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核算浅议(3篇)

企业会计核算浅议(3篇)

第一篇: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问题与对策

摘要:

房地产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规模空前巨大,这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并逐渐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当前,我国的房地产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遇到了较大的核算问题,本文即从这些问题着手分析,并据此提出切实的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

会计核算 房地产 问题 措施

针对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本文对其会计核算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提出相关建议措施。这里的特殊性是指房地产开发商是商品房的制造者,也是商品房的销售者,属于房产与地产整体的综合。它以土地资源进行开发与经营,有高度计划性,又具有商品交易性,业务复杂,运营周期较长,风险性特别高。由于房地产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在会计核算方面也是如此。房地产项目一般周期较长,并且在这个周期内主要以投入为主,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上,通常会显示出负利润,有时某个项目会出现几年内不间断的亏损,但当工程竣工后,销售完成时,项目又会出现极大的盈利上升幅度。多数情况下,企业为筹备资金问题而进行预售,将楼盘提前销售,这时会计账务就会将这笔销售收入记入贷方的“预收账款”。这为企业在利润操作方面提供了机会。本文将从这些敏感的问题着手,并对有关问题做系统分析,从而提出改进策略。

一、房地产的现状以及会计核算特点

(一)多元化的资金来源

一个房地产项目涉及的资金量特别大,随着商品房单价的提高,特别是那些高档公寓、别墅、酒店等项目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其资金来源单靠银行借贷和开发商自有的资金是不够的,一般需要通过其他方式进行筹集。通常开发商们会采取预收房费、工程款、发型债券和股票、寻求联营等渠道来筹集资金。所以,资金的来源渠道具有多元化的特征。

(二)工程资金量巨大

房地产企业所开发的建筑项目是由货币资金的投入转化成相关建筑工程,然后根据工程项目的竣工合格才产生成品,最后通过对产品的销售才转变为资金。工程项目一般周期较长,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资金占用和转化的时间较长。这些为企业的会计核算带来了核算难题。

(三)开发内容的多样性

房地产商对单个项目进行开发时,会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单个项目下可能会包含住宅建设、拆迁补偿、水、电、暖气、园林绿化、运动设施、商场等多个分项工程,项目配套建设包含了多个分项。这些分项为会计的核算内容带来大量的工作量。房地产企业的财务处需要办理多项内容,筹措各个项目的资金、预估开发成本、核算收支、对回收款的收取、利润分配等多项会计内容。

(四)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特殊性

房地产企业的营业收入、成本支出较为特殊,这是因为其经营业务和范围具有复杂化、多样性的特征,使得企业的收入含有不确定性。通常,房地产行业的收入包括了土地资源的转让、商品房的销售、商品房配套和其他多样化的业务收入。在费用方面,通常包括土地资源开发、工程建设、相关配套工程和代建工程等费用。在成本方面,通常包括土地资源、房屋、配套、代建工程和其他间接费用的开发核算成本。

二、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房地产企业收入的复杂性

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讲,其商品交易是房源销售,这包括了开发前、后两种销售方式。开发前销售就是预售,这是由于房地产开发是一个高投入、周期长、耗资巨大的工程,因此要采取预售的办法筹集工程资金,一旦开发成功,项目会有颇高的收入价值。在房产商品销售前,需要取得有关预售或销售的执照,即许可证,这样才有销售的资质,同时也能和购房者签订正规合法的合同。当房产工程完工验收后,待房款结清,才开始办理产权过户的手续。在预售时,会计部门会依据有关财务会计准则,明确房地产企业的收入条件。

(二)房地产企业资本化不够规范

由于项目复杂,房地产项目需要投入的资金很多,因此,一个项目所要筹集的资金需要多种渠道,而对所形成的债务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收回资本。依据最新的会计准则,对费用成本的资本化有严格的要求,然而房地产行业中,很难对关于资本化的有关条件与范围进行明确的界定,这影响了财务费的计入过程,因此会对账面上的利润收入造成影响。对于商品性土地,当资金的转化使得项目得以进行后续开发后,便可将土地资源的使用权进行合法转让。然而土地开发过程中,耗费大量的劳动力资本、材料消耗,对土地的单价的确定需要依据这些耗费来加以综合确定,这又是一项复杂的会计核算过程。另一方面,国家对土地的开发价格没有一个精确的参照标准,房地产企业的可操作范围极大,这使得很多会计工作的核算过程较难。

(三)房地产企业成本与收入不成比例

由于大量资金处于长期占用的状态,项目在没有竣工前,即使楼盘已经售罄,这些销售的预收款还是不能作为总体收入进行核算,这加大了核算方面的配比难度。另一方面,在房源销售中,有不同的面积、楼层与户型,这些因素影响了每一个商品房的销售单价,因此,这些情况会造成较大的核算成本支出,使得投入不符合产出,造成成本不能完全配比收入的现象。

三、解决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存在问题的对策

由于核算的特殊性,使得房地产行业的会计核算有较大的难度。因此,要保证会计核算能够准确、规范与合理,必须要制定好相关的制度程序,以完善和规范会计核算体制。

(一)建立健全房地产行业的收入核算制度

历来会计实务操作者和理论研究者对房地产行业的销售收入持不同看法,有偏向国际标准的看法,要求对企业的收入条件确认应根据国际标准严格执行,因此出现了参照国外先进会计准则的国内会计准则。我国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对商品销售的收入必须满五个必备条件,才予以收入确认。这五条是:企业商品的所有权风险与报酬已经转移给购方;企业不再对售出的所有权进行管理或控制;相关交易利益能流进企业;收入的资金能可靠计量;成本(包括已经发生和将发生)能可靠计量。当这两项满足,其他条件不满足,即使收到购款,那么会计账簿中也只能被确认成负债。在现实操作中,多数房地产商一般采用预售的方式提前获取收入,然而这给会计记入确认带来难题,这主要体现在时点确认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房屋预售必须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而预售收入价款必须只能用在有关工程中,作为预收款处理,当工程竣工后,再转成营业收入。然而这里的要求和前面提到的会计制度的五条准则是一致的。由此可见,预售收入属于负债,预售中的预售账款不是收入,必须得到商品房竣工交房时,才能将账款转到经营收入项。在没有转到收入项时,企业建设项目均呈现亏损状态,而从销售状况来看,却是巨大的收入,这造成了会计核算方面不能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根据以上内容应对销售收入核算制度进行改进。在销售中,应确定销售收入需要核算的范围,例如销售、土地资源转让和房源使用权等不同的销售收入。制定行业的销售标准,这包括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和专业标准,让会计行业的核算更加制度化、明确化,专业标准是房地产行业在收入方面的规范化;在房屋销售协议中,销售的正式合同不应该是销售实现的依据,在项目没有验收合格前,房屋的买卖还缺乏合法性,这与会计准则的记账制度不合。

(二)建立健全借款项和成本的核算管理

对于周期长的房地产建设工程来讲,借款资金和项目建设成本有很深的联系,所以,应对间接费用的划分进行规范,遵循会计核算的配比准则。在会计实操中,要对房地产企业的成本核算对象进行明确,而对于那些大规模、长工期的在建工程,宜采用成本分期核算方法进行成本核算。针对楼层与户型的不同,在单价收益和成本费用方面是不配比的,这需要制定一个健全的核算标准,针对楼层与户型的权重、制定科学的成本分配原则,对房屋的朝向、地段、大小等进行界定,从而制定出房屋的单价。

(三)建立健全内部监控制度

对于房地产会计工作来讲,在严格管理的同时一定要做好监督管理,从而保证会计业务顺利完成。管理者应加强会计薄弱环节的管理,建立健全内部管控制度,将制度明确化、细化,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责任制划分,将管控重点放在控制的办法和控制技术上,严格控制内部会计工作,对会计岗位的员工进行优化调整,达到岗位制衡作用。当涉及重大项目资金时,在会计记录和处理中应进行资金和记账的严格清查,审计过程要严谨。会计程序虽然复杂,但应以效率为重,部门机构以及权限设置应科学,钱、帐分明、分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为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复杂特殊的工作内容。目前,我国尚没有标准化的统计核算制度,这需要各个部门和人员配合,制定出科学严谨的会计核算制度和相关专业标准,以在统一性和正确性上完善会计核算制度。除此之外,应对会计工作者进行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并对会计账务进行严肃记账、资金管理、盘查等工作,同时处理费用与成本的关系,加强内部监控制度,以保证账务的准确性。

作者:柏萍 单位:三友集团

参考文献:

[1]王小梅.关于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1(4).

[2]刘殿君.对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0(26).

[3]林风华.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12).

第二篇:企业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设想探讨

【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逐渐走向成熟,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的利润率也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为了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就不得不对企业的预算以及会计核算做一些有益的探讨。本文通过对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对于企业的意义的分析,阐述笔者关于当前企业中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

企业预算 管理会计 核算 现状 设想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体系逐渐从沿海地区扩展至我国的中西部地区,企业的市场随之而扩大。为了应对日益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企业必须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和相关的会计核算工作。但在当前的大部分企业中,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开展的并不令人满意。为此,笔者也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含义

所谓预算管理,是指企业通过预算来对各大部门的财务和非财务资源等进行有效调配、控制和考察,从而高效的完成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商业活动,达到既定的目标。预算管理活动一般服从于企业的战略目标,同时,它又在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对企业内各部门的经营活动进行分析、策划,使企业各部门能有条不紊的运转。在预算管理的调节下,企业的战略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得以实现,当然,在特殊情况下,它还能帮助企业调整目标,使企业不致因市场的变化而出现经济损失。会计核算,是指会计人员在相关的政策法规的指引下,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对企业的各种财务活动进行计量统计的活动。它是用来配合预算管理的,其工作内容包括记账、算账和报账[1]。并且,会计核算和预算管理的联系非常紧密。

二、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对于企业的意义

第一,了解预算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这可以从预算管理和企业的战略规划、资源调配、风险评估、绩效考核和成本控制的关系来展开。企业战略规划的制定以及实施,与预算管理密切相关。因为企业在制定年度生产经营的计划时,必须对当年的经济政策、市场动态作充分的了解,并通过相关的程序和编制方法,对企业本年度的各种经营活动做出预算管理。在预算管理的协助下,企业的年度计划以及战略计划就能稳步推进。在不断实现企业制定的大小目标时,预算管理已经对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了调配,并通过随时了解市场行情来实施风险控制,以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在预算管理的监督下,可以对各大部门的经营现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评估,以此为依据,对企业内部的员工实施绩效奖励制度或惩罚制度[2]。企业的运营成本,在预算管理的控制下定能降到最低,使企业的利润达到最大化。第二,理解会计核算对于企业的重大意义。在以往的会计核算中,核算职能仅包括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的事后核算,在现代的会计核算中,该项职能范围有所扩大,在原来的基础上添加了事前核算和事中核算。在这三大核算的相互协调下,企业的财务活动有可能实现最佳控制,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事前核算活动中,企业能够对一定时间内的各种财务支出、收入作一大概的分析、计划。在事中核算活动中,能够对企业的各种财务活动实施有效的干预、调节。在事后核算中,通过记账、算账和报账的方式,了解事前核算和事中核算的准确性,为以后的核算活动积累经验。

三、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的现状

会计核算和预算管理两者的关系十分紧密,他们都是为了改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帮助企业达到既定的经营目标。但是,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在编制口径、展现形式上,两者都是很不一样的。具体来看,主要有两大区别:第一,会计核算的是针对于实际的数据,不一定能与预算的编制数据向吻合;第二,会计注重对数据的考核,这与预算实行反馈数据有所区别。总体来看,会计核算要求依照会计行业的相关制度进行,使其与预算管理的灵活处置有一定的冲突。两者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数据不真实

各种虚假数据、虚假预算,是企业预算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因为大多数企业的预算信息不对称,而且各种信息往往不是公开透明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申报预算的单位,对本企业的准确信息不能有效掌握,但为了应付上级的预算管理要求及其所在单位的经济利益,就扩大预算数据。他们在上报预算数据时,往往虚假估计各种固定资产的数量和金额,而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上级不能及时发现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这就导致企业的预算偏离正常轨道,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会计从业者的能力不达标

会计从业者对相关的会计从业准则不了解,自身的职业素养与标准会计从业人员相差很大。所以,在从事财务活动中,这些人没有法律观念、道德舆论的约束,肆意改变费用的用途,甚至虚报支出,为自己牟取私利。这种违法违纪的活动,损害了企业的信誉,对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

(三)工作流程不规范

工作流程不规范,是会计核算中的第二大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企业忽视了对会计核算中基础工作流程的规范管理,使其不能与预算管理高效配合。这就使得企业的各种资源不很有效协调,延迟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直接影响了企业的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

四、对企业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的一些设想

(一)科学编制预算管理条例

为了杜绝企业内部信息数据不真实的不良现象,企业应该制定科学的预算管理条例。在当前的企业内部,预算的制定方法是,增量预算管理法。它主要是根据上一年各部门、单位的数据,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上一年预算额度的办法来管理企业的各种预算。由于这种方法主要是参考以往的数据,就难免给一些单位或部门留下钻空子的机会。但加入其他预算管理办法,却有可能杜绝这种现象。例如,加入零基预算法、固定预算法和动态预算法等等。在此,仅对零基预算法做些说明。所谓零基预算法,是指不以上一年的数据为参考对象,而通过对某项开支采取分析的方法进行预算管理。

(二)重视会计核算的依据作用

为了解决会计从业能力、素质低的问题,企业管理者应重视会计核算的依据作用。使会计从业者不能单凭主观意志就能篡改相关的统计数据,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

(三)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有机结具

体操作是,将预算管理进行一定的缩编处理,使一个预算部门对应多个会计核算科目。将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进行有机结合,能够解决工作流程不规范的问题,同时,也能解决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不相吻合的状况。这主要是借助于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在两者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通过计算机上的端口,使会计核算科目成为预算管理总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这就能使会计核算不至于因预算管理数据的经常变动而与之产生冲突。需要说明的是,将两者结合起来的同时,还应保持两者的独立性。这样能保证会计核算的合规性,同时减少预算管理的工作量,使预算管理达到最优化状态。而且,由于将会计核算纳入自己的子系统,预算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又能协助会计核算对数据的考核。

五、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含义,并阐述了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对于企业的意义。在此前提下,笔者分析了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的现状,其主要问题是:第一,数据不真实;第二,会计从业者的能力不达标;第三,工作流程不规范。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对企业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作了一番思考、设想:首先,科学编制预算管理条例;其次,重视会计核算的依据作用;最后,将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有机结合。希望通过本文分析,能为相关企业人员提供参考。

作者:陈鹏 单位:中冶纸业银河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唐锐.企业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设想及研究[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4,(11):205-205.

[2]甘红莲,孙荔姝.浅析如何实现企业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有机结合[J].财经界,2015,(6):173-174.

[3]滕静.企业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设想及研究[J].财经界,2014,(5):201-202.

第三篇: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问题探讨

摘要:

煤炭企业的兼并重组是企业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要求企业决策者要牢牢把握煤炭企业发展的机会。但是在兼并重组过程中必须做好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把财务管理意识全面增强,确定并做好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主要目标,保证企业中的财务管理信息取得信息化建设,从而使得企业在变革中稳定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兼并重组过程中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的方法等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

煤炭企业 兼并重组 财务管理 会计核算 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资本企业的发展,使得我国煤炭企业决策者也踏入改革发展的队伍中。目前煤炭企业发展的核心为企业兼并重组,其中成功的改革与发展无法离开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为保证煤炭企业兼并后会有更多发展利润,就必须做好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但是目前煤炭企业中的财务管理仍然存在一定现实问题等待解决。因此煤炭企业要稳定发展必须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战略,科学的安排税务工作,使用合理财务处理方式披露会计报表,保证每个环节的标准均可创造价值,从而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一、兼并重组过程中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兼并重组后财务管理分析。

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后实施财务管理是保证企业发展的基础,这不仅要求其使用特殊方式对财务活动实施整治、整理,还要保证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加强协作,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企业发展中进行统一调控并且对现有财务活动实施管理,这是煤炭企业扩大经营的基本需要,对企业兼并重组有一定控制效果,也是实现煤炭企业兼并合作的基本保证。

2.财务整合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煤炭企业主要为分散、数量多等特征,其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均较差,很多煤炭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财务管理工作,导致财务管理工作中时常出现营私舞弊、管理混乱、违法乱纪等不良现象。因小煤炭企业主要为私企,只有流水账面甚至没有账面,如煤炭企业没有与经营者的产权划分清楚,则会对整体资源实施造成不良影响,如经营者私人账务和企业账务互相纠结,就会对企业财务建设及会计核算工作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对会计工作也会造成相应影响。

二、加强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的方法分析

煤炭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是我国各企业面对现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方案。煤炭企业在改革过程中,经济、安全等因素对企业发展直接造成了一定影响,其中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就是无法忽略的重要因素。企业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好坏会对企业生存、发展造成直接影响,如企业兼并重组中只重视表象而忽视本质,仍然会出现无法避免的失败,所以企业在兼并重组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意识。

大部分煤炭企业经营人员均是技术出身,对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意识较差,所以在兼并重组过程中要不断将各领导财务管理意识提高,对领导人员、财务会计人员加强知识培训。要求煤炭企业的经营人员以及财务会计人员均认识到企业管理核心为财务会计管理核算。只有不断重视会计核算要求、资产调控等工作才会保证企业发展中遇到问题时各个部门按照规定工作,使得煤炭企业内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有良好作用。并且要求在管理工作中要求企业稳定、迅速发展。

2.对财务资金加强管理。

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以后,企业的主要特征是母公司和子公司均有独立法人资格,并且子公司为独立理财主体,在发展运行中均有自身财务组织,从而表明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职能均有多元化特征,管理体制上主要使用分权式和集权式互相结合的管理制度,母公司在发展中通常只能决定核心财务活动、会计核算工作,在企业发展的战略性、方向性上实施全面管理。而子公司要按照自身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制定战略性的财务管理制度及会计核算制度。在缴纳税款、购买煤炭资源、扩建改建时均需要使用大量资金,所以企业不仅要保证资金科学流通,还要求会计人员及时分析企业盈余状况,对现金流量、资金周围情况实施综合调控。

3.创新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制度。

煤炭企业在兼并重组以后要积极使用现金财务管理制度及会计核算制度加强效益核算工作。煤炭企业在要把传统落后的财务管理制度及会计核算制度积极打破,保证财务管理观念及时更新。市场经济中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及会计核算人员理智分析目前煤炭企业的发展情况,通过企业财务报表观察煤炭企业实际财务情况,从而熟知煤炭企业的实际效益并且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财务分析及会计核算报表不仅仅要求财务部门有关人员罗列指标文字、账目,还需要积极寻找企业财务管理控制中潜在的消耗规律及发展趋势,为企业稳定发展提供科学指导以及建议,保证煤炭企业在调控中长远发展。

4.使用ERP方案加强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信息化建设。

煤炭企业发展的核心为财务管理,而会计核算则为管理基础,只有把两者之间的联系合理调控才可以保证企业在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中步伐一致,对流动资金、固定资产、专用资金实施科学调动,而关于物资的调控则进行科学供应,对企业内的财务实施统一管理。并且对大型煤炭企业实施清晰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管理,充分使用ERP方案进行信息化建设。

三、结语

总而言之,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无法避免的问题,这要求企业要按照自身内部实际控制情况,设置相应的人员及机构进行科学财务管理,做好全面控制工作并且把工作中遇到的弊端及时完善。财务管理可为企业经营者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而会计核算则是按照决策结果进行账务处理,因此这两者间相辅相成。这要求煤炭企业在兼并重组过程中要对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进行科学处理,从而保证企业稳定健全的发展。

作者:尹艳莲 单位:云南省后所煤矿

参考文献:

[1]王桂芳.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中的财务问题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1,(5):95-96.

[2]赵莉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中的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23):35-36.

[3]陈建华.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财务管理研究[J].魅力中国,2011,(6):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