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措施范例

施工技术措施

施工技术措施范文1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已经成为了我们国家最为关注的主题之一。而且现阶段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越来越高,住宅工程的质量也成了当下热门的话题。通常情况下,住宅施工的防漏技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对于后期住户的生活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本篇文章将对于住宅工程中的防漏措施进行全面探讨,分析其自身的特点以及相应的缺陷,从而采取最为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

关键词:

排水管;外墙面;措施;防漏

施工防漏技术是施工工程建设中的重点之一,通常包括屋面、外墙面以及厨房等多个不同位置的防漏。因此,处理此类问题,必须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从而采取最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1漏水的原因

通常情况下,建筑物发生漏水的原因有许多种,而且每一种呈现的方式有所不同,下面分别展开分析;第一,排水管处发现漏水,一般原因是管道的套管部分缺乏足够的长度,整体与地面的距离太近,通常甚至小于15毫米。另外,很多套管的材质不佳,由于长期水流渗透,导致出现了腐蚀的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挡水能力逐渐下降[1];第二,楼板的管件发生漏水,主要原因是其原本留空的位置不够精确,在管道安装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墙壁的混凝土发生崩裂,从而破坏了墙面本身的一体性,进而发生漏水的现象;第三,楼面发生漏水,主要原因是基层处理不是很到位,造成水泥砂浆的分布不够均匀,整体面层厚薄程度没有达到统一标准,从而造成空鼓的现象出现;第四,墙面发生漏水,水体从墙面的缝隙中流入,透过板洞进入房间内部,从而造成渗水的情况出现;第五,卷材发生漏水,由于该方面的施工有着较高的难度,油本身的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效果都不佳,很容易造成漏水出现;第六,墙面中的防水层缺乏足够的高度,从而导致墙面出现漏水;第七,在对于大便器进行接头的工作时,使用铅丝进行了绑孔,从而导致腐蚀出现,进而造成管体断裂;第八,地板中的地漏安装不到位,造成坡高的高度有限,从而导致水体发生返坡,进而出现大面积的积水;第九,管道内发生漏水,导致房间内部出现大面积的漏水,以确保卫生间中的管道内部流水畅通[2]。

2外墙的防水技术方案

2.1施工的重点控制方案

施工的重点控制方案具体有以下几点:第一,确保结构原有的标号以及钢筋自身的保护厚度符合设计需求,同时在进行振捣的工作时,尽可能确保所有结构能够充分密实。其次在对于主体结构进行相关养护的工作,以此确保混凝土没有任何裂缝出现;第二,不要在外侧的结构上面留下施工缝隙。在竖向方位的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将场地内的所有残渣清除;第三,在的墙面上面提前留下洞口,一切都按照施工的设计进行操作。并保持墙体外的高度大于墙体内的高度,两者之间的差值不能小于12毫米。

2.2外墙砖的控制方案

外墙砖的控制方案有以下几点:第一,外墙的修整措施通常会分成两个步骤,在对于梁体或者底部进行修整的工作中,必须先进行沉降的工作,再用砖块进行牢固;第二,砖体必须保持两面全部勾缝,水平位置于上方的缝隙需要缩小到12毫米的范围之内,一定不能讲水道完全隔断;第三,通常而言,高层建筑中所有构造柱在进行修砌的工作时必须将马牙确保其能够拥有足够的咬合力。而且在进行相关浇筑的工作时,再使用螺栓对其加固。

2.3装修阶段的控制方法

在处理外墙板缝的时候,需要考虑其是否会因为漏水而发生大面积的变形,因此就需要非常慎重的选择密封材料。尤其是高粘结力和高延伸度的材料效果最佳[3]。第一,先检查室内水管的结构,确保其设计没有任何问题,再检查墙壁的粘结性,以此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第二,分析墙壁表面额材质,观察其是否符合设计规定;第三,选取最为合适的处理剂,并对于墙体的粘结性进行测量,观察其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第四,将原来进行覆盖的密封材料全部清除;第五,使用砂纸对于墙面进行清洗,清除表面的所有尘土;第六,将防水的胶带粘贴于密封部位的两边;第七,在当前完全处于密封的位置涂刷相关处理剂;第八,填满工程材料,根据板缝的实际大小,将6毫米左右的泡沫棒填入其中,并将缝隙的深度调整到其本身宽度的一半左右;第九,调整喷胶的实际口径,将密封部位完全缝合,再使用刮刀对其表面进行修整;第十,将胶带全部清除;第十一,在固化期内,做好产品的保护工作;第十二,对于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4]。

3铝合金门窗的防漏方案

3.1铝合金窗的防漏

铝合金门窗的铝材参数,必须符合我们国家相关标准,而且在运输的过程中确保其没有任何变形产生。配件需要遵循相关标准,安装需要更加紧固。

3.2塞缝处理

在窗框的安装结束之后,需要在其四周进行相关塞缝工作。采取防水砂浆进行填实,并对其外部进行两道涂刷。

3.3外窗高度

外窗的高度必须高于内窗,且二者差值必须超过25毫米,同时做成坡度超过25%的排水坡。

4厨房及卫生间的防水

4.1铺平地板

进行地板更换,必须先清除原有的地砖,并采取砂浆将全部地面填平,在此之后再进行相关防水的工作。如此能够减少由于涂料不均匀所导致裂缝出现,进而形成漏水的情况。

4.2涂刷接缝处

厨房以及卫生间的墙面的接缝处常常会出现漏水的现象,因此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将这些边角问题考虑进来,依次进行更为全面的涂抹。

4.3做好防水实验

在施工结束之后,必须将下水道完全封死,同时再在门卫的位置建立一道大约30厘米的坎,并在里面灌入大约22厘米的水体。再经过一天之后,再检查墙面和地面是否有漏水情况出现。通常情况下这种类型的防水实验,对于确保厨房本身的防水工程有着极为重要的帮助。

4.4确保下水道保持通畅

厨房地下的所有下水管必须保持流水通畅,如此才能确保屋内不会有大面积淹水的情况出现。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防漏水技术工作是整个住宅建筑施工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现阶段在处理的过程中必须将以往发生的问题展开分析,从而确定最为合适的施工方案。加强建筑物本身的防水工作,对于整个建筑的质量与安全性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同时也提升了用户自身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陈贤玻.住宅工程防漏施工技术措施探讨[J].福建建材,2017(1):89-90.

[2]陈中林.探讨房建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措施[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5(37):136.

[3]蒋一炜,刘艳.探讨建筑工程屋面防水工程技术的主要措施[J].民营科技,2015(9):149.

施工技术措施范文2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安全性;岩土工程

1深基坑支护现状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开始出现,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下,高层建筑是城市建筑发展的未来趋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基坑的安全性、稳定性要求更为严格。在传统岩土工程施工中,基坑技术类型单一,一般通过放坡开挖、人工挖掘方式进行,导致基坑深度有限,无法满足时代需求与高层建筑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基坑存在的问题,取代了传统基坑,成为岩土工程的核心。目前,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支护技术不断更新、改进,有效地解决了强度低、工艺单一的局限性,为高层建筑施工创造了先决条件。但由于我国特殊国情,不同地域岩土工程特点不同,即使深基坑支护技术替代传统技术,并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但在实际施工中同样存在诸多问题【1】。

2深基坑支护技术

随着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出现,支护类型的增多,为不同类型岩土工程提供了选择性。常用的支护技术有以下3种:1)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其具备防渗性良好、整体性良好、结构刚度大、适应能力强等优点,可应对各种复杂环境与地理条件,是一种可靠、实用的支护技术。当在软土层实施岩土工程、地下管线、周围相邻建筑对位移与沉降要求较高时,一般可采用这种支护结构。其具有可减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对地质条件要求低等优点,如进入风化岩层或遇到砂卵石地层,通常可采用连续墙支护技术。此外,其整体性好、刚度大,可用于超深支护技术结构,但该支护技术对灰浆液的处理工艺复杂、造价较高。2)深层搅拌支护。这种支护方式主要通过机械装置将水泥、石灰进行搅拌,使其发生物理与化学改变,固化砂石、软土,起到良好的防护与支护作用。这种支护方式更有利于节省资金,但技术施工过程相对较为复杂,一般对7m左右深基坑使用效果更好。3)排桩支护。通过打孔、挖柱对柱列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处理,并根据提前设计的形式进行排列,最终发挥抵挡沙土的作用。该种支护方式具有工程资源节省、工程进度较快的优点。但这种方式的不足在于必须使用混凝土帽石对2个柱子进行固定,达到整体结构稳定的作用,预防水、沙土的进入【2】。对于工程作业中所产生的泥土,为避免其对支护设施造成破坏,必须远离支护设施,以保证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同时,为预防深基坑坍塌,作业产生的泥土必须远离深基坑。深基坑支护作业支护方式,必须根据深基坑深度进行选择,以确保支护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3当前深基坑支护存在的不足

3.1支护结构设计不合理。我国是通过极限平衡理论计算深基坑支护结构,但设计结果与实际受力存在较大出入。以相关工程实践证明:从理论上讲深基坑支护结构匹配极限理论计算安全系数,但在实际工程施工中,受到支护机构系数影响,支护结构与相关要求存在出入,无法达到相关要求。3.2未充分进行深基坑取样根据相关规定,岩土工程开展中,需要对地基土层取样,并充分分析,为深基坑支护技术提供数据支持,以确保土体满足岩土工程相关物理学指标,为支护结构设计做保障。同时,需要根据国家开挖指标,对深基坑进行钻探,开挖内部,进而降低造价,从根本上降低勘察工作量。受到土样的复杂性特性影响,土层特性并不能完全凭借土样评估,导致实际情况与结构设计存在不同。

3.3空间效益差异性。深基坑坑内位移具有中间大、两边小的特性,长边深基坑坡度稳定性相对较差,易造成空间问题。以往岩土工程中,传统基坑支护结构是以设计平面应变进行,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形状深基坑工程设计存在巨大差异化,对此,必须以平面设计应变方案做参考,科学、合理调节支护结构,满足开挖空间需求。

3.4支护结构设计不准确。岩土工程安全性与工程质量及深基坑支护结构压力大小存在必然联系,因此,在岩土工程中,我国一直采用朗肯理论与库伦公式计算土质复杂情况。面对复杂的深层坑开挖,易受到内摩擦角、黏聚力、含水率等诸多因素影响,对于支护结构实际受力极难进行估算,导致支护结构设计参数计算与实际受力差异化。有研究指出,内摩擦角相差5°的支护结构,承受的主动土压力有明显差异,开挖后土体凝聚力与原土体凝聚力不同。因此,施工工艺与支护结构的差异会影响土体力学参数。

4施工技术措施

4.1强化施工质量。岩土工程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做好过程控制是保证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的关键,通过严格的管理控制措施,及时发现施工环节中存在的隐性、显性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进行纠正补救。对此,首先要加强管理者的监管意识,从管理层加强管理制度,确保施工中严格依照设计方案执行,将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工程质量。施工前,需要充分做足准备,施工人员需要详细阅览图纸,并熟悉施工流程,依照地质资料、施工环境、图纸等科学、合理规划施工进程,确保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的顺利完成。岩土工程施工时,需要明确目标、了解任务,摆放好锚杆位置,型号、数量、长度设计合理,适当增加放坡系数、扩张钢筋范围等,保证对工程的审核。坚持深基坑支护、岩土工程开挖分段、分层进行。将设计方案、土方具体开挖方法、开挖顺序等有效结合,依照相关原则,避免出现违规开挖的情况,影响工程质量,从根本上提高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质量。

4.2加强变形观测力度。深基坑支护的主要变形观测包括:基坑边坡变形观测、地下管线变形观测、周边建筑变形观测等。通过具体观测相关数据,对岩土工程支护设计中土方开挖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实际施工中土方支护设计的具体情况,可通过偏差分析进行了解,进而及时掌握土方开挖沉降与深坑土体变形影响。施工过程中,需要及时修改设计偏差数据,尽早采取应对措施,确保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

4.3优化设计理念。我国岩土工程不断发展,深基坑支护技术发展空间巨大,在支护工程设计理念中,需要随着岩土变化与实际支护结构承受力,调整转变规律,促使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进一步完善。受到我国实际情况影响,目前,尚无统一的设计规范,一般根据库伦理论与郎肯理论确定实际土压分布情况,且引用“等值梁法”计算支护桩,避免实际设计与施工方法存在的不足。但受限于郎肯理论影响,实际计算结果存在不同,导致支护设计存在安全性与经济性问题。在当前情形下,需要以生产施工实际情况为基准,制定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将国内外先进理念引入国内设计理念中,摆脱传统方法的制约,建立现代化信息动态设计体制。

5结语

目前,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支护结构设计不合理、未充分进行深基坑取样、空间效益差异性、支护结构设计不准确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进行强化施工措施,在未来的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工作中,必须以更高的标准对待,减少施工中的不足之处,提高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马丽珠.岩土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设计问题及对策[J].冶金丛刊,2019(12):202-203.

施工技术措施范文3

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是施工中的重要部分,直接关系着市政桥梁工程的总体施工质量,并且对市政桥梁实际使用的安全性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就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的施工技术措施进行简要探索,以促进市政桥梁工程施工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

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技术

市政桥梁工程属于比较大型的建筑工程,其下部结构位置特殊且承担重要的受力任务,因此要积极做好桥梁工程下部结构的施工工作,以促进施工的顺利进行,并且最大程度上减少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因而加强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和探索,满足桥梁工程的实际需求。

1做好桥梁工程下部结构的定位放线工作

在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中,定位放线工作可以说是建设施工的基础性工作,在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定位放线施工环节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为后续施工操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提高复核测量的精准性。相关桥梁工程施工人员应当对桥梁轴线的控制点以及水准基点进行复核测量,采取适宜的措施来进行操作,以保证测量的实际精准程度满足桥梁工程的实际要求。复核测量后交由专业的工程监理人员进行确认,从而对桥梁工程桥墩的纵轴以及横轴进行合理的质量控制,以促进施工的顺利进行。

1.2对横纵向中心线进行妥善的处理。相关施工人员应结合施工的实际特点,对曲线上的各桥墩的纵向及横向中心线的位置进行明确,确保中心线的位置与法线位置相吻合。与此同时在中心线附近进行桩的埋设,将桩的数量以及桩的间距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对桥梁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1.3严格按照施工操作规范进行桥梁工程下部结构的定位放线工作,通过比较明显的标志对各桩进行标注编号,并定期进行复核,从而保证桥梁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做好桥台基坑开挖以及回填控制环节

2.1在桥梁工程施工中,应当对桥台基坑进行妥善的处理,将基坑的大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确保桥台基坑的实际开挖质量满足施工要求。针对基坑土质比较特殊的,应当结合桥梁工程施工的实际特点,对基坑排水进行合理的设计,确保集水坑、排水坑等的设计满足桥梁工程的实际要求,在此基础上对桥台基坑的边线位置以及标高进行精准的测定,在获得监理工程师的复核确认后方可进行桥台基坑的开挖,以保证开挖质量满足桥梁工程的实际要求。

2.2对基坑壁坡度进行合理的控制,相关施工人员在桥台基坑开挖以及回填操作中,应当掌握施工操作的要点,结合基坑深度以及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特点对基坑壁坡度进行合理的控制,将基坑深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严格按照桥梁工程相关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地下水位以及土质构造等情况满足施工要求,对基坑壁的坡度进行合理的控制,以促进施工的顺利进行。

3做好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中的模板配置工作

就桥梁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来看,固定式模板、拼装式模板以及组合式定型钢模板等是现浇混凝土墩台施工中比较常用的模板。结合桥梁工程施工的特点,在对模板进行设计和使用时应当充分衡量现浇混凝土对侧面模板的压力,并考虑倾倒混凝土时可能产生的水平荷载,在此种情况下,相关施工人员应当做好下部结构施工中的模板配置工作,确保模板的实际强度及稳定性等使用性能满足桥梁工程的实际要求,在有效承担桥梁施工荷载的基础上,确保模板板面平整且接缝紧密。在对模板进行设计时,应当对模板总装图以及细部构造图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注重细节处理,并对模板的荷载作用以及实际稳定性进行测算,对模板安装、使用以及拆卸的技术措施进行规划,在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基础上提高模板施工的效果。对模板进行拆除时,应当严格按照施工操作规范进行拆除,尽可能减少安全隐患。在此基础上对模板的刚度进行准确的验算,将变形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确保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挠度和表面隐藏的模板挠度都能够满足下部结构施工的标准要求,从而对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4对现浇混凝土墩台钢筋绑扎以及混凝土浇筑施工操作进行质量控制

4.1墩台施上前应在基础顶面放出墩、台中线和墩、台内、外轮廓线的准确位置,现浇混凝土墩、台钢筋的绑扎应和混凝土的灌筑配合进行。在配置垂直方向的钢筋时应有不同的长度,以便同一断面上的钢筋接头能符合《公路桥涵施上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水平钢筋的接头也应内外、上下互相错开。钢筋保护层的净厚度,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4.2浇筑混凝土的质量应从准备工作、拌合材料、操作技术和灌后养护这四方面加以控制。滑模浇筑应选用低流动度的或半干硬性的混凝土拌合料,分层分段对称浇筑,并应同时浇完一层。各段的浇筑应到距模板上缘100-150mm处为止。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要防止下一斤顶和油管在混凝土和钢筋上漏油。浇筑混凝土要连续操作,如因故中途停止,应按施工缝处理。脱模后若表面不平整或有其他缺陷要予以修补。在明挖基础上灌筑墩、台第一层混凝土时,要防止水分被基础吸收或基顶水分渗入混凝土而降低强度。

4.3注意掌握混凝土的浇筑速度。混凝土的配制、输送及灌筑速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大体积混凝土应严格按施工规范的要求浇筑。

4.4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所设置的预埋螺栓、预留孔、预埋支座的位置是否移动,若发现移位应及时校正。浇筑过程中还应注意模板、支架情况,如有变形或沉陷应立即校对并加固,高大的桥台,若台身后仰,本身自重力偏心较大,为平衡台身偏心,应随同填筑台身四周路堤土方同步砌筑或浇筑台身,防比桥台后倾或向前滑移。未经填土的台身施工高度一般不宜超过4m,以免偏心引起基底小均匀沉陷。

5强化市政工程施工质量安全保证管理工作

项目部建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从思想上重视安全工作,自觉执行安全技术规则。做到进场教育、标志明显、防范周密、定期检查;特种工作人员必须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禁止穿拖鞋、高跟鞋、光脚从事操作;施工机械要保持清洁,要有保护接地、接零装置的计漏电保护。油压泵上的安全阀应调至最大上作油压下能自动打开的状态。在张拉时,千斤顶后面不准站人,也不得踩踏高压油管,量测伸长值应站侧面。张拉时发现张拉设备运转声音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维修。结束语从整体情况来看,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工艺及安全措施的有效控制,对于提高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升桥梁工程的施工效率,促进桥梁工程在社会发展中实际价值得到有效的发挥。

作者:吕洪福 单位: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施工技术措施范文4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措施

1引言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生活各个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形下,发展智能化建筑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与建筑技术共同发展的还有电气技术,正是因为有了电气技术的研究,建筑成果才会有质的飞跃。尽管从表面上看,建筑的设计构图决定了一个建筑是否具有欣赏性,让人感觉建筑的设计构图对整个建筑的影响较大,但电气的设计才是一栋建筑运转的关键。建筑电气的改进,对建筑的使用性也有了大大的提升。所以在建筑行业发展的同时,建筑电气技术也是重点发展的对象。在如此现代化的社会当中,智能已经渗透入了建筑电气行业,它推动了现代建筑管理的步伐,科学合理地将建筑与电气结合起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2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的重要性

电气属于建筑施工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了居民的生活,一个科学合理的电气设计能为居民增添不少便利。而智能建筑对电气的要求也更高,利用建筑和电气的巧妙结合,设计出极具特色且为使用带来便利的创意,让居民生活更加美好。所以当代的建筑工程中,除了建筑本身的质量需要严格要求外,电气的设计和电气设备的质量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细节。施工的工人并非人人都对电气的知识很了解,在施工的过程中难免会犯一些错误,没有整体的认知,使得整个电气的系统并不完美甚至影响居民的生活,还可能导致火灾等危险事件的发生,所以在对建筑工程的监督过程中,对电气的要求也要非常严格,必须要达到安全标准并且要具有人性化。电气工程可谓是建筑工程中非常核心的一部分,没有它,建筑工程再如何进步,也只是流于表面,永远无法取得真正的改变。

3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

3.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同样的道理,我们在施工之前都必须要有相应的准备工作。在设计初始阶段,相应的工作人员应当要和设计师取得联系,一起校对施工图纸,分析该设计所需的物品,设计工程的功能,需要注意的事项等等,以防在设计过程中出现差错。施工方案也是很重要的,在施工之前,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决定不同的施工方案,确保此方案为最便利、最实用的方案。除此之外,还需要确定各个配件的质量情况,保证相关设施的可靠性,不能出现任何的意外。如果管线从混凝土中突出来,不要去将其折弯或者折断,应当尽量的保持它的顺直,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在管线较多的情况下,就需要保持它们的“秩序”,如果管线比较的错乱,这样会给施工人员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应当对其进行合理的摆放,对于过于复杂的情况可以对其进行标记,注明用途,这样在施工时就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找到相应的管线。最后对施工的工具要有足够的准备,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好的工具,办事就能更高效。

3.2做好智能建筑电气安装过程中的工作

(1)做好配电装置的安装工作在智能建筑电气安装过程中,配电装置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电作为能源,是必不可缺的。配电装置能够为整个工程提供各个设备所需的电力,为工程的能源提供了保障,配电装置的工作好坏决定着整个工程能否顺利的进行,因此做好配电装置的工作是一个首要任务。假若配电装置出现了问题,对整个智能建筑电气的安装会有很大的影响,质量不可靠,大大的降低工程的进行效率和运行质量,最终还有可能会使各种安全事故发生。因此在进行此工作时,需要警示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图纸的要求进行配置,科学合理的控制各种重要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定要与专业人员进行探讨,不要擅自做主的进行配置,需要在最大范围内保证智能建筑电气安装的可靠性和安全性。(2)做好智能建筑电气电缆的安装工作对于电缆的作用,我们可以打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智能建筑电气电缆的作用就相当于人的血管,为整个人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运输,如果某根血管断裂了,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电缆也是如此,电缆的缺失和断裂,都会让整个工程失去“活力”,如果不能够为整个智能建筑提供电能,整个工程也就进入了瘫痪的状态。在安装过程中,任何问题的出现都会导致电机或者火灾事故的发生,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因此在安装智能建筑中电气电缆的时候需要对电缆的质量以及安装的方法进行切实的考核,尽量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工程的可靠性。

4智能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技术

4.1弹线定位

工程的图纸要必须明确精准,按照工程的设计图纸和实际要求,准确的确定桥架的具体位置。同时遵循一个“先干线后主线”的原则顺着顶棚应用粉线袋,沿着桥架线路的中心线进行弹线操作,完成桥架线路的定位。

4.2安装金属膨胀螺栓

在弹线完成定位之后,接着就是金属膨胀螺栓的安装问题了。在施工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就是要根据弹线的位置以及桥架的重量来进行安装工作,选择好相应的材料,应用符合要求的金属膨胀螺栓进行安装。

4.3安装支架和吊架

完成上面两项工作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安装支架和吊桥。安装支架和吊桥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其稳定性的问题,如果支桥和吊桥安装不牢固,就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存在安全隐患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因此在安装过程中要保证不会出现倾斜、裂开的现象。对于有坡度的建筑物,选用的支架和吊架坡度也要保持相同的坡度,这样就不会出现不方便安装和安装后不牢固的现象。在转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转接口的位置,转接口特别容易松动,要对其进行重点检查和安装。

4.4防雷接地施工工艺

尽管防雷接地的施工是最基本的一个设施,但是却也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工程。在工程的各项设施中,要确保金属支架和金属构件都要进行接地的处理,对于那些是绝缘的材料也要防止因绝缘层破裂而导致漏电的现象,同样需要进行接地处理。在建筑物顶端安置避雷针,导线要通到地面上,这样可以增强建筑本身的防雷胜能,使其避免遭到雷击的危害。

5结语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由安装过程中的各种细节决定,而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又能决定一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如今的生活,我们不能想象:如果离开电能,我们会怎样的生活,因此我们对于电气安装工程的技术要一而再,再而三的精炼、提高,将危险降到最低,将可靠性、稳定性提到最高,给人们,给社会提供更好的生活,给予更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王忻.基于智能建筑電气安装施工技术措施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4(32):126-127.

施工技术措施范文5

关键词:城市;明挖隧道;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

明挖城市隧道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并且实际应用过程中也相对复杂,在整个维护结构设计环节有必要全面且细致的进行地址参数分析,而后再制定针对性的设计方案。本文主要针对盐城三期快速路网工程隧道施工支护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1城市隧道施工难点

城市桥梁施工面临着众多困难因素,例如在隧道长达3000m的位置施工,即可采用明挖法进行施工,因周围的建筑或地质比较复杂、电力设备、通信线路以及地下管线比较复杂的情况,导致施工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如拆迁问题,三点迁改的数量太大,隧道的埋深过浅、一次性的浇筑用具太多等,这些或多或少的会对城市建设造成一定影响。有些街区的交通问题还需进行进一步的协调和管理。有的基坑段距离存在比较重要的建筑物,这也会引起施工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风险,所以要采取加固措施;另外,明挖的基坑深度相对较大,进行作业的空间也就相对狭窄,进而导致地质层中砂层和水给基坑支护增加难度。众所周知,我国是人口大国,并且建筑行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在建筑行业施工过程中城市隧道工程的建设直接影响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并且也体现了整个国家的交通运输状况。最近几年来人们提高了对于明挖城市隧道项目以及施工质量方面的要求,基于这一发展形势,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提高了对于明挖城市隧道施工项目效果及质量控制方面的重视,随着技术要求的不断提升,施工单位所肩负的施工压力也更为沉重,在此发展形势下,更要不断的进行技术完善与技术更新。下图1为深基坑支护施工图。

2应对城市明挖隧道深基坑支护施工难点的解决方案

2.1围护和开挖深基坑

围护深基坑的主要方法包括放坡开挖技术、型钢支护技术、连续墙支护技术、混凝土灌注桩支护技术、土钉墙支护技术、锚杆支护技术以及混凝土和钢结构支撑支护技术。因隧道工程的环境相对复杂,所以不同的地段以及周边环境等的不同,选择使用的基坑围护方法亦不同[2]。如环境极度复杂,则可采用锚索支护技术、混凝土灌注桩支护技术以及钢结构支护技术结合的方法,这种方式比较适用于软弱淤泥地层以及高层建筑较多的区域;如果地质条件以黄土、粉土、弱胶结砂土、粘性土以及杂填土为主,则可选用土钉墙支护技术,以保证周边的建筑群能进行妥善的拆迁;地表多杂填土,5m以下深度的地方是软弱淤泥地层,则可采取钻孔桩和钢支撑的支护方式。

2.2基坑施工技术要求

施工的要求要注意一些常见的问题。比如土钉成孔的直径不得小于120mm,注浆的过程中要保证全段,可使净水泥净浆,水泥可选用硅酸盐水泥;试验室要做好优选喷射混凝土和现场的配合与控制,正式施工前要做好试喷的工作,合格后在进行喷射,规定好喷射大板,并做好检验;喷射混凝土的过程中不得连续两次进行,为保证搭接方便,下部300cm处不喷射,保持45度鞋面形状;为保证施工稳定进行,基坑土方开挖和支护要做好配合工作[3],开始之后则要立即土钉施工,保证工作面的暴露时间夏雨24小时;及时检查混凝土的厚度,不满足时进行填补;不可使用回弹料替代喷射料。

2.3施工基坑降水

如果施工现场的地下水位相对较低,则要采取坑外降水的方式,同时还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井管降水,确保建筑设施安全,此时降水的深度不得小于桩底1米,可按照情况进行梅花状布置施工。

3深基坑支护技术类型

3.1排桩支护

排桩支护主要指的是通过助列式间隔布置的方式进行钻孔灌注逐步形成系统化的挡土结构。柱列式间隔布置要求桩与桩之间的布置形式更加密切,并且提高维护结构的刚度,使得整个结构更加可靠、更加严密,过程中还应当重视排桩变形的问题,若在软土区域施工那么则要提前做好软土地基的处理,而后再用水泥进行浙江搅拌,提高区域范围内的抗力,避免结构出现变形等问题。

3.2钢板桩支护

钢板桩主要有钳口等共同构成,钢板砖的连接可以有效构筑钢板桩墙,主要用来挡水或挡土,它的应用价值相对较高。在施工规模小以及工程量少的情况下应用较为广泛。钢板桩施工同样存在弊端[4],比如,可以引起地基变形以及噪声污染,将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在深度较大的隧道深基坑坑支护施工环节此支护措施的应用需要重点控制,并且它的使用也易受到限制,要求相关施工人员做好系统化的设置,防止出现变形等多项问题,若基坑之后深度超过7米那么不可采用此支护方式。

4项目实施环节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与控制

明挖隧道深基坑支护技术的设计与应用过程中相对关键的环节当属初步设计,设计方案的好与坏直接影响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也决定了技术应用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要求在设计阶段相关设计人员掌握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要求,后再做好技术设计与规范,尽可能使得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尽可能使得设计目标与实际工程施工更加统一,从而令设计目标与技术应用方法处于协调的状态[5]。明挖城市隧道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要结合技术的应用需求,对整个工程施工过程加以管理,从而保证施工进度按计划开展,并且也有可符合合同控制的要求,达到质量控制的标准,长此以往,有助于形成质量控制体系,利于日后技术的管理与控制。要求深基坑技术应用过程中本着经济性与安全性的原则,制定对应的深基坑支护方案,同时还需结合施工的具体情况与外部环境的变化,其中包括基坑周边的复杂环境以及基坑深度等多项因素,选择可行性较高的施工方案,同时也要加强技术管理与施工管理。实践操作环节需要结合工程规模以及施工现场周边的建筑物构筑布局,再参照基坑工程的安全系数以及稳定系数、抗滑移系数等等,尽可能使得支护结构尺寸达到隧道工程的施工标准,若过程中出现施工误差那么也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避免出现支护结构变形等诸多问题[6]。此外,需结合区域范围内的水文条件与地质条件选择最为适宜的支护结构,保证构筑物的施工质量,同时也可减少对于整个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6]。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明挖城市隧道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有关业内人士带来借鉴与参考,尽可能保证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的有效性与可靠性,规避不必要的工程事故,保证施工进度,最终为施工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赖金星,田冲冲,邱军领等.明挖隧道深基坑受力与变形的现场测试分析[J].勘察科学技术,2015,26(4):1-6.

[2]唐玲玉,谢翡.天河机场明挖隧道深基坑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7,19(2):200,206.

[3]成怡冲,张挺钧,郑翔等.软土地区明挖隧道施工引起周边建筑沉降的预测方法[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8,21(10):62-66.

[4]丁海潮,杨俊,王承山等.某过江隧道深基坑工程重要管线保护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4,43(13):89-93.

[5]王祥秋,蔡斌,刘文添等.软土地层明挖隧道渗流-卸荷耦合力学特性分析[J].中外公路,2015,35(5):16-19.

[6]李向阳.铁路临边明挖隧道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选择与应用[J].中国标准化,2016,31(20):186,188.

[7]黄兆琦.明挖隧道深基坑支护施工[J].江西建材,2016(9):152-153.

[8]王生林.明挖隧道支护设计方案优化[J].交通世界,2019(17):85-86.

[9]葛方方.明挖法隧道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控制探讨[J].江西建材,2015(16):167.

施工技术措施范文6

关键词:城市复杂环境;深基坑施工;工程方案

伴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深基坑施工项目的质量水平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要充分了解城市复杂地质环境特点,匹配精细化水平较好的施工流程,打造安全、科学、可靠的施工方案,促进工程可持续发展。

1城市深基坑施工技术要点

第一,深基坑工程施工前,要充分了解城市复杂地质形态,明确基坑周边地表水、地下水等基础情况,并且了解排放方式等,有效结合实际情况落实更加精准的控制方案,落实“预防为主”的管理原则,维持基坑施工的综合安全水平。第二,要了解基坑周边建筑物的基础型和埋深参数、上部结构情况等,从而明确基坑施工的要点,保证基坑施工不会对周围环境以及建筑物的使用安全产生影响。第三,要结合实际勘测信息和数据进行施工方案的编制工作,保证施工方案的细节更加明确和清晰,并且制订切实有效的管理流程,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予以预估,制订相应的处理对策,从而维持整体应用控制的规范效果。第四,若是降水环境施工,则需要选取1~2个具有代表性的井进行抽水试验分析,校准水文地质参数,并且保证降水井施工效果满足规范要求。第五,要严格控制基坑土方开挖量,避免超挖等问题对工程工况产生的影响。

2城市复杂环境条件下深基坑工程方案

在城市深基坑工程施工项目方案确定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城市地下复杂的环境特点,落实更加科学合理的工程方案,从而维持施工规范性和科学性,最大程度上实现工程项目综合管理的目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2.1工程案例

本文以天津某工程项目为例,工程项目占地面积为5679m2,建筑26层,总建筑高度为94.7m,结合工程项目详细的勘察结果可知,工程项目场地内地层分别为“粉质粘土、粉土、粘土、杂填土”,结合钻探揭露的情况,场地内的土层具体情况见表1。

2.2工程难点

依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基坑位置的周长是540m,平均开挖深度15.75m,最大开挖深度为19.7m,并且,土层渗透系数较小,土层中粉砂层占比较大,对基坑降水和开挖会产生相应的影响。依据基坑周边情况确定支护方案,采取灌注桩、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和地连墙等综合方式完成支护处理。与此同时,结合工程项目不同区段的情况以及地上结构特点、荷载参数,完成不同直径、不同配筋以及不同高度支护桩的处理,从而最大程度上维持应用效果。

2.2.1初步方案设计

第一,支护桩结构的顶部设置了连续冠梁结构,冠梁的高度维持在800mm左右,对应的宽度和支护桩桩径尺寸一致,长度则是沿着基坑周长延续,约为540m,确保连续冠梁和支护桩结构在平面排架共同作用下维持一致。第二,边坡位置利用的是80mm厚C20喷射混凝土,作为整体结构的挡土板予以覆盖。第三,结合工程特征和土质情况,止水帷幕采取的是水泥搅拌桩围基槽一圈形成封闭状模式,桩径为700mm,并且在基槽的东侧、西侧和北侧分别设置单排水泥搅拌桩。支护结构则采取单排混凝土灌注桩,桩径分别为800mm或者是1000mm,桩长设置为17.7~23.6m,利用S12抗渗混凝土,有效提升防水止水效果。第四,工程预应力锚索是借助桩结构成孔直接与锚具、钢板连接的方式予以自护处理,预应力锚索采取的是尺寸为Ф15.2mm的预应力钢绞线,在计算分析后,确定锚索和水平夹角为15°,支护桩锚固段的长度为3.5~5.0m。第五,地连墙质量保障机制,槽段开挖操作开始前,要进行现浇混凝土导墙处理,深度设置为2m,导墙位置弹出地界线,并且设定中线控制点、标高控制点,以保证钢筋笼位置的合理性,挖槽处理要随时进行检测,减少超挖等问题。并且,槽段开挖工作后要进行槽底的清理,置换泥浆,保证泥浆比重<1.2,沉淀物淤积厚度<200mm,钢筋笼槽段的接缝位置要采取“E”型止水钢板,维持焊缝的严密性,避免漏水问题。

2.2.2复杂地质环境

第一,因为工程项目位于商务核心区,地块组成较多,规划中区内市政中环地下交通环廊种类较多,加之各个地块预留分车道和支管廊较多,这就使得地下环廊对基坑施工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另外,环廊设计地下为2层,一层为停车场,一层为管线铺设层,设计埋深为8.0~12.5m。第二,对于整个工程项目而言,环廊结构在基坑北半环位置,结构距离本基坑设计支护桩2.4m,因为环廊结构是在基坑施工项目开始前落实,因此,施工地下结构操作中采取的是放坡开挖的模式,因为周边地块还处于未动工的状态,使得基坑放坡参数并没有非常明确,多数基坑放坡上口线都在本地块的红线范围内,甚至侵入设计基坑边线2~3m。依据当地安全监督部门的相关标准,若是两侧均具有基坑施工环境,则支护系统后方要避免三角形小段土方影响整体工程质量,减少垮塌造成的安全意外和事故。结合现场环廊基坑结构放坡状态可知,原设计结构要结合现场情况进行实时性调控,结合回填时间对其进行设计整改,从而针对可暂不回填的结构予以施工支护桩处理,维持回填标高调整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回填土是松软且不密实的土质结构,这就使得支护桩成孔处理和操作过程受限,甚至会出现塌孔等安全事故。所以,要结合不同的回填区域深度利用钢护筒辅助的方式完成机械成孔,并且利用16mm厚钢板制作模式,护筒内径达到D+200mm以上,D表示设计桩径,护筒高度要结合回填区厚度予以设计处理,保证回填土厚度护筒高度在2~5m之间。第三,环廊结构设计中主要结构是支管廊,预留的分车道以及疏散通道等,作为环廊结构的末端,会进入到地下室外墙。也使得支护结构修筑空间较小,最窄的位置净距甚至低于1.2m。因此,原有设计方案中设计的1.2m直径桩无法落实有效施工,需要借助增加配筋的方式设置预应力锚索,有效补偿桩径的损失,从而确保整体设计效果的合理性。除此之外,要保证整体施工的合理性就要适当减少桩径尺寸,借助配筋增加的方式维持预应力锚索补偿桩径损失的方案,要想维持成孔机械的施工作业面,就要对地下室外墙进行单边支模施工处理,最大程度上维持应用效果。第四,施工区域外墙防水是在外墙施工支护结构施工后,结合支护桩和分车道接驳口进行支护处理,维持支护桩的应用效果。

2.3解决方案

在全面分析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后,结合相邻深基坑情况进行对应的处理,维持整体施工效果,确保综合施工效率的最优化。本地块东侧是环廊出地面车道,车道中心线设定为红线,车道的东侧设定为15m深基坑,因此,在施工工程项目操作开始前,要对基坑地下室底板施工情况进行汇总,确保基坑支护结构内侧间距16~17.5m之间,依据支护体系进行排桩加锚拉喷锚支护处理,维持整体应用效果。与此同时,预应力锚索是桩间锚固控制模式,借助工字钢腰梁锚拉支护桩进行处理,因此距离较近,保证基坑预应力锚索支护线应用控制的合理性。第一,支护桩成孔区域和土方开挖过程,要确保预应力锚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且维持侧支护体系的安全效果。本侧锚索长度若是超出对侧基坑线长度,在锚索成孔后要避免打穿对侧支护造成支护体系损害无法注浆。第二,施工操作开始前,施工人员要对侧支护体系进行综合分析和细节管理,调控本侧支护体系的具体结构,并且避免相邻基坑之间施工产生的影响,维持施工的安全性。基于此,施工部门要与基坑设计单位等进行技术交底,精确分析图纸中相关信息,并且完成放样分析管理工作。经过放样分析后可知,本侧锚索设计长度为19m,倾斜15°后可满足侧支护桩内侧应用要求,要想避免穿孔问题对整体施工产生的影响,决定在支护桩桩间设置结构,及时分析侧基坑情况,一旦出现异常立刻停止。

2.4后续跟踪

因为工程项目处于特殊环境条件下,因此,在施工结束后要聘请第三方单位进行变形监测,结合监测方案、动态数据以及监测报告等汇总,以保证业主、设计方以及施工方能全面控制安全操作流程,确保支护结构应用效果满足整体设计方案。最后认定,支护结构顶部最大水平位置要控制在0.3%H以下,H表示的是相应开挖深度,且数值若是超出标准,就要配合对应的加固处理工序。另外,周边相邻基坑关系设计要满足标准(见图2),将相关数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以下为控制数值和报警数值:(1)基坑支护桩水平位置累积数值30mm、速率为2mm/d;(2)基坑支护桩竖直位移累积数值为30mm、速率为2mm/d;(3)建筑物垂直位移累积数值为30mm,速率为2mm/d。除此之外,要对基坑平面位移、周边建筑物基坑开挖前观测等基准点予以控制,维持合理可控的监测频率,最大程度上提高整体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满足预期。

3结语

施工技术措施范文7

水利工程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工程,是我国最为基础的一项产业,其不仅在水利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其他能源产业的持续发展。但是由于水利工程的修筑程序比较复杂、施工周期长,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技术或者质量方面的问题,需要施工单位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以确保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本文主要针对中小型水利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

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由于我国的地质环境非常复杂,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中小型水利工程实际的操作施工中,施工单位必须依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把握住施工技术管理中的重点内容,从根本上提高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水平,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将中小型水利工程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1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特点

1.1不确定性

在中小型水利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管理质量非常容易受到人为、自然等多个方面的影响,而且这些因素都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难以准确掌控,这也就是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不确定性特点的重体现。

1.2管理范围较大

由于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需要涉及到水利施工、建筑施工以及电力施工等多项内容,且在施工现场,还会涉及到工程所处地区的地质条件、文化氛围、经济水文、法律法规以及利益分配等条件,管理的范围相对较广,难管理度也随之提升,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对整个工程技术管理过程进行科学的分析,进而采用对症管理措施,才能确保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质量[1]。

1.3差异性

在我国,中小型水利工程在各个地区均有分布,且各个地区之间因为经济发展与地质条件的不同存在很大的差异,导致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过程难以与统一的管理标准相适应,使得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难度增加。

2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技术意识较低

就我国而言,在大部分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都普遍存在着技术意识淡薄的现象,虽然现在多数施工单位都在调整和要求保证技术的先进性,但是在施工进度和技术要求出现冲突或是资金紧张时,施工单位就会选择放弃技术的中心地位与主导地位,更注重施工的进度。

2.2施工技术管理不到位

技术管理不到位是当前我国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在实际的工程管理中,都是工程的包工头掌握着技术管理的所有权利,因此,在对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检查验收时,只需要包工头应付好了技术工程师就可以,而施工过程中具体的技术控制工作却并未得到重视[2]。

2.3设计的方案变更过于频繁

在很多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或者施工人员会随意变更设计方案,虽然这些变更在的某种程度上可以起的以优化工程本身的作用,但是也可能会因的为变更误差或者错误影响到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加上设计方案更改后,与原方案对应的设备配制也需要进行调整,进而出现资源浪费或者技术无法跟方案相适应的问题。

2.4技术水平较低

先进的机械设备、高水平的技术人员是确保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基本因素。而训练有素的施工人员和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是施工单位的骨架,若施工单位没有完整的骨架,在实际的施工组织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杂乱无章的问题,而且出现许多不必要的常识性错误,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另外,工程的费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技术部门的人员配置造成影响,费用缺乏容易导致人力和资源配置不合理的情况,最终导致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出现多种漏洞,影响到施工技术管理的质量[3]。

3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对策

3.1构建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工程施工承包商的技术水平是确保整个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基础,因此,想要从根本上提高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整水平,就需要施工单位针对技术部门构建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因此,在正式的工程施工前,相关单位应该严重检查施工承包商是否有足够的技术水平,对技术部门的职能进行明确,让其充分发挥检查监督与指导的作用,全方位考察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具体的运行情况,进而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避免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出现违规操作的行为,如果发现违规操作,应该马上制止。此外,技术部门还应该将确保技术保证体系能够顺利进行的建议告知给承包商,确保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得到科学的指导。

3.2施工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1)在工程施工正式开始前,施工单位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之后填写《开工申请表》,在报表中附上具体的施工计划、方案、机械设备配置、进场人员以及材料准备情况等内容,并将表格交给到相关的部门审核。(2)施工单位在某个分部工程施工前,应该把具体的施工布置、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交给工程师,在得到工程师审查批准后,方可开始施工[4]。

3.3明确施工技术管理的职责

施工单位想要从根本上提升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水平,就需要构建出一套与施工各阶段技术管理内容都相关的制度。在工程施工开始前的准备阶段,对工程施工方案的可行性进行研究,评估工程顺利进行的可能性与施工过程安排的合性。施工时,对于进入现场的施工材料和参加施工的人员应该依据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严格的管理,管理的内容需涉及到施工人员具体的技术能力和各个部门开展的综合技术活动等,并在竣工阶段,对各个施工环节中的关键技术点进行总结。

3.4严格监控各个工序的具体施工情况

水利工程的技术管理体系是同多个不同的施工环节组成,只要其中任何一个施工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会对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不仅要对施工的最后一关进行严格的把关,更应该对每一道施工工序具体的施工情况进行严格的监控,以确保整个工程施工技术体系可以正常的运行,并对施工的完整性与真实性进行阶段性检查,对所有的值班施工技术员、质检员及技术工程师的到岗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查与监督,保障水利工程的每个施工每个环节技术管理工作做到位[5]。

3.5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服务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信息化服务已经成为各类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但就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单位而言,信息化服务却并未得到重视,因此,施工单位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就必须在提高信息化服务的的水平。例如,利用信息化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水平,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与通信资源提升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工作效率等。此外,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单位还应该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依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技术管理责任制度,提高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质量。

4结束语

总之,施工技术管理在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程施工单位应该依据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的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解决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从根本上提高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技术管理的水平和工作效率,全面分析与研究实际的工程施工中的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用补救效措施,确保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推动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

作者:罗媚 单位:清远市启源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郭存梁.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分析与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5(14):115-116.

[2]高晶莹.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管理控制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15(22):132-133.

[3]董加桂.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5(46):268-269.

施工技术措施范文8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稳定性

0引言

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促进公路工程的项目进步,其中,公路工程自身路基压实作业属于公路项目施工重要内容,对公路质量有直接影响,路基路面压实施工作业将影响公路的使用感受及使用寿命,对后期维护工作也有一定影响[1]。因此要针对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应对建议,切实提高路基路面压实施工质量。

1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的影响因素

1.1路基土壤含水量

路基路面压实施工需要压路机给予必要支持,通过碾压克服土壤颗粒摩擦力及黏结力,确保土壤颗粒不断缩小、靠近,提高公路实际质量。土壤含水量影响土壤黏结力及摩擦力,其伴随土壤密度增大而增加,在密度变小的情况下,其自身也会变小[2]。在实际施工中,应注重分析路基土壤含水量,避免含水量变化对施工整体质量造成影响。

1.2碾压施工的影响

碾压厚度、次数及速率不同,其对路基路面的影响也不同。要确定合适厚度,若厚度过大,则路基底层压实效果较差,影响上层压实度。不同设备的碾压厚度有一定区别,碾压厚度应针对施工路基土质、碾压设备来合理确定。在碾压方式上,要分析路面压实对施工造成的影响,在施工技术中明确规定,先压实两边,再压实中间,以先快后慢的速度,确保路基压实可靠。碾压速度变化明显影响路基路面压实质量,速度过快将造成路面不平整,速度过慢将导致单位面积荷载过大,导致被压建材超出荷载,影响路面质量[3]。

2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重要性

2.1确保路面强度稳定

公路工程施工中,最后需要对路基路面压实,确保公路路面强度稳定。公路工程实际施工当中,为尽可能控制投入成本,路面铺设往往较薄,导致公路工程施工质量下降。而路基路面压实工作的实施,能够反映公路质量问题,其实际施工质量越高,其对应公路路面强度就越高。

2.2确保路面使用寿命

公路路面使用寿命受其稳定性、强度及平整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较大,而各方面因素和路基路面压实工作又有直接联系,要重视路基路面压实施工,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2.3确保路面平整度

公路建设中,路基路面压实能够确保路面平整度[4]。若路基路面压实施工不能满足公路施工设计需求,则其压实质量得不到切实保证,将导致公路自身路基填土高度具有差异性,公路路面发生沉降,影响平整度,影响使用效果。

2.4确保路面稳定性

路基路面压实施工能够确保公路路面稳定性。施工中,若路基路面压实程度达不到标准,公路施工材料存在较大缝隙,长久使用会经积水后,水分渗透到其中,导致水分中土壤稀释严重,路面变形严重,稳定性较差。由此可见,路基路面压实施工质量直接决定公路路面平整度。

3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措施

在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中,其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主要集中在压实作业及压实过后的科学质检上,应给予路基路面压实作业足够重视,同时做好作业后的质量检测工作。

3.1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注意点

在实际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作业中,应注意多方面的规范处理:(1)应控制压路机碾压长度及摊铺速度,协调两者关系[5]。在压实作业中,若遇特殊天气,例如夏季高温、风速较小的环境下,应适当提高压路机碾压长度;相反,在气温较低、风速较大的情况下,压实作业应适当缩小压路机工作长度,避免恶劣气候对路面造成一定影响。(2)若压路机碾压中出现沥青混合料牯轮的情况,可在压路机轮上倒适量的水,避免该现象出现。(3)压实工作结束后,在冷却未达到凝固状时,路面自身沥青混合料层面不允许放置重物,一些重型机械设备、物品都不允许放置在路面上,不允许在路面泼洒油料或矿料。(4)路基路面若存在压路机工作空白区域,应采用人工振夯的方式对拐角和机器无法完成的部分继续压实,确保压实作业整体质量均匀。(5)压路机实际碾压长度还应考虑到路面混合料实际性质以及施工作业气候环境,考虑风速、温度以及沥青温度等影响因素,科学规定压路机压实长度。

3.2施工后压实质量检测

3.2.1核子密度仪检测

核子密度仪检测可应用于路基路面实际测量中,要确定测定层厚度在20cm以下,测量沥青表面层压实密度,应注重以散射法进行检测。对土基层材料的压实质量测量,应注重以直接投射的方式测量。测量不合格的,应通知对应部门及时返工,保证公路工程基本质量。

3.2.2灌砂法检测

灌砂法属于公路路基路面压实作业常用的检测方式,但是其并不适用于填石路基压实质检。灌砂法应用中,选择规格一致的均匀砂,以自由落体方式使其下落到测试前准备的洞汇总,结合单位重量不变、集料含水量等数据,对路基路面压实进行科学判断。

4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控制

4.1对路基填土施工材料的控制

填筑路基土壤应符合公路路基用土需求,分析土颗粒形成特征,分析土塑性指标内容、有机质含量、土质类别、性质等,结合施工设计规范,分析填土是否满足要求。针对修建公路的位置,应选择经济性好,性质有保障的土壤进行填土操作。土壤材料选择,应考虑到土壤成本及性质。在路面结构的材料布置上,需确保碎石、砾石集料具有一定强度,且具有良好级配,从而确保公路施工结构有良好密实度。

4.2地基及下基层控制

路堤填筑前应碾压地基,确保地基强度稳定。若地基湿软,填筑路堤则较困难,路堤一层、二层压实作业中,对应压路机无法碾压,强行碾压将出现土层浮动、开裂等现象。多次碾压,此现象将愈加明显。应采取技术性措施,对不良地基加固,采取填土层、强夯实、振冲、挤密桩等方式对地基进行处理。

4.3含水量控制

先对含水量进行试验,以烘干法、酒精燃烧法进行试验:烘干法在黏性土壤、砂性土壤、有机质土中有广泛应用;酒精燃烧法适用于对快速简单的测定土含水量的计算。标准试验中,主要分为轻型试验和重型试验,结合建设规范标准,选择合适的试验方式。含水量以加水法进行控制,土壤允许多次使用,但是易击碎试料不能重复使用。含水量较高的土壤,其试料干燥将影响试验结构,需采用减水法,采取不同试样风干不同状态。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量为横坐标,绘制干密度及含水量曲线,以峰值点纵坐标为最大干密度,横坐标峰值为最佳含水量,以曲线为支持,反映出明显峰值变化。若曲线不能反映明确的峰值变化,则需根据技术指标对其重新计算。

4.4压实设备及压实方式控制

压实机的选择应按照先轻后重原理,考虑到机器和土体的接触,以便适应公路路面路基土体强度变化。压路机压实作业时,应先快后慢,避免开始作业速度过快导致土被压路机推走。压实作业方式上,设计合理作业路线,直线压实应先压两边,再压中间,确保路拱处于中心。未超高弯道,由较低端向较高端碾压,相邻不同压实作业轨迹应重叠轮宽1/3以上,确保压实均匀,且无漏压现象。对压实作业中不能触及的边角,应以人工方式或专业性小型机械夯实。此外,应仔细观察土壤含水量及密实度,发现不符合压实作业需求现象,应采取对应措施调整,确保压实符合施工设计要求。

5结语

综上所述,需采用必要技术对路基路面进行压实处理,满足施工设计的密实度要求。确保路基、路面整体稳定性。对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措施分析,对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重要性分析,进而针对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措施、施工控制深入研究,为实际工程中的公路路基压实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武建达.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措施浅谈[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3):275.

[2]王丽群.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措施浅谈[J].江西建材,2017,24(2):186.

[3]徐义.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措施应用浅议[J].黑龙江科学,2016,7(10):12-13.

[4]乔星.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措施探讨[J].江西建材,2017,15(2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