快乐的比赛中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也进一步加深了学生们之间的友谊。

1.2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师在体育游戏的选择上要具有目的性

体育游戏种类繁多,作为教师,不能盲目的安排学生们的体育游戏,必要的体育游戏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帮助学生们减轻学习生活中的压力。所以,体育教师在体育游戏的选择上一定注意具有目的性。我们所做的体育游戏针对的是高等院校的学生,所以体育教师在考虑问题时与中学教师考虑的问题应有所不同。高等院校的学生几乎都已经是成年人,对待问题的看法也趋近于成熟,所以在选择体育游戏的种类时要更加的具有目的性。

2运用体育游戏在高校教学中的效率

作为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师,体育游戏在实际的课堂中一定要灵活运用,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做什么样的体育游戏至关重要。大学生的年龄绝大部分都已经达到成年人阶段,所以在实际的操作中无论是接受能力还是训练能力,都能很迅速的参与到游戏当中。

2.1体育游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体育游戏,通常情况下都是提前设计好的,都有一定的游戏规则,学生们按照规则进行游戏活动,很具有约束性。游戏也不是以个体为单位,多数的体育游戏也都是需要在集体中进行,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或者是帮助才能完成。大学时期,学生们的交流远远没有高中时的密切,如果不在一个宿舍住的话,很少有在一起做事情的机会,这样的集体体育游戏活动也能很好的促进学生们的交流,提高学生们之间的团结意识。

2.2体育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所做的游戏,一般采用分组竞争的方式,以提高学生们的竞争意识,使学生在游戏中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才能完成,特别是有些耗体力的体育游戏,需要学生们有超长的智力,足够的勇气和耗力的体能才能完成。这样,在激烈而有趣的体育游戏中不仅形成了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而且也磨练了自身的意志,战胜了自己。现在的社会是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社会,竞争的本质和体育游戏的本质相同,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在游戏当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本能,为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3体育游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大学阶段也是青少年身体和心理成长的至观重要阶段,大学时期,很多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也都趋近于社会化,也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必要的体育游戏有助于提高青少年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调节学生们积极的心理状态。例如一些诱导性的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的掌握新的知识,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分析,可以快速的激发学生的大脑皮层,在已接受的运动条件反射中,作为新的环节恰当的运用到实际的技能之间,另外也可以纠正之前的不良动作。关于诱导性的游戏我们最常见的就是“空中”立定跳远,可以激发学生的大脑皮层中枢神经。

4高校体育教育游戏化所面临的问题

高等院校的体育游戏是以教学大纲为基础,体育教育游戏化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虽然有着较大的优越性,但按照我国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形式,运用体育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和挑战。

4.1高等院校授课方式的局限性

很多高等院校并非给学生们安排充足的体育课程,有的甚至一周只安排一节的体育课程,而做一项体育游戏则需要很长的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限制了体育教师对体育游戏的安排。多数高等院校的体育老师在思想上还是认为学生应该掌握更多的基本理论知识。

4.2游戏化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要求极高

体育游戏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对体育教育的极大创新,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有极高的课堂组织能力及教学素养。

5结语

体育教师论文范文7

学校体育是体育运动形成的基础,通过学校体育让学生了解体育,认识体育,热爱体育。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是学生踏入社会前形成正确体育观的关键时期。因此,高校的体育教学,不仅肩负着对学生的运动技术、技能的培养,还肩负着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重任。在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时,能否依然坚持锻炼,就是验证高校体育教学是否成功的时刻。在一项专项调查中显示,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明显低于全国人均寿命,其中体育锻炼的缺乏也是原因之一。这就要求教育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切实地起到监督和引导作用。目前的部分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较为陈旧、竞技化倾向明显,从而忽略了体育运动本来的意义。但实际上,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竞技观赏、愉悦身心,并且更应该作为一项终身事业持之以恒,所以,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是十分必要的。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将学生的思维观念转化,立足长远,以终身体育为目标进行现代化教学,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让学生自主自觉的进行体育运动,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将科学的锻炼方法运用到日常锻炼中去,并体会到乐趣、获得收益,让高校体育教学真正成为贯彻“终身体育”思想的重要阶段。从而使学生走出校门后,能够把自己在学校养成的良好运动习惯坚持不懈的进行下去。

2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措施

2.1改革体育课教学形式,提高学习兴趣

现代社会对高校体育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发展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学习体育运动的兴趣,从多个角度、多种方位进行教学,充分意识到终身体育的价值和重要性,以此为基础,在教学深度和教学层次上为终身体育做铺垫。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体育教学仍然是以教师传授规定内容、规范技术动作为主要方式进行教学,有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可能十几年、几十年都鲜少变更,导致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缺乏兴趣,虽然勉强在教师的教导下按照要求进行了学习,但是心里比较反感,这种学习状态往往需要教师的严加督促才会完成学习,一旦离开老师,就很难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这就违背了高校体育教育的初衷,也很难让学生养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所以,在普通高校中,首先要改变现在的教育方式,应该将体育作为四年的必修课来完成,一年级时将体育运动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教给学生,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二年级时开设体育专项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所学运动项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能更能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和自觉性。三年级选择分层次教学,学生可根据自身条件和大二的学习效果,选择不同进度的班级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项水平。四年级设置辅修项目,使学生掌握的运动技能更为多样化。这样通过四年循序渐进的学习,不仅掌握了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很好的掌握了自己喜爱的专项运动技能,这样在学生离开大学校园步入社会后,更利于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和延续,并发展成为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2.2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灵活设置评价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老师为主体,同一个班级教学内容相同,评价方法一致,往往忽略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而高校学生生源来自不同地区,高矮胖瘦各异,有些学生明显瘦弱体重不达标,还有些学生体重严重超重,这些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往往缺乏自信,也容易被同学取笑,因此这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会产生排斥心理。所以,高校的体育教学要积极转变方式、方法,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可以自觉、自信的融入到体育课堂中来。同时,在考核的设置上也可以适当灵活,可以将学生的自身因素和努力程度也作为考核的一部分,重视学生的自身发展和取得的进步,并且尽可能的为学生的体育发展方向创造有利条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2.3加强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体育能力的培养,是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习惯的有效手段。体育能力主要包括认知、实践、调节等方面的能力。认知能力主要是对体育的目的、意义、功能等有明确的认识,从而使体育锻炼达到自觉;实践能力是将学到的体育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够应用到日常锻炼中去;调节能力是指在运动过程中对运动负荷可以进行合理调整,从而达到有益身心的目的。通过对这几种能力的训练,使高校学生在毕业后的生活中也能够自觉将终身体育进行下去。

3结语

体育教师论文范文8

1.精心设计培训内容

为了使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和富有成效,我们从农村体育教师的体育专业化成长为出发点,以发现和解决日常体育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做好培训内容的“三个贴近”,即贴近农村体育教师的实际课堂教学、贴近农村体育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贴近农村体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我们精心设计了学员手册、培训方案和培训内容(每个省结合地方特别需要略有不同)。我们的培训内容的特点是:一个核心是帮助体育教师领会体育课程目标,这个问题通过专家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得到解决;两个重点是帮助体育教师学会选择与掌握体育课程内容和教会教师选择与运用体育教学方法,这个问题通过专家对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案例分析(解决内容问题)和体育游戏的教学与拓展(解决方法运用问题)得到解决;两个基本是指导体育教师上好体育课和搞好课外体育活动,这个问题通过优秀体育教师的示范课和专家课外体育活动的指导得到解决。

2.精心设计学员培训的组织形式

将学员进行分班,分成4个班,每个班40人左右,为4个班配备了4名教师进修学校师训科的老师作为班主任。同时每个班又分成了6~7个小组,每个小组的组长都是来自于曾经在首都体育学院参加过集中培训的培训者(“种子”)。在这个组织中,每个成员分工明确,各尽其职。特别是培训者这些“种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超能量作用。①班主任:根据培训课程的安排,进行学员考勤、培训学习指导,参与小组讨论,指导小组开展活动,要求小组长反馈情况,对培训中班级的所有活动全面组织,是学员培训的组织者、帮助者、监控者和参与者。②小组长(培训者):按要求组织本组的讨论和学习活动,检查学习情况,向班主任和全体学员汇报本组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讲析专家预先布置的学习内容,向学员展示本组活动成果,帮助困难学员学习。③小组成员:相互合作,互相帮助,为本组出谋划策,讨论问题,设置情境,完成任务,组内成员可以补充或组间有不同意见可以辩论。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很好地体现了学员互动、互助、协同、整合、求新、辨析、评判、表现的培训效果,提高了每个学员的培训成效。④专家的归纳点评:在学员进行充分的小组交流的基础上,专家根据学员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补充、概括,做画龙点睛、简要清晰的归纳讲解,帮助学员构建、完善认识结构,培养学员正确的思维方法。专家也根据学员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与反馈,以便学员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及时弥补学习缺陷与改正不足。让各组进行相互考察或评价,有合作也有竞争,以便产生出优秀成果。

二、三个考核办法

制定学员培训考核评定表,考核内容如下。

1.态度表现

考核学员的出勤情况;教学笔记情况;学员在培训学习中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学员在研修小组中发挥的作用;学员在观摩、交流、研讨、专家授课中参与互动交流的积极性与水平能力。

2.完成作业

考核学员完成培训要求的各项作业的情况。专职体育教师每一位学员自选教学内容,撰写一份规范的体育教学设计和教案。兼职体育教师每一位学员根据“我对体育教师基本功与体育课基本要求的理解”撰写一份800字左右的培训学习报告。

3.评价反馈

将对学员的考核结果报送项目管理与实施机构、所属教育行政机构和学员所在学校,给表现“优秀”的学员颁发优秀学员证书,在结业典礼上进行表彰。

三、四个紧密结合

1.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通过专家解读课标、名师示范教学、游戏教学技能实操训练等方式,使学员明确和洞察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和价值,使学员亲身体会在理论指导下的体育教学方法更多样、效果更明显。例如:体育游戏的实践丰富,需要从理论上加强引导,开发学员对体育游戏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专家在介绍了体育游戏的分类、作用和创编原则等知识后,亲自带领学员进行游戏的创新设计与实践操作,然后4位培训者要像专家一样,创编出新的游戏,并带领学员进行游戏实践,检验游戏的教学效果。

2.送培和送教相结合

一般体育教师很难有机会参加国培和省培,基层农村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需要在方法的指导和视野的拓展上下功夫,送培和送教相结合最能满足体育教师的实际需要。结合学员情况和需求,将规范体育教学与创新课外体育活动能力作为专职体育教师的重点要求,将具有体育教学基本功与达到体育课基本要求作为兼职体育教师的重点要求,通过对学员进行教学研讨、专题讲座、互动交流等方式,让学员感受到优秀体育课堂的魅力。我们的培训,因切合体育教师的教学实际,很大地触动了他们对教学的思考与发现,培训效果显著。

3.专家和优秀体育教师相结合

专家的理论指导,给学员醍醐灌顶的震撼,结合优秀体育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有效的教学技巧与方法(如河南省安阳市62中学的体育教师张伟,上了一节结合舞钢市当地情况的耐久跑体育课,大班额80人以上、小场地一块篮球场,怎么上好一节体育课),从理念引领到方法层面的操作、从知识视野拓展到教学实践设计应用,在实际训练中推动了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与教学能力的发展。

4.专业培训和专业发展相结合

如何发挥体育教师培训的影响力,扩大培训效果,带动体育教师主动发展的积极性,是我们这次教师培训关注的一个重点。我们采用专家报告、培训者讲座、专家和学员(基于问题)的对话研讨、专家或培训者提供的优秀案例分析、名师体育教学课观摩、培训者学校课外体育活动观摩及经验分享与交流、同课异构展示等培训方式,促进学员积极主动学习,激发体育教师自我发展的强烈意识,切实提高体育教师的体育教育水平与体育活动的能力。

四、五个培训成果

1.《全国小学兼职体育教师教学指南》和《全国中学兼职体育教师教学指南》,这套培训教材深受兼职体育教师的称赞

连专职体育教师也爱不释手,纷纷索要,解决了他们无书、无教材、无参考资料的问题。学员们认为这套培训教材简单实用,可操作新强。特别是教学简案,拿起来就能现学现用。

2.形成了二级培训方式(培训者培训和送教到县培训)、二个精心设计、四个紧密结合的培训模式。

经过2014年两个月培训的实践检验,效果显著。现摘录一段舞钢市第二初级中学体育老师刘晓峰的感言:“先后两次参加了培训,亲耳聆听了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学与报告,观摩了几位优秀教师的体育课。他们不仅学识渊博,而且专业技能精湛,最主要的是他们对体育事业的追求和热爱,以及他们崇高的敬业精神,使我受益匪浅,也深深地感觉到自己的不足与渺小,甚是惭愧。在我市培训期间,看到对我市体育教育和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的调查,小学专职体育教师严重缺编,兼职教师专业技能不高,以及场地、器材不足等因素,严重制约着体育课的正常开展。但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怎么办?作为体育人深感肩上那份责任和使命。此次培训,像久旱甘霖一样,引领我们赶快行动起来解决这些问题,上好体育课、搞好课外体育活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这种“接地气”的培训使我们受益匪浅,期望为舞钢市体育教师争取更多这样的培训机会。”

3.为地方留下了优秀体育教师的示范课和培训者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视频与案例。

4.为地方留下了我们项目的培训者“种子”,他们开花结果指日可待。

5.建立了所有培训资料的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