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技术创新范例

旅游技术创新

旅游技术创新范文1

关键词:绿色技术创新;环境规制;税收优惠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环境规制是指政府就企业的生产和排污行为提出的一种制度约束,绿色技术创新则是企业在制度约束下的重要表现。关于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1.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具有促进效应。“波特假说”认为环境规制可以促进企业生产工艺革新,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进而抵减环境规制所产生的遵循费用。2.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抑制效应。谢荣辉等(2017)[1]认为环境规制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和污染治理成本,对企业创新投入资金产生“挤出效应”。3.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不确定。尤济红等(2016)、李璇(2017)[2,3]发现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行业、时间及地区异质性。综上所述,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可能存在两种效应,一是环境规制通过创新补偿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二是环境规制的挤出效应抑制绿色技术创新。故提出如下假设:H1: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存在“U”型关系

(二)税收优惠对环境规制实施效果的影响。作为间接财政补助,税收优惠对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税收优惠会补偿绿色技术创新溢出的正外部性。张翼等(2019)[4]认为税收优惠可以减少企业面临的巨大转型成本,降低短期经营中的不确定性。二是税收优惠可以解决企业绿色创新过程中的融资约束问题。政府为某一产业制订绿色税收优惠政策,就是向外界传递出对该产业的支持,从而为企业吸引银行贷款和民间投资[5]。三是税收优惠具有激励和引致创新效应。郭英远等(2018)[6]指出企业为满足环境规制和税收优惠的条件,会主动将资金投入到环保设备的采购和绿色项目的开发。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税收优惠在环境规制影响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中介效应。故提出如下假设:H2:研发税收优惠在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正向中介作用

(三)环境规制和税收优惠互补耦合的共同作用。学术界一般认为存在两种市场失效使得企业绿色创新动力不足,这两种市场失效都来自于外部性,即绿色技术创新存在典型的“双重外部性”(何小钢,2014)[7]。一方面,创新知识本身的溢出效应具有正外部性。另一方面,企业生产过程中污染排放的环境问题具有负外部性。环境规制政策的缺失会导致企业过度排放污染,政府支持政策的缺失会导致企业经营压力增大,二者最终导致企业技术革新意愿不足。“丁伯根准则”指出政策工具数量必须等于政策目标数量,因此融合环境规制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才能有效解决双重外部性问题[8]。理论分析可知,具有间接补贴效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与环境规制互补耦合,可以弥补单一规制工具的局限性,进而共同激发企业绿色创新动力。故提出如下假设:H3:环境规制和研发税收优惠相结合对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正向交互作用

二、研究设计

(一)模型设定。本文实证模型的设计思路为:先构建基准模型检验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再逐步引入相关变量,探究税收优惠的中介效应以及环境规制与税收优惠的交互效应。针对H1,构建基准模型(1),检验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1)其中,GT代表绿色技术创新能力,ER代表环境规制,X代表控制变量,i代表地区,t代表时间,ε代表随机扰动项。针对H2,构建模型(2)估计环境规制对税收优惠的影响;加入中介变量构建模型(3),结合二者考察税收优惠是否为环境规制作用于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路径。模型(2)(3)构建如下:(2)(3)其中,TP代表税收优惠,代表税收优惠对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针对H3,本文在模型(3)的基础上引入环境规制与税收优惠的交互项,得到模型(4),检验是否存在交互效应。模型(4)构建如下:(4)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被解释变量:绿色技术创新(GT)。本文选取新产品单位生产能耗,即新产品的生产总值与对应能源消耗量的比值为绿色创新技术的测度指标,以自然对数形式进入回归方程。解释变量:环境规制(ER)。考虑到单个环境法规强度的差异性以及地区排污统计口径的不同,本文使用治污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作为环境规制强度的指标。中介变量:税收优惠(TP)。本文选取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作为税收优惠的测度指标,并取自然对数。控制变量:(1)国际直接投资(FDI),采用各地级市国际直接投资额与当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值来衡量;(2)产业规模(Size),使用各地级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目来衡量,并取自然对数;(3)人力资本(Labor),使用地区就业人员受高中及以上教育构成比例来衡量;(4)所有制结构(OS),使用工业总产值中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之和的占比来衡量。

(三)数据来源与描述统计。本文选取2009~2018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的规模以上工业的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数据主要来源于《浙江统计年鉴》以及各地级市的统计年鉴。上述主要变量的描性统述计见表1。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实证模型回归分析。在对地区样本数据回归前,本文使用LMC方法验证了数据的平稳性。再通过Hausman检验,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对变量进行回归。表2为检验结果,以下就各变量进行具体分析。表2中,环境规制强度的系数为-1.7043,表明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抑制效应。而在考虑非线性回归时,环境规制强度的二次项系数为0.5101。也就是说,环境规制强度存在一个界值,超过这个界值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表现为促进作用,H1成立。在模型(1)中环境规制系数和环境规制二次项系数均拒绝原假设的前提下,继续分析税收优惠的中介效应。表二中β2的值为-1.2685,显著为负;ρ1的值为0.1108,显著为负。因为的绝对值小于β1的绝对值,所以税收优惠在低强度环境规制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正向中介效应,H2部分成立。模型(4)中环境规制与税收优惠的交互项系数为0.2671,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环境规制与税收优惠政策互补耦合形成交互作用,H3成立。上述模型中的控制变量:(1)国际直接投资对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为正,说明政府引进的外商利于当地企业技术升级,促进了绿色技术创新;(2)产业规模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显著为正,表明产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已形成行业规模经济效应;(3)人力资本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显著为正,表明加强对科技人员的教育投入有助于提升绿色创新技术能力;(4)所有制结构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显著为负,表明虽然国有和集体企业绿色创新动力不足。

(二)内生性问题分析。考虑到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性的过程,在原有的静态面板模型中加入被解释变量的滞后一期值作为解释变量,使用GMM估计方法检验绿色技术创新可能存在的滞后效应。模型(5)~(8)构建如下:表3为动态面板模型的数据估计结果,可以发现Hansen检验表明动态面板模型不存在工具变量的过度识别,AR检验表明模型中只存在一阶随机误差项项自相关。因此,系统GMM估计的回归结果是有效的。由表3可知,绿色技术创新的一阶滞后项显著为正,表明上一期技术创新方式对当期技术创新具有正向影响。这一结果也印证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投资回报周期长的特点,技术的研发和运用是具有延续性的。模型(5)~(8)的结果与静态模型一致,说明上述假设在在动态面板估计下也成立。

(三)稳健性检验。为了保证模型拟合结果的科学性,本文通过更换重要解释变量进行稳健性分析。具体地,将环境规制滞后一期处理来考察动态模型。再次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后发现,模型(1)~(4)的回归结果与前文基本一致,据此可判定本文的研究结果是稳定可信的,同时也表明环境规制的效果存在长达一年的时滞①。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旅游技术创新范文2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智慧旅游;创新模式

1农村旅游业发展现状

1.1政府对旅游企业等运用大数据技术倡导力度不足

目前,农村地区的旅游产业在不断的兴起中,基本带动了农村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进步,但现有的旅游企业也并没有颠覆传统的旅游模式,没有建立在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智慧旅游创新模式。这其中的问题就在于大数据是新生事物,正在属于发展阶段,大数据在政府对企业治理过程中没有建构完整的规律性的倡导体系,政府就难以对旅游企业等使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大力倡导,就会导致部分企业对大数据技术的认识不足,从根本上就无法满足人们对出行旅游的更高要求,也无法保证农村旅游业发展的更高质量。

1.2智慧旅游服务产品缺乏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在农村,部分景区的宣传力度不到位,没有使用像如今火爆的抖音、快手等软件对其景点特色进行宣传,在大数据时代下的今天,软件能够通过用户喜好推广给各用户,从而用户可以刷到自己感兴趣的小视频,如果是对于喜欢旅游的用户来说,就能在手机上预先看到当地的景点,从而达到了简单快捷有效的宣传目的。而农村的现状就是使用以前的人传人的单一分享模式,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够了解到其特色,没有将自己的景点特色推广走出农村,走向国际化。再者农村的旅游资源有部分分布在偏远山区,旅客出行乘坐当地的专用巴士,而这些巴士通常是要客满才能发车,若遇人少的时候,旅客就会在等车上花费大量的时间,严重影响旅客的旅行体验。如果农村能够使用大数据技术如使用App或者小程序对某个地方人流量进行观测,实时发送信息给待乘点的旅客,实现交通优化来改变交通不便所导致的问题,这就能很好地提高旅客的旅行感受。

1.3缺乏大数据时代下旅游信息分析化人才

农村部分旅游企业虽说招聘了人才对当地旅游发展进行服务,但招聘的员工大数据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比较强,旅游专业的知识掌握不多,旅游企业的文化适应较慢,不能很快的为当地旅游企业提供数据规范化后的归集和处理与接下来旅游企业应该改进方向提供分析服务,也不理解各旅游企业之间信息的联系以及有效信息的共享、查询等手段,所以导致农村就面临着原有大数据人才无法与旅游业服务完美结合的技术提升和继续培训问题。

2创新模式研究

2.1农村智慧旅游的全新体验

农村智慧旅游为游客提供了更便捷、灵活的服务,游客借助智慧旅游大数据网站平台,可了解目的地景点的人流情况、住宿分布等,且平台可以提供推荐的交通路线,实时更新路况,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游客在抵达景区后,也能够通过智慧旅游手机软件,进行人脸识别或者展示电子门票扫描,避免耗费多余的时间。同时游客能够将自己的感受评价反馈于平台上,大数据平台则能够通过整理这些体验数据。

2.2优质的大数据信息管理平台

农村智慧旅游需要加强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之间的信息同步,把旅游企业掌握的景点信息和游客的信息投入到到大数据信息系统建设中,实现信息资源管理制度。大数据信息管理平台,不仅可以优化数据分析的处理,也能为管理者提供需要的信息。

2.3大数据智能管控模式

市场上大多数的传统旅游企业建设的资源基础数据库都不够全面,且都存在着旅游数据开放范围以及共享范围不足、信息共享效率较差的问题。对于大数据来说,其最主要的优势便体现在智慧层面,大数据技术在旅游业中的运用,恰恰弥补了旅游业在数据管控的弱项。农村旅游企业对于基于大数据智慧管控模式的创新应用,在系统整合的基础上将数据资源整合起来,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快速解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遇见的问题,提高了旅游企业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大数据智能管控模式的设计,能够有效实现对于智慧旅游管理中各项信息资源的实时更新,为游客提供更加及时具体的信息。

2.4拓宽旅游深度,带动地区产业发展

旅游技术创新范文3

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广西地区气候宜人、景观优美,旅游行业发展较好。同时,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广西经济的全面推动,因此,如何采取适当的措施将广西的旅游行业与农业经济良好地结合到一起,保证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合理构建就成为了当前推动广西地区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从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角度出发,结合广西农业技术及休闲行业的发展现状,提出适当的结合措施,为保证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推动广西农业技术与休闲行业的同步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广西

在我国,广西一直以其宜人的气候以及美丽的风景著称,其休闲旅游行业经济是广西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业经济作为广西区域经济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其具体的发展情况直接影响着广西区域经济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有效推动广西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将农业技术与休闲行业有效结合,共同构建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以休闲旅游行业经济来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农业技术的发展创新也能促进广西休闲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这样就能保证两者相互推进、共同进步,同时对于广西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也有着莫大的好处。因此,如何采取措施,采取怎样的措施来构建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就成为了当前人们所要思考的重点问题。

1将休闲行业与农业技术发展有机结合

将休闲行业与农业技术发展有机结合是保证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合理构建首要前提和保障。如果两者没有有机结合,只是在形式上结合,最终就会导致两者貌合神离,无法真正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光体验,最终也无法达到推动广西休闲旅游行业以及农业技术行业发展的目的。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其实就是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广西的休闲旅游行业完全地渗透着农业技术相关的内容,同时广西农业技术的发展也要充分融入休闲旅游的相关元素。例如,铁皮石斛是广西的道地名贵保健中药,有“仙草之首”的美称,能够有效滋养五脏,具有良好的养生功效。但在前来广西观光旅游的游客中,只有一小部分人了解广西有关铁皮石斛的相关种植知识及保健功能,而使得广西铁皮石斛种植行业发展堪忧。而通过构建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在观光客较多、人流量较大的旅游观光地区进行铁皮石斛种植及使用功能的相关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广西铁皮石斛,同时也可以与一些旅游公司合作,制定铁皮石斛宣传手册,生产优质的铁皮石斛鲜条进行销售,或在农家乐、酒店等地方当作特色产品销售等。除此之外,也可以在铁皮石斛种植的地区组织安排游客进行种植、采摘体验,不仅能够有效保证广西农业技术的全面推广,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推进广西休闲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广西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多的动力。

2保证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富有地方特色

要想有效构建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证广西休闲行业的发展与农业技术的推广具有一定的广西特色。当前,地方区域特色的严重缺乏是广西休闲旅游行业及农业技术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在构建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过程中,要想保证其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使其具有广西的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为每一个前来观光体验的人们留下不一样的影响,使其有更加新奇的感受,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光体验,为广西经济放入发展提供动力。广西的休闲旅游企业应加强与当地农户的合作,引进资金来修缮农户住所,将其统一规划建设,给人们不同的视觉感受。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大投入,组织当地居民加入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中,引进更多的休闲农业项目,引导游客住到农户家中,使其在娱乐的同时也能体验到广西当地民俗农业文化,在发展旅游行业的同时有效地推广广西农业技术。

3合理建设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园区

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合理地建设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园区是构建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以及相关的旅游部门应加大投入,结合广西当地的景观环境以及农业发展特点,建设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园区。目前,在桂平市的石咀镇小汶农业示范园,就建设有铁皮石斛种植观光区、十多种名优水果采摘体验区、钓鱼烧烤及农家餐厅,为人们提供观光场地,在休闲观光的同时,也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的水果栽培及农业技术措施等。同时,该示范场在304省道旁边,其不远处还有一处北回归线公园,从市区乘坐8路公交车就能够直接到达,交通十分便捷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光。除了建设示范园,将一些综合的农业种植园逐步改建成乡村旅游园区,也能够将广西的休闲行业与农业技术创新结合,保证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有效构建。

4结语

旅游技术创新范文4

【关键词】乡村旅游;文化产业;融合途径;发展模式

1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概念

从本质上来看,文化产业属于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经济形态,在现代化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简单来说,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标的特殊产业。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与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为特色的新型旅游形式。目前,学术界尚未对乡村旅游的概念达成统一的意见,但基本包括两个方面的要素: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的旅游活动,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从根本上来看,乡村旅游是建立在当地特色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基础之上的,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文化产业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突出乡村旅游拥有的文化基础,表现出持久的旅游吸引力。从长远角度来看,乡村旅游要想获得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与文化产业进行有机融合,借助文化产业的力量实现长效稳定的发展[1]。

2我国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情况

2.1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截止2016年年底,我国乡村旅游游客量达到16.2亿人次,同比增长率达到8%。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农家乐”。旅游者在享受乡村风光的同时也能得到诸多心灵上的体验。由于“农家乐”一步到位的解决了旅游者的衣食住行问题,所以是目前诸多旅游者乡村旅游的首选模式;二是“古村镇游”。旅游者在欣赏诸多富有古典特色的乡村建筑,更加深入地了解乡村文化的精髓;三是“传统民间工艺”游。借助当地传统民间工艺品来进行旅游宣传,不仅在无形中提高旅游地的整体形象,而且吸引更多旅游者的关注,进而产生旅游意愿[2]。

2.2现有融合模式

目前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已逐渐产生了三种融合模式:延伸型融合模式、整合型融合模式以及渗透型融合模式。

2.2.1延伸型融合模式

该种模式将文化产业的价值链延伸到乡村旅游产业之中,根据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具体情况,设计出合适的文化产品,并以此来扩大乡村旅游的发展空间。以苏州市石湖地区为例,该地区作为历史名人范成大的故居处,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积极挖掘这种资源,提高当地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2.2.2整合型融合模式

就是指将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核心环节进行重新整合,形成新的价值链。相比延伸型融合模式,这种整合型融合模式对开发者和参与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通过合适的方法寻找到两大产业之间的交叉点,并同时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例如:世博会和园博会,在融入乡村旅游信息的同时也极力宣传相关的文化内涵,从根本上推动了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进步。

2.2.3渗透型融合模式

这种模式是从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中提炼出核心的环节,相互渗透、影响,从而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协同性发展。比较常见的渗透方式有:将某个乡村旅游景点或文化名人加入到游戏或者推广视频中。这种模式之下,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度将进一步提高。但是就实践情况来看,这种融合模式在我国并未得到广泛的使用。

3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途径建议

要想真正实现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有机融合,仅有成熟的发展模式还是远远不够的。在此基础之上,还应寻找有效的融合途径,从根本上提高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程度。

3.1技术融合

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是建立在一定的技术基础之上的,如果两者无法在技术层面上获得良好的融合,很难真正实现有机的融合。一方面,政府要适当增加财政拨款,确保相关企业或部门拥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具备引入先进技术的资金条件。另一方面,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要在技术上达成一致,建立统一战线,将目光放在国内先进融合技术上,在第一时间内引入先进的技术,为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融合打下扎实的技术基础[3]。除了引入先进的技术以外,我们还可以自觉进行技术创新。例如:乡村旅游企业可以和文化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成立专业的技术研发小组,立足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研发切实可行的融合技术。相比之下,这种自觉的技术创新更加符合我国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实际需求,能够发挥更突出的融合效果。因此,政府主管部门要予以应有的重视,从政策体制方面予以一定的支持,积极鼓励乡村旅游企业和文化企业主动加入到技术创新的行列中。

3.2资源融合

具有深厚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既是重要的生态文化资源,同时也是乡村旅游中的突出特色,是珍贵的乡村旅游资源。就具体的乡村旅游项目来说,要想实现与生态文化的融合,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出乡村旅游资源与生态文化资源之间的交叉点。这种交叉点可以是古色古香的建筑物、富有文化特色的手工艺品,也可以是皮影戏等非物质文化资源。从某种角度来看,能否准确找出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资源的交叉点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两者的资源融合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这种“融合资源”的代表性,还要积极寻找其特色。例如:通过拍摄旅游宣传视频、挖掘传统文化民间故事等渠道,赋予这种“融合资源”更加突出的特色[4]。

3.3市场融合

通常情况下,产品的传播渠道和营销方式的融合是最为高效的融合方式。例如:乡村旅游企业可以和互联网文化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实现网络传播,借助网络的渠道来推广相关的旅游产品,挖掘更多的潜在客户。与此同时,互联网文化公司也可以借助乡村旅游企业的营销来增加人气,提升品牌影响力,从而获得更高的市场价值。乡村旅游企业也可以共享文化产业的市场进行产品的推广和营销。例如:文化产业中有出版发行、广播电视等服务,这些服务直接面向客户群体,是良好的营销推广渠道。对此,乡村旅游企业也可以采取灵活的措施,共享文化产业市场服务,进一步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宣传营销效果。

3.4企业融合

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融合最终还是落脚到企业的融合上。而要想实现最佳的企业融合效果,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搭建企业合作平台。这种合作平台不仅要满足乡村旅游企业的发展需求,也要满足文化企业的需求,必须协调好两者的关系。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在搭建企业合作平台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政府的政策引导将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正因如此,政府应当尽快出台相关的管理措施,引导乡村旅游企业和文化企业主动参与到合作平台的搭建中,明确自身需求,切实遵守平台规章制度,确保合作平台发挥最佳的效用。在这种合作平台的作用下,我国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度将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薛群慧.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三个重点[J].旅游研究,2016(5):5-7.

【2】赵华,于静.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5(4):50-55.

【3】张海燕,王忠云.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4):322-326.

旅游技术创新范文5

[关键词]技术创新;现代林业;促进作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环境恶化、能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为代表的全球性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森林具备的多种功能,尤其是在解决全球性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优势,世界各国均对林业发展的重要价值表示认同和重视。当前,我国林业发展正处于新的历史时期,亟需了解林业技术创新对现代林业发展的作用,明确现代林业发展任务,使林业技术创新深度融入到现代林业发展进程中,为我国林业的全方位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现状

就总量而言,我国是世界上木材及木制品的生产大国、消费大国;但人均方面,木材的占有量以及可供消耗的资源较为匮乏。自1998年我国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林业总产值呈现稳步提升的趋势,产业结构也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完善。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数据,2018年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76272亿元,比2017年增长7.02%;木材产量基本稳定在8500万立方米左右,同比增长4.92%。受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中、西部地区林业产业增长势头强劲,其中,东部地区的总产值占比达43.42%。产业结构方面,超过万亿元级别的支柱产业主要为经济林产品种植与采集业、以森林旅游为主的林业旅游等。就我国林业的整体发展形势来看,林业产业横跨一、二、三产业,产业链条长、涵盖范围广。未来,产业素质的提升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仍然是林业发展的重点,而相关技术的创新以及龙头企业、产业集群的培育,将进一步助推林业的快速发展。

2林业技术创新对现代林业发展的作用

2.1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在既往的林业发展之中,发展模式不能摆脱粗放型经济增长,导致森林资源日益短缺,使得林业经济陷入困境,而其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更加剧了林业经济的恶化。分析其深层次原因,主要与技术含量偏低等因素有关,而技术创新方面存有的短板问题,直接导致了林业经济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局面。部分生产过程高度依赖传统的种植理念,即便是采取了新的森林经营技术,经营理念的滞后性以及管理方面的一些缺陷,仍然限制了森林结构的调整。分析传统经营理念存在的弊病,主要与生产周期的有效管理、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落实情况有关,而上述缺陷又将直接影响到林业的发展速度。进入21世纪以来,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概念纷纷涌现并被付诸实践,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开发可促进产业革新与结构优化的新技术、逐步实现绿色发展目标、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成为林业从业者的努力方向。从林业技术的创新进程来看,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大趋势下,很多从业者意识到了林业科技的滞后性带来的一系列矛盾,以及林业发展对技术创新提出的重要要求,着手进行了林业技术的创新,以期达到林业生产能力的进步以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从最终的成效来看,技术创新在带动生产能力提升的同时,也使得相关管理者逐步意识到了传统产业体系存在的诸多弊端,以及粗放型经济对林业发展的严重制约,改变传统林业的产业结构成为必然趋势。随后,在林业技术创新的驱使下,管理者开始思考以原有结构为基础建立发达林业产业体系的途径,而其建立又需要以技术创新为前提,通过林业技术的革新,推动产业体系的建立、健全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林业技术的创新,能够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

2.2完善现有林业生态系统

林业生态系统的构建是当下林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国际林业发展的新思路。仅从生态环境建设的角度考虑,林业产业的发展扮演着主体角色,其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社会、经济、环境和谐发展的实际价值,让不少业内人士重新审视了生态系统的建设。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与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开展,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为生态系统的构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对于林业生态系统的构建,仍然存在较多的制约因素,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项要素,就是科技创新提供的支撑。回顾我国林业生态构建实践,技术条件薄弱,科技支撑力量与林业生态系统建设根本需求之间的矛盾,是林业发展面临的瓶颈。有鉴于此,部分学者围绕植被保护、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恢复等方面的技术现状,探讨了现有技术与保护修复需求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保护修复技术的创新思路。而在此类技术的创新实践中,我国林业产业在植被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保护方面综合实力得到大幅提升,现有的林业生态系统得以完善。

2.3助力林业可持续发展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中,诸多行业对木材需求的增加以及林业产业发展现状之间的矛盾相对突出,如何以保护森林资源为前提,满足市场对木材资源的需求,成为林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上述矛盾的缓解提供了良好举措。另外,可持续发展的林业产业还能为当地的GDP增长提供助推作用。分析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我国森林覆盖率低、分布结构不合理的事实,直接导致了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缺乏动力的现状;而社会群体的环保意识缺失、林业生态系统过于脆弱、林业生态恢复任务与现有技术之间的矛盾等因素,进一步增加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难度。基于前文的分析,生态修复保护技术的创新,使得林业生态系统逐渐完善,这对林业生态修复任务的开展而言,无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换言之,在提升技术创新力度的同时,以新技术为基础建立森林保护的补偿机制,通过林业经济模式的转变、管理制度的改革等多项措施并举,能够于较大程度上消除客观事实对林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助力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成型。

3林业技术创新改进建议

3.1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在林业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推行的背景下,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得到了广泛重视,一部分科研成果在人工造林以及生态保护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让林业从业者看到了技术创新带来的无限可能。但从总体成效来看,科技成果总量并不理想,一部分与生态保护相关的科技成果不能得到有效转化,使林业领域的科技成果产出速度难以与林业发展活动中具体任务的规模、难度增加速度相匹配。其次,在现有技术创新实践中,有不少的创新思路是结合国外先进的林业技术、生产经验与我国的基本国情,对既有林业技术进行改良,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林业技术创新成果则相对较少。鉴于此,相关科研工作者应当明确技术创新的初衷,加强技术创新方面的探索,密切联系我国林业存在的经济危机以及资源危机,完善技术创新机制,逐步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以育林技术为例,我国天然林数量逐年减少成为既定的事实,在新的历史时期,营造林任务十分繁重,林业工作者需注意“政绩观”对于造林的影响,不能仅仅为了满足造林任务而随意操作,要重视不同地区水文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兼顾人工造林的面积以及林木的品质,积极开展以科学造林为主导的技术创新活动,攻克现阶段育林造林成活率低等技术难题。

3.2拓宽资金投入渠道

当前,林业因其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根据林业产业的发展新思路,相关单位必须以适应外部发展环境需求为起点,加强林业技术的创新尝试。而从实际环境来看,我国的林业产业多集中在相对偏远的地区,技术条件落后、资金支持缺乏等现实问题,直接阻碍了技术创新工作的顺利进行。基于此,相关单位应当慎重考虑资金投入问题,积极转变固有的思想观念,重视技术创新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通过发放宣传单、开设讲座等途径,加大技术创新的宣传力度,让社会资本的拥有者意识到林业技术创新可带来的巨大成果,而后赢得社会资本的支持,逐步拓宽资金投入渠道。此外,当地的政府部门也应当为林业技术的创新提供一定的便利,通过加大重点科研项目的资金支持以及给予适当的有利政策,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林业技术创新之中。

3.3探索技术创新模式

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创新模式与创新机制的建立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就当前林业科技发展现状来看,林业技术人员的待遇水平偏低,科研资源分配也并不合理,严重制约了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林业技术创新速度与现代林业发展的需求不相符合。如在品种培育方面,传统品种多存在病虫害风险高、生长周期长以及成活率低等弊端,虽然有技术人员进行了传统品种的改良以及新型品种的培育等方面的试验,但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干扰,最终获得的科技成果与实际需求有所差距,推广转化比较困难。基于此,林业科研单位应当正确理解技术创新模式的内涵以及技术创新的真实需求,兼顾科技成果的获取以及转化,并关注人员结构问题,逐步形成规范化的创新模式,为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引。

4结语

林业技术创新是推动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围绕林业的生态化、规范化和可持续化发展,相关单位需要积极促进林业技术创新工作。鉴于技术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助推作用,相关单位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实现技术的创新与转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参考文献

[1]刘艳强,李志国.林业技术创新在现代林业发展中的重要性[J].江西农业,2017(24):88.

[2]黄丽.试论林业技术创新和现代林业发展[J].新农村(黑龙江),2017(8):131+139.

[3]王全继,谭兵.现代林业工程造林的管理内容和措施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9(11):157.

[4]常幼平.林业技术创新在现代林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探析[J].南方农业,2019,13(15):54+56.

旅游技术创新范文6

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进入新时代。为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从宏观把握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从微观提出解决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具体措施,始终把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主线。党的报告明确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随即,在2017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阐述了推动校企合作、深入产教融合的总体要求、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等实践方案,从宏观方面指明未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之后不久,在2018年初,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委印发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办法》,对校企双方的合作方式、促进措施、监督检查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从微观层面具体指导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举措,这2个重要政策文件为我国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为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改革指明了方向。

二、新时代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策略

(一)校企双方协同育人

校企协同育人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点,对于一般民办职业院校而言,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并非难事,但是对于大部分公办院校而言,若实现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非易事。受体制机制的影响,公办职业院校在深化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是受限制的。实际上,不少公办院校的实训基地其实是一些校内的培训机构,这对于职业院校培养实践型、技能型的高素质人才起到一定阻碍作用,存在“掩耳盗铃”的现象。对此,职业院校可以采取“引企入校”、建设“企业校区”等方式促进校企合作。如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校可采取鼓励措施将校园旅行社团进一步建设成为注册旅行社,让旅游专业的学生真正负责旅游线路规划、带团、计调工作,由旅游专业学生负责校园旅行社的正常运营;校内招待酒店不需外聘职员,而让旅游专业的学生直接参与酒店前厅、客房、餐饮等部门的工作。这样通过校企实训教学,可以使学生进入真实的企业环境进行学习,与在校内实训教室进行模拟教学相比,这种方式的教学效果更好。

(二)校、企、行和政“四方”联动

纵观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不管是德国的双元制(“双元制”被称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还是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无一例外都是政府、学校、企业和行业协会共同努力的结果。借鉴国外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分析可知,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学校、企业、行业和政府四方的密切配合。首先,学校和企业起主导作用,在开展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企业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践实习,但不能将学生视为普通的人力资源,而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企业要担起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素养的教育职责;其次,旅游行业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起宏观指向作用,因为旅游行业最新的发展态势都将对旅游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产生重要的实际影响;最后,政府在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过程中起重要推动作用,因为政府的政策支持将对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三)强调企业的主体地位

旅游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合作失范现象十分常见,例如,有些酒店在“用人荒”时会主动向旅游专业学生抛出橄榄枝,而在人流过剩时则将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往往忽略了校企合作的教育属性。以营利为经营目标的企业本就不具备担负教育职责的主动意识,但是在小气合作的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合作失范的现象,究其根本,最重要的原因是相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法规不健全,这就导致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关系缺少合法的规范和认定,甚至有些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连合作协议或合同都没有,有些校企合作基础上只是进行口头约定,无法构成法律效力。在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政策文本中,对以上这一问题做出了具体的规范和要求,明确规定了职业学校和企业开展合作,应当通过平等协商签订合作协议。除此之外,校企双主体矛盾也是阻碍校企合作的因素之一,对此,《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学生只有到酒店进行实训实践才能知道酒店是怎样运营的,才能明白旅行社是怎样运转的。旅游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旅游从业人才为教学目标,所以在校企合作中,企业的主体教育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新的政策鼓励企业以合资、独资等多种方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鼓励学校探索职业学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无论从企业参与途径来看,还是从学校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来看,政策都在推动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地。

(四)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制定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创新之举,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工学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具体运行场地,可有效促进产业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是人们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具体途径,更是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的重要方法。通过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其一,可以为旅游企业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从业人才;其二,可以为学生对接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其三,可以为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及时有效的全方位反馈;其四,可以为整个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实现良性循环发展。

(五)校企双方全方位、多方面地进行合作

校企合作不仅是单方面的实习实训合作,并不是将旅游专业的学生在最后学年送入酒店或旅行社进行实习这么简单。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可从多方面展开。根据《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办法》,旅游职业院校和旅游企业可以结合实际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等方面,以多种方式开展合作。具体来看,在旅游人才培养方面,根据旅游市场需求,校企双方可协同商定旅游专业课程体系、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具体教学内容,使学校旅游专业教育紧跟时代潮流,及时感知旅游市场需求;在技术创新方面,校企双方可开展多种形式的办学模式,探索契合校企双方的教学方法;在就业创业方面,企业可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和专业技能指导,灵活提供就业岗位,同时为学校提供行业优秀兼职师资力量,而学校则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撑。总之,校企双方合作方式多元,内容多样,只有校企双方建立全方位合作,使二者的相关工作密不可分,才能及时感知旅游市场需求,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旅游从业人才。

三、结语

旅游技术创新范文7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农业经济

促进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既是实现农业经济效益持续性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农业生态效益持续性的迫切需要,还是实现农业社会效益持续性的迫切需要。如果能够实现对农业生态资源的有效、充分、科学的利用,积极发展农业相关产业,势必能够助推我国“三农”问题的逐步化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战略支点,破解“发展经济必定破坏生态”的怪圈,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最终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农业经济效益持续性的迫切需要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有持续的经济效益。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平衡、经济合理和有先进生产技术的条件下实现的生态与经济的最佳结合,是一种新型的技术密集型经济形态,重点在于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并谋求在整体协调基础上,发挥整体的增益效应,使得农业获得高效发展。因此,必须顺应农业市场的发展趋势,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并保证经济效益的持续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未来几年,绿色市场将成为最活跃的市场,绿色食品将成为主流商品。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只有不断发展生态经济,进行绿色食品开发,才能提升农业的经济效益,并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例如,截至2017年底,我国生态型经济林约有4亿亩,中央财政每年约需支付经济林生态补偿资金60-80亿元,产生的可货币化计量的生态服务价值将超过1万亿元,这无疑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

(二)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农业生态效益持续性的迫切需要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例如湖北省在2015年底,使得清洁能源入户数量达到417万,建设供气工程6500余处,为30万户农村家庭进行集中供气,以“三沼”为纽带的生态循环农业面积达到1300万亩,既有效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也促进新农村建设。从湖北省的生态建设实践中可以看出,生态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实现了三大创新:首先,理论基础创新。生态经济的理论基础是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不同,该理论将经济和生态视为密不可分的两部分,当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其经济必然会遭受影响。其次,技术体系创新。传统经济技术只突出经济效益,忽视了生态效益。生态经济的发展动力是生态技术,与传统经济技术不同,其追求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层面上。最后,经营方式创新。生态经济的经营方式与传统的掠夺式经营有明显的不同,采用循环利用、协调、持续的集约化经营。这三大创新围绕着同一主题,即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助发展,这种发展方式可以使农业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使得农业生产环境得到根本改善,保证了农业生态效益的持续性,促进了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农业社会效益持续性的迫切需要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的是形成社会持续。发展生态经济能够有效的解决人类日益增长的经济社会活动需求和自然系统的供给间的矛盾,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首先,生态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提升人类的健康水平。生态经济的发展能够实现食品从生产到加工的全程控制,这种安全食品的供应有助于提升人们的健康水平。其次,生态经济的发展能够为人类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生态经济的发展能够使资源得到高效利用,改善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更加优美、健康的生活环境。最后,生态经济的发展能够大幅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生态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例如,2017年廊坊市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项目实施地区粮食年产量新增1600余万公斤,受益农民数量达到9万余人,年纯收入增加值超过4000万元,社会效益较为显著。

二、我国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困境

(一)生态农业发展缺乏技术推动

发展生态农业是目前我国开展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我国正致力于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理念与技术,最终实现农业科技化、现代化、生态化、可持续发展。但目前我国农业生态化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一,生态农产品加工缺乏完善的技术、设备资源作为支撑。近年来,我国生态农产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多样性不断提升,但生态农产品仍以传统方式进行销售,农产品精细化加工程度十分有限,产品附加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并未得到良好体现。其二,生态农业发展缺乏完善的人才体系支撑。人才与技术创新是生态农业发展与农产品精细化加工的重要软件资源,发展可持续农业经济仍需完善的人才体系作为支撑。一方面,目前我国农业经济与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相关技术型、管理型人才十分有限,城市优势人才、技术制度资源向农村经济的倾斜仍需强化;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农村生态农业经济体系建设仍缺乏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农业经济体系内部对人才与技术创新的支持与认可程度十分有限。

(二)劳动力素质不高,居民生态意识较弱

指出,“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入推进农业生态化发展、科技化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从业者仍以本地区农民为主,劳动力素质不足、农业生态化发展理念缺失,是目前制约我国生态农业与农产品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因素。一方面,农民文化知识水平有限,在农业生产中对科学技术的使用和推广普及效率较低,且大多数农民无法有效地把握市场对生态农产品的需求,难以及时结合市场需求做出生产方式调整。另一方面,我国农业生产从业者普遍缺乏农业生态化发展理念。目前,我国农村普遍缺乏对农业生态理念的系统宣传,农业生产过程中生态发展、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理念未能深入农民心中,也未能在农业生产中得到良好地执行贯彻。农民在农业生产与农产品精细化加工、销售等过程中未能有效地将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技术创新结合,农民在生产过程中新兴科学技术的使用较少,农村基层技术服务部门职能十分有限。

(三)地区政府引导不足

政府的引导与科学化管理是我国农村开展农业生态化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支撑。目前,我国农业生态化、可持续化发展仍存在以下问题:其一,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缺乏完善的干部考核制度,农业生态化发展管理制度也未能体现对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合理考量。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在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管理中逐渐发挥出政府优质的领导与管理能力,但对干部群体在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管理中的监督、考核制度仍需完善,尤其是对干部群体在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的工作能力与管理理念缺乏系统完善的考核制度。其二,生态农业经济区域化发展程度较低,地方政府在生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协调、促进作用体现不明确。跨区域推进经济协同发展是目前我国经济制度转型改革的重要途径,而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还未实现跨区域发展,这种独立发展模式也极大限制了我国农业资源的跨区域协调、配置与联动发展,从而导致我国生态农产品在进出口领域缺乏强有力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其三,政府与企业对农村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十分有限。农业生态旅游经济发展是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新兴途径,也是当前我国农业经济产业链拓展的重要思路。但我国农村旅游主要以家庭为单位展开,农村旅游经济产业化发展程度较低。同时,现代农村旅游经济发展也未能有效地将生态旅游、生态农产品等理念融合其中。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视角下我国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路径选择

(一)借助科学技术推动生态农业发展

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与科技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我国农业的发展需要依托农业科技革命,实现农业科技的产学研结合,形成一体化农业产业,从而形成发达的农业科技体系,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将农业科技发展的成果运用于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品种培育、农产品安全生产等方面,践行生态安全发展战略。一方面,应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让优质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进入农村。应改善农村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利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惠政策,加大对外资的引进力度,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积极与境外企业谋求发展,吸引外资对我国的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产业进行投资。积极拓宽招商引资的途径,如进行网上招商、招商等,加大融资力度。另一方面,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农村经营发展人才数量少且知识储备量较低,尚未出现较多的农民企业家。因此,必须加快农业人才战略的实施。第一,应深化领导对人才战略的认知,明确农业产业化主体是农民企业家、产销大户等,他们在推进农业转型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应将人才与优势资源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应明确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思路,重视人才建设,将人才作为项目规划和基地建设的重要条件。第三,应积极优化用人环境,提升农业人才的薪资待遇等,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力度,建立完善的人才流动机制,培养与引进一批优质的农业企业家。

(二)提升劳动力素质,强化居民生态意识

首先,在提升劳动者素质方面,可通过加强科学技术推广力度、加大农业技术普及力度、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做起。其一,由于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现状与我国在农业科技方面的投入差距较大,因此,在农业科技投入方面需要加强,应加大农业科技力量和推广队伍的培养力度,提升基层一线的农业技能人员的薪资待遇,稳定其工作,帮助农民解决技术难题。其二,应积极推广农业技术体制改革,形成新的技术推广体系;将市场导向与政府服务结合起来,加强农业技术研发中心、农业产业经营站的建设,并积极提升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技术水平。其三,应加强对农民的精神文明建设,帮助农民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举办文明村、模范户等道德文明活动,并大力发展农民体育协会,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用文明之风将农民引导到科学文化的道路上。其次,在强化居民生态意识方面,应利用多样性的宣传手段和宣传方式,开展多种类的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倡导全民参与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宣传保护环境的意义,提高全民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通过提高农民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引导全社会自觉参与到环境保护中,形成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社会发展结构。例如,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宁静”的环保行动,引导全民参与,控制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开展污染河流的整治工作,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为经济发展提供绿色的发展活力。

(三)发挥地区政府的引导作用

第一,建立完善的干部考核体系,关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关系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生态发展理念的不断丰富,我国加强了环境保护和对环境的整治力度,虽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然存在生态环境承载力较弱等问题。因此,应建立健全的干部考核体系,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帮助实现经济与资源协调发展;将生态环境指标作为干部考核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污染物排放量、森林覆盖率、空气质量指数等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进而掌握生态环境的保护成效。第二,按照政府的生态功能区域规划协调发展经济。首先,建立都市经济发达区、经济走廊、生态经济区,依据资源的丰裕度、环境的承载力等,统筹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的发展。都市经济发达区的建立是指形成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村产业开发区。推广城市郊区的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的发展,促进都市农业功能从单项功能向多项功能拓展。加快都市现代农业的示范区建设,培养高科技的农业优质品牌,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发展。经济走廊的建设是指依托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优质果蔬、肉类、粮油等,建成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形成区域化的集约型农业发展模式。生态经济区建设是指重点进行绿色果蔬、药材、牲畜等优势农产品的发展,发展特色的绿色食品加工业、绿色中药业等,建成高效的生态农业区。其次,政府应加大对生态功能区的投入力度。一方面,加大对农业问题的研究力度。为了实现农业的品质发展、提升农业的综合生产力,还需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科技的力量促进农业发展。另外,还应在农业的生产规模、农产品市场环境、市场体制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升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强对生态功能区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农业结构的调整需要资金及政策扶持,只有制定相应的财税扶持政策,才能帮助农业突破发展瓶颈,获得快速发展。第三,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进行旅游经济的发展。农业生态与旅游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建设工程,政府作为国家机构,应担负起指挥者的重任,发挥管理协调作用。首先,应做好乡村生态环境与乡村旅游间的合理化发展布局。政府部门应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与研究,准确了解产品市场的需求和旅游产品的功能定位,对当地资源优势、交通优势、市场优势等进行合理的评估,保证生态环境与旅游发展间的良性互动。其次,各地区应结合当地的环境特点、资源优势,建立健全的乡村旅游开发的环境保护体系,为乡村旅游发展指明方向,实现可持续发展。再次,应对乡村旅游进行有序引导与扶持,建立健全乡村旅游项目审批、环境评估制度,强化动态性的监督管理;加强对旅游经济生态发展的宣传教育,积极推进节能环保技术的推行与创新;对去污排污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资金支持,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将环保与乡村旅游结合发展。最后,乡村旅游经营者应将绿色环保经营作为主要的经营理念,各乡村旅游企业经营者应积极提升自身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配合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规划,并积极利用新资源、新技术,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创建绿色的乡村旅游形式。例如,应积极引导和监督游客的旅游行为,帮助游客产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在旅游入口、设施上粘贴醒目的标语,提醒游客保护环境。另外,经营者还应密切关注旅游景区的客容量,将游客的数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保证游客的游览活动不超过环境承载力。

参考文献

[1]黄国勤.中国南方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7,25(1):13-18.

[2]赵俊亚.新常态下农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7(3):25-26.

[3]朱薇.国外循环农业模式及其对中国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7(6):158-160.

旅游技术创新范文8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育信息化;旅游管理;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有效途径。近些年来,我国职教信息化发展迅速,初步完成了信息技术创新、整合以及优化教育资源的工作,同时也对职教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策略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为旅游服务以及管理的各个环节提供了有效的发展空间,因此,在当前职教信息化背景下,职校进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一、职教信息化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应当具备的基础要素

(一)教学模式需要满足情境主义学习观

随着职教信息化发展,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建立了大量的公共教育资源平台以及相关的线上教学课程以丰富旅游管理教学资源,并开展了一系列的职校信息技术大赛等。但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对信息技术的使用频率不高,在职教信息化背景下,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因此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注重教学信息化所体现出的对教学模式所具有的辅佐作用。作为一门以应用、实践为主的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学科,职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需要满足一定的情境主义学习观,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情境中,更加深层次地学习与应用旅游管理专业知识技能。比如在进行导游实务这门课教学时,我们可以借助虚拟现实(VR)或者增强现实(AR)等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基于传统教学模式上进行延伸,使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学习效果,在学习导游知识的同时,提升对导游职业的认同感,加深对职业的认知。

(二)体现旅游管理工作过程导向

“互联网+”模式的发展,对现代旅游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大多数知识技能均能够在学习中获得,但其影响核心的关键职业能力往往仅能在实践中感受并获得。随着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发展,岗位实习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学习途径,因此,在职教信息化背景下,我们需要满足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工作过程体现,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旅游管理专业技能学习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工作岗位的职业实践明显更加重要。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应当以工作过程为主要导向进行设计与实践,从实际工作中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并由“工作过程”导入“教学过程”,以此构建以旅游管理工作实践为中心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并明确行业从业需求以及市场现状,帮助学生更快地与职业接轨。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要严格遵循旅游管理的工作过程,要符合一定的职业工作理念,让学生在特定的工作领域以及工作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将学习融入工作,以工作带入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提升。

(三)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

在职教信息化背景下,职业理念在快速变化,为了使教学内容和方式迎合市场,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职业生涯,职教信息化背景下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应当具备一定的反思性与创新性,能够快速针对市场的变化转变教学策略,从旅游管理职业环境以及市场需求上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在教学活动中要树立敢于打破常规、突破现状的理念,帮助学生建立发展的思维模式。基于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信息技术,将旅游管理工作中的各种工作状况融入教学内容,转变为学生能够进入以及具有可控性的学习情境与内容,以此为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提供有效支持。

二、职教信息化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旅游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应用性特征,对学生具有较高的要求,是否具备能够根据市场的动态变化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现代旅游行业从业人员需要具备更广泛以及多层次的知识能力,能够快速接受并掌握新科技与新知识。由此,在职教信息化背景下,我们应当结合现代化发展,灵活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发展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以“教”为主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实践由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综合性、应用性以及实践性等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灵活运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指的就是从“教学”的角度对教学活动展开研究,并通过灵活设计教学活动,运用现代化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系统性知识,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有效目的。比如在进行《导游》相关内容教学时,要求学生能够明确导游的相关知识以及导游行业的发展历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明确认识这一点,并通过多媒体以视频、音频或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并掌握这些内容,为后来的教学活动奠定基础。这种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有效适用于旅游管理理论知识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

(二)通过以“学”为主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挖掘学生潜力

所谓的以“学”为主,指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需求的角度设计信息化教学活动内容和教学模式,通过设计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灵活渗透探究性元素,引导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构建健全的知识体系,并以此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比如在进行《旅游文化》这一课教学时,我们可以结合中国旅游资源进行针对性的设计,根据现代旅游业开发项目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并结合教学主题的特点,引导学习积极参与。此外,我们适当地提出一些探究性的问题,而问题结构应当富有较强的区域性、民族性以及传统人文特色特征,以此让学生在更深层次明确我国旅游地理学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在探究中挖掘潜力。

(三)加强职业规划,明确就业方向

在职教信息化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包括专业课程以及职业规划两个方面,而在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并结合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设计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明确职业需求。比如,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结合时下热门旅游景点以及旅游项目,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让学生探究如何合理设置旅游路线,怎样在旅游管理中更好地服务用户,让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旅游体验。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会对旅游知识产生一定的兴趣,进而提升学习热情。在旅游信息化发展的当前,职业教育要注重培养技术型人才,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长处,结合旅游信息化发展趋势,针对性地提出学习建议,帮助学生明确自身发展方向,使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而促进自身旅游管理专业能力以及素养的发展。

(四)加强对学生信息技术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力度

旅游业的信息化发展促进了职教信息化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的信息化发展,而除了教学信息化发展外,我们也需要注重对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掌握并能够在从业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提升职业能力,从而实现职教信息化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目标。比如我们可以结合现代智慧旅游的发展特征,为学生安排相关的实训教学,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实践,适当地为学生增加学习课时。在实践中,学校应当加强与旅游企业公司的联系,让企业为学生开放相关的旅游管理实践岗位,让学生明确现代旅游管理信息化发展下对从业者的需求,以及信息技术在旅游管理中的实践应用,从而丰富学生的旅游管理经验,提升旅游管理信息化知识能力。又如让学生结合实训内容,探究如何借助信息技术合理规划旅游项目及旅游时间和内容,引导学生运用大数据计算旅游季人们的旅游需求以及现阶段旅游新政策的推行等,从而使学生在旅游管理中具有更高的效率,提升学生在旅游管理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促进我国旅游业的现代化、信息化发展。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提升,同时也对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前职教信息化背景下,我们不仅要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也要注重学生在旅游管理学习中结合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的培养,以此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的技术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易晓荣.中职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139.

[2]王元博.情境模拟教学模式在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20.

[3]廖燕平.信息化技术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企业,2019(12):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