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农林业发展策略分析

绿色生态农林业发展策略分析

0引言

改革开放30年来,长江三角洲区域与珠江三角洲区域一样,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地区在经济、社会、生活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外资,推动产业与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重组具有重要意义和示范指导作用。但是,在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环境质量大不如以前,一些区域的水、空气和土壤等资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进入21世纪,在以工业化、城市化为特征的价值观中,长三角区域社会物质财富大量积累的同时,也过度消耗着日趋短缺的自然资源。工业废气与生活污水大量向空气、水体和土壤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质量问题,对公民的健康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人们开始反思长三角地区30年来的“先污染、后整理”发展道路的弊端,逐步意识到“就污染治理污染”思维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从工农业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解决环境污染的办法,预防环境问题的再出现。现在人们认识到农林业生产,除了粮食与林业用材之外,农业与林业还应发挥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特别是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作用。如何发挥利用农林业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这对长三角地区的农林业与农村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进一步正确规划,也需要实践者与理论者进一步深入探讨。

1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在江苏沿江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和南通8个城市,在浙江北部包括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和台州7个城市,共16个城市构成。

1.1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长三角区域是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区域之一,已具备构造世界级城市群的基本条件。2007年,长三角区域以占全国1.1%的土地面积,占全国6.3%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18.7%的生产总值。其中,第一产业中的农牧渔业占全国的5.7%;粮食产量占全国的3.9%,人均占有粮食236kg,已成为我国商品粮的主销区;第二产业占全国的20.9%;第三产业占全国的19.7%。长三角经济发展继续保持着拉动国内经济增长重要引擎的作用。在长三角地区经济活动中,江苏沿江8市占长三角地区经济比例大部分指标都在45%左右,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江苏沿江8市GDP占长三角的44.0%,第一产业占45.7%,第二产业占47.2%,粮食总量占64.5%。

1.2经济总量再上新高

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形势下,长三角区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国民经济发展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逐步趋稳,财政收入不断上升,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全年经济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①面对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势,长三角区域坚持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生产总值达到70675亿元,平均增长12.6%,高于2009年1.6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例达到17.8%,与2009年基本持平。其中,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32407亿元,平均增长12.6%,总量占GDP比例达到45.9%。②分板块看,江苏、浙江板块经济总量占比分别为46.5%和29.3%,均比2009年提高0.5个百分点;上海板块总量占比24.2%,比2009年下降1个百分点。③分城市看,长三角16城市中有13个城市GDP总量超过2000亿元,10个城市增速超过平均增速,其中江苏板块增速均超过平均增速。生产总值在前5位的城市为上海市16872亿元、苏州市9229亿元、杭州市5949亿元、无锡市5793亿元和宁波市5163亿元。增速前5名的城市为泰州市2049亿元,增速49.2%;扬州市2229亿元,增速24.6%;镇江市1988亿元,增速24.4%;南京市5131亿元,增速23.1%和常州市3045亿元,增速21.6%。

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回暖,长三角财政收入创新高,财政收入总量前5名的城市为上海市2874亿元、苏州市901亿元、杭州市671亿元、宁波市531亿元和南京市518亿元。长三角区域财政收入主要是工业生产形势快速向好,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47392.41亿元,同比增长26.0%,增速比2009年提高21个百分点。分板块看,上海、浙江板块占比提升,分别为20.4%和28.2%,比2009年提升0.1个和0.4个百分点;江苏板块占51.4%,下降0.5个百分点。分城市看,长三角16城市中有13个城市第二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有10个城市增速超过平均增速。总量前5名的城市为上海市7218亿元、苏州市5254亿元、无锡市3209亿元、杭州市2844亿元和南京市2328亿元;增速前5名的城市为嘉兴市增速39.8%、宁波市增速35.4%、台州市增速35.1%、扬州市增速34.7%和泰州市增速31.7%。与此同时,第一产业产值比2009年下降0.5%;第三产业产值比2009年上升3.1%,对财政收入影响在增加。

长三角区域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了城市群的发展。城市化体系已形成了由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县属镇和乡镇组成的6级城镇体系,城镇等级齐全,类型多样,各类城市的数量也呈现出“宝塔型”的特点,大、中、小城市的数目之比分别为4∶18∶29。但是,县属镇和乡镇组成的城镇体系发展不够,这样一种城市体系结构,会使特大城市、大城市和中等城市人口盲目膨胀。近年来,由于长三角省辖市城市人口追求地方最大化,区域协调缺乏约束力,产业与人口增多,往往忽视了城市工业与生活污水的处理,直排现象时有发生,使减排工作发展不到位,出现了污染加重的现象。

1.3环境资源的标准

长三角区域在城市化的过程当中,由于人口高度集中,资源环境问题也比较突出。对此,美国有一个标准统计,即100万城市人口新陈代谢需要62.5万t水,同时排出废水50万t;每天需要的食品2000t,各种固体废弃物要2000t;需要煤3000t,排出尘埃160t;需要油2800t,排放二氧化硫160t;需要天然气或者煤气2700t,排放二氧化氮100t。根据这个计算,各级政府应考虑城市发展需要有多大规模,有多少需要进入的物资,有多少东西是排出来的废物。以此为基础,才能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2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进入新世纪,长三角区域在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下,融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具有区域性、服务性的现代农林业往往被忽视。由于长三角土地资源开发过度,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急剧增加。使长三角地区的水系、土壤、城市空气等环境污染严重,这使长三角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加之长三角地区因外地劳动力转移来的比较多,人口密度大幅提高,土地承载压力本来就很大,使得长三角地区的农林业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由此造成了长三角地区农林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面临严重困扰和严峻挑战。#p#分页标题#e#

2.1水污染严重

长三角区域出现酸雨、水体污染严重。由于在中国第一条大河长江两岸,建立了许多化工企业,对长江流域水环境带来了威胁,长江出现了水质轻度污染加重的现象;太湖、洪泽湖和宝应湖等湖泊,生活污染物及农业上过量的化肥使用,又遇到大雨,污染物及化肥进入水体,使之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2.2空气污染

近几年检测,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和南京等城市PM2.5浓度,数据均不达标,特别是2011年长三角地区的城市空气细颗粒物污染严重,灰霾“元凶”PM2.5天气有所增加,是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物。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燃烧排放,汽车尾气排放,同时受春节烟花爆竹燃放和夏收秸秆焚烧影响。2月和6月的PM2.5浓度超标相对较多,PM2.5占PM10的比例基本在80%以上。这些数据也和苏南城市的灰霾天气分布一致。由于长三角城市化发展很快,其上空阴霾现象时有发生,天气预报这个地区是晴天,飞机在3500m上空拍到是蓝天,天地线很明显,2500m看到一些浮云,1500m大地看不清楚,500m的下方大家看到城市笼罩在烟雾当中。但是,这个城市没有雾水蒸气天气预报,主要是大气里面的微小颗粒,分别带来大气氧化剂这些微小型离子在空中,最后形成复合型的大气污染。

2.3农业与农村的污染

发展现代农业经济不能靠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在做农林业招商引资工作时,既要看重经济效益,也不能忽略社会效益,最大程度减轻环境的负担。农林业生产上过量使用肥料、不合理使用农药,农村生活垃圾堆放,随地大小便,露天厕所,都对农村水体与土壤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造成农村水体与土壤的污染。农业与农村环境的污染,一般是通过水体污染转化而产生,它们可以单独起作用,也可以相互重叠和交叉进行,属于点源污染的一类。随着农业现代化,特别是农业化学化水平的提高,大量化学肥料及农药散落到环境中,土壤遭受非点源污染的机会越来越多,其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如果不重视生态农业与无公害农业,在水土流失和大暴雨等自然灾害影响下,污染面积会不断地扩大[2]。

2.4长三角城市与三亚市、伊春市生态环境对比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建设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目前,我国的海南三亚市、黑龙江伊春市是中国最美丽的城市。城市非常透明,到处是绿化,这里没有阴霾;森林覆盖比例很高,远处被森林覆盖绿色的山很清楚。

在此强烈反差对比情况下,长三角生态环境形势相当严峻,而造成这一严峻形势的因素复杂而深刻,有历史上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以煤为主的能源供给和重化工工业结构,巨大的人口转移及消费转型(汽车尾气)、全面快速的城市化、外向型经济以及人与自然的价值观等诸多历史、文化和经济原因,形成了罗马俱乐部所称的“世界问题复合体”。而且,这些因素在短期内很难改变。以下通过具体案例进行说明。

案例1:南京市PM2.5浓度占PM10(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50%~60%。2008—2010年,南京市城区PM2.5年均值呈逐年上升趋势,平均浓度为63μg?m3,超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0.8倍。2010年南京城区PM2.5年平均值70μg?m3,超标1倍;而2011年截止到目前,南京的PM2.5年均浓度为52μg?m3,仍超标0.5倍。PM2.5最高值出现在大年除夕至初一,当时超标2.21倍。据陆晓波分析,南京PM2.5污染也是有规律可循的。7—9月受夏季降雨及有利扩散条件的影响,PM2.5超标的几率相对较小;而在秋冬季节,受区域雾霾天气影响,排放的大气污染物难以扩散和清除,则易造成PM2.5浓度超标,占PM10的比例一般在60%以上。

案例2: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新华村,全村居民7000多人,曾被评为“全国十佳小康村”,“全国文明村”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基地”。在江苏省常州市老百姓的眼中,曾经是常州集体经济辉煌的代名词。城里人知道它,是因为它曾经创造了集体经济发展的奇迹,由一个以农业加工业为主的村子发展成为产业多元化的现代化农村;农村人知道它,是因为它曾惠及新华村村民的各种福利让他们羡慕不已;出租车司机知道它,是因为全国各地前去取经的人们。接着,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春江镇新华村的村办企业正式成立江苏常恒集团,为新华村全体村民所拥有。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常州金瑞会计事务所评估,“常恒”商标无形资产价值达到1.8亿元。其后,常恒商标不断增值,2001年前后,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费孝通视察常州时,专门给常恒集团题词:“中国常恒,配套巨人”。至2002年,据国家相关部门评估,“常恒”商标无形资产价值已升值至5亿多元。也是在2002年,常恒集团总资产已达5.6亿元,年产值超10亿元。随后,春江镇新华村在物质财富积累的思想指导下,化工企业也大量发展,造成空气和水系污染、土壤退化、臭氧层破坏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区域环境问题。原本美丽的春江镇新华村现在变成了癌症村,2003—2007年已有100多人死于癌症。

3发挥农林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用

就农林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而言,我们回溯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工业与农林业的关系经历了开发、漠视与反思的过程。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传统工业、农林业经济发展仅注重生产能力,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现代农林业的发展,农林业在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方面的作用与功能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第二产业的过度开发,无须讳言,对自然环境破坏是显而易见的,要想对破坏的自然环境予以修复与保育,只有农林业能担此重任。

让农林业既能生产食品、棉花及经济木材,又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将逐渐成为社会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的内容。农林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和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将会得到进一步延伸和扩展,对现代化建设将会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改革开放30年来,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下,导致了农林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被破坏,使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生活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长三角地区从整体上看环境污染的死亡率和患病率在上升,城市中患呼吸道系统疾病的人群比例在增加,农村中患消化道系统疾病的人群比例在提升。过去30年,长三角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持续上升,由8.5人?万人上升到15.4人?万人,肺癌死亡率上升幅度最大,由0.8人?万人上升至3.2人?万人[2]。这也唤醒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研究和对工业文明的反思。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向人类敲响了警钟,被认为是新的生态学时代的开始。因此,在城市化、工业化文明的今天,也是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林业,发挥农林业生态环境修复功能的开始。农林业生产系统是在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上,经人类多年来有计划、有目的,将自然生态系统逐步改造而成的。因此,农林业生产系统是仍带有自然生态系统某些特征的半人工生态系统。农林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具有自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特性。从生态系统内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基本规律来分析,二者存在很多共同之处,但差异也很明显。正是因为农林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着差异,才决定了农林业生态系统服务与自然生态系统服务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区别。具体来讲,农林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表现在它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多样性,即农林业能为人类生产食与用的产品、人类精神生活中的观光休闲、历史文化教育、维护大自然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生态环境。#p#分页标题#e#

3.1提供衣食住行所需的产品和原材料

对于长三角地区来说,由于资源的刚性不足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林业种植的比例逐年呈下降趋势。长三角2省1市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逐渐减少,产需缺口加大,成了我国商品粮的主销区。根据全国的粮食安全分析,食品安全是农林业生产首要功能。农林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人类只有先满足温饱,才能从事其他活动。农林业生产主要目的就是在较短的时间内直接为人类提供衣食住行所需的产品和原材料。

3.2增加生物多样性

农林业能够为多种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增加生物多样性。很多野生动、植物直接或间接以农作物、林果为食物来源。富于变化的农林作物品种资源,为不同的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栖息地、采食条件。对于微生物,土壤是它们的家园,作物和动物的生长过程,能改变土壤结构,为微生物提供丰富的营养原料。

长三角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是农林业生态系统持续存在和发挥功能的基础,反过来生物多样性是满足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基本需求的来源。如粮食、畜牧产品以及水产品、蔬菜、水果、花卉和茶叶等都可作为长三角地区自然的生态系统,同时也是生物群落和物种多样性的结果。另外,富于变化的农林植物品种资源,也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同样也起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3.3改善生态环境

农林业生态系统在其生长的时间内,与自然生态系统一样,可以不断地改善生态环境,进行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固定二氧化碳、生产有机质、维持生态环境,营造小气候,净化空气质量,防止水土流失。这也证明,就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格局来说,利用农林业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改善生态环境已上升成了不可忽视的主要问题。

农林产业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①农林植物生长活动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吸收二氧化碳,呼出氧气,是进行新陈代谢的过程。所以,农林植物生长过程也是净化空气的过程。②植物庞大的根系具有涵养水源和保护水土的作用,地上部分繁茂的枝叶能够减少水分蒸发,减缓风、沙和太阳能辐射对地表土壤的破坏。在农林业生态循环体系中,水和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够分解环境中的有害物质,维持生物链循环。因此,人类生活中产生的许多废物,经过动、植物分解和吸收,不仅净化了环境,还能转变为许多供人类所用的生活物质。人类生活环境中的多数废弃物就是通过这种生物分解和利用过程而达到无害化的。农林业生产活动形成了很多人工湿地,如沟渠、水库、水塘和稻田等,这些人工湿地在蓄水、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方面同样具有独特的作用。

(1)种植水稻具有平衡环境温度、湿度、蓄水和调节气候的作用,创造适宜人类生存的气候环境。因为水稻的生长需要水分,蒸腾作用使农作物有效地调节了空气的湿度,夏季蒸腾作用对热量的吸收也降低了空气温度。面积大的稻田像天然湿地一样,稻田作为湿地系统,能够在蓄滞洪水、补充地下水、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发挥巨大作用。韩国研究结果表明,仅稻田的防洪价值就为100亿美元,已经远远超过其年稻米产值(66亿美元)。水稻田的蒸发量3.35mm?d,在炎热夏季的总蒸发量为450mm,水稻田的蒸发总量为4500t?hm2。韩国种植水稻的面积,总蒸发水量为52.3亿t。如果用这些蒸发水量来计算其降温价值,估计达到11.54亿美元[3]。

水稻还有净化水质、降解废物的作用。试验表明,水田环境既有生物的吸收分解污染物的食物链系统,又有沉淀、吸咐、渗滤污染物的物理自净过程,还有氧化、还原分解、固定污染物质的化学净化作用。故稻田可单独作为净化污水系统,并可和芦苇湿地、水葫芦等组成净化污水的复合湿地系统。污水进入稻田5~7d,悬浮物降低75%~94%,生物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降低72%~97%,氨态氮降低85%以上,磷降低98%以上,钾降低78%以上,蛔虫卵和细菌数目降低95%~98%,氰降低约98%。污水中含有的铜、锌、锰、钼和铬等污染物是植物的微量营养元素,经过水稻植物吸收、土壤吸咐和氧化还原等过程,其含量也有显著降低。研究表明,水田每季可净化7500~12000m3?hm2生活污水。可见,农业生产中水稻作物对生活污水利用既是再生性的,又是无害化的。因此,要发挥水稻作物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

(2)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很多植物能够吸收空气中有毒气体,对人类免于室内空气污染危害有特殊作用。如龟背竹、芦荟、吊兰及橛类植物可以吸收室内80%以上多种有害气体,包括空气中的甲醛和苯。米兰、山茶、月季等在抵抗汞蒸汽、铅蒸汽、一氧化碳、过氧化氮、二氧化硫、氟、氯、乙醚和乙烯等有害气体上,各有用武之地。紫薇、茉莉、柠檬等花卉植物的芳香可以杀死白喉菌等原生菌;桂花香味对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和结核杆菌的生长繁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因此,在我们居住的室内环境中和刚装修的房子里放置这些植物可以净化室内空气。

另外,氮和硫的氧化物是酸雨形成的原因,植物生长则可以通过特殊方式利用氮和硫。空气中的氮气不能直接被植物利用,但通过雷电、生物固氮和近百年来的工业固氮,就可以被植物所利用。二氧化硫是一种工业污染气体,浓度高时可以毒害植物,但浓度低时植物通过叶片吸收可以补充植物的硫。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长三角地区农林业应该被赋予新的意义、新的内涵。对此,应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力度,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林业,发挥农林业的生态环境修复功能,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4建立高效生态农林业的思路长三角地区发展高效生态农林业,必须把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统筹发展。强化经济高效、产品安全、技术密集、资源节约、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突出人力资源优势,推进农林业生态结构创新。进一步健全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体制,充分发挥现代化、市场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对高效生态农林业的带动作用和对“三农”的促进作用[4-5]。要特别注重科学发展观,广泛应用现代产业理念、现代设施装备、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发展长三角地区的高效生态农林业;以产业一体化经营为手段,以提高安全农产品和生态服务为主要目标。发展融生产、生活和生态为一体的“三生”农林业,使长三角地区成为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主要源头。在建立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机制上,要做到以下几点。#p#分页标题#e#

4.1增加生态农林业补偿投入

4.1.1增加农林业生态补偿资金的投入

为了解决长三角地区日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长三角地区要切实提高1市2省各级政府运用财政手段,支持发展生态农林业,加大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首先是突破水体“控源减排”的关键技术,通过技术研发与综合示范,体现科技创新的引导作用,初步建立长三角区域水环境管理技术体系和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体系。国家政府部门要调整国民收入再分配和财政支出结构;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促林的长效机制。在此机制的基础上,增加农林业生态补偿资金的投入。

4.1.2构建科技支撑专项技术与投资体系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环境重大科技专项技术,不但要在工业污染源和农业生产面源的污染控制与治理,还要在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与资源化、水体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饮用水安全保障以及水环境监控预警与管理等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关键、共性技术方面获得重点突破。为长三角区域“控源减排”目标的实现提供科技支撑,而且根据长三角区域在无锡市宜兴市(县)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的要求,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注重产、学、研联盟,注重技术成果的推广与应用,注重培育环保产业。

长三角地区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稳定现有农林业投入的基础上,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要向生态农林业倾斜,逐步建立稳定的生态农林业投入增长机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全方位扩大高效生态农林业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大力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投资开发长三角都市型现代生态农林业,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和多元化生态农林业水体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投资体系。

4.1.3完善生态农林业信贷政策

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农林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与合作基金。推动建立农村多种形式的金融组织,创建符合农村生态建设特点的新型金融组织和担保机制。

4.1.4建立农林业保险体系

积极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完善农业灾害风险转移分摊机制,加快建立由各级财政支持的农林业保险体系。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帮助农户参加农林业保险。

4.2加强农林业科技创新

4.2.1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支撑点,长三角地区经济基础雄厚,有条件在农林业生产环境监控预警,管理污染控制与治理等关键、共性方面获得重点技术突破。如大力发展精准农业,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喷灌、滴灌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等,普及生态环保农业的关键、共性方面的技术。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要按照资源节约、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及多功能农业的要求,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努力为国家“控源减排”目标的实现提供科技支撑和示范作用。加强农林科学院所、农林业大学、技术研究中心、专项工程中心、农林业生态系统、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建设,推动农林业技术成果的集成创新和中试熟化快速。进一步加大生态农林业科研投入,加快农林业科技创新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鼓励转化和引进更多的国内外先进农林业技术。

4.2.2产、学、研联盟

根据国家大力发展环保与可持续农林产业的要求,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注重产、学、研联盟,注重技术成果的推广与应用,注重培育环保产业。建设一批现代化农林业产学研平台;组织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发挥省市政府对农林业科技项目引导作用,实施生态农林业科技产学研示范工程。建立高效生态农林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长效机制,培养一批生态农林业科技大户,有效提升生态农林业科技化水平。

4.3深化农村林权、保护生态用地

4.3.1保护农地、滩涂的使用权与经营权

依法保护长三角地区农民开发丘陵山区土地、高速公路、铁路两边绿化种植的合理使用权,保护水域、滩涂种殖、养殖等的经营权和使用权。保护长三角地区林地、草地,防止非法占用开发。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重要水源涵养区、山体沿海湿地禁止开展导致生态退化的一切生产活动。

4.3.2加快植树造林活动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转包、转让、入股、租赁等多种形式,加入农林业股份公司和集约化规模经营实体。推进农村林地权及土地承包经营权有限流转,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提升高效生态农林业的发展速度。加快高速公路、铁路两旁及工业园区的植树造林活动,建设树木隔离带;还有农田、滩涂及河堤的防护林建设。

4.3.3创新农林业生产经营方式

积极探索适应市场化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推广农林业产业生态规模经营模式。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和健全现代生态农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提高生态农林业组织化程度,促进生态农林业经营形式的升级。

4.4城市近郊恢复水稻生产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长三角地区的城市近郊,由于水稻生产同其他产业相比经济效益相对不高。因此,在水稻生产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压缩,特别是水稻田面积大幅减少,往日城市近郊的水稻已不见踪影。这使城市空气中的PM2.5颗粒物增加,这种颗粒物严重危害着人的身体健康。水稻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水分的蒸腾作用使农作物有效地减少了空气中的PM2.5颗粒物,稻田湿度的蒸腾作用对夏季热量的吸收也降低了空气温度。

总之,城市近郊种植水稻,利大于弊。因此,在城市的近郊应恢复一些水稻的种植,这样既可改变城市空气质量、小气候和净化水资源,又可解决地面下沉的问题,同时对粮食安全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5抓好主要污染物减排

在发挥农林业的生态环境修复功能的同时,还要狠抓规模化养殖,及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控制规模化养殖场污染物排放;加大农村城镇污水处理厂和企业治污设施建设及正常运行。强化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格实施各项处罚及问责措施,逐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让人们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

因此,加强长三角区域发展绿色生态农林业的研究,走新型现代高效生态农林业之路显得越来越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