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管理研究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管理研究

提要:国有企业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管理,既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也是加强内部管理、防范经营风险的内在要求。本文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计划管理、团队管理、沟通管理等方面,分析国有企业内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内部审计;国有企业;问题;对策

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国计民生。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管理,既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也是加强内部管理、防范经营风险的内在要求。

一、内部审计管理

我国的国有企业指的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登记的经济组织,国有企业的资产属于国家所有。国有企业是一种特殊的经济体,既是营利法人,又是公益法人。国有企业盈利能力的表现是持续追求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公益性的表现则是帮助国家调控经济。内部审计管理是管理学在内部审计领域的延伸,其职能包括管理、规划、控制、激励、协调和人员配置。内部审计管理包括对内部审计业务的整体管理和对内部审计项目的具体管理。内部审计管理包括审计计划、人力资源、财务预算、组织协调、审计质量等五个方面。企业内审负责人在进行内部审计管理工作时,首先进行全面审查,密切联系各个管理部门,共同努力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促进审计目标的实现。举个简单的例子,内部审计计划的顺利实施需要专业的审计人员提供保障,这时计划管理与团队管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作为协调内部审计部门行为系统中各种操作行为的管理行为,将内部审计管理各个组成部分形成一个整体,各部分相互作用,共同努力,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具体而言,计划管理在审计管理的各个组成部分中扮演者统领的角色,它指明了审计工作的方向和思路。团队管理是基础,为审计人员配置提供了保证。沟通管理是纽带,有利于审计信息的相互交流和反馈。制度管理是指南,通过明确职责、权限,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成果管理是核心,拓展了审计工作的影响力,深化了审计工作的应用价值。

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外部监督部门的推动下,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内部审计管理工作的效率日益提高。绝大多数国有企业设立了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且层次较高,因而独立性得到很好的保障。在管理模式上,多数国有企业采用内部审计集中管理制度。关于业务部门间的沟通与联系,大多数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积极与其他业务部门沟通,相互配合,加强了审计监督的效果。在监督审计质量上,大多数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设立专门机构、制定具体标准,建立审计项目审查评估机制,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但是,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管理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审计计划缺乏科学合理性。内审部门必须对一定时期内的审计工作进行统一部署,才能开展正式的审计工作。科学合理的审计计划是审计工作的良好开始。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科学合理的审计计划导致国有企业的审计工作难以与审计部门的制度以及企业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负责人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往往只重视静态项目,而忽视了动态项目的跟踪,突出表现在当国家审计发现国有企业存在某些问题时,内部审计部门往往在配合与衔接国家审计上做得不到位,使得企业在国家审计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严重降低了外界对国企内部审计的印象。审计署每年都会对中央企业进行财务收支审计,在审查往年审计存在问题的过程中,经常发现以往的问题始终没有完全解决,一方面是企业管理当局整改力度不够,另外也反映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不到位,没有能够及时复查审计署查出的问题,也没有及时督查整改工作。另外,审计计划制定好后,缺乏对审计计划的修正与调整,在面对突发情况时手足无措,审计工作费时费力。

(二)缺乏科学有效的审计团队管理办法。审计人才是确保内部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我国的大型国有企业,管理层级多、链条长,审计团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直接影响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我国国有企业的审计团队管理方法普遍缺少系统性。例如,某省的内部审计协会在调查全省内部审计人员配备情况时发现,参与调查的企业存在审计人员的配置不能满足工作的基本要求、大多数内部审计人员以财经背景为主等。另外,企业领导缺乏对审计业务培训的深入认识,导致培训方式单一,内容缺乏针对性。

(三)审计沟通意识不强。在实现审计目标的过程中,企业内部与外部、上级与下级、部门内外之间必定会存在内部审计信息分享或传递的过程,这就是审计沟通。真实有效的审计信息是保证内部审计工作正常高效开展的重要因素,而获取有效的审计信息需要良好的审计沟通。实践中,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低调、严谨,缺乏自我宣传,较少与外界沟通,审计沟通意识亟待加强。虽然严谨不张扬应该是内审人员的职业品质,但是有时也容易使得工作走入不明朗的境地。国企内部审计主要向董事长、总经理或关键管理人员汇报工作,导致大多数人缺乏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对审计结果的期待和成果之间的差距,让某些人对内部审计产生了无用论的错觉。

三、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对策

国有企业的审计负责人应该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与国有经济的发展相结合,调整管理思路,既关注单个审计项目的实施,又整合企业资源,与其他部门积极协作,构建大监督格局。

(一)加强对内部审计计划的管理。内部审计工作计划是组织、协调和控制一定时期审计工作的依据,开展计划管理能够保证审计工作计划的顺利完成。第一,要合理规划审计的总体战略。我国的国有企业规模大、经营管理环节多,企业内部和外部的风险情况复杂,管理和控制难度大。企业内部审计的负责人可以采用战略分析工具SWOT分析法,通过分析内部审计自身发展情况以及内外部环境因素,总结内部审计所具备的优势、劣势、计划和威胁,为制定科学有效的审计计划提供战略层面的指导。第二,采用分类管理的办法对被审计对象进行管理,这里建议采用“ABC分类法”,可以根据被审计单位的性质、资金密集度、被审计人员的职位等,将被审计对象分类为重要程度最高、相对重要和重要程度最低三个层次,然后在审计实施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审计方式。第三,动态编制审计计划,在每次编制审计工作计划时,将计划向前推进,定期轮审重点审计项目,提高审计的工作效率。第四,为了保证审计计划的顺利完成,识别审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有效开展进度管理。

(二)加强审计团队管理。企业人事部门与审计负责人可以共同制定内部审计岗位说明书,具体描述每个内部审计岗位的名称、职责权限、业绩指标、上下级关系以及对相应人员的任职条件和资格要求。将审计培训作为提高审计人员业务水平的一项系统工程,在明确培训目标、内容及培训对象等因素下,创新培训方法,可以聘请专家理论讲授、经验交流、业务讨论、建立传帮带模式提升审计新人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加强审计沟通管理。内部审计人员间的良好沟通能够促进相关决策的落实,减少矛盾冲突,提升凝聚力,所以企业内部审计的负责人可以选择新颖、独特的沟通方式增加审计团队内部沟通的机会,从而提升内部审计团队的战斗力,保证顺利完成审计目标。加强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内审部门可以和企业信息技术部合作,借助信息技术,建立审计工作网页,定时相关的审计工作事项,还可以创建和运用内部审计微信公众号,通过互联网时代的新沟通实践,既促进了内审人员间的相互交流,也对外宣传了内部审计部门的正面形象。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负责人应该根据企业的发展形势和企业内部审计的状况,调整管理思路,从审计计划管理、团队管理、沟通管理等几个方面,开拓创新,不断加强内部审计的管理水平,促进内部审计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主要参考文献:

[1]步群英.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6.

[2]陈利花.提升内部审计质量实现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闭环管理[J].商业会计,2018.4.

[3]曹敏.内部审计对国有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性[J].财会学习,2018.1.

作者:黄建喜 单位:齐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