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

农业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

摘要:文章简要回顾了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当前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在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和监督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明确人才培养定位的前提下建立相应的目标管理机制、根据培养目标构建课程教学体系、建立多元多向的系统监督和评价体系等加强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课程设置;评价机制

自1991年开展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以来,我国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不断发展,培养种类不断增多,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2010年,教育部进一步加大了对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投入力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培养格局与模式[1-2]。伴随国家高等教育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比例的逐年提高,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兼应用与研究为一体的人才培养类型,关于其培养模式以及具体如何操作等问题亦随之成为教育界探讨的热点。

1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发展历程

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历经多年的努力和建设,目前已建立40种硕士专业学位。1999年,为了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满足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了农业推广硕士(AgriculturalExtensionMaster,MAE)。2013年,《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3号)提出,积极推进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考试、分类招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应依据特定职业领域专门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和职业素养要求,以及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学习方式,科学制定培养方案并定期修订。农业推广硕士就此出现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方式。201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农业推广硕士定名为农业硕士有关事宜的通知》(学位办〔2015〕5号),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正式定名为农业硕士专业学位。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厅〔2016〕2号)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同年,《全国农业硕士教指委关于农业硕士专业学位领域设置调整的通知》(农业教指委〔2016〕3号)将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由原来的15个培养领域调整为农艺与种业、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畜牧、渔业发展、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农业管理和农村发展等8个领域。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信息,经过近些年的探索与实践,全国目前有103所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招收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2当前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国际上,专业学位普遍被认为是一种与行业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以及行业需求密切相连的学位[3]。在我国,专业学位也是针对社会中特定行业领域的需要,本着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目标而设立的。虽然专业学位与相应的学术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但二者的培养要求各有侧重。我国开展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为应用型硕士的培养开辟了新领域,同时,也源源不断地为农业发展培养了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但在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教育过程中,人们也发现在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教育方案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使得培养结果和培养预期目标以及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没有实现很好的匹配。

2.1培养教育目标定位模糊培养目标是整个研究

生培养工作的前设性问题。如前所述,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教育目标主要是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尽管如此,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的“40种硕士专业学位概览”中,农业硕士在“对应的职业类型”一栏却是空白,这也间接显示我国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尚未与职业资格认证建立明确的对应关系。培养目标与职业定位的不明晰,也使得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难以有效满足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的需要[4]。此外,与培养理论研究和科研创新人才的学术型学位教育不同,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更应当直面经济和农业行业发展与动态,侧重于实践和应用,具有很强的职业性,其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考核评价等也应具备自己的特点。目前的培养现实是虽然高等农业院校及科研单位均有明确的培养方案和文件,但是,一方面,由于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起步相较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晚、经验不足,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仍处于不断摸索之中,缺少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设计的具体合理的培养模式;另一方面,不少培养单位仍然沿袭过往,采用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相同或相似的模式,试图利用宽口径教育方式达到多元化人才输出目的,这就造成了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的混乱,使其培养习惯性地偏向了学术和科研,偏离了设置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初衷,势必造成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定位模糊,相应地,导致培养特色不突出、培养效果不理想[5-7]。

2.2课程建设未凸显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特色

课程建设是影响培养目标实现与否的直接因素,同时,也是一个包括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形式等多方面具体要素的系统性工作[8]。从宏观层面看,当前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课程在内容建设与管理和培养目标方面存在差距,尚不能满足专业学位教育培养的特定目标需求。从微观层面看,一是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专业性特色不鲜明,培养单位特别是科研力量不足、以专业硕士研究生来弥补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不足的科研院所,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大多没有明显的区别,专业学位应有的专业特色和优势不明显[9]。二是农业硕士的课程内容与专业农村发展实际需求存在差距,一些教育课程的设置过于传统,时代性不强,理论性往往强于实践性和应用性。三是讲授式的传统教学方式仍是课程教学主体,而案例式、启发式和实践式的教学方式则较为缺乏或者只是流于课程名称的形式。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效果与质量。

2.3培养管理缺少有效的评价机制

监督、评价是保障事物按照既定轨道发展、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手段。虽然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已在全国铺开,但从总体来看,与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管理相适应的一整套有效监督和评价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这也影响了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预期目标的实现。例如,对于课程设置,虽然培养方案中有诸如案例课的要求,但是在具体实施中缺少有效的监督和对此类课程教学效果的具体衡量指标,因此,总体上课程设置“重形式,轻本质”,影响了培养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升。目前,由于一些院校对导师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导致部分导师责任心不强,只顾忙于自己的科研工作,对研究生采取“放羊式”管理,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以专业实践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因此,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不同,农业硕士的培养提倡双导师制,校内和校外导师有着不同的分工和职责,特别是校外导师在行业发展需求、实践能力培养以及职业能力训练等方面往往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而如何界定导师职责分工以及评价指导效果,目前普遍缺少一套操作性强的监督与评价机制[10]。此外,当前的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主要是上级管理部门对于培养单位管理的过程性考核,行业企业、农业管理部门等外部用人单位并没有作为评价主体参与其中,更不用说其他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也正因为如此,外部用人单位的需求和意见难以在培养单位内部得到回应与体现[11]。

3加强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建议

受发展基础的影响,当前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还未完全形成具有特色、满足需求的培养教育模式,不少工作仍过于依赖已有的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模式。针对当下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改革和完善,从而激发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活力。

3.1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建立目标管理机制

教育培养的目标管理需要与人才培养定位相匹配。与学术型研究生不同,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虽然在学术理论的广度和深度方面稍显逊色,但是对综合能力的要求更高,其人才培养的着眼点在于为农业行业或领域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因此,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管理需要针对其特有的人才培养定位来专门设计。首先,需要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明晰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定位,探讨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职业资格认证联系机制。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为宗旨,以产业发展趋势为方向,以生产实践难点为突破口,强化人才培养的职业导向[6]。其次,加强分析,优化培养方案,坚持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技术研究与求职就业三个对接,既要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注重培养方案的时代性,提高培养与职业指向的关联度,又要强化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学科及领域特色,增强学生对于行业发展现状和一些共性关键技术问题的了解与把握。最后,在对培养目标的管理中,一方面,要认识到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也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学术型研究生没有高低之分,需要给予同样的重视;另一方面,管理中也需要充分考量其培养的独特性,对于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的教育管理要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在管理部门、考核等方面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3.2准确把握培养目标系统,构建课程教学体系

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的成熟和发展离不开其培养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12]。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完善需要结合社会需求、培养单位学科优势与特点等因素,根据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逐级分解形成不同层级的目标。在课程教学设置上,需要注重三个结合,即综合性与专业性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围绕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具体领域,加强学生知识面的拓展以及实践能力的训练。简而言之,就是要使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都回归到为农业农村和行业发展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人才这一内涵和本位上,体现农学硕士实践性、应用性的特点[13]。例如,在教学方式上,需要突破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注意发展双向或多向的启发诱导式互动教学;在课程设计上,提高实践课程、跨学科课程等的比例;在课程内容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大案例分析、实际生产过程在课程内容中的比重,强化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

3.3关注培养成效,建立多元化系统考核体系

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设置仅仅20年,其间历经多次调整。相比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如何科学有效地对其培养产出成效进行评价仍在不断的摸索与完善之中。鉴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对于其培养成效的评价应该涵盖课程设置科学性、实践训练的实效性、培养人员指导成效、学位授予标准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同时包含上级管理部门对培养单位、培养单位内部、学生对指导老师和培养单位、用人单位对学生等多向多元评价的系统考核体系。例如,在实践环节上,需要设定有效的专业实习内容,设置监督专业实践真实有效性的管理环节,制定评价学生实践成效的指标;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所特有的实践环节要求,建立实践基地评价、学生或小组互评、定期汇报等多方位实践考核评价机制。另外,专业学位授予的标准应当根据其教育目标和培养模式的特点进行设立,应该充分考虑其培养的应用导向以及对于学生学习成效的代表性,考虑采用诸如产品设计、项目分析、深度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实现对学生理论知识、专业水平和职业技能等综合全面的考察和评价。

作者:戚亚梅 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