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管理案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风险管理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风险管理案例

企业风险管理案例范文1

[关键词]企业;安全事故;风险管理;预警防范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2.040

[中图分类号]X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2-00-02

1 我国安全事故的总体情况分析

根据国家安监总局披露信息显示,2015年我国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率在持续下降,无论是从事故所发生的起数还是因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均有一定的减少,两者减少的幅度分别为7.9%和2.8%。同时,在一些重点行业安全生产问题因重点管理而实现基本稳定的安全生产局面,如煤矿行业中事故发生起数以及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2.3%、36.8%,多个行业领域事故实现“双下降”。

从我国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的情况来看,出现这类事故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环境的不稳定状态,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漏洞和缺陷。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始终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从而造成了事故的出现。因此,安全隐患的危害是极大的,其极容易造成事故,事故的发生不是无任何征兆的,企业一些大大小小的安全隐患经过长期积累以后容易在某个时间点爆发出来而形成安全事故。更为严重的是,一些重大隐患还可能导致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如果企业能够对安全生产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加强安全生产的管理,那么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将会有一定的减少。对企业而言,安全生产事故一旦发生,其造成的影响将是不可逆转的,人员生命安全、财产损失等,都是无法弥补的,企业不能等到教训出现以后再去对生产进行改进。只有对安全生产隐患加强防范,才能真正做到事故前的预防,维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2 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2.1 案例基本情况介绍

2015年8月12日22时51分,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的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事故造成165人遇难,8人失踪,798人受伤。2016年2月初,经国务院调查组认定,天津港“8・12”事故是一起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2.2 案例分析

通过对天津港爆炸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和归纳,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我国安全生产事故大多是由于从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或设备和设施的不安全状态,或不安全的生产环境所引起,或者由其中的两者作用所引起,抑或由三者共同作用而引起。在案例事发当日,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里一共储存了7大类、111种、11 300多吨危险货物,其中包括800吨硝酸铵、680吨氰化钠以及290吨硝化棉类货物。硝酸铵属于危险性极高的物质,是这起事故中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元凶。

其次,事故是由职工的不安全行为、设备和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不安全的生产环境所导致。安全生产过程中,由于员工自身存在一些缺点,如个人业务素质很低,生产技能和安全意识差,抱有侥幸心理和冒险心理,等等,所以工人通常在这一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安全行为,从而直接导致了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可见,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往往是因为工人自身的缺点。

再次,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安全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并纠正,安全检查人员发现设备和设施的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因素后,能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事故的发生。

此外,在分析中笔者发现出现安全生产事故的企业,其所引发安全问题的人员、材料、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隐患,并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由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是不到位的,这直接导致一些基层生产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管理技巧,自我保护意识较差,从而使这些人员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出现一些非正常操作、违规操作及非法操作等现象。其次,受成本控制的影响,企业对一些安全设备的投入不足,认为安全管理设备无法产生有效的经济效益,企业对安全生产设备无需投入过多,这也造成企业安全防护措施缺乏,生产设备老化、陈旧等,必然会带来一定的安全生产隐患。再次,企业在整体设计时缺乏安全战略布局的意识,安全生产环境整体规划不合理,这也就导致企业的安全生产环境存在一定的隐患。最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未能明确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对管理失职人员缺乏相应的惩罚措施,这就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日常有所松懈,忽略对企业的安全检查和安全管理,对一些安全隐患未能做到及时排查。可以说,管理上的漏洞是企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最根本原因。

3 关于企业风险管理的思考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推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首要面对的是如何通过合理运用手中的资源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减少因安全生产事故给企业带来的不可弥补的损失。企业只有在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以后,才能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才能满足用户对企业生产产品的安全可靠性要求,从而保障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

3.1 建立安全检查制度

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而言,安全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和环节,这是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首要工作,也是及早发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一些不安全隐患的重要方法。通过建立企业的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按照一定的安全生产指导规章进行排查,通过对设备的安装运行状况、维修情况以及生产人员的实际操作方法等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识别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隐患和危险,让员工在安全方面保持重视和警觉,从而构筑起企业的安全生产文化。

3.2 构建风险预警体系

企业安全生产环境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历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培育。因此,对企业而言,构筑和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的风险预警体系是有现实意义的。企业的安全生产必须在风险管理组织和风险预警体系的配合下才能得以实现。从这个角度来看,安全生产预警体系所要防范和控制的是企业安全生产环境的变化,通过协调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整体运行秩序和功能来确保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警体系达到最优状态,以最大程度发挥其预警功效。基于这个角度,笔者认为,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警体系可以通过风险报告、风险评价等方式来加强建设。

其中,风险报告主要是信息传递的一个窗口或渠道,通过报告的形式将企业所面临的复杂风险情况传递给相关管理部门,以便相关部门能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同时,风险预警报告还可以对各个阶段的不同风险进行分析,从而针对各个阶段不同风险的特点进行控制,加强风险管理。在风险评估方面,目前我国正在主推注册安全工程师,通过对企业要求必须配备安全工程师来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水平,在中小企业若无条件则可以通过聘用中介机构来对企业风险进行评价和评估。

3.3 对从业人员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企业在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以后,另一项主要的工作就是对企业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方面的培训,加强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通过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可以帮助员工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建立安全生产的概念,并使他们对相关安全生产的知识和技能有所了解和掌握,以有效运用到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于一些新招聘的员工,必须对其进行安全生产文化的考核和专业培训,在获得相关认可以后才能上岗。而对于一般职工,也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普及安全生产文化知识。可以说,在企业的每一天经营中,要时刻谨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时时处处注意加强安全教育,使安全生产的意识能够在每一位员工心中生根发芽,并时刻牢记。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晓玲.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研究[J].信息化建设,2016(1).

[2]陆雄华.地铁工程建设中安全风险分析及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

企业风险管理案例范文2

[关键词]风险管理;风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管理技术;风险管理效果

有这样一个故事,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认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文王说:“你说得好极了。” 小故事能够折射出大道理: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1元的事前预防=5元的事后投资,这是指导安全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同时也告诉我们:预防性的“投入产出比”远远大于事故整改的“产出比”。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也应加强风险排查、管理,而不是等风险发展成事故了才去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进行补救。

1电力安全风险的类型

根据诱发事故原因的不同,电力安全风险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人的不安全行为。如现场工作不戴安全帽,挂接地线前不验电,登高作业不系安全带,带接地线合隔离开,作业人员擅自穿、跨越安全围栏或超越安全警戒线,不按规定使用操作票进行倒闸操作,不按规定使用工作票,进行工作工作票、操作票、作业卡不按规定签名等。 2)物的不安全状态。如设备超期服役、带病运行(如开关卡涩、线路过负荷等)、变压器有渗漏现象,电气设备外壳无接地等。 3)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如电缆沟盖板不全,危险场所缺少安全标志,高低压线路对地、对建筑物等安全距离不够,线路接地电阻不合格或架空地线未对地导通等。 4)管理失控。如对违章不制止、不考核;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未制定整改计划或未落实整改治理措施;未按要求进行现场勘察或勘察不认真、无勘察记录;违章指挥或干预值班调度、运行人员操作;安排或默许无票作业、无票操作;大型施工或危险性较大作业期间管理人员未到岗到位等。

其中第一种和第四种都与人的行为、思想意识有关,属于电网的“动态风险”,第二种和第三种属于电网的“静态风险”。

2安全风险管理

俗话说“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安全意味着不危险,不安全就是危险。安全的对立面是风险。电力安全生产应关口前移,号召企业全体员工及时的发现电网中潜在风险,排查一切不安全的隐患,而不是等隐患发展成了严重的电网事故后如何去处理。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一切意外,控制一切风险。对于电网中存在的不同类型风险,电力企业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风险管理。

安全风险管理的步骤包括风险培训―风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管理技术―风险管理效果评估五个环节。其中风险培训、风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管理技术是核心内容。

2.1风险培训

风险培训主要是对电力企业员工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安全意识,主动积极地参与到风险排查中来。培训内容主要包括 (1)安全思想教育。是安全教育的核心和基础,也是最根本的安全教育。 (2)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包括一般生产技术知识;基本安全技术知识;岗位安全技术知识。 (3)事故案例教育。与经验相对的是教训,教训往往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而它的教育意义也就十分深刻。 (4)安全法制教育。对于做好生产工作、合理规避法律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5)新入厂工人三级安全教育。 (6)变换工种时进行安全教育。

2.2风险辨识

风险辨识是风险管理的第二步,它是指对企业家庭或个人面临的和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对风险性质进行鉴定的过程。也就是对尚未发生的、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系统地连续地进行识别和归类,并分析产生风险事故的原因。风险辨识主要包括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两方面内容。风险在一定时期和某一特定条件下是否客观存在,存在的条件是什么,以及损害发生的可能性等都是风险辨识阶段应解决的问题。

2.3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就是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不安全因素、管理失控这四大要素着手,综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系统风险进行度量和预测,通过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认系统发生危险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必要措施,以寻求最低事故、最小事故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风险评价有仅使风险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且使风险分析定量化,可以为风险管理者进行风险决策、选择最佳管理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风险评价的基本程序包括企业自评价和专家评价两个方面。

2.险管理技术

根据风险评价结果,为实现风险管理目标,选择最佳风险管理技术是风险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风险管理技术分为控制型和财务型两类。前者的目的是降低损失频率和缩小损失范围,重点在于改变引起意外事故和扩大损失的各种条件;后者的目的是以提供基金的方式,对无法控制的风险做财务上的安排。

2.5风险管理效果评估

评估风险管理的效果是指对风险管理技术适用性及收益性情况的分析、检查、修正和评估。风险管理效益的大小,即是否能以最小风险成本取得最大安全保障,同时,在实务中还要考虑风险管理与整体管理目标是否一致,是否具有具体实施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风险处理对策是否最佳,可通过评估风险管理的效益来判断。

企业风险管理案例范文3

【关键词】 安全风险管理;企业文化;创新;发展

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一种文化,是对安全管理实践活动的思想指导,是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然要求。如何通过一些可靠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预防、减轻甚至消除影响铁路安全风险的出现,是确保铁路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宣传铁路企业文化建设的窗口。(和摘要重复可删除)

铁路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就是对安全生产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估计、评价,从而控制和处理这些风险,防止和(或)减少损失,保障铁路企业安全、顺利的运行。在铁路的长期发展中,铁路部门通过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和执行,并通过发生事故后对管理制度的修订和实施,使铁路安全生产处于了“有序可控、基本稳定”的状态。但随着铁路的提速和高速列车的开行,国际最先进的机械与电子设备的大规模运用,铁路出现事故的起因物和致害物有时超出了专家们的预测。如雷电、静电、电磁干扰、数据传输差错、软件缺陷、黑客攻击、操作失误等不安全因素在单一或共同作用下均有可能导致铁路运行或指挥设备失效并引发事故。

分段

鉴于此,加强安全管理预测技术,开展不确定性研究,对不安全因素进行排列组合分析,努力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明确各种不安全因素及其产生的后果,据此制订并实施安全预案成为了新形势下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

一、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适应铁路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要求,是夺取铁路现代化建设全面胜利的迫切需要。

科学没有国界,文明不分彼此。虚心学习、认真借鉴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切创新成果和先进经验,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是上至国家、民族,下至企业、个人永葆活力、不断进步的睿智选择。通过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仅符合铁路安全工作的客观实际,更成为适应未来铁路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形势需要。

1.要讲科学。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是新时期铁路安全工作的创新。安全风险管理理论虽然不是新生事物,但却代表了现代企业管理最先进、最科学的发展方向,为众多现代化企业普遍接受、广泛运用,彰显出了强大的生命力。面对大规模铁路建设不断推进、改革发展不断深入、安全压力日益增大、运输组织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客观实际,迫切需要以先进的理念、高效的手段和简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强对每项工作进展情况及各项工作相互影响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动态跟踪,随时纠正偏差,制定预案,推动整体工作科学、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风险管理是破解安全难题的一把“金钥匙”,要以创新的精神,以现有安全管理体系框架为基础,健全和完善作业规程和行为准则,落实安全责任制,严格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不断提升安全风险管理的执行力。

2.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铁路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一项浩瀚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任务繁重,数量巨大,而且涉及安全、运输、经营、建设、改革、民生等多个领域,彼此交织,相互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就可能功亏一篑。职工群众是企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只有获得群众的支持,风险管理才能落到实处。在大力宣传铁路发展巨大成就、高铁建设的美好前景,以及实施一系列重大惠民政策和惠民举措的同时,切实增强职工群众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使其成为企业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相信群众,科学决策,尽可能多的听取来自一线的呼声和建议,尤其要善于听取不同见解甚至是反面意见,谨防出现失误,同时,决策后要持续跟踪,随时拾遗补漏,确保决策得到正确执行。

3.强化履责意识,提高执行能力。科学的决策依赖于卓越的执行,各级中层管理者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其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风险管理质量的高低,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必须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好职责。

一是抓实,就是要抓好落实,各级管理者都应有求真的精神,务实的作风,扎实的工作,一丝不苟的落实到实处。安全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安全管理的理念、制度、流程等各个方面,必须坚持逐级负责,通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方法,从人员素质、设备质量、管理制度、环境影响方面,全面排查安全风险,确定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将安全风险的管控责任落实到各层级、各岗位,做到全面、全员、全过程管理。

二是抓细,就是实施精细化管理,不放松每一个环节,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决策一旦确定,各级管理人员要在正确领会意图、保证不出偏差的前提下,迅速制定出详尽的细化落实方案,逐级确定目标范围、职责分工、工作方法、注意事项和预期效果,确保执行人员对干什么、怎么干、干不好怎么办等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要统筹兼顾考虑到执行人员的个人能力、承担的工作强度等主、客观因素,努力让合格的人才在合适的岗位上工作,确保工作质量。因此,作为一位员工,在注重标准化的执行过程中要逐条落实,要牢记岗位职责,不负使命,把工作做细,精益求精。

三是抓严,就是严字当头,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执行。实践表明,安全风险管理,一严百实,一松百空。有人曾说过,安全法规,严则有之,不严则无。心太软容易造成安全责任意识的松懈,使安全防线形同虚设。只要各级安全责任真正到位,则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对预防风险事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牢固树立从严管理的思想,坚持紧盯不落实的事、严追不落实的人这个基本思路,硬起手腕抓管理,在强化问题整改和责任追究上下功夫,坚决杜绝管理失控和监督缺位现象发生。一方面要注重问题整改,发现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要坚持以问题管理为导向,按照闭环管理的要求,以严谨务实的作风,自觉抓好任务分解、追踪整改、复查质量等重点工作,抓好执行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把小事做好,把细节抓实,形成风险管理的闭环链条。另一方面要抓好跟踪督导,不间断的跟踪反馈是风险管理的基本特征。通过高密度的现场检查、多专业协调作战等方式,加强对任务执行和问题整改情况的督导检查,尤其要提高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重视程度,及时反馈信息,认真分析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迅速整改隐患,避免产生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再者要强调优化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伴随着时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家更加注重合作多赢的思维模式,我们只有进一步提升和改进安全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才能切实解决铁路安全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比如用真诚的态度对待人,用温暖的关怀感化人,用朴素的语言打动人,用美好的蓝图激励人,教育职工真正理解敬业爱岗、应知应会、尽职尽责的深刻内涵,引导职工群众依法合规的表达利益诉求,充分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力求将安全风险管理的各种刚性规定转化为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正确处理严管与厚爱的辩证统一关系。

只有真正做到“严,细,实”,通过在日常工作中有效实施风险管控和持续改进工作,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和管理水平,才能持续推动安全管理趋于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生产管理精益化进程。

二、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是夯实企业管理基础、提高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

衡量基础管理是否扎实的标准从来都是相对的,需要在动态中不断补强。风险管理的核心就是“建体系,知风险,明措施,抓落实,重改进”。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基础建设、过程控制和应急处置等方面。基础建设,就是强化设备质量、完善规章制度、提高人员素质等;过程控制,就是对生产作业过程进行全面有效管理;应急处置,就是对各类问题预先思考,确定应对方案并及时有效处理。从这几个方面开展工作并形成闭环,建立以风险为驱动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将设备、人员风险管理控制作为贯穿安全生产各个环节的链条,实现部门、专业、单位间围绕风险管理的联动和互动。将风险管理控制理念和行为真正融入到安全生产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时段,形成行政、设备、人员的三道防线,确保风险管理人员的有效监督,杜绝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方面情况的发生,从根本上保证安全生产的可控、在控,避免给安全生产、运输经营、铁路建设和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埋下隐患。全面深入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就是要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使每一件事情、每一项任务,都处于不间断的反馈与监控之下,为铁路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管理基础。

一是要树立超前防范意识。新技术的应用会给我们带来高效率,但同时也会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因此,安全风险管理必须树立超前防范意识,在新技术投入之前就要对其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进行预计,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应急预案。同时,要始终不懈地坚持防患于未然,在大力夯实安全基础上下工夫,把重点放在杜绝违章违纪上,从源头查堵漏洞。更关键的是,我们还要建立起实行安全风险管理的体制与机制,坚持逐级负责制,确保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二是要树立安全问题意识。安全管理是一个不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创新的过程,特别是新设备、新工艺投入使用过程中,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可能更加突出。而实行安全风险管理,则是在现有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对安全意识的强化、安全理念的提升、工作思路的优化,我们只有时时树立安全问题意识,加强对安全风险的研判和消除,才能有利于安全基础工作的加强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三是要树立安全补位意识。长期的安全管理实践告诉我们,事故往往发生在结合部或多个违章的交叉点,要树立安全补位意识,切断由个别违章通向事故的通道,确保安全。为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一方面要坚持抓教育培训,警钟长鸣,经常提醒干部职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另一方面,要坚持预防为主,要求各级管理人员经常深入生产现场,查隐患,查漏洞,坚决制止违章作业、违章操作的行为。

三、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是激发和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强大思想基础,是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力。

在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快,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是反映出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实行安全风险管理,是在现有安全管理基础上对安全意识的强化、安全理念的提升、工作思路的优化,必须立足实际,坚持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做法,用安全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对现行的安全管理进行完善和规范,促进现有安全管理更加理性和科学,防止另起炉灶、生搬硬套。以市场为导向的铁路企业改革,必然会促进企业的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而所有创新的基础,必须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促使职工群众解放思想观念、主动参与改革,以合理调整企业内外的各种利益格局、不断增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企业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只有符合客观现实的创新才是安全工作需要的创新。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和创建学习型企业为载体,注重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员工,为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增强创新能力和发展实力;以挖掘与整合优化传统文化资源为基础,加强企业文化阵地建设,对先进的措施办法进行系统归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营造和谐发展的企业环境和健康向上、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极大地满足员工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二是反映出重点与一般的关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建设与世界接轨、与时俱进的先进铁路企业文化。风险管理适用于管理的各个层面。以加强制度建设为基础,把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等融于管理制度中,渗透到管理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建立和完善系统规范的管理体系,实现管理制度与文化理念的对接,有效地规范企业管理,推进管理升级,提升管理水平。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管理工程,需要企业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与通力合作,才能有效实施。只有建立工作制度与考评激励机制,真正做到领导重视、人员落实、制度保证、经费保障,确保企业文化建设步入决策理性化、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的良性发展轨道。通过优化企业形象,打造企业品牌,增强企业的知名度、信誉度和市场影响力。

三是反映出思想与行动的关系。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更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增强企业思想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有效性,帮助铁路企业职工群众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经营理念,为铁路企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从本质上讲也是做人的工作。以人本管理为主线,寓文化理念于管理制度中,改革完善企业劳动、人事与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企业绩效考核制度与奖惩激励机制,整合企业制度,优化管理流程,开发人力资源,以科学的制度体系规范企业行为,以有效的制度创新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企业氛围和人才辈出的人文环境,促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职工队伍建设和企业队伍、经营管理者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等各类人才队伍的建设,实现职工与企业的互动双赢和和谐发展。

一个拥有厚重历史底蕴的民族是不朽的民族,一个保持灿烂文明传承的国家是伟大的国家,一个充满先进文化气息的企业才是最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但是,文化建设氛围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若干制度的汇集才能形成标准,若干制度的积累才能养成习惯,若干习惯的沉淀才会最终升华为文化。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想让安全风险管理成为一种企业文化,进而转化为推动铁路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不竭动力,还需要继续付出艰辛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加入你应用的相关文件.姚宝珠 ,山西工人报,2008-11-06

企业风险管理案例范文4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加强策略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法律法规赋予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社会责任非常大,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风险越来越大,所以必须认清形势切实承担起监理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监理承担安全管理责任不可逆转,创新的管理模式能够加强企业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监理作为工程建设过程的参与者与管理者,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监理应承担安全管理的监理责任,我们监理企业在建筑安全生产工作中理应承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

一、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内涵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主要作用于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评估、识别、衡量,以此采取有效的风险管控策略,积极构建一个效率好、经济合理的风险管控模式。企业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不仅防止了生产过程中伤亡安全隐患事故的发生,而且还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安全管控、正常有序运营、持续良好服务的综合指标的形成。企业在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时,呈现出了极为明显的特征――服务领域得到拓宽,涵盖了农业建设、交通运输、国防事业等各环节的内容,不难看出企业与群众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加强其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如果对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处理不当或者不及时,很大程度上会发生诸多的连锁作用,严重阻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除此之外,要求企业相关工作人员时刻保持着谨慎认真的工作态度,同时,充分了解与掌握企业管控运营技能及基础理论知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突发故障问题,防止事故隐患的再延伸。当前,我们必须不断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充分体现企业的服务价值,获取效益最大化。

二、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建筑是我国事故发生最多的一个行业之一,总结其施工特点,认为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第一,户外建设工作较多,并且建筑工地的施工条件差;第二,建筑施工中半空作业较多,一般建筑都比较高,所以危险性也比较大;第三,建筑业大多数还是体力劳动的工作,比较辛苦,工作量大;第四,施工环境恶劣,由于自然环境无法预测,所以施工环境也不确定;第五,建筑产品的规模、结构、材料和工艺方法多样化;第六,随着生产专业化,总包、分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咨询、项目管理应运而生,分工变得更细,新的经营模式、生产方式不断涌现,导致施工人员不专心工作;第七,安全因素复杂多变,建筑施工的高能耗、高强度以及施工现场高噪声、夜间照明、露天高温严寒、有害气体等。

建筑施工事故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根据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的统计数据,2013年上半年市政设施建设工程按照事故类型和每个类型发生事故的比率来划分:(1)施工人员从高处坠落引发的事故共125起,占总数的57.07%;(2)施工场地坍塌引发的事故共40起,占总数的18.26%;(3)施工人员遭受物体打击引发的事故共16起,占总数7.31%;(4)施工场地中的机具伤害、电击、车祸、中毒和窒息等其他原因引发的事故共13起,占总数的5.94%。

三、加强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策略

1、安全技术措施

工程大致分为两种:一是结构比较复杂、施工特点较多的称为特殊工程,二是结构共性较多的称为一般工程,安全技术措施是在施工项目生产活动中,根据规模、工程特点、工期、结构复杂程度、劳动组织、施工现场环境、施工方法、变配电设施、施工机械设备、架设工具和各项安全防护措施等,针对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测,找出危险点,建筑施工的伤亡事故主要发生在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触电、坍塌等五个类别中。从管理和技术上采取措施加以防范,消除不安全因素,确保项目安全施工。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主要包括:(1)地面及深坑作业防护;(2)施工现场安全规定;(3)立体交叉作业及高处防护;(4)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5)施工用电安全;(6)采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和新结构;(7)自然灾害(防雷击、防台风、防地震、防洪水、防冻、防暑降温、防滑等);(8)防火防爆措施。

2、加强安全文化教育

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首先,加强宣传引导;比如,通过黑板报、广播、网络等工具,对安全生产过程中做得好的人员予以报道宣传,同时,披露不按规范要求办事的人员,加大相关规章制度、文化理念的推广力度,让企业全员切身的感受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其次,可开展相关的活动,不断增强全员的技能水平,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全员将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并调动他们的安全生产兴趣,从而树立起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另外,安全活动决不能只是一种形式,必须根据企业的安全形势,站在全员的角度,仔细查看分析全员中是否有倾向性现象,切实帮助员工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再有,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理念,安全不单单是企业所要注重的事情,还要求全员予以足够的重视。因为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员工是直接的受害人,并且,不安全环境最终伤害的是员工,制度的不完善伤害到的仍然是员工。所以,企业员工非常有必要重视安全生产,积极主动的参与安全生产管理,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企业管理层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职责,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措施防止不安全行为的发生,不断提高全员的安全素养,真正做到自律、主动,确保生产各环节的安全。

3、安全生产检查

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通过安全检查可以发现建筑施工企业施工中的危险因素,安全生产检查主要包括定期检查、季节性检查、经常性检查、节假日前检查、专业(项)检查和综合性检查。

1、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

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主要查管理、查隐患、查事故处理、查整改。硬件系统主要是查作业环境、查安全设施、查辅助设施、查生产设备。

2、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

2.1常规检查:安全管理人员到作业现场,通过感观或辅助一定的简单工具、仪表等,对作业人员的行为、场所的环境、生产设备设施等进行检查。

2.2安全检查表法:列出各层次不安全因素,确定检查项目,并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进行检查或评审。

2.3仪器检查法:用于获得设备、机器内部的缺陷及作业环境条件的真实信息或定量数据,为后续整改提供信息。

3、安全生产检查工作程序

3.1确定检查目的、对象,掌握有关法规、规程的要求;了解检查对象的工艺流程、生产情况、危险因素;制订检查计划,安排检查方法、内容、步骤;编写安全检查表或检查提纲;准备必要的检测仪器、工具、记录表格或记录本;训练和挑选检查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分工等。

3.2依据获得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做出判断,找出主要问题,即管理、环境、人、物等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必要时可以通过仪器进行检验。

3.3通过访谈、查阅文件和现场观察、记录、仪器测量的方式获取信息。

3.4针对存在的问题,确定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3.5对复查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复查、验证,实现安全检查工作的闭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对安全生产造成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必须积极构建完善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抵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蕴含的内容多、要求严格,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构建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过程中,还要对员工进行安全思想教育,并加快安全文化建设,从而形成有着本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冯斌.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力信息化,2010年12期.

企业风险管理案例范文5

[关键词]化工企业 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Q0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4-0088-01

引言

安全风险是指与安全有关的一切不确定因素,安全是相对的,风险是绝对的。安全风险管理与常规安全管理相比,不是“反应性”管理,而是“前瞻性”管理,区别在于是“事前”还是“事后”;安全风险管理,就是实施危险源辨识(隐患排查)、风险分析(是否纳入风险管理)、风险评估(风险分级)、风险控制(降低或消除风险的对策),逐步建立基于闭环、重视过程管理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所有的事故发生之前都有一系列的事故链条,而且事故链上有一个事件失去控制,就有可能引发事故。如果要阻止事故的发生,就必须要制止这一连串隐患和违章中的任意一个事件,截断“事故链”。化工企业工艺流程复杂,易燃、易爆因素多,事故链条更为复杂,只有变传统的单一事后事故管理为现代的事件分析与隐患管理、事后的事故管理相结合,把人、机因素进行过程风险综合分析与控制,才能推动企业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1 建立安全风险管控制度

立足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实际,系统收集梳理企业安全风险评估管理经验教训,修订完善企业过程风险评估管理制度,推进生产安全评估工作常态化、规范化管理。管理生产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的修订要注重和安全作业管理、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管理、重大危险源管理、隐患排查治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机结合,涵盖生产装置、设备、设施、贮存、运输的风险评价与控制,既包括作业现场、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和非正常情况,也包括新改扩建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拆除各阶段的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信息更新的管理,明确了全风险评估职责分工和实施步骤,要求全员参与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工作。对安全风险实施分级管理,从直接作业、岗位操作到关键装置与重点部位都要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同时根据生产安全评估的内容和结果,按危险级别和可能导致事故的严重程度、解决难易度进行等级划分,进入隐患治理程序,全过程跟踪监控,实现安全评估闭环管理。

2 建立安全风险管控体系

化工企业作业现场、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和非正常情况,包括新改扩建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拆除各阶段都要进行安全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对各环节可能存在或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都要进行超前辨识、分析、评估和控制。化工企业依据自身企业实际合理划分企业安全管理过程的风险管控体系,明确职责、任务。公司层面要着重从建立风险评估管理机制、工作规划入手,提供组织、制度、文化和财、物保障,做好系统评价和管理评审。业务部门要根据安全生产职责和专业分工,组织策划各自专业范围内的危险因素辨识、评价和控制策划、监督检查、效果评价工作;组织编制专业范围内各类安全风险评估表样表,做好公司重大风险分析记录的审查与控制效果验收,及时做好协调、指导和检查督导工作。车间要组织制定各工序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考核实施细则,对评估出的较高风险,及时按隐患排查程序上报业务主管部门,同时制订、落实好相关防范措施。班组岗位要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规程措施,组织好班组重点工序和岗位扎实开展“工前安全预知”活动,以交接班程序为抓手,从“人员、工具、环境、对象、票证”等方面积极推进安全风险辨识和评估工作。

3 安全风险管控实施

3.1 把生产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引入日常安全生产管理。

结合《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作业规范》、安全确认制度,把安全评估工作可率先引入动火、高处、受限空间、盲板抽堵、吊装、检修、动土、断路等安全作业和工艺交接班等一些常规安全管理环节强化风险管控。可在安全作业中明确危险辨识、措施制订、安全确认和安全验收等几个环节,强化安全作业风险评估闭环管理。在工艺交接班中,可围绕“人员、工具、环境、对象”四要素,合理设定相关细节,实施百分制打分,通过定期检查和抽查进行打分考核。对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管理过程的安全风险管控,可结合工艺管理过程落实相关风险管控措施,指定专人负责重大危险源的登记建档及日常管理工作,可按月或是季度进行安全评估,促进生产安全风险管控到位。

3.2 把生产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机结合。

可以按照“岗位、班组、车间、部门、公司”五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模式,采取专家诊断式、专业对标式、系统解剖式与职工自主查隐患相结合的方式,使用工作危害分析的方法实施生产安全风险评估,提前辨识安全风险、实施过程控制和闭环管理。对列入隐患的项目按照隐患治理程序实施定项目、定资金、定措施、定完成时限、定责任人等要求进行跟踪监控,直到隐患彻底消除为止。

3.3 对于国家重点监控的危险化品、危险工艺和重大危险源实施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对于国家安监总局公布的重点监控的危险工艺、危险化学品以及辨识评估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系统装置,可以引入中介机构进行hazop分析或是由专家团队带领企业人员系统推进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工作。

3.4 生产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开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

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预警系统,利用集中控制、视频监控、检测报警等一系列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化技术完成生产现场安全信息的收集、反馈、动态跟踪与闭环控制,实现安全生产工作动态管理,更好地服务和支持安全生产工作。各级管理人员根据管理权限可随时查阅现场安全生产运行状况,及时采取相关应对措施,使生产安全风险管控更加便捷。

4 安全风险管控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生产安全风险管控应注意划分清楚风险辨识、分析评估的范及各级管理组织的职责。

(2)制订明确的风险评估准则、时机和频次,根据风险分析、评价。

(3)风险评估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

(4)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及企业的经营运行情况;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控制措施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人体防护措施等。

(5)安全评估查出的安全隐患,必须跟踪进行治理,直到治理完毕后组织验收。

(6)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风险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危险因素识别、风险评价方法、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等,增强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使其认识到所在岗位的风险,并掌握控制风险。

企业风险管理案例范文6

华 丹1

(1.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广西南宁 530031;1.广西电网公司南宁供电局 广西南宁 530031)

【摘要】通过对我国电力企业在营销管理方面现状的分析,主

要的介绍了国有电力企业在营销服务上所共有的制约和风险,并提

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与解决方案。

【关键词】电力企业;营销;制约;解决措施

国内目前在电力体制方面的改革正不断加快,电力市场正在发

生极大的转变,这对电力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这些挑

战与电力企业自身在管理上的各种问题,电力企业如何才能做好电

力营销工作,如何才能化解危机,如何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是

需要我国电力企业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简述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

随着国内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与发展,消除垄断经营、下调电费

价格与提高相关服务质量的呼声已经越来越高,电力企业正在面临

着前所未有的残酷竞争。电力营销服务身为电力企业众多业务中的

核心部分,它的质量好坏将会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时

也会成为影响企业在市场竞争力方面的决定性因素。电力企业在经

营管理体制、经营管理手段与经营服务质量上的表现将会成为决定

企业获得何等效益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决定着企业是否能够为社会

创造出大量的财富。国内电力企业中普遍都存在着市场观念落后、

营销机制不健全、服务水平低以及营销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问

题的存在将会导致电力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所以,在市

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开展对电力企业在营销管理方面的研究就显得

十分重要了,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共性问题,并研究与实施相应的

解决方案,是具有现实和理论双重意义的。

二、国内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的现况

(一)电力企业在市场观念上的落后

综合的来看世界各国开展的电力体制改革与监理电力市场的模

式,我们可以从中发现,电力企业改革的局势就是要打破垄断,形

成良好的竞争模式。因为我国在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电力行业

都是一种垄断模式,所以在营销管理方面至今还对传统的旧模式有

所沿袭,人们对于计划经济下的体制模式也更加习惯,电力市场成

了卖方市场,这也正是电力企业安于现状,没有竞争意识的原因所

在。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下,电力产品的销售渠道不畅通、服务质量

低、营销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也就相继出现,严重的影响了电力企业

在销售上的发展,导致我国在电力企业竞争力方面无法与西方发达

国家相比。随着我国深入开展的市场经济改革与开放,市场上已经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电力企业却并没有随着市场发生的变

化而改变传统营销观念,电力企业只有适应了这种转变,并建立起

属于自己的市场,才能保证在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

(二)电力企业的营销服务水平低

在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中,其服务水平低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

题。业扩报装与客户服务不够主动,仍旧处于一种等待客户上门的

状态,没有认真的去观察、注重区域内在能源消费方面的发展趋势,

同时也没有用心的引导客户使用高效而环保的电气设施。在客户服

务于业扩报装的工作中,不具备对电力产品进行推销的观念,在客

户进行用电申请的办理过程中,办事效率不高、服务不到位且常出

现故障处理不及时,停电频繁,检修过后不能及时恢复电力供应等

问题,这些都是国内电力企业营销服务水平低的表现,同时这些问

题也严重制约电力销售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形象造成了

不良影响。

(三)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优化不及时

在当前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只有牢牢的掌握住市场信息及市场

发展趋势,才能快速的对市场做出反应。现在的用电业务流程基本

都是在沿袭传统的用电营销体制,其程序十分复杂,根本无法适应

当前的电力营销建设的信息化要求,再加上在基础管理方面做的不

到位,现有客户的部分档案与资料不齐全,只此阻碍了业务的正常

开展。而另一方面,电力企业对基层单位的培训力度不够,员工很

难通过专业的营销培训获得相关技能,所以在基层员工中,很少有

人了解专业的营销理念。由此可以看出,落后的营销体制与缺位的

基层人员培训将对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造成直接的影响。

(四)电力企业的营销机制不健全

电力企业的营销体制不健全,相关机构应进行改组。电力营销

应该是电力企业业务的核心,电力营销的工作质量关系着其自身的

发展与生存,同时也决定着企业在电力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并最终

对企业效益造成影响,但是很多供电企业在电力营销方面都没有建

立起相关的职能部门。我国的供电管理与运行体制并不健全,在电

力的管理与营销上,不但缺少相关的理论支持,同时还不具备市场

竞争经验,在人才上储备上更是不足;同时其内部在竞争和自我约

束方面也缺乏相应的机制,员工的积极性无法得到良好的发挥。

三、营销管理上的解决方案

(一)对电力企业营销观念进行转变

随着我国在电力投资方面的规模不断增大,电力的生产逐渐从

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并在局部地区出现了“电荒”。这些都在

告诉我们树立新观念的重要性,而所谓的新观念就是指优质服务观

念、市场观念以及价值规律观念。这种观念上的改变将会使电力企

业员工的工作意识、态度与方式也随之改变。电力营销的过程是具

有系统性的,为了确保营销过程不会出现错误,所有电力企业的员

工都应该参与其中。

(二)强化电力企业的优质服务

客户的评价是能够影响电力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因素,而客户

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来决定的。所以电

力企业应该规范相关工作流程,强化各环节的时限管理,推行更加

便捷的“一站式”用电服务,并向客户提供多渠道的优质。

同时还要加强对营销团队的建设,提高相关业务人员的技能水平,

打造出一支一流的营销管理团队。最后就是要对用电市场展开深入

调查,并准确的对电力供应需求做出预测,并且要积极促进电费存

储、银行代收、网上支付等电费缴纳方式,以此来实现便捷缴费业

务的目标。

(三)坚强管理电力企业营销

电力企业要提高对自身管理的要求,对相关机构设置进行改革,

建立起全员式的营销机制,并成立专门的机构来进行市场营销的统

筹与规划工作,这样对评估市场需求与指定营销策略来说是十分有

利的。同时还要建立起完善的以“责任制”为中心的营销制度,建

立起一套健全的责任体系,加强对内部资金的管理,加强对各单位

的财务管理,进而实现人和物的统一调配与管理。最后还要对业务

模式与流程进行统一,以实现营销管理的服务便捷化、信息共享化、

资源最优化等,坚实服务基础。

(四)培养高素质营销团队

将实用作为标准,推广新的技术理念,对高级营销管理人才进

行引进,是强化营销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充分的利用计算机与通

信技术,建立电力营销平台,使电力营销与管理更加系统化,做到

管理集中化、决策合理化、考核制度化以及服务便捷化,坚持以技

术为指导核心,推动电力系统营销与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四、总结

电力企业在进行营销工作时所面对的四个问题,都是会对电力

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造成直接影响的,能否合理的采取相应的措施

来化解这些问题,将会关系到电力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

会影响到电力体制改革的进行。只有电力企业不断的更新自身观念,

提高服务意识,加强管理环节的优化,健全营销机制,才能在当前

激烈的电力市场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叶润霞. 浅谈电力系统营销管理[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26)

[2] 郑文华. 实施多种经营策略,扩大电力市场占有率[J].

电力技术经济,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