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旅游观光论文范例

农业旅游观光论文

农业旅游观光论文范文1

关键词:蚕桑产业;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1蚕桑观光农业的涵义、功能及现状

1.1蚕桑主题观光农业的涵义

观光农业主要是指利用城市周边的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乡村民俗风情等条件,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施工,建立具有农业生产、生态、生活于一体的农业区域[1]。蚕桑主题观光农业是指在现有的蚕桑产业资源基础上,深入挖掘整个蚕桑产业链的历史文化价值、科普价值、实用价值,通过将蚕桑产品的生产与旅游观光深度融合与科学规划设计,使游客切身体验农耕文化、自然风光和精美产品的同时,感受蚕桑辉煌历史文化的魅力,得到身心的放松、体验和享受。

1.2蚕桑主题观光农业的功能

第一,蚕桑主题观光农业最基础的功能就是农业生产功能,与传统农业一样,观光农业也可以为人们提供各种农副产品,如桑叶(芽)、桑果、桑枝、蚕蛹、丝绵等,同时蚕桑观光农业更重视种养殖过程中的生态性和绿色性,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环保和健康的农产品。第二,蚕桑主题观光农业的主要功能就是休闲旅游功能,通过开发各种蚕桑产业资源,可以为游客提供各种农事体验项目,如亲手摘桑养蚕、采摘新鲜桑果、品尝特色蚕桑菜肴等,这些项目都有助于让人们沉醉于农耕之乐,减轻压力。第三,发展蚕桑主题观光农业具有拉动社会经济的功能,除了可以直接带动蚕桑产业发展外,还可以间接带动交通运输、餐饮住宿、商场零售等行业的发展。第四,蚕桑主题观光农业还具有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功能,为许多城市人提供了认识农业、体验农业劳动的机会,同时也为游客提供各种民俗文化项目,使得各种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2]。

1.3蚕桑主题观光农业发展现状

在中国,蚕桑是众所周知的教育和文化高端名片,全国各地蚕桑产业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为开发蚕桑主题农业观光项目提供了先决条件,近几年发展迅速,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第一种是以部分蚕桑养殖传统地区为主,通过对现有的桑园、缫丝工坊等加以改造,以旧做旧,使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观光农业相结合,在保持蚕桑生产的情况下,开发其蕴藏的观光娱乐价值。其主要经营利润来源以蚕桑生产为主,观光经营为辅[3]。第二种是投资新建的以观光娱乐为主的生态体验园。其主要的经营利润来源以游客观光收益为主,蚕桑生产为辅。主要是结合观光和亲自动手,让游客体验蚕桑产业的过程,观光项目比较丰富,旅游基础设施较好,能为游客带来较大的娱乐体验。第三种是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建设的蚕桑文化创意园(丝绸博物馆),主要是起到文化传承、科普教育等功能,让在都市生活的人们了解蚕桑文化、熟悉蚕桑产业发展、认识更多蚕桑产品。其主要的经营利润来源以政府补贴为主,提供公共服务。

2目前蚕桑主题观光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科学规划与建设论证

虽然我国拥有比较优良的农业产业条件,但观光农业的发展缺乏科学规划和指导。观光农业属于农业生产与旅游开发的交叉领域,除了要对蚕桑生产进行科学的安排,更需要结合旅游行业的相关规律进行合理规划[4]。现实中,许多地区跟风发展起来的蚕桑观光农业,在发展建设之前并没有进行充分的前期调研,对相关自然条件和生产情况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和规划,对发展观光农业需要的经济、交通、市场等条件也认识不足,如园区附近自然环境状况、园区生产安排布局、园区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性、邻近地区市场份额等,急于项目启动,导致园区边建边改、经营不良,遭遇市场淘汰的风险。

2.2观光项目与吸引力

部分园区缺乏因地制宜、深入挖掘自身资源特色和优势。目前观光项目发展最多的就是各种果桑采摘园,主要以采摘桑葚为主,还有一些是在采摘的基础上增加特色餐饮项目,停留在观光采摘和餐饮层面,尚未深入挖掘健康蚕桑、创意蚕桑的价值。同时各地观光园区虽处于各类自然、人文景观尚未开发的城市周边地区,观光农业项目的特色和农耕文化挖掘不够,项目设置雷同性较高,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2.3从业人员与经营管理

观光农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因其多领域交叉,需要多类型的高层次专业化人才。但由于我国观光农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从事该行业的人员大多是农业专业人才,缺乏旅游规划开发以及相关经营管理能力,对于规划、管理、产业创新、发展趋势等问题的思考具有突出的局限性[5],不能有效地提升园区规划建设和经营管理水平,一定程度上难以适应蚕桑观光农业的快速发展。

2.4园区推介与营销策略

蚕桑观光农业作为一个新兴特色产业,人们对其期望值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产品挖掘和推介。发展观光农业伊始,必须重视科学、系统的产品推介策略设计,弘扬传统丝绸文化的魅力,防止零散、简单的体验式宣传。如大多数园区的营销宣传缺乏系统的设计规划,甚至靠发传单、贴广告等简单方式,主要客源都是通过人们口耳相传才了解到的,即使加入网络宣传的元素,也只是微信的朋友圈营销,缺乏蚕桑丝绸元素的历史悠久、高端大气、耳目一新的营销效果。因此,网络营销等渠道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进行全面的营销策划。

2.5蚕桑生产与观光季节性

目前,蚕桑观光农业等也受到季节性的制约,旅游观光淡旺季差别明显,旺季淡季收入不均衡。每年3~6月蚕桑生产的旺季与农业观光的黄金期高度吻合,游人如织,究其原因主要是观光旺季就集中在蚕的生长周期和桑树的果实成熟期,开发其他季节的农业观光成为各园区科学设计的重头戏,以解决观光农业在淡季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全年收入不均衡的瓶颈问题[6]。因此,各地观光农业区急需树立明确的市场导向理念,积极发展淡季相关项目。

3发展观光农业的对策分析

蚕桑主题观光农业的发展首先需要科学的指导原则。一是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实际的原则。要根据本地蚕桑产业的人文历史、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适度发展,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其他园区的模式。二是科学规划、合理设计的原则。要做好当地蚕桑产业资源的摸底调查工作,加强管理,转变观念,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宏观指导和调整。三是突出特色、确定重点的原则。一定要明确蚕桑产业在发展观光农业中的重要地位,作为自身发展的突出特色,讲好历史文化故事,作为宣传的重点。四是着眼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发展观光农业是一项长久的事业,必须看的高远,想到未来[7]。同时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永远留住“绿水青山”。

3.1进行充分的前期论证,加强科学规划

目前,各地的蚕桑观光农业发展处在自发阶段,缺乏科学规划,导致自身优势资源不能发挥出来。应当在发展初期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找到发展观光农业的优势和劣势,并由相关专业人员对园区进行整体的科学规划、设计和改造相关观光项目,从而发挥出相关资源优势,弥补相关劣势。

3.2深入开发蚕桑观光项目,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

在发展观光农业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蚕桑特色产业作为重点,深入挖掘蚕桑农耕文化和丝绸创意元素。以特色农产品作为吸引各地游客的法宝,其他项目和资源起到丰富观光项目和层次,提高观光质量的作用,只有坚持发展自身的优势特色产业,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8]。在项目设置方面,除了在桑树的品种上种植普通品种外,还可以栽种观赏型、水果型等珍稀桑树品种,以满足游客观光、采摘的需要。在蚕桑生产上,除了实物、标本和图片展示外,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播放,诠释蚕桑丝绸的历史传承、最新科技、创意文化及传统技艺。在互动项目设置上,游客可以参与体验种桑树、摘桑果、采桑叶、养蚕、剥茧、煮茧、缫丝、织布、扎染、做茧花等活动的乐趣,增强游客的感知和认识,使游客体验农桑的乐趣,也可以使青少年学生增长知识,培养热爱劳动的能力。游客在这样的环境中游览,不仅获得旅游体验和精神享受,还能学到历史传统、科学知识和文化教育,产生深刻印象[9]。在休闲娱乐方面,可以建设美食长廊、农家乐餐厅等,增添桑叶煎蛋、桑叶汤、炒蚕蛹、桑叶茶、桑果饮料等符合大健康潮流的农家特色菜。可在桑园里养殖小家禽、套种蔬菜,在养蚕大棚内用桑枝栽培食用菌,提供经过深加工的蚕桑副产品如桑果汁饮料、桑叶茶、桑叶面、蚕丝被、真丝绸服装等系列产品供游人选购。

3.3引进专业人才,提升园区管理水平

发展观光农业需要管理、营销、设计等各方面的人才,但目前相关人才非常匮乏,高质量人才更是千金难求,这导致了各地蚕桑观光农业发展处在依靠自发经验进行经营管理的初级阶段,经营效果不理想,更阻碍了园区的可持续发展[10]。因此各地观光农业园在发展过程中,应在各种渠道进行人才招聘,可采用校园招聘、网络招聘等手段扩大招聘范围。招聘的专业范围可包括:农业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农业园区规划设计人才、蚕桑主题观光项目设计人才、专业营销策划人才等。只有拥有相应的专业人才,园区的发展才能走上正轨,才能增强竞争力。

3.4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进行全方位营销

面对现阶段农业观光缺乏全面的营销策略、营销手段单一、营销渠道不足等问题,各地的蚕桑观光园区应当建立专业的营销团队或部门,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重点是进行蚕桑特色产业的宣传,让广大游客认识到优质蚕桑产品的益处,主打文化、健康、环保等特色概念,看到蚕桑生产过程中优良的天然环境,引起游客参观体验的兴趣和欲望[11]。同时营销手段和渠道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采用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相结合的办法。在网络营销上利用各大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的推荐、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朋友圈、新闻头条等进行宣传工作。也可使用传统营销手段举办大型的实地营销活动,比如举办试吃大赛、采摘大赛、工艺美术等吸引游客参加,增加知名度。

3.5发展多种经营,减少季节性因素对收入的影响

目前,观光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就是观光农业的季节性因素,虽然这是由农业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但是依然可以通过采取合理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造成观光农业游客季节性淡旺季的原因主要是观光园区内蚕桑生产景观的季节单一性造成的。例如最常见的桑果采摘园,由于桑果成熟的时间比较短,结果期结束后,观光园内缺乏其他吸引游客的项目,造成闲置浪费,也影响了观光农业收入的提高。因此可采用了复合式的农业生产模式,其种植以及养殖不限于单一品种和单一方式,而是进行科学的规划,利用技术手段、种植的作物成熟周期覆盖全年,每个季节均有作物成熟,使游客可以全年进行采摘观光活动[12]。另一方面,除了农业作物和蚕丝产品外,还应当增加其他的游览设施和项目,譬如文化创意、特色民俗活动、特色美食、特色手工艺制品等,显著提升园区娱乐性、知识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宋金平,盖文兴.我国观光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软科学,2003(2):33-34.

[2]张榛.蚕桑产业与农业旅游有机结合的思考[J].江苏蚕业,2008(2):46-47.

[3]颜俊梅.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基于六盘水市钟山区产业兴旺的视角[A].黔西南党校论坛.2018.

[4]陈罗绵.广州市花都区宝桑园科普思路创新探究[J].南方农业,2015(3):99-100.

[5]于水常.基于游客行为的北京休闲农业园规划设计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8.

[6]黄磊.基于乡土景观的观光农业园规划探究——以蓬溪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为例[D].西南科技大学,2018.

[7]熊永兴.体验型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8.

[8]赵敏.珠江三角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与生态经济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2001(9):14-17.

[9]唐睿.休闲型农业产业园规划设计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8.

[10]张延.烟台市乡村旅游和美丽乡村协同发展模式研究[D].鲁东大学,2017.

[11]乐波灵,李燕飞.浅谈广西蚕桑生态旅游开发[J].广西蚕业,2012(2):66-67.

农业旅游观光论文范文2

关键词:绩溪;县域经济;供给端

近年来,绩溪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从表1可以看出,2010—2018年,绩溪县地区生产总值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但从经济发展增速来看,2010年绩溪县GDP增速高达14.5%,在这之后经济增速呈明显下降态势,直到2016年情况才稍有好转,但2018年经济增速仅为5.4%,增幅同比下降较大,经济发展时好时坏,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从全市范围来看,绩溪经济发展水平在宣城市7个县市区中倒数,在全省范围内也处于中下游位置,其根本原因就是产品供给端较为薄弱,未能及时跟上新时展要求。

一、绩溪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产业发展效益低下

绩溪县属于山区小县,农业产业占GDP比重较高,2018年,绩溪县农业产业总产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高达12%。县域内农业资源丰富,有山核桃、茶叶、油茶、竹子、中药材等众多经济作物,但农业产业链较短,许多企业经营项目还在以销售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对经济发展贡献力度不大。绩溪县农业产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力度不够,存在着局限于为农业产业而发展农业产业现象。近年来,虽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力度有所上升,但融合质量不高,发展效率低下,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2.工业产业制造水平落后

2009年前,绩溪县为发展经济大力招商引资引入外来企业,这些企业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其中不锈钢企业和化工企业尤为突出,在绩溪县100家企业中,不锈钢企业和化工企业占比近30%。依靠廉价劳动力和政策红利,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确实取得了发展,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但随着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的上升,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国家对环保要求的提高,以及去产能政策的实施,靠着以价取胜的策略再也行不通,大批企业倒闭破产。绩溪的一些本土产业,如纺织、机械制造、汽车零部件等,也由于制造水平落后,科技含量不高陷入困境。随着经济大环境的好转,这些本土产业发展虽有所进展,但始终不能取得较好发展,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力度也十分有限。

3.第三产业发展动能不足

绩溪县第三产业发展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落后。近10年来,绩溪县第三产业增速都在10%左右上下波动,向上突破动能不足。县域内房地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住宿餐饮业发展较为平稳,但以金融业、商贸物流业、文化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动力不足。尤其是作为拥有众多旅游资源的文化旅游产业,由于缺乏系统性的规划设计,旅游产品结构单一,高品质现代化精致景点缺乏,以致发展动能不足,经济效益低下,对县域经济发展贡献力度较小。

二、从供给端破解县域经济发展难题

1.强化融合发展,培育现代农业新业态

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乡村产业新业态,构建农业产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1]。第一,实施经营主体培育工程,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实施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培育工程”,开展经营主体培育行动,大力培育新型农林经营主体。围绕油茶、茶叶、竹产业等绩溪优势产业,引导农户组团参与经营,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加大对农林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引导农户组建家庭农场,鼓励农户参加农民合作社等集体组织。积极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加入农业产业联合组织,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向农产品产业园集聚,实现规模发展。第二,实施健康养生发展工程,打造乡村产业新业态。充分发挥绩溪中医药材资源优势,实施健康养生养老发展行动,重点建设健康养老中心及现代服务产业园。依托绩溪县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积极打造新安健康产业园,对上河国际养老中心等一些原有的健康养生项目进行提升改造。引进现代化的健康养生公司,盘活乡村资源,以古村落、古民居等乡村资源入股建设分散式季节性的休闲养老项目。加强与黄山、杭州等地合作,构建健康养生产业联盟。第三,实施“互联网+农业”工程,开创农村电商新时代。实施电商培育行动。重点培育农产品电商网销知名品牌,力争网络交易额达到10亿元;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所有行政村统一建设村级信息服务站;加快农产品网络销售体系建设,巩固提升电商进农村全覆盖工作成果[2]。完善农村电商功能体系和服务点建设,用大数据引导产销,充分发挥农产品电商市场资源配置作用;设立网销产品种养加一体化基地,着力提高农业农村电商综合效益。

2.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从供给侧发力,加快对信息技术运用,加强自主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强化两化融合发展,力争在工业经济转型发展中走在时代前列。第一,着力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分析产品“价值链”,抛弃中低端便宜的产品线,专注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线。对传统工业产业大力技改,着力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如绩溪钢材产业,需主攻科技信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特异性钢材,专注应用于石油、化工、核电、水电、航空航天航母制造等领域的高品质钢材。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要加强自主创新,实行差异化战略,对国内相关空白领域进行填补。第二,着力实现研发设计协同化。转变大规模、集中度高的设计生产模式,强化社会分工,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和工业组织分散化,具体可采用产品协同研发、非核心业务众包设计模式。构建数字化协同研发平台和开放创新平台,通过良性互动、交互式的研发设计方式征集产品解决方案,同时,还可借助开放式的创新创业平台——博士后工作站,实现研发设计的协同化。第三,着力实现产品制造智能化。坚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企业的集成化应用,加强科技创新,逐步实现产品制造向智能制造、高端制造转变[3]。加强企业资源计划(ERP)的应用,不断提升两化深度融合力度。深入学习德国“工业4.0”模范工厂——西门子安贝格电子制造厂先进制造经验,按照《中国制造2025》有关要求和精神,引入先进设备,不断提升工厂网络化智能化水平。通过对同一流水线进行不同程序的设置,实现产品的差异化生产组装,着力解决规模化生产与个性化生产之间的矛盾。

3.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培育服务业发展新动能

立足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的战略地位,不断强化供给侧改革,充分发掘生态、文化、名人三大资源,努力实现文旅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为服务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第一,大力发展夜游经济,补足旅游短板开新局。以历史文化名城、高铁站新站区、扬之河与?溪河沿岸,以及城区周边景区村庄为基础,规划建设不同主题的夜游街区;围绕胡雪岩纪念馆、江南第一学宫等景点,开展徽菜教学、徽剧演出等夜游项目;在高铁新站区,发展美食、娱乐等夜间消费项目,打造高端商街夜市;参考浙江乌镇等地夜景经济模式,打造打造扬之河、?溪河两河流域精致主题夜景。第二,做大做强工业旅游,培育旅游业新增长极。参照嘉兴市歌斐颂巧克力小镇模式,构建绩溪工业旅游专业园。对工业生产场所进行创意化设计,汇聚旅游元素,规划衔接观光游览路线,促进文旅产业工业产业融合发展[4]。依托宁清茶叶、松鼠云詹氏等绿色食品企业,建成集旅游观光、购物娱乐、制作体验于一体的绿色食品生产观光基地。对县域内徽墨、徽雕产业进行资源整合和优化改造,设立工业旅游线路,建成具有绩溪特色的旅游观光体验基地。第三,实施旅游发展工程,打造全域旅游大格局。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打造皖南区域最美生态历史文化旅游带和“皖浙天路”自驾游通道;加快打造一批旅游精品线路,优化组合精品景区景点[5],推出3—5条面向长三角、珠三角、东南亚等客源地的优质线路;加快对绩溪县特色小镇的升级改造;实施村庄变景区改造升级工程;加强田园综合体建设,积极打造宜居宜游、充满特色的旅游村庄;通过全方位的打造提升,力求形成全域旅游的大格局。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县域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阶段。诸多经济发展难题都集中在供给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供给端破解县域经济发展难题,必将使用县域经济焕发新活力,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宋志秀,宋俊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湖北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研究[J].财经界,2016(36).

[2]张磊.石河子垦区一四三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硕士论文,2017.

[3]曹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径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7(13).

[4]杨洋.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城市化演化机制及发展模式[D].合肥:安徽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6.

农业旅游观光论文范文3

摘要:

在以往的园林景观建设中,比较注重一些外来元素、物种,往往忽略了一些本土元素,所以建造的园林景观缺乏本土特色,且不适宜当地的水土气候,非常严重地增加了建设的成本,并且伴随很大的损耗。本文主要是从乡土元素的相关理念、以及在园林景观中如何使用乡土景观元素这几点来进行论述。

关键词:

园林景观;乡土元素;设计原则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加剧向前发展,带来的是不断恶化的城市环境污染。很多城市正在大刀阔斧的进行扩建与整修,许多地方特色的民居民宿被通通拆去,造成大量民俗民风的缺失,对当地乡土、乡俗文化的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破坏。所以保护权仅有的乡土资源,探索本地乡土特色,成为了景观设计师一项重要的责任与义务。

1乡土景观元素概述

何谓乡土,指的是传承多年的历史文化,并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朴质的人物与事物。乡土景观包括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两个方面。自然景观是指本地经过自然和人文形成的比较有特色的、传统的、朴质的风景、建筑物等景观现象。而人文景观是指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当地特色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与习俗。到现在,人们运用的乡土景观元素,并对其赋予了新的内涵与意义,将现代的理念与传统的元素相融合,形成了一种去全新的景观设计理念和景观新形式。只有对乡土景观元素加以提炼,才能更好的运用到现代的园林景观中来。乡土景观元素大致我们可以将其分类为两大类:物质形体与非物质形体。物质形体我们又可以将它分为自然形态的乡土景观元素和人工乡土景观元素。自然形体的乡土景观元素一般指的是未受后天人为增加、改造的景观风貌,是自然天气、地貌影响而形成的。人工景观是指由人们获得直接打造建设而成的,与自然形态的景观则是完全不一样的类型。人工的乡土景观是从当地人们的生产活动的工具、建筑、生活用品、日常服饰中提取的一些本土元素,在运用到地域性景观之中。非物质形态的乡土景观元素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景观元素,它可以是一些已经发生了的历史事件、神话传说、或者风俗民情、传统的民俗文化等。

2乡土景观元素的提取

2.1物质形态乡土景观元素的提取

天然的乡土景观元素包括有地貌、地形、天气、植被、水文等等。从天然的景观中可以提前出地被的颜色,确定出地域性景观的整体基调,以及一些景观局部的用色。选取出本地常用的且适宜本土气候的植被,这样既能节约经济成本,又具有稳定性,更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发展。人工的乡土景观元素往往是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使用的工具、器具、居住的房屋和其他地域性手工特色的物品中来提取。这些物品的提取有些四直接使用乡土元素,不再经过改变和加工。而一些则需要对所选中的乡土元素再进行提取,如元素中的颜色、形状、材质,提取后再进行设计运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以往的乡土生活用品、器具、工具、服装都在逐步地被现代用品所取代,许多本土性、地域性的乡土元素都在渐渐地消失。

2.2非物质形态的乡土景观元素的提取

在本图乡村生活中,所发生的纪念意义的历史事件,传统民俗文化、神话传说等,这些景观层面的元素,都可以提取出用于地域性景观设计之中,体现当地人民的精神面貌,在景观中表现出来,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3乡土景观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表现手法

在当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加入乡土景观元素,使之具有地方特色和地域性人文主义色彩,提高当地城市自身的品味,能打造出当地特色的景观旅游文化之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乡土景观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体现为以下几点:

3.1引借的景观表达手法

引借指的是从乡土景观元素中取其某一部分,它可以是乡土元素中的色彩、材质、纹样图案,将其重新组合并加以变化创新,形成新的景观元素,运用到现代景观园林中。引借的手法的优点是在于,在景观设计制作中,取用的乡土景观元素不是直接拿用,而是取其精华,经其艺术化的加工、创新,取得“源于乡土,高于乡土”的景观效果。

3.2变异的景观表达手法

变异在这里是指通过其组合原有元素的图案、纹样、以及功能加以创新与变更,展示出更具有独特效果的景观感觉,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感观。经过变异后的乡土元素,赋予了时代的特征,新旧相结合,碰撞出不同的火花,为景观设计注入新鲜的血液,从而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点。

4结语

在经济快速发展下,各种外来元素冲击着现代景观,带来了短暂的新鲜感和愉悦感。在这种形势下,乡土景观重新得到大家的关注,重新回归视野。设计师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融入本土的乡土景观元素,设计出更多美好的、具有本土文脉的乡土景观作品。让人们生活的城市景观与地域性更加相融。

作者:刘音 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苏凤舞.乡土景观在城市园林中的运用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5)

[2]徐斌,邵伟丽.乡土元素在杭州梅家坞农家乐景观中的应用[J].福建林业科技,2010(01)

[3]孙新旺,王浩,李娴.乡土与园林———乡土景观元素在园林中的运用[J].中国园林,2008(08)

[4]王革,熊凌.云南乡土树种在昆明市居住小区中的应用现状[J].云南农业科技,2007(04)

第二篇:园林造景思想景观设计探讨

摘要:

观光型农业园区是集旅游观光、农业生产及景观环境营造于一体的园林艺术表达形式。通过分析国外观光农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及规划设计理念,针对我国园区长期存在强调功能性而忽视景观环境营造的现象,本文将运用巧于因借、旷奥兼用、意境塑造3个原则,把园林景观造景思想引入园区规划设计之中,合理配置各种景观要素,并对北京蓝调庄园、上海南汇桃花村等园区做实例分析,探究园区景观设计的方法和理念。园区中规划不合理、设计内涵表达模糊、景观结构不清晰等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打造文化氛围浓郁的园区空间,提升园区整体环境氛围,并提高其经济效益,为园区规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观光园区;景观设计;造景手法;意境塑造

我国处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不断向郊区蔓延、扩张,使得城市周边农业用地紧张,城郊界限变得模糊,如同古代村落的演变,城市最终以近似圆形的大地机理呈现,农田将与城市绿地系统相耦合,共同作为城市景观的基质[1]。一方面,农业用地性质将发生变化,不仅发挥其生产性功能,也会成为都市居民公共开放的休闲体验空间而获得增值,与城市更加紧密联结在一起;另一方面,人们也更追求多样化的旅游形式,崇尚体验生活回归自然。所以,将观光旅游和休闲农业结合在一起,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科普教育、赏花品果、采摘游乐、农事体验、露营野炊为一体的观光农业由此应运而生。为人们提供享受“慢生活”的场所,返璞归真,在农事活动中体验春华秋实、劳动耕作的乐趣。从繁忙而紧张的城市生活中解脱,在朴实无华的农村生活环境中寻找存在感,这将不仅会改变都市人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善着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兴模式,也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的综合产物。

1观光园区设计思想发展动态

1.1国外园区规划设计思想发展状况

早在16世纪的意大利已有关于观光农业园区设计思想的雏形,如认为拥有农田景观是家庭财富的象征,“农田景观是漂亮的”这一思想也逐渐在此后的几百年内盛行[2],说明当时人们就意识到农田不仅仅具有生产性,同时还可以开发其观赏性。如英国东茂林生态果园,设计者就已经开始利用各类果树进行植物空间造景,与城市公园性质相融合,创造了独特的园区景观,并提供果品观光、采摘等城市公园所不能开展的活动[3]。日本也属于较早开始研究和发展都市观光农业的国家,真正实施则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发展至今,已经开始重视园区内的景观设计,如将葡萄园景观观赏和采摘品果、娱乐活动等融为一体,作为葡萄观光园开发的项目之列[4]。而在1980年,园林设计师、环保主义者RobertKourik将园林设计与农业生产相融合,创造了“可食地景”这个有趣的名词。用设计园林景观的方式去设计农园,使农园变得非常富有美感,并体现其生态价值。比如在居住小区景观中,将菜园设计得如同美观别致的园林一样,人们就更愿意参与种植,以致整个居住区的环境都得到翻天覆地的改变,而人们的饮食、生活习惯也会越来越健康和生态。

1.2国内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观光农业园区发展之初,由于缺乏对园区规划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导致园区规划存在盲目跟风和类同化的现象。在建园初期没有深入了解园区的基本情况,分析当地的文化特色,而盲目修建设施大棚,发展农家乐、采摘园等作为建园标准,从而导致园区定位不明确、发展思路不清晰、产业布局不合理、项目设置雷同等现象,无法长期可持续发展。而在园区景观设计方面,存在着景观结构不清晰、基础设施不完善、游路设置不合理、设计内涵表达模糊、整体风格不协调、园区地域文化表达薄弱等问题。本文将着重从园林造景角度探讨园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2观光园区景观设计的理论

2.1观光园区包含的景观要素

观光农业园区的景观是由多种景观要素组合而成的整体,所呈现出的景象也是由很多要素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综合效果。观光农业园区的景观要素主要包括植物、道路、水体、建筑、农业生产设施等,大致可分为3类。自然景观要素,包括园区内的瓜果蔬菜及园林绿化等植物、地形地势、水体等;工程景观要素,包括规划建设的建筑、道路、温室群、各种农业生产设施等;人文景观要素,主要是指园区内举办的人文活动、当地的民风民俗、农具、景观小品等。现在很多园区在建设时单方面考虑其生产效益或旅游产品的开发,而忽视对园区内的景观环境创造,将侧重点放在景观规划上的情况并不多见,把农业视为一种景观要素,并依据园林造景学、景观美学和景观生态学的指导,将各种要素(自然、人文、工程景观要素)进行合理配置设计,并将地方抽象的文化提炼后融入其中,创造令人愉悦、享受美感的空间,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园区品味,另一方面可以传承和发扬地方文化形成文化品牌,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园区经济效益。

2.2园林造景手法在观光园设计的指导作用

中国传统古典园林之所以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关键在于其蕴涵丰富的主题思想和造景手法,以及其含蓄的意境表达[5],而本文旨在运用园林景观造景思想为现代农业观光园区规划提供思路。因为两者本身就具有耦合性,所以运用园林景观建设的原则和手法,可为现代农业观光园区建设提供借鉴意义,指导观光农业园的景观结构、地形设计、植物搭配、建筑设计、道路设计、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类的旅游观光园区,如生态农业园区、森林公园、民俗观光村、观光采摘园、教育农园等的建设因其具体情况不同而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但都可以参考共同的原则和方法。

3观光园区景观设计的方法

3.1巧于因借

“巧于因借,全天逸人”是园林景观中利用自然山水来创造风景所作出的基本描述。所谓“因”意思为因山而成山地风景,因水而成水域风景。“因”之巧妙在于因地制宜,顺应地形地貌,恰当地利用原有资源,发现当地环境中的本质美。在进行园区建设时就需要对规划用地红线范围内的各种要素(包括水体、地形、地貌、植物、文化遗存等)以及所处的周围环境等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了解整个环境的特征,然后在尊重自然、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进行人为治理,如此进行设计就不至于破坏当地风景的本质美,也不会为了单纯追求园区某种功能性和效果表达而破坏整个环境氛围。“借”即借景,即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表达手法,可以人工用漏窗、洞门、漏墙等进行连通、渗透,达到借景、障景、分景、透景等的造景手法。关于园林借景方面,前人已有过精辟而专业解读[6]。而一个农业园区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为了扩大视觉的深度和广度,丰富游赏的内容,通常可以运用借景的手法,收无限于有限之中,仿佛园区有无限广阔的面积。如果园区依山傍水,但山水又未在园区规划范围之内,完全可以通过造景手法将山水“引”入眼帘,仿佛山水都属于园区。这里所借之景并非仅限于山水,也可以是楼塔、植物等。中国古代早有运用借景的手法,如唐代所建的滕王阁,借赣江之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岳阳楼近借洞庭湖水,远借君山,构成气象万千的山水画面[7]。巧妙应用借景手法,则需对园区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周围环境有无可借之处,然后巧妙运用。巧于因借之目的在于全天逸人。“全天”就是要保全景色的天然本色,人为修饰只做点睛之笔[8]。“逸人”就是节省人力物力,只有“因”做得好,“天”才能保全好,从而达到逸人的状态。巧于因借即通过借景,使得盈尺之地豁然广大,在园区规划之初应予以考虑。

3.2旷奥兼用

“旷”和“奥”为两类风景。“旷”为广阔瞭望之景,给人以豪迈奔放、心胸开广之感触[8]。要在园区创造旷之景,就需创造一为登高、二为开敞的条件,才能有极目千里的旷然景色。郑州北郑云高速旁的楚河汉界古战场风景区,景区位于鸿沟山头,登高眺望,其下为万亩鱼塘,临近无垠的黄河滩边,景色尽收眼底,顿觉豁然开朗。“奥”的景色给人带来深邃奥秘、曲径通幽、变幻莫测的感觉,使人想要探寻。与旷相对,避免一览无余,与古典园林中所讲的含蓄美同义。通过围合、曲径、阻隔,使景观富于层次和深度。《桃花源记》中描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正是“奥”的体现。“旷”与“奥”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既对立又统一。对于某个单一空间环境来说,以“旷”为特色或以“奥”为特色;但对整个园区空间来说,必然既有“旷”又有“奥”,两者兼用。以观光桃园为例。“旷”可以是万亩桃园,有固定的株距行距,整齐划一,若临仲春之月,桃花始开,可设置登高观花台或桃林花径,观赏景色之壮美可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奥”可以用在趣味采摘区或休闲游乐区,这里所说的趣味采摘区是区别于规整的生产区,主要种植各类果树、蔬菜、瓜果及少量园林观赏植物,以园林植物配置的方式(讲究左右参差、高低错落,孤植、对植、列植、丛植、群植等多种方式)进行种植,考虑植物季相变化,合理搭配,达到疏密有致、有深有浅、四季有景的视觉效果[8]。以游路作为引导,顺应地形起伏,利用其自然形态又呈现出各种交错的形式,达到园林造景中移步异境的效果,曲折有趣从而引人入胜,营造良好的景观游览氛围。同时与“旷”的景色相结合,使整个园区旷奥相间,景观层次丰富。

3.3意境塑造

所谓意境,即是参与人通过视听等知觉接收到景物环境所给予的实在感受和抽象意念,从而唤起联想,进入审美的更高层次,成为“意欲之景”、“景外之情”[8]。如绍兴东湖“桃花洞”壁上有“桃三千年一开花,洞五百尺不见底”,让人顿觉此洞虽小,却深不可测,通过意境的塑造让人感悟久远年代和天然化工的绝妙。如《封神演义》第四十九回描写海上仙岛:“烟霞袅袅瑞盈门,松柏森森青绕户,桥踏枯槎木,峰巅绕薛萝,鸟衔红蕊来云壑,鹿践芳丛上石苔。那门前时催花发,风送香浮,临堤绿柳转黄鹂,傍岸夭桃翻粉蝶……”[9],描写的是海上仙岛的景色,将烟云、青松、枯木、花丛、青苔、粉桃、绿柳等组织在一起感受意境美。而在进行园区规划时也应考虑景物环境的多样性、丰富性,并合理组织,从而营造局部空间的意境之美。如庐山桃花花径公园,公园起名源于白居易一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一方面用来纪念诗人,另一方面再现诗中情景,旨在表达漫步在桃花丛林中的意境之美。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意境起于情景交融,又不仅仅是情景交融。如同《周易》中所宣扬的“物我同一,主客相契,知何者为情,何者为景,自然化作我心,我心亦是自然。”这种天人合一又具有美学意义的指导思想同样适用于观光园区的意境塑造,通过对景物环境的处理,可以从文化背景中唤起游览者的联想,从而“神与物游”,获得游览的愉悦之感。比如通过宣扬桃文化来烘托意境。以上海南汇桃花村为例。项目位于上海市南汇区惠南镇,园内有近23hm2桃园对外开放,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桃柳相依、花海争艳、碧海蓝天、云蒸霞蔚,可泛舟而行,可徜徉花海,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意画面,又有世外桃源般的意境。整个桃花村是以桃文化为基底,以古代文人的诗词歌赋中烘托的意境作为桃花主题观光园的设计素材,最终将想象中的意境化为现实生活中的都市桃园。该项目是桃花类主题观光园的典范,也是运用意境造景的体现,为观光桃园提供借鉴意义。北京蓝调庄园(又名紫香漫境薰衣草庄园),位于朝阳区金盏乡楼梓庄,占地80hm2。以蓝莓、草莓为主栽品种,并配合其他特色果蔬种植,已发展成为当地绿色地标。该庄园是集特色餐饮、主题温泉、加工体验、节庆活动等功能于一体,已成为北京极具特色的乡村休闲庄园和北京农业休闲旅游示范基地。该项目在设计时,突破了传统休闲农庄的打造手法,围绕“蓝调”意境,运用创意表现手法,如大棚温室,是经过“化妆”的,既保持原有大棚的功能,又在其外形上做了艺术上的包装和处理,改造为“古堡”,同时将温泉服务中心及其私密的泡池融入到古堡中,既有品味,又增加神秘。与周围时尚、浪漫典雅的环境融为一体。系统规划设计了蓝梦工厂、蓝莓四季果庄、水晶古堡温泉花园、爱的伊甸园、青年之家等休闲项目,区别于传统休闲农业的资源利用低端化、消费人群平民化以及农业体验原始化等,真正体现了农业与旅游、休闲与观光、浪漫与体验的深度结合的意境设计手法。

4小结

随着观光园区景观设计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先进设计理念的引入,将会越来越重视园区内的景观环境营造。而一个园区的建设是由多个专业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的,需要有旅游管理、风景园林、城乡规划、环境工程、园艺、市政等各个专业的人才共同参与,可以解决园区适合发展什么产业、如何经营管理、需要多少面积、空间上如何布局、功能上如何划分、环境如何营造等实际问题。本文仅侧重于园林造景方面为园区在规划设计时提供思路,园区的综合发展还需从多个学科、多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使园区建设因地制宜,具备特色,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效益实现最大化,并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打造具有标志性的园区景观。

作者:李珍珍 刘昱 郑先波 冯建灿 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参考文献:

[1]忆明,明伟.观光采摘园景观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吕明伟,郭焕成.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C]//第二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与观光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2004.

[4]卿平勇.我国北方观光果园的景观规划设计[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5]冯旋,张晓冬.浅议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的生成与表达[J].商•经济与科技,2008(9):21-22.

[6]陈晶晶,田梵,田朝阳.中国传统园林时间设计的整体空间“法式”初探[J].风景园林,2015(8):125-129.

[7]廖逸群.浅谈“借景”在园林艺术中的应用[J].文学与艺术,2009(8):45.

[8]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9]王焰安.桃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

第三篇: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摘要: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现代城市的规模正在逐渐增大,且随着现代都市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已经成为城市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景观的建设和发展,不但能够使处在钢铁丛林中的人们感受到自然的气息,而且其中的植物可以吸收温室气体以及空气中的粉尘,对于净化城市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对其将来的发展进行了探索,旨在为我国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发展现状;未来趋势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环境意识也不断提高,所以,人们对景观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都市之中,随处可见高楼耸立,可供人们休闲娱乐的空间相对较少。因此,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满足人们更深层次的生活追求,园林景观设计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园林景观不仅可以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当中感受大自然的美景,还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另外,景观设计能够美化环境,合理的种植植被可以达到改善绿化条件的效果。然而,我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盲目追求风格。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往往追求个性和风格,而缺乏功能上的思考。其次,研究较为落后,园林景观设计缺乏技术的创新。不能运用新工艺、新方法和新材料来解决和改善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我国,园林景观设计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长期的发展,未来的园林景观建设已经是现代城市文明程度的象征和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能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而且对改善投资环境、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景观设计人员应更加努力,更好地促进我国园林景观行业的发展。

1我国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

在现代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提升,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设计体系中占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现在,我国相关部门对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已经将园林建设当成了城市生态建设的一项内容,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来从气候环境、自然环境以及区域文化等多方面来进行它的设计与建设。

1.1园林景观设计要结合城市生态环境

我国现代城市在规划与建设过程中愈来愈重视园林景观的设计,希望能借助园林景观的设计与建设来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促使现代城市的布局更加合理与科学,为城市创造良好的生活与生存环境,并协调社会、经济与环境三者间的关系,使三者实现和谐统一发展。

1.2完善园林景观设计理念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在设计时,不但要重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体现与运用,而且也要注重科学管理,要能够采取合理的方式将这些理念融合起来,并依据城市实际发展状况来逐渐完善城市园林设计理念,使其向着科学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1.3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注重特色与个性

城市园林景观是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结合城市自身发展特色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并进行合理的设计,就能够使其有效地突出现代城市特色[1]。现代每一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特色以及文化内涵,这些特色以及文化是现代城市精神风貌的一种体现。城市园林景观在设计过程中有效结合这些城市特色以及文化,就能够使设计出的景观与城市具有非常良好的契合性。

1.4先进施工工艺的运用

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对于任何行业都是非常重要的,园林景观设计也是如此,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对施工工艺进行创新和引进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不但可以运用一些先进的电工电子技术,而且还能够使用一些仿生学技术,这些技术的运用不但可以帮助园林景观和现代城市的融合,而且还能够增加园林景观的现代化气息。

1.5节能措施在园林建设中的运用

虽然我国地域非常辽阔,资源种类和数量非常丰富,但是由于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因此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还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节能措施对园林景观设计和施工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建设园林景观时尽可能地运用本地植物和树种;设计收集雨水的措施,节约用水;运用太阳能作为照明能源等。

2园林景观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对于西方国家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来讲,我国的城市园林景观起步和发展比较晚,因此在前几年我国很多的城市园林景观都是直接照搬西方国家的一些设计,设计中的科学性明显不足,因此这导致景观与城市的契合度并不高,这其中很大原因就是设计工作人员并没有对我国当代城市园林景观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2]。本文对我国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旨在促进我国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

2.1园林景观生态要与城市本身生态要求相适应

园林景观作为现代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城市本身对于生态的需求,以便于帮助城市建立起更好的形象。优秀的园林景观设计不但能够使城市变得更加美丽,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城市旅游产业的开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是否可以实现,和城市本身的生态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设计工作人员在进行设计时一定要重视园林景观设计和城市本身生态环境的契合度,尽可能地使新建的园林景观和城市本身实现高度融合。另外,鉴于现代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应该在人们聚居区以及工业区建立一些开放式的绿地,使处于钢铁建筑中的人们可以充分感受到自然的气息[3]。

2.2园林景观设计要和城市长远规划相一致

随着现代人们思想觉悟的提升,人们在现代都市建设中更加注重使用新工艺、新材料以及新技术来降低城市建设过程以及使用过程中对能源、资源的消耗,以便于构建新型节能型城市,提升现代城市发展的动力,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所以,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人员在对城市景观进行设计时一定要重视作品和城市本身设计理念以及长远规划的相互融合,提升园林景观的长远发展性,从而确保园林景观设计可以和现代城市发展需求相适应,使得城市将来的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趋于统一,帮助其实现可持续发展[4]。

2.3实现科学性、艺术性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和谐统一

生态元素是现代城市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基本元素,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的宜居度和形象。因此,设计工作人员在对园林景观设计时,要提升对生态因素的重视程度,尽可能地促使景观的科学性、艺术性以及生物多样性实现和谐统一。另外,在选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植物时,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即尽可能地选用本地或者本区域的植物,即便要引进外地的植被进行辅助,增加景观的美观度,也要充分考虑引进成本以及后期的养护成本。园林绿化建设要注重时期,尽可能地在春季进行,全面地推动园林绿化建设,避免因为季节不宜的问题导致移植的园林植物成活率不高,不能将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具有的特性全面地发挥出来。

2.4正确处理社会、经济以及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

设计工作人员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时,一定要明确城市社会、经济以及生态之间的关系,要遵循以小为主,中小结合的原则。在设计中应该提升对景观绿化和绿地建设的协调性,以便于更好地体现景观的层次性。在对树木设计和种植时,要以现代城市规划学、生态学相关理论知识作为基础,从而选择出最佳的树种以及栽种方式。城市园林绿化需要考虑的内容非常多,不但要考量到景观的建设对于城市整体环境的改良程度,同时还要考虑到城市居民对景观的满意度[4]。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要在设计中重视对自然景观的使用,尽可能地利用原有的一些景观基础,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设计与开发,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现代城市生态理念倡导以人为本,在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城市、自然和居民之间的关系,使其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谐发展。

2.5重视人性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体现

城市景观设计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其居住舒适度。因此,在设计时要能够体现人性化的一方面,也就是说要考虑到使用者的感受,使城市居民能够从园林景观中感受到便捷、舒适。这就要求设计工作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融合心理学、行为学、美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使得完成后的城市园林景观能够实现人和环境的协调。另外,优秀的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人员应该让使用人群在对园林进行使用时,可以充分感受到景观的别致、美好,使他们心情愉悦。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园林景观的设计就是一种艺术设计的过程,他们将自然界中美好的事物经过优化整合以及再创造形成了伟大的艺术作品,全面提升了现代城市的科学性、生态性以及艺术性,促进了现代化城市的综合发展。

2.6城市园林景观要向着多学科、高综合性方向发展

城市园林景观在设计过程中运用到了多个领域的知识,也就意味着它的设计方案具备着多学科、高综合性的特征。它不但运用了建筑学、美学、规划学等学科的知识,而且还运用了生态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的基本理论。所以,工作人员在对其进行设计时,不但要充分运用理性的、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来分析和计算,而且还要运用感性的态度来面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综合多领域知识来解决它。这就要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人员要加强和相关领域专业人才的沟通,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面和设计思路,综合各领域知识,促进我国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水平的提升[5]。未来园林景观设计必定以城市环境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要求为基准,集合众多学科领域的先进知识理论,并且,找寻以往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所具有的特点,景观组合的技术手段、绿化实际施工、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成本预算等内容作出科学、合理、系统、规范的规划,同时,其具有生态与艺术的特点,使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3结语

园林景观建设在我国已有非常长的发展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被湮没而一直发展至今,就是因为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意义。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人员在进行创作时需要依据相关的园林设计理念进行,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设计理念不能够直接照搬,而应考虑到城市的人文环境、自然风貌,以及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将国外的设计理念与我国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理念相结合,促进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意义更加全面地体现出来,同时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作者:邓创奇 林雪茜 吴铁明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满.论我国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23):190.

[2]吴敏俊.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思考[J].现代园艺,2014(12):62.

[3]牛艳君.当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青春岁月,2013(22):93.

[4]赵伟涛,毕晓伟,侯阳.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发展趋向性分析[J].理论界,2012(5):142-143.

[5]周舰.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2(11):273.

第四篇:酒店绿化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摘要:

本项目为高档酒店式公寓,由于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对酒店内景和别苑区的植物设计有国际化和高层次的要求。在植物配置构思中,以利用景观资源最大化为设计理念,注重现有酒店景观与设计景观的呼应关系,合理组织景观视线,展现整个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打造都市发展与人居环境的新概念。

关键词:

园林景观;植物设;种植要点

1项目概况

兰州天庆国际酒店地处定兰州市安宁区,以“自然、大气、文化、休闲浪漫、雍容华贵为核心设计理念”,力求开放大气,注重与控件的体量、比例协调,主要分为酒店区和别苑区2个部分。在环境营造上采用中国传统园林“园”、“素”、“境”、“景”、“幽”5大表现手法,园林层叠,空间错落,出入有致,诠释古典雅韵。

2植物设计原则

天庆国际酒店绿化植物配置主要以生态园林的理论为依据,模拟自然生态的生长环境,利用植物的园林美学原理,植物生理生态指标等进行配置。本次植物设计主要遵循适地适树、四季有花、疏密有致、层次分明的植物配置原则。别苑区注重隐私,营造一种“曲径通幽”的典雅情趣,追求高贵浪漫的绿色氛围。

3植物选择原则

植物选用以常绿植物为主,树木姿态优美,易于养护,采用自然与修建植物相结合的原则。颜色以绿色为主色调,多选用枝干修长,叶片飘逸,花小色淡的品种为主。如:丁香、红枫、竹、垂柳、菖蒲、梧桐、莲花、桂花、水葱、鸢尾等植物,营建新中式园林效果。

4分区植物种植要点

4.1酒店区种植要点

植物配置上酒店以原有的柳树、竹子等本土的植物营造植物景观,获得良好的适应性和生长效果,另外引用适合北方种植的其他植物种类。植物配置疏密有致,品种丰富多样,观花、观叶、观姿植物合理搭配,形成连续变化的景观植物序列,呈现春夏秋冬季相变化。而开放的草坪与其形成视线组织中的隔与透,收放有致的序列空间,衬托酒店干净大气,雍容华贵的不凡气度。

4.2别苑区种植要点

酒店别苑区主要分为唐、宋、元、明、清5个部分。各个别苑区的植物布置方面,以不同的植物凸显其文化内涵,如唐朝为樱花、花石榴;宋朝为红梅,碧桃;元朝为梧桐、女贞;明朝为银杏、红枫;清朝为柳树、竹子等,运用植物的文化含义创造“东方美感”。利用竹子和白墙的强烈对比以及夜晚通过灯光投射在墙上的竹影迷离效果形成画意。别苑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产生多层次空间效果。

4.3滨水区种植要点

滨水区以水为主题,天降雨露,四水归堂,财禄相聚。在视觉上井然有序,动静有别,高低错落,营造出步移景异,精彩无限的街道空间。沿湖畔做不规则的植物种植,与有强烈色彩对比的落叶树木及常绿组合,配合以细致性的地被或成片种植缤纷多彩的草花,有生态价值的水生植物应用于部分水边,保持间断的种植开放视野。水景中主要种植睡莲,水葱、荷花、鸢尾、菖蒲等,搭配树姿优美,颜色艳丽的观花、观叶植物倒影水中,体现出“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当人们漫步在柳树下,阵阵清风袭来,非常惬意。

4.4草坪种植要点

草坪区以开阔为原则,植物配置方面采用抗病虫害及耐践踏的草种。常绿乔木和落叶乔木采用组群的方式栽植在边沿,保持视线通透开阔。选用树形优美,季相变化明显的树种,营造出一季一景观的效果。草坪边沿部分采用乔灌草复层结构,地被采用色彩缤纷,姿态活泼的花草,围合空间,创造不同环境空间。

4.5主园路种植要点

实用舒畅、温馨、视野开阔是道路景观设计的出发点。酒店道路两侧的行道树以香樟为主,在空间比较宽敞的地域,片植乔木、灌木和植物色带,在景观色彩上形成纵向与横向对比。轴线绿化采用锥形及塔形常绿或半落叶高大挺拔树种,轴线性成列栽植,延伸空间,引导视线,对称栽植。地被配以简单的草层或草花为基底,营造高贵大气的空间环境。

5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酒店作为最常用的出行地点,酒店绿化是人们出行所考虑的一个必要因素。舒适、优雅、追求自然的生态化追求成为人们所崇尚的生活方式。所以,酒店绿化变成了酒店装修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将生态景观运用到对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的发展向园林植物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合理运用生态园林的特点来满足酒店的功能需求,创造优美的风景和居住环境,也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配置的不懈追求。

作者:高晓妍 唐红 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吕俊光.浅谈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5)

2刘玲.居住区园林绿化设计浅谈[J].山西建筑,2007(7)

第五篇:人居环境园林景观设计

摘要:

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居住环境和条件的要求越来越多地倾向于对生态和人居环境的追求,通过建筑空间布局与周边外部环境的引入与联系,通过特色景观形态的打造,氛围的营造来实现视觉、听觉、嗅觉和感觉上的感观融合。

关键词:

人居环境、现代集合院落、人居理念

一、项目基本情况介绍

地泰御和苑位于长沙市雨花区万家丽路,东临城市一级主干道——万家丽路;南临湖南省环保厅;西临300米宽的圭塘河绿化景观带;北临湖南省煤田管理局,周边道路完善,交通便捷,四通八达。“地泰御和苑”以现代建筑重构集合院落,并求庭、阁、院之和而不同,其景观设计的本质即为人居与环境的和睦,生活与社会的和谐。正如《易经文言》中所言“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力求打造高端的花园洋房居住社区以及商业、办公配套。项目场地整体平整,地块规则,地形高差变化较小。西边相邻圭塘河公园,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也是社区人们闲暇之余运动休闲的好去处。项目场地内规划布局上的整体抬高的方式在丰富了景观空间的同时也开阔了观景的视野,交通上的人车分流减少了车行对人的干扰。

二、景观设计定为和目标

该项目的园林景观设计目标是在打造和谐、生态的人居环境的基础上,追求视觉、听觉、嗅觉和感觉上的感观融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建筑与景观的和谐统一、各功能空间区域之间的和谐统一、开放与私密的和谐统一,追求“小隐于林之美宅,大隐于市之景园”的居住意境。演绎“和衷共济,园幽景明”的人居理念。第一,通过对“地泰御和苑”项目建筑规划格局的理解和提炼,基于项目规划台地与地块限定的聚合院落空间的空间关系形成了“前庭、大院、巷道、小院”的院落式的景观格局。第二,依居项目规划特点和空间布局的关系将景观分为以下几个区:其一,西面入口为小区的主要人行入口,也是展示社区形象的主要节点,在设计中将前面部分景观空间进行托开,很好地体现了前庭的大气开敞。结合台地的高差变化设计了灵动的入口叠水,配以中央开场的生态阳光草坪和周边层次丰富的植栽,烘托出了一个生机盎然的主入口形象。其二,蜿蜒灵动的浅水水系将入口广场以及中心景观中的休闲广场、亭、榭、廊架等景观元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利用微地形结合林间步道将整个中心景观的各项功能进行分割围合,形成了一个中央小公园式的庭院景观。这是对圭塘河公园景观的结合与延伸,使得各个景观节点相互呼应,相得益彰,营造出了一种“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的景观意境。其三,延续中国人对住宅生活的一种习惯的情感需求。宅间花园采用曲径通幽,和而不同的景观空间形式,结合流动的微地形、配以观景休闲的宅间活动平台空间,加上多层次多季节有色植物的搭配形成一个个不同特色的花园式宅间空间。在解决了地块本身过于平坦的不足的同时也营造出了建筑因景而生,鸟语花香,景以境出的一种祥和的院幽景明的居住环境。其四,它是中心景观与宅间花园之间景观空间转换的纽带,同时也是小区中人行的主要通道。廊道两边配以丰富的植栽结合简洁的铺装形成人们观赏视线的纵深感,极大地丰富了各景观节点间的空间感与延续性。其五,在有限的空间中利用绿篱结合树阵围合出停车空间和户外洽谈区,结合入口情景式的标示跌水加上广场树阵下的特色小品,既营造了售楼处销售的气氛又满足了相关功能。在金星大道和金潇路交接处设计了景观花坛,结合现代味十足的导视牌为过往的人流车辆进行引导,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广告宣传作用。

三、绿化设计说明

农业旅游观光论文范文4

关键词:禅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佛教茶文化与文化旅游产业的关系研究是当今研究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针对赣西地区禅茶文化旅游产业的研究比较少,目前还没有专门的论著和学术论文的发表,也尚未构建相应的理论体系。本文尝试研究赣西地区禅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问题。

一、赣西地区禅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赣西地区是禅宗胜地,具体地域范围包括宜春、新余和萍乡三个地级市,它是我国佛教禅宗五宗七派沩仰、临济、曹洞三宗和杨岐派的发祥地,赣西地区有宝峰、百丈、洞山等多座禅宗道场。因为丰厚的禅宗文化底蕴造就和诞生了独特的禅宗文化,所以当前赣西地区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加快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打通明月山至宜丰黄檗寺和洞山普利禅寺、奉新百丈寺、靖安宝峰寺等之间的快捷通道,形成“千里旅游路、千亿大产业”旅游发展格局。全面铺开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沿线、交通集散点、旅游餐馆旅馆、旅游娱乐场所、休闲步行区等区域的建设。赣西地区的禅茶文化与当地旅游产业紧密融合,逐渐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禅茶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宜春金片”观光园、“仰山禅茶”休闲茶庄、“普庵茶庄”休闲茶庄、“宜春禅博园”、“禅修养生”产业等一系列禅茶文化旅游产业,造就了一批如百丈寺、宝峰寺、栖隐禅寺、慈化禅寺和化成寺等旅游胜地,为赣西地区禅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提供了现实条件,营造了比较浓厚的禅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氛围。总体看来,赣西地区的禅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具有浓厚的历史底蕴和现实的产业发展基础。对赣西地区禅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研究可以有助于当地构建“仰山禅茶”“宜春金片”等禅茶文化旅游产业礼品品牌的创建,促进当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赣西地区禅茶文化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多样性茶文化与禅茶旅游产业发展没有形成合力。赣西地区除了禅茶文化之外,还有樟树市阁皀山道教茶文化,民俗茶文化等多种茶文化。这些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前景,但是它们没有与禅茶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因此,赣西地区在发展禅茶文化旅游产业时,应该积极根据各种茶文化的特点,重点突出打造禅茶文化旅游产业,以禅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龙头,适当发展相应的禅茶文化礼品,推动其他禅茶文化旅游产业相关的产业发展。另外,作为差异性补充的其他茶文化产业,与禅茶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可以提升赣西地区禅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然而,当前赣西地区多样性茶文化与当地禅茶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有很大的空间。

(二)赣西地区禅茶文化旅游产业孤立发展。赣西地区禅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只是限于庙宇、禅茶农庄观光园、茶艺表演等各自独立发展阶段。没有与当地的农业观光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对接发展,没有运用高科技手段,与外界高级文化艺术设计部门对接,积极开发高端禅茶文化旅游产品。而且区域间禅茶文化旅游产业资源整合也不充分。

(三)没有建立禅茶文化旅游产业强势品牌。赣西地区禅茶文化旅游产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没有形成强势的禅茶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只有禅茶品牌,而且处于创建、发展和维护阶段,相关配套的禅茶文化产业品牌和禅茶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处于创建阶段。各种品牌各自发展,没有形成产业体系融合发展,创设具有区域特色的禅茶文化旅游产业强势品牌,还需要相当长的时期才能实现。有关旅游产业管理部门可以向国内外有关部门学习,依据自身的区位和文化底蕴来创建和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在全国乃至世界有一定影响力的禅茶文化旅游产业品牌。通过品牌的力量,推动相关禅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禅茶文化旅游产业产品,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日渐增长的需求,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参与品牌推广。

(四)没有建立健全的禅茶文化旅游产业人力资源保障体系。赣西地区地处江西中西部地区,江西作为欠发达地区,各种人力资本累积水平不高,各种高层次人才短缺。赣西地区又是江西相对落后地区,人力资本水平长期处于低端水平,各类领军人才稀少。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分析游客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他们不但要消费健康的饮食、安全的住宿,更要求消费健康、高雅的文化旅游产业产品,特别是具有一定哲学内涵的禅茶文化旅游产业产品,它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要求层次更高。高级人才将是赣西地区禅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这就要求赣西地区在禅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高标准、高要求地建设人力资源保障体系。

三、赣西地区禅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一)通过多样性茶文化推动禅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模式

以禅茶生态园建设带动禅修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协调发展。1.禅宗文化旅游产业与茶产业融合的休闲旅游观光产业的发展。禅宗“南天八祖”马祖道一归真处的靖安宝峰寺,宋代建筑马祖塔亭历经千年风雨至今保存完好。怀海创建的奉新百丈寺一直祖灯相传,佛光普照;临济宗祖庭黄檗寺,历来为僧众朝拜的圣土,留有许多人文景观和历史传说。宜丰洞山不仅是曹洞宗的发祥地,也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也有“良价祖塔”和夜合山塔林,吸引着众多的日本僧人远渡重洋来此参观参拜。所以,赣西地区的奉新的百丈山、靖安的大雄山、袁州的仰山、宜丰洞山等禅宗圣地可以建立禅茶文化旅游产业观光茶园、禅茶文化旅游礼品业、禅茶文化旅游禅修等产业,既可以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又可以带动茶产业、餐饮、酒店产业的发展。例如南庙镇的禅农生态园,踏入禅农生态园,可以到开心农场体验亲自种植之乐;进入蔬菜大棚,可以近距离观赏高科技蔬菜瓜果种植,寓教于游。在禅修中心,用心领略赣西地区禅的境界;在禅农阁品茗一杯,驱散一身的疲劳,体验禅茶的妙用;也可与三五好友漫步果蔬长廊之下,品嗅瓜果之清香;在清雅的禅宗音乐陪伴之下,尽心品味原生态的农家美食。2.禅宗文化旅游产业与多种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需要消费相关的祭祀、装饰纪念品等,还要观看禅茶茶艺表演、购买茶制品,既可以修身养性,又可以享用健康美食。还可以买礼品送给亲朋好友。这样,可以适当发展相关茶艺用品产业、茶艺设计文化产业、茶食品产业、禅宗文化礼品产业等诸多产业协同发展,共同创建赣西地区禅茶文化产业强势品牌,助推相关产业向高端产业链发展,增强赣西地区禅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禅茶文化旅游产业与相关文化部门融合发展的模式

禅宗有“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之说,袁州本土禅师——普庵印肃禅师:“东西南北中央佛,共饮乾坤一碗茶”,作为一代宗师,把对茶禅的研究参悟拓展到普世的境界,为此禅茶进入赣西寻常百姓家。赣西地区此乃禅宗发祥之地,禅宗文化和禅茶文化源远流长,所以赣西地区建设喝茶参禅修行的养生场所可以带动有关保健产业的发展,各种茶保健品和参禅修行用品产业也可以建立和发展起来。1.与禅茶文化博物馆联合,宣传赣西地区禅茶文化。向全国乃至世界宣传赣西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通过文化的多样性展示,体现出赣西地区禅茶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发源地高端地位。建设多样化的文化展区,撰写多样化的原创性文化典籍,运用先进手段,挖掘和开拓高端艺术产品,陶冶旅游客人的情操,让真、善、美为主体思想的禅茶文化旅游产业在世界发扬光大。2.通过开辟茶园、修建景点、禅茶文化走廊、禅茶影视宣传馆等,让游客在游玩、休闲的同时闻茶香、识茶趣,知历史、学知识。使游客在自然的感悟中提高文化修养,也满足了对知识的好奇心。游客可以考察、学习中国传统茶艺,体验茶道茶俗,亲身经历植茶知识,到茶园学习茶叶采摘、亲手制作茶叶、茶具等。3.针对学生,推出以生态保护为主题的茶乡夏令营活动,让学生在修学过程中,学习丰富的科普知识、历史知识、文学知识等,寓教于乐。此外,开设禅茶文化研修班,让禅茶文化爱好者通过游学式的禅修,了解并推广禅茶文化。举办“禅茶文化”论坛,定期或不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禅茶大师前来讲学,不断提高赣西禅茶文化旅游产业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通过引进人才推动禅茶文化旅游产业高级化的发展模式

引进高层次人才,以技术创新推动禅茶文化旅游产业结构高级化。建立人才引进制度,创设领军人才进入机制,通过引进高端人才进入相关产业,加强本地人才培训,提高当地人力资本存量水平,推动相关产业的技术创新。通过禅茶制作工艺的创新、禅茶产品的开发创新,建设具有高端科技含量的健康的禅茶文化旅游产业产品,还有茶饮料、茶饼、以茶叶做原料的休闲小吃等产品。也可以通过运用高技术设计和制作各种禅茶技艺表演节目,丰富禅茶茶艺文化旅游产业产品体系。带动禅茶文化旅游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升级,提高禅茶文化旅游产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牌价值。

(四)通过建立强势品牌推动禅茶文化旅游产业向国际化发展

通过“月亮文化节”中的禅都文化,把禅茶文化推向海内外,推动赣西地区禅茶文化旅游产业进入全球文化旅游产业价值链,推动赣西地区禅茶文化旅游产业高端产品的建设与发展。助推赣西地区禅茶文化旅游产业走向国际化。另外,赣西地区可以通过一年一度的“月亮文化节”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宣传赣西地区的禅茶文化旅游产业产品,通过政府推广和政策保护赣西地区的禅茶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做强做大禅茶文化旅游产业,使之成为国内外强势品牌和产业。总体来看,赣西地区的禅茶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模式有:与相关文化部门融合发展的模式;多样性茶文化推动禅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模式;引进人才推动禅茶文化旅游产业高级化的发展模式;建立强势品牌推动禅茶文化旅游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模式。最终,这些模式必将助推赣西地区禅茶文化旅游产业向高端产业链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权.石门禅茶文化旅游开发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03)

[2]于萌.北禅茶文化与茶经济[J].农业考古,2015(04)

[3]王立平.赣西地区禅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中国商贸,2010(07)

[4]丁水平.宜春市禅宗文化旅游产业化开发的现状及对策[J].宜春学院学报,2017(01)

农业旅游观光论文范文5

关键词:慢旅游;文化感知;扎根理论;国际慢城

0引言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精神长时间处于紧绷状态,对于健康十分不利。人们对于慢节奏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渴望身心愉悦和满足精神需求。因此,人们慢下来关注心灵、环境,对于“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慢文化,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意大利兴起的慢食运动和慢城运动,“放慢节奏,享受生活”的理念引发人们对慢文化的思考。国外学者对慢文化的学术研究至此开始,其研究侧重于慢文化对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影响,对慢文化本身概念及其发展方向的研究较少。LesM.Lumsdon,运用扎根理论以及访谈法,认为在慢旅游过程中,游客通过放慢脚步与当地人互动、交流,集中于慢文化、旅游体验和环保意识上,加深对旅游目的地的感受。Presenza和Micera,基于慢文化视角下,研究慢城运动中的目的地开发,为旅游目的地的治理做出了贡献。国内对于慢文化的研究晚于国外。国内学者侧重于研究在当今快节奏社会下,对慢文化的内涵解读,慢文化与慢旅游的关系以及对慢文化理念的应用。曹宁、明庆忠运用5M理念,并结合物理学的波、粒二象性原理,研究慢文化氛围,探讨慢旅游与休闲旅游的关系;宗仁曾呼吁,应将“慢文化”系统化,真正让慢文化、慢生活、慢品质成为城市的标识。观察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学者对于慢文化有不同的角度研究。本文以高淳国际慢城作为研究对象,在游客对慢文化感知视角基础上,从实地调查的具体数据着手,集中于将慢文化与旅游目的地发展。慢文化与休闲旅游相结合,开发特色文化旅游,多维度探讨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感知体验。

1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本文以南京高淳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高淳区位于长三角低山丘陵地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生态环境优越,历史文化悠久,是一处整合了丘陵生态资源而形成的集观光休闲、娱乐度假、生态农业于一体的综合旅游观光景区,2010年被世界慢城联盟授予中国首个“国际慢城”。

1.2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第一大综合在线门户网站携程网获取了关于高淳地区景区的游后评论,其中包括高淳老街、桠溪国际慢城、固城湖水慢城、漆桥古村落等景区。利用爬虫软件八爪鱼获取相关景区评论文本,严格把控提取的评论质量及时效性,剔除文本中的广告信息、不合逻辑的数据。最终得到有效评论168条,字数达18967字,作为研究的原始资料。

1.3研究方法

1.3.1文本分析

ROSTCM6软件可以进行中英文分词和情感分析等功能性分析和微博分析、网站分析等一系列文本分析。本文借助ROSTCM6软件来实现高频词处理,探索提取网络文本内容里蕴含的文化内涵。

1.3.2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是一种从下往上建立实质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的社会理论。通过三段编码将数据资料进行概念化和抽象化,逐步得到概念和范畴,最终得出研究理论。本文将搜集的关于高淳景点的评论资料借助Strauss的建构扎根理论程序进行归纳分析,进而构建游客对于高淳地区文化的感知维度。

2研究资料处理与分析

2.1高频特征词分析

将TXT文本导入ROSTCM6软件后,首先进行分词处理,注意合并相同词汇,过滤无意义的词,然后进行中文词频分析,输出排名前90的词。一般来说,词频越高的词汇是旅游者感知到最多的,认同度最高的。(见表1)可以发现,游客在高淳感知到的文化主要集中于慢城、老街、游子山等景区,主要包括建筑文化、美食文化、生态文化等方面。

2.2维度构建

依据扎根理论方法对收集来的网络文本资料运用Nvivo11.0质性研究软件进行编码分析。将获取的网友评论以TXT格式导入Nvivo,根据三段式编码程序逐段逐句逐词阅读编码整理,通过不断比较,逐层探索归纳得到游客对高淳区文化感知维度(见表2)。首先进行开放式输入,景点评论中涵盖了游客对周围信息的基本感知,因此,运用文本内原有词句进行囊括形成44个初步定义,如“古街”“特色小吃”“木雕”等。再进行关联式输入,对初步定义反复比较,发现词句间的包含关系和相关性等有机关联性并进行归纳整合。可以从表1中看出,找到“轴心”后形成了11项类属范畴。最后核心式输入,在所有的11项范畴中根据出现在资料的频率以及与其他类属发生关联的容易度,通过反复比较将11项类属归纳为6个主范畴。最终将游客对高淳地区文化感知分为:自然景观风格、人文风俗特色、人际交往感知、媒体传播映像、历史文化传承、

2.2.1自然景观风格维度

游客对关于自然景观的评论占比最高。在旅游活动中游客对旅游地最直接的感知往往是视觉,视觉上的效果能带来对旅游地的第一印象。高淳地区的自然资源很丰富,比如游子山、水慢城、龙湖生态园等景点生态环境优美、植被覆盖率高,这些都能给游客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

2.2.2人际交往感知维度

Boostin认为旅游体验是一种符合流行趋势的消费行为,旅游是为了追寻某种切实的体验。前往高淳旅游的游客大多为了放松心情、逃避现实生活的紧张。本文从评论中提炼出的“慢”“休闲”“热情”等词都反映了游客在游玩时的心理感受总体上是愉快悠闲的。

2.2.3历史文化传承维度

历史文化资源被视为一个地区的“命脉”,蕴含一定的文化价值。游客能从“历史浓厚”“三教文化”“游子文化”等词语中感受到高淳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频繁出现的词语体现了游客对高淳的历史文化感知。

2.2.4人文风俗特色维度

在浓厚的历史氛围下,民众的生活文化形成了一定的特色。高淳区市级以上的非遗项目有36个,“木雕”“羽毛扇”“当地布鞋”等这些主要展示在高淳老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游客主要体验的高淳传统民俗。

2.2.5建筑风貌格局维度

在历史长河下,高淳形成并拥有了独特的建筑文化,主要体现在以明清建筑为主的高淳老街和漆桥古村落。主要从“古建筑群”“徽派风貌”“明清建筑群”等词语可以展现。

2.2.6媒体传播映像维度

媒体传播已成为景区宣传的主要途径,万亩茶园是《人民的名义》取景地,《黄桥决战》《将军的抉择》等电影也有在高淳取景。但是该维度占整体评论比例很少,说明高淳的影视文化与旅游业的结合不够密切,游客感知程度体现较弱。

3旅游线路设计

农业旅游观光论文范文6

SD(systemdynamics)理论,亦称系统动力学理论(thetheoryofsystemdynamics)。它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福瑞斯特(J.W.Forrester)教授是其创始人。系统动力学不仅是一门认识系统、处理系统问题的综合科学,还是一门分析研究系统信息反馈的科学,被誉为“战略与决策实验室。”[1]从方法论讲:系统动力学是结构方法、功能方法和数理逻辑法的统一。它以系统论为基础,综合了控制论和信息论的技术手段,是一门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边缘学科。SD理论的处理方法是在运筹学的基础上,为适应现代系统管理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技术理论。它不以抽象的假设为前提,而是以现实经济社会的存在为前提,从整体出发寻求改善系统行为的机会和途径。从技术上说,它不是依据数理逻辑的推演而获取答案,而是依据对系统的实际观测信息建立动态的仿真模型,通过计算机试验来获取系统未来行为状态的描述。[2]因此,以SD理论处理旅游系统的技术问题是科学而明智的选择。

2“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海南的新使命。机遇千载难逢,责任重如泰山,需要我们真抓实干,创新改革,科学高效实施。”[3]要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必须将海南全岛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建设,统筹规划海南全省的陆域、海域、生态旅游核心区,合理规划省会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和区位城镇的地理位置和空间范围。然而,综观海南旅游系统规划,存在的普遍问题是:

2.1理论研究存在偏差

①许多研究集中在所谓“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作用和意义”方面,很少有科学可行的方案;②不少研究成果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浪漫有余,但缺乏严谨的、量化分析论证。虽然旅游区位研究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课题,但这并不意味旅游区位理论研究与科学论证可有可无。相反,任何科学研究,只有在上升为系统理论架构层次时,才具有指导现实活动的意义。

2.2实践操作技术失误

①海南旅游区位系统偏重东线。中线和西线旅游业基本处于待开发的原始状态。旅游产业“三亚现象”明显。所谓“三亚现象”,是指以东线的三亚市为旅游系统节点,以三亚海景风光作为海南旅游景观代表,海南旅游实质就是三亚游。基于这种规划,政府在东线区的终点三亚市率先开辟国际机场,近期仍在扩建。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使三亚对外开放了航权,这些做法极大地鼓励了海内外游客直飞三亚的旅游,许多游客的海南旅游观光,首选三亚。由此,导致了海南省其他区位系统的旅游业滞后;②旅游区位系统发展失衡,又引发了海南省旅游经济圈的缩小,使经济欠发达的琼中、琼西区域旅游业发展缓慢。而现实的情况是,海南岛中、西部区位拥有大量的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和海岛土著风光是海南旅游区位系统的特有标志,在海南旅游资源系统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然而,海南旅游现在对外宣传的主导声音却是椰风、海韵和美丽的海滩。其实,“海”在全国的旅游资源中,海南并不是唯一拥有的,并不具备独特的优势。海南旅游资源的独特恰恰是中西部区位的热带雨林与土著风光。

2.3旅游资源利用率低,生态旅游环境遭到破坏,旅游服务质量低劣

海南旅游资源多数处于初级开发阶段,陆域,水域和海域都没有统筹开发利用。多数旅游点建设不配套,旅游资源利用率低,生态旅游环境受到破坏。例如三亚落笔洞旅游点,仅有一个部级旅游保护石碑,其余文物全被破坏。崖城旅游点,崖城古城门残缺不全,崖城古城墙破烂不堪,旅游点文物荡然无存,旅游景观残破不全不再一一例举。生态旅游环境污染严重。三亚许多海湾被旅游酒店分割占据,高价出租,海滨沙滩游人随意丢弃垃圾、污物,滨海沙滩遍布垃圾,旅游服务质量低劣,亟待提高。

3海南旅游区位系统的SD分析

下面笔者运用SD理论对海南旅游区位系统进行分析:

3.1海南旅游区域、区位中心城市的理想空间定位

在图-1的抽象模型中,节点A、B、C、D、E、F、G,分别表示区域、区位中心城市的理想空间位置。节点G表示区域次级中心城市琼中市的地理位置;节点A表示区域中心城市海口市的地理空间位置;节点B表示区位中心城市文昌市的地理空间位置;节点C表示区位中心城市万宁市的地理空间位置;节点D表示区域次级中心城市三亚市的地理空间位置;节点E表示区位中心城市东方市的地理空间位置;节点F表示区位中心城市儋州市的地理空间位置。区域、区位各中心城市可以通过三角形(△ABG、△AFG、△FGE、△EDG、△DGC、△CBG)节点间的交通线(高速铁路或高速公路)进行联系。全岛区域、区位中心城市间距dij应该处于最佳状态,区域、区位中心城市空间分布对称,便于区域、区位中心城市之间的经济、文化、信息交流,任意一个区域、区位中心城市周边地区均能受到两个以上中心城市增长极的辐射效应影响。因此,大大减小了区域内部梯度推移粘滞阻力。[4]91图1区域、区位中心城市理想空间分布图

3.2海南省会迁往琼中依据海南省中心城市的理想空间定位,参考海南中心城市的SD分析和测算可知[4]:

(1)与琼中腹地相比海口市滨临海岛北隅,作为区域的政治、经济中心,将使政府管理运行成本偏高,省会海口市也没有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作用。海南省会区位位置亟待调整。

(2)区域行政区划致使梯度推移粘滞系数(η)加大,行政区划系统要尽快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梯度推移正效应出现。

(3)琼中地处海南中部的五指山区,区位总面积2693平方公里,人口20.5万人。区位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22.8℃,年均降水量2444毫米,是全岛降雨量最大的地方,水资源极为丰富。区位森林覆盖率达76%,空气负离子含6000~8000之间,居全省之冠,生态质量在全国2348个县市中位列第四,拥有“绿色宝库”之称。境内有五指山、吊罗山、鹦歌岭等部级、省级保护区,是集生态旅游、休闲、观光的好地方。鉴于此,笔者建议海南省省会应该迁往琼中市。

3.3海南旅游系统的SD分析

3.3.1海南旅游系统的状态变量

依据海南岛旅游系统的特点,旅游系统的状态变量主要包括:年总接待游客量、潜在游客量、同类旅游产品竞争失去的潜在游客量、旅游生态环境影响因子、年重游游客量、重游率和重游时间间隔等状态变量。其中潜在游客是旅游游客的库存量,是指具有旅游动机,又具有经济能力的游客,潜在游客状态变量是旅游区位系统主要影响状态变量,是构建旅游系统变速率方程的核心。影响潜在游客状态变量的主要因素包括:新增潜在游客量(Δyq),年潜在游客的退出量(yr),和年初次出游客量(y0)。#p#分页标题#e#

3.3.2海南旅游系统的变速率方程

基于SD理论分析的基本要求,首先建立旅游系统变速率模型。海南旅游系统的变速率方程是:y(ti)=y(ti-1)+R(ti)?ti。(Ⅰ)(Ⅰ)式中R(ti)为从ti-1时刻末到ti时刻末的变化速率。ti为间隔。

3.3.3海南旅游系统的仿真模型

旅游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取决于旅游区位资源、旅游区位生态环境和游客市场的持续开发。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92旅游业竞争的关键是旅游区位的知名度和旅游产品信息。强大的旅游区位资源广告和及时的旅游信息反馈,是游客出游速率超过潜在游客增加速率的保障。

3.3.4海南旅游系统的仿真方程模型海南旅游系统的仿真方程模型以Vensim的格式列出(限于篇幅所限,此处软件系统从略)。带入数据,即可测算潜在游客量,初次出游客累计量,年总接待游客量等量化指标。从而确定旅游规模建设率。

3.4海南旅游系统规划

依据实际调查,综合生态旅游区位系统的SD分析,笔者对海南旅游区位系统规划如下:

3.4.1建设海口旅游经济辐射圈

海口是区域的经济、科技、文化中心,是交通枢纽。通过经济辐射力测算[6],并考虑大陆资产转移的粘滞系数η[6],海口定位为区域一级中心城市。以海口市为中心,文昌、定安、澄迈为次级城市,构建2小时旅游经济圈。旅游经济辐射圈内的产业应与旅游资源配置相配套,以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海洋产品加工和船舶修造为重点产业,以海洋旅游、房地产、汽车制造业为基础,打造区域一级中心城市乃至海南全省的旅游服务基地。

3.4.2建设三亚热带滨海旅游区

充分利用三亚区位丰富的海景资源,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支撑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但是,三亚滨海旅游开发,必须要构建稳固的支撑和依托。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三亚热带滨海旅游区,必须以第一产业为支撑,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及资产配置,以充足、优质、价格合理的食品、水果和水产品满足热带滨海旅游经济区开发的消费需要。以第二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金融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建设区域准一级中心城市稳步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3.4.3建设琼中热带雨林生态旅游区

海南省会迁往琼中,通过城市地理位置迁移,改变区域行政区划,实现区域经济平衡,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海南省会迁往琼中后,建设琼中热带雨林生态旅游区,生态旅游区包括五指山市、琼中市、屯昌、白沙二市二县,区位森林蕴藏量为全省之最,区位四周群山环抱,昼热夜凉,林果丰茂,是海南水资源蓄涵基地。根据经济辐射力测算与资产转移粘滞系数修正分析,建设区域次级中心城市琼中市。琼中市地处海岛中部,具备优越的潜在旅游发展前景。琼中市的产业结构与资源配置是:以热带雨林产业链开发建设为主导,建成海南热带旅游避暑基地。

3.4.4陵水市的旅游产业与资源配置

陵水濒临区域次级中心城市三亚,区位多处港湾风光旖旎秀美,海域境况良好,是开发建设热带滨海游泳场的良好地方。以陵水市为中心建设世界一流的热带滨海生态游泳场,拓展三亚旅游范围,承接分流三亚的旅游项目,充分利用丰富的海岛滨海旅游资源。

3.4.5琼海市的旅游产业与资源配置琼海市位于海南中东部,区位地貌以平原、丘陵为主,既有奇山、异洞、怪石、海滩、岛屿、温泉、热带珍稀动植物、滨海风光等自然景观,又有文物古迹、革命遗址等人文景观。以博鳌为基地,建设世界一流的会展、温泉生态旅游区。

3.4.6儋州市的旅游产业与资源配置

区域次级中心城市儋州市位于琼西北,濒临北部湾,是海南西部经济隆起带上最具潜力的旅游城市。儋州陆地面积3265平方公里,人口89万,是区域土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级市,也是海南西部的经济、交通、通信和文化中心。区位陆海交通发达、环岛西铁路、环岛高速公路横穿市境,海运可直抵东南亚和祖国各沿海城市。依据区域经济辐射力测算与资产转移粘滞系数修正分析,儋州在较短时期内规模将会迅速膨胀,是西部经济隆起带上最先崛起的生态工业旅游城市。

4海南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对旅游产业必须进行统筹规划、配套整合,凸显旅游产业的拉动效应、辐射效应和收入乘数效应,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全面提升。[8]基于SD理论,海南旅游产业的优化调整拟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并迅速进行:

4.1全面理解“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战略

“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提升海南区域经济的总体水平,使海南岛成为捍卫南中国海海疆的稳固基地。旅游产业从属于国民生产领域,是经济活动的范畴。当然要受市场经济和国家相关战略政策的支配,旅游产业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和目的性。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的过程中旅游产业是主导产业,对海南区域经济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任何时候对旅游产业都应当有一个全面、清醒的认识。旅游产业并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产业。纵观经济社会的实际,我们看到,国内旅游极品之地的云南、桂林、张家界,并没有因旅游产业的发达而显赫富贵;海岛旅游胜地菲律宾、马来西亚、马尔代夫、夏威夷,也没有因海岛旅游产业而鼎盛繁荣,夏威夷在美国依然是“落后地区”,横扫世界的金融风暴照样使其凋零衰败;与海南岛具有直接可比性的台湾岛,虽然近四十年来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对台湾的国际收支、国民所得、税收等方面都产生了相当的影响,但是,台湾究其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却是:仰仗农业、劳动密集型工业、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工业的支撑。[8]“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开发建设,旅游产业充其量来说不过是一块“长板”,光凭这块“长板”是形不成木桶的,中央提出的“逐步将海南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的战略目标,不能单靠发展旅游产业得以实现。否则,很可能是穷折腾、瞎吆喝,到头来空欢喜一场。

4.2淡化“三亚现象”,构建旅游产业集团,参照区域经济隆起带框架,科学配置区域旅游产业资源。

淡化“三亚现象”就要依据区域经济隆起带理论,构建旅游产业集团,统筹规划海南省的旅游产业,科学配置区域旅游资源。在中西部经济隆起带上,旅游产业集团要尽快开发建设旅游景观大道。旅游景观大道的设计不以交通快捷为目标,而是以美丽的景色为路线,哪里美丽就延伸到哪里。在景观大道的沿途,设置汽车旅馆,农家旅馆,修建通往旅游景点各处的人行栈道,方便自驾游者和徒步游者。提倡徒步游览,保护生态环境。[9]旅游产业集团把各市、县景点连接起来,形成旅游产业链,拉动海岛中西部旅游经济,实现海南全省旅游产业东部、中部和西部均衡、协调发展。#p#分页标题#e#

4.3构建旅游支撑产业,调整海南旅游产业系统,推进区域经济稳步、协调、快速发展。

旅游产业的拉动效应、辐射效应和收入乘数效应明显,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助推作用。然而,产业系统控制论却表明,旅游产业的区域关联性、产业附着性、收入效益波动性,在限制和削弱着旅游产业的能动效应。①区域关联性决定着旅游产业的发展与繁荣。旅游产业的经营刚性化,使其固着在旅游资源的空间区位,其产业开发建设仅在特定区位呈现或有效益;②产业附着性决定着旅游产业的开发建设只能以区域第一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为基础,离开第一产业或其他相关产业的支撑旅游产业单独列存极为困难;③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代,旅游收入效益的波动性表现的更为明显。始于2008年秋冬季节的世界金融危机,使世界旅游产业陷入低谷,在其影响下许多国际旅游公司陷入萧条衰败的窘境,产业经济效益直线下降,旅游产业的收入与其他产业收入倍率正相关。旅游产业的区域关联性、产业附着性和收入效益的波动性,决定了旅游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被动地位。构建旅游支撑产业,推进区域经济稳步、协调、快速发展,是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业旅游观光论文范文7

1.1研究背景

农业科技园区,是近年来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郊区建设现代集约持续农业过程中出现的新经济现象,已引起各级政府,科技界、农业产业界和广大农民的普遍关注。农业科技区是以一定规模的土地为基础,以提供相应的配套设施和优惠政策为条件,吸引国内外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入驻,用高科技和高资金投入,以农业设施工程为主体,产品具有较高科技含量,以企业运作和产业化发展为手段,具有多种功能和综合效益,进行集约化生产、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和规范化管理的新型农业组织形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是我国农业生产方式逐步由传统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推动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举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逐步由传统型向现代集约型过渡,作为现代集约型农业示范窗口的农业科技园应运而生,并呈快速发展的势头。农业科技示范园是在特定的区域内,运用资金的集中投入,进行以农业高新技术的展示示范、精品农产品生产、种苗繁育、技术培训及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农业科技园区的建立解决了一批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转化了一大批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孵化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大量先进实用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促进市场繁荣、农民增收和城乡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天津市津南农业科技园始建于2001年,属于国家科技部、农业部等6部委联合启动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项目,同年津南农业开发区被评为首批启动的中国21个部级农业科技园区之一,并命名为天津津南农业科技园区。津港公路贯穿园区南北,津晋、丹拉高速公路分居园区两侧。2003年开园即被确定为天津市科普教育基地和大中小学学生学农基地。转年即被评为中国农业旅游示范点,AAA级旅游景点。天津市津南农业科技园区以市场为导向,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发挥区域优势。突出天津特色。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加速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进程,加强农业技术的组装集成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升级;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完善运行机制,促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进一步完善园区规划,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建设标准,坚持科技创新,突出高科技、高标准、高投入、高产出和高效益,努力提高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水平,把滨海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成为全国重要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基地,成为全市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的重要引擎。进一步完善园区规划,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建设标准,坚持科技创新,突出高科技、高标准、高投入、高产出和高效益,努力提高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水平,把滨海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成为全国重要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基地,成为全市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农业科技园区是我国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农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己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尽管发展仍存在着区域差异,但在发展水平较高,地方技术经济和财政较好的地区,已不满足于常规的生产方式,着手考虑生产力要素的重新组合,从而要求在生产组织形式上有所突破。以达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加速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进程的目标。农业科技园区的出现,正是这种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由于园区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农业生产率和生产效益的提高,逐渐成为各地探索新形势下发展现实生产力的有效模式。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按照“全国农业科技大会”的总体部署和《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具体要求,建立一批符合21世纪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对不同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农业科技园区,对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加速农业由主要注重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的转变,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农科院原副院长许越先研究员把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994至2001年为初级阶段,2001年至2005年为规范发展阶段,2005年以后为成熟阶段,这种划分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到今天我国农业园区的建设己过经历了初级阶段和规范发展阶段,2005年后我国科技园区步入它的成熟时期。成熟阶段时期我国科技园的建设规模以及其在全国建设的数量都是比较大的,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己经不是怎么去建立一个科技园,而是怎么去管理一个科技园,建立一个怎样的管理体系,使得我国现阶段的科技园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应。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园的运营主体包括政府官员、科研人员、企业家、农民等,这样就存在怎么来协调各方的功能,我国农业科技园朝着一个怎样的方向发展的问题。本文就是在天津市农业科技园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天津市农业科技园现在所项目区的概括预期定位进行分析,对项目区的规划布局进行研究,在针对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天津市农业科技园发展的有效途径就是制订整体发展规划;正确定位,树立正确的建园目标;加强培训,提升园区人力资本;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园区多元化投资体系;建立技术创新和成果产业化机制;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等。因此,项目区位定位来发展农业科技园,促进天津市农业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理论意义

农业科技园企业化经营是对我国农业经营理论的一次补充和发展,是继天津市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论和农业科技化、产业化理论的一次创新,而本文又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研究农业科技园的管理体系,为农业理论增添了一个新的亮点。

2.实用价值

天津市出现农业科技园区以来,已初步显示了其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先进农业技术推广,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迅速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方面的作用。而对农业科技园定位探索研究则使我国的农业科技园效应更为突出。

二、文献综述

2.1国外农业科技园区的研究

2.1.1国外对农业科技园的发展概况

创建科技园的设想始于1947年,当时担任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的弗雷德里克佛曼(FrederickFerman)提出了建立斯坦福大学研究园的设想,并于1951年在校内划出约25Ok了的土地兴建起现代化的实验室和厂房,形成了斯坦福研究园。由于政府支持及多方配合,依靠雄厚的智力资源,以及逐步形成的政府、大学和科研单位、科技企业紧密合作这一先进的运行机制,从50年代中期开始,斯坦福大学研究园就逐步成为世界有名的高技术设计和制造中的“硅谷”。此后,英国科技园建于1961年,1964年日本筑波科学城着手建设。科技园成为了世界许多国家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的普遍做法,并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综观国外农业科技园发展的历史,国外农业科技园的基本主体都是先进的农业设施和高新技术向农民、学生及游人展示新的生产模式。农业科技园现已成为国外农业一种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农业科技园的表现类型有以下几种:(l)示范农场(Demonstratefarm):这是以推广先进技术为主体的试验示范基地模式。如以色列,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通过科研单位和生产基地的结合,针对干早和沙漠化的生产条件建立了多个以沙漠农业和节水农业为主体的试验示范农场,并通过创办专门的基金支持试验示范农场的建设与运营。如美国衣阿华的Allee示范农场,主要针对标准化生产、可持续发展、家庭农场问题而设置,使那些个体性的农场在一种互为关联的系统下发展,从而比他们原本的单个研究能更好地整合资源,降低研究、生产的成本。衣阿华州立大学研究顾问委员会负责示范计划,农业领导则来自州政府。(2)假日农场((Holidayfarm):以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农事活动的展示示范和农业休闲为主要内容,它把观光旅游与农业结合为一体,让游人体验农事中享受休闲、观赏的乐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假日农场的种类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①观光农园。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自己摘果、种菜、赏花、采茶,享受田园乐趣。②农业公园。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例如日本有一葡萄公园,将葡萄园景观的观赏、葡萄的采摘、葡萄制品的品尝以及与葡萄有关的品评、绘画、写作、摄影等活动融为一体。③教育农园。教育农园是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即利用农园中所栽植的作物,饲养的动物以及配备的设施,如特色植物、水耕设施栽培、传统农具展示等,进行农业科技示范、生态农业示范,传播游客农业知识。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等。(3)试验站(Experimentstatin):在美国,农业部属下有40个农业试验站是农业部属下庞大的农业科技教育、研究和推广协作网中的一部分。它依托州立农学院,紧紧围绕农业开发的迫切需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培训、推广工作,其基本运行经费由国家财政拨款支持。如衣阿华州立大学的试验站土地,一般由当地的非赢利的农场协会与商人提供一些靠近试验站的田地供作试验或出租给试验站,试验站的部分研究成本来自出售农产品的收入。

2.1.2国外农业科技园的理论研究

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科技园区基础理论的完善上,最近关于农业园区区委评价、指标评价的研究也较为成功。最早涉及科技园区评价研究领域的是美国学者埃弗雷特.M.罗杰斯(Everett.M.Rog创治)和朱迪恩.K.拉森(zhuDean.KLarsen),他们运用定性分析方法对美国“硅谷”的起步和成长过程进行了系统考察,揭示了“硅谷”形成“凝聚经济效应”的条件。地理区位理论:1826年德国著名的农业经济学家、经济学区域理论之父约翰.冯.屠能(John.Thunen)从地理的角度,从单一运输出发研究了当时德国社会环境中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农业生产配置问题,提出了农业区位理论。屠能指出:在城市周围应根据距离城市的远近不同来划分不同的农业类型区,才能保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并使农业经营者处于有利的经营地位。技术创新理论:最早是由著名的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s)于1912年在其成名之作《经济发展理论》(1912年)中首次提出的。他认为,创新是建立一种生产函数,在经济活动中引入新思想、新方法,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现有生产过程,使生产技术体系发生变革。他的定义强调了技术创新的突破性、跃进性和革命性。对于农业科技园区引进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开辟新市场、建立新型的农技推广组织,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实现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发展极理论:1950年法国学者佩鲁(F.Perroux)提出。该理论强调中心城市作为产业中心和市场枢纽的作用。中心城市作为发展极,一方面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集聚生产要素,另一方面又把增长和发展方向通过技术、组织、要素、信息等渠道向其周边地区扩散,从而使区域经济通过多层次的发展极在不同的点上带动经济增长。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农业园区作为区域农业经济的增长极,农业园区核心区通过技术的组装、集聚和孵化,作为发展极向示范区和辐射区扩散农业新技术,带动周边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

孵化器理论:孵化器的概念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为美国曼库索(Mancuso)于1956年首创,世界上第一个科技企业孵化器于1959年在纽约(Batavia)成立。孵化器是一个帮助企业成长的优化环境,这种环境能为新企业发展提供包括设备服务、技术服务、商业服务和管理支持服务等活动,使企业快速成长。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源于产业化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该理论以李嘉图(D.Ricardo)的“比较成本说”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禀赋说”为重要发展阶段。李嘉图认为,不论一个国家的经济处于怎样的状态,经济力量是强是弱,技术水平是高是低,都有各自的相对优势,即使总体上处于劣势,也可从诸多劣势中找到相对优势。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Porter)教授在《竞争优势》中,波特把价值链描述成一个企业用以设计、生产、销售、交货以及维护其产品的内部过程或作业。认为企业内各部门之间若能连结为一链状,将提升产品价值,进而形成本身竞争力。企业竞争优势有三个主要来源:一是价值活动本身,二是内部价值链的联系,三是价值链的纵向联系。价值链理论就是企业战略理论,企业通过选择正确的战略,以增强其竞争优势。纳什(Nash)均衡理论:纳什均衡是指相互作用的经济主体,每一方都在另一方所选择的战略为既定时,选择自己的最优战略。一旦双方达到了这种纳什均衡,都不会再有做出不同决策的冲动或激励。讲解“纳什均衡”的最著名的案例就是“囚徒的困境”。a,b两个囚徒,a坦白b抵赖,b判10年,a判1年.若两人均坦白则各判5年,若两人均抵赖则都判2年。a,b面临抉择。显然最好的策略是双方都抵赖,结果是大家都只被判2年。但是由于两人处于隔离的情况下无法串供,按照亚当•斯密的理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理性的经济人”,都会从利己的目的出发进行选择。这两个人都会有这样一个盘算过程:假如他招了,我不招,得坐10年监狱,招了才5年,所以招了划算;假如我招了,他也招,得坐5年,他要是不招,我就只坐1年,而他会坐10年牢,也是招了划算。综合以上几种情况考虑,不管他招不招,对我而言都是招了划算。两个人都会动这样的脑筋,最终,两个人都选择了招,结果都被判5年刑期。

2.2国内农业科技园区研究现状

2.2.1国内农业科技园发展现状研究

第一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以山东禹城科技农业园筹建为标志。禹城科技农业园的指导思想是依据本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背景,以及它在整个黄淮海地区,甚至全国的农业科技地位而形成。早在1966年初,就有一大批科技工作者来到禹城建立井灌井排、早涝碱综合治理实验区,为黄淮海平原大面积中低产田的改造提供科学依据。1988年5月,山东省禹城县科技副县长程维新(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谈起在禹城建立科技农业园的想法。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地理研究所分别提出了建立河南省封丘科技农业园和禹城科技农业园的初步设想。此后,中国科学院农业项目管理办公室邀请多位专家进一步研讨,正式形成《黄淮海平原科技农业园建设与开发》(轮廓设想和项目建议书),从此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逐步铺展开来。第二阶段:从1997年开始,以国家工厂化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标志。国家科技部为加速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资源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农业科技和生产有一个带动全局的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由分散、粗放向集约、高效转变,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首批推出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先导、产业化为目标的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项目,选在北京、上海、沈阳、杭州和广州五个城市实施的国家工厂化农业示范区,建立167公顷技术示范核心区,667公顷应用示范区和6667公顷延伸辐射区,并带动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项目的选择以现代设施农业为主体,集成国内外高新技术组装配套,进行工厂化生产。第三阶段:从2000年起,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为标志。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我国农业进入了以农产品买方市场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基本特征的新的发展阶段。加入WTO既为我国农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了灵活应对加入WTO的挑战,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步伐,必须加强科技引导和示范。2000年3月,国家科技部为了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做好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在广泛征求各有关部门和地方意见的基础上,成立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部际协调指导小组(由科技部、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银行等部门组成),并依据《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总体部署)),制定了《农业科技园区指南》和《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按照《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精神,在“十五”期间,我国将建立50个部级农业科技园区。按照“先行试点、总结经验、稳步推进”的原则于2001年8月批准山东寿光、天津津南等21个农业科技园区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2002年4月,科技部又组织专家对第二批申报的农业科技园进行了评审,批准了宁波慈溪等几个农业科技园为第二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从此,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进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

2.2.2国内农业科技园区的理论研究

在国内,1996年以来,原国家科委“火炬计划办公室”、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同组成了中国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对此问题再次进行了研究。吴林海以国内外科技园区发展现状、现有发展理论研究成果为起点,以高技术产业理论、区位论和创新理论为铺垫,提出了科技园区区域创新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国内首次提出集成创新理论观,并首次提出中国科技园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刘国强、李友华为了真实地反映农业科技园区运营和作用的发挥状况,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方面入手,对农业科技园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该指标体系对园区的发展起监督指导作用。复合生态农业理论:认为农业生态系统是由农业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农业环境与资源(大气、土壤、水域)和农业技术经济(农业商品交换、农业组织管理、农业科技教育)等3个二级子系统9个三级子系统组成,形成严格有序的结构,各子系统之间必须协同有序地运行。这一理论对于农业科技园区这个复合系统的主导产业定位,明确发展的重点,以合理利用资源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合理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为手段,使园区持续、稳定、高效、协调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系统工程理论:强调应用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借助运筹学、控制论、信息论和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通过优化系统结构和运行方案,来解决具体系统问题,使系统的性能达到最优。农业科技园区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复合系统,园区设施工程,生产技术,政府、园区、企业、农户、市场以及多学科、多部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和运营,内部要素与系统外部环境之间相互协调发展,借助系统工程理论,将有利于指导农业科技园区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使园区取得最佳的生物产量和最好的经济效益。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理论:南京农业大学刘志民博士2004年提出。认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本质是将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过程。它以技术成果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实体,进行专业化集约化、系列化的生产经营活动。它是21世纪农业科技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根据农业园区的目标定位和功能定位,农业科技园区应发展成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平台,应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实体的密集住所或活动基地。园区发展的规模效应理论:高科技园区具有一定生命周期,当其成为拥有独特资源察赋的区位优势时,它能以最快的速度聚集各种创新要素,形成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高地,率先发展起具有创新能力的主导产业,然后带动与之相关的前向、后向和旁侧部门发展,形成很长的产业链,逐步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这些增长极达到一定的发展规模,并与周边地区形成梯度差异时,就会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周边地区辐射和扩散,最终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一理论对于农业科技园区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现代企业制度理论:自1993年中共中央第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以来,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历程已有10多个年头。我国对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由1993年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到1999年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的“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再到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和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使我国企业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不断完善。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3.1研究内容

1.分析天津市农业科技园的发展现状,指出天津市农业科技园的发展特色。

2.针对天津市农业科技园的经营管理现状,对天津市农业科技园管理体系进行了博弈分析。

3.对农业科技园区管理体系进行研究。指出农业科技园的管理模式可以分为三种,即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企业主导型管理模式、“政府+企业”混合型管理模式。

4.综合分析天津市农业科技园经营管理现状、不合理性以及不合理性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河北省农业科技园管理体系的对策及模式。

3.2研究方法

1.文献法

为全面了解与本论文相关的系统理论与研究成果,本文系统查阅了学术界近十年来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发展方面的研究文献以及政府部门、相关革位的有关文件资料百余篇,并进行分类整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论文的基本研究框架。

2.系统分析法

本研究对调查数据主要运用统计分析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论文的核心部分天津市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现状及管理模式系统分析,从而总结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农业旅游观光论文范文8

摘要:

山西省晋中市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把握文化产业的发展机遇,将晋中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对于推动晋中经济向健康高层次迈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晋中文化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提出了晋中发展文化产业的路径,通过科学合理规划、拓宽融资渠道、培育文化产业品牌以及深挖民俗资源推动晋中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晋中;文化产业;现状

当前,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先导力量,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培育地区经济发展点、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晋中市连接山西南北、贯通三晋中西,北邻山西省省会太原,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晋商民俗文化的核心区域。如何把握文化产业的发展机遇,将晋中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做大做强晋中文化产业,对于推动晋中经济向健康高层次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一、晋中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晋中市大力实施“文化晋中”战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指标势头强劲,产业集聚效应初显,区域竞争力日益增强。

(一)文化历史资源丰富,发展潜力较大

晋中市作为明清晋商故里的核心区域,历史积淀深厚,文化资源种类繁多,地域特色鲜明,是名副其实的文化资源大市。现有不可移动文物600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5处,世界文化遗产1处(平遥古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2座(平遥、祁县),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5项,5A级景区3处。晋中市文化资源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丰富多样,包括寺庙古刹类、晋商建筑资源类、民俗文化工艺资源类以及医药文化资源类等等。

(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区域经济支柱产业

近年来,为了推动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晋中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划、政策和专项文件,比如《晋中市文化产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晋中市文化旅游产业招商引资和吸引民间投资优惠办法》等等,对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良好的思路、政策环境和优惠扶持。2009年以来,晋中市的文化产业生产总值每年增加额在百亿元以上,2011年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了5%,达到5.22%,2012年2013年的比重均为5.49%,2014年文化产业占GDP比重达到5.7%。文化产业增长速度高于地区经济总增长速度,对晋中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升,文化产业已经成长为晋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性产业

(三)产业格局明晰,集聚效应彰显

为了进一步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依据文化产业资源集聚原则和组织优化的原则,晋中市根据资源集聚形态和产业发展基础,建成了一批活力强、特色浓、规模大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初步形成了一个由两个中心、四条产业带、多个产业园区构成“两心、四带、多园”的产业格局。此外,晋中市通过资源整合,以项目带动,以作品表现,以景点支撑,培育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比如平遥国际摄影展、大型实景情景体验剧《又见平遥》、左权花戏歌舞剧《太行奶娘》、晋剧《王家大院》等在区域内形成品牌效应,并逐步集群效应,初步彰显了晋中文化的区域影响力。

(四)文化旅游蓬勃发展

近年来,晋中市文化旅游发展迅速,竞争力不断增强,成为了晋中市文化产业的领头羊。十年中,晋中市文化旅游全年营业收入一直高于广播、电视、电影服务和出版发行及版权服务,排在文化产业各门类首位,文化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35.83%。2013年,全年文化旅游总收入突破300亿元,增长39.4%,远远高于全市平均增速。文化旅游在晋中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呈现出总量大、比重高、增速快的特点,这对于晋中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晋中市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晋中市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与国内一些发达地区相比以及与中部其他地市相比,在产业发展指标上仍有不少差距。

(一)行业发展冷热不均,地区发展不平衡

东部山区5县区明显滞后于平川6县(区、市)。行业发展冷热不均也就是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最突出的特点是旅游业一业独大,文化旅游在晋中的文化产业构成中占据了绝大部分,文化产业的核心层次、相关层次、新型业态比重都偏低。地区发展不平衡体现为平川6县区明显优于东山5县。旅游业是晋中文化产业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但大部分的旅游收入都集中在平川6县市区,东山5县的收入远不及平川6县。产业基地园区规划方面,在10年到15年的建设的两个基地、三个园区中,东山5县几乎没有;此外,晋中文化产业重点规划发展的领域,也主要集中在平川6县区。

(二)文化产业主体投入有限

当前地方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扶持主要为两类:对文化企业、单位的投入以及对文化产业载体建设的投入。从晋中市对企业、单位的投入来看,2013年,晋中市共有文化企业是1194家,其中规模以上的企业只有23家,中小企业或者说是小微企业构成了晋中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基本处于发展初期,对资金需求较大,目前晋中市扶植文化企业的发展主要是专项资金,具体办法有贷款贴息、贷款担保、项目补贴、配套资助、奖励等五种方式,但这五种方式对规模比较大、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帮助较大,而对一些小的企业作用不明显。贷款贴息的前提是能贷到款项,而对于一些中小文化企业而言,由于缺乏有形的固定资产,贷款难度较大,因而也难以获得贷款贴息。对专业演出团体建设的投入,一些专业演出团体虽然可以从财政上获得一部分资金,但资金数额相对较少,难以维持院团经营,生存状况的艰难必然会影响到艺木作品的创作和演出,进而伤害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二是对文化产业载体建设的投入不足。文化产业载体一般是公益性强的设施场所,由于其行业自身的特点无法完全依靠市场,需要政府的资金支持,而晋中在文化产业载体建设是比较缓慢的,也因此影响了文化产业的进程。应该说,晋中文化载体的建设与晋中属于一核一圈这样的区位优势、以及老城市的地位极不相称的。

(三)文化市场欠发达,缺少品牌企业和产品。

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是市场需求,作为晋商故里,晋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学城建设众多高等学府的入驻,使得晋中文化氛围较好,市民素质较高,文化市场基础良好。但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市民的消费观念内敛保守,对文化消费认识不足,从政府主管部门看,对文化产业消费市场缺乏培育规划,宣传引导不够,政策扶持力度不足,这些都制约了文化市场的发展。此外,晋中文化产业缺乏有影响力的主打品牌企业和产品。2013年,全市1194家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规模以上(年收入1000万元以上,或者从业人员50以上)的文化企业只有23家,而且主要集中在城区中心,东山的一些县份比如左权甚至是0个(2013年晋中文化企业各县市分布情况见表2)。最基本的文化用品生产企业,都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文化用品市场基本被外来的品牌垄断。品牌企业和产品的缺乏,使得晋中文化产业难以在市场上占据优势,更形不成辐射带动作用。

(四)产业整合度低,产业链上下游未打通

文化资源要素的丰富容易导致发展着力点和发展主题的模糊,进而导致产业重点、产业抓手难以明确。长期以来,晋中市文化资源种类繁多,分布广泛,资源整合难度较大,导致着力点过于分散,产业整合度较低,除重点旅游资源受重视外,依然有一批条件较好的资源和项目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深挖,没有与优势项目形成良性整合。产业层级较低,产业间、项目间的互动关联性不强,晋商大院等项目同质化竞争严重,区、县文化产业同质性较严重,项目之间协调性不足,难以整合形成合力;晋中东部山区文化资源分散,交通条件相对较差,东部红色文化项目难以与西部晋商文化项目相互借势。二是产业链上下未打通,晋中市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依托自然、人文等多门类的传统文化资源,侧重文化旅游业的初级功能、基本功能,以观光为主,全市文化产业总体来看依然偏于传统和低端。无法满足现代旅游消费群体对于便捷、高质、新颖的需求,而文化产业上下游支撑服务功能不足,制约了文化产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三、推动发展晋中文化产业的对策

晋中要发展新兴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需要在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和借鉴有效经验的基础上,整合文化资源,科学合理规划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与创意、科技、资本的融合,需要全面涵养培育文化市场,提升晋中文化产业的特色、规模和层次,进而推动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发展。

(一)科学合理规划

文化产业具有天然的资源禀赋,一个地区的文化产业离开了一定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其产业的发展模式也必然发生变化。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规划。目前为止,晋中已经出台《晋中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这套规划立足晋中实际,合理整合资源,有不少的可圈可点之处。但同时,这些规划也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为:一是对文化产业核心层次、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划偏少,晋中文化产业中本身核心层次、新兴产业比例是比较小的。二是均衡东山5县与平川6县市区发展差距规划较少,规划纲要的内容包括产业板块、行业类型、场馆建设、景区建设、产业基地园区大多集中在平川6县市区,对东山5县没有提出切合的发展规划;三是缺乏对晋中进行形象的战略定位。晋中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定位为旅游文化名市、文化强市等,但这些定位过于泛泛笼统,没有体现晋中特色,应当进行形象、特色的战略定位。

(二)拓宽融资渠道。

晋中文化产业目前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融资难。解决晋中市文化产业融资困难主要从两方面着手。第一借助金融平台。要搭建好政府、银行、企业的合作平台,促进文化产业部门、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合作,借助银行信贷促进文化产业融资。第二是拓展民营资本为主的资本市场。晋中民间资本较为雄厚,但民间资本投入文化产业的动力不足。引进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首先是政府做好公共服务、降低民资准入门槛;其次是提升民资对文化产业的理解认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提升民间资本持有者对文化资源的认知程度和文化产业的认识水平。

(三)培育产业品牌。

在品牌经济时代,品牌具有提升力、吸引力和辐射力的作用,文化品牌的构建、维持和延伸,是推动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晋中文化产业面临着资源好效益差,“八大品牌”“六张名片”并没有真正地实现品牌效应,打造晋中文化产业品牌,政府要将系统的品牌战略理念贯穿到文化产业乃至地域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对于一些大的文化品牌的建设,政府要在品牌的规划、建设、推广等方面给予扶持和引导,并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打通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支撑产业的服务功能。

(四)深挖民俗资源。

唤醒厚重历史,挖掘集中、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壮大文化产业的本源,是晋中发展文化产业的路径。深挖晋中民俗资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一是挖掘饮食特产资源。晋中有丰富的特产,比如平遥牛肉、太谷龟龄集、定坤丹、介休贯馅糖、太谷饼、老婆饼、榆社阿胶等等,可以这些特色饮食资源从制作、博览、展示、商贸、养身等多个环节,发展文化产业。二是挖掘地方音乐资源。晋中有非常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比如祁太秧歌、左权民歌等。左权民歌清丽婉转,歌词赋比兴手法运用凝练,诗味浓郁,是中华传统音乐的一朵奇葩,可以利用左权民歌等特色音乐资源创办文化艺术节发展文化产业。

作者:杨丽娜 单位:中共晋中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1]赵小娜.文化产业品牌化发展探析.吉林日报,2011-01-22

[2]何光锐.文化品牌从哪里来.福建日报,2010-03-16

[3]王隆毅.打造巴文化起源与发展中心路径研究.中华文化论坛,2015(12)

[4]郝言慧.基于产业创新系统的文化产业效率评价研究.山西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4

第二篇: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思考

摘要:

目前,南岳文化产业同其他县域一样,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业态主要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显得单一和单薄。缺乏好的顶层设计与规划。突出表现在:文化特色与主题不够鲜明,适销对路的项目与产品不多、体制机制不完善,创新能力不强,文化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极缺。因此,需要全面规划与创新,做足特色,做好项目,理顺体制与机制。

关键词:

南岳文化产业;创新;特色

一、引言

文化经济化与经济文化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与趋势。对于当下调结构、转形态的我国来说,这种发展显得更为迫切与重要,故文化及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而地方文化及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要遵循地方文化特色,必须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结合起来,很好地融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中,必须要有项目与活动来支撑,必须要面向市场,必须强化政府的规划与引导,创立充满活力的文化体制与机制,形成文化发展的活力与合力,才能做好做活文化这篇文章。南岳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五岳独秀,三教合一,是其显著的特色,历届政府也围绕这一特色做了不少的文章,诸如九届南岳国际寿文化节,“心愿之旅”等,虽产生了不少影响和一定的效应,但缺乏持续发展的能力,呈现“L”形的发展状况。是什么制约了南岳文化产业的发展?其破解之道在哪里?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二、现状与问题

总体说来,南岳文化事业与产业还处在较为初级的发展阶段,基本建设还不到位,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够,能产生很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项目与品牌不多,尤其在文化产业这块还是停留在吃附加值极低的资源饭,资源优势并未转化为发展优势。门票经济依然是大头,游客多是香客,主要消费为祭祀和还愿的香烛、纸钱等用品,平均消费在3~400元左右。拜了菩萨就走,有时连饭都不吃,留不住客。这与国内旅游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平均消费在2000元消费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症结为创新开发能力极为不足,虽有许多活动与项目,但落地落实不够,深度融合不够,能产生实际需求和效益的项目与服务太少,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多而不特

南岳文化多彩多样,主要有:山水文化,有四季可观的自然胜景,即春花、夏云、秋日、冬雪;寿文化,中华寿岳赏誉海内外;佛道文化,根深叶茂、和谐共处,佛教有“一花五叶”(南岳为南禅的祖庭,是佛家天台宗和禅宗南岳、青原两系的发源地,禅宗的临济宗、沩仰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等支派都发源于南岳,许多海外支派如日本、东南亚等都来南岳寻根问祖),道教有洞天福地(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称,其中南岳占了四处,分别为第三洞天朱陵洞天,第二十四福地青玉坛,第二十五福地光天坛,第二十六福地洞灵源,同时,魔镜台被誉为道教的“祖源”,福严寺和南台寺分别有“天下法院”和“天下法源”美誉,黄庭观更是道教上清派的祖师),使南岳成为“宗教圣地”;儒家文化,以李泌、胡宏父子、王船山为代表,是湖湘文化重要的发源与推广地;抗战文化,南岳曾是抗战时期的军事指挥中心,许多重要的军事会议与活动都在这里举行,较重要的有忠烈祠、游干班、圣经学校等;民俗文化,有南岳庙会,南岳八大怪,岳北山歌等;火文化,有祝融神的传说;茶文化,有南岳云雾茶,茶禅一味,春茶祭祀等。虽说文化资源众多,但未形成知名的品牌与影响,特色与亮点并未打造出来。五岳独秀,不知秀在何处。对比其他四岳,南岳之秀还笼罩在薄雾当中。东岳泰山以其雄伟之势和历代帝皇封禅而居尊位;西岳华山以险闻名;中岳嵩山借少林寺武术扬名四海;北岳恒山以悬空寺招揽四方。更何况,周边的张家界、桂林、黄山等自然景观早就以秀美称雄天下。再则,佛道寺院虽多,但成名成圣较难。现今的佛教的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的九华山)和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的齐云山,四川的青城山)早已蜚声海内外。因而,南岳的文化主题与特色到底在哪里?该如何打造?这就成了南岳人苦苦思索,不断探究、悬而未决又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特而不强

从已有的实践来看,衡阳市和南岳区政府曾举办了许多活动,为文化造势和品牌的打造尽心竭力,如成功举办了九届南岳衡山国际寿文化节、“五岳迎五环”“名车登名山”“千年佛教论坛”“抗战英烈公祭大典”“幸运香火法会”“中华炎黄圣火采集活动”“国际道教论坛”等诸多重要文化主题活动,并让“心愿之旅,南岳衡山”通过央视传播全国。这些活动无疑较大地增加了南岳文化的热度与厚度,同时也把寿文化节打造成为全国十大节庆知名品牌、中国十大旅游类节庆活动。遗憾的是,文化造势并未转化为发展大势,文化与产业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相关的项目与合适的产品的缺乏,使其难以深度、高度地融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之中,难以产生较大和较好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难以拥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文化的影响、辐射与带动作用。有如滂泼大雨落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之上,难以滋润万物,开花结果,最终还是陷入原地打圈、难以为继的尴尬境地。寿文化节办了九届、登山节办了几届,最后无法再办下去,而不了了之。游客依然多是香客,消费仍是香火纸钱为主。文化产业涛声依旧。南岳缺的不是文化,不是文化活动与宣传,缺的是不能落地落实的好项目与好产品。市场是硬道理,消费是硬道理。

三、对策与建议

面向市场,贴近实际,不断寻找、开发新的需求,用好的项目和产品创造和拉动需求,让文化落地,用好用活资源,强化规划,创新体制与机制,是南岳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与根本。

(一)充分发掘和利用自身资源,丰富内涵,增强功能,把成熟的产品做强做大,把新产品做实做特

1.用好宗教文化资源,打造好宗教产品。南岳神庙朝拜文化和寿文化是目前南岳较为成熟产品。祈福祈寿、求财求官、消灾弥难是朝拜者的基本心理与需求。这部分人群远近都有,是一股较稳定的客源。如要将这把香火烧得更旺,可把几个重要的宗教节日活动拉入进来。除传统的庙会和新年烧香外,应把各类宗教特有的节日办起来,如佛教二月初八日释迦牟尼出家,六月十九“观世音菩萨成道日”,道教的“三元节”(正月十五上元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十五下元节)等。另外,要把寿文化的衍生品开发出系列产品来,要让寿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吃得着,用得着。如将南岳寿草黄精、雁鹅菌、观音笋、云雾茶、素食、天然氧吧等开发出来,这些都是有益健康的长寿产品。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黄精进行了一番释名:“黄精为服食要药,故别录于草部之首,仙家以为芝草之类,以其得坤土之精粹,故谓之黄精。”[1]《五符经》云:“黄精获天地之淳精,故名之戊己芝……”又引《神仙芝草经》的说法:“黄精,宽中益气,使五脏调良,肌肉充盛,骨髓坚强,其力倍增,多年不老,颜色鲜明,发白更黑,齿落更生……根为精气,花为飞黄,皆可服食。”[2]南岳多野菌,品质以雁菌为最。菌色浅棕,形如伞状,小如铜钱,大似菜碗,均质松肉肥,用以调汤、烧肉、下面,无不鲜香甜美,滑嫩可口,被人们誉为山珍。云雾茶因产于南岳的高山云雾之中而得名,古称岳山茶。从唐代以来就作为向皇帝朝贡的“贡品”,主要生长在海拔800~1100米高度的广济寺、铁佛寺、华盖峰等地带。这里气候温和、湿润,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适宜茶叶生长。唐代陆羽的《茶经》说:“茶出山南者,生衡山县山谷。”[3]可见,南岳云雾茶早负盛名。云雾茶,外形紧细,卷曲秀丽,开水冲后以色绿香浓、味醇、形秀著称。在湖南省名茶评比中被评为优质茶,在国内外享有声誉。观音笋是南岳特产风味食品。南岳山高多竹,山上寺庙宫观僧道多食素食,煎、炒、腌、煮,花样纷呈。最具特色者为油笋。古时南岳素食,只是僧人斋饭。后来上山进香的人增多,进香时禁吃荤,而携带素食又不方便,各寺庙始设素食铺卖。用料多以豆类、子面筋、百合、芋芥、莲藕、红白萝卜及各种瓜菜果仿制成鸡、鱼、肉、蛋,办成与荤食同名的酒席,从外表上看,足以乱真,而从味道来讲,其清香鲜嫩贝、往往为一般荤菜所不及。南岳素食品种,通常有所谓一品香、二度梅、三鲜汤、四季青、五灯会、六子莲、七层楼、八大碗、九如意、十样锦等。南岳山清水秀,空气中负离子高,是天然氧吧,可进行森林浴,这些都是养生长寿的好产品。与此同时,要把宗教体验活动搞起来。面向各个层次,吸纳更多受众。不仅要满足其感官享受,更要把他们的人生修养与佛道的教化结合起来,解决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不同需求。目前已开发的新产品有面向高端的“禅意人生”,针对低端的“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以及面对青少年的“禅文化夏令营”“瑜伽文化夏令营”“慈悲文化夏令营”等活动。活动的创意很好,但需要在内容与形式上不断创新,切实适合顾客的需要,满足和解决他们的心理需求,发挥宗教的“向善”“和谐”“智慧”等有助于人生修养的功能与价值。如针对高端的项目,则通过高僧大德与佛道名家的讲经与布道,让他们在“禅意”中悟到人生与事业的真谛与智慧。在低端的项目中,可在专项活动中,如“静心”“入定”“慈悲”等,来培养他们的定力、控制力和爱心。像有些独生子女的性格缺陷,如狂躁、自私、偏激、懒惰,特别是迷恋网吧等问题,都可以通过一些专项活动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增强项目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才能有生命力。之外,还要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主打佛道祖庭牌,积极组织和参与重大的宗教活动,尤其要加大与东南亚和日本朝鲜韩国等国的宗教交流与合作,扩大海外影响,吸纳海外客源。南岳南禅宗福严寺为日本、朝鲜两国曹洞宗与临济宗的祖庭,同时,它的信徒遍及东南亚、新加坡和港澳。除2007年4月17日,以韩国“曹溪宗释宗寺”释楚国大和尚为团长的20位高僧和百余名信众组成的礼佛团来岳朝拜旅游处,更无大规模的境外旅游团队。据近年统计数据显示,南岳衡山每年接待的世界各地旅游者约200万余人,其中国际旅游者不足2万人,不到游客总人数的1%。这一块是有文章可做的,我们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主动加强与海外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宗教平台,推介南岳,把海外游客吸引过来。

2.充分利用山水资源,做好休闲、养生养老产业。南岳是国家五A级景区,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充足,建度假村和养老养生基地,得天独厚。只要把硬件与软件建设搞好,把服务做好,是不愁客源的。度假村可选择一些景观独特的山谷坡面建一批小型的别墅和森林酒店。除了在建造中采用仿自然石材或木质材料,营造自然野趣的意境外,还要有一些项目和活动提供给顾客消费,如森林浴、露营、垂钓、烧烤、射箭、健步、拓展、定向越野、野战、生态休闲、丛林探险游等,这些对高端游客和年轻人有一定的吸引力。养老养生,也是一个前景十分看好的产业与项目。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养生养老是老年人消费的主项,是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南岳有着优厚的环境与条件,只要把配套设施与服务搞好,绝对会成为一个支柱产业。

3.实行内联外合,以“南岳+”的形式,充分发挥资源整合和辐射作用,做强旅游产业和农业观光休闲产业,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南岳是国内五大名山之一,以山水秀美和三教合一闻名全国,在文化和山水游方面可以实现与国内相关行业的强强联合。更为重要的是,要以南岳为支撑,通过区域内的资源整合与开发,形成联合发展和共同发展。其中主要把周边的特色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文化古镇、节庆活动、民俗文化和美食文化很好地开发和结合起来,才能让南岳的文化产业变得丰满和生机勃勃。目前农业休闲与观光正成为县域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选项。要做好这一产业,则要突出特色与规模,突出观赏与体验,强调规划与统一。做到一地一品,品品交错。花卉瓜果、飞禽走兽、水产、珍贵植物等都是可开采的资源。既可以因地制宜,也可以无中生有。如南岳的云雾茶相当有名,可因此围绕茶叶来做文章。搞一片成规模的茶园,把观赏、采摘、品尝、购买,以及茶文化活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又如南岳有很多天然的山珍,如雁鹅菌、观音笋等,也可以季节性通过相关活动,让游客来采摘与品尝。至于花卉与瓜果、飞禽走兽,水产等则可刻意打造。与此同时,还要把当地的民俗文化、节庆活动与美食纳入其中,丰富它的内涵与情趣,以此来增加南岳文化产业的厚度与宽度。

4.用一台大戏作为南岳文化产业升级版的支点。从目前的旅游产业来看,一台高水平制作的大戏,能非常吸引眼球,创造出极大的经济效益。《宋城千古情》《印象刘三姐》《华清池的长恨歌》等都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南岳也可以借用这一发展方式,搞一台有震撼力和观赏性的文化大餐,来吸引和留住游客。为此,可以组织衡阳市的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这样的创作之中,为他们提供全方位保障,甚至可以面向全省和全国征集南岳特色文化作品,再重金聘请高水平的导演和演艺公司,着力打造出这台文化大戏。

(二)做好规划、理顺体制与机制,做好政府的主导、引导、调控和服务工作

南岳目前的文化产业同其他县域一样,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业态主要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显得单一和单薄;运行上存在着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如管理上的多头与交叉,市场化、集约化低、产业链不完整,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没有形成,资金来源缺乏体制保障,创新能力不强,文化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极缺。这都是政府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为此:

1.要做好文化产业规划。这是个文化产业发展的总纲,涉及到文化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需要对上述问题有个很好的研究和解决。要做好这个工作,必须把前期的调研和论证工作做好,要把方向与突破口找准,尤其要在销对路的产品上做文章,要在资源整合和产业链的延伸上做文章,要将文化产业有机地融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之中,避免为文化而文化,为文化产业而文化产业。努力做到定位准确,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得力,使规划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其中几个重要的问题有,创新南岳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南岳文化旅游产业的升级换代,如以南岳文化旅游产业为平台,带动周边农民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围绕“吃购娱”积极开发与市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打造若干个农业文化产业集群,扩大文化产业内涵;打造重点项目,提升文化产业发展平台等。

2.实施小项目与重点项目相结合的战略,力争中心开花和全面突破。重点项目要在围绕南岳文化产业区和圈上做文章,即要在文化产业布局上做文章,要在文化产业龙头上做文章。突出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同时要引导和鼓励与大局和规划相一致的小项目的自主发展,让小项目连城串和片,最终形成集聚和规模。

3.重视和强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发挥他们的智力与人才优势的作用。政府可根据自己的需要,以咨询、合作、外包等方式,积极开展一些横向合作,充分发挥在衡高校、科研院所的作用,有必要,也可将这种合作扩展到省内外。

4.重视和做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人才是包括文化及文化产业发展在内的各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政府的重要抓手之一。要实施人才强市、强县战略工程。要营造好尊重人才、用好人才良好的环境与氛围,要出台一系列措施,创新体制与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总之,要做好南岳的文化产业,必须在文化特色的精准提炼,适销对路的项目与产品,区域文化产业的整体规划,体制、机制的转型与创新等方面做足文章。

作者:唐林生 单位:衡阳师范学院法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

[2]博雅特产网,shop.bytravel.cn/.

[3]陆羽.茶经[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6.

第三篇:县域文化产业文化优势发展

【摘要】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不断推动各区域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而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区域发展的关键,所以如何推动文化产业在县域地区的发展就成为当地政府面临的重大难题。河北省作为我国燕赵文化的发源地,在文化资源开发方面占据有利地位,将其作为一种优势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能够快速推动我省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下面对开发利用燕赵文化优势加快我省县域文化产业发展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

燕赵文化;优势;河北;县域文化产业发展

县域的发展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俗话说“郡县治则天下安,郡县强则国家强”,在古代社会如此,当今社会亦是如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不断推动各区域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而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区域发展的关键,所以如何推动文化产业在县域地区的发展就成为当地政府面临的重大难题。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物质财富得到满足的同时也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可以明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河北省作为我国燕赵文化的发源地,在文化资源开发方面占据有利地位,将其作为一种优势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能够快速推动我省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燕赵文化的介绍

自古以来,中国作为天朝大国,幅员辽阔,各地方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从而形成了异彩纷呈的文化风格,虽然中华文化以汉文化为主体,但是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燕赵文化曾与齐楚文化,吴越文化等一起构成了耀眼的中华古代文化系统,作为七大文化区之一,为华夏文明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根据历史的记载,燕赵文化的源头可以上溯到非常遥远的时期,有些学者认为是张家口处发现的迄今为止最早的人类发源地。但是燕赵文化的萌芽应该是以磁山文化为起点,据出土的考古资料显示,在八千至一万年以前,这里就已经培植了文化因子,自此揭开了燕赵文化的历史发展序幕。一直以来以养育“慷慨悲壮”的义士而闻名的燕赵大地,包括现如今的河北地区,河南地区以及京津等地区,它们是燕赵文化的发祥地。现在燕赵文化也被常常使用为河北省的代名词,是指在河北省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和被人们认可的文化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燕赵文化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燕赵文化的血脉,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数以万计的燕赵大地上的人民用自己的生命来诠释对祖国深挚的感情。无论是“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还是精忠报国的名将赵云;无论是“先国家之急”的蔺相如,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霍元甲,他们用实际行动将燕赵文化的爱国主义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广袤的燕赵大地上,所处可见燕赵人爱国主义的遗迹,万里长城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勤劳,团结,智慧的体现,是炎黄子孙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最好历史见证,河北是长城途经最长,保留最好的代表省份,其省内的长城长达两千多公里。那雕刻在张家口市大境门上的“大好山河”正是燕赵百姓内心炽热情感的表达,而那些保留在燕赵大地上的文化遗迹,是历史的凝聚和文化的见证。第二,尊重人才的精神。爱惜人才,任人唯贤是燕赵文化的独特魅力,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称颂。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公子”之一赵国人平原君,尊重人才礼贤下士,以善于养士闻名,毛遂和公孙龙都是其门下的食客;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君主襄王,广纳贤才,知人善用,大胆任用中山国乐毅,在其帮助下成就霸业,《战国策》中还有记载《燕昭王招贤》这篇文章。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体现了燕赵文化浓厚的尊重人才精神。第三,改革创新精神。勇于创新,积极进取是燕赵文化经久不衰的关键。燕赵人广受这种精神的浸染,著名的赵国君主赵雍,为了改变被游牧民族不时骚扰的局面,勇敢实施“胡服骑射”政策,不仅增强了战士的战斗能力,开阔了战国疆土,也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推进了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融合。“胡服骑射”不单单是政治措施,它代表着思想文化的变革,体现了燕赵人民勇于改革,追求创新的精神。

二、利用燕赵文化推动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

首先是利用燕赵文化重塑县域文化产业特色。丰富的燕赵文化是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可以根据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进行开发利用。同时,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要跟上工业社会的进步,特别是跟上科技的脚步,可以将文化与科技进行结合,例如文化产品复制技术的发展不但满足了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而且为县域文化产业特色的重塑提供了条件。县域文化产业的重塑是指生产者对燕赵文化资源进行打造,使其转化为获取经济利益的文化产业,例如“云南印象”,这是一台将云南地方原创歌舞与民族歌舞结合,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充满原生态的大型歌舞集锦。生产者将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音乐与舞蹈进行精心的打造,原生态的服装道具,不加雕琢的唱腔,原始古朴的舞技,这三者的结合创造了浓郁的云南风情。对于我省的县域文化产业而言,在对燕赵文化资源进行开发时,可以根据消费需并结合现代科技,创造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提升燕赵文化的商业价值,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其次是整合燕赵文化资源,推动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辽阔的燕赵大地,滋养了优秀的燕赵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资源丰富齐全,其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巨大。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改变单一的产业发展模式,这就需要对文化资源进行战略性的整合利用,整合得好可以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并且能够完善县域文化产业体系;整合得不好不仅浪费精力和物力,也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负累。将我省原生态的,具有市场价值的燕赵文化资源与相关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形成产业集群,提升县域文化产业的价值。例如张北县利用坝上草原的优越地理资源,举办的摇滚音乐节,将音乐,旅游与夏季避暑等结合,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创造了属于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名牌。需要注意的是在整合燕赵文化资源的时候不可以随意的改变文化的真实性,为了吸引游客虚构文化内容,这会对燕赵文化产生致命的伤害。最后是依托燕赵文化资源,完善县域文化市场体系。为了更好地发展县域文化产业,需要进行相关的市场化运作,完善文化市场体系,而这是一项艰难复杂的任务,它需要政府中的文化部门,社会中的相关企业的协调运作。完善市场体系可以培育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加强燕赵文化与企业的良性互动,可以依托现有的燕赵文化资源实现县域文化产业体系的完善,也在推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促进燕赵文化的传播,完美的实现了燕赵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的共赢。

作者:徐常兰 单位:衡水学院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6年度河北省社科联民生调研课题“开发利用燕赵文化优势加快我省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结项成果,课题编号:201601704。

【参考文献】

[1]贾玉娥.河北省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论坛,2012(09):25-29.

[2]董海林,李广.燕赵文化解析[J].邯郸学院学报,2013(23):14-21.

第四篇: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思考

摘要:

休闲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是带动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从南昌市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经济基础、地域优势、资源优势进行分析,拟探明南昌市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南昌市休闲文化产业发展基础厚实,可重点发展陶瓷文化产业、农家乐休闲产业、红色资源文化产业、中医药文化产业、茶文化产业等,通过加强政府引导,加大宣传力度、构建产业服务体系,打造南昌市休闲文化产业的新局面。

关键词:

南昌市;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方向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休闲文化生活自古有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已日渐成为城市人们生活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构成部分,人们在工作之余,以文化创造和享受为出发点,以身心放松、休闲、锻炼和个人知识拓展为目标,通过选择娱乐、运动、学习和社交等方式,体验和实践充满个性化特征的生命状态和行为方式,从而追求快乐、健康、全面地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

1休闲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与作用

休闲文化产业,主要是指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包括物质和精神)密切相关的文化领域,是以文化旅游、民俗文化、体育康体、文化娱乐、节庆会展等文化产业为龙头形成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通常包括公园、博物馆、科技馆、体育场馆、影视、出版、交通、旅游、餐饮、社区服务等多行业组成的综合性产业集群。休闲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之一,突出的特点就是“休闲”二字,即人们通过选取适当的文化产业方式,达到某种文化精神的升华和满足。休闲文化产业同时是一个交汇产业,它具有高端化、集约化、娱乐化、现代化、规模化的发展趋势。休闲文化产业不仅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还能起到创造就业岗位、积累财富、提高城市竞争力、提升人们精神文化境界的作用。

2南昌市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

南昌市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历史积淀深厚。作为省会城市,建国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南昌市着重打造休闲文化产业,使得休闲文化产业成为了本市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市民在享受日益丰富的休闲文化服务的同时,深切地感受到南昌不仅环境越变越美,可以选择的休闲去处也越来越多,日子越过越幸福。

2.1政策环境优势

南昌市发展休闲文化产业有着良好的政策环境优势。《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三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基本建成文化强省。要“深入实施旅游强省战略,全面打响‘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品牌,推动我省旅游发展水平迈入全国前列”。可见文化产业的发展包括休闲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江西省实施强省的战略目标。早在2014年8月,江西井冈山就成功举办了“2014首届休闲文化产业高峰论坛”,该论坛由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休闲文化产业委员会牵头召开,论坛探讨明确了休闲文化产业的概念,成功推动了国内休闲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休闲文化产业之间的交流;坐落于江西省南昌市动物园内的“十二生肖文化体验馆”是中国首个休闲产业示范基地,现已成功建成并得到推广和市民欢迎。这些都表明江西省对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积极举措。

2.2经济优势

南昌市发展休闲文化产业有着经济上的优势。以2015年为例,江西省人均GDP最高的城市分别是南昌市和新余市,南昌市人均GDP达到12186美元,标志着该区域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们有了闲适的时间、腰包鼓了,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就会有精神层面、健康层面的追求,这为南昌市发展休闲文化产业奠定了经济基础。

2.3地域优势

南昌市发展休闲文化产业有着地域上的优势。南昌市地理位置上属于中部城市,交通便利,地理优势明显:与长江经济带各省会城市有高铁或动车直达,近的如武汉、杭州仅需2小时车程,远的如上海、广州、厦门、南京仅需4个小时左右车程;南昌市作为江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正在构建以南昌为中心的一小时交通圈范围的大都市区,其范围包括南昌市域,抚州市临川区、东乡县,宜春市高安市、丰城市、樟树市、奉新县、靖安县,上饶市余干县和九江市永修县。未来的南昌将由南昌大都市核心区、临川城镇组群、丰樟城镇组群、昌九城镇组群、高安城镇组群和奉靖安城镇组群组成,大大扩大了南昌市区域范围。因此,南昌市休闲文化产业发展前景良好,若能做出特色,做出品牌优势,不仅可以吸引本市居民参与休闲消费,还可以吸引省内、邻近省份,甚至全国、世界各地的朋友前来。

2.4资源优势

江西省南昌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丰厚,有着文化资源上的优势。涵盖了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建筑文化资源、艺术文化古迹资源、历史文化古迹、民间民俗文化等资源,风景名胜资源也异常丰富。加上可以移植的陶瓷文化、中医药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为南昌市休闲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资源基础。本课题组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考察等方式,收集到的南昌市辖区内文化资源众多,主要有: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八一”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八一起义纪念碑、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小平小道、烈士陵园、指挥部。建筑文化古迹资源:滕王阁、水观音亭、汪山土库、绳金塔、青云谱、安义古村。艺术文化古迹资源:八大山人纪念馆、黄秋元纪念馆、洪崖丹井、南昌瓷板画。宗教文化古迹资源:西山万寿宫、佑民寺、儒教———友教书院、天宁寺、清真寺、基督教堂(八一公园附近)。历史文化古迹资源:梦山、萧峰、海昏候墓。民间民俗文化资源:南昌板凳龙、上坂关公灯、南昌采茶戏、赣剧、南昌市民俗博物馆、傩文化公园。风景名胜资源:梅岭、百花洲、孺子亭、杏花楼(即水观音亭)、天香园、秋水广场、青山湖风景区、象湖风景区、艾溪湖湿地公园、渔舟湾湿地公园、红角洲月季园、南矶山、梅湖景区、厚田沙漠、西湖李家、瑶湖湿地公园、东湖、赣江、南昌市傩文化公园、动物园、人民公园、八一公园。

3南昌市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景与方向

休闲文化产业的定位,一要体现休闲,二要体现文化,三要体现创新。南昌市休闲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注重充分发挥本地文化资源优势、着力突出地方特色。根据南昌市悠久的文化资源优势、区域地理和经济优势、现有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以及有待挖掘的市场空间情况,南昌市休闲文化产业的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3.1陶瓷文化产业

景德镇陶瓷久负盛名,享誉海内外。“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是景德镇陶瓷的四大特点。陶瓷文化产业可以在南昌市大力打造,建议该产业可考虑分以下几个馆区建设:景德镇陶瓷展览馆、陶瓷制作工艺展示馆、DIY陶瓷制作体验馆、陶瓷精品交易馆等。市民在景德镇陶瓷展览馆里,可以了解景德镇陶瓷的发展历史、欣赏到一些难得一见的陶瓷珍品;在陶瓷制作工艺展示馆,可以欣赏到瓷器制作艺人的精湛技艺;在DIY陶瓷制作体验馆里,可以亲手体验陶瓷的制作过程,甚至可以带回自己亲手制作的陶瓷作品;最后还可以意犹未尽地在陶瓷精品交易馆中购买到自己喜爱的瓷器作品。

3.2红色资源文化产业

1927年8月1日,“八一起义”在南昌打响了第一枪。在南昌市,除了有与八一起义有关的八一起义纪念馆、指挥部、纪念馆、八一起义纪念碑等,还有烈士陵园、小平小道等其他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应在保护的基础上发展,相关的文化产业不能仅仅受限于红色旅游业,还应深入挖掘发展红色影视产业、红色经济品牌、红色文化艺术产业,以及红色文化展览业、红色动漫作品、红色游戏制作等形式。

3.3农家乐休闲文化产业

现代人追求健康、乐于体验返璞归真的农家生活方式。南昌市郊的梅岭、邻近的靖安县、高安市等,均可以作为农家乐休闲文化产业发展基地。可以依托当地的绿色自然资源、田园风光、民风习俗,让市民体验到农耕生活、农家美食,体验农民的辛劳,收获一份好心情。可以努力发展以休闲度假为主题,建立农家生态体验园,以户为单位的、有组织的农业旅游休闲产业链。

3.4中医药文化产业

江西省樟树市是国家批准设立的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也是中国四大药都之一。樟树市距离省会南昌市仅仅76km距离,交通极为便利。自古以来有“药不过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之说。早在2008年,“药市习俗(樟树药俗)”即被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樟树的药俗、樟帮炮制技艺、?皂山道教养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等,均有待深度挖掘,充分整合利用,并发扬光大。江西中医药大学与江中集团在江中药谷建立的岐黄国医外国政要体验中心,是定位高端的中医药体验中心。在该中心建设取得一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在更大范围内建设一个集种植业、制造业、科研、教育、医疗为一体的中医药文化健康博览园,为普通人群提供优质中医诊疗服务和中医药科普知识教育,起到弘扬传播与传承中医药传统文化,推动本地经济发展的作用。

3.5茶文化产业

江西以绿色生态闻名,茶是江西的特产之一,省内著名的有遂川狗牯脑、庐山云雾茶、婺源绿茶、靖安白茶、瑶里嫩蕊等,茶文化产业园区至少包括茶文化体验馆、茶文化博物馆、茶文化创意产品区、茶具体验区、茶叶交易区、高端茶文化主题会馆等,覆盖茶文化体验、茶叶交易、茶具、茶道等的全产业链服务,精心设计“茶交易”“茶体验”“茶休闲”“茶旅游”等茶文化主题。茶文化产业链的打造,可以对传承茶文化、传播茶业资讯、引领茶文化潮流、同时也为江西茶产品交易提供高端展示平台。

4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发展休闲文化产业迫在眉睫,也是带动一个城市进步、体现城市文明的重要渠道。发展南昌市休闲文化产业,应结合南昌市的文化底蕴、人文环境,并与群众的消费需求相结合。同时要注意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结合,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出本地的休闲文化品牌,带动南昌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作者:俞双燕 尚菲菲 万晓文 黄宇 李坦英 吴斯洁 黄凯 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1]杰弗瑞•戈比.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21.

[2]谭立永,龙志德,张娟.论城市休闲产业—以成都为例[J].广角视野,2007(8):154-156.

[3]孟雅.新时期休闲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探析[J].决策与信息,2012(6):123-124.

[4]王富秋,王敏.创意经济下达州地区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4,32(2):60-62.

[5]王蕾,邢慧斌,孙庆久,等.河北省“夜经济”休闲文化品牌建设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3):61-62.

第五篇: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创新研究

摘要:

引入SWOT分析法,通过甘肃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因素的系统分析,指出了全省在发展农村文化产业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制约因素及发展机遇;在分析全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组合矩阵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发展甘肃农村文化产业,不能只看优势条件而回避不利因素,也不能只强调自己的劣势条件而忽视了相对比较优势;最后从认识观念、发展规律与特色内涵、乡村文化旅游园区建设、扶持农村中小文化企业、培育农村新兴文化产业、探索农村公共文化发展新模式、发挥农村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完善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发挥甘肃农村文化资源优势、规避劣势的产业创新路径。

关键词:

甘肃;农村文化产业;SWOT分析;创新路径

甘肃是中华文明和黄河文化的起源地,也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之一,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甘肃虽然地处内陆、经济落后,但其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是分析甘肃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国家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总结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基础上作出的战略决断。甘肃作为西部地区的农业大省,农村地区与农业人口占全省的比重较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三农”问题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农村文化作为甘肃省农村地区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得到高度重视。当前,甘肃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这些因素使得农村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同步,从而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种现状,本论述就甘肃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一些相应的发展路径与对策。

1甘肃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甘肃农村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优劣因素,引入SWOT分析法,就是通过甘肃农村文化发展所面临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的系统组合分析,探寻全省农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把优势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全省农村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1.1甘肃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因素(S)

甘肃的历史遗产、经典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观光文化等资源排名全国前五位,丝路文化贯穿甘肃全境;采集、狩猎、游牧、农耕等文化在全省都有着深厚积淀,民族的文化环境、历史文物、文献古籍、文学艺术、民间风情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构成了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基础。如果把甘肃人文自然资源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这些独具特色的优势资源开发成乡村文化旅游精品,将有利于全省农村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2甘肃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劣势因素(W)

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4年甘肃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5272元,比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湖南省低4419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111元;2014年甘肃省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为740.42元,比湖南省低371.58元。从2015年数据来看,湖南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了7.40%,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支出增长了14.80%;甘肃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了29.55%,但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支出只增长了15.34%。由此看出,甘肃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水平比文化产业相对发达省份低,而且差距较大,对全省今后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1.3甘肃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机会因素(0)

2014年,文化部和财政部印发了《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的文件,该文件的内容包括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发展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带、建设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打造特色文化城镇和乡村、健全各类特色文化市场主体、培育特色文化品牌、推进特色文化产品交流等七个方面;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甘肃要“努力建设工业强省、文化大省和生态文明省”,并将甘肃定位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文化部积极支持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并在政策制定、资金投入、项目安排、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和倾斜;甘肃省出台了《甘肃省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若干政策规定》等政策性文件,为甘肃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1.4甘肃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威胁因素(T)

甘肃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不仅要克服自身制约因素,还面临来自其他省区文化产业与产品带来的挑战与威胁。其主要表现是与发达省区相比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2015年,甘肃省文化产业GDP增加值为157.09亿元,占GDP比重2.31%,低于全国3.82%的平均水平,位居全国落后位次。2015年湖南文化产业增加值就达到1668亿元,占GDP比重5.6%。2015甘肃我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只相当于湖南省的9.42%。可见,甘肃省与发达省份文化产业的发展差距较大。2011年,云南省成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募资50亿元人民币,用来优化、完善、延伸全省文化产业链。甘肃文化企业发展主要依赖自身的积累,由于身处农村地区的中小文化企业很难得到抵押贷款,资金缺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瓶径。

2甘肃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组合矩阵模式分析

SWOT分析应用于甘肃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就是把相关的各种优势因素、劣势因素、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进行分析后,归纳出全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并依照一定的次序按矩阵形式排列起来,组合成可选择的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种可能战略。将S、W、O、T进行组合,可得出SO、WO、ST、WT4种组合模式和选择要点。从组合模式看:SO组合是一种理想组合,是农村文化产业凭借优势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环境获得多种发展的机会组合;WT组合是农村文化产业在克服内部劣势的同时回避外部威胁的组合;ST组合是农村文化产业利用自身的长处来对付外部环境中威胁的一种组合;WO组合是农村文化产业面临外部环境提供的发展机会,是通过外在方式来弥补自身不足的一种组合。发展甘肃农村文化产业,不能只看优势条件而回避不利因素,也不能只强调自己的劣势条件而忽视了相对比较优势。因此,甘肃农村文化产业要克服思想认识、发展资金、管理体制、人才培养等不利要素的制约,必须提高对农村文化产业的认识,加快财政投入力度,支持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网络建设;通过整合和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模式;要利用农村生态文化资源优势,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要通过拓宽农村文化产业融资渠道,推动农村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加快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农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3促进甘肃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路径

甘肃省农村特色文化资源丰富,如何让农村特色文化资源形成合力和优势,成为全省增加农民收入的第三产业和实现农村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成为本论述要探讨的重要课题。要促进甘肃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就要提高对农村文化产业的认识,制定扶持优惠政策,研究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与内涵,推进乡村文化旅游园区建设,扶持农村中小文化企业发展,加快农村新兴文化产业成长,探索农村公共文化发展新模式,发挥农村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加强和完善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只有不断优化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才能促进甘肃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壮大。

3.1要提高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认识

甘肃农村区域特色文化积淀深厚,要将这一优势发挥出来,就必须提高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认识,提高对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把国家和甘肃省制定出台的相关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落实到位;要利用新闻传播媒体应加大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宣传报道力度,及时向社会宣传农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公众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关注程度。同时,政府部门应出台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确定其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文化管理部门应提高对农村特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意识,既要通过保护来传承特色文化,又要对特色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通过市场化运作和产业化经营做强农村文化产业。

3.2要研究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与特色内涵

要促进甘肃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以农村生态文化资源研究为基础,以农村手工艺产业开发为核心,以发展中小农村文化企业为主体,探寻全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与途径。为此,应结合全省农村文化资源的特点,借鉴国内外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通过加强文化产品开发、文化技术研究、文化市场开放等战略研究,研究全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挖掘文化资源的特色内涵;要以高校、科研单位为主体,通过政府部门搭桥,建立政府、科研、文化企业为一体的专题研究与项目联合攻关的协作机制,促进文化企业与文化研究机构的有效结合,将农村文化资源转化为乡村旅游吸引力,拓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空间;要对全省农村特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培育文化优势产业和乡村旅游主导产业,并通过全省农村文化品牌建设,实现农村文化品牌跨区域共享。

3.3要推进乡村文化旅游园区建设

生态文化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是社会文化进步的产物,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生态文化在农村文化产业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其产业关联性、集聚性、延伸性较强,将其纳入现代生态农业体系中,可形成观光、休闲、精致、生态等农业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要推进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园区建设,促进乡村旅游产品发展,必须推广乡村生态湿地观光、养生养老、休闲娱乐、文化教育等为一体的休闲农庄体验模式;要推广葡萄酒庄园、农业观光园、农事体验园、果品采摘园等农园模式;要建设民俗文化体验园、民俗文化旅游街、民俗文化旅游公园等传统民俗观光模式;要建设集居住、观光、购物、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村镇,规范和提升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传统乡村旅游产品。只有发挥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整合效应,才能提高乡村旅游的综合效益。

3.4要扶持农村中小文化企业发展

由于受资金制约,甘肃农村文化企业不但发展缓慢,而且企业数量相对较少。针对这种局面,为扶持农村中小文化企业发展,政府部门要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和引导作用,增加资金投入,启动农村文化项目,并且将农村生态文化产业项目和民俗文化发展作为重要扶持领域;建立财政出资的风险准备金制度,对农村中小文化企业在内的贷款风险损失进行一定补偿;对农村中小文化企业实行贷款担保,允许农村中小文化企业采用多种灵活还款方式;金融部门应创新金融支持手段和方式,支持农村文化设施和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应坚持间接融资和其他融资方式相结合,金融支持农村文化企业延伸链条;应创新“保险+担保+信贷”融资模式,对农村文化企业人才培训给予一定的信贷扶持;要创建“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扶持初具规模的民间文化和艺术品牌增加附加值和提升知名度;要培育农村各类文化中介组织,发挥农村文化中介组织在创业辅导、技术咨询、信息服务、市场开拓、投资融资、贷款担保、法律服务等方面作用。

3.5要培育农村新兴文化产业

生态保健和乡村旅游是农村文化领域的新兴产业,甘肃中药材资源丰富,促进中药材生态保健养生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是农村新兴文化产品的发展方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养生概念的追求,中医药旅游将成为农村旅游业的一个新增长点。中医药旅游作为一种文化旅游、保健旅游、养生旅游的形式,在全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要建立以中医药生态养生经济、生态养生文化为重点的保健旅游产业体系,必须探索甘肃中医药产业和旅游业的结合模式,促进两大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农村特色优势产业。为此,要以中医药生态休闲旅游景区、休闲养生(养老)基地和中医药生态养生乡村建设为载体,加大对养生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养生旅游产品价值及养生旅游品牌的研究,对中医药养生和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要合理设计中医药生态保健旅游产品,扶持品牌建设,带动全省中医药生态保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3.6要探索农村公共文化发展新模式

要加快甘肃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必须探索农村公共文化发展新模式。“乡村舞台”是甘肃省整合现有农村文化教育资源基础上,利用村文化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乡村体育健身工程等阵地,组建村级文化阵地和自办文化社团。为了把“乡村舞台”搭建成群众自娱自乐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必须整合现有的宣传、组织、文化、新闻广电、体育、科协、教育等部门在农村公共文化设施资源,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各部门要依托各自优势,在项目、资金、设备、人才、培训等层面形成联动机制;要探索自发式、互动式、输送式、辐射式等农村民间自办文化社团的新形式,做到有组织、有队伍、有场地、有设施、有活动,并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打造农村文化惠民项目建设新品牌;要彰显一村一品的地域特色,培育“一村一品”特色文化品牌;要组建村级民间自办文化社团,把民间文化艺术团体办成群众自娱自乐的大舞台;要将民间传统文化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之中,把“乡村舞台”建设同新农村建设、文化惠民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结合起来,突出地方特色,以充分调动当地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3.7要发挥农村特色文化资源优势

甘肃省农村特色文化资源丰富,其内容涉及传统手工艺、传统服饰、传统饮食、民间风俗、乡村旅游等多个方面。传统手工艺生产在全省农村十分普遍,如剪纸、雕塑、雕刻、彩绘、香包、草编、马尾编、剌绣、面具、民间陶艺和泥人制作等。如果对这些农村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理、保护、开发、利用或者进行现代创意研发,有可能成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农村手工艺产业具有就地取材、就地加工、能耗低、污染少、附加值高、收益多等特点。但甘肃省的这些行业普遍存在分散、无序、组织化程度较低等问题,没能真正形成气候和形成规模。农村手工艺产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其发展不仅可以解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有助于农村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文化富民的发展目标。要发挥全省农村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就必须继承传统手工艺“量材为用,就材加工”的核心价值理念,加强对手艺人、手工技艺、手工艺品、手工艺价值理念等组成的文化生态系统的保护;要研究当代手艺生产与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的关系,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循环经济模式,提倡对当代生活废弃物的开发与利用;要构建符合农村地域特征和社会文化特征的产业化生产模式,在借鉴现代产业经营理念的基础上,提高生产要素的集约化投入,实现规模化发展;要整合传统资源,构建产品创新机制,加强市场调研和设计研发,打造手工艺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实现传统手工艺的有效转型。

3.8要完善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甘肃农村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当前,甘肃省农村文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其主要表现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文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和农村文化人才十分缺乏。为了完善全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重塑农村公共文化核心价值观,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起中央、地方按比例分担的公共文化投入经费保障机制,保障农村公共文化机构正常运转;健全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的投入机制,按照县、乡、村公共文化机构的职能,制订农村公共文化机构开展公益文化服务的财政补助标准;要调动社会力量加入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来,发挥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的积极作用,形成多元化投资机制;扶持农村文化工程建设,完善农村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总量;要培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保证;要制定农村文化产业投资的法规体系及配套政策,要用差别税率等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推进资本市场建设,引导农村中小文化企业开展银企合作、融资担保,实现金融资本与特色文化资源有效对接;要完善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监督机制,培育规范公平有序的农村文化市场,维护农村文化产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只有不断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才能推动甘肃省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

作者:何国长 单位:兰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王伯英.发展甘肃文化产业应处理好四大关系[J].发展,2012(10).

[2]任怡.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浅析[J].管理与财富,2006(5).

[3]李微.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新闻界,2009(5).

[4]陶君道.金融支持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甘肃金融,2010(5).

[5]符晓波.甘肃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几点思考[J].甘肃理论学刊,2010(6).

[6]李向东,徐田江.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1(5).

[7]许莉,吴?.西部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探索[J].生产力研究,2011(9).

[8]孟来果,李向东.我国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园集群发展的特征、问题及对策[J].学术交流,2012(3).

[9]王贵生,三月.甘肃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的“生态化”战略[J].甘肃社会科学,2009(1).

[10]李靖,罗中华,等.甘肃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探讨[J].生产力研究,2015(3).

第六篇:山区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摘要】

宁夏南部山区的西吉县紧紧围绕打造“文化强县”战略目标,充分挖掘资源优势,逐步拓展文化产业领域,大力整合文化资源,不断丰富文化产业种类,确立文化产业主攻方向,探索出了一条文化产业引领转型发展之路。

【关键词】

宁夏南部山区;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一、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文化市场管理。

切实加强网络、休闲娱乐场所的监督管理和服务工作,形成了以文化部门为主,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文化市场管理服务机制;不断完善文化市场社会监督机制,公布服务热线和监督投诉电话,在文化经营场所摆放监督举报牌,监督管理防范工作向纵深推进,成效明显;积极开展了“扫黄打非”、净网、固边、护苗、清源专项整治行动,针对重点场所、重点内容、重点部位加大文化市场的执法检查力度,杜绝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等违法经营活动,形成了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精品文化活动。

连续推出不同主题的广场文化活动,每年演出30场次以上;每年举办春节晚会、社火大赛、火石寨丁香花节、秦腔大赛,以及“美丽西吉”青年歌手电视大赛、“西吉好声音”等赛事活动;组织开展了节庆期间群众文化活动,每年开展广场文化、社区自乐班和送戏下乡演出活动达100场(次);已连续4届参加固原市举办的群众广场舞大赛并获得了“四连冠”;选派人员参加了2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和固原市“花儿漫六盘”歌手大赛等活动;推出以歌唱西吉为主的“精彩西吉•原创金曲”碟片一套,创排了大型花儿歌舞剧《大移民》、《大学生村官》等剧目并进行巡演;创排的《六盘响鞭》和《回乡环鼓》两个节目参加全区第八届和全国第十届民族运动会,取得了金奖的好成绩。

(三)文化产业发展。

以创建“中国文学之乡”为契机,大力培育文学创作产业;以西吉民俗、民族文化为特色,推出刺绣、剪纸等民俗工艺品;利用华夏钱币第一县的品牌,推出西吉古钱币图册;推荐命名了2处三星级农家乐,马兰回乡刺绣有限公司被命名为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全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传承基地,正在动工建设集研发、培训、产销一体化的马兰刺绣中心,金山文化苑、亦美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被评为第一批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户等;推荐龙泉湾山庄、震湖民间皮影戏和震湖刘家拳参加了中阿博览会。举办了非遗传承人和文化产业(刺绣)培训班,全县非遗传承人和刺绣爱好者参加了培训,还专门从苏州聘请刺绣老师授课,现场指导刺绣技艺,多次组织文化产业人员出外培训学习,把外面的先进经验带到西吉来。

二、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文化经营人才缺乏。从事文化产业工作的大部分人员企业规划、财务、营销、管理等方面知识欠缺,缺乏投资和风险管理的意识。具有专业水准的文化经纪人、制作人、策划人、人十分稀缺。二是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缓慢。电子游戏、动漫等新型文化产业发展目前尚为零。非遗产品开发经费不足,产业化发展缓慢,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不能有效地转换成文化产业内容。三是文化产业市场化程度低。没有形成统一开放、规范高效的文化市场,文化产品的交易基本上以零售为主。四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不深。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业的带动,西吉县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势头良好,但存在层次低下、文化与旅游融合不深、辐射力不强、带动性不大等问题。

三、文化产业发展建议

(一)积极探索,全力实施文化振兴工程。

立足“回乡生态文化县城”定位,大力实施文化振兴工程,提高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挖掘整理西吉历史、自然、民族、红色等文化内涵,打造一批文化建设示范工程,推出一批文艺精品,提升中国首个“文学之乡”品牌,在全县形成凝心聚力、积极向上、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形成建设“四个西吉”的强大正能量。

(二)大力扶持,做活“文化旅游”两大产业。

立足县情实际,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壮大区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围绕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浓厚的文化产业和丹霞胜景、红色圣地、回乡风情三大旅游品牌的开发建设,对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重新定位,调整思路,主动作为。配合实施好乡村旅游扶贫、美丽村庄建设等项目;大力挖掘地方传统特色,扶持“刺绣”、“剪纸”等文化旅游产品,加大旅游产品开发。

(三)加强引导,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