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学论文范例

民族文学论文

民族文学论文范文1

各民族有各民族之文化,不同民族文化间在保持其相对独立性的同时亦具有相对开放性,呈现出一种“多元文化格局”与“一体化格局”相互交织,不断生长的态势。可以说,正是这种兼容并包的文化格局决定民族文化在保持本民族文化特点的前提下不是孤立自足,只是交流互通的程度因地制宜有所不同罢了。一般说来,在中华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结构下,聚居程度越高,“本民族文化色彩较浓”,“交错区越大,杂居程度越高”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互渗互通概率也就越高,距离主体民族地区越近,所受主体民族文化或主体民族文化受其他民族文化之影响越大。民族文化之间相对独立与相互交流的特点启示我们,在民族地区高校民族班古代文学授课过程中,为便于民族学生理解与接受,不妨采用比较文学的视角,立足于两种不同文化的共性,正如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为了要解释一种作者所不了解的外来的文化现象,必须借助自己文化固有的事物,把两个本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附会在一起,用后者来解释前者,以保证其读者能心领神会”,从而实现对话与沟通的目的。作为旁证,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关系还告诉我们,“民族的”即是“世界的”,“世界的”也是“民族的”,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如此紧密恰恰在于,面对相同的问题,相同或相近的生存环境等,有着大致相近的心理与情感,故也有着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思考与追问,从而使文学表现出大致相同或相近的主题,或亦如鲁迅所说:“尝闻天竺寓言之富,如大林深泉,他国艺文,往往蒙受其影响。”(《集外集》、《〈痴华鬘〉题记》)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之间如此,中华民族大家庭之间的各民族文学更是如此。比如诞生在东汉末期素有文学史第一长诗之称的《孔雀东南飞》,其所叙刘兰芝与焦仲卿爱情悲剧故事在民族文学中即不乏类似者,如哈萨克叙事长诗《恩里克美人与克别克情郎》,学者考证,二者颇相仿佛,并进而指出,“这两部长诗,有着相近的社会背景,它们在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上有着共同追求,各自有着特殊的文学价值。”更“值得注意的是,‘五四’运动之后,《孔雀东南飞》首次以戏剧的形式亮相于舞台。而《恩里克美人与克别克情郎》叙事长诗在1917年作为哈萨克作家穆赫塔尔•阿吾兹耶夫的戏剧代表作也走上舞台,成为哈萨克戏剧史上的开山之作。”由此可见,即便民族学生不一定读懂《孔雀东南飞》,但若能凭借后者找到二者之间相互对应的关系,消除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理解障碍,也就不难引发民族学生的深入思考。又如中国上古神话,同样可以借助“自己文化固有的事物”,由此及彼达到理解与接受的目的,比如创世神话,著名者如《太平御览》卷二引徐整《三五历纪》“盘古开天地”,《淮南子•览冥训》“女娲补天”、“造人”等故事。无独有偶,类似故事不仅见于西方神话,事实上,中华民族内部也并不鲜见,如鄂温克族,据汪立珍《鄂温克族神话研究》一书记载:“鄂温克族的祖先被雷击成三段,上半身上了天,变成了白发巡天神(即神仙),中身留在地上,当了普洒水神(即人类生灵),下身变成了九柱地神(即恶灵鬼魂)。”与盘古开天故事如出一辙;关于人类起源,鄂温克神话则云:“很久以前,天神用地面上的泥土,捏成一个一个人和生灵万物的模样,从此,世间才有了人类和万物。”整则故事几乎就是女娲抟黄土造人的翻版。至于由民族文化交流所引发的民族文学之间的影响更是不胜枚举,比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东周列国志》、《红楼梦》等古典名著,大多都有诸如维吾尔文、哈萨克文、蒙古文、锡伯文等多种民族语言版本。影响之下,甚至较为著名但成就一般的作品也不乏民族文学改编,如广泛流传于广西三江、湖南通道侗族地区的叙事琵琶歌《白玉霜》,其内容即取材于清代英雄传奇小说《粉妆楼》第十五回至第十九回、第三十四回至第三十七回、第四十三回至第四十六回、第五十九回至第六十五回以及第七十八回至第八十回等相关回目。民族班特定的民族构成注定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其背后特定的文化背景使得每一次教学都是一次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某种程度上,文化上的默契即预示着古代文学教学的成功,所以,当我们走进教室,走向课堂,面对着渴求知识的民族班不同民族学生,作为教师,心理上应当作好“联类不穷”(《文心雕龙•物色》),触类旁通,寻找文化沟通津梁的心理准备,只有如此,才能引起民族学生的共鸣,进入教师所营造的教学环境,顺利实现教学预设的教学效果。

二、立足实际,由易而难,调整必要的章节适应民族学生的理解与接受能力

中国文学演进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随着语言文字的发展,中国文学由简趋繁,对于某一文体乃至整个文学状况而言,时间越近文学创作也就愈显成熟。但是,作为接受者,中国文学演进时间与接受者理解与接受的难易程度休戚相关,大体上讲,文学创作愈加成熟,距离当代时间越近,理解与接受也就相对容易一些。反之,时间越靠前,语言文字相对滞后,文体不分,思想驳杂,接受者理解与接受的程度也就相对困难一些。换言之,接受者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解与接受与文学发展演进的过程呈“逆推式”。对于长期接受主体民族文化、中原文化的学生来说,一方面由于不存在文化差异故虽有一定难度,但通过教师指导、广泛阅读等渠道不难解决;另一方面,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在当下教育体制下并不孤立,除此,还有许多其他相应的配套课程与之呼应,比如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史之外,相关课程还有中国古文学批评史、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化概论、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等。也就是说,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以中国古代文学史为轴心,在其周边环绕着诸多与之相关的学科。更何况,早在初、高中阶段,通过较为系统地学习,不少学生业已打下相当坚实的基础。民族地区高校民族班学生则不具备或很难具备如此良好的前期铺垫,虽然目下在一些地方已明确将双语教学作为中小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为不同民族文化间交流与沟通提供了保障。事实证明,该举措效果很好,值得全面推广,但与此同时,也还须注意到,当下主体民族语言与古代书面语之间有着语体与文言之分,学习普通话,可以用汉语交流并不一定意味着对以汉语为载体的文学有着多么深刻的了解,更不用说以文言为载体书写的古代文学作品了。这就要求我们,民族地区高校民族班古代文学教学不应按部就班,一如汉族班学生那样,按照教材设置,以时代为序,从先秦文学一直讲到近代。根据笔者多年在民族班教学经验,这种整齐划一,不加区分的教学思路,最终带来的结果则是:由于先秦文学,一则时代久远,文化背景相对生疏,加之如前所述,文学作品如《尚书》“佶屈聱牙”,古奥艰涩,对于民族学生来说,实在不易理解,更谈不上接受了;二则,由于不易理解,很难接受,长此以往,也就逐渐失去兴趣,进而形成一种误解,以为时间越近,随着文学创作的日益成熟,篇幅的增长,难度也就越大,从而形成一种畏惧心理,导致厌学情绪与日俱增,半途而废,或对课堂教学厌倦等不良现象大大增多。在这样一种接受情绪的支配下,古代文学教学很难进行下去。因此,基于民族学生理解与接受实际,必须打破常规,遵照人类学习与接受规律,根据古代文学难易程度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以时代而言,应当以明清为首,依此类推,以先秦文学为终结;从文体难易程度看,应当突破时代,以通俗文学开篇,注重对小说戏曲的讲解,依次则是较为浅显的叙事散文(包括历史散文)、说理散文、抒情散文、叙事诗、抒情诗、最后是骚与赋等。众所周知,“兴趣与爱好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与爱好往往是以理解与接受为基础的,循此规律组织古代文学教学,其结果与常规正好相反,由于容易理解,故亦易于吸引民族班学生,由易而难,完全可以经过长期的教学与有序的训练提高民族学生对古文的阅读与理解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阅读与理解过程中,由于诸多障碍的不断克服,能力的逐步提高,反过来也促使其更有信心坚持下去。退而言之,由于古代文学难度大多集中于先秦两汉,即便后期出现厌学情绪,也因所授课程已过大半,不至于有太大损失,倘若教师教学方法得当,加之其他辅助手段的应用,也不是没有将教学顺利进行下去的可能。权衡利弊,其效果远甚于前者。所以,我们认为,民族地区高校民族班古代文学教学不能拘于一格,能否突破常规,大胆进行课堂设计将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环节的成功与否。

三、充分利用当代媒介手段,将书面知识与直观呈现结合起来,深化民族学生对古代文学知识的感知能力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国教育也进入到一个现代而多元化时代,所谓教育手段、教育理念也已超越传统意义所涵盖的范畴,不再局限于简单地教与学等低级层面,还应当包括由科技带来的物质层面,以及由物质层面所引发的技术、技法等更高层面的革新。近几年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凡对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现代教育装备的介入大大改变了传统教育的面貌,教育教学如虎添翼,焕然一新。民族地区由于诸多原因在教学现代化方面可能有些滞后,但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与支持力度的增加,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化教学平台也已基本形成。“好风凭借力,扶其(按,原作“送我”,今化用)上青云。”(《红楼梦》第七十回)民族班古代文学教学,除通过上述两种手段或途径提高民族学生理解与接受能力外,还可以借助教育现代化带来的“好风”,通过多媒体等搭建的教学平台,“将抽象的授课内容形象化,通过视频、音频等多种教学手段传达教学信息,全方位的刺激学生的感知器官、听觉、视觉”,在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中“加深学生的记忆,增加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可以理解及至接受的目的。具体操作如下:

其一,涉及作家生平时,不妨遴选一些相关的影视资料。

如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只须实名输入,依靠当代强大的网络资源,其生平视频资料不难获得。当然,囿于课堂时间、民族学生的理解与接受程度,资料的选择应适可而止,不宜太长,太深,应以将司马迁生平故事化、情节化的短片为佳,至如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王立群讲《史记》所涉资料,某种程度上可能适合汉族及接受主体民族文化较深的民族学生,对一般民族学生来说,则因穿插文献较多恐就不易理解。其他作家生平亦然。

其二,古代文学作品部分,诚如上述,同样可以“效仿”。

比如诗歌,由于中国古代诗词重在抒情,言意立象,“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之于民族学生,其难度不言而喻。百集大型电视片《中华古诗词》所选古代诗词基本涵盖了中华诗词的典范之作,所摄风景、人物与诗词内容浑然一体,诗(词)画相映,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于享受之中可以切身体会到诗词的内在意蕴。又如《诗经》,由于集中诗歌大都可以合乐歌唱,故其中不少诗篇重被谱曲,再布人口,比如《周南》开篇《关雎》即曾作为主题曲出现在电视连续剧《战国》之首,慷慨激昂,深情浑厚,与荡气回肠的历史画面相结合,令人动容,颇具感染力。他如“三十六计”与《孙子兵法》;“楚汉之争”与《史记》故事等等,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视频资料。如能适当适时与民族班古代文学教学结合起来,即便文化有所不同,对古代文学语言比较生疏,相信借助生动的画面、愉悦的吟诵也能产生比较直观的印象,化难为易,进而破解文学密码,由抽象转为形象。

其三,结合具体作品可以适时适当引入一些具有民族风情、地域色彩的景物、习俗等图片或影像。

中国古代自上古时期始,以黄河、长江流域为中心的中原文明与西域文明之间的交流从未中断,历代官修史书皆有记载。因此,作为文化的产物,文学不可避免地也就具有了一定的民族色彩或其背后多少“烙有”民族文化交流的“底片”。比如汉代文学《悲愁歌》,又名《黄鹄歌》,据说即出自远嫁乌孙的细君公主之手,中有句云:“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颇具西域风情,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插入哈萨克毡房以及民族饮食图像。又如北朝民歌《敕勒川》,该诗原本出自敕勒人之手,用鲜卑语写成,后来虽被译成汉文,但其中所写景物、生活却带有鲜明的民族色彩、民族痕迹,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等游牧生活在中原地区是绝对看不到的,这样的生活方式以及景物迄今见之于北方一些民族地区,课堂教学同样可以大胆利用。这种将文学作品与民族风情、地域色彩较为浓厚的直观资料结合起来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于教学过程中便于理解,而且,尤为难得的是,这一方式还可因取材于周边而为其熟悉从而给人以亲切之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理解与接受的欲望。

四、结语

民族文学论文范文2

《狂人日记》诞生了,鲁迅利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形象地描绘了狂人的病态特征,借此来敲醒中国这头沉睡之狮。鲁迅的文章一般都带有深刻的批判性和对世人的警醒性,如果为写文章而写文章就没有了现实的意义。《狂人日记》产生于五四时期,这个时期是国人觉醒的时期,是爱国运动高涨的时期。这个时期,国人不仅缺乏物质上的满足,而且缺乏精神上的食粮。的精神代表着广大青年最具时代性的追求,人们希望摆脱封建思想的桎梏,追求思想解放。民主和科学是当时最响亮的口号。一部分人倡导学习西方文化,借鉴西方的文化与技术以富国强兵。五四思想是时代进步的先锋,不可替代地推动了时代的发展。鲁迅的思想与五四精神有着相通的地方,他的《狂人日记》无疑是的强心剂。《狂人日记》揭露了封建礼教“人吃人”的社会现实,是对世人的当头棒喝。推崇人道主义,倡导西方现代文明,批判传统礼教。《狂人日记》正是站在的精神上揭露了社会制度的黑暗,揭露了吃人的社会和礼教。如果说还有中间派对封建礼教和旧社会存在一丝幻想的话,那么《狂人日记》将一个赤裸裸的现实呈现在国人面前,将国人那最后的幻想熄灭。时代的进步靠科学技术,同样也离不开那些振聋发聩的文章。《狂人日记》产生于特殊的年代,是中国白话体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它服务于旧的社会,影响着新的社会。

二、《狂人日记》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狂人日记》的诞生有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同时也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狂人日记》开创了现代白话小说的先河,其采用了特殊的记叙手段———日记的方式,特殊的表现手法———象征的手法都是值得后人学习模仿的。《狂人日记》以鲁迅先生最犀利讽刺的语言贯通全篇,值得后人好好品读与学习。《狂人日记》是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纲领,它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狂人日记》的艺术创新

《狂人日记》采用象征的艺术手法,是最值得称道的艺术上的创新。作者灵活地将象征人物与现实社会的投射体结合起来。作者描写一个受到社会迫害和压迫的狂人的心理活动与社会环境,这些表面上是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而实际却又是来源于现实,反映现实。文中有关环境的描写实质上就是对现实社会的刻画。作者笔下的狂人形象通过作者写实的刻画,具有逼真的真实性,狂人的语言和行为完全符合狂人在那个被压迫的生活状态下的特征。同时,通过象征的手法,通过对狂人的生活环境和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来反映社会黑暗的本质。例如作者在描写狂人精神错乱下的心理状态时写道:“屋里面全是黑沉沉的。横梁和椽子都在头上发抖。”这既表现出狂人内心的压抑,又折射出社会的黑暗和压在人们身上的三座大山让人喘不过气。终于狂人发现原来在黑暗的社会不吃人的人是不存在的,这既是狂人内心的幻想,也是作者借以向读者表达的社会现实,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现实主义手法的采用,刻画出狂人面对生活、面对社会的惊恐万分,不安与焦躁,展现给读者的是狂人的悲惨,或者也正是读者自身的无奈生活。象征手法的应用,巧妙地将狂人的可怜形象和作者内心反映的社会结合起来,或许,我们生活的周围就实实在在地存在这些狂人。宏观思考、微观刻画的有机结合将象征的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狂人日记》采用了独特的叙事视角

《狂人日记》是反对封建思想革命的纲领和宣言。在《狂人日记》里,几千年的文明史与文化道德礼教浓缩为两个字:“吃人。”但人们醒来,惊奇地发现,原来自己活在一个“吃人”的世界。每个人都在被别人吃又同时在吃别人。五四时期的思想文化空前高涨,人们在传统礼教的黑幕下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人们渴望掀开黑幕,奔向希望的明天。《狂人日记》采用了独特的叙事视角,以日记的形式,借狂人的口吻,呐喊出了国人内心的沉闷与恐惧。其以短短五千字篇幅的日记敲醒了沉睡的国人,折射出如此巨大的思想命题。泱泱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人们已经习惯了朝代的更替,习惯了当权者的统治,习惯了被人奴役。当人们习惯了这一切,压迫将不是压迫,或者只是生活中最平常的事。因此能够对历史深刻洞悉的人少之又少,而能够形式丰富、言简意赅地表达出中华文明的糟粕与精华的人则更少。鲁迅正是采用了全新的叙事视角,才能一针见血地道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狂人观察社会的眼睛就是作者观察社会的眼睛,正是因为狂人的特征性,在面对社会的压迫和生存压力时,他才有不同于一般人的感受与反应,有着一般人无法感受到的恐惧与迷茫。艺术表现的是实物本身,它让我们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存在,人就是人,忽略一切社会背景,生物上的人应该是平等的。鲁迅站在时代思想文化的前沿,看到了延续几千年的礼教文化的糟粕,他用看似陌生的,甚至有点儿神经质的眼睛看到了社会的黑暗处,总能在一般的思想潮流中找到问题的本质所在,避免了随波逐流。或者说,他的思想总能在适当的时候恰当地标新立异。正是用这种具有启蒙意义的思想去观察当时黑暗的社会与国人,才能看到事物本来的面貌,才看见了国人身上的病根,看见了社会的病灶。独特的视角是鲁迅文章的一大特色,值得后人借鉴与学习。

三、《狂人日记》是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

《狂人日记》是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它代表着时期的精神旗帜。《狂人日记》代表着鲁迅不一样的写作风格,任何时候,鲁迅的文章都不会随大流而人云亦云。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社会各界,不管是学生、工人,还是政界所追求的西方现代文明、人权与人性,而《狂人日记》对此表示怀疑。另一方面,《狂人日记》又对旧社会的封建礼教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重读《狂人日记》,它展现的是狂人的挣扎、彷徨与无奈,而笔者感受最深的是鲁迅笔下的爱国热情。对旧有礼教的深刻批判,对人性的深刻揭露并不是对民族、社会、国人一味地贬低,而更多的是期盼,期盼国人的觉悟,期盼笼罩在中国旧社会的黑幕早点褪下。《狂人日记》无论是在写作手法还是在精神层面,都与西方文学的主流思想相通。例如西方文学大师卡夫卡的《变形记》的创作就采用了象征手法,和《狂人日记》的表现形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狂人日记》代表着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思想文化内涵,是解开愚昧与无知的第一把钥匙。《狂人日记》的文学创作形式,所代表的精神觉醒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与旧时代的决裂和迎接新时代的热情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得如此潇洒与断然。虽然那个沉睡的时代已经远去,人们所向往的新的年代已经来临,《狂人日记》完成了它的旧有历史使命,但是其文学价值不会磨灭,其勇于在时代尖端行走的勇气将会长存。每一次重读《狂人日记》,总能感受到它强大的精神洗礼,说其为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一点儿也不为过。

四、结语

民族文学论文范文3

一、《狂人日记》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狂人日记》的诞生有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同时也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狂人日记》开创了现代白话小说的先河,其采用了特殊的记叙手段———日记的方式,特殊的表现手法———象征的手法都是值得后人学习模仿的。《狂人日记》以鲁迅先生最犀利讽刺的语言贯通全篇,值得后人好好品读与学习。《狂人日记》是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纲领,它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狂人日记》的艺术创新《狂人日记》采用象征的艺术手法,是最值得称道的艺术上的创新。作者灵活地将象征人物与现实社会的投射体结合起来。作者描写一个受到社会迫害和压迫的狂人的心理活动与社会环境,这些表面上是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而实际却又是来源于现实,反映现实。文中有关环境的描写实质上就是对现实社会的刻画。作者笔下的狂人形象通过作者写实的刻画,具有逼真的真实性,狂人的语言和行为完全符合狂人在那个被压迫的生活状态下的特征。同时,通过象征的手法,通过对狂人的生活环境和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来反映社会黑暗的本质。例如作者在描写狂人精神错乱下的心理状态时写道:“屋里面全是黑沉沉的。横梁和椽子都在头上发抖。”这既表现出狂人内心的压抑,又折射出社会的黑暗和压在人们身上的三座大山让人喘不过气。终于狂人发现原来在黑暗的社会不吃人的人是不存在的,这既是狂人内心的幻想,也是作者借以向读者表达的社会现实,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现实主义手法的采用,刻画出狂人面对生活、面对社会的惊恐万分,不安与焦躁,展现给读者的是狂人的悲惨,或者也正是读者自身的无奈生活。象征手法的应用,巧妙地将狂人的可怜形象和作者内心反映的社会结合起来,或许,我们生活的周围就实实在在地存在这些狂人。宏观思考、微观刻画的有机结合将象征的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3]。   (二)《狂人日记》采用了独特的叙事视角《狂人日记》是反对封建思想革命的纲领和宣言。在《狂人日记》里,几千年的文明史与文化道德礼教浓缩为两个字:“吃人。”但人们醒来,惊奇地发现,原来自己活在一个“吃人”的世界。每个人都在被别人吃又同时在吃别人。五四时期的思想文化空前高涨,人们在传统礼教的黑幕下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人们渴望掀开黑幕,奔向希望的明天。《狂人日记》采用了独特的叙事视角,以日记的形式,借狂人的口吻,呐喊出了国人内心的沉闷与恐惧。其以短短五千字篇幅的日记敲醒了沉睡的国人,折射出如此巨大的思想命题。泱泱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人们已经习惯了朝代的更替,习惯了当权者的统治,习惯了被人奴役。当人们习惯了这一切,压迫将不是压迫,或者只是生活中最平常的事。因此能够对历史深刻洞悉的人少之又少,而能够形式丰富、言简意赅地表达出中华文明的糟粕与精华的人则更少。鲁迅正是采用了全新的叙事视角,才能一针见血地道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狂人观察社会的眼睛就是作者观察社会的眼睛,正是因为狂人的特征性,在面对社会的压迫和生存压力时,他才有不同于一般人的感受与反应,有着一般人无法感受到的恐惧与迷茫。艺术表现的是实物本身,它让我们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存在,人就是人,忽略一切社会背景,生物上的人应该是平等的[4]。鲁迅站在时代思想文化的前沿,看到了延续几千年的礼教文化的糟粕,他用看似陌生的,甚至有点儿神经质的眼睛看到了社会的黑暗处,总能在一般的思想潮流中找到问题的本质所在,避免了随波逐流。或者说,他的思想总能在适当的时候恰当地标新立异。正是用这种具有启蒙意义的思想去观察当时黑暗的社会与国人,才能看到事物本来的面貌,才看见了国人身上的病根,看见了社会的病灶[5]。独特的视角是鲁迅文章的一大特色,值得后人借鉴与学习。   二、《狂人日记》是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   《狂人日记》是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它代表着时期的精神旗帜。《狂人日记》代表着鲁迅不一样的写作风格,任何时候,鲁迅的文章都不会随大流而人云亦云。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社会各界,不管是学生、工人,还是政界所追求的西方现代文明、人权与人性,而《狂人日记》对此表示怀疑。另一方面,《狂人日记》又对旧社会的封建礼教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重读《狂人日记》,它展现的是狂人的挣扎、彷徨与无奈,而笔者感受最深的是鲁迅笔下的爱国热情。对旧有礼教的深刻批判,对人性的深刻揭露并不是对民族、社会、国人一味地贬低,而更多的是期盼,期盼国人的觉悟,期盼笼罩在中国旧社会的黑幕早点褪下。《狂人日记》无论是在写作手法还是在精神层面,都与西方文学的主流思想相通[6]。例如西方文学大师卡夫卡的《变形记》的创作就采用了象征手法,和《狂人日记》的表现形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狂人日记》代表着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思想文化内涵,是解开愚昧与无知的第一把钥匙。《狂人日记》的文学创作形式,所代表的精神觉醒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与旧时代的决裂和迎接新时代的热情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得如此潇洒与断然。虽然那个沉睡的时代已经远去,人们所向往的新的年代已经来临,《狂人日记》完成了它的旧有历史使命,但是其文学价值不会磨灭,其勇于在时代尖端行走的勇气将会长存。每一次重读《狂人日记》,总能感受到它强大的精神洗礼,说其为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一点儿也不为过。   三、结语   《狂人日记》是鲁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作者通过狂人之口呐喊出国人的觉醒,通过狂人形象折射出现代精神。狂人象征着人格健全的精神战士,现实人的内心独白。鲁迅先生以独特的叙事视角,先进、热情、忠直而又明白地审视着人性的善恶美丑。《狂人日记》作为中国文学和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有着承前启后的历史意义。它可以看作是社会前进的精神血泪史,它对当代文学的健康发展,对国人精神的更高层面的开启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王昱君 单位: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民族文学论文范文4

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是学生在学习藏族文化音乐中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了解该民族音乐背后的一些知识,让学生对其有一定的认识,打消学生的陌生感及恐惧感。西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文化传统的地方,它的地域位置与民族独特的宗教传统文化决定了藏族当地民间音乐的特色性。藏族人民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创造了很多灿烂的音乐。他们能歌善舞,性格开朗,热情奔放,而所唱的歌曲更是旋律优美辽阔、婉转动听、高亢嘹亮、曲调悠扬,将该地区独有的高原蓝天辽阔的景象淋漓尽致地通过音乐形式展示给听者,让听者感受到浓厚的高原文化。而且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由于藏族音乐的独特性,其不断地渗透到其他民族,甚至西方一些国家的音乐当中。我们在生活中了解到不少汉族和西方音乐中已经融入了藏族音乐的一些元素。

如韩红的《青藏高原》,这首歌曲将音乐中通俗的唱腔与藏族音乐中的民间歌唱方式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全新的处理模式更加展现了藏族音乐的激情及感染力;容中尔甲的《神奇的九寨》中,歌唱家充满磁性的歌唱声音及其独特的藏族音乐文化气质,能够让学生通过这首歌曲的训练不仅了解到民族文化背景知识,也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藏族民族音乐素养。在正规戏剧方面也有藏族民族音乐的展现方式,如,藏族传统歌剧《格萨尔王》,这是一部将藏族民族音乐与当地的民俗文化及风土人情紧密相连的歌剧,通过这台歌剧,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藏族民族音乐,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藏族文化,感受藏族民族音乐的灵魂。

二、加强音乐教学资源建设,拓宽教学途径

目前,学生获取音乐基础知识的主要来源就是全国统一音乐教学教材,教学资源和设施相当匮乏,一定程度也束缚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仍比较单一,对最基本的音乐常识了解甚少。更谈不上通过对音乐作品的了解而体会到人文情怀及音乐的发展途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形成对音乐的广义理解。对藏族音乐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基本上是通过学唱教材上零星的具有藏族风格的歌曲获得,这明显是不够的。学校应该增加藏族音乐教学资源,学生不应该只是单学习课本知识,而且要通过其他可行途径了解和学习藏族音乐。第一,充分发掘学生资源实施模块教学。教师的能力是有限的,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多学生都在音乐方面有着独特的长处。比如,一些班上的同学掌握一些教师所不了解的藏族音乐,这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来进行课堂表演,以点带面。第二,利用区域音乐教师的资源。我校聘请一些校外的教师来进行授课,有条件的话,聘请一些藏族的音乐教师,这样更能让学生感受到藏族音乐的原汁原味。第三,利用社会资源。社会上会有一些藏族音乐社团或者演出,学校可以邀请他们来进行演出,让学生进行观摩。第四,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等设施,让学生在生活中时刻感受到藏族音乐的魅力。

三、在课堂上营造浓厚的音乐氛围

良好的学习状态和外部环境有很大关系,为学生创作一个氛围浓厚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更加容易地学好藏族音乐。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培养了藏族人民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性格,铸就了他们自古以来能歌善舞的良好习惯及生活态度。独特的地理位置及环境孕育出了特色的藏族音乐,这个将民俗音乐、宗教音乐及宫廷音乐融为一体的少数民族音乐,使得藏族人民在中国文化遗产方面留下不可磨灭的作用,这仿佛是在验证着一句话“:越苦难的民族其歌声越美。”13世纪前后就出现了论述藏族民族音乐的著作,如萨迦班达智•贡格坚赞的《论西藏音乐》等。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宜学习藏族音乐的学习环境,摆脱外界的干扰,注重学生在具体唱歌、舞蹈及乐器方面的训练,并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反复的练习。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著名藏族舞蹈家卓玛表演的《珠穆朗玛》《雅鲁藏布江》及《母亲》,让学生通过这些舞蹈的演绎感受到藏族民族人们坚韧的性格及不屈的个性,并进行具体的实践训练,让他们学习藏族音乐中那种独特而又优秀的民族音乐风格,了解藏族歌手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而造就了他们高亢嘹亮、声音集中、穿透力很强的音质,这在其他国家和民族中是很少见的,了解到优美的歌曲离不开歌手的演绎,提升自己本身音乐演绎能力及水平。

四、增加藏族音乐展示交流活动

音乐只有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中才能够适应时代的需求,才能够源远流长,成为世界的主流音乐。所以要积极扩展和增加藏族音乐展示和交流渠道,应该建立长期的交流合作的区级或更高级别的平台,增加音乐交流活动。让学生尽可能地多参与更高级别的展示或比赛活动,不仅可以推进教学事业的发展,而且还可以提高教师和学生自身的专业技能。通过音乐交流活动可以把优秀的经验更好地应用到各自学校的课堂教学或艺术活动中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学习藏族音乐指明道路和方向。五、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促进藏族音乐的与时俱进藏族音乐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古老的民族文化,所以其古老性的特色长久以来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当代音乐舞台上,藏族音乐多以灵活多样且独具特色的特点闪耀,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藏族民族舞蹈、藏族民族乐器、当代乐器相结合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训练,将藏族民族的特性及时代性巧妙地进行结合。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其他音乐模式的训练,避免学生学习的单一化、枯燥化。其次,及时地吸收、整合外来音乐文化的优秀部分,融入现代西方音乐的成果。藏族音乐中不乏高亢嘹亮的旋律,却也多了一丝平缓的通俗音乐。还有藏族摇滚歌曲,用新的音乐手法、新的器乐和新的表达方式来演绎藏族歌曲,典型的有“唐古拉风暴系列”风靡雪域高原,而且传唱于大街小巷。最近用新科技产生的电子音乐演绎藏族宗教音乐,用超代音的混音处理,使原本单调的祈祷表达得极具音乐性和艺术性。丰富多彩的藏族音乐为我国音乐文化历史汇总增添了丰富的艺术文化色彩。

五、总结

民族文学论文范文5

民族地区的大部分学校都有地方性教材,其主要内容包括当地的一些民族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和一些劳动技艺等。但是,这些教材很少真正进入学校的课堂。也有一些民族地区的学校结合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开设了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如侗族大歌、芦笙等。但是,这样的教学活动在民族地区很少见,地方性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和学校对这些课程的重视程度都显不足。民族地区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全国其他地区基本一致。

2学校视野下的民族文化传承现状

少数民族学校在传授主流文化的同时,还要担负起传承本民族历史文化和培养本土人才的重要责任。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存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功能缺失的事实。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传统文化流失

我国一些少数民族至今没有自己的文字,文化传承主要靠口传心授,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校文化传承的难度,导致了传统文化的流失。其次,在现有教育体制下,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以普世性知识为主,忽略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此外,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国家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但是对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也是导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2.2民族文化传承流于形式

有的学校实行双语教学,但仅停留在翻译教材,根本没有涉及本民族的文化内容,仅仅流于形式。国家要求少数民族文化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但是由于缺少相应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导致学校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流于形式。

2.3学校教育与家庭和社区教育分离

我国的民族文化能够发展到今天,是家庭、社区和学校一起发挥文化载体的教育功能的结果。然而,现今大部分民族地区实行的是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忽视了日常生活中劳动技术的培养,脱离了当地实际生活环境。

3民族地区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透视

3.1对少数民族文化内容的误解

由于课程知识作为国家法定知识过多地体现了国家利益,结果使得乡村社区人民的文化和利益被严重地忽视了,并且由于“传统”与“现代”、“野蛮”与“文明”、“落后”与“先进”、“城市”与“乡村”、“西部”与“东部”、“汉族”与“少数民族”、“地方大民族”与“地方小民族”等等一系列过于僵化的“二元对立”的意识形态及其在国家发动的过于强制的“政治运动”或“经济改革”实践,使得西部的、乡村的、少数民族的、小民族的文化被污名化了,被标定为“传统的”、“落后的”、“待开发的”、“待发展的”。虽然强调民族文化传承的使命意义,但是却没能从学生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没能消除学生对本族文化的疑惑和误解。

3.2少数民族本土课程流于形式

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内容在进行跨文化教育时,大多数是效仿汉族。要改变这一点,第一个难关就是要突破目前教材的一统性,只有做到这一点,少数民族的文化才能得以保存,文化传承才得以进行。比如本民族的语言,少数民族学生天天在用,但在统编教材中却无这方面相应的内容。即使在民族教育中排上了民族语文这一内容,但主管教育工作的领导者,从来不把这样的课文列为正式课程。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话来说就是:“民族语文是一根拐杖,学习民族语文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汉语。”按照这样的理解,民族语文永远是辅助品。归根到底,民族语文还不算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成急需用的进不了教学内容,不急用的却塞进了教学内容。

4对策和建议

4.1强化民族认同,重视民族教育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取决群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程度。政府可以采取措施提高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包括日常教学以及考核机制等。将民族文化传承与学生发展结合起来,展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觉意识。

4.2注重本土教材和校本课程的开发,重视教师作用

民族地区学校具有独特的环境资源、课程资源、师资队伍和普及传播优势,完全有条件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以传承、发展民族文化。建议编写适合少数民族学生智力发展地方和学校课程材料,适当增加具有民族特点的教育内容,使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教育实施的主体是教师,应特别注重教师作用。在少数民族地区,应为教师提供语言适宜、文化适应的素质培训。有学者认为,教师的价值观改变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教学能力提升,最后是文化反思。教师各方面的发展,为文化传承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3开展多样的民族文化教育教学活动

民族文学论文范文6

(一)英国文学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文化、历史、政治、社会的变革都会对英国文学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英国文学的发展和演变。文艺复兴是英国文学的重要变革时期,这一阶段出现了莎士比亚、萨里、斯宾塞、华埃特、海伍德等著名的文学家。文艺复兴过后,又先后出现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发展阶段。到了18世纪初,又兴起了新古典主义,这使得宗教神学开始在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发展到19世纪,浪漫主义气息逐渐渗透到英国文学创作中,这一时期的文学家更加追求自由和解放。到了19世纪后半期,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影响下,英国文学的题材逐渐扩展,文学也被赋予了某种经济和政治色彩,大多数文学作品宣扬自由平等思想。在此之后,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英国文学趋于写实,在选材上更加关注现实生活。而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文化也趋于多样化发展,这促使英国文学顺应时展,呈现出更加全面、多元的特点。

(二)美国文学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相较于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发展历程相对较短,但美国民族较多,且有大量移民。这就使得美国文学呈现出更加多样性、复杂性、庞大性的特征。总体而言,美国文学先后经历了殖民时期、革命后、一战前、二战前后等阶段。在最早的殖民时期,美国文学呈现出鲜明的早期浪漫主义色彩。这一时期的美国大陆相对落后,文学仍源于生活和劳动,因此,文学作品多是赞颂人们的品格和自然风光。到了一战前后,现实主义和乡土文学出现在美国文学中,对美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使美国文学的现实性不断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文学的转型。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饱受战争摧残,对社会和人性开始反思,深入思考人性的善与恶,美国文学也一度陷入迷茫时期。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文学逐渐进入第二次繁荣时期。到了19世纪20年代,美国资本主义进入高度发展时期,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中的矛盾逐渐暴露,各种文学流派也相继出现,文学作品的现实性更加鲜明。30年代的美国文坛则以左翼文学为主导。而到30年代后期,文坛上则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文学流派纷纷出现,且大胆发表自己的文学见解,彼此之间相互争论、交流和借鉴。在此过程中左翼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逐渐成为美国文学思潮的主要引导者。与此同时,美国文学逐渐与世界相互交流,并对世界文学产生一定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产生了重大打击,二战后,美国文学逐渐呈现出多样化格局。

(三)英美文学评论的主要内涵

英美文学评论随着英美文学的产生而出现,并伴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革,在英美文学发展过程中,文学评论的要求越来越规范严格,理论指导也越来越系统化。英美文学评论以文学作品为主体,并依据相关的文学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系统化研究和分析,进而探索英美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以便为之后的文学创作提供理论指导,推动英美文学更快、更好发展。文学评论家通常综合考虑作品的写作手法、表现特色、思想观点、创作风格等要素,对作品进行多角度分析和评价,以帮助读者更加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和主旨。此外,文学评论也有助于文学创作者得到更加客观的反馈,进而以此为依据进行反思,并不断进步。

二、民族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一)文化内涵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在历史、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下,英国文学评论常遭遇矛盾和挣扎。17、18世纪英国文学作品呈现出鲜明的宗教色彩,创作手法也相对荒诞,在这种文学背景下,文学评论就陷入矛盾中。到了20世纪,英国文学评论家开始重新思考和审视之前的理论,并朝着女权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方向发展,逐渐进入转型时期。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转变对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美国文学评论与美国文学背景有着密切联系,美国的早期殖民历史,使其文学创作接受了印第安文学、英国文学等欧洲大陆文学的影响。当然,美国文学并非单纯地模仿和复制这些文学,而是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学艺术,并日趋成熟,最终从英国文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正是这种特殊的文学演变历程,促使美国文学具有更加自由、开放的文化内涵。与之相对应的,美国文学评论对传承传统文化的关注较少,反而更加重视作品的独到见解和创新性。

(二)文化载体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语言不仅是重要的文化载体,还是民族文化根基。就文学创作而言,它又是文学作品的构成基础。因此,语言差异也会对文学评论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民族的评论者对同一部文学作品的评价也会略有差异。受历史传统、宗教信仰、地理环境的影响,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在谚语、典故、习俗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因此,若无法准确把握这些差异,就会影响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评论。相比较而言,英式英语较为严谨,英国评论者在评论文学作品时对语言的运用更加谨慎,同时,受语言习惯影响,英国评论者对所评论的文学作品往往都抱着一种尊敬的心理,这也正是英式英语沉稳、庄严的表现。而在英式英语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美式英语则相对自由、随意,其对英式英语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革新,同时,美国评论者对文学作品的评价也相对轻松。相较于英式英语,美式英语发展历史较短,与之相对应的,美国的文学作品受传统束缚也相对较小,更加关注创新和个性特点。在文学评论中美式英语的用词也更加自由和开放。文学评论也会反作用于文学创作,因此,受英国文学评论理性、传统特点的影响,英国的文学作品更加规范,在语言运用方面更加严谨,带有浓重的历史感。而自由、独立的美国文学评论则会让文学创作更加关注个性展示,这更容易引起文学思潮。正是受文学载体的影响,英美文学评论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与此同时,文学评论也反作用于文学创作,使美国文学创作在短短的发展历史中,越来越具有独特性,在世界文学舞台上大放异彩。

(三)历史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纵观英国文学发展史,其创作演变历程带有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人本主义只是相对于禁欲主义与神权主义来说的。整体而言,英国文学评论中的人本主义观点还相对保守,这主要源于英国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在社会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英国文学评论的这一特点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相较于英国,美国文学评论中的人本主义就带有明显的独创性。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发展历史较短,没有沉重的传统束缚,文学评论不必面对历史遗留问题。同时,美国在独立战争后,逐渐形成了自由、独立、民主的文化氛围,这也促使美国文学评论更富创造力。

(四)人道主义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民族文学论文范文7

关键词:中国文学理论;民族文化;特征

引言

文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并非是纸面上或口号上所倡导的“方略”,应是有学术质量与思想质量的衡量准则。假使文学理论研究只停留在口号、纸面上,将毫无意义,更别说社会意义、学术意义、文学创作意义。要充分突出文学理论体系构建的意义,我们就不得不从文学理论任务、文学理论互动与对话、文学理论的民族文化特征等角度出发,深化研究层次。其中基本任务、互动与对话是其民族文化特征建构的抓手,是文学理论多元化发展的前提。

一、文学理论的根本任务

我们在构建文学理论体系中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在现有的知识框架中聚焦和设想文学理论的任务。其实在中国封建王朝时期,便有古人对该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譬如《论语》中诗歌可以“怨、群、观、兴”、可以“识草木鸟兽之名”,现在来看,确实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我们仅仅从《论语》的角度出发,探究文学的功能、意义、任务,似乎又太过简单。文学所蕴含或拥有的价值、意义远非如此。当时的知识水平与文学表述,与当时的诗歌发展状况是相对契合的[1]。然而在现代社会,我们在深入探究文学理论时,却不能将视角局限在古代,应融入现代语境,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特征和机理,解释文学理论所探究的基本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发现,人类认识、改造并影响世界的方式,通常有精神实践、宗教、理论及艺术等。文学理论通常负责解释“艺术”改造世界的意义和方式,简而言之,就是以文学为抓手,阐释或探究民族的文化记忆和审美想象。其中的文化记忆,是建构我国历史表述的关键内容之一。但需要解释的是,本文所探究的历史表述并非真实发生或实存的历史,而是与历史有差异或者虚构的叙述。实际发生或存在的历史,是历史学家所要探寻或解决的问题。历史表述则与历史真相有明显的差距和差异,但为什么这种历史表述会在文学理论研究中拥有鲜明的作用?则需要我们从审美的历史意义的层面来分析。通常来讲,文学理论既要深入阐释审美历史和审美本身的相对性和形成机理,还需要明确意识形态与审美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个问题便涉及到审美、想象力及主体与审美相互联动的特质。鲁迅先生曾指出“用文学改造民性”。他所设想的审美是促进新社会主体形成与建设的根本,因此鲁迅的审美包含着“反抗的感性”,涉及到深层次的意识形态。虽然“反抗的感性”在相关学科中难以得到突出和强调,然而在中国文学理论研究中却拥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功能和作用,是文学理论探究“历史表述”价值和意义的基本抓手。特别在近现代的文学理论研究中,文学的“改造价值”或者说是“掌握世界的价值”,能够得到突出和彰显。在深层面的理论研究中,我们可以将审美进行细化,努力探求审美的内涵。明确审美想象力在表达方式上的基本特征和特点,其中符号体系与文学形式是审美想象力的结果,反过来符号体系又塑造了审美想象力,深化了主体与符号之间的关系[2]。在现代社会,我国需要深入分析传播工具、符号及体系之间的联系。科技的发展为各类新型的审美符号塑造奠定了基础,这些符号又改变了人们的审美方式与感觉方式。譬如电视、电影等,而这些都是现代文学理论需要深入研究的侧面。此外,我们还需要探究的是文学批判。文学批判形成了新的文学阐释。文学阐释又是现代阐释学的主要分支,拥有诸多的学派,如符号学派、精神分析、历史批判等。阐释学的研究突破是优化文本的阐释方式。传统的阐释方式较为多元,能够为文学价值的多元化阐释奠定基础。简言之,就是不同解读者在解读文学作品时会有不同的结果,解读角度不同也会得到新的、不同的解读结果。然而从悲观的角度来分析,如果特定的文本拥有无限的解读版本,那么人们现有的沟通体系便会崩溃。如果解读文本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虽然能够方便人们沟通,但依旧不够全面。所以现代文学阐释需要一个框架,将文学文本纳入到特定的历史语境中,使其阐释出的形态内涵、思想理念更加准确。而这便是文学的再创造或再生产过程。综上,文学理论的根本任务是阐释艺术掌握世界的机理,其关键所在是探究文学的历史表述,核心是审美历史与审美的表现形式,但需要在现代阐释学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和完善。

二、文学的互动与对话

文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论证“应当存在”或“已经存在”的文学。这种论证主要包括道德、文化、社会、历史的基本观念,需要深入阐释情感、人性、生命、美、善、真的内涵。文学理论作为现代知识阐释的重要学科,必须与相关学科进行对话,譬如法学、经济学等学科,通过相互参照、相互呼应、相互制约与相互修正,明确文学的价值和内涵,同时也能为文学理论研究的社会价值彰显提供必要的依托和基础。让文学学科的内容能够被相关学科快速吸收和消化,被利用和整合。有关“文学理论研究指导文学创作”的观点“鲜有提出”,但却有存在。因为文学理论与文学创造的视点有所不同,文学理论探究的是更宏观的命题,而文学创造则挖掘微观的“情感、思想及内涵”。譬如文学理论是从社会学、美学、人文学、历史学等角度对文学文本进行宏观探析,是对文学表现形式的剖析;文学创作则从人物、事件等微观层面对特定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进行“反映”“烘托”和“暗示”。因此,文学理论研究的性质是“理性”,文学创作的性质是感性。但文学创作过程中所蕴含的元素和要素较为广泛,普遍涉及文学、艺术、历史、社会、生态、医学等诸多的层面。现有的文学理论研究如果以传统的分析方法、研究方法,挖掘文学文本中所蕴含的“多元要素”,显然不现实,也不够充分,更会存在诸多的偏差。所以,文学理论研究必须与其他学科交融起来,以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或研究成果来探究文学文本所隐含的“内容”。如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探究文学文本中所涉及的民俗、风俗,可以帮助文学理论研究者获得文化层面的研究成果。譬如《论语》《三侠五义》《镜花缘》《老残游记》等。而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探究明清拍案小说中的情节、人物及内容,又能为学者明确明清时期的社会风貌提供支持与帮助。因此,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文学理论研究与其他学科的对话和互动,拥有鲜明的现实意义。如果换个角度,将文学理论研究与其他学科的互动和对话看作挖掘文学本质的抓手,则这个抓手在某种层面上,将成为现代文学理论研究的必然趋势,因为文学理论研究取决于文学创作[3]。文学创作不仅仅是创作者通过艺术形式将自身的思想、情感及价值取向进行呈现的过程,而是对特定社会场景、历史语境及文化特质进行“描绘”的过程,它不像文学理论那般拥有较高的“论断性”“推证性”及“专一性”,而是通过对覆盖多种元素的“实物”进行描述,使其展现出来的过程。展示过程可能涵盖社会风俗、人文理念、文化行为、文化肌理、意识形态等多层面的内容和要素,是创作者在潜意识或有意识中对社会或历史的客观反映。因此,这便促成了近代阐释学多元化发展的结果,即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文学创作所蕴含的要素或内容较为繁多,而通过文学理论研究与其他学科的对话和互动,可以为文学理论研究者挖掘文学文本所展示的多元内核拓宽方向,所拥有的学术价值较为鲜明。所以,这种“对话”与“互动”,必将成为现代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趋势。同时,也将成为文学理论研究发挥社会价值的根本所在(文学理论研究成果被其他学科所吸收和利用),但这种互动和对话,必须拥有较强的指向性,如文化特征较为明显的文学文本,需要融入文化学科的知识,如《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等;地理性较强的文本,需要融入地质学研究内容,如《山海经》《徐霞客游记》等。如此,文学理论研究的针对性便能得到提升,文学价值彰显便得到了保障,文学阐释便得到了固定的视角、框架和指引[4]。

三、文学理论的民族文化特征

文学理论是伴随历史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拥有着不同的表达范式和理论体系。现代语境为我们指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就是“全球化”与“现代性”构成了较为庞大、宏观的历史平台。无论文学理论研究者是否愿意,都难以绕过这个特定的“舞台”,假如文学理论研究不融入这个平台,而是进入一个“虚无”的乌托邦,将会导致文学理论所探究的问题丧失意义和价值。这里的意义和价值就是文学理论研究的成果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在社会发展、时代建设中的价值机理。但既然进入了这个“平台”,我们就必须明确这个平台为文学理论研究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明确这个平台所带来的全球范围内的互动性与竞争性。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突出文学理论研究的民族文化特征[5]。现代文学理论研究拥有较为丰富的文化资源,涉及范围较为广泛,跨越时间较长。譬如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在现代文学理论研究中的受关注程度较高,并且在五四时期发生了转折和变革。先秦以来,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较为丰富,并且形成了诸多的“重要范畴”。然而在现代文学出现后,这些范畴便逐渐消失;20世纪中叶,中国文学理论逐渐被西方所覆盖,这种状况是我国民族遭遇全球性与现代性所产生的结果,包含着某些特定因素。然而却依旧遗留下诸多的问题,即现代的文学理论已经难以探究和解释我国古代文学现象和问题,难以明确古代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机理。因为不同的文化蕴含着不同的思想体系,西方文学理论是植根于西方思想体系的,对我国文化的解释或阐释价值较为薄弱。因此,我们需要构建出属于我国的、独有的、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体系,通过突出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民族文化特征,提升中国文学理论阐释的价值。譬如在互动和对话、基本任务实现的层面上,都能发挥出显著的现实作用,使中国文学理论在学科交流与历史表述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自身所独有的功能。在微观的角度,民族文化特征不仅是文学理论研究的基本特性,而且将我国古代的文学理论体系恢复过来,以现代语境来优化和改进,使其拥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和特点,使其能够从古代、现代、本土等多个侧面,探究和挖掘文学文本的基本内涵。通常来讲,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文化视野,是彰显我国民族特殊性的精神方位,能够在解决问题、阐释问题及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彰显中国智慧的思想性、创造性及创新性。而拥有中华民族特征的文学理论研究体系,可以更好地实现文学理论研究的基本目标和根本任务。根据相关研究,笔者认为中国文学理论的民族文化特征应包括如下几点:首先是彰显民族的文化视野,拥有持续的思想性。根据文学理论研究的根本任务,能够发现文学理论研究中的历史表述与审美历史是其任务的基本表现形式。然而在微观层面上,这种历史表述却存在诸多的民族性差异。譬如“反抗的感性”,便与我国近现代的历史境界有关。因此在文学理论研究中,我们应以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的文化视野为抓手,明确其中的传承性和连续性,使其有别于西方的文学理论,从而突出文学理论自身的民族文化色彩。其次,拥有我国当前的思想方位。在全球化视野下,我国文学理论研究必须突出中国当前的思想方位,在中国现代语境下阐释文学文本、促进文学理论研究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和沟通。而当文学理论拥有我国当前的语境或语义,能够突出中国当前的思想方位时,其所拥有的民族文化特征也便愈加明显、愈加清晰、愈加突出。而从狭义的角度出发,我国文学理论研究应提高对文学作品中的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用“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等手段和方法,对文学文本进行分析、探究,从而在内容层次上突出文学理论研究的民族文化性。譬如文化思想特征、文化形式特征、文化制度特征、文化价值特征等[6]。

四、结束语

民族文学论文范文8

一、对传统的民族声乐教材进行改革,优化课程设置

传统文化精神和文化的继承、声乐基本技能两方面是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核心。在高校多元化教学改革过程中,一方面要应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声乐技能、理念;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多样艺术形式、表现手法的代表性曲目,将典型曲目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多元化教学的质量。

1.合理调整民族声乐教学的课程设置。应在保证基础教学效果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民族音乐的比重,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不同形态的民族声乐。要把握世界民族声乐的发展趋势,遵循民族声乐的本质特征,开设专项的民族声乐课,深化对东方民族声乐的探索和分析。民族声乐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对多元化教学工作的开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高校应加强对教师专业素质和技能的培训和教育,督促教师强化自身学习,并涉猎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效率。

2.对民族声乐教学内容及教材进行改革。根据我国当前高校声乐教学现状来看,很多高校仍存在仅将曲谱作为教材的现象,忽视了音像材料、音响材料的重要性,使这些教学材料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影响多元化教学效果。高校应丰富教学内容,选取其他形式、内容的教材,通过图像、音像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全面地理解声乐知识,透彻地分析演唱技巧及作品的风格特色,提升自身的审美观。

二、提高对原生态民歌的重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扩大对原生态民歌能力较强的学生的招收,由于这些学生所生活的环境各不相同,所以多带有本地民族声乐基础,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改造,能够使学生自身的优势得以充分的发挥。此外,高校也要提高对以原生态歌手出身的教师的重视,教师在民族声乐多元化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可以更好地带动学生们了解民族地域特点,透彻地掌握民族声乐专业的内涵,将民族特色更鲜活、强烈地表达出来。

三、构建完善的音乐学知识结构

在多元化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学生对声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还要加强对音乐学知识结构的完善,构建一套促进学生发展的知识结构体系,将民族生活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将声乐教育生活化,让学生深刻体会当地民族文化和习俗,提升情感认知。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