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对校园文学的影响

少数民族对校园文学的影响

 

校园文学是指发生在校园的文学现象的总和,包括校园文学创作活动、校园文学批评活动、校园文学鉴赏活动、校园文学社团活动等校园文学实践活动。高校校园少数民族文学,是指在高等学校里由少数民族学生参与的校园文学实践活动,包括少数民族学生参加的各类文学社团活动、少数民族学生用民语进行的文学创作及阅读等活动、少数民族学生或汉族学生用汉语言书写的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文学作品以及对作品的阅读鉴赏活动,这是一个多层次的动态的过程。   校园文学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所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将校园文学的建设纳入校园文化的建设中,不但可以推动和繁荣校园文化,而且可以开创校园文学的新局面,为进一步抓好高校的政治思想和育人工作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如何建设和发展校园文化是近年来许多高校一直不断探索的一个问题,而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是各高校文化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新疆各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占了很大的比例,有的甚至达到百分之六、七十以上,如喀什师范学院、和田师专等。发挥校园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作用,可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可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同时还将大大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繁荣发展。   一、校园少数民族文学的作用   (一)校园少数民族文学是政治宣传、思想教育的重要工具之一   新疆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密切联系,互相学习,相互促进,增进了民族团结,建设了繁荣、富裕、和谐的新疆。但长期以来,国内外的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妄图把新疆从祖国大家庭中分裂出去,他们除了不断地在新疆制造暴力血腥事件外,还通过各种途径,妄图占领思想文化领域。于是,他们把黑手伸向了校园,不仅在中小学,而且在大学的校园里进行反动舆论的宣传。校园少数民族文学作为少数民族学生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容易被民族分裂分子加以利用和歪曲篡改,或添加制造带有民族敌对或民族分裂情绪的成分,从而使校园少数民族文学沦为民族分裂分子煽动民族反动情绪的阵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的反动观点和言论,对各族学生造成了很大的毒害,这种毒害如果渗入到了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就会使他们背离正确的人生道路,成为危害社会的隐患,严重影响到新疆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的政治稳定。因此,占领校园少数民族文学阵地,让它成为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宣传工具,成为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理想教育的阵地,不仅可以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可以促进校园少数民族文学的健康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健康地成长,并使他们成为维护校园和谐和社会稳定的坚实力量。   事实证明,搞好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文化为平台抓好学生的思想和宣传教育工作,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就没有市场,校园就会成为一方净土。在校园内发展全方位的校园文学,让汉民族文学和各少数民族文学共存在校园中,充分发挥好文学的宣传和教育作用,对校园文化建设意义重大。(二)校园少数民族文学能够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各种能力,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少数民族文学活动,能发挥民族学生的潜能,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各种能力,培养他们内在的人格品质,树立以科学精神、艺术精神、道德精神为要素的人文精神。如通过开展读书活动,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思辨能力和审美能力;通过各类讲座,能丰富他们文学知识和文化常识,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积累人类文明成果;通过演讲比赛,能锻炼他们的辨别能力、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通过文学创作,能提高他们写作水平和思想境界;通过文学作品的改编演出,能加深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对文学艺术的创造能力。此外,少数民族学生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和传承本民族优秀的文化,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评论,能够增强他们的文学鉴赏水平与明辨是非的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从文学作品中所汲取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高尚的思想情感,增强了他们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辨别,从而便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了他们健全正直的品格和美好的道德情操。   二、新疆高校校园少数民族文学目前的状况   目前,新疆各高校校园文学主要是汉民族语言文学,而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基本上处于边缘状态,甚至有的高校还没有校园民族语言文学,与之相对的是汉语言文学在校园文化里占据着主流地位,而这种主流地位主要是汉族学生主导的精神文化。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在语言上和文化上的沟通存在一定的障碍,再加上民族文化的差异和文化认同的差异,造成了少数民族学生对汉民族文学阅读、理解、欣赏的隔膜,并进一步影响到少数民族学生参与汉语言文学活动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少数民族文学和汉语言文学的交流、沟通、融合和发展。因此,创建和发展校园少数民族文学,能引导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的文化建设活动,促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和汉族语言文学的相互借鉴和交流,为开创校园文学的新局面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如何创建校园少数民族文学   借鉴内地和新疆校园文学建设较成功的高校经验,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新疆校园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建设,积极探索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校园文学的发展道路,是一个重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少数民族校园文学的建设。   (一)发展校园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传媒手段,从一出现便以它得天独厚的优势迅速成长壮大。现今的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一个完全大众化的文学交流平台,自由创作、自由阅读、自由评论、内容风格呈现多元化,使得文学不再高不可攀,网络文学成为人人可参与的创造性地学习和审美活动。新疆各高校都建有自己的校园网络平台,为校园师生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选择交流对象和自由选择交流时间的平台,交流面广,方便快捷。#p#分页标题#e#   而目前各高校的校园网络文学,基本上是汉语言文学占据着主导地位,民族语言网络文学发展还比较较缓慢。随着计算机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少数民族学生对计算机和网络的运用越来越熟练,网络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在思想教育和文化战线上占领传播速度最快的网络,进一步发挥校园网络的育人作用,在新疆高校创建校园少数民族网络文学已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不仅可以丰富校园文学的内容,增进各族学生之间的精神交流,形成一种新的校园课外活动方式,而且只要能引导校园少数民族网络文学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它还可以成为校园内一个宣传和教育的网络平台,能正确引导民族学生明辨事实真相,分清是非,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稳定。它还可以成为少数民族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平台。因此,创建校园民族网络文学,能使校园文化模式得到一种全新的提升。   (二)举办校园文学沙龙   文学沙龙是指一种组织形式灵活的小范围文学活动形式。在高校的校园里,文学沙龙有它独特的自身优势:文学沙龙的组织方式简单易行,它无需耗时、耗力,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在校园或校外的任何一个地方举行,如教室、宿舍、校园、广场、茶屋、餐馆等等。它可以在一个系的范围内,也可在一个班级的范围,还可以是文学趣味相同的不同系别,甚至不同学校的师生参加的文学活动;文学沙龙的活动形式多样,如可以组织几人到十几人的文学创作交流、书评会、朗诵、讨论、辩论、采风、生活体验活动等。在民族学生中举行这样的文学沙龙活动,让他们在这些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影响,从而能提高学养,弘扬正气、抵制邪恶。各高校要要充分发挥民族教师对少数民族学生文学沙龙活动的组织和正确引导作用,积极鼓励民族教师参与学生的文学沙龙活动,并重点培养既有文学爱好,又有组织能力,并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的少数民族学生来组织文学沙龙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让校园少数民族的文学沙龙活动健康地向前发展。举办校园各民族语言文学沙龙,不仅有利于提高各族学生的文学素养,而且还有利于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学习风气,对维护校园的团结和稳定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成立民族文学社团   校园文学社团是团结同学,形成合力,交流经验,创新艺术的载体。在校园内成立民族文学社团,让民族学生积极参与到文学社团的活动中来,使每一个成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学养和各种能力。在校园民族文学社团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学活动,如读书活动、文学讲座、文学作品的创作和鉴赏活动,诗歌朗诵会等,不但有助于学生积极进取、主动参与、大胆竞争等自我表现能力的培养,也大大增加了他们与老师、与汉族同学交往的机会,提高了他们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了团队精神,增强了合作意识。学校团委、学生会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少数民族文学社团,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参与文学社团的热情,帮助他们营造自己的文学园地,以展现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民风民俗,弘扬少数民族文学的优良传统,为校园少数民族文学活动开辟一个窗口,这样无疑更有利于各民族青少年增进交流,加深友谊,促进校园和谐和社会和谐。   (四)丰富校园的板报栏,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站的作用   校园的板报栏在汉语言占主导地位的同时,还要适当地加入民族语言和民族书画艺术的形式,要充分发挥板报栏对各族学生的宣传和教育作用。还要让少数民族学生在校园广播站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积极鼓励民族学生投稿,宣传国家的大事、政策和法规,把校园内的好人好事、不良风气用生动的民族语言写出来,通过校园广播站传向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使校园里的每一位民族学生都能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这样才能鼓励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校园的文化建设上来。从而促进校园各民族文学的共同向前发展,为维护校园的稳定做出积极的贡献。   总之,新疆是一个特殊的地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创建和发展新疆高校校园少数民族文学,在当今和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提高民族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民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它还有利于促进高等学校的德育工作,有利于校园和谐和稳定,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力于社会安定和团结,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利于进一步贯彻民族平等的原则,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文化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