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内科学概论教学实践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内科学概论教学实践,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内科学概论教学实践

【摘要】《内科学概论》是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临床医学课程,其内容多而抽象,学时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及教学效果,笔者多年来一直承担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内科学概论》的教学工作,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总结如下:优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可以图文并茂的展示教学内容;传统教学与病例式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网络沟通工具的应用可以为学生及时答疑解惑。教师串讲每篇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每篇常见病、多发病有了清晰的整体的认识。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主要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内科学概论;教学实践与思考

病案信息是卫生信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卫生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病案信息在现代医学中日益受到关注,逐渐成为医院管理、医院等级评估、临床重点学科申报、医疗收费、医保付费、医疗纠纷处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1]。我校自开设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病案管理方向)以来,为首都城市和农村输送了大批高层次病案专业人才,该专业涉及多个跨学科专业,包括医学、管理学、信息学、计算机技术等[2]。目前,我校卫生信息管理专业设置的临床医学课程共有6门,其中《内科学概论》为该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该课程学时相对较少,50学时,疾病种类很多,如果只讲疾病的概况,学生对疾病就会一知半解,学习兴趣就会减少,课堂效果不佳;作为临床课程没有医院见习,学生对疾病的感性认识少,学习起来兴趣也差。笔者多年来一直承担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内科学概论》的教学工作,面对学时少,内容多,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以及提高教学效果等问题,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总结如下。

1优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分配在医院的病案统计科从事病案的收集、整理、供应、保存、编码以及统计等工作[3],特别是编码工作,与临床疾病的关系相当密切,因此,了解临床疾病的特点,熟悉疾病的名称尤为关键。《内科学概论》课程设置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内科临床疾病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完善其知识结构。因为是概论,其教学内容不宜“精深”,所涉及的范围和内容要广泛,但内容展开程度方面要有所限制。因此,在教学内容上重点介绍内科临床疾病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对于其发病机制、具体治疗等较深的医学内容不进行细讲。如果像培养临床医师那样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到治疗等面面俱到,是不可能在有限的学时内讲完这些内容的,即使有些疾病的内容能够勉强讲完,但不能讲得深入、透彻,以致学生不能完全理解,对所要求的内容也就掌握不牢固,在实际教学中,选择每篇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章节进行讲授,并就其重点内容进行讲解、讲透,学生理解了所讲内容,既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也增加了师生间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1多媒体教学

内科疾病的内容多且复杂,有些内容学生难以理解,如果只是采用讲授的方式,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将课程内容转换成集文字、动画、视频、声音于一体图文、声像并茂的的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疾病有一个丰富、形象、生动的认识,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例如,在讲授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时,其临床表现中的甲状腺肿大、眼征、高代谢症群、慢性肌病、胫前黏液性水肿等是教学中的难点,如果只讲授而没有图像或视频,学生难以理解;运用多媒体教学,使讲授内容更加明晰,学生易于理解。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有效地解决授课难点,将教学内容深入浅出地讲给学生,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4]。

2.2传统教学与病例式教学相结合

由于传统的讲授法能够充分保持科学理论的完整性以及系统性,因此,在应用案例教学法时一定要注意与传统讲授法的有机结合,不能完全使用案例教学法[5]。在教学中发现,在讲授疾病理论知识的过程中适时加入相关典型病例进行讲解分析,可以生动课本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适时启动问与答,加强师生间互动,活跃教学气氛,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在寓教于乐中学生学会相关重点难点知识,最主要的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内科学概论》课程内容多,学时少,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辅以生动的典型病例分析,完善教与学。由于学生在课前不具备本次课所讲疾病的理论知识,没有理论基础,谈不上分析病例,所以在课堂上,教师按疾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原则逐一并且有重点的讲解,在讲述的过程中或讲完上述内容后引入典型病例,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分析该病例特点,针对所提问题进行回答。然后就本次课的重点难点再加以总结,使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2.3网络沟通工具的应用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没有足够的课堂时间答疑解惑,对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知识,学生在困惑时往往不能得到及时解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QQ、微信早已成为大学生密不可分的社交工具,利用QQ群、微信群可以使学生对一些难点知识有疑惑时,在课外时间与教师沟通交流,通过上述网络沟通工具如微信群留言及提问,可以直接向教师寻求问题的答案,有利于教师更好地答疑解惑,或者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6]。

3串讲每篇的教学内容

虽然学时有限,但是在有限的学时内最大程度地提高学习效率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我们安排所有章节讲完之后,串讲每篇的教学内容,对每篇常见病、多发病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区别和转归进行概述。如在泌尿系统疾病中主要讲授了肾小球疾病、尿路感染、慢性肾衰竭等内容;急性肾炎的特点是链球菌感染后l~3周发生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甚至少尿及肾功能不全等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伴血清补体C3下降,于发病8周内病情逐渐减轻至完全恢复正常;慢性肾炎的特点是具有蛋白尿、血尿、伴或不伴水肿及高血压病史达3个月[7],可有或无肾功能损害;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的共同点是均可有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时类似急性肾炎的临床表现,二者的区别在于病理类型不同、病程不同,转归不同,急性肾炎大多数预后良好,6%~18%转为慢性肾炎,慢性肾炎病情迁延,最终发展至慢性肾衰竭[7]。这样串讲后使学生对每篇常见病、多发病有了清晰的整体的认识,能够抓住每一章节的重点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总之,在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内科学概论》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为中心,优化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有效生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要求的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刘爱民.病案信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9.

[2]刘志云,韩晓梅,阿布都沙拉木•依米提.强化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3):1824-1828.

[3]谢立璟,周东平,付映宏,等.北京地区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特征分析[J].中国病案,2016,17(1):79-81.

[4]崔文君.非医学专业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教学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8):1264-1265.

[5]陈源,崔东涛.案例教学法在临床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3):8-9.

[6]张培培,叶小菊,徐毅,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诊断学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7):138-141.

[7]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69-475.

作者:崔文君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基础医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