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管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企业融资管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企业融资管理

企业融资管理范文1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管理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民营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逐渐的加强。当下我国民营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正在变得恶劣。虽然许多民营企业的发展速度不断的提升,但是也有一些企业在这个市场环境中被淘汰。民营企业的融资工作是助力企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帮助企业在这个市场中开辟新发展道路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现今我国民营企业所面临的融资风险也在不断的提高,这些风险对于民营企业今后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基于此,当下民营企业管理部门应当投入精力至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管理工作中去,让企业在这个竞争压力极大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去。

一、现今民营企业主要的融资风险

如今我国民营企业应当认识到自身融资工作中所存在着的各类风险,要对这些风险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要通过分析去寻找到将这些风险一一解决的具体对策。下面列举当下民营企业所存在着的融资风险。

(一)民营企业的债务融资风险

所谓债务融资风险指的是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向一些机构和个人出售了票据和债券,其目的是为了让企业发展具备更多的资金,从而在这个竞争压力极大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去。民营企业的债务融资具备快速、低成本等等优势,但是这种融资方式也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经营压力,倘若企业无法在一定的时间内将本息还清,企业的债务危机就会转变成为财务危机,让企业的发展陷入不利境地,倘若这个财务危机一直延续下去,企业就会面临破产的危险,最终在这个市场环境中被淘汰。

(二)民营企业的股权融资风险

所谓股权融资风险指的是企业股权被稀释的风险,当企业的投资者得到了民营企业的一部分股权之后,企业的所有者的股权就会被大幅度削弱,一些民营企业的小股东们就会完全失去自身所拥有的股权,最终致使企业陷入混乱的境地[1]。此外,一些投资者转变成为企业的较多股权者就会在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上与企业的所有者产生分歧,导致企业在进行具体决策的时候面临诸多的危险,最终致使企业的发展陷入不利境地,让企业在这个竞争压力极大的市场环境中失去生存权。

(三)国家政策和市场环境带来的融资风险

所谓国家政策和市场环境导致的金融风险指的是当前企业所在的市场环境的转变和国家对于市场的控制所带来的变数导致了的融资风险[2]。倘若当下的利率和汇率过高,导致货币紧缩,那么企业的融资就会面对贷款难、利息高、无法偿还本息等风险。外汇市场的汇率变化也会对企业的融资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让企业的融资面临的风险增多。此外,倘若当下是通货膨胀的市场环境,那么企业所需要的发展资金就会增多,企业就会面临资金链问题,企业的发展就会陷入不利的境地,从而让企业的生存压力不断的提高。

(四)民营企业融资过程中遇到的陷阱

现今的市场环境相当的繁杂,当下我国的企业在进行融资工作的时候将会遇到各种陷阱,这些陷阱包括企业融资信息收集出错、融资过程中遇到诈骗等等,一旦当企业在融资但是过程中陷入了金融陷阱中去,企业的发展压力就会不断的加强。企业的管理部门的决策将会受到各种掣肘,企业就会处于危机状态。基于此,当下我国企业应当要充分重视自身融资工作的安全意识提升,让企业的融资工作顺利的进行,让企业在这个竞争压力极大的市场环境中获取发展机遇,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二、当下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管理对策分析

现下我国金融企业管理部门在知晓自身融资工作中存在着的风险之后,就应当投入精力去建立完善的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管理对策。其融资风险管理对策应当充分契合现今企业的发展现实,要能够让企业能够在这个竞争压力极大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去。下面列举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管理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

当下我国民营企业在进行融资的时候应当要认识到完善的民营企业金融融资风险评估机制建立工作的重要性。在具体的风险评估体系建立工作中,企业管理部门要对可能出现的企业融资风险类型进行分析,要通过分析总结工作去落实风险评估预设工作,为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3]。此外,当下我国民营企业管理部门也应当要依照市场环境和国家政策的变化去进行风险评估机制的选择工作和风险管理队伍的建立工作,让企业融资过程中所出现的风险得到良好的控制,最终让民营企业在这个竞争逐渐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去。

(二)融资之前应当确定资金需求量

现今民营企业管理部门应当意识到在进行企业金融融资之前应当要对企业自身所要发展的项目进行资金预估工作,要通过预估工作知晓资金的应用和投放时间[4]。在现今的民营企业融资工作落实的时候经常出现由于资金预估工作不完善而产生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由于资金不足导致企业项目落实进程缓慢或者资金过剩导致企业的融资成本不断的提高,最终导致企业的资源浪费现象发生。基于此,当下我国企业管理部门应当在融资之前通过会议、市场调研等等形式去落实好资金预估工作,让企业能够得到合理的资金量,让企业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去。

(三)进行融资方式的选择

随着现今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的加快,当下我国民营企业在进行融资工作的时候拥有了多元化的融资途径。这些融资途径虽然都可以帮助企业获取资金,让企业在市场中获得发展助力。但是这些融资途径有利有弊,因此当下我国民营企业在融资之时应当要注重融资途径的选择工作。在具体的融资途径选择工作中,企业管理部门要通过考察市场和自身企业特点的形式去了解自身的资金需求类型,然后选择一些契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的融资途径,让融资过程的风险大幅度降低,从而提升企业的融资成功率,让企业的发展潜力得到进一步提升[5]。

(四)建立完善的融资风险防范机制

现今的民营企业管理部门应当意识到当下的时代是一个资金来源渠道广泛的时代,也算是一个融资风险率大幅度提升的年代。因此,民营企业管理部门在落实融资工作的时候应当要注重完善的融资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工作呢。在具体的防范机制建立工作中,企业管理部门要建立融资风险评估和重大风险报告制度,让风险的预控工作得到落实,企业也应当要避免非法融资工作,让企业的发展一直在法律的保护之下[6]。此外,企业的管理部门也应当要对违反规定的融资行为进行谴责,要警惕市场上出现的各种骗贷事件,在融资之前要对融资方进行全方位的调查,签订合同等行为要在调查工作落实完成之后去落实,进而让我国民营企业能够在正确的轨道上发展,最终在这个市场环境中生存下去。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下我国民营企业所面临的融资风险逐渐的增多。因此,现今我国民营企业管理部门应当要充分意识到企业自身融资工作中的风险,要投入精力去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让企业能够在这个竞争压力极大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去。在具体的融资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工作中,企业管理部门要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要在融资之前应当确定资金需求量,要进行融资方式的选择,要建立完善的融资风险防范机制,从而让企业得到发展获取助力。

参考文献:

[1]巢凌.企业融资成本控制及降低的对策探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24).

[2]相建利.浅析“企业融资成本和风险控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05).

[3]封北麟.我国企业融资成本分析及降成本的对策——基于广东、浙江、江苏三省企业调查数据[J].南方金融,2016(12).

[4]多管齐下降低企业融资成本[J].功能材料信息,2016(04).

[5]陈岩,宋永美,李菲.国外企业融资调查制度对我国企业融资成本编制方法的启示[J].吉林金融研究,2017(04).

企业融资管理范文2

1.1集团性企业的实际管理主要有下面这几个方面的特点

管理的协同性、统一的规范性、利益互动依存性以及集团总部的主导性,也正是因为这些特点所以才决定了集团性企业在实施融资战略管理时的可行性。

1.2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间接融资取得了不错的发展

从整体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集团性企业在融资活动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需要去及时解决的问题,比如融资渠道比较单一,对间接银行融资比较重视;信用比较缺失,这样就会导致融资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融资结构也不是很合理等。通过分析集团性企业的特点可以看出在实施融资战略管理的过程中,集团性企业是具备良好基础的,而传统融资存在的很多问题也为企业融资活动的改善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融资战略在运用和筹集资金的时候主要是从整体发展和长期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的,在集团性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经营环境经常都在发生变化,采用融资战略才能够让企业资金的运用效果和供应能力得到有效保证,这样企业才能够得到更加稳定的发展。

2融资战略管理理论

融资战略就是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内外部的环境情况,为了能够让企业发展战略的资金需求得到有效满足,来对企业一些重大问题进行系统和长期的谋划。而融资战略目标就是指企业在一定的战略时间内需要完成的资金筹集的总任务,它不仅包括了资金筹集的数量,同时也包括了资金筹集的质量。在实施融资战略的时候需要建立在集团集权式的管理上。企业的融资战略应该要和企业的经营战略相一致,同时还需要通过相应的融资活动来影响和支持企业的经营活动。企业在制定经营战略的时候,融资战略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和控制作用,同时还可能会对企业的发展情况产生直接影响。当企业的经济战略不断变化的时候也需要对融资战略进行相应的调整。

3集团企业融资战略管理:基于某集团的案例分析

本文所分析的这个集团性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取得今天不错的成绩和社会地位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时候该企业也发生了比较严重的支付危机。随着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开放了外贸交易权,使得该企业之前因为政策性形成的垄断市场开始逐渐消失,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同时企业的内部管理也开始失控、职工的价值观念扭曲、在实际的扩张中比较盲目。这样就最终导致了这次支付危机的发生。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首先就需要对经营战略进行相应的改善。该集团性企业在面对外部经营环境不断变化的时候,采用的是主动去适应的方式,以提升企业的价值为导向,推进市场化发展的战略,加强面向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培养,让企业在新的外部环境下重新获得了生机和活力。同时还对企业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对企业业务进行重组,这样就让企业的生存空间拓宽了。该集团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融资模式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选择,融资活动从逐个的点转变成整个集团的面,融资实务从单一的银行信贷转变成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而融资战略也开始逐渐变得清晰。

4集团型企业融资战略管理:由某集团案例所引发的思考

4.1制定融资战略。

在对融资战略进行制定的时候首先应该要对企业现在和以后可能遇到的融资环境进行分析和了解,而在对融资环境进行分析时则主要可以从外部融资环境和内部融资环境来进行。通过分析和判断融资环境,能够有效的形成融资战略的主导思想。其次是选择融资战略目标,融资战略目标一般包括了要满足资金的需求、降低融资的风险以及降低融资的成本。最后就是评估融资能力,融资能力也就是企业在财务风险下能够承受的最大融资金额。要制定出合理的融资战略,前提就需要确定出融资能力,它会对融资的战略走向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4.2实施融资战略。

在制定出融资战略之后,企业的融资能力以及自身能够承受的财务风险就能够得到明确,同时再根据投资和经营的资金需求就能够确定出企业以后的融资目标。随后就需要实施融资战略,在企业的整个融资战略管理体系中,融资战略的实施也是最关键和最后的环节。它主要就包括了融资方式的选择,融资战略实施体系的建立、反馈融资战略以及调整和评估。

5结束语

企业融资管理范文3

1.1来自合作银行的风险

按照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如若小微企业违约,小微企业偿还一部分贷款,银行要求担保机构承担贷款其余部分的偿还责任,这将大大降低银行审核和监督贷款的积极性。因为即使项目失败,银行承担的损失也微乎其微,于是银行可能会放松审核要求或后续监督管理,这样将直接引致银行放贷人员的操作风险。由于银行在整个融资担保贷款过程中只承担极小责任或“零责任”,将酝酿某些银行员工的道德风险。贷款项目成功了,银行获利;失败了,银行也不遭受损失。这样就激发了谋取私利的动机。如若某些银行员工违背职业操守,与被担保的小微企业串谋或勾结,恶意放贷,这将给担保机构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1.2来自融资担保公司的风险

资金规模小和乘数效应会引发流动性风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担保公司对外担保额可以放大到自有资本的10倍。然而资金倍数的放大也就意味着风险的放大,另外,担保机构往往资金规模过小,难以抵抗流动性风险。通常担保公司会制定一套规范的业务流程,并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客户才提供担保。但在现实中,一些担保机构没有建立审、保、偿分离制度,代偿制度,债务追偿制度和激励约束制度等;很多担保机构的制度流于形式,没有切实做到系统化和全面化,在实际操作中并未严格执行,容易引发财务风险和道德风险。

1.3来自政府的风险

1.3.1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健全潜藏风险随着担保行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相应的法律法规也陆续出台,然而后者的速度却落后于前者,这使担保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法律风险。虽然我国在1995年10月就已颁布了《担保法》,然而其部分条款和相关规定过于宽泛笼统,无法适应多样化担保业务活动的需要。随着2010年银监局等七部委《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我国担保机构的准入和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然而不同担保机构的业务操作流程存在个体差异,操作标准参差不齐,离整个行业的规范化管理仍有很大差距。

1.3.2政府不当干预或政策不稳定导致政策风险由于体制因素影响,我国担保行业的区域性质和政府性质明显,各个地区对担保行业制定的政策差异较大,并且多较为分散,有些不恰当的干预,包括无视担保业务条件,挪用担保基金,进行“指令担保”等,这在长期内不利于担保市场的发展。担保机构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扶持,尤其是财政支持,因此,政策的不稳定将使担保机构面临巨大的风险。当宏观经济发生变化或在经济机构调整期间,政府势必会调整小微企业及担保机构的支持政策,增加或减少担保机构资金的投入,甚至放宽或加紧担保业务的审核条件等,这必然会影响担保机构资金的稳定性和经营的安全性,带来担保风险。

2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风险管理的制度设计

2.1加强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当前,我国融资担保行业的实践已大大超前于国内立法的步伐。尽管政府颁布了《担保法》、《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但它们大多缺乏法律刚性约束,对许多具体事项没有提供实质性安排和考核标准,操作性不强。因此,我国亟需建立一套有效的法律法规体系,在市场准入、行为规范的监督和惩罚、法律责任和风险承担等方面,制定适用性和操作性都满足市场要求的法律法规。建立“一体两翼四层”的信用担保体系。其中,“一体”指明担保体系主体为城市、省、国家三级中小企业政策性担保,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和中央预算拨款,强调“多元化资金、市场化操作、绩优者扶持”;“两翼”形象地描绘了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互助性担保和商业性担保的辅助地位,以这两者为补充,完善担保体系建设;“四层”指的是国家、省(市)、城市、县(市)四级担保机构,基层担保机构直接服务于辖区内被担保企业,而省级及以上担保机构负责对下级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服务,中央相关部门对整个行业实施监管。

2.2提高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机构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完善融资担保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实现现代化经营管理。担保机构要建立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明晰“三会一层”的职责边界,需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确保经营决策的独立性。通过制定各种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实施科学、实用的业务操作流程,规范操作程序等。恰当运用各种风险规避措施。包括:①保证担保资金的现金流,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对资产负债比率进行管理,提高风险防御能力;②限制资金放大倍数、担保金额及单笔业务担保比率。担保机构资金的放大倍数即担保资金与担保贷款的比例,放大倍数的大小也决定了其代偿风险的高低。因此,担保资金放大倍数的确定在考虑效率的同时必须兼顾风险的控制;③采取反担保措施。为增强申保企业的责任心,担保公司应要求主要股东或企业法人提供个人财产抵(质)押,或提供信用保证,采取反担保措施,保障担保机构在事后实现追偿。应建立一套科学、完备的信用分级评估系统,对申保企业进行信用评价。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特性,将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等因素列入参考指标,建立涵盖申保对象资信、经营、财务、管理、发展前景等各种信息的综合评价系统。

2.3建立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风险转移和分散机制要采取多种方式形成风险共担机制。根据我国国情,通过科学的方法计算出银行和担保机构各自应承担的风险比例,并形成成文规定;应加强贷款银行承担贷款责任的激励机制建设,强化其对申保企业的责任感;加强贷款银行和担保机构间的协作关系,将授信审查与信用担保审查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1)建立再担保制度,形成多层次的再担保机构。省级再担保机构解决省内各地(市)担保机构的再担保问题,而省级再担保机构的再担保问题由全国性再担保机构解决。国家应对再担保机构的担保比例、担保费率等做出规定,制定出合理的再担保机构管理办法,对于再担保机构的放大倍数,可规定大于担保机构的放大倍数,并可随担保业的成长,逐步提高。(2)建立担保公司与保险公司间的合作机制,以转移和分散担保风险。目前,国际上成熟的担保机构都同保险公司进行了合作,运用大数法则原理来分散风险。(3)建立融资担保公司的担保投资机制。担保投资是融资担保和风险投资的一种有机结合,是指担保机构在为有潜力的小微企业,尤其是有潜力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同时,附加以认股权(期权)或转换权形式的一种对担保企业的风险投资活动。

2.4建立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机构信用补偿机制建立政府主导的融资担保行业外部信用补偿机制,这种补偿机制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①建立持续稳定的资金注入机制。对政府设立的担保机构,政府要有持续稳定的资金注入,并对担保机构部分业务承担有限赔偿责任,以恰当的风险代偿率对其进行风险补偿,以保障其代偿资金来源;②加强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力度,制定科技担保风险补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补贴、小微企业融资保险财税补贴等措施,激励担保行业服务于科技型小微企业;③建立社会捐助、其他主体投资等多元化的外部资金补偿渠道,不断扩大担保资金规模。建立完善的风险补偿程序,规范风险补偿行为;建立惩罚机制,对恶意骗取风险补偿金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2.5建立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监管体系(1)建立自律性融资担保行业协会。行业协会的作用主要在于:作为政府和行业、市场对接的桥梁,及时向政府反映行业的要求,对会员贯彻政府下达的相关法律政策并监督其落实情况。制定担保业的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实现自我约束,促进自律发展。促进同业的内部交流和信息共享,建立受保企业信用档案,实现互通有无,共同发展。(2)建立担保机构内部监督机制。通过建立内控报告、评价和纠错机制,实现对担保机构内部风险管理效果的及时检查和定期评价。担保机构内部的审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人员应积极参加对各项业务经营状况的检查,对担保机构自身的收支状况、资产负债状况和各种风控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应对措施。(3)建立科技型小微企业担保机构的外部监管机制。各级政府应建立融资担保监督管理委员会,对融资担保公司的风险管理制度、经营范围、担保资金的放大倍数、担保基金的保值状况、担保机构再担保情况、从业人员任职资格、风险准备金提取情况等进行监督管理,定期检查并对相应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报告、公示,以防范担保风险。监管部门应对担保机构的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督促担保机构定期向相关部门报送财务报表,保证信息的真实、及时和全面。

企业融资管理范文4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可行性;措施企业

在发展中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一旦出现资金缺乏,企业的后续发展将会面临较多问题,影响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甚至现金流会出现问题,导致企业破产。因此企业在发展中需要不断探索融资模式,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融资渠道,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尤其是中小企业,在发展中更应当注重融资可行性方面的研究与融资管理工作,保证企业资金稳定,降低融资成本,实现企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促进企业发展。

一、中小企业融资概述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当前的发展中,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断增加,从总体来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可以分为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两种方式,通过内源融资,我国中小企业可以借助留存收益、计提折旧等方式进行一定的融资,这种融资方式具有安全性较高且融资成本低的特点,能够充分利用企业资源,除此之外,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也可以采取外源融资的方式,通过向外部直接或者间接的融资,中小企业可以凭借发行股票、债券,或者向银行借贷等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融资,而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中小企业融资形式将会进一步改善。然而在融资难度不断降低的同时,中小企业融资依旧不可避免地存在问题,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由于融资难度较高,而且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因此融资过程中首选的主要是内源融资方式,这就导致中小企业内源融资所占比例过高,使得中小企业的资金潜力无法充分激发,而且内源融资在目前的形势下,并不能完全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问题,中小企业不得不借助外源融资来满足经营需求。而中小企业向外部其他经济主体进行融资时,限于企业发展规模,直接融资难度极高,大部分中小企业难以从一级市场中进行直接融资。而在进行间接融资时,中小企业普遍选择向银行进行贷款,这时中小企业因为企业规模的限制,难以提供贷款所需的质押物等,贷款难度较大,即便能够获得贷款,但是贷款成本偏高,贷款金额相对较小,这也导致企业后续发展难度增加,会因为还款压力影响企业正常运营。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一)企业自身管理因素

中小企业长期以来融资困难,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管理较为混乱,没有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管理中存在较多的漏洞,因此在融资环节,企业运营状况缺乏可信度,难以用较低的成本获得融资。而这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发展时间较短,在管理中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管理体系,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存在较多漏洞,财务人员无法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准确判断,企业的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与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不符,从而影响了企业的信用评级,造成融资困难。另外,部分中小企业在发展中,没有及时实现经营内容转型,导致市场竞争力不断下降,也是影响企业发展与融资的主要因素。

(二)银行等金融机构经营形势变化

部分中小企业在借助金融机构进行融资时,由于缺乏必要的信用等级,而且经营信息真实性较差,因此难以进行融资,而随着目前银行等金融机构经营形势的变化,中小企业融资难度进一步增加。在目前,中小企业向商业银行进行贷款的过程中,由于现在房地产行业等方面的影响,商业银行贷款政策呈现出一定的缩紧趋势,因此中小企业在面向商业银行进行贷款时,面临的审核难度有所增加,难以获得所需贷款。另外互联网金融等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冲击,也使商业银行受到了一定冲击,在对中小企业贷款时,审核力度不断增加,影响了中小企业正常融资。

(三)政策导向方面影响

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政策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助力了中小企业发展,但是当前的政策导向较为明显,主要是对于高新科技创新企业方面优惠力度较大,而对于其他行业的中小企业融资的引导力度相对较弱,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会受到所在行业财税政策等方面的影响,因此融资工作还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中小企业管理者做好应对工作。

(四)社会中介服务体系并不完善

中小企业融资过程往往需要社会中介服务体系的参与,在融资过程中需要依靠会计事务所等提供专业的审计报告,但是当前我国部分会计事务所在审计出具审计报告等的过程中,经常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无法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开展工作,提供的审计报告具有虚假性,中小企业的财务信息可靠性方面存疑,也使金融机构在面对中小企业融资请求时,往往存疑较多,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无法借助会计事务所等社会服务中介体系顺利展开,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增加。此外,当前我国虽然有了担保机构,但是由于担保机构本身运营就存在较多问题,因此中小企业无法依靠担保公司获得融资,即便具有质量较高的担保机构,中小企业的本身资质也无法达到担保要求,无法顺利融资。

三、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措施

(一)企业管理优化

中小企业提高融资能力,最为根本的方式在于提升企业的发展稳定性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保证发展良好,中小企业才能够获得足够的融资能力。当前大部分中小企业在管理中需要对企业管理情况做好优化,建立起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构建有效的财务体系,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同时,能够依靠有效的财务体系,保障财务数据的真实有效,为融资等工作提供基础。在企业内部,中小企业管理者需要根据企业所在行业发展趋势,重新调整内部管理制度,对企业的组织架构进行调整,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维护企业的发展稳定性。在此基础上,企业需要重视财务部门的工作内容,根据财务部门的反馈与其他业务部门的建议,对财务体系进行调整,在公司内部进行逐步尝试,简化财务工作流程,使财务数据处理能够更加迅速准确,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有效,这样既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根据财务数据,及时调整企业经营战略,激发企业经营活力,同时也能够使财务数据透明度大幅度提升,提升企业信用等级。中小企业在管理工作中,也要不断对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提升,增强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帮助财务工作人员做好各项数据的分析处理,提高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避免出现财务危机影响融资工作。

(二)金融机构方面

在当前经济形势调整的情况下,中小企业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融资,需要在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财务数据真实性的基础上,不断增强自身的信用意识,在融资过程中避免出现财务数据造假的问题,而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在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级,了解中小企业发展情况时,可以借助专门的信息交互平台,比如中小企业可以与专门的金融机构相互合作,在特定的信息交互平台上展示企业的人行征信、工商税务等情况,方便金融机构对企业资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而金融机构在对中小企业融资可行性进行评价时,应当注意做到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的差异化处理,由于中小企业的现实情况,因此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当地中小企业特征,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利率与相关费用方面做好调整工作,借助信息交互平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了解中小企业的资金数据等情况,将信用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纳入到考量中小企业融资可行性的标准之中,对中小企业的审核条件重新调整,方便中小企业融资,运用新型审核条件的同时,金融机构需要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条件等方面做好把关,避免出现放贷风险。

(三)增强政策解读能力

中小企业在融资工作中,需要对当前国家政策方面进行解读,根据国家政策导向,找寻最为合适的融资方式。目前国家层面对于中小企业融资与信贷方面给予了较多的优惠政策,使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得以降低,但是在实际的政策运用中,中小企业还存在较多问题,部分中小企业由于对政策了解程度较低,无法根据行业特点,从优惠政策角度出发,获得较多的融资优惠,因此中小企业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专业化的法律方面人才,对中小企业融资优惠政策方面优惠进行了解,从而更加合理运用政策优势进行融资。在实际的融资工作中,中小企业需要注重引入专业化的法律方面人才,对行业内的优惠政策做好了解工作,并不断加强法律工作人员与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联系,从而对目前的财税政策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在融资工作中运用行业政策优势,深入分析融资优惠内容,更好开展融资工作。

(四)积极拓展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融资工作的顺利展开,可以从拓展融资渠道角度入手,加强与社会中介服务企业等的合作,从而不断拓展融资形式,增加融资来源,解决以往融资渠道过于单一的问题。在借助会计事务所出具相应的财务报告的过程中,中小企业应当从真实、公平角度出发,主动提供可靠的财务数据,从而使财务报告真实性能够得到保障,为后续融资做好准备。而在此基础上,中小企业可以与商业银行之外的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在不断提高自身信用等级的前提下,从中小金融机构处获得足够的资金来源。比如中小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利用网络众筹等方式进行融资。在融资渠道的拓展中,中小企业也可以运用新三板上市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获得一定的资金支持。

四、结语

企业融资管理范文5

关键词:金融审计;企业融资;风险治理;长效机制

面对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企业的经济模式和依托平台也随之发生巨大改变,企业间的竞争力变得尤为激烈。因而,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变得举步维艰。若企业想要实现持续性发展,则必须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且不断发挥企业的优势。当前,融资问题是国内企业所面临的普遍难题。融资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路径之一,它往往影响并且制约着企业的发展。所以说,企业融资风险的治理则成了企业和学者关注的热点,也成了亟需破解的难题。金融审计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监督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的监督责任,为社会及企业内部的金融治理发挥了有效作用,对企业的融资风险更具监管和治理效应。因此,本文将基于金融审计的基本内涵、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和常见的融资风险分析、金融审计治理风险效应等基础研究下,构建金融审计长效治理企业融资风险的嵌入机制,以期通过金融审计的嵌入实现企业金融风险的长期治理效应。

一、金融审计的内涵

金融审计作为金融监督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承担了多种监督和审查任务,如对金融机构会计记录、财务报表以及其他财务活动真实性和合法性的监督和审查。金融审计对于企业的风险防范、国家金融安全治理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效应。在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中,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领域,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不可控和不可预测因素。因此,金融审计的重要治理效应和监督效应不容忽视,必须重视企业的金融审计工作。通过对企业审计内部环境的优化和改进,实现企业融资风险的长效治理。

二、企业融资主要方式及常见融资风险

对于企业发展而言,不同的企业融资方式,其产生的融资效果以及遇到的风险也往往存在不同。因而,在对企业融资风险进行长期治理之前,有必要了解企业的常见融资方式以及其可能存在的风险。

1.企业主要融资方式。(1)银行融资。企业融资最常用的方式之一是银行贷款。该融资方式主要是通过商业银行向企业进行放贷,并收取相关的放贷利息,从而实现企业和银行双赢的局面。然而,在银行融资的实际运行过程中,银行会对企业的财务、信用、规模以及实力等多方面进行考量,进而给出不同的贷款额度。此外,银行融资方式的程序相对较多,若某一个环节缺失,则企业的融资就会面临风险。(2)债券融资。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况下,企业还可以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融资。对于债券融资而言,其过程往往是由企业委托专门的承销机构对企业进行一定的评估,且由相关的法律部门出具审计报告和法律意见书。基于这些法律文件之下,企业可以向当地的政府部门请示发行债券,在完成审核和批准之后,可以选择债券融资的方式。(3)股权融资。股权融资是企业常见的融资方式之一。它的作业流程主要是企业发行股票、转换债券等进行企业融资。但是股权融资往往会产生控制权转移的问题。因而,企业在吸引融资的同时,要注重股权的合理分配,使得企业的控制权能够实时掌握和把控。(4)其他融资方式。除了上述的几种常见的融资方式。在企业迅速发展的环境之下,政策性融资以及政策性租赁等融资方式也成为企业进行融资的备选方式和手段。政策性融资往往指的是在国家政策的支撑下,有关政府部门对企业进行资金扶持的一种融资方式。融资租赁则往往是指企业通过租赁的方式获取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权。

2.企业融资过程中融资风险的具体表现。(1)融资困难、融资成本高。在企业融资的过程中,金融机构往往会根据企业自身的实力、信用以及规模等做出判断,进而实行差异化的放贷额度。此外,在具体的放贷中,金融机构也会进一步压低其银行贷款额度,从而降低银行自身的放贷风险。而对于金融机构的这些保护性措施,往往会使得企业面临融资难及融资成本较高的困境。在银行放贷的压迫之下,很多企业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贷款支撑。且整个融资过程手续复杂、流程较多,融资过程存在着较多的风险。(2)融资模式选择不合理。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企业的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越来越广。如海外融资、担保换股利、互联网融资、供应链融资等方式随之出现。然而,对于国内的众多企业而言,其企业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面对新型的融资模式,很多企业盲目地进行选择,且没有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比融资方式的可行性。因此,在企业的融资过程中,很多的融资流程变得混乱,融资效果相对较差。同时,不合理的融资模式也加剧了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3)融资过程不规范。对于企业的融资而言,常常也存在着融资过程不规范,从而增加企业融资风险的情况。其一,对于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的企业而言,往往存在着税务不规范、偷税漏税等现象,这些问题一经查出,则直接导致企业融资失败。其二,企业内部管理较为混乱,业务流程不规范。在实际的企业融资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流程,加大了企业业务交易的成本,导致企业融资的失败。其三,银行设定的收益率较低,在增加银行自身收益的同时,加剧了企业面临的融资成本,这也会导致企业融资的失败。

三、金融审计治理风险效应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金融审计的内容、形式、领域也在发展着改变。国内的诸多学者研究指出金融审计的主体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张维,2017;王志成,2018)。此外,关于金融审计的内容也从最初的财务收支和资产负债等基础内容逐步上升到对企业的绩效和风险进行审计。审计的领域也从银行延伸到非银行机构等。对于金融审计而言,它往往具有预防、揭示以及抵御等三类功能属性。对其金融审计治理的风险效应具体阐述如下。

1.金融审计预防风险效应。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金融审计往往对其企业的经济金融风险起到了很好的防控效应。在企业融资的审计过程中,金融审计可以揭示企业金融面临的整体风险,从而使得企业能够及时树立风险意识,促进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健全,及风险预警机制的落地生根。

2.金融审计揭示风险效应。金融审计的核心内容是对企业绩效的审核,且进一步对其强化政策进行追踪。因而,在对企业融资的审计过程中,可以有效揭示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资金执行力问题,进而对其资金管理提出相关的指导性建议。此外,对金融经济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通过金融审计也可以去揭示企业金融经济的运行规律,揭露背后存在的机制扭曲、制度建设不到位及管理的缺陷等问题,从而优化现有企业的金融管理模块,提升企业融资的经济效能。3.金融审计抵御风险效应在符合法律要求的基础上,金融审计会对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进行系统的评估,从而对企业内部金融机构的经济负责人进行审计、监督,优化其财务管理。审计人员将会在市场运行规则的基础上,对企业金融机构存在的不合法行为进行坚决的查处和揭示。所以说,在金融审计的嵌入下,企业内部的金融环境将不断得到净化,其抵御融资风险的能力也会得以迅速提升。

四、金融审计嵌入的企业融资风险长效治理机制

金融审计应贯彻“总体分析、系统研究、分散核查、发现疑点”的审计模式,充分发挥自身的预防、揭示以及抵制风险的治理效应,长效治理企业融资的风险。

1.整合审计资源,建立企业融资风险的预警机制。整合金融审计的资源,构建企业内部金融审计、社会以及国家金融审计“三位一体”的监管机构,推进企业融资审计的体系健全。学者王永海(2014)的研究指出应该充分发挥金融审计的延伸性,拓展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审计业务领域,有效弥补企业融资风险审计中存在的不足,及时防范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同时,推进企业金融审计和金融监管的协调发展,全方位地区发现和预警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资金安全和面临的财务风险。

2.创新审计技术,强化企业融资风险揭示机制。创新金融审计技术,充分运用当前互联网、远程、云存储、大数据的分析。学者吕劲松(2014)研究指出要形成新型金融管理审计模式,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快推动“金审工程”建设。基于新型的审计技术下,企业的金融监管工作将更为有效。面对企业可能存在的融资风险,金融审计可以通过数字化方式及时识别和预测,并对其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揭示。另外,新型审计技术的应用下,企业融资的风险揭示将更为简易化,从而使得企业的经济决策者能够及时获取有关的风险信息,并做出判断。

3.健全审计制度,推动企业融资风险抵御机制。健全金融审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发挥审计的抵御功能。优良的审计内部控制制度不仅仅可以促进审计工作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同时还能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法律意识,使得企业的资金运转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据曹源芳(2018)的数据研究统计,2003—2017年期间我国关于金融审计的公布结果仅25个。对于审计领域而言,金融领域的审计结果是比较少的。基于此数据分析之下,可以看出我国金融审计的公开机制建设不健全。因此,可能会出现金融融资风险的审计监管力度不足,从而影响到金融审计的治理效应。此外,对于企业的金融监管机制不完善也可能会出现监管不到位,影响到企业融资的判断。所以说,应该进一步建立健全现有的审计制度,推动企业融资风险抵御机制建设,实现企业融资的低风险和安全性。

五、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也面临着新旧动能转变,而有效的防范融资风险,对其转型升级有着重要意义。金融审计作为国家治理金融机构的重要手段,常常具有预警、揭示以及抵制风险等治理效应,对于企业的融资风险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效应。基于此,本文从金融嵌入的视角探讨了企业融资过程中的风险治理机制。本文的研究指出,可以通过整合审计资源、创新审计技术以及健全审计制度等方式,达到建立健全企业融资风险的预警机制、风险揭示机制以及审计制度的目的,从而可以实现企业融资风险的长期治理效应。

参考文献

1.李洁,邹婷,秦菲.中小企业云融资风险识别、评估与应对研究.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1).

2.张维.国家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新形势与对策.审计与经济研究,2017,32(01).

3.王志成.关于深化金融审计的几点思考.审计研究,2018(04).

4.王永海,章涛.金融创新趋势下金融审计监督体系构建.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04).

5.吕劲松,王忠.金融审计中的数据分析.审计研究,2014(005).

企业融资管理范文6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改革; 金融创新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据中投产业研究院的《2020—2024年中国中小企业深度调研及战略规划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创收60万亿元,在规上企业营业收入中占比56.7%;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已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主要渠道。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过《报告》也指出,截至2019年,我国中小企业有84%以上为乡镇企业,规模较小,稳定性不足,信贷资信较低,在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缺乏扶持,在当下的金融体系中存在着严重的融资难问题。基于此,我国需要尽快进行中小企业融资改革和金融创新,突破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推动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亟待改革与创新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与日俱增。当下,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和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都离不开中小企业的运作。不过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中小企业经常遇到融资方面的困难,融资困境致使企业资金压力过大,导致企业难以获得进一步发展,阻碍了我国中小企业持续性发展。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自身因素。1.自身实力不足,集资较为困难。我国中小企业一般都处于小规模经营状态,资本底子薄弱,缺乏核心技术,其生产经营易受市场影响,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差。当原材料市场价出现波动或者其产品市场价上下浮动,可能会对中小企业经营造成无法预估的影响。正因如此,中小企业很难得到大型企业的重视,也难以通过商业银行的贷款评估[1]。部分中小企业股份资本匮乏,甚至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产权模糊问题。这类中小企业在进行融资时往往没有足够价值的资产作为抵押物,提供的担保方式也无法满足银行等机构的需求,这显然无法获得融资。2.经营不善,缺乏信誉意识。除了自身实力的不足,部分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导致信用方面出现问题,无法获得融资。据《2021年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分析和前景预测》中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我国约有50%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会管理制度都不合理,在财务方面表现出杂乱甚至有违规违法行为,企业财务报告存在虚假情况以及多开户头、多户贷款等不良现象。还有小部分中小企业长期漠视诚信经营,过于关注资本积累而忽视信誉积累,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经济纠纷等信誉危机,导致企业出现不良信誉记录,因此被各大银行所约束,无法获得有效融资。3.缺乏创新的融资思想。中小企业要想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改革和积极的创新,只有适应金融发展而不断转变融资理念,才能改变融资难的困境。然而,目前仍有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理念停留在守旧阶段,未能及时更新。如没有根据本行业发展现状进行长期的战略规划、融资渠道仍以个人集资为主,未能对市场需求进行调查并据此与银行等机构进行资金衔接等[2]。落后的融资思想导致这部分中小企业无法在快速变化的金融市场中站稳脚跟。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部因素。1.商业银行放贷存在不合理之处。就当下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放贷现状来看,许多商业银行存在着不合理之处,例如惜贷或不敢放贷。大部分商业银行乐于对大型企业放贷,对中小企业则是加以控制,放贷门槛较高。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除去中小企业的信誉风险问题,商业银行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方面,部分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采取一视同仁的信贷政策,这样做宏观上看并无问题,但是中小企业不论是管理实力还是资产总额都与大型企业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果采用相同的信贷业务流程,反而会造成不公平竞争现象;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产品种类不多,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2.担保服务不够规范。通常情况下,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比较有限,在申请贷款时缺乏足够的实物担保,因此中小企业在申请贷款时一般采用企业间互相担保的形式或者以自由资产进行担保的形式,这些担保方式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抵押担保过程较为复杂,各种程序环节颇多,造成融资成本有所增加。实际上,我国融资性的担保机构数量并不少,但是能够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服务的机构数量更少,而且这些机构的担保能力并不高,担保费用也不低,甚至在签订合同时存在着附加条款的现象,致使中小企业的财务负担加重,融资成本过高[3]。3.信用系统还有待完善。信用问题是广大中小企业在进行融资时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它关系到中小企业能否获得有效融资。我国融资信用系统虽然已发展多年,不过依旧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导致部分中小企业融资出现问题,例如小部分信用不良的企业在融资中存在着投机取巧的行为却未被发现,信用良好的中小企业在融资时却被各种信用审查程序所束缚。

二、中小企业融资改革与金融创新的有利条件

原材料成本上升、人力成本上升、生态环保压力加大等一系列问题,让中小企业愈发感到发展困难。2018年,国务院组织召开了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并在会上强调了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这也为中小企业融资改革和金融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政策持续普惠中小企业,融资大环境不断改善。自2018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部门和相关监管机构先后推出了多项中小企业融资相关政策,旨在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难度,从国家政策层面帮助中小企业突破融资难困境。国务院针对中小微企业推出了“七项减税措施”,为中小企业减轻税负,增强其资金实力;成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中小企业,同时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成本。时至今日,国家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已经推出了众多针对性政策,包括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开发和提供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产品、推进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实行差异化金融服务制度、多渠道推进股权融资等[4]。另外,在多项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相关政策推动下,我国融资模式逐渐开始朝向多元化发展,诸多先进的融资模式被催生出来,并应用于中小企业融资之中,例如PFI、CDM等新式融资方式。新融资模式的推出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选择,有效助推了中小企业突破融资困境。由此可见,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将会不断改善,进行融资改革和金融创新有着充分的外部环境基础。

(二)金融科技的发展,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便利。众多有利性政策为中小企业融资改革与金融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金融科技的发展则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技术基础。当下,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席卷全球,数字经济正在不断崛起并逐渐占据重要地位。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AI、物联网等诸多前端科技不断涌现并快速发展,且目前已被应用于金融领域。国家工信部在《2018年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中表示,区块链技术将会于2021年底之前全面应用于实体经济中,其将会在供应链金融、征信、股权交易、数字身份等领域发挥出重要作用。时至今日,我国实体金融领域已经应用了多项前端科技,这些前端科技让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放贷模式出现了转变,帮助金融机构搭建出了更加稳定且完善的金融框架,同时也让中小企业融资流程变得简便,融资难度也有所降低,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了一定的便利[5]。

三、中小企业融资改革与金融创新路径

中小企业融资改革与金融创新,需要的是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多方协同努力。其中政府相关单位要发挥宏观调控职能,以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促进中小企业融资改革;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提高金融服务意识,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积极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中小企业要努力发展自身条件,诚信经营,拒绝信用危机的产生。三方协同共进,才能有效促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改革和金融创新。

(一)增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1.推进金融机构改革。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是中小企业进行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鉴于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放贷限制问题,政府和金融机构自身需要尽快推进改革,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6]。一是下放贷款权限。大型的商业银行应当适当下放贷款权限,充分利用银行的城镇基层网点加强与中小企业的联系,提高中小企业贷款的便利性;二是降低放贷成本。中小企业的贷款金额小,但是频次相比于大型企业来说较多,因此他们的放贷成本有所增加。为此,银行应当积极简化融资程序,降低审批成本从而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三是发展中小银行。发展中小银行有助于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性,也有助于金融市场的长远发展。2.提高中小企业经营者管理水平。我国中小企业管理者的整体经营水平并不高,制约了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样也为中小企业融资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基于此,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需要得到提升以满足企业融资基本需求。具体建议如下:一是制定科学且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确保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尤其是财务方面的管理科学规范,避免出现财务信息混乱导致银企信息不对称。二是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经营者的相关培训,帮助中小企业经营者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科学管理,促进企业良好经营形象的形成。

(二)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1.规范P2P网络融资模式。随着科技的发展,金融领域出现了P2P网络融资模式,这种融资方式依托互联网,虽然有便利性的优势,但缺乏规范与监管,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国家相关单位应当加强对P2P网络融资的规范管理,制定相关法律,形成法律约束,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网络监管,保护融资主体的合法权益[7]。通过规范P2P网络融资模式,推动其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高效途径。2.降低证券市场准入门槛。我国当前的证券市场准入门槛较高,例如股本要求3000万元以上,营收不少于5000万元等。这些条件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很难达到,因此中小企业融资一般无法依托证券市场。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压力,同时也为了增强证券市场的活力,我国应当通过设立新板块来降低证券市场准入门槛。具体建议如下:一是要设立“微小板”,促进众多中小企业上市融资;二是要降低股本、营收等条件的要求,多关注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前途,降低上市融资门槛。3.构建统一的金融融资平台。沪深证券市场与新三板属于不同的平台,在投资模式、投资者之间都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各自为政”的体系导致市场中的不同子市场存在一定的封闭性,不利于满足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8],所以需要构建统一的金融融资平台,具体措施如下:一是要建立大型的网络金融融资平台。借助前端科技,将相关信息统一在该平台上进行披露;二是要确定不同投资者的市场准入制度,根据融资企业的规模进行分级管理,分级设置融资规模。

企业融资管理范文7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风险;风险控制

一、引言

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小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小企业在我国企业总数中占有绝对优势,并为国家创造很大一部分税收,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小企业需要在夹缝中求生存。但是中小企业通常本身实力较弱,其信用度对比大企业也比较低,对风险管控的认识程度较低,不能科学的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因此会面临很多风险。现阶段需要不断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帮助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中小企业融资管理的意义

(一)提高中小企业资金安全程度

不断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管理,需要对企业内部各项资金进行具体划分,科学管理,使企业资金在各项目中有序的使用,可以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的资金安全程度,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通常较少,大多是个人私有资金以及银行借贷,因此必须对这些资金做好规划,有序的调配资金,使各项目可以顺利进行。

(二)帮助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小企业不断加强融资管理,首先需要健全其资金管理制度,对企业自身情况及融资金额、融资比例进行仔细计算,确保融资可以使项目有序向前推动,同时不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方向。健康融资可以有效地推动中小企业的项目进展,解决中小企业资金困难的问题,帮助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分类

融资风险指的是在中小企业的融资过程中由于多种不确定的原因引发的风险。融资风险会在企业发展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引发损失,使企业融资规模不断变小,甚至发生不能融资的情况;另一方面,导致融资成本增加,企业利润减少。企业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企业融资方式不同需要承担的融资风险也会有一定区别。

(一)银行贷款融资风险

银行贷款融资风险指的是企业的经营者以借款的方式发起借贷,筹措资金。市场环境具有不可控性,在利率、汇率等条件发生改变时企业有可能会损失部分利润,主要体现在汇率变动风险、信用风险、率变动风险、资金来源不当风险等。其中和汇率、利率变动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人为可以决定的,企业会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例如,企业在向银行申请长期借款时需要的是固定利率,但是资本市场在一直变动,在供求关系的改变下银行利率有可能会下调,但之前的借款需要按之前的利率进行贷款利息支付,这时融资成本是非常高的。另外是财务风险,中小企业虽然可以向商业银行申请借贷,但是要求限制比较多,企业需要在合同限定时间内付清本息,若企业发展不理想,无法按时还款,会面临破产或被兼并的风险。

(二)股票融资风险

股票融资风险指的是在利用股票进行融资时,由于内外界的各类因素导致股票的价格有一定幅度的下降,此时融资难度会加大。中小企业会付出较高成本用于权益融资,一旦股票发行的时机、价格、数量、政策没有被合理安排,都会引发一定程度的风险。

(三)租赁融资风险

租赁融资是指企业通过租赁各类资产的方式获得融资,其风险分为三类。首先,企业融资决策风险,在企业生产时选择的产品设备及在融资时选择的租赁公司存在的风险,造成财务收付风险。其次,金融风险,市场经济的波动会直接对市场利率产生影响,在租赁期间如果企业的市场利率一直反复波动,会给企业造成利率风险。最后,租赁公司信用可靠度带来的连带风险,企业如果无法在规定时间内获取到其带来的资金,便可能会引发企业的停工风险,在融资的约定期限内资产会被消耗,导致企业无法与市场同步,有可能引发产品积压风险。

四、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成因

(一)政府政策变动及限制

政府部门的政策变动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都会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工作产生影响。一方面,政府会随着各国间的文化以及经济的交流调整自身经济政策,以此应对国际形势变化,在外交政策的变动下中小企业的长度能力很容易被削弱。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在快速发展,经济市场在不停的发生变动,政府需要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宏观调控,政府对内经济政策变动会给中小企业的融资带来一定风险,制约中小企业的经营发展,其生产计划会被打乱,企业无法按照规划使用资金,因此偿还资金环节也会出现问题。

(二)企业自身管理模式的限制

中小企业大多是民营的,其出资方式以家庭出资为主,大多是由家庭成员进行各项管理工作,其运营资本大部分属于自由资本,产权与家庭组织处于相互交错的状态。家族式管理很容易造成其产权结构单一的情况,外来资本不容易进入其中,易出现劳资关系紧张的情况,融资风险因此会增加。职工持股方式的推行,导致外部资本不容易进入企业内部,融资渠道被堵塞,造成企业融资困难。

(三)企业管理者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在中小企业内部,管理者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其风险管理意识以及投资方式的偏好会直接对企业融资风险的高低产生影响。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大多存在风险防范意识较差的情况,甚至在管理企业融资风险时会陷入一定的误区。有些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为了可以顺利融资,甚至会编造虚假的财务报告,掩饰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向银行骗贷,导致企业融资信用风险上升。还存在部分企业为了不断的扩张,在融资方面花费大量成本,但是并没有进行内部管理的调整,导致其营运能力较差,无法规范化发展。

(四)缺乏企业财务管理机制

很多中小企业都存在未科学设置财务机构的情况,其财务机构存在很多短板,例如层次不清、分工不明等情况,有些中小企业为了节约成本甚至没有设立专门的财务机构,只是由管理人员或亲属兼任。此时企业财务无法科学的管控企业资金,在应收账款、存货、库存现金等资产资金管理方面会存在很多漏洞,导致企业无法科学的作出融资决策,加剧企业的融资风险。另外,很多中小企业在扩大生产时使用的都是内部积累的资金,并没有在人才培养方面投入资金,用人机制不容易形成。在企业内部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财务管理工作,否则融资决策会缺乏科学性,导致融资风险上升。

五、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措施

(一)政府创设扶持制度

要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政府需要不断的帮助与扶持,通过间接干预甚至直接干预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需要注意把控干预限度。政府需要不断激励市场参与者加入与中小企业的经济交易中,使中小企业的经营发展更加健康,不需要直接干预其发展运营。另外,政府需要适当出台各类对中小企业发展有利的经济政策,对中小企业进行资金扶持,减少市场失灵,提高市场环境的健康度,促进中小企业健康融资。

(二)构建中小企业资信评估指标体系

中小企业在起步阶段会有一个快速发展期,此时需要重视其经营管理工作,将其调查情况以及内部的动态信息都反馈到制度当中,将管理运营情况透明公开,使投资者以及债权人都可以清楚了解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社会资信评估机构需要尽快进行相关查询系统的建立,匹配各项中小企业资信评估指标。将其在系统中表现出来,使融资人员可以快速具体的了解到其中的各项资料,方便中小企业融资活动的开展。

(三)提高中小企业管理者专业素质

提高中小企业管理者的专业素质,需要利用各项制度约束其管理者行为。在其管理企业的过程中,工作经历、学历都会对其决策产生影响。企业必须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对于不重视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经营制度的管理人员,投资者或债权人可以依法向其要求赔偿。企业管理者不仅需要多参加各类座谈会,与其他企业管理者共同探讨一同进步,还需要及时对更新的各项法律法规进行学习,保证各类经营活动依法有效开展,向大企业的优秀管理者学习,通过各类培训工作以及书籍不断为自身充电,不断提高其管理能力。

(四)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在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企业需要不断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以此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在企业的融资中需要财务管理制度对其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审查。现阶段有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存在财务管理意识较低的情况,并且监控体系不健全,会计人员素质偏低,此情况在我国中小企业中是十分常见的。面对此种情况,中小企业需要向大企业学习,不断完善其财务管理制,在制度中将各项细节规定落实到位,保证财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有制度可依。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外出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素质,企业内部需要对会计人员定期进行考核,对其专业素养进行考核,并直接与其工资挂钩,以此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最后,还需要不断健全监控体系,监控体系需要在企业内部全面覆盖,包括债权人或投资者管理监控体系,并不断完善,在监督之下可以不断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质量,降低企业的融资风险。

六、结语

企业融资管理范文8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

一、中小企业融资情况概述

(一)中小企业定义

根据相关部门统一划分方法,我国企业年销售额和资产总额低于五亿元、高于五千万元的企业属于中型企业,年销售额和资产总额低于五千万的企业属于小型企业。中小企业一般意义上指的是那些相较于行业总体来说公司规模不大,职工总数不多,资产总额较少的一类企业。中小企业市场适应能力强、经营范围广的特点使其发展迅速,在国家经济增长和缓解就业压力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表现

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环境的发展为中小企业的发展造就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长使中小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张,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中小企业在经营壮大的过程中必然面对资金短缺的问题,基于各种限制中小企业融资仍然十分困难。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具体表现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其主要利用企业内部资金的内源融资能力有限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而借助外部资本的外源融资又存在诸多限制不易申请成功。基于资金风险和成本管控等方面的考虑,银行贷款对象趋向于选择实力更为雄厚稳定的大型企业。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利率较高而且份额较少,整体融资成本较高,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需要尽快得到解决。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实力不足,信用低

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差、信用良莠不一,种种因素影响下中小企业经营失败的风险较大,这就造成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提供资金的风险比较高。中小企业还存在信息不透明的问题,导致银行等机构在提供贷款前需要耗费比较大的时间精力对其进行调查,使得银行贷款成本升高。另外,中小企业在申请贷款时无法提供充足的抵押物进行担保,使得发放贷款的机构面临较大的资金风险,因此在选择发放贷款的对象时往往将中小企业拒之门外转而选择实力雄厚、信用良好的大型企业。

(二)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漏洞多,企业寿命短

中小企业由于发展起步晚,规模小、人才和资金匮乏种种原因导致企业一旦发生资金周转问题极易倒闭。此外,中小企业为保证企业发展通常将企业经营重点放在短期经济效益的获取上,这种管理往往缺乏长远的考虑,在企业管理上难免疏漏。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漏洞较多会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增高,大大缩短中小企业的经营寿命,这也极大影响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申请的评估结果。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漏洞多,企业寿命短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几个原因之一。

(三)金融体系不完善

中小企业获得贷款除了内部融资外主要依靠银行,但银行对于不同规模企业的贷款实施无差别的限制。中小企业规模和实力明显小于发展成熟的大型企业,但银行对这两者采取同等的信用体系进行风险评估是非常不科学的,这种无差别待遇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四)融资渠道狭窄,国家扶持力度不足中小企业融资主要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由于外源融资的限制较多且门槛较高,大部分中小企业难以达到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要求,内部获取资金的融资方式成为小企业融资的首要选择。中小企业依靠企业资金的内部筹集和企业管理者亲友间的借款为主,渠道狭窄,能够筹集到的自己数量也是有限的,难以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要。

三、关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

(一)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社会信誉

只有实力提升,中小企业融资的风险下降,才能真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中小企业需要加强对自身优势和行业发展趋势的了解,掌握行业竞争的重点并提高核心竞争力,例如中小企业再结合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制定符合企业不同阶段发展需求的经营战略。

(二)完善企业经营管理策略,建立长久发展目标

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将目标放长远,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企业的未来发展,建立企业长久发展目标非常重要。在经营管理方面,中小企业可以聘请职业经理人对公司进行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以完善的经营管理策略带领企业发展壮大,这样在中小企业融资时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吸引更多资金,还能提高金融机构对企业能够按时按量还贷的信心,进而促进中小企业顺利融资。

(三)完善金融体系

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还贷能力差距十分大,因此在不同企业申请融资时,银行等机构不能将其一概而论,而是要采取差别化的政策和评估体系判断是否给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对于中小企业自身来说,其必须响应金融机构的融资政策。而对于国家和金融机构来说,从实际出发为中小企业创造公平健康的贷款环境十分重要。例如向中小型企业提供贷款,延长期限等措施,完善金融体系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意义重大。

(四)拓宽融资渠道,国家加强扶持力度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的问题,中小企业不要局限于老的融资方式,而是要勇于尝试新的融资方式来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例如可以寻求企业合作伙伴的帮助进行尝试协议贷款,再比如合理利用民间力量吸收多方投资等等。此外,中小企业的发展必须和国家政策紧密联系,帮助中小企业能够更多的获得国家政策的扶植。国家可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力度,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四、结束语

中小企业已经逐渐成长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良好的金融环境将给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更大的方便。然而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经营管理漏洞、金融体系不完善和融资渠道狭窄等等原因融资困难,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难问题刻不容缓。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表现及背后的原因,然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中小企业能在健康公平的环境下实现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卜振兴.从融资角度解析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困境[J].当代经济管理,2019,41(04):72-78.

[2]王振红,王黎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成因及对策研究[N].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02):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