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式范文1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在教学中“注意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的基本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而且当前的形势要求学生在中学阶段了解、掌握更多方面的基础知识,同时要求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形成过重的负担,因此新的教学目标和任务需要新技术的参与和支持。在现行高中数学课本中融入了大量的信息技术应用,恰好我也是第一次用新教材,所以在前一段我就给学生上了一节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参数a的取值对指数函数y=ax的图像的影响,下面我就自己在具体实施中的感受谈一谈。
对于参数a的取值对指数函数y=ax的图像的影响的探究我是这样设计的:
我先有具体的实例出发,分别讨论了a>1和0
实践一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2x ,y=3x 与y=5x的图像,比较三个函数增长的快慢,研究它们的个性。然后学生在下面通过列表、描点、连线分别作图。此时我打开几何画板,利用作好的滑块工具,拖动滑块改变参数a的值(让a=2,3,5),让学生认真观察,发现规律。这既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枯燥的数学问题变得直观、形象,使学生从害怕、厌恶数学并乐意学数学。让学生通过做“数学实验”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不仅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现象能力和数学能力得到较好的训练,而且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
学生们在下面热火朝天的讨论着,此时我找了一名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指数函数的底数越大,其函数值增长得就越快。然后我又找了一名学生判断她的说法对不对。从而要求学生在语言叙述上要严谨。师生共同总结:
一般地,a>b>1时,
当x
当x=0时,总有ax=bx=1;
当x>0时,总有ax>bx>1;
(4)指数函数的底数越大,当x>0时,其函数值增长得就越快,即图像越靠近y轴。
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与想象力与一身的科学,数学教学则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或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掌握这门科学,于是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就成为数学教育的特殊要求。
实践二 分别画出底数为0.2,0.3,0.5的指数函数图像,想象底数为2,3,5时指数函数的图像,研究指数函数y=ax(0
首先,让学生想象一下,它们的图像应该是怎样的,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然后请一位学生来操作几何画板,利用作好的滑块工具,拖动滑块改变参数a的值(让a=0.2,0.3,0.5),让学生认真观察,看看与自己想的是否吻合。再找两位学生谈谈自己发现的问题,从而总结出0
信息技术可以发展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更高级的概念与能力,学生可以达到传统途径下所无法实现的领悟层次。信息技术使数学思维“可视” ,信息技术传递动态信息的特点使思维“可视”,为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提供“直觉”材料,为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提供了必要的感性准备。只有具有利用信息能力的人,才知道怎样组织知识,发现和使用、开发信息,他们也才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当代社会,信息是最主要的资源,为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适应信息化社会,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获取必要的信息,那么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学生接受终身教育的前提条件,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先决条件,只有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植根于数学教学的方方面面,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
但是,本节中我还有一个明显的感受:学生的动手作图能力没有得到体现,因此,我认为,为达到课堂教学的真正优化,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计算机和网络还须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一定要适度。我认为对待课件应主要针对某个教学难点或重点来设计,紧扣教学内容,切忌为追求视听效果而使课件内容华而不实。设计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时,一定要以教学内容和要求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习惯和规律,将完美的外在形式与实用的内容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有效地辅助教学。因此,有时,在能解决好教学难点的基础上,设计的时间短一些,反而会使学生印象更深刻,对所学的知识掌握更好。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式范文2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数学;师生关系;三重门
新课标基本理念使教学中师生关系中的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回归,同时理性凸显教师的组织、引导与合作功能。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在充分领会新课标基本理念的同时,更加注重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实现了教学中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目标。我把这一过程形象地概括为:师生关系的“三重门”。
一、走进师生关系的第一重门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它要求师生积极参与,并在参与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组织功能,是学生有足够的机会阅读数学、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必要保证。
学生的“后白板时期”需要一位指路人。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J.洛克提出白板说:人出生时心灵像白板一样,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板上留下的痕迹。初中生走过了人生的白板初期,但是这张认知白板上的符号是残缺和感性的,我们把这一阶段称为学生的“后白板时期”,学生数学思维的真正建立要从小学开始,初中是学生数学思维快速发展时期,数学教师在这一时期要为学生指明方向,使其注重发展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等。
初中数学课程的规律性和逻辑性需要一位指路人。教师在传统教育中是组织、管理者,宋朝的李觏在《广潜书》中提到: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的根本在教师,学的核心是学生,要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为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统一,教师可实行启发式教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步学会学习。初中生处于自以为知其实不知的人生发展阶段,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把握好教学的关键环节,如情景引入、自主学习、组内交流等。
总之,教师应当把握学生的年龄阶段和教学的数学实质,确定合理教学目标,设计个性教学方案,选择适当教学方式,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
二、走进师生关系的第二重门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它要求师生交往互动,并在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功能,是学生有足够的机会了解数学、落实过程与方法的必要保证。
初中数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各项素质。木桶原理精妙地体现了数学中的哲学智慧,它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木桶盛水量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板块。学生的各项素质参差不齐,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完善自身短板。
初中数学教师应注重过程引导。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注重问题解决过程的引导,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在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注重过程引导方式,并尽可能地让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选择合适策略,丰富数学经验,提高思维水平;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要注重规律发现过程的引导,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估算、画图等活动发现一些规律,发展推理能力。
初中数学教师应善用评价引导。评价引导最能切中学生要害,产生的影响也更为深远,处于发育期的初中生对外部评价高度敏感,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学会善用评价引导方式,引导学生避恶趋善,扬长补短。所以,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引导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帮助学生形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习惯。
在互动教学中,能更好地体现“引路人”作用,例如:“零指数”教学方案设计:教学目标不仅包括了解零指数幂的“规定”,会进行简单计算,还包括感受这个“规定”的合理性,并在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数学思考、感悟理性精神。
总之,教师应通过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求知求真;通过恰当的归纳,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用不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三、走进师生关系的第三重门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它要求师生共同发展,并在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合作功能,是学生有足够的机会欣赏数学、改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必要保证。
学生的个性表达、人格尊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需要得到数学教师的认可,这是教师和学生得以共同发展的前提。“3A原则”是美国学者布吉尼教授提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接受对方、重视对方和赞美对方。
初中数学教师要学会接受学生的个性表达,学生的好坏优劣往往是个性表达的差异,教师不但要接受顺从的学生,也要接受叛逆的学生;传统教育强调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晋朝的葛洪在《勤求》提到: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新课标要求数学老师重新定位师生关系,重视学生人格尊严;教师要学会赞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赞美是对于学生的最大认可和鼓励。
只有做到以上三点,教师才具有了作为学生引路人的资格,在综合实践教学中,才能更好地体现“引路人”作用。
综合实践教学的实施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它有别于文本教育和互动教学,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这些问题可来自教材,也可以由教师、学生共同开发。教师学会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组织好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分析和反思,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式范文3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学数学课程;整合;新型教学模式
新课改以后,各个学科的教学模式都得到了改进,教学效果有所加强。在新时代的中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引入符合时展需求,同时为新课改中“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提供了教学基础。
一、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的作用
所谓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指的就是在数学课堂中适当引入信息技术、资源,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出更加有效的数学教学方式,完成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果。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结合并不是普通的“1+1”叠加组合,而是通过信息技术将数学教学各个要素的内涵丰富起来,真正将信息技术融入数学中,彻底改革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突破性的发展。
二、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存在的问题
1.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融合不够完善
信息技术应用到数学教学中以后,中学生的数学课堂得到了一定的优化,受到了大部分学生和教师的普遍认可。然而,在实践教学中,还存在着融合不完善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少部分教师拒绝使用信息技术,认为自身的教学经验更加可靠保险,虽然这样的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但是却忽略了信息技术的高质量教学特色;还有一些教师过于重视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完全采用新型教学手法,过于死板,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适当的交流沟通,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2.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将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以后,能不能真正发挥出新型教学模式的效果,关键点落在了教师身上。教学改革以后,新技术被应用到了教学中,新时代的教师必须掌握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能否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而教师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也成为整合数学课堂的有效手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技术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新型工具,并不能完全当做教学中心。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认识到学生才是教学中的主体,并在此思想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
三、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策略
1.采用情境教学
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中以后,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讲的方式有了很大的不同,学生代替教师成了新型教学模式中的主体,教师只是在教学中辅助。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令枯燥的数学定理更加直观化、形象化,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为学生定义出合适的教学情境。例如,中学数学中勾股定理的学习,教师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一些有趣的建筑图片播放出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有趣的图像,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也能加强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采用信息技术为复杂的中学数学知识点创造出形象的教学环境,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内容的印象,降低教学难度,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掌握知识。
2.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
信息技术能否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完善地整合到一起,教师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教师能否在该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就要看教师是否很好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实际的教学能力不单单指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还强调了教师不能完全将信息技术当做教学主体。
教师的教学能力有所提升,信息技术和数学课堂的整合才能真正实现,并发挥出有利的效用。针对这个问题,学校领导应该予以重视,定期为教师开展教学培训,让同类型的教师彼此间能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激发教师的自主教学能力。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与时俱进,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取长补短,引进新型技术,发挥新型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双重优势,提升教学效率,提高自身素质。
3.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现代化的教学不再是传统的“听讲”教学,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开展一些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基本能力。例如,在立体几何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知识点: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是什么形状?教师先引导学生想象,并分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可能会得出像三角形、长方形、梯形、正方形等结论。随后,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到底能够截出什么样的形状。学生学习之后,课后便会主动探索截一个多面体,能够截出什么样的形状。通过这种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启发,在日后的数学学习中能够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课堂中,实现整体性的整合是当今时代的发展需要,日后,教师和学生还应该继续完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姚淑彬.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中新型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04):147-148.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式范文4
关键词:人教版 初中语文 实验教科书 综合 学习 设计
目前,我国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的所有单元设计,大多以活动方式为主,内容基本相同,语言表述的风格也大同小异,这种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目标的实现,没有达到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因此,必须进行教科书设计的改革,深入综合性学习的方法,统筹研究和考虑编排,真正发挥教科书应有的价值。
一、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人教版初中实验教科书的设计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教科书中大量的活动设计很容易误导教师和学生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鲜明、丰富的活动设计会将学生的吸引力集中在实践活动中,并不能达到活动真正设计的目的,不能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其次,人教版教科书中活动的设计大致相同,不能体现出不同时期学生的学习特点,重点不突出,梯度不大,不变的活动形式会引起学生的厌倦情绪,与活动设计的初衷相背离。最后,人教版综合性活动的设计描述步骤基本相似,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和交际能力,离不开学生自己的讨论和思考,相似的语言表述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学生思考力和交际能力等的培养,不能突出教学重点,尽管学生进行活动的内容不通过,但是最终收获的经验确实一致的,不能真正起到因材施教的作用,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在设计没有很好的将活动与综合性学习联系在一起,重视选文教学,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严重的阻碍了活动的设计,将学科与活动对立起来,没有有效的利用活动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这样不仅会让语文课程变得枯燥无味,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在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形成,没有真正做到综合性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无论是哪个学科的学习,都要建立在实际生活中,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将学习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让学习任务变得更充实、更有意义。课程的活动设计中,要指导学生进入一种生活情境中,在这种特定的生活情境中,促进学生的想象,对事实的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适应性,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真正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抽象的学习变为有一定价值的活动型学习,真正做到综合性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知识水平。有效的达到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通过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引起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学习,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尽情的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真正起到综合性学习的目的。
二、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建议
综合性学习对于学生自身的学习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综合性设计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全面丰富自己的知识。本文对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的综合性学习设计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教师和学生都要更新学习观念,摆脱对教科书的盲目依赖,要有针对性、创造性的分析教科书,真正让教科书发挥其作用,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其次,教师在授课时要重视案例选择,在合理的例子表述下,增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引起教师的反思与提高。在设计教科书时,也要根据案例的反馈信息,完善教科书的设计工作。
教科书的设计者要转变设计观念,将设计重点放在学生和语文学者上,兼顾语文学习的实际性和学生掌握的程度,淡化设计目标的期望值,真正让教科书起到教本和学本依据的作用。初中生正处在心理、生理等的突变期,不同的学习阶段都会表现出不一样的特征,由于学生在初中三年中成长较快,思维意识、逆反心理等逐渐显现出来,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爱好、智力水平等各不相同,其语言的发展水平也会出现差异。教科书的设计要能体现出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水平,达到积极配合学生这种成长变化的目的,让学生易于接受教科书的设计理念。进行活动性质的设计,通过综合性的学习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转变为学习的意识,从而进行主动的学习,达到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此外,教科书还要充分满足学生的信息需求,通过一些小测试、小活动的板块设计,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全面扩展学习内容。综合考虑学习能力、过程和方法以及学生个体的情感价值观等,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以探究式的学习方法,突出学习过程,但是相对弱化了学习能力,缺少综合性学习的概念深入。教科书的设计要充分表现出思想观念、交流表达等内容,最终达到综合性学习的目的。
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的综合性学习设计,要体现出自主选题的重要性,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突出学生自主学习性,引导学生自主观察社会环境、感受自然与生活的各个方面,体验与人交流、发现事物美的乐趣。人教版教科书的设计较为丰富的提供给学生活动内容,这样会固定学生的思维,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发现能力,限制学生想象力的发展。教科书的设计要尽量考虑到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勤于动脑,留出自己设计活动、选择活动的空间。此外,还要重视学生的个人体验,保证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性目的。通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书写能力,让学生亲身体验收获的快乐,达到学习目的,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良好的教科书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维方式,通过综合性的学习设计,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能力,引导学生合理的学习、思考,充分体现出教科书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蔡明.语文课“综合性学习”的历史发展[J].语文建设,2001(10):105-107.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式范文5
【关键词】分类分层次教学模式 中职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管理
数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而中职教育主要以培养技术实用性人才为主,因此,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运用分类分层次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1、分类分层次教学模式的作用
和普通教育相比,中职教育课程设置、专业设置均有自身特殊之处,主要是以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为依托,培养应用型人才。加上中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性,而分类分层次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够针对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实施相应的教学方法,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能够自觉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性发展,从而提升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基于分类分层次教学模式下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管理分析
2.1学生分层
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按照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结合课本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生理和性格特征等,将全班学生划分为3个层次:A(该层次学生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B(该层次学生为成绩中等学生)和C(该层次学生为学习拔尖的优等生)。
2.2教学目标分层
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坚持“面向全体,兼顾两头”的原则,以教材内容为依据,按照课本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有效整合教学知识、学生能力与教学思想方法,为每个层次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将具体教学目标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环节中。因此,对于教学目标的划分,教师可按照学生的个性发展,将其划分为理解、领会、简单应用、综合运用和提升运用等5个层次。例如在学习同角三角函数关系过程中,教师可要求A层次的学生理解、领会本次教学基础知识,能够简单运用公式解决基本的三角函数化简问题;B层次的学生应在理解、领会基本知识基础上,灵活运用函数公式来解决综合三角函数问题;而C层次学生能够利用推导公式,掌握本次教学的内容,以此证明、化简三角函数的知识点,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2.3教学方式分层
课堂教学作为教和学双向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是实行分类分层次教学的前提。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既要实现教学方式层次化,又要兼顾层次不同的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吸引学生的眼球,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因此,为了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以B层次学生为主,同时兼顾A层次和C层次学生,严格遵守“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上升,循环渐进”的教学规律,适当设计教学方式。例如学生在学习函数概念后,教师可按照学生实际情况,实现教学方式层次化,将教学问题设计成:(1)函数由那些主要要素组成?和映射有什么关系?(2)为什么自变量一定要用x表示?两个相同函数的条件是什么?说一说二次函数“f(x)=2x2+2”的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并求出f(1)、f(a)和f(x+1)。(3)在①y=x2与z=u2②y=2与y=()2③y=x与y=这3组中表示是否是同一个函数,为什么?然后让A层次学生解决(1)题,B层次学生解决(1)、(2)题,而C层次学生解决完全部题型,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与变化规律,树立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另外,还应做到精讲多练,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实践练习能力。
2.4课后作业分层
在讲授数学概念和知识内容后,必须通过作业布置来巩固、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能力,因此,课后作业布置分层是分类分层次教学模式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此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按照层次不同的学生学习能力,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数学内容中,教师可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三个层次不同的作业:(1)解下列不等式①4x2-4x>50;②-x2-2x+8≥0;③14-4x2≥x;④x(x+2)
2.5小组分层合作
小组分层合作是分类分层次教学模式中重要的环节,因此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成立学习小组,由C层次学生带领A层次和B层次学生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学项定式定理中,教师可列举:(1)(a+b)2=a2+2ab+b2;(2)(a+b)3=a3+3a2b+3ab2+b3这2个公式,然后让C层学生带动学生发现指数变化的规律,B层次学生就会受到启发得出“字母a的指数由大变小,字母b指数由小变大”的推导;而A层次学生以具体数字对其中变化指数1呈现递减规律进行反复验证,学生之间相互鼓励,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精神,从而推导出:(a+b)n=an+nan-1b…+nab2-1+bn。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分类分层次教学模式下,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课本教学内容,通过对学生、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后作业布置和小组合作等分层,优化课堂教学方案,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欲望,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从而提升数学学习成绩,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贺永军.中职数学分层教学实践与分析[J].河南农业,2013,(18):30-30,34.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式范文6
【关键词】数控机床 调试维修课程 理实一体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36-01
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在职业学校中也应当坚持以学生的未来就业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真正实现理实一体化。同时还要积极对数控机床调试与维修课程进行改革与创新,提高学生的技能,增加学生的实训机会,提高教学的质量。
一、做好计划
想要实现数控机床调试与维修课程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就要制定出详细的实施计划,做好课程改革工作,同时还要保证内容、教材、场地与设备、规模以及师配方案等方面制定的科学与合理性,同时还要保证考核方案的准确与有效[1]。
二、实施
(一)做好内容上的制定工作
首先,对于课程的名称来说,可以变换成为“数控机床调试与维修”,同时还要开展FANUCOi-mate-TD数控系统车床的调试与维修教学。在实际工作中还要综合好技能上的需求来将理实一体化课程进行详细的划分与归类,并将其制定为数控系统的数据传输与数控系统硬件连接训练等。对于数控系统的操作以及工件程序的编制的训练,数控系统的数据传输训练,数控系统硬件连接训练以及顺序程序编制训练等技能训练,都是以典型数控机床故障维修的技能训练为主。
(二)教材上的制定
就我国目前来说,还没有针对FANUCOi-mate-TD数控系统装调与维修知识与技能进行全面介绍的理实一体教材。所以针对这一现象,就要及时组织专业的教师针对实际情况来编写出相关的讲义,以此来满足本专业中的教学需求。且在讲义中还应当要坚持以项目发展为方向,以任务为驱动方式,将理实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模式来进行编写[2]。
(三)做好授课现场的建设工作
在职业学校教学中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且想要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中去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的目标,教师就要保证教学地点的灵活性,不能将教学局限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到实训场地中,让学生在实训中不断提升实践能力,同时有效激发出学习的兴趣[3]。
(四)教学模式与教师水平
在开展数控机床调试与维修课程理实一体教学的过程中,想要提高教学的效果,就要先保证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与一定的教学经验。同时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的过程中,还要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来进行现场的指导工作,在保护学生安全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同时还可以在训练中观察好学生,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另外,教师必须要加强对新课改下教学模式的研究,能够不断深入研究新型的教学方法,以便于提升教学质量。职业学校也要组织教师去与一些重点高校进行学习以及培训,加强交流合作,从而来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沟通,与国外一些教师或学术界权威性较高的教授进行学习,从而来丰富自身的能力,提升教学效率。
(五)实施
在开展数控机床调试与维修课程理实一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事先编制好讲义,同时还要遵循“模块-项目-任务-工作情景”的环节来开展教学活动,并将学生带入到训练的过程中且去。其次,对于技能训练来说,主要是由基本与强化技能两方面所组成的。其中对于技能训练来说,就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先进行示范,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模拟,以此来完成教学工作的[4]。
(六)做好教学评估
对于数控机床调试与维修课程理实一体教学来说,评估工作主要分为理论考试成绩、抽查考核成绩以及平时成绩。且对于这三种成绩来说,也就成为了学生在这一课程中的综合考核成绩。其中,理论考试主要是通过试题来让学生进行笔试。而抽查考核则由于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在训练任务结束以后,教师只能抽取几名同学来接受考核。而对于平时成绩来说,教师只能根据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表现来进行考核。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数控机床调试与维修课程理实一体教学中要想实现改革,就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训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还要让学生及时进行训练,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淑侠.《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2013,(82):44-45.
[2]韦胜东.基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高职院校维修电工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0):17-18.