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高职会计电算化论文

校企合作高职会计电算化论文

[摘要]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包含了信息技术与财务知识的实践性课程,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和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也对会计电算化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分析目前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如何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关键词]校企合作;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管理者、社会公众、政府等对及时有效地获取企业的财务信息的需求愈加迫切,财务人员必须对财务信息进行高效信息化处理,因此,企业对财务人员的要求不断提高。职业院校作为为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场所,通过与企业开展合作,以企业需求为目标,不断加强会计专业学生会计电算化能力的培养。但目前校企合作不深,会计电算化教学很难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有较大的提高,不能满足企业对电算化人才提出的要求。

1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教学方式以教师教为主,轻学生独立思考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教学不再是以在教室教授理论知识而基本是以在实训室进行操作为主。课堂上,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结合会计电算化教学软件通过演示法进行教学,教师对业务的账务处理流程进行讲解,以及在电算化软件上对如何进行账务处理进行具体的操作演示,学生跟着操作即可。这种教学方式的特点还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生遇到问题直接找老师解决,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2教学内容以业务核算为主,轻财务分析与管理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材有侧重于理论与侧重于操作两种类型,按照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一般会选择以操作性为主的教材。通过购入与学校软件相匹配的教材,按照教学内容一步一步教学生通过相关业务的凭证进行账务处理,然后再行进制单、审核、记账以及生成财务报表的基本操作。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过程中只对财务链里面的总账和报表模块进行讲解训练,而供应链里面像采购、销售、库存管理、存货管理等根本没有启用,学生也不了解各个模块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学生业掌握业财融合的一体化信息处理以及如何利用财务软件进行预测、决策、分析等能力的培养,从而不能满足企业对会计人员专业能力需求。

1.3教学体系建设以硬件投入为主,轻教学软件与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基本上设有手工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ERP沙盘实训室等,实训室里的电脑、教学设备、专业实训桌椅等设施配备齐全。而实验室里的教学软件却比较落后,购买的软件使用多年没有进行更新,由于我们的会计政策,税收政策等变更较快,学生不能用新的政策规定进行业务处理,与企业实际脱离,或者有的学校购买的会计电算化软件是演示版,账务处理时间跨度不能超过两个月,系统运行不稳定,影响学生操作训练,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从而使学生就业后适应能力差。会计电算化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结合了会计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而一般的会计电算化教师具备较好地会计专业知识,而对于软件的操作通过学习能较好地掌握,但是对于软件的维护以及计算机相关的知识掌握相对较少,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很难把会计软件在企业财务预测、决策中的作用讲解透彻,导致教学过程缺乏针对性和说服力,培养出来的学生难理解掌握关键的知识点。

2校企合作模式下会计电算化教学改进方法分析

2.1模拟企业岗位实施情境化教学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我们必须让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会计人员参与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来,明确企业会计电算化岗位的具体要求。通过对企业会计电算化岗位工作过程的深入分析,依据企业会计电算化业务工作流程的“学习情境”来组织实施教学。以采购业务和销售业务为例,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属于不同教学模块,从供应链来看,一个企业的采购肯定对应另一个企业的销售。那么,教学设计时应该可以整合这两个模块的内容,模拟供应商和采购商的销售、采购,及企业相关团队,进行全流程的谈判、分析、决策、执行和核算,将传统教学以事后核算为教学重点转移到事前预测、事中分析、事后核算的动态管理中来,提高学生操作能力与独立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2.2融合企业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要与企业岗位实际需求相适应,教学内容上不仅仅对总账、固定资产、UFO报表等模块进行教学,还必须满足现代化企业发展对财务的需要——业财融合,指导学生学习采购、销售、存货、成本等模块的操作,让学生通过对具体业务的操作加深对整个业务流程的理解和掌握。此外我们还要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教学生如何进行财务数据的分析,对企业投融资、成本管理等做出前瞻性的预测、决策,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基础。校企合作模式下,校企之间可以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建设实训基地,把课堂教学与企业实际的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相结合,让学生体验到除课堂以外的,真实的工作场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有效地解决当前理论与实践、教学与就业相脱节的现状,有助于提高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2.3加强校企合作,丰富教学软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深入的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充分发挥学校的教学优势,和企业在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改善会计电算化教学资源匮乏、教学软件落后的现状。为企业培养与岗位相适应的财务人员,实现互利共赢。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加强校企合作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我们必须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一方面,聘请企业中青年财务技能人才或者实践经验丰富的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到学校参与校内人才培养活动,在学校协助校内专业教师进行实践课程的教学;另一方面学校专业教师也要带领学生到企业参与会计岗位工作、业务发生流程、成本管理控制等实际业务工作,切实掌握企业会计实际工作流程及岗位技能,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和新颖性,以此培养学生、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计算机及软件操作上,学校可以安排青年教师到有关学院进修计算机知识或者去软件公司学习软件产品的开发来提高教师计算机操作以及软件管理能力。

3结语

高职会计专业主要为中小企业培养实践性较强的会计技能型人才,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需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对学生进行与企业岗位相符的仿真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及沟通合作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孙丽敏.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互惠共赢”的思考与实践——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J].教育探索,2015(07).

[2]王永生,王珺,方瑛.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进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13(35).

[3]刘晶晶.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7(17).

[4]李洪武.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研究[J].中国国际财经,2017(24).

作者:陈娜 单位: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