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小麦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推广探析

绿色小麦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推广探析

摘要:在新时代的农业生产中,不断的出现新技术、新思路,绿色小麦种植技术作为农业生产新技术的代表,推广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及田间管理技术,是推动粮食产业优化升级,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小麦产量与质量,改善了农户收入,推动了乡村振兴。分析了推广绿色小麦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的意义,指出了推广工作的策略,提供了绿色小麦种植及田间管理的技术指南。

关键词: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田间管理;技术推广

0 引言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诞生,有效地提高了小麦的品质和产量,这进一步地保障了我国粮食安全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粮食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绿色小麦成为人们在绿色健康生活观念下的新追求,这种新型小麦不仅产量高,质量也非常高,由于健康、无公害的特质,收到消费市场的追捧,交易量非常可观。在本地的农业生产中,很多农户都不了解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意义、缺乏相应的种植管理技术,这让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推广面临阻碍。

1 推广绿色小麦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的意义

为切实推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减少农业生产带来环境危害,我国的农业生产中研发诞生了绿色种植技术。现如今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已经发展完善,这种种植技术具有天然、无公害的特点,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向广大农户推广实施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可以为小麦提供天然健康的生产环境,提高小麦果实的质量,保障地方粮仓的稳定可靠。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以绿色种植技术为首的农业技术,正在悄然地推动一场科学农业生产革命[1]。积极跟随时代的变革,使用新技术、新手段来改良优化旧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是实现粮仓稳定、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2 绿色小麦种植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策略

2.1 加强政府宣传。新技术在应用初期,大众的态度必然是由陌生到怀疑,最后才转为相信和实施。在此过程中,大众是否能够迅速的知晓新技术,接受新技术,掌握新技术,这依赖于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宣传。借助政府的公信力和宣传渠道,可以让人民群众在第一时间获知新技术的推广信息,并积极地展开尝试,提高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普及速度。为了有效实现这一目的,相关部门首先考虑通过多媒体的宣传来达到基本的通知作用[2]。然后在通过各乡镇单位文化站,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创新,在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中渗透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推广。最后则是要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标打印成宣传单页,送到每一位农户的手中。这样的一个流程设计,可以按照知道-认可-采用的三个步骤,有效地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程度。

2.2 利用互联网推广。互联网技术已经嵌入到了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广绿色小麦种植技术也不能忽视互联网的作用。在推广形式上可采用的网络资源分享的形式,也可以建立农业相关公众号,借助便利的网络设施,让想要了解、学习种植技术的人民群众,实现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极大地提高了新技术推广的效率[3]。以公众号为例,农业知识公众号作为新时期的宣传阵地,可由地方农业单位或乡镇文化站来管理运营。公众号内日常更新广大农户关心的问题,如最新政策、农业技术、地方热点等。通过工作人员的运营,可以有效实现宣传推广工作的自动化。

2.3 提高政策福利。由于农户刚刚接触新的种植技术,不免出现一些问题。虽然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具有诸多优势,但是如果农户操作生疏,就有可能导致减产,这阻碍了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推广[4]。为了解决这一窘境,政府部门应加大政策福利,对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应用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对于意外情况导致的损失,可由政府进行一定比例的补偿。政策保障到位,就能打消农户的顾虑,提高对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

2.4 建设示范基地。很多地区的推广工作都有效完成了知道-认可-采用中的前两步,到了采用实施的环节,广大农户就犯了难。农户认为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就已经可以满足自己的生产需要,如果贸然采用新技术,很可能造成意料之外的损失。面对这一情况,地方农业部门应在各地建设绿色小麦种植示范基地,让群众亲眼看到新型技术的优势,和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提高广大农户的信心[5]。相关部门可以组织技术下乡,安排专业人员到生产一线,为农户提供手把手的指导帮助。

3 绿色小麦种植及田间管理的技术指南

3.1 土地管理。小麦种植对土质的要求如下,土壤无大土块、透气、保水、有根系伸展空间,有机质≥1.5%,全氧0.1%,全磷0.1%。在种植前要做好基肥和整地,在轮耕时进行深耕晾晒,让土地处在上虚下实的状态,这有利于小麦根系的生长。在施基肥时需要注意,不要随意翻动土壤,先静置一段时间,让土地中微生物和基肥结合,改善土地营养,创造有利的种植条件。

3.2 选种。小麦种植需要严格筛选种子,检查病害、性状、品种。首先,根据当地情况综合考虑所需的品种。然后,对种子性状、病害进行检查,将虫蛀、病害、破损、干瘪的种子挑出来,提高幼苗期的成活率。最后,在下地播种前用药物浸泡种子,如多菌灵等,杀死肉眼难见的病菌和虫卵,进一步提高成活率。

3.3 灌溉。植物生长离不开水。现代农业在灌溉方面的突破性发现,在于突破了传统灌溉方式中对于气候、含水量变化的即时调整,加入了提前调整含水量的灌溉策略。绿色小麦种植的灌溉分为春季和冬季灌溉,春季灌溉与传统灌溉相似,只要避免土壤板结即可;冬季灌溉则有效抵消了土地干旱带来的影响,在冬季灌溉中需要的水量较少,保障含水量在18%,即可避免夜冻与积水。

3.4 追肥。绿色小麦种植,只依赖底肥是不够的,若在小麦生长和繁育过程中出现营养不足的情况,会导致叶色浅淡,阻碍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6]。为了保证小麦产量,在小麦生长中需要进行及时的追肥。如发现小麦叶黄,就需要进行追肥,这种情况只需3~4kg/667m2;如在抽穗期需追氮肥,则采用叶面追肥的形式,500g/667m2便足够了。在入冬前,小麦需要进行镇压和追肥,若降雪量大则可借助雪层镇压,降雪量不大则需要种植户自行镇压,并追肥保障小麦返青时具备充分的营养。入冬追肥可有效提高小麦抗倒伏能力,提高产量。抗倒伏追肥多用钾肥,如磷酸二氢钾。

3.5 除草松土。绿色小麦种植中,田间除草和松土是一举两得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小麦产量。杂草可能来自农户、动物、风力的散播,只要进行农业生产,就难以避免杂草的生长。田间杂草若不及时处理,杂草就会和小麦植株争夺营养、水分和生长空间,对植株的健康生长造成严重的阻碍。农户在杂草生长的季节要加强巡田,及时拔除杂草,在避免土壤营养流失的同时,也能起到松土的作用,让板结土壤得到疏松,提高透气性和保水能力,促进小麦根系的生长。

3.6 病虫害。对于绿色小麦种植,病虫害防治主要采用综合防治的措施,结合生物、物理、农业技术取得防治效果,在非必要情况下避免使用高危害、高浓度的药物。小麦种植中常见的病害是纹枯病与白粉病,准确把握预防时间,是防治小麦病害的关键。防治纹枯病,在3月上中旬为宜,若病株率达10%,需使用12%浓度的烯哩醇,药量为20g/667m2,或采用5%浓度井冈霉素,药量100g/667m2,兑水后喷施。害虫主要为金针虫、蛴螬、蚜虫。在蚜虫防治中,需使用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高效氯氟氰菊醋乳油,每亩兑水喷施。防治地下害虫,则使用硫磷乳油兑水,有较好的效果。

4 结语

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小麦种植行业的发展,在保障粮食安全、改善人民生活、促进乡村振兴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各地农业部门应积极推广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互联网设施、提高政策福利、建设示范基地、普及科学方法,多途并举,形成合力,促进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在人民群众中普及。绿色小麦种植技术是新时代下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的缩影,在接下来的发展中,一定会出现更多高产、优质的种植技术。广大农业部门工作人员要保持学习提升,牢牢把握新技术和新方向,为新时代的农业发展,献一份热、发一份光。

作者:朱燕 林伟 单位:费县探沂农业技术推广站 费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