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技术教育培养方案范例6篇

科学与技术教育培养方案

科学与技术教育培养方案范文1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相关问题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可以这样认为:有什么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就应该有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制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战略性新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定位一定要非常准确,准确的定位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对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进行仔细地研读。我国的各个高校在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修订时,一般校内主管部门都会要求有自己的专业特色,但需要指出的是:在突出高校自己的专业特色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忽视高等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的基础性作用。教育部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归类进行过多次修订,2012年之前归属于理学学科,专业代码为071201,所以高等院校在制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比较强调对学生电子信息技术理论功底的侧重。2012年后,教育部修订后的学科分类目录明确将该专业归属于工学的电子信息类特设专业,专业代码为080714T,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这就要求我们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战略性新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时,既要注重学生的电子信息理论基础的培养,又要注重电子信息应用技术基本技能的培养。其次,要注重人才培养的行业型和地域性特征。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升级,电子信息行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最热门且最有发展前景的行业之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滞后已经成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战略性新兴专业发展的瓶颈。在抢占未来电子信息行业的制高点时,我国部分省份(特别是湖北省)将电子信息产业相关行业作为省级重要的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这些省份的相关人才培养方式改革迫在眉睫。考虑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战略性新兴专业既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各个省级支柱产业和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所以,在制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战略性新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强调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行业型和地域性特征。最后,是学校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学生的创新能力。国家在高等教育专业布局时希望各个高校专业有自己的鲜明特色,这是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国民经济需求的必然要求。同时,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国科技和核心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因此,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战略性新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要求学校的专业特色和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传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环节和课程体系的设置分析

传统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含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课程教学一般按16个学时作为1个标准学分,实践性教学环节1周作为1个标准学分,总学分在200个学分以上,其中课程教学一般160个学分以上,基本上要求2600个课内学时,实践教学在40学分以下,课程教学环节占有绝对重要的比例。这种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环节的学分比例设置和该专业传统的学科归属于理学有很大关系。一般普通高等院校在制定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确实存在课程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指导思想。考虑到该专业本科生大四最后一学期专门从事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且一学期的课堂教学周数为16周,这样,学生们一周课堂教学学时数在23学时以上,每个学习日接近5个课堂学时,自己的自主学习时间偏少。

在传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中,课程一般按三个模块进行设置:通识课模块、学科基础课模块和专业课模块,每个课程模块都有必修课和选修课之分。经过多年的发展,各个学校在课程模块以及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时学分比例设置上都比较科学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这种模块化设置是比较符合本专业教育规律的,但是,在课程模块中普遍存在强调课堂教学,缺少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这与我国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潜在思想有关系,大家认为大学教育应该要求的是课堂教学相关的各个环节,课堂之外的学生自主学习则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没有必要硬性规定。传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基本是课程教学环节的延伸,能够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只有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个环节。实践教学环节中集中在专业技能的培养上,几乎完全没有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进行拓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上体现出来。

总之,传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教学环节设置,基本上是对苏联老大哥高等专业教育思想的继承,即重视对学生系统专业知识的传授,强调老师课堂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和支配地位作用。客观来讲,这种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环节的设置,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研究型和技能型人才,有力地提升了我国电子信息行业的科技和产业实力。但是,我们更应该注意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知识单一且缺少创新能力的专业型人才很难对我国产业升级做出很大贡献。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未来我国科技和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也离不开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所以,对传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教学环节等进行改革有着现实的紧迫性。

三、教学环节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

通过以上对传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环节和课程体系的设置分析,结合作者长期从事本专业教学管理及实际的课堂和实践教学经验,特别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战略性新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和制定的经验,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战略性新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教学环节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首先,培养方案中的课程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应该相辅相成,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在总学分符合高校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情况下,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学分的比重,适当降低课程教学环节的学分。笔者所在学校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战略性新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总学分为200分,其中课程教学环节147个学分,实践教学环节53个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学分相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这一培养方案在本校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试运行多年,已经取得比较成功的效果。

其次,课程教学环节的课程模块设置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课程。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战略性新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内教学总学时要求2240个学时,在通识课模块首次增加了4个学分的英语自主学习,但要求128个学时,另外通识课模块还增加2个学分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及1个学分的政治课课外学习。这些自主学习课程学时不遵循16个学时作为1个标准学分的要求,一般大于16个学时为1个标准学分,都不计入课内教学总学时要求。这种安排并没有降低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教学环节的重要性,而且还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学生上课的周学时也降低到20个学时,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最后,改革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安排,突出实践教学的部分主体性。实践教学环节学分由40分增加到53分,相应的教学周数增加13周,这给我们增加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进行拓展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机动性。本校在传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电工实习、电子实习、创新学分环节、以及含社会实践环节的本科生综合素质拓展学分要求,作为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战略性新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内容,取得了专家和学生们的良好评价。

四、结束语

科学与技术教育培养方案范文2

关键词: 武术硕士研究生 教育 培养 对策

1.引言

高校武术方向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是我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与培养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培养模式亟待转型以迎合时展要求的形势之下,社会对高校武术方向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现代武术专门人才既要有坚实的基础、宽广的知识面,更要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然而,目前武术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方案、培养方式、培养措施、教育模式、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本文在深入调查、分析武术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积极探索与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提高武术硕士研究生教育水平与培养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武术方向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的现状与分析

2.1专业培养方案缺乏长期性和系统性。

武术专业的培养方案是根据学校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和具体情况而制定的。专业培养方案是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的指导性文件,是教学质量检查的重要依据,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严肃性,必须保持相对稳定。据调查表明,现我国高校武术方向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培养方案中专业课程原则上在一年半内完成,实践活动原则上安排在第四学期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的完成时间不少于一年。武术方向硕士研究生刚入校时,由于专业技术基础薄弱,科研能力较弱,因此,在学习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和掌握科研工作的能力过程中都需要以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文件作保证。而调查表明,现武术专业培养方案中关于专业课程的理论与技术技能的学习与提高在一年半内完成了,这说明现专业培养方案的具体措施缺乏长期性和系统性。

2.2教育模式单一化。

目前,高校武术方向硕士生教育模式普遍采用传统的专业式模式,即导师组负责制。虽然部分高校已强化导师责任制和导师指导小组的作用,但远不能满足武术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这种单一化教育模式,一方面不利于武术研究生全面知识体系的构成,另一方面容易造成武术研究生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的脱节。

2.3培养方式重理论轻技术与实践。

目前,部分高校普遍存在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方式重理论轻技术与实践的现象。其中,武术教学、训练的理论与实践方向更为突出。具体表现在:培养方式简单、不系统,理论、技术与实践相脱节,专业技术的重要性不突出、流于形式甚至被忽略等诸多问题。研究生毕业后,虽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但不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素养,不能胜任指导教学与训练任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武术研究生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调研还发现,有近80%的招生单位不能切实地根据武术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和社会的需要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缺乏明确、务实的培养原则。

2.4专业课程学时数不足,专业技术培养缺乏有效手段。

根据对部分高校培养方案的研究及培养实际情况的调查,本文发现,武术专业课程学时数存在不足的现象,直接影响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的学习与提高。

表1 武术方向专业课程学时数统计

调查表明(见表1),被调查的高校武术专业课程学时数中,专业理论课讲授原则上占总学时的2/3;专业技术课讲授原则上占总学时1/3,平均每学期也只能安排几次专业技术教学训练课。普遍存在武术专业技术教学训练课学时数偏少,又缺乏有效的培养手段,目前武术硕士生专业技术水平普遍较差,应引起高校领导和导师的高度重视。

3.武术方向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的对策

3.1正确认识武术方向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目标。

武术硕士生的教育与培养目标,如果仅仅定位在加强专业理论的学习和科研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上,显然满足不了社会对武术人才的特殊要求。如何根据武术专业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情况,正确认识武术硕士生的培养目标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认为,武术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目标应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建立在国民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与研究教学型的高等学校武术师资。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理应成为拥有较强的学科力量并符合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应具备的基本条件,适应大众化体育教育发展要求,成为以适应社会急需的体育专业化人才为主要目标的专业。

3.2教育模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

当前,应用与研究教学型武术师资的培养必须摆脱单一化教育模式的桎梏,建立以传统教育模式与协作式教育模式相结合的具有多样化、灵活性的新教育模式。武术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培养在这种新的教育模式下应做到,一方面加强导师个人责任制和导师指导小组的作用,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积极与校外合法、健康的武术学校或民间武术组织进行交流和协作。这样不仅保证了学生在校的理论、科研、技术与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质量,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对中华武术的认识程度,丰富了学生的武术理论知识、完善了专业技术培养体系,增强了教学实践能力,为将来从事高校的武术教学与训练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3调整武术专业课程学时数,制定有效的专业技术培养手段。

针对目前武术专业课程学时数不足,专业技术教学训练课学时数匮乏,缺乏有效的专业技术培养手段等情况。在武术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过程中,应增加武术专业课程的总学时数,保证专业技术教学训练课的学时数,将专业技术教学训练课与布置课外训练任务相结合,将个别辅导与集体辅导相结合,从而提高专业技术教学训练的系统性、结构性以及专业技术的广度和深度。

3.4加强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当前,高校武术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课程教学仍缺乏系统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分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理论课仍采取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的单向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缺乏启发性和探索性,不仅压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制约了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的创造性发展。因此,当务之急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本文认为,应认真贯彻师生合作研究型的课程教学模式,使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能积极合作、互动,就某些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发表各自的见解和主张。课外,教师应与学生加强联系,针对学生论文研究和专业课程理论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沟通。这不仅有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而且有利于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4.研究结论与建议

4.1当前,对武术研究生培养目标缺乏正确的认识,建议在我国硕士研究生宏观培养目标的引导下,结合武术人才培养的特殊性,正确认识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与研究教学型武术师资的培养目标。

4.2针对教育模式、培养方案、培养方式、培养措施、教学模式、导师队伍建设等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因素,建议在正确认识武术硕士生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应进一步完善武术研究生教育与培养体系。在教育模式上实现多样化、灵活性;培养方式上改变重理论轻技术的现状,切实贯彻课程与论文、理论与技术、教学与实践并重的原则;继续深化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增加专业课程学时数,调整专业技术教学训练课学时数的比重,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邬力祥,肖湘愚,王维平,于德介.研究生教育论坛[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7.

[2]王新华,刘波.体育体院教育训练学研究生专业技术培养方式的调查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6):108.

[3]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处.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S],2005.9.

[4]广西师范大学研究处.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S],2005.9.

科学与技术教育培养方案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7-0030-02

近年来,在实现规模逐步扩张的同时,各高职院校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指引下,积极主动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校企合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强高职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要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水平,优化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重要抓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规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手段、培养方式、培养措施及实施保障的基本教学文件之一,是指导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规划和蓝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直接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因此,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高职院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创新高职教育理念,重新

定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即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灵魂,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前提。

坚决摆脱传统高职教育培养理论技术人才的窠臼 传统的高职教育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这一类型的人才“主要从事技术的运用与动作,将设计、规划、决策等转化为一线产品,即将科学技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以区别于培养学术型、工程型理论人才的普通高等教育。但在实际操作中,传统的高职教育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在培养目标上并无显著差异——培养专科层次的技术型理论人才,这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高等教育精英化时代问题并不明显,但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的今天,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警惕过度“就业化”导致的高职教育职业培训化倾向 近几年席卷全国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正使高职教育逐渐摆脱学科式教育的阴影,高职教育的职业属性和特色日渐彰显,但同时改革中的高职教育教学日渐暴露出另一个问题,即从重理论、轻实践的学科式教育,滑向过分强调岗位技能培养,而忽略基础理论素质教育,过度的“就业化”导向使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注重岗位技能培养,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强,适应期短,但在学生就职后长远发展缺乏基础,后劲不足,高职教育的高等教育层次受到质疑。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警惕过度“就业化”的现实功利倾向,避免将高职教育办成职业培训。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符合时代精神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因此,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职业人才的功能和价值必须受到重视和强化。同时,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等教育专科层次专业人才的功能和价值也必须坚持。兼顾二者,将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综合素质、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兼备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坚持“能力”和“素质”两条腿走路,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岗位适应性且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符合时代精神和高职特色的目标定位。

规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流程,实施开放式的制定流程

高职院校的职业属性决定了它与区域行业、企业之间的联系必然应该是最紧密的。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必须走出校门,实施开放式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流程。

设计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流程,加强过程管理和控制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质上是将社会经济发展中相关岗位对专业人才的“需”与“求”转化为高职教育中的“教”和“学”。根据这一思路,在总结过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可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划分为四个步骤:社会调研、分析解构、课程构建、方案设计,成立由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组,明确规定各个步骤的工作任务和要求。(1)社会调研。走出校门,深入行业企业一线,就行业发展背景和新兴技术、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开展调研,掌握最新的、真实的一线数据,提交专业调研报告。(2)分析解构。根据调研数据,完成从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到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转化;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分析确定与专业人才相适应的主要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各项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素质、知识、技能和能力,提交研讨报告。(3)课程构建。针对上一步骤分析的专业岗位素质、知识、技能和能力要求设置课程,选择课程教学内容,完成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内容体系构建。(4)方案设计。挖掘并充分考虑校内外可用教学资源,根据专业特色和专业对应岗位的规律,设计现实、可行、高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课程特点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课程考核模式等,完成并提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实施开放式方案制定工作流程 改革过去封闭的经验式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模式,实施开放式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流程,在走出校门的同时,邀请行业、企业和同行专家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使校企合作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开始贯穿整个人才培养工作过程。在社会调研阶段,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深入相关行业、企业,确保调研数据新鲜、真实、有效。邀请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共同参与分析解构,身在一线的专家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专业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与企业行业专家一起梳理岗位工作任务和流程,合作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共同合作开发和建设课程资源,拟定课程标准。充分利用专家及其所在行业企业的教学资源,有针对性地设计科学、合理、有特色并且具有现实可行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模式。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将完成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交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实行审核论证,把最新的知识、技术、能力要求渗透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落实到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

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框架,重构高职特色课程体系

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框架,引导、规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通常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主要课程介绍三大模块。这种框架结构重点突出,课程结构和主要教学内容一目了然,但缺乏对课程设置的分析论证和对课程教学的后期设计,不是严格意义上结构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要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容,首先要完善和优化方案框架结构。

1.增加课程设置认证模块。在课程体系模块前,增加“职业能力分析和课程体系构建思路”、“职业能力分析与课程安排”等内容模块,明晰并准确把握“专业对应岗位——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完成任务所需能力素质——课程”四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课程设置的目的性,使课程体系构建更加科学。

2.增加“课程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与评价方法”模块。在核心课程介绍模块中除常规课程内容介绍外,增加课程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与评价方法介绍,积极推进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方法改革。

3.在教学条件保障模块中,增加“师资知识能力结构要求”和“实训设备配置和功能要求”。在“专业师资基本要求”模块中除传统的师资数量、职称、专业、学历要求外,增加“职业能力要求”,突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双师”素质要求。在实践教学条件中增加“功能要求”模块,在明确实训条件的设备要求、数量要求的基础上,更加明确实训条件的功能。强化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要求,形成“目标——论证——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考核办法——教学保障”诸要素齐全、结构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框架。

架构高职特色课程模块体系,强化课程实施设计,优化培养方案内核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的核心内容,要实现符合时代精神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实施是关键。

1.结合学分制,重构高职特色课程结构。突破传统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这种三段式课程体系结构,将课程体系划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和“职业技术课程体系”两个模块。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包括基础理论课程(英语、“两课”等)、公共选修课程和讲座;职业技术课程体系包括技术基础课程、核心技术课程和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前者侧重于基础知识、方法能力和综合素质教育,后者重点培养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在进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时突破普通本科学校学科体系式课程设置和编排思路,根据岗位任务设置课程,根据工作流程编排课程,并且注意做到三个结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

2.汲取最新教研教改成果,加强课程实施设计。公共基础课程注重优化整合,基础理论课程内容选择注重专业针对性,提高课程效率,增设《高职人文》等培养学生人文、艺术素质的课程,广泛开设各科类公共选修课程,广邀行业企业专家到学校开展各种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培养大学精神。职业技术课程重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以工作任务为主线重新优化、整合课程体系编排,充分挖掘和整合校内外可利用教学资源,结合课程特色实施“理实一体化”、“现场教学”、“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等多样化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设计,配合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口试、作品制作、论文、上机考试、以证代考、实际操作等多样化的考核形式设计。

参考文献:

[1]李斯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需要厘清的若干问题[J].职业教育研究,2010(11):7-9.

[2]廖细春.关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5):11-12.

[3]吴家礼,许芳奎.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1):26.

[4]黄柏江,林娟.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六个追问[J].教育与职业,2011(11):24-25.

[5]李贤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要素的思考与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0(2):77-78.

[6]杨玉泉,张静.论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发的基本取向[J].职业时空,2010(8):77-78.

作者简介:

科学与技术教育培养方案范文4

论文关键词:新时期;体育教师教育;改革审视;理论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的师范教育已有百年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社会进步与教育的进步奠基在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基础之上。

体育教师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体育教师教育的研究。体育教师教育作为教师教育的下级纲目,是指对体育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统称,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即在对体育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通盘考虑,整体设计,体现了对体育教师的教育是连续的、可发展的、一体化的。我国于1980年至今,先后出台了5套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课程改革的总体特征是:培养目标得到扩展,更适应社会需求;课程结构进一步优化,各类课程的结构趋于合理,特别是选修课程和学科类课程得到加强,教材得到更新。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与以往颁布的《课程方案》相比,体现了21世纪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时代特征。几年来,其运行的效果如何,有哪些经验与不足,这是研究的初衷,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体育教师教育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多种科研方法进行研究。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历史发展的总体概况比较

3.1.1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分类与学时分配的比较从表1中的数据分析可知,5套教学计划在专业课程方面的分类和学时的分配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1980年计划中专业必修课课时与4年总时数的比例高达67。8%;1986年和1991年计划中专业必修课学时稍有减少,分别为53。8和53。6;1997年方案中专业必修课课时为44。7;2003年方案中专业必修课课时减少到41。3,纵观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主干课程的发展历程,主干课程由高度的计划性演变成宏观的指导性。

3.1.2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内容结构的比较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课程结构是所设置全部课程相互之间的分工和结合,是教学计划的核心。人才培养通过专业教育来实现,而专业之间的差别就体现在各自不同的课程结构,及由此而决定的不同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上。课程体系是高校专业教育的核心环节,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确定来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教学文件。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不仅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体育教师,还应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体育工作者,突出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我国专业院校对术科比较重视,因此术科的比例下降得不是很多,而师范院校对学科比较重视,其下降比例是所有院校中最多的。北京体育大学、沈阳体育学院和山西大学与国家教育部的课程方案基本上保持一致,都接近63:37这个比例。其中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的学分中学科与术科的比例与学时中学科与术科的比例是几乎持平。但是武汉体育学院学分中学科与术科的比例大于1,可是学时中学科与术科的比例却小于1,而师范大学很明显则把学科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这种学科类学时的比例结构势必影响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教学能力,因此有待于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的实践研究。

3.2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

课程体系是指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互相间的分工和配合,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依靠全部开设课程的协调和补充,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对2003年方案分析和比较可知,在必修课程的设置方面,2003年方案中必修课程为1126学时,6O学分,其中包括主干课程和一般必修课程两类,均比以往方案所占比例小,有其更大的灵活性、可塑性和指导性。

方案中任选课程分为理论学科和技术学科两类。共列出47门课程,而且这47门课程,绝大多数都是新型的、针对性较强的、课程内容与体系小型化和规范化的课程。任选课可拓宽学生的视野,并有可能在某一领域有所深入,设小课,开设不同层次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其目的是扩大信息量,切实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课程数量多,供学生选择的范围广,自由度也就增大,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在有限学制、学时里,既要增加新的内容,又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之间的矛盾。小型化课程一般具有微型化、前沿性和研讨型的特点,能体现出体育教育专业发展与研究的最新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知识视野的扩大。

3.3我国体育教师培养课程制度讨论的热点

近几年在师资培养中出现许多热点讨论的问题:比如如何正确处理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范性”与“适应性”;体育师资培养目标的规格要求是什么?从我国社会现实出发,如何寻求体育教育专业考生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的最佳结合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教师培养课程制度上表现为:课程设置中学科与术科的关系问题,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例问题等等。

3.3.1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当然是体育师资,然而,近年来由于强调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范性被削弱了,体育师资培养质量下降了,尤其是在学校体育发展日新月异、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的今天,许多从体育院校毕业的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以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学校体育的要求,似乎对学校体育改革“两眼~抹黑”,很难适应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为此强烈呼吁体育教育专业必须大力加强“师范性”。这就给课程设置提出了公共课、专业课和教育类课程的比例问题。

3.3.2关于术科和学科的关系问题,也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始终没有解决好的一个问题。诚然,这两者的比例不是固定不变的,但总应该有个主次之分。近半个世纪来术科和学科此起彼伏,从三七开到倒三七,翻来覆去,争论不休。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既有其相同点,又有其不同点。体育教师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标志,就是既能够使用文字语言进行讲解,又能够使用形体语言进行示范。换而言之,体育教师如果不能进行正确、恰当的技术示范和指导,也就失去了自己的位置,失去了自我价值,也就同时丧失了“体育”的品牌。这就要求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广博的理论知识,特别是有关体育健康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要注重运动技术的学习和技能的提高,掌握牢固的体育专业的基本技术、技能。理论学习与技术学习并重,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圆满完成新课程目标对体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3.3.3对在体育师资培养中“一专’’与多能的问题不同的看法反映在课程设置上是术科中普修与专修的关系。诚然,对“一专多能”的要求,从总体来看,认识基本是一致的,但对“一专”与“多能”的理解及其关系上,却存在不同的声音。如今由于整个术科被削弱了,“导致学生一专也不专”,“多能也不能”,才是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悲哀。此外我国体育教师培养课程还存在在课程名称上缺乏科学性和严密性,学科名称上缺乏规范性,在选修课上和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等等问题,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些问题将会更加清楚和明朗起来!

四、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给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

科学与技术教育培养方案范文5

【摘要】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生物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相互渗透和交叉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培养应用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目标、深入探索应用型本科培养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综合素质教学体系的的培养模式;建立应用型本科人才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保障机制,突出应用型本科教育重实践教学的显著特点。

【关键词】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应用型本科 培养体系 实践教学 教学质量保障

Abstract Biomedic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 is the biomedical science combines together with engineering technique and permeates mutually with cross of a newly arisen edge academics.Foster an application type a talented person with professional biomedical engineering to foster a target, go deep into a quest application a type an undergraduate course development theories teaching and practice teaching with comprehensive character teaching system of of development mode;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of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course talented person of build up the application type guarantee a mechanism and the outstanding application type undergraduate course educates the show of heavy fulfillment teaching Show Zhao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 application type undergraduate course; develop system; practice teach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guarantee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医学与工程技术相互结合、渗透和交叉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培养专业化应用型高科技人才,应对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挑战与机遇,以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作为研究、教改与实践的对象,开展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创新的实践探索,构建面向社会培养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1 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总体目标:贯彻执行党和人民政府的教育方针,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按照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工科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遵循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发展规律,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本科人才目标定位:在人才培养类型上,定位于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在人才服务面向的区域上,应立足与为区域经济服务,要求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经济类型等实际情况,以确保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满足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将现代物理学、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的理论、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科研能力,并突出应用型特色,致力于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立足于生物医学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领域第一线工程技术岗位,从事教学、科研、开发与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 业务培养的基本要求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基础牢固、支柱坚实、高素质”的教育目标,学习与掌握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医学仪器与设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练的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方法,掌握医学仪器与设备的原理与构造、保养和维修并具备医学仪器与设备设计与开发初步能力。

3 专业培养方案设计原则和特点[1]

坚持“基础牢固、支柱坚实、专业方向灵活具有特色,加强实践训练,注重整体综合素质提高”的人才培养模式,同一专业不同方向应前期课程趋同,后期分化;课程设置上形成“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三个层次。在应用性培养方面着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强调早期接触专业,培养学生的专业思想和专业能力;把教学改革成果固化到教学计划之中,形成新的课程体系;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较强的实验课程设置;外语教学强化听说能力培养,调整听说课程学时比例;专业必修课程的开设,应严格按先行课程与后续课程的次序开设。能较快地进入角色、适应岗位工作。

专业培养方案要求突出“三个突破[2]” 在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上突破,由原来重点定位于批量化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为定位于培养个性化的、学有专长,基础牢固、支柱坚实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

在培养学生个性化与自主教育上突破,自主教育与个性化培养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基础。让学生自由选择课程、专业方向、教师与学习方式、拓宽学生个性发展空间。

在医学工程设计领域上突破,本培养方案在强化医学基础理论、理工基础理论与技术基础上,构建了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综合素质教学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

4 专业培养方案的基本构成[3]

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以“基础牢固、支柱坚实、强化实践、突出创新”为原则,形成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综合素质教学体系的人才培养方案。基本要求学习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适应人才市场动态变化的需要。平台包括公共课基础(即通识教育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即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基础)平台、专业课(指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学科技术前沿课)平台。公共基础课按学科大类形成统一的校级模块;学科基础课按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基础形成统一系级模块;专业课按市场需求灵活设置弹性专业方向模块,我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06年版)中总学时2827学时,其中公共基础课854学时,占总学时30.2%,低于鞠平[4]报道公共基础课占总学时的50%。学科基础课1331学时, 占总学时47.1%,高于鞠平报道学科基础课占总学时的40%。专业课642, 占总学时22.7%.高出鞠平报道专业课占总学时的10%,这三个模快化课程比例,与2001年版、2003年版培养方案相比,公共基础课减少,而专业课增加,比较适合于当前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要求。

4.1 理论教学体系

理论教学体系的基本要求:一是基础理论功底要求比较扎实,课程的设置要以保证后续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为前提,为学生今后持续发展、继续深造打造一个好的平台;二是基础理论内容要实用、够用、管用,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在未来的岗位上用得着、用得上、用得恰当;三是面向和服务于社会现代化建设,构建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重新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体系。本专业培养计划理论课1859学时,占总学时的65.7%。

公共基础理论课:主要为学生的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基础教育等服务课程,在通用、够用、管用三原则下,适当减少课程门数和学时数,增加计算机、外语类通识教育课程门数和学时数,开设课程有: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体育、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级语言与程序设计、文献检索,其课时占总课时的22.8%。

学科基础理论课:指从事本专业必须掌握的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其今后持续发展及后继课程打下良好基础的课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基础牢固、支柱坚实、专业方向灵活,适合于分流专业方向的基础课平台,主要是对学科课程进行重组,学时进行重新合理分配。其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工程数学、普通物理学、工程力学、医用化学、机械制图与CAD、电工与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工艺实习、医用传感器、基础医学概论(解剖、生理、生化、病理学)、临床医学概论(内科、外科、诊断学)、医学影像诊断学、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医学图像处理、医学成像原理与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据结构、数据库,其课时占总课时的28.2%。

专业理论课与专业选修课:指从事本专业所必须获得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的课程,主要设必修课有:医学仪器设计原理、医用检验仪器、医用光学仪器、医用核医学仪器、医用治疗仪器、医学影像仪器、医学影像设备;专业选修课有:亚健康检测仪器、医疗器械学、医院仪器设备管理。其课时占总课时的14.8%。

4.2 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架与基本要求:加强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显著特点。具体要求是建立基础实验教学平台、专业实验教学平台、见习、实习教学基地(点),通过主要课程的课程设计、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毕业设计以及部分专业课的案例教学、课外科技活动,加强学生对相关专业课程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训练学生形成由单一到综合,由相对独立到科学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求始终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原则,对学生的工程技术实践能力进行强化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提高毕业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建立实践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平时实验、见习、实习、实训的量化考核标准,做好实践考核与成绩管理,建立实践教学质量保障。实验教学课程模块构成:实验课768学时,占总学时34.4%(本学时不含毕业实习28周、毕业设计(论文)8周、职业技能训练8周、军训2周)。其中:公共基础课实验课时占总课时7.6%。学科基础课实验课时占总课时的18.9%。专业课实验课时占总课时的7.9%。

4.3 综合素质教学体系教学方案

组建综合素质教学体系,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五要求、三课堂、一贯穿”的教学方案,“五要求”是:一是以身心发展教育为载体,二是铸就思想政治教育灵魂,三是确立文化教育基础,四是把业务教育作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核心,五是创新(创业)教育为素质教育之本,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积累后发优势。三课堂是:第一课堂以“两课”教育为核心,把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渗透到各教学环节之中,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第二课堂,以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等课外科技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为核心,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文化修养;第三课堂,深入开展大学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及社会素质。

5 建立应用型人才教学质量管理与保障机制

5.1 以人为本,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应用型本科对师资类型、师资结构的要求与传统本科有所不同,它需要较高比例的具有讲师、副教授、教授资格,同时又具备工程师(主管技师)、高级工程师、教授高级工程师资格、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而目前多数教学型本科院校中,真正具备“双师型”的教师不多,需要积极引进和培养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我们的设想与做法是:首先是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努力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完成学历、基本技能达标任务。其次,是学校面向三级甲等医院医学工程科(设备科)聘请一些具有较强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实习实训指导教师;第三是选派一些教师参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鼓励青年教师挂职到三级甲等医院医学工程科(设备科)做“访问学者”,在现场实践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业务水平,真正使学生接受“双师型”的知识教育。最后是通过函授、面授、进修等方式,或以老带新、业务讲座、外派听课及参加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双师型”教师业务水平,建设成为一支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5.2 以证为导 推行“双证书”制度 强化技能训练意识与能力

职业资格证书是就业的凭证和通行证,是表明学生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水平和技能的主要标志。它是学生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毕业生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证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我们以推行双证书制度为切入点,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和专业特点,将职业资格证书(按工程技术人员)引入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环节中逐一落实各项技能的训练。早在2000年湖北省职业综合技能监定所已授予我院(指原咸宁医学院)“国家职业技能考试培训中心”资格,经几年的运作,取得了初步成效,2007年4月,我院向省劳动厅申报咸宁学院职业技能监定所,同年得以审批并正式挂牌。这一举措将给我院开办双证书教育创造了更有利条件,教学实践环节与院职业技能培训合作,可把双证书教育制度落到实处。

5.3 以实践教学为核心 加强实习基地(点)建设 培养专业实践能力

实习实训是高等教育的实践教学重要环节之一,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充分依靠生物医学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等领域第一线工程技术岗位,把建设的重点放在省城三级甲等医院医学工程科(或设备科),它们有高新的医用诊断与治疗仪器设备和一线工程技术专家。目前,我院已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湖北省肿瘤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襄樊中心医院、宜昌中心医院、荆洲中心医院等18所医院签订共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合作协议书,并聘请了20余名高级工程师做兼职教师,承担毕业生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同时将这实习医院作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5.4 以人才质量为目标,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保障是指为实现既定的教学质量规格要求,学校必须具备的办学条件和实施的全部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狭义上讲,教学质量保障一般指教学质量控制[5]。我院是一所教学型的院校,在实施“创新教育”实践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型高校教学质量保障和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要求,制定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指标体系。这个体系共有教学管理体系、教学反馈督导评价体系、教学研究体系和教学服务支持体系构成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系统的框架。四个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只有四个体系高效率、高质量运行,才能保证高校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学院设置评估建设办公室,是独立设置的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估机构,负责全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估。具体实施主要是通过立章建制,规范化管理来确保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性实施,一是执行各级领导干部听课制度,要求各级领导深入基层、深入课堂、深入学生了解教学状况,对教师改进教学,保证教学质量提出意见和建议,以带动全院都来关心教学工作,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二是教学督导制度,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委员会对提高教学质量的监督和指导作用;三是学生评教制度,为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评议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咸宁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咸宁学院文件 咸学院教[2006]19号).

2 王能河,余大昆,余英宏.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听力学方向)设置与培养方案制定的研讨.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5,18(6):181.

3 赵永平,武鹤,曹晓岩. 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中国大学教学, 2004,5:60~61.

4 鞠平,任立良,阮怀宁,等.构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与实践. 中国大学教学,2004,4:34~35.

科学与技术教育培养方案范文6

摘要:本文论述了应用性本科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研究了满足社会需要、适应学科发展的计算机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应用性本科;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应用性本科专业的设置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发展应用性本科教育既是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要求。应用性本科不是低层次的高等教育,它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新形势下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合理调整,主要培养面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面向社会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等一线岗位,能够解决实际工作中具体技术问题的应用型人才。

我国很多高等院校都设置了应用性本科计算机专业,但其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体系都是参照传统研究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制定的。在计算机专业范畴日益扩大的趋势下,学生群体也日趋庞大,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不同,学术型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要求,应用性本科计算机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都需要进行改革。

2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近年来,我国计算机本科专业发展很快,众多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辛勤工作、深入探索,形成了自己得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但由于计算机和软件技术发展迅猛,现存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不少弊端,专业改革落后于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的发展,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实际需要。

目前,我国计算机专业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专业定位与社会需求脱节。专业满足社会需要的针对性不明确,人才培养层次单一,人才结构培养不合理。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各类院校对自己培养的人才定位不清,专业定位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明显的偏差。虽然课程体系设置比较全面,但没有特色,毕业生虽然知识结构比较全面,但实际工作能力不强。

(2) 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的发展。课程设置陈旧,没有跟踪新技术的发展,专业课教学内容滞后,基础课教学多年不变。教学方法改革不够,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内容设计缺乏特色,从重点高校到地方普通院校,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基本相同。

(3) 师资队伍不能满足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求。教师来源单一,大都是从高校到高校,没有实际软件工程和项目研发经验,缺乏双师型教师。大部分教师没有参加继续教育,没有时间和机会参加专业实践和技能培训。

(4) 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虽然实践硬件得到了改善,但软件没有实质性提高。实验指导教师层次不高,缺乏高质量的设计性实验和实践项目库。学生们缺乏充足、系统、综合的训练,影响了学生专业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造成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缺乏。

3应用性本科计算机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计算机及应用领域的变化,教育部、IT企业界、专家及学者普遍形成的一个共识是:“计算机专业”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了很大的扩展,应根据IT产业发展情况,将“培养规格分类”的核心思想作为计算机专业建设与改革的重点,不同类型的院校要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对专业培养规格进行准确定位。从目前研究的情况来看,计算机本科专业培养规格分为研究型、工程型和应用型三类。研究型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工程型专业包括“计算机工程”和“软件工程”两个专业方向,应用型专业为“信息技术”专业方向。

研究型人才是计算机专业人才体系中极少的一部分,社会各界需要更多的是能够在企业从事产品研发的工程型和面向社会各行业使用计算机解决各类问题的应用型人才。根据“培养规格分类”思想和我国软件人才需求,我们认为应用性本科计算机专业主要培养应用性人才,专业培养规格应该定位为软件工程和信息技术两类。

应用性本科人才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类新型本科人才,因此在应用性本科专业设置上应以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为导向。通过广泛调查和研究,应用性本科计算机专业(软件工程和信息技术)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综述为:培养面向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事业第一线,具有计算机专业技能和软件工程能力或信息技术实践能力的应用性人才。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在计算机应用领域从事软件开发、数据库应用、软件测试、技术支持、软件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工作;信息技术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在信息技术领域从事信息系统的开发、集成、运行、维护、管理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工作。应用性本科计算机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包括软件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信息监理工程师、网络集成工程师、项目经理和销售经理等。

4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改革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制订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其根本思路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在课程体系、专业课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和基础课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应用性本科专业应该在岗位与技术之间建立关联,并充分考虑岗位、技术所要求的专业应用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包括专业基本技能和专业核心应用能力。专业基本技能是指完成专业工作应具备或掌握的基础性的专门技术技能。专业核心应用能力是指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完成专业工作任务所特有的综合能力。专业基本技能是专业核心应用能力的重要支撑。

4.1课程体系设计

应用性本科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设计采用I型结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包括必修和选修)所占比例相当。课程体系设计体现“依托学科、面向应用”的指导思想,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三方面的课程。既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注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

应用性本科计算机专业与技术关联密切,因此需要及时把最新的计算机理论和应用加入到课程体系中。新的课程体系要着重体现以下特点:重视专业课教学,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课程、专业实习、毕业设计与实践等。要与具体应用领域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团队精神和职业素质。针对岗位、技术所要求的专业应用能力,研究专业基本技能和专业核心应用能力的具体要求。

计算机应用性本科专业基本技能主要包括程序设计技能、数据库管理与应用技能、软件测试技能、信息系统运行管理技能,通过若干门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核心应用能力主要包括计算机应用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能力,主要通过综合性性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应用能力。

进一步围绕培养专业应用能力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以专业基本技能和专业核心应用能力为基本依据,设置实践教学环节。针对每一项专业基本技能,至少有一门具有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与之对应;针对每一项专业核心应用能力,至少有一组具有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或一门综合性课程与之对应。

培养方案应该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竞赛、专利申请,引导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鼓励学生技术创新。在培养计划中制定了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竞赛获奖的学分替代方案。学生参加企业职业培训并考试合格也可以获得相应选修课的学分。

4.2专业课教学改革

计算机专业课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三类,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中重要的课程构成专业核心课程。根据课程在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任务来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虽然计算机和软件技术发展迅速,但是其基本原理、基础知识是相对稳定的,因而教学中一方面专业基础课应有其成熟和相对稳定的课程组成,另一方面需要不断更新其内容和技术背景。专业选修课选择范围较大,并且需要根据技术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把握重点。

除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专业课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按照现代教育思想组织教学,在有些专业课中可以推行“问题式”教学法,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同时,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光是“听”和“读”是不够的,在努力改进理论课堂教学方法的同时,必须加强实践教学,这样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以下三个层次来加强实践教学:一是强化基础上机实验,使学生在上机操作、编程、程序调试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严格的训练;二是强化课程设计,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的比例,开设综合性课程,加强专业实习,增加培养学生专业核心应用能力的实践环节。

4.3综合性课程建设

实际工作中完成工作任务所要求的能力往往是综合性的,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和体现素质的关键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要通过综合性专业课程来完成。综合性课程是应用性本科教育的重要课程形式和一个特色,因此,我们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将综合性课程建设作为应用性本科计算机专业改革的一个重点。

综合性课程是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相融合的课程,教学目标应指向培养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所以该类课程一般应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按项目形式展开。设计教学环节时,应着眼于本专业学生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的要求,重点进行核心专业应用能力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训练和教学。

我们制定了综合性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包括构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提出相应的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并给出课程大纲和教案。实际教学中要合理处理综合性课程与专业课的关系,保证综合性课程与毕业综合实践的有机衔接。

例如,对于软件工程专业方向的学生而言,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能力是一个必备的专业核心应用能力,这种能力是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是所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的综合体现。因此,我们开设了“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实战训练”综合性课程,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为主要目标。该课程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在CMM工程规范下,按项目形式展开,项目经理由老师承担,分小组进行实际项目的开发。

综合性课程需要真实的实践环境、具有实践经验的师资和项目资源,一般应通过校企合作来实施,因此需要发挥企业优势,合作培养应用性人才。综合性课程一般可安排在毕业学期之前,用连续8周以上的时间集中进行。

4.4基础课教学改革

基础课的教学涉及到不同教学部门的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人数众多的学生,基础课的教学改革任务艰巨性。新的教学思想的确立需要一个认识、实践和深化的过程,新的课程内容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基础课的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真正得到良好的改革结果,与教学有关的各部门、各方面、各环节就必须做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和有机衔接。

5结束语

近年来我们围绕培养IT产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开展专业建设与改革工作,制定了新的培养方案。2007版培养方案采用“分类培养”模式,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一的专业名称下设置了软件工程和信息技术两个应用性本科专业方向,并以信息技术专业方向作为改革试点。试点专业采用“3+1”培养模式,即第1学年至第3学年完成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第4学年开设一门综合性课程和进行毕业综合实践。从专业改革实践的效果看,新的培养方案是可行的。

进一步改革的设想是:将在企业大规模实践引入到教学中,建立校外集中技术实践基地,校企合作开设实训、实践课程,合作开展综合毕业实践。以行业实习形式驱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统一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引进具有实践经验的高水平专业人才,采用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机制培养双师型教师。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李晓明. 认清形势,推进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计算机专业教育――计算机专业分委会“十五”工作概要与“十一五”工作构想[J]. 计算机教育,2006,(5).

[3] 孙全党,靳瑞霞,龚声蓉. 德国高等教育对构建我国计算机人培养金字塔体系的启示[J]. 计算机教育,2007,(19).

[4] 高林. 应用性本科教育导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5] 陈岳林. 关于高等教育分类与应用性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05,(29).

[6] 陈幼明,王立群. 计算机专业毕业实习模式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07,(24).

[7] 韩利凯,雷伟军,毛艳,等. 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人才培养与计算机教育教学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7,(2).

[8] 王浩,胡学钢,侯整风.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建设[J]. 计算机教育,2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