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知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生物技术知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生物技术知识

生物技术知识范文1

关键词:双一流;教学改革;实践课程体系

党的报告对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近年来,国家提出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战略指导思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的一部分。“双一流”建设是因应时展诉求和教育强国建设需要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将指引当前高等教育的改革建设、内涵发展。那么,如何进行“双一流”建设或者说“双一流”建设应该以什么为抓手和突破口,这成为“双一流”战略具体实践中亟待思考和破解的基础性问题。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会议中作了题为“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的主旨发言。陈宝生指出,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在高等教育中是具有战略地位的教育、是纲举目张的教育。陈宝生部长同时强调,要推进“四个回归”,即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由此可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离不开一流教学特别是本科教学,一流的本科教学是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是一流学科的根本保障。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落实四个回归,是建设一流本科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迫切需要。因此,以本为本,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是新时代“双一流”教育背景下高校改革发展的基本遵循[1]。下面我们以大连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建设发展为例,浅谈基于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课程体系建设所做出的改革与探索。

一、大连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现状分析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技术产业作为信息技术之后国家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推动新世纪引发新科技革命,体现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关系到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2]。2012年,国务院将生物技术产业确定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辽宁省也将生物技术产业作为重点支持的新兴产业,对改造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辽宁省内形成了以沈阳、大连、本溪为中心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基地,成为辽宁省支柱产业之一。大连金州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基地2011年营业收入达132亿元、工业增加值6.2亿元,出口创汇1.6亿美元,结合地域优势,大连生物与医药产业基地带有明显的海洋特色,海洋生物技术企业占入驻企业的49.1%,因此从大连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趋势看迫切需要具有海洋生物与生物制药特色的生物技术人才。鉴于生物技术产业在辽宁,尤其大连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对改造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作用,大连大学2009年设置了生物技术专业,自成立至今经过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已经确定并形成了培养具有海洋生物与制药特色的生物技术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然而在现有教学过程中,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在“双一流”建设,落实四个回归的教学改革诉求下,目前大连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尽管已经确定了海洋生物与生物制药的特色,但海洋生物与生物制药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支撑度不够,即

(1)专业方向课程中基础理论课程学时偏多,实践应用类课程学时偏少;

(2)实验教学基础实验教学学时相对较多,综合性和设计性大实验相对较少;

(3)实践课程体系单一,实践内容与企业实际应用相脱节,与教师科研方向相脱节。这些达不到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不利于培养学生对生物技术知识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跟踪学科前沿等方面能力的提升,不能实现应用型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大连大学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具体措施

基于大连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我们以课程建设作为抓手,以实践教学为着眼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生物技术专业人才为目标,通过

(1)整合专业课程结构,减少基础理论课程学时,结合企业专家进课堂,增加实践应用类课程学时;

(2)依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现有综合实验基础上设置贯穿上中下游的综合性实践课程;

(3)加强校企合作,拓展应用型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4)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增设本科生科研实训实践教学环节等措施制定多维化的实践课程体系。整合专业课程结构,减少基础理论课程学时,结合企业专家进课堂,增加实践应用类课程学时现有生物技术专业方向课程主要分为海洋及生物制药两大模块,以显示和突出海洋与生物制药方向特色,海洋模块包括海洋生物学、海洋药物学、海洋生物制药综合实验、海洋生物技术、海藻化学、药用海洋生物资源。这其中,海洋药物学、海洋生物技术、药用海洋生物资源三门课程内容存在重复与交叉,海洋生物技术课程内容包括了海洋生物资源在药学方面的应用,与海洋药物学,药用海洋生物资源内容上存在重复。因此,我们将海洋药物学、海洋生物技术、药用海洋生物资源三门课程整合为一门海洋生物技术及应用课程,在现有内容基础上,使海洋生物技术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海洋生物资源在药物方面的应用,还要增加海洋生物资源在功能性食品、保健品等领域的应用。依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现有专业综合实验基础上设置贯穿上中下游的生物综合大实验课程;生物技术专业现有四门综合实验,分别是基因工程综合实验(32学时)、细胞工程综合实验(32学时)、发酵工程综合实验(32学时)、生物分离工程综合实验(32学时)。上述综合实验是在各专业基础实验,即生物化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和细胞生物学实验基础上开设的,每个课程虽各有侧重,但在内容上却有相当部分的重叠,比如基因工程综合实验要利用微生物的培养发酵方法获取目的蛋白,而在发酵工程综合实验中也同样需要利用微生物的培养和发酵进行下游的实验,再如生物分离工程综合实验需要对目的蛋白进行SDS-PAGE检测,而在基因工程综合实验中也涉及到利用SDS-PAGE进行检测。基于综合实验存在的内容重复问题和实验内容之间的上中下游关系,我们对综合实验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和整合,结合我院科研带动教学的特点,将自主科研成果引入教学,构建了具有专业特色的综合实验教学体系,从“编码基因(TNF-α)、发酵、TNF-α蛋白分离纯最后到TNF-α细胞学效应(诱发细胞凋亡)”,即通过DNA提取、基因克隆、表达载体构建、工程菌、发酵、分离纯化、重组蛋白并应用到活体细胞,最后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实现构建知识体系递进、完整、系统的综合实验,使学生既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又具有较好的综合分析α素养和价值效益观念。做到了教学与科研同步,教学与生产实际同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打造“行业中坚”。加强校企合作,拓展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为强化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的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本次改革进一步加强了校企合作范围,接轨辽宁产业集群,建立了与生物技术产业相关的企业,如大连双D港医药生物产业园、大连市高新园区生物产业园、本溪医药产业园、大连市花园口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等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合作,通过生产实习、认识实习以及学生创新项目、企业工程师指导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拓展了现有的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增设本科生科研实训实践教学环节专任教师的科研项目以及学院多元化的实践基地(“辽宁省糖脂代谢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海洋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学生开展科研训练提供了保障。为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应用能力,本次教改在培养方案中增设了本科生科研实训实践教学环节,在学生入学的第4学期安排了教师和学生开展双选活动,教师公布自己研究方向和课题名称,本专业学生可根据自身特长自由选择,互选结为课题小组后,以专业老师的科研项目作为载体,利用课后、周末,甚至寒暑假业余时间,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参与科研创新活动,融入教师的科研课题中,从科研项目课题撰写、文献查阅,到动手实验得出数据,分析数据,整理结果,最后到撰写文章,撰写结题报告等一些列科研活性,让学生全程参与,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质、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三、结语

针对目前现有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支撑度不够现状,通过上述对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加强了应用实践教学,引导了学生求真学问和练真本领,实现了回归常识;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实现了回归本分;通过本次教学改革,倾心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了回归初心。总之,通过本次教学改革,培养了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职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高级生物技术应用型人才,最终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学校创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陈宝生.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J].时事报告(党委中心组学习),2018(05).

生物技术知识范文2

 

台湾虽然地小,农业资源有限,但农业生产却涉及农林渔牧业各方面。20世纪,台湾岛创造了农业的辉煌,其小农体制与热带农业技术举世闻名,具有一流的农作技术。但全球经济一体化给台湾农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力。为了突破农业发展瓶颈,调整产业结构,台湾近年来已将农业生物科技产业列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加快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创新及其技术应用,以保证台湾农业的持续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台湾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经过2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特别是其转基因产品研究工作起步较早,在部分研究领域甚至超越了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台湾转基因农产品在农业生物技术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安全管理体制也已具备雏形,建立起了系统合理的产品管理政策和体制。本文详细分析了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及安全管理的相关政策、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旨在为大陆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安全管理提供借鉴经验。   1台湾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   1.1研究和发展概况   台湾地区高度重视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农业生物技术产品遍及农渔牧业,涵盖范围广泛。台湾地区分别于2006年、2007年、2008年连续举办了三次“台湾国际生物科技大展”,均设立有农业生物科技主题馆,展示了284个农业生物科技项目,在这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2010年台湾农业生技产值约新台币46.3亿元,相较于2009年成长5.2%,主要是微生物/蛋白质饲料添加物与生物性农药两项领域产值的大幅成长;2010年微生物/蛋白质饲料添加物产值成长率为22.8%,主要受惠于抗生素被限用的影响,其需求与日俱增;2010年生物性农药产值成长15.2%。2010年植物组织培养种苗相较于2009年成长4.8%,主要由于台湾兰花种苗对欧美出口持续扩大。因为动植物疾病检测的重要性逐渐增加,再加上国内分子检测技术发展成熟,台湾2010年农用检测诊断产值成长率为3.7%。植物组织培养种苗产值为25.1亿元新台币,微生物/蛋白质类饲料添加物为11.9亿元新台币,分别占52.07%和24.69%,是台湾主要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台湾植物组织培养种苗与动物用疫苗是发展较早且最为成熟的产业。台湾的种苗业者目前开始走向客制化服务,生产方面则强化运输技术及病毒检测技术[1-2](表1)台湾农业生技中,动物用疫苗、植物组织培养种苗产品已处于成熟期,技术成熟度高,市场稳定。基因转殖畜禽/水产处于萌芽期,市场环境尚未健全,国内对于基因转殖动、植物的管理法规仍逐步完善中,技术处于前期开发阶段。生物性肥料、生物性农药与农用检验试剂等产品则步入发展期阶段,菌种筛选与量产技术逐渐成熟。在生物性肥料与生物性农药方面,台湾发酵技术已具有相当深厚的基础,有利于台湾生物性肥料与生物性农药产品的开发。分子检测诊断技术也逐渐成熟,加上法规门槛低,2012年投入农用检测诊断产品开发的产商有增加的趋势。台湾经济研究院生物科技产业研究中心根据目前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发展的情况及国内外潜在的市场,确定了农业生物技术未来三大发展重点领域,分别是种苗及种畜禽(水产种苗、植物种苗、种畜禽),安全农业,分子农场[1-2]。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厂商多集中于台中市、屏东县与台北市等地。据统计,2010年主要业务是农业生技领域的52家厂商,其中北部有16家、中部17家、南部19家,跨领域厂商约14家。台湾农业发展以中南部为主,台中市是中部地区农业生技厂商最为集中的城市,以动物疫苗与生物性农药、肥料厂商为主,如大丰疫苗、全亚洲、普生生技、瑞基海洋生技等;屏东县则是以植物种苗、微生物/蛋白质饲料添加物等农业生技领域为主要特色,如世芥兰业、台湾孟德雨、比高畅生技等。此外也有农业生技厂商将总部设立于台北市,工厂则设置于其他地区,如金车生技于宜兰设立种苗生产基地。近年来,台湾农业生技厂商积极通过产学合作取得核心技术与产品,自行投资厂房建设,并与“公协会”合作参与公开展览争取订单。2010年上半年以来,随着经济景气带动许多订单回笼,加上国际市场对微生物饲料添加物等需求的上升,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前景较好[1-2]。   1.2促进发展的公共政策   从各国发展实践来看,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应归根于其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公共政策的运用。我国台湾地区为促进其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也制定了一系列详细而复杂的公共政策来推动。早在1995年台湾当局第2443次院会就通过《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的决议,决定将以农业及医药生物技术相关生物技术产业作为台湾全力推动的重点科技计划。加强生物技术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并将研发成果有效移转民间,落实于产业界,台湾“国科会”于1997年规划,并于1998年开始推动《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科技计划》,其主要任务在选定并推动执行具有本土利益性、创新性、国际竞争力、短期内就有发展潜力的农业生物技术研发课题,整合国内上、中、下游研发资源,将研发技术或产品落实于产业上,厚植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基础,使台湾成为亚太地区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研发与营运中心。2008年,台湾当局又出台了《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方案》,以整合及扩散农业生物技术的研发能量,并进一步落实研发成果产业化,借此推动台湾农业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同时,“农委会”于2009年5月22日订定《农业生物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辅导办法》,以推动该方案生技商品化计划,鼓励业界承接农业生物技术研发成果,并独享执行计划所生的各项研发成果,以落实研发成果产业化;2011年,针对该方案,台湾拟推进产学合作项目16个,共申请经费补助0.44亿新台币。   1.3研究机构及产业发展   台湾当局高度重视农业生物技术的研发及其产业的发展。目前,台湾已形成一个完善的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体系,对促进其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台湾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机构主要可以分为五大类:第一类是农委会下属20个研究机构,包括6个试验所、1个保育中心、1个生物科技园区和9个改良场以及金门县的3个研究所;第二类是财团法人农业生物科技相关的研究机构17个,如台湾工业研究院、生物技术开发中心、农业工程研究中心等;第三类是“中央”研究院设立的农业生物科技相关的研究机构8个;四是台湾有41所大学设立的农业生物科技相关的研究机构115个,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并进行相关的研究工作;五是其他农业生物科技相关的研究机构4个,如台糖公司研究所、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亚太粮食肥料技术中心、台湾农友种苗股份有限公司等[3]。同时,台湾当局为带动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各县市地区不同农业产业特色及外围资源,6年内投入200亿元经费,核定设置1处中央主导型的屏东县《农业生物科技园区》及彰化县《国家花卉园区》、台南县《台湾兰花生技园区》、嘉义《香草药草生物科技园区》及宜兰《海洋生物科技园区》等4处地方主导型园区,目的是带动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群聚效应,促进产业的发展。在政府规划下,目前已有两大农业生技聚落成形,分别为台南的《兰花生物科技园区》与屏东县的《农业生物科技园区》。前者为台湾兰花种苗产销平台,每年3月举办的国际兰展已成为全球性的大型兰展之一;后者则以中草药、动物疫苗、水产种苗等产业为主要规划方向,已有50余家厂商进驻。#p#分页标题#e#   2台湾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管理   生物安全是建构对人类健康与生物多样性两大层面可能动机影响的风险评估与管理体系。1980年,台湾开始将基因工程确立为生物技术的发展主轴,于是应用基因工程方法的生产技术成为台湾农业生物技术的最大内涵。目前,台湾百姓使用基因改造食品的情况相当普遍,主要以进口基因改造大豆及玉米为主。根据“农委会”进口大豆及玉米资料统计,台湾每年约有200万kg大豆及600万kg玉米进口,其中约有80%大豆属基因改造大豆,40%玉米属基因改造玉米。同时市场上还有棉花、油菜、甜菜、马鈴薯等基因改造产品[4]。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相当新颖,其潜在的危险性普遍受到关切。   2.1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管理架构   台湾对转基因生物产品从试验、开发到生产诸环节均对其安全性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2001年12月25日,台湾“卫生署”食品卫生处召集的“基因改造食品跨部会小组”正式运作,举行第一次会议。2003年2月25日,“基因改造食品跨部会小组”第四次会议决议,建议“行政院”科技顾问组规划提升台湾基因改造食品管理层级。4月22日“行政院”科技顾问组召开会议回应,提议由行政院生物技术产业推进指导小组召集。为了建立基因改造产品的安全管理体系,行政院根据“促进技术发展,落实有效管理”的目标,于同年10月在行政院生物技术产业指导小组下设置了“基因改造产品跨部会工作小组”。小组由12名委员组成,包括政府机关的代表及学术界、产业界的专家学者,小组召集人由农委会副主任担任,以统筹推动基因改造产品管理体系的建设,并协调整合政府与民间的意见与资源。工作小组下设有秘书处,以协助行政文书、联系协调等作业。2006年,该小组的职责调整为:在各主管机关现有职掌范围内的管理基础上,通过协调架构模式,建立制度化的协调联系机制,以统合当前各主管机关的政策方向,凝聚台湾转基因科技管理法制政策[5]。转基因生物技术产品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上都有可能造成污染,台湾在这方面的管理有一整套完善和严密的程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由三个行政机关主管。即,“国科会”管理上游的研发,其目的是防止污染或危害;“农委会”负责中游的环境生态与饲料管理,目的是进一步确认其对生态系的影响;“卫生署”负责下游的食品安全管理,目的是确保生物改造食品的使用安全性,以及保障消费者的选择权利。对于进出口转基因产品,台湾尚未有专门的行政机关及法制政策进行管理,主要还是依据转基因产品所处生产阶段而纳入相应的管理阶段。   2.2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管理政策   为防止转基因生物产品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台湾当局先后建立了一系列符合本土实际情况的生物安全管理政策。台湾“经济部”于1998年11月宣布基因改造产品倾向采取业者自愿性标示方式,2000年“卫生署”基于各界研商所获的共识,公告查验登记及标示的规定。同年11月7日,“卫生署”公告了“基因改造食品安全性评估方法”,11月29日卫生署与相关部会讨论,将基因改造食品容许量上限订为5%;而基因食品标示,将从原料产品着手,预计四年后所有基因改造食品均应完成标示[6-7]。台湾当局为了推进转基因生物安全的法规建设,发起了“基因改造产品法规环境建置二年行动计划”,共分五大部分:基因科技研发管理、环境生态风险评估及管理监测、人体食用安全及管理监测、基因科技相关智慧财产权及基因改造微生物制剂之管理,分别由国科会、农委会、卫生署、智慧局及环保署主导。   3台湾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及启示   台湾市场有限,农业生物技术产商多为中小企业,自行研发能力不足,产业资源有限,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厂商应积极透过国内外合作或授权,取得技术或资金支援,进驻国际市场;同时,必须借助于中小厂商工业技术转移的经验,加强专业辅导,有助于农业生物技术企业群落的形成与成长,以突破其产业的发展瓶颈。台湾早期为了促进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利用政府资源所创造的新品种、新方法以及新技术等,几乎都是免费提供给农民使用,使得台湾农民和农业企业对于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观念意识较薄弱。为避免同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加强知识产权的取得、维护及管理,防止抄袭、仿冒和侵权,对促进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生物科技的法律管制已经是当今世界的趋势,台湾的农业生物技术风险也应以法律管制为主。台湾关于生物科技的风险管制体系目前仍处于调整形成阶段,虽然有相关规范存在,但由于缺乏法源依据,其规范效果仍有限。同时,台湾的“立法进度”往往落后于科技的发展,有的规范甚至有可能阻碍科技的发展,因此台湾应按照国际标准,加速制定或修订农业生物技术相关法规。

生物技术知识范文3

 

促进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除了需要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公共政策等支持外,还需要公众的广泛“接受”,这正逐步成为保证这项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因为公众不仅是生物产品的应用者,也是生物产业带来的利益和风险的承担者,更是这项产业革命的评价者和其命运的最终决定者。因此,建立公众和消费者对生物科技、产品及法规的信心成了各国政府在制定生物产业政策中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欧洲的“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欧洲战略”报告①中就提出:可靠政策的核心要素是通过社会监督与对话,对由社会需求驱动的应用作出理性的选择,提高公众对基于科学的法规监督的信心,发展与伦理价值和社会目标相和谐的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当技术的发展与公众的利益相冲突的时候,通过对社会各群体需求的分析和把握,国家可以引导产业向着社会可接受的方向发展,政府的投资和研究开发由此可得到最为有力的保障。但是,我国对生物技术应用风险的研究和评估大多侧重在技术层面,生物技术的外在影响,如环境、社会伦理、公众接受的考虑往往成为次要因素,也就是说更强调以技术为中心,这不符合现代科技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宗旨。在我们2010年完成的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的社会评价研究”中发现:我国对生物技术风险安全管理的投入无论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都很少;在政策的制定、实施、以及效果评价方面透明度不够,既较少考虑公众的参与,也缺少与社会公众的对话与沟通,更缺乏社会监督机制。这些问题已经在我国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陷入困境中体现出来。因此,我们提出了在生物技术产业政策制定、技术预见和风险管理过程中,确定社会需求评估体系、建立公众与技术交流机制的必要性。这会有助于提高国家和地区科技产业政策制定、实施和实现的有效性。   此外,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已无法只凭科学证据提供决策支持,如生物学家无法提供转基因作物和食品对人类和环境安全的证据,同样生态学家也无法证明其存在的风险,因此,仅依据科学证据对转基因产品立法或作决策变得很困难。由此,国际上一些学者提出“规制科学”(regulatoryscience)①,试图架起科学与政策之间的桥梁,关注科学怎样在不确定性的基础上作出预见。也就是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考察科学证据和政策之间的关系,探讨事实与价值之间的关系。这些理论和管理模式都旨在面对技术发展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的时候,人类如何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寻找社会、经济、政治利益最大化的决策支持模式。与传统的科技决策支持模式不同的是,将“公众参与”与“社会需求”凸现在一个重要位置上。   我们的研究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论假设和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而提出,并试图通过我国公众对于生物技术应用的了解、关注焦点、以及对应用价值的评价,分析公众对于生物技术应用风险认知的特点和风险容忍的原因,探讨公众对生物技术应用的支持模式和支持条件,并尝试提出科技风险管理的基本模式。本文的研究数据来自我们2003年②,2006年③和2009年系列“中国公众与生物技术”的调查。2009年的调查采用修订的欧洲EUROBA-ROMETER64.3“公众与生物技术”问卷④,运用职业分层抽样的方式,对浙江省四个代表地区:杭州、宁波、温州和衢州的1212位公众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公众对生物技术应用的认知与评价   (一)公众对生物技术应用的了解:知其名不知其意以转基因农产品为例,从2003年的很少有人知晓到2009年的几乎人人皆知,公众对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的了解大大增加(见图1)。但令人诧异的是,熟悉程度的增加并没有带来公众对转基因知识理解的提高。比较2003年到2009年,公众对转基因知识作出正确判断的比例没有任何改变(见表1),仍旧有近50%的人对转基因知识作出错误判断。因此,可以说绝大多数人对生物技术应用的了解只局限于听说过这些技术的名称,并不真正了解其内涵和意义。   (二)公众对生物技术应用的关注焦点:效用认知超过风险认知为了了解公众对生物技术发展关心的问题,在2009年的调查中,我们询问接受调查的公众,如果要支持某项生物技术的研究,你想了解什么?以干细胞研究为例,公众最想获得的信息是研究所带来的效益和风险,其次是所采用的科学技术和方法,第三是相关法规(见图2)。回顾2006年的调查,我们让公众在生物技术应用带来的效益、风险和道德接受问题三者间作出重要性的判断,结果一半以上接受调查的人认为效益是最重要的,近三分之一的人重视风险问题,十个被调查者中一个会考虑道德接受问题(见图3)。可以看出,公众对生物技术应用关注的焦点在于这项技术带来的可期待的或可触及的利益与好处,风险与效益相比居于次要地位。   (三)公众对生物技术应用的价值评价:效益和风险并存下支持发展为了了解公众对生物技术应用的态度,我们要求调查者对所列举的生物技术3项应用(基因治疗、药理基因学、转基因食品)和纳米技术①的4个方面的问题(有用、道德上接受、有风险和鼓励发展)作出评价。结果显示(见图4),公众不仅对基因治疗、药理基因学和转基因食品这三项生物技术应用的“有用”和“道德上接受”评价很高,同时也认为存在相当的风险,但在效益和风险并存的情况下,公众对生物技术的应用还是持积极的态度。但是,与纳米技术相比,生物技术的三项应用在有用、道德接受和鼓励发展三个方面的评价都要低,而风险评价却更高。可见,与其它新技术相比,公众对生物技术的应用有着更多的疑虑,尤其是对转基因食品的支持有些犹豫,这一方面与近年来转基因食品被看成是争议的食品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问题被媒体揭露,使得公众对食品安全越发谨慎。   二、公众对生物技术应用的支持模式和条件   (一)风险容忍的支持模式   我们借助逻辑判断模式来进一步探究公众支持态度的不同模式,即什么情况下支持。把对有用、风险、道德接受、鼓励发展的评价一分为二(有用/没用;有风险/没风险;道德接受/不接受;支持发展/反对),从而产生16种组合“逻辑”,其中只有3种分别在6项应用调查中占到10%以上(见表2)。以下数据来自符合三种普遍逻辑中的一种的调查对象,我们称这些调查对象为“决定的公众”。逻辑1和2在支持态度上相近,但对风险的看法则不同。对“直接支持者”而言,风险完全不是问题;而“风险容忍支持者”承认存在风险,但可以接受。“反对者”的立场与支持者完全相反。从表3公众对四种新技术(基因治疗、药理基因学、转基因食品、纳米技术)的判断显示,有70%以上的“决定公众”对生物技术应用的支持是风险忍受支持者,直接支持者不到20%;而对纳米技术,有近40%的“决定公众”是直接支持者。可以说,公众对生物技术应用的支持主要是一种风险忍受的支持模式。#p#分页标题#e#   (二)对政府严格管理的期待   为了考察什么条件下公众会支持生物技术的应用,问卷要求接受调查的公众对六项生物技术的应用(基因治疗、药理基因学、胚胎干细胞、脐带血提取干细胞、转基因食品和生物制药)在四种情况下做出选择:一是只要政府规范管理,就赞成;二是如果政府严格管理,就赞成;三是除非有特殊情况,就赞成;四是任何情况下都不赞成。结果见图5(因为公众对六种应用的判断基本一致,我们采用了四种答案的平均百分数来表达,“不知道”选择被排除)。结果显示,有半数以上的公众选择政府严格管理下支持生物技术的各项应用,还有四分之一的人认为只要政府规范管理就会支持,另有不到五分之一的人只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表示支持。而对纳米技术来说,有47%的人认为只要政府规范管理就会支持该项技术的研究。因此,总的来说公众期待政府更严格地管理和规范生物技术的应用。   (三)出于人类健康和社会公共利益考虑   有两项调查内容可以用来说明公众支持生物技术应用的理由。一是调查对象被问及,他们是否支持个人基因信息的5项应用,大部分公众支持个人基因信息在疾病研究上的应用;极少部分人对其存有疑虑。对政府机构获取个人基因信息,以及司法部门利用个人基因信息打击犯罪活动,大多数人表示支持。但人们普遍反对个人基因信息在商业保险上的使用(见图6)。对个人基因信息在不同领域应用的接受性表明,公众对新技术的态度取决于该项技术的应用目的。如果新技术有利于个人或人类的健康或能增进公共利益,公众倾向于接受新技术的应用,但在企业或商业上以经济利益为目的应用,公众对其存有疑虑。二是询问公众购买转基因食品的理由。尽管转基因食品在媒体上一直是个争议的问题,但绝大多数被调查的公众表示了购买意愿。2009年的调查显示(见图7),如果转基因食品比其它食品健康,近一半接受调查的公众购买态度确定;如果转基因食品比其它食品农药残留少,或被权威机构许可,或生长环境友好,5个人中有1个购买意愿明确,而大多数人也倾向于购买。但有三分之一接受调查的公众表示不会因为转基因食品价格便宜而购买。由此看出,公众购买转基因食品的最重要理由是健康,最少考虑的是价格。   (四)对专家与权威机构的信任   信任是公众理解和把握技术不确定性的中介[1]。在日常生活中,公众通常依据专家对风险的评估作出自己对于风险的判断,这是他们认知风险的主要手段。因为绝大多数公众不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理解、掌握和控制科技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他们只能根据专家及权威机构所传达的各种信息作出自己的风险判断。这样,他们或许会产生疑问:这些信息来源可靠吗?那些涉及科学技术的组织机构是出于各自利益考虑,还是真正为大众利益着想?这些疑问引发信任问题。有观点认为,如果对科学家、政策制订者等重要涉及方失去信任的话,人们会对专家的风险评估和控制能力产生怀疑,因此可能会夸大对风险的认识[2]。   比较2006年和2009年的调查,公众对卷入生物技术的组织机构的信任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见表4)。从表4可以看到,公众对提供生物技术信息最信任的组织机构是医学界、政府机构及环境组织;其次是大学、电视和报纸及国际机构;公众对农民组织、政党和宗教组织的信任度最低。人们认为医生应用生物技术是出于治病救人的考虑,这个理由是公众最能接受的,因此总能得到最大的支持。政府机构向来是公众认定的权威机构,制定政策、引导发展是政府理所当然的职责,人们必然期待政府能严格和规范管理生物技术的应用。环境组织不遗余力地宣传保护生态,倡导自然和谐的理念,越来越赢得公众的支持。报纸杂志和电视报道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尤其是电视对事实的披露和报道,不仅让公众了解真相,很大程度上也起到了社会的监督作用。大学和企业被认为有不同的研究目的,前者以纯科学研究为目的,而后者以企业的利润为目的,因此赢得不同声誉。从2006年到2009年,变化明显的是,公众对政府机构和电视报纸的信任度增加了10%以上,而令人诧异的是,公众对消费者组织的信任度下降了38%。可能的解释是,近几年的一些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让公众对消费者组织的作用失去信心;而电视媒体通过事实报道,其监督作用越来越凸显,因此公众对电视媒体的依赖大大提高;政府越来越透明的政策和严厉措施也让人们增加了对他们的信任。   (五)支持生物技术应用的决定性因素   为了考察“有用”、“道德上接受”、“有风险”和“对法规的信任”这些因素在公众支持生物技术应用的态度中起多大的作用,我们把这四种因素作为预测变量,对他们与“鼓励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多重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逐步多重回归分析表明,“有用”、“道德上接受”和“对法规的信任”是影响公众支持生物技术应用的主要因素(进入回归方程),其中“有用”对“鼓励发展”的影响最大(β值最大),其次是“道德上接受”。“风险”因素并不直接影响公众对生物技术应用的支持,但它有可能是一个间接原因。一方面,“有用”的评价会提高人们对风险的容忍力;另一方面,“对法规的信任”会减少人们对风险的疑虑,因此“风险”因素是否影响“鼓励发展”取决于公众对“有用”和“对法规的信任”的评价。   三、科技风险管理的基本模式   在讨论科技风险管理的原则时,我们提出了两条基本思路:谁来做决策和基于什么做决策?2009年的调查显示,在回答迫选题“开发新技术主要应当考虑专家建议还是公众意见”时,近三分之二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公众意见”;同样有近三分之二的人在“开发新技术主要应当考虑效益和风险的科学证据还是社会道德伦理问题”中选择了“科学证据”。如果综合上述两个问题四个因素,我们可以得到科技风险管理的四种基本模式(见表6):基于科学依据的专家决策———科学-专家建议模式;基于科学依据的公众讨论———科学-公众审议模式;基于社会道德伦理考虑的专家决策———社会-权威代表模式和基于社会道德伦理考虑的公众讨论———社会-公众讨论模式。#p#分页标题#e#   (一)科学-专家建议模式   “科学-专家建议模式”的决策依据是基于效益和风险的科学证据,风险被看成是“事件发生的概率与可能导致的有害后果的乘积”,而人们可以科学地估算出这种概率。风险管理的原则就是按照危害的概率和大小的客观标准来整理风险并首先分配资源降低最大风险[3]。这是传统的科技风险管理模式,人们对于科技风险的认知表现为对各种各样的“专家系统”的充分信任,科学家、技术专家的知识是人们安全感的重要基础。   (二)科学-公众审议模式   “科学-公众审议模式”是指在考虑效益和风险的科学证据同时,要听取公众的意见。在现代社会中,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使得专家在面临新风险时往往也难以对其作出准确的说明与预测,这使得人们不再完全相信专家的能力;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高度商业化使得专家和包括政府在内的机构本身就是利益主体,使得人们对这些社会建制的价值取向产生了怀疑。这大大动摇了人们对于“专家系统”的基本信任。因此,有不少学者强调了公众“外行知识”的重要性。比如,英国学者布莱恩•温就认为,公众的“外行知识”绝对不是没有价值的,它们甚至能够在具体科学问题上发挥很大的作用[4]。还有学者指出,如果向外行提供机会和充分的信息,他们完全能够就复杂的技术问题作出审慎的判断。而且这样的判断有时会和科学家的判断相一致。他们在判断上的不同往往不是由于专业技术水平的不同,而是由于价值取向的不同[5]。   (三)社会-权威代表模式   风险不仅是一种事实概念,也是一种心理和文化概念,它要求在风险治理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文化、社会和价值因素,而不能再以简单的因果思维或工程思维来进行认知和决策。对于那些具有潜在高风险的新技术,我们往往对它们可能造成的后果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科学证据已无法提供决策支持,如生物学家无法提供转基因作物和食品对人类和环境安全的证据,同样生态学家也无法证明其存在的风险,仅依据科学证据对转基因产品立法或作决策变得很困难,需要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考察科学证据和政策之间的关系,探讨事实与价值之间的关系。“社会-权威代表模式”就是基于与社会发展相和谐的道德伦理问题考虑,由专家权威代表作出评判的科技风险管理模式。   (四)社会-公众讨论模式   尽管公众的专业知识也许不如科学家,但科学家对其他因素的考虑未必能有公众全面,加之现代科技风险的高度复杂性,各种科技风险超出了任何单一专家系统可以解释和控制的范围,因此风险治理的主体不再像过去那样仅由政府和专家系统来承担,而是要求建立一种“多向沟通”的风险治理模式,如丹麦的“公众讨论模式”(consen-susconference)①和英国的“综合治理模式”(thegovernanceofnewtechnologies)②,都强调通过各方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协商机制来确定和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新技术发展带来的潜在利益和风险问题。这些被称作“民主治理模式”有效实施的前提是公众对与科学技术有充分的认知,让公众掌握关于科学技术的丰富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使公众在与专家交流过程中克服非理性的态度和行为。“社会-讨论模式”正是基于这种“民主治理模式”而提出,不同的是风险治理所依据的核心是公众对社会道德伦理价值的考虑。   四、研究小结   公众对一项科学技术究竟是接纳还是拒绝,取决于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效用性和危险性的正确判断。当效用性认知远超过对危险性认知的情况下,该技术就会被公众所接受[6]。本研究表明,公众对生物技术的认知是效用与风险并存,当效用认知超过风险认知的情况下,公众采取风险容忍的支持模式。风险可以被容忍可能有几个原因:(1)公众对风险的认识是抽象和模糊的,并不清楚具体的风险是什么,因此不能够引起人们实际的关注;(2)效用认知超过风险认知,使人们愿意为了利益而承担风险;(3)对政府管理和媒体监督的信任,使人们相信风险能够被管理或避免。   由于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缺乏正确的理解,对其可能带来的效益和风险只能根据专家、政府机构和媒体传播的信息来做出自己的判断,因此公众对专家和相关机构的信任与他们对未来社会的不确定性是否可控的判断是紧密相连的,所以,信任对于风险技术的社会接纳是必要的。公众在判断生物技术应用可能带来的效益和风险时,并不依赖于对该技术知识的正确了解,而更多地是通过判断该技术的应用目的,他们支持有益于人类健康或出于社会公共利益考虑的风险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效用知觉”、“道德接受”与“对法规的信任”是预测公众支持生物技术应用的重要变量,而“风险认知”对接纳生物技术应用的影响取决于公众对效用和法规信任的评价,因为“效用知觉”会提高人们对风险的容忍力,“对法规的信任”会减少人们对风险的疑虑。四种科技风险管理模式都旨在面对技术发展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的时候,人类寻求更明智的选择———寻找社会、经济、政治利益最大化。因此,在政府、专家、企业、社区、非营利组织和大众之间构筑起共同治理科技风险的网络联系和信任关系,这样才可能充分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共同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

生物技术知识范文4

农业种植中的生物技术的应用,有助于降低农作物灾害出现频率、有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有助于提升农作物质量等。但近些年来人们对于农业种植生物技术的认识十分有限,应用也相对较少,这对于农业生产是十分不利的。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东北方向,其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及旅游资源,但寻甸属于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导致其农业种植经济效益不高,因而更需要将生物技术运用于其农业种植中。然而现阶段寻甸其农业种植生物技术推广不力、应用不足,因而文章主要结合农业种植生物技术发展现状、意义、及相关应用,来分析提升寻甸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应用效果的相关推广措施,为其农业发展奠定基础[1]。

1农业种植生物技术发展现状

农业种植中的生物技术,是指在生物技术逐步发展的今天,结合生物本身的特性及功能,利用生物原理对生物机体及细胞进行改造,使生物技术真正地作用于农业种植中,从而提升农业生产产量,促进区域农业繁荣。现阶段常见的农业种植中的生物技术主要包括杂交育种技术、生物农药技术、组织培养技术、转基因技术、生物抗寒技术等,虽然目前农业种植生物技术理论有了相当大的突破,但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应用却并不是十分的理想。

2农业种植生物技术发展意义

农业种植中的生物技术得以广泛应用的意义,主要在于三个方面,即有助于降低农作物病虫灾害出现频率、有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有助于提升农作物质量。首先,农业种植中的生物技术有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农村耕地面积逐步减少,再加上水土流失、土地风化及洪水泛滥等自然灾害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越来越频繁,因而我国耕地面积不断的缩减。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就成了一个严峻的问题,而农业种植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下提高农作物产量成为了现实[2]。杂交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等生物技术的应用,能有效提升农作物产量,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其次,农业种植中的生物技术有助于提升农作物质量。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也空前提升。现阶段的农业种植生物技术,不仅能提升农作物产量,更能提升农作物质量,也就是通过合理运用生物技术,能有效增加农作物的营养成分,提升农作物自身的食用安全性,这是传统农业种植技术所无法达到的高度。比如现今的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及嫁接果蔬等,满足人们对于食品营养价值及安全性的要求。最后,农业种植中的生物技术有助于降低农作物病虫灾害出现频率。在农作物种植中,造成农作物减产的原因,除了各种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之外,还有层出不穷的农作物病虫灾害,比如东亚飞蝗、玉米大斑病、小麦条锈病、马铃薯晚疫病、稻瘟病等,这些农作物病虫灾害的出现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而在农业种植中,针对不同农作物特性及其所面临的病虫灾害,合理运用生物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农作物病虫灾害,比如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能提升农作物的抗病虫灾害的能力。

3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相关应用分析

3.1杂交育种技术

杂交育种技术,其本质是将父母本进行杂交,形成不同的遗传多样性,再在其中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然后进行培育的一种方式。杂交育种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的生物种植技术,比如杂交玉米、杂交水稻等,杂交育种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农作物的产量及质量,促进农业经济的繁荣。此外,杂交育种技术还可以针对土地实际情况来进行运用,对于寻甸这样的有着特殊气候特征及地貌特征的地区,杂交育种技术更应该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不过现阶段人们已经对杂交育种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这种技术的接受能力明显提升,因而有助于在寻甸推广及应用杂交育种技术。

3.2生物农药技术

传统农药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虽然能有效降低病虫灾害,但对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而生物农药技术,是运用生物活体及其代谢物对病虫灾害进行防治的一种天然农药,其主要包括生物化学农药及微生物农药等,如井冈霉素、阿维菌素、除虫菊素、豌豆素、低聚糖素、沙蚕毒素等,生物农药技术的出现能极大地降低农作物病虫灾害率,同时在其使用中对人、畜、害虫天敌比较安全,也不容易产生抗药性,同时也有助于生态环境保护。与传统农药技术相比,生物农药技术选择范围广及安全性高,符合环境保护及食品安全的要求,因而应得到大力的推广。

3.3组织培养技术

组织培养技术,是基于细胞全能性理论而开展的,其是指在无菌环境下对农作物的离体器官结构组织进行培养,从而使农作物组织个体能够维持完整性,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种植及生物医药研究之上。但组织培养技术,对技术环境要求较高,首先培养技术是在无菌环境下进行的,同时还要针对农作物特性提供足够的温度、湿度、营养物质等,促进农作物的生长。虽然组织培养技术,有助于农作物保质保纯,有助于实现反季节生产,但由于其整个操作过程较为复杂且专业水平较高,因此这项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应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之下进行[3]。

3.4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也是现阶段应用广泛的生物技术之一,比如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转基因土豆等,其是通过基因重组形成新的生物品种,使生物品种基因更加优良,更加适合其生长环境,从而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有助于提升其产量及质量。比如转基因玉米,其通过基因重组,使玉米本身的抗病虫能力及抗灾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同时使玉米其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改善。但转基因技术目前争议颇多,其中主要集中于影响生物多样性及食品安全方面,但这其中多是跟风的谣言,尚无证据证明其影响生物多样性及食品安全,因此这些技术也应得到推广。

3.5生物抗寒技术

生物抗寒技术,是针对生物在高寒环境下无法良好生长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在我国东北及西北地区,以及高原地带,其应用较多。寻甸属于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其在冬季干旱少雨,且其河谷区与高山区气候差异较大,因而在部分寻甸地区其农作物成活率较低,这就需要运用生物抗寒技术,也就是在已有的生物技术上导入抗寒基因,促进其农作物的生长。

4提升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应用的相关推广措施

4.1大力宣传农业种植生物技术

在寻甸,想要切实提升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应用,应加大宣传农业种植生物技术的力度,使其得到良好的推广。目前寻甸一些村组织及个体农户对生物种植技术认识不到位,导致其对生物种植技术有着一定的排斥心理。因而寻甸族彝族自治县政府,应充分利用新媒体、互联网平台、社交平台、电视纸媒等宣传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理论、应用及其实际效果,使村组织及个体农户了解农业种植中应用生物技术的效果,从而科学合理的应用生物技术,提升农作物产品及质量,为当地农业生存发展奠定基础[4]。

4.2加强生物技术相关法律政策支持

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推广及应用,需要广泛的政策及法律支持。这就需要寻甸县完善生物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农业生物技术的推广奠定一定的法律基础,这样会使生物技术的推广更为顺利,从而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还应当完善相关政策支持,比如针对农业种植生物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做出相应规定,并实施农户补贴政策及其他惠农政策,使生物技术的推广无资金之虑,使农户积极应用生物技术。此外,应注重农业种植生物技术推广效果的跟踪,比如建立生物技术社会服务组织,定期走访农业生产人员,询问其农业种植生物技术的认识情况及使用心得,并及时解决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升推广效果;还需要与生物技术公司加强合作,为生物技术的改善、应用及推广奠定强有力的基础。

5结语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合理运用生物技术,能极大地提升寻甸本地的农业产量及农作物质量,极大地缓解寻甸本地气候特征与农业种植之间的矛盾,对于发展寻甸当地的农业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而文章从农业种植生物技术出发,分析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相关应用,并提出提升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应用的相关推广措施,其中主要包含大力宣传农业种植生物技术,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加强相关政策法律支持等,从而促进寻甸的农业生产发展,改善其经济发展状况。

作者:陈金梅 单位: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功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

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篇2

随着我国农业土地资源的日益缩减,以往的农业生产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求,不利于农业以及现代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在农业种植中应用和推广生物技术,可以提升农业生产和种植水平,保证农产品质量,对推动现代农业经济稳定发展有着现实的意义。

1概述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

1.1生物技术的概念

生物技术,简单来说是指以结合生物的特征或特定功能为技术前提,在现代科技的应用下,尽可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在农业种植中应用生物技术,通常是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引入生物技术,利用基因工程的转基因技术,培养出具有较强抗菌性能的植株,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加大农产品的产量。例如:杂交水稻,就是在农业种植中应用生物技术的案例,以提高水稻的年产量。并且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生物农药,也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进而促进农业种植行业持续稳定发展。

1.2在农业种植中应用生物技术的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在农业种植中应用生物技术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可以提升农作物的产量。由于受到水土流失以及工业建设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耕地资源越来越少,怎样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种植出更多的粮食,这是我国在发展中始终比较重视的问题。在现阶段的农业种植中,通过运用生物技术,能够明显的增加农作物产量。比如杂交水稻就是借助生物技术提高产量,这种技术可以有效缓解目前粮食紧缺的现状。第二,可以提高农作物的质量。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而且目前社会各个领域都重视食品安全问题。而将生物技术应用在农业种植中,不仅可以保证农作物产量,而且可以使农产品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以增强食物中的营养价值。比如一些生物技术产品,主要包括嫁接水果以及生产有机食品等等,这些产品的营养成分都是相当高的。

2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推广应用

2.1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转基因技术,主要是指运用生物技术手段,通过基因重组形成全新的生物品种的技术,该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向其他的生物转嫁生物的优良基因,让该生物能够有更加优良的基因,能够更加适合生长的环境。并且该技术的好处在于对植物的种类没有特殊的要求,在各种生物之间相互重组植物中的良好基因,使原来植物中的不良基因得到显著的改善,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例如转基因玉米,在以往的基础上,让玉米具有抗病虫害性能和抗旱性能,弥补原来玉米在种植上存在的不足。

2.2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

组织培养技术能够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应用组织培养技术,需要在无菌的环境下开展,其通常是运用细胞的全能型,利用专业的技术手段,对农作物的结构组织进行培养,进而确保农作物组织个体可以维持完整性的目标。一般来说,组织培养技术包括各种各样的类型,比如器官培养等等。想要科学应用组织培养技术,需要严格控制空气湿度以及温度等等,不能超过规定的范围,而且需要对有关压力和pH值进行合理的控制。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如果酶类物质的含量有所改变,容易造成组织结构的表面存在褐变的情况,所以需要及时有效处理该情况,对无菌培养的所有条件都要认真控制。

2.3杂交育种技术的应用

在农业种植中应用生物技术,有利于提升农作物的质量,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我国应用杂交育种技术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在农业种植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管是杂交玉米还是杂交水稻,都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其操作非常简单,通常是对生物体细胞中的相同类型遗传因子进行控制,保证遗传因子之间都独立,如果后续配种,遗传因子就会出现分离的情况,而且随着配子向下一代遗传。杂交育种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确保农产品质量的提升,而且可以结合土地的实际情况来运用。除此之外,我国农民在很早就已经与杂交农作物接触,所以可以迅速的接受杂交育种技术,可以对此技术进行普遍的推广应用。

2.4生物农药技术的应用

在生物技术中生物农药技术是新型生物技术之一,其主要的特点是利用生物技术来预防各种各样的病虫害。就农药喷洒技术来讲,其是我国长时间采用的农药施用技术,尽管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防治病虫害,但的缺点除了不利于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还对环境造成污染。但是运用新型的农药技术有诸多优点,其运用生物新陈代谢的产物对病虫害进行预防。并且生物农药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降低化学物质的使用量,而且可以科学的防治病虫害,确保农作物茁壮生长,减少对农作物质量的不利影响,降低环境污染。因此,生物农药技术发展空间巨大,必须要积极进行推广。

3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推广应用的有效策略

3.1重视对生物技术的宣传

为了可以在农业生产中合理的应用生物技术,使农业生产人员充分的认识生物技术、科学运用生物技术,有关部门必须要重视生物技术的宣传,使农业生产人员可以意识到农业种植中应用生物技术的重要优势,自主学习生物技术的有关知识。政府能够利用媒体力量,大力宣传生物技术,比如互联网平台以及电视,也采用发放宣传单的方法,积极宣传生物技术,利用科学有效的宣传方式,使更多的人了解且运用生物技术。

3.2定期开展生物技术培训

为了让农业生产人员可以科学的应用生物技术,政府必须要积极开展生物技术应用的专业培训,使农业生产人员可以全面了解生物技术。政府能够组织技术人员将生物知识介绍给农业生产人员听,扩大农业生物技术的传播范围,而且引导农业生产人员了解最新的生物设备的操作使用方法,使农业生产人员可以正确操作生物技术的设备。还要全面的介绍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基本流程,讲解基本的生物操作技术,建设当代的生物技术操作车间。同时,技术人员需要定期考察农业生产人员的具体种植情况,收集农业生产人员在生产中碰到的一些问题,立即帮助农业生产人员解答各种疑惑。此外,对于技术人员来说,也能够定期集中培训农业生产人员,也可以鼓励农业生产人员将个人的种植经验进行分享,一起沟通在生产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使其他农业生产人员能够学习经验,让自己更加深入的认识生物技术,不仅丰富知识量,还了解各种各样的生物技术的操作方法。

3.3建立和健全生物技术管理机制

要想保证生物技术的科学应用,生物技术管理机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等有关部门必须要定期走访农业生产人员,掌握农业生产人员的种植需求,结合实际农业生产情况,科学制定相对应的技术管理机制。并且政府必须要进一步完善生物技术管理条例,及时弥补每项规定的缺陷,适当的删减不必要的环节,使农业生产人员可以熟练掌握生物技术的管理规定。现在生物技术现代化设备的建设离不开很多资金投入,政府必须要针对农业生产投入足够的资金,积极出台惠农政策,对生物与技术应用人员给予适当的农业生产补贴。使农业生产人员可以自主运用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感受到应用生物技术的意义。此外,对于政府而言,必须要严格审核政策条款,迅速弥补制度中存在的缺陷,使更多的农业生产人员可以认识到制度的优点。

总而言之,在农业种植中应用生物技术,可以缓解对现阶段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既可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又可以增加农业的经济效益。在今后的农业种植研究中,必须要密切关注生物技术的应用以及推广。在积极宣传的方法下,结合目前的农业种植现状,让农业生产人员充分地掌握生物技术知识,合理应用生物技术,使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从根本上实现现代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书俊 单位:察右前旗经济作物工作站

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篇3

1农业种植领域的生物技术具体类型

第一类为杂交育种的农业生物技术。在种植业的各项技术手段发展与演变中,杂交育种技术构成了不可缺少的农业生物技术手段[1]。与常规的作物育种方式相比,杂交育种技术对于现有的农业资源能够做到全面加以利用,运用较低的作物种植成本来实现更加明显的作物增效与增产目标。因此近些年以来,杂交水稻以及其他类型的杂交育种技术正在迅速得到改进,并且表现为更高层次的农业育种技术成熟性[2]。第二类为转基因的农业生物技术。转基因生物技术的本质在于作物遗传特性的改变,确保达到作物品种明显优化的目标。同时,运用转基因技术还能促进各种农作物达到更好的成活率,体现了作物品种抗逆性明显增强的效果。即便遇到突发性的当地自然灾害,那么经过转基因处理后的农作物也能够予以有效的抵御。第三类为组织培养的农业生物技术。组织培养技术得以实现的前提在于提取无菌状态下的农作物细胞,并且经过人工的发育促进,确保将作物细胞转变为其他类型的农作物组织,从而达到成功培育农作物的效果。经过组织培养的处理后,农作物的完整有机体就可以产生。因此近些年以来,很多地区对于作物组织培养技术正在逐步进行推广,从而达到了作物生长发育效率明显提升的目标,对于作物繁殖速度予以显著的加快。然而不应忽视,农业技术人员如果选择了组织培养的技术手段,那么必须做到合理控制作物组织培养的湿度条件、外温条件与外界光照条件。

2在农业种植中推广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的必要性

首先是保证农作物具有抵抗虫害与病害的能力。从现阶段的农业发展角度讲,很多的农业种植区目前仍然面临程度比较显著的作物病害与作物虫害威胁,频繁造成当地的农作物出现减产现象。改进农业生产手段的着眼点主要在于优化现有的农业种植技术,从而保证各种类型作物都能具有抵抗虫害与病害的能力,在此前提下体现推广新型作物种植技术的重要意义[3]。其次是促进农作物的整体品质提升。农作物是否具有优良的作物品质,关乎最根本的民众饮食安全。与原有的作物种植手段相比,运用农业生物手段更加可以达到保障作物品质的目标,消除饮食安全领域的各种风险因素。这主要是由于,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有助于农作物的整体品质提升,并且借助于生物作用来维持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运转。为此,作为农业部门对于遗传基因技术及其他的生物技术手段应当做到合理予以引进,摒弃完全依赖化肥与农药的传统农业技术模式,切实保障民众的日常饮食安全。第三是有效提高作物产能。农业综合实力与农作物的产能水平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进而体现了提升农作物产能的必要性。目前在引进生物技术的农业实践过程中,对于各地的农作物产能应当予以不断的提升,确保将现代生物科技手段作为促进农业产能迅速增长的支撑与保障。经过循序渐进的生物技术推广,各个农业种植区应当能够达到更高的农作物产能水平,体现了全方位的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价值。

3推广运用农业种植生物技术的举措

目前面临明显增大的农业生产压力,作为农业技术部门对于全新的作物种植手段亟待予以引进,如此才能达到突破农业技术局限以及提升农作物产能的效果。经过综合的对比,可以判断出现代生物技术具有更好的农业技术推广价值,并且可以达到消除农业种植污染以及节约农业技术成本的目标,对于民众的饮食安全也能给予切实的保障。具体对于现代生物技术在推广运用于农业种植领域的过程中,作为农业技术部门需要关注如下的技术推广要点。

3.1构建推广现代生物技术的完整体系

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必须依赖完整与健全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运用体系化的方式来促进现代生物技术的有效推广,确保创造优良的农业技术引进与技术推广价值。因此在目前的农业生物技术引进与推广过程中,作为当地的农业部门应当充分投入更多的人力成本与资金成本,运用政策扶持的方式来激发农业技术人员自身的技术推广热情[4]。并且,目前在推广现代化的种植技术手段时,基本思路在于该领域的立法逐步健全,从而保证了农业生物技术得以有序的推广,确保将上述的农业技术推广举措建立在立法保障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农业种植区而言,推广农业生物技术都必须依赖该领域的立法支撑与立法保障,切实保护种植户的合法权益。

3.2扩大目前的生物技术宣传范围

生物技术与种植业的生产实践如果要达到紧密结合的效果,那么关键在于拓宽现有的农业技术宣传范围,运用强化生物技术宣传的方式来创造良好的农业技术推广效益。从生物技术推广宣传的现状来看,各个农业种植区已经能够充分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遵循因地制宜的生物技术推广思路来实现良好的技术推广效果。同时,各个农业地区对于推广农业生物技术的示范园区应当予以逐步的构建,运用产业示范的方式来有序引导当地的农业种植户,确保农业种植户都能做到充分认同农业生物技术带来的良好效益,全面体现了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推广价值。

3.3培训新型的农业种植技术人才

农业技术人才对于新型的农业生物科技手段需要做到正确程,同时更先进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也代表着绿色农业=更广阔的发展前景。由此可见,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是可以为我国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提供帮助的。首先,要增加对先关科研机构的投入,让更多更先进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不断涌现,实现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快速更新迭代,形成成熟的技术体系;其次,要通过建立实验网点、组建信息网络、成立技术普及团队的方式,建立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快速推广和普及的渠道,让技术力量快速转化为生产力;最后,技术的进步离不开人才的支撑,通过简化相关项目申报流程、增加人才待遇等方式,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工作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人才。

3.5建立更完善的监管体系

绿色农业和传统农业是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在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转化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两者之间对于产品的要求也截然不同。因此,必须有一个更加完善的监管体系为绿色农业的发展查漏补缺。一方面,质检体系是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一个更严格的质检体系,可以确保绿色农业产品质量水平维持在较高的水准,提高人们对绿色农业产业的信心;另一方面,市场监管体系也在监管体系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通过建立更全面的市场监管体系,可以有效杜绝将普通农产品甚至劣质农产品作为绿色农产品销售的行为,维持绿色农业的市场形象,保持绿色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完善的监管体系可以在问题出现时第一时间进行调整和处理,是绿色农业技术推广不可或缺的一环。

4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已经越来越认可绿色环保的概念,对于健康饮食的追求也越来越迫切。同时,我国有着农业基础雄厚、农业资源丰富等绿色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更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观、能为市场提供更多绿色健康农产品的绿色农业就成为了农业重要的发展方向。因此,为了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就显得愈发重要。

参考文献

[1]邵立民.浅谈我国发展绿色农业的优势[J].山西农经,2003,(3):40-41.

生物技术知识范文5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生物实验是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生物科学发展的基础,通过生物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知识,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来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独立进行实验操作以及独立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在新课程背景下,越来越重视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正在努力打破传统教学过程中重课本知识灌输,轻动手能力培养的教学观念。新课程教材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出发,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验探究的机会,应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提高到更加突出的地位。

一、真正落实课改理念,不断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改革意识

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做。高中生物教师和学生都应当充分地认识到: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应付人生中的一次重要的高考,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小组的相互分工合作,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合作的重要意义;通过亲眼目睹实验现象,能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亲身体验实验过程失败的痛苦与成功的快乐,可以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进取精神。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对学生健康成长有着重大意义,是那些满堂灌输式的播放录像、讲解和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根本无法达到的。做为生物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对实验教学目的的认识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而要从思想意识上真正认识到实验课的重要性,应摆正实验课与理论课的关系。

二、发挥集体备课作用,优化实验教学模式

在新课改教学过程中,全体生物教师应群策群力,探索出生物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有机结合的新模式,找准实验课和理论课的结合点,运用恰如其分的新教学模式完成好实验教学。例如,传统的演示实验由教师完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基础知识,但学生没有动手机会;又如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则多是操作模仿式,这种教学模式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但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科学素质的培养。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应在实验教学中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来,变被动为主动,鼓励学生参与实验的准备、实验计划的制定,改变过去只注重实验结果,不注重学生实验参与过程的僵死的教学模式;对于教材中有些实验内容,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和验证,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或对原有实验方法、实验材料进行大胆改革创新。学生在参与一系列的科学探索中,既掌握了生物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培养了科学情感态度、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生物科学素养得到发展。

作者:高婷 单位:内蒙航天学校

第二篇:高中生物实验员职业素养和能力发展

摘要:生物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常规实验操作方法外还注重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及应用能力。实验作为生物学课程学习必要一环,生物实验员在中学生实验实践中作用日趋明显。实验员应与时俱进转变思想,结合日常工作提升自己职业素养和能力,以适应新时期的课程改革。

关键词:生物实验员;职业素养;职业能力

1前言

21世纪生物技术发展对社会、经济及人类日常生活产生巨大影响。2017年高中生物新课标颁布对中学生物实验员提出新的要求。本文以笔者生物专业全职实验员的角度,对如何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和能力,应对新课标改革做出思考。

2新课标背景下对生物实验的要求

高中教育阶段生物课程基本理念教学过程重实践强调“学生学习过程是主动参与的过程。学生需要通过探究性学习途径加深知识理解,提升应用能力,把生物学知识结合到生活中”;课程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理性思维要求培养学生有“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科学探究需要学生“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在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建议中指出“加强生物学实验室的建设”。这体现了实验实践在新课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课标对学生实验要求从传统按部就班的实验方式向学生自主探究转移。实验是生物学科知识体系建立的基础,是学生克服微观认识困难;加深知识理解记忆;激发学习兴趣;形成理性思维习惯;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而加强实验室建设是保证学生实验能力发展的保障。这对生物实验员职业素质和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3新课标下生物实验员职业素质需求及能力发展途径

(1)找准定位,转变思想:课程标准的改革对实验员能力需求不单停留在常规实验准备和仪器保管上。实验员的职业定位已转变为完成常规工作前提下能对实验室建设作出长远规划并着力实施;制定实验室相关使用规则及有毒、有害化学品使用安全规范并对学生进行实验安全教育;辅助一线教师或独立利用自己专业知识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实验等。因此,实验员需要及时找准职业定位,转变工作思想和态度,化被动为主动把握发展条件跟上课改步调。(2)提高意识,规范管理:中学实验员需保持高尚的师德,爱岗敬业,虽不在教学一线,却是实验室运作的“心脏”,实验课程顺利进行的“纽带”。这便决定实验员需具有超强的服务意识和耐心,积极主动与一线教师交流讨论,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帮助。生物技术时刻变化,中学实验室配备也需要跟上技术发展,实验员在日常实验室使用管理中要有针对性地找出实验室潜在问题及教师学生实验需求,利用专业知识提出建设和整改方案,时刻保持实验室安全至上的意识,积极学习实验室安全防护知识;制定应急处理方案;细心负责管理好危险、危害化学品;课堂上协助教师做好学生实验安全教育工作,保证学生人身安全。(3)细心观察,优化改进:常规工作中,实验员需要有细心和耐心。现行人教版教科书中“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建议染液配方效果并不理想;“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中,因现今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强,较难切出足够薄的花生切片,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等等,这需要实验员对其进行优化改进,提高课堂利用率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生物实验中存在有毒有害试剂使用、试剂和材料浪费等问题。“菊花的组织培养”,外植体消毒剂可选用一定比例稀释的漂白剂代替0.1%氯化汞溶液降低实验污染;“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选用带橡胶塞平底试管代替加盖培养皿的烧杯做层析容器可大量减少层析液使用量、挥发量和吸入量,保证师生健康;“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把洋葱换成大蒜能大量减少材料消耗。实验员需对实验进行优化改进并制定回收处理办法,着力建设低碳绿色实验室。(4)引导探究,积极创新:传统教学中,实验员只作为实验助手。实际上实验员有充足的经验,在日常实验室工作中练就良好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可独当一面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实验。积极挖掘生活中与生物现象相关的切入点,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提出假设,引导学生搜寻资料设计实验步骤,为学生提供实验建议,指引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得出结果。发挥实验员主观能动性,设计并制作实验教具,改良实验步骤;开展学生探究实验;开设校本课程;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大力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是实验员自我能力提升的一大途径。(5)终身学习,走在前沿:生物技术日新月异,新课标基本理念中指出“要适当地将跨学科知识和技能融入实践活动”这需要实验员有丰富的化学知识作基础;扎实的生物知识作核心;良好的物理、数学、信息技术知识作辅助,并有强大的知识整合能力,以应对实验中跨学科知识的需求。树立终身学习态度,关注科学领域研究动态;积极参加教研培训;与兄弟学校探讨改进实验方法,这是实验员在课程改革中永不落伍的技术保障。

4结语

中学生物实验室工作是重复枯燥的,但实验员仍需关注课程改革变化,坚持创新,不忘初心,负重前行。“初心”是对生物学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忱,肩负着实验室建设及安全的管理者、生物课程实验的改进者、学生探究实验的引导者、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参与者的重责不断前行,为实验室注入青春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实验)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2-4,40.

[2]林农高中生物实验员的职能与素质的思考[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8-100.

[3]黎洁王卫民浅谈高校生物类实验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建设[J].高教学刊,2016(13):202-204.

[4].徐勇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创新[J].文理导航,2016(06):76.

作者:吴颖欣 单位:广州市第五中学

第三篇: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方法也在日益变化,新课程已经在全国推行,这项改革,改变了全国的教育面貌,要求学生具备更强的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在高考中,实验探究型的题目,在分数的比例也越来越多、逐年增加。本文,我们着眼于生物学这门学科,重点从生物实验教学的角度来讲一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物实验;自主探究

一、前言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生物学究竟是什么,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自然科学的六大学科之一,主要研究生物和环境的关系,以及探究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探究它们发生发展的规律,这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今新课改在全国全面地推进,学生不但要有掌握书本知识的能力,且更要具备分析归纳、自主探究的能力。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如果我们重视生物学中的实验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结果。在过往的生物教学中,生物实验教学是按照下列方式进行的:教师在课堂上将整个实验过程详细讲解并演示,在实验室里,学生按照老师讲解过的实验过程,按照课堂上老师讲的方法进行验证。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发挥,因为对他们来说,他们在做实验之前就完全确定了实验结果,没有探究、犯错、改正的机会。这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也不能让学生的自主创造和思考的能力得以提升和展现,影响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如今,新课改要求这个时代的学生具备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生物实验这个教学点上,我们完全可以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推陈出新,利用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模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学生以往的思维模式,让他们可以自主探究,那么我相信,不止在生物学这个学科上,学生会有极大的提高,锻炼出来的观察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也会让学生在别的方面有一个大幅的提升。那么,我们具体要做出哪些改变,如何利用生物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一个关键性问题。

二、首先,从态度上我们要先做出改变,我们要重视探究性的生物实验教学,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由老师事先讲解好整个的实验过程

新课改提出,探究性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实验的重点,也是生物教材的重点。我们要充分意识到,重视探究性生物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很多方面的能力。以往,因为各方面的因素,也包括教学方式的限制,生物课上,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性实验的机会很少。其实,生物实验不一定都是要在学校的生物实验室里,很多的实验用品,在生活中可以简单的获得,我们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地观察和实践,鼓励他们勇于动手,乐于研究,遇到问题与同学交流互动,一起共同进步,共同发展,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三、实践依托于理论,我们虽然鼓励自主探究,但不是说盲目地去实践,我们还是需要掌握好课内的知识

在掌握好课内知识的前提下,有哪部分觉得老师在课堂上讲得不够具体的,或者不够直观的地方,我们可以在课堂下依据理论基础去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解决自己的疑问。课堂上,可能因为课时的长度,或者地点的因素,有时候,有些实验教学无法在课堂上完成,老师也就只能讲述一下理论,这样,有些学生可能只知道结果,这样对于知识点印象不会很深。所以,有必要在课堂下,根据老师所讲内容,设计一些实验,来验证老师讲的知识点,验证完之后,学生对于存疑知识点就能更加清晰,能有自己的思路。除此单纯地掌握了知识点之外,学生也加强了动手能力,久而久之,自己的思维方式也能有大幅的转变。老师在课堂上的上课方式也需要做出改变,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将整个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讲解清楚,学生做的实验只是按照既定步骤去得到实验结果,这种方式,除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老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先去假设实验结果,然后自主去设计实验方案去验证自己的猜想,老师不去限定实验步骤和过程,由学生自己发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立一个开放性的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让学生遇到问题时,不再等着老师给出解答方法和答案,让他们自己去探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对这个学科的兴趣,让他们参与进来,给他们一个自己去主动探索的环境。在学生去自主探究的同时,老师可以加以引导,对于他们的疑难之处加以适当的点拨,既能让学生在存疑的地方豁然开朗,也能让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得以发挥。这样,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感得到提升,课堂的气氛也变活跃了,让学生更加热爱学习,并培养了学生的怀疑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当学生通过实验验证了自己的猜想时,他对于理论的原理,包括知识点的记忆度也会更加深刻。

四、重视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要求学生具备合作精神,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

合作探究,可以让效率得以提高,并能了解到别人的思维模式,取长补短。在生物实验中,可以提高生物实验的效果。每个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方式都有差别,合作探究学习,让不同的学生之间,思维方式得以碰撞,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去解决问题,拓展自己的思维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精神。

五、结语

总的来说,新课改让生物教学不再拘泥于过去的形式,给了学生更多的空间。这个社会,也需要有自主探究能力的人才,那么,学校在日常的教学中,就需要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生物实验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它让学生提高了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也让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得以提升。我相信,以这个为一个切入口,由点及面,能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大了来说,重视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不止是让学生的生物学习能更上一层楼,更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让他们更加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有了更发散性的独立思考的思维模式,也有了更广阔的视野。

参考文献:

[1]李延平.教学仪器与实验.2009(9):5-7.

[2]杨美.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5):87-88.

生物技术知识范文6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对策建议;吉林

1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情况

1.1政府助力推动,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战略部署

近年来吉林省进一步加大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大幅提升创新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大财政对农业科技创新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及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加大相关优惠政策对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倾斜和保障,“十二五”期间,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创新驱动发展创的各项决策和部署,省委、省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领域重点项目资金投入力度,大力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截至“十二五”末期,吉林省综合创新能力提升保障经济年均增速居东北地区首位。

1.2推进“政产学研”紧密结合,促成“省校合作”建设

近年来吉林省大力推进“政产学研”的有效结合,吸纳中国农业大学等多家国内知名农业类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省内外相关企业的优势科技资源,进行农业科技资源整合,签署“省校科技战略合作协议”,以产业创新为动力,着力围绕产业部署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各类创新资源,技术研发聚焦突破产业发展瓶颈,从而不断推进全省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促进吉林省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

1.3积极探索科技服务农民新途径,切实抓好科技兴农工作

近年来吉林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在大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农业试验示范区建设等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做好科技特派员服务工作,举办各类科技成果及科普知识展示,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深入全省各县(市)区进行专题农业技术培训班,现场解答农民技术咨询和指导。借助科技特派员的先进科研思想,先进技术知识,并与当地农村特色优势产业有机结合,工作重点放在能够带动农村脱贫致富的科研项目上,切实提升了各地农业科技化水平,有效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2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健全,主要表现在能够有效利用的农业创新资源不充足,一些研究成果并非针对市场实际需求而研发,最终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落地难。在我国现行科技体制管理下,从中央到省、市,存在农业科研机构交叉重复设置的情况,农业科研部门所有制突出,资源利用效率低,造成科研资源的极大浪费,许多农业技术创新成果没有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农业技术创新的供给与需求脱节问题严重,归根结底这些问题的产生是没有与现有市场需求所匹配的农业技术创新体制。

2.2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不足

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发展,但长期以来受到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加上吉林省本来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就十分薄弱,科研基础条件相对较差,创新体系尚不健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没有形成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金融支持体系,导致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总量和农业科技推广经费严重不足。同时由于吉林省农业科研机构和管理相关部门层次多,投资经费的管理过于分散,导致资金中间使用环节流失,从而极大削弱了农业科技创新资金的整体运行效率。长期以来,受科技体制机制制约,产学研脱节,对农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顺畅。

2.3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不足

众所周知人才是科学创新的主要承担者,也是影响吉林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目前技术和人才等创新要素跨流动的规模和水平不断提供,导致国内许多人才的流失,严重缺乏市场意识强、管理水平较高的高科技人才。另外,农业科技创新领域还普遍存在高精尖海外人才和重点农业领域学科带头人等优秀人才紧缺的现象,导致一些高新技术科研开发比较乏力,科技合作领域受限。

2.4农业科技创新缺乏法律保障

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需要更加完备的法律制度来保障,尤其涉及到技术创新成果,就更需要一套完备的知识产权制度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其原因是由于知识产权制度是国家技术创新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激励创新创业、规范企业竞争、促进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可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科技管理工作。

3吉林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

3.1确立政策导向,加大R&D投资力度

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提供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农业投资政策、农业技术产权保护、科技贷款、科技保险、科技奖励等更多政策和措施落实力度,政府部门应研究更有效的政策供给,推动各项优惠政策措施落地生根,从而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进展。以此同时加大财政对农业科技创新开发推广的投资力度,使资金在保持流动性基础上追求长期稳定增值,再用于农业科研活动中去。

3.2加大农业科研基础投入力度,搞好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

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区和农业科技综合试验基地建设,采取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深化科研合作、技术合作、服务合作等形式,高校、科研院所利用自身雄厚的科技实力为园区建设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在产业化进程进行试验示范,最终形成产学研有机融合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加强对农业创新主体的专业指导、专业培训,全面提升农业创新主体的科技素质。强化科技以人为本的理念,保障科技人员创新的权利,保护智力资本,使之真正成为现代化农业创新主体。

3.3推进吉林省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加大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力度,积极争夺农业科技领域尖端力量,引进国内外学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进行产学研合作,努力形成农业科技创新团队,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主体进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创新研发。加强农业教育体系建设,大力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民接受专业培训,提高自身科技素质。同时构建有效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改革完善现行农业科研体制中的科技评价和激励机制。

3.4以生物技术为核心,加强农业的科技创新研究

现代生物技术的蓬勃发展加速推动了当今生命科学与农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使农业科学的新内涵、新学科、新知识被重新挖掘。因而在这一新背景下,就要求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以现代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研究与开发,运用创新思维,打造新一代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带动传统农业产业的基础上催生出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3.5加强农业科技产业化研究,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

加强对农业科技产业化开发研究的投入,进一步促进技术的升级成熟,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科技研究成果产业化,着力培养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在专注技术研发的同时兼顾研发效率和生产管理效率的提升,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提高农业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农业产业整体竞争力。建立健全与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相匹配的专业农业高新技术转让中介服务机构,疏通农业创新成果从研发、转移转化到产业化应用渠道。健全完善农业技术市场的交易机制和价格机制,使技术市场的秩序得到规范维持,使交易双方的利益得到有效的保障。

4结束语

吉林省作为全国农业大省,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现代农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应该树立正确意识,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建设资金和政策性引导扶持投入力度,不断加强农业科研基础研究和农业科技产业化创新研究,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当前及今后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的一项常态化重点工作来抓。

参考文献

[1]秦娜.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驱动机理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6.

[2]任力达,李海生,沈刚.吉林省农业技术创新现状与问题[J].农业科技管理,2007(11):52-54.

[3]庞凌霄.吉林省农业科技进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业网络信息,2003(13):53-55.

[4]葛波.吉林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7.

生物技术知识范文7

关键词:物联网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途径

近年来,物联网应用技术获得了良好的应用,各高校也开始加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人才的重视。如无线传感器网络、射频识别等物联网应用技术,推动了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良好发展,已被人们定义为新时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领跑者。物联网应用技术是一门融合多学科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科,在我国已经有诸多学者对这一新兴专业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关学者已经深入探讨了物联网应用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关于物联网应用技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以及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框架。不仅如此,诸多的知名院校也纷纷提出了对物联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但是在实际过程中,诸多的学者以及院校并没有结合各个高校的学科优势对行业特色需求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对此,本文提出融合高校优势学科专业建设对物联网应用技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提出新思路,深度探讨轻工业物联网应用技术需要配备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建设学科的培养模式。

1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设置物联网应用技术内容方向

物联网应用技术结合了传感器网络技术以及射频技术,并在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人与事物智能通话的物联网应用信息技术系统。从该学科以及技术构成的角度可以看出,该技术是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依托,构建了物联网应用技术知识体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更是该学科的核心。我们可以从技术架构的层面来进行分析,将物联网应用技术分为多个层次,如应用层、网络层以及感知层。在传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中,国家侧重对学生计算机网络系统开发应用的技术培养,并同时更加关注于计算机网络环境设计以及建设。尤其是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的培养目标方面,更是注重与物联网应用技术的知识领域,可以看出,物联网应用技术网络层具有一定的学科优势,且涵盖了计算机应用技术层中的基础内容知识,对其学科需要着重完善的则是物联网应用技术感知层的有关内容课程[1]。可以看出,在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与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知识结构是有一定关联性的,高校只需要不断加强对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调整,各高校就可以实现对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对此,相关专业高校在对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专业中设置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方面内容是完全可以的。随着我国越来越重视各高校对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增设力度,高校也纷纷开设了相关的专业课程,但是在实际过程中,仍有诸多的问题出现,如物联网应用技术课程体系不完善、教材设计不完备、配套设备不完善等多种问题,没有形成规范化的教学标准。对此,诸多高校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增设物联网应用技术工程专业,并可以结合多年积累的教学资源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方向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以此构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特色人才培养建设方案。不仅如此,高校在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时还需要基础计算机学科理论以及数学理论知识内容,以此实现学生对物联网应用技术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关技能以及原理知识的掌握。有关学者认为高校学生对于物联网感知层知识内容有一个基础的掌握以及技能学习即可,更需要侧重于结合高校优势以及当地市场的人才需求对高校学生进行计算机应用技术知识的专业培养,以此实现学生对物联网应用技术应用层知识的实践操作及技术理论学习的强化培养[2]。

2结合高校学科优势,落实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

各个高校在不断的发展以及学科建设中,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建设,同时也在不同学科的培养目标中,逐渐配备相应的软硬件资源建设。在物联网应用技术背景下,扩充了该技术的应用范围,各个高校在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时,也逐渐开始转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方向,不仅结合自身高校学科优势对该专业有了一个清晰的定位,同时也结合新时期人才市场的需求,实现了对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建设,量身定制出具有高校自身特点的学科专业建设培养方案及内容。对此,在物联网应用技术下,建设计算机应用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探讨,如创新能力培养、专业知识定位、培养模式等等。尤其是在培养高校复合型人才创新能力方面,需要优化创新出新的教学模式,并加强对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实现高校学生实质性的实践教学环节。如高校可以积极开设行业背景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的训练课程,侧重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深度培养,加强对高校学生实践培训课程力度,优化扩展对高校学生实践学习的基地建设,以此构建符合新时期人才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除此之外,高校还需要不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以此实时了解高校学生实际专业的学习状况,通过这种评价方式,高校教师就可以依据对学生的评价结果,实现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科内容的优化调整,以此实现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不仅如此,若从行业应用的角度出发,高校则需要结合学生对知识结构的了解、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实践学习的结果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提出物联网应用技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3]。可以看出,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与高校专业学科优势进行融合,既可以提升高校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知识内容,同时也符合了物联网应用技术背景下人才市场的用人需求,加强了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机会,提升了高校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例如,某市高校为落实满足物联网应用技术背景人才市场的用人需求,开设了关于工业发酵微生物以及食品生物技术研究等物联网应用技术方向课程,该校在生物工程研究领域以及食品科学研究领域始终位于全国前列。对此,高校可以结合该校的优秀案例,在建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时,可以开设生物发酵或是食品安全物联网方向领域技术的应用课程,并积极结合生物专业学院以及食品学专业学院的教学资源,不断完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科的培养内容,同时进行多学科的相互融合教学,实现高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为特色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

3优化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的建设途径

在物联网应用技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融合多专业学科。所以,在明确以物联网应用方向为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需要结合高校优势对其教学构架进行优化调整,积极完善专业课程的设备配置,实现合理化规范教学。同时还需要结合高校学科背景,结合计算机网络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对其设置对应的教学内容以及实践教学环境,以此形成别具特色的教学特色,加强学生在人才市场的就业机会。

3.1专业培养目标

在物联网应用技术下,高校开设的计算机技术专业课程建设逐渐走向现代科学技术方向,专业培养目标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这样高校学生在毕业后,可以从事信息产业、物联网应用技术开发等多个行业就业,落实满足物联网应用技术背景下,高级应用型复合人才的使用需求。与此同时,高校在物联网应用技术下建设计算机技术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还需要着重于培养高校学生的传感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网络应用等技术,并积极加强物联网技术系统集成以及技术开发力度,实现对高校学生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实践操作能力。除此之外,高校还需要制定专业能力的培养教学要求,需要学生积极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及学习方法,并要求学生具有过硬的理论基础,如无线通信物联网感知层技术、传感器基础技术等专业技能。与此同时,还需要具备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分析以及控制运维能力,并且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软件编辑功底,对轻工业物联网专业科学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最后,高校在培养目标方面,还需要实时了解计算机网络与物联网应用技术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并帮助学生掌握最新资料查询方法以及文献的检索操作方法,提升高校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加强对物联网信息的及时获取能力。

3.2主干课程

在物联网应用技术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需要以最终的培养为导向,侧重于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实践动手能力为基准,通过这种方式,高校学生可以对物联网理论知识以及计算机网络知识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及学习,并能实现对物联网网络设计以及分析方法的有效掌握,全面了解物联网应用技术的技能操作。与此同时,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中的物联网感知层内容教学建设,主要是通过对现实世界信息的采集以及感知,再结合现有的计算机物理层相关技术理论基础上,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物联网方向课程进行有效设置,实现了对传感器技术以及通信原理等多种技术的融合教学,实现了对高校学生物联网感知层知识的深度学习及了解。除此之外,在进行物联网网络层知识内容教学时,因传统的计算机技术专业课程对该知识内容已经包括在内,对此,高校则可以注重加强对无线自组网以及传感器的理论课程,加强高校学生对物联网网络系统的深入了解,同时还可以融入与物联网相关专业技术课程,以此构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物联网方向课程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高校在建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时,是需要综合考虑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来建设的,其中包括物联网方向专业的课程有数据结构课程、计算机组成系统操作课程、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知识课程、物联网应用程序开发课程等等,充分完善了物联网应用技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人才模式的建设内容。

3.3专业实验设置

在物联网应用技术下建设计算机技术专业实验课程建设非常重要,可以为高校学生搭建一个物联网应用技术学习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习融合平台,实现了高校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帮助高校学生更好地掌握物联网知识原理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内容的实践操作。不仅如此,还可以从对计算机网络专业物联网方向专业的实践课程着手,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习训练、物联网应用技术课程设计的实践环节等多个方面。其中专业实验课程包括数据课程结构设计、语言类课程设计、物联网系统集成课程设计等等,

4总结

生物技术知识范文8

水利建设是保证我国工农业发展质量的重要工作,本文深入的分析了水利建设中的技术应用现状,并对现代科学技术在水利建设领域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全面完整的分析。

关键词:

水利建设;现代化;科学技术

水利建设工程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应用,当前,我国水利工程领域的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对当前水利建设领域的现代化科学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水利建设质量。

1.水利工程示范基地的建设

首先,要在进行新型技术推广之前,对水利工程的技术推广体系进行完善,使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拥有专业的技术推广模式。此外,要根据现阶段水利工程的技术应用特点,对技术应用等级较高的水利工程示范基地进行构建,使水利工程的示范基地能够具备较强的系统性特点。要加强对水利工程资金状况的研究,根据当前水利工程的财政资金拨付状况,对水利工程的示范基地各类基础性工程进行关注,使水利工程示范基地的每一项工作都能在完整的技术应用方案的控制下实现组织结构的完善,以便当前的工作团队可以在更加科学的组织模式下进行工作具体职能的科学分配。要根据水资源节约的需要,对示范基地的节水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冻土示范基地的特点,对示范基地的参观学习机制进行完善,使示范基地能够在更大的社会范围内发挥积极作用。

2.根据湿地技术要求实施节水灌溉设计

2.1湿地技术的节水灌溉领域的突出优势

农田的水利灌溉系统是保证农产品产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系统,因此,水利系统不仅需要保证对当前的水资源进行完整的灌溉,还需要对现代化水利灌溉技术进行科学的应用。结合湿地节水灌溉技术,对农田水利灌溉系统进行设计,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湿地节水系统的效率,保证当前的农田资源能够得到更高质量的用水需求。另外,要根据当前粮食的具体产量,对节约用水的范围进行明确,使当前的灌溉系统能够保证水资源调配的合理性。因此,湿地技术的正确运用可以使灌溉系统具备较强的经济效益。另外,湿地技术的运用还能够使灌溉系统更好的进行低下水资源体系的保护,以便当前的灌溉系统能够更高质量的进行地下水资源的使用,保证地下水资源能够对农田系统进行良好的供给。湿地技术的运用还能够使地下水资源的水质得到较高程度的改善,使灌溉系统能够更好的提升水资源供给的标准化程度。将湿地技术运用于水利领域,还可以使水利灌溉领域的管理机制得到较大程度的完善,使水利工程的管理机制能够得到不断的完善,提升管理质量。

2.2湿地技术在节水体系当中的具体运用

在进行湿地节水技术运用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节水系统的使用需求,合理的进行技术应用基础的选择。首先,要尽可能选择地势较为平坦的区域进行湿地技术的运用,并使一些盆地区域也能够进行节水系统的设计。另外,要加强对不同行政区域内的塘堰关注,使塘堰在农业灌溉系统当中的应用范围能够控制在5%以上。在进行现代技术应用方案设计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技术应用成本的关注,并从环保理念的角度出发,对客观物质的应用方案进行设计,使现代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大程度上使用天然的坑地和洼地进行节水体系的设计,使天然洼地能够成为具备现代技术特点的湿地。另外,还要加强对生物技术的应用,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特点,对供给植物水资源的范围进行设计,以便水资源的排放沟渠可以实现宽度的增加。要根据当前水资源排放的需要,对植物的污染处理作用进行设计,以便植物能够更好的进行水资源的排放处理,将自然物质中原有的沟壑作为设计湿地的基础性硬件。要加强对雨水资源的关注,根据灌溉的需要,对自然环境中的雨水资源进行科学的引导,并结合灌溉沟渠的设计需要,对湿地的生态特点进行研究,使当前的湿地能够更好的形成沟渠,并保证能够对雨水资源实现高质量的利用。要根据生态环境的设计需要,对水资源的具体流向进行设计,保证水资源能够顺利的通过沟渠进行排放,使水资源能够促进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要根据现代科学技术的要求,对水资源实施化学因素的设置,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氮、磷等物质进行湿地面积的研究,使湿地面积保持在农田整体面积的7%以下。可以利用排水渠道,对湿地的水资源实施综合性管理,使水资源的排放能够更大程度上适应灌溉系统的技术标准。

3.科学运用水生植物进行污水处理

污水资源的处理是提升灌溉质量的重要工作,而利用水生植物进行污水的处理,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污水资源的处理效率。首先,要结合污水资源的处理需要,对污水治理的体系进行完整的分析,使水生植物能够利用处理污水的特点进行灌溉系统的净化。另外,要保证灌溉体系当中的水资源能够具备较强的营养成分,使产生污染的灌溉资源不会对河流的通道构成不利影响。要从水资源保护的角度,对水生植物进行选取和栽植,既要保证水资源不会受到水利工程的污染,也要避免大型工程的施工造成水资源流失,使现代技术的应用可以和生态环保理念并行不悖。要按照正规的程序进行水利建设过程中植物的选择,例如,可以使用茭白和芦苇,对水生植物进行种类控制,可以使用多种水生植物相搭配的方式进行水资源的净化。在水利工程的整体设计范围内,水生植物的使用种类要尽可能保持在三十种以下,避免水生植物的应用方案过于复杂为后续的管理工作增添负担。要加强对水生植物成本的关注,根据当前氮磷等化学物质的成本情况,对水生植物的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使水生植物在净化水资源的过程中,不会产生过高的资金成本。要逐步使用人工技术对原有的技术进行替代,以便当前的人工浮床技术能够更好的同相关化学技术进行整合,使生物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完善。要结合不同时间段的水资源净化情况,对污水的处理质量实施分析,尤其要加强对水生植物管理系统的重视,从水资源的闸门入手,对水资源的提取泵站进行技术管控,并使水资源的具体储存位置能够受到总控制站的有效调控。要对污水资源的处理质量进行分析,如果污水能够得到较为彻底的处理,则要对污水的具体去向进行科学的分析,使污水能够更好的用于灌溉或养殖,要对污水的处理结果进行等级划分,务必保证污水处理之后能够达到和地表水资源相同的洁净度,使污水资源能够更好的供给水利工程的需要。要对实施处理的污水资源进行体积的明确,必须保证每个阶段的污水处理资源在400m3以上,使污水资源可以使用水池进行体积的合理控制。

4.完善水利工程科技推广体系

要加强对当前政府在水利工程领域政策的关注,科学利用有利政策对水利工程的科技应用体系进行完善。首先,要保证水利工程领域的工作人员能够更好的进行骨干人才的任免,尽可能多的邀请科研院所的骨干人才参与水利工程的科学技术研讨,使水利工程设计施工团队能够具备对最新科学技术的了解,并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引进合适的科学技术,使水利工程能够在科技因素的带动下实现使用质量的提高。另外,水利工程团队要组建专门的技术研发团队,根据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经验,对技术应用的合理之处进行记录,并将众多技术的改进方案实施综合研究,尽快制定出能够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的科学技术。此外,还要加强对技术知识产权的关注,利用法律工具对最新科学技术的研发人员进行利益的保护,使科研工作的质量得到保证。

5.结论

将科学技术更加广泛的应用于水利建设领域,能够使水利工程的发展质量得到切实的保证,对现代化科学技术在水利建设领域进行深入的分析,对提升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敏清 单位:清远市亿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连芳.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2.

[2]张秀琴.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的适应对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3]严玲.苏南县域水利现代化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D].扬州大学,2013.

[4]陶长生.水利现代化及其指标体系研究[D].河海大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