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知识范例

美术鉴赏知识

美术鉴赏知识范文1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方法

为了让我国高中生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新课改对高中美术鉴赏课进行了改革。当前,美术鉴赏课与以往相比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学生在艺术方面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教学问题,需要美术教师将实际教学与新课改理念充分结合,让教学方法有效体现新课改理念,进而促使新课程改革发挥其最大的价值。

一、当前美术鉴赏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陈旧

如今的美术鉴赏课上,部分教师采取的一些教学方法比较陈旧。如,一些美术教师仅依据美术鉴赏教材开展教学,没有在课堂教学中拓展鉴赏知识,也没有引入多媒体、电子白板、交互平台等新时期的教学辅助工具,学生只能不断学习理论知识。这导致美术鉴赏课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大大降低。

2.教育思想较为落后

部分高中教师、家长以及学生本人仍然只重视学生应试能力的提升,低估了美术鉴赏课的价值。一些学校在课程安排时对美术鉴赏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设置课时量较少,导致该课程的教学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3.师资力量不够

目前,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推行,高中美术鉴赏课越来越受重视。但是现阶段教师队伍整体力量不够,教师人才数量的增长比较缓慢,部分教师的教学水平没达到人们的期望。

二、传统的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方法

1.教材分析讲解法

该教学方法是一种非常基本的教学方法,也是美术教师在美术鉴赏课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美术教师首先解读教材知识,然后在美术鉴赏课上依照教材和备课内容为学生全面讲解教材涵盖的知识,如美术作品创作时的社会背景、美术作品运用的绘画手法、作品揭示的作者思想情感等,从而让学生能够对课本知识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并使其能够在这种分析讲解中知晓这些教材知识的内涵。这种教学方法一般不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入其他的教学元素,对学生往往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2.设置问题教学法

在课堂上,教师在讲解环节中,针对一些重要知识点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这种教学方法就是设置问题教学法。该方法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但一些美术教师的问题设置不够合理,往往会对学生产生错误的导向。

三、新时期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新课改不仅对美术鉴赏课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要求学生能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能通过教育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我国高中教育工作者必须认清当前美术鉴赏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美术鉴赏课教学模式,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笔者通过对新课程理念的解读,并结合当前的教学环境,总结了几种可实行的教学方法。

1.引导教学法

新课改强调学生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该点,不应在整堂课中采取教材分析讲解法进行教学,也不应将自己作为课堂教学的绝对掌控者,而应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出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在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发挥引导作用,对存在困惑的学生给予正确的指导,从而避免学生在学习中走过多的弯路。这种引导教学法对于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能够在教学中更加细致地观察学生,并能够合理把控授课时间和学生学习的时间,让学生既能够通过教师的讲述了解教材知识,又能够通过个人的自主学习深入挖掘知识。

2.实战教学法

在以往的美术鉴赏课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更多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这导致一些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难以得到提升,对艺术作品的解读停留于表层。因此,美术教师应该采取实战教学法,而不再只让学生单纯地欣赏美术作品。如,在对某件美术作品进行赏析时,美术教师可在课堂上先自行进行同种美术作品的示范作画,并教导学生基本的作画技巧;之后,教师为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模仿一些名画,使学生能够在自行作画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创作技巧,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名画的深层内涵,从而掌握深层赏析美术作品的方法,进一步提升美术赏析能力。该教学方法对于美术教师的美术专业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美术教师应该积极响应我国的新课改要求,不断学习美术知识,提高自己的授课能力与专业能力,从而能够在美术鉴赏课上有更多的选择权。

3.现代信息技术课堂辅助教学法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期,很多先进的信息技术都可被引入当前的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这也和新课改提出的与时代相结合的观念契合。因此,在开展美术鉴赏课教学时,美术教师可围绕美术鉴赏课教材,选取合理的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如,在进行一些有年代背景或一定故事性的美术作品鉴赏教学时,美术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影像设备播放一些与美术作品有关的影视作品或乐曲,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浓厚的美术作品赏析氛围。此外,美术教师还可以将一些教材之外的拓展内容通过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弥补教材知识覆盖面较窄的特点。该教学方法要求美术教师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对于能够为美术鉴赏所用的教学辅助工具,都应该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并分析如何将课堂教学与这些工具相结合,探究其作用、价值。

4.游戏互动教学法

以往一些教育工作者认为,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秩序。但从新课改的角度分析,课堂游戏具有一定的价值。游戏互动教学法能够帮助学业压力繁重的高中生适当调节心情与学习状态,帮助教师适当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游戏互动教学法的最大作用在于能够让学生对教学知识有更大的兴趣。因此,美术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应用游戏互动教学法,在课堂中引入游戏环节,让游戏教学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如,在进行人物画赏析教学的过程中,美术教师可以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开展美术作品人物模仿游戏,即让学生模仿美术作品中描绘的人物。教师可让学生自由发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能够依照其解读的人物性格展开对话并进一步延伸,从而让画作的形象更加丰富。该游戏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人物画的认知,知晓人物画的一些绘画技巧和思路,并提升其动手能力和表演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结合实际生活的教学法

知识的产生多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依托,美术作品的创造灵感也大多源于画家所经历的实际生活。因此,美术教师应该认识到实际生活和美术鉴赏课之间的联系,在课堂上列举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简化美术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够以生活的角度理解这些知识,通过积累的生活经验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此外,教师也应教导学生多将课堂上所学的美术鉴赏知识用于实际生活中的物品鉴赏,让其能够在运用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6.线上教学法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些线上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取更多的课外知识。因此,美术教师可以将一些教学内容转移到线上完成。如,教师可在一些公共交流软件上创建一个学习交流小组,将部分教学内容以文字或视频的形式在小组中,再要求学生根据的内容进行学习。为了保证学生切实、有效地学习了这些内容,教师应该针对的内容制订相应的考核方式,在上课后对学生进行考查,查看其是否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美术教师也应该督促学生多利用互联网学习课外知识,鼓励学生将课下学习的知识在课上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在实施线上教学法时,美术教师应该掌握学生对互联网的使用情况,防止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等设备玩网络游戏。

7.个性化教学法

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教学,因此,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应该对此给予充分重视。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细致观察学生,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特点,并采取考核的方式掌握每位学生的美术水平。之后,美术教师就可以在上课前根据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准备适当的教学方法,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关注和引导,从而激发学习潜能。对于不同的学生而言,其能力的体现是不同的,教师虽然对每位学生付出同样的努力,但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仍然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美术教师不应该因为学生的水平差异批评、否定学生。美术教师需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从而根据学生的优点合理引导学生,使其能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自信。

四、结语

革新美术鉴赏课教学方法,使美术鉴赏课能够紧跟我国教育的发展进程,是当前保证美术鉴赏课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因此,我国教育界必须认清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积极修正,提高对美术鉴赏课程的重视程度,并不断扩大美术教师队伍的规模。美术教师应努力学习、掌握各类新教学方法,并将这些教学方法作为自己的教学技能,灵活运用于实际课堂教学,让学生能通过学习提升艺术境界。

参考文献:

[1]潘江林.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方法初探.新课程(中学),2012(12).

[2]刘倩.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分析.美术教育研究,2012(2).

[3]邹琴.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美术教育研究,2017(16).

[4]刘治杰.浅谈新课改下如何让高中美术鉴赏课“活”起来.中国校外教育,2013(S2).

美术鉴赏知识范文2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鉴赏教学;人文素养;实践

在高中教育中开设美术鉴赏课程顺应时代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教师通过众多美术作品的鉴赏,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相关知识和内涵,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高中美术教育的重要价值和人文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1.高中美术教育的重要价值

在高中阶段开设美术课程,其主要目的并不是将每名学生都培养成画家或者美术从业者,而是通过美术鉴赏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美术课程教学形成全新的认知。美术鉴赏教学不仅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挖掘和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与思维能力,让他们意识到文化传承和交流的重要性,进而促进学生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的提高[1]。因此,在高中阶段开设美术鉴赏课程,重点发掘人文资源,开展人文教育,具有重要的、长远的意义和价值。

2.当前高中人文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部分地区,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美术课程安排较少,部分学生缺乏基本的动手能力和绘画能力,美术基础比较薄弱;部分学校对美术教育和人文教育不够重视,只注重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以致学生的知识面不够宽广,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增强。如:有的学生知道绘画的种类,但不知道不同种类的绘画形式间的差别是什么;有的学生只对国内知名美术作品有所了解,而对世界知名画作认知不足;等等。

二、当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

1.思想上高度重视高中美术鉴赏教学

其一,高中要重视美术鉴赏教学,有意识地增加对美术鉴赏教学的资金投入和人力投入,尽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用强大的师资力量支持学生的美术学习。其二,加强高中美术教师队伍建设,学校要做好美术教师的招录工作,适当提高聘用的标准和门槛,要求入职的美术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美术专业知识,而且要具有较高的执教能力和美术素养,这样的高素质教师才能满足现代美术教学的要求[2]。同时,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再教育,让他们全面掌握教育改革的相关内容,严格依照新课程标准开展美术教学。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执教水平,不断满足现代美术教学的要求和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此外,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做好学生的榜样,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感染、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促进他们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2.注重美术作品创作背景的学习

美术作品源于生活,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地区、每一个民族都具有自身的特色,形成的文化也具有较大的差异。优秀艺术作品的创作往往离不开一定的文化环境,特定的文化环境可以造就特定的文化作品。因此,在现代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对美术作品的鉴赏不能与作品当时的创作环境分割开。只有融入当时的文化背景,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创作和美术作品表达的情感。在实际的教学中,美术教师要加强对美术作品背景环境的挖掘和讲解,将其中蕴含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传达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美术作品了解和理解当时的社会人文环境,更深刻地领悟美术作品的内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3]。如,人面鱼纹盆是一件非常有名的艺术作品,在课堂美术鉴赏中,教师首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细致地观察美术作品,然后鼓励学生就自己的观察发表见解,且不论对该美术作品了解多少,都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最后,教师向学生讲解人面鱼纹盆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逐步引导学生鉴赏该作品。在远古时期,社会发展水平较低,人们的认知能力有限,对大自然充满了恐惧和敬畏。学生了解这样的历史文化环境,对他们鉴赏人面鱼纹盆具有很大的帮助[4]。通过教师的讲解和介绍,学生了解了原始社会的时代背景,更容易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以及远古人类的生活状况、审美水平等。

3.将美术鉴赏和其他学科的学习相结合

在现代高中教育中,教师要想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美术作品鉴赏能力,就需要将美术鉴赏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相结合,如,与历史、地理等学科相结合。在丰富而多样的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接触人文素养知识,受到人文素养的熏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自由选择权,让他们赏析自己感兴趣的美术作品,寻找其中蕴含的艺术成分和思想情感,并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在知识的融会贯通中相互印证,共同提高。从实践看,与美术作品关联性较强的科目有历史、语文等,学生在选择鉴赏与这些学科相关的美术作品时,可以运用跨学科的赏析方式。如,在鉴赏《富春山居图》时,教师可以将相关的历史知识和历史事件融入鉴赏过程。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认真观察这幅美术作品,并从笔墨技法等方面作出自己的判断和分析,发表自己的看法。画家运用的是干湿画法,画面展现了富春江畔的美景,充分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水平[5]。其次,在学生欣赏作品后,教师可以将画家在创作《富春山居图》时的趣事讲给学生听,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让学生更好地感悟这幅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和内涵,扩充学生的人文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又如,教师在带领学生鉴赏《麦田守望者》这幅作品时,可以将作品和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相结合,让学生全面了解作品的内涵和当时的文化发展情况。

4.注重美术作品的文化特色对提高人文素养的作用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美术作品的艺术特色、文化特点等,带领学生一步步地探索艺术作品的内涵,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如,在鉴赏水墨画时,教师可以对比不同国画的画法和内涵表达的不同,让学生通过感悟传统文化,逐步了解和掌握水墨画的画法与独特性,理解水墨画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技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获得艺术的熏陶。如,在《柳塘呼犊图》的鉴赏过程中,教师首先让学生了解这幅美术作品是宋代的佳作,其表现的是一位老人呼唤远处的小牛,而小牛对老人做出了仰头呼应的举动,表现了牛儿对老人的依恋。学生要想真正感悟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和内涵,就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历史知识基础。学生只有对作品中的柳树、水塘、牛儿以及人类和谐相处体现的“天人合一”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才会对美术作品有一定的理解,进而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促进自身综合能力的发展。

5.强化对名家名作的鉴赏教学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想引导学生鉴赏美术作品,就需要做好美术作品的选择,尽量选择一些名家名作。这些名家名作大部分经过了长时间的积淀,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精华,具有较为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做好美术赏析作品的选择,发挥优秀美术作品的教育作用,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如,凡·高的作品《向日葵》、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等都是世界著名的优秀美术作品,教师让学生鉴赏这些作品,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其获得不同的鉴赏体验。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鉴赏世界名画,可以通过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画家的人生和不同作品的文化内涵,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审美水平,使其积累更多的审美经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6.探究美术作品的创作渊源

每一幅美术作品都不是凭空而来的,都具有一定的创作渊源。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探析作品的创作渊源,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积极的作用。一般来说,美术作品的创作都具有一定的文学渊源、情感渊源、地域渊源等。如,画家通过阅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受到这些作品的感染,可以获得绘画创作的灵感。如,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洛神赋》,画家顾恺之深受感染,获得了创作的灵感,并创作了著名的画作《洛神赋图》,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获得了世人的认可和赞誉。

三、结语

在高中阶段,美术鉴赏课程的开设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重视美术鉴赏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提升美术鉴赏教学的效率和效果,真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宽.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7(2):151.

[2]孙平.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8(17):5.

[3]王万娟.关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5):251.

[4]席国平,付振辉.关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分析[J].亚太教育,2016(25):41.

美术鉴赏知识范文3

关键词:新课改;美术鉴赏课;艺术素养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人们对美术鉴赏课程的关注度逐渐提升,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效用也逐渐被挖掘出来。提升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有效性已经成为美术教师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随着新课改的提出与落实,美术鉴赏课程摒弃了传统教学、呆板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真正融入学习。美术鉴赏课程进行有效的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加深对艺术知识的学习,还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并有效培养了自身的美术综合素质。由此可见,提升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有效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及意义,教师需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结合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来断提升鉴赏课程的有效性教学。

一、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传统的美术鉴赏课教学中,教师通常会使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进行灌输性教学,学生在课堂之中只能被动学习。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被一点点磨灭,无心投入学习,导致教师的教学质量、效率不尽人意。随着新课改的落实,美术教师必须改变美术鉴赏课程的现状,需要结合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来提升鉴赏课程的教学有效性。要想切实有效地提升教学有效性,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位置,在课堂上留出足够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的时间,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并激发学习兴趣。如美术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雕塑欣赏课教学时,教师首先可以利用网络搜集一些世界著名雕像图集,然后利用多媒体投影为学生进行展示,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上台选择一个雕像进行模仿,看谁模仿的最像,通过这种方式能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让学生分小组开展讨论交流学习,能让学生在充满学习兴趣的同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位置,进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提升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有效性[1]。

二、提升教师的艺术素养

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最核心的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而其主要教学任务就是可以让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分析和思考来升华自身的艺术知识,并培养自身的美术综合素质。有效开展美术鉴赏课程能够让学生在面对各式各样的美术作品时,能够正确有效地分析、理解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内心的想法及作品本身想要表达的内容。而教师要想通过有效的课程教学来让学生在鉴赏美术作品时能够掌握作品本身的含义及内容,就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艺术素养,扎实的艺术基础。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教师需要秉承着持之以恒的原则,对艺术知识进行大量相关资料阅读并有效掌握,以此来丰富自身艺术知识功底。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闲暇之时利用网络资源来学习相关的美术技能知识,还可以到正规的美术培训学校进行学习,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让教师得到有效的锻炼,还能加深自己的艺术功底,一举两得[2]。

三、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就是最好的教师”,所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鉴赏课的学习兴趣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根本所在。学生只有具备强烈的学习兴趣才能带有浓烈的学习热情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并且对美术鉴赏课程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因此,在美术鉴赏课程实际教学过程中,除了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之外,还可以通过提问、语言描述等方式来让学生富有激情地投入学习,进而提升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有效性,让学生接受更好的美术教育,从而培养自身的美术综合素质[3]。综上所述,提升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有效性对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及作用。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来提升鉴赏课程的课堂效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运用的教学方式不能与教学内容相偏离,并且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及艺术素养,从而将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有效性提升至最大。

参考文献:

[1]杨敏彪.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有效教学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0):53-54.

[2]余珺.基于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29):26.

美术鉴赏知识范文4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他们从进入高中就面临着空前的学习与竞争的巨大压力,面对这一现状,他们主要将学习精力放在文化课程上,而对于美术鉴赏课程的重视程度非常低,但是新课程标准要求加强高中学生对美术鉴赏方面的教育,因此,此时的高中教师需要掌握必要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来解决这一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主要谈谈以下几个方面的看法。   1、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兴趣作为最好的老师,它既是每个学生学习的基本动力,又是学生能够走向成功的重要阶梯,因此,教师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过程中,应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基本的出发点,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在美术鉴赏的过程中重视美术鉴赏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达到最佳的鉴赏教学的效果,同时还能够使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和竞争压力,以便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在具体的高中美术鉴赏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能够体会到美术就在自己的身边,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选择,自然的引导,这样能够在情感上形象深刻的打动学生的心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开展鉴赏活动,提高审美能力   美术作为一门视觉艺术,可以使学生在视觉方面直接获取审美体验,丰富审美情趣,陶冶审美情操,提高审美质量,这一点也是其他艺术学科所无法代替的。美术作品可以形象直观的展示出作品的美,通过这一美感打动、感染人们,倘若在美术鉴赏课程中,教师仅用粉笔和嘴是无法进行美术鉴赏课程的,必须通过开展鉴赏活动课,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与美术作品在高中美术的鉴赏活动中是一种审美关系,只有感知与体验才能对该作品做出正确的审美判断。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创作的时代和历史背景,理解作品的内在的蕴涵,如果在作品鉴赏中需要涉及到相关的美术原理和概念等理论问题,教师应该在实际的案例分析上来加以讲解,这样可以合理的利用美术鉴赏活动课的上课时间,而不必过多的讲解理论知识。此外,博学的知识,丰富的见识,良好的修养是高中美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此基础上,报以宽容的态度评价学生,合理引导他们正确的感知美术作品。提升他们的审美判断能力。   3、采用多媒体工具,提高教学效率   在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中规定教师可以采用电影录像等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进行鉴赏教学。随着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往传统灌输打压式的美术鉴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的教学需求,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给当今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带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多媒体载体的作用下,图像、声音、动画、文字等教学内容一目了然,教学的重难点迎刃而解,并且还给高中美术鉴赏课程带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一直以来,高中美术教师在美术鉴赏的课堂教学之中,一直都在扮演着美术知识的讲授者和传授者的角色,在没有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传统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时期,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讲解一些枯燥、乏味、抽象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即便是这样,也很难达到较好的效果。然而,在大量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今天,集声音、图像、文字等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可以讲抽象化的美术鉴赏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之感,开阔了他们的眼界,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鉴赏“走进抽象艺术”这一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共享这一平台优势,搜集到大量的抽象艺术作品,制作成课件展示给学生,学生在大屏幕上可以清晰的观察到自己喜欢的作品,了解这些抽象作品不同的风格特点,在设计课件时,可以讲图片的相应的超链接到作品和当时的创作背景上,这样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图片,再点击图片之后就会出现相关的知识内容,这一过程既可以鉴赏作品又可以学习知识,如果单纯的靠教师的讲授,学生听之无味,教师讲之也无趣。   利用多媒体来进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不仅操作实用方便,在增加了学生学习知识量的同时还使得学生能够开心主动的学习,一堂鉴赏课之后,学生对不同的作品都会有相应的了解,拓宽了知识面,优化了知识结构,也提高了鉴赏课堂的教学效果。   4、注重多元化的美术鉴赏教学   高中美术鉴赏课作为一门必修的艺术课程之一,更重要的是注重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尤其是激发其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做好引导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与发散性思维,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看法与见解,这与其自身性格、特点以及所处的环境、生活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也就形成对美术作品有独特的见解。因此,我们教师在授课的同时,不能一味的讲授课本知识,而是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创造性的利用教材,分析教材,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不要让枯燥乏味的美术讲授课占据整个课堂,要让学生自己去“鉴”,自己去“赏”,从而使美术鉴赏课真正意义上成为一门艺术课程。   美术鉴赏教学不是要把我们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未来的艺术家,而是一种艺术普及活动;是要提高我们每一位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使其能兼顾全面的发展。作为一名高中美术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欣赏好一张画,一件工艺品,而更重要的是带动学生能独立的去认识美,有选择的接受新的观念,让每位学生学会用艺术慧眼看世界,在艺术欣赏中学会热爱生活,赞美生活。

美术鉴赏知识范文5

【关键词】新媒体;民族高校;美术鉴赏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类课程指导方案》指出,公共艺术课程作为培养现代化建设高素质人才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鉴赏课程可以使大学生了解绘画艺术、雕塑艺术、建筑与园林艺术、工艺美术、设计艺术、汉字艺术、摄影艺术以及民间美术等艺术内容。从历史时间、区域空间等不同维度认识、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提高艺术修养、发展形象思维、陶冶情操。此外,将美术鉴赏课程纳入高校教育课程体系,也是高校实施美德教育的主要途径,有助于高校素质教育的开展。尤其对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民族高校,为非艺术专业大学生开设的美术鉴赏课,合理利用新媒体技术教学,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文化素养。然而,部分民族高校的美术鉴赏课程因开设时间短、师资力量薄弱、重视程度不够等,其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尤其对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进行鉴赏教学时,所传授的内容要么停留在对美术鉴赏各个历史时期艺术作品的探讨上,要么过于深究作品的渊源与造诣。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讲,此教学方式偏重艺术知识的灌输,缺少趣味性和欣赏性。尤其对民族高校的学生而言,他们本身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知识储备不足、美术基础相对薄弱,过于深奥的美术专业知识难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一、传统教授衔接新媒体教学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数字电视、手机微信、微博、QQ、贴吧等新媒体平台兴起。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形态,极大地拓展了信息传播的途径,为人们增添了新的沟通方式[1]。当下,各大高校的网络普遍链接到了高校教育网、高校电子阅览室等网络资源,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为广大师生利用新媒体进行美术鉴赏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可能性。民族高校美术教师在进行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时应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利用新媒体开发出独具本校艺术特色的教学方法。美术鉴赏可以借鉴不同的新媒体平台开展教学活动,使课堂充满艺术性。例如鉴赏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代表作《富春山居图》时,教师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再用朴实的语言对这幅图的作者及作品内容、装饰等进行解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共同探究与这幅作品相关的历史背景、时代特色、文化底蕴等,使学生在鉴赏作品的过程中领略作品的艺术魅力,接受艺术的熏陶。还有,借助观看优秀的讲座视频,让学生去领悟和感受学者的鉴赏造诣。例如,观看美术教育家蒋勋讲黄公望《富春山居图》[2],通过观赏蒋勋对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相关文学故事的分析、展现,激发学生对该作品的想象力,培养其审美品位;利用动画电影《大鱼海棠》的片头展现土楼的整体风貌,引导学生鉴赏《异彩纷呈的中国民居建筑——福建土楼》[3],再借助3D动画技术手段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土楼建筑的形体、空间和色彩,从而让学生更好地领略土楼建筑的宏大气势。同时,在学生鉴赏影视作品的过程中,教师不时地讲解土楼建筑的实用性和审美性,挖掘其更深的文化底蕴,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感受前人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鉴赏《材美工巧——传统手工艺》[4]时,教师可以先播放影像展示烧制陶瓷的步骤与流程,再为学生准备一些泥土和做陶的工具,边讲解边让学生动手操作,这样既让学生了解了陶瓷制造过程的复杂和精细,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了陶瓷的艺术美。可见,新媒体技术将艺术作品形象化,使图、文、声、形融为一体,把学生带入了艺术性的殿堂,可谓恰到好处。新媒体技术融入教学强化了视听效果,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师生互动嵌入信息化教学

美术鉴赏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美术鉴赏知识、了解艺术家的生平,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精神[5]。因此,美术鉴赏不能只限于课堂或者校园里,也要嵌入到日常生活中。在教学中,将新媒体资源应用于美术鉴赏课程,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艺术作品,学习和体会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新媒体时代,信息化教学将成为常态。例如,教师创建一个微信公众号,在微信群里定时或者转载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章或者作品,供学生阅读和欣赏。在评论和提问栏里,针对作品及时与学生交流、互动,让学生了解作品信息,进而学会欣赏和认同;在鉴赏西方油画大师梵高的作品《向日葵》时,教师提前一个月或者几周就在公众号里陆续转发《梵高: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梵高画里的明媚春天》《这里治疗过世界上最灿烂的灵魂》《梵高的故乡,艺术的狂欢》《梵高,你如此孤独》等文章,并推荐《梵高回眸的瞬间,我已经泪流满面》这部电影,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在学生阅读完文章和观看影片后,教师关于梵高的作品《向日葵》的有关讲解,并提出学习要求,让学生进行作答,进而实现其对梵高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此外,合理引导和规划学生美术知识的学习,以便让学生按照预定的轨迹进行及时有效的学习。教师有选择地把一些重要的美术作品鉴赏内容及讲解录制成短视频,然后借助微信公众号把美术鉴赏知识以点和线的形式推送给学生,并同时提出学习要求。针对微信中学生反馈的学习问题及学习效果,教师要随时跟踪并进行精准指导。当然,教师可以用课堂时间,检验学生对微信公众号推送的美术作品的学习效果,通过随堂提问与师生互动来了解学生对所作品的看法及了解、认知程度,进而提高美术鉴赏课程作品讲解的精准性和实效性。此外,教师也可以借鉴网络直播的方式进行美术鉴赏教学,让学生跟随直播教师进行一次有现场感的艺术之旅,接受艺术熏陶。教师事先准备好要讲授的鉴赏内容,与学生约好直播时间,选好直播地点——博物馆或者美术馆,进行现场直播教学。教师与学生在直播中互动,让学生亲眼看到那些馆藏的著名雕塑、绘画、书法等作品,通过视觉的刺激给学生营造一种艺术氛围,使其更真切地感受艺术的意境和魅力。

三、民族特色融入翻转课堂教学

美术鉴赏既涉及美术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又涉及鉴赏者的知识、能力、修养及复杂的心理过程。在民族高校开设美术鉴赏公共课,除了介绍和鉴赏中外著名美术作品外,还要考虑不同民族学生的独特心理需求。关注民族传统与风俗习惯,结合学校所在地的民族特点,在课堂上,可以考虑增加民族学生的参与比重,更好地利用民族学生的特长,进行翻转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和成就感。诸如利用新媒体技术录制一些民族节日或者特殊活动的场景,用于美术鉴赏课程,帮助学生在鉴赏民族艺术作品和体验美的过程中,学习文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以四川甘孜州为例,境内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瑶族、侗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25个世居少数民族,其中,藏族人口居多。四川民族学院作为地方高校兼具民族特色高校,开展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可以将上述民族的艺术特色融入翻转课程教学,满足学生的需求,并促使他们自主性学习。例如,教师借助新媒体技术拍摄藏民“转山会”场景,并将集民间歌舞、绘画、建筑、雕塑及民间手工艺等为一体的“转山会”活动所涉及的照片和视频等资料收集起来,分类整理做成课件,让藏族学生在美术鉴赏课上进行分享、讲解。独特的知识结构和民族情感,使民族学生讲解起来更具感染力和号召力,而民族特色的语言更容易将当地独特的民风民俗展现出来,给人以真实感,易引起其他学生的共鸣。“转山会”中使用的唐卡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展现着藏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思想。在鉴赏唐卡时,教师可利用新媒体展示一些节日搜集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藏族学生利用他们对唐卡的熟悉亲自上讲台为他人讲授,更容易为其他民族学生理解。另外,在鉴赏《设计艺术》时,针对其中的服饰艺术鉴赏,先安排学生自己去搜集本民族特色的服饰图片和视频,了解艺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风俗人情等,然后在课堂教学时利用新媒体展示,同时让提供资料的学生讲述服饰的色彩、设计意图、穿戴讲究以及用途,分享自己的体会感受。可见,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可以通过答疑解惑、项目训练、小组研讨、团队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主体,有助于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此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让少数民族学生参与讲授或者探讨民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和把控。尤其针对非艺术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艺术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特点,教师需要尽量将作品的题材、风格、材料以及绘画技巧等美术知识做一些辅助性讲解。

四、结语

将新媒体技术引入到民族高校美术鉴赏课程中,与教学实际相结合,打破了时空和地域界限,丰富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学生可以不受课堂教学的限制,能够更自由地支配课外学习活动,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学习的实际情况规划学习时间、选择学习地点、控制学习进度,从而学会主动去思考和学习。由此可见,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为美术鉴赏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资源,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提供了新模式,必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海涛.新时代背景下新媒体的功能与发展研究[J].农家参谋,2019(5).

[2]张道一.美术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6.

美术鉴赏知识范文6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鉴赏;情境教学

美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落实美育的重要途径。小学生的可塑性较强,然而学习意识以及能力较弱,教师在教学中若是直接讲授美术知识,可能会影响学生学习、吸收的效果,导致学生逐渐失去美术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长远发展。当前,情境教学在各学科教育中均得到了有效的运用,在小学美术鉴赏部分的教学中也可以借助情境教学的优势,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其进一步理解和感悟,深入地挖掘作品要传达的内涵,确保学生可以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获得鉴赏意识、能力的提升和鉴赏方法的形成,从而提升鉴赏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小学美术鉴赏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的作用

实践证明,情境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创设或是引入具体的场景,给学生创设有利于学习和发展的情感氛围,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加强其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解效果。[1]该教学方法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能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

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缺乏较强的学习意识,在一节课的学习中,很难将注意力都集中在课堂上,无法深度探究知识。在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情况,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进而提升教学的趣味性;给学生创设开放式、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确保美术鉴赏学习的质量,为完成学习任务奠定基础。

(二)能够拓展美术学习思维

过去的小学美术鉴赏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按照教材内容以及自身对于美术鉴赏作品的理解,给学生讲解鉴赏知识以及技巧。而小学生刚接触鉴赏学习,在教学中运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会影响到学生的美术学习思维,导致学生无法全面、多元地认识美术作品,限制了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发展。通过运用情境教学方法,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给学生提供自己感知作品的机会,这有利于拓展其鉴赏学习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作品中的艺术情怀,并且对作品形成自己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找到符合自己的鉴赏学习方法,促进其个性化发展。

(三)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通过美术鉴赏教学,教师除了要给学生提供视觉上的美的体验,还要让其基于美术作品体会和感悟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作者要通过作品传达的价值观以及情感,对其情操进行陶冶。过去教师在教学中主要采取讲解的方式,学生虽然能够体会作者要传达的情感,但是很难真正进入到作者的精神世界,无法形成情感共鸣,不利于升华学生的情感。通过运用情境教学,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鉴赏学习建立一座沟通的桥梁,帮助其通过作品探索作者的精神世界,深入感知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念,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确保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陶冶学生的情操。[2]同时能够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为综合素质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小学美术的审美教学中,我们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从艺术角度观察和思考,生成学生感兴趣、愿意参与的情境,让他们能够主动去学习、欣赏美术作品,在自主、合作和教师的指导下获得欣赏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二、小学美术鉴赏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的策略

情境教学是关照学生,引发学生主体性参与的一种教学策略,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兴趣和思考,在与学生生活、学习有关的情境中去发现美术学习与美术作品的魅力。因此,我们的情境教学要结合学情,注重创新,力求有趣、有效。

(一)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鉴赏教学中,更好地完成鉴赏任务,教师就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在小学美术鉴赏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主动探究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结合学生直观化的思维特点,依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去鉴赏、学习,深度体会作品的韵味,感受学习的乐趣,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完成学习任务。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我设计的车》时,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学生较为熟悉的汽车品牌宣传视频,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汽车的功能、色彩和造型等,改变直接用图片分析汽车设计的教学模式。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是对教材内容的补充,适应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鉴赏学习中,提升其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直观认识鉴赏主体的艺术特点,给之后的实践活动奠定基础,进而提升教学的效果。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情境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胶水、壁纸刀、剪刀、废旧材料等,制作出一台小汽车,鼓励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大胆地创作。当学生制作完成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汽车展览会的情境,让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汽车,并且说明汽车的功能、造型等元素。通过创设情境,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同时学生之间可以分享创作成果,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二)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鉴赏

艺术来源于生活,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要想让学生深入地感悟美术作品,就要将教学内容和生活进行联系,为学生创设生活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分析作品,丰富其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进一步感知作品的特点,用美术眼光看待和思考生活中的美术,加强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发展其想象力及创造力。比如,在四年级上册《冷色与暖色》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可以在色轮以及色谱中辨别暖色以及冷色。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美术作品,引导学生依据生活经验,谈一谈各种颜色带给自己的感受以及联想。比如,紫色和蓝色会让人感觉到冰冷和清凉,学生可以联想到大海和月光;橙色以及红色会让人感觉到温暖,学生可以联想到辣椒、太阳等。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了解色彩的冷和暖之后,再让学生鉴赏和分析作品,便于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特点。通过在教学中创设生活情景,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还可以让学生灵活应用美术知识对作品进行鉴赏和分析,更好地感受美术作品中的冷色和暖色对比的美感,培养其色彩美感,同时促进学生美术鉴赏以及创作能力的提升。

(三)创设寓教于乐的游戏情境,切合学生心理开展鉴赏

情境教学方法中有很多的形式,如生活情境、问题情境、直观化情境、游戏情境等。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普遍喜欢玩游戏,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创设游戏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其积极地投入到鉴赏学习中,提升学习效果。[3]比如:在学习《冷色与暖色》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游戏感受冷色和暖色带给人情绪的变化。准备两个水杯,用纸筒将其卷住,然后找一位学生试杯中水的水温。之后将纸筒拿掉,展示杯中水的颜色,分别是蓝色以及红色,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说一说看到水的颜色之后,认为哪杯水的温度会更高一些?再请一位学生试一下水温。学生会结合杯中水的颜色判断水的温度,感受到视觉带给人的心理影响,让触觉也会受到影响。基于此,教师再提出问题,两杯水的温度相同,只是颜色存在差异,为何会让人感觉不同呢?让学生通过游戏讨论总结。在这样的教学中,有效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另外,我们在开展情境教学活动中,要关注合理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美术欣赏活动,提升美术鉴赏教学的效果。如在六年级上册的《现代建筑》教学中,我们先让学生谈谈自己见到过的建筑及特点,从美术欣赏角度去说说、谈谈,教师在聆听之后适时穿插建筑知识和欣赏方法。之后,我们利用多媒体多角度、多方位地展示一些现代建筑的典范之作,让学生在历史、文化背景知识的阅读和思考中尝试欣赏并进行交流,在现代教学技术的辅助下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美术鉴赏知识范文7

关键词:学前美术;美术鉴赏;审美能力

一、美术鉴赏课程的重要性

美术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学生在接受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将个人的视觉感知与已有的文化生活体验相结合,进一步发现和感悟生活中的美,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也被称之为美感教育。在新课标对美术课程提出的总目标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取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则意味着,学生不但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还必须具备积极向上、健康地审美价值观。在学前美术教学中,教师传递给学生的除了是技能的训练之外,更重要的应该在潜移默化中注入审美能力的培养。美术鉴赏课程是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学生在美术鉴赏中不但能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还可以通过在作品中感受到的丰富情感去理解与发现生活中的美,是人们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日常的教学当中,不难发现,美术技能的培养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密集地训练中得到显著的提升;然而艺术鉴赏能力却是需要长期练习、在时间的沉淀中慢慢积累而得到的。例如,能够在梵高跳跃地色彩、德加灵动地芭蕾舞女郎中获得美的感悟;从富丽堂皇地巴洛克洛可可艺术到印象派绘画的天真烂漫感受到西方艺术地璀璨;沿着中华名族古朴地彩陶文化感受原始质朴的力量;在石窟造像的演变中理解历史的变革;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感受禅意、理解古人“寄情于山水”之美,体会中华名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等,如若缺失美术鉴赏的能力积累,这些特有的审美感受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被理解的。因此,对于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应深入在日常教学的方方面面,通过审美的教育引导学生用美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塑造良好的审美价值观。此外,随着课改的深入,身为一名合格的学前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才能有效地适应新时期的教学要求,才能够顺利地在幼儿园开展美术教育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让幼儿能逐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这里所指出的“美”,即审美能力的体现。身为幼儿审美教育的启蒙者、领路人,则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审美能力。与此同时,近年来少儿美术教育中兴起的“艺术大师课”等新型的教学内容,同样意味着,教师若缺失对美术鉴赏的知识与能力,将无在日后的学前教育工作中实施美术教育活动。由此观之,在学前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显得至关重要,刻不容缓。

二、学前美术鉴赏课程的现状

以当前学前专业美术鉴赏课程为例,其主要教学内以中外美术史鉴赏为主,其中包含不同时期的绘画、建筑、雕塑等艺术作品鉴赏,旨在对艺术作品的学习与理解中,能够获得自身的审美感受与认知,开拓视野,丰富知识。伴随新课标的深入贯彻,美术鉴赏课程虽逐渐受到重视,课程安排的比例也逐渐加重,但在日常的教学当中,笔者发现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方式单一,课堂缺乏活力

美术鉴赏课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多数教师“照本宣科”,直接按照教材里已有的图片及文字进行讲解,忽略学生自身对于艺术欣赏的感知,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美术欣赏课堂气氛沉闷,缺乏活力。

2.教师自身能力不足,学生缺乏鉴赏艺术作品的能力

教师自身缺乏对美术史论知识的深入了解,因此无法更好地引导学生科学地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从而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来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在课堂教学当中,笔者发现,多数学生总将艺术想象的过于神秘,面对艺术作品时往往处于迷茫的状态,不知该如何欣赏?从何欣赏?多数是“片面式”地鉴赏一件作品,仅停留在视觉上的享受而忽视了画面背后的深意。

3.教材选择不合理,不适应于学前教育专业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鉴赏教材与专业美术院校的教材相同,内容过于专业细致,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能力并不相符,学生学习过后不知怎么用,何时用?此外,还存在着教学设施不完善、“重技能轻理论”、课程设置不合理等情况,皆不利于教师创设优良、多元的教学环境,帮助其开展美术鉴赏相关的教学活动。

三、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王大根先生指出:美术鉴赏是从哲学、美学、历史学、社会学等角度对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艺术技巧、思想内容和文化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批评后,所作出的价值判断。美术鉴赏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教育的必经之路,该如何在自身教学当中,更好地参透美术鉴赏内容,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审美价值观,是每一位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基于日常的教学工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善。

1.丰富课堂形式,以学生为主体

课堂中,不能只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育,应引导学生多进行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例如,鼓励学生运用PPT、手抄报等形式来介绍自己对某一时期艺术风格的理解,学生可以以个体为单位或是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通过书本、互联网等多种途径,找寻相关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无形地增加了学生的审美积累,一方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其知识储备,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收集资料、自助探究学习的能力。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审美素养。

2.加强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的能力

如王大根先生所说,美术鉴赏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如果学生能够在艺术创作中,有意识地将美术技能与美术鉴赏有效地相结合,那么美术鉴赏教育的意义才得到真正地体现。课堂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将对艺术作品的所思所想内化为自身感受,运用到自己的艺术作品当中或是教学实践之中。例如,在手工彩泥的创作之中,可与中国彩陶文化相结合;在儿童绘画创编中,对城堡的装饰可结合欧洲罗马式哥特式建筑外形特点等,区别于以往流于程式地儿童绘画创编,不但丰富了作品的内涵,令人眼前一亮,同时更是个人审美能力的体现。

3.扩展教学范围,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鉴赏方法

从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上分析,美术鉴赏课程占总课时的15%左右,鉴于课程的内容广、时间短这一特点。在课程设计上,应将侧重点放在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地欣赏艺术作品的方式方法上,而后应用于其他相关的艺术作品鉴赏之中。以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多层次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这幅画运用了哪种已学的构图方式?你认为运用的色彩是什么样的?通过创设问题,引导学生从画面的构图、色彩等方向入手去理解艺术作品,从而去了解作品背后的意义。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可有意识地将艺术作品进行分类,通过同时期不同作品的对比,帮助学生理清艺术史的脉络,了解不同风格的艺术特点。此外,应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不应将教学局限于课堂之内,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古迹,丰富美术鉴赏的途径。

4.鼓励教师提升自身艺术修养、美术教学能力

教师应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加强自身艺术鉴赏能力,丰富课堂的授课方式。认真备课,有针对性地收集国内外优秀艺术作品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开阔视野。课堂上,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二维空间地图文介绍衍生到生动立体地视频视听资料,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艺术作品的记忆与理解。在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注重不同时期的作品对比,尊重学生的自身感受,切勿将自己对美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多与学生交流,多提问多讨论,提高课堂的互动性,活跃课堂气氛。

5.完善课本教材,因材施教

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特性,根据当前学前美术教育的总趋势,选择与之匹配的课本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选取同时期符合学前专业学生学习的艺术作品,从专业特性的角度出发,加以讲解。例如,夏加尔的艺术作品,色彩丰富跳跃,充满童趣,引导学生可以借鉴其构图、色彩表达等内容用于自身的艺术创作中,及今后的美术教育活动中。

四、结论与建议

美术鉴赏知识范文8

1美育与美术鉴赏概述

1.1美育

美育指的是对学生进行一定美的教育,能够让学生对美进行正确的认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和学习中能够对美进行正确的认识。能够更好地对学生的心灵进行陶冶,还能够让学生具有非常高尚的道德思想。同时还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通过美育教育能够让学生进行美的体验,让其能够具有美的品格,这样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美育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18世纪50年代,是由席勒最先提出。而在我国西周时期便已经有了“制礼作乐”,其中的礼指的是一种意识,而乐指的是诗、词、歌、赋、舞蹈等相关内容。从而能够看出我国早在周朝时期就已经有了审美,而对世人进行一定的六艺教育就相当于今天的美育教育。

1.2美术鉴赏

美术欣赏指的是一种精神方面的活动,通过对美术作用的欣赏,从而能够产生一定的喜悦心情,陶冶情操,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进行视野的开拓。在高中美术教材中具有非常多的美术作用可以进行鉴赏,不但有古代的字画可以进行欣赏,还包括一些雕塑、手工艺、建筑等美术作用。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们对美的喜爱,有的作品可以表现出对英雄的崇拜,有的作品可以表现出对宗教的信仰,还有的作品能够反映出对生活的热爱。总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够更好地通过对作品的欣赏来表达人们的情感。因此,在高中美术课堂中进行鉴赏课的实施中,教师更加应该在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实现精神方面的享受。

2美育教育的作用

2.1培养审美能力

在高中进行美育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更好地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很多学生对美缺乏认知,缺乏科学的审美标准。当学生看到一件美术作品时,不能够很好地进行品鉴,这样无法发挥学生的美术学习优势,不能够运用专业知识进行美术作品的审视。而美育教育就是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审美标准的确定,让学生能够懂得什么是美,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当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时,再进行其他美术作品的欣赏时,就能够指出其中的不足,也能够对好的作品进行一定的认知,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2.2培养想象能力

通过美育教育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美术属于艺术的一种,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艺术的享受,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学科知识,一定的审美思想,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情感体验能力。艺术是一种精神方面的享受,只有通过一定的情绪认知才能够有效进行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够借助美术教育来进行情绪的烘托,从而能够让学生对美术作品产生一定的联想,这样能够更好地将学生的思想进行拓展,不会局限于美术作品之内,还会进行一定的意义引申,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2.3促进身心发展

通过美育教育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通过美育教育能够更好地将理性与感性进行结合,从而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品格的修养,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还能够进行一定的情感教育,能够更好地通过美术作品来进行学生心灵的洗涤,从而能够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为学生带来一定的思想洗礼,有效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还能够在美育教育的过程中进行正确思想价值观的树立,从而能够更地机械能正能量的弘扬,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3美育教育与美术鉴赏的关系

美育教育与高中美术鉴赏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首先,通过美术鉴赏课程教学能够更好地进行美育教育的深度融合。美育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美术鉴赏课程主要就是具体的教学实施。通过美术鉴赏课能够让学生对美术作品具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能够通过美术作品的讲解让学生明白此作品成功之处,在此过程中就是培养学生正确审美的主要途径。因此,通过美术鉴赏教学能够实现美育课堂教育。其次,美育教育中的一部分就是美术作品。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才能够更好地然给学生进行美的感知,也能够进行美的欣赏和创造。美术鉴赏课能够为美育工作提供材料,这样才能够让其美育工作能够具有明确的道路。最后,通过美育教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内容,让课程的形式更加丰富,学生所获取的信息变得更加全面,这样能够对学生的美术素养得到提升,也能够让课堂变得更加具有学习氛围和艺术气息。总之,美育教育与美术鉴赏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从而能够更好地利用美术鉴赏课来实现美育教育效果的提升。

4美育教育的原则

4.1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

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高中美术鉴赏课堂的美育教学质量,那么就应该遵循一定的应用原则。应该让美育教育进行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结合,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美育教育效果的提升。对于一件美术作品来说,其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但同时此作品也能够进行一定的思想传递,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美育教育,教师应该对二者进行一定的结合教学。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美术课程《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艺术》时,就应该进行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大屏幕来进行玉石作品的展示,从而能够对其艺术性进行鉴赏。与此同时,还应该对其思想性进行一定的解读。一般会将君子进行玉的比喻,“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通过思想方面的渗透,能让学生具有更多相关的玉石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2美育与实际生活结合

在进行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中,教师在进行美育教育时,应该更好地进行生活化内容的结合,这样才能够让美育教育工作变得更加有意义。艺术来源于生活,只有更好地与实际生活进行结合,才能够让学生对美术作品具有更加深入地认识,对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平具有非常大的帮助。比如在学习高中美术课程《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时,教师就应该将美育教育与实际生活进行一定的融合。教师可以从故宫的总体布局特征进行说明,故宫是中轴线布局,在构图上被称为对称构图,具有一定的美学特征。同学们对此需要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通过表面现象深入思考,理解其中的道理,同时故宫的建筑也非常庄重,从而能够体现出皇权的象征。为了能够更好地让学生进行理解,教师还可以进行生活化的内容深入。教师可以举例我们日常的建筑构图,一般也是对称构图,从而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对构图知识进行了解,也能够进行美的鉴赏,最重要的是要引发学生的思考。

4.3情绪与思维逻辑结合

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中进行美育教育工作,教师需要将情绪与思维逻辑进行一定的结合,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将理性与感性进行结合。既让学生能够享受艺术的美,能够进行情绪的体现,同时也要具有理想的思维能力,用大脑去进行思考。比如在学习高中美术课程《楚王问鼎——上周青铜艺术》时,教师就可以更好地将情绪与逻辑思维进行结合。教师应该从“鼎”入手,从而能够说明鼎在我国古代封建王朝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这样能够让学生进行情绪的体验,感受到当时君主所具有的豪迈与霸气。同时也应该进行青铜器的作品研究,让学生能够从审美的角度去进行美学思考。这样能够更好地进行情绪与思维逻辑的结合,有效促进对学生的美育教育培养。

4.4艺术与表现方法统一

高中美术鉴赏课中,为了能够有效进行学生的美育教育,那么就需要将艺术与其所具有的表现方法进行统一,这样才能够促进美育工作质量的提升。艺术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能够更好地根据美术作品来进行真实内容的取材,从而能够利用美术作品来进行现实的真实反映。能够更好地将艺术与表现进行结合,既要求美术作品中进行现实内容的展示,同时也应该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而能够更好地突出作品得优质。比如著名的美术画作《蒙娜丽莎的微笑》就是能够对真实情况的反映,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能够更好地反映了作者对女性解放的支持,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将所传递的内容与作品进行共存。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行美育教育,能够对学生的思想带来一定的启迪,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美的创造。

4.5教学与因材施教结合

美育教育应该进行因材施教,无论任何教育其所面临的对象都是学生。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特殊性,他们所具有的美术基础不同,认知能力不同,美学品鉴能力的不同。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对高中生进行美育教育工作,那么就应该在教学中进行因材施教,对于不同基础的学生应该进行区别教学。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美术基础与学习能力进行一定的事先判断,这样就能够对其进行重点把握。比如对于高中美术课程《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来讲,对于一些基础差的同学应该进行此章节的重点讲解,这样能够让学生明白什么才是美术鉴赏,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而对于美术基础比较强的学生来讲,应该进行此章节的深入探究,这样才能够让其学习得更深,这样就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提升。

5高中美术中的美育与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5.1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进行美育教育,教师应该充分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很多学生对高中美术鉴赏课不感兴趣,一般在课堂上都不会认真听讲,这样对其中的美术教学和美育教育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那么就需要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课堂的参与,那么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设计来烘托课堂氛围,让学生对美术鉴赏课具有更浓的兴趣,才能够促使学生具有非常好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具有多种方法,比如可以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提问来创建课堂氛围、利用游戏来活跃学习气氛等,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让课堂学习变得更加有效。

5.2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学生是美术鉴赏课堂中的主体,只有让学生充分进行课堂的参与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针对其中的问题来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教师可以进行美术作品的展示,并且让学生在课堂中发表自身对作品的评价。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说法进行指导和纠正,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5.3丰富美术鉴赏教学内容

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中进行美育教育的开展,需要进行教学内容的丰富。不仅仅需要进行美术教材内容的呈现,还应该进行一定的内容拓展。教师可以将一些知名的画作进行课堂的展示,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学生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具有更加广阔的见识,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进行多种校园美术鉴赏活动的开展,在实践中去实现学生的成长,学生只有在实践学习获得知识,才能更好的学为所用,发挥自身的更大价值。

5.4建立多元教学课程评价

为了让高中美术鉴赏课堂变得更加有效,教师需要进行一定的课堂评价,能够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即时评价,这样会让学生能够对自身的问题进行正确处理,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并且说出理由,促进学生品鉴能力的提升。

6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