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概论范例

科学概论

科学概论范文1

关键词:茶文化;生命科学概论;高校思政

在我国高校课程体系中,生命科学概论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一门通识选修课,属于人文类学科,其教学目的主要是提高现代大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培养其创新精神。基于全新的时代背景下,通过科学视角来认识我国传统文化茶文化的内涵,并将其应用到思政教学中,有助于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得课程实践教学更具有时代性。

1关于茶文化与生命科学概论课程的联系

1.1茶文化的概念

茶是劳动生产物,属于生物学中的品类,茶文化是一种通过以茶作为载体,进行各种人文艺术传播的传统文化,作为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茶文化蕴含着我国茶艺与民族精神的结合。将茶文化融入到生命科学概论课程的思政教学中,一定程度上能够让学生在了解生命科学知识的基础上,从茶的历史文化、营养功效等多方面学习,深入到科学饮茶、健康品茶的学习中,使学生对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茶文化的过程中,促进茶道养生、创新思维的科学素养。

1.2生命科学概论

课程的主要内容生命科学概论课程以生命为主线,以人为中心,从微观到宏观,强化营养、克隆、健康、环境,体现生命素养,是一门从介绍生命科学基础知识的物质基础入门,衍射到对生命活动研究的通识选修课。学生通过在生命科学概论课程中的学习,对生产、生活、科研有了一定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从而达到知识、能力、素养的有机结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在生命科学概论课程的思政教学中,加入茶文化元素,不仅能够让学生对现代生命科学有更进一步的清晰认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茶文化的实践学习中,加强他们对课程学习的自信心。

1.3茶文化与生命科学概论的关系

在我国,茶文化并不仅仅只是在饮茶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特征,茶之为药用,历史悠久,随着我国现代茶叶生物学的深入研究,茶叶的药理作用也被陆续开发出来,如减肥、降压、强心等。因此,饮茶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具有很高的养生价值。

1.3.1传统茶学与现代生物科学的有机结合

基于我国茶产业及其相关领域的经济建设需要,将现代生物科学与传统茶学有效结合起来,更有利于推进对生物学人才的培养。将茶文化加入到开展生命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中,让学生对与茶文化相关的茶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如何科学制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新能力。

1.3.2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碰撞

茶文化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不是普通的种茶、饮茶就能够称之为“茶文化”,还必须要有文化内涵的熏陶。生命科学概论课程是我国现代科技发展下的新概念课程,将茶文化融入到开展生命科学概念课程的教学中,促进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进一步碰撞,有利于让学生促进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有机结合的美好品德。

2茶文化对生命科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的促进作用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茶文化已经有千余年的历史。在生命科学概论课程融入茶文化的教学,对于大学生思政教学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引导学生建立思想政治文化意识

在传统的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中,千篇一律的讲解不仅无法让学生能够有所领悟,反而会造成他们的反感心理,从而导致思政教学在大学生的学习中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1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广大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的意识也不断提升,然而,由于传统的思政教学过于笼统,且毫无新意,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时候,能够巧妙运用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充满创新发展的教学课堂上去学习、吸取有价值的内容。茶文化作为我国五千年来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生命科学作为我国现代人文科学的先进文化,本质上都能够为当前的思政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尤其是当这两种文化紧密结合,发生碰撞后所产生的教学反应,也为当前思政教学的开展注入了新鲜的教学思路;

2.1.2另一方面,自古以来,思政教育的话题往往离不开日常生活,同时它又偏向于理论化内容,因此,很多学生刚开始进行思政学习的时候,难免会感觉到困顿,对思政内容的吸收犹如“看天书”,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倦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思政教学时要巧设课堂教案,目前,已经有很多教师开始尝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政教学过程中,在我国众多的传统文化中,茶文化称得上是较为典型的传统文化代表,将其融入到生命科学概论的思政教学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教师打破以往传统思政教育带给学生的局限性,加上对生命科学概论课程的结合,融入其时代性、科学性的内容,以创新实用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贴近生活实践,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中建立思政文化意识,促进生命科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效果的不断提高。

2.2推动学生生命科学概论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工作

总体来看,很多教师在传统的课程思政教学中受到教育体系的影响,往往更偏向于对理论知识的教学,从而忽略了对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导致课程的教学效果甚微。将传统茶文化融入到生命科学概论课程的思政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基于对生命科学概论的理论理解上,进一步以亲身经验去感受茶文化与现代文化的魅力,让学生在制茶、饮茶、品茶的过程中,有意识地结合生命科学概论的内涵,融入科学、健康的茶文化,继而更好地推动对学生课程思政的教育,同时也能够突显出实践教学的时代性和科学性,吸引学生自主、积极地去学习思政政治教育内容,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达到这个时代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3茶文化在生命科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

3.1发挥传统茶文化在生命科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中的文化引导作用

首先,在进行生命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程概念有基本的认知,奠定学生对生命科学概论课程的基础了解,为学生结合茶文化的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理论的学习上对人类生命科学史、生物学有一定的认识,只有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生命特征、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等,了解生命科学的最新前沿发展,才能真正明白“生命诚可贵”的真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巩固基本的科学素养,经过长此以往的学习树立科学人文的美好精神;其次,教师适当结合生命科学概论课程的内容,将传统茶文化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利用传统茶文化中的中庸、和谐等精神力量,引导学生对看待生命科学能够具备“云淡风轻”的见解,有效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让学生能够养成戒骄戒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最后,针对性地融入传统茶文化的实践教学,将传统茶文化应用到课程思政教学中,例如“如何科学、健康地饮茶”、“如何正确认识茶的成分及营养功效”,通过对传统茶文化的实际运营,去达到增强学生健康意识的教学目的,让学生在实际的茶文化操作中,培养学生看待事物的科学观念,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亲身实践中去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通过实践活动落实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使得大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真正提高学习效果,将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转换为内在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外在的高尚行为。

3.2展现传统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传统茶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继承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丰富的精神内涵,需要将这些精神内涵融入到思政教育中,从而发挥精神内涵的育人效果。因此,将传统茶文化应用到生命科学概论课程的思政教学中,需要不断发挥传统茶文化的精神内涵,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鼓励教师在开展生命科学概论课程教学之前,对传统茶文化进行深度的学习与认识,“吃透”茶文化的内在文化及其不精神内涵,将“茶科学”的内容融入到课程的思政教学中,不断丰富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例如,向学生介绍“茶树育种”的科学种植知识,让学生能够在认识“茶”植物具备独特性、唯一性的同时,培养学生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倡导和谐生态共同发展的科学理念。

第二,高校要积极针对传统茶文化内容开展相关培训活动,加强教师与学生对茶文化的认知,让教师亲身感受茶文化的魅力,学会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茶文化,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积极互动,营造茶文化的浓厚氛围;同时也要鼓励教师和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去感受茶文化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教师要能够将精神内涵与实际教学案例融合在一起,使茶文化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提高学生对茶文化的见解;

第三,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在课下对传统茶文化进行学习,例如借助网络平台,观看与品茶、沏茶有关的视频,又或者参与社会上的茶社交流会......通过不同的渠道,去获取与茶文化相关的知识,加强学生对茶文化的认知,由此帮助教师在课堂上将茶文化与生命科学相结合授课时,有效推进学生更好地去领会传统茶文化的精神内涵,提高学生在茶文化方面的造诣,加深学生对茶文化魅力的印象。

3.3积极宣传茶文化与生命科学的有机结合,加强学生的健康意识

为了将传统茶文化与生命科学更好地进行融合,推进课程思政教学的工作,我们要加强教师和学生对传统茶文化和生命科学的深入认识,因此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宣传,将茶文化与生命科学进行有机结合。为此,可以参考以下途径:

3.3.1利用校园文化对传统茶文化和生命科学进行宣传,通过校报、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宣传诸如“茶与健康”“教你健康饮茶”“茶叶知识科普宣传”等话题的内容,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收到茶文化与生命科学知识相结合的知识,并在实践的学习应用中,对自然生物学有更深入的了解,让学生在饮茶中培养出修身养性的品德,增强他们对茶药理功效的认识,激发他们学习生命科学课程的兴趣,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对课程专业的学习信心和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

3.3.2高校可以举办传统茶文化与现代生命科学相关的活动,例如:采茶体验活动、品茶活动、制茶比赛等,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茶文化科学研究的魅力,同时也能够由小集大,从茶文化上升到对生命科学文化的领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到更多与生命科学概论课程有关的知识内容,丰富学生知识库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其科学品茶的健康意识,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精神面貌。

3.3.3教师在开展生命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中,也要结合具体案例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茶文化宣传,例如,在学习《绿茶的生命科学导论》中,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绿茶的功效和健康知识,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增强对健康生活的重视,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

3.4关注茶文化与生命科学的知识融合,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师在生命科学概论课程的思政教学中,要注意通过结合传统茶文化,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关注对学生素质提升的培养。首先,高校要对教师进行茶文化与生命科学融合的相关培训,充分认识到茶文化与生命科学有机结合的重要性,提升自身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并将其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的课程思政教学中;其次,高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安排茶社到校园进行“茶科学”的讲座,激发教师对传统茶文化在生命科学概论课程中开展思政教学的灵感;最后,鼓励教师参加茶文化有关的活动,结合当前时代下的科学茶文化,从而在课程教学中,以自身魅力去感染学生,更好地促进学生思政品德方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蒋姗姗.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研究[J].山西青年,2019(15):46.

[2]王明磊.传统茶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9(02):116.

科学概论范文2

【关键词】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内科学概论;教学实践与思考

病案信息是卫生信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卫生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病案信息在现代医学中日益受到关注,逐渐成为医院管理、医院等级评估、临床重点学科申报、医疗收费、医保付费、医疗纠纷处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1]。我校自开设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病案管理方向)以来,为首都城市和农村输送了大批高层次病案专业人才,该专业涉及多个跨学科专业,包括医学、管理学、信息学、计算机技术等[2]。目前,我校卫生信息管理专业设置的临床医学课程共有6门,其中《内科学概论》为该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该课程学时相对较少,50学时,疾病种类很多,如果只讲疾病的概况,学生对疾病就会一知半解,学习兴趣就会减少,课堂效果不佳;作为临床课程没有医院见习,学生对疾病的感性认识少,学习起来兴趣也差。笔者多年来一直承担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内科学概论》的教学工作,面对学时少,内容多,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以及提高教学效果等问题,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总结如下。

1优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分配在医院的病案统计科从事病案的收集、整理、供应、保存、编码以及统计等工作[3],特别是编码工作,与临床疾病的关系相当密切,因此,了解临床疾病的特点,熟悉疾病的名称尤为关键。《内科学概论》课程设置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内科临床疾病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完善其知识结构。因为是概论,其教学内容不宜“精深”,所涉及的范围和内容要广泛,但内容展开程度方面要有所限制。因此,在教学内容上重点介绍内科临床疾病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对于其发病机制、具体治疗等较深的医学内容不进行细讲。如果像培养临床医师那样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到治疗等面面俱到,是不可能在有限的学时内讲完这些内容的,即使有些疾病的内容能够勉强讲完,但不能讲得深入、透彻,以致学生不能完全理解,对所要求的内容也就掌握不牢固,在实际教学中,选择每篇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章节进行讲授,并就其重点内容进行讲解、讲透,学生理解了所讲内容,既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也增加了师生间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1多媒体教学

内科疾病的内容多且复杂,有些内容学生难以理解,如果只是采用讲授的方式,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将课程内容转换成集文字、动画、视频、声音于一体图文、声像并茂的的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疾病有一个丰富、形象、生动的认识,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例如,在讲授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时,其临床表现中的甲状腺肿大、眼征、高代谢症群、慢性肌病、胫前黏液性水肿等是教学中的难点,如果只讲授而没有图像或视频,学生难以理解;运用多媒体教学,使讲授内容更加明晰,学生易于理解。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有效地解决授课难点,将教学内容深入浅出地讲给学生,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4]。

2.2传统教学与病例式教学相结合

由于传统的讲授法能够充分保持科学理论的完整性以及系统性,因此,在应用案例教学法时一定要注意与传统讲授法的有机结合,不能完全使用案例教学法[5]。在教学中发现,在讲授疾病理论知识的过程中适时加入相关典型病例进行讲解分析,可以生动课本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适时启动问与答,加强师生间互动,活跃教学气氛,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在寓教于乐中学生学会相关重点难点知识,最主要的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内科学概论》课程内容多,学时少,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辅以生动的典型病例分析,完善教与学。由于学生在课前不具备本次课所讲疾病的理论知识,没有理论基础,谈不上分析病例,所以在课堂上,教师按疾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原则逐一并且有重点的讲解,在讲述的过程中或讲完上述内容后引入典型病例,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分析该病例特点,针对所提问题进行回答。然后就本次课的重点难点再加以总结,使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2.3网络沟通工具的应用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没有足够的课堂时间答疑解惑,对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知识,学生在困惑时往往不能得到及时解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QQ、微信早已成为大学生密不可分的社交工具,利用QQ群、微信群可以使学生对一些难点知识有疑惑时,在课外时间与教师沟通交流,通过上述网络沟通工具如微信群留言及提问,可以直接向教师寻求问题的答案,有利于教师更好地答疑解惑,或者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6]。

3串讲每篇的教学内容

虽然学时有限,但是在有限的学时内最大程度地提高学习效率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我们安排所有章节讲完之后,串讲每篇的教学内容,对每篇常见病、多发病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区别和转归进行概述。如在泌尿系统疾病中主要讲授了肾小球疾病、尿路感染、慢性肾衰竭等内容;急性肾炎的特点是链球菌感染后l~3周发生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甚至少尿及肾功能不全等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伴血清补体C3下降,于发病8周内病情逐渐减轻至完全恢复正常;慢性肾炎的特点是具有蛋白尿、血尿、伴或不伴水肿及高血压病史达3个月[7],可有或无肾功能损害;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的共同点是均可有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时类似急性肾炎的临床表现,二者的区别在于病理类型不同、病程不同,转归不同,急性肾炎大多数预后良好,6%~18%转为慢性肾炎,慢性肾炎病情迁延,最终发展至慢性肾衰竭[7]。这样串讲后使学生对每篇常见病、多发病有了清晰的整体的认识,能够抓住每一章节的重点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总之,在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内科学概论》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为中心,优化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有效生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要求的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刘爱民.病案信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9.

[2]刘志云,韩晓梅,阿布都沙拉木•依米提.强化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3):1824-1828.

[3]谢立璟,周东平,付映宏,等.北京地区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特征分析[J].中国病案,2016,17(1):79-81.

[4]崔文君.非医学专业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教学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8):1264-1265.

[5]陈源,崔东涛.案例教学法在临床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3):8-9.

[6]张培培,叶小菊,徐毅,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诊断学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7):138-141.

科学概论范文3

“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是高校公共思想政治课中与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结合较为紧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课程。因此,每一堂课任课教师都必须进行教学设计。对“概论”课进行教学设计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大理论成果等知识,提高“概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

“概论”课;教学设计;意义;对策

为了有效地实施教育部规定的“05方案”,提高“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整体的教学质量,在具体的“概论”课教学过程中对其进行教学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概论”课教学设计的含义

教学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是教育技术学领域中很重要的一个分支。由于不同的学者对它的认识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可以遵循,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表述。美国著名学者加涅指出:“教学设计是对程序和资源做出的设计,是一个对教学系统进行规划的过程,它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利的。”教学设计理论家帕顿认为:“教学设计就是策划和制定有关学习效率问题的解决方案,其特点是依靠科学的理论和运用去满足人的某种需要。”我国著名学者皮连生则认为:“教学设计是以教育学、心理学、系统论等一定的理论为指导,去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寻找解决办法、评价教学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优化设计方案的一个整体过程。”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所谓“概论”课的教学设计就是从事“概论”课教学工作的教师,从教学目标出发,对“概论”课的各教学环节进行整合设计的教学方案,有宏观的教学设计和微观的教学设计两种。宏观的教学设计是全体任课教师根据这门课的课程特点和授课班级的实际情况,对“概论”这门课程总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进度、课外实践活动等方面内容进行的设计;微观的教学设计是对“概论”课每一章具体的教学目标、方法、手段、教学流程等内容进行的系统设计。不论是哪一种教学设计,都是为学生的学习而设计的,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概论”课的教学质量。“概论”的教学设计和教案是有区别的,教案是任课教师根据这门课程教材的知识体系,对每一节课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设计的教学方案,只关注自己如何进行教学的问题,忽视了学生的有效学习;而教学设计是一个教学系统,任课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对大学生的学情、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等各教学因素进行系统全面地整合。所以说“概论”课的教学设计比教案更具有全面性和有效性。

二、“概论”课教学设计的重要意义

(一)是提高“概论”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

尽管“概论”课的教学设计是由任课教师预先设计的,仅仅是制定教学计划的一个过程,但是教授“概论”课的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可以很好地把握这门课教材的结构体系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知识,并且能够准确地运用于教学当中,从而有效地向学生传授“概论”课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综合素养,同时增强“概论”课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最终更好地实现“概论”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二)是提升“概论”课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任课教师在对“概论”课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学习不同的教学设计理论,转变教学观念,进而提高自身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设计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明确教学设计中各个教学要素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其进行系统地分析,找出原因之所在,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合理地教学设计方案。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提高“概论”课的整体教学质量,而且在无形之中提高了任课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因此,教学设计是提升“概论”课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

(三)是实现“概论”课教育知行合一的重要保障

作为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概论”课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而且还具有实践性。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应该仅仅注重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而且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而一份优秀的“概论”课教学设计方案在解决此问题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大理论成果等相关理论知识,还能帮助他们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因此,对“概论”课进行教学设计是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将思想政治教育从知行分离转向知行合一,进而提高当代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保障。

三、优化“概论”课教学设计的对策

(一)加强对“概论”课教学设计的重要性认识

首先,任课教师应该提高对“概论”这门课程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一方面,“概论”课与高校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其它三门课程相比占得学分最高,为6学分,学习这门课程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而且对实现“中国梦”也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对“概论”课进行教学设计,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还能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因此,我们既要对“概论”这门课程给予高度重视,又要加强对“概论”课教学设计的重要性认识。其次,任课教师要将教学设计理论与具体的“概论”课教学实践相结合。根据“概论”课的实际教学情况,从对“概论”课同一章节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与没有进行教学设计的实际教学效果的对比中去提高对“概论”课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性认识,进而在以后的“概论”课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具体的亲身实践中体会和感受它的重要性。

(二)准确地认识“概论”课的教学目标

首先,从事“概论”课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概论”课教学目标的客观性,进而根据“概论”课的课程标准、教材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去把握具体的教学目标,而不是自己随意的去设定“概论”课每一章节的具体教学目标,只有准确地认识和把握“概论”课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教学目标的指向性作用。其次,必须从整体上去把握“概论”课的教学目标。第一,在知识目标上,要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重大理论成果以及它们之间的传承关系等相关理论知识及具体内容;第二,在能力目标上,要让学生学会理论指导实践,提高运用所学的“概论”课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分析社会现象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第三,在素质目标上,要帮助学生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综合素养。

(三)科学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首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任课教师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从每一节“概论”课要讲授的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出发,灵活地选择讲授法、讨论法、专题教学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其次,在具体的每一节课的“概论”课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因素去科学合理地选取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最后,在教学方法设计理念上,要贯彻“主导—主体”说的教学思想。其次,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一方面要从每一节课要讲授的教学内容和对象的特点出发,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这种教学手段,在使用PPT课件和放映相关视频的过程中,既要把它们与课本知识结合起来,又要与学生进行良好地互动,另一方面,还要根据教学要求适当地选取其它一些教学手段,把多媒体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的手段结合起来,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进而从整体上提高“概论”课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设计体现时代性与差异性

首先,在对“概论”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时,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由于“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的特点,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任课教师必须把一些关于我们党和国家的具有时代性的政策和理论灵活地融入到“概论”课的教学内容中去,做到与时俱进。例如,在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这一章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时,任课教师就可以把党的“十八大”和的一些重要讲话灵活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其次,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情况,进行教学内容设计,体现出差异性。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和性格等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可以使各个专业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关于“概论”课的知识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例如,我们对偏文科专业的同学可以适当地增加引入一些课本以外的知识,可以推荐他们去读一些原著;对于偏理科专业的同学就要以“概论”课本结构为主,注重重点知识与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对于艺术生就要尽可能做到精简和趣味性。

(五)完善“概论”课教学评价中的内容与方式

首先,要采取形成性评价的评价方式。“概论”课教师可以在一个章节、一个专题或者一个课时的初步教学完成后通过与学生交流、课堂随机检测、让学生提建议和问题、布置相关课外作业等方法了解“概论”课的教学效果和获取相关反馈信息,进而有针对性地对以后的“概论”课进行教学设计,更好地发挥它的指导作用。其次,还要采取诊断性评价的评价方式。任课教师在“概论”课开课之前,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与学生进行谈话、知识测试等方法去了解学生关于“概论”课的原有知识基础、相关课程的知识结构、学习态度以及今后的思想政治抱负水平等情况,进而以此为根据,制定出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和能够满足大学生实际需要的教学设计方案。最后,教授“概论”的教师在教学评价设计时,不仅要包括对“概论”课教学结果的评价设计,还要包括对学生在“概论”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和对自我教学行为的评价设计。这样一来,不仅使教学评价设计趋于整体化和科学化,而且还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判断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而在以后的“概论”课教学中,改变教学策略,提高“概论”课的教学质量。

作者:岳文晋 李迎春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本书编写组.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5]王向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方法的若干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7).

科学概论范文4

关键词: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思政;创新创业

1.《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介绍

《电子商务概论》是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导论性课程。该课程全面系统的介绍了电子商务各个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电子商务运作体系、电子商务网络技术基础、电子商务系统开发与建设、电子商务安全、电子支付与互联网金融、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为后续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学生四年的发展作引导性铺垫。

2.《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思路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也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阵地。在《电子商务概论》的授课过程中,积极推进课程融合思政教育内容进行改革,深入挖掘该课程思想政治元素,在讲授电子商务基本知识、开展电子商务实践的同时,在课程各个教学模块和环节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法律意识教育、道德意识教育融入教育教学中。同时,以“双创”为导向,以各类实践教学为基础,以创新创业实践和各类专业竞赛为主线,以校企合作和实习基地为平台,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形成“思政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精神培养”的育人模式。

3.《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重点措施

3.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形成课程思政改革教学梯队

加强党支部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组建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团队,建立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教师梯队。通过团队成员集体备课、说课、听课等形式,探讨如何将课程思政与《电子商务概论》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研究和反馈课堂教学的实施效果,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切实提升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的育人能力,促进专业教学和价值引领相统一。

3.2推进课程质量建设,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一方面,修订《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将课程思政理念贯穿于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中。以专业课程教学育人为导向,认真挖掘和梳理《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设定教学目的,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融入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视频资料、文献资料查询等教学形式,将德育元素融入到《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的各环节中,达到价值观念教育与知识教授同频共振。另一方面,以打造“金课”为目标,提出基于E-learning的《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充分利用各大慕课、微课平台在线教学资源以及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如艾媒咨询、网经社等)的数据资源的优势,构建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学习过程。通过改进课程教学设计,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3.3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电子商务研究水平

根据学校和专业发展要求,建立教学科研专业团队。结合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电子商务在后脱贫时期的发展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跨境电子商务的重要作用为重点研究对象,提升新疆电子商务研究的核心实力。通过提升团队教师的科研能力反哺教学。

3.4牢牢把握实践教学环节,发挥实践课程育人功效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发挥实践课程育人功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核心价值观念。利用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加强实践性专业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及创意”挑战赛、“互联网+”大学生双创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通过各类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双创项目反向驱动,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延伸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学生亦可以通过学校搭建的逐梦创客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等平台,亲历模拟或实战训练。积极和电子商务相关企业对接,充分利用企业实训基地和平台,通过校企合作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项目式教学,使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学生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将校内的课程培养体系和企业的实训体系相统一,通过实习实践,将追求真理,追求卓越的专业素养传递给学生,培养用于探索,勇于担当的时代青年,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4.《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设计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重点选取8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将课程内容与思政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具体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如下:(见表1)

5.双创视角下《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思政改革路径探索

5.1组建高水平教学团队

首先,加强对现有师资队伍的培养与管理。打造教科研专业团队,注重人才引进及人才培养,定期研究和确定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建立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注重教师梯队建设。其次,依靠“校企联盟”优势,探索多元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渠道。加强校企师资团队建设。进一步加大力度开展“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加大师资培养方面的资金投入比重,建设以专业带头人为龙头、以骨干教师为重点、以企业兼职教师为纽带、以“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为核心的具有结构优、素养高、能力强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第三,积极参与和组织各类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创新实践、课外研修等活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第四,积极与相关企业对接,遴选有条件的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聘请具备一定资质的企业高级职称人士作为校外导师,鼓励教师与企业对接,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方面不断取得进展。

5.2构建完善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提高育人水平

首先,完善《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思政”教学大纲、教案、课程思政案例库、PPT课件等教学资源,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和《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知识体系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其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1)梳理整合线上教学资源,构建基于E-learning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利用线上教学资源的优势,梳理出适合我校《电子商务概论》课程需求的网络课程资源,收集、组织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形成教学资源库。充分发挥课前学习阶段和课后学习阶段的优势,让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同时检验和监督学生学习的效果。(2)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建立高质量的面授教学。根据学生前期自学的内容和学习的反馈情况,精心设计课堂教学,通过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多媒体演示、上机实操等方式,解决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疑点和难点,完成高质量的面授教学。(3)基于互联网的其他在线教学资源以及数据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对于电子商务专业,除了各大慕课、微课平台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在线教学资源,如阿里巴巴旗下的各类在线教育平台、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平台的在线学习、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如艾媒咨询、网经社等)的数据资源等等。这些网络教学资源有利于丰富和完善《电子商务概论》的课程内容,让学生及时了解电子商务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也为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提供学习思路。

5.3以双创为导向,切实提高人才质量

一方面,完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机制,推进专业办学与行业、企业的密切合作。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已经有多家校企合作单位,合作单位有跨境电商企业、农产品电商企业、大数据公司等,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人才输送、定向培养、课题合作、实习实训、专题研发等方面进行了广泛合作。有效推动与完善了电子商务专业与新疆电子商务行业、企业协同育人的有效模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以我校提供的双创平台和各类专业技能比赛为契机,积极引导、组织、指导学生申报大学生双创项目,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双创大赛、“创青春”、“挑战杯”等各类学科竞赛。通过积极备赛,团队成员针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进行多场赛前动员会,给学生介绍参加学科竞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有比赛意向的学生做针对性的辅导。指导学生积极准备项目申报书,课题组对申报材料进行筛选,并请校外专家对“种子项目”进一步培优,力争在各类比赛中获得好成绩。期望通过各类比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依托学校搭建的逐梦创客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创业项目,实现创业梦想。

6.总结

通过对《电子商务概论》课程进行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为电子商务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了案例和经验,对相关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期待通过以“双创”为导向的《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落地实施,来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为培养满足新疆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电子商务高级应用型人才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周建良.高职《电子商务基础》课程思政教育的设计与实践[J].电子商务,2018,05:76-77.

[2]洪宇.思政教育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智库时代,2019,13:144+163.

[3]冯立功.互联网经济时代课程思政视域下应用型本科“双创”教育的路径探究[J].现代营销,2019,05:35.

[4]李靖,李储东.双创课程思政教育的体系架构及理论价值[J].高教学刊,2019,16:36-38.

[5]城市轨道交通与物流学院实践教学中心党支部.在实践教学中打造“课程思政”双闭环系统[J].北京教育(高教),2018,12:78-80.

[6]耿刘利,王琦,陈若?.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考[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65-71.

[7]曾荣,论课程思政在《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中的运用[J].知识经济,2019,04:94-95.

科学概论范文5

关键词:工业工程;教学改革;双语课程

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短缺以及相关人才的培养成为国内高校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经济、新技术的发展给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带来极大的挑战,传统的外语人才不能满足专业深入交流的需求。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需要一系列优质的双语课程、全外文授课课程作为支撑,加速建设双语与全外文品牌课程是各个高校确定发展的重点[1]。双语课程不同于大学英语等公共英语课程及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目的不是学习英语,而是将英语作为一种学习、交流和沟通的工具,通过双语讲授的方式,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2]。工业工程概论是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等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拓展课,采用双语授课。本课程致力于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当前工业工程领域的相关知识及其在多个不同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系统的思维方式,为提高通过集成各个部分的知识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奠定基础,是实现“工程+管理”融合的重要课程。目前,本课程已开设6年,但是在双语教学资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改革、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因此,在培养国际化人才以及“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迫切需要对工业工程概论双语课程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1工业工程概论双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

针对工业工程概论双语课程在学生能力培养上的重要性以及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课程组在已完成上千人次本课程讲授任务的基础上,积极实施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1教学内容重构方面

工业工程具有工程性、应用性、交叉性、创新性等特点,既不同于一般的工程学科,也不同于管理学科,侧重从工程技术角度进行管理[3]。工业工程概论双语课程涵盖面广,对工业工程学科涉及的设施选址与布局、工作测定、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控制、人因工程、项目管理等内容均进行了介绍。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以及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秉承知识性、应用性为一体的原则,课程组制订了工业工程概论双语课程教学大纲,对教学章节进行调整并整合,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七个单元:(1)工业工程的历史与展望;(2)制造工程及CAD/CAM、机器人和自动化;(3)生产计划与控制以及质量管理;(4)设施选址与布局以及物料配送;(5)工作测定、人因工程、财务补偿与人力资源管理;(6)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工程经济以及项目管理;(7)集成系统设计。各个单元的教学模块及知识点,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相互关联、相辅相成。

1.2教学资源建设方面

在教材方面,目前选用国外全英文原版教材"IntroductiontoIndustrialandSystemsEngineering(Edition3)"(作者:WayneC.Turner),该教材涉及内容较多,包含三大部分、21个章节。该教材于1978年出版,并于1987年、1992年进行修订,目前使用的为清华大学出版社引进的第三版影印版。由于教材成书较早,部分案例与当前工程实际有所脱节。为此,在课程资源建设方面,推荐部分教材作为参考教材,并结合最新的工程实践经验,构建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教学工程案例库,实现教学内容的更新。同时,结合课程特点以及知识点,构建试题库和作业库等资源,为教学资源的在线建设奠定了基础。

1.3教学模式改革方面

根据工业工程概论双语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并针对学生专业英语基础薄弱的问题,课程组目前主要采用维持式的双语教学模式(即将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同时,继续用中文来维持学生理解),并逐步融合过渡式、浸入式等双语教学模式[4]。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全英文课件(部分重点内容采用中英文对照),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为提高学生兴趣,在知识点讲授过程中,通过案例、游戏、故事等场景的引入,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师生互动。充分利用学校国际合作基地的师资力量,尝试一种由海外教师与国内教师联合的双师教学模式,借鉴国外创新课堂讲授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性。

1.4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承担工业工程概论双语教学任务的教师应该有多年的工业工程相关领域课程的教学经验,对本课程的知识点具有深入的理解,并且应具有从事工业工程领域科学研究的基础,对工业工程的最新动态有一定的了解。在语言方面,授课教师应具有较好的英文基础,可以用英语对专业知识进行表达。目前,课程承担教师倾向于由具有工业工程研究基础的归国访学人员担任,并积极鼓励教师出国访学,以培养更多的双语课程教师。

2工业工程概论双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2.1利用在线平台加大课程资源的建设

由于国内开设本门双语课程的高校偏少,国外的部分教学资源涉及版权问题,使得本课程的资源建设难度较大。在教材的选择方面,不仅立足于当前选用的国外原版教材,还应在结合国情、专业情况及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专家编写更为适用的教材,解决教材存在的问题。大力建设在线教学资源,将已有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课件、工程案例库等资源实现在线共享,并基于在线教学平台,实现课堂练习和课下作业的线上布置、收取及批改。

2.2实施分层次阶梯式的教学方法

由于每名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不同,而且每名学生的英语水平也不同,他们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工业工程概论双语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采取分层次的教学策略[5]。尤其是对基础较差、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更应引起重视。在授课之前,应通过学生的公共英语课及四六级考试成绩等了解班级整体以及各个学生的英语水平,同时应通过随堂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分析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提升应变能力,使授课过程具有针对性、目标性,提高授课质量及效率。

2.3通过工程实践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业工程概论双语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解决工程中的管理问题,这就需要授课教师在介绍工业工程相关知识的同时,还要讲解如何用各个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在原版教材中,每一章都是由一个工程案例所遇到的问题而引出,由问题引出每一章的知识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深入理解原版教材中的案例,并能举一反三引出新的案例。为进一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结合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搭建各个知识点应用的场景,由工程问题逐步深入浅出地引出各个知识点,采用任务导向、项目导向等教学方式,让学生深入其中,能够将所学的工业工程知识用于解决实际的问题。

3结语

科学概论范文6

[关键词]环境学概论;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农业院校

农业院校环境学科专业是介于食品安全学科、农学及管理学之间的边缘科学,是一门既跨学科又具综合性的庞大科学体系,它的核心是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研究对象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最初注重自然环境的演替,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现,现在开始关注的是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学校是环境保护教育、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其中高校在培养和输送专业环保人才方面肩负着光荣的使命。高校在广泛普及预防环境恶化、治理污染环境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措施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其中“环境学概论”作为环境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明显的导引作用[1],对非专业学生的环保知识普及,对学生的环保素质培养起到“引领”和“导向”作用,引导学生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辩证的思维和积极的行动措施,关注环境保护,参与环境保护[2]。“环境学概论”甚至决定学生踏入社会就业的方向,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培养专业人才提供有效途径。“环境学概论”自然成为农业院校环境学科、农业资源与环境、食品安全与工程、环境工程及生态等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环境类专业入门课。该课程内容综合性强,知识覆盖面广[1],涉及专业学科领域知识多,与后面的专业课内容重叠太多,学生的兴趣不浓厚,造成教学难度大。如何让学生对环境学科产生兴趣,入门课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对“环境学概论”课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有一定的社会实际意义。课题组结合目前“环境学概论”的实际情况以及以往教学体会,特别对课堂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教学方式的改革

(一)授课方式革新

课堂教学关乎学生出勤率高低、专业兴趣的培养等,这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课题组从多年“环境学概论”教学和实践经验发现,我校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我们应强化课程质量观,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实施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构建自主学习制度,适当减少教师授课学时,提高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要求和强度;建立学习小组制度,由组长协助主讲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内外结合的自主学习及多形式学习,强化授课对学生课外阅读、作业、讨论、实践等内容的指导和考核评价。我们应从教师角度尝试多种授课方式,试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培养具有扎实知识的社会环境类复合型专业人才奠定基础。可以案例为主题形成模块式的小节,集成优化翻转式课堂、板块式课堂及传统教师为导向的综合教学模式,建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学科前言—案例分析—研究成果展示—专业引导”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热爱从事的环境类专业。授课方式从传统的教师讲解改变为学生分组讨论提问为主,教师基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教材内容设计不同的模块,然后根据模块分节让学生相互交换问题,从不同角度讨论污染发生的起因、危害和解决途径,让学生感受环境污染给我们健康带来的潜在危害及未来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这种研讨式教学可以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翻转课堂和模块式教学方式给授课教师增加了备课的难度,教师不能像以往一样把教学PPT事先准备好,而要根据授课教师第一堂课对“环境学概论”的前言分析和学生分组讨论问题来准备后续课程。

(二)考核方式的改进

“环境学概论”知识信息量大、理论性强,作为专业基础课,没有任何实践学时,且安排在一年级结束的学期,3周时间完成32个理论学时和期末卷面考试,采用传统的期末考核方式(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30%)评判学生的学习效果。由于教学时间短和考核方式死板,导致大部分学生都是以应付考试的心理来上课,进行突击性死记硬背,这样纸上谈兵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与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脱节,未达到专业基础课教学目的,难以通过该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因此,对该课程课堂教学进行改革的同时,必须改变传统的考核评价体系。本课堂教学改革更关注学生的参与度,考核评价体系应加强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重,平时成绩可占60%(教学参与提出问题占30%、分析解决问题占10%、PPT制作占5%、查阅信息量占5%、问题前沿性占5%和课堂考勤占5%),期末卷面成绩占40%。通过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多观察,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通过查阅资料有效地参与学习和深入了解本专业,让学生认识到环境复合型创新应用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奠定专业基础学习的能力。

二、课堂教学内容的分析探索

(一)教材的选用

目前出版的“环境学概论”教材有二十几种,1985年刘培桐主编的《环境学概论》教材问世后,相继有1994年何强主编的《环境学导论》、1997年贾振邦主编的《环境学基础教程》、2003年郭怀成主编的《环境科学基础教程》、2004年杨志峰主编的《环境科学概论》、2005年赵景联主编的《环境科学导论》和吴彩斌主编的《环境学导论》、2009年莫祥银主编的《环境科学导论》、2011年方淑荣主编的《环境科学概论》等出版,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教材内容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其中不少教材都进行了第二版、第三版的改编。目前,教材内容在体系结构上已经比较成熟,各版教材都是围绕环境基本概念、环境污染与破坏的过程、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的策略与治理措施等四方面进行撰写[3]。但由于培养专业方向和学生的基础知识差异,教师上课的侧重点相应存在差异,不管选择哪一本教材,都需要根据学生基础知识、课时安排等进行实际调整。因此,教师在教材选用上应全面考虑适用性和先进性。在所有教材中,杨志峰主编的《环境科学概论》章节内容较符合翻转课堂的特点,适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该教材具有三个特点:1.倡导以问题为导向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2.科研融入教学,形成“学科发展-问题-分析原理、方法与实践”的课程结构;3.从学科前沿-提出案例分析-专业导引的集成优化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但此教材内容较多,与我校的教学安排课时不契合。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该教材的特点凝练出适合各专业的教学内容。课题组根据课堂教学改革,对教学内容进行问题导向型设计,这样既不拘于课本内容照本宣科,又能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对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设计

利用集成优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后,学生为主体,老师发挥引领导向作用。学生利用手机等途径查阅最新环境相关问题,来源于学生所提问题的模块式教学从内容上满足专业学生的要求,从教师传授知识方面紧跟社会对该学科领域专业人才需求的发展步伐,可让学生的参与能力、反应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习惯等适应社会的发展,激发学生对专业自主学习的浓厚兴趣。但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与需求不同,模块内容会出现差异,因此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不能照本宣科,既要把握住“环境学概论”教材主体内容,又要根据学生需求进行模块引导和知识传授。本文采用表格的形式对本课程的框架结构,特别在章节上深入浅出地介绍环境相关问题,老师用这种方式最大化地把握框架知识,引导学生解决本领域环境问题(附表1)。这样,方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基础上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技能,为将来从事的专业奠定牢固的理论基础。

三、课堂教学的改革建议

(一)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讨论

教师利用4课时完成“环境科学概论”整体框架的分析,确定课程教学的方式、教学目的等,让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小组,每组不超过4人,设立一位组长负责。每个小组根据教师板块式讨论提出环境热点问题,热点问题必须基于“环境科学概论”教学目标,突出本板块的重点,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专业认识的高度。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中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实际上是把专业化的知识做到“通俗化”“大众化”和“生活化”,对于非专业学生培养环境意识形态起到导向作用,加深专业学生对可持续发展战略思维的理解。

(二)教师把握主线教师把握主线,挖掘学生兴趣点

从学生为主的问题导入课堂教学,在学生的提问讨论活动中,教师不能袖手旁观,放任学生课堂秩序,任何学生表现的环节都不能小觑,任何学生提出的热点细节问题都不能忽视,要防止学生讨论偏离主题,浪费时间。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对其他组同学讨论的参与度、关心的社会环境问题、课后不断反思出现的新状况,总结经验,查找备课出现的不足,充分准备下一节案例的引入,使学生对所关心的社会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对环境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意识培养起到引领作用。

(三)教师与学生建立有效的沟通

“环境学概论”既是专业基础课,又是一门环境知识普及课程,其学习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有重要的影响[5-6]。课堂教学的改革如何发挥效率,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挖掘社会热点环境问题,以激发学生了解、热爱本专业,学生如何回应老师,教师与学生默契配合成为课堂教学改革至关重要的课题。教师的引导应让学生感到“跳一跳,胜利的喜悦就唾手可得”,这样,学生就会带着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产生浓厚学习兴趣;学生也能从扩展性问题、大容量的思考信息中体验到成功的感觉,使课堂成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小型图书馆。

四、结束语

“环境学概论”对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形态和专业奉献精神、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均有至关重要的科学地位。课题组运用提取所有教材内容的精华,运用案例导入,以学生为主的板块式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对教学进行改革。相信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积极探索改进,该课程的课堂教学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对专业的热情度。

[参考文献]

[1]岳辉.《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7(3):16-19.

[2]周雪飞,蒋明,苏鸿洋.本科公共课“环境概论”课程改革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4):18-19.

[3]徐晓峰,石兆勇,王浩,等.环境学概论课程的教材演变:概念、过程与内容布局[J].大学教育,2018(1):73-76.

[4]杨志峰,刘静玲.环境科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廖明军,李祝.《环境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几点思考[J].广州化工,2018(10):136-137+154.

科学概论范文7

关键词:生物化学;生物医学概论;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进入21世纪以来,生命科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基因组学为代表的研究,使得人类对于生命本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此同时,生命科学的发展也推动了医学相关领域的发展,使得我们对人体的正常机能以及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发现,并给临床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1]。在此背景下,生物医学的概念和学科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物医学是生命科学与医学相结合的学科,是利用生命科学的理论、方法来阐述人体结构和功能及其生命活动本质的学科,可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也可以看作是连接生命科学与医学的桥梁学科[2]。在医学院校开设生物医学课程,可以使教学更加贴近当今医学发展方向,提升教学层次,尽早培育学生的科学理论素养,为其后的医学和其他方向的学习打下更坚实的基础[3]。为此,我校已在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开始为部分非医学专业试验开设生物医学概论课程。针对开设本课程的相关专业培养目标和医学特色的体现,本校开设的生物医学概论课程以生物化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为主体框架进行整合和设计。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完善,目前生物医学概论的课程建设已初具规模,有机整合了各部分内容,确立了整个课程的课程大纲,形成了完善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建立了综合性、以课程结束测试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考评体系,为我校建立适应学科和特色人才培养发展的生物医学概论、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课程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作者在生物医学概论课程建设的实践中,承担了生物化学基础部分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工作。在此文中,我们将总结在生物医学概论中生物化学基础课程设计的思路和理念,分享教学经验和体会,为进一步完善本课程的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课程设计

生物医学概论课程突出一个“概”字,力求通过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整个生物医学的基本知识有一个概括而全面的认识。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课程设计是一个挑战。以生物化学基础为例,目前医学专业类似课程的理论学时为80个。而生物医学概论课程中,需要在不到20个学时完成该部分内容的教学,课程设计难度可想而知。根据本课程和授课专业的特点,我们将该部分内容分为五个章节,保留基本的骨干内容,压缩、删除过于繁琐的理论,插入联系实际的案例,尽可能使内容“接地气”,使学生乐于接受[4];同时合理引入课堂思政元素,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提升其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5]。

1.1生物化学绪论

对于生物化学绪论部分,之前类似课程仅做简略介绍,学时一般为0.5个学时。在本课程中,将此部分作为重点进行设计,内容扩充为2个学时,让学生在一开始对生物化学的总体知识有一个感性的了解,同时插入实例和最新进展,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以利于之后内容的学习。在讲解生物化学的概念后,重点讲解了生物化学发展的历史阶段。在第一阶段即叙述生物化学阶段的内容中,穿插了可溶性催化剂-酶的发现等案例,激励了学生勇于思考和探索的精神。在动态生物化学阶段的内容,重点介绍了三大营养物质的概念,同时教育学生要合理饮食,均衡摄入营养。在分子生物学阶段的内容,着重介绍了进入分子生物学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即发现双螺旋结构的历史故事;同时也介绍了重组DNA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基因组学等新进展,以转基因生物的利与弊、基因编辑的伦理问题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同时,也介绍了我国科学家在生物化学发展中的贡献,如吴宪提出的血糖测定法、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人工合成酵母tRNA、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献身科学的精神。然后,再结合研究历史,介绍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一阶段的研究对象是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但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在第三阶段阐明);第二阶段的研究内容是物质代谢(一些代谢的调节和合成代谢在第三阶段讲授);第三阶段的研究内容是分子生物学,其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是一个主要内容。三个阶段正好对应生物化学的三部分主要研究内容。最后,再介绍生物化学和医学之间的联系和相互的促进作用。

1.2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包括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与功能以及酶的相关内容,共5.5学时。其中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内容,将其压缩为2个学时。介绍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时,重点介绍蛋白质氮元素的含量特点,即平均含氮量为16%,由此引出定氮法,并结合三聚氰胺事件引导学生讨论。对于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只介绍蛋白质的四个结构层次的定义和稳定的作用力,删去肽平面、模体、结构域等部分。对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着重指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高级结构与功能的基础、蛋白质的功能依赖特定的空间结构,并举镰刀形贫血症、血红蛋白变构和疯牛病的案例加以阐明。对于内容较为类似的氨基酸、蛋白质理化性质,删去前者,只介绍后者中两性解离、胶体性质、变性、紫外吸收等性质。对于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同样安排2个学时。其中核苷酸的结构、核苷酸之间连接的化学键、双螺旋结构要点、生物体主要的RNA的种类和功能、核酸的理化性质作为重点介绍。其中核酸理化性质的部分,可结合介绍分子杂交技术、PCR技术、基因芯片技术等较新且学生较感兴趣的内容。对于酶的内容,安排1.5学时。重点讲解酶的概念、特点、酶的分子结构、活性中心的概念、同工酶、酶原激活的意义、以及酶促反应动力学等内容。其中同工酶部分可结合临床检验的案例,酶原的激活可结合急性胰腺炎的病例进行讲解。酶促反应动力学的部分,着重介绍米氏方程的意义,并结合磺胺类药物等案例讲解竞争性抑制剂的内容。

1.3物质代谢

物质代谢包括糖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代谢和核酸代谢等内容,共5.5学时。这部分内容与实际生活和一些临床疾病联系紧密,但在传统的生物化学课程中,具体的代谢过程和调节内容较为繁琐,课程难度较大。在本课程的设计中,将代谢过程和调节的内容大幅简化,重点讲述各个代谢的概念、生理意义及互相之间的联系,力求学生在总体水平把握物质代谢的内容,并能应用所学知识建立科学的生活习惯。对于糖代谢内容,安排2个学时。以血糖的生理意义及其来源和去路为中心,讲解糖的无氧氧化、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糖原的合成与分解以及糖异生的概念及其在糖代谢总体中的生理意义。强调糖作为营养物质最主要的生理意义是提供能量。其中正常情况下,各个器官组织的大部分能量以及脑的全部能量来自糖的有氧氧化。缺氧和剧烈运动时,肌肉和一些器官可以通过糖的无氧氧化供能。磷酸戊糖途径可以给人体提供合成代谢所需的原料和还原当量。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的主要生理意义是维持血糖浓度恒定,为各器官组织持续稳定提供能量。在短期饥饿时,肝糖原分解殆尽,此时身体使用生糖氨基酸、甘油、乳酸等为原料进行糖异生,维持血糖浓度恒定。其中生糖氨基酸主要来自机体蛋白质的分解,这样可以使学生理解短期饥饿会导致机体蛋白质流失的原因。脂类代谢安排1.5个学时,主要讲解脂类的分类、脂肪酸分解、酮体的生成、脂肪酸、胆固醇的合成以及血浆脂蛋白的代谢。这部分内容可以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减肥话题来讲解。脂肪是人体的储能物质,也可以分解给人体提供能量。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其中脂肪酸通过β-氧化分解,其进行必须要在有氧条件进行。以此引导学生理解有氧运动可以减肥的科学原理。结合人体的解剖特点,给学生讲解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脂肪酸不能直接给大脑使用。但长期饥饿身体不能无限制分解蛋白质提供生糖氨基酸进行糖异生。此时,机体可大量利用脂肪酸在肝脏生成酮体,酮体可穿过血脑屏障,给脑等器官组织提供能量,因此可以节约蛋白质的消耗。但酮体大部分为酸性,可能导致酮症酸中毒,因此长期饥饿对人体危害很大。糖尿病人代谢紊乱,对糖的利用存在障碍,酮症酸中毒也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6]。对于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合成,主要讲解其原料大部分可通过糖代谢得到。因此大量进食糖类,会导致肥胖以及胆固醇增高。以此教育学生合理饮食,避免高糖高脂的饮食结构。胆固醇可作为胆汁酸、类固醇类激素和维生素D的合成原料。但高浓度胆固醇会导致低密度脂蛋白LDL的上升,而修饰的LDL是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因此胆固醇过高会危害健康[7]。蛋白质代谢即氨基酸的代谢,此部分安排1.5个学时。此节内容以氨基酸的来源和去路为主线,讲解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和消化吸收、脱氨基作用、氨的代谢和氨基酸的其他代谢。先指出氨基酸在人体的最主要去路是合成新的组织蛋白质,由此让学生理解合理摄入蛋白质的意义,同时也可为讲述后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中蛋白质合成内容打下铺垫。消化吸收中的腐败作用,即未消化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受肠道细菌的分解作用,产生的物质大部分对人体有害,虽可通过肝脏解毒,但也加重了其负担。膳食中蔬菜、粗粮中纤维素可促进消化产物排出,减少腐败作用。由此可以让同学理解合理膳食、“荤素搭配”的科学原理。脱氨基作用中,穿插讲解血清转氨酶检测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实例。氨的代谢中,联系氨的来源和去路的知识,让同学讨论导致氨中毒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氨基酸的其他代谢中,我们主要讲解一碳单位的产生,可为核苷酸合成提供原料,同时结合讲解叶酸缺乏可能引起疾病的病因。核苷酸代谢安排0.5个学时。我们强调虽然核苷酸是合成核酸的原料,但与糖、脂类、蛋白质不同,核苷酸不是营养物质,因此不需要从食物摄入。人体所需核苷酸都是自身通过从头合成和补救合成两条途径合成的。由此教育学生,对于国家也是同样如此,至关重要的技术和装备要依靠自力更生,不能一味依靠引进。对于核酸分解的内容,主要讲解嘌呤核苷酸在人体的分解产物是尿酸,尿酸排泄障碍会导致痛风症,并由此结合介绍痛风症的治疗方法。

1.4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DNA的生物合成(复制)、RNA的生物合成(转录)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共3个学时。本章围绕中心法则内容展开,即DNA复制遗传到子代、DNA为模板转录生成RNA、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DNA的生物合成主要讲解DNA复制的基本特征、DNA复制的酶学、DNA复制的过程和DNA的损伤与修复。DNA复制的基本特征重点讲解半保留复制,同时结合讲解证明半保留复制的同位素标记实验。在DNA复制的酶学中,对于比较难理解的拓扑异构酶,可以例举亚历山大剑砍戈迪乌斯绳结的故事,既讲解了酶的作用机理,又培养了同学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维方法。在讲解导致DNA损伤的因素时,指出很多污染物都是致癌物,引导学生理解保护环境的意义,真正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含义。RNA的生物合成中主要讲解转录的基本特征、转录的基本过程以及真核生物RNA的加工。在讲解转录的基本特征的同时,将其与复制的基本特征加以比较,使学生理解两者的异同点,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对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及时回顾这其实是物质代谢中讲到的氨基酸的最主要去路,帮助同学复习之前学过的知识。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上可以看成是核酸语言和蛋白质语言之间的转换,因此又称翻译。这样讲解可以使得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够由表及里。这部分内容中,遗传密码的概念和特点、肽链合成的过程也是比较重要的内容。最后,再介绍一些抑制蛋白质合成过程的抗生素的作用机理,使学生认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医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5分子医学专题

在学生学完前四章后,可以利用所学知识进一步自学生物化学与医学相结合产生的分子医学知识。本章内容包括基因结构与功能分析技术、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通过此章的自学,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之前所学知识,同时理解生物化学理论在医学中应用的价值和前景,了解医学的最新发展方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2教学体会

在近年的生物医学概论生物化学基础部分的教学实践中,遇到了各式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是通过合理分析、团结协作,基本均得到满意的解决,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水平。对学生成绩分析结果及同学的反馈表明,大部分同学对生物医学概论生物化学基础部分的掌握达到了预期的要求。现将我们的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2.1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

本课程开设之初,我们基本还沿用传统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尽管已对所授内容进行了优化和删减,但由于学时的不足和教学方法的限制,学生反映课程难度较大,内容不易接受。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我校非临床专业部分学生高中学习的生物、化学知识不足,甚至有一些是文科的同学,缺乏适当的理科知识基础。为此,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较难的知识点,通常会将背景做简略介绍,然后再讲解知识点内容。例如,讲解氨基酸结构时,我们会先将羧基和氨基的结构和性质加以简要介绍,再讲解氨基酸的具体结构。同时,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点,加强了科学史方面以及与日常生活结合实例的介绍,穿插在知识点的教学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教学效果。

2.2利用多种网络教学平台,促进师生互动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专业的同学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互动弱。为此,我们试验了多种网络教学平台,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其中,雨课堂的实践较为成功。该平台具有预习课件、课堂点名、课堂弹幕互动、随堂测试和课后测试等多种功能,并且可以记录教学过程、即时分析教学效果。结果表明,该平台有效地提高了课堂到课率,学生养成了课前预习、课间互动、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极大提升了教学效果。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利用雨课堂进行在线教学,课后对学生提交的作业和反馈加以分析,表明教学效果良好,做到了“停课不停学”的教学目标。

2.3推进形成性评价,建立学生成绩的综合考评体系

以往课程教学中,教师只负责课堂教授,学生学习成绩只通过期末一次测验决定。这导致了很多学生课堂不认真学习、考前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出现,极大地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我们一开始就确立了形成性评价的制度,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课后练习、论文等方式,收集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确定平时成绩。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测验成绩加权确定。最近,我们结合问卷星、雨课堂等网络教学手段,进一步推进了形成性评价的开展。对教学效果分析表明,形成性评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生物医学是未来的医学发展方向。生物医学概论课程的开展,促进了各学科的互相协调、联合,合理利用了有限的教学资源,避免了知识点重复教学造成的学时浪费,也提升相关学科的教学水平,是一项有益的教学改革尝试。教学实践表明,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达到了之前的设想。作为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生物化学基础部分的教学实践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我们对本课程生物化学基础部分的课程设计和教学体会,不仅对本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对于改进传统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陈长仁,何发忠,周宏灏,等.精准医学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5,31(12):1629-1632.

[2]罗长坤.当前生物医学发展趋势与特征[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2(2),1-4.

[3]何勇涛.中国生物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

[4]徐蕾,刘海军,吕俊,等.合理进行教学设计让生物化学理论课程更接地气—以物质代谢篇为例[J].生命的化学,2017,37(3):439-444.

[5]李红波.生化分生课堂思政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5):69-71.

科学概论范文8

【关键词】水科学导论;自主学习;教学改革

一、课程简介

《水科学导论》课程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开课时间为第1学期,总学时16学时,总学分1分。它是本专业后续所有专业课程的基础,充分体现了基础性和全面性,反映了水文与水资源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进展和前沿,有利于学生对水文与水资源方向知识的全面了解。该课程内容广泛,涉及到不同学科、领域的理论和技术,如:水文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水资源的相关理论、国内外水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水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地表水、地下水资源调查与评价,水文统计,水利经济,水资源管理,遥感技术等。对学生来说,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知识面广泛,不太容易掌握的课程。为此,在保证基本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对课程内容做了精选、整合优化处理,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训练,力争做到系统性、完整性、实用性,以达到最好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二、教学对象、课程目标与教材选用

1.教学对象

《水科学导论》课程的教学对象为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大学一年级学生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对自然科学知识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基础,认知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通过学习和练习,能够理解并掌握本课程的知识。由于大学一年级学生刚接触本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积极性比较高。因此,通过适当引导和鼓励,使学生保持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大学一年级学生刚从高中阶段的学习过渡到大学专业的学习,对本专业的认知和了解比较有限,学习方法基本上采用的是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的能力相对较弱。然而,与高中阶段的学习相比较,学生手中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大大增加,如学校的图书馆,文献数据库,网络教学平台等等。

2.课程目标

《水科学导论》课程从认知水文与水资源学的基本概念入手,通过学习水分循环要素和水量平衡,掌握水循环过程和水量平衡原理,了解水资源转化过程;通过水资源全球和区域分布的学习,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和利用现状及问题;通过对水文和水资源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地表水、地下水的基础知识,了解自然界水资源的研究内容和影响因素;通过认识水文水资源学研究的总体发展趋势,了解水文水资源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水文与水资源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水文与水资源学的发展概况和研究前沿,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水资源管理等打下初步基础。

3.教材选用

《水科学导论》课程选用的教材是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由舒展、邸雪颖主编的《水文与水资源学概论》。该教材将水文学与水资源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结合在一起,对水循环、水量平衡、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的运动、变化、分布和合理利用方法进行了归纳,同时介绍了水资源管理、水资源评价等领域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不仅注重了专业知识的基础性和全面性,而且突出了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知识性、方法性和资料性,适合作为大学一年级学生《水科学导论》课程的教材。

三、教学模式改革

1.教学策略与方法

(1)教学策略

在《水科学导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替代性策略和生成性策略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以替代性策略为主,以生成性策略为辅。由于学生处于大学一年级阶段,求知欲与学习积极性较高,但对专业知识的基础不足,自学能力较弱,因此在《水科学导论》课程教学中以替代性策略为主,主要表现为课堂讲授,教师代替学生处理信息,为学生提供学习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顺序以及设计教学活动等,使学生的学习较好地集中在预定的学习目标上,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学习更多的内容。同时采用生成性策略作为辅助,主要表现为自主学习训练,教师作为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为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教学支持,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要控制者,学生自己形成学习目标,自己对学习内容进行组织加工、安排学习活动的顺序、并鼓励学生建构具有个人特有风格的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机会训练,让学生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通过探究活动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方法主要为课堂讲授和自主学习训练。

①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以多媒体教学软件为主,采用启发式教学,在讲授基本概念和理论后,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生产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结合生产和工程实际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从而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讲授中利用大量实例和图片演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的认识。

②自主学习训练

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与专业相关的现实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由全班或小组学生围绕某一问题进行交流和探究,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为学生提供训练机会,给定若干个主题,分小组课下准备PPT,课堂上进行演讲介绍主题知识和内容,并回答其他小组同学的提问,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将教学内容由学科知识驱动向预期成果驱动转变,授课方式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以反向设计为原则,结合互联网+和通讯信息技术,构建《水科学导论》课程的混合式教学体系,指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增加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积极性,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2.具体改革方法举例

(1)教学内容改革

①针对教学内容广,在合理安排授课计划的基础上做到重点突出。例如,“地表水文及地表水资源基础知识”、“地下水文及地下水资源基础知识”等部分作为本课程重点,在教学中各分配了4学时时间。重点内容部分在讲解过程中,力求精,有一定深度。②理论教学与生活、工程实例紧密结合。例如在“水文循环”中,引入了“晾晒衣服的水是否可能化作雨滴落到自己身上”的问题,在“地表径流”中,举例分析了武汉城市内涝的形成过程,在“水资源转化过程”中,补充了“三峡工程”、“引滦入津”、“南水北调”等工程内容。总之,在整个理论教学,始终贯穿着生活与工程实例教学。③及时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教材中没有系统介绍“水文水资源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但是随着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范围的逐步拓展,这部分内容对于开拓学生专业视野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把国际上一些前沿课题和研究进展等内容引入教学,补充介绍和讲解了中国面临的主要水问题、现代水文水资源学科体系构成、水文水资源学研究的总体发展趋势、水文水资源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和展开讨论。

(2)教学方法改革

积极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实现教学方法的“转变”,即课堂教学从传统灌输向探索性教学转变,采用灵活式教学形式,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训练。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水科学导论》多媒体教学课件,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易于记忆,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更多的信息内容,增强了信息量,同时也有效缓解了课时的缩减和教学内容增加的矛盾。例如,在授课过程中,具体采用以下教学形式:①放映中国水资源现状以及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视频材料,使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实际状况,并对本专业产生浓厚兴趣;②放映水文循环的动态视频,学生可以很直观地了解水文循环的过程和环节,并增加浓厚的学习兴趣;③放映工程案例内容的图片,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地了解案例,对于日后遇到的实际工程都起到积极作用。同时,提供机会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训练,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例如:1)提出与专业相关的现实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城市内涝问题),由全班或小组学生围绕某一问题进行交流和探究,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和海绵城市建设),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2)给定若干个主题(洪水、干旱、水污染、水生态等),分小组课下准备PPT,课堂上进行演讲介绍主题知识和内容,并回答其他小组同学的提问,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3)建设《水科学导论》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同步开展教学,在线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比如相关视频、文献、测试题、讨论等,与线下课堂教学相辅相成,而且在线课程可以让学生灵活自由地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教学手段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实施多维互动教学模式,促进师生共同参与,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适时引导启发,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互动,调动课堂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例如,在“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讨论式教学,在备课过程中,认真钻研教材,大量阅读书籍和参考文献,分解出重难点,提出典型的讨论性较强的主题,引导和鼓励学生分小组思考、讨论和交流,最后对讨论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同时,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共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全班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

(4)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课程的考核方式结合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进行考核和评价,采取多样化的评价设计。评价的项目包括线出勤、课堂讨论、课后作业、随堂测验、期末闭卷考试等。评价的形式采用阶段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阶段性评价是学生完成一章的学习后,安排章节测验考核,便于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综合性评价是学生完成整门课程后,通过期末考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效果分析

教学效果的评价采用四个指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满意程度、课堂表现和专业知识的掌握。其中学习兴趣、学习满意程度、课堂表现采用调查问卷方式进行评价,问卷采用“教材动机性问卷”,分数越高表明指标越高。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采取课后卷面考试方式,满分100分。通过对所获得的问卷调查结果和课后考试结果数据的统计分析,通过《水科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后的随机调查中发现,学生们一致赞同在上课的时候多采用实例分析、分组讨论、自主学习进行授课,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不仅熟练掌握了专业知识,锻炼和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学到了一些实用的学习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是对分组讨论、PPT讲演显示出很大的兴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达到了教学目标,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