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管理范例

劳动教育管理

劳动教育管理范文1

一、榜样引领,感受劳动价值

今天,当我们询问孩子的理想时,当明星、当老板这样的答案不绝于耳,而一旦有厨师、农民这样的答案出现的时候,总会招来周围同学异样的眼光。可见,要让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很有必要,这一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引导孩子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必要性,真正认识到劳动的伟大价值。为此,我设计了“致敬劳动者”主题教育活动。首先开展第一个活动———赞歌献给逆行者。2020年是不平常的一年,我们众志成城,赢得了抗疫斗争的胜利,如果你是电视剧《在一起》的导演,你会选取哪些劳动者作为主角?在小组合作讨论后,每个小组呈现的作品角度不一,钟南山、张伯礼等医务工作者舍生忘死,无愧于白衣天使的光荣称号;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者齐心协力,创造一个个基建奇迹;口罩生产企业夜以继日,提供充足的医疗物资保障;蔬菜种植户星夜驰援,确保各地人民餐桌供应;社区志愿者恪尽职守,筑牢阻止病毒的“防火墙”……孩子们在参与、交流中渐渐明白:当突如其来的病毒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时,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劳动者都十分重要,抗议斗争的胜利告诉我们,战胜疫情靠的是团结,是劳动,每一个奋力拼搏的身影都值得尊敬。在引导学生们认识屏幕上的劳动者后,进入活动的第二个环节———“寻访最美劳动者”,引导孩子们观察生活,捕捉最美普通劳动者的背影,在班会课上交流。孩子们积极走街串巷,行动起来,上交的作品背后有着他们自己的思考:宽阔整洁的马路上,清洁工佝偻的身影、交警叔叔挺拔的身姿、外卖小哥奔波的身影,路旁餐厅里厨师熟练的操作、田野里农民伯伯脸上的汗珠……一个个小镜头展现出一幕幕真实的劳动场面。在展示完作品后,我提出问题:你为什么选择这样的镜头?拍摄、交流时有什么感受?孩子们的答案朴实而精彩,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是我们周围的一个个普通劳动者;感谢所有劳动者们为我们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假如没有了劳动,就不会有我们今天这个美好的时代。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我们班主任的精心引导。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所有的收获都不会从天而降,从古至今,勤劳善良都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我们在班级管理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让学生体会劳动的价值,明白是劳动创造了我们的美好生活,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热爱劳动。

二、实践参与,培养核心素养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离开劳动,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劳动教育具有塑造健全人格、磨练顽强意志、锤炼高尚品格的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时代弘扬劳动精神、加强劳动教育、重申劳动价值,是对劳动教育本质认识的回归。

(一)家校配合,培养劳动技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劳动能力的培养不能局限于学校的课堂说教,需要家校配合,给孩子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家务劳动也是一个大课堂,有许多需要孩子去体验、去领会、去学习的东西。学生都喜欢美食,我在班会课上播放舌尖上的中国片段,讲解了最简单的西红柿炒蛋的做法后,布置了一份特殊的作业,让孩子们双休日在家长的配合下完成从采购到烹饪的全过程,以微文的形式在家长朋友圈进行展示。这一新奇的作业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大家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朋友圈被孩子们的劳动场景所刷屏。活动效果很好,于是我将此劳动实践作为每周的例行大餐,活动内容也从烹饪扩展到叠被、洗衣、扫地等多项家务劳动。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孩子们在活动中成长着,收获着。家长们在活动反馈中这样写道:【家长一】孩子在家务劳动中独立生活能力得到了培养,自信心和适应能力得以提升,相信他今后能够更好地面对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能够有信心也有能力去克服。【家长二】家务劳动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而且在买菜做菜过程中接触了更多的人,发觉他能对事情进行准确地分析判断,做事不再拖拖拉拉,学会统筹安排各项事务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活动成功地培养了孩子们必备的生活技能,同时也将热爱劳动的种子播洒进孩子的心田。苏霍姆林斯基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他相信学生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劳动在学生的智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劳动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它更是一个极其宝贵的教育过程。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引导家长改变一味重视成绩的观念,与他们一起丰富家庭劳动教育的内容,让孩子们真正告别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米虫”生活状态。

劳动教育管理范文2

关键词:劳动教育;学生社区;寝室

1高校学生社区劳动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同年9月,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再次提及“广泛开展劳动教育”,肯定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单独的智育,也没有单独的德育,也没有单独的劳动教育。”“五育”是一个紧密联系的辩证统一体,而劳动教育是其中不可缺失的一环,开展劳动教育是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目前,高校大学生存在“躺平”“佛系”心态,面对劳动,学生“不想干”“不愿干”“不会干”,出现了在课上“听”劳动、在课外“看”劳动、在网上“玩”劳动的现象。学生社区是当代“宅”文化下高校学生活动时间最长的场所,可弥补理论教学场所的实践功能,能促进教师、学生、社区员工教育力量的联动[2]。在学生社区内大力弘扬“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劳动教育观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2高校学生社区劳动教育存在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2.1劳动教育不系统

目前,学生社区管理主要由学工、后勤、学生多方参与,而社区劳动通常以“任务型”“通知型”的体力劳动为主,完整的劳动教育体系尚未形成。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各学校专职社区辅导员配比不足,社区辅导员一般由学院辅导员兼任,而学院辅导员平时忙于学校、学院的事务性工作,仅凭每月几次的查寝、值班,很难深入宿舍开展细致的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学工与后勤之间存在“责任划分不明”的情况,学生仅由学工考核管理,而卫生保洁是外包给第三方物业公司的,受学历、学识、年龄、工资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保洁人员仅仅停留在打扫卫生等基本服务,难以向学生普及劳动知识和开展劳动教育。

2.2劳动认知不完善

当前,高校社区劳动教育普遍存在“走形式”“走过场”“重拍照”“重宣传”等现象。很多学生将劳动和体力劳动画等号,将劳动教育简单理解为打扫卫生、做好清洁工作。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缺乏基本的劳动认知,没有接受过专门系统的劳动课程培训,无法深刻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学校缺乏专业任课教师,部分劳动课程设置与学生日常生活脱节,没有真正引导学生将劳动知识落实到具体实践中。此外,社会上存在极个别人“重智轻劳”“不劳而获”“好逸恶劳”的现象,给学生未成熟的劳动价值观带来了消极影响,导致一些学生劳动观念淡化、劳动习惯弱化、劳动能力退化,学生中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网络贷款等现象也因此而屡见不鲜。

2.3劳动方式不多样

劳动不仅仅是简单的生产性劳动,也可以是学习性劳动。学习性劳动不是指智力活动的劳动化,而是强调现实的劳动操作,它可以培养理性思维、培育美感、塑造心智。发明一种器具,绘制一幅作品,制作一段视频等,都是通过劳动去学习的一种方式。而学生社区目前主要通过开展宿舍卫生检查、宿舍美化评比等活动来引导学生参与劳动,劳动教育活动缺乏创新,很难真正吸引学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这种重视“劳动”、忽视“教育”的做法,无法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

3“三个下功夫”实践路径

3.1整合教育资源,在构建体系、全员劳动教育上下功夫

3.1.1构建全员网格化体系,提升劳动教育渗透力

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对第三方外包人员的培训,提升其服务意识,教师要强化劳动素质,用自身实际行动和踏实肯干的品质,为学生做好示范。另一方面,高校要在传统由楼栋长、层长、宿舍长组成的学生自我管理服务队伍的基础上,继续发挥党员先进模范作用,构建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团员青年共同劳动的新格局[3],实施“纵横交错、权责明确、层层履职、责任到人”的网格化劳动机制,扩大劳动教育覆盖面。此外,高校要引导学生做好日常生活劳动,在学生社区内划分劳动卫生包干区,设立劳动督导员、卫生检查员、垃圾分类指导员等劳动教育实践岗位。同时,高校还要强化学生劳动管理与反馈机制,以少数带动多数,让劳动教育有抓手、有监督、有反馈,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社区劳动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3.1.2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劳动教育传播力

每个学院、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高校要鼓励各学院、各专业在学生社区内营造特色鲜明的劳动宣传氛围。学生可结合自身专业,自主设计劳动文化墙,举办劳动作品展。各学院、各专业可利用社区橱窗、楼宇走廊、文化广场、宣传栏、大屏幕等渠道,对先进劳动典型、文明宿舍、劳动标兵进行广泛宣传,以学生身边的榜样引领其加强劳动。

3.1.3线上线下相结合,提升劳动教育影响力

一方面,高校要利用好社区一站式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社区劳动基地、社区电子浏览室等单位的线下资源,定期开展理论教育和研讨。另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手段,主动占据网络意识形态阵地,比如建立“网上劳动学习社”,让学生能够不受时间、空间和个体素质差异的限制,自由学习劳动知识、锻炼劳动技能。

3.2坚持以生为本,在增强劳动意识、完善劳动制度上下功夫

3.2.1发挥学生自主性,让劳动意识有实效

劳动教育应该是走心、走实的。高校可结合勤工俭学、校园环境建设、学生管理、社会实践,依托社区学生自治组织和志愿服务队伍,开设相关劳动教育体验营、训练营,建立节粮教育试验田、节约型校园示范体验中心、垃圾分类示范体验教育区、公寓楼协同党建服务区等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定期开展校园志愿服务,在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3.2.2完善课程设置,让课程育人有实效

高校应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将其作为一门必修课程纳入学校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将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同等对待,为学生社区劳动教育设置必修学分,并将其与第二课堂、思政课综合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相衔接。高校可在学生社区举办“劳动教育大讲坛”,邀请专业技能教师向学生传授有实践意义的劳动技能,从而将劳动教育嵌入学生社区,让学生足不出户就能够感受到劳动之美。在学生的实际劳动中,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与热情,同时尽量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让学生在劳动中认识自我,增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面对各种挑战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决心,从而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育美的目的。

3.2.3健全规章制度,让劳动成果有实效

一方面,高校要建立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在网格化的基础上,将学生社团、志愿服务队伍、勤工俭学专项队伍、特色班团队伍、党团学生队伍等纳入劳动教育队伍,扩大劳动教育覆盖面。另一方面,高校要完善劳动教育规章制度,如编制“学生社区劳动教育手册”,建立社区劳动行为规范、社区劳动监督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对学生劳动的范围、效果进行规范指导;可通过指纹打卡、劳动签到的方式约束学生行为,使学生认识并重视劳动;可采用教师、同伴、服务对象、第三方等多方参与的多元评价模式,同时对先进劳动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号召更多学生参与劳动。

3.3创新劳动方式,在激发活力、劳动体验上下功夫

3.3.1因事而化,感知劳动艰辛

高校可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邀请大国工匠、省市劳模等进校宣讲,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寻找身边的非遗手艺人、传承人,走近身边的劳动者与家乡的劳动模范。此外,高校还要创新活动形式,可在学生社区开展“社区微视频”“劳动短视频”比赛,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他人的劳动过程,用镜头记录和感知劳动的不易与艰辛,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还可举办“劳动体验周”活动,邀请学生代表深入学校基层工作岗位,如草坪维护与植物修剪师、食堂清洁员、宿舍管理员等,让学生实地体验劳动者的光荣和奉献,真实感受劳动的魅力。同时,高校还要充分挖掘劳动元素,将专业教育、国家大势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鼓励学生在社区开展“社区环境调研”“身边食品调研”等调研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在劳动中收获。

3.3.2因时而进,唱响劳动教育主旋律

劳力劳心,知行合一。一方面,高校要重视实践课堂,将劳动教育与红色文化基因传承相结合,在学生社区组建“红色文化实践队”,讲述红色故事,开展红色调研,演绎红色经典,还要鼓励学生用劳动的双手为公寓党员活动室营造红色文化氛围、拓展党史学习教育空间。另一方面,高校要将劳动教育和技能提升相结合,在学生社区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如插花、雕塑等,以实实在在的劳动技能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内生动力,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劳动、热爱劳动。此外,高校还可将劳动教育与学生职业发展相结合,将劳模事迹与工匠精神融入学生学习生涯教育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劳动创造中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发展能力。高校要将树德、增智、强技、育美贯穿劳动教育始终,唱响劳动教育主旋律,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

3.3.3因势而新,劳动教育“云”开展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劳动教育形式,探索劳动教育的新形式,比如可通过设计开发“劳动技能大课堂”线上微课程,调动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劳动和劳动评价也可以在线上进行,高校要引导学生开展“云”劳动,通过“云”记录、“云”交流、“云”展示等途径,让学生在宿舍也能体验劳动之苦,感悟劳动之美。

4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学生社区劳动教育不系统和学生劳动认知不完善与劳动方式不多样等问题,高校可通过“三个下功夫”的实施路径,在潜移默化中将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种子植入学生心中。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7(1).

[2]邓慧君.“三全育人”视角下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区劳动教育的困境及实践路径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21(5):124-125.

劳动教育管理范文3

关键词: 新时代;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现状; 对策

劳动是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关键途径,现代教育非常重视劳动教育的作用。在教育体系的构建中,国家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重要要求,为高职教育明确了发展方向。在职业院校中,应将全面贯彻落实发展德智体美劳这一教育方针,结合实训实习使劳动教育得到强化,在教育教学中融入劳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能够积极参加劳动。

1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

1. 1 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部分高职院校对劳动教育不够重视。受职业院校的特点所影响,各院校更重视职业教育,劳动教育大多流于表面和形式,无法渗入高职教育中,影响了劳动教育的教学效果[1]。第二,在劳动教育中,还存在教学实践没有落实的问题。部分院校虽然会进行一定的劳动教育,但院校并未针对劳动教育建设完善的教育体系、课程体系,导致劳动教育的开展效果不好,只能在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中稍作渗透。第三,学生缺乏良好的劳动素养。在新时代背景下,青少年的劳动意识偏弱,部分学生在学校中不能积极参与宿舍、班级等安排的劳动活动,学生的劳动主动性不足,必然使劳动教育的开展受到阻碍。

1. 2 产生劳动教育问题的原因

各院校通常较为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劳动教育所具有的价值取向。在新时代,劳动教育应该立足于人的发展需求、培养人并且发展人,属于有计划、有目的的通过丰富劳动实践,让教育价值得以实现的活动。此外,在青少年的成长中,社会环境带来的影响非常重要。现阶段,部分学生存在追求享乐、好逸恶劳等错误价值观,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也会使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受到影响,使学生变得不能脚踏实地地劳动,并轻视体力劳动。当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庭的重视和爱护,部分学生存在懒惰、依赖等问题,不愿意且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缺乏劳动体验,学生的生活教育、生存教育不足,各高职院校应警惕这种劳动教育被淡化的现象。

2 新时代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的作用

2. 1 有利于人才培养

在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中,各院校应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任务,保障智力、品德、劳动、体育等方面的教育可以彼此渗透,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2]。劳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的落实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感、劳动技能,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真正成为高技能、高素质人才。

2. 2 有利于院校办学

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体力劳动存在一定的偏见,这种观念不能适应时展,也和我国的办学方向、教育方针存在明显冲突。因此,大力推进劳动教育,能够使高职院校深入贯彻落实我国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为社会建设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3 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提升对策

3. 1 做好教育管理,拓展劳动教育途径

高职院校应做好教育管理工作,保障劳动教育能够有序、科学地开展[3]。高职院校要重视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让教与学深度结合,在此前提下构建考评制度,通过量化标准,有效衡量劳动教育的问题和成效,更好地促进劳动教育的发展。此外,各高职院校要基于职教特点,编写与本院校情况相适应的劳动教育教材,结合科学的管理体系,指导并发展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意识。此外,在对劳动教育课堂学习进行强化的同时,高职院校还需要拓展教育渠道,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顶岗实习等模式,充分开发劳动资源,保障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可以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有效结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3. 2 优化课程设置,提升师资队伍建设

在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各高职院校应该基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具体精神,充分明确劳动教育的教学目标,重视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个人劳动实践能力[4]。应在劳动教育中将标准化课程转变为核心课程,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职教中的优势,使学生对行业发展具有充分的认识,不断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责任感。此外,高职院校应重视劳动教育中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根据课程之间存在的差异,安排相应的授课教师。在劳动课程的设置中,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教学规定的劳动活动中,专任教师应做好学生的监督和考核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性质的义务劳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此外,可以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有偿劳动,通过劳动获得一定的报酬,提升学生的成就感。

3. 3 提高劳动意识,发展学生劳动技能

在强化学生个人的劳动意识方面,各高职院校应针对劳动教育充分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使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时,就能从学校的文化氛围、设施建设等方面有所感受,或从高年级学生、教师的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和提升,使学生发现劳动的可贵。此外,各高职院校应以课程为载体,在日常教学计划中纳入劳动教育,丰富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从选修课、必修课、社会实践、课外活动等方面充分开展劳动教育,激发学生的劳动积极性,提高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各高职院校需要基于自身特色并掌握市场需求,充分整合实践资源,强化项目管理,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拓展实践平台,通过教育引导,促使学生在志愿活动、社会实践中,充分提高自身劳动意识、职业责任,并不断发展职业技能。

3. 4 完善评价机制,保障评价的科学性

要顺利落实劳动教育,使相关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各高职院校需要做好教育评价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教育制度,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各高职院校应将育人原则作为出发点,充分明确评价活动的主体,落实岗位责任制,使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有机结合,进而不断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在进行评价时,应保证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从多角度、全方位地评价劳动教育的意义和效果,使评价结果更具准确性、科学性,能够及时发现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效解决。各高职院校应该充分重视评价结果,认真探讨评价结果所反映的各种问题,科学制订解决方案并有效执行。为了提升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高职院校可以制订并完善奖惩措施,奖励表现优异的学生,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高职院校可以建立每个学生专属的劳动档案,以此为依据监督和评价学生的劳动情况。通过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使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劳动活动,接受劳动教育。

3. 5 建设劳动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实践决定意识,而意识会反作用于实践。高职院校在开展劳动教育中,需要结合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在校内营造崇尚劳动的优秀文化氛围,积极引导学生的行为,使其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纠正学生对劳动的负面情绪、抵触心理,使其增长劳动的自觉性、主动性。高职院校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使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避免对学生的溺爱,使其受到不良影响,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积极接受劳动教育,提升劳动教育效果。在劳动教育中利用文化建设,使学生构建正确的劳动观念,让学生认识到劳动光荣这一思想,通过在校园内营造人人热爱劳动的良好文化氛围,使学生明确劳动的价值、意义和重要性。在优秀文化氛围和文化引导的影响下,学生能够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增强劳动意识。高职院校可以同步落实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教育,在学院中建设专业文化园,使文化教育和专业技能融为一体,使学生在修身的同时提升专业技能,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4 结语

劳动教育管理范文4

[关键词]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

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2019年11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实现改革举措的有机衔接、融会贯通,确保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会议通过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强调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3]努力办好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加强劳动教育的改革创新,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

一、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价值意蕴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需要,是实现劳动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达成劳动教育立德树人目标的需要。

1.体现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的统一

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以下简称“四育”)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一方面推动了劳动教育“以劳立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4]作用的发挥。劳动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通过劳动教育,青少年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得以养成,智力得以更大程度开发。理论来源于实践,道德和知识只有在劳动实践中才能得到进一步理解和提升。通过劳动教育,青少年对于强健体魄重要性的认知更加深刻,更加明确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劳动教育,青少年学生对于美的感受和认知更加明晰。因为只有在生产劳动中,真正的美才能得以创造和发现。另一方面,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促进了劳动教育与“四育”的协同发展。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5]长期以来,劳动教育在“五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够明显,社会各界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相较于“四育”明显不够。这主要体现在“四育”在大中小学各学段形成了较完整的课程体系,并已经或正在进行各自的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实践。当前要通过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师资队伍等进行一体化建设,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开展,促进劳动教育与“四育”同向同行、协同发展。

2.体现了劳动教育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劳动教育是一个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教育领域。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强调,要在劳动教育中“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6]这是对劳动教育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上的新要求,也为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一方面,“把握教育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指明了对于劳动教育的理论研究应以劳动育人为导向、以学生成长规律和劳动教育规律为遵循、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根本保证。而教育导向、教育规律、体制机制的把握、遵循与创新都必须将劳动教育置于大中小学一体化的视域中来有效推进。而这正是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应着力解决的理论问题。另一方面,“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则指明了劳动教育在实践上的检验标准与目的。劳动教育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检验劳动教育成效,确保青少年“知”与“行”的统一,必须将劳动教育置于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的视域中。而这也构成了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应解决的实践问题。

3.体现了劳动教育阶段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既要体现各学段劳动教育的阶段性,又要体现劳动教育自身发展的整体性。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7]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一方面,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要求劳动教育遵循各学段学生的成长规律,制定符合各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劳动教育政策和内容。唯有如此,劳动教育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另一方面,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要落脚到“一体化”,必须将各学段的劳动教育进行整体谋划和通盘设计,并通过大中小学各学段劳动教育之间的协同发展、协调发展、融合发展以及创新发展予以体现。这符合劳动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总之,无论是符合青少年成长规律的阶段性劳动教育,还是符合劳动教育自身规律的整体性劳动教育,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引导青少年成长成才。

4.体现了劳动教育全民性与全面性的统一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首先需要全社会统筹安排、精准施策、共同发力,家庭、学校、社会在其中承担的使命各有侧重。学校自然是主要实施者,而家庭、社会则是不可或缺的补充。《意见》指出,加强劳动教育要“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8]其次,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体现了劳动教育的全面性。劳动教育的全面性源自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所产生的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就提出:“教育要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9]马克思指出:“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人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10]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1]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面临的现实境遇

《意见》对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总体目标、课程设置、基本内容、评价体系以及实施途径进行了整体设计,对于推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起到了根本性的指导作用。当前,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在理论上还存在认识不够明晰,在实践中则存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衔接不够、师资队伍一体化建设亟待优化、管理机制一体化建设有待完善等问题。

1.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理论认识不够明晰

目前关于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理论研究还较为薄弱。理论研究的缺失缺位导致人们对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理念的理解不够明确,关于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实践问题则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首先要加强相关理论研究。一要明确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内涵。从学校劳动教育自身的角度考量,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应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将学校劳动教育的宏观与微观、内部与外部、横向与纵向进行整合,确保学校劳动教育系统内各层级、各要素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劳动教育内容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实现劳动育人的根本目标;从学校劳动教育与家庭劳动教育、社会劳动教育关系的角度以及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的保证实施考量,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以实现各学段劳动教育一体化为基本目标和基本手段,但离不开家庭、社会的有效协同。因此,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实质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在目标统一、重点突出、协调同步、实施分层的基础上对青少年进行劳动教育的网络系统。总之,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要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协同家庭、社会,以实现劳动育人的根本目标。二要明确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要求。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包括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以及管理机制的一体化建设。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一体化强调各学段劳动教育课程的衔接以及劳动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有效衔接。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一体化是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的关键。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实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一体化要建设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一流的教师队伍。要根据各学段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及劳动教育的规律对教师队伍进行统筹建设。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管理机制的一体化即形成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系统建设格局,具体包括劳动教育目标的协同性、劳动教育整体设计的协调性以及各学段劳动教育管理规划的统筹性。三要明确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目标。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是为了避免各学段劳动教育因为分割造成的课程体系的重复性、教育模式的呆板性、教学管理的碎片性以及教育效果的短暂性。其根本目标是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基本目标是建立内容完善、形式多样、体制健全、效果显著的劳动教育体系,培养青少年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积极的劳动态度、健康的劳动心理、良好的劳动习惯,涵育青少年的劳动精神。

2.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既表现为当前劳动教育状况对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阻碍,又表现为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要求在实践中贯彻落实的阻滞。第一,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着各学段劳动教育课程之间、劳动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衔接不够的问题。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上存在课程内容重复、课程内容断层、课程内容倒置等问题。例如,小学阶段的手工课与中学阶段的劳动课重复比较明显。在现有的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中,对学生劳动伦理的教育有断层的倾向。至于劳动的生活属性,在小学阶段就应让学生知晓,而不能到了大学才进行重点教育。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衔接上,存在着劳动教育与其他课程脱节严重,劳动教育的全面性没有充分展现,其他课程中蕴含的劳动教育资源尚未有效挖掘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当前各学段大多依照自身情况开展劳动教育,缺乏劳动教育实践经验的有效沟通。此外,各学段统一的劳动教育教材体系尚未形成,劳动教育作为必修课程的教育教学环节的各个方面还需探讨,劳动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尚未有机渗透到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第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一体化建设对教师的业务能力、各学段劳动教育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对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要求劳动教育教师首先要对劳动有发自内心的热爱,于身体力行中将这种热爱传递给学生;又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于细雨润物中感染学生;还要具备娴熟的技能本领,于真实劳动情境中教导学生。另一方面,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对各学段教师之间的沟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目标的整体性、教学内容的阶段性、育人过程的衔接性以及教育资源的共享性都决定了各学段劳动教育教师必须加强沟通交流,形成合力,实现劳动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第三,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管理机制一体化建设要求对劳动教育的领导决策机制、运行整合机制、协调互动机制、考核评价机制进行一体化建设。在领导决策机制方面,存在着劳动教育的领导决策共识尚未达成、领导主体权责有待明晰、统一的领导决策体系有待建成等问题;在运行整合机制方面,存在着劳动教育目标缺乏统筹规划、教育资源缺乏有效整合、教育主导缺乏有效融合等问题;在协调互动机制方面,存在着各学段教师缺乏沟通协调、各学段职能部门缺乏互动交流等问题;在考核评价机制方面,存在着劳动教育课程的整体考核体系还未建立、劳动教学反馈链接不够有效、劳动教学评估方法不够完善等问题。

三、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实施路径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不仅在理论上是一个新论题,而且在实践中是一个新课题。根据《意见》的要求,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要优化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注重学校作为,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的劳动育人机制。

1.优化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在《意见》颁布前,近年来,教育部等国家部委已相继出台了关于劳动教育的系列文件。比如,2015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从渠道、内容、方式等方面对中小学劳动教育相关课程进行了规定;2019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全过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在这些文件精神指导下,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需要从思想指导、组织保障、制度实施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的优化。首先,在思想指导层面,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必须以关于劳动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为行动指南。要以劳动教育规律、大中小学各学段学生发展规律为遵循,以统筹校内劳动教育与校外劳动实践为纽带,以实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师队伍一体化为关键,以提升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抓手,最终实现劳动教育立德树人,促进学生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目标。其次,在组织保障层面,成立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的职能部门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成立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研究中心。该中心的人员构成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各学段遴选出来的高级管理人员,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如一体化建设的领导、决策、执行、反馈机制等进行有效分析;另一类是从事劳动教育理论研究的科研人员,他们的主要职责是从事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如开展关于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中各学段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任务以及衔接等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二是成立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课程领导培训中心。该中心旨在有效提升劳动教育课程领导主体的领导力,包括劳动教育课程的理解力、执行力、评价力。通过课程领导力的提升,领导主体能对大中小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课程目标、课程标准、课程任务作出精准理解,对各学段劳动教育的内在需求进行精准调控,对在一线劳动教育中植入一体化建设基因予以有效推进。再次,在制度实施层面,制定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指导纲要。指导纲要一方面要细化《意见》关于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政策,明确落实政策的具体责任和目标。各学段劳动教育建设领导者要将政策再细化,将具体职责落细落小落实到各学段劳动教育主导者身上。另一方面,指导纲要要明确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领导主体和各学段劳动教育领导主体的关系,实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规范运作。同时,该指导纲要也应包括建立科学有效合理的权责一体化制度,明确各学段劳动教育领导管理单位的权责关系,厘清各学段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权力和职责的关联与差异。

2.注重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学校作为

首先,注重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建设。要统筹规划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布局,充分认识到对劳动教育课程内容进行整体规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往学校劳动教育的效果之所以不尽如人意,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未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应通过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内容进行系统规划,建立横向贯通、纵向衔接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应以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目标、课程标准为纬,以大中小学各学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和接受意趣为经,从学生成长和认知规律出发,合理设置各学段劳动教育课程内容,有效开发课程教材,避免劳动教育课程出现内容重复、断层、倒置等现象,使各学段劳动教育内容体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要求:小学阶段以“劳动与生活”为主题,着重培养学生对劳动的感悟和认识,回归劳动的生活属性;初中阶段以“劳动与学习”为主题,着重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热爱以及良好的劳动习惯;中职或高中阶段以“劳动与科技”为主题,着重培养学生对劳动的推崇以及精益求精的劳动品格;大学阶段以“劳动与社会”为主题,着重培养学生对劳动伦理的理解以及奉献祖国的劳动精神。其次,注重大中小学各学段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及其与“四育”课程的衔接。一是以劳动教育必修课为主,辅之劳动教育的选修课,完善劳动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衔接,形成“必选结合”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二是注重劳动教育课程与“四育”课程的衔接。一方面,要加强劳动教育课程与“四育”课程的衔接互动和相互促进;另一方面,要在“四育”课程中积极挖掘劳动教育元素,开发劳动教育功能。再次,注重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一要加强对劳动教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在有条件的师范院校开设劳动教育专业,为劳动教育教师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聘请“大国工匠”、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对专职劳动教育教师进行培训或者直接聘请他们担任大中小学各学段的兼职劳动教育教师。二要搭建平台,加强各学段劳动教育教师的沟通交流。一方面,建立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师备课机制。集体备课机制既包括相同学段劳动教育教师之间的横向集体备课、互帮互助,也包括不同学段劳动教育教师之间的纵向备课。另一方面,建立各学段劳动教育教师的“线上”沟通交流平台。充分利用新时代“互联网+教育”提供的新型沟通方式、传播模式,确保各学段劳动教育教师及时交流,实现共同发展。

3.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劳动教育管理范文5

关键词:新时代特征;小学劳动教育;五育并举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在强化劳动教育对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性的同时,也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教育目的在于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让学生适应并且更好地生活,劳动教育是孩子们未来享受生活的基础。但学校劳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社会淡化、学校弱化、家庭虚化、自我惰化等不良倾向。片面追求学业成绩唯文化分数独尊的育人导向,必然会导致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大打折扣,这有悖“五育并举”育人方针,也极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所以学校作为教育载体推进劳动教育落到实处是当务之急。笔者结合学校的劳动教育实践,从以下五个方面分享,完善小学劳动教育管理,做好小学劳动教育工作。

一、改变育人观念,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

劳动教育是一种价值观教育,只有让教师和家长都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才有可能为劳动教育落实创造适切“环境”。当前,在追求高分的教育中,教育的意义被狭义化,学校、家庭、社会重视教育,但只是盯牢分数的教育,学生中形成“万般下等,惟有高分”畸形认识。如果对劳动教育没有普遍形成科学认识,甚至认为开展劳动教育会影响孩子升学竞争,这种外在的认识压力会对教师的育人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致使学校很难从容实施劳动教育,甚至有可能把劳动教育卑微化。综上所述,作为义务教育基础段的小学要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一方面要做好学生思想宣传工作,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1]。另一方面要宣传引导家长转变唯分数评价孩子的惯性思维。学校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培训,宣传劳动教育意义,让孩子家长与时俱进转变育子观念,否则再完备的教育计划、再丰富的课程设置都有可能流于形式、劳而无功。

二、开设劳动课程,保障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从孩子可以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开始,就要逐渐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施以劳动技能和劳动意识的教育和锻炼。首先,构建多样化选择性强的劳动教育课程。按照文件要求确保每周1节劳动课,这是强化劳动教育的必由之路。在课程落实中,杜绝其他学科挤占劳动课现象,积极开展校内劳动比赛,避免劳动课流于形式,突出劳动实践课教学实际效果。其次,邀请劳动模范或劳动先进个人开展百家讲堂。劳动意识的培养和劳动技能的形成需要时间更需要实践。劳动技能传授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学校通过选聘有专业技能特长的家长进校园、上课堂,每月1节课,为学生开展生动的劳动教育实践指导。家长现身课堂展示劳动价值与劳动者风采,极大感染了小学生劳动热情与积极性,也促进了劳动品质的养成。最后,以劳动品格提升工程为抓手强化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引导家长们积极参与到孩子们的劳动教育实践中来,形成家校一体、家校融合的劳动教育。

三、搭建劳动平台,推进劳动教育广泛落实

首先,开设多样化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对低年级段学生,我们可以在班级里定期组织开展劳动领域的“模范之星”或“先进个人”等系列评比活动,通过对表现优异的同学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来提高学生们的劳动积极性。对高年级段学生,学校实行校园绿化养护划分区域大包干,组织学生定时浇水、施肥、除草等,培养学生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其次,在学生们之中设立志愿组织供孩子们选择。在提醒孩子们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组织志愿者同学们前往各种有志愿服务需求的部门或机构,定期开展并从中体会服务社会所带给自己的劳动之美。再次,在每一学年中挑选重要的纪念日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比如在劳动节、学雷锋月或者每年初春的植树节前后,带领学生们开展一系列符合这一节假日或纪念日的劳动教育活动,这会在无形之中加深孩子们对于劳动教育的印象。最后,将劳动教育的理念与各学科教育理念相结合,积极寻找契合点。各学科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的教学内容及特点,挖掘劳动教育内涵,找准切合点,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让小学生在接受知识基础上认知、感受劳动,动脑思考,动手体验,收获感悟[2]。比如,通过布置写观察作文,引导学生种树、养花、栽草,体验播种、浇水、施肥劳作过程;在政治、科学学科课堂里,通过说、学、思等系列活动,培养小学生的劳动兴趣,在增长知识同时,让其获得了一定的劳动技能与品质。

四、开发校外资源,构建劳动教育的“密封圈”

研究义务教育学校劳动教育的实际效果可以发现,相当一部分内容是依托家庭、社会才能完成的,这是由劳动教育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决定的。如果从小缺乏劳动教育的思想引导,孩子们是很难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积极接受劳动实践的。家庭劳动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实践场所,要把劳动教育延伸到家庭,实现家庭化是构建新时代特征的小学劳动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实践中,我们通过“正向养育课堂”向家长讲述劳动教育对幼小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教给家长正确的劳动教育方法,引导家长重视并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3]。利用传统民俗节日,如春节包饺子、端午节包粽子等引导孩子参与其中学习生活技能;通过“我帮爸妈做家务”“晒晒谁是心灵手巧孩子”活动,激励孩子感恩父母热爱劳动。这种教师正确引导、家长配合落实、孩子积极承担的路径,有利于培养孩子未来参与社会生产生活必备素养和基本技能。为了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劳动机会,文化知识讲授之余,学校可建立起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丰富学生们的劳动教育生活,让孩子在劳动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怀,懂得劳动光荣内涵。

五、建立科学评价机制,提供劳动育人制度保障

要切实做好义务教育学校劳动育人的工作,就必须健全完善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首先,学校认真学习领会教育主管部门的劳动教育评价制度方案精神。如区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全区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实施意见》,引领学校顺应时代特征要求开展积极有效劳动教育活动;制定《全区学校劳动教育实践育人考核评价方案》,以强有力的科学评价考核来推动学校劳动育人落地生效。其次,学校要立足本校实际,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劳动教育实践考核办法。如学校制定《小学生劳动课堂教育规范十条要求》严格劳动课堂教育行为,成立“劳动实践考核小组”以班级为单位考核每一名学生劳动实践能力。多元科学完备的考评机制建立,促进教师劳动育人的实践活动积极性和实效性,也有利于保障学生劳有所获、劳有所得、劳有所成,最终实现劳动教育的价值。劳动不仅是停留在教育的口号上,也不是一味的埋头苦干,从实际出发,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是我们育人者的任务,更是使命,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勇于担当,肩负起培育未来新型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1]刘厚丽.论工匠文化在高等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体系建设中的传承[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5):22-23.

[2]陈静.小学劳动教育现状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0:1-93.

劳动教育管理范文6

关键词:劳动教育;高职院校;困境;对策

0前言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1]。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了劳动教育的总体要求和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高职院校在面对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以及“双高”建设的任务中,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养成严谨专注、敬业专业、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品质[2]。从当前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现状来看,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对劳动教育的本义和价值产生不利影响。加强劳动教育,是高职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传承职业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培养德智体美劳时代新人的必要措施。

1高职院校开展劳动育人的现实意义

1.1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的需要

人类劳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劳动育人饱含着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时代诉求,在人才培养和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新时代高职院校要大力 弘扬 崇尚 劳动、热 爱劳动、辛 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以劳动育人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支点,从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大学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凝聚起抗疫服务的志愿精神和劳动力量,以实际行动来践行劳动的时代精神。

1.2提升职业理想和职业素养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职业教育是培养劳动者的教育,职业活动不仅需要必备的劳动技能,更需要坚强意志、劳动精神和合作能力等。开展劳动教育,将劳动育人深入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教育和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在劳动中艰苦奋斗,锤炼品质,学会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培养“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素养,在实践中发现自我,努力成为知识技能型的高素质劳动人才。

1.3五育并举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强调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劳动推动社会历史进步,是人作为人之最本质最显著的特征。劳动过程中展现出的奋斗精神、热爱劳动的真实情感、手脑的协调配合、激发学习兴趣和创新创业能力、强身健体以及蓬勃向上的朝气之美等,对德智体美都有促进作用。劳动教育发挥着无以替代的重要作用,高职学生只有在劳动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自我价值和劳动精神,不断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动意识和创新精神,最 终回 归人之 本质、回 归学生 自身,发挥主体教育的作用,才能使其崇尚劳动、热爱劳动,以劳育德、以劳益智、以劳滋美、以劳促体。

2“双高”建设中劳动育人的现实困境

2.1认知困境:片面化的认知方式

依据人们固有观念,劳动教育通常被认为是简单的体力劳动,在一些高职院校中,劳动教育甚至流于形式,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易产生思想懒惰和行为懒惰。一部分学生狭义的理解劳动教育等同于劳动课程、实践活动,未 能 深层次 的 理 解劳动 观念、劳动价值和劳动精神,如近年来出现的网络热门词汇“躺平”“佛系”“啃老”“巨婴”等充分说明了劳动精神的缺失。同时,少数学生也存在不劳而获的想法,产生“校园贷”“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等不良财富观的问题。在自我价值的生成过程中,劳动教育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育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形成自我实现的精神和正确的价值观念,进一步感受到主体存在的价值,增强对劳动精神的深入理解,崇尚劳动、热爱劳动,以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2.2制度困境:碎片化的育人方式

劳动教育并不是育人体系中的新内容,高职院校虽开设了劳动课程,但整体的规划部署未能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一体化部署,存在劳动教育的体制机制、人才队伍培养、课程建设、考核评价不健全不完善的现象[3]。第一,“三全育人”劳动教育的大环境尚未形成,简单的将劳动教育由某个部门单方面的实施,劳动教育氛围缺失,影响了劳动教育的质量;第二,缺乏科学设计的劳动教育内容,譬如校园内打扫卫生等成为常见现象,面对这种技术含量低、内容枯燥的劳动内容,学生固然不会排斥,但是对劳动教育的全面了解,对培育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敬业精神,提高劳动技能的作用甚微;第三,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融合不够深入,劳动指导教师对劳动课的跟踪管理不够,造成劳动教育走过场的问题,导致劳动课教学的效果不理想,学生的参与度、投入度不高。

2.3形式困境:简单化的教育形式

目前,高职院校多以传统的课程教育为主,以辅导员、班主任为中心,向学生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和内涵也仅仅停留在表面和形式上,在劳动精神内涵的挖掘、培育新时代 劳 动态度 和 意识 方面 存在不 足。劳动形式常见于打扫校园公共卫生及宿舍卫生等实践方式,比如,陕西 某 高校 每学 期 开 设集 中 劳动 课程,以班级为单位清扫校园主干道卫生;广东某高校要求学生必须在食堂或者图书馆从事不少于10小时的劳动志愿。可以看出,大部分高职院校开设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比较简单且内容枯燥,导致学生本身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停留在表面,从而对劳动教育的评价不高,很难满足学生最基本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学习需求。劳动育人过程中过于注重的体力活动,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融合不够深入,在学生认可劳动教育、向往劳动教育等方面缺乏力度,对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产生不利影响。

3“双高”建设中高职院校劳动育人的对策

3.1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明确劳动育人目标

“双高”建设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高职院校要进一步转变思想,强化对劳动教育的价值认同,遵循教书育人的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围绕新时代育人要求,将劳动教育纳入到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以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活动育人、竞赛育人、企业育人、实习育人、文化育人、工匠育人等形式,不断健全人才培养方案,强调劳动教育的德育属性、智育价值、体力认知和美育转化,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劳动观。

3.2建立五课融合的课堂教育主渠道

高职院校要以全面提升劳动素养为着力点,科学构建劳动课、思政课、专业课、创新创业课、就业指导课等五课融合的课程育人体系,抓好教育教学主渠道。首先,合理科学的开设劳动必修课,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选修课,加强对劳动内容的开发,既可以是校园公共卫生打扫、宿舍卫生打扫、教室清洁等,也可以是专业技能、企业实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家庭劳动、社会劳动、公益劳动等,确保劳动育人最高效。其次,宣扬新时代劳动精神,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育人导向,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新时代内涵。第三,充分培育以劳动教育为主体的校园文化,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加强校企合作,广泛开展实验实训和顶岗实习,举办技能大赛等,不断提升劳动素养和职业素养。最后,通过创新创业和就业课程,用理论促进成果转化,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心,提升劳动实践能力。

3.3建立三方联动的交互式劳动育人全链条

劳动教育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化的育人工程,要求管理实施的统筹协同度高。高职院校劳动育人必须紧扣时代脉搏,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形成以高校教育为支撑、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方联动的交互式劳动育人全链条。高职院校应加强教育和引导,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劳动创造良好条件,促使其提升职业素养和劳动技能,激发奋斗奉献的热情。整合校内外劳动资源,优化劳动课程内容,丰富课程类型,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建 立 起劳 动育人的 长 效机制。家庭的劳动教育应该作为高职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内容,一方面父母可鼓励高职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可开展假期劳动打卡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促进其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3.4建立完善劳动教育评价制度

将劳动理论、劳动素养、劳动技能等要素纳入高职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评价结果作为衡量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并作为评奖评优、入党团、推荐就业等重要参考指标。运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对高职学生课内外的劳动过程、劳动结果进行追踪和记录,采取定量与非定量评价、结果与 过程评价、短 期与 长期 评 价等 方法,关注个体差异,坚持发挥劳动育人导向和功能,实施科学的劳动教育评价考核。

3.5建立劳动育人实践平台

新时代劳动育人具有显著的实践性,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因此,将劳动教育内容融入到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体验和领悟劳动的价值和意义[4]。加强新时代劳动育人应注重培养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 活的劳动 实践 能力,高 职 院校 以“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养成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的良好品格,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职院校应在实验实训、日常生活、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建立劳动育人实践基地和平台,以陕西 Y 所农林类高职院校为例,建设农耕文化馆和劳动教 育 实践 基地,开 展农 业 实 践,在春种、秋收等时节,组织学生在农场、林场、试验田等参加农业生产,增强学农爱农情怀。高职院校要结合专业,加强顶岗实习的培训与管理,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结合日常教育管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结合志愿服务,大力弘 扬志愿服 务精 神,增强 社 会责 任感,培养敬业奉献精神;结合创新创业,树立追求卓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在新时代创业路上发挥无穷引领力等。

4结语

劳动教育管理范文7

关键词:职业启蒙;劳动教育;劳动教育课程

近年来,国家出台的多项文件均在不同程度上倡导开展中小学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加强学生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教育。尤其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极力鼓励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强调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1]。职业启蒙和劳动教育的开展已成为新时代教育的重要内容。职业启蒙注重让学生从职业体验中认知职业、感悟职业。职业是工作的名称,工作皆有其自身的内容、性质,但本质皆是劳动,这表明职业和劳动间实为表里关系,即职业均对应着一定的劳动,但劳动并非都对应着职业[2]。由此,可基于当下课程的设置,利用二者的紧密关系,以劳动教育课程为落脚点,将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程[3],以劳动教育课程的推进促进学生的职业启蒙。

一、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程的价值

1.政治价值

政治指维护统治的行为。“政”指的是正确的领导,“治”指的是正确的管理。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程的政治价值体现为服从国家对教育的正确领导和正确管理。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4]。职业启蒙和劳动教育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教育领域的新指令,也是职业专门化在教育领域的新要求。在此背景下融合发展有助于学习者形成正确的职业认知和劳动态度,符合总书记对教育发展的要求,是服从国家对教育正确领导的具体体现。近年来《方案》等相关职业启蒙和劳动教育的文件陆续颁布,彰显了二者重要性和紧密性的同时还强调了二者融合发展[5]。尤其是2019年4月《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和2020年9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颁布,充分表明国家期望通过宏观调控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将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程有助于学生明晰职业方向,使其在教育分流时理智选择职业方向,避免分流时偏向普通教育,是增强职业教育生命力的有效手段,是服从国家对教育管理要求的体现。

2.经济价值

经济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我国,孔子“庶富教”的思想最早论述经济和教育关系;颜元的“实学”“实行”思想表明经济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可见,经济是课程开设与实施的必要支撑。鉴于职业启蒙和劳动教育的耦合性,可将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程,减少经济(指财力、物力)对两种教育的制约,增加经济(指耗费少而收益多)效益。具体表现在:一是鉴于二者在实施上均是通过相关的实践和理论传授促进学生产生积极的职业、劳动情感体验,结合二者的耦合性,整合物力资源,通过某种具备二者相关性类型的实践以达到二者共同的目标,减少财力、物力资源的投入。二是鉴于当下的职业启蒙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其教育的重担通常由学科教学教师承担或学校培训专门的任课教师承担。由此,可以劳动教育课程教师为主力,加强对其的培训,减少师资力量的投入,以增加经济效益。三是师生有着各自沉重的教学和学习任务,时间和精力有限,将二者融合进行,可促使师生在减少时间、精力投入的同时又可实现教育目的。

3.社会价值

此处的社会价值是指职业启蒙与劳动教育融合对社会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推进社会安全稳定和高质量发展。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社会必稳定[6]。主体通过接受职业启蒙和劳动教育认识、体验职业与劳动,明确自我的职业方向,推动其寻求到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和劳动,增加其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和在未来有业和乐业的可能性,不断提高我国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有序。而要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须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新型人才。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个体之间存在智能差异,表明要达到个人智能优势的最大发挥,教育者应根据个体间的差异,给予学生适合的教育。适合的教育是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根本依托,能发挥人的最大潜能,充分发挥“长板”的作用,达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通过职业启蒙和劳动教育发掘、培育技能潜质型学生,辅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类别,促进潜能的最大发挥,为高端人才的培养构建基础。

4.个体价值

将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育人的价值。首先,可增强学生对职业和劳动的认知。二者融合将丰富课程的内容,开展多种类型、复杂性强的、与职业相关性较大的劳动实践,增加了学生实践不同真实性劳动的机会,可进一步增强其对职业和劳动的认知。其次,可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生涯心理学家舒伯和斯金伯格将0~17岁分为个体职业生涯的空想期、兴趣期、能力期和探索期表明了中小学阶段是职业启蒙的黄金时期。因此,将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程有助于学生在关键阶段接受职业启蒙教育,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7]。最后,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学生进行多次的劳动实践可促使其逐渐清楚自己感兴趣和适合自己的职业,形成基础的职业理解和职业意识[8],为未来的职业选择奠基。同时还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学生职业工作和劳动的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和劳动奠基。

二、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程的难点

1.实践平台建设“失准”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了加强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教育的要求[9]。实践有利于学生劳动思想、劳动技能和劳动素养的培养[10],而职业启蒙要达到职业素养的养成也必然要进行相关的职业实践活动。可见,实践既是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其不可缺失的教育内容之一。因此,须拓宽实践场所,丰富实践类型和内容,以此促进二者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然而,在国家政策的倡导和现实状况的诉求下,部分中小学校职业和劳动实践平台建设意识虽有所增强,但当下实践平台的建设情况并不乐观,课程实践平台建设的需求侧得不到满足,教学仍然陷入以日常生活劳动为主的劳动实践的困顿局面,供给侧“失准”问题突出。“失准”问题突出的背后逻辑是学校的资金短缺、可利用的场地少[11],学校无力打造多样的职业和劳动实践平台。再者是学校联动性意识不强。学校之间及学校与外界之间缺乏合作交流及打造联动型教育的意识,与其他学校和企业未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2.教师主导“失能”

2020年3月《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需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因地制宜、体现时代特征[12]。职业启蒙教育是“培育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认知及培育其在劳动中展现出良好的职业素养”。因此,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程需注重体现学生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亲历劳动的过程;需以学校实际生活情况为基点,利用周围可用的一切资源,避免“一刀切”;需以新时代职业和劳动类型的需求为重点,重新制定符合时代特征的职业和劳动的内容和实践。而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积极关心和了解学生,积极学习职业和劳动的内容与性质,丰富自身的职业启蒙和劳动教育的知识和文化。然而,目前学校师资力量不足[13]。劳动教育课程教师一般由接受过劳动教育相关培训的科任教师兼职[14]。从客观上看,科任教师并不具备充足的职业启蒙和劳动教育的知识与文化素养,在实际教学中难以有效地将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程中。同时,中小学校科任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精力主要集中在主负责的学科中,对职业启蒙和劳动教育的研究缺乏积极性,加之教师间的协同性不足,融入更是难以推进。

3.学生主体“失位”

《意见》指出,劳动教育要把握育人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勤俭奋斗的劳动精神。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程需以学生正确认知职业和劳动为重点,以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观和劳动价值观为核心,以此达到育人的目的。因此,融入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参与劳动实践活动中加深其对职业和劳动的认识与思考,引导其积极主动地体悟实践劳动背后所需的精神和素养,促进其形成良好的劳动和职业的价值观、态度和精神。但是,在中小学校将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程的具体进程中,劳动教育课程教学中所融入的职业启蒙教育内容多是经过多重筛选的,学校和教师应考虑其内容的适切性、科学性,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可操作的内容。而学生往往作为内容的接纳者,鲜有机会学习或实践到自己感兴趣的劳动。而且劳动教育课程的授课方式传统单一,以讲授式课堂教学为主,并不突出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性和活动性特点,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弱。

4.保障体系“失职”

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程旨在实现二者教育目标的同时增强教育效果。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需要有力的保障体系,以确保学生能在多种真实的职业工作和劳动实践中得到体验,并通过质量保障体系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监督教师的教学实施,以增强教育的效果。然而劳动教育课程的保障体系并不完善,劳动教育无具体计划、无具体考核[15]。如2020年3月颁布的《意见》强调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但并未强调保障体系的全面建设,缺乏相对应的评价、考核、质量、监督的保障体系。而职业启蒙教育虽在多项教育政策文件中倡导,但在我国其仍然属于新生事物,并未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因而,在将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教学过程中,理应在劳动教育课原有的保障体系上基于融入的目的与价值、二者的特点与耦合性完善保障体系,弥补保障体系的“失职”,提高职业启蒙和劳动教育的质量,增强“强化”效果,确保二者目标的有效达成,确保二者科学有效运行。

三、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程的突破

1.以校内外联动为抓手,搭建丰富的实践平台

囿于实践平台建设的“失准”,须根据职业和劳动的内容和性质,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时展及教学的需求,以校内外联动为抓手,搭建丰富的实践平台,拓展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程教学的途径。首先,搭建校内实践平台。学校面对资金短缺的问题,可向政府申请或重新调整已有的资金,抽取部分资金用以搭建校内实践平台,建立烹饪、服装裁剪等多样的职业和劳动实践场所。其次,搭建校与校之间联动的实践平台。学校可基于本校所处的区域,搭建学校之间的实践平台,与中职、高职等学校建立联系,利用其实践场所,为学生提供职业陶冶和职业探索的劳动实践平台[16]。最后,搭建校外实践平台。学校可基于地方特色,由政府牵头带动与当地企业合作,选择合适的职业和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在真实的职业和劳动场景中进行真实的实践。对于学生无法实践的职业和劳动,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基地进行实地参观,在观察当中讲解,让学生充分了解和感受职业和劳动的内容和性质。

2.以师资队伍建设为突破,加强赋能与合作

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程要持续深入开展,须建设一支优质的师资队伍,建立赋能机制及协同合作的机制[17]。首先,建立赋能机制,提升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程的综合能力。一是赋能于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启蒙和劳动教育专题培训,把职业专家“请进来”,增加教师与职业专家交流的机会,提升其对职业与劳动的认识深度和广度;同时还应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和劳动体验活动,为教师创造“走出去”的机会,通过到企业实地考察和实践的方式,促进其了解和感悟职业与劳动。还可开拓职业启蒙和劳动教育相关的资源,为其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以加大对其的赋能强度。二是教师自我赋能。教师可通过网络、会议、讲座等方式深入了解职业启蒙和劳动教育,通过自我思考寻找二者的结合点,提升自我的职业启蒙和劳动教育的知识素养,以促进教研相长,推进职业启蒙深度融入劳动教育课程。其次,建立合作机制,高质量推进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程。校内教师应团结一致,共同探讨和研究融合的方式方法。学校还可根据自己所在区域联动其他学校的教师共同探讨和研究,特别是对职业与劳动理解较深的中高职院校教师,与他们建立合作能极大地帮助教师攻克融入的难点。与此同时,学校还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以获取企业工作人员具备的丰富职业实践经验。

3.以彰显学生主体性为重点,激发主体效能

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程提升学生职业和劳动素养的关键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效能。在融入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应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加强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效能。首先,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增强学习动力。劳动教育课程教学中所融入的职业启蒙教育内容经过教师的多次筛选后,将可执行的实践活动罗列出来,供学生自行进行选择,最后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先执行学生更乐意参与的职业与劳动实践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兴趣度,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其次,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应充分调动自身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并反馈课程教学中所融入的职业启蒙内容和实践活动的选取、融入方式等,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最后,创新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主体效能。职业启蒙和劳动教育均是偏向于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形式,注重通过实际操作以促进学生对职业和劳动的认识和感悟。在职业启蒙融入劳动教育课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在做中学,在做中感悟,以师生“交流总结”、生生“合作共享”为互动方式,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讲述、分享实践感悟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交流、共享中加深对职业和劳动的认知、认同。

4.以增强教学效果为落脚点,完善保障体系

劳动教育管理范文8

关键词:陶行知思想;教育理论;幼儿教育;游戏化;指导意义

一、陶行知教育理论促使幼儿游戏教育教学活动更健康,更安全

健康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中的首要内容,基于陶行知先生对我国教育卫生条件的长期考察以及分析,对改善幼儿园卫生条件以及提升幼儿健康水平,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实意义。现阶段,幼儿园的大部分游戏活动均在室外进行,由于各幼儿园的卫生条件不同,管理人员对园内卫生水平要求各异,导致很多幼儿园内部游戏环境较差。近些年来,各类幼儿园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同时,在笔者的教育教学中,发现很多幼儿园的户外运动设施缺少有效的安全保护结构,可能造成幼儿在使用此类游戏设施时出现安全问题。从整体上看来,我国的幼儿教育教学环境整体向好,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日渐提升,但问题是,很多幼儿教师的卫生意识较差,导致在其组织幼儿进行各类游戏活动时,无法及时注意到游戏环境中的卫生安全隐患,不能采取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幼儿园在建设幼儿游戏环境时,在深入贯彻陶行知教育理论中的“健康教育”思想后,首先应定期展开培训,增加幼儿教师的卫生知识,提升幼儿教师在开展游戏活动时保护幼儿安全的能力。在幼儿教师组织开展游戏活动时,可在活动中主动积极引导幼儿学习健康知识,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确保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另外,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室外游戏活动时,可多引导幼儿参加“身体体能训练”类游戏项目,进而提升幼儿的运动技能,同时改善身体条件,增强幼儿抵抗力,切实保障幼儿在幼儿园中健康快乐成长。

二、陶行知教育理论促使幼儿游戏教育教学活动更科学,更合理

科学教育思想在陶行知教育理论中篇幅比重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可看出陶行知先生对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此思想对新时期幼儿游戏教育活动的指导意义较为明显。具体来讲,此思想对幼儿游戏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师能力要求均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在教学目标方面,幼儿教师应深入贯彻科学教育思想原则,首先应在游戏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其次应在合理的目标导向下培养幼儿的创造创新能力,使幼儿可在游戏活动中获得相应的科学知识,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品质;在游戏活动内容方面,幼儿教师应在活动前充分准备活动工具、材料以及场地等,确保游戏活动内容浅显易懂、丰富有趣,并在一定程度上契合幼儿日常生活,渗透生活化教育思想;在游戏活动开展方法方面,具体的方法措施很多,但总体上讲,均要求幼儿教师应“变成小孩子”,积极参与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不仅可在幼儿游戏活动中充当“领路人”角色,也可在幼儿游戏活动中充当“幼儿”角色,提升活动开展过程的合理性。为了体现幼儿游戏活动的科学性,幼儿教师应在幼儿游戏活动中安排各类趣味小实验,并突出“做上学,做上教”的陶行知教学理念,引导幼儿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来,从而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例如,在开展有关天文学的教学游戏活动时,幼儿教师可在班级天花板上悬挂各类“星球”,形态各异,色彩鲜明,并确保幼儿可清晰地观察到不同“星球”的特点。当然,很多幼儿园受限于自身经济情况以及教学条件,可能无法有效使用“星球”类教学工具,此时幼儿教师可回顾陶行知先生的“在有限教学条件下勇于创新”的游戏教学思想,利用班级里面的橡皮、铅笔、转笔刀或者粉笔等充当相应的天文教学工具,在有限的游戏环境下,依旧发挥幼儿游戏教学活动的“科学性”。

三、陶行知教育理论促使幼儿游戏教育教学活动更具道德观,更具发展观

结合陶行知教学理论,幼儿教师可将幼儿道德观念教育以及道德行为习惯教育带到幼儿游戏活动中,体现德育教育思想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切实落实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思想。具体来讲,首先,在此教育理论的影响下,幼儿教师在开展游戏教学活动时,会在活动中将幼儿分组,并保证每组中包含品质表现好以及品质表现稍差的幼儿,督促品质好的幼儿在活动中充当“演示者”,演示活动行为、活动步骤等,从而贯彻陶行知先生的“好孩子化坏孩子”的思想;其次,幼儿教师应培养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集体行为”意识,也就是说,教师应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集体互动中,而不是在“形单影只”的状态下完成教学活动。基于此,幼儿会在集体内容发生“自愈性”转变,使幼儿在集体活动中获得优秀的生活能力、主动精神以及显性的社会责任感,全面提升幼儿的道德意识水平,深入贯彻陶行知先生的“知情意合一”“智仁勇合一”以及“真善美合一”的道德品质以及行为培养思想。例如,在讲解文明交通行为的相关内容时,幼儿教师首先应在室内依据课本内容讲解交通规范内容,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讲解交通规范重点内容,但必须要注意的是,幼儿教师应注意文字内容的讲解时长以及讲解比重,切不可降低幼儿课堂授课的趣味性,降低幼儿课堂学习兴趣;其次,幼儿教师应将具体的交通规范内容游戏化,要求班级某位学生扮演交通警察,其他幼儿扮演未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员,进而构建交通行为规范教学情境。此时要注意的是,幼儿教师应主动参与到此游戏环节中,引导幼儿自行抉择的同时,在一旁讲解各类交通行为的合理性,强化幼儿对交通规范的认识。总之,幼儿教师应深入贯彻陶行知教育理论的“道德规范性”,充分发挥其指导意义。

四、陶行知教育理论促使幼儿游戏教育教学活动更具劳动性,更具行为表现

陶行知先生比较看重幼儿的劳动教育,“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是其对劳动性教育思想的完美诠释,旨在提升幼儿的自制与自立能力,并通过幼儿教师的密切配合,促使幼儿在劳动教育中获得有关生产劳动的真知灼见。在幼儿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中,很多幼儿教师比较擅长教授书本上的知识,可积极创设浇花种草、农业生产或者饲养宠物等生活情境,希望在课堂授课中就可获得较好的授课质量,但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幼儿无法对各类劳动活动形成比较直观立体的认识,不能深切体会各类生产劳动中的艰辛。幼儿教师应将劳动教育游戏化,利用幼儿园的有限条件,搭建具象化的劳动场景,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道德品质,充分发挥劳动性教育在塑造幼儿优秀人格方面的作用。具体来讲,幼儿教师可选择具有合适条件的户外互动环境,确保环境中包含沙土、水源等游戏材料,构建属于幼儿的“劳动小农场”。在游戏活动中,幼儿教师应凸显自身引导性作用,为学生演示种植瓜果、栽花浇花以及饲养家畜等劳动的具体过程。在“劳动”过程中,幼儿教师可总结分析幼儿的学习反应,针对问题突出的幼儿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另外,在理论层面上,“劳动教育”是动手能力培养模式的一种,很多幼儿教师认为“先有思想,后有行动”,这是不对的,事实上,幼儿的思想以及行动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劳动教育”可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幼儿的行动思想,从而有利于其智力发展,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在切身的劳动体验中,感受真实劳动的辛苦与艰辛。

五、陶行知教育理论促使幼儿游戏教育教学活动更具主体性,更具个性化培养特点

在陶行知教育理论中,“教学做合一”理论是其核心内容,突出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突出对幼儿的“生活化教育”。具体来讲,生活化教育要求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以幼儿的“生活”为中心,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切实落实“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准确来讲,幼儿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脱离正常生活,应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在此教学思想的游戏化演变进程中,幼儿教师首先应明确“教学做”思想的核心内涵,将幼儿的实际生活作为教学中心,贯彻“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的思想;其次,幼儿教师在开展游戏活动中应将“学”的方法与“教”的方法统一整合在一起,依据幼儿的实际生活需要开展相应的游戏化教学活动,依据游戏化教学活动的具体目标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学做”思想是提升幼儿动手以及动脑能力的关键措施,是切实提升幼儿实际生活技能的合理举措。在幼儿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可带领幼儿开展“农事教学做”“美术教学做”“运动教学做”以及“家庭教学做”等游戏活动。利用此类游戏活动,突出“知识来源于生活”的重要性,进而达到“做”与“学”的统一。总之,在此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幼儿教师可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将教学内容融入幼儿的实际生活中。当然,幼儿教师应选择幼儿日常比较熟悉的生活场景,提升幼儿游戏活动的参与感,促使幼儿教学活动的游戏性更为凸显,在提升幼儿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总之,陶行知理论在幼儿教育游戏化演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以及幼儿教育管理人员可依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并灵活变通,切实发挥陶行知理论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艳萍.陶行知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游戏化的指导意义[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9(12).

[2]王婷.陶行知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游戏化的启示和指导意义[J].新课程(综合版),2019(9).

[3]钱亚纶.陶行知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游戏化的指导意义初探[J].考试周刊,201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