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管理范例

企业融资管理

企业融资管理范文1

1.1集团性企业的实际管理主要有下面这几个方面的特点

管理的协同性、统一的规范性、利益互动依存性以及集团总部的主导性,也正是因为这些特点所以才决定了集团性企业在实施融资战略管理时的可行性。

1.2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间接融资取得了不错的发展

从整体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集团性企业在融资活动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需要去及时解决的问题,比如融资渠道比较单一,对间接银行融资比较重视;信用比较缺失,这样就会导致融资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融资结构也不是很合理等。通过分析集团性企业的特点可以看出在实施融资战略管理的过程中,集团性企业是具备良好基础的,而传统融资存在的很多问题也为企业融资活动的改善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融资战略在运用和筹集资金的时候主要是从整体发展和长期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的,在集团性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经营环境经常都在发生变化,采用融资战略才能够让企业资金的运用效果和供应能力得到有效保证,这样企业才能够得到更加稳定的发展。

2融资战略管理理论

融资战略就是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内外部的环境情况,为了能够让企业发展战略的资金需求得到有效满足,来对企业一些重大问题进行系统和长期的谋划。而融资战略目标就是指企业在一定的战略时间内需要完成的资金筹集的总任务,它不仅包括了资金筹集的数量,同时也包括了资金筹集的质量。在实施融资战略的时候需要建立在集团集权式的管理上。企业的融资战略应该要和企业的经营战略相一致,同时还需要通过相应的融资活动来影响和支持企业的经营活动。企业在制定经营战略的时候,融资战略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和控制作用,同时还可能会对企业的发展情况产生直接影响。当企业的经济战略不断变化的时候也需要对融资战略进行相应的调整。

3集团企业融资战略管理:基于某集团的案例分析

本文所分析的这个集团性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取得今天不错的成绩和社会地位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时候该企业也发生了比较严重的支付危机。随着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开放了外贸交易权,使得该企业之前因为政策性形成的垄断市场开始逐渐消失,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同时企业的内部管理也开始失控、职工的价值观念扭曲、在实际的扩张中比较盲目。这样就最终导致了这次支付危机的发生。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首先就需要对经营战略进行相应的改善。该集团性企业在面对外部经营环境不断变化的时候,采用的是主动去适应的方式,以提升企业的价值为导向,推进市场化发展的战略,加强面向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培养,让企业在新的外部环境下重新获得了生机和活力。同时还对企业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对企业业务进行重组,这样就让企业的生存空间拓宽了。该集团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融资模式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选择,融资活动从逐个的点转变成整个集团的面,融资实务从单一的银行信贷转变成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而融资战略也开始逐渐变得清晰。

4集团型企业融资战略管理:由某集团案例所引发的思考

4.1制定融资战略。

在对融资战略进行制定的时候首先应该要对企业现在和以后可能遇到的融资环境进行分析和了解,而在对融资环境进行分析时则主要可以从外部融资环境和内部融资环境来进行。通过分析和判断融资环境,能够有效的形成融资战略的主导思想。其次是选择融资战略目标,融资战略目标一般包括了要满足资金的需求、降低融资的风险以及降低融资的成本。最后就是评估融资能力,融资能力也就是企业在财务风险下能够承受的最大融资金额。要制定出合理的融资战略,前提就需要确定出融资能力,它会对融资的战略走向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4.2实施融资战略。

在制定出融资战略之后,企业的融资能力以及自身能够承受的财务风险就能够得到明确,同时再根据投资和经营的资金需求就能够确定出企业以后的融资目标。随后就需要实施融资战略,在企业的整个融资战略管理体系中,融资战略的实施也是最关键和最后的环节。它主要就包括了融资方式的选择,融资战略实施体系的建立、反馈融资战略以及调整和评估。

5结束语

企业融资管理范文2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管理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民营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逐渐的加强。当下我国民营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正在变得恶劣。虽然许多民营企业的发展速度不断的提升,但是也有一些企业在这个市场环境中被淘汰。民营企业的融资工作是助力企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帮助企业在这个市场中开辟新发展道路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现今我国民营企业所面临的融资风险也在不断的提高,这些风险对于民营企业今后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基于此,当下民营企业管理部门应当投入精力至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管理工作中去,让企业在这个竞争压力极大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去。

一、现今民营企业主要的融资风险

如今我国民营企业应当认识到自身融资工作中所存在着的各类风险,要对这些风险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要通过分析去寻找到将这些风险一一解决的具体对策。下面列举当下民营企业所存在着的融资风险。

(一)民营企业的债务融资风险

所谓债务融资风险指的是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向一些机构和个人出售了票据和债券,其目的是为了让企业发展具备更多的资金,从而在这个竞争压力极大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去。民营企业的债务融资具备快速、低成本等等优势,但是这种融资方式也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经营压力,倘若企业无法在一定的时间内将本息还清,企业的债务危机就会转变成为财务危机,让企业的发展陷入不利境地,倘若这个财务危机一直延续下去,企业就会面临破产的危险,最终在这个市场环境中被淘汰。

(二)民营企业的股权融资风险

所谓股权融资风险指的是企业股权被稀释的风险,当企业的投资者得到了民营企业的一部分股权之后,企业的所有者的股权就会被大幅度削弱,一些民营企业的小股东们就会完全失去自身所拥有的股权,最终致使企业陷入混乱的境地[1]。此外,一些投资者转变成为企业的较多股权者就会在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上与企业的所有者产生分歧,导致企业在进行具体决策的时候面临诸多的危险,最终致使企业的发展陷入不利境地,让企业在这个竞争压力极大的市场环境中失去生存权。

(三)国家政策和市场环境带来的融资风险

所谓国家政策和市场环境导致的金融风险指的是当前企业所在的市场环境的转变和国家对于市场的控制所带来的变数导致了的融资风险[2]。倘若当下的利率和汇率过高,导致货币紧缩,那么企业的融资就会面对贷款难、利息高、无法偿还本息等风险。外汇市场的汇率变化也会对企业的融资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让企业的融资面临的风险增多。此外,倘若当下是通货膨胀的市场环境,那么企业所需要的发展资金就会增多,企业就会面临资金链问题,企业的发展就会陷入不利的境地,从而让企业的生存压力不断的提高。

(四)民营企业融资过程中遇到的陷阱

现今的市场环境相当的繁杂,当下我国的企业在进行融资工作的时候将会遇到各种陷阱,这些陷阱包括企业融资信息收集出错、融资过程中遇到诈骗等等,一旦当企业在融资但是过程中陷入了金融陷阱中去,企业的发展压力就会不断的加强。企业的管理部门的决策将会受到各种掣肘,企业就会处于危机状态。基于此,当下我国企业应当要充分重视自身融资工作的安全意识提升,让企业的融资工作顺利的进行,让企业在这个竞争压力极大的市场环境中获取发展机遇,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二、当下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管理对策分析

现下我国金融企业管理部门在知晓自身融资工作中存在着的风险之后,就应当投入精力去建立完善的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管理对策。其融资风险管理对策应当充分契合现今企业的发展现实,要能够让企业能够在这个竞争压力极大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去。下面列举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管理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

当下我国民营企业在进行融资的时候应当要认识到完善的民营企业金融融资风险评估机制建立工作的重要性。在具体的风险评估体系建立工作中,企业管理部门要对可能出现的企业融资风险类型进行分析,要通过分析总结工作去落实风险评估预设工作,为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3]。此外,当下我国民营企业管理部门也应当要依照市场环境和国家政策的变化去进行风险评估机制的选择工作和风险管理队伍的建立工作,让企业融资过程中所出现的风险得到良好的控制,最终让民营企业在这个竞争逐渐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去。

(二)融资之前应当确定资金需求量

现今民营企业管理部门应当意识到在进行企业金融融资之前应当要对企业自身所要发展的项目进行资金预估工作,要通过预估工作知晓资金的应用和投放时间[4]。在现今的民营企业融资工作落实的时候经常出现由于资金预估工作不完善而产生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由于资金不足导致企业项目落实进程缓慢或者资金过剩导致企业的融资成本不断的提高,最终导致企业的资源浪费现象发生。基于此,当下我国企业管理部门应当在融资之前通过会议、市场调研等等形式去落实好资金预估工作,让企业能够得到合理的资金量,让企业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去。

(三)进行融资方式的选择

随着现今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的加快,当下我国民营企业在进行融资工作的时候拥有了多元化的融资途径。这些融资途径虽然都可以帮助企业获取资金,让企业在市场中获得发展助力。但是这些融资途径有利有弊,因此当下我国民营企业在融资之时应当要注重融资途径的选择工作。在具体的融资途径选择工作中,企业管理部门要通过考察市场和自身企业特点的形式去了解自身的资金需求类型,然后选择一些契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的融资途径,让融资过程的风险大幅度降低,从而提升企业的融资成功率,让企业的发展潜力得到进一步提升[5]。

(四)建立完善的融资风险防范机制

现今的民营企业管理部门应当意识到当下的时代是一个资金来源渠道广泛的时代,也算是一个融资风险率大幅度提升的年代。因此,民营企业管理部门在落实融资工作的时候应当要注重完善的融资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工作呢。在具体的防范机制建立工作中,企业管理部门要建立融资风险评估和重大风险报告制度,让风险的预控工作得到落实,企业也应当要避免非法融资工作,让企业的发展一直在法律的保护之下[6]。此外,企业的管理部门也应当要对违反规定的融资行为进行谴责,要警惕市场上出现的各种骗贷事件,在融资之前要对融资方进行全方位的调查,签订合同等行为要在调查工作落实完成之后去落实,进而让我国民营企业能够在正确的轨道上发展,最终在这个市场环境中生存下去。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下我国民营企业所面临的融资风险逐渐的增多。因此,现今我国民营企业管理部门应当要充分意识到企业自身融资工作中的风险,要投入精力去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让企业能够在这个竞争压力极大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去。在具体的融资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工作中,企业管理部门要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要在融资之前应当确定资金需求量,要进行融资方式的选择,要建立完善的融资风险防范机制,从而让企业得到发展获取助力。

参考文献:

[1]巢凌.企业融资成本控制及降低的对策探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24).

[2]相建利.浅析“企业融资成本和风险控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05).

[3]封北麟.我国企业融资成本分析及降成本的对策——基于广东、浙江、江苏三省企业调查数据[J].南方金融,2016(12).

[4]多管齐下降低企业融资成本[J].功能材料信息,2016(04).

[5]陈岩,宋永美,李菲.国外企业融资调查制度对我国企业融资成本编制方法的启示[J].吉林金融研究,2017(04).

企业融资管理范文3

1.1来自合作银行的风险

按照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如若小微企业违约,小微企业偿还一部分贷款,银行要求担保机构承担贷款其余部分的偿还责任,这将大大降低银行审核和监督贷款的积极性。因为即使项目失败,银行承担的损失也微乎其微,于是银行可能会放松审核要求或后续监督管理,这样将直接引致银行放贷人员的操作风险。由于银行在整个融资担保贷款过程中只承担极小责任或“零责任”,将酝酿某些银行员工的道德风险。贷款项目成功了,银行获利;失败了,银行也不遭受损失。这样就激发了谋取私利的动机。如若某些银行员工违背职业操守,与被担保的小微企业串谋或勾结,恶意放贷,这将给担保机构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1.2来自融资担保公司的风险

资金规模小和乘数效应会引发流动性风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担保公司对外担保额可以放大到自有资本的10倍。然而资金倍数的放大也就意味着风险的放大,另外,担保机构往往资金规模过小,难以抵抗流动性风险。通常担保公司会制定一套规范的业务流程,并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客户才提供担保。但在现实中,一些担保机构没有建立审、保、偿分离制度,代偿制度,债务追偿制度和激励约束制度等;很多担保机构的制度流于形式,没有切实做到系统化和全面化,在实际操作中并未严格执行,容易引发财务风险和道德风险。

1.3来自政府的风险

1.3.1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健全潜藏风险随着担保行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相应的法律法规也陆续出台,然而后者的速度却落后于前者,这使担保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法律风险。虽然我国在1995年10月就已颁布了《担保法》,然而其部分条款和相关规定过于宽泛笼统,无法适应多样化担保业务活动的需要。随着2010年银监局等七部委《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我国担保机构的准入和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然而不同担保机构的业务操作流程存在个体差异,操作标准参差不齐,离整个行业的规范化管理仍有很大差距。

1.3.2政府不当干预或政策不稳定导致政策风险由于体制因素影响,我国担保行业的区域性质和政府性质明显,各个地区对担保行业制定的政策差异较大,并且多较为分散,有些不恰当的干预,包括无视担保业务条件,挪用担保基金,进行“指令担保”等,这在长期内不利于担保市场的发展。担保机构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扶持,尤其是财政支持,因此,政策的不稳定将使担保机构面临巨大的风险。当宏观经济发生变化或在经济机构调整期间,政府势必会调整小微企业及担保机构的支持政策,增加或减少担保机构资金的投入,甚至放宽或加紧担保业务的审核条件等,这必然会影响担保机构资金的稳定性和经营的安全性,带来担保风险。

2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风险管理的制度设计

2.1加强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当前,我国融资担保行业的实践已大大超前于国内立法的步伐。尽管政府颁布了《担保法》、《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但它们大多缺乏法律刚性约束,对许多具体事项没有提供实质性安排和考核标准,操作性不强。因此,我国亟需建立一套有效的法律法规体系,在市场准入、行为规范的监督和惩罚、法律责任和风险承担等方面,制定适用性和操作性都满足市场要求的法律法规。建立“一体两翼四层”的信用担保体系。其中,“一体”指明担保体系主体为城市、省、国家三级中小企业政策性担保,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和中央预算拨款,强调“多元化资金、市场化操作、绩优者扶持”;“两翼”形象地描绘了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互助性担保和商业性担保的辅助地位,以这两者为补充,完善担保体系建设;“四层”指的是国家、省(市)、城市、县(市)四级担保机构,基层担保机构直接服务于辖区内被担保企业,而省级及以上担保机构负责对下级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服务,中央相关部门对整个行业实施监管。

2.2提高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机构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完善融资担保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实现现代化经营管理。担保机构要建立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明晰“三会一层”的职责边界,需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确保经营决策的独立性。通过制定各种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实施科学、实用的业务操作流程,规范操作程序等。恰当运用各种风险规避措施。包括:①保证担保资金的现金流,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对资产负债比率进行管理,提高风险防御能力;②限制资金放大倍数、担保金额及单笔业务担保比率。担保机构资金的放大倍数即担保资金与担保贷款的比例,放大倍数的大小也决定了其代偿风险的高低。因此,担保资金放大倍数的确定在考虑效率的同时必须兼顾风险的控制;③采取反担保措施。为增强申保企业的责任心,担保公司应要求主要股东或企业法人提供个人财产抵(质)押,或提供信用保证,采取反担保措施,保障担保机构在事后实现追偿。应建立一套科学、完备的信用分级评估系统,对申保企业进行信用评价。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特性,将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等因素列入参考指标,建立涵盖申保对象资信、经营、财务、管理、发展前景等各种信息的综合评价系统。

2.3建立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风险转移和分散机制要采取多种方式形成风险共担机制。根据我国国情,通过科学的方法计算出银行和担保机构各自应承担的风险比例,并形成成文规定;应加强贷款银行承担贷款责任的激励机制建设,强化其对申保企业的责任感;加强贷款银行和担保机构间的协作关系,将授信审查与信用担保审查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1)建立再担保制度,形成多层次的再担保机构。省级再担保机构解决省内各地(市)担保机构的再担保问题,而省级再担保机构的再担保问题由全国性再担保机构解决。国家应对再担保机构的担保比例、担保费率等做出规定,制定出合理的再担保机构管理办法,对于再担保机构的放大倍数,可规定大于担保机构的放大倍数,并可随担保业的成长,逐步提高。(2)建立担保公司与保险公司间的合作机制,以转移和分散担保风险。目前,国际上成熟的担保机构都同保险公司进行了合作,运用大数法则原理来分散风险。(3)建立融资担保公司的担保投资机制。担保投资是融资担保和风险投资的一种有机结合,是指担保机构在为有潜力的小微企业,尤其是有潜力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同时,附加以认股权(期权)或转换权形式的一种对担保企业的风险投资活动。

2.4建立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机构信用补偿机制建立政府主导的融资担保行业外部信用补偿机制,这种补偿机制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①建立持续稳定的资金注入机制。对政府设立的担保机构,政府要有持续稳定的资金注入,并对担保机构部分业务承担有限赔偿责任,以恰当的风险代偿率对其进行风险补偿,以保障其代偿资金来源;②加强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力度,制定科技担保风险补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补贴、小微企业融资保险财税补贴等措施,激励担保行业服务于科技型小微企业;③建立社会捐助、其他主体投资等多元化的外部资金补偿渠道,不断扩大担保资金规模。建立完善的风险补偿程序,规范风险补偿行为;建立惩罚机制,对恶意骗取风险补偿金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2.5建立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监管体系(1)建立自律性融资担保行业协会。行业协会的作用主要在于:作为政府和行业、市场对接的桥梁,及时向政府反映行业的要求,对会员贯彻政府下达的相关法律政策并监督其落实情况。制定担保业的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实现自我约束,促进自律发展。促进同业的内部交流和信息共享,建立受保企业信用档案,实现互通有无,共同发展。(2)建立担保机构内部监督机制。通过建立内控报告、评价和纠错机制,实现对担保机构内部风险管理效果的及时检查和定期评价。担保机构内部的审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人员应积极参加对各项业务经营状况的检查,对担保机构自身的收支状况、资产负债状况和各种风控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应对措施。(3)建立科技型小微企业担保机构的外部监管机制。各级政府应建立融资担保监督管理委员会,对融资担保公司的风险管理制度、经营范围、担保资金的放大倍数、担保基金的保值状况、担保机构再担保情况、从业人员任职资格、风险准备金提取情况等进行监督管理,定期检查并对相应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报告、公示,以防范担保风险。监管部门应对担保机构的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督促担保机构定期向相关部门报送财务报表,保证信息的真实、及时和全面。

企业融资管理范文4

一、金融投资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1.企业经营发展期间,资金是不可缺失的重要因素,没有充足的资金,企业经营势必会遇到各种问题,因此能够筹集到大量的资金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正常情况下,企业有3个途径可以得到资金,第一个是自己发展过程中积累的资金;第二是通过银行贷款筹集资金;第三通过负债的形式来完成融资。企业融资最为重要的方式的途径就是股票,因此企业领导者对股票要有非常详细的了解,比如了解股票发行的特点与管理机制等。从中可以发现,融资管理能够帮助企业顺利集资,实现发展。

2.企业所进行的每一次投资,都会选择不同的方式,比如买卖股票、信托,虽然这是一种投资行为,但是却也是一种融资,如果不进行良好的融资管理,企业投资也可能会归于失败,因此金融投资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十分关键,也十分必要。

3.企业长久发展的实现,既要企业自我付出,还需要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借助外界因素,同时还需要按照我国规定的金融管理条例进行规范经营,合理高效的利用资金。而要做上述这些,企业金融投资管理必不可少,也正是因为如此,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能缺少金融投资管理。

二、企业经营管理中金融投资管理的应用措施

1.具备金融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健全自我金融管理体制。

企业金融投资管理主要包括企业投资规则管理、投资结构管理、投资内容管理等。无论那一项内容都涉及到风险,如果不加以预防,风险就会成为现实,使得企业陷入发展困境。为此,企业有必要建立健全自我金融管理体制,树立风险意识,这样即便风险来临,也不会使得企业无法解决。

2.加强人员建设,与此同时明确企业金融投资方向。

企业投资过程中,资金尽管是最重要的因素,但是除此之外,管理人才也十分重要。毫不夸张的说,企业发展的根本就是人才,要想保证企业每一次投资决策都正确,投资管理人才必不可少。为此,企业必须加强人员建设,吸引专业素质的投资管理人才,同时还对员工进行投资方面的培训,以此保证投资管理员工能够胜任资金的工作岗位,帮助企业领导者作出每一次正确的决策,形成企业的投资方向,这样企业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能够保持稳步发展。

3.重视预算编制工作。

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主要是与企业预算管理是否优良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企业预算编制工作也关系到企业绩效,因此企业必须做好预算编制工作,以便能够为金融投资管理提供基础条件。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第一,企业开始新一期的预算之前,预算管理人员要做好大量的前期工作,比如取证,调查等,以便能够为预算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第二,企业预算一旦决定,没有特殊情况,不允许变更,即便变更也要有合理有效的变更数据,按照统计数据依照有关程序展开变更,以便能够保证预算编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拥有一定的制约力,使得企业融资管理更具科学性;第三,企业领导必须严厉惩罚虚假预算的部门,无论是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预算结果错误,领导者都不能姑息。

4.采用ERP系统进行企业金融投资管理。

现代企业在发展经营过程中,尤其是金融投资管理,通常都会选择应用ERP系统,该系统既能够使得金融管理更趋合理性,同时也能够帮助人力资源管理更趋科学性,使得人力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ERP系统与其他系统相比,更具标准性,领导通过ERP系统既能够了解到在企业现有资金的流通情况,同时也能够了解到企业产品销售情况以及企业在市场中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以此帮助企业领导作出合理有效的决策。另外,ERP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管理者的远程调控,即便管理者在异地也能够进行管理。ERP系统应用于企业中,还可以实现驻外管理人才跨地域管理企业的经营状况,实时沟通企业经营信息,增加企业通过精细化管理后的企业金融管理成果。只有保持信息的实时交流才可以使企业管理人员全面掌握企业运行情况,给企业提供全面、正确的实时信息。比如,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摒弃了传统的企业账务管理方法,应用了具有现代化技术的ERP企业财务管理方法。降低了由于人为因素而影响的企业精细化金融管理效果的实现。对于精细化管理软件,企业还要及时更新软件,还要以此基础进行研究企业金融管理软件,提升企业金融软件的信息化、办公自动化。

5.评定企业信用。

当企业在进行交易时,需要将交易对象的详细情况调查清楚,根据交易方的企业运行状况、企业生产质量进行评定交易方的信用度、生产价值的盈利度,这也是企业的必需要求。减少企业风险,使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企业经营资金、企业金融投资管理平稳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正确合理的利用金融投资管理,既能够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也能够促进企业向着更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企业借助金融投资管理会不断的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引进大批优秀投资管理人才,以此保证企业面对困难能够游刃有余。

作者:郭一雄 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MBAMPA教育中心

企业融资管理范文5

关键词:融资租赁;应对策略

融资租赁是一种新型的金融产业,是一种借助现代金融体制的支持发展起来的,集融资和融物、贸易与技术更新与一体的新型金融产业,已经成为一种企业现金流问题的重要解决路径,日益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选择之一,在一定程度上结解决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优化资金管理工作,能够为融资租赁企业的业务拓展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防范流动性风险,增强企业竞争力。

一、融资租赁的含义

融资租赁是指租赁公司以融资为目的对承租人自主选定或自有的租赁物件进行购买,然后将该租赁物中长期地出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按期支付租赁,租赁到期时承租人可续租、退回或留购租赁物。融资租赁的实质是以中长期的物品租赁代替高投入的直接融资购买,其本质是一种非银行金融形式。

二、资金管理对融资租赁企业的重要性

融资租赁企业作为融资租赁的主体,其资金管理直接关系到融资租赁市场的稳定、融资租赁企业的发展和融资租赁交易能否顺利进行。结合融资租赁的特点,我们从以下三个角度说明资金管理对融资租赁企业的重要性。

1.流动性角度

融资租赁企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融资租赁能够避免企业直接采购大宗物品,从而减少企业的资金压力,也使得企业不用到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进行贷款。虽然融资租赁企业能够为其他企业提供融资租赁服务,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是当前绝大部分融资租赁企业本身的资金来源却是银行,小部分来自债券、证券或者自有资金,这就给融资租赁企业的资金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须审慎处理。在常规的融资租赁业务中,融资租赁的期限一般较长,银行贷款的期限虽然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需要确定但是却不能根据租赁期限来确定,银行贷款的期限和租赁期限二者很难重合,一旦银行贷款到期,租赁业务尚未到期,融资租赁企业的流动性风险倍增。

2.租赁资产角度

租赁物是融资租赁企业的重要资产,能否加强租赁物的管理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存在和发展。在租赁过程中,如何精准的把握企业的资产情况成为保证资产安全的重要一环,在租赁期间,租赁物的使用和维护都归承租人进行,承租结束后租赁物的剩余价值估算将直接决定租赁物能否继续被转租,一旦剩余价值的估算出现误差,融资租赁企业将会遭受损失。同时如果在租赁期间没有准确的把握租赁物的状况,就有可能导致被租赁物出现被抵押或者损坏等情况。

3.利率和汇率角度

融资租赁业务是依赖于现代金融体系存在的,融资租赁业务开展过程中租金与利率和汇率紧密联系,同时租金也与所租赁的资产的价值紧密联系。融资租赁企业的收益等于租金收入和服务费用减去企业运营成本及银行融资成本,其中银行融资成本占比较大,因此银行利率的变化对融资租赁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同时由于融资租赁企业的特点导致企业的大量资金被租赁物占用,且占用的时间相对较长,资金回收的周期较长,在这么长的周期内,银行利率对企业的影响非常大,如果不能充分利用银行利率的变化做好相应的资金管理,企业将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对于部分涉外的融资租赁企业来说,尤其是经营跨国贸易的融资租赁企业,不确定因素很多,其中外汇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外汇的变化也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拉高企业的生产成本,影响企业资金流动性。

三、融资租赁企业资金管理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

结合融资租赁企业的生产实际,融资租赁企业资金管理风险的来源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尽职调查不到位,融资租赁企业在对承租人进行调查时,只核对基本信息及其提供的财务报表,不进行现场核查,不对其盈利能力或者流动性进行调查。二是融资受限制,融资租赁企业本身的资金来源单一,尤其是主要依靠银行,缺少必要的融资途径,导致企业承担较大的流动性风险。三是对于租赁资产管理不到位,很多租赁企业对于租赁资产的管理没有实现标准化,随意性大,过分的看重短期收益。要解决这些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强化财务风险意识

近几年融资租赁行业呈快速发展态势,这样的市场环境容易使整个行业变得浮躁,忽视企业资金管理和财务风险。因此融资租赁企业要强化财务风险意识,尤其是企业的主要管理者的财务风险意识,有了高的财务风险意识才能从制度上管理上来进行规范。

2.进行全流程风险管控

首先要对承租人进行全面系统的调研,对承租方的资产情况、盈利能力、偿还能力进行科学预判,包括通过直接手段和调查其相关联企业等方式进行,务必保证企业的信用信息真实可靠,对其所承担的出租风险进行准确的判断。其次强化租后管理,时刻掌握租赁物的情况,防止承租人违背相关合同,如果出现承租人无法承担租金等情况能够果断的收回租赁物并要求对方赔偿损失。

3.优化流动性管理

融资租赁企业要加强流动性日常管理体系建设,提高流动性管理能力。要完善企业融资结构体系,建立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指标监测机制,通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相关指标实时反映融资结构对资金流动性影响的大小,要结合企业经营实际定期开展阶段性流动性压力测试,针对测试的情况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流动性应急方案。

4.拓展多元融资渠道

随着融资租赁业务的不断拓展,企业的资金需求更加迫切,而单一的融资渠道无论是融资量还是融资安全性方面都难以满足企业需求,融资租赁企业要尝试拓展更多的融资渠道,常见的方式包括信托产品、证券市场、海外直融等方式。这其中海外直接融资是目前国家政策优惠力度最大且发展最迅速的方式之一,海外直接融资具有成本相对较低,但期间较长的特点,能够非常好的满足融资租赁企业的时间匹配问题,将直接降低融资租赁企业的流动性风险,除此之外,海外直接融资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广企业的知名度,在融资的过程中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海外市场,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贾晓玲,宋勇.融资租赁财务风险控制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2).

企业融资管理范文6

【关键词】企业集团;融资过程;财务管理;意义;难题及优化

企业集团是社会与市场经济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它的存在具有很大的意义。而公司经营过程会对企业集团经营成败有很大影响,企业经营过程中财务管理的工作是很关键的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很大影响。新时代经济背景下企业普遍从单一模式转型为集团化,不停改进传统财务管理模式让企业的发展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进步。因为企业集团融资过程一般具有较大的规模,因此需要在融资过程中严格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才可以保证整个融资过程的效率和质量,满足企业集团融资所需求的实际效果。因此,探索选择一种适用于当下经济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1企业集团融资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与作用

1.1财务管理工作对于融资过程中的需求具有应对作用

一般企业集团每一年都会对本年中需要的资金总数进行简单评估,这项工作对企业集团调整优化自己的存留收益以及分配利润等环节很有帮助。真实有效的财务管理数据是企业集团的重要依据,用来掌握一定的融资的范围,而且尽量减少将融资成本使用在外部的资金上,节约下来企业集团经营过程的成本消耗,推进企业集团稳步经营。

1.2降低融资的成本,确保有效利用资金

企业集团的融资过程中,有效合理的财务管理对于公司充分认识外部的滚动融资成本有很大帮助,准确地估计所需资金的实际金额以及更低的成本要求,以确保长期建立一个理想的融资计划让企业健康运行。因为财务人员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了企业集团的资本结构,因此只要融资市场波动,它可以及时有效对于实际情况建立融资策略来适用本企业。

1.3预防和控制融资风险

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备受国家重视,政策支持越来越大,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然而,企业集团实际上有更多的社会责任,只有加强财务管理才可以实现透明的决策活动。确保有效地利用资金,从而避免项目随意性投资,有效地防范和控制投资风险。

2企业融资过程财务管理中的难点

2.1财务用贷不合理现象

为了实现不同区域和行业的快速发展,企业集团不能仅仅依靠内部积累的资金量,还需要拓展集团融资的规模。许多企业集团使用信贷政策的地区差异和行业差异来选择低成本和便捷的融资方式借入资金。然而,借款单位落实融资贷款后将资金归集到集团总部,然后再由集团总部资金管理部门按照下属企业资金需要进行统一筹划使用。这导致借款主体与用款主体分离,实际使用款项的企业集团和多方面融资主体存在差异,加大了融资的风险。部分集团公司没有考虑到自身的实际经济条件,盲目投资,并把他们的投资目标投向了新的领域。新项目投资金额大,投资回收期长,投出资金难以在短期内实现规模回流,从而导致集团企业出现资金短缺进而陷入经营危机。

2.2融资方式较为单一

中国大部分企业的融资方式比较单一,这限制了资本结构和融资方式,也限制了企业集团对于资本结构与融资方式的优化。单一的融资方式一方面体现在向银行融资贷款解决资金来源,另一方体现在利用资本市场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尽管中国政府已经提出了建立和完善金融体系,中国的企业集团的融资尚未充分参与债券市场,并且其流动性较弱。

2.3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养不高认知不足

企业集团的快速发展使得融资活动变得更加频繁与多样,进而增加了企业的收益风险、融资风险以及现金风险。因为部分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对融资风险认知度不够,相关意识较为薄弱,导致没办法协调投资分析与融资风险的关系,没有办法制定出具体的融资风险应急预案。所以部分财务管理人员不能有效地防范融资风险,进而造成企业融资过程当中的实际效果较差。

3如何优化融资过程中的财务管理工作

3.1改进和完善财务管理体系

如果想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产品的生产以及财务管理对于一个企业经营活动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各方面流程的管理趋于更和谐的互补,更好的连接,更精准的适配,以及更完善的既能衔接又能独立的单项体制,才能达到完善管理体系的目的。这就需要全面详细地分析了解各方面对整个体系的线性相关的影响程度。作为一个企业集团,想要让各个流程稳定地实行,还需要制定完善一个有效切实的财务管理制度,这对于企业来说是稳固的根基,对于个人来说有是很有力的根据,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除此之外,要注重管理人才的个人技能,加强培训,赏罚分明,从而从战术上提高管理水平。企业还需要对内部管控时刻保持警惕,谨防“空饷”与不明财产流失,更要提防数据错误,要按时检查,及时排查解决问题。为了更好在生产经营流程中发现问题,更好的把控各种不良因素,需要一个明确简化又详细的流程实况,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改进机制,要让企业职能部门彼此之间形成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形成企业良好的协调督促工作环境,从而更好地做财务管理工作,为企业融资提供更有力的财务支持。

3.2如何更好地把控企业效益与成本

为了保证企业融资后的稳定利润,提高生产过程的高效性,严格控制好成本支出的比例,充分协调好融资与财务管理的关系,进一步提高生产经营的效果。有以下改进与参考方法。

3.2.1要重视企业管理理念

为了保证企业融资后的稳定利润,企业财务管理应充分发挥职能,把控好成本效益,要有成本效益的相关理论基础知识,要有经验丰富的经营财务管理人才,并且充分了解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融资的情况,坚持企业自身的原则与管理理念,达到提高成本效益的效果。

3.2.2完善成本效益的管理体制

要严格遵从企业自身的原则与管理理念,实现成本效益的高效运转。对内一定要明确从上级到下级各个人员的职能,应该履行的职责,各自拥有的权利以及任务与分工,防止岗位被架空。要合理严密地周转局部资金,内部银行要合理地结算保证各生产过程的持续运行,更要活用资金,及时处理资金异常结余。销售与财务等相关部门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欠款处理政策,积极有效地控制财务收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3完善负债融资体制

企业为了更好地在现代大环境下生存与发展,无可避免地采取负债融资经营。因此要完善负债融资的体制,清楚负债融资的风险。风险之一就是可能会使企业最终破产,但是负债经营也可能使企业更好的与同行业企业进行竞争。负债融资依然是企业发展主要考虑的手段之一。因此这就需要企业集团生产销售与财务部门加强协调配合、通力合作。企业集团准备采取负债经营的计划同时,要明确风险和可能会突发的情况,要给自身留有后路,做足准备工作。如果没有树立好风险意识,没有及时做好准备工作,企业就会面临无法估量的经营风险。财务部门一定要控制好负债比率,管控好负债数额,更要努力优化资金结构。

3.4完善资本经营体制

建立资本经营体制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企业资产保值与增值。这就需要企业集团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对资产的管理,要控制资产消耗与浪费程度,改善资产投入后没有管理秩序的状况。因此企业要加强资产监管,做好资产运营数据收集,及时对资产运营效益进行分析,改进提高资产运营效益方式方法,提升企业资产的价值。要时刻注意资产运营的状况与模式,改善企业经营环境,提高企业资产的融资抵押担保能力,促进融资方案有效落地。企业集团要做好资本经营、收益管理、资产分配的统筹规划,为企业有效融资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4结语

企业经营过程中财务管理的工作是很关键的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很大影响。因此探索选择一种适用于当下经济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集团融资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财务管理工作对于融资过程中的需求具有应对作用,还可以降低融资的成本,确保有效利用资金,预防和控制融资风险等等。同时,财务管理过程也存在财务用贷不合理、融资方式过于单一、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认知不足等问题。因此我们要通过健全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增强成本管理、增强资本的经营以及负债融资管控,优化财务管理工作,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根本需求。

参考文献

[1]王体昌,李爱彬.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初探[J].科学与财富,2011(7):29-30.

[2]余良挺.企业集团实现有效财务管理途径探讨[J].当代经济,2012(24):20-21.

[3]万晓萍.企业集团财务管理问题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4.

[4]张喜柱,秦学京.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3(11).

企业融资管理范文7

关键词:国有企业;投融资;风险管理;应对策略

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运转的重要职责。随着经济全球化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国有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增大。为了应对这一局面,企业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升自身经济体量,增强风险防范能力,扩大投融资活动带来的经济效益,为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国有企业融资风险防控概述

国有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融资风险管控是其管理工作的核心重点。对于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而言,自身经济体量和规模的扩大,必然要涉及投融资活动,只有通过降低融资风险,提高融资能力,才能为企业健康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一般而言,国有企业的融资风险管控能力与三因素有关,分别是运营管理水平、融资结构以及风险管控意识,因此企业应当从以上因素着手,积极完善风险防控措施,有效降低企业投融资风险。

二、国有企业投融资存在的风险问题

1.融资产品错配风险。融资产品错配风险是指因产品错配而带来的风险。首先,部分国有企业会以中期贷款的方式从银行获得融资资金,但是该企业的投资方式则采用长期股权投资,因而难以在短时间内将股权投资的收益收回,无法及时偿还贷款,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就会引起企业的高负债,增大企业的现金流压力。倘若长期应用该方式来进行投融资活动,必然会为企业带来资金风险,该风险是因企业融资产品与投资活动匹配度较低引起的。

2.期限错配风险。期限错配风险指的是企业在短期内借款比例较大,而该项目的实际完成周期较长,没有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相应指标,进而未能产生预期收益,使得企业没有足够资金来偿还债务,进而引发融资风险。事实上,企业的融资规模应和资本规模保持一致,使企业融资管理机构能够满足企业日常融资活动需求。倘若融资规模过大,则会增加企业的负债风险,而如果融资规模较小,则会使得企业无法充分利用闲置资金,降低内部资源的使用效率,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3.融资结构风险。融资结构是指企业在进行融资活动时,根据不同渠道获得融资金额确定当前的融资比例关系。而融资结构风险则是指该结构不合理所引发的财务风险,对于国有企业的融资活动而言,当前主要的融资方式为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股权融资主要在国有资本的基础上进行融资,风险系数较小;而债权融资则是通过商业银行和债券市场来完成融资,该风险系数相对较大。一般而言,国有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管理状况来选择合理的融资结构,倘若当前发展状况良好,可适度提高债权融资比例,如果经营管理不善,则要降低债权融资比例,规避融资风险。

4.国家政策风险。国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然会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国家政策的改变会在短期内对市场环境造成冲击,倘若企业未能提前做好预测以及应对措施,那么就会为企业带来严重的市场融资风险。首先,政府补贴政策影响,国家政策中包含对国有企业的补贴政策,如果该政策发生变化,那么便会对企业经济效益带来影响;其次,产业政策影响,该政策变化会使得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发生改变;最后,金融监管政策影响,因国有企业的自身属性,更易受到金融监管政策变动的影响。在国家政策倡导去杠杆的背景下,企业在负债的状况下进行融资,就有可能导致监管部门介入。

5.企业经营风险。企业经营风险因素包括企业治理结构、多元化业务结构。首先,治理结构风险指的是企业为了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对企业现有治理结构进行调整和改进,从而带来了融资管理风险;其次,多元化业务结构风险指的是企业的业务结构中涉及多种业务活动,比如融资担保、风险投资、房地产业务开发,就会增加企业财务管理难度,进而影响融资活动。

三、国有企业投融资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1.提升财务管理能力。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以及风险防控等工作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提升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对于新时期企业战略转型十分必要,可从三方面着手处理。首先,企业要对当前市场外部环境以及自身发展阶段进行调查研究,在获取充足数据资料后,通过对其分析整理获得新时期企业的长远战略目标规划,并以此为依据探索企业新的发展空间,以发展需求来激励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其次,在企业新时期财务管理转型工作时,必然涉及制度完善,因此企业还要针对当前企业的财务管理需求,对现有制度流程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此作为新时期财务管理工作的执行依据;最后,企业可在企业内部树立健康良好的财务管理意识,企业负责人可发挥领导表率作用,积极主动学习了解财务管理专业知识,从而对财务管理工作引起高度重视,为财务人员开展工作争取必要的资源,促进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2.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国有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能够有效缓解融资依赖性过强的问题,企业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处理。首先,国有企业管理层应对内部资金使用引起高度重视,在进行资金使用前,做好详细合理的预算编制,严格按照预算编制使用资金,降低内部资源的浪费,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其次,应收账款占据着企业资源一定比例,因此企业要对应收账款拖欠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应收账款进行分类处理,针对不同类型的款项采取对应的措施,加快应收账款回收速度;最后,在应付账款方面,企业可根据自身当前运营管理状况,对部分应付账款采取推迟付款的措施。并将内部资源投入到当前发展阶段的核心业务当中,促使内部资源的价值发挥至最大化。

3.增强财务人员素养。国有企业投融资活动需要财务人员参与完成,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对企业投融资活动的工作成效有着直接影响,因此企业应当及时增强财务人员素养,使其业务能力满足企业的财务管理需求,企业可从三方面处理:首先,企业要明确新时期财务管理工作的定位,及时摒弃传统核算财务管理观念,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决策规划的职能作用,进而发挥财务部门的深层价值;其次,财务专业管理知识是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因此,企业可通过开展思想宣传活动以及知识讲座,动员财务人员积极学习最新的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内容;最后,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成熟,企业将管理工作与信息系统结合,已成为当前财务管理转型的必然趋势,因此企业财务人员应当熟练掌握财务信息系统的操作方法和运行原理。企业可邀请业内专业人士来企业内部,为员工讲解信息系统的操作要点,并在现场演示其操作步骤,企业管理层可将学习成果与绩效考核挂钩,确保员工真正掌握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力,全方位提高员工财务专业素养。

4.加强融资团队建设。人力资源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基石。国有企业可根据需求,加强融资团队建设,从而推动企业资金良性流通。企业可从两方面着手处理:首先,构建融资团队必然要强化团队内部凝聚力,因此企业要对薪资体系进行优化,按照融资团队的职责按劳分配,确保薪资体系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从而最大程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融资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其次,融资团队也应处于不断改进更新的良性状态,为此企业要根据当前融资管理的需求,定期从外界引入高素质专业人才,为企业的融资团队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还能为其他成员提供咨询指导服务。在短时间内提高团队整体素质,为融资难题的解决奠定扎实的人才基础。

5.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在当前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进行投融资活动必然伴随着风险,因此健全风险防范机制至关重要,可从三方面着手处理:首先,企业要提高风险管控意识,在企业内部树立风险防范思想,促使全员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开展各项工作,避免因人为操作失误,为企业带来额外的风险;其次,管理层在制定决策时,要提前做好调研准备工作,以可行性分析报告以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决策规划,降低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最后,企业可将风险管控以及信息系统有效结合起来,借助信息系统构建风险数据库,将企业遭遇过的以及常见的风险数据信息收集到数据库中,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从而提炼出各类风险类型的典型特征,生成风险预警模型,并针对其特征制定对应的应对措施,实现企业风险管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综上所述,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做好投融资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稳定运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管理层要对投融资风险管理引起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完善的风险管控机制、提高财务人员专业素养、提升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并建立多元化融资管理模式,促进国有企业投融资领域的创新发展。由于本文篇幅限制,难以将所有涉及国有企业投融资活动的问题一一分析阐述,因此需要国有企业在管理工作中积极探索和学习,从而总结出适合自身投融资管理策略体系,在提升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为我国经济建设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辉金波.地方国有投融资平台公司创新风险管理的研究[J].中国商论,2017,000(007):108-109.

[2]苏德敏.新时期国有投融资平台公司存在的问题及变革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8,000(030):91.

企业融资管理范文8

关键词: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风险;管理措施

中小型企业是金融领域中的中坚力量,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和企业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中小型企业就开始采用供应链融资的方式争取市场,久而久之,很多企业都通过这种方式抢占市场,就出现了赊欠账款的现象,企业只是一味地抢占市场,却没有充分的考虑风险问题,因此,对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及风险管理措施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供应链融资模式概述

在金融市场体制的大背景下,金融的核心及基础功能以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为依托,金融的核心是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供应链融资就是在此基础之上,借助银行的丰富资源与权利,也就是说银行通过对企业的信息、资金以及生产经营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将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以及相关的配套资源作为一个整体,考察与评估企业的实力状况、资产信用等,从而为企业提供贷款的一种融资模式。供应链融资其本质来说,就是借助商业银行的优势扩展一种新型贷款模式。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供应链融资模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灵活性与便利性,占据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与传统的融资手段相比较,供应链融资模式可以更准确、全面地把控与了解企业的信用状况以及资产实力等具备信息,它整合了供应链上的所有信息数据,包括资金、信息、物流以及相关的债权债务关系,提高了供应链运作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2中小型企业供应链融资的模式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面临着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尤其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由于其规模结构比较小、资金实力比较薄弱以及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模式比较落后等多方面因素限制,导致中小型企业正面临着融资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与挑战,企业必须要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深入研究与积极应对当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现阶段,中小型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可以大致分为采购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供应链融资模式的本质就是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解决中小型企业资金短缺问题,降低金融机构房贷的风险,实施中小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首先,采购阶段。最近几年来,互联网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互联网在使人们的生活与工作都发生着重大的变革,同时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中也在广泛使用互联网,使得经济市场变得越加复杂、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提出严峻挑战。企业融资问题是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环节,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供应链融资模式下,核心企业的还款能力是一个重要考量因素,作为销售商的中小型企业将货物出售给下游核心企业,然后将未到期的债权作为质押,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提出贷款需求。由于对客户太过于信任,盲目地争取市场,忽略了企业实际应该的收入是否可以及时得到,只注意到账面的收入,这是与实际不相符的。而且很多客户都会有违约的现象或者不守诚信,导致中小型企业的资金流动出现紧缺,没有强大的资金来支持,中小型企业就没法顺利的运作。在中小型企业出现问题时,由核心企业承担还款责任,也就是说中小型企业不承担还款责任,但是需要承担一定的销售风险,这类模式就是供应链融资的主要方式。其次,销售阶段。企业融资主要就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计划、协调以及控制等,从而保证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都可以有序进行,有效开展,取得预期成效。而金融功能不是由单一的功能构成,它分为几个不同功能,这几个功能是按照层次划分的。中小型企业将其预付账款作为质押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提出贷款申请,银行在得到核心企业的承诺之后指定第三方机构进行相关审查,并转移核心企业手中的提货权,最后再向中小型企业发放贷款。但是在销售阶段,经常由于中小型企业在对客户没有仔细的分析与考察之下就盲目的相信对方,大大增加了企业承担的责任与风险,一旦出现任何融资问题,供应链融资模式上的下游企业将会对销售渠道来源资金承担责任,并采取相应措施促进中小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生产阶段。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都是当下社会发展的两大金融体系,监管当局在对中小型企业审查之前,要充分了解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了解与清楚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各自的优缺点,在企业支付资金或者卖方存货之后才可以采用有货融资方式。如果中小型企业发生违约或者资金使用出现问题,核心企业对偿还损失或者质押的存货承担责任。

3中小型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风险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推进,近几年,实体建设投资规模逐渐扩大,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对其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与推进的背景下,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相对落后与陈旧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大部分企业缺乏专门的金融机构管理,信息公开制度不完善以及资金实力比较薄弱等问题,使得融资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在供应链融资模式中,核心企业因为其规模大、资金实力雄厚,成为整个供应链融资发展和壮大的支柱,也就是说由于核心企业在供应链融资模式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核心企业出现违约现象,就会影响到其他中小型企业,甚至是整个金融领域。由于对市场发展趋势以及现状没有进行充分分析与考察,就会导致应收账款这种不合理的现象。现阶段,中小型企业内部的管理不够完善,还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的管理。也没有相关的负责人对应收账款这种现象带来的后果与影响进行管理与监督,垫资的工程会经常出现赖账的现象,还有的企业出现应收账款现象是由于严重的不负责任与技术管理水平不高导致的。此外,二级市场的流动性不足,容易导致市场投资者面临自身拥有资金被套牢的风险,也就是说二级市场缺乏灵活性,相关制度与设施还不够完善,二级市场存在的各类问题必然会影响一级市场的发行水平,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一级市场的发行,不利于吸引新进投资者,从而影响了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效用。

4供应链融资风险控制的相关管理措施与建议

中小型企业是我们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社会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增长与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了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赢得生存发展的空间,充分认识与理解融资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首先,在供应链融资市场中,建立健全第三方监督机构,加上对供应链上核心企业、中小型企业以及银行等商业机构的审查与监督力度,必须不断优化财务管理,规避市场风险,合理安排融资数量与资本结构比例,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给予相应的惩罚,从而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与综合实力。其次,掌握市场动态,完善组织机构。作为企业的决策者要学会收集与利用这些市场数据资源,促使决策的形式以数据为核心的转变与发展,发展市场机会,建立专门的供应链融资管理机构和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对供应链融资业务进行操作和管理,并且将传统的业务管理部门与供应链融资业务相分离,规避市场风险,将财会管理与自身优势有机结合,解决当前企业生存经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而不断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最后,建立供应链战略合作关系。为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据有利地位与形成更大的市场空间,建立标准化的企业信息管理平台,将财会管理制度与企业发展战略充分结合,实现中小型企业、银行和核心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保持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

5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渗透,融资问题以及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越来越突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乃至各行各业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供应链融资业务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建立健全一系列的监督管理制度,并且积极主动完善相应的审查制度,对申请贷款的中小型企业牌进行严格的审查,考察其经营能力与信用、实力等情况,强化风险意识,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促进供应链融资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燕.供应链融资在我国进出口中小企业国际贸易领域的应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7.

[2]尹秋悦.基于供应链融资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评估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

[3]孙曙光.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风险控制研究[D].宁波大学,2018.

[4]刘辉.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5]汤佳.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风险及其防范探讨[J].市场论坛,2018(4).

[6]张利原.基于供应链融资视角的青海中小企业发展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18(5).

[7]陈韬.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及信用风险评价[D].昆明理工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