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农业范例

绿色生态农业

绿色生态农业范文1

绿色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主导模式,自从这一崭新的农业模式被确立之后,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绿色农业示范区的试验,绿色生态农业的理论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文章探讨了绿色生态农业观念提出的背景、特点以及开展绿色生态农业研究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

绿色生态;农业新模式

在农业发展新时期和当今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迫切需要一种既能保证农产品产量,又能维护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并且具有科学标准体系的农业发展新模式来推动农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既十分迫切,又十分艰巨。

1我国绿色生态农业观念提出的背景

我国绿色生态农业理念之所以被提出,其社会背景有以下两方面:

1.1我国农业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的时期。

我国人多地少,合理有效利用农业资源显得非常迫切。改革开放以来,使得农业生产环境受到工业发展的影响,为了增加农业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由于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农业资源的利用也非常的不合理,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的应注重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寻找新的发展模式,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发展方向,开辟农业发展的新途径。

1.2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传统农业由于受到化肥农药的污染,使得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性受到严重威胁。新提出的绿色生态农业,可以生产出安全可靠的绿色食品,有效的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让绿色生态农业这一崭新的农业发展模式,迅速地落地生根,积极的推广、传播,全面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提高全社会人们的生活质量。

2绿色生态农业模式的特点

绿色生态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以下两个特点:

2.1注重资源的节约,提倡循环利用。

绿色生态农业积极倡导使用生产和生活上的废弃物,不提倡使用化学物质,但并不是完全不使用化学物质,这就要求人们对生产和生活用品进行合理的划分,从而对其进行合理、科学的利用,不浪费有效的资源。

2.2注重以人为本,确保产品绿色安全。

绿色生态农业要求最终产品绿色、安全、营养。虽然根据健康调查,我国现阶段居民的营养良好,但由于化肥农药的使用,食品质量安全风险很大。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提升我国国民的整体营养水平,由于其生产工艺的严谨,从而也从根本上保证了食品质量的安全。

3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3.1改变目前农业发展的不利局面。

我国自实施“三农”政策以来,全面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不可否认,在实际发展进程中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国的耕地面积虽然相对广泛,但人均耕地少,农业配套设施不完善;第二,农业耕地中,中高产田较少,很多土地因为工业中的“三废”等有害物质污染,致使其性质发生改变,不能产粮;第三,大多为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增加粮食产量在短期难以奏效。

3.2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在实施绿色农业的过程中,可以确保农产品的整体质量,以此保证提供的产品是绿色的、无害的。现阶段,我国的农产品生产速度极快,但由于施用有机化肥、农药等化学药剂,容易对人们产生诸多潜在威胁。因此,农业发展目前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中国的人口数量庞大,这就需要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来确保产品的质量。建设绿色生态农业,依据严格科学的程序,改变了原有的农业生产方式,从根本上可以解决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新模式是现阶段农业发展模式中的最高形式,绿色农业观念的提出促使农业发展逐渐进入到一个崭新阶段。但是,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专家和研究学者们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发展需求进行不断的改进,从而实施系统、完备的绿色生态农业,使我国绿色生态农业走上持续发展的健康道路。

作者:赵建中 单位:苏州健雄职业技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绿色生态农业范文2

关键词:海南;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农业经济

从2017年1月17日起,农业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农业部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共同推进海南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省建设合作备忘录》,在“十三五”期间,农业部将与海南省政府共同打造海南特色农业生态循环体系,把海南打造成全国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省[1]。除此之外,海南绿色农产品在当前市场中的认可程度逐渐提升,而且需求在也在大幅度增加。比如在“醉生态———2018冬交会五指山市农产品推介会”上,五指山的绿色原生态农产品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开馆几天内已经售出了5000kg五脚猪、500kg山兰米、250kg白胡椒,总销售金额60多万元[2]。基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海南省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不仅符合我国的方针战略以及相关政策,同时也有利于当地农业经济的进一步提升,具有极强的必要性。从当前研究的情况来看,我国相关研究人员在近几年都针对这一类型的课题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李军[3]在研究中指出:目前海南农业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难题的原因就是生态矛盾过大造成的,想要改善这一情况就应该大力推行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针对这一理念,他从农业政策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措施。袁春剑[4]则在研究中认为:绿色发展是从根本上转变工业革命以来那种以牺牲生态为代价的“黑色”发展道路,因此绿色发展是实现海南生态农业的基本路径,其在实际的论述中也针对如何践行绿色农业的发展,从农药、化肥等农业材料使用方面提出了改善建议。孙铁玉[5]根据近几年的农业发展以及市场经济情况,提出海南农业急需转型为生态友好型农业,这是遵循时展进程的必然选择,而针对这一转型,他运用SWOT分析工具,研究海南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的机遇、威胁、优势与劣势,立足海南省情,针对海南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的瓶颈,提出生态友好型农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综上所述,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经道路,这对海南农业也是同样具有较强的必要性。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虽然海南农业已经逐渐向绿色生态的方向发展,但是总体发展速度仍不是很快,且存在一定的漏洞,这会影响到海南生态农业的发展进程。该研究是基于海南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现状进行的研究,根据发展现状分析出影响海南绿色生态农业发展进程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以期促进海南生态农业的发展,为海南农业的综合性发展提供助力。

1海南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2003年,原国家农业部农垦司司长、原绿色食品协会会长刘连馥先生就在“亚太地区绿色食品与有机农业市场通道建设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了“绿色农业”理念[6]。生态农业概念于2006年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被提出[7]。这两大概念一经提出,促进了海南这样的农业大省的相关研究。并且海南当地也在逐渐扩大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范围,提高其发展速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2017年,海南省因实施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战略,不仅推动297家规模养殖场完成环保改造,新建有机肥加工中心4个,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从30.0%提高到45.3%,还实施化肥农药减施行动,实现农药使用量连续两年零增长、化肥施用量增幅连续两年下降,大幅度升高了农业循环率[8]。这不仅提高了海南地区的农业经济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速度。2018年,海南农博会第九届的主题就是“循环、绿色、品牌、农业”,其绿色农产品和生态农业用具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据统计,该场农博会人流高达19.9万人次,现场销售额达1061万元;签订订单23宗,交易金额14.34亿元[9]。2019年,海南省生态总站的相关人员深入屯昌县屯城镇海南嘉乐潭公司种植基地考察督导农业农村部支持的农村能源综合建设项目[10],该项目以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为指导,依托屯昌县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创建基础,以此来达到改善种植园农业生态环境,提升土壤地力的目的。

2海南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2.1绿色生态农业技术问题偏多

就我国整体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情况来看,其发展时间较晚,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在这样的背景下,海南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水平以及相关技术水平均偏低。具体来讲,海南当地相关部门在更新绿色生态农业技术过程中,以市场化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土壤保育和降低农业环境污染为目标进行了技术层面的改善,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11]。但综合海南绿色生态农业技术的整体水平情况来看,其技术层面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首先,由于相关部门对于整个海南地区的农业资源以及各区域农业类型的分布不是十分清楚,从而导致当前的绿色生态农业技术并不适合海南到各个地区,这不仅影响了绿色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同时也影响了整个绿色农业技术的精细化改革。其次,目前海南地区的绿色生态农业技术中,缺少加工废弃物资源利用的相关技术,从而导致海南目前的绿色生态农业仍是以肥料化利用为主,这在降低了海南绿色生态农业综合收益的同时,也提高了整个技术的推广难度。再次,海南当地的绿色生态农业技术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从而导致在绿色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恰当的操作,这将会影响当地绿色生态农业种植,不仅不能保护生态环境,还会对当前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最后,综合当前的海南绿色生态农业技术研究情况来看,整个项目的研究不仅缺少研究平台,而且也缺少专业的研究人员,整体的研究工作较为分散,研究效率普遍偏低,很难形成系统且权威的理论。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海南省在绿色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技术水平方面的多个问题,而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改善,不仅会影响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效率,同时也会影响其发展质量。

2.2资金回流速度较慢,影响绿色生态农业发展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从生产资料的投人、生产到收获、运输、加工包装、销售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财力投人,投资收益期较长,初期效益不明显,这就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才能让整个项目顺利进行[12]。海南省当前的绿色生态农业项目的资金支持主要来源于政府扶持,但是这笔资金较为有限,所以无法给于海南省当地相关项目充足的支持。而就海南省绿色生态农业项目的资金回流情况来看,其存在资金回流速度较慢的情况,这将会为海南省绿色生态农业的相关项目发展增加更多的资金压力,以下就是导致该问题产生的原因。首先,绿色生态农业项目的经营主体实力不强。综合海南省当前的绿色生态农业经营状态情况来看,其主要是以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农民或者专业合作社为主[13]。整体经营模式较为单一,经营资源较为分散,整体缺乏一定的规模化,使其无法集中力量开拓市场,这就是导致海南省绿色生态农业变现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缺少平台和政府部门的系统性支持。海南省相关政府部门在针对绿色生态农业的扶持中,仅是每年选择数量有限的项目进行扶持,其项目挑选以及扶持方式都缺乏一定的系统化,且扶持内容较为单一,从而影响相关项目的扶持效率。最后,缺少科学的营销计划。由于海南省绿色生态农业的相关产品属于新型农产品,其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仍采用传统营销模式进行销售,导致这些农产品无法突出自身特色,降低市场影响力,进而影响销售效果,减少销售收入。

2.3政策法规缺少针对性,且匹配度偏低

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事关当代人福祉和后代永续发展。针对海南省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其关键点之一就是要加快相关政策的改革和创新,着力构建一整套适应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并要避免把农业生产与绿色生态环境保护对立起来[14]。由此可见,政策的制定与落实对于海南省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海南省绿色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却存在相关政策法规缺少针对性,且匹配度偏低的问题,这也是海南绿色生态农业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的问题。针对性方面,海南省目前的绿色生态农业政策多是从侧面入手,比如《关于落实设施农业用地政策的建议》中提到绿色生态农业的用地问题[15];《海南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6—2030)》中提到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并肯定了这一项目的意义和重要性[16];《化肥农药减施及土壤改良工作方案》则是从绿色生态农业的角度出发,对化肥等使用进行规定[17];《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和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方案》等多个绿色生态农业的相关提案和规定[18]。整体缺少系统的,且针对性较强的绿色生态农业政策以及法规,且以上政策内容和时间过于分散,减弱了政策连贯性以及效力。特别是在实际落实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化,政策落实受到了较大的干扰,影响了海南省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进程;匹配度方面,海南省当前存在的绿色生态农业的政策法规与绿色生态农业项目缺少一定的匹配性,其缺少切实准确的政策条例。比如相关技术的引入、标准鉴定等规定、生态农业项目的规范条例、绿色生态农业项目的资金支持规定等[19]。且当前的政策并没有根据海南当地的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情况确立具体政策,从而导致海南省绿色生态农业的相关政策,在具体落实的时候,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降低了政策的保障力度和支持力度。综合情况可知,海南省绿色生态农业政策缺少一定的针对性和匹配度,这一问题急需解决。

3海南绿色生态农业发展问题的对策

3.1进行切实有效的绿色生态农业技术改革

由上文的分析可知,海南绿色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提高海南省农业部门对当地农业资源,以及各区域农业类型分布情况的掌握程度,并针对整体情况进行类型划分,根据各个区域农业类型特点,研究针对性较强的绿色生态农业技术,并且以各区域为基点进行相关技术的实践以及推广,以此来提高整个绿色农业技术的精细化改革程度,促进当地绿色生态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其次,提高农业资源再利用以及废弃资源处理等方面技术的研究力度,尽可能利用生态循环农业过程中的物质替换化肥等资源的使用。此外,加大土壤质量提升以及化肥替代品的研究。同时还需要通过引入先进学术理念来为本土技术的创新提供思路,并加大实践力度,以此来保证该技术的可操作性,同时也可以提高该技术的研发效率。再次,确立统一的绿色生态农业衡量指标,以此来保证绿色生态农业项目的正常进行,以及突出“绿色”“可持续发展”等主题。最后,构建大型的绿色生态农业技术交流平台,其不仅要涵盖海南省当地的相关学术内容以及人员,还应该引入我国各地区乃至海外的相关学术成果以及人员,在该平台中要定期的开展技术研讨会,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大幅度提高海南地区有关绿色生态农业资料的储备量,并为当地研究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交流渠道,促进技术的研发。而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缺少,可以通过与高校以及相关实验室的合作,来进行技术人员的引入。

3.2提高资金回流速度,促进绿色生态农业发展

由研究可知,资金对于海南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来讲极其重要,但目前的海南绿色生态农业行业资金回流较慢,整体发展主要依靠政府扶持,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建立大型的海南省绿色生态农业商会,以此来集合海南地区绿色生态农业资源以及经营主体的综合力量。该商会不仅需要组织展会、销售交流会等,还应建立专门的销售部门,对海南绿色生态农业资源进行科学的销售,该销售计划要以大型订单为主,小型订单为辅的模式进行,并将市场范围拓展到海外。这样才能提高海南绿色生态农业产品的销售力度以及销售实力,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资金回流速度,促进该项目在海南区内的推广。其次,海南省的相关部门,应该制定系统的绿色生态农业扶持计划,在扶持计划当中,不仅要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还应该给予技术、人员以及政策方面的支持,并且要成立专门的部门对绿色生态农业项目进行前期的考察以及后期的回访,以此来保证项目的顺利落实,同时也可以避免无用项目的资金占用,提高扶持资金的利用率。除此之外,还应该设立绿色生态农业项目基金,集合相关企业以及政府的资金力量来发展当地绿色生态农业项目。最后,除了商会需要设立专门的营销部门,以此来提高相关经营主体的销售水平。此外,相关部门还应鼓励农户再学习,并成立相应的学习组织,让农户等绿色生态农业的经营主体学习新的销售理念和知识,并设立法律法规咨询点,为农户进行绿色生态农业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销售法案的解读,这将有助于绿色生态农业在海南地区的推广。

3.3加强政策法规的针对性,提高政策法规的匹配度

合理的政策法规是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的保障和前提,而由上文的分析可知,海南省在绿色生态农业的政策法规设立方面,缺少一定的针对性,且匹配程度偏低,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首先,加强政策法规的针对性。海南省的农业部门以及相关部门要针对海南地区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现状进行相应的考察,并结合海南农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设立针对性较强的政策法规,比如出台“绿色生态农业管理法案”等,在其出台的政策法规中,要系统地进行相关内容的规定。可以以绿色生态农业的运作流程为基础,从选种、土地使用到最后的销售等环节进行系统化政策法规的规定。这也有助于提高整个政策法规的连贯性,提高政策效力和落实力度;其次,相关的政策法案在确立时应确定主体政策方向,之后让各地区部门根据各地区农业区域情况进行政策的明细化处理。在落实过程中也要制定完整的落实规划,并明确落实过程中的工作重点。整个过程既要保证政策法案符合当前绿色农业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同时也要符合海南农业发展的大体趋势。这样可以促进整个政策法规的落实,进而推动海南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

4结语

绿色生态农业范文3

关键词:农业;绿色生态;资源利用

1瑞昌概况

瑞昌市地处江西省最北端,长江中下游南岸,史有“通衢”之称。国土面积1423km2,总人口46.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2万人,占69.2%;农户总数7.5万户,农业劳动力总数为15.76万人。全市耕地面积1.77万hm2,占12.5%,其中水田面积0.84万hm2,占5.9%。土壤类型以红壤、石灰(岩)土和水稻土三类为主,占土壤总面积的92.5%。地貌主要为丘陵、山区,全市主要分为南中北和城郊四部分,南部和中部为山区,主要是粮食、油菜、山药、茶叶种植区域,北部为丘陵,主要是油菜、棉花种植区域,城郊主要为蔬菜、粮食生产种植区域。

2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2.1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瑞昌市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关于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要求,以推进绿色生态农业、资源节约型农业为抓手,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理念,转方式、调结构,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建设。一是领导重视,市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十大行动的实施意见》,成立领导小组。先后出台《瑞昌市关于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实施方案》《瑞昌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瑞昌市畜禽养殖污染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10多个促进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的文件。二是落实政策,加大对粮油、蔬菜、茶叶等农业绿色标准化基地建设、瑞昌山药等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禁养殖区养殖场拆迁、植保大型药械购置、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融合示范等扶持力度,为绿色生态农业各项工作推进提供有力资金保障。

2.2工作实施成效

一是促进了以绿色为引领的基地建设。通过开展绿色生态产业标准化建设行动。全市每年创建粮油标准化基地3个,茶叶标准化基地2个、水果、中药材标准化基地各1个,山药标准化基地2个,蔬菜标准化基地2个,畜禽标准化示范场2家,标准化渔业示范生产基地3个,总面积0.66万hm2以上。二是促进了以绿色为根基的质量提升。围绕质量安全,加快构建放心农产品体系,全市已创建“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69个,其中有机、有机转换农产品8个,绿色农产品3个,瑞昌山药品牌获得2017年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主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三是促进了以绿色为特征的技术推广。坚持普及绿色防控技术推进农药零增长行动,实现监测向信息化、技术向绿色化、服务向专业化。实现了省、市、县三级病虫害监测实时会商。全市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1%。生物农药使用面积达到1.54万hm2。四是促进了以绿色为底蕴的环境保护。全市秸秆还田面积已达0.66万hm2,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7.21%;全市禁养区内281家养殖场已完成拆除关闭。绿肥种植面积0.13万hm2,有机肥替代面积0.13万hm2。提前实现了化肥、农药零增长目标。

3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虽然瑞昌市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效,得到上级业务部门肯定,但是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与党的提出的实现乡村振兴,建设和谐秀美幸福江西还有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绿色农业发展规模经营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近年来,通过加强宣传,瑞昌山药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未形成统一品牌。新型主体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公水平不高。绿色技术推广主要以开展试验示范为主体,没有形成全市上下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局面。二是体制机制有待完善且区域发展不平衡。绿色生态农业标准体系、考核体系不健全,区域发展北片乡镇工业为主,农业发展相对偏弱。南片乡镇整体示范效果好、成效显著。三是绿色生态补偿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动力不足。四是农业从业者年龄偏大,难以掌握农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应用,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4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建议

绿色生态农业是资源高效利用、产品安全、经济高效的现代农业。全面实现瑞昌市“实干创新、五大升级、全省十强、全面小康”奋斗目标,就必须面对现实,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坚实举措,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打造全区域、完整产业链的绿色生态农业样板,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

4.1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明确发展定位

农业是全面小康的基础。瑞昌市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有基础、有潜力,必须高度重视、加大推进力度。加强宣传,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和广大市民强化绿色生态理念,转变思想观念。把握“绿色”“生态”特征,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主体,坚定不移地走规模适度、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以及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制定瑞昌市绿色生态农业发展行动计划,加快部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创建。培育创建特色农业、休闲农业为抓手,实施“体育+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全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4.2制订绿色产业标准,构建安全体系

围绕瑞昌市粮食、蔬菜、茶叶、山药、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及主导产品,加快制定彰显瑞昌市特色、符合国家、省标准的绿色生态产业及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逐步建立瑞昌市农产品绿色生态标准体系,实行农产品优质优价。创建一批生产设施、生产过程标准化的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示范点、示范区,推进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整合瑞昌山药、茶叶、优质大米品牌,打造一批名、优、特农产品,充分利用瑞昌山药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提升瑞昌市茶叶、大米等农产品竞争力。以“互联网+”引领现代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构建品牌营销平台,扩大品牌影响力和经济效益。

4.3加强污染综合整治,建设秀美乡村

开展农业生态环保护与综合治理。重点围绕瑞昌市长河、横港河、南阳河流域开展农业源污染综合整治行动。在各级农业示范基地、高标准农田等区域,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改良、地力培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建设化肥农药零增长示范区,在农田建生态田埂、生态沟渠,坡耕地建生态拦截沟、拦截池,实现农业面源污染有效治理。制定绿色发展规划,统筹土地平整、土壤改良、水土保持、农田防护和生态环境等工程,逐步推进长河、横港河、南阳河改造,使其成为生态涵养、农业灌溉、休闲观光等多功能一体的绿色景观河。

4.4建立绿色补偿机制,实现资源利用

绿色生态农业范文4

关键词: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化

1和龙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1.1特色优势产业逐渐壮大

和龙市已形成了以有机大米、食药用菌、林下参种植、果蔬产业、辣白菜、特色畜牧业为主的高效农业。全市粮食产量稳定在8000万千克左右,以平岗绿洲为核心,以元池米业和众鑫米业有限公司为龙头,整合全市稻米产业资源,形成稻米生产加工产业联盟;以大阳参业生态园、兴林科技桑黄小镇、地福来藻类活性细胞养殖基地为龙头持续发展特色产业,食药用菌、林下参、北五味子、灵芝等发展态势良好。果蔬产业开启链式发展新模式,依托产能1亿千克果蔬冷藏保鲜基地建设,果蔬种植与加工进入紧密关联期;朝鲜族特色食品产业实现蓬勃发展,以元池地窖辣白菜公司为依托,初步建成元池地窖辣白菜产业园,辐射带动若干个扶贫搬迁村开展传统地道的辣白菜生产;特色畜牧业发展良好,延边黄牛、雪貂、黑毛驴、珍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稳步推进畜牧高端产业园建设,22处养殖基地投入使用。

1.2着力实施农产品品牌培育战略

坚持推进品牌发展战略,围绕支柱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提升企业品牌意识,积极指导企业创建品牌,扩大品牌知名度,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品牌竞争力。做大做强地域知名品牌,大力发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成功创建了“省级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大力推进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建设工作,获批筹建长白山冷泉大米品牌示范区、吉林省长白山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龙长白山冷泉大米”入选首批全国革命老区“一县一品”行动品牌;加快“长白山野山参”品牌建设,加大食用菌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力度;积极培育畜牧业品牌,扩大“无抗肉”试点示范,重点培育雪貂、驴、森林猪、延边黄牛等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1.3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围绕“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目标,积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形成了一批带动能力强、发展效益好的优势产业,将农村一、二、三产业紧密相连,让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和农村繁荣稳定。近年来,和龙市围绕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积极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根据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510家、专业农场151家,涉及种植、养殖、农机、特产等各行各业,涌现出有机大米村、圆葱村、草编村、明太鱼加工村、乡村旅游村、特色畜牧业村等特色“一村一品”项目村,对于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在市政府的牵头下,组织成立了和龙市农林特产协会,积极探索特色农产品销售运行机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城乡居民对休闲消费需求高涨,和龙市休闲农业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目前,和龙市以农、旅、文一体化为战略布局,以水稻、果蔬、中药材、林产品和冷水鱼等农业产业为支撑,形成了集休闲、养生、观光、采摘、体验、娱乐、餐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融朝鲜族民俗文化、古渤海文化、农耕科技文化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园区,目前部级、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园区)有7家。

2和龙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新思路

全力抓好和龙市边疆农村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以特色、生态、高效、安全、开放为要求,以休闲农业为载体,依托长白山特色优质资源,着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强化特色优势,加快农业转型升级,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品安全、产出高效、边贸兴旺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2.1加快推进集体土地股份合作经营模式

以农村集体资产、土地、技术、市场和信息等生产要素为纽带,以股份经营、合作经济、资产盘活和创新发展为基本特征,以股份制、租赁制和承包制等为主要经营形式,加快推进集体土地股份合作经营模式。通过市场化运作,进一步加强与龙头企业的合作经营,努力实现村集体土地资产收益最大化;以村级为单位全面整合农村现有项目、资金和土地资源,对优势涉农产业进行社会化分工、市场化经营,鼓励带动优势涉农产业发展。集体资产收益主要向无劳动能力的贫困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和因病致贫家庭倾斜。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其他经营主体通过托管、托养和入股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

2.2做大做强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

坚持市场导向,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实施“一村一品”计划,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完善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体系,分层级、分类别,以“吉字号”公用品牌为引领,带动和龙市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跟进,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外向型和优质安全发展,提升品牌产品附加值。提升“和龙长白山冷泉大米”的品牌影响力,加快“长白山野山参”品牌建设,加大食用菌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力度,打造杂粮、杂豆品牌。积极培育畜牧业品牌,扩大“无抗肉”试点示范,重点培育雪貂、驴、森林猪、延边黄牛等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提升行动,扩大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

2.3创造共享模式

绿色生态农业范文5

关键词:体验经济;生态农业;绿色营销;困境;应对策略

受绿色消费意识缺失、绿色生产技术落后和绿色品牌建设滞后等因素影响,当前生态农业营销活动面临多元困境。为有效破解生态农业的绿色营销难题,需要将绿色要素、绿色理念引入农业生产全过程,通过整合生态农业绿色营销所需要的技术、人才和资金等多种资源,为消费者提供全过程可追溯、全方位影响的绿色消费体验,充分释放生态农业绿色营销效能,加快形成绿色有机、品质优良的生态农业发展新格局。

一、体验经济视角下生态农业绿色营销困境

(一)市场氛围乏力:绿色消费意识有待培养,消费体验不佳

体验经济理念下,消费者在购买生态农业产品时,不再单一关注产品价格,更重视个人的消费体验。受消费能力和农产品特殊性影响,目前尚未形成全面覆盖、全社会遵循的农产品绿色消费环境。首先,受消费能力、产品购买力和购买意愿等因素影响,部分收入水平较低、对绿色健康重视度不足的消费者未形成绿色消费意识,制约了生态农业绿色营销。其次,受农产品产地、品质和口感等因素影响,一旦存储、运输和配送等某一环节出现失误,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体验,对生态农产品的市场口碑和品牌产生负面影响。最后,目前生态农业绿色消费环境暂不成熟,大众对生态、有机农产品知识的了解还不充分,生态农产品市场监管并不到位,影响了农产品绿色、健康消费氛围的有效塑造,延缓了生态农产品绿色营销市场建设进程。

(二)产品供给乏力:绿色生产技术落后,产品结构不合理

绿色营销强调将生态意识、低碳理念融入产品生产、加工和营销等全过程,并制定有利于维护生态环境的营销策略。受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产品结构等因素影响,目前尚未形成优质、特色的生态农业产品供给体系,影响绿色营销持续乏力、系统化开展。其一,绿色生产技术研发与推广力度不足。目前生态农业从业者缺少绿色生产、加工理念,为节省生产成本、扩大产量,未能推广和应用现代、绿色的生产技术,甚至出现了农药、机械替代的“假生态农业”现象。其二,生态农业生产种植缺乏特色化和规模化,农产品结构不合理。由于生态农业种植与市场需求之间“衔接度”不够,对体验经济了解不足,造成了生态农业产品供给与消费者需要“供需失衡”的问题,挫伤了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其三,生态农产品的生产、种植和加工过程缺少健全、完善的法律监管机制。在农作物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农药、化肥等现象,部分食用农产品存在农残超标问题。受产品标准化认证机制不完善、市场监管难度大等因素影响,甚至出现了伪造绿色食品的现象,严重干扰了生态农业绿色营销秩序。

(三)市场营销乏力:绿色品牌建设滞后,营销支撑能力不足

目前生态农业营销多使用传统营销模式,未能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缺少品牌建设和优质消费体验,造成生态农业绿色营销市场建设滞缓问题。第一,从认识源头上看,多数生态农业企业仍然停留在传统营销认知状态,对绿色营销模式认识并不全面。开展绿色营销需要企业加大成本、人才和技术投入,增加了企业营销转型的失败风险,影响了生态农业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积极性。第二,从品牌建设上看,由于生态农业生产稳定性差、投资周期性较长,多数生态农业经营者和投资者急于回收投资,缺少长远品牌战略,影响了产品的辨识度和消费体验、市场竞争力。当前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大众绿色消费习惯逐渐形成,想要有效打破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壁垒,扩大农业产业价值链,需要发展绿色营销,建设绿色产品品牌。第三,从营销支撑力看,目前生态农业领域物流体系、冷链技术和电商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影响了绿色农产品的品质和口感。同时,人才、技术和金融服务等资源的缺失,也影响了生态农业绿色营销模式转型升级。因此,在体验经济下,开展生态农业绿色营销活动,不仅要充分考虑市场需要,更要将可能引发的环境后果作为产品营销的出发点,通过平衡消费者、企业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二、体验经济视角下生态农业绿色营销的应对策略

(一)以绿色生产为前提,夯实生态农业绿色营销的“产业基础”

在现代农业科技、智慧生产设备优势融合发力下,农业行业进入“智慧农业”发展新阶段。绿色营销是以生态、可持续理念为导向的全新营销理念,在开展生态农业绿色营销时,要充分利用智慧技术对农业产业链进行升级、改造,夯实生态农业绿色营销的产业基础。首先,要精准产品定位,夯实营销基础。体验经济视角下,开展生态农业绿色营销时,要以发展绿色生态、无公害农业产业为基础,通过建设生态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引导农业企业申报绿色食品认证,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为消费者提供“原汁原味”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其次,要加大绿色科技、设备研发力度,完善技术保障。通过总结传统农业的优势经验,持续做好生态农业的绿色科技及设备研发工作,大力发展绿色生产。要加大智慧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加快绿色生产技术与生态农业融合进程。最后,要引导消费者参与生态农业的生产、种植和加工过程,通过采用客户定制营销、消费者众筹等营销模式,收集和关注消费者对生态农业的产品需要,及时调整农产品结构类型,实现品质感、市场需求与消费者体验的有效融合,构建绿色生态的农产品体系。

(二)以模式创新为主体,破解生态农业绿色营销的“发展瓶颈”

在体验经济理念下,以优质体验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品牌传播为核心的绿色营销模式已成为破解生态农业营销困境的重要策略。其一,要引进“互联网+”营销理念,通过组织开展“直播带货、公益助农”“订单采购”等新的生态农产品销售模式,扩大生态农产品的营销路径,缓解生态农业营销难、成本高的现实问题。其二,要积极发展绿色供应链物流体系,通过筛选良好的冷链物流合作方,减少农产品物流损耗,破解农产品绿色营销过程中的“保鲜”“保品质”等瓶颈难题,确保农产品的配送效率与品质。其三,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通过为相关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低成本的金融服务产品,探索期货价格保险机制,积极推进生态农业营销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三)以产品溯源为补充,增加生态农业绿色营销的“透明度”

在智慧农业环境下,要依托智慧生产技术与可视化设备,打造智慧、透明的农产品溯源体系,使消费者对生态农业产品生产、加工的全过程进行持续追踪和全面监督,为消费者提供公开、透明的产品信息。一方面,要完善生态农产品溯源体系。构建包含种植信息模块、生产加工模块、物流信息模块的农产品溯源体系,使消费者实时了解生态农作物的生产、加工及制作过程,形成生态农业产品与消费者的全新信任和体验机制。另一方面,要用好产品追溯系统,助力生态农产品绿色营销。要积极普及溯源知识,将产品追溯体系作为生态农产品绿色营销的重要卖点。通过为消费者提供完整、透明的生态农产品可追溯信息,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度,要依托智慧技术对农产品的物流、配送过程进行持续监控,便于消费者及时查询产品物流状态,改善消费者的农产品购物体验,以透明营销助力绿色营销。

(四)以品牌建设为核心,增强生态农业绿色营销的“情感依赖”

体验经济时代,生态农产品不再是一种简单“食物”,而是为消费者提供情感交流体验的重要元素。因此,要改变传统产品营销思维,借助优质品牌来推广、营销生态农产品。第一,要注重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偏好和绿色消费意识,实现绿色营销与消费偏好形成情感共振,助力绿色营销转型。通过赋予农产品应有的文化内涵和品牌意境,使消费者与农产品品牌之间形成情感共鸣,提升农产品的品牌价值,使消费者对生态农产品形成良好的情感依赖。第二,要重视建好生态农产品品牌,凝聚农业产业发展动力。地方政府要做好生态农业品牌认证机制,提高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社会认知度。企业要加大品牌注册、保护机制,通过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助力生态农产品绿色营销。第三,要做好口碑管理,持续改善消费者的购买体验和认知印象。要注重收集消费者的产品反馈和消费体验,重视做好口碑管理和售后服务建设,实现绿色体验营销的良性循环。

(五)以平台搭建为基础,凝聚生态农业绿色营销“优势资源”

在创新生态农业绿色营销模式时,要整合优势营销资源,搭建产销一体化的资源共享平台,推进绿色营销转型、升级。首先,要以现代营销理念对生态农产品进行可科学、合理的等级分类和延伸加工,结合科学、合理的农产品定价策略,制定符合市场规律的产品营销价格,延伸生态农业价值链。其次,要积极推进绿色设计和绿色包装,为生态农业产品注入绿色内涵。在确保生态农产品功能基础上,诠释绿色理念,尽可能选择绿色包装材料,降低产品包装材料消耗,减少产品包装、设计造成的环境污染。最后,要打破传统单一的营销模式,针对生态农业产品实际、大众绿色消费习惯,搭建电商营销平台。要加快生态农产品与相关产业联盟机制建设进程,通过构建生态农产品价值链,持续降低营销资源消耗和成本支出,推动生态农产品绿色营销机制全面升级。

参考文献

[1]白世贞,吕爽,吴绒.黑龙江省农产品营销模式创新及其运作机制研究——基于供给侧改革视阈[J].当代经济管理,2016,(10):26-31.

[2]雷锦桂,王利民,仇秀丽,黄颖,翁伯琦.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产品绿色加工与营销对策研究[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7,(2):76-81.

[3]韩祖奇.当前我国生态农业绿色营销发展策略研究[J].农业经济,2018,(6):118-120.

绿色生态农业范文6

改革开放30年来,长江三角洲区域与珠江三角洲区域一样,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地区在经济、社会、生活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外资,推动产业与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重组具有重要意义和示范指导作用。但是,在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环境质量大不如以前,一些区域的水、空气和土壤等资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进入21世纪,在以工业化、城市化为特征的价值观中,长三角区域社会物质财富大量积累的同时,也过度消耗着日趋短缺的自然资源。工业废气与生活污水大量向空气、水体和土壤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质量问题,对公民的健康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人们开始反思长三角地区30年来的“先污染、后整理”发展道路的弊端,逐步意识到“就污染治理污染”思维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从工农业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解决环境污染的办法,预防环境问题的再出现。现在人们认识到农林业生产,除了粮食与林业用材之外,农业与林业还应发挥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特别是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作用。如何发挥利用农林业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这对长三角地区的农林业与农村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进一步正确规划,也需要实践者与理论者进一步深入探讨。

1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在江苏沿江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和南通8个城市,在浙江北部包括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和台州7个城市,共16个城市构成。

1.1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长三角区域是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区域之一,已具备构造世界级城市群的基本条件。2007年,长三角区域以占全国1.1%的土地面积,占全国6.3%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18.7%的生产总值。其中,第一产业中的农牧渔业占全国的5.7%;粮食产量占全国的3.9%,人均占有粮食236kg,已成为我国商品粮的主销区;第二产业占全国的20.9%;第三产业占全国的19.7%。长三角经济发展继续保持着拉动国内经济增长重要引擎的作用。在长三角地区经济活动中,江苏沿江8市占长三角地区经济比例大部分指标都在45%左右,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江苏沿江8市GDP占长三角的44.0%,第一产业占45.7%,第二产业占47.2%,粮食总量占64.5%。

1.2经济总量再上新高

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形势下,长三角区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国民经济发展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逐步趋稳,财政收入不断上升,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全年经济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①面对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势,长三角区域坚持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生产总值达到70675亿元,平均增长12.6%,高于2009年1.6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例达到17.8%,与2009年基本持平。其中,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32407亿元,平均增长12.6%,总量占GDP比例达到45.9%。②分板块看,江苏、浙江板块经济总量占比分别为46.5%和29.3%,均比2009年提高0.5个百分点;上海板块总量占比24.2%,比2009年下降1个百分点。③分城市看,长三角16城市中有13个城市GDP总量超过2000亿元,10个城市增速超过平均增速,其中江苏板块增速均超过平均增速。生产总值在前5位的城市为上海市16872亿元、苏州市9229亿元、杭州市5949亿元、无锡市5793亿元和宁波市5163亿元。增速前5名的城市为泰州市2049亿元,增速49.2%;扬州市2229亿元,增速24.6%;镇江市1988亿元,增速24.4%;南京市5131亿元,增速23.1%和常州市3045亿元,增速21.6%。

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回暖,长三角财政收入创新高,财政收入总量前5名的城市为上海市2874亿元、苏州市901亿元、杭州市671亿元、宁波市531亿元和南京市518亿元。长三角区域财政收入主要是工业生产形势快速向好,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47392.41亿元,同比增长26.0%,增速比2009年提高21个百分点。分板块看,上海、浙江板块占比提升,分别为20.4%和28.2%,比2009年提升0.1个和0.4个百分点;江苏板块占51.4%,下降0.5个百分点。分城市看,长三角16城市中有13个城市第二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有10个城市增速超过平均增速。总量前5名的城市为上海市7218亿元、苏州市5254亿元、无锡市3209亿元、杭州市2844亿元和南京市2328亿元;增速前5名的城市为嘉兴市增速39.8%、宁波市增速35.4%、台州市增速35.1%、扬州市增速34.7%和泰州市增速31.7%。与此同时,第一产业产值比2009年下降0.5%;第三产业产值比2009年上升3.1%,对财政收入影响在增加。

长三角区域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了城市群的发展。城市化体系已形成了由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县属镇和乡镇组成的6级城镇体系,城镇等级齐全,类型多样,各类城市的数量也呈现出“宝塔型”的特点,大、中、小城市的数目之比分别为4∶18∶29。但是,县属镇和乡镇组成的城镇体系发展不够,这样一种城市体系结构,会使特大城市、大城市和中等城市人口盲目膨胀。近年来,由于长三角省辖市城市人口追求地方最大化,区域协调缺乏约束力,产业与人口增多,往往忽视了城市工业与生活污水的处理,直排现象时有发生,使减排工作发展不到位,出现了污染加重的现象。

1.3环境资源的标准

长三角区域在城市化的过程当中,由于人口高度集中,资源环境问题也比较突出。对此,美国有一个标准统计,即100万城市人口新陈代谢需要62.5万t水,同时排出废水50万t;每天需要的食品2000t,各种固体废弃物要2000t;需要煤3000t,排出尘埃160t;需要油2800t,排放二氧化硫160t;需要天然气或者煤气2700t,排放二氧化氮100t。根据这个计算,各级政府应考虑城市发展需要有多大规模,有多少需要进入的物资,有多少东西是排出来的废物。以此为基础,才能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2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进入新世纪,长三角区域在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下,融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具有区域性、服务性的现代农林业往往被忽视。由于长三角土地资源开发过度,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急剧增加。使长三角地区的水系、土壤、城市空气等环境污染严重,这使长三角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加之长三角地区因外地劳动力转移来的比较多,人口密度大幅提高,土地承载压力本来就很大,使得长三角地区的农林业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由此造成了长三角地区农林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面临严重困扰和严峻挑战。#p#分页标题#e#

2.1水污染严重

长三角区域出现酸雨、水体污染严重。由于在中国第一条大河长江两岸,建立了许多化工企业,对长江流域水环境带来了威胁,长江出现了水质轻度污染加重的现象;太湖、洪泽湖和宝应湖等湖泊,生活污染物及农业上过量的化肥使用,又遇到大雨,污染物及化肥进入水体,使之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2.2空气污染

近几年检测,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和南京等城市PM2.5浓度,数据均不达标,特别是2011年长三角地区的城市空气细颗粒物污染严重,灰霾“元凶”PM2.5天气有所增加,是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物。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燃烧排放,汽车尾气排放,同时受春节烟花爆竹燃放和夏收秸秆焚烧影响。2月和6月的PM2.5浓度超标相对较多,PM2.5占PM10的比例基本在80%以上。这些数据也和苏南城市的灰霾天气分布一致。由于长三角城市化发展很快,其上空阴霾现象时有发生,天气预报这个地区是晴天,飞机在3500m上空拍到是蓝天,天地线很明显,2500m看到一些浮云,1500m大地看不清楚,500m的下方大家看到城市笼罩在烟雾当中。但是,这个城市没有雾水蒸气天气预报,主要是大气里面的微小颗粒,分别带来大气氧化剂这些微小型离子在空中,最后形成复合型的大气污染。

2.3农业与农村的污染

发展现代农业经济不能靠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在做农林业招商引资工作时,既要看重经济效益,也不能忽略社会效益,最大程度减轻环境的负担。农林业生产上过量使用肥料、不合理使用农药,农村生活垃圾堆放,随地大小便,露天厕所,都对农村水体与土壤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造成农村水体与土壤的污染。农业与农村环境的污染,一般是通过水体污染转化而产生,它们可以单独起作用,也可以相互重叠和交叉进行,属于点源污染的一类。随着农业现代化,特别是农业化学化水平的提高,大量化学肥料及农药散落到环境中,土壤遭受非点源污染的机会越来越多,其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如果不重视生态农业与无公害农业,在水土流失和大暴雨等自然灾害影响下,污染面积会不断地扩大[2]。

2.4长三角城市与三亚市、伊春市生态环境对比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建设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目前,我国的海南三亚市、黑龙江伊春市是中国最美丽的城市。城市非常透明,到处是绿化,这里没有阴霾;森林覆盖比例很高,远处被森林覆盖绿色的山很清楚。

在此强烈反差对比情况下,长三角生态环境形势相当严峻,而造成这一严峻形势的因素复杂而深刻,有历史上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以煤为主的能源供给和重化工工业结构,巨大的人口转移及消费转型(汽车尾气)、全面快速的城市化、外向型经济以及人与自然的价值观等诸多历史、文化和经济原因,形成了罗马俱乐部所称的“世界问题复合体”。而且,这些因素在短期内很难改变。以下通过具体案例进行说明。

案例1:南京市PM2.5浓度占PM10(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50%~60%。2008—2010年,南京市城区PM2.5年均值呈逐年上升趋势,平均浓度为63μg?m3,超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0.8倍。2010年南京城区PM2.5年平均值70μg?m3,超标1倍;而2011年截止到目前,南京的PM2.5年均浓度为52μg?m3,仍超标0.5倍。PM2.5最高值出现在大年除夕至初一,当时超标2.21倍。据陆晓波分析,南京PM2.5污染也是有规律可循的。7—9月受夏季降雨及有利扩散条件的影响,PM2.5超标的几率相对较小;而在秋冬季节,受区域雾霾天气影响,排放的大气污染物难以扩散和清除,则易造成PM2.5浓度超标,占PM10的比例一般在60%以上。

案例2: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新华村,全村居民7000多人,曾被评为“全国十佳小康村”,“全国文明村”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基地”。在江苏省常州市老百姓的眼中,曾经是常州集体经济辉煌的代名词。城里人知道它,是因为它曾经创造了集体经济发展的奇迹,由一个以农业加工业为主的村子发展成为产业多元化的现代化农村;农村人知道它,是因为它曾惠及新华村村民的各种福利让他们羡慕不已;出租车司机知道它,是因为全国各地前去取经的人们。接着,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春江镇新华村的村办企业正式成立江苏常恒集团,为新华村全体村民所拥有。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常州金瑞会计事务所评估,“常恒”商标无形资产价值达到1.8亿元。其后,常恒商标不断增值,2001年前后,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费孝通视察常州时,专门给常恒集团题词:“中国常恒,配套巨人”。至2002年,据国家相关部门评估,“常恒”商标无形资产价值已升值至5亿多元。也是在2002年,常恒集团总资产已达5.6亿元,年产值超10亿元。随后,春江镇新华村在物质财富积累的思想指导下,化工企业也大量发展,造成空气和水系污染、土壤退化、臭氧层破坏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区域环境问题。原本美丽的春江镇新华村现在变成了癌症村,2003—2007年已有100多人死于癌症。

3发挥农林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用

就农林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而言,我们回溯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工业与农林业的关系经历了开发、漠视与反思的过程。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传统工业、农林业经济发展仅注重生产能力,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现代农林业的发展,农林业在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方面的作用与功能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第二产业的过度开发,无须讳言,对自然环境破坏是显而易见的,要想对破坏的自然环境予以修复与保育,只有农林业能担此重任。

让农林业既能生产食品、棉花及经济木材,又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将逐渐成为社会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的内容。农林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和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将会得到进一步延伸和扩展,对现代化建设将会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改革开放30年来,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下,导致了农林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被破坏,使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生活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长三角地区从整体上看环境污染的死亡率和患病率在上升,城市中患呼吸道系统疾病的人群比例在增加,农村中患消化道系统疾病的人群比例在提升。过去30年,长三角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持续上升,由8.5人?万人上升到15.4人?万人,肺癌死亡率上升幅度最大,由0.8人?万人上升至3.2人?万人[2]。这也唤醒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研究和对工业文明的反思。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向人类敲响了警钟,被认为是新的生态学时代的开始。因此,在城市化、工业化文明的今天,也是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林业,发挥农林业生态环境修复功能的开始。农林业生产系统是在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上,经人类多年来有计划、有目的,将自然生态系统逐步改造而成的。因此,农林业生产系统是仍带有自然生态系统某些特征的半人工生态系统。农林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具有自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特性。从生态系统内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基本规律来分析,二者存在很多共同之处,但差异也很明显。正是因为农林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着差异,才决定了农林业生态系统服务与自然生态系统服务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区别。具体来讲,农林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表现在它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多样性,即农林业能为人类生产食与用的产品、人类精神生活中的观光休闲、历史文化教育、维护大自然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生态环境。#p#分页标题#e#

3.1提供衣食住行所需的产品和原材料

对于长三角地区来说,由于资源的刚性不足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林业种植的比例逐年呈下降趋势。长三角2省1市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逐渐减少,产需缺口加大,成了我国商品粮的主销区。根据全国的粮食安全分析,食品安全是农林业生产首要功能。农林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人类只有先满足温饱,才能从事其他活动。农林业生产主要目的就是在较短的时间内直接为人类提供衣食住行所需的产品和原材料。

3.2增加生物多样性

农林业能够为多种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增加生物多样性。很多野生动、植物直接或间接以农作物、林果为食物来源。富于变化的农林作物品种资源,为不同的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栖息地、采食条件。对于微生物,土壤是它们的家园,作物和动物的生长过程,能改变土壤结构,为微生物提供丰富的营养原料。

长三角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是农林业生态系统持续存在和发挥功能的基础,反过来生物多样性是满足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基本需求的来源。如粮食、畜牧产品以及水产品、蔬菜、水果、花卉和茶叶等都可作为长三角地区自然的生态系统,同时也是生物群落和物种多样性的结果。另外,富于变化的农林植物品种资源,也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同样也起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3.3改善生态环境

农林业生态系统在其生长的时间内,与自然生态系统一样,可以不断地改善生态环境,进行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固定二氧化碳、生产有机质、维持生态环境,营造小气候,净化空气质量,防止水土流失。这也证明,就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格局来说,利用农林业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改善生态环境已上升成了不可忽视的主要问题。

农林产业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①农林植物生长活动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吸收二氧化碳,呼出氧气,是进行新陈代谢的过程。所以,农林植物生长过程也是净化空气的过程。②植物庞大的根系具有涵养水源和保护水土的作用,地上部分繁茂的枝叶能够减少水分蒸发,减缓风、沙和太阳能辐射对地表土壤的破坏。在农林业生态循环体系中,水和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够分解环境中的有害物质,维持生物链循环。因此,人类生活中产生的许多废物,经过动、植物分解和吸收,不仅净化了环境,还能转变为许多供人类所用的生活物质。人类生活环境中的多数废弃物就是通过这种生物分解和利用过程而达到无害化的。农林业生产活动形成了很多人工湿地,如沟渠、水库、水塘和稻田等,这些人工湿地在蓄水、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方面同样具有独特的作用。

(1)种植水稻具有平衡环境温度、湿度、蓄水和调节气候的作用,创造适宜人类生存的气候环境。因为水稻的生长需要水分,蒸腾作用使农作物有效地调节了空气的湿度,夏季蒸腾作用对热量的吸收也降低了空气温度。面积大的稻田像天然湿地一样,稻田作为湿地系统,能够在蓄滞洪水、补充地下水、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发挥巨大作用。韩国研究结果表明,仅稻田的防洪价值就为100亿美元,已经远远超过其年稻米产值(66亿美元)。水稻田的蒸发量3.35mm?d,在炎热夏季的总蒸发量为450mm,水稻田的蒸发总量为4500t?hm2。韩国种植水稻的面积,总蒸发水量为52.3亿t。如果用这些蒸发水量来计算其降温价值,估计达到11.54亿美元[3]。

水稻还有净化水质、降解废物的作用。试验表明,水田环境既有生物的吸收分解污染物的食物链系统,又有沉淀、吸咐、渗滤污染物的物理自净过程,还有氧化、还原分解、固定污染物质的化学净化作用。故稻田可单独作为净化污水系统,并可和芦苇湿地、水葫芦等组成净化污水的复合湿地系统。污水进入稻田5~7d,悬浮物降低75%~94%,生物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降低72%~97%,氨态氮降低85%以上,磷降低98%以上,钾降低78%以上,蛔虫卵和细菌数目降低95%~98%,氰降低约98%。污水中含有的铜、锌、锰、钼和铬等污染物是植物的微量营养元素,经过水稻植物吸收、土壤吸咐和氧化还原等过程,其含量也有显著降低。研究表明,水田每季可净化7500~12000m3?hm2生活污水。可见,农业生产中水稻作物对生活污水利用既是再生性的,又是无害化的。因此,要发挥水稻作物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

(2)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很多植物能够吸收空气中有毒气体,对人类免于室内空气污染危害有特殊作用。如龟背竹、芦荟、吊兰及橛类植物可以吸收室内80%以上多种有害气体,包括空气中的甲醛和苯。米兰、山茶、月季等在抵抗汞蒸汽、铅蒸汽、一氧化碳、过氧化氮、二氧化硫、氟、氯、乙醚和乙烯等有害气体上,各有用武之地。紫薇、茉莉、柠檬等花卉植物的芳香可以杀死白喉菌等原生菌;桂花香味对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和结核杆菌的生长繁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因此,在我们居住的室内环境中和刚装修的房子里放置这些植物可以净化室内空气。

另外,氮和硫的氧化物是酸雨形成的原因,植物生长则可以通过特殊方式利用氮和硫。空气中的氮气不能直接被植物利用,但通过雷电、生物固氮和近百年来的工业固氮,就可以被植物所利用。二氧化硫是一种工业污染气体,浓度高时可以毒害植物,但浓度低时植物通过叶片吸收可以补充植物的硫。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长三角地区农林业应该被赋予新的意义、新的内涵。对此,应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力度,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林业,发挥农林业的生态环境修复功能,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4建立高效生态农林业的思路长三角地区发展高效生态农林业,必须把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统筹发展。强化经济高效、产品安全、技术密集、资源节约、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突出人力资源优势,推进农林业生态结构创新。进一步健全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体制,充分发挥现代化、市场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对高效生态农林业的带动作用和对“三农”的促进作用[4-5]。要特别注重科学发展观,广泛应用现代产业理念、现代设施装备、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发展长三角地区的高效生态农林业;以产业一体化经营为手段,以提高安全农产品和生态服务为主要目标。发展融生产、生活和生态为一体的“三生”农林业,使长三角地区成为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主要源头。在建立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机制上,要做到以下几点。#p#分页标题#e#

4.1增加生态农林业补偿投入

4.1.1增加农林业生态补偿资金的投入

为了解决长三角地区日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长三角地区要切实提高1市2省各级政府运用财政手段,支持发展生态农林业,加大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首先是突破水体“控源减排”的关键技术,通过技术研发与综合示范,体现科技创新的引导作用,初步建立长三角区域水环境管理技术体系和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体系。国家政府部门要调整国民收入再分配和财政支出结构;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促林的长效机制。在此机制的基础上,增加农林业生态补偿资金的投入。

4.1.2构建科技支撑专项技术与投资体系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环境重大科技专项技术,不但要在工业污染源和农业生产面源的污染控制与治理,还要在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与资源化、水体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饮用水安全保障以及水环境监控预警与管理等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关键、共性技术方面获得重点突破。为长三角区域“控源减排”目标的实现提供科技支撑,而且根据长三角区域在无锡市宜兴市(县)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的要求,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注重产、学、研联盟,注重技术成果的推广与应用,注重培育环保产业。

长三角地区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稳定现有农林业投入的基础上,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要向生态农林业倾斜,逐步建立稳定的生态农林业投入增长机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全方位扩大高效生态农林业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大力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投资开发长三角都市型现代生态农林业,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和多元化生态农林业水体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投资体系。

4.1.3完善生态农林业信贷政策

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农林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与合作基金。推动建立农村多种形式的金融组织,创建符合农村生态建设特点的新型金融组织和担保机制。

4.1.4建立农林业保险体系

积极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完善农业灾害风险转移分摊机制,加快建立由各级财政支持的农林业保险体系。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帮助农户参加农林业保险。

4.2加强农林业科技创新

4.2.1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支撑点,长三角地区经济基础雄厚,有条件在农林业生产环境监控预警,管理污染控制与治理等关键、共性方面获得重点技术突破。如大力发展精准农业,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喷灌、滴灌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等,普及生态环保农业的关键、共性方面的技术。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要按照资源节约、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及多功能农业的要求,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努力为国家“控源减排”目标的实现提供科技支撑和示范作用。加强农林科学院所、农林业大学、技术研究中心、专项工程中心、农林业生态系统、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建设,推动农林业技术成果的集成创新和中试熟化快速。进一步加大生态农林业科研投入,加快农林业科技创新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鼓励转化和引进更多的国内外先进农林业技术。

4.2.2产、学、研联盟

根据国家大力发展环保与可持续农林产业的要求,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注重产、学、研联盟,注重技术成果的推广与应用,注重培育环保产业。建设一批现代化农林业产学研平台;组织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发挥省市政府对农林业科技项目引导作用,实施生态农林业科技产学研示范工程。建立高效生态农林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长效机制,培养一批生态农林业科技大户,有效提升生态农林业科技化水平。

4.3深化农村林权、保护生态用地

4.3.1保护农地、滩涂的使用权与经营权

依法保护长三角地区农民开发丘陵山区土地、高速公路、铁路两边绿化种植的合理使用权,保护水域、滩涂种殖、养殖等的经营权和使用权。保护长三角地区林地、草地,防止非法占用开发。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重要水源涵养区、山体沿海湿地禁止开展导致生态退化的一切生产活动。

4.3.2加快植树造林活动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转包、转让、入股、租赁等多种形式,加入农林业股份公司和集约化规模经营实体。推进农村林地权及土地承包经营权有限流转,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提升高效生态农林业的发展速度。加快高速公路、铁路两旁及工业园区的植树造林活动,建设树木隔离带;还有农田、滩涂及河堤的防护林建设。

4.3.3创新农林业生产经营方式

积极探索适应市场化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推广农林业产业生态规模经营模式。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和健全现代生态农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提高生态农林业组织化程度,促进生态农林业经营形式的升级。

4.4城市近郊恢复水稻生产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长三角地区的城市近郊,由于水稻生产同其他产业相比经济效益相对不高。因此,在水稻生产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压缩,特别是水稻田面积大幅减少,往日城市近郊的水稻已不见踪影。这使城市空气中的PM2.5颗粒物增加,这种颗粒物严重危害着人的身体健康。水稻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水分的蒸腾作用使农作物有效地减少了空气中的PM2.5颗粒物,稻田湿度的蒸腾作用对夏季热量的吸收也降低了空气温度。

总之,城市近郊种植水稻,利大于弊。因此,在城市的近郊应恢复一些水稻的种植,这样既可改变城市空气质量、小气候和净化水资源,又可解决地面下沉的问题,同时对粮食安全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5抓好主要污染物减排

绿色生态农业范文7

关键词:生态农业;绿色食品;市场

当前,我国的生态农业为绿色食品的生产加工提供了重要前提,同时绿色食品作为生态农业构建成果的重要载体又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其经济价值。

1生态农业是绿色食品的发展前提

绿色食品的生产研发尤其注重市场导向原则,并且严格检测产品安全、监督生产环境。在整个研发环节中必须始终依靠先进的技术、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合理规范的耕作技术作为绿色食品生产和发展的基础前提。生态农业在国内的广泛推行,给绿色食品的研究提供了必要保障,具体体现为以下方面:首先,有助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推动“两高一优”农业发展进程的加快;其次,借助对农村地区科教文卫等多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农民自身素养的提升,为绿色食品项目的推进提供良好的条件;最后,借助对“因地制宜”准则的落实,对生产结构及农业整体布局进行科学优化和调整,从而令农业生产更加有序、合理,最终有助于农业生态的改善与提升。除此之外,有助于全面展现科技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推动作用,持续增强土地的有效利用、提高生产力水平,进而全面增强农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并且在深加工、精细化作业等方面进行拓展。当前,我国越来越注重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整体治理,同时注重对农药、化肥等的科学利用,大力推动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展开生态工程建设,保护并改善生态环境。上述各项策略满足了绿色食品发展的基本需求。

2绿色食品是生态农业成功的载体、纽带

2.1生态农业与绿色食品两者间存在紧密联系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并获得更佳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是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根本目标。之所以要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不断改善,并营造更佳的生态环境是为了给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当前的实际情况下,凸显出两种基本倾向,具体而言:①不注重农业生态效益,仅考虑短期的经济利益,由此导致了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加剧,通过破坏环境换来更高的经济效益,这种行为在今后势必会遭到自然的报复;②尽管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重视了生态效益,却对经济效益缺乏足够的分析。绿色食品不仅是有效提升农业发展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的关键渠道,同时也是把生态效益成果转化成经济效益成果的重要载体。生态农业与绿色食品两者间存在紧密联系:前者促进了后者的研发生产;反之,后者又推动了前者的建设和发展,两者紧密相联,相辅相成。因此绿色食品是生态农业成功的载体和纽带。

2.2推广绿色食品有助于加快生态农业建设进程

良好的生态环境、严谨有序的质量标准及生产操作规范对于绿色食品的开发至关重要。施行绿色食品的相关标准与规范主要目的在于保护生态环境、削弱工业三废和化肥农药等环境的破坏力。推广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操作规范,能够起到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污染的作用。普及应用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质量标准等,有助于推动生态农业建设进程的加快,促进我国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对绿色食品有益

国内劳动者在悠久的农业耕作中,有效应用并归结出不少典型的生态模式。比如:采取措施提高抗灾害能力的生态模式。这一模式注重农业生物的有序性及多样性,进一步有效防治了病虫害的出现,也有助于控制因滥用农药化肥造成的环境污染状况;又如,物质循环利用模式:主要是养殖业、种植业内部的物质循环利用;清洁工艺模式:各工厂排放出的余热,释放出硫、氮化合物等经由回收与净化加工利用,此兼顾环境与生产的工艺即为“清洁工艺”,很多工艺共同组成了整个工程体系,从而成为“清洁工程”。上述各模式给绿色食品的生产与研发创造了有利条件,不但能够直接运用到某种食品的开发上,同时还可按照普遍原理及某些特殊需求因地制宜地进行重组设计,最终构建起崭新的生态模式。

4结束语

综上,文章主要对生态农业建设与绿色食品的发展、两者的作用联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详细的论述,指出生态农业的发展为绿色食品的生产、研发提供了技术、物质等条件;绿色食品的生产开发又对生态农业建设提出了更高标准,不断推动生态农业向更高水准演进,并获得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张玉香.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和生态文明建设[J].农村工作通讯,2014(8).

[2]师国强.绿色食品引领生态农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5).

绿色生态农业范文8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北方农业发展也有了跨越性的进步。在新时期,实现了由传统水利向生态水利的转变、由普通农业向绿色农业的跨越。国家下大力度对我国农业生产的环境与条件进行了不断改善,使国家当下提倡的理念与农业发展相吻合。生态水利与绿色农业都是近些年来提出的新理念,在我国北方多数地区得到了大力的提倡与实施。而生态水利工程与绿色农业并不是毫无干系的,相反他们是相互促进的。生态水利工程是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绿色农业发展了也会带动生态水利工程的实施。在本论文中,主要以我国北方地区为考察对象,重点探究我国北方地区的生态水利工程与绿色农业发展。

关键词:

我国北方;生态水利工程;绿色农业

1概述

生态水利工程的重点在于“生态”,它是指无论在工程的选址、工程的设计或者工程的其他方面,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也要将环境友好性放在首位。即遵循经济性与环境友好性并重的原则。绿色农业是我国现阶段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遵循了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理念,绿色农业不仅仅是提倡生产无公害、健康的绿色食品,而且也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条件的,因此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而生态水利工程与绿色农业之间是有紧密联系的。生态水利工程是为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服务的。在绿色农业发展的道路上,生态水利工程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在我国北方地区,已经采取措施将两者相互结合,并且也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生态水利工程与绿色农业毕竟都是近些年来新提出的理念,在二者的结合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接下来我们将具体提出其中的问题,并根据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

2在生态水利工程服务于绿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对耕地的侵占范围较大

在我国北方地区,人均耕地占有量本身就比较少,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城市范围在扩大,许多农村耕地也被城市建设所占据。在剩下的并不算多的耕地中,还有一部分被征用于水利工程建设。所以说,在我国北方,对耕地的侵占范围比较大。尽管我国土地管理部门已经在采取措施对这一问题进行管理,例如出台了耕地的占补平衡方案。这一方案的出台虽然能起到一些作用,但是并不能治本。不能满足区域生态功能动态的平衡。

2.2对于发展北方生态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不足

近些年来,发展北方生态水利工程,以此支持绿色农业的发展已经是重中之重,国家不仅颁布了许多项政策来对此进行支持,而且我国的财政部门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以此支持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问题。但是北方农田水利的建设需要巨额的资金,国家投入的那些资金远远不够,依旧不能满足其建设问题。除此之外,一些水库及井站也因为资金问题而不能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例如需要它们发挥作用的时候,它们由于资金方面的缺乏而不能及时到位,或者因为资金不足,无法去修理那些年久失修的设备,以此造成设备运转不灵活而损失经济效益。

2.3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方面做的不完善

在我国北方既提出了要建设生态水利工程,也提出了要发展绿色农业,并且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生态水利工程对绿色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帮助的作用。我国之所以大力提倡这些,并不只是为了发展经济,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为了保护环境,同时获得生态效益。从“生态”、“绿色”这些字眼中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在提倡生态水利工程以及绿色农业的初衷。但是在我国北方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已经有些偏离目标。许多地区过度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对生态效益置之不理,没有协调好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协调好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使二者相互促进,而并不是只发展一个方面,将另一方面置之不管。

3发展北方生态水利工程以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对策

3.1出台相关政策,保护耕地,减少对耕地的侵占

随着生态水利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耕地的征用量也在不断加大。虽然国家近些年来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且也已经出台了耕地的占补平衡方案,但是实践也证明了这个方案并不能满足区域生态功能动态的平衡。因此,国家还应该出台一些强制的政策以及措施,保护耕地。对于强占耕地的举动给予一定的处罚,使大家都意识到保护耕地的重要性。

3.2加大对北方生态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

在上述中我们已经提到了,我国的财政部门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以此支持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问题。但是北方农田水利的建设需要巨额的资金,国家投入的那些资金远远不够,依旧不能满足其建设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有两个解决方法,第一就是尽量在能力范围内再加大资金的投入。第二就是动用社会力量,使企业或者个人对其进行资金的赞助。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国家财政压力,而且也会使我国北方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越来越好。

3.3协调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

针对我国北方部分地区过度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对生态效益置之不理的现象,我国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措施,制定法律法规或者政策来做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平衡。除了这些强制性的手段外,还应该设置专门的监督部门。对于做的不好的地方及时给予批评指正,严重者还可以给予罚款等处罚。只有将法律法规完善起来,监督部门、执法部门等相关部门都各司其职,才能真正的做到使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

作者:刘国安 单位: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水务局

参考文献

[1]杨建林.浅析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