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教育课题范例

数字教育课题

数字教育课题范文1

关键词:工匠精神;数字媒体艺术;基础教育课程;兴趣培养;大中小学一体化

一、工匠精神所具有的时代特征

1.至尚性

孔子提倡“文质兼备”、韩非子认为“先质后文”、老子提出“无为而治”,这些都被工匠们作为其手艺的最理想状态,当对所处职位的最理想状态定义以后就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其中,达到自身与劳动对象相融合的状态。劳动者以最大主观能动性从事到劳动活动中,使用自身的技巧,运用审美,将精神与感情完全投入其中,脱离强制和机械劳动所带来的痛苦感。好的产品来自于快乐的劳动,工艺品吸引人也在于它承诺“工作本身是快乐的目标”。劳动者不以功利性为主要目的,而全身心投入其职业所属责任感,这样无论是小器还是大器,都会成为工匠精神下所属的国之重器。在工匠精神下教师更应该重视其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投身到其社会使命中。

2.共创性

工匠精神还具有共创性的特征。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职业间的绝缘壁垒已被打破,各个行业之间的限制被消散,新时代的“工匠”绝不再是固步自封、闭门造车,在沿袭传统的基础上,合作创新就成为时应当下发展的“捷径”。尊重、弘扬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匠人讲究守成守业,但是这种“守”的内核是对于传统工匠精神的守,守的延续就需要打破职业壁垒,营造创新精神,各个行业共生共荣,以开放性的视角审视当下发展情况并为科技时代建树,而不是单打独斗,一家独大。教师们也更应该从各方面和各职业相互借鉴学习,以更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素质教育。

3.普适性

当今我们所形容的工匠精神已不再单单指向“工匠”,而是更多更丰富的劳动群体[2]。在传统意义上工匠是指从事精湛手工艺或繁重体力劳动的匠人,这一名词也一直是描述拥有高超技艺的体力劳动者,而其身份地位也会随着时代所处形势而不断发生变化。经过人们对劳动的不断认识,“工匠”一词已不再是狭隘的形容前者,人们对工匠的理解也上升为了“在各行各业从事各种职业,尽忠职守、克己奉公、精益求精的工作者”,渐渐的工匠一词逐渐成为一种精神象征的褒义词,而工匠精神也存在于各个岗位和阶级,无论是教师还是职业技术人员,都是社会主义生产中的工匠,都需要具有崇高的工匠精神。

二、工匠精神下数字媒体艺术教学在基础教育中的时代价值

1.带动学生学习兴趣,预防“逃离学习”

“逃离学习”是指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或轻视感,主动逃离学习的一种表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出现在经济发展不乐观的国家,在不少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也有出现,当经济发展在一个时间段迟缓或者发生倒退时,这样的情况更为明显,如日本在90年代年均GDP增长仅在1%左右,在这一时期逃离学习的情况便大大增加了[3]。中国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自1977年以后年平均GDP增长在6%以上。从建国前民国时代我国文盲占比全国人口80%,再到2000年义务教育基本全面普及,本科教育的大面积覆盖且录取率从1977年的5%到现在的75%左右,和如今考研人285万报录比4:1,都离不开当下中国快速的经济发展。工匠精神下的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教学具有前瞻性和普及性。在面对这样的教育刺激时,数字媒体艺术课程具有很强的代入感,将定向型学习变为情景式学习,深入到学生的意识中,增加学生对学习的意欲和希望,把学习变为学生的兴趣,需要教师积极发挥工匠精神的至尚性在数字媒体艺术的教学设计中,进而预防逃离学习的情况发生。

2.适应研究性工作方式转变,积极推动素质教育

以2013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提出提出“工业4.0”概念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为契机,全球科技时代已经到来。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意味着我国正在向智能化时代迈步,同时还不可忽视泛智能化的到来,著名企业家李开复曾说过“未来十五年会有50%的岗位消失”以此来提醒大家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因此社会发展需要更多的创新技术型人才、创意型驱动人才和创业型实业人才的这样的“三创”人才。以此为发展基础,数字媒体艺术在基础教育教学设计当中积极展开素质教育的培养,培养学生个性,养成学生学科素养,提高学生创新创意思维,围绕实际问题展开学科探索,增强学生创业能力。所以教学设计要紧紧围绕个体展开,由面到点,由粗到细,积极制定学习规范,在教学设计中发挥工匠精神的共创性,让学生从学习当中自发性地引出创新思维。

3.大中小学培养一体化,完善阶段教育链接

基础教育中数字媒体艺术课程的展开可提升、把控各个阶段学习的链接程度。小学阶段主要培养学生个性和个人素养向中学过度,中学则注重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基础知识,这样便可以更好地使学生在大学培养专业知识,使得专业型人才的产出率大大提高。在此大致框架的引导下还需注意基础教育的课程设计与时代的结合性,不能脱离实际或落后于现实。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时候要注重下一阶段的学生生涯需要什么样的素质,对于学生个人而言需要怎么样的能力,在制定大方向的同时开展课程创新设计,使课程充满时代气息并落实到实际用处,使学生学有所用,合理运用工匠精神的普适性进行数字媒体艺术在基础教育中的课程设计,避免“小学没学好中学上不了大学不好考”的尴尬局面。

三、数字媒体艺术在基础教育中的时代意蕴和现存问题

随着20世纪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媒体艺术这一门全新的技术随之出现,它是一种新的多学科交叉的创新型技术领域,是一种“在创作、传播、鉴赏与批评等艺术行为方式上推陈出新,进而在艺术审美的感觉、体验和思维等方面产生深刻变革的新型艺术形态”。目前我国每年的数字媒体人才需求在15万左右并且缺少专业人才,AR、VR等热门技术有广阔的市场范围和可应用性[4]。作为一门朝阳产业具有着广阔的发展潜力,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壮大是必然的。现在各大高校均有开展数字媒体艺术课程,从2000年开始截止到2015年我国超过234所高校设置有专业点。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开展数字媒体艺术课程有利于将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培养在大中小学的培育路线中一体化,增加人才培养效率和流动效率,为我国目前该专业人才需求及时填补空缺;同时抓住时下新兴科技产业的应用学习,培养学生对未来科技探索的欲望,紧跟研究性工作转型的个人素养需求;使产学研为一体,积极预防和防止未来可能发生的“逃离学习”,研究数字媒体艺术这样综合性学科的深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但是,发展革新带来的不只有优势,同时也有很多短板,目前我国数字媒体艺术基础教育教学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1.学科处于边缘化地带

虽然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在高校中如日中天,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在基础教育中存在着这样的情况,“部分教师对于数字媒体艺术这门学科的认知程度不高,一些中小学对数字媒体艺术这门学科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该课程结合时代价值,对学生核心素养和个性培养的重要性”,导致在课程的相互衔接和素质培养方面存在问题,使得数字媒体艺术课程的开展在基础教育中无从下手,从而被孤立和边缘化;还有学校认为这门学科的开展可有可无,不具备必要性。典型的现象,如在数字媒体艺术最适合展开的微机课和美术课中,不少学校的教案还停留在Word、Excel、卡通画的临摹,甚至别的基础科目的老师还会占用这些课程。学科无法打破与学科之间的教学壁垒,无法得到业界的共同认可和重视,自然无法快速有效地进行展开。

2.教学环境需改善提高

我国从普及义务教育以后,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教学环境的改善。首先是班额问题,现阶段我国城市地区的小学中,班级少一些的在30到40人左右,条件不好的学校可能会50人左右,而在农村地区等数字可能会更高,虽然当下教师水平在不断提高,但班级人数的过多使得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很难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做受到最细致化的培养,教学质量自然也很难上去,这也是基础教育中所有课程的通用问题。其次是教学设备,作为依托计算机科技的数字媒体艺术,课程的展开离不开相应的硬件设施,如投影仪、计算机、展示台、电子白板等数字设备,随着VR、AR技术的成熟,将全息投影引入教学或将变成必然。因为缺少资金,一些学校的教学设备非常缺乏或是难以更新换代,这便会造成“纸上谈兵”,给数字媒体艺术课程的展开带来很大的困难。

3.教师素养和专业师资不足

数字媒体艺术课程展开的同时,需要其他学科的相互协作,前提是其他学科的教师也必须具备相应的学科素养。但在当下,相当一部分教师是缺乏这部分素养的,如数字媒体技术素养,在疫情期间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不会使用基础媒体设备;还缺少信息素养,多数教师较少去对学生的综合学习信息进行积极处理并给予详细的个性反馈等。中小学中对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师也是一样缺乏,少有聘用专门从事相关专业的人才,这样数字媒体艺术课程的展开便有很大的困难,甚至存在跑偏的风险。

四、数字媒体艺术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开展路径

1.项目式学习是开展数字媒体艺术课程的重要帮手

无论是什么样的学习,培养学习兴趣、保持学习意欲都是首要的,同时也是贯穿始终的。数字媒体艺术课程的开展离不开保持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的兴趣。在当前阶段,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暂无明确的数字媒体艺术课程,但是离不开的是核心素养穿插在现有的课程当中以此循序渐进的引导孩子对艺术的热爱,对科技技术的崇拜,从而使其产生兴趣,在中学展开知识探索,大学培养专业能力,形成完整的大中小学培养一体化,使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整个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要使学科教学产生深度学习,其中项目是学习就是主要途径。在高校当中,艺术课程的教学方式就是典型的项目式学习方式,在完成必要的课程教育后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结课任务,也就是项目,并组成学习共同体合作完成产品[5]。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开展项目式学习,使定型化转向情景化学习,提升学生的深层动机,通过切身体验培养高阶思维。同时,项目的设定也可以脱离传统上“学习”的含义,使学生在宽松的游戏氛围中提升自身的非认知能力,潜移默化增强学习能力,培养学习兴趣。所以,这就需要在基础教育课程中让教师对时下科技与艺术保持较高的敏感度,提高信息素养和媒体技术素养,积极创新课程设计和与新技术新思想接轨。如语文老师开展“跨媒介交流与阅读学习任务-为学校编写网络百科词条”,任务中包含了对媒介工具的认识和互联网工具的使用、思政老师开展“解读油画《苏格拉底之死》——图像史料运用”,任务中对艺术思想的充分解读使学生认识到艺术创造性思维等这些涵盖数字媒体艺术核心素养触角的项目式学习方案。

2.开展数字媒体艺术需要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要尽量普及小班化教学,发达国家的小学一个班人数在18人左右,日本、韩国等一个班的人数平均为22个。打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学质量才能跟上。积极更新教学设备等硬件设施,避免出现设备跟不上技术,硬件跟不上知识的现象出现。多媒体投影教学在我国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推广,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普及,而新的交互式学习工具又将开始新的推广。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积极对硬件进行快速更新,才能防止在数字媒体艺术教学中出现知识断层的现象出现,俗语“好马配好鞍”,相关的师资力量再强大,没有配套的基础设备,数字媒体艺术的教学就无法从真正的意义上展开。

3.专业的师资力量是数字媒体艺术课程开展的关键

数字教育课题范文2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数字化设计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持续改进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三大理念为“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sCentred,SC)”“成果导向(Outcomes-basedEd⁃ucation,OBE)”以及“持续改进(ContinuousQualityIm⁃provement,CQI)”[1],强调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学组织的出发点,所有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要以学生最终能够取得的学习效果为目标来组织,通过建立一套机制,形成一个“评价—反馈—改进”的闭环[2],能够对教学活动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应用于教学改进,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当今机械工业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从早期的机械化,到后来的自动化,再到现在的智能化,其对于高校机设等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要求也在时刻变化着。课程体系支撑毕业要求,相应的高校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也要根据这种变化而进行动态调整。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健全的持续改进机制,用于保证整个教学过程的评价、反馈以及改进活动,从而使教学活动和课程体系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

一、数字化设计课程体系对机设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支撑

数字化设计课程体系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以下简称机设专业)中重要的课程体系之一,包括数字化设计方法、数字化分析方法等理论课程,以及产品建模设计、综合产品创新设计等实践课程,承担着学生现代产品设计能力培养的重要任务,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机设专业培养目标中,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运用现代工具进行产品设计制造、研究开发的能力;培养学生面对复杂工程问题时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有效沟通交流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在其通用标准中列出了12项基本的毕业要求,其中“使用现代工具”“个人和团队”“终身学习”等3项要求完成了对以上培养目标的有效支撑。在我校的数字化设计课程体系中,数字化设计方法、数字化分析方法等理论课程,以“学生掌握CAD与CAE方法”作为课程目标,形成了对“使用现代工具”等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产品建模设计、综合产品创新设计等实践课程,以“单一产品的建模”“简单运动仿真”“致力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性机械系统的建模、仿真、分析与优化”等课程目标,通过对建模理论的深刻理解、建模软件的熟练使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时的分工与协作、设计软件的自学等环节,形成了对“使用现代工具”“个人和团队”“终身学习”等3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二、机设专业数字化设计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实施

课程体系是反向设计的,高校各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3]是一个从社会需求到培养目标、到毕业要求、再到课程体系、最后建立课程目标的过程[4]。国家、行业、职场以及学生发展的需求决定了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通过毕业要求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对应矩阵关系,建立对应的毕业要求并分解为各指标点;课程体系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通过建立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矩阵,建立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最后确定各课程目标点,明确学生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最终确认课程的授课内容及授课计划。我校机设专业数字化设计课程体系是在当前我国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大背景下进行构建的。“选择、使用以及开发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解决机械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5-7],具有团队意识以及有效沟通交流能力,能够自主学习并具有终身学习意识”是数字化设计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由此建立对应毕业要求的矩阵关系,最后分解并确定课程目标点。其主要指标点包括:了解并能够正确选择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现代工程工具、现代信息技术工具;能够针对机械产品设计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或选用合适的工具对其进行预测和模拟,并能够分析其局限性;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具有担任多学科背景下团队各类角色的能力;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课程体系的实施是通过正向施工完成的,学生根据课程目标达成相应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进而通过完成课程体系学习达成毕业要求,再通过五年左右的工作和社会实践,达成培养目标,完成专业培养过程。我校在课程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数字化设计、有限单元法以及ANSYS分析、产品建模设计、综合产品创新设计等课程的学习,掌握主要的课程目标点,达成毕业要求矩阵中对应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达到相应的毕业要求后准予毕业;学生经过五年左右的工程实践,成为可以熟练运用现代工具从事机械产品设计制造与研究开发、具有良好团队合作意识、能够承担多学科背景团队各类角色、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

三、机设专业数字化设计课程体系评价与反馈机制

课程体系的实施过程,也是一个在OBE理念下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持续改进的过程,这就需要建立健全一种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通过教学过程质量评价和毕业达成情况评价、毕业生反馈以及社会评价等机制,反馈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整改,做到专业的持续改进。在这个质量保障体系中,要做到专业的持续改进,首先要完成教学过程和毕业达成情况的评价。我校机设专业课程体系的评价方法及反馈情况如下。

(一)教学过程与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机制。学校实行校、院、系(中心)三级管理体系,并制定了完善的规章制度,在培养方案制订与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撰写与修订、课堂教学、课程设计、实验教学等各主要教学环节都有面向产出的明确的质量要求,并规定了考核责任者与考核周期,用于保证学校所有课程、各教学环节的正常运转。

(二)课程体系设置与评价修订机制。根据国家、行业发展情况,以及学校发展定位,充分采纳企业行业专家建议,评价与修订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评价与修订工作每四年举行一次,期间可根据实际情况每两年对部分课程进行小修。

(三)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毕业要求的达成评价每年进行一次,以直接评价为主,间接评价为辅。直接评价针对应届毕业生,根据相关教学活动的支撑材料,对每位学生的考核结果综合分析,得到相应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情况,设立可衡量的评价标准;间接评价在应届毕业生、往届毕业生以及用人单位中展开,针对应届、往届毕业生,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使用自我评价的方法统计学生对各项毕业要求达成情况的满意程度;针对本专业毕业生在岗人数较多的用人单位,以调查问卷形式统计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的满意程度。

(四)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主要用于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评价,以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开展往届毕业生跟踪调查、邀请具有行业代表性的毕业生回校座谈以及与用人单位等其他校外利益方座谈或调研等形式展开。

四、评价反馈结果用于数字化设计课程体系的持续改进

通过课程体系的评估与反馈机制,发现数字化设计课程体系设置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持续改进,以支撑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8-9],满足国家、行业、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持续改进课程体系持续改进课程体系,以支撑毕业要求。毕业要求达成情况的评价反馈中,普遍存在非技术性指标支撑力度不足的问题。数字化设计作为重要的实践类课程,应加强对毕业要求指标点中非技术性指标的支撑。数字化设计相关技术在国内的普及与发展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数字化的设计技术经历了从二维到三维,从单一功能的设计软件到集设计、分析仿真、制造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软件的过程。相应的,数字化设计相关课程体系也从单一的数字化设计和有限单元法等理论课程,发展到了集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体系,包含了数字化设计、有限单元法与ANSYS分析、现代设计方法等理论课程,以及产品建模设计、综合产品创新设计等实践课程。课程体系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也从单一的“掌握现代设计工具”,发展到了“能够正确选择并使用现代工程工具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并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各类角色、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与终身学习意识”等多个方面,加强了对毕业要求多个非技术性指标点的支撑。

(二)持续建设师资队伍持续建设师资队伍,提升教学水平。随着科技水平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设计的理论、技术及其软件在不断更新升级。在往届毕业生的跟踪反馈以及用人单位反馈中,存在数字化设计课程授课内容陈旧、设计软件更新不及时等问题。高校作为研究型机构,应该在先进设计技术及软件方面能够引领前沿。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当前主流的数字化设计方法与软件,需要持续建设师资队伍,提升教师自身素质与水平。要建立健全新教师引入制度,引进掌握先进数字化设计技术的年轻博士作为师资队伍的储备力量,建立合理的教师梯队;同时要加强老教师的进修与自主学习,持续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并时刻关注数字化设计软件的升级换代。跟随社会科技发展,我们应充分创造条件保证师资队伍始终处于当今数字化设计的前沿水平。

(三)持续改进教学活动持续改进教学活动,提升课程内涵。提升课程内涵是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的关键[10],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根本目的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持续改进机制。在课程体系发展过程中,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学生设计思维培养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授课内容以引导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为主、软件建模方法为辅,重点讲授设计思维与方法;上机实践以引导和启发式教学方法为主,重点培养学生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以便能够适应数字化设计理论、方法的快速发展及其软件的频繁更新。

(四)持续均衡课程设置持续均衡课程设置,优化教学评价。数字化设计课程体系的特点是应用性与实践性强,理论性偏弱,因此其课程设置和教学评价与其他理论课程差异较大。在课程设置上,应以课堂授课为主,重点讲清基本原理与设计思路;以上机实践为辅,在软件操作过程中消化吸收课堂理论,掌握软件操作方法;以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授课和上机实践成果;最后以各级各类科技竞赛作为契机,提升学生数字化设计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在教学评价上,需要改变传统的以闭卷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做到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并重。尤其是在实践课程上,可以采用平时考核、作业检查、竞赛成绩等多种结果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五、结语

数字教育课题范文3

在信息化教育发展的现阶段,举办从全国到各省市的信息化大赛,让公司来帮助教师解决技术难题,同时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这样的模式几乎引起了所有职业学校对信息化教育的重视,对信息化教育起到了很有效的推广作用。不过要真正普及信息化教育,还需要对教师进行有效的培训,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比如,学校可以聘请专业的公司人员,对我们的教师进行专业信息技术的培训;每一年信息化大赛获奖作品都做成一套软件,挂在指定网站上,让各学校下载,组织学习研讨;定期组织省市级的信息化教育,教育设计理念,现代教育理论等的培训研讨;各校各专业每学期必须有一定量的信息化教育课时。尽量做到信息化教育工程常态化,规模化。

2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

原有的教育资源载体,主要是纸质的,静态的,平面的,描述的教材,练习册。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数字化革命的时代,传统的教材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了,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数字化教育对时间、地点、环境没有较大的限制,只要身边拥有手机或是电脑或是电视,随时都能进行高质、高效的数字化学习。学生自主利用“三网”行个别化学习的一种形式,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受教师约束,最大限度地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兴趣自行选择学习的内容,运用学习策略自我控制学习的进度,以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包括模拟仿真实训、试题库、资源库、网络学习平台等等。

3校企合作,基础课老师也下企业

校企合作,无论是对学生,还是教师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教师下企业,才能真正了解社会需求,才能让我们的教育真正有的放矢,让信息化教育做的更有效。

4改善评价制度

素质教育呼唤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客观公正的评价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教育质量的提高,客观上也能促进信息化教育的发展,为此我们希望能建立多元化的评价。评价内容能符合教育实际,突出评价的导向、激励的功能,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此可以采用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以我们数学为例,评价方案如下:课堂纪律10%,每周会出一个课题(比如,在教“圆”这一节内容时,结合设计专业学生特点,要求学生把教室的一面墙,设计成圆形的窗,同时算出等分窗栏的高度),以小组为单位评分20%,回家作业10%,课堂练习10%,课堂表现20%,期中考试15%,期末考试15%。

5多样的数学信息化教育尝试

⑴游戏,仿真软件。可以设计一些游戏软件,比如格斯尼奇七桥问题,做一个仿真软件,让学生在学习中游戏,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的复习可以设计类似“天朝教育”等的升级游戏。

⑵网上课堂,远程教育。在我们学校网站上,建立一个教育平台,包括教育视频,课件模块,在线交流模块,自测模块,师生互评模块,拓展应用模块等。

⑶师生共同参与论坛,聊天室,QQ群,远程视频等交互模式。突破时空限制,给师生们提供及时有效的交流平台。

⑷网络化下的任务驱动教育模式。教师给出课题,建立学习支架,让学生个人或分组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渠道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比如讲圆锥曲线,教师给出“圆锥曲线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个命题,同时可以提出如下几个引导问题:圆锥曲线有哪些,各自特点如何?结合自身专业,谈应用?选出典型案例,分析数学模型。学生可以网上搜索,可以去公司实地考察,可以咨询专业人士等等。

⑸开设数学软件应用课。WORD,EXCEL可以解线性方程组,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画图;MATLABE可以画图,计算,解微积分;几何画板可以画各种函数图象。事实上,无论是中学还是中高职数学教材上都有数学软件的相关介绍,但真正去用数学软件上课的老师寥寥无几。而在欧美大学中,数学软件选修课是相当热门的。个人觉得每周可以安排一到两次数学软件课。

数字教育课题范文4

数字艺术以它独特的魅力给人们带来全新的艺术感受,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以数字媒体作为艺术创作工具。我国的数字艺术起步较晚,虽然在观念、技术等方面与先进国家的数字艺术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数字艺术产业已逐渐成为我国IT业和娱乐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社会急需大量的数字艺术人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成为很多高校新增的专业,就业潜力巨大。从数字艺术教育的现状抓起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摸索一套符合国际化现代数字艺术教育的培养模式和用人机制,完善数字艺术教育体制。

二、数字艺术教育的教学实践经验

数字艺术教学,必须创新思维模式,从教法上作为突破口,使得数字化技术应用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用艺术的思维方式指导学生实际技术为主要目的。建立起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

1.创新艺术思维方式

数字艺术要遵循数字技术实现的规律,创作顺应信息时代气息的作品。在教学中,传统与现代、中式与西式要融会贯通于数字信息的时代背景下,创造出个性鲜明的数字艺术作品,尤其注重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

2.理论够用,实践主导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本着理论够用,注重技能的方法来主导教学。如电脑美术专业来说,素描、色彩、三大构成是艺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的软件教学毋庸置疑,立体构成教学也可以采用数字三维软件制作立体构成作品的形式开展教学,只不过在制作的过程中运用形式美的规律来塑造空间的立体形态,用三维软件来具体实现。

3.数字艺术教育要紧密联系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包豪斯的著名导师康定斯基在其教学中力主学生对于生的观察,使得至今对现代艺术教育也具有很深远的影响。学生的数字艺术作品应该要反映生活,在数字艺术教学中,鼓励学生贴近生活,观察生活,如观察植物形态、动物的形态和习性、社会生活中的人等,在头脑中获取生活感悟,为艺术创作的积累素材。

三、数字艺术教育的重点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数字艺术教育不是培养的技术工人,也不是培养艺术家,数字艺术是技术和艺术结合的载体,要求师生熟知数字媒体行业的内在关联、数字技术发展态势,拓宽视野,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创新能力。

1.培养市场需要的数字艺术人才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创新思维的数字媒体人才,应从数字媒体设计艺术学科的专业优势出发,结合当前市场发展态势,提出学科的发展思路:一方面要利用其专业优势和特色,发展从言传身教的传统培养方式向培养天赋、独创性和个性风格等的转变,另一方面也要继承旧体制的优良传统,组合画家、设计师及学校和企业合作计划。实施“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全新教学模式,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掌握数字媒体制作技术,学会把握市场需求,为将来个人发展奠定基础。

数字教育课题范文5

[关键词]依托式开放大学;社区教育功能;对策

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重要任务,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城乡居民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江苏省自2013年各级开放大学相继成立以来,就把发展社区教育作为开放大学建设的重要任务,积极开展各种社区教育活动,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6月,江苏省教育厅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教育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开放大学作用”“全省开放大学办学系统要主动承担发展社区教育的领军责任”。积极开展社区教育,更是成为各级开放大学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但是江苏省因为各市、县、区开放大学发展基础、办学环境、办学模式、起步时机等存在差异,所以在发挥开放大学龙头作用、推进本区域社区教育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效存在着很大差异。就办学的独立性和生存模式而言,13个省辖市开放大学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独立设置模式,即独立设置、独立运行的开放大学;二是依托设置模式,即依托另外一所学校,实现“两块牌子、一个班子、资源共享”的运行模式。一般独立设置模式的开放大学,社区教育功能实现得更加充分,如常州、无锡、南通开大等。而依托设置模式的开放大学,社区教育功能实现得不够充分,如镇江开放大学。依托式开放大学如何充分实现社区教育功能,是亟待解决的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以镇江开放大学为例,来探究依托式开放大学实现社区教育功能的有效策略。

一、依托式开放大学实现社区教育功能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困难

镇江开放大学于2014年11月挂牌成立,由镇江市人民政府举办,镇江市教育局主管,接受江苏开放大学业务指导与管理,日常管理和办学工作委托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负责,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又将开放大学日常事务交托继续教育学院负责,是典型的依托式开放大学。镇江开放大学可以共享母体学校--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丰富的师资、课程、科研等资源,减少政府投入,具备实现社区教育功能的雄厚基础和广阔发展空间。这是依托式开放大学具备的最大优势。但是依托式开放大学因为办学自主权、话语权受到母体学校的约束和限制,实现社区教育功能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其一,就镇江开放大学而言,由于种种原因,建设一直未到位,前几年一直未配备专人负责社区教育工作,社区教育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近两年虽然设立了专门的科室,配备了专人负责社区教育工作,社区教育功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但是有些关系没有理顺,工作运行不顺畅。其二,母体学校在制定年度工作要点时,常常未把开放大学建设、社区教育工作列入其中,未设立社区教育专项经费。缺乏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的相对独立、固定的阵地。其三,各专业学院没有主动开展社区教育的意识,社区教育主要依靠继续教育学院有限的人力物力开展;队伍建设不力,缺乏激励教师参与社区教育的制度安排,教师没有开展社区教育的热情。其四,没有开发出属于自己的社区教育品牌和课程资源;未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缺乏开展社区教育的数字化平台,社区教育研究力度不够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镇江开放大学社区教育功能的实现,使得镇江开放大学在镇江市社区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对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没有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依托式开放大学实现社区教育功能的对策思考

(一)主动作为,积极争取教育行政部门和依托院校的大力支持

有为才有位,尽管实现社区教育功能存在不少困难,但是依托式开放大学更应该主动作为,积极承担并创造条件出色完成所承担的社区教育任务,努力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服务。以所取得的成绩,去赢得教育行政部门和依托院校的肯定和认可,从而赢得更多的支持。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的沟通,多和教育行政部门汇报工作,积极争取政府更多的经费投入。多和依托院校主要领导汇报工作,促进领导对社区教育工作的重视,努力争取将推进开放大学建设、积极开展社区教育纳入依托院校年度工作计划进行部署,并争取设立一定的社区教育专项经费。

(二)完善社区教育运行机制,形成教育合力

镇江开放大学要实现社区教育功能,单靠镇江高专继续教育学院有限的人力、物力,显然不可能完成。在内部,它需要所依托的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各个部门的参与和支持;在外部,它需要各辖市区开放大学、社区学院以及各街道(镇)社区教育中心的配合和支持。它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社区教育运行机制,形成一种强大的教育合力,从而切实推动镇江市社区教育的发展,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做出贡献。为此,镇江开放大学要积极理顺各种关系,不断完善社区教育运行机制。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本身就具有服务社会的功能,需要积极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内在地包含具有参与社区教育的责任。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镇江高专”)要充分重视开放大学建设,充分重视社区教育,积极利用开放大学的“牌子效应”服务社会。将推进开放大学建设、开展社区教育纳入每年的年度工作计划进行统一部署,成立如“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等组织机构,定期研究讨论镇江开放大学社区教育工作。出台如“推进镇江开放大学社区教育工作实施意见”等制度,明确镇江高专各专业学院及有关部门具有开展社区教育的职责,把社区教育工作作为部门年度考核加分项目;明确继续教育学院在开展社区教育工作中的统筹协调作用;明确设立社区教育专项经费;明确校内各种资源可以共享于镇江市社区教育等。从而在镇江开放大学依托院校内部,理顺“学校领导———继续教育学院———各专业学院及有关部门”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顺畅的运行机制。镇江市教育局于2019年10月29日批准在镇江开放大学成立“镇江市社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现已正式挂牌。镇江开放大学要充分发挥“镇江市社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的牌子效应,积极研究制定关于发展社区教育的相关规章制度,积极促进理顺四级社区教育网络关系,不断完善镇江市社区教育运行机制。加强与各辖市区开放大学、社区学院的工作联动。年初召开联席会议,部署年度工作,提出相关要求;年中深入各辖区开放大学、社区学院检查工作落实情况;年底做好总结评比表彰工作,平时加强联系和交流,努力形成社区教育合力。

(三)加强阵地建设,建成适合当地社区教育发展需要的阵地

镇江开放大学虽然可以共享依托院校资源,利用依托院校的相关场所来开展社区教育活动,但是社区教育所面对的对象毕竟和全日制高等教育面对的对象不同,需要一个相对独立、固定的阵地。为此,镇江开放大学要积极争取依托院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加大对阵地建设的投入,建设一个相对独立、固定的社区教育阵地。至少建成一个多功能活动厅、一个电子阅览室、一个社区教育成果陈列室、两个文体活动室、四个多媒体教室等,以满足开展线下社区教育的基本场地需要。

(四)加强社区教育队伍建设,建设一支能满足乡(镇)社区教育发展需要的队伍

镇江开放大学要充分利用所依托的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雄厚的师资资源和学生资源,积极吸纳各专业教师、大学生加入到社区教育队伍中来。2019年镇江开放大学聘请了55名专业教师作为镇江市社区教育兼职教师,吸纳了近2000名大学生作为社区教育志愿者,为镇江开放大学开展社区教育工作提供服务。镇江开放大学还将师资库和志愿者库与各辖市区开放大学、社区学院共享,积极为各辖市区开展社区教育提供人力支持。2020年,镇江开放大学要继续招募社区教育大学生志愿者,进一步完善志愿者队伍。再聘请一批镇江高专专业教师作为社区教育兼职教师,不断完善社区教育兼职教师队伍,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在镇江市社区教育发展中的作用。积极推进依托院校出台如“关于鼓励教师参加社区教育的实施意见”等制度,将参加社区教育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加分项目,纳入职称评聘内容“社会服务情况”所包含的工作项目,切实激发教师参加社区教育工作的热情。要根据省、市的相关文件要求,配齐社区教育专职工作人员,积极推送专职工作人员参加省、市各类培训,切实提高社区教育专职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另外,要积极吸纳社会各行各业、各类群体中热心社区教育的优秀人士,充实到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志愿者队伍中,真正建设一支能满足乡(镇)社区教育发展需要的队伍。

(五)结合实际,积极开发社区教育品牌项目

镇江开放大学要以创建品牌项目为抓手,实现社区教育功能。为此,要结合实际,积极开发社区教育品牌项目。可以联合镇江高专各专业学院,根据各学院的专业特色和镇江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发出镇江开放大学自己的社区教育品牌。例如,可以联合人文与旅游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利用人文与旅游学院的“非遗工作室”力量和艺术设计学院的师资力量,开发“镇江市非遗文化传承项目”,将镇江市的“丹徒田歌”、“香山号子”、泥塑、面塑、剪纸、木雕、烙铁画、农民画、龙狮文化等非遗文化进行研究整理,并向广大市民进行介绍推广,促进市民继承和弘扬镇江传统文化。再比如,联合卫生护理学院,开发“关爱市民健康项目”,以微课、讲座等形式,向广大市民传授日常养生、急救、心理调适等知识,促进市民健康素养的提升。同时,要积极指导各辖市区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区教育品牌项目。例如,扬中市河豚养殖是其特色产业之一,可以根据这一实际,指导扬中开放大学开发“扬中河豚文化传承项目”,将河豚养殖技术、河豚饮食文化等进行研究整理,并加以宣传推广,既帮助当地居民提高河豚养殖技术,又吸引外地游客来扬中了解河豚文化,为促进扬中河豚养殖产业的发展作出贡献等。

(六)加强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积极开发适应居民需求的社区教育课程

社区教育课程是实施社区教育的重要载体,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是社区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开放大学的重要工作任务。镇江开放大学要组织相关教师、大学生志愿者深入社区,对居民的教育需求开展调研,根据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充分利用所提托院校的师资和专业优势,组织教师开发出一批适合居民需要的社区教育课程。本课题组在开展课题调研的过程中,发现社区居民对健康养生、文化娱乐的学习需求比较大,镇江开放大学可以组织医学、护理专业的教师编写一批如四季养生、常见疾病预防与治疗之类的读本,录制一批关于养生保健方面的微课程;可以组织艺术、体育专业的教师录制一批如常见乐器入门、简明太极拳指导、广场舞指导等微课程,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另外,要积极指导各乡(镇)社区教育机构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开发本土特色课程,组织人员编写如当地的传说、乡贤名人、风土人情、饮食文化等读本,增强社区居民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七)加强数字化平台建设,创设数字化学习环境

开放大学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面向全体社会成员,举办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社区教育和职业培训,服务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新型大学。加强数字化平台建设,创设数字化学习环境,是开放大学开展社区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网络化、信息化时代对终身学习的要求。镇江开放大学要积极争取教育行政部门和依托院校的支持,投入应有的物力、人力,建设一个全市统一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如将“镇江学习在线”网站真正建立起来,并开发出对应的手机APP;开设镇江市社区教育微信公众号等,通过数字平台有关社区教育信息,开展有关学习活动,满足居民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需求。

(八)积极开展社区教育科学研究,为社区教育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镇江开放大学应该积极组织相关教师对社区教育的运行机制、发展途径、项目开发、品牌创建等展开研究,探索和发现社区教育发展规律,为镇江市社区教育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另外,通过配套相应经费,面向全市社区教育机构设立社区教育课题、开展论文征集评选活动等,激励全市社区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社区教育研究。并为各乡(镇)社区教育机构提供相应的科研指导,指导他们将开展社区教育的成功经验加以科学总结,并进行理论提升,形成对全市社区教育发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科学理论。

参考文献:

[1]丁钢.依托式开放大学的发展策略分析———以镇江开放大学为例[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6(3):25-29.

[2]曹丽虹,赵珏.开放大学的社区教育功能和实现途径———以江苏省镇江市为例[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5,26(4):12-16.

[3]卢悦.地方开放大学的困境与出路———以江苏地区为例[J].镇江高专学报,2017(1):13-15.

[4]冯素华.开放大学服务街(镇)社区教育的对策[J].科教导刊,2019(15):32-34.

数字教育课题范文6

(一)转变教育理念。突出“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而不突出“为什么”;不过分强调“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不搞技巧训练,不搞应试教育;紧密结合生活、生产实例开展学习;重在通过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的素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建立合理的学习之支架。比如中高职微积分强调其算法和原理,对中高职学生这是一个难点,事实上,对这样的内容,完全可以利用Matlabe教授,只要在软件中输入微积分表达式,直接可以输出积分结果。

(二)加强培训力度,举办大赛,让教师有能力去做信息化。在信息化教育发展的现阶段,举办从全国到各省市的信息化大赛,让公司来帮助教师解决技术难题,同时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这样的模式几乎引起了所有职业学校对信息化教育的重视,对信息化教育起到了很有效的推广作用。不过要真正普及信息化教育,还需要对教师进行有效的培训,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比如,学校可以聘请专业的公司人员,对我们的教师进行专业信息技术的培训;每一年信息化大赛获奖作品都做成一套软件,挂在指定网站上,让各学校下载,组织学习研讨;定期组织省市级的信息化教育,教育设计理念,现代教育理论等的培训研讨;各校各专业每学期必须有一定量的信息化教育课时。尽量做到信息化教育工程常态化,规模化。

(三)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原有的教育资源载体,主要是纸质的,静态的,平面的,描述的教材,练习册。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数字化革命的时代,传统的教材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了,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数字化教育对时间、地点、环境没有较大的限制,只要身边拥有手机或是电脑或是电视,随时都能进行高质、高效的数字化学习。学生自主利用“三网”行个别化学习的一种形式,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受教师约束,最大限度地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兴趣自行选择学习的内容,运用学习策略自我控制学习的进度,以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包括模拟仿真实训、试题库、资源库、网络学习平台等等。

(四)校企合作,基础课老师也下企业。校企合作,无论是对学生,还是教师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教师下企业,才能真正了解社会需求,才能让我们的教育真正有的放矢,让信息化教育做的更有效。

(五)改善评价制度。素质教育呼唤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客观公正的评价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教育质量的提高,客观上也能促进信息化教育的发展,为此我们希望能建立多元化的评价。评价内容能符合教育实际,突出评价的导向、激励的功能,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此可以采用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以我们数学为例,评价方案如下:课堂纪律10%,每周会出一个课题(比如,在教“圆”这一节内容时,结合设计专业学生特点,要求学生把教室的一面墙,设计成圆形的窗,同时算出等分窗栏的高度),以小组为单位评分20%,回家作业10%,课堂练习10%,课堂表现20%,期中考试15%,期末考试15%。

(六)多样的数学信息化教育尝试。游戏,仿真软件。可以设计一些游戏软件,比如格斯尼奇七桥问题,做一个仿真软件,让学生在学习中游戏,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的复习可以设计类似“天朝教育”等的升级游戏。网上课堂,远程教育。在我们学校网站上,建立一个教育平台,包括教育视频,课件模块,在线交流模块,自测模块,师生互评模块,拓展应用模块等。师生共同参与论坛,聊天室,QQ群,远程视频等交互模式。突破时空限制,给师生们提供及时有效的交流平台。网络化下的任务驱动教育模式。教师给出课题,建立学习支架,让学生个人或分组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渠道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比如讲圆锥曲线,教师给出“圆锥曲线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个命题,同时可以提出如下几个引导问题:圆锥曲线有哪些,各自特点如何?结合自身专业,谈应用?选出典型案例,分析数学模型。学生可以网上搜索,可以去公司实地考察,可以咨询专业人士等等。开设数学软件应用课。WORD,EXCEL可以解线性方程组,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画图;MATLABE可以画图,计算,解微积分;几何画板可以画各种函数图象。事实上,无论是中学还是中高职数学教材上都有数学软件的相关介绍,但真正去用数学软件上课的老师寥寥无几。而在欧美大学中,数学软件选修课是相当热门的。个人觉得每周可以安排一到两次数学软件课,数学实验。

二、结语

数字教育课题范文7

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知识更新日新月异,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开发应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动向,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开发与学习者需要求相结合。了解学生想学什么,必须学什么、有什么样的兴趣特点,目前学习基础如何等,提供学习者灵活、个性化、积极参与的课件资源和愉悦的学习环境。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开发与教师内涵相结合。教材是一种课件资源,教师是更重要的课件资源。把教师的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以及教学经验等有机融入课件开发中,赋予课件以灵性,达到课件质量的最优化。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开发与现代技术相结合。首先,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开发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提供的网络技术手段,保证开放性的知识传输。其次,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开发应体现科学技术含量,通过运用新技术,使课件资源更新颖、灵活和实用,学习者在接受课程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新技术带来的日新月异。

创建国家、地区、高校不同层面相结合的立体远程教育体系。建设统一的国家公共远程教育服务平台,提供学历基础课程模块、精品课程模块、公共知识模块、国民基本素质模块、社会公共文化模块等,形成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和庞大服务功能的公共远程教育服务平台,向全社会提供教育服务,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习需求。消除地区间闭锁或差异,达到全民共享基础教育资源和教育成果。建立地区远程教育服务平台。由地方政府投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依托城域网创建大型远程教育服务平台,承担区域内相应层次的教育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工作,打破行业间、企业间、高校间壁垒,形成地区化的教育资源中心,体现本地区经济发展特色,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共享。高校远程教育主要由高等学校依托校园网建立远程教育服务平台。学校自行开发课件资源,实现媒体数据传输、实时播放等,充分发挥高校教育资源,丰富学生学习方式,体现学校的办学优势。建立高校间课件资源开放、学习成果互认、积累和转换,避免课件资源互不兼容、互不共享、重复开发的局面,推进与实施高校间课件资源共享。

建立课件开发团队和课件资源储备。组成包括课程主讲、程序设计、计算机操作、教学指导等人员在内的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开发团队。建立远程教育教师认证制度。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引入前沿的教学思维、教学手段和课程体系,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容量大、转换快的特点,最大限度地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减少资金投入,最大可能地扩大教学内容容量,保证课件质量。根据课程知识结构和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把课程内容开发为各种知识信息模块(单元)存储于数据库。学习者不受时空、地域、专业等条件限制,通过导航、查询、检索等功能,以模块单元自主索取。课件资源内容丰富,资源模块合理,操作简便灵活可以极大地激发学习者参与学习的热情,也为课件资源整合提供了改革的空间和技术支持,有效地推动课件资源结构优化。建立远程教育课件开发平台,建设基于网络助教、助学型课件资源管理数据库,发展建设数字化图书馆,以满足教师借助网络备课、上课和学生借助网络学习、活动的需要。

成功的教与学互动是课件资源达到最优化的重要渠道和保证。课件资源开发应建立公开的、共享的课外公共论坛、讨论区、QQ群等。教师直面授课,没有充足时间进行学习思考和讨论。在线讨论,学习者经常会提出更深入的知识探究,接受不同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设想,发表观点和评论,这将极大地提高学习者的思考能力、反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大地促进学习者在线信心和参与度,使学习者始终处于亢奋的求知状态,有足够的吸引力。网上学习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必须给予及时的技术支持服务,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课程内容只是课件资源开发的基础,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提问及时给予建设性的反馈,建立师生间、学习者间、人机间的交互通道,大力发展同步课堂,网上实时交流,达到教与学的共振,是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开发的重要课题。远程教育的课件资源、受教育者和教学过程都是开放的,必须通过闭环可控系统,才能保障教学质量。首先,开发与课件内容匹配的学习过程监控和考核至关重要。通过可控的措施和必要的约束手段,对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听课次数、资料检索情况、网上作业完成质量等学习环节跟踪、管理与评价,是课件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课件资源不仅要有精美的文档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还要包括课程重点、难点解析,案例分析,自测练习、参考资料等。优质的课件资源是多种资源整体作用的结果。

数字教育课题范文8

关键词:通识教育;跨媒介交流;美术院校

进入21世纪,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科技、物理与材料科学等创新驱动发展,使得人们对知识的大爆炸、文化的传播和学习途径有了新的认识,同时高等教育中理工学科和人文学科的交互融合也越来越深入,因此高校培养德才兼备的通识人才是趋势使然。高校培养德才兼备的通识人才离不开通识教育的实施。对于美术院校来说,通识教育的实施要扎根时代、协同育人,既要构建承载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经典人文、自然学科教育职能的公共文化课程体系,还需要结合学科优势,以跨媒介交流的方式探索具有时代特征、针对学生全人教育需要、以创新实践为重点、以提升艺术修养为核心的公共通识美育课程实践。笔者所在课题组在通识教育实施过程中,将研究重点放在通识文化课和素质教育课上,但又没有局限于具体的课程教学,而是通过协调多学科、多门类的教学,创造性地采用由语言文字到情景绘画,再到数字呈现的跨媒介转换的形式,将美学和美育的思想贯穿通识文化课程的教学过程,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进而推动了学生人格之养成、心灵之塑造,并在跨媒介交流的源泉、基础、根本、原则、策略和误区方面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下面本文拟对基于跨媒介交流的美术院校通识教育实施进行探究。

一、基于跨媒介交流的美术院校通识教育实施的源泉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2500多年前,孔子就倡导育人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其意就是培养人才要立志于“道”,根据于“德”,依据于“仁”,畅游于“艺”[1]。这里所说的“艺”指“六艺”,即古人将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艺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修习内容,具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思想内核,在内容上也涵盖了当时的“艺术”学科。“六艺”教育旨在使学生的知、情、意得以协调发展,提升精神境界,实现改善人生、改造社会、以人文化成天下的目的,体现了人们对美的价值追求。后人在修齐治平、建功立业过程中形成的革故鼎新、惠民利民、天人合一等思想理念,也是人们以“道、德、仁、艺”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优秀总结和有益实践。同时,诸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滋养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和人文学术思想。其中,古诗古文、国画书法、曲艺辞赋等文化作品构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境、“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神韵和“象外之象”的意境[2]等,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后世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情感表达。基于跨媒介交流开展通识教育,首先要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思想、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挖掘传统精神财富上下功夫,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通识教育的源泉,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传播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在高等专业美术教育领域,要结合美术教育的特质开展通识教育,基于此,无数被称为“流动的历史、无声的乐章”的古代传世名画便成为跨媒介交流的首选资源,世人熟知的《清明上河图》《步辇图》等在当今仍然通过各种媒介广泛传播,《洛神赋图》更是由文学到美术跨媒介转化的历史典范,类似的其他文人佳作都可作为美术院校通识教育之源泉,教师要善于加以利用并进行跨媒介创作。基于跨媒介交流开展美术院校通识教育,需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红色美术资源,引导学生从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多个角度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会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维看待问题,从而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并将跨媒介的美术创作融入时代审美的架构之下,在不断创新和突破中达到自我审美提升之目的。

二、基于跨媒介交流的美术院校通识教育实施的基础

跨媒介交流的实施基础在于艺术的跨媒介创作转换。媒介就是媒体,是信息传播的介质和载体,也是人们获取信息的工具。从媒介决定论的角度来讲,媒介决定了文化和艺术,是文化和艺术传承的基础。媒介的形式具有多样性,人们习惯性地将音频、影像、动画等新媒体技术的综合应用当作跨媒介,但其实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如京剧、昆区、相声、快板,还有书法、绘画、吟诵和诗歌等,甚至觥筹交错、市井玄谈也可以纳入跨媒介范畴,这些都是涵养丰富文化元素的重要媒介。而在美术院校通识教育实施过程中,跨媒介只是方法和手段,重点则在于跨媒介的学习和交流,即教师可通过借助场景应用和实例分析,选择有跨媒介因子的普及型传统文化知识,让语言文字、思想哲学在声色光电、天光云影中达到互融互通,从而促使学生掌握艺术处理和艺术创作的能力,促进审美能力的提升,进而让通识文化在设计教学的创意和技术发展的支撑中得到有效的传播和渗透,让受教育者学会将文化体验以美术特有的审美方式进行创造和表达,这是体现美术院校通识教育成效的基础。同时,这种教育形态的转变也改变了视觉通识文化的基本记性和书写,为视觉文明带来了全新的审美体验,可见数字媒体的造型机制和跨媒介传播也为通识文化元素的传承和再现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可能。艺术创作可以是跨媒介的。2016年,有学者在上海大学举办的“文化·交流与跨媒介艺术研究”论坛中提出:“艺术具有跨媒介创造和跨文化交流的性质。在全球化时代,当代艺术从单一媒介艺术转向跨媒介的艺术融合,不同的艺术媒介正在为寻求共通、共享和共识的文化而努力。”[3]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17世纪荷兰著名风俗画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的经典画作《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经美国女作家特蕾西·雪佛兰的语言文字转换成小说并流行,再被英国导演皮特·韦伯拍摄成其成名电影,艺术家分别以颜料、文字和影像等不同艺术材质,通过跨媒介重新展现了生动活泼的艺术作品[4],这也为新的时代大学通识美育课程的跨媒介建构提供了参考。艺术的跨媒介转换交流需要关注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媒介载体的变化,当代艺术已进入自我意识的解放期,开始与人类有机结合,真正贴近了人类的生活和环境。艺术的跨界虽然越来越多,但依然需要转换,这种转换涵盖了艺术语言、观念和艺术家身份的转换,否则就会变得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例如,杜尚的《泉》被称为概念艺术的开端,但其根本在于实现了小便池和“泉”在观念上的转换[5],这种现成品到艺术品的关键不是其美学价值,而是艺术对所处环境的自我表达。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媒介载体越来越趋向于观念化、哲学化,导致了传统艺术叙事的终结[6]。传统媒介需要考虑构图、色彩、比例、纹理、视角等,如莫奈用朦胧色块创作了印象派;塞尚用颜色表达空间被称为后印象派;毕加索用多视角画一个物体构成了立体主义,而科技创作则是功能性的,科技媒介可以被借助用以表达观念,但这并不表示科技就是艺术,科技创作需要通过跨媒介的交流和转换才能被称之为艺术品,才能真正得到艺术上的认同。

三、基于跨媒介交流的美术院校通识教育实施的根本

“六艺”之首,也就是第一门课即为“礼”。这个“礼”就相当于现在的思想政治课、军事理论课。“礼”含五礼,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古人的“礼”也相当于今天的德育,通俗地说就是学做事先要学做人,并把立德放在做其他一切事情之上。当前,党的教育方针就是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存在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必须建立在立德树人这个根本方针之上[7]。“立德”是“树人”的方式,“树人”是“立德”的目的。美术院校要坚持立德树人,就需要回归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上来,在通专融合、文艺结合上下功夫,为学生提供跨学科、跨平台的学习环境,利用通识文化元素实现跨媒介转换,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思维和综合人文素质,进而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作为通识课程的教育对象,美术院校学生有着美术创作的切实体验和独立丰富的审美认知,而开展跨媒介交流主张在多元文化元素影响和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进行“全人教育”,而通识教育本身是着眼于“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突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这一目标正好契合了美术院校通识教育实施的根本。近年来,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促进了媒介的形态和内涵不断丰富和扩展,通识教育中的多元文化元素面临着越来越多适配的媒介平台,教育也就有更多机会和更多可能将文化内容传承给学生。结合“礼”的来源出处和历史文献对其的解读,不难看出,媒介平台对于通识文化元素的跨媒介交流和重构,不是媒介平台的自编自说,而是需要统筹考虑其来源和出处、叙事和传播效果。同一内容在不同媒介上的反复开发是一种大批量的机械化复制,必然导致文化生产领域的“产能过剩”[8],这时就需要通识教育具备从上到下的预设意识,避免散乱开发和错误解读,因为缺乏系统性的跨媒介转换必然会导致受众记忆的碎片化和娱乐化,这与跨媒介交流的通识教育实施之根本相违背,从而也削减了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四、基于跨媒介交流的美术院校通识教育实施的原则

中国传统视觉造型艺术追求的境界是“气韵生动”,无论是传统绘画还是当代设计,都是形思想、象灵气、寓神理的审美表达方式。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绘画的空间形态是心灵的显现,但判断绘画是否成功在于精神境界。诚然,技巧是绘画之必备,但很多成功的画作是超越技巧,由技入道。因此,基于跨媒介交流和多学科联动开展美术院校通识教育实践,关键是要坚持理解和领悟艺术家在作品中自由神畅的审美意识这一基本原则。要做到这点,不仅需要精通专业领域的知识,也需要对政治理论、文学、美学、史学、自然科学等知识有相当的领悟和见解,更需要不断拓展思维,释放想象力,保持豁达自由的心态,达到科学与艺术、人文与自然、形象思维与计算思维、身体健康与精神健康的和谐统一。基于此,笔者将研究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文美育知识体系的梳理,以及如何在新形态的课堂教学中体现美育精神内涵并实施跨媒介转化;二是数字绘画技艺的训练和普及,即实现跨媒介创作经验的积累和人文美育成果的跨媒介呈现,以推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升。人文美育知识体系的梳理有赖于跨媒介叙事的理论方法和研究视角。跨媒介叙述是美国学者亨利·詹金斯在21世纪初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即“一个跨媒体故事横跨多个平台展现出来,其中每一个文本都对整个故事世界做出了独特而有价值的贡献”[9]。通识文化的跨媒介交流主要是通识文化元素的交流,在日常的通识课程教学中,这种文化元素是离散的、非系统的存在,因为文化元素的形态多种多样,包括书面文字媒介、影像视听媒介、舞台艺术表演、作品展览体验等,还有些文化元素是跨领域、跨载体的,但在进行跨媒介转化的过程中又存在媒体之间的联动效应。基于此,学生要通过多种媒介的偶发性相遇逐步建立起对文化元素的深度理解,进而进一步强化对人文美育知识体系的认知和建构。与此同时,当代艺术的体验和参与倾向也拉近了文化元素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多种媒介协同传播,使受众一旦被文化元素的任一媒介符号吸引,之后往往就会对全媒介进行主动感知。例如,近几年类似《战狼》《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等主旋律影片之所以未播先火,就与观众深厚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情怀密切相关,这是中华儿女对红色文化元素产生的情感共振。蔡元培说过:“所以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10]美育工作不能只关注理论讲授,也需要在实践中提升审美水平。教师既要引导学生明辨是非、修身养德,也要让学生在艺术创作和艺术实践中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做美育工作的普及者和传道者,将美育知识转化为美育行动和美育能力,创造出讴歌时代、服务人民的艺术精品。

五、基于跨媒介交流的美术院校通识教育实施的策略

美术院校通识教育承担着两个层面的使命:一个层面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将学生塑造成身心健康、综合素质优秀的现代公民;另一个层面是美育,即审美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步获得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艺术是美育最典型的形态,因此美术院校基于跨媒介交流实施通识教育,就要将传统美学思想渗透人文素质课程的培养体系,使人文美育与数字科技、通识教学与技术实践相结合,并整合现有通识文化课程教学资源,提升以创新为主导的跨学科教育教学质量和跨媒介的创作水平,彰显数字媒体艺术和数字艺术装置的美术情趣,通过转换教师、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形成跨媒介艺术审美的基本构架。同时,要进行跨媒介艺术的探索研究和美育知识内容的梳理,对人文素质课程中的艺术形象进行图式语言转化和审美解读,回到一种“审美无处不在,什么都是艺术,什么都不是艺术”的“泛审美”状态,并让学生根据审美内容与形式的感知和体验,以审美之眼进行数字绘画创作,再运用技术手段实现平面画作的立体动态展示,从而形成可读、可看、可听、可感的动态数字作品。笔者基于工作实践,认为基于跨媒介交流的美术院校通识教育实施主要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要统一通识教育理念,优化通识课程体系。通识教育理念是通识教育的思想先导,教师要深刻认识美术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根本含义,注重从以上两个层面追求通识教育需要达到的效果,并结合院校实际,科学构建管理组织机构,加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沟通协作,强化通识教育的宣传工作,以学生为出发点持续完善通识课程教学过程。在课程设计上,要克服当前国内高校必修课与选修课固定比例的弊端,赋予学生更大的课程自主选择权;强化隐性课程和第二课堂建设,以实践创新为导向打造通识教育第二课堂活动品牌,推进建设“通识大讲堂”等多元化的通识教育补充平台和开放窗口。另一方面,要加强跨学科之间的互通互融。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渗透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这个过程需要统筹协调美学和思政、文学、外语、体育、信息技术等多个不同学科门类的通识教育教学,利用学科内容的衔接和美育思想的贯穿,对人文美育精神进行渗透。例如,通过设计文学交互课堂,将游戏元素等融入文学教学过程;通过设置“六艺”主题,让学生走出文本的限制,通过绘画、影像展现学习的初衷;通过引入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从实景到虚拟,再从虚拟到实景,让学生步入情景,穿越时空与古人问答;利用计算机教学引入数字绘画技艺,将美育创新能力落实在具体的跨媒介艺术创作上。多媒介、多门类教学内容的联动,可改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播和艺术表现形式,使传统人文美学思想搭上数字技术的时代快车,形成数字媒体独具特色的审美意识,呈现跨媒介艺术的魅力。此外,实施的初始阶段,要以实验班的形式进行试点改革,即以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思维和健全人格的通识育人思想为主线,初步实现艺术作品由文字到图像、由纸本到数字形态的跨媒介转变,并注重评价反馈,以便及时完善教学内容,最后逐步推广实施。通过对跨媒介艺术创作的展示和检验,分析人文素养教育和技能教育最佳的结合方式,既能让学生在审美情趣上获得提升,又能使学生在技能操作上实现自我认可,可对学生的审美观念、审美认知、审美智慧和美感进行连续性培育,培养学生的多学科跨界思维能力、鉴赏和创新能力、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等,由此构建了协同创新、礼乐相济的美术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六、基于跨媒介交流的美术院校通识教育实施的误区

美术院校通识教育通过整合人文素质课程资源和第二课堂资源,充分利用跨媒介转化和跨学科交流,构建基于跨媒介交流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并间接打造出优秀的跨媒介艺术作品,这是推动学生创新创业和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尝试。在实施过程中,跨媒介技术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手段,新的艺术形式又促进了跨媒介交流,而通识教育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但技术的作用具有两面性,因此必须警惕对跨媒介交流和跨媒介技术的认识误区。跨媒介交流的本质不是“炫技”,而是要回到通识教育的本位,思考通识教育的初心。跨媒介交流以立德树人为目的,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为形式,以跨媒介艺术创新培育为重点,探讨由文到图、由通识文化知识到图式语言创作、由纸面绘画到数字绘图、由静态作品展示到立体动态效果再到影像作品的艺术创作变革与维新,借助不断出现的新型课堂形态将美育思想贯穿其中,依托文学、美学、思政、外语、计算机和体育运动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思维和健全人格,提升学生认识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总之,开展基于跨媒介交流的美术院校通识教育,既有利于提高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建立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也有利于提升学生数字绘画技艺和推广普及艺术设计类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仲呈祥.以中华美学精神做好美育工作.艺术教育,2018(21):34-36.

[2]郁龙余.艺术的色彩源于人民:阎文喜的油画艺术[J].人民日报,2018-09-23(8).

[3]肖爽.“文化·交流与跨媒介艺术研究”论坛会议综述[J].上海文化,2016(8):119-123.

[4]傅守祥.跨媒介流传的艺术沟通与女性光芒:《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女性主义探析[J].中外文化与文论,2011(2):288-297.

[5]张海涛.科技与艺术的跨界、差异及转换[EB/OL].(2018-12-29)[2022-10-18].

[6]沈莉萍.艺术终结之后:美学熵状态初探[J].美与时代(下),2018(9):35-36.

[7]黄哲.崇德笃学敏行致美:湖北美术学院校训阐释[J].湖北美术学院报,2017(3):138-143.

[8]刘煜,张红军.消解产能危机:跨媒体叙事的缘起考察[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43(11):101-105.

[9]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M].杜永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