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化艺术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数字文化艺术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数字文化艺术

数字文化艺术范文1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艺术;科技;创新建议

1文化产业语境下文化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关系

1.1科技提升了文化艺术的社会价值

文化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根源,只有发展国民文化,才能有效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科技是先进的生产力,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起着一定的决定性作用,科技的创新和发展是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通过电脑、网络等科技产品,可以有效传播文化艺术,提升文化艺术的社会影响力,使越来越多的人受惠于文化艺术,从整体上促进国民文化水平的提升。电影是新型的文化产业,是文化艺术的传承者,一些文化内涵往往通过电影表现出来。例如,电影《红高粱》是根据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改编而成的,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和认可,[1]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作品。

1.2文化艺术可以使科技更加人文化

在文化艺术的融合与影响下,科技被赋予了人文气息,文化内涵和意义更加深刻。对于广告行业来说,广告的宣传更加注重广告的审美特点。现在的广告考虑更多的就是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这也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成果。由于文化的加入,也出现了电视和摄像机等科技产品,将文化艺术推到全新的高度,使科技更加深入人心。深圳的文博会就是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最好融合,更是全国文化产业的“桥头堡”。

2文化产业语境下文化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限制性因素

2.1科技对文化产业的支撑作用没有得到体现

(1)技术集成能力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环节之一,但相应作用却没有得到良好的发挥。基础研发对技术集成的带动作用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产、学、研的结合力度不够大,文化科技创新成果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脱节,很难构建完善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文化科技创新产业项目并不多,地域文化与高新技术尚未紧密结合起来,造成历史文化内涵与现代表现形式兼具的产品形态比较单一化。(2)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水平有待提升。文化企业科技创新观念较为薄弱,新兴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没有得到有效提升,一些动漫游戏、创意设计企业仍然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核心技术和产品竞争力没有得到提升。

2.2缺少构建文化科技融合政策的保障机制

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促进政策缺乏衔接,缺少构建更为完善的文化科技自主创新的激励政策。一些地区已经出台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划,其中有些内容能够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然而,科技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存在较多不完善的地方。从城市层面来说,缺少构建能够扶持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专项规划和政策体系。此外,现行政策的条块分解特点比较明显,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税收扶持以及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等方面,文化企业与能够享受到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待遇有一定的差距。

3文化产业语境下文化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建议

以四川省成都市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为例,成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城市整体经济实力有所提升,文化产业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然而,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仍然有些许差距,文化产业行业结构、市场结构较不完善。基于此,成都积极进行了文化和科技的融合,不断增强科技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构建了以企业为导向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促进了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值得相关地区加以借鉴,已经获得了“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性基地”的光荣称号。

3.1加强科技对文化产业的支撑能力

要构建以企业为主、市场为辅的文化创新体系,将产、学、研等紧密结合在一起,掌握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构建配套产业体系,给予文化产业发展强大的支撑动力。首先,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保证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稳步增强。其次,要将现代科技与文化创作结合在一起,赋予演艺产品表现力。此外,还要完善文化市场中介机构建设,将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3.2科学规划,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创新

要制定出与文化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规划,要发挥出本土的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并且正确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不断提升文化传播力。结合高新技术园区和文化产业集聚地,构建具有特色的文化科技创新园区。同时,要对产业转型、产品创新以及政策环境等进行理论研究,以便于发挥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3.3完善政策扶持,巩固文化科技创新地位

文化科技创新的产业发展是联动的,是整体联动和衔接的产业链、产业体系的整体发展。结合产业核心企业培育文化科技创新主体,构建完善的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形成创新型的产业集群。[2]要对非公有资本、境外资本投资文化科技企业给予一定的扶持和帮助,简化相关审批手续。给予文化科技企业优惠扶持,尤其要在土地使用、财税政策以及融资服务等方面予以扶持。除此之外,要进一步强化文化科技管理制度的实施,加强文化科技基础建设,财政投入模式要进行适度创新与优化,创建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3.4利用科技手段,拓展文化产业链

(1)现阶段,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方向往往在数字文化产业的新模式中得以体现,数字内容可以有效延伸传统文化产业链,如图书到电视剧、电影以及动画等。简言之,所有传统产业被附带上了一种数字化色彩,通过数字化,可以促进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提升,如利用3D技术改编而成的经典电影。同时,可以实现文化科技在技术方面的融合。通过科技手段的应用,成都市加快建设“光网城市”和“无线城市”,大大提升了宽带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水平,构建了文化信息产品生产、传播的技术环境。这一点上,深圳尤为突出,特别是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拓展融合的道路上不断尝试,知名艺术区、文化产业创新园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迅猛发展。(2)基于文化产业语境下,要打造区域性文化科技创新研究平台,构建人才智库载体,构建围绕社会服务、项目开发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文化科技创新的学术研究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密切关注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抓住信息化深入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加快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完善网络保护的过滤技术,为了避免黑客的攻击,要加强使用防范黑客攻击的技术手段。

4结语

文化产业语境下,加强文化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势在必行,顺应科学技术革命的新浪潮,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实现科技与文化艺术的同步发展,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推动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杨,顾海兵.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融合功能[J].群言,2017(09):34-37.

数字文化艺术范文2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理念;创新;发展

群众文化活动理念的创新与发展,应打破陈旧的群众文化思维定式,致力创新与时俱进的群众文化理念。

1网上服务预约创新理念

群众文化活动服务的网上预约,首先可使群众文化的服务更加公平、透明,每个想要报名参加培训、利用场馆、观赏演出等的公众,都可以在有效期内,上网点击报名;其次是简单、便捷,网上操作各类服务的预约步骤简单,省时省力,公众可随时随地进行,同时实现了该环节的自动化管理,节省了活动的人力;最后,开展服务预约还可以从另一个层面上考察出某一类文化服务项目的受欢迎程度,可以使群众文化活动根据公众的实际需求调配服务,实现需求与供给的对接。通过对目前国内文化馆服务预约功能的考察,结合对“文化有约”特点的分析,群众文化活动的网上服务预约功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扩展。

1.1服务项目分类式、基层化、菜单化、定制化分类式

借鉴“文化有约”,将文化馆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搬上”网络平台,推出辅导、培训、演出等免费项目,将文化服务通过主题进行分类,使其更加简明易用。基层化。通过文化馆的总分馆体系,将面向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包括农村文化服务菜单进行整合,全部在文化馆网站上接受预约。菜单化。通过服务预约,形成"用户点菜、业务单位配菜、按需送菜的“菜单式”文化服务新模式,从开展服务的前期,到中期和后期都贯穿菜单式服务方式,真正使群众成为文化活动的踊跃参与者、积极推动者和直接受益者。定制化。针对特定主题、地域特色、特别人群等开展相应的定制化服务。如针对各个节日、纪念日等开展专题活动,针对各类人员、特定社区开展不同主题的文化活动。

1.2服务产品多方式推介

“文化有约”引入了团购式服务供给界面,将所有活动资源包装成文化产品统一上架,让市民通过预约方式参与相关活动,抢名额要靠“秒杀”。文化馆网络平台也需借鉴这些较成功的商业平台的产品推荐模式,运用团购、秒杀、在线选座、限时体验、评价有礼等新型网络推广方式推广公共文化服务。

1.3“多元化”推广平台与应用

服务预约还要进一步拓展平台建设,发挥互联网、移动终端、数字电视等平台的作用,以数字文化馆的多平台、多应用作为宣传重点,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平台进行传播。将各类文化活动信息、赛事通知、展览资讯等整合汇总,高频度发送,保持服务平台的活跃度。针对专业信息、特色活动,可以实施对应群体的精准推送。此外,还可以挑选优质的平台合作伙伴,借力助推自身资源、打包推广服务和产品。

1.4“多渠道”合作产品与服务

要进一步扩展服务项目,文化馆还可以与其他机构合作,大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增加商业性文化机构的参与,将公共文化服务和商业性文化服务相结合,扩展文化消费的内容。“文化有约”平台可以集合青少年宫、妇儿活动中心、工人文化宫、科技馆及多家民营机构参与,活动内容更丰富,活动形式更多样,既实现了资源整合,又形成了竞争效应。

1.5服务项目管理模式创新

文化服务应该建立新型的管理模式,以求达到“项目更合理、预约更便捷、质量更可控、服务更公平”的目标,规范服务项目的申报、审核、监督等流程,建立文化产品的评价反馈机制,公众可以对项目的服务质量做出反馈,并提出建议及个性化需求。

2数字互动墙的应用

举办各类文化艺术展览是文化馆(站)重要的服务内容之一,文化馆的传统展览是实体展示的方式,在固定的空间中根据一定规律依次陈列展品,并配以简要的文字说明,这种展览方式的突出优点在于真实性和直观性,但却有一定局限。由于文化馆展厅面积有限,文化馆的文化艺术展览多是定期或不定期更换,过往曾展出的大量作品无法同时展出,即使正在展出的作品也不能多全方位地呈现其细节和内涵,难以将完整的信息传递给观众。在展览内容上,文化馆展览一般将作品按类别、作者、主题等予以划分和排列,加之展览经常更换,就造成了内容上的割裂,使得观众在展厅参观时,无法将现场展出的作品与其他正在展出的作品或曾经展出的作品进行联系和对比。静态的展示方式,单向的、“灌输式”的讲解,难以激发观众的兴趣,特别是青少年的好奇心,使观众无法与展品进行互动,不便于观众的欣赏和学习。目前国内外一些博物馆和美术馆已运用数字展示墙为代表的数字设备实现了实体空间中的数字展示,弥补了传统展览方式的局限性,增强了展览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实体展览中,在有限的空间内,数字展示不仅可提供单件展品的完整信息,实现对展品的全方位观赏,还能够同时展现文化机构所拥有的所有数字化展品,并能实现展品间的联系和对比。数字展示还可通过各种方式,实现观众与展品的交互。通过移动终端和有关应用程序,观众还可在参展过程中选择个性化的参观路线,即时获取展品多媒体形式的解说信息,并下载数字化新产品。因此,文化馆可在文化展览空间中运用数字技术和智能设备来实现展品的永久展示,提升用户的参观体验,提高文化展览的效果。

2.1作品数字化展示

文化馆一般没有固定的藏品,其举办的展览都有一定的展期,运用数字技术将实体作品制作成高清的数字化作品,既可以通过馆内的数字墙等数字设备提供给用户观赏,也可以通过网络提供在线浏览,实现永久展示。同时,也应注重制作展品的多媒体介绍(解说)信息,运用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形式对展品进行全面介绍和深入阐释,并注重挖掘展品间的关系,向观众提供展品的联系和对比。

2.2远程资源实时共享

随着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各文化馆数字化展品将日益增多,文化馆间可加强资源共享,将数字传输技术和数字展示技术相结合,利用数字互动墙实现数字化展品的远程实时共享,为公众提供更多的作品的数字化欣赏。当然文化馆也可加强与其他公共文化机构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甚至民营文化机构的合作协同,实现更广范围的远程资源实时共享。

2.3用户互动体验

克利夫兰博物馆的数字墙规模较大,运用的是多点触控屏幕,据调研,这种屏幕成本较高,文化馆可利用成本较低的高清液晶显示器拼接为数字展示墙,结合具有动作捕捉系统的雷达眼技术,实现浏览、选择、放大、查看详细信息、评论、点赞、下载(至手机或平板电脑)等互动体验功能。也可运用单屏可触控设备,提供如讲故事、游戏、仿制艺术作品等形式的互动体验。

2.4大数据采集分析

此类互动体验设备带有的数据库功能可以在后台对观众行为进行大数据采集,收集观众浏览、放大、查看详细信息、评论、点赞、下载等行为数据,可有效分析出观众的喜爱偏好,较准确地推测观众需求,如根据浏览、点赞次数和下载次数分析观众对某个展览、某类作品甚至单个作品的喜好程度,为较受观众喜好的作品设置较高的出现频率和较长的停留时间,从而为提升数字互动墙用户体验效果以及文化馆今后举办展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3开展特色资源建设

3.1定位

特色资源建设的定位是服务全民艺术普及。2015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要求“积极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是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在新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文化馆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文化馆作为组织、指导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培训业余文艺骨干、研究群众文化艺术的公益性全民事业单位,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也是广大群众进行文化艺术活动的重要阵地,进行全民艺术普及有着“天然”的人才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基础。在资源方面,文化馆更应根据这一特定职能,建设与之相适应的特色数字资源。

3.2方向

资源是数字文化馆建设与服务的基础,数字化的艺术普及资源也是文化馆开展全民艺术普工作不可或缺的依托。在网络环境下,文化馆的数字艺术普及资源建设需要突破传统文化馆资源建设的局限,又要体现文化馆自身和地域、历史等特色。

3.3建设类型

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应该重点建设什么类型的特色资源?目前来看,经典艺术作品欣赏、网上艺术普及课程是文化馆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全民艺术普及的主要方式,因此文化馆建设的数字化资源应该主要以视频资源为主。将文化馆的演出、辅导、培训、教学等资源制成视频,尤其是有别于一般非专业性机构录制的简单视频资源,应录制专属的高质量、专业性强的适于全民艺术普及的专题片类型的视频资源,并结合进行文字、图片、音频等多元资源的数字化。

3.4建设内容

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应该重点建设什么内容的特色资源?文化馆建设的特色数字化资源应该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文化。文化馆的数字资源建设要想有别于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体现文化馆数字建设的独特性,就要注重对地方戏曲、书法、美术以及非遗等特色文化艺术资源的数字化,使其艺术特色及成就薪火相传并加以弘扬,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起到全民艺术普及的作用。不同主题资源的数字化也应该注意一些问题。如将演出视频进行数字化,应该注重把演出晚会视频分类筛选;非遗产品的视频数字化,注重的不是非遗保护内容本身,而是展示非遗优秀的文化成果;培训课程的数字化,应该将视频与教学内容的图片、笔记等数字化相结合,注意培训视频的长度和学习效果;老百姓自我展示部分的数字化资源,应该注重分类筛选,进行质量评定和内容分类。

4结语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推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理念创新与科学发展,应当注重以先进的群众文化理念,注重更加坚实的群众文化根基与社会根基。

参考文献

[1]王玉.企业群众文化活动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职工教育,2002(11):39.

[2]陈坤.从社会学视角度分析基层社会管理和群众文化活动关系[J].现代交际,2018(18):48-49.

[3]吴非.浅析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发展[J].现代企业教育,2014(10):410.

数字文化艺术范文3

【关键词】数字文化馆;群众文化;发展价值

数字文化馆,即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创设的线上文化活动中心,其建设主体通常是文化馆,载体为相关软件或网站。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升,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多。简单的文化活动一般很难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创建数字文化馆可以深入挖掘更多的文化信息资源,从而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不同的时间向不同地域的用户提供文化信息服务。

一、数字文化馆必须具备的服务功能

数字文化馆建设应该从不同角度着手,真正落实为群众服务这一宗旨,让群众感受到丰富的知识与快捷的生活模式。所以,要想落实这些要求,一个文化馆必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一)具有互动性

通常来说,建设文化馆的主要目的是宣传我国传统文化,数字文化馆借助互联网这一形式进行宣传,能够全面改变传统文化馆在宣传工作上的不足[1]。互联网这一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将相关内容快速发布到人们“手中”,并且群众可以进入数字文化馆的网络平台,实现在线咨询并查阅最新的文化信息和内容,随时随地了解展馆的发展模式和政策,同时还能在网上报名自己感兴趣的文化活动。

(二)具有娱乐性

创建数字文化馆是为了给群众的业余生活带来一项高质量的选项,娱乐群众的日常生活。所以,文化馆的创建必须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吸引群众的注意力。数字文化馆具备一定的娱乐性,会提高文化馆在群众之间的号召力,让群众主动接受文化馆所宣传的内容。作为数字文化馆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创建点播平台、知识竞答的形式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让人们不仅学习文化知识,而且愉悦身心,提高社会的和谐性[2]。

(三)具有教育性

在实现了娱乐性后,还要保证数字文化馆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如教育性。数字文化馆在为人们带来娱乐活动的同时,还能让其在这一过程中吸收先进的文化知识。在建设文化馆的同时,要注意对教育设施进行完善,并加强文化知识的宣传力度。实现娱乐和文化之间的互相结合,这样更有助于提高群众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具有传播性和渗透性

数字文化馆本身就是一个现代化的先进的文化馆,承担着相应的历史任务,要将先进的数字文化知识传播出去,所以其自身必须具有较强的传播性,且含有一定的渗透性,如此才能被人们认知。

二、建设数字文化馆对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一)加快群众文化发展的速度

当下,建设数字文化馆对促进群众文化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科学使用先进技术实现数字文化馆的建设,能够进一步加快群众文化的前进步伐,丰富文化馆的类型,从而满足群众不同的文化需求,进一步宣传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文化艺术。同时,与传统文化馆相比,数字文化馆涉及的领域有非常多的特征,其中包括丰富的知识体系等。数字文化馆要建立在群众需求的基础上,落实科学发展观,让群众转变传统生活理念,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另外,还要积极鼓励群众加入公共文化活动,丰富日常生活,使其可以在参与文化活动的同时,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除此之外,数字文化馆还能拉近群众与政府之间的距离,在举行文化活动的同时,帮助群众了解政府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另外,数字文化馆使群众的互动变得更加简单,从而提高了群众的积极性。

(二)提高群众文化的传播速度

与传统文化馆相比,创建数字文化馆能够弥补其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并提高整体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带来一些生活上的便利,加快群众文化的发展进程,推动各项政策的有效落实。其一,加大文化交流力度。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模式,并提供了一些便利。数字文化馆可以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使人民群众能够随时交流,同时加速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提高文化传播速度。其二,增加文化信息传播途径。以往的人们几乎都是通过电视或广播的方式了解文化信息,这样的传播方式很容易受到地点和时间的约束,严重弱化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创建数字文化馆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帮助人们在第一时间掌握一些重要的信息,以此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基于数字文化馆创新群众文化

(一)连接线下设备实现资源共享

虽然大多数文化馆都创建了数字文化馆,但依旧有一部分文化馆线上与线下的平台独立运行,线上平台更新慢且资源单一,从而出现线下资源浪费的现象。因此,要实现数字文化馆与线下设备的连接。具体来讲,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相应的工作。第一,检查线上和线下资源的差异性。现阶段,很多文化馆的数字化工作已经运行了相当长的时间,但是线上和线下的资源分布不均匀的情况还没有改善。文化馆馆长要专门组织相关的工作人员,对本馆线上线下资源进行系统比对,针对没有数字化的线下资源,安排相应的人员尽快予以数字化处理。要根据民众对各种资源的学习兴趣,妥善安排数字化处理的时间,满足民众需求。针对没有线下实物的数字化资源,要尽快安排相关的工作人员制造相应的模型等。第二,比较线上和线下相关资源的及时性。现阶段,要运用一定的方法使得线上线下资源更新速度得以同步。相关的领导必须要求负责这两部分工作的人员积极开展日常工作交流,实现相关工作的互助互补。针对现阶段难以顺利数字化的线下资源,要在线上系统中解释相关的原因,并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对相应的技术展开针对性研究。第三,要实现相关技术的同步创新。针对线上或线下在现阶段所单独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思考其是否能够在另一方面适用。要组织专家教授,对技术展开深层次解析。要让线上、线下来访的群众都可以获得相同的体验。同时,针对相关技术的研究也可以推动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建设数字文化馆时,要尽可能选择本土企业所制造的相关仪器设备,并在相关的测试中给出合理建议。数字化文化馆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要想它成功完成建设,就要进一步完善其技术以及服务的规范性,同时还要加强版权保护意识。这就需要相应的法律专家、技术专家、社会专家联合起来,用自己的学术知识为文化馆数字化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此,文化馆在开展数字化工作时,要先聘请相关的法律专家,对拟开展业务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度研究。根据专家的建议,审慎决定工作的方向。特别是涉及知识产权的问题时,要和相应的版权所有人进行合理的沟通,妥善解决可能发生的争议。要根据技术专家的建议,合理选择相应的技术,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分析数字文化馆所需要的技术支持。要让专家出具专门的技术报告书,依据报告书的要求开展预算编制工作,为后续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要尽量选择当下最流行的技术,并打造合理的数字文化馆技术支持系统,从而方便后续维护工作。要保证每个系统都经过合理、严格、系统化的测试,能够顺利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博物馆要聘请有资质的社会专家,对拟开展的数字文化馆建设工作进行系统评估,重点评估内容为其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要尽可能减少因为技术的原因导致的本地区不同年龄层次的市民之间的矛盾,促进其相互理解。社会学家必须组织前期的调研工作,根据相关的数据审慎给出参考建议,还要制定相应的方案,让本地区老年居民理解相关的技术,取得其信任和支持。在必要的时候,文化馆要聘请语言学家,对相应的解释方案进行系统化改良,使其能被老年人接受。当然,各个方面的专家必须展开通力合作,共同解决数字文化馆所面临的问题,促进文化馆资源的有效共享。

(二)设置线下数字文化体验区实施虚拟展示

数字文化馆并不仅仅是通过网络建立的,其功能和作用并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的文化馆。实际上,在线下设置一些文化体验区域,也能为群众带来一定的文化服务。要运用现代化技术,建设相应的文化馆科技展示区域,使馆藏资源以立体化的形式展现。让来访者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的综合作用,体会到更加真实的历史、自然环境。比如,合理使用科技手段对文化馆实施数字化升级。众所周知,人与文化之间存在双向互动性,可以使用书画虚拟互动体验、VR 体验或者人机交互体验等数字化文化体验营造良好的文化艺术氛围,促使群众产生更好的体验。需要注意的是,建造线下文化体验区,实施虚拟展示,是对数字文化的进一步延伸,要为群众带来更好的体验,让群众方便地操作相应的仪器,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开展相应的实验。文化馆相关领导必须指派专门的工作人员收集人民群众对本文化馆相应设施的感受和建议,认真检测相应的技术设备能否满足当下宣传文化艺术的需要。根据民众反映情况以及相应的检测结果制定详细的改造方案。要聘请有资质的技术团队,开展相应的文化馆设施技术改造工程。在聘请相应的团队时,要考虑其以往的改造案例,深入当地进行实地调查。调查内容要以当地人民群众的感受为主,依据调查结果决定相应的聘请方案。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因为现阶段文化馆的馆藏内容比较多,所保管的文化艺术作品种类也非常丰富。所以,可以根据不同的艺术作品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字化升级工作,要用最适合的数字技术展现出每一件藏品独有的艺术气息。除此之外,还应该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所有的线下设备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系统化的检查,保证其可以完成知识讲解、答疑解析的任务,强化来访群众的体验感。要培训一批可以带领来访者学习相关设备的操作方法的解说人员,使得来访者可以更加容易地体验虚拟文化艺术。相应的领导必须认识到,数字化文化馆并不是无人文化馆,它其实对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馆内工作人员不但要熟练掌握相应的科技设备的使用方法,更要熟练掌握相关设备操作过程的传授、演示方法。同时,馆内人员要掌握系统更新相关设备关联数据库的方法,及时将最新得到证实的理论成果输入数据库中,使得人民群众可以快速知晓最新的知识。系统内还要设置纠错模块,对以往的错误结论进行系统化订正,从而使正确的科研成果、研究结论被群众所熟知。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字文化馆必须要建立在资源这一基础上,数字化的艺术普及资源是提高群众文化艺术素养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同时,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是互联网背景下群众文化建设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属于现代化文化服务的必然要求。作为文化馆,应该主动掌握互联网技术以及数字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管理,借助丰富的数字文化馆活动引起群众的注意,从而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 王峰锋 . 数字媒体在文化馆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实践探究 [J]. 大观 ,2021,(8):86-87.

[2] 陈宏斌 . 试析数字文化馆建设在当前群众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 [J]. 人文之友 ,2021,(13):11-12.

数字文化艺术范文4

为满足广大群众对文化服务的质量、品位、风格等日益提高的要求,河北省群众艺术馆在服务理念、知识素养、专业技能等方面紧跟时展,着力提升全省广大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2014年以来先后举办了全省文化站长培训班、农村文艺辅导基地广场舞培训班、全省群众文化志愿者文化志愿服务培训班、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少数民族自治州文化馆舞美灯光艺术培训班等14期培训活动,培训人员涵盖广大农村文艺爱好者、乡镇综合文化站业务骨干、市县级群艺馆业务骨干等各个层面,总培训人员千余人次。此外,组织灯光音响专家分别赴全省11个地市举办了“全省数字音响技术巡回普及讲座”,历时24天,行程4000多公里,培训学员500余人,切实提高了基层群众文化服务队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完善提升群众文艺创作职能作用

群众文艺创作是群众文化艺术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文化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河北省群众艺术馆作为承担着全省群众文艺繁荣和发展使命的省级馆,按照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2014年以来积极发动各级文化馆(站)广大业务干部,深入群众,扎根基层,感知群众生活现状,体悟群众精神意愿,开展了第十一届燕赵“群星奖”群众文艺作品评选,“我的中国梦”“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廉政文化”“反邪教”主题群众文艺作品创作、征集、评选,编印不同主题的《文艺演唱材料》,“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跳百姓健康舞”推广等活动,全省各地推出了一批主题鲜明的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在这些群众文艺作品创作过程中,为真正使这些作品让群众满意,受群众喜爱欢迎,按照强调的“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的要求,每部作品坚持取材老百姓日常闲谈和群众生活点滴,同时,待作品成型后,第一时间下到基层接受实践的考验,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最终推出了一批接地气高人气的群众文艺作品。

三、立足提高群众艺术修养,完善提升群众文艺讲座和辅导职能作用

目前,广大群众对文艺知识的诉求日益提升,河北省群众艺术馆切实立足群众需求,一是大力办好“百姓课堂”公益性文化艺术讲座。“百姓课堂”是是2012年创建的一项公益性文化服务项目,讲座内容涵盖了文化艺术、法律、美容、礼仪、插花艺术等老百姓日常感兴趣的各个领域。截至目前,已策划举办了《摄影的魅力》等30余期公益讲座,听众达万余人次。二是精心做好“边远贫困地区”人才支持专项工作。2013年以来,在巩固提高完善已有“河北省农村和社区文艺辅导基地”的基础上,每年选派15名专业骨干人员,定期到河北张家口尚义县、保定望都县等九个边远贫困县开展广场舞、合唱技法、群文作品创作等一系列群众喜爱的辅导培训活动。同时,组织有关业务骨干深入多个农村进行调研,仅2014年就新建了石家庄市井陉矿区横涧乡赵村店村、井陉矿区贾庄镇东王舍村等8个文艺辅导基地,受到广大农民群众一致认可和好评。

四、立足现代数字化建设,完善提升群众文化数字化服务职能作用

数字文化艺术范文5

【关键词】“双创”;双师型师资;人才优势

2015年由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从此,“双创”成为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新常态。毋庸置疑,人才是双创的硬核,是新常态的第一动力。为回应时代需求,各级各类高等院校都积极踊跃地探索实践,为双创人才提供各种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案。为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培养能够在各级各类文化艺术机构从事创意、经纪、管理、教育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将双创教育有机融入文化艺术管理专业教学体系,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取得实质性成果的重要保障之一。

一、文化艺术管理双创人才培养中双师型师资的优势和价值

2019年初,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界定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1]。因而,文化艺术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专业的双师型师资,其意涵也应该是双能力型教师,既具有文化艺术管理相关理论的教学能力,也具有某种类型文化艺术机构管理或某种门类文化艺术项目管理的实践教学能力的人才,同时还应兼备思政教育意识和教书育人能力,能把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道德培养高度融合。

(一)互动汇通——理论与实践有机互补

目前,文化艺术管理专业师资多来自于学校和各类文化机构。来自学校的师资,虽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教学培养,但缺乏文化艺术机构实践经历,知识和技能与行业的实际及最新发展存在脱节。而来自文化艺术机构的师资,虽实际工作经验丰富,对文化艺术管理现状了解,但在专业理论修养及教育教学上缺少系统的知识储备和技能训练,经验层面的动手能力较强,理论层面的系统归纳、研究能力弱。两者各执一端,都不能适应文化艺术管理双创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作为具有双能力结构的双师型师资,他们的学缘背景及行业实践经历能有效克服上述弊端。双师型师资的知识素质结构多维融合,理论思维与实践能力的互动汇通,给传统教学注入鲜活的生命力。双师型师资的优势还在于可以创新项目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使之更贴近行业实际,根据行业需求开发多个新的专业方向,为专业建设做出贡献,提高双创人才培养的有效性。此外,双师型师资由于具有行业机构工作经验,对行业有深度了解,与行业机构的对接更有效,融入得更迅速,也能更准确地判定合作目标与可能性。通过他们的引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能更好地有机融合。

(二)跨界融通——双创教育的新动能

目前,文化艺术管理专业双创教育还在起步阶段,要实现递进式发展,必须具有跨界与融合的新理念,“跨”与“融”是创新的动能。双师型师资在理论知识体系上实现融合,在行业门类架构中实现了跨界,这些素质与优势必赋能双创人才的培养。一是突破校内外各层面的固化界限,聚焦协同发展。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发展,既需要鲜明的个性特色,也需要各行各业协同创新。双师型师资的多重身份及丰富的社会阅历有利于突破各个层面固化的壁垒,实现大学及各个专业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也为推进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协同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更有利于拓展协同范围,深化交互程度,将视野融入世界知识生产的宏大体系中,实现与时俱进、互利共赢。二是促进学科融合、培养跨界能力。面对双创新常态的新问题、新情况,从单一学科视角审视,难免管中窥豹;要构建跨学科的文化视野,融合多学科的理论、工具和方法,才能实现前沿领域创新。因而,专业师资队伍必须具有跨学科的理论视野与实践架构能力,引领专业人才不断产生新技术、新创意、新方案。特别是人工智能时代、5G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紧密结合,对人类文化艺术乃至人类社会的改变,也对传统高等教育的师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养提出了颠覆性的挑战。三是有利于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模式。AI、5G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迭代异常迅猛,双创人才既要具备复合知识背景与开放胸襟,又要有特定方向精深创新的能力。双创教育不能急功近利,也不可一蹴而就,其应与文化艺术管理专业教育体系有机融合,实现整合创新、结构优化、布局拓展、功能升级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因而,教师只有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储备与融合创新的能力,才能赋予学生更多启迪。

(三)产学研贯通——双创育人的合力平台

双创人才的本质特征是具有创新意识、思维、技能及创新性人格。其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给学生提供多元、全方位的学习体验,为学生建构富有创新价值的学习场域。产学研贯通模式打造了教学、科研及实践育人的合力平台,使学生具备敏锐发现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素养。在这方面,双师型的理论积淀与实践能力优势是显而易见的。第一,针对传统高校产学脱节等弊端,双师型师资的行业与学校双重背景使他们能够敏锐地把握文化发展面向知识和人才的全新需求,有利于发挥研究与教学、与产业的协同融合作用。无论是师资理念,还是人才培养途径,双师型的功能与价值不断凸显。所以,面向产业培养和输出人才的应用型文化艺术管理类专业,必须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第二,当前最常见的双创教育模式有双创和“互联网+”大赛、双创园区或基地、双创学院、设置创业课程等。这些方式虽然反映了各类院校对双创教育的探索,但值得反思的是当下的双创教育主要聚焦于创新项目竞技和创业行为本身,有急功近利之嫌。本质上讲,双创教育依然普遍存在于专业教育教学之外,缺乏双创人才培养与专业教育结合、融合的理念与方法。双师型师资可以充分利用高校与文化艺术机构、科研院所等不同环境和资源,凸显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通过他们构建起产学研贯通平台,能够有效地实现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真正突破相关壁垒,融入文化艺术管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二、文化艺术管理类双师型专业师资素质与能力探析

(一)思维赋能

传统教育思维模式已不适应双创新常态对双创师资思维素养的现实需求。旧有的应试教育模式会严重影响教师思维的创新发展,更给双创人才培养造成桎梏。文化艺术管理需要的核心创意人才,不是传统意义的教育教学思维所能打造的。解决问题的关键应该从时展的角度探拓双师型师资的思维赋能。一是批判性思维。对于批判性思维,有人误以为是刻意反驳或批评的思维模式。其实批判性思维指的是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清晰严格推理的思维,即对事物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和价值进行严谨推理的判断。它提倡怀疑精神,不盲从权威和书本知识,是一种独立思考的智慧。双师型师资须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颠覆传统的教师主体观,改变教师作为知识的占有者、传授者以及教育活动主宰者的地位,积极发挥学生个性,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分析思维过程和成果,明确思考内容、方式,在思维过程中进行思辨和控制;引导学生形成主动思考、善于决策的能力。批判性思维既是一种批判技能,也是一种批判品质。二是大数据思维。文化艺术管理双师型师资需要大数据思维。即用全样思维取代抽样思维、相关思维取代因果思维,用大数据的全维度,开启创新人才观察分析事物全新视角。全样思维的应用能更加全面、立体、系统地认识事物,通过相关关系,帮助双创人才寻找事物间的可能性,实现事物之间创新性与有效性连接,获得更多的认知与洞见;有助于培养学生捕捉现在并预测未来的能力;激发学生更深刻、纷繁的创意。可以说,大数据思维是双创的正确路径之一。三是用户思维。用户思维的核心是在价值链各个环节都以用户为中心,包含以下层次:沉浸式体验及与用户交互。双师型师资应具有用户思维,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及互联网技术,从基本的感官体验进入深层次认知体验,对双创人才进行感性与理性有机融合的全过程训练培养,增强文化艺术管理专业教育的参与感、体验感,实现人才培养的多维体验、多终端、多渠道、多元素的跨界式融合。

(二)实践能力结构体系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把专业理论原理向实践技能与能力进行深度转化。文化艺术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除具备双师型普遍共性特征外,还需具有专业知识结构基础上的实践理性和实践智慧。1.颠覆观念定式的能力。当前AI、5G技术渗透带来了整个艺术体系结构变革。传统的艺术相关概念已被颠覆;画廊、美术馆、艺术院校等各种文化艺术机构的职能也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将会有许多机遇与赋能空间的延展。在新业态面前,双师型师资应勇于面对,并有能力迎接扑面而来的各种艺术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挑战。2.融合发展的引航能力。面对文化艺术领域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双师型师资必须紧抓机遇,利用自身优势探索跨行业、全方位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突破传统思维中的教育壁垒,创新“智能+”模式下的当代文化艺术产业管理的复合型教育教学模式。如运用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多种思维方式及智能平台,完善文化艺术管理双创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体系建设。3.凝固资源向动态资本转化的场景切换能力。AI技术向文化艺术管理领域深度渗透和沉浸式应用,使人类语言、图像、文字等转化为新的数字化资源。这种数字化资源提升了文化艺术的附加值,推进了产品数字化、智能化的实现,也促使凝固的文化艺术资源向动态的文化艺术资本转化。这一过程的实质是将一切时空界限打破,把散落的信息全样汇集、融合创新,形成新的产品和需求。通过信息的挖掘、传输、汇集和运用,原有文化资源的凝固场景转换成动态的数据场景。作为双创人才核心培养者,双师型师资应具备AI思维与创意转化能力,以引导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完成文化艺术资源数据化产业的场景切换,在资源向资本转化的实际项目过程中,完成双创人才核心能力的本质性飞跃。这种切换会产生前所未有的多维效能。

参考文献:

数字文化艺术范文6

关键词:新媒体;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文化产业成为反映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已成为必然选择和紧迫任务。文化产业要进一步转型升级,新媒体的应用必不可少。文化产业与新媒体技术有效融合,在新媒体环境下实现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及变革,对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新媒体技术发展现状。我国新媒体从2004年开始发展,以其便捷、迅速、成本低廉、受众广泛的特点,迅速地融入并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也给文化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新媒体产业近几年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的成熟与普及,大数据、虚拟现实、移动社交成为新媒体发展的主潮流,并已经形成相关的产业。

(二)新媒体发展趋势。随着5G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以数据为主要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新媒体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新技术带动互联网应用不断融合,加速推进新媒体产业数字化发展和生活服务数字化转型。抓住了新应用与新热点的电商直播成为了主流网络销售方式,短视频内容正在进行高质量转型,新媒体出海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新媒体营销比重将继续增加。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内容形式多样、信息实时,具有双向交互性、数字化、网络化等优势,便于及时得到效果反馈。新媒体用户规模不断扩大,使新媒体平台聚集的海量流量和潜在的影响力产生巨大的营销价值,新媒体营销将成为营销的主流模式[1]。2.新媒体内容的真实性和趣味性将成发展要点。新媒体用户以中青年为主,对新媒体营销方式的接受度高。新媒体内容的趣味性成为其有效传达产品信息的主要因素。新媒体营销的另一关键要素是高质量的内容,在提升内容质量的基础上提升趣味性和参与度是新媒体营销的要点。3.直播和短视频成为新媒体发展的热门领域。随着5G、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直播和短视频日趋火热,成为新兴媒体营销主流模式,具有更高的精准性以及互动性。短视频更加注重社交功能,通过社交功能使人产生回馈、交往和参与,更符合企业营销的目的。“直播+”造就万物皆可直播的景象,网络直播实现了双向交流,用户可以通过发送文字、图片、语音等方式与主播进行交流,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有效优化营销效果。

二、新媒体技术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一)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如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出现,为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更高端的平台,扩大了文化产业从业者的创新空间,增强了文化产业竞争的软实力,激发了文化产业的活力。新媒体技术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极大地推动了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为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平台。

(二)催生文化新业态。新媒体技术可以说是传统媒体与新技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从新媒体的发展来看,每次技术革新或进步都创造出诸多被称为新媒体的产业形态,各国也都将新媒体相关产业列为文化产业中一个重要的新兴部类。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诞生了门户网站、虚拟社区、论坛、博客等。移动新媒体的发展下,创造出手机游戏、移动视频、手机音乐、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产品,这些产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新型文化产业。微信、抖音、今日头条等云集“大V”、公众号,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形成了一个新兴产业。新媒体在推动文化产业内部融合的同时,也有效促进了文化产业间的融合,通过各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与产业间的联动,实现互利共赢。新媒体为产业间的融合提供了动力,促进了企业文化形态、知识产权与媒体技术的有效融合[2],大大延长了文化产业链,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了新业态的不断产生。2020年7月,苏宁与微博达成深度合作,协同开创内容生态以及商业转化,并向微博输出供应链服务。苏宁平台商品整体接入微博小店,形成新的商业模式。

(三)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将新媒体技术应用于文化产业创意、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各个环节,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扩大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为文化产业的生产[2]、传播与发行提供了全新的平台支持。在新媒体平台上,媒体表达的方式拥有了更多的选择,并且越来越灵活和多样,解决了文化产业内容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中的技术制约问题。由于疫情的影响,徐峥导演将本来应该在院线上映的《?妈》卖给了字节跳动,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电影上映和盈利形式,绕过了遥遥无期的影院档期,实现快速盈利。这种模式的出现,变以往“投资—制作—发行—院线—观众”的产业模式为“投资—制作—发行—平台—观众”模式,进一步优化了产业结构。新媒体技术促使文化产业更新周期不断缩短,使其业态升级换代速度大大提高[2],促进了文化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四)完善文化产业链。新媒体技术融入文化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促使文化产业经营和盈利模式不断转型升级,加快文化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各环节的整合重组。文化产业只有不断增加产业链条的广度和深度,才能适应新媒体技术发展的要求,形成多功能的文化产业布局。新媒体技术促进文化产业各个环节进行相应的调整变革,促进传统文化产业长期、稳定、有效发展,在完善文化产业链、人才链和构建产业生态圈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文化产业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发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口耳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新媒体技术,开发成动画或拍摄成视频,提高了传播力与影响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文化元素进行整合、提炼,通过IP的二次授权、创意的再设计、产品的再开发、渠道的重新构建、新的文化消费的创造等,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

(二)旅游业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以新媒体为平台,依托当地旅游资源,充分利用社交网站、微博、微信等各种新媒体营销渠道,以视频、文字和图片的形式,生动地展现地方特色,利用新媒体传播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拓展旅游目的地营销途径,吸引游客的眼球,树立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

(三)科教文化业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化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靠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新媒体可以融合图像、文本、视听等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源。利用新媒体可以构建以个人学习碎片为基础、以个人学习为中心、以服务为载体的多点对多点、可选择的在线或移动学习的新模式,使在线学习在“云端”成为现实。(四)新闻出版业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进行数字转型,加强出版业大数据分析,积极发展数字教育、移动阅读、知识服务、电子商务、按需印刷等出版新业态。同时要坚持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优势互补,推动两者在内容、技术、平台、渠道、经营等层次的深度融合[3],实现共同发展,各环节互联互通,形成符合市场创新要求的商业模式。

(五)文化艺术业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文化艺术业应用新媒体技术,对文化产品进行有效规划、科学管理、高效传输,同时合理整合信息资源,准确把握受众需求,提升艺术影响力,延长文化产业价值链。文化艺术业是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动力,把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融入新媒体,可以为新媒体产业发展提供原动力,使其更具发展规模和潜力[4]。传统文化艺术产业链从线下逐步延伸到新媒体空间,将进一步开发传统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新领地。(六)广电服务业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新媒体不仅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而且拓展了广播电视的业务形式以及覆盖范围。新媒体下的广播电视,在创意策划、采编、传播营销各环节要主动运用先进的技术,使广播电视的传播手段、方法、渠道以及内容传播的形态更加适合新媒体的发展需求。同时,在不断巩固发展传统业务的基础上,更好地促进内容生产、产品创意与新媒体手段的融合[5],加快广播电视全面融入新媒体领域,不断扩大和提高传播的覆盖面、到达率,构建覆盖广泛、信息丰富、技术先进的现代传播体系。

四、结语

新媒体融入文化产业的每一个环节和领域,对文化产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媒体技术改变了文化产业生产、流通、营销的方式,为文化产业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全新的技术平台,促进文化产业结构整合与升级,催生文化产业新业态。新媒体对文化产业的影响不仅有技术上的变革,也有对传统文化发展理念的变革。新媒体的改革与发展赋予了文化产业新的内涵,其广泛应用推动了文化产业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快速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艾媒产业升级研究中心.2019中国新媒体营销价值专题报告[EB/OL].艾媒网,2019-08-28.

[2]彭?.探析新媒体科技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J].中国报业,2014(14):61-62.

[3]楚明钦.互联网与我国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7(5):73-75.

[4]孙茂华.传统文化产业如何搭乘新媒体快车[J].人民论坛,2017(14):234-235.

数字文化艺术范文7

【关键词】民族文化;数字媒体;传承

一、数字媒体艺术与文化传播的契合点

(一)数字媒体艺术与民族文化传承在效率、时间、空间上能实现多重契合

设计师可以利用数字技术把设计构思通过多媒体的方法进行充分体现,设计师可以方便快捷地呈现出自己的创意,数字媒体承担着设计师的构思,承担着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与设计理念。现代数字技术在制作过程中具有很多优势,如操作简便、传播速度快等,同时还非常容易更改。设计作品能够利用网络技术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进行迅速传播,艺术设计的个体创意能够方便快捷地改变为群体创意。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手工制作方法改变为数字制作,规避了以往设计中存在的重复劳动,使设计师的工作内容更加简便快捷,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为设计师减轻了工作负担,提升了整体设计过程的实施效率,从根本上让设计师改变为创意工作的脑力劳动者。通过采用这种交互式设计制作,有利于设计师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创意想象。

(二)数字媒体艺术与民族文化传承在多媒体运用方面实现多维契合

数字化信息合成和分辨技术的运用,再加上声音、视频等统一应用,可以清楚地体现出设计师的设计概念与文化内涵,如此一来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数字化设计工具可以轻而易举地把设计意图当中冗杂的色彩变化、个性的造型等进行整合,其组合的方式能够以二维或者是三维乃至是多维的方式进行体现,然后创造出蕴藏无限想象空间、丰富文化内涵等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在数字媒体环境下,大大扩宽了设计师的思维空间,设计师的思维可以利用数字媒体艺术得以实现。与此同时,将资源进行系统整合以后的数字媒体平台能够为设计师提供海量的素材资源,通过互联网传播技术能够为设计师提供多样化的资源渠道与全面性的互动平台。运用数字技术的虚拟性体现出特征,能够依据设计师的创意思路进行随意搭配,设计师可以充分发挥自我想象,在综合性策划下,使民族文化与数字媒体技术完美契合。

二、数字媒体与中国民族文化相结合的必要性和环境支持

(一)时展的需要

我国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但是我国民族文化受到欧美国家的打击,再加上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商业化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很多优良的传统文化逐渐消失,然而在这个时候,国外已经开始运用数字媒体技术传承和发展本国的传统文化。把数字媒体技术与民族文化进行系统融合,吸取国外先进技术,同时增强创新意识,在这种情况下肯定会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播有着促进的作用

现阶段,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文化传承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群众的消费需要与当代人的审美观念。随着数字博物馆、民族文化与APP系统结合等传承方式的出现,使人们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充分了解民族文化,虚拟仿真、3D等技术可以使人们身临其境地游走在到民族文化的海洋中。

(三)环境支持

就当前技术水平来看,人们通常都是依靠展示的方式提取民族文化知识,因为其具有传播速度快、成本低等特征。利用二维平面进行展示,如数字媒介、纸质媒介等,当前还研发出沉浸式体验的3D电影、4D影院等,这些高科技的研发都能够充分体现出数字媒体的重要价值。但是要想使这些技术在国内得到长远发展。第一,政府需要给予大力的支持,制定完善的产业发展模式;第二,还需要鼓舞陈旧的蕴藏深厚文化底蕴的企业,因为他们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传承经验;第三,还需要制定规范的法律法规,保护产品专利,禁止出现侵权、山寨等情况,创设良好的竞争环境。除此之外,数字媒体的发展与数字媒体教学、研究等商业活动具有紧密的关系,在向大众普及过程中还需要基于民族特色的前提构建完善的教育研究制度体系。

三、数字媒体环境下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一)民族文化传承的信息更为精准而直观

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承民族文化艺术是当前我国艺术与文化领域想要实现的目标,从而加快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然而因为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很难准确地对这些抽象概念和文化内涵进行表述,从这方面来看,民族文化自身具有的优点阻碍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但是在数字媒体背景下,可以有效处理这个问题,提高民族文化传承的效率,充分发挥设计师的主体作用。我国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其具有的文化价值用之不竭,通过使用各种各样的艺术表现方式用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数字媒体环境中,大众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充分了解民族文化,利用生动形象的方法使民族文化得到良好的传承与发展。

(二)数字媒体在民族文化中的体现——以皮影为例

手工皮影属于我国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传统文化,伴随着传统技艺的逐渐消失,对民族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新技术有必要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数字管理方面来看可以参考敦煌数字壁画数字化技术,这个工程涵盖了三个部分,即虚拟现实、交互现实和增强现实。针对手工皮影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参考,在传承形式方面可以针对手工皮影进行数字化的分类、展示、整理等,以便于使人们全面了解,从而得到有效的传承。手工皮影艺术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基于皮影的前提下向人们阐述故事,因此,在使用数字媒体传承过程中大部分都是依靠展示的形式表现在大众面前。手工皮影艺术在表演过程中离不开集讲说、皮影表演与乐器演奏,通过和数字媒体传播方式多样化进行融合,运用影视呈现的传承方法逐渐成为皮影艺术传承首要选择的方法。此外,随着数字博物馆的出现,人们可以凭借互联网直接欣赏博物管中的展览品,照片拍摄精度的提升同样为数字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综合上述手工皮影传播的方法在如今都获得了技术方面的大力支持,主要是因为我们增强了民族文化保护的意识,同样也离不开政府给予的政策支持。从我国传统文化艺术方面来看,指触传媒公司改变了民族文化传播的方式,促进了AR技术在我国各种历史文化景区与博物馆领域的快速发展。许多大型博物馆都增添了新的活力,以便于在目前困境中以崭新的面容呈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对于拥有1800多年历史的兵马俑而言,使很多年轻人受到时空的约束,仅能隔着冰冷的玻璃与隔离欣赏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古老文化艺术品。这种方式仅能使人们从视觉方面感受兵马俑,同时只有前往秦始皇陵才可以欣赏到这种奇观景象,如此一来就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指触传媒公司研发的指触磨卡兵马俑系列充分地呈现出丰厚的文化底蕴与超强的交互方式,通过有趣的方法使更多的人想要去了解这个具有优秀文化历史的艺术产品。这个系列的卡片使用文物三维模型结合文字、声音与特效直观的展示馆藏文物,这种新型的视觉和互动体验打破了以往文创产品缺少创新的本质,其具有的优势是能够呈现出馆藏品具有的多维性、直观性以及知识性,与此同时还有效克服了博物馆中硬件设施的约束。和指触磨卡类似的还包括故宫出品的《胤稹美人图》《紫禁城祥瑞》等。

四、结论

通过在数字媒体背景下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确保民族文化能够源远流长。民族文化经过了上千年的发展,从繁琐到简洁,留下了难以理解的含义。民族文化的快速传承通常都是缺乏深思熟虑的事件与理论,以往文化持有的复杂底蕴制约了其长远的发展。民族文化的内涵严重影响了其长远发展与传承。在数字媒体技术环境下,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把数字化民族文化作为项目,采用“寓教于乐”的方法,提升民族文化传承的效率,增强理解记忆。

参考文献:

[1]孔紫菲.数字媒体背景下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以岭南粤剧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7(22):95-96.

[2]曹静珍.数字媒体对紫砂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促进研究[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47-50.

[3]马志明.数字媒体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包装中的应用[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8,20(2):70-72.

数字文化艺术范文8

关键词:茶文化;园林设计;茶艺场所;养护管理

1茶艺术建筑的解读

自古以来,中国人在建筑学、结构学方面就有较高的科技水平。比如,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铁路设计大师詹天佑等在建筑设计领域都是佼佼者。茶楼建筑并不是一般的建筑物,古代的茶楼多分为上下三层:第一层为大厅,主要接待脚夫、散客等;第二层多是有身份的人,几人相聚,听听茶戏、品品茶,难得一见的潇洒;第三层则是为重要的客人所准备,一般环境较为优雅、清净。研究茶叶园林及茶艺场所的施工与养护管理,有助于在继承优秀茶因素的同时,推动中国古典茶艺建筑设计的创新发展,保障文化艺术可持续的繁荣。

1.1茶文化的内涵

茶文化的精髓不仅仅是顺天道、尚简朴,更是以人为本、敬业乐业的人文精神,以及隽永优美的美学价值。茶叶种植、茶道、茶艺等都有着很强的技术内涵,对各个工艺环节均要求简、素、雅。从茶文化价值的角度来看,茶文化属于一种社会大众文化。随着人们对茶文化中养生、人文、美学意识的加强,很多人也逐渐意识到了茶文化的人文、美学价值,发现了茶文化中卓越品质的深刻内涵,并开始汲取优秀茶因子贯通于建筑设计中。茶文化并不是一门普通的哲学纲要,茶文化的魅力就在于汇聚了中国历代思想家的智慧精华,他们通过辩论、游说、学习的方式,在提升自己的同时,也为茶文化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现代我们所学习的茶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国思想历史的进化论。因此,茶文化有历史价值、美学价值、文学价值。

1.2茶与茶叶园林和茶艺场所

受到茶文化的熏陶,我国古典茶叶园林及茶艺场所在建筑设计技巧、施工重点以及养护管理方面,将茶文化熔铸于文化艺术设计中,这既能展现茶文化的厚重底蕴,又能让人们崇尚茶道艺术,陶冶于建筑艺术设计中。茶文化已经成为建筑艺术设计的重要表现方式,以茶为切入点的建筑设计,是茶艺建筑的施工重点和养护管理的一大突破和创新,颇具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古典艺术建筑水平的一次大提升。

2我国茶叶园林及茶艺场所建筑分析

2.1茶叶园林及茶艺场所建筑的施工要点

我国是世界上品茶大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茶文化作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载体,长时间的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茶叶建筑设计首先需进行区域定位以及考虑施工理念的科学。茶叶相关的建筑施工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赚取经济利润,位置的优越性,有利于双层建筑利益的最大化。建筑设计师根据实际情况以及经营情况进行设计,最后制作出一份优质的设计方案。然而,这样的施工要点有些急功近利,对建筑的场地不能做客观的分析,对建筑场地的选择含有的主观因素过多。也正是由于这样,建筑物的各项目之间的数据统计不清晰,数据处理缓慢,不能够给项目做出定量的分析等。

2.2茶叶园林及茶艺场所建筑的养护管理

传统的对茶叶建筑施工之前,要对建设茶建筑的地点进行分析,设计也需要因地制宜。设计的成果如何,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地理区位的优越性。因此考虑因素的偶然性特别大,规划的数据也不够精准,通常需要分析建筑场地的地理区位。而茶艺场所建筑一般的养护主要体现:首先,建筑整体的受力情况是否正常,有没有出现墙体倾斜、弯曲、缝隙等;其次,建筑的内部管路是否有渗水、阻塞现象;再次,建筑的电力状态是否正常,定期对电路进行检修和维护;最后,建筑表明的涂层、墙面颜色是否有脱落、掉色现象。另外,当前养护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使得茶艺建筑不能尽善尽美,在科学的合理施工的架构之下,延长茶叶建筑物的生命周期,促进古典的茶叶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茶叶园林及茶艺场所施工与养护管理的策略

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整个茶楼设计项目进行策划,不同的茶叶建筑设计风格会有不同的茶文化表现效果,如有的建筑设计采用中国古代传统的艺术装饰,比如屏风,古琴,古井,绣花窗等,运用天人合一的空间构图理念,展示出茶叶的庄重、雅致、闲适宁静之感。茶叶园林建筑及茶艺场所设计对建筑师的要求很高,它要求建筑师具有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的思维方法,将中国古典艺术的美与现代建筑设计的美天衣无缝地结合。

3.1BIM建筑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BIM技术可以实现数字化和可视化模拟管理,精准地研究茶叶的建筑设计。因此,BIM技术是设计高端复杂的茶叶园林及茶艺场所的最优选择。BIM技术是一项以三维空间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数据运用技术,是形象模型和清晰数据的结合体。它可以为建筑设计师提供海量的工程信息,具有修正、调配以及保存各项工程项目信息的功能。此外,大型的建筑结构比较复杂,受力分析也比较复杂,为在确保建筑安全性的同时又可以降低建筑成本,设计师常采用BIM技术来减少复杂的工作流程,为推进工程建筑施工设计快速完成,高效的养护管理进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项技术对于建筑经营者而言,可以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发挥节能高效的作用。好的建筑材料的选择可以为经营者减少能源的浪费,降低建设成本,实现建筑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建筑生命周期的延长。

3.2数字艺术媒介在评估建筑寿命中的应用

数字艺术媒介一般是指经过计算机、数字媒体加工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媒介信息处理器。通常数字艺术的产品具有3D效果、还原效果以及渐变效果。从文化的层面来分析,数字艺术产业是数字媒体信息技术与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互相影响、融合的结果。运用数字艺术媒介进行建筑的寿命评估,为中国传统茶文化园林及茶艺场所的设计以及养护管理打开了方便之门。由于该项技术是虚幻模拟的养护设计管理,所以可以对工程的各个阶段进行数字化的管理与监控,既有利于建筑设计工程的集约化,也有利于推动工程各个阶段相互协调,同步发展,推进了施工的进度,打通了经营者。承包公司以及施工部门之间的界限,有利于建筑工程项目组形成核心的生产凝聚力。

3.3施工要点与养护管理的美学价值体现

在古典建筑设计时,一般会挑选最具美学效果、最有代表性的视觉冲击元素。对于茶艺场所施工的美学价值,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分析:第一,茶艺表演的环境的主基调是优雅知性。因此,在茶艺场所施工时,尽可能在保护茶艺场所环境氛围,不破坏、不损坏;第二,在施工选料上,要尽可能运用符合原场地的材料,不要任意更换瓷砖、地板、漆木等;第三,在施工工艺的选择上,要遵循原先的施工工艺,尽量避免混凝土的敲击,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对茶艺场所进行修补或二次施工。展示设计下的茶馆商业空间艺术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借助茶元素给体验者带来身心和精神上的愉悦与放松。因此,在茶叶园林及茶艺场所养护管理中,要注意内外美的结合。比如,可以选择光线较为柔弱的灯进行照明,这样不仅能与茶叶园林及茶艺场所相互协调,还可以给茶客们再来美的享受,体验不一样的感官效果。

3.3.1施工要点

首先,拓宽茶叶建筑施工时材料选择的领域。古典茶叶建筑物需具有古代建筑工艺的设计元素,而榫卯衔接工艺就是我国古典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衔接方式。榫卯衔接实质上是一种无梁结构,指在整个建筑构造的过程中不采用一钉,就可对木制材料完成天衣无缝的对接与固定,达到尽善尽美的建筑设计效果。将榫卯衔接技艺应用于古典茶叶建筑中,既可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又可沿袭传承古代工匠的古典建筑设计技艺。用这样简朴的衔接方法将古典园林及茶艺场所建筑的雅丽清古,雕刻出来,使建筑物更具立体感。其次,施工的各要素要融合茶道文化。通过学习茶道文化的理念,我们可以将茶道思想融入实际施工中。比如,在选择施工流程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施工及养护的过程,立足精耕细作、全方位斟酌遇到的困难及技术问题。

3.3.2养护管理

茶艺场所建筑的养护管理主要体现在力学结构变化、控水、控电、涂层维护等方面。建筑物随着时间流失,会出现部分墙体有裂痕,严重的情况会出现倾斜、倒塌等。因此,平日里要特别注意建筑的稳定性评估,可以组织专门的检修队伍,及时修补和加固建筑的稳定性,提升抗压能力;还有就是关于控水、控电的问题,也需要定期对水管、电路的流畅性进行评估和维护,防止出现水管爆裂、阻塞;电线老化而造成的短路、断路现象。面对建筑涂层的翻新、修补问题;也需要安排专业人员对室内、室外的墙面进行刷漆、贴砖,保证外型上的美观效果。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多媒体平台运行与茶叶建筑养护相结合。随着网络媒体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微信、qq、快手等媒体成为新潮流。整合网络资源,建立起茶叶园林及茶艺场所养护的专业性社交平台,可以对养护管理的技术问题进行答疑、交流。不仅如此,网友们还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和思路上传到网上,与更多的同行、学者进行讨论。多媒体平台的搭建是数字艺术创意,运用到茶叶园林及茶艺场所的实践模拟窗口。

4结论

茶叶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茶叶园林及茶艺场所也会面临施工与养护管理的问题,在分析了茶叶园林及茶艺场所特殊性条件下,提出了相对应的合理措施,以期在维护茶文化资源过程中,推进茶叶园林及茶艺场所施工与养护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

参考文献

[1]俞棋.市政园林绿化道路施工的重点及养护策略分析[J].南方农业,2017(20):1-2

[2]鲁佳婧.茶楼绿色施工管理模式及造价研究[J].福建茶叶,2016(9):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