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三不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有三不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有三不祥范文1

闪烁的霓虹灯,五彩的贺年卡,高悬的红灯笼、还有那红福字、红春联、红剪纸和俗得耐看的年画,把个年衬托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而这一切的一切都与一种祈盼有关联,那就是吉祥……

在民间,吉祥符号、吉祥图案、吉祥物,似乎很不起眼,但却无处不在。所谓吉祥,就是好福气的意思。《说文解字》说:吉,善也;祥,福也。吉祥对中国人而言,就像水中之鱼,空中之鸟。似乎没有人说得清吉祥文化产生于何时、源自哪里,惟一可以肯定的是,当人有了追求幸福、美好、平安的愿望时,它们便被创造出来,而且是通过各种手段和形式。一叶窗花,一句口彩,一个数字、一个物象,都可被赋予吉祥的用意。说白了,吉祥就是好兆头,就是凡事顺心、如意、美满。因此,古往今来,没有人不追求吉祥。趋吉避害,人皆如此。而吉祥符号、吉祥物、吉祥图案,就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借以表达心情的道具,借某事、某物、某图的内涵,以表现吉祥的意义,或以自然界的物象作为吉祥物,象征吉祥的意境,或以传统故事,借喻而表达吉祥的愿望。还有直接用文字来表达吉祥意义的,如“四季平安、吉祥如意、富贵吉祥”等等,寄托着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最能体现吉祥文化象征意义的,莫过于年节:每逢过年,那高悬的大红灯笼预示着喜庆的来临。在中国,红灯笼是一个被运用得非常广泛的吉祥符号。“灯”与“丁”语音相近,它意味着人丁兴旺。“开灯”象征着前途光明,而“张灯结彩”则表达的是国泰民安的景象。围着红灯笼转一转,预示着一年平平安安、健康如意。大红福字,可以说是过年最常见的吉祥物了,人们往往把它贴在大门上,有纳福迎祥之意。大大的红福字,预示着迎福纳福、福寿康宁、福星高照。一个福字,把人们祈盼幸福吉祥的愿望都融入了其中。民间也有倒贴福字的习俗,取其“倒”和“到”的谐音,意为“福到”。除了贴福字,贴春联电是一种吉祥喜庆的形式。民间寄语春联托付吉祥早于宋代,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组成吉庆的话,贴在自家门口,“福星永照平安地,幸福常临吉祥门”,寓意单纯质朴,充满了对平安吉祥的祈望之情。

国有三不祥范文2

陆征祥8岁时母亲病逝,父亲陆云峰为了生活,在上海给西方传教士散发圣经等传教品,陆征祥童年的大部分时间便随父亲在教堂里度过。从小失去母爱的陆征祥看到作祈祷仪式的修女文静端庄,很符合自己心目中母亲的形象,久而久之,对修女产生了爱恋之情。一次,随父亲在教堂里做祈祷仪式的陆征祥走出教堂时,冷不丁地对父亲说:“爸,我长大后就娶今天站在你旁边的那个高鼻子、蓝眼睛、金色卷头发的洋阿姨做妻子。”“小孩子家懂什么,少胡说!”陆云峰变了脸色,训斥了儿子一顿,可教堂里那个修女的形象却深深地烙在了陆征祥幼小的心灵里。陆征祥18岁时,父亲托人给他说亲,他一听是个中国姑娘,立马皱眉以学业繁重、暂时不想谈婚论嫁为由推掉了。

1897年,已经27岁的陆征祥在俄国圣彼得堡任三等参赞时,还是独身一人。好心的朋友给他介绍对象说:“子兴(陆征祥字子兴)啊,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为什么还不结婚呢?”“不是不想结,而是没有意中人啊!”“嘿!拿你的相貌、学识、现在的地位,难道还找不到一个意中人?”别人都对陆征祥的话不相信。事实上,陆征祥心里还记挂着小时候在教堂里钟情的高鼻子、蓝眼睛、金色卷头发的外国修女,不便对人明说。

一天晚上,俄国外交部举办各国驻俄外交官联谊舞会。舞会上,一位才貌出众、舞姿洒脱的外国女人引起了陆征祥的注意――那身段、那容貌,那一颦一笑,都和他记忆中的修女一模一样啊!这不正是自己苦苦寻觅了十多年的教堂修女吗?陆征祥心里一阵激动,立马上前邀请她跳舞。

这位女士名叫培德,比利时人,祖父是个将军,父亲是比利时国王勒阿波一世的侍从武官、陆军上校,她是随一位当外交官的亲戚来圣彼得堡游玩散心的。她和陆征祥跳了一曲,也被陆征祥俊美的容貌、优雅的舞姿和非凡的气度吸引住了。

陆征祥认为这是天主有意给他安排的“修女”恋人。当时已经43岁、大陆征祥整整16岁的培德刚刚离过婚,也十分看重和陆征祥的一见钟情,认为陆征祥是天主有意安排给她的,否则他27岁怎么还没结婚,而自己刚离婚,在心情郁闷时怎就碰上他了呢?他们难舍难分,坠入爱河,并很快决定结为终身伉俪。

“唉!孽缘啊!孽缘!”陆云峰一听儿子竟真的要和“洋阿姨”结婚,气得口吐鲜血!要知道,陆征祥早逝的母亲吴金灵如果还活在人世的话,也是43岁啊,儿子怎么能和一个自己母亲年龄一样大的女人结婚呢?这还不叫人笑掉大牙吗?

陆征祥的恩师,时任总理衙门事务大臣的许景澄极力劝阻:“中国风气未开,连外国东西都视为洪水猛兽,何况娶外国女子。中国家庭的藩篱,非外国人可闯入……”

然而陆征祥和培德都对自己的选择心坚如磐,他们对人们的说三道四只是淡然一笑,决定在相识的日子――2月12日(1899年)举行婚礼。这天,圣彼得堡风和日丽,在圣彼得堡最大的一座天主教堂里,由牧师主婚,按照天主教的礼仪,陆征祥和培德共同唱着《天主教圣歌・因为爱》,举行了隆重的结婚仪式。婚后,培德深明大义,常年居住在俄式官邸里洗衣做饭,做起了家庭主妇。为避免人们的飞短流长,她从不陪同丈夫出入外交场合。而陆征祥为了培德,把自己过去信仰的基督教改为天主教,二人相约:今生今世,心心相印,在天主的保佑下,共同走向天国。

培德嫁给陆征祥后,一直是夫唱妇随。她学会了烧中国菜,悉心照料丈夫的起居和日常生活,成了一位中国式的“贤内助”。陆征祥在政治生涯中每遇大事,都请培德为其出谋划策。在他心目中,夫人的地位和父母、恩师同等重要:“生我者父母,助我者吾妻,教育以栽培我者吾师也。”1912年7月,继唐绍仪之后成为民国袁世凯内阁第二任总理的陆征祥自绘了一幅三友图,三友者,其父、其师、其妻也。图绘成后,他请同治年间状元、清废帝傅仪的师傅、著名书法家陆润庠为图提跋。思想保守的陆润庠一听陆征祥别出心裁的“三友”解释,一把甩掉他的三友图,怒斥道:“你难道找了个和你母亲一般年纪的‘洋阿姨’做老婆,就能和父师并称三友吗?”陆征祥自讨了个没趣。吃一堑长一智,他知道民国政界同行们“思想冥顽”,都还看不惯他的跨国爱情婚姻,从此后便很少在朋友、同事面前再提及培德了。

1919年底,以段祺瑞内阁外交总长身份参加巴黎和会回国的陆征祥,厌倦了民国政坛人事代谢犹如走马灯似的政治生活,以身体有病为由,辞去外交总长的职务,在北京西城天主教人士利玛窦、汤若望等人的墓地附近,买了半公顷坟地,修筑了一座叫“慕庐”的墓园,将祖母和父母的遗骸从上海迁来,装新棺重新安葬。他说,以前自己公务繁忙,没有顾上尽孝道,现在闲了下来,要和爱妻培德一起终老于“慕庐”,与父母永久相伴。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陆征祥带着培德在“慕庐”只生活了两年,身体一向健康的培德患上了高血压和脑溢血,在北京治疗不见好转,医生建议培德到风景宜人的瑞士疗养。陆征祥立即带着培德来到了瑞士,然而培德的病情却并未有丝毫好转。陆征祥心急如焚,每天到教堂为爱妻祈祷。1926年4月的一天清晨,71岁的培德听着教堂里的祈祷钟声,结束了她与陆征祥27年的恩爱相伴,安然谢世。

国有三不祥范文3

关键词:中国吉祥图案;桃木工艺品

中图分类号:J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1

桃树在我国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山海经》中也有记载“黄帝以是法而象之,因立桃板于门户上,画神荼、郁垒以御凶鬼,后人纷纷效尤”。后来,老百姓为压邪驱鬼,于是用桃木制成桃木剑,悬挂门户,用以镇邪制鬼。我国民间桃木自古就是辟邪祥瑞的吉祥之物,如春联也是桃符演化而来的。

中国的木雕装饰最早可溯源到新石器时代。明清木雕工艺已非常成熟和精湛,主题拓展到神话故事、生活风俗和吉祥花卉等题材上,这也为桃木工艺品题材选择奠定基础。中国民间,流传着许多蕴含吉祥意义的图案,吉祥图案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美术形式,是中国传统艺术宝库的一支奇葩,中国的吉祥图案,随社会的发展代代相承又代代相异。

中国吉祥图案在桃木工艺品中非常常见,不仅寓意美好,而且题材丰富多样,一直受人们的喜爱,应用到许多图案中。中国吉祥图案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形成独具的魅力,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划分也不相同。

1、吉祥图案吉祥寓意的文字在桃木工艺品中的应用

中国汉字本身就是富有较强的装饰性,早期人们用毛笔创造出不同形式的装饰美,成为吉祥图案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我们中国人最熟悉的“福”、“禄”、“寿”、“喜”字为例来看一下被创作的装饰效果。“福”的含义广泛,我们在过年时常常以“福”字为对联贴在门上,以企盼来年的万事如意。代表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满足。“禄”代表着财富和功名利禄。“寿”是一切福禄喜的基础,长寿自古是人们共同的美好愿望。“喜”字是中国吉祥文化中应用最广泛,也是人们驱吉纳福的美好心愿。桃木工艺品常以“福、禄、寿、喜”为题材以透雕的形式制作的挂件,采取不同的造型方式,常伴以简单纹饰相称,即体现总体和谐突出主体,又把中国传统汉字文化与现代工艺完美结合。

2、吉祥图案神话题材在桃木工艺品中的应用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充满神话故事的民族,无论从数量还是题材上都涉及广泛,自然也少不了吉祥图案的神话故事题材和经典之作。如家喻户晓的“八仙过海”就以神仙故事的形式告诫后人做事要有方法。

3、吉祥图案动物题材在桃木工艺品中的应用

动物是自然界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狮子、孔雀、仙鹤、鸳鸯、蝙蝠、等最具代表性。在吉祥图案中灵异类动物图案又占很大比重是劳动人民通过现实图案的升华,例如:龙、麒麟、凤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成为人们所喜爱的主要形象。图中桃木工艺品中桃木剑上广泛使用的龙就是最好的例子,由于龙的图案也是在不断演进的,所以在桃木剑中也常常看到不同形式的龙图案。

4、吉祥图案植物题材在桃木工艺品中的应用

从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我们不难发现植物图案在其中占有非常大的部分,不胜枚举。植物图案有单纯用植物的,还有多种题材组合的,与动物和其它非生命体相配合的。桃木工艺品中以牡丹为题材的甚多,其中寓意“花开富贵”牡丹摆盘就是很好的例子。

5、吉祥图案寓意图形在桃木工艺品中的应用

中国的寓意图形题材从图案造型及寓意上采用单纯和抽象化的形式,三阳开泰之说来自《易经》,“三阳开泰”中“阳”与“三羊开泰”的“羊”同为谐音,民间常常作为年画的题名,并逐渐应用到各种题材上以便寄托对生活的希望与憧憬的精神寄托。所以也会以吉祥图案的形式出现在桃木工艺品中,把桃木与吉祥图案相结合。

6、 吉祥图案谐音、比喻寓意在桃木工艺品中的应用

谐音、比喻寓意方法,也是中国吉祥图案重要表现方法。“五福捧寿”所表现的就是用五只蝙蝠代表五福:有一福“长寿”,二福“富贵”,三福“康宁”,四福“好德”,五福“善终”的解释。由于它的寓意广泛所以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使用。五福捧寿的吉祥图案。字体在中间周围以圆形排列五只头向中间的蝙蝠。桃木工艺品就是以“五福捧寿”为题材及表现木雕的艺术美。既发挥了桃木本身驱灾辟邪的用处又与吉祥图案寓意完美结合,新颖独特。

总之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吉祥寓意与桃木工艺品的完美结合。也以此更进一步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工艺品中的体现。通过对桃木工艺品的研究,有意于人们对其的了解,在现代艺术中创作发展其特色,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传承到现代艺术中去,是传统文化元素为现代文明服务。

参考文献:

[1]钱正坤.中华吉祥装饰图案大全(上)[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

[2]丛慧珠.中国吉祥图案释义(上)[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回顾.中国图案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国有三不祥范文4

主句: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有中国记者到达比利时采访陆征祥,他再次表达了“在有生之年得见祖国一雪前耻”的由衷喜悦,并对当年签署“二十一条”向国人表示忏悔。弥留之际,当隐修院院长南文主教到医院看望他时,陆征祥用力说出了“中国”二字。院长说:“中国占去了你一半的心。”陆无力说话,但伸出三根手指,院长明白了:“中国占去了你四分之三的心!”他疲倦地笑了,安详地阖上了双眼。

圣安特勒修道院旁挺拔的榆树林已经很有些年头了,布鲁日的冬阳透过疏离的树冠倾泻下来,将厚厚的落叶染成一片金黄,美得让人窒息。

2011年11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组团赴比利时布鲁日市圣安特勒修道院访问,促成此行的是比利时外交部官员魏崇明及夫人阮丽明女士。魏崇明的祖父是时期中国驻比利时公使、出席巴黎和会代表团成员之一的魏宸组,他的团长陆征祥个人档案就保留在圣安特勒修道院的陆征祥图书资料馆里。

没有鲜花,没有纸钱。代表团全体成员伫立在镌刻有“Petrus coelestinus”(天士比德)字样的陆征祥卧碑前,默默无语。天地间一片静穆。陆先生的那句警世名言——“弱国无外交”,在脑际闪现。短暂的静默后,耳边传来阮丽明女士的一句话:“你们是60多年来,来此访问的第一个代表团。”

慕庐

“陆档”的征集无疑对研究史和北洋政府外交史极有价值,但笔者更对陆征祥这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产生了浓厚兴趣。

打开历史教科书,陆征祥的负面形象跃然纸上。这位曾担任北洋政府外交总长和国务总理的政要,堪称清末民初的一位外交奇才。但陆征祥最为人所熟知的,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污点,就是于1915年5月25日受袁世凯的派遣,和日本签署了“二十一条”,成为时期那句著名的“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口号里所唾骂的大反派,由此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不仅如此,袁世凯称帝后,陆征祥继续出任外交总长,在这个短命皇朝里俯首称臣,与历史车轮背道而驰。

按说早已官居高位的陆征祥本可左右逢源、一路畅达、锦衣玉食地享尽一生荣华富贵。却为何在后半生选择在遥远的异国他乡过着清苦的、长达22年的隐修生活并埋骨于此?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和同事泡在修道院里搜集档案,爬梳剔抉,试图还原这位千夫所指之徒、原北洋高官的前世今生。

陆征祥图书资料馆里除了堆至天花板的档案,还有一间十来平方、别称“慕庐”的纪念堂。古人为守父母、师长之丧,筑室墓旁,居其中以守墓,称为“墓庐”。而1920年,陆征祥任外交总长时,在北京百万庄天主教教会墓园置了一块地做陆氏家族墓地,却号称“慕庐”,为康有为所题。一字之差,对至亲的爱慕尽在不言中。该墓立面仿古希腊神庙,墓室四壁镶嵌着北洋政府首要、各界名流如袁世凯、段祺瑞、黎元洪、溥仪、康有为等50余人的题词石刻。如此高调,实乃陆征祥希望通过此举来补偿自己未尽的孝心。如今,风流皆被雨打风吹去。“先墓旁之慕庐一变而为修院中之慕庐也”,低调素朴,真的是洗尽了铅华。

慕庐里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陆征祥半身雕塑,宽松的修士青袍里,裹着一位历尽世变、饱经沧桑的老人,后上方供奉着的五棵“参天大树”,已是他心中永远的图腾,也为笔者的疑问提供了注解。

原来,早在陆征祥任驻荷兰公使时,就曾在瑞士马奇尔湖畔的卢加诺城置办了一座别墅,为了纪念他最爱慕的亲人,他在那里栽种了五棵松树,分别命名为“慕亲树”“父母树”“许师树”“培德树”和“中华树”。如今,这些树名被制成小木牌钉在墙上,恰好组成了一个十字架的图案。

许师

“慕亲”“父母”不难理解,按下不表。其余三棵树则该如何理解呢?

陆征祥的父亲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新教徒,每天早起读圣经,生活简单规律。在琅琅的祷告声中,陆征祥接受了洗礼。在传教士父亲的安排下,13岁的陆征祥在中国的第一所外语学校——上海广方言馆开始了求学生涯,学的还是时髦的法文专业,当时的欧洲上流交际场合,以讲法语为荣。

1892年,在北京同文馆法国语言文学专业深造毕业后,陆征祥奉派俄罗斯圣彼得堡,担任中国大使馆翻译。据陆氏在回忆录里记述:“一八九二年十二月,我以四年级的译员身份(四等秘书加翻译——本文作者注)被派至中国驻圣彼得堡的公使馆。在那里,我遇到一位老师,通过他的方法和榜样,使我由个人生活转为公开生活。”(陆征祥:《回忆及浮想》)

这个老师,指的就是时任驻俄公使,被陆征祥恩同再造的许景澄(1845-1900),这也是“许师树”树名的由来。当时陆征祥的勤奋好学,引起了许公使的注意,有心要训练这个虽是平民出身,但有思进取的年轻人做外交官。在当时那个年代,由于受中国传统的“华夷之辨”思想束缚,遣使被视为服侍外人,外交官并不像现在是一个令人艳羡的职业。但在许景澄的言传身教下,陆征祥决意外交报国,“学习外交礼仪,联络外交团员,讲求公法,研究条约”,从此走上一条职业外交官的道路。

从1892年起,陆征祥在清廷驻俄公使馆一步一个脚印地干了14年。在许师的严格训练下,他的外交才能逐渐显露。由于他刻苦钻研业务,不几年后就擢升为三品知府衔二等参赞。

尽管陆征祥的外交职业生涯顺风顺水,但这期间发生了一件令他刻骨铭心的事。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已升任总理衙门行走的许景澄力主镇压。八国联军进攻大沽,朝议和战,他反对义和团围攻使馆,认为此举违反国际法,以“主和”而被视为“通洋罪犯”“卖国贼”,其实慈禧太后认定他是“帝党”,必欲去之而后快。是年7月,许景澄被斩首于北京菜市口,年仅55岁。许景澄案直到宣统元年才被彻底,被赐谥号“许文肃公”。作为清末驻外重要外交官,许景澄积极支持“外交强国”的主张,在外交方面颇多建树,他和属员绘制的附有文字说明的帕米尔地区详图,至今仍是中国与塔吉克共和国边界谈判的珍贵依据之一。惜乎近代史著作或简单将其定性为“私通洋人”,或避而不谈,使这位外交前辈的知名度远不及弟子陆征祥。

一个鲜活的生命转瞬即逝,给陆征祥带来了深刻的刺激。殊不知,15年后,老长官的命运在陆征祥身上重演,“我国近代外交上的一页痛史”,正是出自他的笔下。

1906年陆征祥升任驻荷兰公使后,将第一个月薪俸全部用来铸印有许景澄头像的银质纪念章,并将其分送国内友人和欧洲一些国家元首,以示对许景澄栽培之恩的感激和怀念。1931年,为纪念恩师遇难三十周年,已身在比利时圣安特勒修道院的陆征祥撰文纪念许景澄,译成英、法二种文字后自费刊印成册,在欧洲广为散发。他还亲笔将先师的教诲和升入天堂的美好愿景绘制成卡片,画面上“罪臣”许氏反绑跪地,身首异处。天使翩翩降临,灵魂得以救赎。

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党人对前清驻外使团大换血,但陆征祥却成为民国首任外交总长的不二人选。原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总理唐绍仪组阁时对他青眼相加,不仅仅看中他是“大吏中首先剪发之一人”,而且认为他常年出任驻外使团的工作,谙熟西方外交。仰仗他来建立民国外交部,或可带来中国帝制后的外交新气象。1912年3月30日,陆征祥启程返国,赴任外交总长。他清楚地记得进入外交界不久,正逢清政府签订耻辱的《马关条约》。他的恩师许景澄痛心地对他说:“你总不可忘记马关,你日后要恢复失地,洗尽国耻。”走马上任后,陆征祥请大翻译家林纾写下“不可忘记马关”六字条幅,悬挂于总长办公室内,以志不忘《马关条约》的奇耻大辱。

陆征祥踌躇满志,意在改变外行官僚办外交的陈规,设法修改清末累积的不平等条约,开创中国外交的新局。他凭借多年在欧洲工作时积累的经验,着手革除清朝官场遗留下来的陈规陋习,引进较富科学性的管理制度,一方面努力吸取欧洲诸国之长,改良中国的外交;另一方面在造就外交人才方面强调德才并重,顾维钧就是被他看中而网罗麾下的。

培德

如果说陆征祥的修行之路前有明灯指引,那么后面的推手或许更加重要。这就不能不提到另一棵树——“培德树”。所谓“培德”就是其比利时夫人的芳名——培德·博斐(Berthe Bovy)。

这桩婚姻在当时并不被外人看好,甚至遭到许景澄的激烈反对。他的理由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并引经据典说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就不主张外交官娶外国太太,认为将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的确,涉外婚姻在当时本就十分稀罕,且按照中国传统观念,洋媳妇及混血后代是既不能进宗庙,也不能入祖坟的。不过,当陆征祥遇见培德,该发生的还是都发生了。

培德小姐是比利时名媛,与陆在彼得堡的交际场合相识,随即擦出了火花。培德才貌出众,具有皇室血统,见识高远,气质不凡。只是她不仅比陆征祥年龄大了10多岁,而且健壮丰满,与清瘦、中等个头的陆征祥站一块儿,似乎并不般配。但培德“一见面就看中了陆征祥,因此他们在认识不久,她就向他索求照片,陆征祥很大方,培德小姐在接到照片后,这样写信道:‘(您的照片)已挂在我的房间进门处,这样我可在经过时向它作一个十分友情的敬意。’”(《陆档》)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许景澄对自己这个得意高足也只能说:“汝醉心欧化,致娶西室主中馈,异日不幸而无子女,盖寄身修院,完成一到家之欧化乎?”翻译成白话就是:“你沉醉于学习西方,连太太都娶了外国的。将来假若你太太过世又没有儿女,希望你能进修道院去,这样学外国学得更彻底。”没想到一语成谶!

陆征祥与培德是按天主教的礼仪结婚的。婚后,受培德的影响,原本信基督教的陆征祥改信天主教,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不久,陆征祥正式受洗加入天主教。在陆征祥任驻外公使时,培德帮他与各国外交官员联络周旋;他回国后,培德也恪守中国习俗足不出户,疏于社交。

“二十一条”签字后,陆征祥内心备受折磨。每年的“签约日”这一天,都成为这个家庭的“受难日”。另一不幸是他们婚后一直无子女,这也是陆征祥心中永远的痛,在自传中发出这样的感叹:“我无法理解上天的旨意为什么夺去了我的生儿育女的喜乐。”不过这反而使夫妇俩更加相依为命。

培德夫人在1922年因患高血压、脑溢血症而长期卧床。1926年4月16日,培德夫人还是永远离开了他。培德逝世当天,陆征祥便立刻辞去公职为夫人守丧。次年,护送夫人灵柩回到她的故乡布鲁塞尔,葬于皇族墓园。

多年以后,陆征祥在自传里袒露了当时的心路历程,“当我妻子去世后,我立刻感到孤独,我一生只在此时寻求一件东西,我求一退省时机。在退省中,我有意寻路走入仁慈天主的家中。”(陆征祥:《回忆及浮想》)1927年7月5日,陆征祥正式加入比利时布鲁日圣安特勒修道院为修士,取名天士比德。他埋葬了尘世生活,也实践了许师的教诲与夫妇的约定。从此,宽松的修士青袍一直陪伴他到生命的终点。

中华

与前两棵树相比,“中华树”实乃陆征祥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曾经先后出任过九次外长的他,对“弱国无外交”有着切肤之痛。1915年,在袁世凯的指令下,陆征祥代表北洋政府签署备受指责的中日“二十一条”密约,接受这一注定失败的谈判任务,实非所愿。当时陆征祥尝言:“三四年后,一辈青年不明如今的苦衷,只说陆征祥签了丧权失地的条约,我们要吃他的肉。”

果然,“二十一条”披露后,举国上下群情激愤,游行示威。陆征祥成为愤怒民意的替罪羊,被钉上了十字架。良知的折磨使陆征祥感到身心俱悴,终身为此痛悔不已。后来,他在给天主教史学家方豪写的信中说明了“二十一条”的签署并非出于自愿,而是无奈,悔不该遂袁之意。

一战结束后,陆征祥率中国代表团赴巴黎参加和会。陆提出“参战”及“到和会时,再提出请各国修改”的针对签下“二十一条”的补救建议。作为一名弱国外交官,在外不能为国家争得平等权利,在内又不为国人所谅解。那种滋味,无时无刻不在噬咬着陆征祥。巴黎和会后,陆感到“世界正义终无伸张之日”“国事也没有可以乐观的日子”,入世一条路既然走不通,便只有出世了。从此陆的人生轨迹开始发生逆转,他退出外交舞台,归隐于“慕庐”。

陆征祥“放下了一段长久的、显贵的政治生涯,潜身本笃会隐修院的幽静中,全心追求天主”。在悠扬的钟声与虔诚的祷告声中,过起了极其清苦的隐修生活。“所衣者黑色衣服,所食者足充饥止渴耳。两餐之外,不得进食。室内一桌一椅一榻,除经典书籍外,一无所有。”(《陆档》)

陆征祥“严守院规,以老迈病弱之躯,祈祷学习苦修行祭”,1935年6月,陆征祥苦修8年后,晋升为本笃会司铎,抵达宗教职业生涯的顶峰。

抗战全面爆发后,陆征祥虽然脱离俗世,地处异域,却无日不心系祖国。正如他自己所言,“这副国耻的重担,在我退居隐院之后,仍没有放弃。”他主编了《益世报海外通讯》,登载中国的抗战进程。在给友人的信函中,陆征祥有感而发,对中国及世界局势评论道:“蒋委员长及野声主教两人,异其地位职责,而同其怀抱,环顾国内,未见他人。故能同心同德,犹比之亚尔倍前王,与梅西爱主教,携手同行,共同维持危局,卒到凯旋旧都,举行感谢胜利大弥撒,以报答全国士民,不愧保国保民保土之领袖。此二人者,殆将复见于东亚五千余年之古国耶!”(《陆档》)

1940年5月的一个清晨,希特勒军队的皮靴马刺打破了圣安特勒修道院的宁静,包括陆征祥在内的修道士全部被赶出了修道院。他不顾纳粹的威胁,毅然到比利时各地发表演说,发起抵制日货的运动,为中国和盟国的胜利进行公开祈祷。为此,陆征祥被盖世太保列入了黑名单,幸而曾担任过军事顾问的比利时军事管制政府首脑极力阻止,他才没被押往设在波兰的死亡集中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马关条约》过去了50年!“二十一条”过去了30年!已经修行18载的陆征祥,在这天失去了往日的沉静。狂喜之余,他无限感慨:“我初涉外交之时正值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今天我看到被日本践踏的祖国领土一一收回。”有中国记者到达比利时采访陆征祥,他再次表达了“在有生之年得见祖国一雪前耻”的由衷喜悦,并对当年签署“二十一条”向国人表示忏悔。

此时,已是风烛残年的陆征祥仍然希望能以一己的精神力量为中国做贡献。1949年1月15日,陆征祥在比利时布鲁日的圣芳济医院溘然长逝。弥留之际,当隐修院院长南文主教到医院看望他时,陆征祥用力说出了“中国”二字。院长说:“中国占去了你一半的心。”陆无力说话,但伸出三根手指,院长明白了:“中国占去了你四分之三的心!”他疲倦地笑了,安详地阖上了双眼。

国有三不祥范文5

关键词:吉祥图案;构图方式;文化蕴涵;生活理想

“吉祥”可谓人们熟知且十分喜爱的字眼,它往往喻示着人们良好的祈求、美好的憧憬和善良的祝福,给人们带来希望和梦想。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吉祥为主体的词句、对联等尤为丰富。但是最为突出的还是各种图形、标志的吉祥图案。

“吉祥”,其意为预示好运之征兆、祥瑞。吉祥两字的组合使用,据认为最早出于《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吉祥止止。”①上古之时,便有将福善之事、嘉庆之征诉诸感性显现的形式,即绘成图画,俗称“吉祥图”或“瑞应图”。由此可见,吉祥是对未来的希望和祝福,具有理想的色彩。

一、吉祥图案宏观描述

吉祥图案指以含蓄、谐音等曲折的手法,组成具有一定吉祥寓意的装饰纹样,吉祥图案是人类意识观念的产物,早在殷商时代,,国人就已经有了吉祥观念。

吉祥图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部落图腾以及当时一些器皿上的装饰性图案。在那时的岩画或石刻创作中,它以图腾的形式出现。而后经历了商周的青铜器,秦汉的画像石、画像砖、隋唐的石雕、宋元的花鸟画、明清的织绣、瓷器等方方面面,这一艺术形式越来越趋于成熟。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一些装饰性的图形逐步完善,构成具有某种寓意的标志或象征,产生相应固定的表现形式,这便出现了吉祥图案。吉祥图案渊源久远,内涵丰富,善祷善颂,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是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二、吉祥图案微观剖析

(一)吉祥图案的构图方式

1.纹样。以纹样形象表示,也就是将一些动植物的自然属性、特性等延长并引申,这是吉祥图案中最为常见的手法。如以龙、凤、蟒来象征权贵。从古至今,龙是中国古代的吉祥神瑞,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龙纹在我国工艺美术中运用极广,经过历代艺人的加工演变,形象从虚构愈见具体。明代的龙,牛头、蛇身、鹿角、虾眼、狮鼻、驴嘴、猫耳、鹰爪、鱼尾。清代的龙纹则规定为“九似”,②即角似鹿,项似蛇,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绝不能混淆。从姿态上分,又有团龙、坐龙、行龙、升龙、降龙等名目。按明制,供上用的纹饰为升降龙拥祥云、拥骨朵云、祥云嵌八宝纹等。

2.谐音。汉字因其自身的特性,为谐音双关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汉语中,一个读音往往对应好几个汉字,因此,利用读音的相同和相近便可取得一定的修辞效果。比如瓶谐“平”,表示“平安”,蝙蝠和佛手谐“福”,喜鹊谐“喜”,桂花、桂圆谐“贵”,百合、柏树谐“百”。

3.文字。吉祥图案还可以直接用吉祥汉字的各种书体来表示,如福、寿、喜等。这种用文字表达人们美好心愿的手法,早在汉锦上运用便极为广泛,到了明清时期则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如“寿”字早已被图案化、艺术化了,成为一个吉祥符。据《吉祥物在中国》的统计,“寿”字有300多种图形,变化极为丰富,可用多种字体表示。字形长的叫“长寿”,字形圆的,叫“圆寿”(无疾而终),也有用多字来表示,如“百寿图”。

当然,以上三种手法在具体运用中,大多可互相结合,一起使用。常见的图案组合有:三多——多福用佛手,多寿用桃,多子用石榴、葡萄、葫芦;五福捧寿——五只蝙蝠围绕寿字,寿字通常为圆寿;连生贵子——莲花或莲蓬及童子,或再加上花生。

(二)吉祥图案的文化蕴涵

“吉”,与凶相对。《易·系辞上》:“吉,无不利”。《逸周书·武顺》:“礼义顺祥曰吉”。后来,吉祥专指吉兆、歌颂之意。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其实是古代先民希冀生活美满幸福,专门为营造吉祥而创造的艺术造型。历代遗存至今的大量造型艺术,绝大多数都是中国祈吉纳祥文化思想的物化形象。蕴藏在中华各民族的博大而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成为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得以传承的源泉。

几千年来,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具有如此鲜活的生命力,与它和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文化渊源,情感表达方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原始社会的巫术礼仪、自然崇拜使得最早的吉祥观念得以产生。据史书记载,早在尧舜之世的上古先民就已经崇拜天文,视山河为神灵并重视吉凶之兆。商周之时巫术盛行,预卜凶吉,趋利避害,是人们普遍的理想信念。以此信念为基础,汉代出现的道教教义与儒学、经学、讳思想相互影响,并与封建统治阶级的意志取得大融合,形成了封建社会上层的希求富贵,皇权永固,企慕长生不老,羽化登仙等祥瑞意念。在汉代的装饰图案中,就有吉祥汉字的出现。隋唐之际,在与外来纹样的融合中,创造出了诸如宝相花,唐草纹和陵阳公祥等富有吉祥意义的民族新纹样。宋元时期,吉祥纹样不断受到来自道教,佛教以及民间的影响,题材也日益丰富多彩,表现手法多样。到了明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活跃,封建上层意识与市民意识相互渗透、融合,传统的祥瑞思想转变为吉祥如意福寿富贵等世俗化的吉祥观念。清代装饰吉祥图案集历代之大成,达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程度,把装饰吉祥图案发展到了极致,并被广泛应用于印染、织绣、服饰、工艺品、建筑彩画及民间艺术等各方面。其形式多样,名目繁多,是中华民族在持续不断达数千年的造物活动中,融合中国历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创作设计才华,不断融合中国的道教、玄儒、政治伦理和民情风俗,成为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装饰艺术造型设计体系。

三、吉祥图案中展现的民众理想

吉祥图案造型多样、寓意深刻,但总体无外乎两大类——对生命的真情和对幸福的追求。这种心理追求与中国人的生活处境,价值观念和处世态度有着密切的关联。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在穷乡僻壤,处于封建统治的奴役和剥削之下,过着苦难与贫困的生活、天灾、人祸、疾病常常侵袭着人们。这样的处境让他们对生命的延续,对幸福有了更加强烈的渴求,他们祈求一年到头风调雨顺,丰衣足食,希望老人长寿安康、儿孙满堂、家庭和睦。由此看来,吉祥图案中展现的民众理想大致有如下四大类:

(一)求福

人们对幸福有共同的追求心理。蝙蝠因与“遍福”、“遍富”谐音,尽管它形象欠美,但经过充分美化,把它作为象征“福”的吉祥图案。取其寓意的有:“福中有福”、“福在眼前”、“五福捧寿”、“福寿双全”、“五福齐天”等。《尚书·洪范》载“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攸好德”谓所好者德,“考终命”谓善终,不横夭。按五福寓意,福已包含富和寿。其他的求福吉祥图案还有“鱼”和“如意”。①与此有关的吉祥图案有:“连年有鱼”,“吉庆有余”,“必定如意”,“平安如意”等。

(二)长寿

古往今来人们都希望健康长寿。寄寓和祝颂长寿的图案很多:有万古长青的松柏,有据说能享几千年寿命的仙鹤及色彩缤纷的绶带鸟,有据传食之可以长命百岁的“仙草”灵芝和能够使人长生不老的西王母仙桃等。追求和表达长寿的“寿”字有三百多种字形,变化极为丰富。与此有关的吉祥图案有:“祥云鹤寿”,“八仙贺寿”等。

(三)喜庆

表达人们美好、愉快、幸福的心情。喜字有不少字形,“”是人们常见的喜庆图案。喜鹊是喜事的“征兆”,与此有关的吉祥图案有:“喜上眉梢”,“喜庆有余”,“福禄寿喜”。喜庆图案颇具情趣的还有百蝶、百鸟、百花、百寿、百福、百喜等图案,寓意美满婚姻、夫妇和谐的鸳鸯图案等。

(四)吉祥

龙、凤、麒麟是人们想象中的祥瑞神兽。中国是个尚龙的国家,在我们国家里龙是有着特别的意味,龙有着鹿的角,牛的头,蟒的身,鱼的鳞,鹰的爪的神奇生物,被视为中华古老文明的象征。以瑞禽仁兽及其他物象构成的传统吉祥图案有:“龙凤呈祥”,“二龙戏珠”,“百鸟朝凤”等。凤,传说为鸟中之王,象征美好、幸福;丹凤向阳,太阳具光明之意。纹饰以此构成,寓有完美、吉祥、明光的含义。昂首挺胸的大公鸡,引颈高歌,寓意新的一年繁荣昌盛,“鸡”字谐音“吉”。鸡吃蜈蚣,蝎子等毒虫,所以鸡在民间也是吉祥的象征。

结语

在我国民间,每到年节或喜庆的日子,人们都喜欢用吉祥图案装饰自己的房间和物品,以表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良辰佳节的庆贺。可以说,吉祥主题始终是贯穿民间艺术的主要内容,民间艺术中的传统吉祥图案是与普通民众的精神需求和生活追求紧密结合的富有现实意义的艺术形象。也就是说,传统吉祥图案不仅表达了中国民众特殊的思想意识和精神寄托,而且还始终伴随着中国民众的生产生活。

参考文献:

[1]刘锡诚.中国原始艺术[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5-18.

[2]周星.作为民俗艺术遗产的中国传统吉祥图案[J].艺术探索,2005,(1):52-66.

[3]田自秉,吴淑生.中国纹样史[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8-92.

[4]尹笑非.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像的理论阐释[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52-53.

国有三不祥范文6

丁秀伟

资深品牌传媒策划人,任江苏好孩子集团、十月妈咪等多家公司的品牌传媒顾问。本刊约会品牌栏目主编。曾任恒源祥集团祥瑞广告公司总经理,在品牌传播方面,横跨传媒、广告两大领域,以事件传播启动品牌营销,进而联动广告、促进营销,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欢迎来信讨论:

在2008年8月8日的“鸟巢”里,盛大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结束后,中国体育代表团作为东道主最后列队出场,一身正装、格外帅气的中国体育代表团也因此接受了世界更多目光的关注。而将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健儿们装扮得如此精神的,正是百年奥运中的首家中华老字号――北京奥运会赞助商恒源祥。

在许多传统行业步履维艰之际,恒源祥却活力勃发。2005年12月12日,来自毛纺织行业的恒源祥,在上海企业中率先拿下了北京奥运会赞助商资格,成为中国纺织行业惟一一家北京2008年奥运会(非运动类)纺织服装类赞助商,负责为北京奥组委官员、奥运会技术官员、中国体育代表团提供10000余套正装,同时又要为运动员村、媒体村提供25000套家纺用品,这在奥林匹克百年历史上,开创了(非运动类)纺织服装企业成为赞助商的先河,为中国企业争得了至高的荣誉。

诞生80载:老字号为何牵手奥运

一般人看来,老字号的品牌形象已扎根在人们心里,赞助奥运值得吗?恒源祥的回答是肯定的,“赞助奥运可以使恒源祥的品牌价值最大化”。此外,这里也暗合这家老字号的品牌经营之道。

恒源祥创牌于1927年,“恒源祥”三个字,取自于营业大堂内一副“恒罗百货,源发千祥”的对联。虽然在人们印象中,买毛线有“北有亿兆南有恒源祥”的美称,但在创牌60年后,恒源祥却遇上了发展瓶颈。当时,因为计划经济模式和国有体制的长期运作,恒源祥已大大今不如昔,除了仓库中堆成小山似的绒线库存,恒源祥几乎找不到其他值钱的家底。

1987年,现任董事长刘瑞旗接手恒源祥,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恒源祥”三个字的老招牌重新拿了出来,黑底金字重新漆了一遍。第二年,在当时中国人的商标意识还不是很强的时候,刘瑞旗花了200元注册费,把恒源祥这个名牌注册下来了。

1994开始在中央电视台投放“恒源祥,羊羊羊”的广告。1996年恒源祥广告暂时停播的时候,刘瑞旗收到了一封来自消费者的投诉信,信上写道:你为什么停播广告,我家里有一个20个月大的孩子,每天晚上看完“恒源祥,羊羊羊”的广告后才会入睡。因为你停播广告,害得我的孩子无法入睡。不仅如此,现在我只要提到恒源祥这三个字,绝大多数的人都会立即做出反应――羊羊羊。

在刘瑞旗看来,消费者不会对某个产品忠诚,但相对会对品牌忠诚。他认为,做品牌最关键的工作是要创造、维护和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记忆。就这样,恒源祥绒线的销售量从1991年的75吨,发展到1996年的1万吨,5年内增加一百三十多倍。不过,对于恒源祥来说,未来还有更大的目标。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连12年不间断赞助中国足球事业到成为北京奥运赞助商,人们难以揣测为何一个做纺织的老字号要硬生生地闯进体育竞技之中。

对此恒源祥有自己的想法。董事长刘瑞旗注意到,在全球性的品牌调查中,世界最知名的品牌不是可口可乐,不是微软,而是奥运,排在第二位的是国际红十字会,第三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如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也是聚焦眼球的重要商机。品牌巨头们在世界杯上的营销,是他们体育营销总战略的一个延续,是一个整合营销传播潜藏在广告轰炸后的“第二战线”,这给了他巨大启发。

作为奥运赞助商,恒源祥此次除了向媒体村、奥运村提供家用纺织品和服装的赞助外,还包揽了一项更重要的任务:提供国际奥委会所有的技术官员、北京奥组委的官员以及运动员服装。恒源祥人员介绍,虽然作为赞助商恒源祥此次总共支出几个亿,但恒源祥的着力点并非与其他赞助商一样,希望通过加速奥运期间的品牌促销来实现经济效益,而是相对的“沉默”。因此奥运过后,恒源祥并不考虑将此套耗费无数精力及投入的入场服推向市场流通。恒源祥跻身奥运赞助商行列要的只是向奥运会学习“品牌”运作的模式以及提升品牌价值的能力。

“进入现代奥运会概念后,奥林匹克逐渐成为成功的营销品牌,无论是从品牌的文化影响力、商标的研究、授权方式、还是商业运作模式、奥林匹克无疑是优质品牌的代言人。奥委会总部的人员大概不到200人,却能激活如此广泛的市场,可见‘铁三角’定律一定有着强大的优势与特质。”刘瑞旗坦言,学习这种能力正是恒源祥未来重要的努力方向。

奥运练兵老字号欲进中国百强

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赞助商后,恒源祥沿用近10年的广告词“羊、羊、羊”悄然变成了“牛、牛、牛”,而后又在春节期间变成了恒源祥12生肖奥运版广告。恒源祥解释说,虽然有些广告界的营销专家认为广告变脸是为了体现公司多年风雨历程中取得的成绩,为了表达一种自豪之气,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加深消费者对“恒源祥,羊羊羊”的记忆。

2005年初,恒源祥提出要进行第五次转型,有着80年历史的毛纺业老字号“恒源祥”将转换跑道至品牌经营顾问领域。恒源祥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刘瑞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恒源祥进行第五次转型,将从经营一个品牌的集团转变成一个经营品牌集群的集团。”

“奥运营销”作为集团第五次转型的一场硬仗,它的成败考量着恒源祥运用品牌资源的能力。奥运期间,一块安放在恒源祥总部大楼内的奥运倒计时牌,让员工们体会到了奥运营销的紧迫感。在倒计时800天之际,恒源祥了奥运营销主题――“奥运有我”。拿下赞助商资格后,刘瑞旗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发动全公司和奥运“找关系”,他说:“从现在开始,恒源祥所做的全部事情都要和奥运会有关。”

恒源祥很清楚,在奥运平台上宣传自己的品牌,是迅速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捷径。他们的调查显示,一个企业要想在世界范围内提高自己的品牌认知度,每提高1%,就需要2000万美元的广告费,而通过赞助大型的国际性体育比赛,如奥运会、世界杯等,品牌认知度可提高10%。

目前,奥运营销已经结束,后奥运时代,恒源祥的第一个目标,是希望在2008年至2010年间,让恒源祥的品牌价值排名挤进中国100强。这就意味着,与2004年的293位的排名相比,恒源祥将要提高200名。

恒源祥并不急于进军国际市场,他们认为,一个企业的品牌价值决定了这个企业在市场中的空间。品牌价值越大,这个企业的商业空间价值也会越大。以目前的国内市场来看,仍有很大潜力可挖。

奥运营销不是“即兴表演”

如今,奥运已不仅仅是一个体育盛会,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一个全球经济盛会。作为首次在中国举行的世界性体育盛事,自然也为全球企业提供了难得的营销良机。因此,恒源祥在正式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赞助商后,也无一例外地加紧制定了自己的奥运营销战略。

在制定奥运营销战略之前,恒源祥曾做过一个调查,对历届奥运会赞助商进行了细致研究,发现在赞助过奥运会的144家企业中,70%的企业奥运营销是失败的。恒源祥集团副总伟认为,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是,那些企业在奥运营销中过分强调产品营销,而忽视了品牌增值。

为避免重蹈覆辙,恒源祥在奥运营销中重点强调要把企业品牌与奥运品牌紧密结合在一起,着眼于品牌提升的长远回报。这样的战略与注重产品营销的企业在表现形式上完全不同,很少有接二连三的市场营销活动,因此,赞助奥运以后,恒源祥给外界的感觉似乎很沉默。

在恒源祥董事长刘瑞旗看来,奥运营销不是“即兴表演”,想到哪就是哪。他常说,要学会把别人的战略变成自己的战略。同样,恒源祥赞助奥运,就要学会把奥运战略变成自己品牌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正因为如此,在奥运中相对“沉默”的恒源祥,赞助奥运期间全力打造中国代表团奥运礼仪正装,从正装设计稿的全球征集、评比,至最后,设计稿敲定、制作成衣,可谓是费尽心思。因为在恒源祥看来,奥运开幕式,中国代表团入场就是一场面向全球40亿观众的“超级服饰秀”。

广告大师翰・沃纳梅克所说:“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是浪费的,问题是我不知道浪费掉的是哪一半。”置身“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奥运商战,企业采取何种营销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刘瑞旗表示,奥运营销只是一种营销策略或手段,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生存的关键则在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就是战略。反过来说,无论企业的营销手段多么高明,缺少核心竞争力难以实现长远发展。

由此再来看一下,恒源祥全力打造的这套耗费了无数精力而又不在市面上销售的奥运正装。量体上,参考了中国男子人体数据库的科研成果,而面料及制作工艺,也采用了多项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专利技术。这些都无一不展现恒源祥在毛纺领域的无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毋庸置疑,2008年北京奥运激发了服装企业的营销热情。但一些服装企业孤注一掷“押宝”奥运的想法,曾被业内人士评论为“不理智的空洞热情”。原因是企业要想进行奥运营销,必须先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是宣传企业形象,还是打造产品品牌。

近年来,营销领域的新名词层出不穷,浩如烟海。比如:会议营销、娱乐营销、事件营销、文化营销等等,让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营销究竟有哪些模式?到底什么样的模式才适合我?”很多企业在奥运中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其实这些营销的新名词、新方式只不过是营销的招术而已,好比武术中的“降龙十八掌”,多个招术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模式。

反观恒源祥“沉默”的奥运营销,我们不难看出营销模式其实是一系列营销策略的结构性组合。营销模式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既有逻辑性又有创造性,有点像古代兵法中的阵式。

上一篇连锁加盟合同

下一篇登鹳雀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