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野下农业发展研究

乡村振兴视野下农业发展研究

[摘要]乡村振兴的目标与内容主要在于农业的持续、稳步发展,这是实现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强化农业支持和引导,切实提升农业生产力,实现绿色生产、产业结构优化的现实选择。当前,亳州农业的发展存在较多问题,诸如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能力不高、农业资源环境影响、资金投入不足及人才流失等等,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亳州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这就需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具体应当因地制宜,适时调整当地农业资源保护政策,深化改革农业补贴政策,并制定具备针对性的农业人才保障政策,由此才能切实推动亳州农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亳州;农业发展

亳州历来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始终致力于借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促进与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亳州市处于安徽省西北部,被称为安徽经济发展的洼地,人均GDP近十年始终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据统计,2016年人均GDP达2.07万元,排名处于全省倒数第二位。尽管亳州是农业大市,“小麦亩产千斤市”、粮食总产量达100多亿斤,是全省粮食生产的“领跑者”。然而,这种以高产为目标的传统生产模式,必将致使增产不增收的现象不断产生,甚至将因为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导致相应的农产品销售困难。此类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农产品供给体系结构失衡所致。

一、亳州农业发展政策现状

“三农”问题是乡村振兴战略中首要解决的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要问题是坚持农村农业优先发展,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在这一政策引导下,亳州市为农业发展制定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引导方针。具体如下所示:2017年3月,亳州市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传达了市委书记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批示精神。会议内容指出,要想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需要从以下方面来开展工作:一是应当针对产品结构加以优化,大力促进农业产业的提质增效。二是需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大力培育电子商务、休闲农业等新型业态,由此才能真正有效促进产业的融合发展;同时,还应加快农业科技园和食品产业园建设,强力推进产业招商。三是对经营结构加以优化。通过政策指导、技术帮扶、资金扶持等综合手段,以此来培养现代化的青年农场主、农业职业经理人等农业经营新主体,积极引导扶持合作社成立联合社;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家庭农场”的组织发展模式,由此来打造现代生态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地。四是加速发展绿色生态农业。重点是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在区域范围内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技术,严抓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建设工作,打造全新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同时还需加强养殖场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大力推广节水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转变。五是加速改革步伐。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农村产权交易管理机制,强化土地确权登记,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此外,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离不开财政的支持。从微观层面来说,要实现安徽省亳州市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除了明确的政策指导规划之外,还需要经济保障。针对这一特征,安徽省政府推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财政补贴政策》。该政策解决了亳州市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对资金的迫切需求,同时提出了农业补贴制度,将农业补贴对象向新型农业主体倾斜,强化了亳州市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乡村振兴视野下亳州农业发展的现实问题

(一)农业结构欠合理

农业结构优化整合是实现高效农业供给体系的重要前提。近年来,人们对农产品消费需求结构提出了多种全新的要求,这本身也是农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体现。然而,亳州农业产业发展中存在过于重视提高产量而忽视提高质量,过于重视化肥和农药的投入而忽视有机肥和高科技投入的现象,看似实现产量增加,实则质量在下降,甚至产生农药化肥残留超标污染的严重问题,“中看不中用”。现阶段要想真正实现农业的提质增效,就必须切实解决投入失衡问题。具体应针对亳州农业产业进行结构性调整,避免浪费环境资源,助推亳州农业产业化转变。

(二)经济效益与农业资源失衡

在当今时代下,各地农产品不仅仅局限于产量的竞争,更多体现为农药化肥残留率与农产品品质的竞争,因此生态环境水平高低是农产品品质高低的保障。亳州市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达17%,为确保亳州的农业生态发展质量,农业种植结构必须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然而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较为困难,生态产品的价值无法切实体现。因此,只有通过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实现这一目标,建设成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从而为农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就需要通过完善补偿机制的形式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农业的经济效益固然重要,但不能忽视农业的生态、文化和社会服务效益。在乡村振兴理念下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为了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同时也是希望能够由此弥补农业基础设施的短板,不断优化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结构,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促进三农发展。

(三)农业人才严重流失

由于城市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农村,所以农村地区大量的青壮年都选择进城务工,留在农村地区进行农业发展的多为年纪较大、无力外出的老人。根据《2017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的数据,可以知道2017年我国农民工总人数已经达到2.8亿人,同上一年相比足足多了481万人。大量农民外出就业的现象同样在亳州农村地区广泛存在。年初的时候,亳州农村地区的青壮年们大批离开自己的家园涌向城市,将自家的农田或者交给自己年老的父母耕作或者转让给他人。这种情况的大量存在,自然影响到亳州农业的良性发展。

(四)农业生产能力不高

尽管亳州市本身在农产品及加工品的冲量上处于绝对优势,但由于我们的农业投入不足,机械化、规模化水平不高,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致使农业生产能力不高,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流通成本全面上升,造成农产品收益率下降,传统的农业种植已经赚不到钱,农民大都不愿意种地。这种状态下要实现产业兴旺、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不可能的。

三、乡村振兴视野下亳州农业发展路径

(一)优化亳州农业产业结构

针对亳州农业产业结构的问题,应根据农业市场需求的变化、当地农业资源的优势及绿色农业的发展方向,及时灵活地调整亳州农业产业发展政策。一方面,亳州的农业产业发展政策调整应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农业发展的总体方针,即“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科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政策调整的指导方向,合理规划农村种植业、牧业、渔业、林业等产业发展的比例。另一方面,亳州农业产业发展政策的优化调整应以“绿色农业”产业发展目标,科学规划制定绿色高效农业产业项目的发展计划,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从而推动农业产业价值链的完善。另外,亳州农业产业政策的优化应注重提升农户的参与程度,创新改革亳州农业的产业经营管理方式,以改善亳州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真正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二)保护现有的农业资源

相较于其他地区,亳州农业发展较为落后。因此,亳州应当找到地区的农业优势,开展亳州地区的特色农业,保护现有的诸多农业资源。例如,亳州特产水果苏赵梨的种植应当纳入地方保护政策当中,制定相关的苏赵梨种植保护政策以及优惠政策,大力推广地方种植苏赵梨,每年的多余产量可以销往其他地区,通过农业种植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同时,亳州的特有花卉亳菊也应当大力宣传,可以开展亳菊花卉展,吸引外地游客前来观看,以旅游业和农业相结合,拉动经济内需。另外,亳州是有名的中药材基地,我们可以借助华佗名医宣传、中药材健康养生的理念,大力发展亳州中药材种植、加工及销售,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亳州可以相应地开发其他经济作物,例如亳州最出名的古井贡酒所使用的小麦、大麦等。大力种植这类经济作物,既能够保护农业资源,又可以拉动经济增长。

(三)培养相关的农业人才

亳州现有的农业发展问题,主要是受到了人才的限制,没有高科技技术的引入。为此,亳州市可以从教育层面培养相关的农业人才,大力开展地方上的农业大学建设,完善农业大学的现有制度,让亳州市的农业建设与农业教育实时同步对接。大学生一边学习农业知识,一边扶持地方农业发展,进行农业实践。同时,亳州市政府应当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和经济补贴,用于建设和改善现有的农业教育,实现校园到地方农田的农业对接,培养高素质、有实干精神、有科技能力的综合型人才。然后,这一批现有人才可以对原有的农民进行科学技术务农教育,让农民学习科学知识,将务农的高科技技术普及到亳州市农田种植当中,提升现有农业发展的效率,加快亳州市农业建设的进度。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对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与引导,是切实提升农业生产力,促使区域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整合,实现绿色农业发展目标,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当前,亳州农业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攀升,结构不断优化整合,由此逐渐演变成为全新的农业经营发展模式。然而,亳州农业发展中的现存问题不容忽视,必须出台一系列针对性政策一一化解,由此才能实现亳州农业的新旧动能转换,最终全面促进亳州的农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安徽:服务“三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J].农电管理,2018(6).

[2]段端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村委会履职转变与完善研究———以安徽省亳州市D村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12(3):19-24.

[3]杨卉芷.传统农业大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以安徽省亳州市为例[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1):146-149.

[4]徐沈.安徽农业供给侧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及其改革对策[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8(1):75-79.

[5]江新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安徽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研究[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7,27(4):100-103.

作者:施翠芳 单位:中共利辛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