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生产安全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生产安全论文

生产安全论文范文1

(一)企业的安全管理是基础

从实践中可以证明,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企业要从安全文化、设备安全、环境安全等多个方面入手,积极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同时,企业要把发展眼观放得长远,积极配合国家监察机构的工作,服从国家提出的关于设备换代、技术升级等有利于企业生产安全的要求,把以前欠下的“安全债”还清。

(二)企业的自我管理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看到的更多是利益而不是安全,这是因为安全的管理是要以时间为检验标准,不会马上就看见效果,很多企业不希望在这方面投入过多的精力与资金。但是,在追求短期利益时,就显得积极又主动,可见企业对短期利益的要求比对安全的要求要高出很多,这就导致从领导层至生产基层的安全意识相对缺乏。同时,一些企业对在岗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内部管理不到位,安全救护设备配备不健全,这一系列问题都严重威胁着煤矿生产的安全,阻碍着安全管理的推进。

二、强化安全管理机制的建议

(一)加大安全投入力度

要实现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煤矿生产企业一定不能吝惜人力、资金、设备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只有把开采现场的软硬件条件都做好才能切实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与顺利。要提升煤矿生产的安全指数,不仅是企业方面的事情,更要社会各界通力协作才能把“安全”二字放大到极限,这就还需要地方政府与国家政策作为支撑,做到企业自主寻求生产的安全之道,同时有政府与国家的法律法规作后盾,实现理论推动实践,实践让理论不断完善这样一种良性循环。

(二)将“本质安全”提升到新高度

在煤矿坚持安全管理的生产理念之中,“本质安全”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这种安全对企业来说是战略布局层面的,要实现本质安全就不单单要考虑作业的设备是否可靠,现场环境是否布局科学合理,更必须将人在作业中的状态放进考虑范畴,这是将煤矿生产安全提升至一个全新高度的理念。本质安全的基础就是实现人的安全及物的可靠,从安全管理上着眼,我们可以把人员、设备、环境放在一个层面,共同考虑,从人因学的角度对施工环境与设备的操作进行分析,以便全面掌握生产现场的人员在施工活动中的细节,这样便可有效预防因人为因素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三、结语

生产安全论文范文2

【关键词】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安全评估;安全办法

1金属非金属矿山地采矿山深部开采的安全灾难分析

随着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的枯竭,矿山采矿企业已开始向金属非金属矿山纵深部进行找矿、采剥作业。金属非金属矿山纵深部开采其生产安全条件极为恶劣,如采剥难度加大、岩石应力加强,且变化莫测,无法预料,有些金属非金属矿已多次发生岩爆情况,严重威胁其生产安全。随着采剥深度的增加,其开采矿体地下水文、地压条件更加繁杂,难以斟探,稍有纰漏,就会造成重大灾难。

2各类矿山开采的高陡边坡等危险开采现象仍然存在

金属非金属矿山之外的露天矿山生产,还包括各类岗石开采、石砂开采、石板材开采及机砖厂的采土生产。大型的金属非金属矿山的开采一般均能按照从上到下、分层级、分台阶的次序方式进行生产。对于许多生产规模小的乡镇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管理工作基础薄弱,安全投入不足,安全培训不够或流于形式,导致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普遍低下,开采技术含量低,部分企业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开采次序混乱,无设计,随意性强的特征。

3金属非金属地采矿体的混乱无序性程度仍在增加

个别地区采矿生产秩序混乱,越界开采现象时有发生,形成许多人为的事故隐患。在金属非金属地采矿山采矿生产过程中,金属非金属地下开采系统不是单独的系统,而是由多个系统共同合作完成的,同时还要确保金属非金属矿山生产安全工作顺利进行,就必须合理有效地安排这些系统,使其充分发挥自身功能。然而,在现实的工作环境过程中,许多矿山生产企业都存在管理混乱的状况,部分采矿企业为了减少开采成本的投入,购置低劣采矿机器和相关安全设备,导致生产安全事故频发。除此之外,部分乡镇矿山企业也没有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进行现场管理,导致专业采矿机械设备时常损坏、因工人素质操作不规范、相关安全保护措施不到位,这些都为矿体开采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4低质矿产随易排放的安全管理形势日趋严重

矿产资源是有限的,随着工业生产需求量的日益增大,其资源必然日趋减少,矿产资源的品位也必将逐渐降低,于是,部分矿山生产企业瞄上了以前的低质矿产弃放点。如罗厝岩的尾矿已进行了多年的采掘。但是,大多数以前低质矿弃放点,在排放时并未考虑将来的开采,在采掘时存在安全管理漏洞。

5民营企业的技术力量不够强

先进的矿山开采科学技术,要靠安全教育培训来保障,它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对于多数民营企业,矿山生产设计不正规,采矿工艺落后,多是靠技术服务机构来进行开采设计。缺少机电、通风、水文地质等必要专技人员,矿山管理机构形同虚设。

6策略与举措

①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的资源整合,强化矿山企业规范生产。当地政府应明确各相关管理机关的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责任边界,消除各种监管盲区和制度漏洞,加强对现有矿产资源的整合,规范矿山开采企业安全生产。重点打击无序性开采、无安全生产条件开采等生产现象,重点整合区域内交叉的、混乱的开采企业。②运用大数据进行矿山智能化建设,杜绝高陡边坡等危险开采。通过设立的露采矿山高陡边坡、低质矿产排放点、有毒有害气体和地采矿山生产系统在线远程监控的大数据采集比较,智能化排查各种重大安全隐患,实施专项安全治理。保证本地经济安全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③突出科学研究,深入科研单位协作,突出对于地采矿山纵深部采掘所产生安全问题的科学研究,与相关科研单位深入展开协作,通过行业内的专家进行研究论证,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与对策,来保障地采矿山纵深部的安全开采。④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优化金属非金属矿山救援力量,加强矿山救援队伍建设,通过培养职业化、区域化、专业化的应急救援管理机构和队伍来保证应急管理水平的提升。配备各种应急救援物资,提高应急技能,完善应急管理能力。⑤推进安全培训服务机构积极服务于民营矿山企业。大多数民营矿山企业的工人,文化水平低,普遍存在培训困难、培训效果低等各方面的原因。安全培训服务机构应针对这种客观现实,制定差异化培训方案,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丰富民营矿山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7结语

生产安全论文范文3

关键词:采矿工程;安全;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研究热点

当今是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由于城市规划、人类生产生活等的需求,采矿工程在各国的发展尤为迅速,采矿业年产量、年产值呈现逐年增长趋势[1]。由此可知,采矿工程的发展对于国家发展而言极其重要,但由于采矿工程属于高危行业,采矿安全事故在全球各地区仍持续发生,特别是重大事故时有发生,安全成为该行业面临的巨大挑战[2]。因此,为了减少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国家在给予采矿工程安全方面极大重视的同时,还提供了大量的资助,因而采矿工程安全形势一片好转。为了使采矿工程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国内外许多学者逐渐对采矿工程安全领域展开科学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有效的与安全相关的方法和建议,并以文献的方式进行发表,达到业界成果共享的目的,从而促进该领域的发展。这些研究文献中包含的理论、信息能较为有效地从侧面折射出采矿工程安全方面的状态。但到目前为止,国内还少有学者对采矿工程安全研究领域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析,尤其缺乏对采矿工程安全领域热点和趋势分析方面的研究。自2012年5月以来,Google首次将知识图谱应用到其搜索引擎。随后,国内各行业先后兴起运用科学知识图谱方法来分析本行业学科研究前沿和知识发展动态的浪潮,并且先后取得了一定成果。在知识图谱构建过程中需首要解决的是知识的建模及知识的表示方法。刘峤等[3]对当前知识图谱构建技术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关键问题进行了总结,李秀玲等[4]提出了一种基于工艺知识图谱的异构CAM(计算机辅助制造)模型的结构化建模方法,孙小兵等[5]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图谱对bug问题进行探索性搜索的方法,王琪[6]利用知识图谱将国内外大数据领域的研究情况进行可视化分析,对比国际和国内大数据研究热点与趋势上的异同。基于以上总结分析,本文将采用文献计量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借助知识图谱分析工具,分析中国2007—2020年间收录在CNKI(中国知网)上有关“采矿工程安全”主题的核心文献。通过对研究领域的时间、作者、机构、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分析,可视化地展现这15a采矿工程安全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和研究现状,并探讨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以期为中国采矿工程安全领域的发展提供更直观、清晰、可见的发展局势图,为相关学者后续的深入创新研究提供参考。

1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研究选用CNKI为基础数据源,以“采矿工程安全”为主题,对2007—2020年间的数据库文献进行了检索。选取期刊来源均为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EI(美国工程索引)和核心,将数据整理后共得到实用文献503篇。该次文献获取方式均为人工剔除不符合条件的新闻、会议记录、学术报告等形式后得到文献数据,从而使获得的数据更具有代表性、实用性和权威性。

1.2研究方法

主要借助知识图谱分析工具———CiteSpaceV对采矿工程安全领域的核心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该软件适用于分析多元、分时、动态的复杂网络,是新一代的信息可视化技术[6],也是当今大数据时代高效、有效分析信息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软件之一。常用于分析某研究领域的科学知识结构和研究热点等信息。因此,可通过分析文献关键词直观反映关键词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达到研究采矿工程安全领域发展趋势的目的。

2国内采矿工程安全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2.1论文产出分析

论文产出是衡量一个学科或研究领域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该领域知识积累量和成熟程度的标志[7]。图1是2007—2020年采矿工程安全领域研究论文的整体产出图。根据图1中曲线趋势,可将煤矿安全生产研究划分为3个阶段:初步萌芽阶段(2007—2011年)、初步发展阶段(2011—2013年)、快速发展阶段(2013—2020年)。初步萌芽阶段每年论文数量为个位数,该阶段论文年产出总数为19篇。初步发展阶段,采矿工程安全领域的研究热度开始摆脱低迷的困境,持续升温,发文数量明显上升,采矿工程安全逐渐成为安全领域内的关键问题之一。快速发展阶段,采矿工程安全领域的关注度逐年升高,发文量不断增加,采矿工程安全领域的问题受到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

2.2作者特征分析

通过对文献作者的分析,可清楚了解所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再研究这些作者所写文献里提及的最新成果,不难得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8]。同时,这些作者发表文献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代表一个作者在该领域所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因此统计高产作者对于研究这一领域的焦点和发展前景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9]。根据普莱斯定律,通过计算可知,在2篇的就可以算是高产作者。据统计,2007—2019年高产作者有23位,占作者总数的1.72%,累计46篇,占论文总数的4.57%,远低于50%。因此,中国矿山工程安全领域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现将2007—2019年发文量为2篇的高产作者统计如表1所示。分析表1可知,最早开始发文的作者是吴超,初始发文年为2007年。高产作者发文量所占比例都偏低,作者数量较多,整体上研究该领域的作者发文量都非常少。因此,中国应加强对采矿工程安全领域的重视程度,加大研究力度,引领各高校、研究机构对该领域进行研究,形成以政府为指引、各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同研究发展的新体系。通过分析可知,高产作者文献中引用频率最高的是陈文伟2015年发表的《采矿工程施工工程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和对策解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矿山工程发展最主要的障碍是技术因素,如何将这些对策应用于采矿工程安全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相关学者的关注。

2.3机构分析

机构分析可以使矿业工程安全研究领域主要科研力量的分布及其相互之间的合作关系清晰可见,明确得出该领域内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科研机构,从而方便该行业的学术交流[10]。以2007—2020年的论文为基础,以1a为1个时间点,对整理收集的数据进行机构分析。对2007—2020年采矿工程安全领域发文量排名前十的机构进行整理得到表2。分析表2可得,该领域已形成了以安徽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为代表的较为稳定的科研机构,这些机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并引领了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此外,山西、陕西、贵州等省份的建设监理方面工作也不断为采矿工程安全生产研究注入新元素。这些研究机构广泛分布于华北、华东地区,说明中国矿山工程安全研究领域受到地理位置的制约,其分布散乱,在研究进展方面,没有充分的合作和交流,同时也能说明采矿工程安全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和进度与当地经济发展程度有一定的联系。

3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3.1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可直观展现文献研究内容,是文献计量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环。对采矿工程安全领域的关键词进行整理分析,可进一步把握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国内采矿工程安全领域中出现了15个主要关键词,这些关键词所反映的都是采矿工程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根据这些关键词可以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分为以下三方面:a)生产安全因素研究。关键词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采矿技术、巷道掘进、问题等都是以生产安全因素为主题进行分析研究,说明在采矿工程中安全技术是备受关注的话题。b)安全管理研究。安全管理、施工安全等反映出要提高采矿工程的安全性必定离不开安全管理的配合,要做好安全工作,就必须要高度重视、发挥管理的作用,提高、完善管理系统可减少或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c)生产技术研究。关键词中出现的数字模拟、绿色开采,说明随着采矿工程的发展,将数字模拟技术应用到该领域的研究方法中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研究手段,并且绿色开采的研发将逐渐成为该领域研究者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

3.2研究趋势分析

为了进一步展现各突变词的变化趋势,统计2007—2020年突变词每年出现的频次,整理出排名前15位的突变词,如表3所示。分析表3可知,根据频次及突变持续时间可将这15个突变词分为以下5种类型:a)突现型。例如数字模拟、矿产资源,虽然频次不高,但在最近3年突然出现并保持一定的数量,对相关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说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结合数字模拟对矿产资源进行新型的规划和研究将成为一个新的发展趋势。b)上升型。例如安全管理,不仅频次高,而且出现以后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现有的安全管理系统尚不完善,有待提高。c)稳定型。例如,采矿技术、施工安全、巷道掘进在该领域的研究中基本保持着一定的频率,持续时间较长,属于该领域中持续受到关注的话题。d)下降型。例如对策,频次从出现后的一段时间内持续下降或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表明这类主题研究的热度正在逐渐减弱或相对成熟。e)消亡型。例如新模式,在2013年首次被提及,却在短时间内消亡,但并不表明新模式不被学者关注。由表3可知,绿色开采其实是新模式开发的最新成果,新模式的研究只是暂时被绿色开采的新理念所覆盖,并没有淡出该领域的学术视野,是专业术语与研究方向的术语转换替代而已。综上所述,未来利用数字模拟、绿色开采等科学技术发展,完善采矿工程安全领域并结合开发新模式的思想潮流将成为新时代的研究趋势。同时,采矿技术、安全管理、巷道掘进等将成为该领域持续关注的重点。结合时展需要,在绿色开采等新概念提出后,如何更好地将新工艺、新模式有效运用到采矿工程安全实践中,将成为更多学者共同研究探讨的新课题。

4结语

生产安全论文范文4

摘要:

随着煤制烯烃、煤制气等新型煤化工企业的迅速兴起,现阶段,煤化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已经不容忽视。煤化工企业是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有毒有害企业,操作过程中安全生产风险较大,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管理。本文就现行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简要探讨,并就目前主要安全生产问题提出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

煤化工;安全;生产;管理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与现状,煤化工企业必须正确理解和深刻认识煤化工企业进行安全产的重要性及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脉搏,才能保证煤化工企业的安全、健康、环保及可持续发展[1]。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煤化工企业安全风险逐年加大,同时,国家对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要求更高、监管更加严格。企业的高速发展使企业的安全生产面临很多新的挑战。所以,本文深入剖析目前煤化工企业主要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并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以加强管理减少事故发生。

一、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1.安全意识薄弱

安全意识薄弱是许多煤化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存在的根源,煤化工企业危险有害因素众多,青年员工比例较大,缺乏操作经验,缺少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欠缺,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严重社会影响、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青年员工普遍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多数煤化工企业没有未建立有效的制约员工行为的管理办法,不能有效实施正向激励法则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

2.安全生产不安全因素较多

煤化工生产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概况为以下几个方面[3]:易燃、易爆、有毒、强腐蚀;高温、高压、高流速;工艺复杂、操作要求严格;”三废”多,对环境有影响。化工生产潜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安全技术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在化工生产中的地位就越来越重要。

3.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严重

煤化工企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认真制定和贯彻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管理的主线和基础(2)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力度不够。许多企业安全培训教育力度、深度、广度不够,内容不够全面。(3)企业安全检查不落实。目前许多安全检查对安全检查不够重视,流于形式。(4)安全急救应急体系不完善。许多煤化工企业对于应急管理工作存在重大隐患,应急管理未纳入正轨。

二、加强煤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1.完善安全制度体系,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进一步健全管理体系。在明确职责、细化任务、完善措施的基础上,优化工作流程,应当建立“分级管理、分线负责”的管理机制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网络体系。同时,应组织煤化工企业员工加强制度学习宣传,狠抓制度贯彻落实,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开展工作,以制度规范安全生产行为,提高落实制度的执行力。

2.开展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

从设计阶段的工艺包设计、基础工程设计、详细工程设计都分别进行HAZOP分析,不仅有利于建设本质安全型工艺过程,更能节省投资费用。随着现代企业生产规模的大型化和工艺、产品的复杂化,使得事故的发生几率和危害程度大大增加,其中工艺安全事故(设备故障、设计缺陷、运行条件错误、危害控制失效、人为失误等)容易导致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并产生灾难性后果。运用HAZOP技术,在事故发生前识别出潜在的危险,继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则能有效的降低风险[5]。

3.加强应急管理工作

建立和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应急组织机构,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认真编制以公司综合应急预案、专项预案和各中心现场处置方案组成的三级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应确保其切实可行,应根据已发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修订。制定定期岗位应急演练方案和定期演练制度。应急演练应有计划,每年应至少组织公司级演练两次。应急物资管理应纳入应急管理当中,应急物资应定期检查。应定期进行应急相关知识的专业培训例如普及CPR等技术。

4.强化岗位人员技能培训和安全知识的培训。

在强化实习培训的基础上,企业同时应该挑选各专业优秀管理人员进行操作规程等专项技能授课,开展实习学员相互讲课,进行OTS、LIMS、PMCC等系统的实际操作培训,以便全方位的培训和教育能够提高岗位人员操作技能和自身安全意识,大大提高本质安全基础;认真严格组织全员的三级安全教育[6]。

5.加强煤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

积极有效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可以帮助企业有效落实安全生产主题责任。同时,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也是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的有效手段。企业应不断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按照标准化要求,最大限度地保护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样,煤化工生产企业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为经济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贡献[7]。

三、结论

在煤化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安全生产管理问题是制约企业生产发展的首要问题。只有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及时监测和消灭安全隐患,才能实现无事故安全生产。保持生产高效率平稳运行的同时保持无事故发生也是煤化工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应从加强制度建设、开展风险辨识工作、加强应急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安全培训工作、加强安全标准化管理等多方面科学高效的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作者:张明东 单位: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化工分公司

参考文献:

[1]孙广德.关于加强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21(247):24~25.

[2]李丹,武潭,吴盼晓.龙宇煤化工安全协作伙伴管理模式[J].河南化工,2012,(29):14-15.

[3]刘文鹏.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J].硅谷,2010,1:217.

[4]李霞,陈娟.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22):218-219.

[5]龙立明,马皎男.工艺安全管理及HAZOP分析浅谈[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4).

[6]王西栋.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浅谈[J].化工安全与环境,2009,34(996):11-12.

[7]曹鹏.关于煤化工企业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探讨[J].中国化工贸易,2012,4(4):112.

第二篇:焦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与安全设施

摘要:

焦化企业是为钢铁等工业提供能源和为化工企业提供原料的这样一个企业,目前由于国家正处于发展高峰期各种建设快速进行着,对于其需求较大,故大多焦化企业生产紧张,管理和安全水平不高,企业员工和周围人民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国家和人民财产也受到严重威胁。为了预防焦化企业发生事故,企业应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为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企业就应该研究提高安全的方法和途径。然而经验表明,安全的生产是靠安全管理和安全设施这两个方面来落实的。因此就需要重点探讨安全管理和安全设施之间的关系,才能够提高企业的安全水平。

关键词:

焦化;安全管理;安全设施

随着我国焦化行业的不断发展,在它们给化工企业提供原料和能源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潜伏的危险日益扩大。由于焦化行业的生产过程大多是在高温的情况下进行,大量易燃易爆的化学物品有可能在生产中爆炸,产生严重的火灾,事故的产生就牵涉到国家和人民的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目前,我国焦化企业大多处于粗放型生产的发展阶段,员工安全意识弱、管理制度不完善、设施安全不符合要求,使得环境受到污染,人民安全受到威胁,社会经济受到影响。特别的,因为焦化企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所以大多都建设在城镇,假如企业发生爆炸事故,那么灾情将蔓延到整个城镇,这样不仅给当代的居民带去无尽的悲痛还会因为破坏环境给后代的子孙留下祸根。故为了避免灾情的发生,提高焦化企业的安全水平就尤为重要。

1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设施概念

1.1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是针对性的对于保障生产安全的管理,人们通过规章制度对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管理。在生产过程中,使得人-机-环境处于和谐的状态,人们能够有效的控制整个生产过程,使得生产一直处于平稳的状态。并且人为的发挥主观性,对生产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提前的预测以及提前做好防范。安全生产管理的主体是人,安全生产管理则是人对生产过程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的一种活动。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是以提前预防和明确治理为主,是人们通过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设施、安全生产策划、安全培训等高效的管理手段使得焦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避免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产生。从而使得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使得企业员工和周围人员的人身安全得以保证。

1.2安全设施

安全设施就是避免对人员造成伤害,对经济造成损失,对环境造成污染,保证生产过程中安全的硬件保障设施。企业管理通过最优的硬件设施对企业的生产安全进行有效的保障,其中包括在生产时的防止事故发生,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应用身边的安全设施将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降到最低,还有在事故发生后有应急的救援手段等作用。安全设施总共分为3类,分别是预防事故设施,控制事故设施,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1)预防事故设施:易燃易爆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等检测和报警警告设施;温度、流量、压力、液位等过大报警设施;用于安全检查和数据分析的检测和报警设施。防护罩、行程限制器、负荷限制器、防雷防潮、防腐、防漏等设施;电压电气过载保护设施;传动设备锁闭设施等。(2)控制事故设施:泄压和止逆设施,如用于泄压的阀门、爆破片等;紧急处理设施,如紧急备用电源,紧急切断等。(3)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设施:防止火宅蔓延设施,如阻火器、防火墙等;灭火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等;逃生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劳动防护用品的装备。

2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设施的关系

通过对焦化企业大量的事故调查分析,安全生产管理与安全设施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多数事故的发生并不是一瞬间产生的,而是由一系列相关联的原因事件导致的。当一系列的原因事件累积到一定的程度,那么就会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样,只要超出了企业设备的承受能力就会爆炸。并且这是一种连锁反应,如果企业管理不当,那么企业各部分机构将会停止运营,企业也终将无法维持。在事故发生过程中,发挥人的能动性的管理就是安全生产管理。如果安全管理得到完善,在生产过程中管理者就能够通过企业相应的安全设施避免事故的发生以及事故发生时避免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目前大量的事实表明,在焦化行业中管理是十分关键的,如果一个企业缺乏安全生产管理,那么无论企业的安全设施有多好,在长期缺乏管理与维护的情况下,各种安全设施也必将由于各种原因而无法运行,这样的安全设施就成为了一个摆设。但是如果一个企业有着较高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无论企业的安全设施有多么的落后,只要通过管理的优势,就能在事故发生时通过丰富的经验有效的利用各种设施避免各种不幸。因此,完善的安全管理将会弥补安全设施的不足,企业能够通过有效的管理来维持企业长期稳定的运营。

总的来说,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设施是息息相关的。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焦化企业发生的问题总是由于我们忽视了了它们之间的一个,因此,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产生,我们需要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加强安全设施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焦化企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如何维持企业的运营就显得尤其重要。焦化企业应该在其他企业频频发生的安全问题中总结经验教训,从有组织的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和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入手,进一步的提升企业安全水平,这样的企业必定会有一个值得期待的未来。

作者:李文鹏 单位:中煤焦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李爽.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系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

[2]魏胜桃.焦化企业安全综合评价研究[D].中北大学,2010.

第三篇:中小型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研究

摘要:

化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存在一定安全风险,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博罗县化工产业企业为例,就中小型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展开研究,旨在促进提高中小型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促进中小型化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研究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又是安全风险较大的行业;由于化工企业的化工生产所涉及的原料和产品,绝大部分是危险化学品,生产设施涉及到贮罐、管道、反应釜等多种类型特种设备,生产过程又牵涉到高温、高压和复杂连续聚合反应等元素,还有储多控制系统;这就使化工企业整体的安全风险较大,化工产业企业的安全管理确需加强。尤其中小型化工企业由于有基础差、底子薄,生产过程随意性大,员工整体素质较低管理难度大,火灾、爆炸、中毒等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较多,对事故的应急救援水平较低等原因;安全管理更要规范加强,相关研究较多[1-11]。据调研,博罗县作为县域经济百强县目前有化工企业(包括括内资、外资)约200家,绝大多数为中小型化工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化工企业有40家,全县化工产业每年的工业总产值有数十亿元,已有一定的产业规模。全县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近80家,基本上属于中小型化工企业;主要生产胶粘剂、油墨、涂料等产品。其中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生产企业原有12家,主要涉及生产丙烯酸树脂、丙烯酸树脂、醇酸树酯、UP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饱和聚酯树脂、PU聚氨酯树脂(胶粘剂)、氯丁酚醛胶粘剂等产品。目前,博罗县大部分化工企业表现出设备数量较多,设备也比较陈旧、老化,易发生跑冒滴漏,增加管理难度;由于生产工艺比较落后,物耗能耗偏高,产品质量不稳定,且储存期偏短;原料及成品罐区,储罐数量多但容量小且比较分散,安全管理难度较大;自动化程度偏低,生产效率低下,员工人数较多但劳动强度偏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较大;博罗县域中小型化工企业类型和特点在国内县域具有普遍代表性,不管是安全管理水平还是生产和事故特点,能反映县域化工产业基本现状。近年来,博罗县域化工企业也发生了几起生产安全事故,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每起事故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较大,结合天津新区港和近年全国各地化工企业各类安全事故以及博罗县域化工企业特点,提出县域中小型化工企业应根据生产运行实际,积极创建各种安全管理模式[12-16],并将模式细化成制度执行到位。

一、以经验为主的安全管理模式

博罗县域内中小型化工企业大约占4成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经营模式,只有少数几个人的员工,这批企业的员工基本上素质不高,理论水平和文化层次偏低,再学习能力较差,企业负责人管理经营企业基本上依靠个人经验。安全生产的管理也是如此,仅依靠企业负责人经验安排工作,企业员工缺少参与安全管理的意识。此类企业,安全监管应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在企业负责人经验为主的管理模式上,为企业提供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支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定制此类每个企业隐患排查表,针对其易出现和易忽视的生产车间、生产设施设备、仓库、公用工程、厂区清洁生产等各场所的防火、防爆、静电接地、设施维护等储多问题列出清单,针对性强的隐患排查定制清单,企业比较能接受也能实际操作并真正落实安全管理工作。

二、以人为中心的安全管理模式

博罗县域内中小型化工企业,另有占3成约是数十人员工规模,这类型企业整体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比以经验为主的安全管理模式企业各方面要素要稍好,这类型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以人为中心,就是主要管理人的行为,特别是生产过程的不安全行为。此类企业也有许多重要的操作岗位,如涉及危险化工工艺生产控制岗、稀释剂生产和包装操作岗等;做好重大风险岗位操作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能有效促进重要岗位操作员工的不安全操作行为,较有效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但由于人的自由活动性和各企业实际情况,不可能全程监控员工的生产操作行为;所以还是有可能遗漏某些员工的致命性操作错误,而由此也可能引发生产安全事故,这也是事故频发倾向理论的主要原因;此种因管理和监控不到位的原因而造成的生产安全事故近年时有发生。此类企业,安全监管也应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在企业以人为中心的安全管理模式基础上,为企业提供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支持;如可进一步加强管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的落实,进一步加强重要岗位生产过程操作岗位的监护,真正做到制度落实和监护到位。这样就能进一步确保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有“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的安全意识,从而更有效地减少事故发生。以人为中心的安全管理模式,再补充重要岗位多人监护制度的落实,必将有效促进此类中小型化工企业更健康发展。

三、零事故目标的安全管理模式

博罗县域内中小型化工企业,另有2成多的较大员工规模企业,这类型企业整体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比以人为中心的安全管理模式更上层次。此类企业总体条件较好,不管是经济效益、企业文化、员工素质等;当然企业的生产设施设备及其各种类呈多样性,生产规模和生产工艺复杂性也较大。此类化工企业在安全管理模式上首先提出零事故目标;是符合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此理论认为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事故发生可能在某一瞬间,却是一系列互为因果的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其连锁过程包含5个因素: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事故预防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然后针对企业实际,设置事关安全生产管理各大模块的科学管理制度,比如各产品生产体系如各车间仓库等、或管理体系各内容等管理模块,企业内部也分模块建立起了较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基本上根据科学的安全管理原理来解决安全管理中的执行问题,也基本上能消除存在的事故隐患,较少发生事故,但此类企业在博罗县域内已有过事故教训。以零事故目标的安全管理模式企业,因是根据企业内部生产分级分类实际,来推动安全管理;虽极少发生事故,但因缺少系统性全面性的分析,会导致企业对于重大决策问题安全分析的不全面,特别是化工生产中的原料和设备方面,有着比较高的危险度,反应过程也较复杂,高温高压等反应参数不能精确控制,有些企业为减少成本,设施设备维护保养也不到位;从而埋下事故隐患,直至发生事故造成巨大损失。这就要求此类化工企业应将安全管理模式升级,要全面系统分析存在的安全风险。

四、全面系统的安全管理模式

博罗县域内的化工企业,只有极少1-2家企业能做到,采用全面系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如HSE或OS-HMS等体系模式。能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系统化的风险分析,再通过系统化的预防管理机制采取有效的事故防范和控制措施来消除事故隐患,从而最大限度减少事故发生。全面系统的安全管理模式与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相通,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级管理模式,对于中小型化工企业更显重要。结合现代系统安全理论,根据中小型化工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绝大部分企业实际不具备全面系统安全管理模式的操作能力。对于安全监管来说,对于全面系统分析企业的安全风险,都只能依靠第三方的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服务来完成,通过第三方提供的服务,为中小型化工企业广泛提供安全生产责任制、作业标准化、风险控制、事故防范等多方面的技术支持和管理服务。结合中小型化工企业实际需要,企业采用购买第三方技术公司服务来推动自身全面实际系统的安全管理模式是可行的。

五、结合实际推动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一般县域中小型化工企业,分别实行以经验为主、以人为主、以零事故目标和全面系统管理等的安全管理模式,绝大部分中小型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层次较低,安全风险分析基本以第三方服务机构支持完成,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相关安全管理制度虽有制定,但未必有真正落实到位,存在不少事故隐患,事故防范措施不足。如何开展中小型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这主要在于结合企业实际,分别实行以经验为主、以人为主、以零事故目标和全面系统管理等的安全管理模式;但在安全监管方面,又要有针对性的加强其某模块的安全管理;如以经验为主应定制隐患排查表,以人为主应加强重点岗位多人监护,以零事故为目标应加强预防性的全面系统分析,全面系统管理模式又要积极引入有关安全生产专家和第三方的技术与管理服务的支持。

六、结论

要使存在较大差异性各中小型化工企业实现安全发展,必需紧密结合各企业实际,先行推动各企业确实力所能及的安全管理操作措施;首先要做好基础性的安全管理工作,如提高企业管理层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意识、加强企业员工的安全技能培训、引入安全生产专家参与日常检查、个人防护等,然后监控好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点岗位和特殊作业的操作岗位,要做好防火、防爆、防毒等各风险控制措施,制定针对性实用性强的事故应急预案,并开展好演练等,做好事故防范和保障措施。只有紧密结合企业实际的安全管理模式才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推动建设适合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并坚持执行到位,如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化工企业生产和管理实际相结合,必能产生较好的效益;这将有利于促进中小型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建设,有利于中小型化工企业提高自身的安全生产管理能力,也促进提高县域化工企业政府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作者:潘庆辉 单位:博罗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参考文献

[1]顿春伟.中小化工企业整治提升对策研究与方案实施[D].[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14年.

[2]罗颖.中小型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和社会责任相互关系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江苏大学,2010年.

[3]马永忠.化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3).

[4]叶青.基于免疫机理的化工园区安全生产应急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5]张辉.浅析化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科学管理,2015(12):267-268.

[6]姚小静,朱元东,何世恒.浅议县市级化工企业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J].广州化工,2010,38(3):238-239.

[7]蒋闻震.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与要点探讨[J].化工管理,2016(2):140.

[8]黄宇皎.浅谈化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J].民营科技,2014(09):135.

[9]杨海燕.化工企业危化品安全管理探究[J].腐蚀研究,2016,30(2):52-57+62.

[10]杜霞琴,高远.提升化工安全生产的措施探究[J].科技与企业,2014(24).

[11]杨洁,颜剑飞,徐晓东,熊高源.化工园区安全管理技术[J].化工管理,2016(1):214.

[12]刘秀梅.化工园区安全规划方法与应用研究[J].化工管理,2016(1):206.

[13]付春景.关于中小型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思考[J].化工管理,2016(1):255.

[14]刘美英.典型中小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沙:中南大学,2007.

生产安全论文范文5

针对“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平台的构建,结合安全工程高等教育“政产学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以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发展为例,阐述了其“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的模式和内涵、初步的实践。该模式所取得的良好成效,为安全工程同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

政产学研用;安全工程;人才培养;协同创新

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缺乏对现代企业工作流程和文化的了解、上岗适应慢、缺乏团队工作经验、沟通能力和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高等工程教育刻不容缓的使命[1]。高校、研究所虽然拥有较强的科研优势,但由于产学脱节,使得高校、研究所处于科研成果脱离产业需求和有市场需求的也难以产生经济效益的尴尬境地[2]。“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是当前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很多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开始关注这一创新模式,从以前的“产学研”过渡到“政产学研用”。“政产学研用”协同合作,代表了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所和市场五方面为了共同整体利益联合起来,按照市场经济机制,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所进行的政策服务、科研开发、生产营销、咨询服务等经济合作活动,是政府、生产、教育、科研、市场不同分工系统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是技术创新上游、中游、下游的对接与耦合,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模式[1-4]。安全工程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运用安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工程实践,它既与安全理论息息相关,又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因此,对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理论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4-5]。如何培养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素质,提高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高等工程教育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初步探析近6年来重庆科技学院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的安监部门、安全产业、安全工程学院、重庆安科院和企业集团五位一体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阐述了该机制的模式和内容,以及其实践成效,为我国工程高等教育及其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意义。

一、“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的初步实践及成效

(一)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发展情况

1.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专业教育概况

我校安全工程学院始建于2006年,由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重庆科技学院管理和建设,是集人才培养教育、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于一体的安全工程人才培养基地、安全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安全生产技术服务中心。安全工程本科专业于2007年开始招生第一届学生,已经毕业三届学生,共180多人。学院及安全工程专业在重庆市安监局的大力支持下,安全技术及工程于2011年被列为重庆市“十二五”重点建设二级学科,安全工程2012年成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试点专业之一。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000余人,专业学位研究生100余人。拥有一支专业背景、学历、年龄、职称等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学院拥有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认定的国家安全评价甲级资质和安全技术培训二级资质。2008年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科院重庆分院)在学院挂牌成立。2010年,国家安监总局批准的国家职业危害实验基地、中国科学院批准的重庆安全工程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发中心落户学院。学院拥有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2个省级中心实验室———重庆市非矿山安全与重大危险源监控实验室、重庆市职业危害检测鉴定实验室;已建成安全工程和消防工程等6个专业实验室。学院坚持政产学研合作,搭建多层次的政校企协同办学平台、应用技术研发平台,服务石油与冶金两大行业以及重庆市区域经济与安全生产领域。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同时,为石油、冶金、化工、建筑、矿山等高危行业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安全技术服务和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近年来学院在安全生产政策与规划、非矿山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危害检测与鉴定、安全风险控制等安全生产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力的支撑了安全学科的发展,大幅度提高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工程本科办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实施困难

安全工程本科实践教学实施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实践基地建设难。安全工程专业作为新办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难度较大;作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应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安全工程专业校内外的实习环境和条件较差,学生的实习不能有效结合生产实际,可操作性差,实习实训效果不好。(2)实验室建设经费筹措难。仅仅满足本科教学的安全工程实验室建设经费非常有限,而且短时间内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实验室难度较大,不利于安全工程实验室向更高层次的发展。(3)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就业难。安全工程专业为新办专业,社会对安全工程专业的认识缺乏,对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质量还没有得到完全认可,同行业企业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就业渠道,就业品味较低。

2)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难以提升

安全工程专业教师大部分是近5年的新进教师,缺乏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经验,理论难于在实践中得到深化,课堂教学不能有效结合工程实际,案例教学难以实施,有碍教学质量的提高。

3)学科专业特色和方向不明确,亟待凝练

一方面,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安全工程专业办学历史较短,在全国及区域内的影响力较小,人才培养体系和质量还未得到社会的全面认可;另一方面,安全工程专业特色和学科方向也尚未形成,需要进一步凝练;再次,专业建设和办学层次也尚待提高,应根据社会及行业对相关人才的要求,建立动态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运行机制,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对安全生产的需求。

3.采取的措施及解决途径

针对安全工程专业存在的系列问题及面临的困境,结合实际,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1)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协同办学。

行业主管部门的协同办学和大力支持,在招生就业、科研项目申报、实验室建设方面采取政策倾斜;行业协会推荐专兼职教师队伍,采取柔性引进办法,充实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和师资。

2)科技企业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政府主管的国家甲级资质安全评价所、安全生产协会等,结合人才培养要求,开展“项目式”工程教育,学生结合实习实训和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全程参与安全评价和标准化评审,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深化,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效发挥安全技术服务机构和企业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政府监管、技术服务和教学的有机融合。

安监部门作为纽带,搭建了行业企业和学校办学的桥梁,使教师和学生深入安全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合作,便于掌握安全学科发展前沿信息,并理论联系实践,更好地服务于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做到与教学的有机结合。

4)实验室建设与行业需求、科技服务紧密结合。实验室建设不仅仅满足于现有本科教学体系的需要,更紧密联系行业需求和科技服务,实施动态发展。一方面,根据行业内最新技术需求、发展动向以及科技服务实时增加功能。另一方面,根据行业需要建设科技服务反哺实验室,不断充实和完善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适应性。

(二)安全工程专业“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的内涵

1.“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的形成

安全工程学院是由重庆科技学院与重庆市安监局于2006年共同组建,双方成立办学协调组,由重庆市安监局局长任协调组组长。安监局作为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发挥引导作用,从政策倾斜与导向、科技机构设置、实验室建设及资金投入等方面大力扶持安全工程学院办学,引导、推进安全工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企业则围绕安全工程人才能力需求,参与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教学工作,并提供实践教学平台;学院作为安全工程人才培养的主体,负责全面探索“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的实施途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介入安全生产领域,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开展高危企业的安全监管、安全培训、安全评价、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等工作,提供智力支撑。另外,依托学院,还组建了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重庆分院)、中国科学院重庆安全工程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发中心、重庆市交通安全研究所,启动了国家职业危害实验基地建设(国家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致力于学生“对路”、成果“管用”的教学思路,全面推动教学和科研深度融合。

2.较完备的安全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目前,学院构建了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函授学历教育和安全生产培训非学历教育有机结合的安全人才培养体系。安全工程成为了重庆市重点建设学科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拥有国家安监总局认定的安全技术培训“二级资质”。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设有油气生产安全、化工生产安全、矿山生产安全、建筑生产安全等4个专业方向。以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的能力要求构建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依托学院的安全评价所(国家甲级资质)和职业危害检验检测中心,围绕安全评价、职业危害检测检验开展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改革,着力打造学生在安全评价和检验检测方面的培养特色。

3.“政产学研用”有机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搭建

学院全面拓展安全检测检验、安全生产科学研究、安全评价领域和校外实习基地内涵,在市安监局的支持下,建立了“重庆市非矿山安全与重大危险源监控实验室”和“重庆市职业危险检测与鉴定实验室”等2个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省级重点实验室,建成了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安全人机工程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训练实验室、安全风险预测与评价实验室、安全工程实验室等4个专业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总值1000万元,实验室面积4000m2,构建了高水平的安全工程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平台。该实践教学平台不仅满足了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和技能训练的要求,也是重庆市安监局对高危企业开展安全监管、执法检查和检测鉴定不可缺少的技术支撑。依托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重庆分院)、中国科学院重庆安全工程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发中心、重庆市交通安全研究所、国家职业危害实验基地,形成了完善的安全科研新平台,提升学生科研创新的新能力;依托学院国家安全评价甲级机构,提高学生安全风险评估的实际操作和社会实践能力。另外,在市安监局的协调支持下,还建立了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长寿化工园区等10余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行企业导师责任制,推进学生顶岗实习到位,全面促进学生与岗位的深度融合。

4.具备协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的打造

学院通过实施“四大计划”,培养造就了一支学术水平高、专业背景深厚、学历、年龄、职称等结构合理、具有协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兼职师资队伍。一是实施“高水平师资引进计划”。引进20名高水平中青年教师;二是实施“团队培育计划”。打造了安全生产专家教授和中国安科院、中国科学院兼职教授担纲的4个教学及科研团队;三是实施“特聘教授计划”。聘请了国务院安全生产专家组、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重庆市安监局等一大批学术造诣很高的兼职教师;四是实施“能力提升计划”。每年选派2名优秀青年教师出国深造、2名到国内知名高校访问进修;举办“中国-加拿大职业卫生国际论坛”和“安全大讲堂”,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根据青年教师专业特点或岗位特点,选派部分教师到市安监局相关职能处室挂职锻炼,全面参与安全监管和科技服务工作;落实与区县安监局和相关企业的产学合作协议,选派专人与之对接。目前,学院有31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9人,占29%;副教授10人,占32%。国家级安全生产专家3名、安全检测检验专家2名,重庆市安全生产专家10名,12名教师具有国家安全评价资质。在国家安监总局、重庆市安监局和行业企业的支持和帮助下,近4年承担了各类安全工程相关项目3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项目4项,省部级科技项目、教研项目20项,承担横向合作项目300多项,完成科研合同金额达1200多万元。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在国内外发表科研、教研论文100多篇,其中国际论文30多篇,SCI、EI、ISTP等收录和检索50多篇。

二、“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一)“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所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1.构建适应安全工程专业发展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

“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是以服务安全工程专业建设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重庆市安监局为主要政府依托,安全工程学院为主要载体,整合重庆市安监局和主管行业的政策、行政资源,联合高危行业企业,构建联合办学协作体系,共同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实现了政校企优势互补、互动双赢的运行格局。目前,产学合作、联合育人的机制已步入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

2.依托“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打造独具特色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平台

学院先后与国家安监总局、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开展合作办学,成立了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科院重庆分院、中国科学院重庆安全工程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发中心、重庆市交通安全研究所、正在建设国家级职业危害实验基地等科研机构;建有国家二级安全培训基地、国家甲级安全评价机构、重庆市安全标准化评审组织机构,注册安全工程师协会、安全文化协会、爆破协会也挂靠在学院。集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政府决策咨询为一体的特色人才培养平台,不仅为行业企业提供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为政府安全决策咨询提供智力支持,同时还为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实习实训基地,为安全工程专业教师提供了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的良好平台。

(二)“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的应用成效

1.为重庆建设全国首个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09年,国务院、国家安监总局决定在重庆建设全国首个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进行推进。实施“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打造高素质安全生产人才队伍,是建设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的重要内容。近几年,通过安全工程专业“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人才,卓有成效地开展了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工作,有力地推动了重庆市全国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建设和“平安重庆”建设。

2.有力地推动了安全工程专业的跨越式发展

依托重庆市安监局等政府部门和企业,走“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的道路,形成了完备的安全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在实验室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科建设、师资建设、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建成了2个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成立了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等3个科研机构,启动了国家职业危害实验基地建设,拥有国家安全评价甲级资质和安全培训二级资质。安全工程学科已成为重庆科技学院乃至重庆市高等学校最具发展潜力和实力的特色学科。

3.为提高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保障

通过协同办学,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更趋合理,人才培养过程更加优化、有效;通过建立政校企互动机制,师资队伍的科研能力、教学水平显著提高;通过多渠道投入机制,实验、实习及工程训练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为鼓励学生成长成才,市安监局和市教委在学院设立了300万元的“安全工程奖助学金”,部分企业在学校设立了多种奖学金;为推进学生就业,市安监局专门发文,向监管企业和单位推介应届大学毕业生。近年来,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多次参加省级以上的各类竞赛活动,40余人次获得国家、省部级奖;5个校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获学校资助;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和计算机二级通过率均在85%以上,升研率达11%;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8%,就业单位涉及安监部门、企事业单位、工程设计、安全技术服务机构;学院的生源质量也逐年提高,历届安全工程本科专业报到率达到100%,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4.为其他专业的建设与教改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发展途径

安全工程学院作为组建6年的新学院,牢牢把握了安全生产上升为国家战略和重庆市建设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等新机遇,探索和实践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的新机制,形成了政校企优势互补、互动双赢的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新格局,实现了安全工程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的新跨越。经过6年多的不断发展和内涵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的新机制不仅为我校应用型的消防工程专业、安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及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办学模式借鉴,还为重庆市同类高校如重庆交通大学、重庆三峡学院、重庆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和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的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定期指导办学。

三、展望

实施“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有效地改变了当前工程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实践证明,依托政府和企业,“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是安全工程专业建设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保证和最明显的特色,也是高质量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的成功实践,为国内同类高校以及我校进一步开展相关专业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作者:王文和 邹碧海 徐茂 刘春 单位:重庆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安国.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2(4).

[2]张瑾.工程教育“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2(11).

[3]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学术年会委员会.第23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

生产安全论文范文6

【关键词】化工企业;安全隐患检查;整改措施

1引言

安全生产是推动化工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化工生产属于高危行业,其中潜藏一定的安全隐患,在生产中会产生化学物质或者气体,具有容易爆炸、容易燃烧等特点,一些反应物还具有强酸碱性、剧毒性以及腐蚀性,在具体生产中,如果操作人员出现失误,会导致冻伤、烫伤以及烧伤等事故,甚至诱发爆炸以及火灾等大型事故。因此,化工企业需要重视安全检查工作,从源头控制安全隐患,保证人员健康和生产安全。

2化工企业安全隐患检查工作简述

2.1检查任务与要求

隐患检查的主要任务为:查明和发现存在的隐患与危险,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制度,严禁在操作中出现“三违”情况。隐患检查的具体要求如下:第一,要求全员参与到隐患检查中,在组织内部形成检查合力,通过所有人员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达成安全生产共识,有效消除潜在隐患;第二,要求将隐患检查作为企业日常管理工作内容,定期开展各项检查工作,包括综合性检查、季度检查以及专项检查等;第三,要求各个部门和机构要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确保相关人员认真对待隐患检查工作,对存在的隐患进行有效分析,并且制定科学的整改方案,将安全检测落到每个生产细节中[1]。

2.2检查工作内容

落实检查内容是提升隐患检查工作质量的基础保障,其检查内容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安全意识,检查部门领导是否将安全生产作为重要管理内容,检查安全会议记录以及安全教育情况;第二,组织形式,检查各级安全组织的完善程度;第三,制度标准,检查各项生产安全的制度和标准是否健全,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和贯彻;第四,厂房建筑和设备,检查各项设备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检查厂房是否存在下沉、变形、开焊以及露筋等隐患;第五,储运,检查信号标志、交通道路和运输车辆是否完好无损,车辆是否存在超载以及带病作业的问题,对仓库物品的安全性进行严格检查;第六,器械,检查各种防火器材和防护用具是否齐全,检查相关人员是否可以正确使用相关器械;第七,文明生产,检查生产环境、设备卫生、生产噪音以及防尘防毒是否符合行业标准,生产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第八,安全教育,检查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效果。

2.3检查工作的具体分工

首先,厂级安全部门负责季度检查,每个季度组织人员进行全厂隐患检查,并且将整改情况和检查结果进行存档保管;其次,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常规性检查;最后,车间安全部门负责综合性检查,定期组织人员对车间内部的生产行为进行检查,并且将整改情况上报到厂级安全部门[2]。

3化工企业安全隐患整改措施分析

3.1加强安全教育

安全是开展化工生产的基础和前提,化工企业在隐患整改中,需要加强安全教育,提升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从源头避免出现安全事故。首先,厂级领导和车间领导需要给予安全教育以高度重视,并且将其作为企业日常管理的关键内容,要求各个车间要定期组织操作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其次,安全教育不仅涉及安全防护知识,同时还要包括操作能力和专业知识,通过教育培训帮助操作人员养成正确的操作习惯,规范其生产行为,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最后,在隐患整改中引入人本理念,给予生产一线员工以关心和理解,提升其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

3.2加强设备整改

生产设备是化工企业正常生产的重要硬件支撑,如果生产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容易诱发各种安全事故,因此,企业需要加强设备整改。首先,定期组织检修人员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保证其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尤其对于重要大型生产设备,要做好定期全面检查工作;其次,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要分析隐患产生的原因,并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维护,在彻底消除隐患后才能投入生产;最后,对于老化严重或者年代久远的设备要及时更新,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

3.3提升整改效率

如果发现潜藏的安全隐患,需要责令车间管理人员立即整改,不出现拖延行为,制定科学的整改措施和计划,在完成整改后,要上报企业主管部门进行复查。如果存在企业无法解决的安全隐患,需要以书面形式向当地政府汇报。

4结语

总而言之,安全生产是化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企业需要给予隐患检查以高度重视,并且采取有效整改措施消除安全隐患,推动我国化工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昆.化工生产技术管理与化工安全生产的关联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10):48-49.

生产安全论文范文7

摘要:我国是煤矿产业大国,煤矿生产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总要能源保证。其中煤矿生产安全问题一直是这个行业比较重视话题。论文就当前国内煤矿生产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探析,并提出了优化、改进的措施,旨在为业界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和谐发展;发展趋势

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能源主要就是煤炭,煤矿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能源保证。虽然近几年煤矿产业在生产技术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整体来看我国煤矿生产安全管理问题仍然层出不穷。面对这一现状,论文就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问题以及具体措施进行了如下探究。

1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分析

我国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高发期,主要集中在2005年之前。在这之前,煤矿产业的兴盛发展是前所未有的,煤矿产业的暴利吸引很多人投入到这一行中。大大小小的煤炭矿井同样成了一个个安全事故的重灾。虽然从2005年开始,各种矿难事故终于引起了社会各界乃至整个国家的重视,随后国家加大了对煤炭企业,尤其是一些私人小矿井的整治,并强行关闭了一大批非正规企业,使得矿难事故的总生生量逐年降低。2017年国内重特大安全事故中,将近30%的安全事故发生于煤矿产业。在所有的煤矿安全事故中,瓦斯爆炸是最常见的一种诱发因素,除此以外,水、火,顶板,煤尘,运输也会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总体来讲,引起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可以分成以下几点:①地质、水文环境原因。煤层储藏条件复杂,高瓦斯矿井数量大,透气性差,煤炭资源分布和流动可预测性差,很容易出现瓦斯爆炸;②人为原因。一些中小型煤矿开采作业都是小老板,他们只图利益,根本不会关心工人的死活,为了以最低的成本支出获得更多的利益,所以基本的安全防护措施与工作严重缺失;③安全意识理念与施工技能方面的原因。一些煤矿企业组织管理者和工人缺乏专业的煤矿开采技能,安全意识理念淡薄,很容易诱发安全事故。

2煤矿安全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2.1安全生产意识薄弱

在煤矿开采中,出镜率最高的一个词语就是“安全第一”,这几乎成为了业内一致提倡的一个生产口号。但是虽然一直在强调,仍然有很多企业只是将其挂在口头而已,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确没有真正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意识观念落后。也有很多小型的煤炭矿井经营者,为了以最小的成本支出获得更大的利润,故意忽视一些基本的安全事故防护措施,不肯花钱聘用专业的施工作业人,一些通风设备的缺位。忽视对员工的安全培训与教育等等都是安全事故的祸根。

2.2生产力水平较弱

与那些大规模的煤矿相比,小煤矿不管是经费还是专业技术人员都存在着严重不足的问题,所以生产力水平也不会太高。此外,小煤矿仪器设备不足、机械化水平低、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工艺流程不严格、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等各种因素的存在,也增加了低级安全事故的可能性。煤矿开采自身的复杂性同样也会增加事故救援的难度。

2.3管理体制不完善

因为经营模式不正确,一些小煤矿的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甚至有些煤矿都没有建立自己的生产管理体制,在相关部门监督管理不到位的时候,任何环节都有爆发安全事故的可能性。有部分企业认为只要具有运营开采经验就足够了,于是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是同样的管理标准,瞎指挥、乱指挥问题很严重,要想不发生事故也很难。还有部分企业缺乏明确的责任划分,缺乏执行力。有的连责任书都没有签订,这这环节的缺失,很容易产生安全生产形式化的现象;也有一些矿井,违规开采,二十四小时持续作业,严重危害矿工的生命健康安全。

3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策略

3.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首先,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制定并严格落实相关法律规范,包括煤矿开采经营许可、安全生产培训、安全事故危险排除等关键内容。形成明确的煤矿开采作业的基本原则与规范要求,提高相关产业法律条例执行的力度。严格审查、整顿一些生产管理模式落后的煤炭企业,强制性关闭违规小作坊式煤炭矿井。2017年2月21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开展煤矿全面安全体检专项工作的通知》,对经过停产整顿中仍然未达到规范要求标准的煤炭企业强制关闭。

3.2严格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

为了更好地防控安全事故,煤矿企业应该健全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分,具体的人身上。对于整个企业的各个生产部门,要明确他们的责任,对于每一个岗位上的人员要加强他们的安全责任意识,一旦发生任何安全事故,要就相关负责部门与负责人进行严肃处理。同时,对于那些在安全事故防御工作中表现积极,作出突出贡献的人,也应该给与相应的嘉奖与表扬。通过严惩并施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构建,提高企业团队的安全责任意识。

3.3加强安全隐患的排查

安全生产事故的防控,离不开定期的安全隐患的排查,将潜在的风险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其次企业要有专门的安全事故排查团队,对安全隐患进行不同等级的划分,实施动态监测,形成专门的预警和控制体系。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积极寻找解决与防控的策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3.4加强安全生产教育

“安全生产无小事”,必须成为每个煤矿行业从业者需要牢牢记住并加以落实的理念。从企业管理人员到各个部门、岗位的从业者,都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企业应该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每一个矿工的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加大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聘请专业人才给与矿工技术指导,并通过定期考核的方式,提高每一个职工的安全意识与技术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煤矿企业得以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内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现代化经济发展中,煤矿企业必须要加大安全生产管理的投入,积极改进存在的问题,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促进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任月旺.探究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及未来态势[J].现代国企研究,2017(16):149.

[2]闫凯敏.关于煤矿安全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J].能源与节能,2016(06):23-24.

作者:李伟 张瑞超 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市平煤集团公司六矿

第二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实践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不断好转,但相较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本文就常见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理念进行分析,论述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理念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层次化安全管理;本质安全管理

1常见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理念

近年来,国内外学界围绕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开展了大量研究,本文主要对其中代表性较高,且在我国广泛应用的两种理念进行详细论述。

1.1层次化安全管理

层次化安全管理是一种将煤矿生产实践分为宏观、细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也被称为煤矿宏细微观安全管理。层次化安全管理理念的提出得益于现代社会信息化、数据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该理念能够综合运用事故致因理论、TARPs理论、精细化理论、流变-突变理论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效率。图1为基于层次化安全管理理念的典型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由此可确定层次化安全管理理论所具备的特点,即全员参与、闭环控制、动态预警。具体特点内容如下:(1)全员参与。不同于传统安全管理理念将安全生产的目标和责任盲目的细分到每一个人,层次化安全管理理念能够将安全绩效考核、奖惩制度、安全隐患实时动态地结合起来,全体员工将由此变“被动安全”为“主动安全”,煤矿安全生产自然能够得到保障。(2)闭环控制。结合图1可直观发现层次化安全管理理念的闭环控制特点,这里的闭环控制创建了“宏观-细观-微观-宏观”的闭路循环管理路径、“人-机-环-管”的闭路循环系统、“隐患辨识-隐患治理-责任人认定-复查”的闭路循环子系统。(3)动态预警。建立相应指标体系与临界值、利用信息技术搜集预警指标信息、建立直接与间接预警方法、建立煤矿风险层次化动态预警响应机制均属于层次化安全管理动态预警特点的具体展现,由此可更深入了解层次化安全管理理念[1]。

1.2本质安全管理

本质安全管理同样属于常见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该理念最早源于宇航技术界。这里的本质安全指的是一种系统的安全状态,使用安全科学技术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条件是其基本概念。深入分析可以发现,本质安全管理理念重点强调从根源上着手保证安全、系统中各要素最佳匹配状态、不断追求系统安全极限,这些均使得本质安全管理理念可较好服务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本质安全管理主要由四方面要素组成,即人的本质安全、机的本质安全、环境的本质安全以及管理的本质安全。(1)人的本质安全。据相关权威机构调查表明,我国90%的煤矿事故源于人的违章,因此本质安全管理理念将人同时视作安全管理的对象和主体,且这一过程需要遵循“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要求。(2)机的本质安全。这里的“机”包括机器设备、安全设施、机具,该要素要求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在追求机械化、自动化的同时,关注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设备老化、年久失修等问题,也必须通过加强管理杜绝。(3)环境的本质安全。该要素主要是为了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因此,煤矿企业需保证井下生产环节符合行业要求,同时实现作业环节的整洁有序、清洁卫生、通道通畅。(4)管理的本质安全。管理失误可能造成人、机、环境的不安全,但管理同时也能够弥补其他要素存在的缺陷,这里的管理包括管理机构与人员、规章制度、安全操作和作业规程及责任制、安全措施、应急预案等内容,由此可更深入了解本质安全管理理念[2]。

2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的实践应用

2.1层次化安全管理理念实践应用

2.1.1S煤矿层次化安全管理系统

为提升研究的实践价值,本文选择了S煤矿基于层次化安全管理理念建设的管理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该管理系统的建立初衷是为了减少煤矿生产中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系统具备覆盖面广、实用性强、安全性高、容量大、开放性强等特点,安全隐患闭环管理、安全检查标准化管理、安全培训实时化、安全规程措施管理实现信息化、违章动态管理、故障与事故的管理及预测、数据集成及分析展示、煤矿风险定量计算、风险预警的可视化属于均属于S煤矿层次化安全管理系统具备的功能模块。部分模块内容如下:(1)安全隐患闭环管理模块。该模块由S煤矿隐患库、安全隐患处理流程、安全隐患统计分析三部分组成,其中的S煤矿隐患库由隐患代码、隐患内容、隐患级别、专业分类、建议处理措施、建议整改期限等内容组成,如隐患代码YYTSF6代表监控系统未联网,该隐患级别为Ⅰ、专业分类为“一通三防”、专业子类为集控与监控,通过查询隐患库可以明确8h内“立即整改”的处理措施。安全隐患统计分析则汇总了部门名称、专业分类、隐患级别、发生次数、隐患代码、隐患内容等数据信息,如“顶板离层或破碎,未按规定支护”隐患的代码为YC17、级别为Ⅲ、发生次数为1、采煤三队负责,由此即可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充足依据。(2)安全检查标准化管理。该模块由安全检查工作信息化、安全质量标准实现动态化、安全检查人员监督三部分内容组成,其中的安全质量标准能够结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程要求实时更新安全质量标准,其中的项目名称、编号、设定分值、计算公式、使用公式、计算方法等内容可较好服务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3]。

2.1.2应用效果分析

为直观展示煤矿层次化安全管理系统应用效果,就S煤矿近三年的事故数量、安全隐患数量开展了对比分析。具体对比如下:(1)事故数量。2015年10月-2016年3月伤亡人数为50人、2016年4月-2016年9月伤亡人数为41人、2016年10月-2017年3月伤亡人数为30人,S煤矿层次化安全管理系统引进于2016年4月份,可见该系统应用价值。(2)安全隐患数量。结合统计,可确定2015年1月-2016年3月时段平均每月的隐患数量为2500次,引入层次化安全管理系统后,2016年4月-2017年3月时段平均每月隐患数量下降至1500次。

2.2本质安全管理理念实践应用

2.2.1本质安全评价

结合本质安全管理理念,Y煤矿开展了本质安全定量评价,这一评价的一级指标为人的本质安全、机的本质安全、环境的本质安全以及管理的本质安全,其中人的本质安全包括安全素质、安全教育、安全行为3个二级指标以及大量三级指标,如熟练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员工对安全非常重视、员工具有很强的危险源识别能力、基本没有违反劳动纪律的情况等,这一系列指标的确立得到了问卷调查的支持,由此即可开展煤矿本质安全分系统评价、煤矿本质安全总体评价,其中Y煤矿本质安全程度的综合得分为3.469、本质安全程度的总体评分为3.665,这说明该煤矿安全状态为本质安全水平一般,能保证生产活动的基本安全。

2.2.2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

结合本质安全评价,Y煤矿开展了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该矿井的建设明确了指导思想、创建原则、建设目标、保障措施。具体内容如下所示:(1)指导思想。坚持本质安全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安全发展”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由此即可实现本质安全型煤矿创建,以人的本质安全为中心、开展军事化管理、大力改善作业环境、落实安全责任等内容也必须在建设中得到落实。(2)创建原则。需要遵循技术装备保障、以人为本、文化建设先行、继承与发展相结合四方面原则。(3)建设目标。总体目标为通过本质安全管理不断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最终实现煤矿本质安全化。近期目标为2018年底实现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并建设先进的安全文化,远期目标为2020年底实现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紧密融合,以此真正完善本质安全管理模式,从根本上实现煤矿的本质安全化。(4)保证措施。转变观念、加强领导均将为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提供支持,本质安全管理理念的实践价值也将得以更好发挥。

3结论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具备较高实践应用价值。而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煤矿层次化安全管理系统、本质安全评价、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等内容,证明了研究的实践价值。因此,在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内容能够发挥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董朝军,陈曦.论煤矿安全管理新体系[J].科技风,2016,(13):195.

[2]徐先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及实践研究[J].科技资讯,2015,13(29):111-112.

[3]徐海云,等.日本煤矿安全监督管理的主要做法及启示[J].煤炭科技,2014,(2):88-92.

作者:肖朝敏 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炭工业管理局

第三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初探

摘要:近年,煤矿安全生产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安全,是不容忽视的大事。阐述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分析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应该遵守的原则,探讨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煤矿安全;国家财产;有效路径

0引言

2017年全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监管体制,强化依法治理,不断提高全社会安全生产水平,更好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安全生产一直都是各级政府及单位十分重视的工作议题,煤矿安全是煤矿正常生产的基本保障,是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安全的有力保证。因此,煤矿生产要认清安全生产职责,建立切实有效的安全监督管理机制,杜绝安全隐患的存在,确保煤矿生产安全进行。

1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概述

煤矿生产安全管理是针对煤矿生产流程进行安全检查、安全监测、安全管理、风险评价等多方面的管理工作。从安全生产的组织及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范的制定开始,到生产过程监督、管理及生产设备仪器的检测、检修、维护都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对生产工人的教育培训也属于安全管理[1]。安全是生产的生命线,生产的效率高低是由生产安全决定的,因此,要想提高生产效率,必须要做到生产与安全的合理控制。煤矿安全涉及很多方面,不仅存在着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的安全隐患及事故,还存在着自然灾害、地质灾害等外在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及安全事故。安全隐患及安全事故必将给煤矿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影响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要建立有效的预防管理机制,从个人做起,以自我约束、互相监督为契机,加强生产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生产员工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是响应关于安全工作讲话的重要精神,是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2-4]。

2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原则

2015年12月22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3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修订后的《煤矿安全规程》明确要求各级煤炭生产部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及技术规范,并建立完善的安全责任制,做好各项安全事宜的记录、报告、分析。煤矿生产是一项技术性高、危险性高的工业生产活动,其生产活动必须严格遵守中国现有的安全法律法规等标准及要求。

2.1保安全促生产

安全是煤矿生产的生命线。推动煤矿企业顺利生产必定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否则煤矿生产只能是纸上谈兵。中国各级政府及生产单位也越来越重视安全生产,要求安全与生产保持高度统一,在抓生产的同时力保安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因此,员工的生产安全及职业健康至关重要。员工要时刻提醒自己,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进行,服从安全生产,积极推动企业安全生产,实现企业生产的良性发展。

2.2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安全生产包含安全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仪器设备检测维修、安全风险评价等多个方面,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要从细节着手,面面俱到,实现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依据中国现有的法律法规等制定更加完善且符合实际生产的安全生产章程及标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仪器设备检测维修也要明确责任制,责任到个人,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及自我安全管理能力。建立科学的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将安全隐患降低到最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5]。

2.3建立完善的安全培训体系

安全从我做起。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如果因为某一个员工的工作疏忽或操作失误,将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必须以全员讲安全为原则建立完善的安全培训体系。上到煤矿总经理、董事长,下到普通生产工人,都要实行严格的安全知识培训。安全知识包含基础的安全知识、安全操作、安全意识、事故逃生等多方面的知识,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使每个员工都能够切实受益。建立培训评价体系,既对培训师提出要求与建议,也要对员工进行培训考核,真正做到安全从我做起,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隐患,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煤矿生产效率。

3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路径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任务就是防患于未然,因此,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路径就是从基础工作做起,从安全隐患的源头出发,深入安全责任制管理,有计划、有目标、有任务地实行安全生产管理[6]。

3.1强化依法管理制度推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

中国制定了《安全生产法》(2016年修订)、《矿山安全法》(1193年)、《职业病防治法》(2016年修订)、《煤矿安全监察条例》(2013年修订)、《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14年修订)、《煤炭法》(1996年)和《煤矿安全规程》(2015年修订)等多部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目的就是为了保证生产安全。在依法治国的领导思想下,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也要强化依法管理制度,依法推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依法管理就要从明确责任主体做起,建立明确、详细的责任范围,实行安全绩效考核及行政管理监督制度,做到有功必奖、有过必惩,并且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矿长及主要领导人是煤矿生产的主要责任人,矿长及主要领导要以身作则,积极参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标准、安全操作流程、安全生产计划及目标,积极有效地推动煤矿安全生产的有序进行,时刻谨记安全大于一切的管理使命。

3.2深化安全管理改革推动煤矿安全生产发展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要认真落实贯彻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2016年12月),积极推动煤矿安全生产发展。深化安全管理改革要夯实安全基础、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基础工作包含两部分:一是安全教育培训;二是安全风险评估。安全教育培训是针对煤矿企业每一位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要从基础的安全知识入手,以煤矿生产事故为例,以安全知识讲解带动煤矿生产事故的分析,讨论煤矿生产事故产生的原因、如何避免此类事故发生、事故发生如何自救及逃生等主题,增强煤矿企业员工的安全防患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另外,煤矿企业主要领导人、技术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要熟悉煤矿生产的流程、设备运行状况、煤矿生产状况及生产环境等诸多情况,从而不断提醒警示生产工人。安全风险评估是一项技术要求高的复杂工作,这对消除安全隐患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如煤矿生产进程中的瓦斯监测,必须要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及科技来预防瓦斯灾害的发生。另外要建立高能预警系统,当安全风险系数超过正常的安全生产范围值时,必须及时做好安全隐患处理,甚至停止生产活动,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及其它损失[7]。

4结语

安全生产管理是与企业发展紧密相连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是与国家经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紧密相连的,只有保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煤矿才能更好地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增长。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要从基层抓起,必须强化自我安全意识,在生产活动中,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及流程进行,抓重点、抓关键,具有大局观。煤矿安全生产还需要加大经费及技术投入,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措施,提高安全管理技术(包括安全风险评估技术),做好煤矿生产的全面协调工作,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改革发展,推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实现煤矿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岳巍.浅议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方法[J].图书情报导刊,2009,19(7):178-179.

[2]刘希福,周国峰.浅谈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因素[J].山东煤炭科技,2010(5):183-184.

[3]毕思存.浅谈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及实践[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0):108-110.

[4]赵九龙.浅议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3(11X):70-71.

[5]王国海.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及对策—浅谈煤矿安全生产管理[J].中国科技博览,2014(38):124.

[6]郝青山.浅议煤矿安全生产管理[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5):85.

生产安全论文范文8

【关键词】电力建设;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1引言

电力建设工程项目属于建筑安装施工高危行业,具有施工周期长、结构多样、施工工艺和方法复杂、作业种类繁多、人员流动性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低等的特点,在有限的场地集中了大量的施工人员、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工程项目露天及高处作业多,受施工环境、季节、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工程项目施工工序较多,施工工艺和方法多样,每道工序潜在不同的危险因素。本文结合作者燃机电厂项目建设实际,简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一些做法。

2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策划

项目部成立初期,项目经理应组织项目领导班子、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各专业工地负责人、作业班组负责人编制项目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工作方案》,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职责分工、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程序、时间节点等内容。

3划分安全风险识别单元

3.1按燃机电厂功能布置划分。启动锅炉房、主厂房、余热锅炉、化学水处理车间、冷却塔、天然气计量站、供氢站、中央水泵房、消防水泵房、空压机房、综合办公楼等区域和项目临时办公区、临时生活区、临时仓库、组合场等临时建筑。

3.2按燃机电厂施工内容划分。土建施工、设备安装施工、调试运行3大部分。其中,土建施工可划分为:基础施工、结构施工、装饰装修施工等;设备安装施工可划分为:管道安装、机电设备安装、电气线路施工等;调试运行可划分为:单体调试、分部调试、整套启动等。

3.3按燃机电厂项目涉及的作业种类划分。起重吊装作业、高处作业、动火作业、邻近带电体作业、交叉作业、动土作业、有限空间作业、金属试验作业、脚手架搭拆作业、特种设备安拆作业、钢筋绑扎作业、支模作业等。

3.4按燃机电厂项目施工过程涉及的施工设备划分。焊接机械、起重机械、叉车、翻斗车、短驳货车、钢筋加工机械、木工机械、混凝土泵车、砂浆搅拌机、物料提升机、高处作业吊篮等机械设备。

3.5按燃机电厂项目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划分中央水泵房、事故油池等深基坑工程;综合办公楼、机力通风冷却塔、化学水处理车间脚手架搭设及支模工程;燃机、汽轮机吊装工程;主厂房行车安装工程;锅炉水压试验、锅炉酸洗作业、锅炉及汽机管道吹扫等。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过程中,上述5类安全风险识别单元划分方式应结合使用,只使用某一类安全风险单元划分方式不利于全面辨识项目施工全过程涉及的安全风险。

4安全风险辨识

在安全风险识别单元划分的基础上,项目部应以投标文件、施工图、施工组织设计为依据,借鉴上级公司安全风险数据库、类似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建设资料,参照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和GB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从功能布局、工艺方法、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行为等方面入手,全面辨识项目实施全过程涉及的安全风险,安全风险辨识应动员项目全员参与,以确保安全风险辨识全面、无遗漏。按照不同的安全风险识别单元划分方式,安全风险辨识应逐一具体到现场区域每一处安全设施、每一道工序、每一个设备部件、每一个作业行为。为确保安全风险辨识的全面性和合规性,建议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A)对设备设施等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因素、管理因素进行识别;采用作业危害分析法(JHA)按照作业步骤顺序逐一分解作业过程,识别人的不安全行为。

5安全风险分析

在综合考虑行业特点、操作便捷性、难易程度等因素,安全风险分析、评价推荐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L为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E为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为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果严重程度。三者相乘得出风险值,确定风险等级,进而决定应当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

5.1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取值。针对识别出的风险,对照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取值如表1所示。考虑到项目安全管理水平、能力、精力以及关注程度等影响因素,建议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取值时提高一级,以保障安全冗余度。

5.2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取值。针对燃机电厂项目建设周期长、工作面广、作业种类多,人员暴露在危险作业环境频繁程度不一的特点,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取值如表2所示。

5.3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取值。从人员伤亡情况、经济损失情况、社会关注度、诚信受损情况4个方面对发生事故后果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取值,以最大值作为事故后果C最终取值,即满足若干条件之一时就取对应的C值,而无须满足所有条件,如表3所示。

6安全风险评价与分级

安全风险评价是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计算风险值,确定风险等级;参照国家能源局、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将风险等级由高只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4种颜色标示,其对应情况如表4所示。

7安全风险控制

7.1安全风险控制措施。项目应当按照识别的安全风险,从工程技术措施、安全管理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4个方面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7.1.1工程技术措施。采取先进的工艺方法和机械设备,建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对有能量意外释放的危险源采取替代、限制、隔离屏蔽等措施。7.1.2安全管理措施。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安全风险控制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定期对安全风险控制措施进行检查;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在工作场所或岗位设置明显的安全风险告知卡和警示标识。7.1.3个体防护措施。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个体劳动防护用品,并定期进行更新。7.1.4应急处置措施。建立完善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应急救援物资,定期进行应急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

7.2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安全风险等级越高,管理难度越大、技术含量越高、所需管控资源越多,因此,安全风险管控应实行分层分级管理,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结合项目部组织机构模式,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如表5所示。

8安全风险管控与事故预防

安全风险的有效控制,能够起到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作用,其关系如图1所示。

9结语

项目通过安全风险管控体系的建设,明确项目各层级安全风险管控职责,发动全员参与,形成合力,把安全风险控制在事故隐患形成之前,把事故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能够有效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建设是实现电力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目标的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1】GB/T23694—2013风险管理术语[S].

【2】GB/T24353—2009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S].

【3】GB/T27921—2011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