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培训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生产管理培训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生产管理培训

生产管理培训范文1

关键词: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现代化管理方法

国家经济的发展中,化工产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就当前化工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而言,其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中依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需要企业予以高度重视。因此,企业需要针对当前安全管理现状作出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制定相关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1.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1)企业管理人员不够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化工企业与其它生产企业不同,其自身具有一定特殊性。化工企业实际生产中所采取的工艺具有一定复杂性,与此同时,企业具体生产中若是没有做好相关安全管理工作,极有可能会发生爆炸、火灾等情况。另外,生产工艺涉及到压力、温度等众多参数,因此要想实现对其的有效控制往往存在一定困难[1]。对于化工企业中的高层管理人员而言,若是一味追求企业所能够获取的经济收益,而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必然会导致创建的相关安全管理体制和操作流程等仅仅是一种表面形式,很难得到具体落实。也有一些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常常抱有侥幸心理,对于实际生产中一些不遵守规定操作流程的行为不予重视。大量事实表明,这种思想不但会给企业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危机到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因此,化工企业应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予以高度重视,确保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2)企业员工素质不足。化工企业平日的生产经营中,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很多企业员工自身素质不足,不懂得如何开展安全生产管理,甚至于部分员工没有安全生产管理的意识。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于企业的发展十分不利。一些企业员工之前并没有做过相关的化工生产工作,仅仅是在上岗之前对其进行了一些培训,加之学历偏低,员工思想上具有一定局限性,导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难以得到具体落实,极容易发生操作失误等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极为严重的安全事故,使企业蒙受重大经济损失。

(3)企业没有创建健全的应急救援体系。当前,尽管很多化工企业都认识到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然而却有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依然没有创建比较健全的应急救援体系。我国关于企业生产的安全管理规定确切表明,国家需要强化生产事故应急处理的能力,针对一些特殊行业需要创建相应的应急救援团队,给予企业相应鼓励,让其创建应急救援团队,并配置对应的应急救援物资与设备,加强企业的应急救援能力。针对化工企业来讲,应建立具有一定专业性的应急救援团队,如果企业没有相应的应急救援团队,在产生安全事故的过程中便无法及时开展救援工作,给企业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化工企业实际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应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体系,这对于企业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2.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现代化管理方法应用探析

(1)开展安全评价工作。第一,结合企业现存的安全管理标准及规章体制,检查具体的实施情况,查看管理制度的合理性,看其可否实现相应的管理目标,推动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第二,依照国家和行业有关的标准编制出与企业实际生产情况相契合的安全检查表,所包含的检查项目需要具有完整性和系统性,不遗漏任何可能会造成危险的各相关因素,确保安全检查工作的稳步实施。第三,根据安全检查表针对生产系统的漏洞和缺陷问题进行查找,给出相对准确的评价。第四,对于查找出的各相关问题可以采用预先危险分析的方法进行分类,并编制对应的安全评价报告。第五,企业需要结合安全评价报告做好制度的落实和相关整改工作,保证良好的整改效果,不能在近期进行整改的问题需要编制相应的计划,并根据计划完成整改。

(2)做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创建。化工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做好企业安全管理体制的创建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第一,化工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对企业本身安全管理模式上的实际需求加以明确。高层管理人员和部门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相关会议,并对安全问题风险排查报告进行仔细研究,高层管理人员、相关专家与企业员工应就需要作出的整改进行沟通与交流,同时将其当作基础,针对企业现存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补充与调整。第二,企业需要结合国家对化工产业发展相关政策与规定,确切明了企业各相关部门和员工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开展中的职责及责任,保证实际生产的规范化。这样才能在发生安全问题时,企业可以迅速进行责任的追究,落实到具体个人。另外,企业应高度关注安全监管和生产管理制度的健全,做好实际生产过程中每一环节的监管工作,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给化工企业生产安全管理营建良好的环境。

(3)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首先,应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一定了解。关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其是组织全部管理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包含编制、实行、评价以及确保职业健康安全方针需要的组织结构、责任、体制及资源等。其不但需要和组织全面管理职能之间进行有效融合,同时亦是动态化且健全的安全管理系统,牵涉组织职业健康安全所包含的全部活动。其次,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化工企业需要将安全生产摆放在首要位置,做好相关预防工作。结合实际情况确立合适的安全生产管理标准与体制,推行岗位责任制,确保计划实施的规范化,做好相关安全检查工作,利用安全评价,提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及时发现企业生产中存在的隐患问题,并给出相关改进意见,实施员工参与监管等制度。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评价、审核与不断改善,运用科学的预防措施,利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对劳动组织加以改进,有效改善劳动条件,减轻企业员工的工作压力,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如此能够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充分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大大节约企业成本投入,并提升实际生产效率,于化工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的时代背景下,化工企业更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通过现代化安全管理,创建开放且系统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把企业全部工作都归入到这一体系内,这样才能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确保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4)做好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管理培训工作,加强员工的安全管理能力。首先,安全培训内容需要具有一定针对性。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化工企业的生产逐渐实现集约化,并且变得越发复杂,这就对企业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需要结合培训对象的不同,相应的内容也要划分一定层次,无需做到全面覆盖,但要具有一定针对性,划分出重点内容。如此才能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收获更加良好的培训效果。其次,安全生产管理培训需要覆盖企业全部员工。通常情况下,化工企业主要针对运行班人员开展相关的安全管理培训工作,而发货、储运和灌装等工作岗位却很少有机会进行培训学习。因为受限于师资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导致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培训存在一定困难,企业可以聘请专业人士到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管理的专题讲座,也可以让相关人员出去进修学习,确保各岗位工作人员均可以学习到相关专业的安全管理知识,有效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最后,采用多元化的安全培训形式。当前,大部分化工企业依然采用备课和考试等办法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极少有企业采用专业人士讲座和参观等形式。而要想获取更加良好的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效果,需要运用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可以通过集中培训,或是聘请专业的培训机构针对企业员工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活动。对于一线操作人员而言,安全生产管理的培训最好运用现场参观、视频、事故分析和实物讲解等更加具有直观性的培训方法,利用这种动态性的培训方式,确保安全生产培训目标的良好实现,获取更加良好的培训效果。

(5)加速创建具有一定系统性且健全的应急管理体系。对于化工企业而言,要想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加速创建具有一定系统性且健全的应急管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第一,有关的管理人员和部门应针对现存的应急管理体系作出全方位的研究与分析,特别是要和目前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和发展一要求的应急管理体系实施比照分析,加大技术、人力资源以及成本等多个方面的实际投入,同时做好应急管理体系的创建工作,确切规定应急管理工作中相应的操作内容和方法,从总体上加强化工企业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第二,化工企业应做好应急管理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尤其是要格外关注消防设备等硬件装置的引入,同时需要定期实施检查,做好相关维护管理工作,在物质与技术上同时保障化工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促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安全生产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需要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创建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如此方能有效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效果,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生产管理培训范文2

1、安全教育培训力度还不够大

部分中小型化工企业长期不重视安全宣传培训工作,有的虽然开展教育培训,但力度不够、流于形式。有的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虽然开展,但没有按照有关法规对学时、内容、考试等进行严格要求,导致教育培训效果欠佳。个别企业安全教育培训覆盖面窄,秩序混乱,在课时、师资和教学质量上无法保证,培训达也不到预期效果。

2、安全管理职责落实还不到位

较多的中小型化工企业对安全管理工作思想认识不到位、不统一,片面追求企业发展的速度和效益,完全忽视安全管理,这严重制约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顺利开展。有的化工企业安全基础十分薄弱,没有在企业中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有的企业甚至将安全生产管理这项工作作为外界强加的任务,随便让企业的保安队长或行政主管兼职安全管理工作,使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效果不佳。

3、安全生产管理投入相对不足

部分中小型化工企业生产工艺比较陈旧,生产设备简陋,个别的企业设备带病运转,安全保障能力下降严重。还有的企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企业的厂房、仓库在安全距离、电气设备安全等方面,都远远不适应现阶段的安全生产规范要求,从而导致安全隐患增加。由于部分企业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安全投入与经济效益的联系,同时在改造时需要投入的资金较大,所以很多企业不愿投放资金去整改安全隐患,致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难以达标。

二、强化我国中小型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对策措施

1、树立科学先进安全理念,提升安全管理认识

作为中小型化工企业的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工作思想,站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企业科学跨越发展的高度,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切实树立安全管理的理念,明确安全管理是一切工作的前提,通过编制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划,制订相应的配套保障措施,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要引导员工们确立安全生产的观念,强化现场管理效果,把安全生产管理各项工作抓细、抓实、抓出成效。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把治理隐患、防范事故作为安全生产管理的中心工作,解决好制约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深层次问题。要立足企业实际,认真查摆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扎实改进推进,努力探索安全生产管理的长效机制。

2、加强安全管理培训工作,提高全员安全素质

要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企业领导要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对管理安全工作切实负起责任,引导全体员工共同参与。所以,要进一步加强化工企业领导层的安全培训,引导其加强安全管理意识,改变安全管理观念,及时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作出决策,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效实施。要进一步加强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身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力量,引导其以实际行动落实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具体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全体员工的培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的宣贯培训,使员工充分了解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要求,提高安全操作意识,确保在生产中不出事故。3、切实明确安全管理职责,确保安全责任到人中小型化工企业要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书,全面落实各级人员安全职责,调动起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与责任心。要成立专门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所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作为成员,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资源充分。领导小组工作人员要积极参加培训,了解安全生产管理的具体要求,积极引导企业全体人员全面投身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4、强化安全管理政策引导,加大安全监管力度

地方安全监管部门要定期举办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会议,提高化工企业领导的安全意识。尤其是在调动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上,要适当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对于认真开展安全生产管理的企业,给予适当奖励。对于生产设备陈旧、落后,没有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企业,制定惩罚措施,加大监管力度。

三、结语

生产管理培训范文3

电厂在近些年发展迅速,但是由于电厂工作具有较大的危险性,所以在电厂的工作过程中,安全教育一直是十分关注的内容。在电厂新进员工的时候,对于员工的进行安全教育也是培训中重点进行的部分。主要对于如何规范的开展对于电厂新进员工的安全教育工作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分析。

关键词:

电厂;新员工;入厂;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工作是电力企业在发展中关注的重点工作之一,只有保证了电力生产过程的安全,才能更好地维护电厂工作人员安全,同时保证电力运行以及使用的稳定。在电厂中,由于安全防护不当造成的事故多有发生,所以对于电厂新进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已经成为了电厂发展中的重点关注内容,只有保证提高了电厂员工的安全防护意识,才能更好地保证电力企业的生产符合国家规定要求。

1电厂入厂安全教育重要性

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我国发展较晚,基础较为薄弱,并且在电力企业的发展中专业的人才较少,所以在电力企业的人员素质、劳动机制上存在很多的问题,电厂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支柱产业,其生产运行系统较为复杂,而且由于电力生产设施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自我安全管理功能,很多电力设备质量较为粗糙,而且较为陈旧,很容易出现安全隐患;所以在电力企业的运行与发展过程中,如果电力企业员工不具备严禁的安全意识,就很可能在对于设备进行操作的时候造成安全隐患,导致事故的发生,影响自身以及整个电厂的安全。所以在电厂进行入厂的安全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确保了员工具有安全意识,才能在电厂的生产运行过程中尽可能的较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员自身以及企业的安全。

2电厂安全威胁因素的主要特征

电厂的电力生产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生产的过程中,经历了复杂的能量转换过程,不仅涉及了燃煤、燃油、蒸汽,其过程中还存在着易燃易爆气体以及有毒化学物质,在生产中噪音、辐射以及粉尘问题的存在也给电力生产以及运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在电厂生产以及运行过程中,可以造成电力安全问题的隐患有很多。随着现阶段人们用电量不断地增多,大容量的需求不断增多,随着电网的不断扩大,电力安全运行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电力企业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会造成严重的设备损坏以及人员损伤的问题,机械伤害、触电伤害、灼伤损害、坍塌损害、中毒损害以及爆炸损害等都给电厂工作人员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3电厂安全教育培训主要内容

在电厂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的时候,主要是要对于员工进行“三级”安全生产进行教育培训,分别是要对于车间级、厂级以及班组级三级进行安全教育,在厂级的安全教育中主要是对于电厂的基础安全生产情况、安全生产基础及时以及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厂级人员基础权利以及义务、电厂基本典型事故等进行培训;车间级的培训主要是对于车间的基本规章制度、典型事故案例、基本防护方式、作业场所主要事故因素以及紧急事故救援进行安全培训;班组级的防护则主要是对于基础岗位的安全责任、安全操作规范、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进行培训,特别是要对于一些通用的基础安全知识进行培训。新人作为刚接触电厂的人员,对于基础的安全防护知识并不了解,所以入厂后进行基础的安全防护知识培训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保证了第一认知的正确,才能确保今后工作的安全有效进行。

4电厂安全教育培训课程

4.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电厂内部的安全生产管理培训制度较多,很多都和员工的人身安全具有直接的关系。在培训中主要要对于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定、安全生产责任主要制度、安全生产活动管理主要规则、事故的主要分析解决制度、特殊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方式、劳动防护用品的主要管理模式、工作器具的安全使用方式、职业病防治方式、消防管理制度等进行培训。设计内容较广,所以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培训工作,在新人刚刚入厂的时候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介绍,主要要着重对于安全生产的管理规划、安全生产基本要求、安全生产监督体系进行介绍,具体的内容可按照不同岗位进行调整,主要由不同车间进行统一管理培训。

4.2消防知识

发电企业是重点防火单位,火灾因素比较多,消防设施配置要求高,一般分为固定和移动两类,因此,培训时除了讲解基本的消防理论知识以外,还要教授各类移动式灭火器材、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火灾紧急逃生方法,并结合公司防火预案开展实战灭火和逃生演练;讲授固定消防设施的配置及使用方法,从以往的情况看,这部分内容往往会被部门、班组打折扣,主要是班组掌握有限,能力和时间不能保证。

5电厂安全教育培训方法

5.1安全意识培训

新员工的安全意识是比较淡薄的,需要通过教育引导,使新员工对自我安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教育引导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是安全介绍。以授课方式介绍电厂安全生产特点、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基本要求、员工安全生产权利与义务、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二是警示教育。通过参观电厂安全教育室、讲解典型案例、员工现身说法,介绍电力系统内因缺乏自我安全意识造成的事故;三是现场参观。组织新员工到生产现场进行参观,了解电厂生产特点及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增加员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感性认识。通过安全意识培训,就是要建立“要安全”的意识。

5.2安全知识培训

安全知识培训就是要解决“懂安全”的问题,安全知识培训以讲解安全生产理论知识为主,但应避免单一的授课,课件形式应多样化。可以通过制作Flash动画、观看录象带、观看各类展板、组织知识竞赛等,将安全生产知识寓教与乐,达到容易吸收的效果。

5.3安全技能培训

安全技能的培训应以培训老师演示和新员工实际操作训练相结合,掌握如何正确佩戴安全帽、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模拟使用消防器材扑救初起着火和火灾逃生演练,利用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法训练,模仿正确解脱电源、止血、简单包扎、搬运伤员、急救中毒等。为了保证培训效果,事先应设立模拟场景,让每一位新员工都进行操作,并且划定严格的合格标准,直至训练合格为止,实现“能安全”的目的。

6结论

生产安全是电力企业发展中永恒的话题,电力企业在生产运行中,由于其产品带有很大的危险性,一旦有环节出现问题,很可能给电力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害,同时也会给电力企业员工的人生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想要保证电力企业的安全,就需要对于刚入厂的员工进行仔细的管理,从基础进行管理,从入厂就帮助员工建立用电安全的理念,同时通过规范的电力生产安全教育,树立其安全工作习惯,才能更好地确保员工在工作岗位上重视自己的职责,保证整个电力企业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作者:徐辉 张吉刚 单位:白山发电厂 浙江仙居抽水蓄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生产管理培训范文4

保证药品的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达到药品生产管理的最终目的。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多种风险因素都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而风险管理的内涵正是通过收集、识别风险因素、评估影响因素的风险级别、制定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预防和规避、减少风险因子对药品生产质量的影响和可能造成的损失。另外,风险管理对生产过程也具有监控、监督作用,从而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可控性。

2实施药品生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风险管理是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控系统自我完善机制的一个重要措施。通过对药品生产过程进行风险管理,可明确风险因素及其风险级别,增强药品生产的规范性和应对风险能力,降低药品生产中人员、设备、物料、环境等风险因子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同时规避和减少可能由相关风险为企业造成的经济、名誉等损失,而系统性、针对性的管理也能监督生产过程、及时排除质量隐患,因此药品生产中实施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3药品生产风险管理现存问题

3.1管理者的风险管理意识不足:

部分药企的生产管理人员对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内涵、重要性认识不足,往往存在风险意识不足、管理片面的情况。举例来说,多数药企的风险管理往往更注重风险监控、风险应对,往往不能有效识别风险因子和安全隐患、不能对风险级别进行正确评估,同时缺乏对员工开展针对性的风险管理知识培训,削弱了风险管理的系统性、前瞻性、可控性。另外,由于缺乏应对级别,应对手段相对单一,影响了风险管理的效果。

3.2对物料供应商的风险管理缺乏重视:

制药企业的风险管理更多地关注内部管理,如人员操作规范性、设备设施完好性、质量体系保障能力、环境符合性等等,而对物料供应商提供的物料、内包材等关键原辅材料的风险管控不足,体现在缺少对物料、内包材供应商资质进行严格的评估、认定,部分原材料缺少针对性的检测验收方法等,这些都是可能造成药品质量隐患的风险。

3.3风险管理缺乏灵活性:

部分药企虽然制定了风险管理制度,但风险应对措施的制定多依据现有的规章制度、缺乏深入调研,同时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中的评级方法相对单一、风险指标一成不变,这也导致生产风险管理缺乏变通性、灵活性,不利于发现、识别新的隐患、风险因素,也不利于在工艺流程改变的情况下对相同的风险指标进行评级。

4药品生产风险管理创新举措

4.1强化生产管理者、一线工人的生产风险意识:

风险管理,需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支持与参与,而不是孤立的个体行为。要以讲座、例会等形式对生产管理者、一线工人进行生产风险管理培训,包括风险管理概念、风险管理在药品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性、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实践和应用等知识,对管理者还应组织进行出国考察、参与企业管理层交流,从而强化全体生产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

4.2建立完整的生产风险管理体系:

将风险管理范围扩展至物料采购、检验、生产全过程,成品贮存、发运等各个环节(尤其是产品制作的关键工序、成品包装的风险管理),同时制定管理制度,完善风险管理链条,保证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控四个环节均能正常运行,并采用信息化管理,及早发现风险因子、安全隐患并进行及时处理。

4.3实时更新风险管理制度:

当工艺流程、生产条件等发生改变时,应及时更新风险管理制度中的要求和标准,并由责任人员完成风险管理的再评估,并向生产管理者报告、组织审核,探讨应对、防范措施,通过上述手段可增强风险管理的灵活性和适用性。

5结语

生产管理培训范文5

关键词:生产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方法;林业

林业生产工作涉及的人员多,岗位杂且工作差异大,容易受自然灾害影响。因此,要充分考虑林业生产单位的实际情况,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1林业生产单位中的管理现状

1.1人员情况复杂

在林业生产的工作各环节中,涉及的人员较广,无法有效地针对每个员工开展安全生产管理,不能完全监督每个人的工作行为。同时,工作人员的情况相对复杂,整体的素质不均衡,有采伐与造林的农民工,也有林业技术人员、林木运输人员、现场防火等安全防护人员、安全巡逻人员以及林木加工人员等,这些工作人员分散在各岗位,工作地点不统一,涉及的工种也较多,因此,无法通过一套技术要求与标准约束所有人的不当行为,进而导致在林业生产单位中要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就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管理难度也相对较大。

1.2野外工作环境的复杂性

林业生产单位并不像其他工作一样在室内进行,更多的情况下需要在野外工作,会受到各种环境的影响,如台风暴雨等恶劣的天气情况,以及山洪与泥石流的发生,这些都会造成人们的工作安全性低,同时,在采伐工作中由于涉及大量的高大林木,工作危险系数也相对较高,加之野外交通条件有限,救治的难度更大,医疗条件相对较差。

1.3安全投入不足

要想保证安全生产管理有序地进行,就需要有充分的安全管理经费与资源。然而在实际的生产管理环节中,由于经费支持不足,致使在整体的安全管理上缺乏足够的先进水平。虽然林业是我国重要的产业资源,但是由于整体对林业生产缺乏足够的重视,进而导致相关管理制度与政策的支持都无法达到理想状态,甚至很多制度无法落到实处,林业生产常常出现经济运转不良的情况,整体的生产水平相对滞后。

1.4缺乏安全生产意识

在很多基层林业生产单位中,更注重林业生产的经济利益,忽略林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要保证经济效益,就必然要精简人手以及节约资源的利用,简化相关的安全管理防护,这样就势必导致整体的安全管理水平不能达到更好地状态。

2林业生产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对策

2.1注重安全生产培训教育

要注重在林业生产单位中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教育,让所有工作人员意识到不规范行为以及产生的后果,让员工在意识层面有充分的理解,从而自觉地地规范自身行为。同时,建立单位内部的安全管理培训部门,积极地开展安全管理教育宣传工作。认真学习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与流程,安全生产的准则落实到各一线区域。另外,对于典型案例要公开的通报与警示,提升工作人员的自觉意识。在培训上需要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运用图文结合的生动方式加以互动沟通,当场回复工作人员的相关专业提问,让工作人员对安全生产管理有清晰地认识,甚至对安全操作要有相应的安全示范。培训要结合考核一同进行,可以运用现场口头答题,也可以运用对应的实操演练以及书面问卷答题等方式[1]。另外,应对培训与考核参与的情况做好记录,使其与个人的整体工作考核有一定联系,进而提升员工参与培训考核的积极性,避免走形式和过场。

2.2注重安全隐患检查纠正

林业生产管理中要做好定期的安全隐患排查与记录,如果遇到不当问题需要及时的纠正指导,避免安全隐患给生产带来损失。要做好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与事后紧急处理的应对机制,及时做好危险排查,如果无法排除隐患,需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并做好现场的督查管理。另外,要留取排查有关的现场图片与报告结果,依据信息记录做好登记管理,建立专业的电子档案数据库,方便日后的跟踪检查管理。可应用现代智能技术随时保持生产流程的实时监控管理,通过视频影像或者其他检测设备,更好地管控生产环节中的情况,提升管理的有效性。

2.3合理选用工作人员

要做好工作人员的严格筛选,使工作人员明确自身的权利与义务,遵守单位的统一管理。要做好进场人员的登记与保险办理,并对员工个人背景做一定调查,包括个人健康状态、行为品德等,保证个人有良好的纪律意识与学习能力。另外,入岗前要做好培训管理,员工要学习专业的岗位操作流程规范、技能,具备一定的专业的操作能力,能力不合格者不予录用。对于安全管理人员而言,需要有专业的现场管理经验,能按照标准做好现场安全检查,让安全检查落到实处。对于本单位职工与劳务派遣人员要同等对待,进而提升劳务派遣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劳务派遣人员在权益上的合法性[2]。

3结语

林业生产单位的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工作,需要保证各环节都有专业的制度、流程实施,同时也要保证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并配备专业的激励制度、培训制度与考核制度,保证管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莫海深,蓝炳酬.林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J].绿色科技,2017(20):231-232.

生产管理培训范文6

煤矿安全管理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近年来煤矿安全问题频发,映射了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本文针对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并分析了煤矿产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和谐发展;发展趋势

煤炭资源是支撑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一直以来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基于此,解决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的必然之势。

1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安全管理观念

安全管理在管理学当中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是企业生产管理工作的关键点,进行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运营的安全性与平稳性,也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1]。由于安全管理本身属于动态性的管理工作,其管理对象为生产流程中的所有人和物等,如果缺乏安全管理观念,便会导致职工在生产工作中面临生命威胁。一些煤矿企业基于当前重生产、轻安全的管理观念下,安全生产工作的资金与人力投入存在欠缺,导致企业中制定的制度浮于表面。加之井下职工自身教育水平比较低,对于安全管理的认识远远不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甚至个别员工忽视安全管理要求,只是凭借积累的经验面对问题,进而造成安全事故。

1.2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技术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一些煤矿企业也相应地配置了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手段,例如安全信息系统与监控预警设备等,能够全面、快速地进行信息收集、分析等工作,极大地减少了人为作业的失误。与此同时,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也能够及时发现井下的危险问题,并对其进行预警,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各个生产环节的调节,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进行。但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中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依然处在发展时期,诸多企业并未全面应用这些新技术,仍然沿用传统生产管理技术,极大了降低了管理效率与效果。

2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2.1加强安全生产观念,落实管理培训工作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安全事故问题,必须要在收稿日期:2017-03-13作者简介:谢飞杨(1993-),男,安徽淮北市人,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煤矿安全发展趋势及现状。煤矿企业中建立安全第一的观念,企业管理人员要将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核心,使安全生产这一观念深入每个职工的内心,全面加强企业中职工的安全生产观念。可以利用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方式,在企业中开展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普及安全生产这一概念[2]。建设企业文化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循序渐进的执行过程。企业必须要将安全文化落实到每一生产环节,培训对象要保证全员化,培训内容的选择也要有针对性,进行培训考核时,要体现严格的特点,以此保证培训效果。进行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运营过程中所有职工与物体的状态,使职工均可以认识到各自的职责、严格遵守操作要求,以免因设备运行与人员行为的原因造成失误。在企业每个职工的工作中融入安全管理观念,进而抑制安全事故的出现。

2.2重视先进技术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运用是必然之势,基于安全信息技术搭建的煤矿井上与井下安全预警系统、管理决策信息平台,先进性与便捷性是其主要特点。对于井上,必须要保证管理平台的一体化,强化网络集中化管理力度,实现各个安全监测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融合,以此组建带有综合性质的信息网络。在煤矿开采现场运用传感技术,利用各个类型的传感器实施监测、采集井下湿度、温度以及瓦斯含量等,将采集所得数据输入计算机中进行分析与处理,以此获得井下动态,并完成自动预警。作业现场安装视频监控,以此了解职工的状态,规范职工行为,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利用信息化技术完善煤矿生产管理,必然会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3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发展趋势

3.1实现煤炭企业中监管行政资源的整合

在煤矿安全监管相关条例的基础上,强化煤监职责,政府部门要积极开展煤矿监察工作,优化各个级别的煤矿安全监管体系,落实煤矿安全监察与监管两个部门职责,真正实现煤矿安全监察与监管工作的有序进行与一体化。煤矿安全生产当中的监管工作要将预防工作作为关键内容,主要对象一般都在基层,所以监管的重点也在基层,以此可以解决监管关口的前移与重心下移问题,从而完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建立。

3.2提升煤炭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对于一些已经被关闭的矿井再次运营等相关问题,现阶段依然十分严重,必须要遵循统一规划、规范开采的基本准则进行煤矿安全管理。在此基础上,需要调高市场的准入门槛,贯彻落实“关小上大、能力置换”的要求,及时淘汰一些已经落后的煤矿企业,优化现有企业结构,对矿产资源进行有偿使用。而一些小煤矿则要利用采矿权出让、产权置换等方式将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以此实现减少矿点、扩大挖矿规模等目标,全面提升生产安全。因为煤炭本身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所以在使用时必须要以节约、合理、均衡开采为前提,从而实现煤炭资源开采的可持续性。

3.3加强煤矿安全生产责任

除了要对煤矿职工进行培训之外,也要对煤矿的法人进行知识普及,使其能够提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要做好煤矿隐患的排查工作,尤其是“一通三防”工作的落实,对施工现场的瓦斯、煤尘等安全隐患全面整改与排查,针对已经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整改。必须要积极落实煤矿的整顿与关闭工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资源整合,以减少资源与资金方面的损失,确保地方经济可以实现协调发展。

4结束语

确保煤矿生产工作的安全性,不仅是保证煤矿企业职工人身安全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视,才能真正营造健康的生产环境,并为今后煤矿生产工作提供保障。

作者:谢飞杨 单位: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

参考文献:

生产管理培训范文7

关键词:热电企业;安全管理;优化途径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热电需求量不断增加,热电企业的工作压力加大。为更好地适应现今发展形势,热电企业需做好改革和创新工作,完善相应管理制度,提高建设水平。安全管理作为热电企业运营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热电的供应效果。为此,有必要加大安全管理研究力度,以推动企业自身的良好发展。

1热电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现状

近年来,热电产业迅猛发展。对于热电企业来说,安全管理是运营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管理是一项综合性、专业性与复杂性较强的工作。只有创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才能对各类多元化生产要素进行合理控制,确保各类生产要素始终处于平稳状态。安全管理对象包括生产运营阶段的所有人员、设备以及环境。由于生产运营阶段的各类生产要素是处于动态运行状态的,所以安全管理也是具备动态化特征的。热电企业既要对安全管理实行系统规划与协调指导,又要确保整个生产流程始终处于安全稳定状态,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安全管理工作的优势作用。总而言之,热电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遵循如下几方面基本原则:

1.1生产安全与生产效益并重

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说,生产安全始终是第一要义,而且生产安全与生产效益同样占据着关键位置。然而事实上,生产安全与生产效益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冲突。为此,热电企业应在扩展生产效益增长浮动空间的基础上,贯彻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并将生产安全理念渗透到整个生产经营流程中。

1.2明确安全管理目的性

结合上文内容可知,安全管理内容主要包括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有的人员、设备与环境。明确安全管理目的,可以规范参与生产的工作人员的行为举止,优化各类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创建稳定的生产环境。由此,从根源上消除安全隐患,保障生产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生产安全管理水平,发挥出安全管理的优势与作用。

1.3坚持动态化安全管理

生产人员既是安全管理的执行主体,又是安全管理的服务对象,这也使得安全管理呈现出全员化的特点。除全员化特点以外,热电企业的安全管理还要遵循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基本原则,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增大热电企业的综合效益,推动热电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2热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热电企业在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热电企业不仅关系到市场经济发展态势,而且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一旦热电企业生产安全出现问题,不仅会制约经济稳定发展,还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由此可知,热电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至关重要。热电企业的社会性质、生产形式与服务模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生产环节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性问题。如果这些安全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不仅会影响热电企业的经营发展,还会对公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为此,热电企业需对各类生产安全问题予以深入分析,并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优化改进措施,提高生产安全管理水平,促使热电企业生产经营的持续稳定运行。

2.1对安全管理重视程度不足

尽管国家一再强调生产安全的重要性,但是部分热电企业对热电生产环节出现的安全性问题,未能严格按照生产管理要求采取合理的预防处置措施,或采取的预防处置措施与生产需求不匹配,增加了生产安全隐患,增大了突发事故的发生率。而这也直接反馈出热电企业对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缺乏高度的重视。

2.2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热电企业若想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首要前提是创建一整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只有创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引导工作人员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为工作人员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约束工作人员的实际行为。然而目前,多数热电企业仍沿用传统的安全管理制度,未能顺应时展趋势,对管理细节加以优化,增加了热电企业的生产安全隐患,降低了热电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水平。再者,热电企业要在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加强危险物品库房管理,加大交通安全管理力度。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各个生产细节,对各个生产细节予以详细阐述和说明。然而,多数热电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条例不清晰,进而导致安全管理工作难以落到实处,降低了热电企业的生产效率。最后,由于安全管理是贯穿整个热电企业生产流程的,需要各部门、各岗位的紧密协调配合。然而,热电企业缺乏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度,再加上各部门的职责权限不同、各岗位的工作内容不同,使得各部门、各岗位保持封闭状态,缺少有效的沟通交流与协调配合,极大地降低了整体安全生产水平。

2.3生产设备性能老化

对于热电企业来说,多数机械设备都处于长时间高强度运行状态,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性能老化问题。而热电企业出于对经济利益的客观考量,未能及时维修或替换已经出现性能老化的设备,导致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安全问题。机械设备性能老化不仅无法满足生产发展需求,还会增大生产安全隐患,造成更加严重的经济损失。

2.4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

有些热电企业未能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活动,致使日常生产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的现象,增加了生产安全隐患。对于热电企业来说,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活动的目的包括如下两方面:第一,增强生产人员的责任意识与安全防范意识;第二,提高生产人员的业务水平,强化生产人员的职业素养。然而当前,部分热电企业的生产安全教育培训却不到位,生产流程中存在多种全问题,对热电企业的生产运营构成了极大威胁。

3完善热电企业安全管理的对策分析

3.1加大重视力度

热电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每一位员工参与其中,只有深化每一个员工的安全意识,才能保证安全管理工作有效落实,让人员明确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从而更好的约束自身行为,优化生产水平。同时,还应要求工作人员监督和管控每个环节,学习现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依照这些规范严格要求自身,以达到安全生产目标。此外,还要定期分析安全事故,总结经验教训,确保热电企业的正常运营。

3.2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热电企业在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中,首要工作就是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为安全管理提供依据和指导。很多热电企业在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时,虽然有制定相关制度,但整体完善性不佳,这使得安全管理存在较多不足,无法有效控制安全生产事故,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针对这一情况,管理人员要开展各部门沟通和交流工作,并针对现存问题给出科学的解决方案,以此优化生产作业的质量,减少危险的发生。在生产过程中应坚持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从安全角度加以综合考量,加强管理效果。同时注重安全管理宣传和教育,这要求每个员工均了解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借助奖惩制度的建立和落实,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完善工作质量。再者,开展安全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以降低风险系数,推动生产作业的顺利进行。此外,从作业安全、设备安全和工艺安全这三方面实行风险分级管控,各级操作人员应完全按照规范要求,对这三方面内容加以科学把控,加快风险识别,做好预防和控制管理。

3.3提高设备安全性

若想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引进安全生产设备是非常必要的。热电企业应加大对生产设备的监管力度,结合生产作业需求,合理选择设备型号和规格,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加大先进安全生产设备引进力度,利用先进设备和技术,提升生产水平,控制安全问题的出现。且引进先进设备对于安全生产以及员工的人身安全也具有重大意义。引进设备虽然可能产生一定的高昂费用,但是以长远的发展眼光来看,则是符合战略需要的。再者,注重部门间工作的协调处理,建立完善的共享交流机制,确保各部门准确了解生产情况,掌握现存安全问题,并通过有效调整,抑制问题的扩大,加大生产力。

3.4加大安全培训和教育力度

3.4.1培训员工的科学划分。为了达到热电企业安全管理目标,需开展日常培训工作,不断深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在培训和教育过程中,先要了解员工的具体情况,按照工作任务要求对员工予以科学划分,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培训,加强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明确安全管理重要性。

3.4.2岗位的合理划分。岗位不同,存在的风险隐患也不同,相应的安全管理内容也会存在明显差异。所以在安全管理培训过程中,要注重岗位的科学化分。这就要求培训人员事前进行岗位信息及风险情况等数据的收集,了解风险源所在,再结合员工具体情况,合理规划培训内容,提高培训工作质量。培训过程中,需收集员工信息,不断尝试培训内容的调整和完善,以减少问题的产生,增强培训有效性。培训时,考虑到岗的可能,收集和处理相关信息,改善员工能力素质,使其胜任岗位工作。

3.4.3内容规划。热电企业安全管理培训工作的开展既不能流于形式,又不能过于烦琐。所以在培训内容规划上,需要管理人员加强前期资料的收集和处理,结合工作岗位及任务目标要求,展开科学划分和处理,以此来增强培训效果。通常情况下,热电企业安全管理培训会围绕着安全生产知识、现有的法律规范及政策要求、职位说明、故障成因及来源、应急救援措施等几方面进行规划和处理,且做到针对性、规范性,让员工准确了解安全管理要点,在问题发生时,做出及时反应,降低危险系数。这里以《电力(业)安全工作规程》为蓝本,将安规辅导教材纳入年度安全培训计划,根据具体案例开展安全活动,将鲜活的案例融入具体安规条款的学习中,帮助运行人员了解安规条款的由来以及违反安规条款带来的严重后果,以案例促进人员安全意识的提升,以条款促进安全技能的优化。

3.4.4成果检查。在安全管理培训结束后,要对成果实行检查和分析,采取考核和日常评估等方式,确定培训效果,合格的员工可参与到日常生产作业中,不合格的员工则需要重新接受培训,直到合格后方可参与实际作业。

3.5维度融合

维度融合指的是人、物、管理三者间的融合作业。在热电企业安全管理中,应避免人的不安全操作、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上存在的不足,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生产过程安全性,降低事故发生率。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改善其安全技能水平,规范其安全行为,明确了解安全生产重要性,减少危险隐患的出现。同时加强物的有效管理,做好设备设施的定期检查和维护,营造安全生产环境。管理上应做到统筹分析和全面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降低事故出现概率。每季度对管理人员和运行人员发现的隐患实行统计分析,反向对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作业风险、设备风险和工艺风险辨识情况,查漏补缺、不断完善。

3.6落实两票三制管理制度

严格按照两票三制制度要求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对生产作业环节实行科学规划和管控,且开展日常检查工作,及时发现病害问题并加以解决,以降低事故发生概率,改进热电企业安全生产质量,维护经济效益。两票三制制度中,两票指的是工作票和操作票。前者在执行过程中,需确保票面信息填写的规范性、科学性,工作执行流程的规范性、有序性,从源头上控制意外问题的出现,保障工作质量和安全;后者要求在生产主管带动下,执行各项记录和操作工作,以对比分析的方式,为管理工作营造良好条件。三制指的是交接班制度、点巡检查制度、定期工作规范检查制度。在交接班制度落实中,要求主管人员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人员到岗情况检查、精神面貌检查、设备和卫生检查,确保生产所需设备工具的各项性能,降低故障出现概率。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要对工艺落实情况及设备运转情况予以准确了解和掌握。点巡检查制度的重点在于岗位及专业点检查,确保无任何缺陷问题,在发现安全隐患的第一时间上报解决,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定期工作规范检查制度的重点在于工作执行情况,确定其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检查过程中要确定工作一定时间内的执行情况,做好相关数据资料的收集和对比分析,并对存在的延后情况加以探讨,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使工作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工,满足安全管理要求。

4结语

总之,在新时期背景下,热电企业要全面分析各类生产环节的安全问题,根据安全问题类型与诱导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处理措施,从根源上消除生产安全隐患,解决实际性问题。而这也对热电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部门及生产安全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热电企业应严格按照行业标准规范,组建独立的生产安全管理部门,加强生产安全管理队伍建设,最终确保工作可以达到预期要求,并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林秀峰.试析热电厂安全管理的问题及优化途径[J].山东工业技术,2019,288(10).

[2]刘建生.热电厂安全管理的问题及优化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00(019).

生产管理培训范文8

关键词: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对策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不断迈向多元化及机械化,为农业经济发展及现代化农业经济体系解决做出积极贡献。其中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问题的解决,则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解决农业机械化生产管理矛盾问题的有效途径。

1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法律法规不完善

尽管国内有关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的法律已经初具模型,完成了框架。可是由于农业的快速发展,部分相关法律法规因制定日期过于久远,导致其抑制了农业机械的发展,不再适用于现状[1]。同时,在农业生产中越来越多的新的难题不断涌现,因此必须更新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农业机械的安全和发展。

1.2落后的基础设施

我国各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建设相对较早,部分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已持续近30年,在基础设施方面存在设施老化及缺乏有效管理问题,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存在投入不足及基础设施更替缓慢等问题。基础设施不完善及设备落后问题与区域投资投入较低及资金运用不合理有必然联系,是导致其产生以上问题的最主要因素,对于农机建设的现代化发展及农机设备的安全运用具有深远影响[2]。

1.3安全意识淡薄

农机使用者法律意识的缺失直接导致农机生产管理安全问题的产生,使农机设备的使用难以有效的发挥实际效益,在管理方面也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导致农机设备使用安全性大打折扣。农机使用者多为农业作业人员,所受的专业性教育较少,难以有效的掌握农机使用的安全化知识,针对农机设备故障的处理也难以采用现代化手段开展,进而加剧农机生产安全性问题的产生。虽然在农机设备使用的前期阶段,通常需由专业人员进行使用操作培训,但实际操作仍仅停留在农机设备驾驶等相关方面,针对农机设备管理及安全生产方面问题涉及较少,无法按照农机使用要求安全的使用农机设备。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如果在使用农机过程中出现管理不合理、操作不当的情况,这不仅对使用者的身体和财产造成伤害,也耽误了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进程。农民是农业机械直接、主要的使用者,他们的安全素质不仅决定着农业机械能否安全生产,还关系着农业机械安全生产水平能否提高。

1.4亟待加强的监管

虽然国内在部分地区已设立了一些组织机构进行监管,可是因为需要监督管理的范围比较广,外加工作人员不够等问题使得没有办法有效的开展监管工作。同时,由于农业机械不断上新,相关监管组织对新机械的有效信息通常无法及时获取,就不能有效的对新型机械产品的安全进行控制。由于安全检查部门紧缺人手,导致检查人员不能第一时间传达相关监管条例至相关单位,此情况在部分偏远和通讯不发达地区更加严重[3]。

2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对策

2.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为了使安全管理更加有保障更加可靠,务必要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建立和完善,并使其纵贯整个农业机械生产过程。农业机械法律法规不能仅针对农业机械生产者作出要求和约束,还要对农机生产安全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方面和操作规范进行较为详尽的规定。

2.2提升安监人员执业素养

对安全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定期开展农机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以此对安全监管人员的执业素养进行提升。这是完善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最有效、直接的措施。安全监管人员执业素养得到提高,不仅能够减少农机操作者出现安全问题的概率,有效防范部分未出现的危险因素,还能够使安全监管工作者在面对突发问题时,第一时间采取合理措施,最大程度的减少问题影响。

2.3加大宣传力度

由于当今农业工作者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文化储备都比较匮乏,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以此提升农业工作者的法律及安全意识,保证农业机械法律法规的落实。要增强对农业工作者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能力和知识储备,尽最大可能保证安全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4]。

2.4加大安全管理投入

许多农业机械生产厂家只想节约成本,就减少了对安全生产的成本投入,导致安全生产监管设备及相关工作人员紧缺,安全生产完全不符合如今农业机械安全管理的形势,也跟不上农业经济发展的脚步。为降低由于生产造成事故的概率,我们必须加速且加大安全生产管理的投入,淘汰落后的监管设备,增添监管工作者,对生产管理力度和水平进行提升。

3结束语

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进行,要按照农机生产管理要求及农户及农机设备的使用要求合理规划,通过定期开展农机管理培训及提高农户农机设备使用安全意识,降低农机管理及生产安全问题的产生,从而确保农户能够合理的开展农机生产作业,提高各地区农机生产的总体水平,将农机生产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作为农机生产工作进行的重要基础,以此有效的解决诸多农机生产管理的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马云川.浅谈农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7(13):212.

[2]王春波,王富芬.新形势下加强农机安全管理的路径探讨[J].南方农机,2017,48(11):23+27.

[3]周先武.浅谈如何搞好乡镇农业行业安全生产管理[J].南方农机,2017,48(5):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