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审计意义与应用(4篇)

企业内部审计意义与应用(4篇)

第一篇:企业内部审计会计预算意义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体制也得到了逐渐的健全和完善,与此同时内部审计和会计预算在企业的内部作用也越来越得以凸显,现代企业要想运作良好和管理科学离不开内部审计和会计预算,因此明确内部审计与会计预算对企业的内在意义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首先就内部审计和会计预算与企业管理的关系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分析了当前企业内部审计和会计预算的现状,并重点总结了内部审计与会计预算对企业的内在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

内部审计;会计预算;企业;意义

一、前言

内部审计和会计预算关系着一个企业能否良好地运作以及企业的管理是否科学合理,其中会计预算的职能是规定企业未来某一段时间内资金的流动和使用情况,内部审计的职能则是经济监督和经济评价,二者协调运作可以使企业有效的规避和防范风险,同时有助于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业务种类和经营方式也越来越多样,管理系统也更加复杂多元。企业的投资者即企业的所有者对于企业的物资和人力资本均具有绝对的所有权,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的资本则有管理和运作的权利,管理者要想加强对企业各个部门和每个经营环节的管理,就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评价作用和会计预算在企业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会计预算是企业财务计划制定中的重要环节,是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而制定的某一确定时间段内资金的流动情况和具体安排;内部审计有利于明确企业各责任主体的职责,使得各部分责任承担者按照相应的制度和要求开展工作,避免企业人员出现违法乱纪的行为,同时防范其他的风险的发生,从而有效地保障企业形象和利益。所以说,明确内部审计与会计预算对企业的内在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二、当前企业内部审计和会计预算的现状

(一)企业单位内部审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对审计成本控制意识的缺乏

审计成本主要包括资金、人力等成本,长期以来,企业在内部审计时常常忽略成本核算,各部门均欠缺成本控制的概念,也缺乏对成本控制的自觉性,因此不能把投入、产出以及效益相结合,再加上项目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不注意成本的借阅,施行人海战术和拉锯战,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和人力、物力、时间的大量浪费。

2、对预算的管理不规范和制度的不完善

企业内部审计的成本预算是会计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着管理不规范和制度的不完善的问题。当前企业内部审计成本并未被列入经费预算的一部分进行单独核算,也并没有被纳入成本管理的范畴,致使内部审计成本不全且与审计项目本身和预算管理脱钩。与此同时制度的缺乏是审计人员缺乏动力和约束,缺乏对审计部门和人员的考核机制或者考核形式化,导致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充分发挥,审计工作开展的效率也难以提高,也在另一个层面上增加了审计成本。

3、内部审计资源未得到合理的利用

企业内部审计总体资源应用不合理,包括人员、资金、时间等的投入及规划的不科学,审计工作量和审计资源的比例测算不准确等导致项目审计过程中出现了审计不深入、审计成本增大等问题。再加上审计程序和方式落后,缺乏科学性以及审计人员的素质较低,进一步造成了审计效率低下等问题。

(二)会计预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企业会计预算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就是对预算管理职能的认识不充分,没有将会计预算与企业管理结合在一起;其次就是过分的依赖财务数据,且由于过度的遵守谨慎性原则而降低了数据的合理性,也无法将会计预算的管理职能得以充分发挥;其三是企业对企业战略知识不清,甚至没有明确的企业战略,导致会计预算缺乏基础和引导,不能根据企业的发展确定企业长期预算,严重影响了会计预算的准确性。

三、内部审计与会计预算对企业的内在意义

内部审计与会计预算与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共同起着经济监督、经济评价职能以及服务职能,只有认真分析内部审计与会计预算对企业的内在作用,才能更好的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好的发挥和体现内部审计与会计预算对企业的内在价值和意义。

(一)有利于员工绩效考核的量化标准转变

企业员工的绩效考核在量化标准的形势下能够加强员工绩效考核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从而在有效提高内部审计与会计预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的同时能够使会计预算更加明确和细致的规定未来某一时间段内资金的流动情况,使员工的工作得以转化为量化指标,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又使得这一考核有序进行,从而增加了企业管理的公平性,提高了员工的积极主动性。

(二)有利于企业内部控制和制约的强化

内部审计具有独立性能和监督作用,这就决定了内部审计在企业的管理中有着控制和制约作用,从而规范企业各部门的财务收支,防范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确保企业的形象和利益不受损害。而会计预算则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并能作为企业某一特定时间段内资金运作的标准,是各项业务活动按照计划进行,从而实现会计预算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调控和管理作用,不仅有利于企业经营活动的规范化,而且能够通过比较预算和执行结果为企业的经营现状提高充分而可靠的依据。

(三)有利于企业风险的预测和防范

在会计预算过程中会涉及到对企业经营和市场发展的相关数据和信息以及国家政策和竞争对手的信息的分析,在对数据和信息分析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现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其他可能诱发风险的隐患。同时会计预算可以最系统有效的掌握市场的变化形势,从而预测企业的发展形势和方向,因此制定合理的会计预算对企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内部审计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对企业经营成果或者会计预算实际执行结果起到监督和检查的作用,在内部审计的过程中能够发现某一项目是否顺利完成,存在的问题,而且能够及时地检查出有损企业利益和形象的违法乱纪行为,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四)有利于企业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是会计预算的来源,也是会计预算的指导,同时有利于企业战略的实施,再加上内部审计的监督从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与会计预算对企业经营的价值和意义值得肯定,会计预算不仅决定着企业的某一特定时间内运营的资金流动情况,而且在内部审计的监督下又有利于对企业内部进行控制和制约,有效预测和防范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作者:高付民 单位:库柏爱迪生(平顶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雷英,吴建友,孙红.内部控制审计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基于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2013(11).

[2]徐晶,胡少华.内部控制审计能够提高盈余质量吗?[J].财经问题研究,2015(3).

[3]严文永.关于内部控制审计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5(9).

[4]庄莹.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有效性的提升[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2).

[5]周锐.西方企业内部审计发展概况对我国公安现役部队内部审计的启示[J].新财经(理论版),2010(11).

[6]周奕彬.浅谈通用电气和百事公司的内部审计对比及启示[J].财务与会计,2011(12)

第二篇:国有投资控股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

摘要:

近几年来,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国有投资控股企业在我国更是占有较大的比例,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提高自身经济收益,许多企业逐渐重视内部控制,而内部审计则是内部控制中极为重要的环节。然而,内部审计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国有投资控股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着诸多风险。所以,如何提高国有投资控股企业的审计风险意识,有效控制和规避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已成为这些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风险控制更是十分必要。

关键词:

国有投资控股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的企业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化。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也已经实行了20多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近年来,证券市场上相继出现了东方电子、蓝田股份等国内公司为上市而进行财务造假的丑闻,还有美国安然公司、世界通信等大型企业的破产事件。这与企业内部审计缺失有着很大的关系。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协调各方利益以及监督的机制,其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对企业内部信息的公开,提高披露信息的质量,实现对企业内部权力的监督,从而维护企业的各方利益。基于此,内部审计成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部分。本文旨在分析国有投资控股企业内部审计的风险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公司企业内审制度的特征,来谈论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的措施以及未来实施的细则。

一、国有投资控股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产生原因

内部审计风险指的是内部审计人员所属的单位被反映其经济活动或项目的财务会计报告存在着重大的错报、漏报的现象,或者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着巨大的漏洞或缺陷却没有被有效执行,亦或是企业的经营管理存在较大问题,如舞弊等问题时,内部审计人员经过审计却未发现问题或是失察徇私,并且还发表了有违事实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理解这一概念是为了明白,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是审计风险产生的主体,审计风险的本质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表现为内部审计人员可能会无意地发表错误的审计结论。

1、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相对独立性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政府的积极推行鼓励下,我国内部审计逐步发展起来。但由于我国政企之间并没有明确地分界,导致内部审计的行政性过强,内部审计人员与被审计企业的各方面利益息息相关,内审机构及其人员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审计工作受到各方面的限制,作出的审计处理决定也很难执行。以我国现有的企业为例,特别是占了大部分的国有投资控股企业,一方面其内部审计受国家审计机关的统筹指导,对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另一方面,审计机构的工资福利由企业内部发放,同时接受企业自身的行政领导。审计机构的业务工作受国家审计机关指导与行政待遇由企业内部提供的矛盾关系,使内审人员处于两难的境地,因此内部审计失去了其应有的权威性。然而,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关键所在,如果审计机构和人员在企业中的独立性、业务工作中的自主性和权威性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就难以保证内部审计的质量并规避审计风险。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五种:一为董事会领导模式;二是监事会领导模式;三是总经理领导模式;四是由董事会、监事会以及总经理所构成的双重领导模式;五是财务总监领导模式。其中,第一、二种模式中的内部审计机构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其余几种模式是目前我国企业采用的模式,以总经理的领导模式为主,这些模式下的内部审计独立性受到了较大影响,审计机构无法对总经理的经济责任、经营行为进行有力的监督,极有可能会造成企业领导层舞弊的问题出现,内部审计的作用无法得到最有效的发挥。现如今我国的内部审计处于难以发展的阶段,这主要与现阶段我国的企业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以及企业的职能定位不准确相关。另外,内部审计机构从属于企业的机构,其运行还依靠企业的经费支持。

2、内部审计法制不够健全

近年来,我国逐步重视起内部审计的问题,陆续颁布了几部法规政策,如《内部审计准则》、《审计法》等,对内部审计问题作出了一系列规定。但就我国内审现状而言,我国法律在内部审计工作中所设定的条文缺乏一定的实用性,虽然这些法规已经颁布实施,但大多是政策性或原则性的规定,对于实际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不具有很强的参照性,现有的内部审计工作依然难以满足市场经济健康向上发展的要求。

3、内部审计人员缺乏较高的业务素质

随着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机构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内审机构逐步由财务审计向经营审计、管理审计发展,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大部分企业中,内审人员多为财务会计出身,缺乏系统的专业训练,缺少经营管理经验,而企业也缺乏对内审人员的定期培训。内部审计缺乏高专业性的支撑,便难以保证审计质量。

二、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措施

1、合理规划内部审计机构

在上文中提及现有大多数企业采取以总经理为领导的组织模式,阻碍了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合理规划内部审计结构设置,可调整我国企业惯用的组织方式为董事会领导下设立内部审计结构,或在企业内单独设立审计委员会来管理统筹内部审计机构,将人、财、物统一交由审计委员会管理,以增强审计机构的整体性优势。

2、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是决定审计工作质量的主要因素,因而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是解决内部审计风险问题的必要措施。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按照分工设立岗位并对每个人员的业务范围、岗位职责范围实行责任制。内审人员的定岗定责制度能够有效提高审计人员工作效率,岗位落实到个人也能进一步扩大内审工作范围,同时也可增强内审人员的责任心。这一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可以促进内审人员自我增值,增强内审机构的活力。除了采取定岗定责制之外,还可以采取其他多种手段来促进内审人员进行自我增值。比如邀请内审方面的专家进行专项培训,并将培训的时间设置为不少于一个月的岗位培训任务,鼓励年轻有能力的内审人员深造进修,参加CIA考试,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随着对内审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内审的工作范围的不断扩大,审计人员专业队伍也需要不断壮大,除了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其工作效率以外,还需要吸收新鲜的血液,不仅要吸收内审方面的人才,还要吸收其他相关专业的人才,比如工程技术人员、造价人员等。

3、采取分析性对策应对审计风险

首先,预测、控制和分析审计风险。企业要控制审计风险,第一步便是学会预测风险,搜集审计风险资料,制订控制风险的方案,采取有力的措施,如培养优秀的审计人员,确定审计范围,健全和完善各级岗位责任制等等。其次,审计人员应学会自我保护,在企业的内审工作中,对待审计结论应谨慎,并进行详细的说明,最好不要采用过于绝对化的表达。此外,审计人员还要学会将风险进行转移,将审计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细化并将其落实到部门、个人。最后,审计人员要有抗压性,能够承受风险,提高审计机关权威性和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减少行政和社会关系的干预,减少风险发生的因素,保证审计的独立性。

4、合理确定审计项目,统筹企业内审工作

在企业内部审计中,要学会有技术性地规避审计风险。审计项目的确定在审计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选择审计项目时,对于社会所关注的以及影响社会民生的热点问题的企业及其项目,应将其作为重点项目逐个击破。在进行各个项目的审计工作中,应该深入细致,在调查违法违纪问题时,更应该秉承该原则,调查出事实。对于一般性的问题,则要善于捕捉问题的本质,反映社会的普遍现象,推动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以体现审计的服务职能。企业内审不仅仅是为了发现企业运营中所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对此提出改进的建议,并为企业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审计人员要善于与其他部门合作,将企业内审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此外,内审组织应该树立服务意识,对内审项目质量的整体有效性进行监测和评价,提高质量意识使内审活动能够遵守相应的规范和程序。

综上,国有投资控股企业的内部审计是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将审计工作放在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提高对内审工作的重视,加强对内审人员的培养,才能不断完善企业内审制度,使企业健康发展。

作者:赵婷婷 单位:北京控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刘惠萍:论企业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财会论坛,2003(11).

[2]唐跃军:析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作用的途径[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3(3).

[3]耿建新、续芹、李跃然:内审部门设立的动机及效果研究[J].审计研究,2006(1).

[4]蔡春、唐滔智:公司治理审计论[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5]刘一飞:论企业内部审计的风险控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3).

第三篇:大数据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构建

摘要:

大数据已悄然融入我们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大数据背景下,内部审计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决定着内部审计的未来发展。本文试图从四个维度构建内部审计信息化体系,为内部审计在大数据浪潮中实现信息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内部审计信息化;体系构建

课题项目:

2015年河北经贸大学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

一、大数据时代内部审计的未来方向

(一)改变审计管理模式,向增强审计监督效能转化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包括审计工作模式以及审计项目的变化,审计的角度也将由传统的单独分开分析转为系统全面分析,审计工作方式将由传统的必须到现场人工操作转为远程非现场及信息化,审计方法将由抽样数据扩大为全样本数据。另外,内部审计信息化将要求内部审计工作领域越发宽泛、程度也加倍深化,达到对包括审计思维、技术、成效及风险评估在内的标准化治理,创立具有应用价值的巨大的审计成效库;当然,也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实现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进度以及完成审计质量的实时动态的管理,实现审计资源的科学配置。

(二)增加审计分析方法,逐步转为全面和相关分析

以往都是在审计抽样和因果关系基础上进行审计工作,但当今是大数据环境,这使得审计的处理分析方式更加全面、智能,也使得审计既能把握全面资源也可以针对特定资源逐个分析,审计样本也会扩大到全样本。内部审计要使用信息挖掘技术。为打破不同业务模块中存在的无形的隔离和障碍,可以使用对信息的系统检查及相关分析等方法,从而做到系统的整合不受地区、业务种类、风险的限制,实时、全面地监察业务进展并了解风险变化趋势,抓住数据里隐藏的各类风险及连带性,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审计对策。

(三)增加审计分析内容,由标准化数据转化为多元化数据

据统计,在海量信息资源里,仅5%的数据是适用于传统数据库的标准化数据,其余的95%一般为存在形式多样的非结构数据,包括声音、影像、图片等,且隐含着丰富的内涵和价值。因此,如果想达到数据获取的精准性和完全性,则需加强对非标准数据的分析力度。这就要求包括智能化分析技术、可视化技术、多元化信息分析技术在内的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将审计分析向多元化迈进,实现信息的标准化。审计分析范围将不断向多元化数据扩展,这会使审计效果评判更加合理、精确,可以提供更具有建设性的审计建议。

(四)开拓审计分析思路,由因果关系分析转化为相关性分析

大数据技术的审计分析平台能够搜集各种各样的庞大的多元化数据,创立审计数据库,内部审计可以应用多学科综合分析技术,进行大数据分析,进而发现各种数据存在的相关性,从而把数据信息中存在的不易被发现的风险和问题找出来,在这一基础上,内部审计分析方式也会由因果关系分析转化为相关性分析。

二、实现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战略

(一)获取全方位的信息

从开始有信息就入手,充分掌握并全面取得相关数据资源。这就要求内部审计要以掌握业务数据信息的典型特征、实质内容、具体构造以及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作为前提条件。内部审计既要抓住趋势的发展也要关注信息的实时更新,并按照审计档案管理和数据时效的相关规定,经过信息的间接替换、全面覆盖、直接删除等过程,实现快速排除无效信息和解除多余信息滋扰。因而,创建以信息带头的内部审计运作程序,进而可以实现对编制审计规划、安排审计资源、监察审计流程、评价审计成果等一系列审计运作信息化管理,实施自动化的统筹调配,并且为了实现能精准地抓住风险点,就必须对全样本数据进行全面掌握、高效处理与深入挖掘。

(二)设立云审计平台

在建立审计数据平台的基础上设立云审计平台。我们要设立具有统一特征的结构化数据库以及形式多种多样的非结构化信息库,消除原有审计业务模块间存在的障碍,跟随业务发展的脚步,逐步扩大数据信息资源的范围,通过“打标签”的方式将非结构化信息标准化,从而达到对信息的高效管理和迅速获取。在设立审计应用平台的基础上实现云审计服务。以应用平台为前提条件,针对专门项目设立智能化实时监察系统、信息化数据分析体系,以便发挥将其作为技术工具与体系支撑来实现连续性审计、数据分析与挖掘的重要作用。由上可知,企业需要通过信息技术部门来搭建以具有大数据处理能力为特征的云审计平台。大数据时代条件下,在数据可获取性和通过流动进行分享的程度是内部审计发展的主要障碍,内部审计要想构建为审计服务的云审计平台必然要得到信息技术部门的支持,以便支持各类审计业务。当然,云审计平台也必须具有对各类信息资源的获取的效率性、管理的完备性、信息的透明共享性等功能;其中,针对审计使用模块要达到的目标是对各种信息资源的动态和智能分析;针对审计管理模块主要做到审计流程的自动化管理、审计成果充分共享以及专家的权威评判。

(三)审计方法要更加智能化

审计方法更加智能化应当从审计业务思维和数据信息两个角度进行完善,通过使用并创造新的信息化审计分析方法以提高内部审计的增值作用的发挥。实现商业智能化发展,并不断完善以审计业务思维为起点的内部审计分析方法。加强以数据带头的作用,并创建以信息带动为前提的内部审计技术方法体系。当然,在设想内部审计方法体系时应要用信息化业务管理思路起带头作用,创建并完善具有大数据处理分析功能以及应用特征的审计模型,重新定位审计的概念、技术方法、针对的对象等,要用快捷灵便并适应大数据要求的信息分析工具去替代分散型的、固化的数据分析工具,利用聚类、关联分析等相关理论技术和方法,消掉没有价值的干扰数据,并将风险以及突发情况控制在掌控之内。

(四)培养高综合素质的人才队伍

当前时代人才是最重要的,在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发展的关键就是培养并聘用能够在大数据浪潮中脱颖而出的、具备对庞大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精准分析的高素质内部审计师队伍。由此可见,我们要想完善内部审计信息化体系,就必须培养出一个具备数据挖掘和信息技术创新使用本领的数据分析师队伍和一支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的专业分析师团队。我们在强调企业内部审计人力结构多元化的同时,还必须把具备大数据环境下的专业特征考虑在内。当然,要培养这样的人才队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权威、全面的审计知识积累和对信息技术强大的处理能力来做支撑。

三、结语

大数据技术在促进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大数据技术在给内部审计信息化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不小的挑战。当然,目前我国对大数据相关技术和方法使用还处于初步阶段,主要表现在对大数据存储分析能力上不高,而且信息处理技术基础还比较薄弱,我国对于数据仓库、数据挖掘以及云计算等领域的技术相对国外的研究与发展水平来说还是普遍落后的。因此,只有从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技术上加大投入且持续下去才有可能实现信息智能化审计。因为只有对大数据进行理解并使用才能顺利开展审计工作,充分利用大数据这一工具进行分析,并从获取的数据中分析其价值,并对其进行系统地、深化地分析,才可能实现审计工作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智能审计,排除审计过程中的障碍,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效果。本文针对我国在大数据环境下发展内部审计信息化所面临的困难,从健全规范、注重人才培养、建立易于操作的数据软件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作者:刘海霞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严巍,周岚,王箭.浅谈“云计算”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J].中国内部审计,2015(10).

[2]杨小华,查益强.当内部审计遇上大数据时代[J].金融科技时代,2015(6).

[3]刘荣.浅析“大数据”时代的内部审计应对策略[J].中国内部审计,2015(5).

[4]鲁清仿,魏欣媛.大数据对审计风险准则影响探究[J].财会通讯,2015(03).

[5]赵平.企业内部审计如何拥抱大数据时代的到来[J].中国远洋航务,2015(1).

[6]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中国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报告[J].中国内部审计,2014(3).

[7]白涛.大数据时代内部审计发展策略的理论思考[J].西部金融,2013(10).

[8]王兵,刘力云,鲍国明.内部审计未来展望[J].审计研究,2013(09).

第四篇: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及思考

摘要:

企业内部审计是一种进行评价和监督企业的行为。文章主要阐述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并且分析了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一些弊端,从现代企业角度提出一些完善和改革的方案,让企业发展的更快、更好。

关键词:

现代企业;审计;内控

企业内部审计是一种存在于组织内部的一种监督机制和评价形式。对企业内部控制和经营作出客观和合法的判断,实现公司的有效监督,这是企业发展中不能缺少的一项内部治理结构。从我国加入国际世贸组织之后,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席卷全球,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地位也是越来越重要。

一、企业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现在企业内部审计都是有审计部门执行的,企业内部审计可以保护企业安全。内部审计可以审查和评价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帮助企业找到潜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还能做出具体应对的方案,合理规避经营风险,让企业经营更加平稳和顺利。企业内部审计可以为企业的计划和预算进行十分准确的审核和评价,可以让企业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地位,用以判断企业经济活动是否按照计划的目标开展,同时让企业管理者能够了解企业的财务状态,在进行经营活动的同时做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案。还能保证企业内部人员能够得到真实可靠的讯息。企业内部审计可以监督企业财务部门。企业内部审计可以根据审计的法律法规,经常进行检查企业财务状态,减少企业人员挪用公款,监督企业的资金运行状况,避免不必要的经济危机。

二、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

(一)不能发挥审计职能

现在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大多数都是听命于企业的管理者的“影子”机构,因此内部审计的范围变得十分狭窄,审计工作也只是在财务中进行,并没有体现出审计的监督功能。在经营、投资计划、决策等企业重大经营问题,内部审计都不能触及,这种做法让审计的职能分离,没有达到让审计独立行使权力的规定。在平时的操作中把审计和财会分裂,不能发挥审计的职能,客观性也是不可能达到的,范围十分狭窄,审计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一定程度影响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时效性和权威性。

(二)审计人员的水平需要提升

很多企业的审计部门人员没有专业的选拔流程,大多数都是财务部门抽调的。虽然我国逐渐重视审计人员资格的审查,设置了经济师和工程师的资格考试,但是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一般都是由会计人员选拔而来。审计人员在企业中的地位比较尴尬,一方面自己的工作压力比较大,另一方面没有实在的职权,因此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都不高,责任心也不能落实到实处,所以审计人员的素质也不会很好,这就制约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提升。不断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这也是企业面对的紧急问题。

(三)审计的独立性需要加强

审计工作应该是一个独立的部门,不受制于任何一个高管的管理,应该获得直接授权,并且为企业提供服务。但是审计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会受到高管人员的干预,难以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就是企业高层不重视内部审计工作,没有专门的经费支持他们进行运转,不能独立展开工作。再者说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比较大的问题,一般都是向上级反映和汇报,没有处理权,而如何裁决还是要等到有职权和决定权的部门处理,这就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时效性和权威性。因为审计工作不是独立的,我国一直以来也是人情社会,因此如何保障审计人员在工作中不受到外来干扰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保持职业操守,保证审计工作的公平和客观性以及服务性,这也是一个问题。

三、关于企业内部审计的思考办法

(一)构建合理的审计结构

企业首先要对内部审计工作给予支持,同时给内部审计以实权,确保内部审计工作能够运转起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是独立于其他部门的,直接听命于最高领导,对企业的经济运营进行检查,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而服务,让审计人员在工作中有一个直接负责的领导,让相关负责人一旦发现问题,直接跟进处理,企业及时对内部管理规定进行调整和完善,企业也要为其进行职权定位,这样就能保证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正常进行,也保证了内部审计的灵活性。

(二)改进审计机制

企业建立一个完整的审计的考核机制,定期在企业中进行内部的考核,定期对内部审计情况进行考核,再联合内部审计部门对其他部门进行考核和评分,让审核机制能够发挥作用。企业内部审计其实也在充当企业运行中的“电子眼”,为了企业的经营和战略方向而提供建议和方案。内部的审计其实是帮助企业在生存和发展的时候提供可靠的数据,帮助企业开展后续工作,类似于开始项目预算、统筹、投标等运营活动。不断传递信息,避免得到错误信息,做到事前审核避免项目运行时,企业的财产和商品经受不必要的损失,把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三)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直接就决定了企业的审计工作。当今经济局面风云变幻,如果内部审计人员一直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是会被市场淘汰的,一个合格的审计人员不仅要掌握财务会计的知识和审计的知识,还要不断进行学习,了解企业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应该从以下几点进行。

1.建立严格的审计从业资格考试,必须经过严格的考试才能上岗,考取证件来之不易,在工作中相信能激发一些人的工作热情,让审计队伍更加规划化、工作更加敬业。让审计人员队伍更庞大,招聘更加规范化。

2.进行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职员的专业化,让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不仅精通财务还能通晓审计工作。同时不断鼓励员工在岗位上自学,在工作中总结经验,联系实际处理复杂的问题,打开工作局面。

3.给企业审计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审计人员的思想觉悟就决定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增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责任感和工作使命,树立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廉洁的作风,确保审计工作保质保量。

(四)让审计在企业中发挥作用

审计在工作中的重点、审查目标和企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一般来说主要关注的点在于的是:一是财务是否合理、有无漏洞;二是税务是否存在风险,有无疏漏和错报;三是企业的重大投资、收购和兼并的审计工作。因此审计要想在企业中发挥作用就要不断拓展内部审计的领域,给予一定实权,让审计充分发挥相应的作用。现代企业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经济全球化发展,社会环境也变得十分复杂,因此企业的风险评估应当是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重点。评估风险后制作出相应方案应对,把企业的风险降到最低值。每一个企业内部设置的审计机构是不同的,这些都不利于审计工作的发展,因为一个设置不合理或者不全面就可能造成问题不能及时的发现。所以我国创立一个标准的企业审计标准显得十分重要。企业应该支持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审计在企业中的地位,逐步将内部审计从财会部门分离开来形成独立的部门机构,同时赋予更多的权利。国外的审计工作发展的比我国更加完善,因此在经济和世界接轨的同时,我国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和国际标准接轨也是十分必要的。从行政性的强制管理存在到企业团体自律性管理的转变,也是十分重要的的。企业可以进行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建设,企业内部审计信息系统是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在内的信息技术手段,把审计的一些工作如:审计项目、审计分析、数据采集和审计监控等一系列审计活动有机结合,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提供一套审计管理的平台。审计管理的流程化和智能化分析能让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提升还能保证质量。企业实行内部审计信息化还能运用信息技术的精确和快速的优势,积极开展审计工作,帮助企业实现全面转型发展。

四、结语

综上,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发展,企业审计工作在结构上、审计重点、审计人员素质、工作范围这些方面都要进行改变和完善,从构建合理的审计结构、改进审查机制、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及时的风险评估这些方面转变,让企业发展得更健康、更稳定。

作者:杜正生 单位: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审计部

参考文献:

[1]邢雪丽.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与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4(29).

[2]王明杰.浅析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发展[J].商场现代化,2014(33).

[3]徐祥庆.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与思考[J].时代金融,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